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9-09

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共8篇)

1.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一

成都市温江区碧落湖绿地规划现状与再规划改造

组员:

专业:园林(教育)

班级:园教08-03

日期:

2011年5月

目录

封面…………………………………………….....………………….第1页 目录…………………………………………….....………………….第2页 1项目概况…………………………………………….....………….第3页 2成都市温江区概况…………………………………………..……第3页 2.1自然条件…………………………………………………...……第3页 2.2社会文化条件………………………………………………...…第3页 3温江区碧落湖规划现状分析及改造分析……………..................第3页 3.1温江区碧落湖总体规划……………………………………...…第4页 3.2温江区碧落湖规划方案…………………….……………….….第4页 3.3温江区碧落湖现状分析以及碧落湖改造分析……………….第5页 3.3.1温江区碧落湖现状分析………………………………….….第5页 3.3.2温江区碧落湖改造分析………………………………….….第5页 4改造依据………………………………………….………………第7页 5改造设计主题………………………………………….…………第7页 6设计主题及改造景点…………………………………………….第8页 7 改造对策以及主要改造景点…….………………………..…….第9页 8单项规则…….………………………………………..…..……..第9页成都市温江区碧落湖绿地规划现状与再规划改造

1项目概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越遭破坏,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发展成为人们追求的主题,也是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而在城市化迅猛发展,城市人口已占多数的今天,城市绿地对于人们对于绿色的需求满足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结合成都市温江的区位背景以及总体规划,重点进行成都市温江区的城市绿地公园碧落湖的规划现状以及再规划分析。2成都市温江区概况 2.1自然条件

温江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属岷江冲积平原,无山无丘,平均坡降3‰,最高海拔647.4米,最低海拔511.3米。

温江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境内四条大河--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自西北向东南呈扇状分布,其走向与县境地势一致,由西北流向东南,占地面积9.67平方公里,为全区总面积的3.5%。全区水资源总量6.2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534亿立方米;地下水1.705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42亿立方米。气候类型

温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平均气温15.9℃。平均降雨量972mm,平均日照时间1168小时。平均相对湿度84%。平均风速1.3米/秒。2.2 社会文化条件

天府温江,人杰物华。李白、杜甫、陆游、朱熹等文人墨客曾竞相在此游历唱和,留下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等千古绝唱。温江境内属岷江冲积平原,无山无丘,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河流纵横,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地称天府,以“金温江”的美名享誉海内外。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古鱼凫王墓遗址、文庙、陈家桅杆、大乘院等名胜古迹;流传着许许多多诸如柏灌王、鱼凫王墓、古城埂、金乌池等动听的历史掌柜、民间传说。3温江区碧落湖规划现状分析及改造分析

2010年,温江区城乡规划工作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战略目标,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总体要求,抓住成都西部新城建设重大机遇,3 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塑造生态田园特色风貌和品质,加快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

3.1温江区碧落湖总体规划

成都市温江区绿地规划总体思路:温江区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目标,深入把握田园城市“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产业发达”的核心要义和品质内涵,按照集约、品质、低碳原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的理念,突出自然人文特色,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快构建以区域总体规划为基础、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实施途径、各专业专项规划相融合的城乡规划体系。坚持把生态田园的思想理念融入并贯穿于温江城乡建设发展,不断深化城乡规划设计,不断完善空间规划管治的各项制度,不断推进温江城乡规划的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规划建设。3.2温江区碧落湖规划方案

园内设施典雅,碧波荡漾,花团锦簇,林木峥嵘,亭台楼阁布局新颖,桥廊水榭风韵浓烈,光祈音乐广场丝竹悠扬,流光溢彩,古老的鱼凫文化和现代生态园林融为一体,与温江周边地区众多景点共同构成川西平原上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分为动、静两大区。

动区主要由广场休闲区、入口集散广场、假山观赏区餐饮娱乐区和儿童乐园组成。动区中部是占地300多平方米音乐广场。小品文化为音乐喷泉舞台,向南扩展呈扇形布局。舞台上十四根青铜铸成的七音柱与广场南面临水平台上的中国古乐五音柱遥相呼应,通过大小不

一、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圆,经过蜿蜒的小溪串连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我国著名音乐学家王光祈先生将中西方音乐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心愿。

南岸静区突出幽静、典雅的风格,景区内植被多以银杏、香樟、柳树、楠木、花卉、草坪等为主,构成疏林地带。景区最东边的柏灌山为公园至高点,山顶揽胜亭视野开阔,可一览公园全景,尤其夜幕下的温江公园,更是灯火辉煌,宛如繁星点点;山下柏灌亭临河而建,沿河生态河堤,尤显山青水碧。景区内运动草坪绿草茵茵,更有怡然亭、凝香亭点缀其中,游人可尽情徜徉,怡然自得。草坪边的荟芳苑花团锦簇,四季芬芳;致远楼依河而建,游客在此品茗观景,其乐融融。

3.3温江区碧落湖现状分析以及碧落湖改造分析

规划实施现状总体较差,但是经过调查分析也明显存在提升空间,更好的服务人民。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主要表现在:植物配置色彩单一,草坪践踏严重,植物过冬困难,入口广场过于空旷等。图片展示: 3.3.1现状分析 图一:现状分析图

图二:功能分区图 图三:碧落湖总平面区位分析

图四:区域道路分析

图五:总平面图和效果图 3.3.2改造分析图 改造依据

1.《温江区总体规划》 2.《温江区建筑与用地管理》 3.《温江区绿地系统规划》 5改造设计主题

设计改造造碧落湖色公园——田源碧落湖公园。通过水体中种植观赏植物,陆地的乡土植物体现田源。6 改造对策以及主要改造景点

6.1商业化 :商业化是城市公园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目前免费开放的公园基本依靠政府补贴运营,这极大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这就需要在城市规范条件下加强公园内的商业化经营。目前我国经营比较好的城市公园大多采用了商业化发展模式,如将公园内部服务设施的经营权通过竞标的方式下放给开发商,政府只提供公园土地及部分养护费用,其余养护费用由开发商通过商业经营自行解决,如朝阳公园。商业化经营,在城市公园中开发各种休闲娱乐项目,既满足了市民、游客的基本需求,同时通过经营收入,弥补了政府财政支出,为公园免费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6.2多元化: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对娱乐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园形式、休闲娱乐项目多元化成为今后城市公园建设的新趋势。

6.3休闲化 :随着不同城市公园的差异化经营,公园经济效益进入了两极化阶段,绿维创景因此提出:休闲化是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休闲化是指商业化的休闲需求,可持续经营是指政府仅仅提供土地、部分养护费用,其余费用靠商业化经营自行解决),即城市公园在不失去公益性的同时,又要在规范条件下进行适当的经营开发,实现公园的造血功能。公园免费开放是一种趋势,我们所讲的免费开放,不仅仅是把围墙撤掉,把人撤走,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经营,进行公共休闲产品的经营,这样才能弥补仅仅依靠政府补贴而出现的惨淡经营状况,同时满足广大市民的休闲需求。任何单一的管理,不进行开发的措施都是站不住脚的。只是一味的简单管理,没有满足大众的休闲需求,是在抹杀城市公园的价 7 值,抹杀居民享受休闲产品福利的权利。3.2.1主要改造景点

儿童游乐区,树阵休息区,入口集散区,水景观赏区,茶室休闲区。

图片展示:

7.分区及主景

分区有假山观赏区,老年健身区,青年运动区,草坪休闲区,茶室休闲区,水景观赏区,停车场,草坪休闲区,儿童游乐区,小品文化区,疏林观赏区,广场休闲区,树阵休息区,入口集散区等。

主景是水景观赏区。

8.单项规则

通:因地制宜,进出通畅、便捷,流向合理,结合原有道路合理布局。水系:水系景观创造丰富的文化痕迹。

植物:因地制宜,适地适物,种类多样,季相变化,密度适宜,远近结合。建筑:以服务建筑为主体,小品建筑为辅。竖向:层次明显,具有灵动性。

2.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二

1.1 城市土地利用粗放浪费严重

城市土地利用受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制约手段不得力、政策引导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 土地资源粗放浪费的现象很突出: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指标, 为要政绩, 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 盲目招商引资上项目、扩大城市规模, 无视土地规划, 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经济园区、大学城, 大量的无序占地造成大量的耕地闲置浪费。目前, 这种低效粗放扩张现象在各个地区都十分普遍。

1.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由于各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后和历史原因,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土地利用效率低, 党政军机关、大专院校、工业等一些土地利用效益较低的单位占据着城市的中心区和高地价区, 城市土地级差地租得不到体现, 以致城市土地产出率低。另外, 我国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不合理还体现在工业用地比重偏大, 城市绿地和交通用地比重偏小的现象。由于城市工业用地比重大, 许多工业企业占据了市区重要地段, 造成土地资产的严重浪费:城市交通用地、绿化用地偏紧, 造成我国城市存在交通拥挤, 环境质量差等现象。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 直接关系到土地的集约利用效果。

1.3 征地范围过宽, 规模过大, 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

目前,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 国家为公共利益可以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征为国有。然而, 公共利益的界定过于宽泛, 反而成了地方政府大量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挡箭牌。造成了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征地范围过宽, 规模过大, 导致大量的耕地被占用的现象。另外, 由于我国法律体系的不健全, 对于农民是否拥有的土地的归属权、继承权、支配权等问题在法律上仍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和说明, 并且种粮的经济效益低, 许多农民淡化对土地的依赖。当他们听见政府要将耕地作为城市扩展建设, 且给予他们相当的补偿和“农转非”等待遇的条件, 一些农村集体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 更倾向于耕地被征收。对大量耕地被占用的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4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尖锐

不管是城市化发展的那个时期, 城市的扩张都以占用大量的耕地扩大土地面积的外延方式为发展途径, 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耕地总量的减少。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占用耕地的比例较大。据统计, 城市扩张占用耕地的比例一般在50%-80%, 平均在70%, 部分城市在90%。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 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是城市的依托, 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 为此而占用土地, 甚至包括耕地, 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我国耕地少, 人口多的特殊国情, 导致对耕地保护在我国具有战略地位。因此, 无论在城市化进程的那个阶段, 耕地保护与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矛盾都将长期存在。

2 发展城市化建设中保护耕地途径分析

2.1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了土地用途,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控制用地总量, 对耕地实行特别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则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措施, 是农用地专用审批、建设立项审查用地审批和土地开发、整理审批的依据。如果严格按照土地总体规划来用地, 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不超标执行, 耕地总量将是一个常数。然而, 耕地保有规划屡次被打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抑制土地滥用、保护耕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指标下达后缺乏后续监督能力, 土地规划编制定下的基调“以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在地方难以奏效, 当前和今后都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首先, 从严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安排的调控。其次, 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用途的建筑物、构筑物, 不得重建、扩建,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流转;严禁未经批准将规划确定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需转为建设用地的, 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先行做到耕地占补平衡。

2.2 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 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 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 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 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 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 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3 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 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 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 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 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 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 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 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 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2.4 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 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 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 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 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 只求最佳的原则, 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 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 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

2.5 积极推广地方创新性做法

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纳入正式的市场管理。首先, 重视尝试利用有利于耕地保护的市场机制, 激励更多参与者积极参与耕地保护, 尤其调动农民出自内在动力对耕地的爱护, 是极其重要的, 也是值得政策制定者给予考虑的政策选择。如果有利于耕地保护的市场机制得到制度化, 对扭转当前耕地保护严重依赖中央调控管制和不大现实地指望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的意图来操办的局面, 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庞大, 但不能进入市场交易。而目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等行为已经很普遍。在东部发达地区农村, 用集体建设用地修建厂房或打工楼出租的很多。农村庞大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没有正式的市场管理, 将不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如果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纳入正式的市场管理, 这部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将得到释放, 公开的价格机制将可约束土地使用者的用地需求, 并能实现市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 结束语

总之, 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因此, 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搞清城市化建设 (规模、速度) 、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为发展城市化建设, 要认真处理好耕地保护的问题。

摘要:当前, 我国正在大力加强城市化推进工作, 城市化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与工业化、现代化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本文就对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土地问题提供参考。

3.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三

摘 要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制中的一個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意义重大。面临当前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巨大变革,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可持续发展和繁荣,是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点、发展历程及面临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发展 存在问题 对策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点

1.产生的历史背景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最早的雏形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的产生主要是为解决城镇个体工商企业“开户难,结算难、存款难,贷款难”的现实问题。从1995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在合并重组城市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

2.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特点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缘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是地方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小而全,独立性强。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发展变革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1.发展历程

成立之初,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风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成了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任务。经过近十年的时间,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置换剥离不良资产、清产核资、增资扩股等手段对原城市信用社进行改造,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制度。到2004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有113家,资产总额达16938亿元,其中各项贷款9045亿元;负债总额16361亿元,其中各项存款14341亿元;当年实现利润82亿元;所有者权益577亿元。城市商业银行在化解风险中生存,在风险控制的实践中壮大,在改革创新中发展。现如今,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

2.发展面临的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和发展,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变革;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效地化解了历史形成的金融风险;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程度严重失衡

目前,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成立的时间短,规模较小。另外,由于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差异较大,其发展程度严重失衡,这主要是受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限制。

(2)经营区域过于集中,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地方性特征明显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是在单一城市经营,经营区域过于集中,这极大地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其作用的发挥。城市商业银行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建立,经营范围受区域性限制,从而其业务经营受到狭小的地域限制,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地方性特征明显。

(3)局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产品服务创新不足

由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认识不足,只是局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没有重视将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和收入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不能有效拓展中间业务,银行只依赖于传统的存贷业务,经营业务狭窄。

(4)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

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参与过多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大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未建立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约束,普遍造成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影响其业务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些弊端都极大的影响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5)个别地区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突出

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最初建立时,没有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剥离和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再加上有些银行在经营策略上存在偏差,大大阻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的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抗风险能力差,缺乏科学完善的资金补充机制。

三、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提出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稳定发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通过兼并、重组和联合,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做强做大

从当前商业银行的状况看,加强兼并、重组和联合是一种必然选择。走兼并、重组、联合之路是适应银行自身发展需要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为应对国际环境下金融产业的竞争。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不断做强做大,可以有效应对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促进我国城市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城市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2001年,深圳、南京、贵阳、大连、武汉、杭州城市商业银行发起构建了“六行战略合作体系”;2002年,以大连市商业银行为联盟主席的东北地区14家城市商业银行共同组建了“东北城市商业银行合作联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通过类似的业务合作和兼并联系来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实力,争取发展空间,将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2.市场战略定位准确,实施灵活、高效独具特色的综合经营战略

进入90年代,国际金融业日益呈现创新化、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中来。中国商业银行要加快改革、完善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运作效率,实施灵活、高效独具特色的综合经营战略将成为最佳选择,城市商业银行走银行管理重构、特色发展战略、 区域性发展战略、战略联盟发展战略、品牌战略、科技战略之路,也必将成为必然趋势。

3.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发展表外业务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靠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求发展,业务种类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利息收入几乎是其经营收入的唯一来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继续业务创新。发展表外业务能够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提高资产报酬率。

。加强内控机制改革,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城市商业银行应吸收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内控机制改革,优化银行的内部管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完善有效的内控机制,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调整经营思路和经营策略,在改革和内部机制优化中求发展。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引进人才,加强银行内部的人才培训和开发,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大业务创新力度,拓宽经营渠道,全方面发展。

5.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观念,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

为建立健全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银行应确保风险管理覆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风险,不断调整经营结构,降低不良资产比率,保证资本充足;要提高在面对危机时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及时有效的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发生;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城市商业银行员工应树立全面风险的管理思想,提高风险意识。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以面对各种不良竞争。

6.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比率

不良资产比重过大、资本充足率较低是目前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资产置换和不良资产剥离。实施此手段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2002年,山东省交通厅与威海市政府签订的《贷款置换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协议》,通过这个协议的签订,解决威海市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过多和累计亏损严重的问题。威海市城市商业银行以政府贷款置换银行不良资产的做法,有效的化解了银行的风险,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豫闽,范丽红.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10).

[2]唐双宁.实现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中国金融.2005(13).

[3]曾凡银,冯宗宪.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与路径选择.财贸经济.2001(2).

[4]陈愚.在深化和加快金融改革中的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广西金融研究.1998.11.

[5]刘剑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及策略选择.金融研究.1998.9.

4.城市低保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 篇四

【摘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特色,自建立以来保障了很大一部分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低保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低保对象的确立缺乏弹性,无法体现动态变化;(2)低保对象的不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3)低保对象的审核不科学、不规范,且程序僵化;(4)低保标准低与养懒汉并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应促进社会保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实行分类救助,要避免与其他社保项目重叠;低保标准的制定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低保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关键词】低保对象 低保制度 分类救助

一.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

1993年上海市首先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全国各省市相继效仿,1999年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镇居民作为救助对象,具体包括以下四类:一是三无对象,即无固定收入、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二是家庭中虽有在职人员,但因赡养、抚养系数高,或所在单位经济效益差,收入降低,生活困难的居民;三是失业保险期满仍未重新就业,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居民;四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其他居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渐完善,低保标准根据物价变化,适度提高救助水平,相对稳定地保障了2270多万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2007年底,全国共有1064.3万户、2272.1万城市居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低保资金27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在职人员93.9万人,占总人数的4.1%;灵活就业人员343.8万人,占总人数的15.1%;老年人298.4万人,占总人数的13.1%;登记失业人员627.2万人,占总人数的27.6%,未登记失业人员364.3万人,占总人数的16%,在校生321.6万人,占总人数的14.2%,其他未成年人223万人,占总人数的9.8%。(数据来源:《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现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入了平稳运行时期,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

二.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立及问题

我国低保制度的建立,在理论上应该遵循覆盖全体国民的原则,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城乡差别,在实际实施时城乡低保制度也有很大的区别,在农村无法做到普遍覆盖。即使在城市,由于低保制度管理的不完善,一些应该受到保障的对象被排斥在低保之外,使得应该受到保障的人没有得到保障,而享受低保的人中,也有一些是不符合低保资格的人,而没有将他们剔除,这些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低保制度的规范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低保对象的确立是依据家庭平均收入来确定,即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镇居民都应该纳入低保范围之内,各地在具体对低保申请人进行审核时,又添加了不同的标准,而且审核程序更加繁琐细致。另外,家庭经济收入很难核实也是确定低保对象的一大难题。以下就低保几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低保对象的确定缺乏弹性,低保人群没有体现动态变化。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调节机制,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最后一道安全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的生活水平、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关,所以相应的低保人员也会有所变化。最初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预期是,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变化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变化,一部分低保人员应该慢慢退出低保范围,新出现的城市贫困人口应该被纳入低保的保障范围,低保人员是一个处于动态变化中的人群,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低保的最终目标是使城市中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加,物价大幅上涨,原来一些收入水平处于贫困线边缘的人落入了低保范围,低保制度是否能及时地将这一类人群纳入了低保范围有待实际调查。根据《条例》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收入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申请办理停发、减发或者增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手续。但事实上,一旦被确立为低保对象,就很难再退出低保,所以就形成了低保对象只进不出的现象,低保人数居高不下。洪大用在谈到低保制度实践中的延伸效果时,认为低保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会“制造”一个长期的低收入群体。

第二,低保对象不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低保人口的构成是很复杂的,其中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占很大一部分,他们都是社会保障制度所主要关注的人群,但是他们的保障需求有很大不同,老年人对医疗保障需求更急迫,而未成年人需要更多的教育和生活保障。一份对低保对象的调查报告显示,低保对象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三低即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社会保障低、待业失业率高、高位家庭比例偏高、慢性病患病率高。”可以看出,低保对象的需求情况是不同的,应该对低保对象的家庭需要进行分类了解和调查,给予特殊的补贴。

第三,低保对象审核不科学,不规范。现在大部分城市在对低保申请对象的 ①

①苗春霞,覃昭晖,张训保,卓朗,谷玉明.城市低保与非低保对象社会支持现状分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12):259 审核上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主要是依靠低保工作人员对低保申请对象的主观判断,这样就造成了许多“漏保错保”现象。

其实出现“漏保错保”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低保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低是很重要的因素。现在处于低保工作最基层的人员,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社区工作和低保工作的专业方法和知识,对低保政策的理解也不充分,有的社区低保工作人员几乎全都是中年或老年妇女,她们没有经过职业培训,无法使用量化的方法对低保家庭的收入状况进行审核,在确定低保对象时,主要依靠主观经验,所以对低保对象的审核一点也不科学,不规范。如“在武汉市江汉区复兴社区,领取‘低保’的有1342户,但其中却有493户已不符合领取低保标准。据调查,‘问题’低保涉及三类人群:有房有车者,双份低保者,还有部分领低

②保者“查无此人”而另一方面,许多本该等着低保救急的人却领不到低保。”可以看出,低保资金浪费现象严重,许多不应该救助的对象吃着低保,而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这些不具备低保资格的人是如何进入低保保障范围的,是低保实践工作应该及时关注的问题。在国外,社会救济一般都是社会保障组织的专业人员来负责。虽然我国早就已经开始培养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人员,但是具体实践上还比较落后。

此外低保对象的审核程序僵化,没有灵活性也是一大问题。一般而言,申请低保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四步:居民申请—居民小组长—单位负责人—居委会核查—街道复查—市民政部门审批—派员调查。但在具体操作上,各地又有所不同,有些地方的审核程序非常繁琐复杂,有些标准缺乏合理性,但还是照常执行,虽然这是为了严格审查低保资格,但这样的做法也将一部分人应保对象排除在低保范围之外。

第四,低保标准低与养懒汉并存。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我国低保制度的建立保障了很大一部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但是低保标准偏低是几乎所有人都普遍承认的一个现实,低保救助标准与低保人群的实际需要有差距,难以满足其基本需求。与此同时,养懒汉现象也普遍存在,很具有劳动力的人吃着低保就不再愿意出去找工作。所以一方面都在呼吁加大低保资金的投入,提高低保标准,一方面低保人员只进不出,低保人数居高不下,低保资金缺乏,而低保对象就业意愿不强。

三.低保问题的政策建议

城市低保制度是社会最后一道安全网,低保问题如不能合理解决,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促进低保工作人员专业化。

② 武汉复兴社区乱吃城市低保问题重重.东方网 仔细分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低保政策的具体实施没有做好。现在我国的低保工作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社区居委会是最终实施的机构,这种机构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对低保对象的审核主观性太强,使得低保工作实施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所以低保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要求非常紧迫。参照国外的做法,社区工作者是应该是低保工作的实施人员,他们具有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实施低保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漏保错保”问题,还能对低保人员的整体状况做深入细致调查,为低保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上海是全国社会工作者专业化最早的城市,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工作是必然趋势,他们的介入将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城市社区工作是解决现在社会就业压力的一个良好途径。现实是,由于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太低,难以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到基层社区工作,所以一方面基层社区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吸收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从事低保工作。专业从业人员的增加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一个重要部分。

低保工作监督机制的完善也是低保实践的紧迫要求。现在普遍存在“低保”资格审查中照顾关系问题,将自己的亲友纳为低保对象,而排斥真正的低保对象。所以低保对象的确立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就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群众对低保对象的监督,对低保工作人员的监督。

2.针对低保对象需求不同的情况,我国城市积极推行分类救助措施。“分类救助是指各地根据城乡低保对象的家庭结构、身体状况、劳动能力、困难程度等情况,实施不同的救助标准。” ③这项举措考虑了低保对象不同的需求,分别给予不同的救助。分类救助无疑是我国低保制度的一大进步,尤其给低保人群中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带来了很大实惠。

很多人提出要区分低保对象的不同需求,对特殊需求进行特殊补贴。如吴世敏等人认为应该综合考虑贫困家庭的需求,在医疗费用、学杂费和培训费、房租三个方面提供补充性的救助。但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分类救助的标准是否体现了公平原则,各地分类救助标准是否应该统一。笔者认为这样的举措如果实施好,肯定会有利于保障低保对象的生活,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成熟,许多保障项目还处在建设中,要处理好低保与其他保障项目的协调关系,避免保障部分重叠,造成社保资源浪费,在社保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先保障基本生活。3.城市低保标准确立应该遵循最低生活保障原则。

③张时飞,唐钧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形成.社会科学报,2008(3):2 在社会保障理论中,将贫困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基本生活没有保证,温饱没有解决,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或难以维持;相对贫困是建立在将贫困者的生活水平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低生活水平对比上的,是指比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低的生活状态。” ④我国现在国情决定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应该是遵循最低生活保障原则,即保障处于绝对贫困的居民的基本生活。如果低保标准太高,会影响在职人员的劳动积极性,还会产生福利依赖。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尤其是低保标准的制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刚性,给付标准一旦建立,就不能再随便降低,否则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现在就制定过高的低保标准,会给低保制度以后的发展带来负担。当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低保标准肯定要逐渐提高,让低保人员能够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国外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和完善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也要吸取他们的一些教训,如福利标准过高引发的福利问题。所以,低保标准的制定要合理,既要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又要避免养懒汉现象的出现。

4.低保应与就业政策相结合。前面提到的分类救助,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提高救助标准,给他们以很大的实惠。但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应该将低保救助与促进就业相结合。这一点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德国实行的失业救济,在给失业人员提供失业津贴的同时,更注重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以促进再就业,这一方面可以保障失业人员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出现失业救济给付标准太高而产生“养懒汉”现象。如果失业人员因为不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工作,将逐渐减少失业救济金,如果多次拒绝就业将取消其失业救济资格。我国在实行社会救助时,也应该实行这样的政策。事实上,有些地方已经在积极推行这样的做法,但是力度还不够。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实行这一政策,在给他们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再就业,如果拒绝,将逐渐减少低保金,直至取消低保资格,一方面防止养懒汉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低保人员自力更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长久之计。

④ 马斌主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7):263

参考文献:

5.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五

【摘要】 中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在近几年来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对城市公用基站的建设是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基础,是保障通信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移动基站的建设与城市规划出现了不同步的现象,导致当前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通信基站 城市建设 规划

一、移动基站建设的现状

当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基站数量庞大:移动通信基站作为通信传输的终端,其主要具备数量密集、占地面积小,分布范围大等特点。在人口稠密地地区,由于通信业务量大,基站建设的平均距离为五百米左右,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了三百米。除此之外,随着移动3G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对于通信基站距离的要求会更高,其主要原因是3G网络兼带传输互联网数字信号,由于发射信号强度所限,因此想要保持信号的强度,必须提高基站的分布点密度。(2)宏基站为主要形式:利用宏基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基站对3G信号的覆盖率较高,信号传输不受干扰、效果较好。在城市大型建筑物的内部以及地下设施中均可以较好的接收到3G网络信号,主要是采用了室内的信号分布系统,这样可以满足室内的信号要求。(3)基站发射天线的特点:移动通信信号的发射受到地形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在高海拔地区或者地形复杂的地区应该将基站天线架设的足够高,以满足移动信号的传输强度不受衰减或者干扰,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当前基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率高:在当前移动基站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通信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和规划,运营商为了抢占资源,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对通信基站的建设处于无序和重复建设性较高的状态之中。并没有遵循基站在各个运营商之间的共享原则,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2)审批过程繁琐:由于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问题缺少相关的规范及指导,与城乡规划建设处于失联的状态,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城建管理部门由于缺乏相关条例的支持,对其审批流程繁琐、周期长,对其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3)对环境以及居民的影响:建设基站势必会对周边环境带来辐射等影响。如果临近居民区,居民由于缺乏相关的科学认识及了解,基站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遭到居民的投入和阻挠。(4)选址问题: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土地为了稀缺的资源,所以基站选址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3G通信业务的发展,需建设要数量密集的基站给予支持,因此在人口密集区的选址问题已经凸显。同时由于基站的存在,也影响了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价值,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相关对策

针对移动通信基站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研究制定相关对策来保障基站建设与城市建设、环保的和谐共存。

(1)统筹规划,合理建设:对于通信基站进行适当的管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在建设的过程中对质量要严格把关,保障运行效果处于一个高水平的状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划流程来进行操作,禁止为了抢占市场资源而进行重复、盲目的建设。从整体的发展方面需要各个主管部门进行协作配合,以缩短审批时间加快建设进度,同时还应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保证基站有序合理的进行建设。(2)出台相应管理标准:城市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也应该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体系,也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建设中,城市规划与移动通信架站的建设处于脱节的状态中。编制《城市公用移动基站专项规划》条例可以保证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基站的选址做到定位落实,根据基站的密度以及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减少因重复建设导致的资源浪费,最大限度的降低投入成本,提高通信资源以及土地的利用效率,对城市基站的设计和建设进行有力的指导。(3)加强管理及宣传: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出规范性文件来对基站进行后续的监管,明确管理职责,落实到位,加强对公用通信基站的管理。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将互联网等媒介及时的向公众宣传辐射方面的科普知识,指导群众科学的认识辐射,走出传统的误区,消除群众对基站建设的恐慌心理,相关建设部门还应做政务公开,以听证会等形式使他们了解基站建设的细节以及建成后对带来的好处等,得到群众的支持,从而达到和谐共赢的目的。

四、结论

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行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尤其是设置于城市的移动通信基站,其建设、布局以及审批都应该符合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要体现出人文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还要做好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资源共享工作,避免重复建设,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现象的发生。通信、城建等职能部门也要加强自身责任,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对策来解决,保证城市通信基站在建设过程中建设畅通无阻。从当前来看,加强城市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进程势在必行,做好规划管理是重中之重,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思。

邮寄地址:

董柯 联系电话***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后卫寨立交向西100米启航时代广场A座22楼,邮编710000。2bn

参 考 文 献

[1]宋永胜.无线基站集约化建设策略分析[J]移动通信,2011(10)

6.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六

【摘要】 随着农民工这个群体的不断壮大,他们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农民工问题也成了社会热点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本文在对上海城市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问题 问卷调查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11月18日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达2.45亿,超过总人口的1/6,其中“8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到了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4.77%,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城市时代。

从十八大以来中央方方面面的会议,都非常重视“推进城镇化”,我们站在又一个历史节点上,作为城乡之间的纽带、推进城镇化最重要动力元素之一的农民工是问题的关键,而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使他们安心地在城市工作,不但是促进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案,也是推进城镇化的一剂对症良药,解决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迫在眉睫。

一、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情况问卷调查

我们这次的问卷采取实地调研,主要选取了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上海火车站以及上海南站这两个地方,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回收率达到77.78 %,获得了大量的真实数据。

在140位被访问者中,大部分农民工来自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湖南省、东北三省及安徽省等地。其中,男性人数占到84.29%,在总数上男性大于女性。他们的年龄以20岁―30岁的人数最多,占到总数的45.71%,30岁以下的人数占总数的50.71%,30―40岁的占总数19.29%,40―50岁占到14.29%,50岁以上的同为14.29%。从统计出的数字来看,目前,城市农民工中,青年人是主体,这次调查中,95%的农民工都来自外省,而其中56.43%的人为已婚,42.86%的人未婚,因此,现在到城市务工人员虽然以年轻人居多,但很多都是已婚的青年农民工,他们不但要解决自身在城市生存的问题,还要解决一家人的生计问题。而我们调查得出他们的月平均工资,75.53%的人在1000―3000元左右,5.11%的人还在1000元以下,15.57%的月平均工资在3000―4000元,只有3.79%的人在5000元以上,而且,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这部分人往往从事的是高危险的行业,例如:驾驶土方机、高楼修缮、清洁等工作。

从受教育程度上,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仅为整体的12.5%,大专以上的仅为4.42%,一般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小学毕业的占总数的45.78%,初中毕业的占27.31%,没上过学的占8.99%。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城市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有的农民工识字很少,更别说要其与企业主、工地老板去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当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去维权,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极为陌生又难以操作的事情。

在本次调查中,85%的务工人员选择来城市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能赚到钱,57.75%的农民工在农忙时要回去处理农务,有时需要回去的为23.34%,基本不需要回去的为17.04%。而且75.67%的农民工表示,他们在城市工作15年的可能性较小,15.26%的人表示不可能在城市连续工作15年。由此可见,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都是以打短工为主,他们工作的时间既有季节性又有不稳定性特点,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城市工作的高流动性。农民工们由于不长时间待在一个城市、经常要换工作地点,所以他们更多的人选择回乡参保。参保情况见图1。

当问到未来哪种养老方式可靠时,60.77%的人都选择了靠自己,10.54%的人选择了靠家人,只有15.41%的人才觉得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可靠。面对是否认为社会养老保险能否对老年生活起到保障时,70.47%的人都选择了“不好说”,20.23%的人认为基本能保障,而认为完全能保障的人仅为1%。而当问起“国家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个人养老问题持什么态度”时,只有7%的人有很高期望,20.1%的人有较高期望,将近72.9%的人有较低期望和不抱期望。采访中的73.21%的人都不愿意或者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采取“不好说”的态度,只有26.79%的人愿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而面对“养儿防老”的说法大家似乎都比较认同,这说明以前农村的老观念、旧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

当涉及到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占工资多少比例时,农民工们都觉得占的比例越少越好,因为他们平时的生活负担已经太重了,承受不起高额的额外支出,更多人宁愿选择不交养老保险。具体见图2。

当问到养老保险金的缴费年限时,多数农民工都表示年限越少越好,其中48.76%的人选择缴费年限在10年以下,20.44%的人选择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下,17.23%的人选择缴费年限在20年以下,12.89%的人选择缴费年限在25年以下。

当涉及到愿意选择在哪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时,80.13%的农民工表示愿意回乡参保,选择在工作所在城市参保的仅为10.56%,选择暂时不愿参保的为6.47%,可见农民工们对企业主、老板、社保部门极度的不信任,宁愿回乡参保,也不愿在城市“浪费”这一部分的钱。这就造成了城市农民工尽管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工作,但最后还是被区别对待,甚至回乡养老的尴尬局面。

这次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得到了大家的认同。题目是“如果单位和您个人每月各出一部分资金,并将此两项金额的合计数以类似银行储蓄存单的形式发放到您手中,作为你的个人财产,由您自己保管和携带,专门用于您将来的养老保障,您愿意接受这种做法吗?”对此,绝大多数人表示赞同,并且大家认为,在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管理上,以后应该多多采取这样的方式。如图3。

最后是我们关于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中最大困难的探讨,多数的原因就是因为收入不够高,平时的月收入只够解决日常的温饱问题,甚至还不够用,对农民工来说又怎么愿意从本身低水平的工资中再拿出一部分用于缴纳养老保险呢?见图4。

二、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查阅和通过对14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各地农民工养老保险规定的口径不统一,差异巨大

据调查:农民工能够稳定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为2年左右,在一年内换工作的比例超过50%。许多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不高,在频繁的换工作、换工作地点的同时还要去了解学习每个地区不同且繁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规定,这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巨大。另外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立法现状是全国性立法滞后,地方性立法差异大、立法层次低。这些使得近3亿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率很低。

2、农民工参保率低、退保率高

正如问卷调查显示,由于大多数农民工自身的文化不高,自身收入水平比较低,再加上许多私营企业的业主社会责任感不强,一般不会主动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费,导致农民工参保率低。

另外,农民工退保现象长时间以来就存在,近年来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一方面农民工社保问题得不到充分解决,这必然会损害农民工自身利益;也正是因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打击了企业以及农民工缴纳保费的积极性。同时,制度本身也不能为农民工参保提供便利条件。这些都是农民工退保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3、转移衔接机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农民工流动性强,他们有着在不同城市参加过养老保险的特点。转移接续机制尚不完备,但在实际操作中农民工很难合并其他各地已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新的《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规定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可以进行转移接续,但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成熟的制度,新制度与农保的接续也就无从谈起。另外按有关规定,农民工可以选择:一是,只在一个城镇参保,随后就一直在这里,积累缴费至规定年限。二是,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转移到社会养老保险机构统一接收农民工在其他城市缴纳的个人账户余额。三是,农民工将已缴纳的个人账户余额转入其户口所在地。这几种方法看似容易,但在实际操作中执行起来却不尽人意。

4、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过长、资金过高

按现有的政策规定,和城镇居民享受养老保险的年纪一样,男性达到60周岁,女性达到55周岁,并且持续缴费达15年以上。由于农民工基本上从事的都是餐饮业、服务业、建筑、搬运、工厂流水线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流动频繁,他们最多在一个地方持续干上5、6年,一般纯体力的农民工大概为2―3年。这就导致许多农民工在同一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很难达到累计缴费15年。而农民工大多数从事的是低报酬的工作,所以15年的缴费年限对于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经济压力。

5、缺乏对用人企业应负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

处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在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际运行时,必然有一些企业会千方百计不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不缴、欠缴、缓缴、瞒报参保人数、缴费工资、不办理养老保险登记、不提供有关资料等行为都可能出现,现在还没有制定严格的监督和惩罚办法,来遏止以上行为的发生,这势必会使农民工的参保积极性和权益受到损害。

三、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1、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工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18%的农民工表示不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21.5%的农民工表示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养老问题,两项相加的比例高达39.3%,这说明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自我保障意识薄弱,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养老保险上的需求。因此政府相关部门急需加强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可借助网络、新闻媒体、讲座等渠道,向农民工宣传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知识,从而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参保积极性。另外,要对村里和城镇企业中的农民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让他们的社会养老保险有更强的法律保障。

2、加强立法,出台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任何一项制度只有被法律形式明确后,实施起来才有合法依据。因此,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应尽快出台一部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把为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作为每个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将农民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进行专项管理,确保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同时还要用强制手段对农民工保险进行约束,明确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措施,依法惩处虚报用工人数、逃避缴纳保险责任等现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鉴于我国的现实国情,本文认为现阶段应该采取分类、分层的方法,分步骤地解决农民工的养老问题。我国农民工群体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完全市民化的农民工,这一类农民工相对固定,易于管理而且大部分已是熟练工人;二是市民化程度较高、流动性也较强的农民工,这类农民工具有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工作流动性大、收入不稳定且偏低等特点;三是市民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即间断性在城镇务工和回乡务农,以农业为主,以务工为辅。对于第一类农民工应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与城市职工相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企业缴费比例由各地方政府确定。第二类农民工建立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农民工可以凭借身份证和工作证明在务工城市的社会保险机构办理个人账户,并能够随时查询。采取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就等于每年都为其账户注入资金,在其老年时就可积累一部分资金,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于第三类农民工,进城务工只是他们的短期行为,他们的“根”仍在农村,本质上还是纯粹的农民。因此,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把他们纳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可行。

3、加强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监管力度

近年来,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许多文件、法案,对农民工养老问题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各个地方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可见,在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问题上,光有办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各个地方政府、企业实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过程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地方政府只注重本地的招商引资,而对于一些不规范的企业不给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金采取了默示态度,建议成立相关的协会组织,专门监督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情况。这一组织独立于政府部门,但有权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上监督政府、监督企业,并且对于这类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组织,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引导。这样,就能更有力地确保从中央到地方关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各项法案、规定的执行效率不断提升。

4、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中国目前社会结构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容易人为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造成管理上的不便。可以说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阻碍了中国城镇化进程,农民工进了城,在城市工作,但他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仍然在农村,因此改革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势在必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第一就是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逐步解决现有2亿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全面放开小城镇的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小城镇的限制”。

5、加大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养老保险金管理效率

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两难”,一是用工企业或单位缴费难征收到位;二是保费转移、接续难。这严重挫伤了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也给农民工下一步的续保造成了困难。另外,转移手续繁琐和办理手续所涉及的部门多,一些文化程度低的农民根本无法办理,或者去办理浪费了大量精力,因此,社会养老保险有必要实行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这样既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又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7.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七

通过对金华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 了解目前金华市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不足之处, 提出建议为政府建立符合金华市特点的社区体育管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金华市行政区划为标准,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义乌市四个区域。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四、金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在社区体育筹备建设过程中, 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困难, 简单归纳有以下几点。

1. 社区体育基础设施不足, 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要。

区体育活动场地与社区健身设施是进行社区体育活动的基础, 社区成员健身手段的选择多样性与否也取决于此。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金华市的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状况总体情况还不容乐观, 大约六成的社区缺少基础体育设施, 既有的体育设施保养比较差且功能单一, 现有的社区体育设施在档次、规模、种类上都满足不了体育活动的需要, 亟需改善。进入2010年后, 金华市新建设的住宅小区, 汲取了先前的经验教训, 纷纷加大了对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 总体状况良好, 但是, 一些老旧的小区还是处于没有体育设施或体育设施比较简陋的尴尬境地。为弥补这一劣势, 虽然开工建设了许多健身的体育设施, 但因为同步的的维护和管理没有跟上, 一些社区体育设施己难以正常运转, 导致许多居民普遍认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状况一般。

2. 体育经费不足导致社区体育活动举步维艰。

对于社区体育来讲, 社区体育经费是社区体育开展的重要保障。尽管金华市体育局和政府对社区体育给予了充分重视, 但这种重视还没有完全体现在社区体育经费的投入上, 社区体育经费还很欠缺, 仅依赖企业赞助和个人交纳等途径只能维持目前的状况, 社区体育要发展显然是远远不够, 社区迫于经济形势只能从事一些低成本的体育活动, 经费来源这一项成为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金华市社区体育发展状况。究其原因, 是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经费投入具有较大随意性和不固定性, 经费投入缺少相关政策法规规范。

3. 人才缺乏导致社区体育发展缓慢。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乃是人才的竞争, 社区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 即社区体育指导员。他们是社区体育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的质量取决于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状况。目前, 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养水平还比较低, 正规院校毕业的体育人才尤为匮乏, 既有的社区体育指导员中大部分人体育知识匮乏、基础薄弱, 几乎没有经过任何正规化的培训, 很多所谓的体育指导员仅仅是某项体育活动的爱好者, 绝对不可能对居民的社区体育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 这样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直接影响了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五、解决社区体育顽疾的措施

1. 汲取社会力量建设维护社区体育基础设施。

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 努力汲取社会的力量进行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对社区体育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 应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 街道社区方面对于老旧的体育设施, 落后的坚决淘汰, 损坏的坚决维修。第二, 街道社区领导积极出面协调社区内场地设施的利用, 鼓励企事业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在社区内捐赠、修建体育锻炼设施, 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2. 多渠道筹集资金, 推动社区体育活动开展。

金华市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保证对社区体育建设资金的投入, 确保社区体育经费来源固定化, 稳定化。比如, 可以抓住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和大型展览会等活动筹措资金, 或者建立市—县 (区) —街道—小区四级联动拨款机制, 确保资金来源稳定性。

3. 解决人才问题。

一方面, 建立金华市高校体育人才储备库, 争取本地人才加入到社区体育建设的历史洪流中, 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和迅捷性让更多外地人才了解到金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急迫性, 给予优惠就业政策吸引周边乃至外省体育专业人才来本地进行社区体育的建设。

六、结语

金华市的社区体育建设总形势不容乐观, 但应该看到事物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从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人才三方面努力, 这种不乐观的局势很快就会改观。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城市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体育作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体育,金华市

参考文献

[1]孔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J].体育与科学, 2011 (4) .

[2]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4.

[3]陈华伟.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4.

8.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八

中国农村在25年的国民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稳定地解决了中国农业问题,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并通过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使2.25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摆脱贫穷;使2.5亿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或者流动就业;他们在中国GDP长期增长份额中贡献率平均达46.26%,但是人均年收入水平却只是城镇居民的1/3弱;城乡之间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更是差距巨大。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奥秘也可能恰在其中。

在中国非农就业率已达53%,而城镇化率仅41%的现实条件下,数亿实现劳动力转移和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几乎相当于城镇人口的1/3。尽管被承认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生力军。但是,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地位却并没有如城镇户籍居民那样享有公平的福利待遇。这种制度瓶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已经逐步显现。近年来,农村产值份额、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农产品和工业品都先后出现销售持续疲软等问题,证明单纯靠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靠分散化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经济多年内需不足的问题。在加入WTO之后所持续出现的国际贸易纠纷,中国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持续超量增加等面临的国际压力看,中国经济增长必须实行转型,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必须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种种矛盾问题,使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

城市发展的问题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内需发展不足问题,缓解城乡和区域间日益扩大的差距问题,“十五”(2001-2005年)时期,中国政府实施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5年来城市因行政区划调整,城镇数量减少,城镇规模和质量有所提高。由2000年的663座成2004年的661座,特别是县级市(大多是小城市)减少了26座,基本变成中等城市的市辖区。市辖区数量大幅增加,增加65个,2004年达到852个。表现为中国的大中城市数量虚假上升。小城镇由于乡镇合并,减少521个,2004年总数为19171个,规模和质量均有所提高。

五年来城乡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的目标基本达到,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36.2%,提高到2004的41.76%。城镇地区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总体上看,一方面,中国加快城镇化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特殊性,中国城镇化在农村土地征用、城镇建设拆迁、流动人口落户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土地城镇化大大超前于人口城镇化

城镇用地效益高资本投资也大,边际效益变化快,农用土地效益相对较低,资本投入也相对较少,边际效益变化相对平缓,因此,城镇用地远远少于农业用地。而一旦城镇用地过多,则必然会出现土地撂荒,土地产出为零,甚至为负数的情况,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土地配置的不经济。这次宏观调控的起因之一,就是开发区和房地产建设过热,导致大量城镇征用的建设用地闲置。据2003年国土资源部对24个省市区的调查,当时中国各类开发区达5658个,开发区规划面积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其中开发不足和闲置的土地超过70%以上。这充分说明,中国土地城镇化速度太快,城镇土地边际效益大大下降,而且耕地资源的大量占用,直接威胁着中国粮食安全。

相对而言,中国农村人口的城镇化速度并没有相应地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理论上讲城乡劳动力边际收入差距越大,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就应当越快。近年来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43-1.44个百分点,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说明城镇化速度尚没有达到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程度。中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存在许多人为的水分(主要是设区的市将所有的区人口均视为城镇人口),也就是说,中国实际城镇化速度并没有这样高。

当然,由于中国农村内部的非农产业化进程十分明显(乡镇企业的崛起),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的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大特点。但从长远看,随着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对它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分散、分离、低分工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工业化未能有效地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中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其就业比重严重背离,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发挥得并不明显。据统计,2003年中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已高达52.3%(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3%),而第二产业产值就业比重仅为21.6%。西方国家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曾高达48%左右,说明中国制造业还有非常广阔的吸收劳动力的空间。事实上,2003年中国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已达50.9%,超过农业就业劳动力的比重,然而我国城镇化率只有40.5%。城镇化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工业化仍处在重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仍然较高,对第三产业的服务要求相对较低。二是轻纺工业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所需劳动力相对下降,再加上这些产业外向度高,在国内无法带动后续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分散布局的乡镇企业,不能有效地集中人口。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非农产业的集中发展和产业群难以形成。许多地方工业布局过于分散,与原有城镇脱节,没有带来应有的人口集中的效果。这既造成土地的过多占用,又不利于集聚和规模效益的形成。中国工业化仍处在中期阶段,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城乡二元的制度差异使城镇化与农村发展遗留问题多

近年来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国家加快农村社会发展方面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了城乡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指导方针:即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但城乡积累的制度矛盾非常尖锐。

(一)土地及农民工权益等制度环境成为城乡协调的突出矛盾

在经济上,主要是城市向农村扩张征地,使农民成为无地、无业和无保障居民,引发严重社会矛盾和危机。由于中国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国家规定标准低,农用土地的使用者往往无谈判权和处于谈判的弱势地位,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往往又不能很好地代表农民的利益,从而导致失地农民在土地实际补偿更低,安置问题日益严重。农民上访事件中80%与土地问题有关。

在社会发展方面,流动人口增多,造成城镇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农民工落户问题突出等。据统计,全国流动人口1.6亿人包括城市间流动人口,他们在异地打工,一方面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又由于公共建设和管理方面财政投入不足,使得农民工被排斥在外难以有效地融入当地社会,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从根本上看,巨大的流动人口不仅与城乡分置的户籍制度(其背后是许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革)有关,而且还与各类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数量太少以及布局不均有关。

在生态环境上,城乡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都比较突出。以水体污染为例,东部地区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以及一些小城镇周边的河流与湖泊水体都受到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化到5类水以下,连农业灌溉的用水标准都达不到;中西部水体污染也日趋严重,而且污染程度及范围成加速扩张的态势,全国除了长江沿岸一些城市水质相对较好外,其他中西部城市附近的水体都存在污染问题。农村环境的“脏、乱、差”也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二)城乡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差距状况

25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和城乡体制改革,为城乡居民生活福利的改善,固然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城乡之间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发展滞后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有些方面的矛盾开始突出。

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一是在教育方面。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小学文化程度占42.8%,15岁以上文盲率为8.3%,高于城市23.8%和4.0%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无疑是中国城乡之间最大不平等。我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2000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57.7%。长期以来,由于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

二是在医疗方面。改革以前,有85%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但80年代以后,合作医疗大面积滑坡。现在只有10%的村有合作医疗,而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2000年城市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60%,而农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则达到90%。1999-2000年,占中国总人口60%~70%的农村人口,只消耗了32%~33%的卫生总费用。2000年,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8.6元,城市居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710.2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4。农村卫生事业费占全国卫生事业费的比重仅为32.72%,农村人均卫生事业费仅为城市人均事业费的27.6%占,或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1.0%。目前,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基本上处于自费医疗的状态。1991-2000年,政府农村卫生预算支出累计只有690亿元,仅占政府卫生总预算支出的15.9%。1991-2000年期间,我国政府卫生预算支出增加了506.71亿元,而用于农村的卫生支出只增加了63.08亿元,仅占12.4%。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191个成员国进行的医疗卫生筹资公平性评价中,中国排在倒数第4位。

(三)农村及城市贫困问题

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中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3%以下,但扶贫开发仍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目前农村还有261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人民币668元以下,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农村近5000万刚刚脱贫的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弱,巩固温饱的难度很大。

挑战之一: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很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测算,如果按照低收入现行标准,即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仅相当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1/3),目前还有8517万人口也属贫困人口。若按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约折合2.5元人民币,即人均年收入约900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中国贫困人口就增加到1亿人,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当然,由于中国农民拥有个人承包的责任田作社会保障,贫困的概念和内涵与国外有所不同。

挑战之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到2003年底,城镇“低保”项目覆盖了22002万城镇户籍人口。而且农民工流动就业中也有贫困问题,据估计他们的贫困发生率高于城镇居民达到14%,依此算来,1.5亿农村流动人口意味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在贫困人口相对减少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目前中国贫困人口与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在迅速扩大,贫困群体的相对弱势地位更为突出。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2003年为14.12,2004年扩大到14.29。

国外出现城市贫困,更多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贫民区当中。中国目前从防止城市病角度去理解,不允许出现贫民区。但实际中国不少城市中出现“城中村”已然就是变相的贫民区了。于是也有人主张,为防止发展中国家悲剧在中国重演,与其让农民大量流入城市,不如国家投资建好农村,让农民留在田园风光里,免受贫民区之苦。

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在城镇,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农村目前基本上是依靠以集体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家庭保障模式,农村社会保障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重点,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小范围进行改革试点以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中国推进城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人口自由迁徙,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关于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的对策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十五”时期的实践表明,这条城镇化道路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目前,关于中国城镇化道路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一是大城市论;二是中等城市论;三是小城市和小城镇论;四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论。本文坚持主张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并着力主张大力发展各类城市的数量,形成完整的城镇群体系,努力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城镇土地的盲目扩张,实现城镇的高度有序的集约化发展。

由于建设新农村作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新提法,公开的争论虽然不多。但也有突出生产、生活或者建设与改革不同侧重点的种种考虑。不妨在此提出来以供参考。

现分别叙述如下:

——关于优先发展大城市的主张。其有利的论点主要有三:一是城镇规模效应。城镇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大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二是大城市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容纳更多的人口,孕育更大的市场。三是只有大城市才具有国际影响力,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反对的主张也有几条理由:一是大城市带来的城市膨胀病,或称“大城市病”,如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犯罪率高等,成为长期困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难题。二是大城市效益高,但投入也相对较大,只有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可能建设更多和更大规模的城市,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没有到大规模建设大城市的阶段。

——关于优先发展小城镇的主张。其有利论点:一是城镇化的成本低,投入相对较少。二是城镇化过程平稳,社会转型的震动相对较小。符合大众人口城镇化由农村到小城镇,小城镇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一般规律。三是小城镇市是城乡结合部,大力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一是小城镇就业机会少,难以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就业问题。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较落后,如果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则投资效益又不高。三是小城镇造成面上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关于优先发展中等规模城市的主张。其有利论点:一是可以避免大城市的膨胀病,又能克服小城镇的规模不经济问题,中等城市已成为世界性城市化发展的潮流之一。二是如果同时考虑城市规模效益和城市建设投资成本,则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最高的投资效率。三是中等城市是大城市的郊区化和小城镇成长的主要归属。反对的理由有:一是中等城市的市场竞争能力有限,不能提供高层次的需求,如大型娱乐项目和国际性的活动空间等。二是对上一级层次的大城市和下一级层次的小城镇,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难以形成自身城市发展的特点。

目前,主流的城镇化道路的思想仍然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既符合城镇按规模大小具有一定的功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城镇群体系的一般城镇理论的原理,又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各类城镇都有所需求的客观实际的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数目太少(日本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221座,美国3万人以上的城市1100座),城镇体系不完善,空间布局也不协调。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今后中国城镇化的道路可以这样考虑:着力发展各类城市的数量,形成完整的城镇群体系;努力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城镇土地的盲目扩张,实现城镇健康、有序的集约化发展。具体说来,大中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注重数量的增加,以不断增强大城市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更需要大城市起到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的作用。同时必须明确,无论今后城镇化如何发展,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未来2.5亿农村转移的新增城镇人口中将有1/3要靠小城镇发展来容纳。

目前,中国建制镇密度已达21.1座/万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县级行政区7.1个,已与发达国家小城镇的密度相差无几,因此,未来中国小城镇应当主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特别是东部地区要率先建立一批实力强大的小城镇,努力探索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途径。中小城市要增加数量和提高城市功能并重,尽快地形成中国制造业主要基地,承担起沟通大小城镇,协调点与面关系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与国际经验相比较,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方针,要特别突出强调都市圈、城镇群和城市带的建设作用,这是确保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要积极围绕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卫星城镇,鼓励近地城镇形成分工合作有序、经贸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以增加整体区域的经济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是地方政府作为城乡统筹重视“三农”问题的一种倾斜政策比较早就提出了。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仿照韩国的新村建设:建新村,改造农民的住宅,同时实行“三改”或者“五改”。即改水:建立上下水系统;改厕:建立卫生间;改灶:由烧秸秆柴草为沼气或者是秸秆燃气;改路:村庄里面的道路整修;改电:农用电网改造;也有五改中包括改造住房。还有提“五有”即有篮球场、有垃圾填埋场、有生态小公园、有禽畜饲养栏、有建设规划。当然资金问题,都是各级政府从各个部门支持农村的资金中集中一些,乡村集体也拿出一些,最后农民也要掏出一些。

也有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主要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农村医疗卫生保健问题、农村低保为中心的扶贫救助体系建设问题等。

也有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包含了未来农村改革和发展全部内容:如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建设;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综合改革的相关内容:如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等。

必须特别强调:城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式都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但唯一不能动摇的是推进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决心,因为过去对城镇化政策的摇摆已经给我们的发展曾经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新农村建设历史上也有这样那样的经验教训。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奢望重新将农民留在农村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是,现在及将来不可能也不愿意在城镇中就业和居住的那部分农民在农村的发展和改革问题。无论中国城镇化程度达到多高,总有相当部分人口要留在农村。而不可否认这部分农民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依然是息息相关,现代化的进程已经决定中国决不可能还存在有世外桃源般的原始农村了。也就是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将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这些产业未来选择只能在城市地区集中发展起来才有规模效益。中国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中国大多数人未来也同世界潮流一样,主要生活在城市化地区,可以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消费问题等等。集中城镇化道路就是必然趋势。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中国走了独特的分散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道路,但也付出了代价。今后就要学会矫正偏差,走集约型的集中城镇化的道路。

中国城市的环境承受力有多大,始终是人们所担心的。一个晚上给所有农民工都解决城镇户籍,让他们都涌到大中城市来,享受目前城镇居民的一切待遇也是不现实的。目前中国的非农产业就业率达到53%,高于城镇化率超过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有1.3亿非农就业在农村实现,他们的产值税收多数却归了城市或者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另外,还有1亿多农民工已经进城,贡献了积累,但却没有享受城市的福利待遇。近几年,各类城市的面貌改善很快,这里面农民工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无形中由于农民工的竞争参与,大幅度降低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本。尽管有一部分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到了中西部地区(这是城镇化发展作为增长发动机良性互动的必然结果),但是农民工通过非农就业税收、低工资成本、缺乏各种城市的社会保障等福利,加上部分农民被剥夺土地所贡献的土地增值收益等,各类城市政府和开发商、外商等从农民工身上贡献所获得的好处,已然大大高于城镇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压力所付的成本。城市发展已经不可能离开这些农民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依然如此。中国城镇化的高速增长已不可逆转。因此经济发展核心,体制改革的重心应该在这部分人身上,哪里是农民工集中的区域,哪里就是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也是城乡统筹的关键区域。未来中国城镇化增长的中心,都市圈、城市群或者城市带,就是这样的区域。

上一篇:新加坡国立大学专业下一篇:象棋培训班活动总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