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论文教学案例

2024-10-16

课改论文教学案例(共8篇)

1.课改论文教学案例 篇一

高中语文课改论文:

如何做好高中语文课改教学

“新课程”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衔接中的一大亮点,也是素质教育中最体现教与学双方价值的思想的改革。“新课程”的出台,尤其为应试教育下的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气息,语文品质和写作素质在“新课程”的人文关注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让我们感受到写作教学已经走出瓶颈,教师正运用新理念把它变成让学生终身受用的生活能力之一。可以说,从“新课程”里看到了教育的明天。语文教师如何将这一世纪重任得以完美无憾地承传下去,需要有以下的思考:

一、语文教学应在继承中稳步发展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大体符合实际,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选修必修的课程结构确立,虽系由传统发展而来,但必修的基础性内容不足,选修不便操作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过高等脱离了实际,有待完善。当前,各校青年教师比例大幅度上升,教龄六年以下的教师占了绝大多数,有的连必修课都难以上好,何况开设一门甚至多门选修课,更何谈个性化教学?过去个别学校“统一教案,灵活操作”的施教模式当今仍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保证基本目标的实现,避免由于同年级教师素质不一导致的学生素养缺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不能忘记传统的、实践证明有效的教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需要,接受性学习也需要。需要讲解的时候,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主体作用和滔滔不绝的一堂课,如果确有必要且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方法的掌握、情感的熏陶,我们为何不去做呢?语文教育几千年特别是近百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不能盲目否定,需要继承和发展,更不能割断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谈改革,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仍要继承。

二、用活动推动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学生“活动”,用活动推动语文学习,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师生在课堂内外的活动中形成互动的关系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最显著的特征。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1.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既生动有趣又高效艺术地将文本学习转化为一个个活动(含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提高是实施新课程教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活动中,学生主体得以体现,课堂教学易于生成,综合能力得以锻炼,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调控、引导也彰显其“平等中的首席”主体地位。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堂讨论活动,既体现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理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是教师最乐于采用的活动形式。但它的设计、调控也是最难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科学的讨论方法,达到实效的讨论目的。

2.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课型,两者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高的两大主要途径。社会语文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学校语文虽与之不同,但借鉴社会语文学习的规律、要义,精心设计、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提升能力,是课文教学最有力的补充。现实状况是,不少老师不重视语文综合实践课,或在上该课型时,把它上成了社会实践课、班会课、历史课或“四不像课”了。既然是语文教学,该课型的操作无疑应做到“语文”“综合”“实践”的统一,尤其要突出“语文”。

3.应用性实践活动

教师应根据学情广泛地开展各种语文应用性实践活动。我们要高度重视“活动”在语文

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排练后的演出,而是学习中的真实事件。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剂品,而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核心。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少数优秀生得意洋洋展示自我的舞台,而是每一个学生实实在在吸取营养茁壮成长的土壤。语文学习活动必须有提高语文素养的实际效果。

三、高效、实效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关键

在理念层面,广大语文教师经培训学习后对新课改的认识基本到位,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受一些研讨课、评比课的影响,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花哨,机械实践新的课程理念,不重视教学的实效,不能高效率地教学,形成了新的“少、慢、差、闹”现象。

课堂组织形式不是最重要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无论是课文教学还是练习测试,无论是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教师传授„„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方法上有形成,情感上有陶冶,思想上有启迪,习惯上有改进才是目的所在。一句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原点、基准,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语文比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更容易翻出一些新花样,如热热闹闹的课本剧表演、轰轰烈烈的合作讨论、旁征博引的扩展迁移、刻意而为的启发互动、随意无义的多元解读。语文课在其他学科教师的眼中俨然成为“大杂烩”“小品课”。鉴于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无效的课堂形式不是新课程的必然特征;过程高效,结果实效才是教学的根本。

四、学法指导是教法研究的核心

学法指导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学的问题,探讨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语文能力主要是习得和学得的,研究“习”和“学”的方法特别重要。由于语文学科的复杂性,我们既需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也需要人为地把语文按板块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探究其不同规律和学法。我们要具体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听课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早晚自习的方法、复习应考的方法和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演讲的方法等语文实践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研究学法比教师研究教法更重要。学法指导旨在使教与学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学法指导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实效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在备课、实施教学等活动中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把精力全都放在如何备好课、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教学策略等方面,没把学法指导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理解不到位。

我认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继承是前提,活动是重点,高效是关键,学法指导是要害,四者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如此才能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高效、实效地进行。

浅谈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新论

http:// 2010-12-2 16:01:33-

论文关键词:放手;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论文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改革的延伸和深入。由于学生的阅历与知识结构、信息渠道与信息整合能力、理解与分析问题能力的不同,高中生已经养成了自学与独立思考的怡情养性习惯,具备了“自学”与“自教”语文的能力。教师的任务不是去牵制他们,而是放心、放手去发现、培养、提高他们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头戏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语言课程改革的延伸和深人,也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全面深入推进我们高中语文的课程改革,是摆在我们每位语文教育同仁面前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

由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课程改革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性质。在整个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中,要算语文学习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外延最大,人数最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语文学科的启蒙教育已由原来的学前教育延伸至“胎儿教育”;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把家庭语文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孩子上学以后,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购买大量激发孩子识字、阅读、写作兴趣的语文读物,着力培养孩子会话、作文等语文能力,它为孩子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奠定了必备的基础。按照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uJ(睨’要求,我们现今的初中毕业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写作和会话等语言能力。基于有了这样的铺垫,我们有理由和信心提出:高中语文老师,请你用“放手——牵手——放手”的方式教语文。

其实任何一种学习都需要“放手”,给出学生自由振作奋飞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早在先秦时代,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就是十分民主的,他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论语》里面描述孔子与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讲课”与“听课”的民主场面,课堂里没有“威严肃杀的氛围”也没有正襟危坐的“主题内容”定调,先生只是抛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各自谈谈自己的治国想法罢了,没有任何限制和束缚,大家不分长幼,畅所欲言,各讲各的治国方略,各谈各的理想抱负。大家纵横侃侃,无所顾忌。在这节课里,师生平起平坐,孔子不是“权威”,学生不是“容器”。师生问是一种融洽的探讨和研究学问的朋友关系。实在是最早的民主语文课堂,也是最早的“放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一文中指出:“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存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众所周知,学生的语文兴趣是从多个渠道获得的。它可以从与一个擅长交谈的作家那里获得,也可以从泥巴裹满裤腿的幽默的老农那里获得;可以从优美的诗文朗诵会里获得,可以从一次动听的故事会中产生,还可以从自己亲身上课的体验中培养,今天,更多地还可通过网络等媒体来获得。总而言之,学生语文兴趣和语文素养的获得是多样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学生的智力,这是“放手“的第一个理由。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关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主张:即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他说“我们要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

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给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注人了新的活力,给学习高中语文带来了更多更快的便捷,学生通过电子阅读物、网络、电视等媒体获取的语文信息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某些知识层面和领域里,或许我们还比不上高中学生,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为什么要以“权威”自居呢?这是应该“放手”教学的第二个理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早就告诉我们:“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他旗帜鲜明地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人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语文教学完全可以这样做!

记得我在两年前放手让高

一、高二学生“自己学语文”、“自己教语文”的那些日子,师生之问的那种学习语文的乐趣无与伦比。我印象最深的是让学生去完成高一下学期“综合性学习——《兰亭集序》与书法文化”内容。按照传统的做法,我会将王羲之的生平逐一讲个够,然后逐句讲解《兰亭集序》,再发展到重复讲解主题思想,时代背景,段落大意,词法句法篇法等。学生上课时会按照我的意图做好笔记,然后囫囵吞枣地“吃完”,至于他们需要哪些,能够消化多少,真正掌握多少,我是无法预测的。过去所上的《兰亭集序》,学生课后对王羲之兴趣不浓,对文章内容一知半解,至于问到古代文人为何要“曲水流觞”,更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回答。更觉得纳闷的是,我为了上好《兰亭集序》,准备了四个课时的时间,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可是收效并不理想,学生对王羲之的了解非常肤浅,正中了叶圣陶先生所言的“少、慢、差、费”,难以达到“多快好省”。基于有了以上教训,我在完成综合性学习“《兰亭集序》与书法文化”教学任务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准备,决定让他们当“老师”,我来当“学生”。同学们高兴不已,也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与兴趣。

本次课,我将学生设计为五组,全体组员都去准备,最后各组由三名同学讲课。先讲的第一组是这样做的:

1、系统介绍王羲之书法特点;

2、展示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书法图片;

3、王氏书法的价值与珍藏价值;

4、王氏书法的流传;5如何欣赏王氏作品。

第二组的做法:

1、介绍王羲之生平、兴趣、爱好;

2、解说王羲之书法的风格;

3、怎样理解王羲之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内涵。

2.课改论文教学案例 篇二

在课堂上学生喜欢老师给予他们自由思考的时间, 喜欢老师给予他们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喜欢老师播撒创新的种子, 喜欢老师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 更喜欢老师给予他们鼓励性的评价。教学, 关键是教师怎样教, 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一言堂”已使学生困倦不已。学生所需的是教师能解开锁住学生思维的这把锁, 希望老师能给他们一把解题的“万能钥匙”。但真有这把“万能钥匙”吗?有。这就是数学基础知识, 但学生拥有了, 临上阵了也不会用, 或者用了却不能得心应手, 问题在哪?教师应敏锐地诊断这个问题, 而诊断的最佳场所便是课堂, 因为此时的“一帖药”可以治愈众多的“患者”, 何乐而不为呢?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创造机会, 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展示,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以便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受阻情况, 适当地加以鼓励、表扬和引导。必要时也还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我曾听过一节示范课《图形的分割与拼接》。课堂上, 老师通过实物投影, 展示了学生课前尝试完成的练习, 并不厌其烦地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展示, 再让其他学生来评价他的想法, 对的地方, 依据是什么, 错误的地方, 哪一步错了。让学生上黑板改错, 再谈谈其他的方法,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听课老师也真正了解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当然, 这其中有学生明显的错误, 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 学生自己也意识到了, 并改正了。我想, 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问题学生肯定游刃有余。因为这其中除了学生的错误以外, 更多的是学生思维的火花, 有些学生的想法是老师都难以想到的。整个课堂, 不时响起阵阵开心的笑声和阵阵掌声。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二、适时引导, 提供创新平台

新课程理念强调, 应通过课堂这一平台, 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实每一位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创新细胞, 都有惊人的创造力, 关键是看教师怎样挖掘。故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地播撒创新的种子, 精心呵护创新的种子, 使其幼苗茁壮成长;使学生在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活跃心智, 积极思维, 从而有所创新。

如我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应用时, 就某一问题进行了如下引导:

同学们都知道:一次函数y=kx+b (b≠0) 的图像是一直线。它可以表示许多实际意义。如图1中x代表时间h, y代表路程km, 那么从图像上可以看出, 某人出发时 (x=0) 离某地 (原点) 2km, 出发1小时后, 由x=1得y=5, 即某人离某地5km, 他走了3km。

在图2中, OA、OB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的运动图像。问题1:从中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回答的结果很多。其中较有价值的一条:两人同时出发, 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5km, 学生在自主探索下完成得较好。此时我乘胜追击, 问题2:你能结合图像自编自讲一道有关甲乙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问题吗?问题一出, 学生一片哗然, 都跃跃欲试。不出几分钟, 已有部分学生举手。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上讲台板演了自己的创新成果。我抽取了其中的部分展示如下:

不但如此, 板演的学生亦结合图像当了回“小老师”得出如下有价值的信息 (整理如下) :

图3:甲乙同地出发, 相遇时乙比甲少用2小时。

图4:甲乙不同地出发, 相遇时乙比甲少走5km, 甲比乙少用2小时。

图5:甲乙同地不同时出发, 甲比乙晚出发2小时, 且比乙早1小时到达目的地。

图6:甲乙不同地不同时出发, 甲比乙晚出发2小时且比乙早1小时到达目的地, 乙比甲少走5km。

整堂课, 我仅进行了引导, 其余的时间都由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把创新的激情尽情地舒展, 而且部分学生亦能敏锐地察觉到:由图 (1) 是否也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创新呢?事实说明, 学生思维闸门已打开, 由发散到集中, 生活中的事例被他们一一搬上课堂。如:蜡烛的燃烧、弹簧称物、向规则容器内均匀注水等都可以用类似图 (1) 的图像加以表示。更有甚者, 竟大胆地提出:是否能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段折线也来表示实际意义的问题呢?我会心地笑了, 答案是肯定的 (这部分内容我们把它放在了练习课上) 。

3.课改教学奇葩,课堂教学灵魂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 任务型教学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法,如灌输法、“3P”教学法和五步教学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目前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已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法。Prabhu认为:“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inds are focused on the task, rather than on the language they are using.”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加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在这里我谈谈对任务型教学的一些见解。

一、任务型教学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和强调教师的主导

任务型教学这一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教学原则,要求学习者通过完成任务,用目标语进行有目的的交际活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学习来掌握真实、实用和有意义的语言。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在实际的任务型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是关键的。

二、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切实起到引导作用。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教师也可以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鼓动者。教师既要收集材料,又要设计活动步骤,还要组织和参与讨论等等。

首先,教师要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让《标准》来指导教学,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样教学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标准》“课程目标”所给的学生三级学习目标,这其实是要求教师在初一年级备课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教师设计的任务就是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而展开服务的。

其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本套教材的编写是以发话题为主,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设计了能引导学生语言目标的任务或活动。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任务时,要充分发现和运用教材的材料。“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把握,才能使教材为教学所用,为学生学习服务。

三、教师要把握好“任务型”的教学手段

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无法正确认识把握“任务型”教学,从而在操作中产生了对任务使用的泛滥及对任务使用的极端。如向学生多提问课文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开展构思好的教学指令认为是任务型教学。这是一种误解,把任务活动与练习活动等同起来了。前者侧重于对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侧重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后者往往是一种机械性的语言训练。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教师应懂得如何设计任务。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习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确定任务的内容和形式。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归纳为如下五点: 1. 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语学习或目的语应用的目标(aims) ;2. 任务应有充分的信息资料输入(input) ;3. 任务应有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活动设计和指令(instruction/ guidance) ;4. 实施任务的过程必须融入目的语的活动(language activity) ;5. 任务应有明显的任务完成的结果标记(outcome) 。

四、教师要注重备学生

任何的教学活动多是针对学生的,任务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使学生感到英语可以学以致用,发展他们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任务要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体验成功。

3. 尽早布置任务,学生目标明确。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4. 教师角色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教师不要将手中的指挥棒紧紧地抓住,我们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做事的能力,所进行的课堂“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往往隐含在任务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只有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

4.课改论文教学案例 篇四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的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习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2.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数学而言,学生一旦

“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合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各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比如我在讲“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时出示蜗牛4分钟看爬行7米,蜘蛛3分钟行驶5米。让学生自己提出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当提出想比较两种动物谁跑的比较快时,自己去找寻答案,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循环小数的问题时,由于好奇心自己依靠课本这位“老师”找到答案。在讲“三角形面积计算”中出示课件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计算不同图形的菜地的面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程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我在讲“圆的周长”时,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设计圆形的牛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篱笆的总长度。再如: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计算、思考得出多种解法,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4.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数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学生结合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和对三角形的认识,用自己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拼成自己以前学过的图形,自己总结出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由自己总结出的知识点,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5.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

5.新课改教学体会 篇五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愈觉得新课程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社会的发展依靠改革、创新的推动,社会改革呼唤课程改革,而如今的新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它能够不断地推动教改的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下面是本人在音乐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音乐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小学音乐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音乐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聆听、观看和分辨自然环境、自然景观、自然声响并用某些音乐要素(如:音的长短、高低、强弱、音色、节奏、旋律、和声、节拍、调性、调式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新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并联系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如:人音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适应幼小衔接的发展阶段,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内容充分考虑了儿童从幼儿园到进入小学学习的心理需要。儿童刚刚开始小学生活,对他们影响最大是新环境和人际交往。儿童这时最需要的是人际间的关爱和温暖,只有老师和新朋友间的友爱温暖,才会使他们有安全感和对新集体的依附感,才会对他的环境、学习任务产生感情和兴趣。因此,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设计了"好朋友"的单元主题,体现了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游戏"的单元中,让学生通过对游戏的参与、交流、模仿和表现,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单元活动以游戏为载体,创造多样的"玩法",挖掘"一起玩"的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机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音乐课程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地结合。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音乐教育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艺术的本质、特性,音乐课程应体现出其他学科所不能触及到的方面。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失掉了情感就没有了艺术。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音乐的本质,也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手拉手",通过《让我们手拉手》、《一对好朋友》等歌曲,引导学生表现他们丰富、有趣的生活,反映他们的感受,学会同学之间互谅互让,珍惜友情,共享快乐,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懂得相互欣赏和共同分享。达到情感体验和提高审美素质。

音乐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实施新课程中,要努力挖掘音乐教育的多方面功能。

首先,通过音乐与文化的连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到参与社区、家乡的节目、庆典、联欢等活动,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歌舞、戏曲等文化,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他民族文化的异同。通过观看或聆听中外音乐作品,结合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民族,不同风格音乐的了解与尊重。例如:在"过新年"的设计中,可在聆听和感受《小拜年》、《窗花舞》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不同地区过年的情景,通过看录像、图片等,了解与中国年文化有关的年画、剪纸、春联及相关风俗。如《小拜年》则以湖南农村为例,感受那里庆丰年、闹秧歌的热烈气氛,然后再进行演唱湖南花鼓调《小拜年》,再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如何剪窗花、写春联、扭秧歌等,分组参与制作、绘画、创编歌词、学走秧歌步、学打秧歌鼓点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同时了解中国年文化有关的习俗。

其次,还可以通过音乐与科技手段的简单结合,让学生感受和了解常见科技产品中蕴涵的艺术要素,了解艺术想象和审美要求对科技发展的价值和促进作用,让学生对所学所知的科学内容进行艺术的创造与表现;探索现代科技手段对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影响;引导学生讨论古代和现代人有哪些艺术想象激发了科学探索。如人们对飞行的想象和需要促进了飞机的出现,对太空的想象促进了火箭和飞船的研制;音乐想象对服装设计、汽车造型、建筑造型、舞台设计等产生影响。例如:《音乐》教材第一册"静静的夜"单元中的《闪烁的小星》、《星光恰恰恰》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和发现音乐中的"想象美",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关注音乐、关注科学,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从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

新课改教学体会 ——音乐新课改体会

6.课改 呼唤教学智慧 篇六

--深圳市育才二小办学特色之二“智慧课堂”

当新一轮课改即将点燃六岁生日蜡烛的时候,不免要回眸它的成长历程,这个迎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婴儿,经历了两千多个日子的阳光雨露,风霜雪雨,她成长得怎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从下述的几个镜头我们不难看到现实的教育正呼唤着什么?

一、现象描述:

镜头一:全国改革实验区的示范课现场,来自全国大江南北的虔诚的教师们认真地聆听着各试验区推出的示范课,这是最前卫的课改信息,这时最具导向性的示范课堂,授课教师用心良苦!识字课:又闯关,又过迷宫,又摘果子,又种树„„一会合作:“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一会自主:“喜欢哪句就读哪句„„”再加上色彩缤纷的课件,学生被刺激得激情万丈,课堂高潮迭起;阅读课:《小熊住山洞》热闹非常,在“你读得真好!”“你是最棒的”“你再美美地读„„”的赞美声中,学生被夸得自信心爆膨,没有是非之别,没有讨论争议,也没有练习与训练,课文被单纯地处理成了读和演的剧本。这似乎还不过瘾,最后老师抛出了拿手的绝招,为课文谱曲,就这样一篇普通的叙事文章,却在师生又唱又舞中落下帷幕„„这让听课者满脸茫然,这就是课改后的新课堂吗?这就是《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的整合吗?为这一节课老师要准备多久,呜呼,吾未能所及也!

镜头二:早晨,迎着那一轮朝阳的是一个个行色匆匆的学生,与他们年龄不能匹配的是肩上那沉重的书包,还有那凝重的稚气的面孔。前不久深圳的一所小学调查了全校的学生包的重量,结果被调查的小学生的书包平均是14.9斤重!其实早就有人发现了这中小学生的书包,但不是教育家,而是商家。背不动就拖着走吧,于是发明出了旅行箱式的书包,也许这些善于捕捉商机的商家体谅到了孩子们稚嫩的双肩不堪重负!当这些商家因此获得专利而赚大钱的时候,教育工作者们思考的是什么呢?也许还是一脸的无奈和茫然„„考试的指挥棒不变,我们怎么办,不管怎么改革,不管你想尽什么手段教学,最后都是同唱一首升学考试歌,学生还是殊途同归赴考场!课改,六年了,还是不得不又拾起自己的旧船票,重返应试教育的旧船,拼命地让学生大量地练习,大量地做卷。这不能不感慨:我们的孩子,本该是满怀着梦幻和憧憬走向他们心中美丽的校园的,但学校的功能,学习的享受在哪里啊!

历史的车轮总归向前,课改在前进中不断地成长,教师在实践中成熟。请调整视角,继续追踪我们的镜头:

镜头三:美丽的江城——武汉,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大奖赛的现场,近20节课,百分之八十的赛课教师很好地诠释了课程改革的精髓与内涵。他们风格各异,方法独到,训练扎实。有的潇洒自如,闲庭信步;有的慷慨激昂,热情洋溢;有的亲切和蔼,春风化雨;有的朴实从容,深入浅出;有的如行云流水,驾轻就熟。课堂上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定教,应变灵活自如。评价、点拨及时到位,随时能够捕捉到新生成资源,上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自主、合作、探究处理地恰到好处,不放过每一个训练点,不单单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

镜头四:东北一所重点小学的关于教师继续教育与专业成长经验交流会。展厅里教师学习的资料和光盘摆了满满一屋子。教师的教案较以前传统相比,多了学生的活动预设,看得出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共同完成的。并且每课小反思,每单元大反思,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学习、感悟的笔记每学期就要记近乎厚厚两本。在基本功汇报表演中,我们目睹了在课改中成长起来的新型教师,全校百分之八十教师上场,接受与会者的质疑,答辩。关于课堂上三维目标的落实、关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现、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关于三级教材的处理,他们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恰当的做法。轻年教师的基本功表演更是另人折服,粉笔字似书法家美观洒脱,课文朗读似播音员正腔圆,感情基调把握得准确自然,课件制作熟练精美„„

二、现状分析:

新一轮课改走过的六年里程,如同一个人经历了激情非凡的乳儿时期,走过了困惑疑虑幼年阶段,如今迈进了冷静思考稳步成长的少年时代。正面的效应毫无疑义,而反面的呼声,也不绝于耳,不管你是褒是贬,是认可是反对,它对传统教学的冲击和带给教育者思想上、行为上的改变都是实实在在的。

(一)教育观念的改变与传统教育相比,新课程改革呼唤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呼唤教学智慧,教学智慧呼唤智慧老师。

而我们的教师队伍准备得如何?他们的思想认识、知识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标准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穿新鞋走老路的比比皆是。通过强有力的课改培训,教师们才从理性的角度明白了课改的初步: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是由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人生意义的活动。新课程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让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家园和乐园,让生命在充满着灵气、快乐、激情中生长。教师们又如何去实践这新课程倡导的改革灵魂?无疑脱逃不出人的认知规律: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二)教学过程的改变

新课程中教学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落实这一点首先取决于教师,重复了几十年的旧的传统模式一下子能改变得了吗?回答是需要时间,需要专家引领。几年过去了,我们终于看到:多数课堂不再是完成“教案剧本”,学生不再是配角演员,教师不再是演说家,而是引导者、合作者、点拨者、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三法宝:“权威、记忆、考试”逐渐地回归为生活体验,实践智慧,学习感悟。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教材的处理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载体,教师不再是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不再是把知识掰开揉碎,变成数不清的“知识点”,塞给学生、喂给学生。课堂教学打破封闭式的备课,而是开放性备课,开放性教学,倡导师生共同备课,共同寻找获取知识的途径。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学生在兴奋与愉悦中,不断通过多种渠道接收新信息,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认识与接纳,并从中发现规律。

(三)教师行为的改变

教育的发展呼唤均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对课改的把握程度是不同的。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多数地区的教师经过专家的引领,经过校本培训及网上学习,教师们逐渐地成长成熟了,一支新型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师正在深化着课改。他们懂得了“教师”一词的真正内涵,懂得了终身学习和做反思型教师的重要,懂得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懂得了授人以渔远比授人之鱼重要,懂得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懂得了只有情感和体验与学习对象碰撞才能产生的火花,而这种“火花”源自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趋力,于是自主性学习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教师把“教”的艺术变为“导”的技巧,巧妙地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让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去摸,用自己的身心去感悟。

三、课改,呼唤教学智慧

“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儒佛内尔)

课程改革,未来的路如何走,课改呼唤智慧教育。

智慧是力量的源泉,智慧是创造的源泉,智慧是财富的源泉。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我们相信,人的智慧将成为一种生产力,一种资源和资本。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人类将进入智慧经济时代。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但当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就更加重要了。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将教育智慧归结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教育机智,及时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和创造的魅力等。我们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的体现,是一种崇高品质。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悱者,口欲言而未能。”“愤”与“悱”是一种疑非疑,懂非懂,知未知的状态。“愤悱”其实是教育者刻意寻求的一种时机,一种激发兴趣和调动探求的手段。当学生有疑问时,你能启发他顿悟出来;当学生心理出现矛盾时,你能用巧妙的方法疏通;当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你能及时地捕捉并授之以渔;这就叫教育改革呼唤的智慧。

“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这是课改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我们应该带着真诚与爱心走进学生,带着敏锐与智慧走进课堂,给学生以心灵和智慧的启迪。

1、智慧教学鼓励学生质疑。

一位美国归来的学者谈到,中国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国的孩子,每天家长们问到的是“今天你提问了没有?”而中国的教育,家长们关注的是今天你没有问题不懂了吧!”“学贵有疑”,敢于怀疑,才可能引发思考,才可能推陈创新,课堂应该是怀疑与思辩的地方。我们要大胆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时时有求知渴望,时时提出为什么?向教材,向老师挑战,要让学生懂得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希望,才有个性,才有进步,才有创新。课前问问学生有什么疑问?课尾问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甚至,我们也可以主动设置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课中、课后去争议辩明。

2、智慧教学营造思考氛围。

我们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敏锐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有独特的见解,要说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要有“亮剑”精神。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敢想、敢说的开放性思维氛围;创设平等交流、自由讨论、畅说争鸣的环境;锻炼学生创造性的多元思维问题的能力;允许争论不休,言之有理的辩驳;允许学生扰乱预设的教学思路,让课堂充满生机。这样的课堂,才能点燃思维的火山口。

3、智慧教育挖掘文本价值。

文本给予我们的知识信息量是无穷无尽的,师生在文本研究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智慧的猛烈碰撞,心灵的默契相通,认识的分歧合拢,情感的交融升华。就文本的价值,进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的相互对话,生生的相互对话。师生共同走进文本,一起研究,一起感悟,一起激动。老师要怀着童心真心耐心去倾听学生的真情言辞、奇思妙想、百家争鸣。这样,学生才能从文本中真正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走进文本的字里行间与文本交流,才能真正学会读书。

4、智慧教育激励探究天性。

因为学生对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探究是学生的天性。学生的这种浓烈的求知欲望,恰好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上,老师要把每个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要让每位学生成为自主探究的研究者,要以帮助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出谋划策,让学生体悟“曲径通幽”的乐趣,不要冷眼旁观,极尽挖苦讽刺,堵塞探究通道。

5、智慧教育走进生活课堂。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这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学生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天天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当老师把学生领进文本后,学生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到文本中去,又与文本中的人与事构成的生活进行结合,从而感悟体验生活就更加深刻了,然后再从文本中出来,回到生活中去,会勃发出生活与学习的激情,使文本这种静态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思维中荡漾起来,变化成动态的画卷,成为充满生命力的学习与生活构件,也从中收获智慧的惬意。

教育的智慧源于爱,改革的成功源于不屑的追求。我们一路蹒跚走来,课改让我们有了新感悟,那就是:课改呼唤智慧课堂,智慧教育成就课改大业!【参考文献】

1、李彦丽、翟军卫:《教师教育智慧的表征与生成》。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7.课改论文教学案例 篇七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新课标理念已经逐步走向每一个校园,每一门学科,信息技术学科也不例外,也从2009年开始在我区各个中学逐步展开[1]。这次课改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都较以前发生了质的变化,但在没有前车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我也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在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寻求一种突破,从而达到新课改的目标。经过快一年的课改实践,取得一些收获和经验,但新课程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下面就结合一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信息技术新课改教学的探究及几点反思。

1 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

1.1 掌握新课改的目标,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与变化。

面对新课改,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课改的方向,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2]。

对比新旧教材,我们发现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的设置则是在高中阶段统一学习必修模块,并至少选修一门选修模块。通过必修模块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升华,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能健康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学习某几个常用软件的使用,通过选修模块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个性发展,让他们能够在高中阶段较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他们感兴趣的某一领域[3]。

1.2 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从“计算机教育时代”到“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已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要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可谓发生了质的飞跃。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让学生怎样自己解决问题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找到最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来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这样才能体现出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学习工具的优越性,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技能,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2 积极探究教学模式,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如何将新课程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40分钟的时间内出效益,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达到好的教学目标。

2.1 精心设计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

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精心分析教材内容,认真阅读教材,精心组织好教学素材和相关资料,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特别是精心设计各种活动,作为任务驱动学生学习。

2.2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要更好地获取知识,紧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走在时代的潮头。

2.3 强调小组协作,共同提升信息素养

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的各个任务,最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探究,探究活动过程强调小组内的协同学习,共同进步。通过这样的形式,各成员间形成了相互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学习的氛围,组内协作也日益加强,使强者更优、弱者变强,共同发展。

3 新课改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反思

我校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共有3个学生机房,并全部实现教育城域网,硬件设施已完全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可就是这种情况,在新课改的实行过程中也反映出不少问题:

3.1 新教材起点过高与参差不齐的学生水平的冲突

新教材制订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在进入高中时应该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积累,也就是说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为“非零起点”,然而,多年来,由于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小学与初中之间开课的不均衡,造成新课标面对的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参差不齐。

3.2 新教材“内容多”与“课时少”的冲突

新课标中《信息技术》课时要求是32节,我校上半年的课时安排是每周2节,虽基本符合课标要求。但是通过实践发现,由于教材内容较多,一个学期根本无法所有的教学内容,如果勉强完成,也达不到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目标。如何在课时少的情况下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达到部分教学目标,是现在值得深入探究的新课题。

3.3 教师的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少之又少

从认识新课改,我们区只组织过一次为期两天的新课程学习,这么短的时间,很难将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和目标领会好,更别说在教学中能够贯彻好,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不自觉得就走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以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多提供学习机会,让教师在教学中能更多的借鉴一些发达地区课改实行的好的学校的一些经验,这样才能促进信息技术课的整体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新课改在我校实行了一年,它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其实有些问题课改之前本身就有的,或者说新课改使原有的问题更加突出了,不能因为存在问题,我们就否定新课改。新课改的理念是好的,新生的事物都需要一个过程,慢慢成长起来,新课改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李贤华.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学园(教育科研).2012(02)

[2]兰春霞.浅析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软件.2012.33(09)

8.课改下语文知识的教学 篇八

波兰尼理论中的焦点意识指认识者或实践者对认识对象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意识,可以大概地理解为目标意识。附属意识指认识者或实践者对于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其他认识或实践基础的意识,可以大概地理解为工具意识。波兰尼举了一个“楔钉”的例子说明这两种意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落下锤子的时候,我们并不去感觉锤把紧贴我们的手掌,而是去感觉锤头敲击着钉子……我们对于我们手掌的感觉有一种附属意识,它被统合到我们对于敲击钉子的焦点意识之中。”

在波兰尼看来,这两种意识一方面相互排斥,另一方面又相互关联。相互排斥是指如果将焦点意识放在手掌的感觉上,那么他就根本不能楔钉子;相互关联是指楔钉子的人必须不断地将注意力从手掌转移到钉子和需要楔进钉子的物体上才能楔进钉子。

如果把这个理论放到阅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如果将焦点意识放在“应该怎么读”上,那么是很难完成阅读任务的,或者用叶老的话来说就是,阅读时临时搬出些知识来就会把饱满的整段兴致割裂得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尽管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阅读上,但是他还必须时刻在附属意识中关注“应该怎么读”的知识,并不断地将视线从知识转移到阅读上。所以知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必须化为习惯”。

基于知识与阅读的这种关系,我们认为知识应该是一种前积累,阅读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在阅读之前学习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教学知识呢?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做法:

1.“明示式”语文知识教学

教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课文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随文学习而不必追求知识的完整和体系。比如笔者在教《花未眠》时就随文引进了“审智散文”这一概念。如果按照知识体系来说,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抒情散文。抒情散文重在抒情,作者所要抒的情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韵味或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婉转而又自然而然地表现的。这种情打上了作者个性、人格的印记,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底留下的痕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但是《花未眠》这篇散文的精要却不是抒情而是说理,作者把生活中一个很感性的现象“花未眠”上升到“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这样一个理性的高度。我给学生介绍了“审美”和“审智”的区别,指出学习“审智散文”的关键在于抓住文章的关键句,也就是作者的观点。

2.关于知识短文的学习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2003年版)的第一单元附了一篇知识短文——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但是全文讲的是读诗对培养文学兴趣的重要性,至于怎样读诗、怎样运用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却只字未提,这样的知识短文对学生的帮助是有限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补充相应的读诗知识,如怎样从意象的分析、语言的品味入手学习。当然合理的知识短文我们仍可以借鉴。如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2004年版)第三单元的戏剧教学附了一篇《现当代戏剧鉴赏》,它就比较集中地介绍了戏剧冲突、怎样鉴赏剧本等知识,并且在介绍每一种方法时都引入了例文来分析。这样的短文能比较好地引导学生鉴赏剧本。

3.隐性语文知识教学

教师也可以把知识化到练习中去,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这些知识。

笔者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从林冲和林黛玉身上分析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影响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要他造反是不容易的。小说通过“岳庙娘子受辱”“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等情节,让他与环境发生强烈的冲突,一步一步走上梁山。这充分显示了环境对人物行动的制约、决定作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也是环境造成的。她自小读诗书,才思敏捷,使她善于思考;幼年失去母亲,礼教的约束相对少一些,使她有了自由发展个性的空间;寄居贾府之后,客观环境与她自由的个性形成了强烈的冲突,造成了她与环境的格格不入。不利的环境使她敏感的神经常常产生种种不祥的预感,再加上寄人篱下的凄苦与孤独,她便常常“临风落泪,对景伤情”。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小说中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的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上一篇:工厂薪酬体系设计方案下一篇:体育授课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