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2024-09-27

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精选8篇)

1.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篇一

今天很早就到了公司,准备好自己的吃饭家伙:笔、白纸、笔记本、预期话术、对方资料、产品简介、客户联络电话,泡上一杯白开水,喝上一口润润喉咙,准备工作。

看看时间快10点了,对着镜子微笑,拿起电话。拨号。

“你好!**公司!”对方传来专业的女声 (从中可以马上判断出对方为前台文员,得先想办法过这一关) 。

“你好!我是**公司小林!麻烦您帮我转下工程部!”我非常客气的说到(这句话一定要说的理直气壮,千万不能躲躲闪闪的感觉不自信)。

“你是哪里?找谁?我们没有工程部!”对方突然抬高声音,不客气的回复我。(的时候,电话销售开始疯狂流行,前台这样的态度是可以谅解的。有时她们一天要接至少几十通的无聊电话。所以,一定要短时间内取得对方的信任,得到确切的拜访人信息)

“哦!那么请问贵公司空调设备方面的采购一般是哪个部门负责?”(超出我预料之外的回答,及时改变对话策略。)

“我们这没有采购部,也没有工程部,只有物业部。”没等我回答,对方挂断了电话。

到这里,这段对话是失败的。或许很多人会选择放弃这个客户。然后,我却从中了解到了机会:1前台很难通过,证明竞争少;2前台告诉了我一个重要信息,他们公司有物业部。这么多信息还不够么?呵呵!我对自己说:加油~2分钟后又拿起电话,按了重拨键。

“你好!**公司!”还是那位女生。

“帮我转下物业部!谢谢!”我,用上海话简短的说到。(因为2分钟前刚打过电话进去,预防被前台发现而挂断电话,所以选择换种方言,另外非常自信的简短的要求,反尔容易消除对方的警惕心。)

听到了转机的声音,对着镜子扮个鬼脸,我知道我第一关过了。

“喂!”传来一个轻快的中年男性的声音。(看来今天运气不错)

“你好!我找张经理!”(瞎掰的姓,西西,谁叫我一无所知呢)

“恩?我们这没有什么张经理!你打错了吧?”对方很奇怪的回答到。

“啊!不会啊~是说**公司的物业部张经理啊?你们这是**公司物业部么?”我开始装糊涂。

“没错!我们这只有个陈主任。”(这位先生真可爱!打心底谢谢他。第二关过了,即使打这被挂了电话,下次还是有机会。)

“哦!不会是我朋友搞错了名字了吧?这个糊涂蛋!先生,要不我就找陈主任。麻烦帮我转一下~谢谢!”(找个小借口免除尴尬,顺带转入正题。

“哦,等下,我喊下!”就听见对方在房间里大吼”老陈~有人找~”(看来这位陈主任蛮平易近人的啊)

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近,调节好呼吸,微笑!(整个通话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状态)

“喂!哪里?”传来和蔼的男中音,年龄大概在40多50不到的样子。

“陈主任您好!(停顿一下)我是**公司小林。今天冒昧打搅您是有件事想请教您。”(因为有了前期的铺垫,这个开场白是相当简短的)

“恩?什么事啊?你怎么知道我的?”

“哦,刚才的先生介绍说您人很好,正好我要找您请教下关于空调节能的事情。我想了解下陈主任你们公司的空调是中央空调么?”(很自然的巩固下对方办公室关系,顺带切入正题。)

“哦!老刘人也不错哈!我们是中央空调,怎么了?”(能听出来,对方大哥的心情不错。)

“太好了!我们公司正好刚从日本引进一款针对中央空调的节能方案,想请教下陈主任,贵公司每月空调电费支出是否超出10万以上?”(善用”请教”这个词)

“有超过啊。什么节能方案?怎么说?”那头的陈主任一头雾水。

“是这样的。我们公司在寻找一些用电量特别大的信用企业,免费提供节能产品,我们这款产品技术相当成熟,目前在上海已经至少有10几家著名企事业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比如说上影厂联华超市集团等。所以今天想请教下陈主任,看看贵公司是否达到我们赠送的要求。”(婉转的道出公司的实力和电话拜访的目的,提起对方兴趣。)

“哦?免费?什么要求?”

“恩,用电量方面您已经达到要求了,还有就是每年空调使用时间是否有超过6个月?另外贵公司的信用方面我已经了解到了,还是非常满意的,好多贵公司的客户都很称赞贵公司呢。”(人,总是对难得到的东西更有得到的欲望,激发欲望,适当的赞美。)

“那个是的!我们老板可不是什么一般的人。我们一年开大概6个月吧。你这免费不会真的免费吧?一定是噱头!”陈主任在电话那头笑着说。(客户有猜疑,否定,怀疑等都是很正常的,得做好心理准备)

“哈哈~陈主任,真的是免费的~我们可不是随便哪家公司都送的。不然我也不会这么谨慎的来请教您拉。这样的陈主任,您公司的基本要求都比较符合,我马上和我们老总请示一下。下午我过来就具体赠送方式和您确认下,您看下午2点还是3点比较方便?”(解决客户问题,及时收尾,促成约见。)

“哦,那2点吧,晚点我可能要出去。”

“恩好的,那下午2点我到您办公室找您!到时见!!”

“好!”

“那先不打搅陈主任了!非常感谢您和我聊了这么久!很愉快~下午见~88”

“恩,88”

等对方挂上了电话我也挂上了电话。

后记:因为这通电话时间过长,所以电话中并未询问对方公司地址。返一个电话给前台,确认拜访地点。

这通电话,真正涉及到的产品内容并不多,大概就2、3句话而已,却成功的约见了客户。一句总结:客户拜访过程,营造一宽松愉快的氛围是最重要的!

2.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篇二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状,应对,策略

2015年,我结束了长达10年的区域公司财务外派工作,返回大连某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本部。这10年,我有幸见证了一家单区域、单主业、年营业收入不超10亿元的“当地三甲房地产公司”,到跨地区、跨行业、拥有完整产业链、全国前100强、年营业收入超过65亿元的集团性大型企业的蜕变。也经历了这家企业根据近些年国家不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一次又一次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凭借不断完善各项业务风险识别及风险防范控制手段,在全国性的房地产改革浪潮中不断前行。

一、中小企业层面控制现状

(一)组织架构控制现状

董事长就是董事会,企业发展战略和风险把控掌握在董事长手中;监事会形同虚设,监督职责不明确,在风险防范等方面缺乏指导性意见;董事会对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企业运行效率低下。

(二)发展战略控制现状

在部分中小型企业家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赚钱的项目先上马,内部控制事后再说,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长远的规划,时常脱离企业实际,因个人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

(三)人力资源控制现状

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思想素质差,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

(四)社会责任控制现状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它们在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多数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依然淡薄,具体表现在:产品质量问题日显增多、劳资纠纷不断、诚信缺失、拖欠账款、环境污染等问题频发。这不仅影响到我过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五)企业文化控制现状

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具体表现在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进而忽视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最终在发展的过程中导致失败。

二、应对策略

(一)组织架构控制

中小型企业应加强董事会有效运转,对公司战略、制度、经营管理把握准方向,控制风险等具体职责履行要明确、细化,董事长对总经理的经营管理工作实现全面有效支持和监督。监事会在企业内部履行职责要明确、细化、落实,考虑中小企业规模,企业监事可由一人担任,分管审计部门,在组织上保证企业监事职责的有效履行。总经理应当履行经营者和管理者职责,执行董事会的决策,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开拓市场销售,真正做到经营有道;完善制度、优化流程,真正做到管理有方。在组织方面总经理对自己的定位要更加明确。高级管理人员在巩固集中履行职能基础上提升执行力度,具体体现在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行政办公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二)发展战略控制

中小型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基础和优势,选择企业发展的模式,积极探索发展道路,拟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深度挖掘企业核心业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核心业务提供上下游综合配套服务的产业布局,努力建立行业领先的研发、配套和生产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调整内部机构设置,以流程和制度为基础,建立科学的战略管控体系,加强企业战略资源的管控和整合,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人力资源控制

小型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制定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逐步完善人力资源引进制度。在引进和开发环节,应遵循因事设岗、以岗选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重点关注选聘对象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同时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机制。在使用和退出环节,完善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价,制定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建立健全员工退出机制,定期对年度人力资源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四)社会责任控制

中小企业应当提高安全生产环节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如果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企业应当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妥善处理,排除故障,减轻损失,追究责任。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严禁迟报、谎报和瞒报;注重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严把质量关,禁止缺乏质量保障、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产品流向社会。同时,加强产品售后服务,发现存在严重质量缺陷、隐患的产品,应当及时召回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缺陷、隐患产品的社会危害。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建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制度,重视生态保护,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和传统产业改造,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

(五)企业文化控制

中小企业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企业品牌,形成整体团队的向心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个团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建设在内部各层级的有效沟通,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确保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建立企业文化评估制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评估结果,巩固和发扬文化建设成果,针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三、优秀企业解读

(一)组织架构制定原则

正源地产的组织机构在设置时始终遵循九项基本原则:1)价值优先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任务目标导向原则、4)精简高效原则、5)有效幅度原则、6)责权利结合原则、7)授权原则、8)分工协作原则、9)稳定与适应结合原则。

(二)企业发展战略方面

正源地产当初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积极创新发展思路,明确战略定位,围绕房地产开发流程,做大做强核心业务,实施全产业链式的开发战略,采取企业并购、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夯实基础,逐步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构建以集团公司、区域公司、行业公司、项目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的管控体系,推动战略转型的顺利实施。

(三)人力资源管理

正源地产在人力资源控制方面,采取工作目标——工作事项——岗位及人员——薪酬——激励的全流程的一一对应的做法。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同时加强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注重员工品德、员工素质的培养,将不断调整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组织架构控制传递到全体员工。

(四)树立企业社会形象

正源地产始终以产品质量、安全、环保为工作重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员工权益保障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具体体现:公司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具备严格的内部监管制度体系,在公司发展初期就拟定了打造国家一级建造资质建筑施工队伍的目标,并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发明了五明户型、同层排水等一系列的建筑专利,将产品的品质与环保相结合的方式占领当地房地产市场的至高点,一举获得了当地三甲优秀地产公司的称号;在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方面,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员工的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着手,提升员工凝聚力;此外,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每年的高考季,公司协同当地交通频道,共同创建“红丝带志愿者”行动,为殷殷学子创造畅通无阻的高考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晶.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探究[J].中国市场,2015.17.

3.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篇三

不论是内涵式的发展还是通过并购等外延式的扩张,企业能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一般都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像是个隐形的纽带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然而,也有不少企业因文化建设或者文化整合而陷入发展的困境。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企业要做大做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其中的根本所在。同时,我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后的文化整合也是困扰我国企业对外扩张的难题之一,更具挑战性的是我们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现在还缺乏足够的共识,即使在相近的东方文化范畴内的并购亦面临着诸多的难题。联想集团原董事长柳传志对于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这一事件,也感慨到:对境外并购交易中文化融合的难度,估计多高都不算过分。他甚至由此发出感叹:“文化磨合决定收购的成败。”

可见,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整合并不是喊喊口号或者做做广告就能形成的,而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以贯之、积淀下来的被企业内各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成功的企业往往具有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且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且一旦企业形成了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就很难为其他企业所获取或模仿。因此,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往往具有独特性。而失败的案例则更具一般意义上的启示意义。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并购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据国际并购联盟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失败率高达70%,而其中大多是由于文化整合不善造成的。实现企业的发展与文化整合的有效一致也成了我国企业在开疆扩土的过程中需要逾越的障碍。上汽并购韩国的双龙以及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均因文化整合上的不力而损失惨重,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对中国企业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上汽收购双龙:折戟于文化差异

上汽收购韩国的双龙汽车一度被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而且,上汽并购双龙也被认为是在战略以及业务组合上比较契合的。对于上汽而言,并购双龙一是希望通过跨国兼并,尝试构筑全球经营体系,实现全球化战略;二是双龙的SUV以及柴油发动机与上汽的产品体系有较强的互补性,重组后,可以发挥双方在产品设计、开发、零部件采购和营销网络的协同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2004年年底,上汽斥资约5亿美元,收购了经营状况岌岌可危的韩国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2005年,通过证券市场交易,上汽增持双龙股份至51.33%,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东。

但并购后双龙并未给上汽带来理想中的业绩,反而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整合的步履维艰。一方面,这一并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企业文化差距和相互认同的障碍,双龙尽管是韩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同属于亚洲文化圈,但双龙和上汽之间的认同感仍然不高,并购后的双方存在着何方企业文化为主的选择。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推进技术与品牌的融合,难度可想而知。实际上,收效也几乎没有,并购以来双龙的发展一直不佳,结果导致当初上汽设想中的技术引进与合作几乎成为泡影。而且,上汽与双龙管理层一起提出减员增效、收缩战线等“精兵简政”的计划也遭到了双龙工会的反对。韩国过于强大的工会力量和过度紧张的劳资关系也大大超乎了上汽的想象,这也是上汽并购整合过程中另外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韩国工会动辄以罢工相要挟,要求分享管理层的利益。工会之强势,到了上汽难以想象的地步,管理层的经营决策须经过工会许可,而且工会每年的劳资谈判都会伴随着罢工,这些都让上汽身心疲惫,使本来就整合不顺的并购更是雪上加霜。2009年1月,双龙申请法院接管,上汽正式放弃对双龙的经营权。2009年2月6日,韩国法院批准双龙的破产保护申请,正式启动双龙“回生”程序,这也意味着上汽对双龙的并购失败。

上汽折戟韩国双龙,首要原因在于上汽对韩国的文化以及双龙的企业文化还缺乏充分的认识。韩国具有典型的岛国特征,其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所以,当其被来自于比自己不发达的中国的企业并购时,在心理上就难以接受,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也一直持消极的态度。对双龙的研发与技术转移具有强烈的戒备心,而上汽对此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其次,上汽对韩国国内复杂的工会关系、劳资纠纷估计不足,上汽没有充分理解韩国的工会文化,而是以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姿态来到双龙。与同工会处好关系相比,上汽更注重政府和公共关系,上汽显然对韩国的企业文化理解不够,还是按照中国文化的思路办事,最后导致与双龙以及其工会关系进一步紧张,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上汽并购双龙这一事件对我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文化整合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目前,中国企业主要并购的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以不发达的商业文化和管理水平的低位势,去适应、容纳乃至统领处于较高位势的被收购对象。一般而言,较强势企业的文化往往也是最后合并后的企业文化主体。这种现象就使得处于相对劣势的中国企业在并购比自己更强势的企业之后,如何化解其中的文化抵触、文化冲突,怎样将自己的文化导入,重新整合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文化,获得主导话语权。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在文化建设与整合中需要学习、需要提高的方面。

明基收购西门子:“闪败”于文化“冲突”

4.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篇四

大学生们的下一个目标:年底前开起自己品牌的第二个样板店

一群在校大学生凑钱开了一家汽车美容装饰店,不仅生意越做越兴隆,而且已经准备创立自己的洗车品牌。这家汽车美容装饰店位于双桥子蜀都花园后门的街边,尽管这条街的人流车流并不大,但他们靠周到热情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回头客,有时店里还要加班到晚上12点以后。

这家店的主要股东是三个大学生:陈小华、唐博、周贤兵,而店员则是在校大学生。

“领头羊”陈小华

开洗车店的发起人是电子科大大四学生陈小华,从提出开店思路,到让洗车店盈利,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谁能想到,陈小华曾去应聘成都一家知名汽车美容连锁店的洗车工,人家一看他是眼镜就将其拒之门外!

“我还记得他拿了厚厚几十页可行性分析报告来跟我交流他的想法。”陈小华所在的电子科大软件学院辅导员肖严说,陈小华从大三下期开始发起创业,做调研—确定项目—开店,都时常跟他沟通。”他是个踏实、积极的小伙子,不仅学习成绩不错,而且肯干肯下功夫,创业意识非常强。”肖老师说。

在确定洗车项目后,为了“偷师学艺”,去年暑假,陈小华等人应聘到金沙车站附近一洗车场。“一天要干12个半小时”、“一个月挣400块钱”、“手和脚都洗烂了”„„辛苦的经历让他们不仅很快熟悉了洗车业务,而且迅速获得了加盟资质。

开汽车美容装饰店需要十几万元的费用,唐博和周贤兵向家里要钱凑了股,陈小华则出了2/3。除了跟父母亲戚借钱外,陈靠炒股和打工挣得的六七万元也都投了进去。

选择洗车业的原因

电子科大不乏有学生创业的先例和典范,但大多以从事科技、网络等与专业相关的事业,是什么让学软件的陈小华选择了汽车服务业呢?

一切源于新浪网上一条关于创业的消息,消息里分析了目前国内的十大创业项目,汽车美容排在了第二。陈小华为之一动,他与唐博、周贤兵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尽管成都有500多家汽车美容企业,但排队洗车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于是他们得出汽车服务市场大有可为的结论,认为汽车服务值得投入。

“洗车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也不高,对我们初期创业来说,很容易介入。”陈小华说,目前洗车店文化层次、管理水平都不高,这些都成为他们首次创业项目的首选。而后洗车店顺利营业的事实证明,这群大学生的选择是正确的。

创业之初有过不顺

这群大学生出来创业,当初几乎都遭到家人的反对。父母都认为他们应该安心读书,以后找个稳定一点的工作,自己做生意风险太大,赔了钱不划算。

去年10月份左右,陈小华他们把蜀都花园后门旁连着的三家店面租了下来,由于准备不充分,随后近两个月的时间洗车店甚至连基本的装修都没有完成,租金、工资„„每个月就得白白花掉两万多元。“开店遥遥无期,每天花钱却如流水。”一下子就给这群热情高涨的创业大学生们泼了盆冷水,唐博、周贤兵都想放弃了,陈小华不愿意。他马不停蹄地到处跑,完备手续,处理问题,洗车店终于在去年12月份开始营业。他们从大学招来洗车工,也算是给这些大学生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经过半年的运营,如今月盈利数万元,“总算稳住了”。

“我们现在抗风险能力还很弱。”陈小华并不认为现在他们的洗车店算成功了。他告诉记者,即使这次投入的十几万元全赔进去了,他们也获得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人脉资源,这才是大学生创业的真正资本。

年底前开第二家店

通过开第一家店积累的经验,这群大学生计划着创立自己的洗车品牌,开始真正的创业之路。“我们正在选网点,争取在年底前,把我们的第二家店,也是我们自己品牌的样板店建起来。”陈小华说,他们要把汽车美容、养护、贴膜、加氟、保险、二手车等服务陆续开展起来。下面的创业故事说明了大学生创业为什么会失败:

西安理工大学2007届毕业生小黄曾参加了陕西市政府举行的全市落实创业政策恳谈会。会上,他一道出自己想建立一个大学生求职网站的想法就得到了市长陈宝根的赞赏和支持。在市长的鼓励下,这个充满了创业激情的小伙子迅速完善了先前酝酿许久的创业计划书、架构起未来网站的基本框架。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由于自己并不会写电脑程序,网站的建立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这名技术核心人物在哪里?苦苦找寻数月无果,小黄只好暂时收起创业梦想,先找份工作,给别人打工。

“对创业条件分析不足,这是我最大的失败。”小黄这样总结自己失败的起步。

大学最后一学期,迎接小黄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招聘会、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归。“我们不停地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在海量的招聘信息里想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企业却很难。”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小黄了解到企业也存在类似的烦恼。因为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企业仅通过一次招聘会或一次简单的面试签订用人协议,事后却发现招聘来的员工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为此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是,他萌发出这样一个想法———办一个不同寻常的求职网站。(创业项目非常好!找到了切入点。)

小黄介绍说,在网站中,他将为企业和大学生搭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接触平台,只要大学生和企业登录注册,双方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了解,企业甚至可以跟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决定毕业时是否录用。

接下来的几个月,小黄开始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他登门20多家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沟通了这一想法,网站的特色服务内容得到70%的人的肯定。“我会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向外界推广网站,吸纳大学生和企业登录,并向企业收取一部分会员费。三年后,点击量有了一定提升,广告将成为网站盈利的又一渠道。未来,在继续完善网站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连带产品,我相信这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实际上,小黄已明确了网站的盈利模式。至于网站的长远规划,小黄表示他已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尽管制定了自己的创业计划、确立了盈利模式、进行了市场调研,也得到了父母兄长的资金支持,但小黄却忽视了创业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组建得力的团队。(因为社会经验的缺乏,难免考虑不到,有时候竟把最重要的东西给忽略了。)

“刚开始我以为这不是问题,懂程序的人多,肯定能吸引到这样的人。”直到制定创业计划的后期,小黄才向身边好友发布信息,结果只找到一个做网站的高中好友。“人太少了,编好这个网站的程序至少要两年。”小黄说,目前高校内具备这方面技术的人太少,而有丰富经验和能力的人却不愿意放弃工作跟他一起创业,好比没有左膀右臂,小黄孤军奋战的结果只能是退下阵来。

“合理的创业方案、资金和团队是创业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之前我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小黄感到有些后悔。他说,如果当初有人能给他指导和提醒,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学校应该开设创业指导选修课,给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一定的指引。”

目前,小黄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开始忙于找工作。“等有了几年工作经验,我还会继续完成创业梦想。这几年,我会构建自己的生活圈,寻找创业的最佳团队。”

小本创业第一步网点评:

创业前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定位,这个定位不仅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定位,对创业成功与失败都要有一个清醒的定位。

在做一件事时,我们首先看的是合不合法,然后考虑的是经济上行不行,最后是这个团队能不能承接,这是一个步聚。但由于我们太急于把这个事情做成,或说前两个因素太好了,就忽略了最后团队的问题。而最后恰恰是这个因素使项目功亏一篑。

所以对合作伙伴的性格特性及能力一定要有清楚的熟悉,这对于团队的核心人物来说至关重要,让合适的人坐上合适的位置。

3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FanSo.com)是由清华大学学生于1999年月日创建的,它是国内第一家由在校大学生创业、吸引风险投资创办的互联网公司。FanSo作为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公司开辟了“新闻在线”、“环球影视”、“啸林书院”、“打开音乐”、“游戏辞海”和“我的家”等频道,FanSo还提出了一套全新的“CampusAge中国高校电子校园解决方案”,为加速中国高校校园电子化建设进程服务。FanSo已经从一个不到10人的创业团队发展成为拥有60余名员工的初具规模的商业公司,2000年月再次成功融资660万,其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250万,在四个月内就成长为教育网内最大的站点。

FanSo的创业理念就是源于校园、服务学生,其业务内容跟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FanSo的创业模式和创业的切入点可以说是很有特色的:一是它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契机,互联网是个新生事物,它是一种有效的载体和工具,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ICP是一种重要的基于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创业者作为在校大学生对互联网具有灵敏的感悟,他们既能认识到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又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是利用新经济机遇的一种典型;二是它以学生和校园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大学为业务背景,这是创业者更主要的长项,他们本身作为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的需求和心理有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又有年轻人特有的朝气、灵敏果敢和想象力,同时他们利用丰富的学校资源,FanSo已经与多家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三是FanSo引进了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但对于创业初期的公司尤其是ICP公司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马克.安得森和美国网景公司

美国网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马克.安得森,一位改变Internet历史的青年,刚大学毕业时还没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编写互联网浏览软件,开发出了Mosaic浏览器。1994年月与硅谷风险投资家吉姆.克拉克联手创立Mosaic通讯公司(网景公司的前身),克拉克投资400万美元,把安得森和他的伙伴们都拉到了硅谷,集中全力开发网络浏览器。不到两个月,安得森和他的伙伴们就成功地开发了Mosaic的新版本,并把它命名“Navigator”(领航员),随后新浏览器的销售在互联网上突飞猛进,一下就占据了80%的份额。

1995年月日,成立还不到16个月、从未赢利过的网景公司在纽约上市,这家创始资金只有400万美元的小公司一夜之间成为20亿美元的巨人。年仅25岁的安得森也仿佛神话般地从一文不名到拥有5800万美元的“互联网富翁”。1997年月,美国《旗帜》周刊把安得森称为“无限制资本家”,预言“技术马克思主义”已经到来。而身为网景公司董事长的克拉克在公司上市的第二天身价就达5.65亿美元,这位出身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教授,正是敏锐地感觉到Internet的强大潜力和发现了安得森这样的一位优秀年轻人的价值,才会有这样的成就。、杨致远和雅虎

提到雅虎,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杨致远。1993年底,他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在上网浏览器问世的时候,他整天都泡在网上,博士论文也不做了。他和学友戴维.菲洛决定创办一家网络公司,但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也不能从父母或朋友那里找钱,所以想到得找有眼光的风险投资家。他们很顺利,第一个就找到了硅谷成功的企业家、国际购物网络的创始人亚当斯,一拍即合,成立了Yahoo!

1994年月12日,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天之内雅虎的市值达到8.5亿美元,是一年前准备收购者估计的200倍。上市为雅虎筹集了20亿美元的资金,年仅28岁的杨致远也因此成了亿万富翁。今天雅虎的市价已接近75亿美元,用美国《商业周刊》的话说:“Yahoo!就像在沙滩上搭起的楼阁,然而一夜之间四周就建立起了摩天大厦。”、视美乐——中国第一家大学生高科技公司

“视美乐”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家大学生高科技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叫做“多媒体投影机”,是由清华大学材料系学生邱虹云发明的。1999年月,邱虹云、王科和徐中三位清华学生靠打工挣的钱和朋友、家人的资助,筹集50万元注册了公司。两个月后,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与“视美乐”签定分两期注入5250万元风险投资的协议,这是中国第一例本土化的风险投资。1999年12月,“视美乐”的专利产品——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机中试成功。2000年月,澳柯玛集团投资3000万元与“视美乐”合资注册成立北京澳柯玛视美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澳视),开发、生产、销售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机及相关视听产品。2000年月,年产10万台多媒体投影机生产基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成,该投影机涉及光学、电子、机械等多方面的尖端专业技术,可播放计算机、电视等多种数字及模拟信号,是与Internet相连的领导世界新潮的产品,目前产品已顺利投放市场。、互联网实验室

“互联网实验室”的创始人方兴东过足诗人瘾又做IT界主治大夫,如今成了当代创富神话的一个主角。2000年月,方兴东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中国重要的高科技企业家”,业内人士甚至给他打个价,说方兴东的名字至少值486万元。互联网实验室的首席理论家姜奇平这样评价方兴东:“盖茨、杨致远和安德森,至少要等到离开学校才获得他们的第一个100万。这一点上,方兴东(清华在读博士)显得更成功”。国内另一位运用“注意力经济”的高手张朝阳说过:能否得到社会的注意,关键看其手头有多少吸引人的话题。、迈思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迈思威”成立之初只有30万元注册资金,这是陈旭光和几位清华同学辛苦编程序挣来的。半年后,韩国SK集团投资700万元人民币,使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身为董事长年仅25岁的陈旭光敢这样叫板:“张朝阳肯定没有我活得happy,你公司挣钱了人家才认你!” 以上仅为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部分典型案例,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据悉,这些公司都在争取上市。在中国,虽然还没有如美国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也没有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但是这批创业公司已经运营起来,而且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已经宣布,要放宽高科技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条件,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一旦上市,这些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已持有的股份就有可能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胡启立是武汉科技学院电信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红安农村人。4年前,他借债上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打工、创业,不仅还清了债务,为家里盖起了两层洋楼,自己还在武汉购房买车,拥有了自己的培训学校。

从小收购土特产卖

胡启立1982年出生在红安县华河镇石咀村一个普通农家,父亲在当地矿上打工,母亲在田里忙活。

在胡启立3岁那年,父亲在矿上出事了,腿部严重骨折瘫痪在床,四处求医问药。三年后,父亲总算能下地走路了,可再也不能干重活累活。为给父亲看病,家里几乎家徒四壁。

胡启立的父亲不能下地干活,只得开了家小卖部,卖些日用品。胡启立小小年纪就经常跑进跑出“添乱又帮忙“,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从小就接触到了买和卖。

慢慢长大了,胡启立在商业方面开始显才。

在2002年,胡启立读高中,学习成绩还不错,正在读高一的弟弟辍学外出打工,给哥哥赚学费。胡启立心里不是滋味,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胡启立说,他从那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大一好好学习,尽量多去学点东西,从大二开始,寻找机会挣钱,力争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能当上老板。

高考时,他本打算报考一所商学院,却遭到家人的反对,好在他对电子也有兴趣,最后选择了武汉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贴海报发现校园商机

在2002年9月,胡启立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从姑姑那借来的4000元学费,到武汉科技学院报到。

进校后,胡启立感觉大学生活比高中生活轻松多了,空闲时间也多,他利用这些空闲时间逛遍了武汉所有高校,也熟悉了武汉的环境,这为他的下一步创业打下了基础。

大学时间相对充裕,稍不注意就会养成懒散的习惯,胡启立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决定提前走入社会,大一下学期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比原定计划提前了半学期。

就在2003年春季一开学,胡启立开始给一所中介机构贴招生海报,这是他找到的第一份兼职工作,并且交了10元钱会费。

“贴一份0.20元,贴完了来结账。”中介递给他一沓海报和一瓶糨糊,胡启立美滋滋地开始往各大校园里跑。

“贴海报,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做的。”胡启立没想到贴份海报,还要受人管,一些学校的保安轻者驱赶一下,严重的会辱骂甚至动手。

3天后,胡启立按规定将海报贴在了各个校园,结账获得25元报酬。同行的几人嫌少,都退出了,而胡启立却又领了一些海报,继续干起来。不过,他心里也开始在想别的门道了。

一次,他在中国地大附近贴海报时,看到一家更大的中介公司,就走了进去,在那里遇到一位姓王的年轻人。

王某是附近一所大学的大四学生,在学校网络中心搞勤工俭学。几个学生商量,能不能利用网络中心的电脑和师资,面向大学生搞电脑培训。网络中心同意了,但要求学生们自己去招生。

“只要你能招到生,我们就把整个网络中心的招生代理权交给你。”王某慷慨地说。胡启立想,发动自己在武汉的同学帮忙,招几个人应该是没问题,就满口应承下来。

做招生宣传要活动经费,胡启立没有经验,找几个要好的同学商量,结果大家都不知道要多少钱。有的说要5000元,有的说要2000元,最后胡启立向王某提出要1800元活动经费,没想到王某二话没说,就把钱给了他。

胡启立印海报,买糨糊,邀请几个同学去各个高校张贴,结果只花了600元钱,净落1200元。这是他挣到的第一笔钱。

尽管只花了600元钱,但招生效果还不错,一下子就招到了几十个人。然而,这些学生去学电脑时却遇到了麻烦,因为动静搞大了,学校知道了这个事情,叫停了网络中心的这个电脑培训班。胡启立几次跑到网络中心,都没办法解决这个事情。他无意间发现网络中心楼下有个培训班,也是搞电脑培训的,能不能把这些学生送到那去呢?

对方一听说有几十个学生要来学电脑,高兴坏了,提出给胡启立按人头提成,每人200元。非常意外地,胡启立一下子拿到了数千元钱。

办培训学校,圆了老板梦

在2005年,“胡启立会招生”的传闻开始在关山一带业内传开了。一家大型电脑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找胡启立商谈后,当即将整个招生权交给他。

随着这家培训机构一步步壮大,胡启立被吸纳成公司股东。但胡启立并不满足,他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一家专门做校园商务的公司。

胡启立谈起成立第一家公司的目的:“校园是一个市场,很多人盯着这个市场,但他们不知道怎么进入。成立公司,就是想做这一块的业务,我叫它校园商务。”

同时,胡启立发现很多大学生通过中介公司找兼职,上当受骗的较多,就成立了一家勤工俭学中心,为大学生会员提供实实在在的岗位。他的勤工俭学中心影响越来越大,后来发展到7家连锁店。“高峰时,每个中心能有一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在2005年下半年,由于业务越做越大,胡启立花20多万元买了一辆丰田花冠轿车,在校园和自己的各个勤工俭学点奔跑。去年9月,他又将丰田花冠换成30多万元的宝马320。记者问他为何换名车,他说:“谈生意,好车有时候是一种身份证明吧。”

在给一些培训学校招生的过程中,胡启立结识了一家篮球培训学校的负责人,开始萌生涉足体育培训业务的念头。经过多次考察比较,2006年底,胡启立整体租赁汉阳一所中专校园,正式进军体育培训。当年招生100余人,今年的招生规模预计是300人。“以前都是为别人招生,这次总算是为自己招了。”

师生眼里,他是个怪才

尽管现在成了校园里的创富明星,但胡启立一点也不张扬。

虽然在外面买了房子,但胡启立现在还和以前一样住在学生宿舍,吃食堂,而且他看上去和大多数同学差不多,只不过稍显得老成一些。

只是在学校很难见到他的人,用同学们的玩笑话来说:“谁要想见他,都要提前一个月预约。”他和同学关系都比较好,虽然经常不在学校,但是如果有消息的话,一般不出半天就会通知到他。

“他是个怪才,我们都很佩服他。”胡启立的同学裴振说,其实,班里对胡启立的看法,分成两派:一部分人十分羡慕他,大学还没毕业就能自己赚钱买车买房;另一部分人认为他虽然创业成功了,但学习没跟上,而且他现在从事的工作和专业没什么关系,等于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怪可惜的。

胡启立在大学期间,学校也为他创业提供了帮助,从院长到老师,都为其创业和学习付出了更多心血。由于忙于创业,耽误了一些课程,学校了解他的特殊情况后,特事特办,按规定允许他部分课程缓考。

5.史上最“成功”的创业失败案例 篇五

板仓雄一郎这本《创业,生与死》作为影响了几代日本经营者的创业圣经,其内容的确十分值得探究,能给当前的年轻创业者带来不少启发,可以说是给当前年轻创业者的最好教材书,也可以说是史上最“成功”的创业失败案例,倒是真的十分贴切。

本书讲述了从1991年到1997年,作者板仓雄一郎从创办公司开始成为炙手可热人物到短短几年间,经历波折最终破产的故事。作者一边结合自己的实际案例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一边穿插个人情绪变化,以最真实的视角和最实在的案例给广大创业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年轻是资本,同样也可以是致命缺陷

十几岁就开始创业的板仓雄一郎具备最大的资本,年轻。在还年轻的时候就又有创意,又有执行力,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和可称道的方面。从作者的书中可以看出,他从高中毕业就开始创业,直到最后公司破产的那一刻之前,从来都没有做过其他职位,自始至终都是总经理,听起来真的是年轻有为,风光无限。年轻,给了板仓雄一郎声名鹊起的资本,也给了他失败后重新认识自我,再次起航的机会。

因此,也不难理解,因为年轻,也可以变成致命的缺陷。当中有几个小细节记得特别清楚,比如他那句,“我对IMS业务本身已经感到厌倦了。我想做点别的,必须重新开始做点别的。”而且这句话不止一次的在书中出现。可以看得出当时的板仓雄一郎,在这场创业风潮中,是极其不专注,也不够坚持的。虽然,不断的产生新的创意和商业点子,对于一家成熟的大企业来说,不见得是一个坏事。但是对于一个刚起步的公司来说,在当时的环境中,结合当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和作者本身的总裁角色来看,急切的不断开启一个又一个的商业计划,绝对是有些冒进和欠缺考虑的。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年轻有为的总经理,在众多银行主动上门送上几十亿计的贷款,表面生意一片红火的情况下,作者不能免俗的换女朋友、换豪车、换好房,结果这些看似年轻人独具一格的行为都为后来的倒闭和众人倒戈埋下了隐隐的伏笔。

虽然这些都已经是后话,也是作者想要呈现给大家让大家受启发的东西,但是笔者还是要说一句,因为年轻,所以心性不稳;因为年轻,所以考虑太少;因为年轻,所以由着自己性子来,这些对于当前的创业者来说都是致命的危害。

不接地气儿的天才不小心就变成庸才

非常庆幸作者板仓雄一郎没有丝毫保留和包装自己当时的整个创业情绪和心态变化。因为从来没有做过总经理之外的职务,作者的整个职业生涯其实并不完善,所以也很容易的就犯了常人容易犯的错误,自大、执拗,甚至是理想主义。但是彼时的板仓雄一郎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提供创意和想法的个人,他的职位是总经理,但是他思考的立场却依旧是一个创意者的而非整个公司的领导者。

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想要将HyperSystem广告价格从40日元下调到25日元,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在板仓雄一郎看来,这很不可思议,他用了很简单的语言概述了自己的规模效益,降低价格后广告收入会比当初上涨很多倍,他以为所有人应该理解,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书中,作者写道,“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对于此事,笔者有两方面的理解:

一方面,板仓雄一郎作为一个聪明的创意人,思想可能真的比当时的多数人超前很多,可以提前构想到新的商机,新的点子;另一方面,他也是个不接地气儿的天才,书中他也说到,有员工评价他不具有“常性”,这种不考虑实际大环境,不判断是否符合常理,是否在合适时机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意孤行。三人尚且成虎,身为总经理的他拿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去对抗全公司的力量,显然是认识不清,又缺乏技巧。

可能因为从创业开始就一直被认同,一直热情高涨的在一个又一个创业点子当中游走,早已经被“宠坏”的板仓雄一郎越来越不接地气儿。成为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人,而这样的人,显然是非常不适合做一个企业的全权运营者的。在书中,作者对这方面也有多次提及,他后来意识到,他自己只适合专心做一个创意方面的人,却实在不适合做一个运营者。因为运营他不懂,竞争他不懂,甚至连跟银行合作的关系都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跟个人在合作还是在跟银行这个单位合作。更有甚者,他在明明知道“被比尔盖茨盯上的公司,要么被收购,要么被逼死”的情况下,还主动告知银行去询问微软对自己公司得看法,完全没有危机意识。结果从那开始,银行的态度就悄然起了变化,显然是比尔盖茨准备将他的公司逼死,并且,告知了银行。这也在后来表现为银行争相倒戈,他却没有丝毫办法,一步一步眼睁睁无奈看着公司走向倒闭。

在现实的创业者当中,并非没有这样不接地气儿的天才,笔者始终认为,“能挣钱的公司才是好公司。”因为创办公司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商业,本身就与盈利牢牢挂钩。若是创业者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倒是可以好好学习一下板仓雄一郎,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做哪方面的长处,精耕专一就好,不必强求创业做运营。

创业成功讲究创意,同样要判断时机

从古至今,做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创业更是如此,1996年到1997年适逢互联网发展到第二个热度阶段,又赶上亚洲金融危机,所以倒闭失败的企业当然不止他一家。但是板仓雄一郎的公司却是从顶端跌倒谷底的那一家,也是最让当时的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一家,从1996年银行争相为其贷款,公司准备美国上市,不过一年时间,情况急转直下,最后在1997年就倒闭关门,这种强烈的对比和速度,的确令人唏嘘。

可以说,板仓雄一郎抓住了好时机,却没有能够判断好时局,盲目的扩张,没有成熟判断的加速步伐,还有那疯狂不受掌控的贷款经历,都在无形之中加速或者是造成了公司最后的垮台。至于这过程中,作者自身也迷失在其中,与公司员工也渐生隔阂,甚至最后差点遭遇背叛,心情和现实遭遇双重打击,不可谓不悲凉。

从高高在上的上位者到损失惨重的loser,这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板仓雄一郎用这本书告诉了现在的创业者们,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所有可能失败因素,为年轻创业者提供了很实用的参考素材。

正如板仓雄一郎所说的,“年轻就要去尝试失败,可是真正的失败无比苦涩,你要做的,不是豁出去尝试,可是尽可能避免。”现实中,大部分人有可能会被一次盲目失败冲击的一蹶不振,所以,去尝试前,请考虑清楚再行动。这是给创业者们很好的建议,也是对每一个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最好的忠告。

6.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篇六

4月,《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的审议通过,让很多人高呼,乡村教育的春天真的来了。乡村学校日益萧条是客观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除了顶层设计的各项战略举措之外,还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符合乡村学校实际的有效措施。

最近,中国青年报记者分赴四川、甘肃、福建等地,探访了一些因为地方政策措施得力而生机勃勃的乡村学校。这些学校所呈现的面貌以及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不仅让我们看到乡村学校能够办好,可以做到美丽且富有活力;而且让我们看到教育对于乡村的价值所在,不仅仅是考大学进城这一个功能。

这所有72名学生、21位教师、9个年级的学校,不同于印象中的某些乡村学校,它毫无破败的迹象,就像这个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就在中央深化改革小组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当天,记者在下午4点多钟来到这所被群山环绕的学校,见到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正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下棋、刺绣、练书法,或者把卫生纸蘸水做成纸浆、染上各种颜色画画。这是他们每天一小时的社团活动时间。、

52岁的廖由荣在这里已做了7年校长,“我们没有自卑感,只有责任感。”他翘着腿坐在一条学生的板凳上说,“小学校要做精致的教育,想办法让学生成长得更丰满”。他身后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纸,显示着谁是上周的文明之星、智慧之星和进步之星,表明分数不是他们唯一的追求。

这里是四川阆中市(县级市)云台中心学校,它践行的是该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下称市教育局)力推的理念:做朴素而幸福的教育。在这里,不需要“跑局钱进”,根据阆中市的政策:300人以下规模的学校按300人拨付公用经费,只有72名学生的廖校长每年有20万元可以自主支配。

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逐步得以改善:譬如阆中市及时落实中央政策,给每位农村教师每月补助400~600元;新建或维修师生宿舍、引进天然气取代煤球、把旱厕全部改成水厕,等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云台中心学校,朴素而体面地活着,是阆中市乡村学校这些年来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每所农村学校都应有块种植基地

乡村教育要有乡村的气息、味道,要培养孩子们对农村的感情

当越来越多的农民远离他们曾经安身立命的土地后,阆中的学校却领着孩子们走了进去。

4年前,成都武侯实验学校校长李镇西在参观了阆中的几所学校后,写文章称赞“在这里看到了真教育,是真正的平民教育”,阆中的学校让他想到了“当年陶行知所倡导的劳动教育,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校园里开辟的苗圃和麦地”。

大约前,市教育局局长汤勇站在天宫中心学校古色古香的门口,看着眼前一片撂荒的土地,对校长说:能不能与农民联系,租用他们的土地来种菜? “乡村教育要有乡村的气息、味道,要培养孩子们对农村的感情。”他说。

此后,天宫中心学校的学生多了一个课堂:近50亩菜地。学校还养了十几头猪,有蘑菇房、豆芽房和小鱼塘,食堂可以从中获得放心的新鲜食材,还能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午餐。师生们把养猪种菜的心得总结成“三字经”,打着快板传唱;把播种、挖地、锄草、擦汗等动作编成“劳动操”。

市教育局把农村学校的校长们请到天宫中心学校,召开现场会,提出要求:有条件的学校都要建劳动基地。他们租用了150多亩土地,其中大部分已被农民荒弃,长满杂草,所以租金不高,10亩地一年不到2000元。有一些菜地纯属人工造田,譬如把废弃学校的操场改造成菜地,或者利用废旧花盆、塑料储物筐种菜。彭城中心学校把修操场挖出的土,堆在教学楼边上的一块荒地上,就有了3亩菜地。

目前,这样的种植养殖基地在阆中市的学校共有34个,它们成了学校最受师生欢迎的场所之一。天宫中心学校八年级的梁滢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们每周都会充满期待地等待星期二的第七节课,因为我们就可以去做‘农民’,轮流在自家的‘开心农场’里上一堂动手又动脑的课。那是我们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刻。”

有基地撑腰,劳技课扬眉吐气。57岁的冯明华是盘马中心学校的劳技教师,工作36年了,他咧嘴笑着说:“如果没有那块菜地,我的地位就下降了,劳动课不好上。”菜地位于学校的运动场和一条清澈的小河之间,大约10亩,许多农民的孩子是在这里首先认识蚕豆苗的,他们还喜欢把从菜叶上捉到的虫子放进玻璃瓶里。一些村民也慕名前来,向老师们讨教大棚种植、黄瓜吊藤、滴灌使用等技术。

未来某一天,阆中的师生们用过的农具有可能在一个名叫“天宫中心学校农耕文化教育体验园”的地方出现。那是一栋回字形的简易建筑,占地约10亩,屋顶盖着厚厚的茅草,里面的96个房间分别陈列着全市96所学校的师生搜罗来的1.6万多件“文物”,包括水车、犁头、蓑衣、油灯、轿子、织布机、粮票等,浓缩了当地乡村社会上百年来的变迁。

体验园的创意出自汤勇,他认为,在农耕文明日益衰落的时代,留住农耕智慧、农耕文化和农耕情怀,既是教育的阵地和责任,也是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记者到访的那一天,看到工人们正在安装印刻在木板上的楹联,其中一副由河溪中学刁胜智老师撰写:“一块腊肉半杯烧酒浅斟慢饮邀北斗;万顷良田千秋老业精耕细作卧南山。”另一副出自木兰乡中心学校陈永灵老师之手:“欲知巴蜀男耕女织农家事,且看天宫春种秋收稼穑园。”

乡村教育只追求分数,会制造许多失败者

避免学生辍学的一大法宝就是“把音体美活动作为重点”

许多地方的农村学校一味要求孩子们埋头苦读,校园活动乏善可陈,表面上看是被资源所限,实际是为落后的教育观念所禁锢。乡村教育的当务之急并不是提高学生分数,而是要考虑如何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帮助学生们从糟糕的成绩体验之外获得信心与快乐。阆中的农村学校,眼里盯的不再只是分数,而要追求快乐、幸福的学习生活。

“像我们柏垭中学这类地处农村的高中学校,如果再沿用以前的老办法,用穿草鞋还是穿皮鞋来激励学生们拼高考,已经不灵了。”柏垭中学校长戚绍勇说。

随着高中布局调整及农村中学招生计划缩减,这所乡镇中学昔日的高考辉煌已不再,从初中升入这所学校,意味着大部分学生与高校无缘——去年,180多名毕业生,只有10人考上三本以上的学校。阆中市共有8所类似的农村中学,每年毕业生有1000多人,市教育局估算,有望考上三本以上的学生最多110人。“农村中学生源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如果学校只为了这100多人而努力,却忽视大多数学生,那就走偏了。”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平说,他曾是柏垭中学校长。

1月4日,市教育局在柏垭中学召开全市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会议,提出不再给各高中学校下达高考指标,而是重点从教育质量、校园文化、书香校园、课堂改革、课程研发、社团活动6个方面来评价学校办学,其中高考成绩在农村中学只占20%的权重。

汤勇在讲话中直言批评当下教育:“以争第一制造了多少教育的失败者,以反复考练泯灭了多少学生的创造力,以分数至上压抑了多少学生的个性发展,以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多少教师、校长苦不堪言。”

柏垭中学向同行们展示了学校的20多个社团。一名摔断过门牙的女生,因怕遭耻笑,曾不敢与人说话,但想挑战自己,报名参加了“导游社”。学校食堂有一个舞台,每天午饭时,会有10分钟左右的节目表演,由各班轮流组织。一名高三男生在那里展示了他的魔术水平,一举成名,他的身影后来多次出现在当地的婚宴和舞台上。导游社的那名女生也与同学们在这个舞台上,跳过两次舞。她笑着对记者说:“我敢和您说话,是以前不敢想的。”

让每个孩子至少参加一个社团活动,每天活动一小时,是市教育局对全市学校的要求,最终成了一种“标配”。有的校长曾以师资不足为由搪塞推诿,被汤勇黑着脸训了一顿。“要让孩子们觉得学校有趣,能够找到伙伴、自信和尊严。”汤勇说,“如果只为了分数,教育会制造很多失败者。”

张平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老师上的课,而是活动”。他说:“那时候得知学校要组织活动,会兴奋得3天都睡不着。”但很多人成为校长后,很难再想起自己做学生时的感受。

缺少专业对口的老师是乡村学校要长期面对的困难。尽管这10年来,阆中市教育局向农村补充了2000多名大学毕业生,几乎占到了全市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每一个老师还得身兼数职。“要等到有对口的专业教师才搞社团活动,那是不可能的。”汤勇说,没有条件也要上。正如市教育局在一份材料中总结的:辅导老师不专业没关系,师生一起学;设备不理想没关系,有课程有师生就有快乐;没有固定功能室也没关系,食堂、教室也能一室多用。”

思依镇小学是记者在当地见过的规模最大的农村学校,有1100多名学生,20多个社团。这所学校鼓励老师们外出学习“特长”,但要学会才能报销费用。它重视开展科技活动,要求每位老师每年都要交一件科技作品。科学教师的带头人名叫何华清,49岁,原来是教数学的。他利用网络和外出培训的机会学习,领着娃娃们就地取材,利用饮料瓶、酸奶盒、吸管等搞发明创造,4年来,在大大小小的科技创新大赛中拿到了50多个奖项,一名五年级学生设计的“鱼鳞清除器”还获得了省科技创新大赛的三等奖。

这所学校每年有持续一周的科技节,朴素好玩,比如:扔纸飞机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扑克牌搭高架、“鸡蛋撞地球”——看谁能从二楼以上抛下生鸡蛋,不但不碎,而且能做到包装轻巧、设计美观、精准落地。

王兴强老师早年在村小工作时,避免学生辍学的一大法宝就是“把音体美活动作为重点”。他说,孩子和家长在乎升学,但也在乎快乐学习。他后来在河楼乡中心学校任音乐教师,自学过二胡、电子琴、架子鼓等乐器,“学生想学什么,他就教什么”。跟着他学习的孩子,“统考科目都能达到中上成绩,还有不少人走上了专业的音乐道路”。阆中市这些年来的高考成绩,也一直名列南充市前茅。

这些社团活动并不“高大上”,但学生们很喜欢。记者遇到了两位从广东东莞市、中山市转学回来的孩子,一个是天宫中心学校六年级的赵晓雪,另一个是小垭中心学校七年级的邓越芳,她们都毫不掩饰对农村学校的喜爱,用小邓同学的话说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好”。她们讨厌过去在城里那种“基本就是天天学习,除了做课间操,没有别的活动”的生活。

赵晓雪在东莞时曾迷上了网络游戏。现在,她学会了用纸杯做椅子、用纸做玫瑰花、用黄豆和毛线做鸭子,正在学习书法和播音主持。“我在学校天天笑嘻嘻的。”她说自己已经成功打消了父母让她去南充市区读书的想法。

用体面的生活环境留住乡村教师

“没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哪有教师的幸福可言呢”

阆中的乡村学校大都依山而建,地形狭长而起伏。在经过若干年的撤点并校之后,形成了以九年一贯制的中心学校为主体的格局,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在400人上下。记者走访了30多所学校,它们有相似之处,但又会让来访者耳目一新,其中有许多教育局要求的“标配”,比如用学生们的彩色大头照拼成的“笑脸墙”,师生共同绘画而成的“门文化”,一栋保留下来的、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瓦白墙的单层建筑,以及随处可见的书架。

把图书从图书室“请”出来,走到学生身边,也是汤勇的意见。在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眼里,汤勇是一位不多见的有着书卷气的教育局局长。

汤勇觉得许多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师生们不读书。在汤勇的倡议下,开放式书架在走廊上、操场边、餐厅里、树荫下立了起来。彭城中心学校把一片大约300平方米的荒地改造成了花园式的读书角;垭口乡中心学校以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中心,设立了圆形的读书园;河楼乡中心学校把教学楼一个露天的平台变成了透明的阳光书屋——书籍在这些学校几乎处处唾手可得,课间休息,学生也会拿起书来看一看。

也有校长害怕丢书,最初想应付,只等检查的时候才把书挪出来,整整齐齐地放在平时空荡荡的书架上,被汤勇批评“不讲良心”。实际上,书很少丢,一位校长说,“即便丢了,也不追究,只要学生拿去读,我觉得这不算偷”。

与书香校园相匹配的,是朴素而清爽的环境。汤勇认为做教育就是做文化,他要求师生们自己动手美化校园,他们的雕刻、绘画、书法、剪纸等作品是最好的装饰品。一些学校还有植物墙,挂着一排排雪碧瓶子,里面是学生们种的芹菜、杜鹃等植物。彭城中心学校曾经花了一万多元请广告公司做喷绘,被全市通报批评。

和阆中市区的一些学校比起来,乡下的学校更有韵味,更适合在其中闲庭信步。这不仅在于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还因为保留了乡村建筑特有的味道。

汤勇反对大拆大建,一批曾被列为危房的单层瓦房,避免了遭拆迁的命运,经加固、维修之后,以青瓦白墙示人,有的依然作为教室、有的成为师生宿舍、有的变成了“雅间”似的食堂。

头发灰白的李晓校长48岁,在乡村已工作20多年,目睹了许多教师的来来去去。“要留住他们,必须改善学校条件。”他说。

李晓担任校长的金城乡中心学校距离市区约47公里,地处两县交界处。近3年来,阆中市累计投入改造资金3413万元,59所薄弱学校受益,这是其中一所。

学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师生们开山辟地、烧砖烧瓦,没花政府的钱建起来的。,从乐山师范学院毕业的郭武国以特岗教师的身份来到金城乡时,学校杂草丛生,遇下雨天得踩着石头、纸板才好走路,寝室因为常年漏雨,墙壁上长了青苔。郭武国曾产生过尽快离开的想法,但后来随着学校旧貌换新颜而打消了。

郭武国如今住的是重新做了防水防潮处理后的房子,不用再闻刺鼻的旱厕味儿。学校开辟了以梅兰竹菊命名的4个小园子,里面种植了乡政府赠送的树苗和花卉。“兰亭园”尤其惹人注目,有鱼池,可以垂钓,还有亭台——由原先两间堆放杂物的瓦房改造而成,内置沙发、电视和图书,校长还打算买一台咖啡机,在亭子旁边装上健身器材。

阆中市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住上了周转房,近年来,教育局为31所农村学校建成教师周转房36269平方米,共875套。搬进35平方米左右、配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套间后,“老师们的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不少乡村教师在城里买了房子,但自从住进新房后,一些人都不愿意周末折腾回城了。

周转房里,有教育局免费统一配备的“四件套”:书桌、椅子、书柜和床。去年年初,汤勇走进构溪小学一位58岁的老教师房间,看到他把课桌当书桌,睡的是简易木板床,很心酸。“这是我的失职。”他后来对记者说,“老师们在用心做教育,我们没有做好保障。没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哪有教师的幸福可言呢?”他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500多万元,给76所农村学校配置了2400多套“四件套”。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等机构主办的“美丽乡村教育”评选中,阆中市教育局是获得优秀奖的四个教育局之一。此前,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先生来到阆中,在考察了十几所乡村学校后,他题赠阆中教育四个字“妙不可言”。当时杨老师也有疑惑,问汤勇:把学校建得这么好,你们是不是很有钱?

7.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篇七

一、瀚森-亨斯曼并购案分析

2007年5月, 美国化工集团亨斯曼公司宣布它将被贝斯尔公司 (Basell) 以9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此后不久, 阿波罗投资管理公司所属的美国瀚森化工公司也参与了这场收购战, 它比贝斯尔公司的报价每股高出了2美元。虽然瀚森公司的报价明显高于贝斯尔公司, 但对亨斯曼公司来说, 被瀚森公司收购将面临更大的风险。首先, 瀚森公司与亨斯曼公司拥有相同的产品和市场, 合并后可能会出现行业垄断等违反自由竞争的行为, 因此两公司合并必然会面临严格的监管和漫长的审批过程, 而贝斯尔公司的产品结构与亨斯曼公司的相差很大, 与贝斯尔公司合并, 审批手续简单, 不必经历漫长的等待, 就能完成合并。此外, 瀚森公司的收购资金将完全依赖瑞士信贷 (Credit Suisse, CS) 和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 DB) 的融资。虽然考虑到了这些风险, 但亨斯曼公司抵挡不住瀚森公司提供的高额并购金的诱惑, 毅然解除了与贝斯尔公司的并购合同, 转而和瀚森公司订立了合同。新的并购合同规定, 瀚森公司必须尽最大努力融资, 即使终止并购合同也不能解除与之相关的债务责任, 除非另一方故意破坏并购行为。如果该合同因为审批未通过或并购资金不到位而终止, 瀚森公司则需要向亨斯曼公司支付3.25亿美元的违约金。依照惯例, 如果亨斯曼公司在并购期间遭遇了重大财务危机, 瀚森公司可免除部分责任。为确保此项并购合同的顺利签订, 双方还约定了一个较长的并购结束期限, 即2008年4月5日。同时附加了90天的延长期。

这份合同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妥,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2008年3月末, 这项看似完美的并购交易却出了大麻烦, 金融市场上到处充斥着信贷短缺和令人不安的破产消息, 无论是瀚森公司还是亨斯曼公司都受到了经济衰退的影响, 相比而言, 亨斯曼公司受到的打击更大些, 它的两条生产特种化学品的生产线在2007年末和2008年初出现了巨额亏损。

2008年6月18日, 瀚森公司向特拉华州法院提起了对亨斯曼公司的诉讼, 宣称亨斯曼公司在并购未完成前债务迅速增加, 收益低于预期, 以目前的资本结构合并完成后的新公司注定会面临破产。因此, 瀚森公司决定解除并购合同以避免沉重的债务, 并指控亨斯曼公司董事会在并购谈判期间故意夸大预期盈利以骗取高额并购金。不久, 该案又引发了另外3起相关的诉讼案 (见表1) 。至此, 瀚森-亨斯曼并购活动引发的连环诉讼案全面爆发。

2008年12月21日, 特拉华州法院终审判决, 解除瀚森公司对亨斯曼公司的并购协议, 依据和解协议, 瀚森公司要向亨斯曼公司支付3.25亿美元的违约金, 同时阿波罗投资管理公司的几个分支机构还要购买亨斯曼公司2.5亿美元的10年期可转换债券。但瀚森公司与亨斯曼公司法律纠纷的解决并没有缓解各方的矛盾, 亨斯曼公司在得克萨斯州蒙哥马利法庭又起诉了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 指控这两家银行干涉了亨斯曼与瀚森并购案, 而且还干预了亨斯曼此前与Basell的合并计划, 要求这两家银行赔偿30亿美元。瀚森-亨斯曼并购案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并购失败诉讼案中一起十分典型的案件, 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其中的教训, 以便引导企业在经济衰退环境下成功开展并购交易, 避免引来法律诉讼。

二、对被并购企业 (卖方) 的启示

瀚森-亨斯曼并购争端对亨斯曼公司的打击是巨大的。诉讼期间, 亨斯曼公司股价大幅下跌近四成, 而且错过了并购的最佳时期, 放弃了与贝斯尔公司 (Basell) 达成的稳妥的合并协议, 机会成本的损失是惊人的。表面上看, 这起并购诉讼案源于买卖双方董事会没有很好地履行信托责任, 就被并购方而言, 过于看重高价, 忽略了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 是导致并购失败的直接原因。但深层次的原因并非如此, 卖方选择出价高的企业达成并购协议本身无可厚非, 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对并购协议中的通用条款进行具体规定, 这为买方制造诉讼争端、解除并购协议留下了可乘之机。为避免类似并购失败案件的再次发生, 被并购企业应在签署并购协议上多下功夫, 在合同条款上尽可能详细、清楚地描述并购方和银行的责任, 同时加强保证合同履约的规定。

1.要在并购协议中明确界定被并购方遭遇重大不利影响的程度

瀚森-亨斯曼并购诉讼案双方争执的焦点之一在于, 亨斯曼公司是否遭遇了重大不利影响。依据并购协议中通用条款的规定, 当被并购方遭遇重大不利影响时, 并购方至少可以解除部分责任, 该条款被称为重大不利影响 (MAE) 条款。MAE条款作为一种风险分担的手段被客套地写进多数并购协议中, 一般情况下, 该条款不会成为买方逃避责任的理由, 而一旦卖方企业在并购协议达成后到并购交易完成前这段时间, 真的出现了不利的变化, 这一条款将可能被买方滥用, 趁机解除并购合同或重新进行并购谈判。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形下, 瀚森-亨斯曼并购案绝不是首例也不是最后一例拿MAE条款说事的诉讼案, 因此需要被并购方要特别留意这一条款, 最好能防患于未然。在签署并购协议时, 要尽量清晰描述MAE条款的细节内容, 比如通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在同一时期所受的影响比较, 具体规定偏离同行多少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同时还要清楚地说明比较的对象是谁, 比较的指标有哪些, 比较的标准是多少, 以避免并购双方在MAE条款上起争端。

2.要在并购协议中详细规定并购方融资责任的具体表现

瀚森-亨斯曼并购案第二个争端是并购方是否有效履行了融资责任。依据并购协议中融资条款的规定, 瀚森公司必须尽力筹建资金, 即使无法从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这两家委托银行筹集到资金, 也要想办法从其他渠道融资。这一条款看上去很严苛, 但该条款并没有规定瀚森公司融资责任的具体表现, 这为并购双方对簿公堂埋下了隐患。因此有必要在并购协议中写清楚并购方履行融资责任的具体表现, 并要求并购方保存履行融资责任的具体材料, 以避免双方因该条款而起争执。

3.要适当增加解除并购合同的违约金

违约金问题也是瀚森-亨斯曼并购案关注的焦点。瀚森公司认为, 根据MAE条款的规定, 瀚森公司有权解除并购合同, 除了赔付合同事先约定的3.25亿美元的违约金之外, 瀚森公司对亨斯曼公司不再负有任何责任。由此可见, 这种在资本市场最繁荣时期形成的违约金标准已经不再有效。今后, 被并购方有必要提高违约金标准, 以降低并购失败的风险。

三、对并购企业 (买方) 的启示

1.要选择中等规模的企业进行并购

瀚森与亨斯曼两个大公司之间的并购, 不仅监管严格而且审批程序烦琐, 这会拖延并购时间, 降低并购交易的价值。而选择中等规模的企业进行并购, 就不会有这些麻烦。而且中等规模的企业通常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主业经营上, 较少介入高风险的资本投资, 这比并购大企业更容易进行价值评估和风险管理, 筹集并购资金相对会容易些。为避免支付过高的并购费, 并购企业要密切关注本公司的市盈率和目标公司的市盈率, 尽量选择在市盈率较低的时期进行并购。

2.要加快并购交易完成的时间

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资本价值巨幅下跌的环境下, 对于并购交易的买卖双方而言, 交易完成时间已经成为决定并购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越快完成并购, 来自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对交易本身的影响就越小。

3.要开展更加全面的尽职调查

虽然尽职调查是并购交易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 尽职调查的重要性成倍增加。就瀚森-亨斯曼并购案而言, 如果瀚森公司在并购前能够开展更加全面的尽职调查, 那么亨斯曼公司特种化学品生产线经营不稳定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瀚森公司也就不会出高价收购亨斯曼公司了。此案会让更多的企业在并购协议签订前会更加认真地开展尽职调查。但值得注意的是, 尽职调查本身是一项费时又费钱的活动, 当下许多企业连筹集并购资金都很困难, 尽职调查费用很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并购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对全球并购活动产生的影响

瀚森-亨斯曼并购诉讼案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物, 在未来一段时期, 它将对全球并购活动产生深远影响。表现为:①在开展并购交易时公司会更加谨慎, 签署的并购协议会更加具体、明晰, 而且会增加相关条款详细的补充说明。②在评估企业并购价值时, 卖方企业除了考虑买方企业的出价, 还会充分考虑时间价值和并购失败风险对并购交易的影响, 以避免重蹈瀚森-亨斯曼并购失败的覆辙, 买方企业会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 开展更全面的尽职调查, 以避免支付过高的价格。③在选择并购目标时, 中等规模的企业会更受市场青睐。④在选择并购支付方式时, 卖方会要求用更多的现金支付, 尽可能降低权益融资或杠杆融资的比例, 在跨国并购交易中, 买方会更倾向于使用卖方公司所在国的货币进行支付, 以减少汇兑损失。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 中国企业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并购活动都比较活跃, 瀚森-亨斯曼并购失败的教训会帮助中国企业认清形势, 少走弯路。

摘要:瀚森-亨斯曼并购案, 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一起十分典型的并购失败诉讼案。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该例并购案, 总结其中的教训, 以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开展企业并购。

关键词:金融危机,瀚森-亨斯曼并购案,启示

参考文献

[1]周雪平.从银行基础管理视角反思美国次贷危机[J].财务与金融, 2008 (3) .

[2][作者不详].亨斯曼同意瀚森退出并购协议[N/OL].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081215/21245638749.shtml, 2008-12-15.

[3]刘崇明, 陈丹.企业并购支付方式合理选择的因素与对策[J].财会月刊:综合版, 2008 (10) .

8.成功家教与失败家教的个案研究 篇八

关键词:成功家教;失败家教;个案研究

中国分类号:G78

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纵观那些"成功家教"的案例,多是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重视孩子的德育教育,重视孩子的情感,不采取暴力手段,不打骂孩子;再看那些"失败家教"的案例,并非家长不关心孩子,而是不得其法,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一、 成功家教的个案研究

2001年,赵小兰被任命为美国劳工部部长,其妹妹被任命为纽约州消费者保护厅厅长,姐妹的瞩目成就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美国,有许多怀揣"美国梦"的华人,其中不乏成功者。而像赵小兰、赵小美姐妹同时作出这样的成绩者几乎没有,这也让人思考其家教的成功秘诀。赵小兰在8岁时来到美国,对英文一窍不通,但是凭借顽强的益智,最终克服了语言的困难。华侨界对赵氏家族的家教方式也非常推崇,一致认为家庭教育的成功是两姐妹能够获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赵小兰的父亲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母亲在50多岁才攻读硕士学位。用一句话总结赵小兰父母家庭的成功,就是做到了中西方管理方法的融合,严不守旧、爱而不娇。首先,他们引导孩子懂得"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刚到美国时,赵小兰一句英语都不懂,上课时总是将黑板上的英语全部抄下来,由父母进行翻译,从基本的字母开始学起。其次,教育孩子爱劳动。虽然赵小兰家中有佣人,但是父母要求孩子自己洗衣服,自己整理房间,在业余时间,还必须帮助家里整理家务,周末帮助清理院子中的杂草。再者,培养孩子民主意识以及独立生存的能力。在赵小兰的家庭中,每到周末都会举行家庭会议,孩子们可以在此时将自己的收获或者想法提出来。正是由于成长在这样的家教环境中,才成就了赵小兰姐妹今天的成功。

二、 失败家教的个案研究

有一对夫妇,学历水平都很高,而且在科研单位工作,待遇丰厚,事业成功。孩子的父亲获得过国家级的奖励,但是夫妻双方非常苦恼的是女儿的学习成绩总是无法提高。在孩子三岁那年,他们通过记忆书籍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孩子能够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二十多位,但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了对数字的兴趣,于是他们便开始吵骂孩子。目前,他们的孩子已经十三岁,正在读初中一年级,但是学习完全无法进入状态,尤其是对数学产生了厌学心理。据女儿的班主任反映,孩子平时总是一个人,和同学之间很少交往,不爱与人交流,看周围的目标充满了仇恨。由于夫妻双方都比较要强,所以看到孩子的缺点就非常生气,经常打骂孩子,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导致女儿的成绩不断下降。更让他们苦难的是,女儿开始不愿意和他们交流,他们虽然也意识到了孩子缺少关爱,但是由于恨铁不成钢,始终没有停止对孩子的责备和打骂。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孩子今天的结果,是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造成的。据心理研究界的研究结果表明,期望值越高,孩子的潜能就越容易被抹杀。孩子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這样会让孩子产生消极的暗示。案例中的这一女儿之所以对数学产生厌学情况,就是因为父母对她的数学期望值过高,过度的责备和消极评价,对她的心灵造成了不良影响。案例中这对夫妻本身的成就较高,所以对孩子的期望值就更高,孩子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一旦做不好,便会受到父母的责骂,所以孩子感觉得不到爱,心理逐渐扭曲,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都非常冷淡,甚至用仇视的眼光看到周围。

三、 对有效家庭教育的建议

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这也是孩子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前提。父母必须将孩子看作是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沟通,沟通时要体现出尊重。一方面,要把握好讲话的时机,注意气氛是否合适,场合是否正确。另一方面,要让孩子乐于倾听,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非常放松。父母尊重孩子,还应该体现在不打骂孩子。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可以用和气的方式进行沟通,比如"你今天的作业真的有点马虎",这样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问题,同时还不会感觉到有责备之意。再比如当孩子沉迷网络时,父母很生气,但是如果动手打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叛逆,此时父母可以说"我很失望,上网需要有个度,能够自己把握好度没人会反对你上网"。其次,父母要学会倾听,倾听对于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倾听时,一个眼神的交流都可以告诉孩子你在非常认真地倾听,即便是孩子所讲的内容非常幼稚,家长也要认真听完,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沟通的乐趣。再者,要赏识孩子,当孩子得到肯定和赏识后,他们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孩子感受到了赏识,也会体会到父母的爱,而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也会形成一种积极、赏识别人的习惯。即便在将来遇到挫折和困难,孩子也能勇敢面对。

四、 结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要多关注孩子的优点,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爱,不责骂孩子,不打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秀京.中外幼儿家庭教育氛围比较与分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06).

上一篇:(市政)测量工程师岗位规范下一篇:阳光体育活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