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人物通讯的范文

2024-08-28

马云人物通讯的范文(精选10篇)

1.马云人物通讯的范文 篇一

马云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成就,下面为您带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典型人物马云的详细内容。我们还为您提供职业规划心理,职业规划书范文等更多关于职业规划的相关文章。马云,英文姓名:Jack ma,1964年10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本科学历。是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

一、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阿里巴巴公司主席和非执行董事、软银集团董事、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下工商咨询委员会(ABAC)会员、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

马云在1988年在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此后任教在杭州电子工业大学(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了网站“中国的黄页”。1997年,加入了中国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

1999年,正式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站成功,使马云多次获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学府讲学,当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1988年-1995年 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的讲师

1995年-1997年 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1999年至今创立阿里巴巴集团,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B2B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成亚洲最大个人拍卖网站

2003年 创立独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目前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一。

2005年 和当时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战略合作,兼并其在华所有资产,阿里巴巴因此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

2006年至今成为央视二套《赢在中国》最有特色,最具影响力的评委,还用雅虎中国和阿里巴巴为《赢在中国》官方网站提供平台。为千百万创业者提供平台。

2007年8月推出了以网络广告为赢收项目的营销平台“阿里妈妈”,阿里巴巴以支付的低端门槛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长加入。

2008年 阿里巴巴实行广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

2008年10月31日,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和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任董事会董事长。

马云率领他的阿里巴巴运营团队汇聚了来自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万注册网商,每天提供超过810万条商业信息,成为全球国际贸易领域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Yahoo、Amazon、eBay、AOL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动了中国商业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无限机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马云创办的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本土化的独特道路,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

马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

2.马云人物通讯的范文 篇二

一、抓住主题, 呈现人物多极多彩的“人生观”。

人物能不能站起来, 首先取决于他有没有正确的“人生观”, 这个“人生观”就是人物通讯中的主题, 是人物形象能否在受众心中活起来的头等要素。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必须有鲜明的主题, 也可以说, 让人物有个好的“人生观”。人物的正确“人生观”来自这个人物身上反映的时代特征, 在一些先进人物和英雄人物身上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代表了时代的主流。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不可能每一篇人物通讯都有重大的主题。这是因为重大的主题是相通的, 也是相似的。一个时代最需要回答的问题, 即重大的主题只有几个甚至是一个, 有些重大的主题是跨时代的, 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通讯能影响几代人的现象。这是因为一个时代最需要回答的问题不可能一天一变, 重大的主题不可能一天出现一个, 但记者却不能因为重大主题少了, 今天写人物通讯明天就不写人物通讯了, 也不能把一个重大的主题今天用了明天用, 重复是新闻的大忌。因此, 对主题的提炼和选择, 要放开眼界, 不受局限, 多姿多彩, 只要表现的“这一个”能够反映时代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特征就可以了。

人物通讯的主题应该像纷呈的生活一样, 突出多彩的时代感, 向着多极化、多彩化发展。

如何让人物通讯多极多彩化?“针对问题”、“面向未来”、“实际有用”……都是提炼主题的基点。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提炼主题的基点, 从这些基点出发, 运用多元化的思维, 可以提炼出各种人物通讯的主题。

那么, 怎样来确定提炼主题所依据的基点?这些基点是不是可靠的、准确的?用一句话来确定, 就是看社会的“需求”确定主题的可行性。其社会的“需求”越多, 则其主题的价值就越高。运用这种“需求”法提炼主题, 我们可以得到无穷量的可行主题, 也可以得到无穷量的人物形象。

那么, 怎样来得知社会的“需求”如何呢?较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相关的分类, 如进行行业分类、年龄分类、属性分类等等。在相当多的情况下, 分类提炼的主题, 有利于树立鲜明的人物形象。从一个行业提炼出的特色主题, 最后变成了对整个社会有意义的主题。对一个人物, 主题提炼的不同, 写出来的形象也不会相同的, 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要提炼多极多彩的人物通讯主题, 就要用各种方法来提炼与剖析。但不管用什么方法, 其主题必须是一方面符合社会需要, 另一方面是人物身上所固有的“天然物”。

二、人物要有自己的性格。

说起人物性格,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好像仅仅是文学作品里的事情, 和人物通讯不相干。其实, 写人物通讯同样需要鲜明的人物性格, 以便更好地突出人物通讯的主题, 反映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一篇好的人物通讯要想把人物写活, 写精彩, 人物性格出神入化的刻画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 一个人一个性格, 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那么,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是不是要有性格?是不是要讲究有性格?对这两点回答是肯定的, 有性格可以让人物活起来, 形象丰满起来。在很多成功的人物通讯中, 人物的性格是鲜明的, 是有特征的。

如果说主题是人物通讯中人物的灵魂的话, 那么性格则是人物的独具特色的外貌和五官。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缺一则不完美, 形象则立不好。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要注意观察, 从中找出性格特征。二要选取能够表现这个人性格的情节和细节, 三要注意性格的丰富性。记者对所写的人物, 只要有可能, 最好多接触, 多来往, 力求把握所采写的对象的特征, 最起码要掌握一个甚至更多一些特点:细节和情节。有利于表现主题、突出性格。

三、请人物开口说话。

人物通讯的写作, 不管用什么办法, 其总体要求是通过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 特别是人物“所说的话”对于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性格是很重要的一面, 而且没有任何一种表现形式可以代替人物的话。

作家李准在《情节性格和语言》中说:“写人物, 一般是作家介绍, 再者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语言很重要, 要严格的性格化, 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话。《红楼梦》里写了那么多同类人物, 他们又是有差别的, 讲的话绝对不一样。运用群众语言要自然, 贴切, 不要故意炫耀, 要表达明快、流畅。”可见人物的话和对话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对于人物通讯来说, 人物的话同样像文学作品中一样重要。人物通讯中人物所说的话, 也是表现他思想感情最有力的证明。人物金口不开, 没有人物自己的语言, 要表现和刻画好这个人物的形象就缺少了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因此, 在人物通讯里写好人物的话或者对话, 对表现通讯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 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马云励志故事范文 篇三

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读书的时候真的不是一个好学生,他的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说实话,马云是很灰心丧气的,他认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学那块料,于是他开始四处打零工谋生计。他每天踩着一辆装满货物的笨重的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驶。18岁的马云常常望着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当这样一个踩三轮的“骆驼祥子”?他不甘心,他当然不甘心!

有一次,马云踩着三轮去给一家文化单位运书,在金华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他捡到了一本书——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人生》里高加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之路,不仅是漫长的,更是充满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将经历一番磨炼。

在经过一番深入思考之后,他决定再战高考。他开始了勤奋地学习。1983年,19岁的马云第二次参加了高考。这一次,他满怀信心。但是老天偏偏喜欢跟他开玩笑,他再次惨败,数学只考了19分。

成绩出来之后,父母都对他不再抱什么希望,认为这孩子注定不是考大学的料,劝他安安心心学点手艺,当个临时工,混口饭吃。

但是马云却仍不甘心,他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个临时工,他要考大学,他明白只有考大学才能改变他的命运。由于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学,所以他只有边打工边复习。他那时常常跑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去学习。在浙江大学,他认识了5个落榜生,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着他们的抱负和理想。他们对着天空肆无忌惮地振臂高呼: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马云记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对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马云的表现让余老师大跌眼镜。考数学的时候,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结果这一套,居然套出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这个分数在马云的数学考试史上,绝对是破天荒的伟大成就。

马云非常幸运地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成为外语系的一名本科生。孟亦凡: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高大帅气的形象,没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没有聪明睿智的头脑。他靠的对一定要成功的坚定执著的信念。所以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马云来到他当年一手创立的海博翻译社,题下了四个大字:永不放弃。这四个字,如今在海博翻译社的网站首页上赫然在立。它传达着这样一种精神:做任何事情,你可能会碰到很多很多的挫折与失败,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永不放弃,那么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4.马云人物通讯的范文 篇四

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中文名,人物通讯。简介,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名目,侧记。札记。人物通讯巡礼。速写。含义,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

简介。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能生动而细致地报道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的新闻文体。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体载尤其引人注目。但通讯的时效期不及消息。

含义。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

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实用文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写人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 貌去教育人。感染人。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

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能有感染他人的力量。人物通讯有两个方面。

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有的记者在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时。常常被事情的过程牵着鼻子走。摆脱不了“过程线”的圈绕。多半是将好思想。好品德。

好人好事平铺直叙地照实写出来。没有把这些材料提高一步来认识。只是罗列现象。堆砌材料。就事论事。这就很难表现出人物的 精神世界来。著名记者郭梅尼说得好:“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报道先进人物。借用这句话来说:事例不在多。有‘神’则灵。这里说的‘神’是指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先进思想和人物行为。人物通讯”。

类型。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

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

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1.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

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

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也很常见。3.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写作。请谁来当“新闻人物”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能体现时代精神。

反映社会面貌;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反映某道理。事实的人物。写人物的常用手法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3.借他人之口刻画人4.借景写人5.通过事实塑造人物。

5.人物通讯 老师通讯 篇五

眼前的++,精神矍铄,略显瘦削。他的学生们说,+老师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们诠释着为人师表的崇高与责任,令我们时时感动。而++自己却说,不是我感动我的学生,是我的学生们感动着我。

我对学生的感情很深

“我对学生的感情很深”,时任==系06==班班主任的++说,学生的学风很好,各方面都很优秀。比起跟别人聊自己任教生涯里的功绩,++更愿意谈自己学生的事情,因为比起名号、职务,他更爱他的学生,没有比这更让他感到幸福的了。一说起自己的学生,++显得格外兴奋。他说,==系的一位老师有一次例行检查宿舍,回来后跟他说道,检查别的宿舍常看见学生们在上网打游戏,但走到我们班的男生宿舍时,看见开了电脑的学生们要么在看编程,要么在学习软件,只有一个在上网浏览网页信息,++听罢很感欣慰。从大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制定并书写大学生活规划,这个规划不是写一次就完了,而是要定期写、定期反思、定期完善。++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摞夹好的信笺纸,他随意翻开给记者看,指着落款的日期说道,这是学生们刚刚交上来的,你看,这是现在在外面实习的学生发到我邮箱后我再打印出来的。规划的内容写得很真挚,这每一次反思的过程就每每鞭策学生们要更加努力更加珍惜时间,实现自己最初进校以来的梦想和承诺。学生们也没有让他失望,这次考研,他带的学生里,上线人数和报考学校都让他和系里老师欣慰不已,不仅如此,之前的优秀班集体荣誉,学生个人比赛荣誉,全国的,全区的,也让++着实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骄傲。

他带的班级,有一个“班级爱心应急基金”。++说,“我舍不得自己的学生,我的学生们的行为经常让我感动,我时常为我能当他们的班主任而自豪。”去年,++带的班得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就有14个人,但他们自动写来申请,要求放弃奖、助学金,希望能用这些钱帮助家庭更加困难的学生。++也很矛盾,一方面,班里确实有不少学生需要帮助,另一方面,提出这样申请的学生其实家境也不好。++将学生们的申请放弃奖、助学金的书面申请拿出给记者看,而++的眼里已然潮湿。最后,++和学生一起成立了这个“班级爱心应急基金”。像不久之前,班上一位女生家中突生变故,也是用这个爱心基金帮助到她的,++说,这个基金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一年的冬天,++照例到学生宿舍检查,却发现有一名女同学没有被垫。女同学说是因为自己不习惯垫垫子,但他知道,她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原因才忍受寒冷。害怕伤害了学生自尊心的++,于是让家人买好了床单、被褥给女孩儿送去,并嘱咐她别把这件事宣扬出去。女孩儿太感动了,怀着感恩之心的她最后还是将这件事说了出来,感动了全班的同学。++常说:“教育就是关爱,而关爱是要落实到行动的,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们系在进步 这是每个人的努力

++,1985年毕业于==师专的他选择继续到==师范学院攻读本科,之后,他又在==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他曾在==民族师范学院任政教处主任。==师专与==民族师范学院合并之后(今==学院),2006年,他就被调至我院==系任系主任。

自担任系主任以来,++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但他始终以严禁稳妥的态度,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及使命感,为处理系里相关问题、带动系发展奔波。++说,党领导要尽心尽职,这样才能起到带头作用,作为==系的领导班子,要条理分明、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结合本系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工作。

==系是我院较年轻的系(院),由于起点低、起步晚,在一些方面不占优势。但他顶住压力,带领全系老师共同努力,并收获了可喜的成果,在科研方面取得巨大飞跃,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在2009年“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中,我院有4名同学荣获二等奖,而==系就占了两个名额;在我院教学软件比赛中,11个人得奖,其中5名是==系的老师。在教学质量评估年,==系获二等奖等。在去年全院科研大会上,院长++给予==系高度评价,他说,“==系的发展是==学院发展的缩影,==系在进步,而且进步很大。”这是对==系过去

年工作的极大肯定,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系还将刷心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

++谦虚地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只是爱我的学生爱我的工作而已。” 因为懂得关爱别人,所以身边的人总愿意接近他,与他交谈。在同事的眼中,他是一个可敬的领导,讲民主,不乱发脾气。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个知心的朋友。他只让学生们称呼他为“+老师”,他说,只有老师是永恒的。

6.怎样增强人物通讯中的现场感 篇六

一、以情感人与心灵洗礼

文以情生, 文章的精彩在于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人物情感的波澜牵引着读者情感的起伏。创作源于情感火花的迸发, 而创作的过程就是情感的展现, 一篇好的人物通讯是饱含情感, 是真实生活的流露, 它要求记者要有丰富的阅历, 感触真善美的敏感和勇于吃苦、深入采访的勤奋, 能够从采访的对象上发现情感的素材, 让自己融入其中, 心中生情, 情由此生, 方能用自己细腻、柔滑的文字表露出来。记者在写人物通讯时, 实际上在展现自己的情感, 进行自己心灵的涤荡, 要是用情不深、不真、不激烈, 那么就感动不了自己, 进而感动不了读者, 也就成了败笔之作。笔者曾采访过一个劳动模范组织, 采访中除了常规的座谈会外, 也了解面外的事情, 我亲自来到他们工作的地点, 亲眼观看他们怎样热爱他们的工作岗位, 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条件如何艰苦, 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话语讲述他们快乐工作的点点滴滴, 这次交谈的内容让我久久咀嚼、细细品味, 他们爱岗敬业, 默默奉献的精神把我深深打动, 我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字里行间写出一篇通讯作品, 关于一群开心、快乐的工作的男人。在实践中体会到:只有用亲临其中的实感刻画而成的作品才能扣动观众的情感之弦, 激发他们的情感认同与灵魂的共鸣, 才能成为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优秀新闻作品。

以情感人可以提升文章的可读性、生动性, 它的每一个文字的描写都敲打着读者的情感的心弦, 让读者的情感起起伏伏, 紧跟着文章走, 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以情感人能够增加作品厚度和提升张力, 激起观众的情感激流, 使其波澜起伏, 让观众在字里行间中得到心灵上的共鸣和情感的震撼。

二、人文关怀与平等视角

在许多人物通讯的描写中都是一些体现大众意识形态的, 宣传的是一种大众时代的写照, 从而忽略了典型人物特有的特征。另外, 人物通讯承担着影响和教育大众的功能, 这也往往使得写作重于从政治角度去写, 轻视了大众情感、接受能力, 从而使人物通讯写作沦为了虚设的说教工具, 用脱离群众现实生活的文字要求他们去接受。所以, 要想让人物通讯具有现实感, 亲切感。首先要零距离地进行观察、体验采写对象, 突出典型和大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处理好伟大与平凡的关系, 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有一次难忘的采访, 当时, 一些文章把这位抗险英雄说的太过坚强、太英勇。我见到他时, 感觉肯本不像脑海中的那种印象, 于是我放下准备的问题, 只和他促膝聊天, 拉拉家常, 谈谈工作生活, 我们相互倾诉着, 互相倾听着, 零距离的接触, 敞开心扉的交谈, 慢慢地赢得了他对我的好感和信任, 我看见了他也有害怕过、沮丧甚至绝望过。这篇通讯的社会反映很好, 缘于和他零距离的接触, 零距离的感动、零距离的传达。正是新闻的价值体系中充盈着人文精神, 更有利于接近真实, 充分彰显人性, 更易于实现作者人物与读者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 增加现场感。其次, 以平视的角度去面对观众, 要淡化文字中那些华丽不实的成分, 和读者进行感情深度的沟通, 通过人性化的描述来感染和影响读者的目的。

三、细节捕捉与鲜活描摹

“美无处不在, 只是有时我们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 美是需要善于捕捉的, 细心的观察。细节是指细腻地描绘人物情感、事态进展状况、周围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新闻中的细节注重真实性, 反对刻意虚构, 人物通讯中对细节的描写在塑造人物、升华主题、烘托典型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善于对人物通讯细节的细腻描述, 才能展现作品的厚重, 就像树木有了茂盛的枝叶才能展现其生机, 觉得有吸引力了, 就愿意走进去观察、去细细品味、观察精彩的细节。那么, 精彩的细节也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同时也顺应了阅读心理, 强化了读者的印象和记忆。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其可读性与可信性, 精彩丰富细节的获取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它要求记者具有细心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去深入地挖掘隐藏在其中的含义, 并运用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精准的描绘手法跃然纸上, 最忌讳记者浮躁肤浅急功近利的思想, 只有细心地扑捉每一细节才能深入地体会其中的含义, 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一篇人物通讯是否有现场感、立体感, 能否达到生动感人的效果往往取决于细节的捕捉和人物鲜活的描摹。运用华丽词汇、优美语句营造意境进而触动读者的心灵, 引起他们内心强力的情感共鸣, 把瞬间美丽的情景定格在读者的脑海中, 让他们感觉自己完全被感染了, 自己就像主人公一样, 倾诉着自己的心声, 流露着自己情感, 游走在美丽的故事中, 用心咀嚼生活细节, 因此, 在写作中一定要体现细节美。在对人物描摹时, 运用动静结合, 巧绘鲜活的手法, 许多写作只运用静态的容貌刻画, 缺乏动态描写, 结果活生生的人物被写得呆板、死气, 无法给人活灵活现的美感。要想人物鲜活必须观察人物瞬间的变化形态、人物语言、生活环境等来展现人物鲜活的形象, 才能把人写活、写神, 让读者感觉描绘的人物是立体感地、有血有肉地游走在文章中。■

参考文献

[1]汤国铣;抒情的艺术——谈抒情诗[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0 (3) [1]汤国铣;抒情的艺术——谈抒情诗[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0 (3)

[2]李永丰;让人物跃然纸上——谈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J];青年记者;2011 (20) [2]李永丰;让人物跃然纸上——谈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J];青年记者;2011 (20)

[3]裴培;浅析写好人物通讯;新闻传播;2011 (04) [3]裴培;浅析写好人物通讯;新闻传播;2011 (04)

7.写人物通讯的作文 篇七

写人物通讯的作文

(题目、内容自拟)

要求:选材典型,中心明确

书写干净,不少于2.5页。

新 时 代 的 好 少 年

--记初三・一班团支书于浩

在我们初三・一班,这个普普通通的班里,有一位闻名全年级的学习尖子--于浩。

于浩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十分认真。他对待学习中的一切问题都那么严肃,那么认真,对待学习中的每一个问题如同对待敌人一样,决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以前,在我们班他一直是前两名,进入初三以来,他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他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一直在向前进,从班里的第二升到了第一,从年级的十三名升到了第六名,而他还没安于现状,再接再厉,他的目标恐怕就是年级第一了。他在初三的几个星期来,成绩也是直线上升,从英语到物理,从数学到化学,哪一门前几名没于浩呢?于浩在学习上,是超越了一切的人,他学习起来,就好像处于一个“真空”中的人,什么事都忘却了。

他不但努力学习,而且积极锻炼身体,他对足球非常热衷。在我们队,于浩也是前锋线上的一把尖刀,这一阵也是屡屡建功。看!他绕过了一名后卫,离球门十米远一脚远射,球如离弦之箭,直飞网底。于浩以其准确的射门到位的传球,在我们队站住了脚,为我们队能胜另外的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个风云全班的学习尖子,一个在球场上让人刮目相看的队员,在这个普普通通班里的.这个普通的中学生,一个跨世纪的少年,一个值得班里骄傲,一个值得老师骄傲,一个值得他的同学向他学习的中学生,更是一个尽心尽力的班干部。

他就是新世纪的好少年--于浩。

8.破冰融雪人物事迹的通讯稿 篇八

一、提前准备,迅速行动

这个周末,**站值班领导办公室主任**值班。值班前一天,站长李雪提前关注了周末这几天的天气,得知**地区周六(1月27日)可能有降雪,就叮嘱**随时注意天气,做好降雪应对工作。

1月27日早晨,**和机电人员早早地对除雪铲、铁锨、扫把等除雪物资进行了一次清点,随时做好除雪准备。下午四点多,降雪如预报一样准时到来。虽然一开始还非常小,但值班站长**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将除雪物资运送到岗上,根据降雪情况随时做好除雪准备。晚上六点多,降雪开始越来越大,为防止车道积雪,**立即带领机电及后勤人员赶到岗上,和在岗人员一起对车道及广场进行清扫,特别对地磅及ETC车道等设施及部位进行重点清理,确保重点部位无积雪,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晚上十点多,降雪结束,地磅及ETC车道积雪也同时清扫完毕。

1月28日一大早,办公室主任**就带领着后勤、保洁人员迅速对站区、收费区积雪进行清扫,根据职责分配好任务,大家立即开始行动。撒盐、推雪、堆堆、装车……大家分工协作,将院区、收费区的积雪清扫地干干净净,为随时开道做好准备。

二、鏖战风雪,逆风而行

在冬天最冷的这一周,降雪的到来无疑是雪上加霜,但**站的职工们鏖战风雪、逆风而行,时刻为保畅而战。

“雪人”班长**:降雪开始后,气温越来越低,路面也越来越滑。刚开始降雪比较小,站口并没有封闭,但见路况越来越不好,下道车流量还不小,为了确保车辆通行安全,从五点多开始**就一直在广场上疏导车辆。为了让客货分道、安全通行,**将小客车疏导到一条车道,让大货车靠边行驶,客货分道既提高速度,又能确保安全。零下十多度的温度,风夹着雪打到脸上,生疼生疼的,但**已经顾不上这些,在广场上穿梭着、忙碌着。大家再看到他的时候,已经变成了“雪人”,人们对上任不久的“新”班长心中充满了敬佩。因为,班里同事都知道,**前几天在验货时不小心扭到了脚,只擦了点药酒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继续上班,然而看到**一瘸一拐走路时,同事们知道他的腿并没有好,虽然劝说了几次让他休息两天,但**都以“站上人员紧张、自己这点小伤不碍事”为由继续工作。到今天为止腿伤还没有完全好,在冰天雪地里这么一冻更加厉害了,从他走路的姿势就能看出。但这个“雪人”班长却没有抱怨一句,依旧在岗位上忙碌着。

带病上岗的指挥员**:这周是办公室主任**值班,赶上下雪,也赶上了**患重感冒,鼻塞、打喷嚏、嗓子痛,还有些高血压。但雪情就是命令,作为站上的“指挥员”,他知道自身责任重大,虽然感冒特别厉害,但**已经将这些抛在了脑后,下雪前、降雪中和雪停后,**都异常忙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组织人员除雪,指挥在岗人员疏导车辆,安排好便民服务工作……哪一样工作**也没有落下,从下午五点到岗上,到晚上十点多才回站上,等到回到宿舍,手脚都早已冻麻,感冒也加重了许多。但听到对讲机里传来岗上的呼叫声,**拍拍身上的雪,又往岗上赶去。

三、真情服务,暖彻寒冬

对于降雪给出行人们带来的不变,**站职工们用热情真挚的服务来替代,用高质量的优质服务暖彻了寒冬。

风雪夜的指路员:由于雪下得比较急,一些司乘并不知道,特别是晚上六点多封路后,还有陆续前来上道的司乘。对此情况,班组人员早有预测,提前安排了两名人员为司乘做好问路咨询工作,特别是外地司机,指路人员都详细认真地做好解答,对于不明白的,他们干脆给司乘画张简易地图,最大限度让司乘省时省力。

寒冬早晨的.送水人:1月28日早晨,雪后的一个大晴天,随着太阳升高,前来上道车辆也越来越多,但由于还没有开道,车辆在站口排起了长龙。班长**第一时间对上道车加紧疏导,确保一旦开道后车辆快速通行。为了缓解司乘人员等待的焦急情况,**带领两名职工依次为司乘送水,寒冷的清晨,一杯杯热水为司乘送去了温暖,更抚平了司乘等待的焦躁,司机师傅们对收费站同志们的优质服务赞不绝口。

耐心细致的咨询员:1月28日上午十点,**站东岗开道,上午十点多,**站西岗开道,但为确保通行安全,开道后实行了限行政策,除黄牌货车外,其它车辆一律不能上道。这一政策引起了小车及大客车司乘的不理解,在此情况下,班长**和休息人员耐心为司乘做好解释工作,说明了当前情况不适合小车及客车行驶,最终,耐心细致的解释咨询得到了司乘们的理解和配合。

9.马云人物通讯的范文 篇九

人物通讯在我国新闻事业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新中国成立至今六十多年来, 先进典型人物通讯的新闻报道形式是最有活力的一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先进典型, 主要是以表彰为主, 树立正面主流形象, 能够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人物形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上个世纪60年代, 出现了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人物通讯, “深刻揭示了先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鲜明地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 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此后, 人物通讯成为媒体, 特别是主流媒体常用的报道形式之一。

从上世纪60年代出现优秀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人民日报, 1966.2.7) 算起, 此后几乎每年不间断地都有先进人物典型推出, 甚至会成系列地推出来。这些人物可以说家喻户晓, 有的在受众中产生强烈反响, 并成为一代又一代人记住并学习的标杆, 可谓影响深远。而这些人物又组成一个“群像”, 成为时代的先锋、主流声音的传达者、时代风貌的领路人。

如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 (人民日报, 1972.12.19)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人民日报, 1978.3.14) 等;80年代影响重大的人物有社会主义实干家、优秀知识分子栾茀 (光明日报, 1981.3.26) 、优秀义务兵的好母亲赵趁妮 (解放军报, 1981.11.13) 、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光辉榜样、中年光学专家蒋筑英 (光明日报, 1982.10.10) 、当代优秀的大学生张华 (光明日报, 1982.10.20) 、生命的支柱张海迪 (中国青年报, 1983.3.1) 、一身正气、勇斗歪风的共产党员李彦 (人民日报, 1983.12.12) 、拥有主人翁信念的黑龙江省副省长安振东 (人民日报, 1984.1.4) 等。这一批先进人物, 极大鼓舞着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的积极性, 为生命价值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支点。促进社会新风尚, 净化社会空气, 催进群众齐心协力搞生产, 一心一意谋发展。有了这些标杆, 人心不乱,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90年代开始, 先进典型报道逐渐体现出一种人本思想, 这与时代的发展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这个时候出现的先进典型人物有: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的公交售票员李素丽、“辛苦我一人, 方便千万家”的水电修理工徐虎、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试飞英雄邹延龄、舍生忘死为民献身的抗洪英雄李向群、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徐洪刚、优秀军人妻子韩素云等。进入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 出现了“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牛玉儒、青岛港中的“蓝领专家”许振超、警界女神警任长霞、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宋鱼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先进典型人物。

2009年,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 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委联合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 授予“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绝大多数都是媒体报道过的先进典型人物。

近两年, 先进典型报道出现专题化、持续化、系列化的报道特点。比如人民日报“时代先锋”的专题持续开办了几年, 在这个专题下, 持续报道了一批奋战在一线的各级群众的时代先锋形象, 这种持续化与系列化, 容易塑造一个强有力的群体印象;另一个表现是对同一人物进行有计划、有策略的跟踪报道, 并在不同的时期, 对同一人物赋予深刻的含义。如对郭明义的报道。同样一个人, 他的事迹及后续跟踪的采访报道, 与受众的互动, 系列的评论都反应出对人物报道更体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元角度。更体现出一种平凡彰显的伟大精神。人物的选取, 来自群众, 又回归群众。这种融合性、深入互动的报道理念, 体现出当前时代传播与交流的全球化主题———共融、和谐。

所以说, 先进人物是我们时代的先进分子, 他们的模范事迹和崇高思想, 反映着时代精神需要一个恰当的载体形式来呈现, 人物通讯就是最合适的载体。这个人群, 可以说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及对下一代的教育。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下, 我们在认知了先进典型人物并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 实际上是认同了党报传播所反映的主流价值观。

二、人物通讯与党报“新闻议程”的关联性探索

(一) 人物通讯在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特殊地位

一般认为通讯的种类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四种。人物通讯是以人为对象, 专门写人的通讯。具体说来, “人物通讯就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 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 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 从而达到教育启迪, 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2]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通讯体裁。我们报纸上的人物通讯主要是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与先进思想。先进人物的事迹特有的生命力、感染力与时代同呼吸, 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宣传先进人物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3]所以, 先进典型人物报道占据着党报人物通讯报道的突出的位置。从通讯报道的选取中看, 除了工作通讯, 人物通讯的比重是占通讯类别中的第二位。“在记者众多的个人作品集或经验谈中, 人物通讯 (包括人物特写) 和采写人物通讯的经验体会所占的比例最大。”[4]我国新闻业的历史经验证明, 用人物通讯的形式报道各个时期的英雄和先进人物, 曾有过很好的社会效果。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杰出人物的价值追求, 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具有促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在媒体上推出的一系列英雄、模范、先进人物, 以他们的模范事迹, 时代精神和民族美德, 鼓舞、教育了几代人, 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净化, 有利于社会的整合和健康发展。[5]实践证明, 在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用人物通讯的形式报道先进人物, 以他们的模范事迹和时代精神鼓舞和教育群众仍然是新闻界的重大任务。

人物通讯在党报中的舆论引导作用一直受到重视。通过人物通讯, 可以看出议程设置理论在党报中的运用。人物通讯在党报整体议程设置中, 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它或者与其他新闻报道形式配合在一起进行报道, 或者自成一个专题进行榜样先行的引导。

(二) 党报的新闻议程与舆论引导

在美国, 媒介对舆论的影响称为“议程设置”。对此, 伯纳德·科恩有一句名言:“在多数时间, 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 却是惊人地成功。”[6]

党报的议程设置, 与舆论导向相关联。新闻议程设置不过是党报舆论导向的一种途径, 或是一种传播理论的运用。根据“新闻议程”的理念, “新闻机构在运作过程中把某些特定类型的新闻素材置于突出的地位。随着有关‘新闻价值观’的讨论逐渐深入, 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闻议程’的话题。这是因为构建某种特定议程的过程本身就隐含着某种价值观体系。……因此, 我们在讨论所谓‘议程设置’的概念时, 很难把新闻事件的内容与处理它的方式分割开来。”[7]

我国新闻媒体一向重视舆论导向功能。这是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舆论导向功能与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议程设置理论功能中心观点是如果新闻媒介决定用大部分的时间和内容版面来报道同一个事件或现象, 那么这一话题将会在受众议程中占据重要位置, 即这个话题将成为受众的重要话题。并通过反复传播, 不断强化某个中心议题, 强化议题的受众关注程度, 把受众的注意力引到特定问题上。

“媒体的导向功能是一种客观存在, 伴随媒体的产生而同时出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导向正确是媒介的生命。”[8]党一向重视媒体的导向功能与舆论引导能力, 并把这种理论付诸于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来。尤其是近几年来, 把党报“议题设置”一词提到一个纲领性文件中来。“长期以来, 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核心要求是确保导向正确, 不断提高引导水平, 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新闻宣传的首要任务和最基本的原则。”[9]如何正确引导舆论并使新闻传播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议题设置理论的研究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1994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就是要造成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 坚持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他在讲话中还鲜明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 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0]2008年6月28日, 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社讲话时说:“新形势下, 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进行深入研究, 拿出切实措施, 取得新的成效。”“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 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 加强舆情分析, 主动设置议题, 善于因势利导。”[11]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必须坚持正确导向, 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 坚持正确导向, 弘扬社会正气。”这次讲话始终贯穿着一个核心思想, 即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坚持正确导向, 提高引导能力,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些都明确地指向一个核心内容, 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由此看出, 党一直重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媒体具有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理论运用到党报中有其特殊意义。党报作为主流媒体, 对议题设置的有意识性及对舆情的控制与引导, 体现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议题设置理论在党报中的运用, 能够在党性原则的大前提下, 营造正确的、和谐的、绿色的舆论环境, 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 让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让人们健康地生活。先进人物典型报道在党报的整个议题设置与舆论引导中无疑起到一个强音的作用。

(三) 引导舆论的高效体现是人物通讯配合其他新闻形式完成的

在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中, 报纸往往要动用多种新闻报道形式, 人物通讯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宣传形式。在这里, 多种报道形式实际上是媒体传播及形成舆论效果高效率的一种体现。先进人物的事迹一经传播, 会引起社会广泛共鸣, 一些优秀的人物通讯会在广大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并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各层各地会以先进人物为榜样, 倡导一种精神, 进行深入地学习。

这种媒体传播带来的舆论效果符合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塑造的功能。“通常人们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一种思想体系, 能影响人的价值、理念、信仰等精神性因素, 被认为有形成共识、黏合社会的作用。”[12]法国哲学家托拉西 (D.de Tracy, 1754-1836) 在1801-1805年间第一次提出“意识形态”概念。现在的大众, 完全生活在大众传媒制造的拟态环境中。有调查显示, 日常生活中, 人们接触媒体的时间大于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媒体传达的信息无处不在, 充斥着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并开始影响人们的意识乃至行为方式。现代社会, “接触大众传媒已经深深植入现代人的生活。长时间的以传媒提供的真实生活为参照将自然而然地为其信息内容后面的意识形态所影响。”[13]

一定程度上, “大众传媒是通过某种一致的‘舆论或意见’塑造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使个人成为毫无个性的主体。”[14]换句话说, 大众传媒制造的大众文化相当于一个文本控制着大众意识形态。因此, 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成为社会发展稳定与否的关键因素。人物通讯的报道形式频繁应用于我国主流报纸上, 对于舆论引导与受众教育都起到积极作用。

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引导舆论的高效体现是人物通讯配合其他新闻形式而共同完成的。也就是说, 人物通讯不能孤立地担负起营造拟态环境或信息环境的责任。先进典型报道, 往往是多种新闻形式合力作用的结果, 比如人物通讯对典型人物的报道一定有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指导作为总纲, 典型人物的出炉背后会有一个特定的背景与报道语境。编者按、编后语、时评、短评、社论等为议题设置锦上添花, 明确报道的背景与时代主题。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学习什么精神, 要教育到什么程度, 评论等新闻报道形式指明了方向。典型人物出炉了, 后续报道的跟进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也为深入学习典型人物提供了依据和平台。另一方面, 为更广泛的教育提供讲堂。列宁指出:“用生活中的生动的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15]列宁:“要使大家熟悉并大力宣传任何一个多少有点出类拔萃的地方工作人员, 使他们成为大家的榜样。”[16]先进人物就是大众学习的榜样, 是鼓舞和教育群众前进的无穷的精神力量。

这种配合力量的体现, 除了新闻报道的配合使用之外, 还有多媒体融合并进。即当前先进人物报道本身已不是报刊独有。其他媒体形式亦在跟进。如电视以纪录片的形式报道、广播以专题报道或专题节目搭起先进人物与广大受众对话的桥梁、互联网的传播形式则更加丰富与多样, 除了制作网站专题外, 同时在“去中心化”语境下, 吸引网民在网络平台上互动、评论, 通过各种可行的方式, 使典型人物进入更广阔的层面进行传播。■

摘要:新闻媒体具有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理论运用到党报中有其特殊意义。党报作为主流媒体, 对议题设置的有意识性及对舆情的控制与引导, 体现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人物通讯在我国新闻事业史上有着特殊地位。人物通讯在党报中的舆论引导作用一直受到重视。通过人物通讯, 可以看出议程设置理论在党报中的运用。人物通讯在党报整体议程设置中, 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

10.先进人物通讯稿 篇十

××*大妈,就是“闲人马大姐”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71岁的××*,一个平凡的人,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做着一件事情——力所能及地帮助人,所以,在茶乡凤庆,××*可算得上是一个新闻人物。说起曾大妈,很少有人不认识她。

“我做的这些,算不上个事。”

逢年过节,曾大妈都会给周围的残疾人或孤寡老人送去爱心,吃的、穿的都不会少,老人们吃着她送的点心,穿着她送的新衣,甜在嘴里,暖在心上。

孩子们喜欢过年的气氛,曾大妈就买上几个小红包,放上二、三十元钱,给邻居的孩子们每人发上一个。小孩子们一声一个“曾奶奶”,可把××*乐坏了。

曾大妈就是这样,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

曾大妈得听消息:凤庆县凤山镇的一男孩被毛驴咬伤下巴,她就第一个带头捐款100元,并发动老年人捐款,在她的热心倡议下,老年人共捐款1000多元,曾大妈就亲自把钱送到小男孩的亲人手中。

对于曾大妈,像这样的捐款很多,这个困难户100元,那个孤残儿童200元。从1991年退休至今,15个年头里,曾大妈省吃俭用,为帮助别人花的钱可不少于3万元。

在问到××*为什么这样热心肠时,她笑着说:“我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现在虽然退休了,可‘以助人为乐为荣’这一点,是永远不能退的,我也会一直努力做下去。再说了,我做的这些,算不上个事。”

“只要大家需要我,闲事我还要管。”

今年5月在凤庆县举行祭茶祖盛大活动的活动点,一个两鬓霜白的“老导游”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凤庆这棵茶树已成为重点保护对象,每年政府要拿出3000元派专人来保护,这棵茶树王,已有3200年历史„„”“老导游”在给一些宾客当解说员。

上一篇:《巨婴国》读书笔记下一篇:课文中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