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艺(通用8篇)
1.电子工艺 篇一
电子工艺实习
总 结 报 告
学院:班级:学号:
姓名:
一、实习目的现代生活离不开电,电子产品也俨然作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在电子产品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电气类的学生都有必要去掌握一定的电工操作技能。在为期四周的电子工艺实习课上,我们加强了对电子产品及其制作的认知,充分了解了工艺工作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现代电子制作业以及劳动力市场都对应用型技术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
在第一节的理论课上,我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任何电子产品,从几十个零件构成的简单万用表到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复杂产品,都是由基本的电子元件器件按电路工作原理,用一定的工艺方法连接而成的。焊接方法有很多种,使用最广泛的也是我们在电子工艺实习课上着重练习的锡焊技术。而一个电子产品,焊接点少则几个,多则成千上万,因而保证焊点的质量,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基本环节。现代焊接技术飞速发展,焊接方法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但小批量生产研制和维修仍广泛使用手工焊接。所以我们此次工艺实习也旨在培养手工焊接的技能。
二、实习收获
这次工艺实习虽然为期只有四周,但我从这短短的几次课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比如电阻上的那些色环奥秘,怎样分辨二极管的极性以及其它的一些简单电工知识。第一次课并不是制作,而是观看视频,了解电子产品以及电子产品在制作技术,我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大家都被这大学以来第一次实习自身所散发出的强大的实践性与趣味性深
深地吸引。接下来的一节课,我们做一些基本工的练习,练习如何用电烙铁去焊接元件。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焊接的电器,所以我有着极大的兴趣,也很认真地对待这练习的机会。
焊接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有很多要讲究的技巧,在焊接的过程中时间要把握准才行,焊锡多了少了都不行。练习时边做边想想老师教的动作技巧,多加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我在本次实习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没有经验,焊接时总是掌握不好使用焊锡的多少,焊点不够精细,总是很粗糙,没有光泽.再就是对元器件焊接时的摆放也没有经验,有时候放的角度很不容易焊接。例如将电阻立得老高,这样既不美观也不牢靠容易形成虚焊。在不断地练习之后,我渐渐熟练了方法并总结了些经验,在焊接过程中,焊丝只需用电烙铁碰一下,大概一小滴焊锡就能将元件与电路板焊接牢固;电烙铁焊完顺着元件引脚线往上提,这样焊点的形状会好看些。在焊接过程中要避免虚焊。焊接的时候元件也分很多种,有的很轻松就可以焊好,有的却是要弄很久焊出来还是歪歪扭扭的,最后归结为对电烙铁的使用还不够熟练。用电烙铁焊接元件是最基本的技术,也是基本的装配工艺,它对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不管是任何事情就像焊接一样,只有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慢慢累积经验,才能做到操作熟练。
工艺实习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元件识别能力、安装焊接能力等等。给平日只学理论知识的我们以很好的实践机会,让我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于无形之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整个的实习中我眼界打开,感受颇深。简单的焊接使我了解到人生学习的真谛,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学习还没结束,我知道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科技人才,仅会焊接电路板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三、课程建议
在短短的四次课里,要感谢老师辛勤的付出才能使我们真正的收获颇多。在以后的课程里,如果能够适当的增加课时,使得学生有更多的学时去锻炼,对电子工艺有更深一步的认识。这样就能给学生提供多一些的动手实践机会,也能培养他们在日后学习中的创新能力。
2.电子工艺 篇二
1 解析冲压工艺
1.1 冲压工艺评价
连接板的一般尺寸在图1中标出 (未标注公差) , 按照分级要求, 通常将其归纳为IT14级, 满足逐级冲压对精度的需要。作为作件至少具备两点:首先, 冲压性能好;其次, 价格合适。作件的尺寸通常不大, 形状简单, 结构对称。尺寸不需要非常精确, 可以在冲裁落料的工序上采用。翻孔定型实质是平板胀大变形, 可以以材料的伸缩性估算材料的可变形的最大程度。作件有两个弧形结构, 圆弧半径是1毫米, 以弯折加工的相关数据为依据, 可得知, 圆弧结构可以一次成型。
1.2 选定加工工艺方案
作件的基本冲制分为裁断、翻边、折弯三个步骤。以此为基础, 我们设计了两种加工工艺方案。第一种方案很简单, 三个步骤都用简单模加工。第二种方案是用多工位逐级进模进行压制。第一种方案的缺点显而易见:单工序加工需要大量的模具;生产成本高;压制精度低, 多次加工使小误差逐级累计, 从而误差很大, 对操作影响很大。逐级进模冲制具有生产效率高, 操作简单的优点。该作件需求量大, 冲制工序多, 使用第二种方案更有优势。综上所述, 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 选择第二种方案。
1.3 规划排样
沿直线方向裁断钢构件, 连接板的纤维延伸方向与弯折线成九十度角, 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裂纹的产生。每个工位紧密排列在一起, 使用直线排列、两侧搭载的排样结构, 可以增大材料的利用效率, 降低浪费。以工位两边直线边引导输送连接板材料。再靠两边的直径为1.5毫米的导正孔精确定距。为了不降低硬度, 工件之间长方形取搭边值1毫米, 侧面取搭边值1.5毫米, 逐级进模进料单位距离是19毫米, 长方形宽度是62毫米。
通过计算, 在一个步距以内, 竖着排列时, 材料大概能利用62%;横着排列时, 材料大概能利用67%, 仅从数据上看, 横排和竖排相比, 对材料的利用没有增大多少, 但是竖排的加工步骤比横排的加工步骤多。安装座是级进模具结构的简单版, 单向横着排列可以不降低送料的稳定性, 缩小级进模具构件的面积, 更大的程度上避免级进模具出问题, 降低返回维修的概率。该方案不需要条料太宽, 和其他的方案相比, 步骤少, 减了工位, 合理的分配了凸模的位置, 降低了对材料的浪费, 减小了进距, , 裁断的形状规范, 连接桥所在的条料基准面没有弯曲, 送料的刚性更足, 稳定性更好。排样时采用边料过载, 在裁断和弯折等过程, 作件能对称受力, 并且力道均匀, 模具制作起来不复杂, 设计的排样的全过程都是比较简约, 合理, 并且出件稳定, 流畅。相反, 如果在单排设计中, 纵向排列载体, 不仅加大了进距, 还降低了板料的利用度, 使板料不能稳定的松进。不仅如此, 作件是弯曲的, 连接桥又窄有长, 容易产生弯曲位移, 导致送料的刚性不足, 稳定性不够, 容易破坏凸模, 不能顺利的出件。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纵向排料的方案不合要求, 模具也比较长, 并且该设计中, 很难做到复杂的弯折操作。载体和连接桥安排在一边, 异型冲裁凸模可以起到侧刃的作用。导正销在条料的中央, 与连接桥相连, 可以确保无差错的送料。单排设计时采用横排尽管增加了模具的宽带, 但是缩短长度, 容易弯折, 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生产效率。从以上分析可知, 单排横排更适合这个冲压工艺。
1.4 工序排样
冲切在最后一个工位上, 构件最后一部分外沿的废料经过冲切工序, 条料与工件脱离, 工件还在凹模表面。选择工序排样时, 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第一种是落料型的, 第二种是切边型的。最常见的是工序排样是落料型, 这种方式对工件内部孔在不同的工位上分别进行冲切, 最后在末端进行外形落料工序, 落料之后, 工件与载体分离开来, 从凹模空中脱落。与落料型不同, 切边型的特色是产品留在凹模表面上, 产品的表面更加平整。冲压形状复杂的工件采用切边型比较合适, 只是为了保证凸模的强度, 切边型的材料利用率比落料型低。由于构件需要弯折, 所以只有采用切边型才能满足零件的冲压要求。加上构件在冲压完成后出件, 综合考虑, 选用切边型工序排样。
2 冲切刀口的设计
图2是制作外型落料的冲切口的设计。图3是弯折模具刀口的设计。这种构件两边对称两边最外边弯成弧形, 选择载体承载边料, 具有稳定的毛坯, 条料不容易偏向。并且还容易汇集构件, 所以选择边料载体。
3 条料定位方法和导正方法
X方向:产品构件没有太高的精度, 使用导正销控制送料方向上的进距。控制方向的导正孔的直径是1.5毫米。导正销安装在中间的卸料板上。Y方向:由于加工构件包括了弯折工艺, 并且弯折刀口在板料的中间, 于是冲压构件时使用两侧浮顶销。Z方向:由于弯折工序的影响, 使用浮顶销结构进行操作时, 必须配合好, 所以采用槽式浮顶销, 并且在横向导料。由于工件上不能直接用导正孔导正, 只有使用间接导正才能保证作件定位的准确性, 处于省料的考虑, 导正孔安装在两边的Carrier上, 为了不降低Carrier的强度, 导正孔直径规定为1.5毫米, 这是最小值。
4 工序排样、条料大小以及进距准确度
以上面的设计为依据, 经过全面的分析比较, 可以像图4那样明确安装座的冲压工序排样, 构件的压制使用十一个工位逐级进模。分别是:侧面刀刃冲切;冲制工艺孔;压制字印;预先冲制圆孔;翻边;除去两边的废料;过渡工位;除去两边的废料;过渡工位;折弯;过渡工位;除去两端废料。
使用导料板进行导向, 送料过程中, 条料会在导料板之间晃动, 使得侧面搭边值变小, 所以条料的宽度应该多一个摆动值, 大小是条料和导料板之间缝隙的宽度, 以次弥补侧面搭边的变小。因此需要对冲压工件打开后的基本大小和条料宽度进行计算。多工位逐级进模使用导正销确定距离通常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步距的精度。
式中:δ为多工位级进模步距对称偏差值, mm;β为冲件沿送料方向最大轮廓尺寸的精度等级提高四级后的实际公差值, mm;n为模具设计的工位数;, k为修正系数。
由于在实际生产中不方便进行理论计算, 它一般也就是用来估算缝隙大小和材料的厚度, 相对挤入深度和裂纹角之间的联系。所以,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实验数据来明确缝隙的大小。冲裁模开始之间的两个面之间的缝隙大小取Z最小的是为0.070mm, :最大的是为0.090mm。根据冲裁间间隙k=1mm;β为0.1mm;n为5, 计算得步距精度:
5 结语
对于某电子产品连接板的冲压方法, 结合构件的外形, 大小的精确度, 和一般的小程序, 有两种法案可供选择, 一种是单列直排法。包括, 先排样, 再对连接板冲孔, 再翻边。在落料和弯折等工艺基础上, 另一种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的的冲压方法, 在满足了尺寸大小和外形位置的精度的同时, 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利用度和生产率。
摘要:某电子设备市场占有率比较高, 需求比较大。笔者对该电子设备的连接板的冲压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内容包括打孔、翻边、落料和折弯等已经较为成熟的加工方法, 以此为基础, 探索出了多工序逐级进模的冲制方案。为了满足钢构件外形、大小、精确度等方面的标准, 笔者侧重分析了料带输送方式, 采用自动送料装置, 模具上采用导正钉结构来确定料带移送距离, 引导精确打孔方向、稳定冲压位置。不仅使零件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打孔位置足够精确, 而且也降低了材料的浪费, 提高了生产率。
关键词:连接板,冲压,逐级进模,电子连接板
参考文献
[1]刘春川.基于波动理论的有限尺寸结构短时瞬态响应与功率流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陈亦仁, 马强, 郭星, 朱庆祥.某电子产品连接板的冲压工艺[J].热加工工艺, 2013 (09) .
3.高校电子工艺实习课程探讨 篇三
关键词:电子工艺实习;焊接;电子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对实际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只懂得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是不行的,必须把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为了高等院校电类专业的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应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电子工艺实习是以技能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并初步进行设计、焊接、装配、调试这一过程的锻炼,并具备设计、开发电子产品的初步能力,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
就我院近年来开展电子工艺实习课程的情况,再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得出以下四点:
1.电子工艺实习实验室的建设远远赶不上当今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的要求,实验设备缺乏,实验条件不具规范模式。
2.电子工艺实习的具体设计内容就是焊接声光控延时开关、收音机等,其组装过程简单,元器件数量少,技术含量低,与当今飞速发展的电子工业的高科技相去甚远,不能使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学生不能全方面地了解当前电子工艺实习的发展情况。
3.学生对电的了解太理论,很多学生知道电,但是对安全用电方面,有的学生不考虑全面就擅自动手,有的学生也是因为不了解电,恰恰不敢动手。
4.学生动手能力太差,基础知识不扎实,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学生的知识太理论化,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有的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只要主要科目考试得高分就行,电子工艺实习仅1个学分,对实习毫不重视,有的成绩差的学生更是对电子工艺实习这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应用的课程排斥。并且在实习过程还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来,理论就是理论,实践就是实践。有的学生可以把电路图分析得头头是道,知道二极管单向导通是电路中最简单的知识,但是他只知道符号,却不认识真正的二极管,把二极管拿在手里,分不开正负极。尤其电路出现了故障后,故障原因的查找与排除是学生操作中表现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有的学生万用表电阻档不能正常工作,让他自己查表电阻档是否有虚焊、短路的现象,他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办,严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上是教学中发现的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解决。
1.首先要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同时介绍一些违章用电的具体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违章作业的危害,让学生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为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安全用电打下基础。
2.采用多媒体教学。随着各个学校电子工艺实习基地的不断深化改革,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最新电子工艺实习技术,广泛宣传、介绍当今电子工艺的飞速发展情况。亦采用仿真软件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面体中看到实际情况。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的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基本焊接训练及产品的焊接、调试和组装。实际整个实习就是一个电子产品的生产的全过程,是生产工艺的浓缩,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电子产品的报废,因此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由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急于求成,因此做的产品成功率不高,造成漏焊、虚焊、连焊的现象,所以一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学,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子产品的合格率,而且也使学生的基本焊接技能得到了强化。因为电子工艺实习是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主的专业技术课程,是本专业课程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电子工艺实习是技能的实习。它不同于工艺活动,也不同于科技创新活动,其特色是学生在了解一些电子工艺实习的基本知识后,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制作一种实际产品,既是基础技能和工艺的基本知识的入门向导,又是创新实践的开始和创新精神的启蒙。
4.因材施教。每个电子产品制作过程要求学生从采购相应的器件,找寻相关元件的替换,学生都自己查找资料或者询问老师,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学到很多东西,产品焊接完成都要进行调试,调试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遇到问题,他们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当他们完成一个产品后他们会学到很多知识,同时加强了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的理解,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电子产品制作成功的喜悦可以感染其他同学,可以带动和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完成电子工艺实习。
5.加强实习过程的指导。认识事物要从实际出发,从实际中获得的基本事实、现象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定义出发,学生形成基本概念和理解基本原理,没有足够的科学事实和现象作为基础是不可能的。在教学中我们把基本事实与现象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如在手工焊接技术环节中,将印制版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焊盘脱落的现象以及电子产品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所产生的原因告诉学生,并在实习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体会,通过搜集资料和数据,并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事实与现象,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兴趣。
通过教学的改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独立操作能力,通过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提高了學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参加实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业余时间,鼓励学生对各种电子产品、电器进行维修,通过网络从中找一些简单易于制作的电子电路,让学生自己去采购元器件,采购相应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去制作,每当他们制作成功一件电子产品,就会极大地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萍.高职电子类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职业时空,2008,(5).
4.电子工艺实习 篇四
1手工焊接工艺
1.1实习器材介绍
(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松香和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1.2原理
焊接是金属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离的工件,按一定的形式和位置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工艺 过程。焊接的实质,是利用加热或其他方法,使焊料与被焊金属原子之间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依靠原子之间的内聚力使两种金属达到永久、牢固地结合。
1.3五步焊接法
1)准备 准备好被焊工件,电烙铁加温到工作温度,烙铁头保持干净并吃好锡,握好电烙铁,一手抓好焊料(通常是焊锡丝),电烙铁与焊料分居于被焊工件两侧。
2)加热 烙铁头接触被焊工件,包括工作端子和焊盘在内的整个焊件全体要均匀受热,一般让烙铁头扁平部分(较大部分)接触热容量较大的焊件,烙铁头侧面或边缘部分接触热容量较小的焊件,以保持焊件均匀受热。不要施加压力或随意拖动烙铁。
3)加焊丝 当工件被焊部分升温到焊接温度时,送上焊锡丝并与工件焊点部位接触,熔化并润湿焊点。焊锡应从电烙铁对面接触焊件。送锡要适量,一般以有均匀、薄薄的一层焊锡看,能全面润湿整个焊点为佳。如果焊锡堆积过多,内部就可能掩盖着某种缺陷隐患,而且焊点的强度也不一定高;但焊锡如果填充得太少,就不能完全浸润整个焊点。
4)移去焊料 熔入适量焊料(这时被焊件已充分吸收焊料并形成一层薄薄的焊料层)后,迅速移去焊锡丝。
5)移开电烙铁 移去焊料后,在助焊剂还未挥发完之前,迅速去电烙铁,否则将留下不良焊点。电烙铁撤离方向与焊锡留存量有关,一般以与轴向成45°方向撤离。撤掉电烙铁时,应往回收,回收动作要迅速、熟练,以免形成拉尖;收电烙铁的同时,应轻轻旋转一下,这样可以吸除多余的焊料。
注意事项
1)焊件表面处理和保持烙铁头的清洁。
2)锡焊量要合适,不要用过量的焊剂。
3)采用正确的解热方法和合适的加热时间。
4)焊件要固定,加热要靠焊锡桥。
5)烙铁撤离有讲究,不要用烙铁头作为运载焊料的工具。
2FM微型收音机(SMT)安装
2.1 产品特点
·采用电调谐单片FM收音机集成电路,调谐方便准确。
·接收频率为87~108MHz
·外形小巧,便于随身携带
·电源范围大1.8~3.5V,AAA 7号电池两节。
·内设静噪电路,抑制调谐过程中的噪声。
2.2 工作原理
电路的核心是单片收音机集成电路SC1088。它采用特殊的低中频(70KHZ)技术,外围电路省去了中频变压器和陶瓷滤波器,使电路简单可靠,调试方便。电路的核心是单片收音机集成电路SC1088。它采用特殊的低中频(70KHz)技术,外围电路省去了中频变压器和陶瓷滤波器,使电路简单可靠,调试方便。
2.3 安装工艺
2.3.1安装前检查
(1)图形完整,线路有无短路和断路缺陷。
(2)按材料表清查元器件和零部件,要仔细分辨品种和规格,清点数量。
(3)分立元器件检测
·电位器阻值调节特性。
·LED、线圈、电解电容、插座、开关等元器件的质量。
·判断变容二极管的好坏及极性。(产品参数朝上,左正右负)
2.3.2 SMT工艺流程
(1)印制焊锡膏
(2)按顺序贴片(注意:贴片元件不得用手拿,使用镊子夹持;SC1088注意标识点)
(3)检查贴片元件有无漏贴、错位
(4)再流焊
(5)检查焊接质量及修补
2.3.3 安装THT分立元器件
(1)跨接线J1、J2。
(2)安装并焊接电位器Rp,注意:电位器安装方向;电位器与印制板平齐。
(3)耳机插座XS,烙铁加热焊点时间要短,防止耳机插座烫坏。可先将耳机插头插入插座中再行焊接。
(4)轻触开关S1、S2。
(5)电感线圈L1~L4(磁环L1,色环L2,8匝线圈L3,5匝线圈L4)
(6)变容二极管V1,R5,R6,C17,C19
(7)电解电容器C18卧式安装
(8)发光二极管V2,注意高度、极性。
2.3.4 调试及总装
(1)目视检查
·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及安装位置,方向是否与图纸符合。
·焊点检查:有无虚、漏、桥接、飞溅等缺陷。
(2)测总电流检查无误后将电源线焊到电池片上;在电位器开关断开情况下装入电池;插入耳机;用万用表200mA档跨接到开关两端测电流。正常电流在6~25mA并且LED正常点亮。注意:如果电流为零或超过35mA应检查电路。
(3)搜索电台如果电流在正常范围,按S1进行搜索,S2复位。如果收不到广播应仔细检查电路。
(4)总装及固定
(5)检查
·电源开关手感良好
·音量正常可调
·收听正常
·表面无损伤
3.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工艺
根据电子产品制作的需要,通常有单面印刷电路板、双面印刷电路板和多面印刷电路板。在这里主要介绍最常用的单、双面印制板的工艺流程。单面印刷版的生产流程:覆铜板下料、表面去油处理、上交、曝光、成形、表面涂覆、涂助焊剂、检验。双面印刷版的生产流程是:下料、钻孔、化学沉铜、擦去表面沉铜、电镀铜加厚、贴干膜、图形转移、二次电镀加厚、镀铅锡合金、去保护膜、涂覆金属、成形、热烙、印制阻焊剂与文字符号、检验。手工制作印制电路板的方法有漆图法、贴图法、铜箔粘贴法、热转印法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热转印法手工制作单面印刷板,此法简单易行,精度较高,其制作工程如下:绘制电路图、打印电路图、裁剪电路板、热转印电路图、腐蚀电路板、清洗电路板、为电路板打孔、电路检查、涂抹助焊剂与阻焊剂。
4实习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我再一次的巩固了焊接技术,学会了如何识别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好坏和对电路板的一个初步认识,并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
5.电子工艺实习感想 篇五
姓名:李岩峰
班级:电气110
5通过为期四周的课堂教学和动手实践,我不仅对电子工艺和电子产品制造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学会了焊接简单的电路元件,掌握了基本的电焊机巧,收获颇丰。
在第一堂课上,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电子工艺的理论知识,对其有了初步的认知。现代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宏观的角度讲,涉及人力、材料、方法、设备和环境等几个因素。经过研制、设计、生产及销售等阶段,才能转化为商品。从徽观的角度看,在研制、设计的时候,必须准确考虑人力、材料、方法、设备和环境的条件,即产品的工艺性能,才能把上述条件变为经济效益;而生产制造是通过一系列工序、工位的具体操作来实现加工的过程,每一个工位的操作,又是人力、材料、方法、设备和环境的组合。而产品制造的过程一般来说也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设计,试制和批量制造,每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层次。其实整体来看,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进,调整,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二周课上我们就开始了第一次的动手实践。从教学视频中,我们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技巧。之后,我们就开始练习印制电路板的安装与焊接。由于第一次接触,所以我一上手就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对焊锡的使用量把握不到位,点焊的时间控制不好等等,不过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我也慢慢熟练起来。但到了第三周开始对万用表电路板进行焊接时,又暴露出不少问题。因为需要焊接的原件有很多,所以必须按照顺序依次焊接,否则容易出现漏焊。有些原件
比较特殊,对接入点的方向是有要求的,所以我经常因为没有注意到而焊反,最后还得返工。当焊接的原件达到一定数量时,再焊一些不同高度的器件时就很棘手,后来想办法在下面垫上东西,问题才得到解决,所以不能机械地去焊,还得多动脑,学会使用工具。
虽然在整个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但我同样也收获了很多。以往我们都是专注于学习理论知识,而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一些东西看似简单,但做起来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最后的失败。我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理论和实际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直到亲手实践操作才能体会的到,我想这也是这门课的带给我最重要的启示。同样,认真仔细的态度也让我体会很深。刚开始时,我觉得焊接很简单,所以毛毛躁躁的,焊错几个原件,很难去改过。因此,急功近利是行不通的,只有耐心认真地去做,才能有条不紊地做好。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周时间,但我得到的提高却远比这多。为了能更好地帮老师完成的教学目标,我想出几点建议。在向大家介绍各种元件时,可以事先发一些实物,这样才能让大家有直观的感受,不会听得云里雾里。而且组装完万用表后可以考虑留出更多时间让大家去调试,去发现错误,寻找原因,从而排除故障。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大家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样也是完成万用表组装的重要步骤。
6.电子工艺实习总结 篇六
2009211127班
23张帆
09210746
这两周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电子工艺实习,实习任务是:①简单的发光二极管交替闪烁电路的安装与调试;②DS-666AB型黑白电视机的安装与调测。
刚开始时,我们并不是直接开始这两个实训任务的练习,而是做一些基本功的联系,联系如何使用电烙铁去焊接元件。
焊接这门技术,说起来也不难,只要几分钟就能够焊接,但是要焊得完美准确,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其步骤还是非常复杂的:(1)焊接前处理元件;(2)将元件放到焊盘上,同时将烙铁放到焊盘相应的部位,放入焊料,待焊好先取出焊料,然后取出烙铁;(3)检查焊接质量:①焊点是否光亮圆滑,有无假焊和虚焊,②将不合格的焊点重新焊接;(4)焊接完毕,拨下电烙铁插头,待其冷却后,收回工具箱。
经过大概两天的练习,我们的焊接水平基本达到了要求,就开始进行实训任务一,即简单的发光二极管交替闪烁电路的安装与调试。这个电路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就按照讲义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首先,根据元器件清单准备和清点元器件;然后,根据电路规划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焊接位置;最后,就开始安装焊接电路,按照讲义上的焊接安装技巧和焊接操作要领进行,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焊接,并剪掉那些比较长的脚,保证焊板的美观整齐;焊接完毕后,就进行最后一步:电路的检测与调试,通电运行。因为这个电路非常简单,要进行焊接的点也比较少,所以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完成的很好。
到了第三天下午,我们就开始发放电视机的材料。由于电视机的电路比较复杂,元器件很多,所以我们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来清点元器件,并且准备了泡沫塑料来插那些电阻电容,方便之后的焊接。
为了能更好的进行实训任务二,我们先了解了一下黑白电视机的原理:
电视接受机简称电视机,是广播电视系统的终端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电视台发出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解调,并将放大的图像信号加至显像管栅极或阴极间,使图像在屏幕上重现,将伴音信号放大,推动扬声器放出声音。另外,在同步信号作用下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行、场扫描电流,供给显像管偏转线圈,使屏幕重现图像。目前电视机大都采用超外差内载波方式。
超外差内载波电视机的特点
超外差式特点:
所谓超外差式是指电视机利用本机振荡和外来高频电视信号在混频级形成固定中频信号,再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经检波而取得图像信号。它的原理和超外差式收音机想同,只是信号内容和频率有所区别。采用超外差式电视机的主要好处是:信号容易得到稳定的放大,并且调谐与转换频道方便,选择性好。
内载波方式
内载波电视机的图像和伴音信号在图像检波之前共用一个放大通道(中频放大器),直到检波后才把伴音信号分离出来。在视频检波器中,对伴音中频来说,可以把图像中频载频信号看成本机振荡信号,利用视频检波器的非线性,使图像中频载波信号和伴音中频信号差频,产生6.5MHz第二伴音中频信号(载波为38-31.5=6.5MHz),这种内差方式称为内载波
方式。
全电视信号
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行同步信号、行消隐信号、场同步信号、场消隐信号、槽脉冲和前方均衡脉冲组成。行、场同步信号合称复合同步信号。有如下特点:噪声干扰在屏幕上出现的是黑点干扰,不易被人眼察觉;平均发射功率低;给自动增益控制带来方便。
图像信号
传送图像信号时间约为52µs,其电平处于白色电平与黑色电平之间,对应于显像管荧光屏上电子束从左边扫到右边的正程扫描时间。视频信号电平越高图像越暗,电平越低图像越亮。
消隐信号
时间约为12µs,电平为75%,对应于显像管荧光屏上电子束从右到左的行扫描逆程时间,它的作用是消除行逆程期间的回扫线。
同步信号
同步信号时间约为4.7µs,其电平为100%,脉宽为160µs。它的作用是使接收机中的场扫描步调一致,也就是使两个行扫描锯齿波电流的频率和相位完全一样。
同样,场同步信号在场消隐期间出现,电平也为100%,脉宽为160µs。它的作用是使接收机中的场扫描电流与发送端的场扫描电流的频率和相位一致。
由于场同步脉冲的宽度为二个半周期,如果不采取措施,会在此期间丢失三个行同步脉冲,使行同步信号中断,造成场扫描开始部分的行同步混乱,引起图像上部扭曲。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场同步脉冲上开四个小槽,称为槽脉冲。槽脉冲宽度与行同步脉冲宽度一样,它的后沿与行同步脉冲前沿相位一致。这样,在场同步脉冲期间,槽脉冲起到行同步脉冲的作用,可保证行同步信号的连续性,以消除图像上部不同步信号。
均衡脉冲
为了保证隔行扫描中偶数正好镶嵌在奇数场之间,不至于产生并行现象,在全电视信号的场同步脉冲前、后各加有前、后均衡脉冲,起间隔为半行,脉冲宽度为4.7µs/2=2.35µs。这样,可使电视机中场同步分离的积分电路所分离出的场同步脉冲波形,在奇数场与偶数场时相同,以保证隔行扫描顺利进行。
黑白电视机主要由图像通道、伴音通道、光栅形成电路及电源电路组成。由于目前生产的电视机都采用单通道式电路,即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经高频调谐放大、中频放大、视频检波后分离进入各自信号通道。这样,高频电路和中频放大电路就成为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的公共通道。图像通道还包括视频放大电路。伴音通道包括伴音中放、伴音鉴频器、音频功率放大器及扬声器等组成。光栅形成电路由同步分离电路、行扫描电路、场扫描电路、高中压电路及显像管电路组成。光栅形成电路由同步分离电路、行扫描电路、场扫描电路、高中压电路及显像管电路组成。
高频调谐器(高频电路)由输入回路、高频放大器、混频器和本机振荡器等电路组成。从天线接收到的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信号经输入回路选择,在经高频放大器后,被送到混频器,与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频,本振信号的频率比所接收的图像载频高38MHz,因而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6.5MHz,所以经过混频后,伴音中频比图像中频低6.5MHz。混频器将图像中频信号和伴音中频信号送到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
中频放大电路简称中放,它既放大图像中频信号,也放大伴音中频信号,但因伴音中频信号带宽极窄,且在中放电路中对伴音信号的增益很小,所以中放级又称图像中放级。它将高频头送来的中频信号进一步放大,可以将中频信号中混入的杂波(干扰和邻近的频道信号)吸收掉而选出中频信号。其中伴音信号的增益控制在很小,以免对图像信号产生干扰,中放级总放大倍数约10000(60dB)。
视频检波的作用是将中放送来的中频图像信号进行幅度检波,从中得到视频图像信号(即全电视信号),再送至视频放大级放大后去显示图像。多数黑白电视机检波器还兼作伴音中频信号的第二混频器,即有中频图像信号和中频伴音信号差频出6.5MHz的第二伴音中频信号。因此检波后应将第二伴音中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分离。视频放大器包括视放前置级和视放输出级,其中视放前置级也称预视放,它除对视放图像信号进行放大外,还要提供自动增益控制信号,送出同步分离信号。由于显像管阴极所需图像信号电压较高,因此预视放后还需由视放输出级对图像信号进一步放大。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对稳定电视机工作起重要作用。它包括AGC检波、放大和AGC延迟几部分。AGC检波电路把预视放输出的视频信号检波成代表视频信号强度的直流信号,再放大,去控制中放及高放电路的增益。当输入信号过强时,使增益自动减小;反之增大。使电视机在较强的信号下仍然正常工作。伴音电路的结构和原理与调频收音相同。
同步分离电路主要由同步分离和同步放大两部分组成。同步分离电路把视放送出来的视频信号进行切割,分离出行、场复合同步信号。同步放大电路对复合同步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并经鉴频电路和积分电路,使行、场同步信号分离,分别送到行扫描电路和场扫描电路去控制行和场的振荡频率。
扫描电路包括行扫描电路和场扫描电路,由它们产生行、场锯齿电流控制电子束进行行、场扫描。其中行扫描电路除完成行扫描外,还向显像管提供正常工作电压。行、场扫描电路都是由振荡级、激励级和输出级组成的。振荡级都采用自激荡振荡方式,所以有无同步信号输入,都处于振荡状态,使屏幕上总有光栅。同步信号输入到振荡级后,可使振荡器的频率及相位与同步信号一致,从而实现接受机与发射机的行、场同步,得到稳定的图像。
电视机的电源可分低压电源、中压电源和高压电源。其中低压电源是由交流市电(220V)经变压器变压、整流桥整流、滤波器滤波及稳压器稳压得到的。
在了解了电视机的原理之后,我们开始了实际的焊接,由于元器件的数目很多,在PCB板上分布比较密,所以要严格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有好多电阻和电容没有及时找到,在跟同学交流之后,顺利的完成了焊接过程。
接下来进行的就是电路焊接情况的检查,检查电路有无错误,开路短路的情况,并且清除了焊接面中可能出现的拉丝和锡珠,修正完善了焊点。
检查完之后,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检查电路板电源输入端的直流电阻,刚开始检查没有问题,万用表读数为58.9kΩ。接下来就是进行电路板与电源线、显像管、喇叭等各个部分的连接,将信号内外转换开关K1按下,接收来自天线的信号,然后接通了电源,按下开关K2。
刚开始时还比较顺利,图像和声音比较正常,经过调整,可以收到中央一台和北京电视台。但是在我关掉了电视,出去外面上厕所回来之后,再打开电视之后,就没有了图像,只有声音了,然后电路板异常发热。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然后拿来了万用表测输入电压,只有7.5V。
知道电路出现了异常,我开始检查电路,断掉了电源,测其输入电阻,变成了无穷大,所以电路中应该有短路情况,可能是因为当时焊接不过关,出现了虚焊现象,经过排查,的确是有几个脚没有焊接好,进行了加固之后,电压正常了,然后接上喇叭和显像管,喇叭声音正常,但是显像管依然没有图像,连一条直线都没有,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还以为是电路板的问题,因为一直在想刚开始时我的显像管是好的,怎么会突然之间出现问题呢?但是后来,拿着别人的电路板连上我的显像管之后也没有图像,把我的电路板接到别人的显像管上之后就好了,最终终于完成了任务。
最后就开始装机,开始时没看到前后的卡槽,所以一直没装上去,后来一个同学跟我说里面有卡槽,只要对上就可以装上去之后,我又试了一次,结果比较顺利地装好了电视,完
成了实验任务。
7.电子工艺与检测课程改革研究 篇七
《电子工艺与检测》课程主要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等学生学习期间的核心职业能力课程,课程的主要培养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维修试验员、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设计测试助理工程师以及电子生产工艺助理工程师,该课程所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譬如 :识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采购电子元器件(包括具体所用元件的询价与下单)、分拣与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装配电子产品、检验电子产品质量等)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为其所需求的电子产品生产、组装、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基础前提课程是《电路分析》和《电子技术》,让学生对电子领域已经有了初步认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现代电子产品的生产环境、熟悉了电子企业管理制度 ;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全过程 ;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文件编制、文件管理和品质控制方法 ;掌握设备操作与设备维护等。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课程组根据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利用一体化,信息化教学和现场制作项目等教学模式,对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建设研究。
1 课程设置
1.1 课程定位
《电子工艺与检测》课程主要是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基于实践导向的递进交互式项目化课程,课程的主要设置是依据现代电子企业产品过程中的装配、调试、维修而产生。现代企业与生产实际不断趋向复杂和完善,特别是中型电子企业主流设备和典型电子产品生产与组装整合等为项目内容,会不断促使无线电产品装配和装接融入项目教学中,要求实现课程与理论考试能力的有机统一,更加强调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和结合。本课程更专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应用、课程分析、定位准确,内容设计合理,实质更能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培养。
1.2 课程任务
《电子工艺与检测》主要任务是通过进行电子产品工艺与调试理论的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能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更加熟练的掌握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设备工作原理,并掌握简单的基本操作,熟悉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基本的工艺技术管理,同时熟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规范,使所学着能成为组织电子产品生产、能解决电子企业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的技术骨干。因此,该课程在教学中更是根据企业实际,不断加强学生的生产工艺方案的管理意识,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
1.3 课程目标
依据课程的定位和主要任务,衍生的课程目标是使所学着能熟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包括熟悉现代化电子产品生产线,尤其是电子工艺与检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了解电子工艺与检测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素质,使之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科学探究结合的能力和方法,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培养逐步形成养成科学的核心价值观 ;此外,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电子产品包装与入库检验的知识,锻炼实践训练实际操作技能,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就业打好坚实基础。
1.3.1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安全生产与防静电的基本知识、常用电子测量仪器或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详细操作使用步骤、包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入库检验与元件整形及插装知识、焊接设备及工具的使用与保养、焊接机理和手工焊接与拆焊技术、电子产品自动焊接工艺、SMT生产工艺及设备的操作使用、导线制作与焊接工艺,同时能够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的工艺过程及各流程关键节点工艺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掌握电子产品生产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电子产品生产装配与调试工艺流、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流程,同时也能熟悉生产工艺文件制定的原则、要求和格式,达到熟悉并基本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与实际生产线质量检测等工作。
1.3.2 技能目标
通过课程的完整系统学习,能培养所学者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主要参数、识别与检测方法,学会使用常用仪器仪表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维护、掌握手工焊接技术,保证焊接质量,了解自动焊接技术、电子产品装配流程与工艺,应用所学电子产品装配技能、能对简单电子产品进行调试、最后达到能阅读和编制简单电子工艺文件。
1.3.3 素质目标
电子工艺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能独立承担电子产品的装配与工艺管理、质量检验、设计开发及设备维护管理等工作技能,同时更能培养起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并在实践操作中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通过系统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常识与行业标准,懂得文明生产、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内容 ;另一方面更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达到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使之具有重视质量至上、安全意识、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为奠定了良好的职业素质。
2 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与设计思路
2.1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现代电子企业的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维修岗位的调研和分析,结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无线电装接工”和“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和《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综合实训》课程培养目标,确定“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综合实训”这一工作过程的具体内容。本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仿真实训室、一体化实训室融“教、学、做”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仿真注重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2.2 课程改革设计思路
课程通过教学模式的探索,确立了进行实际教学的课程改革思路,即通过将电子产品测量与检验融入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过程中,不断按照工艺路线重新构建和完善电子产品工艺与测量知识和能力培养,最终开发出以电子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通过完整系统的学习,培养所学者电子产品生产制造能力、工艺调试能力以及相关仪器使用能力,使之能够协作或独立完成一线的装配、调试、维修等工作内容,不断解决电子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 ;应用相应工艺技能、工艺管理知识和测量知识和技术,即可进行指导电子产品装配和检测,完善实际技术问题。因此,课程强调实践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维修、检测技能,在知晓工艺工作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的同时,而且还能使其从更深层面理解现代化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国内外电子产品生产中最先进的方法、技术和生产设备,使学生会不断适应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对专业人才要求,通过这一过程的实施,最终为电子企业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
2.3 互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依据本门课程设定内容和教授学生特点,教学方法运用项目导向驱动,进行分组讨论,同步进行“角色扮演、学、练、做”四位一体教学现场实践,之后进行教学“全程跟踪”并进行引导等教学的“启发激励与鼓励”,使学生能积极思考、不断实践,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结合多媒体等手段,有效地使难以理解的概念更加简单化、形象化,充分激起了授课过程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在整个教学中,我们始终贯穿“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以致用职教思想 :依据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群,进行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不断突破以学科内容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的完善,突出重点内容和应用。此外,在教学中以可能会用的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即可轻松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另外在实践中,我们将电子产品生产为主线也是由简单到繁杂,逐步深入进行安排,让教学过程以应用性教学为主,完善和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最后,丰富并设置较多内容与学生互动,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使其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独到意见。通过整个过程的完善,到达在实训项目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3 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的完成评价方式通过采用项目考核方式,这一方式依然强调过程考核,让考核项目涵盖和贯穿完成学习任务的全过程。课程的考核遵循灵活多样的原则,同时也强调了平时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完善。进一步,通过应用大型综合作业和积极认真撰写专业论文,强化了理论和项目的考核,让同学们对课程的重点内容得到理解和掌握。
4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项目探索,获得并成功实践了《电子工艺与检测》课程教学过程。在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大胆改变教学过对学生巧妙的引导,打到了培养学生热爱《电子工艺与检测》课程 ;通过教学实践,一方面达到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渗透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有效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有效地提高了电子类专业学生技能和综合素质。本课程组今后仍将以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教学思想为引领,切身贯穿实践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强化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丰富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模式,使其始终处于专业课程的领先地位,切实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提供有力和有效保障。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职类电子工艺课程教学实践的建设并对其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即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项目化训练;创新性的提出“项目指导教学”“一体化”“信息化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实践方法,将学生置于实际生产情景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最后采取过程考核与项目考核相结合,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和知识技能转化运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和效果。
8.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应用 篇八
电子设备逐渐朝着模块化、集成化、批量化的方向发展,对布线设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进行合理的布线设计,才能满足电子设备布线工艺技术需要。就传统布线方式而言,结合实物和图纸,并遵循一定的尺寸,绘制二维平面图,开展线束制作工作。然而,基于该方式,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范围可能较小,降低布线的合理性。以Pro/E软件为基础的三维布线,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提高设计水平的基础上,规避传统设计问题。
三维布线工艺技术概述
所谓的三位布线技术,是指在Pro/E软件基础上而构建的三维模型,在Pro/Cabling模块中进行的模拟布线工艺技术。就三维布线的分类而言,主要有自动布线、手工布线两种。自动布线中,自动化程度并不高,必须在Pro/Diagram模块上实现,并对相关接插件进行自动化操作。尽管自动布线能够借助一定的自动化技术,但其布线成功率达不到相关标准。
手工布线中,不用借助Pro/Diagram模块,在布线操作中,对线缆或线束对应的连接点相连接,使布线过程更为方便、快捷、高效。手工布线中,其工艺流程主要有:分析三维内部结构和空间、导入元器件目录、完善模型和构建坐标系、导入接线表、定义线缆属性、设置布线参数、布线操作、整理线束、创建二维图。在三维布线中,主要根据零件模式进行合理的布线,以线缆定位而确定线缆位置。布线中的重复性操作中,相关人员可创建网络操作,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布线效率和整体效果。三维布线工艺实施后,对线缆或线束进行整理具有必要性,能够从整体或局部做出调整,并根据三维布线,对二维图做详细说明。线缆或线束展平后,对二维线缆图加以创建,尤为重要。线缆展平,即Pro/Harness,属于独立的功能模块,在操作实践中,相关人员应有效操作复杂的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并开展整理修改,保证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实施的有效性[1]。
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的应用
传统电子设备设计中,对布线工艺技术的应用,主要以二维布线为主,在电子设备设计中,待设计完成,方可投入使用。基于二维布线工艺技术的电子设备设计,属于串行设计。一方面,设计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另一方面,设计师未能对电装走线有更多的了解,导致结构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对电子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束缚影响。但是,基于二维布线的电子设备设计,使电子设备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问题,产生诸多维护费用,对电子设备生产和信息行业的发展产生阻碍影响。
三维布线工艺技术主要以Pro/E模块为标准,对电子设备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此过程中,对工艺设计和协同工作能力有着更多的要求。Pro/Cabling是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在并行设计中的有效运用,能够引导相关人员进一步对数字化样机模拟进行深入分析,可了解和掌握电子结构的内部结构和布线工艺性,既能提高电子设备的设计水平,又能满足解决传统二维布线工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另外,相关部门应设立评审小组,对数字化样机进行必要的评审,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设计质量,对提高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2]。
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有效应用,能够解决传统二维布线中的诸多问题,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能够缩短电子设备的研发时间。以Pro/E模块为基础的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在电子设备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根据电子设备实际特点,而进行合理的布线设计,使布线工艺更具针对性,不仅能够增强电子设备的设计效果,而且对降低经济成本和保持生命周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企业在应用三维布线工艺中,有必要针对企业自身积极构建完善的线缆库、接线端子库,能够为后续电子设备布线工艺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在应用三维布线工艺技术过程中,能够满足企业无纸化生产的目标。基于此,相关操作人员能够在显示屏上对电子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操作,并建立数字化样机,具有逼真的效果,可使相关人员对电子设备内部的任何局部有着详细的了解,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质量、可靠性等。由此可见,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在电子设备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3]。
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设计水平,使其满足设计需求和电子设备发展的需要。以Pro/E为基础的三维布线工艺在电子设备设计中有应用,可推动我国电子产品的信息化进程。但是,要充分发挥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的应用优势,有必要组建一支高素质团队,致力于对布线工艺技术系列问题的研究,并将该技术灵活运用于设计实践中。
【电子工艺】推荐阅读:
电子工艺实训室06-19
电子工艺主管工作职责06-20
张三电子工艺实习报告08-09
电子工艺实习实验报告心得08-17
电子工艺实训实验报告07-13
微电子工艺演讲稿07-17
电子束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工艺研究09-07
工艺总结报告06-29
加工工艺论文07-24
工艺改善流程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