党建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

2024-07-06

党建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通用8篇)

1.党建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 篇一

农业局建设新农村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1167 更新时间:2006-12-5 1:40:37

立足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 着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

(**市农业局2006.8)

近年来,我局机关党建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局,突出长效机制和机关效能建设,注重三个结合,即机关党建与新农村建设、行风建设以及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促进了全局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升业务素质、转变行风政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学《党章》、争“五型”,抓好理论武装工作

我局现有8个党支部,159名党员。局机关党委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相继开展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贯彻党章和争做“五型”党员干部等活动。如今年4至6月份,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贯彻党章专题活动,即:抓住一条主线,抓住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落实为主线;增强一种意识,通过学习每个党员都要增强维护党章,履行党员义务意识;做好一项工作,做好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农业工作;实施一工程,实施以“关爱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帮扶工程;讲授一次党课,局机关党委组织上一堂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党课;进行一场讨论,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学习贯彻党章,我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的讨论,组织一次竞赛,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学习党章知识的考试竞赛;办好一件实事,每个党员对照党章要求,为新农村建设办一件以上的实事;开展一次活动,各党支部围绕学习党章开展一次有意义的传统教育活动;建立一个机制,各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按照党章要求建立健全学习贯彻党章的长效机制。通过专题活动,全局党员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党员意识不断增强,宗旨观念不断加深,创新精神不断强化,模范作用不断发挥,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村、奉献“三农”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不断高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其中受农业部表彰的有5人次、省级表彰的12人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党员2名、“五型”党员干部4名,全局也因创造性地提出了“猪—沼—果”生到-/.态农业模式、“四化一园”(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园)生态养殖模式等,受各级各部门表彰20多项次。

二、重结合、求实效,推进服务局工作

根据“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的部门职责,我局把党建工作与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践行“三个代表”、牢记党的宗旨结合到实际工作中,把保持党员先进性、理解领会“八荣八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动上,把学习教育和指导帮助融入到部门的工作中,要求各党支部找准切入点,不断增强业务技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运作水平,培植农业新产业和工作新亮点。

1、组织党员干部科学规划农业主导产业。坚持合理集聚的原则,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思路、一套实用技术、一套扶持办法”,以及“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农业发展思路,完善赣南脐橙、生猪、商品蔬菜、花卉苗木和烟叶等五主导产业和草食畜禽、黄鸡、特种水产等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农业新产业的规划、指导选择工作。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依据产业特点分专题、分区域下派产业调研与规划指导组,具体指导县一级农业部门搞好县、乡农业产业的调研、规划,以及工作调度、跟踪督

查,促进了新农村新产业的发展。2005年,全市脐橙总面积达到122万亩,生猪出栏477万头,蔬菜播种面积156.6万亩,花卉苗木面积3.5万亩,烟叶、工业原料林、毛竹、草食畜禽、特种水产、黄鸡等六个区域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张。

2、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培育新农民。结合“农民知识化”工程,继续实施“阳光工程”,以农民从业、就业、创业需要为导向,组建了农民培训的师资库,已有154名专家、学者入库,组织编写了8套(本)种养技术实用培训教材,开通了**三农网,建立了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实用技术、农业信息专家咨询、农业质量标准四数据库,广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及缝纫、餐饮、家政、模具等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55.25万人次,强化了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了我市农民向职业农民、产业工人转移。

3、组织党员干部重点攻关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三任务,紧扣降本增效和产业快速持续发展的主题,注重运用先进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突出农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重点推广“无盘抛秧、旱育保姆育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菜油两用杂780品种”等,增强农业科技转化应用能力,促进了粮食、油料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幅度提高;重点示范 “太阳能杀虫灯技术”、“以螨治螨技术”、“微生物微循环组合平衡技术”、“网箱鳙鱼饲料吊袋养殖技术”等项目,提升了农业科技集成创新能力,促进了农作物和畜禽幅度增产;重点攻关“沼气桔杆发酵技术”、“倒刺耙人工繁殖技术”、“生态养猪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等,提高了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继续推广“猪—沼—果(稻、菜、鱼)”及“四化一园”生态养殖模式。截止2005年底,全市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51.6万个,综合利用沼气种植的农作物面积达600多万亩,建设示范乡镇157个、示范村1253个、示范基地1200个、示范户40多万户,生态农业示范区160多个,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自然生态的环境,4、组织党员干部抓点示范新农村建设。我局每年都选派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参加新农村建设工作团,全年深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坚持实行“三同”。今年七一前夕,局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点体验农民生活、体验农村实情、体验农业生产,走访慰问困难户,帮助指导农民在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截止目前共筹措资金16万多元,赠送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20多吨,农业科技资料5000多份用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局帮助挂钩示范点村拆除空心房3000多平米、猪牛栏27间、老式厕所20间、粉刷墙体5000多平米,新建猪牛栏8间,改厕18户,整修水沟、道路2000多米,平整场地3000多平米,还协助规范了村民理事会的运作,受到村民的欢迎和高度赞扬。

三、建机制、管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1、注重领导带头,切实转变政风。局领导既是党建工作的参与者,又是组织者、推动者,自始至终率先垂范,做到“三带头”。一是带头参加学习。局党组成员在抓好教育活动的组织的同时,都能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支部的集中学习和讨论。二是带头征求意见解决问题。局党员领导干部每年都通过干部职工会、科站长会、老干部座谈会、农业工作会、支部会等形式征求意见,切实改进党风、政风和行风。此外,2005年开办了**市农业局“政风行风热线”。派出领导干部、农技专家22人次,接听群众热线电话48个,现场解答32个,函复13件,转交其它相关部门3件。经局纪检监察部门对热线听众电话回访,群众满意率达100%。三是带头深入基层及联系点。如在保先教育活动过程中,结合春耕备耕工作,每位领导下乡次数不少于15次,时间不少于20天,深入各自保先教育联系支部达30多次,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18件。

2、注重以民为本,切实转变行风。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贯彻落实到各自的工作实践中。如充分利用**三农网,抓好市场信息服务。认真宣传“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做好“绿色通道通行证”发放工作,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率先在全省设区市建立了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开展了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依法护农,力开展农

资市场整治,查处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农民利益。2006年上半年全市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4780人次,对3618家生产、经营单位和基层销售门点进行了执法检查;查处违法经营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渔机渔具等农资案件498起,查处假劣农资335.6吨,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62.8万元。

2.党建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 篇二

1 基本情况

1.1 规模养殖迅速发展

2008年, 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实现历史突破, 完成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改扩建项目25个, 新建省级标准化万头猪场10个, 市级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11个。同时, 肉鸡产业化初具规模。丹江福润禽业食品公司3 000万只肉鸡加工厂建成后, 其中境内的养鸡大县市丹江已建成种鸡场4个, 存栏种鸡10万套;建成肉鸡养殖小区20万m2, 其中百万只规模养殖小区2个、50万只的4个、10万只以上的7个、5万只以上的8个, 预计2008年全市肉鸡加工量将突破千万大关, 规模养殖比重逐年提高, 规模化发展迅速。草食家畜牛羊相继在高效生态规模养殖模式的推动下, 实现规模化发展。

1.2 畜牧板块经济发展逐渐明显

十堰畜牧业逐步向规模化、区域板块化方向发展, 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县域优势产业为基础的畜禽养殖集中主产区, 提高了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全市争取形成了“丹江肉鸡、竹溪生猪、郧县蛋鸡、竹山肉牛、房县、郧西山羊大县”的畜牧养殖大县集中规模型养殖板块。

1.3 畜牧产业化经营不断拓展

十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的数量和能力不断扩大, 培育建设了一批规模养殖、设施先进、龙头加工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同时大力引进三资发展畜牧业, 形成了“猪、羊、牛、禽”传统优势养殖的牧业经济, 出现了丹江福润、郧西天源、房县天森、神农蜂语等一批名牌畜产品, 提升了十堰畜产品档次, 有效地推进了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

1.4 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通过实施规模经营, 普及先进实用技术, 推行标准化生产, 养殖业综合效益得到提高。目前全市有9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和7个无公害畜产品。畜牧业发展逐步由以数量为主转向以质量为主, 由高投入低产出向高产高效转变。全市杜长大外三元改良猪和波杂改良山羊出栏量大幅增长。养殖场通过发展规模养殖,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通过规模效应聚集, 销售成本明显降低, 规模养殖效益明显。

1.5 科技水平得到提升

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畜牧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普及。一是150模式标准化养猪、茶园生态化养鸡、1235模式养羊、饲料配合等实用技术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规模养殖的科技含量。二是推进了畜牧业标准化建设, 提升了畜牧业装备水平, 动物疫病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规模养殖场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 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 加强防疫和消毒, 切实达到了有效防疫灭病、控制疫病传播的效果。三是大力推广了羊沼草、草地鸡等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 充分利用资源, 建立生态养殖示范点, 实施循环生态畜牧业。四是《马头山羊标准》、《马头山羊综合技术规范》、《郧巴黄牛多组合杂交改良和秸秆养牛新技术应用》、《口蹄疫与猪瘟同步免疫效果研究》、《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新技术中试与示范研究》等畜牧科研技术成果得到权威学术部门的肯定, 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2 发展优势

从农村经济结构看, 十堰市是典型的农业山区, 农业人口达250万, 农村经济结构单一, 传统种养业是全市农民的主要生产模式。除打工经济收入外, 畜牧业是农民的第二大经济收入来源, 预计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6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33%, 全市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近1 000元, 人均增加牧业产值230元, 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从种养发展比效看, 十堰市不是粮油主产区, 传统种植业由于受自然地理气候土地等条件的制约难有大的突破。相比而言, 畜牧业的潜力和优势较为突出, 全市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畜禽品种资源, 发展的潜力大、空间大, 因此从发展趋势看, 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增长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从生态功能看, 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而发展的。畜牧业充分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农作物秸秆等废弃资源作为畜牧业生产的饲料资源, 又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有机肥源, 特别通过人工种草, 天然草场植被的恢复与利用, 发展草食畜禽, 既利用了资源, 保护了水土, 又发展了经济, 增加了收入, 从而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找到最佳结合点。我市近年来开展人工种草圈养舍饲家畜取得成功经验 (如房县的圈养山羊) , 不仅未对环境造成破坏, 而且对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和保护作用。

3 困难与问题

3.1 生产方式相对落后

近年来, 我市畜牧生产稳步发展, 畜禽规模养殖比重逐步提高。但目前全市畜牧业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农民基本上还是以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散养为主, 多数规模养殖户也是农牧兼顾, 凭老经验生产, 生产方式落后, 使土地、能源消耗太大, 不利于疫病的科学防治, 不利于良种良法的转化应用, 不利于无公害畜产品基地的建设。因此, 要实行以规模饲养为主体和有序生产为主要形式的集约规模经营, 发展现代化畜牧业, 推进生产方式的加速转变任务艰巨。

3.2 动物疫病压力不断增大

当前, 动物疫情日趋复杂, 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由季节性发生转向常年性发生, 由畜禽发生发展到感染人类, 由个别地区零星散发发展成局部连片暴发, 动物疫病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业经济领域, 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并对政治、经济、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已经成为百姓广泛关注的问题。而规模养殖数量大、集中度高, 动物疫病风险更大。

3.3 生产组织有待发展

目前全市发展了一批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 培育了农村经纪人等多种市场主体, 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养殖户市场信息相对滞后, 不能随时按照市场消费需求组织畜禽生产。另一方面, 当前畜产品的销售仍以鲜活产品为主, 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拓展不够, 畜产品附加值增加困难, 深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 辐射带动力不强。难以把小生产连接到大市场, 化解千万家农户的生产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的矛盾。

3.4 发展空间受制约

十堰市畜牧资源丰富, 但是随着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资源、环境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随着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正逐渐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畜牧业是一个弱质产业, 畜禽粪便处理是一项高投入的工程, 靠企业自身难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4 对策和建议

4.1 统一思想认识, 加强领导

发展现代畜牧业,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的有力保障, 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各级领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把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作为一项全局性的重大工作予以重视, 采取扎实措施, 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利用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畜禽规模养殖的发展。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逐步减少千家万户零散养殖的数量, 发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要出台畜禽规模养殖工作意见、畜禽规模养殖技术规范等文件, 规范养殖行为。同时加大畜牧业发展宣传力度, 采用典型示范、科技入户、百名专家进百村等多种途径, 围绕“规模养殖、健康消费”, 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宣传, 提高农民养殖技术水平, 引导市民科学消费, 帮助农民拓展销售渠道, 提高农民发展规模养殖的积极性。

4.2 努力构建规模养殖发展平台

以生猪、家禽、牛羊传统优势养殖为重点,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养殖, 加速推进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和区域布局优化, 为畜牧业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养殖。在推进畜禽规模养殖过程中, 坚持适度规模、有序推进、生态健康的原则, 结合经济水平、规模基础、技术条件等因素, 突出优势区域和品种, 以现代化规模养殖企业和养殖示范园为重点, 大力发展以规模养殖企业 (场、户) 、养殖小区、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和“公司+农户”、“服务体系+农户”为主体的多种形式规模养殖, 积极培育种养结合小型规模化的新型农户, 推进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

二是合理调整畜牧业生产布局。以现阶段畜牧业经济发展特征和现代畜牧业功能定位为前提, 按照环保与防疫对畜牧业提出的要求, 根据市场需求多层次和畜牧业结构多样化的特点,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 本着利于生产、利于加工、利于销售的原则, 分品种、分项目地进行科学布局。逐步建立合理的养殖区域, 形成种养紧密结合的生态链, 使全市主要畜禽产品生产基本实现与种植业、林业相匹配的专业化、区域化、生态化布局。

三是提升畜牧业科技水平。充分发挥良种、良料、良法养殖对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重点推广三元杂交瘦肉型猪规模生产技术、家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波杂山羊高效生产技术等综合配套适用技术, 全面提高畜禽规模养殖科技水平。积极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 强化投入品的监管, 提高畜产品质量。加大规模养殖场治污力度, 推广林牧结合、种养结合等多种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 实施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和资源集约利用, 促进畜禽规模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努力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规模养殖数量大、集中度高、疫病风险大, 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畜牧部门要采取“防、检、监、管、消、灭”等综合防治措施, 促进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的整体推进。

4.3 拓展畜牧经济发展产业链

发展现代畜牧业, 要努力发展种畜禽产业、畜产品加工业、饲料兽药业及畜牧业服务业等产业, 延长畜牧经济产业链,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经营向以质量效益为特征的集约经营转变。

一是大力发展种畜禽业。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要全面实施畜禽良种工程, 以优势产业为重点, 以适度养殖为发展区域, 整合现有的良种资源,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种畜禽产业。通过科学规划, 分类指导, 集聚资源、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 建立健全符合畜牧业发展方向、支撑规模化畜牧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畜禽良种体系, 建设较为发达的种畜禽产业。

二是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畜产品加工是畜禽养殖产业链的延伸, 也是促进规模养殖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实施产业延伸工程, 坚持用“品牌的理念、市场的意识、科技的支撑、产业的思路”来推进畜产品加工业的建设,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畜产品加工业, 增强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活力, 促进畜产品升级换代。依托星海乳品加工企业发展奶牛业, 丹江雨润肉鸡加工企业发展全市的养鸡业, 神农蜂语蜂蜜加工公司发展如蜜蜂等特种养殖。

三是大力发展饲料兽药产业。要发挥我市现有的武当动物药业公司、富农饲料加工公司等企业的资金、技术、科研和人才优势, 以饲料安全为重点, 逐步调整饲料加工业内部结构, 推行饲料生产企业科学管理, 坚持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壮大饲料业发展规模, 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同时推进兽药生产企业GMP建设, 加快技改研发和市场开拓, 开发低残高效兽药。逐步推行兽药经营企业GSP管理, 突出建设一批设施一流、标准接轨、规模较大的兽药企业, 提升兽药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为发展规模养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党建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 篇三

关键词:党的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

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里面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党的建设是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廉政以及纯洁性等建设在内的一个科学系统工程。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农村偏远地区,因此如何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来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区域党建工作上台阶,这些是亟须思考、解决的重要基层党建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基层党员思想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因为客观条件制约,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整体上还比较落后,群众迫切希望提高生活水平,他们真正关心的是看得见、摸得着、成效快、可以带来实惠的东西。思想理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带来直接的实惠,导致基层党员和少数民族群众学习的热情并不高。

2、党员自身理论水平不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员的思想文化整体素质较低,这与人才外流有很大关系,不少党员都是中小学毕业,真正高层次文化水平的人员很少。

3、缺乏必要的学习载体。现在农村基层党员学习党的最新思想理论绝大多数都是自上而下的形式,主要是指乡党委把学习资料发给村党员,指派乡干部下到每个村进行宣讲,但是不少乡干部下到村里发完资料就完事,很少认真讲解。

(二)少数民族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民主集中制有待健全。一个自然村党员人数少的有十几个,多的甚至几十个,村党支部形式上是挂牌的,人员配置也是基本完整的,但是不少支部或村子里往往会出现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局面,特别是一些重大事情或关涉利益分配的事情,不是党支部核心成员的党员同志几乎没有任何的话语权。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在村里不管你是不是党员,只要有本事带领大家致富就服你,还有就是一些既得利益人员进入党支部把持话语权,为了争取更多利益或维护既得利益往往是不允许有不同声音的。

2、队伍建设青黄不接。不管是一般农村还是少数民族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是村里的年轻人外出务工赚钱,他们在城镇工作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去加入党组织,而少数经过多年打拼回到村里的人年纪也已不小,再发展成为党员已不属于年轻人行列了,老党员过多就会造成组织没有什么活力和创造力。

(三)少数民族党组织和党员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主义问题不少。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

2、官僚主义问题突出。一些乡干部缺乏服务意识,心里想的不是怎样为群众排忧解难,而是把怎样为自己谋取私利放在第一位。

3、享乐主义问题严重。这些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少刚性需求的消费品逐渐进入农户家中。农村党员干部的收入整体上还是比普通群众高出一截的,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偏远地区。适当的物质追求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如果过了头就不行了,就会变成了享乐主义。

二、以解决基层党建问题入手,引领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

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化成果来武装农村党员和群众头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通过思想建设来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就要提高党员、群众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把理论成果学习有效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党的思想建设一直在党的各项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因为可以保证党的建设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党的思想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武装农村党员及群众的头脑,进而自觉学习、接受、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从而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村党支部的运行机制,既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又要建立相互监督机制。对村领导班子实现考核制,由村里全体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评议。其次加快村党员队伍的新老交替,针对留守年轻人少的情况,上面各级党委可以出台更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外面的优秀人才进来。现在的大学生村官就是一项非常好的干部后备队伍,既可以充实党员队伍,又可以从外面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掌握着思想政治的话语权,后者们是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头脑的先进分子,是最有战斗力的队伍,只有依靠他们才能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组织起来共同推动文化的建设。

3、要纠正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作风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在于从思想认识上教育广大部分党员干部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坚持培育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把发展和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级党组织也要加强对村级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一发现脱离群众的苗头必须坚决予以制止。

4.党建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 篇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二十字目标”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它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农村精神文明是农村发展现阶段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现。在农村发展硬件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把农村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章贡区实际,就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初步探讨。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自1995年中宣部、农业部联合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在全国农村开展了以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和文明乡镇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以来,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工程,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得到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的文化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社会文明建设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层面上的,属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前者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精神层面上的,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前者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后者是新农村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立足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立足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立足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向现代化转变。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于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着眼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取得了新进展,积累了新经验。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农村局部地方,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沉渣泛起,见利忘义、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首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引导农民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落后传统观念束缚,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第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第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能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的能力。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形成“文明乡风”。

“村容整洁”是农村的外表,“乡风文明”是农村的灵魂,两者都是农村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爱国爱家、遵纪守法、勤劳致富、计划生育、移风易俗、赡养老人、讲究卫生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坚决遏止封建迷信蔓延、宗族势力抬头、反动邪教渗透的现象,引导农民增强现代文明意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一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要求,是新时期践行“乡风文明”的基本准则。章贡区在全区各镇村的“社情民意点评栏”中专门开辟“道德评议窗”,制作“八荣八耻”宣传牌、宣传单、宣传画,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和开展以“一个评议窗、一块指示牌、一个美德袋、一张新课表、一本美德贴、一本美德册、一张格言卡、一张宣传画、一本童谣集、一面美德墙”为内容的“美德十个一”活动,把总书记的要求贯彻到农村,努力营造倡导文明,移风易俗的氛围,并引导农民提高素质,抵制和摆脱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观念和陈规陋习的影响,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健康、文明、进步的风尚占领农村阵地,逐步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推进“文明乡风”的形成,保持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二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章贡区利用农村“临时法庭”、“模拟法庭”、“道德法庭”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同时积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治安联防队伍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制订和完善村民公约,加快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三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以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核心,积极发展群众文化。章贡区各村充分利用戏台、祠堂、学校、广场等阵地搭建起“邻里大家乐”风采展示活动平台,做到“五有、四化、一互动”:即“有一个舞台、有一个组织、有一个团体、有一个计划、有一个展示;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内容精品化、参与平民化;台上台下互动”,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确保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二、大力创新创建载体,丰富文化生活。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载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抓住农户这个细胞,在入户到人上下功夫;抓住村这个关键,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抓住小城镇这个龙头,在示范带动上下功夫;抓住连片创建这个纽带,在整体提高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一是注重发展新型文化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的进村入户以及远程教育的不断延伸,农村接收社会信息的渠道多了,参与社会政治的渠道顺了,了解社会市场的渠道通了,接受社会教育的面更广了,广大农民基本改变了过去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封闭生活方式,有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开始转变观念,从原先的充实“钱袋”到今天的充实“脑袋”,涌现出了许多农村“科技带头人”、“科学种田户”,同时开始追求健康、向上、丰富的文化生活。章贡区抓住契机,注重培养民间艺人,对民间艺人进行登记造册,组织引导、农民自发组建了唢呐、二胡、舞龙、腰鼓等演出团体,开展经常性的演出活动;同时充分发挥省、市文明单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全面启动“文明帮建”活动,帮助34个自然村建设宣传文化活动室,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群众文化氛围。二是注重培植地方特色文化。农村文化的生命在于特色。近几年,章贡区在巩固和发展原有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传统民间文化,每年举办一次全区农民文化艺术节,在农民文化艺术节上通过举办“沃土欢歌”文艺演出大赛、“新村新貌”书画摄影展、“好戏下乡”专业剧团巡演、“精品回放”电影村组巡映以及“喜运丰收粮”、“喜运丰收果”、“喜夺胜利果”等农民趣味竞技比赛,从多个层面立体展现全区农村农民的文化特色,给农民朋友打造内容丰富的精美文化大餐。各镇村也纷纷结合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气息,培植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风格,自编自导,经常深入各村开展各具特色的表演,把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到千家万户,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三、注重创新工作形式。章贡区结合工作实际,大胆创新工作形式,在农村文明创建中实现了四个“变”。一是变“普通话”为“地方话”,把政策精神编成“三字歌”、“三句半”、民谣、鼓词说唱等地方形式,使上级文件精神变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听得懂,容易记,增强了政策文件宣传的实效性。二是变“念文件”为“演节目”。一改过去枯燥的“念文件”方式,把要宣传的内容编成戏曲、小品等文艺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演,寓教于学,让群众愿意来,坐得住,听得进。三是变“被动听”为“主动答”。改变过去“干部在台上宣讲,群众被动接受”的形式,把要让农民知道的内容编成知识竞赛题,通过举办知识抢答赛,或者在文艺演出中穿插有奖问答,让台上台下互动起来。四是变“灌输式”为“互动式”。把“一厢情愿”式的灌输教育,变为“听得进去、说得出来”、由一知半解转变为不懂就问的“互动式”。从“我们讲什么群众听什么”,变为“群众关心什么我们就讲什么”,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坐不住、听不懂、学不进”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三、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道德水平。

5.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五

通过学习新农村建设的资料文件,赴遵义地区参观考察,深入拟定的试点村调查研究和县级干部研讨班的系统学习,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系问题

重大与具体的关系。温总理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http://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政治上、战略上、稳定上等方面充分说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三农本身问题,是全国、全社会政权问题。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事业、党建等诸多方面,但最具体、最迫切的任务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最长久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建设新农村同农民的关系最密切、利益最直接。所以,我们加快建设新农村,意义重大,同时又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直接、具体。

长远与紧迫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互动、协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能一蹴而就。胡锦涛同志指出,“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要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当前,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体制尚未建立。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建设新农村又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绝不能等待观望。包头市工业城市变化非常大,但农村、农业发展滞后,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务必要求主动抓紧推进新农村建设。

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主体,是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单依靠投资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广大农民的自主创业潜能,引导农民经过投工投劳等形式,辛勤劳动,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各级政府是主导。主要经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增加投入、典型示范、地区部门帮扶等形式,动员和组织农民建设新农村,但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从以往经验和教训来看,完全靠政府包办可能会出问题。

点与面的关系。当前,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抓试点建设。根据基础条件、农民愿望等因素,选择新农村本文来源于大秘书网http://建设试点。通过不断总结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经验,推进面上工作。同时,在 面上,涉及国家政策和关系农村方面的工作要整体推进。如,农业方面的“三补一免”、教育方面的“两免一补”、卫生方面的村镇卫生院建设、广播电视方面的“村村通”以及交通方面的道路建设等等。所以,加快建设新农村,要坚持试点起步、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过去,在不同历史时期,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但是,这次提出有着很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特别强调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面小康进程;二是特别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动员全社会参与。

目前,我市农村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城市工业处于工业化的发展中期,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和能力。所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的任务,更是城市支持农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点在我市具有特别明显的特点和意义。我理解包头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应该是城市支持农村,共建农村美好家园。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方式

开展调查研究。温总理指出:新农村建设不缺认识、不缺口号、缺的是“实招”。“实招”从哪里来?需要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县、乡、村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初步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目前,我局已经组织四个工作小组,分别深入到四个重点农 业旗县区进行调研。

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包头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研究提出包括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重点、建设时限、方法步骤、保障措施和工作机构等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经研究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目前,我局按照市领导要求,正在研究核实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具体方案。

抓紧编制试点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组织力量对试点进行规划编制和审批。做到规划一次编制、项目分年建设、整体逐步完善。在编制试点村村庄规划的同时,兼固生产发展规划,同步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我理解试点规划重点是村庄规划,但应该生产规划,否则是不完整的。

加快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按照整体启动、试点起步的原则,抓紧研究制定试点选择、试点模式、试点规划、建设重点、部门帮扶、资金投入、思想发动等具体意见。市委、市政府拟定选择1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目前,我局正在开展选择试点等有关工作。初步想法:试点选择上,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群众有着强烈愿望的村;试点模式上,推进建设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内容上,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等。

建立有效工作机制。一是明确市、县两级的职责。市级负责指导、督促、协调等,县级重点负责组织实施。二是实行城区和农业旗县区的结对共建。一个城区和一个农业旗县 区通过结对的形式,形成协同共建。三是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企业等,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进行帮扶。四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实行目标管理。

三、关于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的问题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20个字,5个方面。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党建等各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完整体系,必须全面把握,协调推进。但首要的任务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生产,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它方面都无从谈起。建设新农村绝不等于建新村。

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一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借鉴现代工业组织形式,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借鉴工业融资方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农业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借鉴工业质量标准理念,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借鉴工业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营销。通过以上四个借鉴,加快谋划和推进现代农业。二是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引导农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对现有龙头企业,要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对在建的龙头企业,要搞好全方位服务,争取尽快投产达效;对拟建的龙头企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从多层次、多形 式、多领域,发展各级、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抓紧成立包头市肉羊、饲草和渔业等协会。关于草业协会,计划在下星期召开成立大会。三是加快发展乳、肉、薯、菜等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实施奶牛和肉羊富民工程、种植业节本增效工程等。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等。四是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加紧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重点是要组织实施主体培训,提高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农牧业机械化,推行集约化生产、规范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

扩大农牧民增收渠道

6.党建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 篇六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党建工作如何找准切入点,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大任务。最近,笔者采取实地走访、群众座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县农村党建工作促进经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党委对党建是生产力的认识存在误区。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种认识:一是“无用论”。一些党委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级的考核指标、群众的评判标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好坏为标准,抓党建工作是“务虚”不“务实”,没有实际作用,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二是“精力不够集中论”。从理论上讲,农业税的取消,使乡镇党委的工作压力大大减小了,工作精力可以集中到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些乡镇党委成员反映普遍感到工作头绪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上级部门要求“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越来越多,且许多工作都是“一票否决”,使乡镇党委一班人如履薄冰,疲于应付,因而抓党建工作的精力难以集中;三是“一俊遮百丑论”,有的党委认为经济发展是关键,只要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党建工作会自然而然的跟上去。

2、党建工作现状影响了经济发展。一是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抓党建工作按部就班,抓经济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二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带”能力差。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高,以合口镇群丰村为例,该村共有党员60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30名,35岁以下党员仅5名(其中四名外出务工);党员队伍缺乏新鲜血液,后继力量匮乏;党员干部受教育程度低,市场主体意识和市场行为能力相对落后。三是组织设置方式不合理。影响了党建促进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产业化经营组织和服务组织,如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新兴经济社会组织,一大批党员和农村优秀人才聚集其间。随着这些新兴经济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各方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但目前对“产业党建”的研究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致使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出现了“真空地带”。在笔者调查的100多名经济大户中,有90以上的党员经济大户深有感触的说:像我们这些从事农产品流通的党员,长年奔波在外,组织生活过得少,党的理论学习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刷下,党性观念好象没那么强了,再这样下去,虽然经济底子强了,但党性观念却弱了。

3、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方式欠科学。部分党委“就党建抓党建、就经济抓经济”,在具体工作上体现为方法陈旧、手段单一、创新不够,一些党委成员只会凭红头文件办事,按上级部署谋划,甚至凭老经验抓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对如何运用市场、行政、法律和现代网络等手段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则显得力不从心,很难将两者融汇贯通,甚至出现党建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

解决的对策

1、强化教育,夯实“党建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基础。要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党建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可以依托各级党校、农广校和农村远程教育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他们领导经济发展、推进基层党建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理念,进一步夯实“党建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基础。

2、党要管党,跳出党建抓党建。一是要明确农村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负责人”,要树立不抓党建工作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工作是不称职的思想,明确党建也是生产力的理念,真抓实干,以党建促发展;二是要克服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跳出党建抓党建。要把农村党建工作放在提高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去考虑,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中来谋划;三是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7.党建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 篇七

关键词:农业,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

1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复杂, 东边滨临江海而西边又有高山盆地。我国地跨热带、亚热带一直到寒带地区, 广阔的幅员使得我国各地区气候差异很大;而地形的多变又使得我国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地理和自然灾害。在气候异常和地质灾害频发的当下, 气象预报是减少国民经济损失,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气象工作与农村的和谐稳定、农业的高产高效、农民的增产增收等一系列问题紧密相联, 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对象、条件、环境等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现在气候异常、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使气象生态环境形势更加紧张, 灾害性天气频发, 传统农业气象服务已不能满足广大农业和精准农业的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 农业经济想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就必须在农业技术和气象预报方面创新。

2 淮安市概况

淮安市地处于江苏北部, 在淮河流域的下游, 位于江淮之间,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土地总面积大约100000km2, 人口超500万, 其中农业人口达到390万, 这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淮安市的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是江苏省大宗农副产品传统的生产区, 农业经济仍在较长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 大风、旱涝、雷电、暴雨与暴雪、大雾、连阴雨等气象灾害频繁, 对农业的正常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因此必须要加强提高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度, 完善农业气象的服务。

3 淮安市气象服务的发展概况

3.1 淮安市气象服务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淮安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 农村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针对农民朋友对气象工作的新期待, 淮安市气象部门切实树立了“以人为本, 无微不至, 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 积极做好农业气象公众服务。通过大力地布设电子显示屏, 扩大了气象服务的覆盖面, 同时充分利用“96121”电话平台, 手机小灵通短信定制业务, 电视天气预报和气象广播直播节目, 全方位立体式地架构农业气象公众服务网络, 这使得受益的农民大幅提高。除了做好针对一般的农事预报服务外, 气象部门还加强对大型的高效的种植户、养殖户和涉农企业的专业气象服务, 在春耕、秋收的重要时期发布专题服务产品, 使广大农民朋友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天气实况及趋势, 科学地安排好田间的作业。

近年来, 淮安市气象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淮安市初步建立了气象监测和预报以及服务体系, 为防灾减灾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气象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和突出的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气象事业的重要意义, 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积极推进淮安市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2 目前淮安市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淮安市气象事业在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是综合气象观测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预报预测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气象服务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必须改进气象服务工作。

3.2.1 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当前情况是预报员都比较年轻, 缺乏基本的预报经验, 对当地的天气情况还不是太熟, 难免会出现报错天气的情况, 因此要加强对年轻预报员的培训, 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真正的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达到全面提高预报准确率的目标。

3.2.2 防灾、减灾体系还不够健全。

不够健全的防灾减灾体系主要反映在不能及时的发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威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造成农民的损失。因此, 淮安市气象局应该不断的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全面的监测农作物的生长, 真正的做到为“三农”服务。

3.2.3 当前的气象服务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目前提供的常规农业的气象服务, 特别是单一的农业气象情报服务, 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多样化的需要。应该对目前农业气象观测、监测的内容做出及时的调整, 根据当地的种植特色和需求, 扩大农业气象观测的品种, 丰富情报服务的内容, 扩大服务的领域, 提高服务的时效, 并逐步开展精品经济作物的农业气象服务。

4 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巨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当前和今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 新农村建设在防灾减灾和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对气象服务有着迫切的需求。例如: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气象科技的支撑;生态农业的建设需要建立高密度的气候监测网和更加精细的天气预报;气象灾害的因素是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选址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因此对区域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工程建设等的气候论证、雷电防护等工作都与气象工作密切相关。农业发展涉及到气象服务的方方面面, 因此需要不断的改进服务手段, 扩大服务的覆盖面, 充分利用气象科普知识,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5 推进淮安市气象服务工作的对策

(l) 对于发布农村的天气预警和预报方面, 要继续实施以电视、广播和报纸为主要的传播工具, 同时也要加快实现气象信息的乡镇通和村村通, 及时地给广大农民群众发送气象预报信息。特别是要利用电视气象节目宣传防灾知识, 把气象节目做活、做细、做实, 使县、乡、镇分片预报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2) 在建设农村气象服务基础设施方面, 不断提高农村定点预报的准确率, 这就要求加快建设分布于各乡镇的自动气象观测网。实现快速、连续、自动地反映各地的气象要素, 并配合卫星和天气雷达, 快速定点定量定时的准确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为农业服务做好全面的监测。

(3) 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方面, 要针对可能造成危害的不同气象灾害, 切实加强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监测和预报, 切实增强雷电、冰雹等易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能力。同时在农村广泛宣传并普及气象的防灾减灾知识方面, 在重大灾害性天气易发地区, 适时地组织村民进行避灾演练。针对淮安市夏秋干旱频发的特点, 大力发展火箭人工增雨作业, 充分开发利用空中的水资源, 减轻因干旱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和饮水困难等问题。

(4) 在开发利用农村气象资源方面, 应当充分利用自动气象站的资料, 加强完善和细化气候资源的区划, 对特色农业气候区域进行小气候考察和评估。指导农民科学的开发利用当地气候资源, 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对在农村开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观景旅游等气象的环境进行细化评估, 充分利用、开发河湖特定的气候资源, 尝试性地开展农村居住环境的气候评估, 使新农村的建设更为科学合理。

(5) 在推广农村信息化方面, 首先要加强村级网络建设, 充分利用气象局承办的农网和气象网站, 及时将各类气象信息以通俗实用的形式介绍给广大农民。培养和带动村级信息员, 并与农业部门合作, 加强有关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知识和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农民信箱, 及时指导农民抗灾自救和普及科技知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部门服务于“三农”是永恒的主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气象服务的内容、方式、手段也应不断调整和充实,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三农、服务好三农, 使广大农民满意。

参考文献

[1]陈良, 论淮安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临界值[J].经济地理, 2003, (02) :116-119.

[2]李洪亮,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问题的几点思考[J].民营科技, 2011, (10) :202.

8.对湘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湘西北 新农村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80-03

湘西北地区包括湘西州8县(市)、张家界市4县(区)和临近的怀化、常德市部分县(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9个,是湖南省经济文化欠发达的贫困山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生产条件较差,农村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民单家独户经营,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增产增收的难度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速度缓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农村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正在逐渐改变,湘西北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也取得了较大程度的进展:用电用水难的问题已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在被调查的17个行政村,60%的农户生活用水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新农村建设实施前的2005年,湘西州、张家界市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766元、2083元,新农村建设实施五年后的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增加到3674元、4039元,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湘西北地区农民实际增加的收入与全国、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比较,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差距在不断扩大:全国和湖南省农民人均收入2005年分别为3255元、3118元,2011年分别为6977元、6567元。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得益于国家刚性的支农惠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种养补贴等措施的落实,“村村通”等民生工程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有了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外出务工工资上涨等,农民在本土劳动所得只占总收入的30%,影响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仍然存在。

一、困惑湘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其成因分析

历史遗留下来的“上学难、走路难、看病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又面临“人才难、技术难、资金难”,新老矛盾交织,制约着湘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些矛盾的背后,既存在农民、乡镇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误读,又有地方政府的实施措施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的短期行为,更欠缺对解决农民现实生活困难与谋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兼顾。

(一)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理想预期与现实的生活状态存在较大的反差

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落实,尽早改善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期待增收致富,生活宽裕,教育、医疗有保障,是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但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效果并非农民所愿,慈利县某乡的村民反映,“村村通”工程的标准是公路通到村部,而实际受惠的村民不足50%。桑植县某乡2008年、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900元以下的比例分别为13%、16%。现实的反差,让农民担忧新农村建设是政府搞形象工程,虎头蛇尾,不能长久坚持,由此对乡村干部和基层政府产生不信任,导致基层政府的工作难以继续。受访的344户村民79%认为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作用不明显,82%村民表示乡村干部考虑自己的利益比群众多,42%的村民担心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以权谋私。

(二)对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既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又存在急于求成,追求立竿见影效果的倾向

农民普遍认为,只要国家拨款就可以建设好新农村,只要有钱就能解决农村的一切问题。而对知识、技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对如何通过自身积累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没有明确的计划安排。许多农民拿到种养补贴后,不是用在发展生产上,而是花在了其他方面。调查显示,41%的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标、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知之甚少。受访的乡村干部都无一例外地希望把自己所在的乡村确定为县市的扶贫点,企望通过扶贫的捷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对如何引导农民通过学习农业技能增产增收,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等方面却缺乏明确的思路。

(三)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技能素养普通较低,对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推广使用难以接受,仍旧凭传统经验从事农业生产

农民的知识、技能水平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效果。既没有资源优势又没有地域优势的湘西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素质较低,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如洪家关乡2009年农业劳动力总数为12193人,其中文肓占比1.9%,小学为23%,初中为62%,大专及以上为1.5%。洪家关乡的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基本反映出湘西北地区农民素质的概况。调查显示,83%的农民没有参加过农业技能学习或培训,对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使用普遍没有兴趣,仍旧持“靠天吃饭”的观念来从事农业生产,扶贫返贫的现象不在少数。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必然会对农村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思路形成制约,阻碍农村经济向农业现代化转变的进程。在信息相对闭塞,视野又不开阔的贫困山区,这种影响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长远的。慈利县杨柳铺乡三合村一万亩油茶林是上世纪70年代常德市的油茶基地,由于人才、技术、信息缺乏,当地村民只能依靠原始方法生产加工,每年茶油产量不到2500公斤,现已基本荒芜。类似的情况在永定、龙山、永顺等县都存在。一方面农民增收的途径狭窄,另一方面对现有资源又无力开发利用。湘西北地区各县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中药材、油茶、楠竹等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得不到开发利用,正在逐渐退化。

(四)基层政府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缺乏可实际操作性,实施措施欠缺制度保障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新农村“示范村”不能以点带面,达不到示范的真正目的。被访县(区)的“示范村”都是距离县城中心较近的村组,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只要政府稍加重视,上一、两个项目,就可以看到效果,而真正偏远贫困的乡村很难有这样的待遇。正如村民所说的“好是好,就是学不了”。二是新农村的规划太原则,没有把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可以实际操作实施的规划,以项目来替代规划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扶贫措施欠缺着眼于被扶对象的长远发展,重项目建设,重实物资助,轻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人才的培养。劳务输出是很多县(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而这一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大计。对如何创造条件,让农民就地工作、创业缺乏有实效的招数。

(五)农村经济发展融资渠道狭窄,农民借助国家金融、财政政策发展的途径困难重重

缺少发展生产的资金,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面临的现实困难。农业的生产周期较长,且受制于自然条件,贫困地区农民可实际支配的现金有限,没有国家信贷的支持,单靠农民的自身积累,很难达到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标。受访村民反映,发展生产很难贷到款,即使有好的发展思路和项目,也会因资金受限而搁浅。许多村组干部每年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到县市各部门去“化缘”,通过非政策性渠道争取资金,既不能保证争取到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经济,而且极易产生套取国家资金等一系列问题。

上述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

1.农民自身的局限。文化技能素质欠缺导致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影响农民对知识、技能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作用的认识,影响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直接障碍。追求小富即安,注重实惠和眼前利益是湘西北地区农民普遍的观念。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体素质长期得不到提高是这一地区农村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政府职能转换后,乡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目标没有及时调整,基层政府解决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根本问题的措施乏力。过去乡村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收农业税,抓计划生育工作上,政府职能转变后,对如何引导和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的职责目标不明确,对农民的现实需求和存在的主要困难了解不深入,该做什么,怎么做,把握不准。地方基层政府因为历史欠账太多,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根本问题所需资金缺口大,一、两届政府的任期难见实效,更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见效较快的城市建设中去,而忽视对农村的投入,在实施措施上存在把新农村建设当作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搞的倾向。除中央、省级财政的政策性投入外,县级财政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蜻蜓点水”式的投入,对农村、农民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3.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薄弱,缺乏为本地“三农”服务的能力。湘西北地区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发展农村经济所需的人才、技术,只能依靠发展本地职业教育的途径来解决。而现实的状况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发展起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已名存实亡。湘西州、张家界市几乎没有为本地“三农”培养人才和提供技术服务的职业教育学校或机构。农村职业教育是这一地区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4.新农村建设虽然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但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由于我国“三农”立法比较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大背景下,基层政府执行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弹性空间大,主观成份多,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农民的财产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容易导致新农村建设出现虎头蛇尾现象。

二、湘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统一的政策,但没有统一的模式。湘西北地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起点低,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思路的转变,要因地制宜,既要着眼于解决当前“三农”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又要谋求“三农”的长远发展,无论是农民还是基层政府,对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目的、目标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足的思想准备。

1.突破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提高现有农业从业人员和农业后继者的文化、农业技能素质。没有人才和智力支持的新农村建设,无法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制约湘西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除客观自然条件外,农民没有文化、不懂得技术、不会经营,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困难、信息筛选等问题无法依靠自身能力解决,对现有经济资源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贫困地区农村在引进人才难的现实面前,只有通过发展县级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为本土农村经济服务的人才,才是破解人才和智力匮乏的根本途径。

县级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定位于为本区域内的农村和农民服务,突出职业教育的本土性和实用性,反映当地农村经济的特色,走出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沿海发达地区培养“打工仔”的误区。在教育形式上,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从业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技能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能只把重点放在转移富裕劳动力上,应该重视对正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实用性培训,农民外出打工只是眼前的权宜之计,不是脱贫致富的长久之策。另一方面要根据本地农村的实际需要,设置相关专业,为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基层政府要把国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使政府部门的职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增强职业教育在本地的影响力。协调好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顾此失彼,会弱化职业教育为农村服务的功能。

2.找准农民增收的经济增长点,突出山区农村产业的特色优势和适宜性。湘西北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农民种粮除满足自用之处,并不能产生明显的增收效益,但发展生态农业的潜力很大,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优势比较明显。因此,利用独特的山地条件,发展适宜山区,有山区特色的农村产业,既能克服传统农业规模小、效益低的不足,又能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既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有利于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基层政府要强化为“三农”服务的职能,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工程。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要符合当地农村的实际,加强引导、示范和扶持,帮助农民解决信息不通、销售渠道不畅的实际困难。利用当地旅游业的优势,拉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能力的提升。

3.“大分散、小集中”推进小城镇建设,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湘西北地区城市化的水平普遍较低,农民进城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子女上学、住房、医疗等一系问题无法解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要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湘西北的地域条件决定了这一地区不宜形成大规模的城镇,以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为发展中心,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不仅能够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农民就地创业提供机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方便农民就医,子女上学,更能为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基层政府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实际现状,不能以建设城市的眼光来对待农村小城镇建设,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是小城镇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4.扶贫措施既要重视扶助生活困难的农民,更要重视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着眼于被扶对象的长远发展。对贫困农村地区扶贫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被扶对象自我发展的能力,要根据被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只有在扶贫规划的指导下,扶贫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重设施、重项目建设、重物质资助的扶贫措施,不能解决农村、农民的长期发展问题,要建立相应的扶贫制度保障,加大对农民思想观念的教育扶持,农民自我发展技能提高的扶助,才能达到以扶贫消除贫困的目的。

5.改革金融信贷体制,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缺少发展资金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面临的实际困难。一方面要调整、完善和创新金融财政政策,建立起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家专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防止支农专项资金层层剥皮,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贫困地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为复杂,只有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有益于湘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远景规划,选择适应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正确路径,新农村建设也才会有实质性突破。

[本文为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湘西北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XJK08CZC04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曾杨生,李明贤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12)

2.张社安.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有效探索[J].湖湘论坛,2007(1)

上一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天下国家教学设计下一篇: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