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现代管理原理01任务及答案

2024-08-25

电大现代管理原理01任务及答案(通用4篇)

1.电大现代管理原理01任务及答案 篇一

最新电大《广告文案》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广告文案》形考共有4个任务,任务1至任务4是客观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01任务_0001

一、填空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广告文案所传达的是广告作品中深具说服力的主题信息,它是对广告创意的深化和再创造。它意在形先,即文案表现的创作意图存在于广告的情景画面之先;以意托形,即文案内容托起并点活广告情景画面。因此,广告文案是广告的表现,它能有效地提高广告受众对广告作品的水平审美和记忆程度。

2.锁定了特定的消费群体,也就找到了企业、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准确关联。找到了这一关联,就有了产品销售的目标群,找到了针对性,找到了切入点,找到了突破口,也就找到了文案的着力点。

3.产品理念的认知与进入,可以有

针对性地宣传产品的理念,产品新在何处?好在何处?性价比如何?与同类产品相比其独特的优势在何处?在提高生活质量、引领社会时尚上的独到之处是什么?文案的创意才会更新颖,更吸引人,才能将产品理念与消费者的需求融合在一起并激发起消费者的共鸣,增加购买欲望。这样的文案才更有眼光,更有说服力。

二、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广告文案(狭义)

狭义的广告文案,是指广告作品中用以表达主题和创意的语言(包括言语)和文字符号。

2.广告文案的主题

广告文案的主题,是指广告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具体材料表达的核心思想信息,它是广告诉求的核心、广告创意的基础。

3.品牌忠诚

品牌忠诚,是消费者以其对品牌的满意的消费经验为基础的,对其所偏爱的品牌所表现出的重复购买或重复使用的消费行为。

4.广告文案的理念

广告文案的理念,是对产品营销策略及其所要表现的文化内含的高度概括。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为什么要构筑品牌?

要构筑品牌是因为:

(1)品牌是标志,它区分着此产品与彼产品。网络时代的大品牌,总是居于网页靠前的位置。这种标志所传达出的是可靠的信誉和质量的保证,享有较高的顾客忠诚度。

(2)一般来说,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他们的选择带有普遍的习惯性。这种习惯性就基于对品牌的信任感。

(3)所谓习惯性购买,正是这种长期积累与沉淀的结果。这种积累与沉淀,实际上就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钟情。

(4)品牌信任与品牌忠诚不仅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大好处,而且会使生产者获得长期的利润,消费者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新研发出的产品的尝试性渴望。

(5)如果某一新品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完全可能放弃原有的习惯性选择,从而改变自己的购买和为。形成自己的新的消费习惯。

(6)一个品牌要稳住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就要通过不断创新构筑自己的品牌,使之长期立于同类产品的前列。

(7)品牌的构筑当是企业要实现的战略目标,保持品牌的美誉就成为了广告文案在不品的不同档期所应致力的主要宣传目标。

2.广告文案怎样才能符合广告受众的接受能力?

从普遍的意义上说,广告文案应该充分考虑所面对的受众群体的接受能力,并写得有创造性,有特色。因此,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广告文案,特别是广告语不仅要引人注意而且要让人难忘。

(2)制造情节悬念让广告受众产生对品牌的强烈直觉。

(3)在受众和消费者中建立起品牌价值。

(4)巩固广告受众的品牌感受。(商标)品牌要不断得到扩展。

四、应用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请运用狭义广告文案的基本定义和表达技巧的理论分析下面的广告。

答案:

狭义的广告文案是指广告作品中用以表达主题和创意的语言(包括言语)和文字符号。这一广告中“神一般的输入法”的文字表达,着意于人物的肢体语言的真实写照,女孩打字时的专注与喜悦的表情,女孩输入速度快到令旁边的长辈愕然的表情,以及表达技巧中夸张(表情)手法的运用。把神速这一抽象的难以表现的主题表现得异常具体可视可感淋漓尽致。这些都很好地突出了Lumia

920中那“神一般的输入法”的快速与好用的特点,达到了广告的宣传效果。

02任务

02任务_0001

一、填空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由于人类行为只有20%基于理性,其余80%来自非理性因素,以往以现代市场营销观点,定量研究收集的实证资料无法直捣问题的核心,因此近来后现代市场营销观点‘定性研究:人为什么买东西?’逐渐成为主流,希望洞悉水面下的内心层面。

2.大卫·奥格威说:“在美国一般的家庭,一天要接触1518件广告,吸引消费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要大众倾听广告的声音,必须别具一格。”“用人情味把人们圈到情感的气氛里。人们不会向没有礼貌的推销员买东西,也不会向者虚伪欺诈购买。不要欺侮他们的老实,要使他们信赖你才行。”“广告不能逼人买东西。而只能引起购买欲望。”“写电视广告时要经常留心——写出来的电视广告要让孩子、妻子或自己的良心看了也问心无愧。”

3.标题应能对产品和品牌起识别作用,并能刺激销售,销售承诺是广告标题的依据。标题应将观众广告正文。

4.广告文案借助名人形象诉诸表达,是为了取得名人效应。名人效应是通过名人与特定的品牌商品之间的联系,使消费者原本对名人本身的好感、信赖,迁移到该品牌的商品上。实现“品牌转移”。名人广告透过名人在广告中推荐商品或作形象代言人,可以让消费者产生对该产品或企业积极的心理反应,特别是想与名人“同化”的心理态势。

二、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广告策略

广告策略,是为实现广告战略目标而采用的分步骤进行的一系列措施性行为手段和方法。其中有市场策略、产品策略、媒介策略和广告实施策略。

2.引起情感共鸣的诉求策略

引起情感共鸣的诉求策略,指的是用情感吸引并打动消费者并使消费者由喜爱广告进而喜爱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并产生购买动机直至购买行为的语言(包括言语)和文字符号。它包括以情感人的广告文案诉求策略、探索受众精神价值、情感需求与个性追求的广告文案策略,等等。

3.广告标题

广告标题,是广告文案中旨在传达最为重要的或最能引起受众兴趣的信息,位于广告文案最前面,对全文起统领作用,以吸引受众继续阅读广告文案的其他内容的简短的语句。它的位置因广告文案传达的信息的变化而变化,通常位于广告文案的最前面。

4.虚实结合标题

虚实结合标题,是主副标题配合,或主实副虚,或主虚副实,容量更大,内涵更丰富的广告文案标题。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为什么说品牌定位必须要有消费者参与?

品牌定位必须要有消费者参与,是因为:

(1)品牌定位,简单地说,就是此产品品牌与同类产品品牌或服务的区别。它是企业建筑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品牌全方位(文化取向、价值取向)的认定。品牌定位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或潜在的消费者认知并购买。这是传统的品牌定位理论,即由企业给品牌定位。尽管企业在定位前已经搞了市场和消费者调查,但实际上定位准确与否还有存疑。

(2)进入微商时代,离开了商家与消费者的互动沟通,没有消费者对商品的挑选、体验和鉴定,只靠企业单方面解说,很难表述得准确。那么,突破原有的单纯由企业定位的框框,而换之与消费者在互动前提下共建品牌,才是正路。所以,品牌的定位一定要有消费者参与。广告中中品牌定位策略的实现,只有与受众互动起来,才能真正产生效果。

(3)广告的品牌定位策略,需要消费者对广告产生兴趣,并进而与广告所宣传的品牌产生兴趣。如果受众对广告根本无兴趣,无新鲜感,无好印象,就不可能关注品牌,更谈不上对品牌有认知。做一则吸引广大受众的广告是第一步。受众喜爱一则广告就会读下去,就会自然进入对品牌的识别和记忆。

2.广告文案的结构原则有哪些?

广告文案的结构原则是:

广告文案的结构原则和要求是:

广告文案结构要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广告文案结构要服从和服务于表现广告主题的需要;

广告文案结构要适合不同广告体裁的特点;

广告文案的结构要坚决反对公式化、八股味。

四、应用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试分析下面的广告是如何以品牌营销为目的设定广告目标内容的?

这是一则方便面广告,先看一下它的背景材料:

2005年,油炸食品致癌**未平。11月初,“五谷道场”非油炸方便面产品广告横空而出,广告中,产品代言人陈宝国一身《大宅门》里的白七爷装扮,将仆人端上来的一碗油炸方便面一把掌掴开:“我不吃油炸的方便面!”随后拿起五谷道场的非油炸方便面道:“这才是非油炸的健康方便面!”

电视里,陈宝国那看似脱口而出的“非油炸,更健康”和那不经意的羽扇一拨,在2006年的中国方便面市场,撩动的竟然是一池无底的深潭。

答案:

该广告以品牌营销为目的设定了广告目标内容:

(1)受众一眼即可认出广告所宣传品牌的用途——方便面;手指处即是品牌的形象,并由代言人道出这一品牌方便面是非油炸食品。当时人们风闻油炸食品致癌,正期待非油炸方便食品的出现。而这一食品能给受众的最大利益是健康,因此人们看到这一广告时会产生深广的印象,当需要这种产品时,受众会立刻变成消费者。

(2)让受众认识你所宣传品牌的标志,图中十分醒目。当人们再见到这个标志时,就会产生对这一企业产品的初步认知和联想。符合受众的认知习惯。

(3)让受众认知该品牌的产品属性,即与同类产品的差异、突出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创新点——非油炸。很好地传达出企业和产品的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从而加深对一产品的理性认知。

(4)注入对消费者健康的关心和爱护的情感,即引发受众对该产品的好感。因此也更人性化,符合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该广告借电视剧之势,面对广大是喜爱《大宅门》电视剧的观众群体。有效地宣传了这一品牌。这些内容的表达与实现正是广告要达到的目标。

(5)五谷道场打出了“非油炸,更健康”,这个迎合人们心理的广告语。看似简单的6个字,却具有着面对一个行业的勇气。

03任务

03任务_0001

一、填空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人们的阅读注意,一般来说,总是图像占据的比例要大于文字。据实验统计,文字在引起受众注意时,只占

22%,图像却占

78%。而阅读记忆却大不一样,文字在唤起受众记忆中要占65%,图像却只占35%

。这里说明了图像、文字之于“注意”与“记忆”的区别。

2.主题创意是网络广告制作的首要

环节。它是网络广告作品所涵盖的基本

要素和

核心思想,所要表达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诉求点。因此,应对广告产品及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解剖,确定受众客体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需求,以及附加的其他的价值需求,从而最终

确定将所要生产的网络广告的主题,以及主题创意的表达

形式。

3.路牌广告的上乘之作,文字与图形互为映衬,留白适度,相得益彰,能达到传播商品信息的目的,诱导行人产生购买的欲望

二、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广告语

广告语,又称广告口号、广告标语,指为加强受众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印象,而在广告中长期、反复使用,旨在向消费者传达一种长期不变的观念的语言或文字。

2.广告随文

广告随文,又称附文,指广告文案中向受众传达企业名称、地址、电邮信息、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等附加性广告信息的语言文字,它一般出现在广告文案的结尾部分。

3.印刷广告

印刷广告,又称平面广告。它是指通过印刷机印出的广告作品用手去触摸,不能“读”出广告内容的广告,因而叫平面广告。平面广告只诉诸受众的视觉。

4.广播广告

广播广告只运用语言及声音,单纯诉诸人的听觉。广播广告只能用人的语言、音乐、音响来表现广告主题。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简述视觉广告文案及其作用和要求。

视觉广告文案及其作用和要求是:

(1)视觉广告文案主要通过报纸、刊物、路牌以及电子翻转牌等传递信息,介绍商品。视觉广告要注意图文并茂。

(2)一幅精心设计的图画往往能一下子抓住观众,引导观众细心阅读广告的内容。

(3)简洁明快的文字只有和醒目精美的构图密切呼应,才能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2.概述如何才能创意出好的广告语。

要创意出好的广告语。,就要:

(1)广告语的撰写,要在四个方面找准明确的合力点。这里的合力点,指的是产品—销售对象—销售对象的心理—销售对象的语言习惯四者之间的相通点、集合点。

(2)找准并明确创发点。

(3)找准并明确表达的语式。

四、应用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阅读下面的广告,试分析该广告正文对广告作品的作用。

捷达汽车,专为驾乘而做。大众,对汽车的爱

随时加油,只要您需要。

答案:

该广告正文对广告作品的作用:

(1)传达广告信息。传达广告的意图、诉求和承诺——只要您需要,随时随地给您的爱车加油。

(2)表现广告创意。捷达的售后服务是一流的。

(3)塑造商品、服务或企业的形象。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大众,对汽车的爱”,也就是对消费者的爱

(4)限定广告画面的内涵。文案点活了广告画面,突出内容主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5)附带的作用,广告文案与图形编排得当,共同构成该广告的形式美。

04任务

04任务_0001

一、填空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悬念本来指受众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过程,正好被广告文案撰稿人利用,在系列广告文案中,先传达不与常规

相同的信息,让受众关心它,想探究它,把

心悬起来;再将要传达的内容一点点地挤出来,不断地刺激受众的兴趣,最后才将谜底揭开,这种方法运用得好,一般都能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

2.在广告效果调查进行的过程中,要产生多种形式的写作成果,如

调查工作计划、问卷设计、分析资料统计、调查报告等文字的材料,这些都是广告人要完成的案头工作。

3.广告作品就是要穿透消费者感知的过滤层,刺激消费者了解广告中产品信息的欲望与需求并激发出购买的动机。广告创意,特别是广告文案就应力求有这种

穿透力。

4.艺术美是指艺术品的美。它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艺术创造源于生活、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广告作品,由于融进了科学与

艺术的元素,经广告人创造而成为成品,富有

创造性的成功的广告作品,不仅有真实、科学的内容,而且运用了形式美的法则,从某种意义上,广告向我们传递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既有

实用的价值,又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对待。

二、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系列广告

系列广告,是指将广告主体信息的基本要素,按一定规律反复地出现在广告媒体中,每篇广告的文案、画面在一个受众熟悉的基调下,重复中富于变化,生动多样,目的是使广告主体信息持久地保留在受众的记忆中。

2.广告效果调查文案

广告效果调查文案,是指广告人为实现广告目标,在进行广告活动过程中所撰写的调查工作计划、调查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报告等的总称。

3.形象美

形象美,是指社会生活中人物、事件、景物、场面等形象创造出的美,以及那些体现人类智慧和才能的产品物象中焕发出的美。美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含企业形象),富于创造性的品牌形象,无不蕴含并体现着形象美的本质特征。

4.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是指人们在审美生活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如何理解系列广告的侧重性特点?

对系列广告的侧重性特点的理解:

(1)文案相同、图形各异的系列广告,用文案侧重表现统一的主题,用图形表现不同的状态。

(2)文案不同、图形相似的系列广告,用图形侧重表现统一的主题,用文案表现不同的状态。

(3)系列广告的变化主要由各幅广告表现的次主题各有侧重来完成的。

(4)系列广告文案的侧重性要求广告文案写作者心中要有全局,为表现全局而选择不同的侧面,用不同侧面的描写去支撑全局。金字塔由三面构成的道理,在系列广告中也多有体现。

2.简述受众—顾客—消费者调查及其意义。

受众—顾客—消费者调查及其意义是:

(1)广告主投资做广告,广告公司为广告主进行调查、策划、创作广告作品,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多地把受众变成顾客和消费者。

(2)对消费者的调查除了从人口数量、经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调查外,重点应放在他们对传播的实际感受,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调查方面。

(3)广告效果的大小,不能只看营销额高低,还要看广告对受众的诉求、内容及宣传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企业的广告活动,通过受众“认知、理解、确信、行动”来实现最终的营销目的。

(4)受众在对广告媒体的选择方面,其中对电视、报纸的接受仍占多数。

四、应用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用广告艺术有着虚拟的时空性具有超越生活现实中的时间与空间的理论及广告中文案的特色分析下面的广告。

五丰行平面广告:

广告标题:五丰正宗“南瓜饼“

广告正文:

三斤南瓜一斤饼,做工地道手艺精,锅里上下翻筋斗,黄袍加身传美名。

广告口号:三斤南瓜一斤饼

答案:

这则广告充分体现了广告艺术有着虚拟的时空性,具有超越生活现实的时间与空间:

1.广告艺术有着虚拟的时空性。这主要是说广告艺术对生活中无限的时间与空间,所做出的广泛的形象概括与表现,水墨画古朴苍劲的笔调,古代朴实的农民形象,肩挑两个特大南瓜,似乎是在走街串巷,时间的久远意味着品牌的古老,地道的民谣道出的是品牌的美誉度。整幅画面具有超越生活现实中的时间与空间的特点。

2.时间与空间的虚拟,可以在有限的广告时段和广告空间内,表现出无限的广告世界。标题:五丰正宗“南瓜饼“中的“五丰”表达的是“五谷丰登”的意思,是人们美好的意愿,偌大的南瓜和突出的品牌名称真实而形象地展示出产品,并提醒消费者这才是正宗的南瓜饼。文案正文:“三斤南瓜一斤饼,做工地道手艺精,锅里上下翻筋斗,黄袍加身传美名。”广告语:“三斤南瓜一斤饼”等,道出了品牌的独特性,增加了品牌的可信度。也摆脱了广告自身的某些限制,更有效地集中表现广告要表现的内容。

3.在这一虚拟的画面中还蕴含着一种复古风格、怀旧的情绪,以及浓浓的乡土气息。

2.电大现代管理原理01任务及答案 篇二

100%通过

考试说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

1、任务

2、任务3是主观题,任务4和任务5是客观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作品题(共 2 道试题,共 100 分。)1.说明:案例分析和临床学习要求任选其一完成。(80分)

①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②临床学习:临床观察(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800字临床观察报告)。学生下载对应的附件完成作业,上传提交任务。答案:

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所对应的是理论数学观;生活数学观所对应的是科学数学观。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严谨性和运用广泛性三个主要的性质特征。

小学数学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要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将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再让他们自己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儿童的数学学习的组织,应源于他们的数学先生,即数学学习活动存在于儿童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数学学习应当成为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一种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去仔细地观察,粗略地发现和简单地证明。

儿童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开始认识数学的,数学概念往往就是源于普通的常识。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和丰富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探求欲,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辨析、操作等活动,逐步从对象中抽取本质属性,建立数学概念。在本例中,教师设计了实际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观察、辨析并实验、操作,使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变为在问题情境的尝试操作下的思考和分析过程,这种融生活化策略和操作性策略为一体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体现了现实数学观和生活数学观。但是,数学概念的学习和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学习上不同的。“平均数”作为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指的是一种词汇的认识;“平均数”作为一个数学概念,是对一组数的集中和离散程度的本质认识。掌握了单个词汇并不一定就是理解了概念。本例中,在采用“常规方法”来组织学习“平均数”知识的班级中,虽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设计了生活化情境,可在跟进活动中学生仍然不能将问题与习得知识建立联系甚至不能理解真实情境问题本身的意义,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作为数学概念的“平均数”的本质意义。

在平均数这一概念教学中,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概念是一切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要素。概念是对两中以上对象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概念主要以词的形式来标志;概念是抽象与概括的结果同时也是对经验的加工。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它们具有反向对应的关系,当内涵扩大了,外延会缩小;反之外延扩大了,内涵会缩小。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是,用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有关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儿童的生活经验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进而成为我们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开发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庞大资源库。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还不如说是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现实”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现实”也许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一方面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有效的数学学习也能促进经验的应用、提炼和积累。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这种“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孩子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

论述题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设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进步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每天的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等的理解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有用的数学。如对股市中的各类“趋势统计图表”掌握与理解。

最后,生活中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如报纸、杂志中随处可见的统计图表、比例、分数、小数、百分数等符号的理解、识别与阅读。

二、数学自身发展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随着经典数学的繁荣和统一,许多数学应用方法的产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科学自身的发展必然对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课程目标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做数学来学数学,体会观察、尝试、合情推理、猜想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另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与解题技能的培养目标削弱,判断、优化的能力目标需要加强。

三、儿童的发展观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新的儿童发展观关注儿童的发展,从关注精英数学转向关注大众数学,强调学习适合每一个个体的数学,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升公民的素质成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02任务

一、作品题(共 2 道试题,共 100 分。)1.说明:下面案例分析和临床学习要求任选其一完成。(80分)

①案例分析:小学空间几何学习的操作性策略(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②临床学习:临床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1000字临床设计报告。答案:

案例分析:小学空间几何学习的操作性策略

几何知识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掌握必要的形体知识,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是认识、改造人类生存空间的需要。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空间知觉即形体直观认知能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小学,不失时机地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对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影响都是积极的、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下面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谈一谈开展好立体几何图形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圆锥的教学:我在复习准备时选用粮囤做感知材料,形象地展现了由粮囤(圆柱)变为粮堆(圆锥)的过程。展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便于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是重视学生的操作观察,把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主要建立在亲自“摸一摸”、“看一看”等具体的感知动作上,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帮助学生切实建立起立体图形的表象。

三是重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形状的物体”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如何测量圆锥的高,就不只局限于书上的一种方法,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是重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亲身体验,重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完成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例如在认识圆柱的侧面时,采用了让学生把圆柱包起来,再展开看一看的方式进行亲身体验,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当然,在教学设计中还应十分强调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形象地展现如:高的平移、圆柱、圆锥侧面展开等难以讲述的内容,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我个人认为,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起以下作用:(1)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设计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教师作为承担间接知识传授的学习组织者,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做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在课堂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根据临场的反应作适当的调整,同时要通过自己有效的评价来定位和激励学生,以达到学生保持持久学习兴趣的目的。

(2)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中起引导、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由于他们受个人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以及学习基础的心理特点等的影响,需要教师通过各种质疑、设疑、组织讨论等方式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并通过教师有效设计的活动和评价方式来激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以此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整体能力的发展。

(3)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诊断和导向的作用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利用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能力水平,通过细心的观察、合理的评价等诊断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修正或调整。

03任务

一、作品题(共 2 道试题,共 100 分。)1.说明:以下案例分析和临床学习要求任选其一完成。(80分)

①案例分析:教学活动中的巡视与评价(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②临床学习:临床评析。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1000字临床评析报告。答案: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学生个体千差万别,个性特征明晰可见,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而与之紧密联系的表达能力也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必须要给思维速度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一时语塞或南辕北辙,立即请他坐下,便扼杀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不敢想,不敢说,更不敢间。教师应尽力做到待人至诚,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关系和谐,让学生和教师交谈时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即使回答问题有错误,也能得到教师的指点和鼓励,学生到处可见教师灿烂的笑容,亲切的笑脸,到处可听到“你真行!”、“你讲得真棒”、“大胆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鼓励赏识的教学评价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让教师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愉悦之感。

数学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恰当的评价,对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非常重要。但如果评价得不合适宜,过于虚假不真实。那么,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就没有价值。

(一)数学课上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度,千万不可滥用。如果学生很平常的行为,教师都大加赞赏,这样的评价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因为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惰性,学生往往就会“迷失自我。”

(二)教师在数学课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具有个性化。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找准评价的切入点,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差异。让课堂上的评价具有个性化特色,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

当然,我在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方面探索得还很不够,今后我会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探讨。我希望自己通过这方面的学习和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功能,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学数学的自信,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述题

发展儿童构建数学概念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也是发展儿童数学素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构建数学概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及数学认知结构,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理解、记忆、表述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儿童先天就有的,也是无法从其它途径获得的,只能在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加强培养,才能逐步形成和提高。

一、要重视表象过渡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形成数学概念往往有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这个过渡就是“表象阶段”。它是儿童形成概念的重要基础。在这个过渡中,有三个方面需要关注:一是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充分在明确自己的观察任务;二是在学生感知对象时,加强他们的语言运用;三是在学生获得感知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及时地归纳。

二、要加强数学交流

学会数学交流是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有效的数学交流就依赖于准确的数学概念。因此,准确地运用数学概念是发展数学交流能力的一个条件,而充分的数学交流活动又能促进数学概念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必须引导学生表述和交流自己的发现;二是要给学生解释和说明自己的观点;三是要让学生质疑和反驳他人的想法。

三、需促进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保证数学思维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影响概念构建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所以发展儿童数学概念的构建能力,必须充分重视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

04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1.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A.抽象性 B.严谨性

C.客观性 D.应用广泛性

2.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A.注重问题解决 B.注重数学应用 C.注重解题能力

D.注重数学交流

3.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等四个纬度。A.数与代数 B.统计与概率 C.空间观念 D.情感与态度

4.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A.语言表述阶段 B.理解结构阶段 C.学会解题阶段 D.符号运算阶段

5.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A.问题的起始状态 B.问题空间 C.问题的目标状态 D.问题的中间状态

6.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价值的是()。A.导向价值 B.甄别价值 C.反馈价值 D.诊断价值

7.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等一些内容。A.数的认识 B.运算方法 C.简便运算 D.理解算理

8.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空间识别障碍”和()等两个方面。A.空间想象障碍 B.性质理解障碍 C.视觉知觉障碍 D.空间描述障碍

9.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和“评价结果”。A.填补认知空隙 B.执行方案

C.反思修正 D.调查资料

10.一般地看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运用的策略有“算法化”、“顿悟”和()等。

A.探究启发式 B.尝试错误法 C.逆推法 D.逼近法

11.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为主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阶段,相对于布鲁纳的分类来说,就是()阶段。A.映象式阶段 B.动作式阶段 C.符号式阶段

D.映象式阶段向符号式阶段过渡

12.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A.运算规则 B.数的概念

C.图形分解的思路 D.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13.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和()等这样三个特征。

A.论述体系的归纳式 B.以计算为主线

C.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 D.训练体系的网络式

14.儿童在数学能力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分析型、几何型和()三种。A.计算型 B.具体型 C.调和型 D.概括型

15.属于以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形成认知冲突为起点,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并在集体质疑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为特征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的是()。A.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 B.以信息探索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C.以实验操作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D.以自学尝试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16.下列不属于常见教学手段的是()。A.操作材料 B.辅助学具 C.音像资料 D.计算机技术

17.下列不属于在建立概念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的是()。A.多例比较策略 B.生活化策略 C.操作分类策略 D.表象过渡策略

18.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规则的导入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情境导入”、“活动导入”和()等。A.练习导入 B.问题导入 C.经验导入 D.算理导入

19.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分析)阶段被认为是()。A.水平0 B.水平1 C.水平2 D.水平

20.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也称作()。

A.问题表征阶段 B.明确条件阶段 C.感觉阶段 D.理解联想阶段

二、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1.文本论述:要求学生在学习完第十章至第十一章之后完成。选择以下两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20分)

第十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的运算规则学习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十一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分析在小学空间几何教学中,可以如何落实注意儿童生活经验的策略。

答案:

小学数学规则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形成运算的技能,它还与发展儿童数学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发展儿童良好的数感。

数感代表着个人使数、数字系统和运算具有意义的观念,更准确的说,数感实际上代表着不同个体因自己的经验、学习和能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关于“数”的良好的智力结构。良好的数感是形成数量概念和数理推理的基础,是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的条件,是形成运算技能的重要保障。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可以从多方面发展儿童的数感。1在实际的情景中形成数的意义

儿童是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对具体物体对象的活动来逐渐认识数的,学习中,要使儿童能形成良好的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就应该将学习活动置于儿童具有生活经验的实际情境中,让他们体验,感悟,理解。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例如,他们认识“5”,开始时带有物质和能量性质的,知道5个苹果,5支铅笔,5个人等,当对这些具有这种相同元素个数特征的“物体的集合”多次的感知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去关注这一类“集合”的共同特征,从而形成对“5”的意义的理解。

(2)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例如:小明有3本书,小芳有4本书,一共有几本书?这样的问题,假如学生采用“在第一加数基础上的逐一加”的方式,就支持了他们对数的“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2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

(1)发展数的良好位置感:数的位置感首先表现在对一个具体数在某个集合中的位置有敏锐的感觉,同时对于这个数与相邻数之间的相对大小有一个敏锐的感觉。例如学生能较快反映,65这个数在100以内的序列中大致占中间的位置,65比100的一半要大些等。

(2)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例如学习8时,学生知道8是由1和7,2和6,3和5,4和4组成。儿童对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敏锐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数的多种理解。3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

在开始学习加减法时,结合实际情境,学生应当对数和数的实际意义有所理解。例如,图示有3辆小车和4辆小车,并将他们和起来,学生在解答3+4=7后,应该能意识到,这是3个元素和4个元素的合并,结果是7个元素。

05任务

一、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46 分。)1.填空题(每空1分,共46分),说明:学生将下面的16道填空题的答案写到答题框中。1.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以及 等四个阶段。2.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及 等三个问题。3.现代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具有、以及 等的特点。4.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主要策略有、以及 等。

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由、、等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6.按评价的取向角度划分,学习评价主要可以分为、、、等三类。7.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在学习方式上具有、以及 等一些特点。8.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以及 等的识别。

9.从数学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可以将数学能力分为、、以及 等三类。10.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以及反思评价等。11.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主要指、、以及 等。12.儿童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及 等。13.按层次可以将思维分为、、等三类。14.在儿童的运算规则学习的导入阶段中主要可以采用、以及 等策略。15.小学数学的运算技能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以及 等三个阶段;

答案:

1. 创设情境、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总结运用。2.(创设的)问题情境(须)有效、注重儿童发现知识的过程、(要)注意适时(的)指导

3.(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探索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4. 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增强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景 5. 定向环节、行动环节、反馈环节

6. 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

7. 淡化严格证明,强化合情推理、重要规则逐步深化、有些规则不给结语 8. 空间方位、空间距离、空间大小

9.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策略(能力)10.(设置)问题情景、提出假设、获得结论 11. 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

12. 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的语言能力 13.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14. 情景(导入)、活动(导入)、问题(导入)15. 认知、联结、自动化

二、判断题(共 17 道试题,共 34 分。)1.作为小学课程的数学是一种形式化的数学 A.错误 B.正确

2.重视问题解决是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A.错误 B.正确

3.探究教学是一种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最高的教学方式

A.错误 B.正确

4.以共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为参照的一种评价是表现性评价 A.错误 B.正确 5.“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数学化”理论 A.错误

B.正确

6.学生最基本的课堂参与形态是认知参与

A.错误 B.正确

7.不断增加概念的内涵而使其外延不断缩小的思维过程称之为强抽象 A.错误

B.正确

8.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A.错误 B.正确

9.数学是一门直接处理现实对象的科学

A.错误 B.正确

10.“叙述式讲解法”就是指教师将知识讲给学生听

A.错误 B.正确

11.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A.错误 B.正确

12.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13.小学数学知识包含“客观性知识” 和“主观性知识” A.错误 B.正确

14.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 A.错误 B.正确

15.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是学生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之一 A.错误

B.正确 16.概念是儿童空间几何知识学习的起点

A.错误 B.正确

17.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三、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1.文本论述:要求学生在学习完第十二章至第十三章之后完成。选择以下两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20分)

第十二章文本论述主题:举例解释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十三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如何在小学统计教学中运用“游戏引导”的策略。

答案: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很多时候,儿童是在游戏中体验与建构数学知识的。因为游戏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思维,游戏还能促进儿童策略性知识的形成。

如:教者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时,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然后通过择优选用简便科学的方法,为以后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打下基础。

在创设情境,回顾旧知。以旧引新,通过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分一分、数一数,体会初步的统计思想,为下面探索统计的方法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的基础上,继而进行:统计图形,探索统计方法:

1、设计问题,激发统计兴趣。

⑴“每组小朋友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现在小朋友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⑵师:大家想知道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怎样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几个?可以用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统计方法。

2、参与游戏,探索统计方法。

⑴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你来说,我来记”,做完游戏,大家想知道的问题,就会得到答案了。⑵老师对同学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⑶学生分组活动搜集数据。

⑷小组汇报,教师按照学生回答的顺序分别将记录的结果编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 ②□□□□□

△△△△△△△ ③□|||||

○||||

△||||||| ④□√√√√√

○√√√√

△√√√√√ ⑸比较择优,掌握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记录的方法,得出哪种方法更清楚,更简便。学生可能会体会到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比较简便,愿意使用。

3、整理数据,学会应用。

我们把记录的结果整理有表格里(出示表格)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一共 看图:你从这个表中知道什么?

3.电大现代管理原理01任务及答案 篇三

一、填空(每空l分,共6分)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3.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4.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5.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ABCD)。

A.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 B.完善人大的罢免制度

C.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 D.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2.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AD)。

A.自由经济 B.弱国家C.干预经济 D.强国家

3.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ABCD)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 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A.政府 B.政党C.利益集团 D.选民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A.经济的集中体现 8.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5.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A.监督 B.选举C.弹劾 D.罢免

6.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CD)A.民主权 B.财产权 C.生存权 .D.自由权

7.根据(D)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A.柏拉图 B8.西塞罗 C.苏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 8.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B)。

A.福利改革 B.经济干预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9.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B)。.

A.政治哲学研究 B.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究 D.政治法律研究 10.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 原则要求(ABD)。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政党政治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1.政党:政党指的是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2.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元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3.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由“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申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良主”;

(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2.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政治色彩浓厚;(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4)治理方法单一。

3.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

五、论述题(20分)试述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

要点提示: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 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

4.电大现代管理原理01任务及答案 篇四

测试时间:6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国际法的官方编纂始于()

A.19世纪

B.18世纪

C.20世纪

D.17世纪

2.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A.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

B.一国可以创造国际法

C.第三世界国家可以创造国际法

D.大国可以创造国际法

3.根据保护条约将本国重要的国际事务交由保护国管理,但可以在保护条约所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处理某些对外事务的国家被称为()。

A.附庸国

B.被保护国

C.宗主国

D.单一国

4.在()的情况下,一国违反其国际义务的行为可以不被视为国际不当行为。

A.干涉他国内政

B.经济制裁他国

C.报复他国

D.武力封锁他国

5.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源于人类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识的学派叫做()。

A.实在法学派

B.规范法学派

C.格老秀斯派

D.自然法学派

6.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人是()。

A.林则徐

B.严复

C.丁韪良

D.张之洞

7.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美国是()

A.单一国

B.复合国

C.君合国

D.政合国

8.一国的部分领土脱离母国,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新的国家被称为()。

A.独立

B.合并

C.解体

D.分离

9.国家可以自由决定与其他国家缔约、建交、结盟或进行其他往来,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任何形式的干涉,这是国家()的体现。

A.自卫权

B.管辖权

C.平等权

D.独立权

10.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主张二元论平行说。

A.奥本海

B.左恩

C.凯尔森

D.孔慈

11.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的国际习惯是指()。

A.国际实践

B.国际惯例

C.习惯国际法

D.一般法律原则

12.()可以引起国家继承。

A.政变引起的政权更迭

B.宪法程序外的政权更迭

C.领土主权被限制

D.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

13.国家领土自然划界的方法有()

A.以山为界

B.几何划界

C.天文学划界

D.扇形划法

14.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仅指单独自卫

B.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

C.以受到外国干涉为前提

D.自卫不向安理会报告

15.关于国际法效力依据问题下列学者持实在法学派观点的是(A.奥本海

B.凯尔森

C.狄骥

D.格老秀斯

16.国家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确定的领土

B.政府

C.固定的居民

D.主权

17.确立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是()。

A.《联合国宪章》)。

B.《巴黎非战公约》

C.《芝加哥民用航空公约》

D.《日内瓦公约》

18.国家间的国际法官方编纂活动始于()。

A.18世纪末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C.19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确定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文件是()。

A.《联合国宪章》

B.万隆会议最后文件

C.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

D.《给予殖民地人民独立宣言》 20.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A.国际立法

B.使国际法汇总成册

C.使国际法法典化

D.编辑成册便于查阅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关于国际法效力依据问题,新自然法学派提出()。

A.社会连带学说

B.政策定向说

C.规范法学说

D.权力政治说

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国家行为?()

A.驻外记者在国外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

B.外交代表在国外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

C.实际代表国家行事的人在执行公务时的行为

D.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由国家支配的机关的行为

3.下列属于传统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与变更的方式有()。

A.先占

B.时效

C.添附

D.割让

4.在近代国际法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包括().A.威斯特伐里亚和会的召开

B.《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的签订

C.格老秀斯《海洋自由论》的发表

D.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

5.对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新自然法学派提出了()。

A.二元论说

B.社会连带学说

C.平行论说

D.规范法学说

6.现今世界上的永久中立国有()。

A.瑞士

B.卢森堡

C.奥地利

D.摩纳哥

7.下列属于复合国的国家有()

A.美国

B.中国

C.德国

D.前苏联

8.传统国际法学界在国际法的效力依据问题上所形成的主要学派有()。

A.格老秀斯派

B.自然法学派

C.实在法学派

D.规范法学派

9.国际习惯形成的证据资料一般可以通过下列情况得到()。

A.国家的内部行为

B.国家的外交实践

C.国际组织的实践

D.跨国公司的行为

10.下列哪些债务不属于国家继承的范围()。

A.国债

B.地方债务

C.地方化债务

D.恶债

11.以下哪几项关系属于国际法调整的对象?()

A.中国与百事可乐公司的关系

B.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C.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关系

D.自然人与法人间的关系

12.下列哪几项属于限制领土主权的方式()?

A.共管

B.割让

C.势力范围

D.国际地役

13.国际法的特征包括()。

A.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

B.国际法的创立方式是国际法主体特别是国家间的协议

C.国际法通过国际法院和安理会得到强制执行

D.国际法依靠国家 采取单独和集体措施得到强制执行

14.在被继承国灭失的情况下,被继承国参加的哪些条约一般不自动地拘束继承国(A.参加某一国际组织的条约

B.政治性的条约

C.道路交通条约)。

D.有关中立化条约

15.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A.各国必须遵守

B.各国不得以条约改变之

C.适用国际法的一切领域中

D.具有任意法的性质

16.某国是实行三权分立制的国家。下列哪些部门作出的行为被认为是国家行为?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军队

1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国际法原则宣言中的七项原则()。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不使用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C.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D.各民族权利平等与自决

18.国家边界的形成有哪几种情况:()

A.历史形成边界

B.条约划定边界

C.继承原国家边界

D.自然产成边界

19.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国际法基本原则?()

A.国际主权平等原则

B.不干涉内政原则

C.多边协商原则

D.禁止反言原则

20.国际法主体的构成要件包括:()。

A.有独立的主权

B.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

C.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D.有国际求偿能力

光华寮案

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不具有独立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因而不能代表中国在日本法院起诉: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即构成国际法上的政府承认,其法律效果对日本国内机关,特别是司法机关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日本法院不能受理台湾当局代表中国的诉讼,否则就违反了国际法的准则。

2、日本京都地方法院1977年的最初判决符合国际法。因为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所以前中国政府对中国国家财产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已经转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3、1982年及其后日本各级法院对光华寮的判决或裁定不符合国际法。它违背了国际法有关政府承认和政府继承的基本规则,违背了日本政府应承担的相应国际义务,并且以司法判决的形式制造了“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构成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从而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原则。

湖广铁路债券案

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美国享有豁免权。这是因为,国家主权豁免是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根据是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完全独立和平等的,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对另

一个国家行使管辖的权利,一个国家的法院没有经过国家同意,不能受理以外国国家作为诉讼对象的案件。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无可非议地享有司法豁免权。

2、美国1976年的《国有主权豁免法》不适用湖广铁路债券案。这是因为,美国地方法院以一个主权国家作为被告诉讼,行使管辖权,作出缺席判决甚至以强制执行其判决相威胁,这是完全违反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法原则,违反联合国宪章。对于这种将美国国内法和美国法院的管辖强加于中国,损害了中国主权,损害中华民族尊严的行为,中国政府理应坚决拒绝。现在,本案由于中国坚决站在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上,坚持国际法的原则,最后并没有有按照美国法院的“缺席判决”执行。1987年3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定,驳回了美国债券持有人的复审要求,撤销了不利于中国的判决。

3、湖广铁路的债券是恶债,因为因为这次借债是1911年,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和镇压中国人民的辛亥革命,勾结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列强决定加快修建铁路,由于财政危机只能向帝国主义借债。中国政府无任何义务继承这笔用于镇压革命的恶债。因为,这涉及新政府对前政府的债权问题,新政府如何处理债权取决了该政府政策利益等方面,国际法上的继承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它是一个国家或新政府如何处理旧国家或旧政府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问题。在这里,只涉及到新政府的债务继承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推翻国民党政府而建立的新政府并且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因此,我国政府在处理旧政府的债务时,也坚决适用“恶意债务不予继承”,这是久已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因为这次借债是1911年,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和镇压中国人民的辛亥革命,勾结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列强决定加快修建铁路,由于财政危机只能向帝国主义借债,因此,我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不予承认这一债务,这完全符合国际法原则,而且也为国际法实践所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得分:32 1.国家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确定的领土 B.政府

C.固定的居民 D.主权

满分:2 分

2.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主张二元论平行说。

A.奥本海 B.左恩

C.凯尔森 D.孔慈

满分:2 分

3.联合国负责国际法编纂工作的主要机构是()。

A.安理会 B.秘书处

C.国际法院 D.国际法委员会

满分:2 分

4.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的国际习惯是指()。

A.国际实践 B.国际惯例

C.习惯国际法 D.一般法律原则

满分:2 分

5.确立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是(A.《联合国宪章》 B.《巴黎非战公约》 C.《芝加哥民用航空公约》 D.《日内瓦公约》

满分:2 分

6.最重要的国际法主体是()。

A.国家 B.联合国

C.国际组织 D.巴勒斯坦解放联盟组织

满分:2 分)。

7.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仅指单独自卫

B.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

C.以受到外国干涉为前提

D.自卫不向安理会报告

满分:2 分

8.最早将International law用来表示国际法的法学家是(A.边沁 B.格老秀斯 C.惠顿 D.真蒂利斯

满分:2 分

9.()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A.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 B.《万国公法》的发表

C.《陆战法规惯例公约》的签订 D.《联合国宪章》的制定

满分:2 分

10.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A.国际立法 B.使国际法汇总成册

C.使国际法法典化)。

D.编辑成册便于查阅

满分:2 分

11.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源于人类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识的学派叫做()。

A.实在法学派 B.规范法学派 C.格老秀斯派 D.自然法学派

满分:2 分

12.关于国家管辖豁免问题,()立场在19世纪初得到英美等国的司法判例的确认,19世纪末叶以前一直得到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司法实践和学者的普遍支持。

A.绝对主义 B.普遍主义

C.限制主义 D.连带主义

满分:2 分

13.最早将西方国际法著作翻译成中文的人是()。A.边沁 B.丁韪良 C.惠顿 D.梅汝璈

满分:2 分

14.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

A.与所涉领土实际生存原则 B.公平原则

C.随领土转移原则 D.协商原则

满分:2 分

15.根据保护条约将本国重要的国际事务交由保护国管理,但可以在保护条约所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处理某些对外事务的国家被称为()。

A.附庸国 B.被保护国

C.宗主国 D.单一国

满分:2 分

16.()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

C.《陆战法规惯例公约》的签订 D.《联合国宪章》的制定

满分:2 分

17.国际法优先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A.德国的耶利内克 B.美国的凯尔森

C.德国的得里佩尔 D.英国的奥斯汀

满分:2 分

18.既有国家对新国家给予不完全的、有限的、临时的承认,叫做(A.法律上的承认)。

B.简单承认

C.事实上的承认 D.宣告承认

满分:2 分

19.一国的部分领土脱离母国,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新的国家被称为()。

A.独立 B.合并

C.解体 D.分离

满分:2 分

20.在国家继承中,部分领土割让或某附属领土并入某一既有国家时,适用(),即被继承国参加的条约自国家继承日期停止对继承所涉领土失效,而继承国参加的条约则同时对该领土生效,除非该条约对该领土的适用不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或者根本改变实施条约的条件。

A.白版原则 B.移动条约界域原则

C.领土转移协定原则 D.领土实际生存原则 满分:2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得分:37 1.国际法的直接渊源包括()。

A.国际条约 B.国际习惯

C.一般法律原则 D.有关的辅助资料

满分:2 分

2.现代国际法承认的领土变更方式包括()。

A.添附 B.全民投票

C.自愿割让 D.时效

满分:2 分

3.下列权利属于国家的基本权利的有:()

A.独立权 B.自卫权

C.平等权 D.表决权

满分:2 分

4.对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新自然法学派提出了()。

A.二元论说 B.社会连带学说

C.平行论说 D.规范法学说

满分:2 分

5.在近代国际法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包括().A.威斯特伐里亚和会的召开

B.《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的签订

C.格老秀斯《海洋自由论》的发表

D.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

满分:2 分

6.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国际法基本原则?()

A.国际主权平等原则

B.不干涉内政原则

C.多边协商原则

D.禁止反言原则

满分:2 分

7.国家边界的形成有哪几种情况:()

A.历史形成边界

B.条约划定边界

C.继承原国家边界

D.自然产成边界

满分:2 分

8.关于国际法效力依据问题,新实在法学派提出(A.社会连带学说

B.政策定向说)。

C.规范法学说

D.权力政治说

满分:2 分

9.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国际法原则宣言中的七项原则()。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不使用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C.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D.各民族权利平等与自决

满分:2 分

10.关于《联合国宪章》,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A.于1945年通过并生效

B.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最重要的一个国际条约

C.截至2001年它有189个缔约国

D.非缔约国完全不受其约束

满分:2 分

11.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

A.居民 B.领土 C.政府 D.主权)。

满分:2 分

12.以下哪几项关系属于国际法调整的对象?()

A.中国与百事可乐公司的关系 B.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C.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关系 D.自然人与法人间的关系

满分:2 分

13.下列属于排除一国国际行为不当性的情况有

A.同意 B.不可抗力

C.经济封锁 D.自卫

满分:2 分

14.国际法主体的构成要件包括:()。

A.有独立的主权

B.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

C.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D.有国际求偿能力

满分:2 分

15.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包括()。

A.国家领土割让 B.国家领土合并)(C.由于先占 D.由于添附

满分:2 分

16.根据《南极条约》的规定,各国可以在南极进行()。

A.军事演习B.自由考察

C.占领 D.建立科学研究站

满分:2 分

17.现代领土变更的新方式包括()。

A.时效 B.添附

C.全民投票 D.恢复领土主权

满分:2 分

18.国际法的特征包括()。

A.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

B.国际法的创立方式是国际法主体特别是国家间的协议

C.国际法通过国际法院和安理会得到强制执行 D.国际法依靠国家 采取单独和集体措施得到强制执行

满分:2 分

19.依照国际法,边界争端应通过()方式解决。

A.武力 B.谈判

C.国际仲裁 D.国际司法程序

满分:2 分

20.某国是实行三权分立制的国家。下列哪些部门作出的行为被认为是国家行为?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军队

满分:2 分

1.3.湖广铁路债券案 案情

中国清末预备修建的湖广铁路是指“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的粤汉铁路”和“湖北省境内的川汉铁路”。因这两线铁路都在湖广总督的辖区范围内,故称“湖广铁路”。

两线铁路的修建计划,前者是由武昌起经岳阳、长沙至宜昌,与广东商办的粤汉铁路衔接;后者以汉口为起点,经应城、钟祥、当阳至宜昌,由此抵达四川夔州(现称奉节)。清政府修建湖广铁路的目的在于便利用兵以镇压正在兴起的南方起义维护其统治。为加快铁路的修建,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受命督办后,便向国际上筹措借贷。1909年3月7日, 中德草签了借贷合同, 决定向德国的德华银行借款。英、法两国得知此事后也认为有利可图,故通过抗议、照会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强迫清政府接受它们的借款。这使清政府只好搁置中德的借贷合同,另于1909年6月6日与英、法、德三国草签了借款合同。之后,美国又以“机会均等”挤进了该借贷合同。所以湖广铁路的借贷合同最后是以清政府邮传大臣(盛宣怀)为一方,以德国的德华、英国的汇丰、法国的东方汇理等银行和“美国资本家”(以下称银行)为另一方在北京签订。合同签订后,德、英、法、美上述银行于1911年以清政府的名义发行“湖广铁路五厘利息递还金镑借款债券”(以下简称湖广铁路债券)600万金英镑。该债券利息从1938年起停付,本金1951年到期未付。美国公民杰克逊等9人持有湖广铁路的上述债券。1979年11月,他们的美国阿拉巴玛州北区地方法院东部分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提起诉讼。要求偿还他们所持有的湖广铁路债券本利1亿美元外加利息和诉讼费。法庭受理了他们的诉讼。并于11月3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出传票,指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黄华收。要求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于收到传票后的20天内提出答辩,否则作缺席判决。中国外交部拒绝接受传票,将其退回。美国阿拉巴玛州北区地方法院东部分庭关于湖广铁路债券案的审理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拒绝后, 法庭于1982年9月1日对本案作出了缺席裁判。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原告41313038美元, 另加利息和诉讼费。中国政府对美国阿拉巴玛州北区地方法院东部分庭的判决拒绝接受,认为它是违反国际法的,是无效的。理由

是依据国际法,国家享有主权豁免,一国法院不得强行将外国列为被告。所以美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管辖权。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调查了湖广铁路债券的渊源,认定它属恶债。

中国政府据此理由与美国国务院进行了多次交涉。经过两国政府官员的几次会谈,美国国务院决定干涉此案。美国国务院乔治•普•舒尔茨和国务院法律顾问戴维斯•鲁宾逊分别于1983年8月11日和12日发表了声明。

中国接受了美国的建议,聘请了美国律师出庭申辩。律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绝对主权豁免;本案不属美国法典第28卷第1605条规定的“商业活动”;原告的传票送达不完备;原告未能依美国法典第28卷第1605条规定,证明被告具有责任而使其提出的求偿要求和权利得以成立等理由指出法庭判决无效,要求撤销缺席判决。

另外,美国司法部向阿拉巴玛州地方法院提出了“美国利益声明书”,要求法院考虑舒尔茨和鲁宾逊的声明,考虑美国利益支持中国的申辩。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法庭重新审理了此案,作出新的决定,撤销了原来的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之后原告又向美国联邦第十一巡回法院提起上诉和要求美国最高法院重新审理,未获成功,致使此案于1987年3月9日告终。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在美国享有豁免权?为什么?

(2)美国1976年的《国有主权豁免法》是否适用湖广铁路债券案?为什么?

(3)为什么说湖广铁路的债券是恶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否有义务继承?为什么?

湖广铁路债券案

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美国享有豁免权。这是因为,国家主权豁免是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根据是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完全独立和平等的,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对另一个国家行使管辖的权利,一个国家的法院没有经过国家同意,不能受理以外国国家作为诉讼对象的案件。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无可非议地享有司法豁免权。

2、美国1976年的《国有主权豁免法》不适用湖广铁路债券案。这是因为,美国地方法院以一个主权国家作为被告诉讼,行使管辖权,作出缺席判决甚至以强制执行其判决相威胁,这是完全违反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法原则,违反联合国宪章。对于这种将美国国内法和美国法院的管辖强加于中国,损害了中国主权,损害中华民族尊严的行为,中国政府理应坚决拒绝。现在,本案由于中国坚决站在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上,坚持国际法的原则,最后并没有有按照美国法院的“缺席判决”执行。1987年3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定,驳回了美国债券持有人的复审要求,撤销了不利于中国的判决。

3、湖广铁路的债券是恶债,因为因为这次借债是1911年,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和镇压中国人民的辛亥革命,勾结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列强决定加快修建铁路,由于财政危机只能向帝国主义借债。中国政府无任何义务继承这笔用于镇压革命的恶债。因为,这涉及新政府对前政府的债权问题,新政府如何处理债权取决了该政府政策利益等方面,国际法上的继承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它是一个国家或新政府如何处理旧国家或旧政府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问题。在这里,只涉及到新政府的债务继承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推翻国民党政府而建立的新政府并且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因此,我国政府在处理旧政府的债务时,也坚决适用“恶意债务不予继承”,这是久已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因为这次借债是1911年,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和镇压中国人民的辛亥革命,勾结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列强决定加快修建铁路,由于财政危机只能向帝国主义借债,因此,我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不予承认这一债务,这完全符合国际法原则,而且也为国际法实践所

2.荷花号案 案情

1926年8月2日,法国油船“荷花号”在地中海的公海上与土耳其船波兹一库特号相撞,土耳其船被撞沉,8名土耳其人死亡。第二天,当“荷花号”抵达伊期坦布尔时,土耳其当局对碰撞事件进行了调查。称该事件是由于“荷花号”上的负责值班的人员法国海军上尉德蒙的失职所致,故将其逮捕,连同土耳其船长哈森•贝一并以杀人罪在土耳其地方法院提起刑事诉讼。1926年9月

15日,法院作出判决,判处德蒙监禁80天、罚款22英磅。土耳其船长哈森一贝则被判了较重的惩罚。

法国政府对土耳其当局的审判提出外交抗议,认为土耳其法院无权审判法国公民德蒙上尉。因为船舶碰撞发生在公海上,“荷花号”的船员只能由船旗国,即法国的法院进行审理,并主张这是一项国际法原则。但土耳其法院则依据《土耳其刑法典》第6条的规定,任何外国人在国外犯有侵害土耳其公民的罪行,应按依照该刑法处理,因此,对本案的管辖权并不违反国际法。1926年10月12日,法国和土耳其签订了一项特别协议,将该争端提交常设国际法院解决。问题

请分析,土耳其对法国船员德蒙上尉进行刑事诉讼是否违反国际法原则? 为什么?

(一)土耳其有权对法国船员德蒙上尉行使管辖权

按照国际法公海上航行的船舶受船旗国的排他性的管辖,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船舶碰撞事件。但是,船旗国的权利不能在其领土之外行使,除非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有此类许可性规则。因此,如果在公海上的犯罪行为的效果及于一般悬挂他国旗帜的船舶,就必然适用在涉及到两个不同国家的领土时适用的同样原则,因而,国际法没有规则禁止犯罪结果地国家对罪犯行使管辖权。在公海上的一件犯罪行为的结果发生的另一外国船上,等于发生在该外国船的国籍国的领土上。在本案中,犯罪者法国船员德蒙上尉虽然身在法国船上,但所造成的后果则发生在土耳其船上,这就等于发生在土耳其领土上,因此,土耳其对法国船员德蒙上尉行使刑事管辖权并不违反国际法。

(二)土耳其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领土主权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领土主权的实质是,任何国家未经一国作出明示的许可,是不得在该国领土上地使主权行为。同时,每个国家根据领土主权,有权把发生在国外的行动纳入其本国的立法和法制的范围之内,即一国把管辖权扩大到外国人在国外所作的,而其效果却发生在本国的犯罪行为,那么这个国家不能被认为是侵犯了根据国际法必须给予无条件尊重的外国国家的领土主权。因此,这个国家不是在外国领土上行使主权行为,而只是在自己领土上行使管辖权。根据《土耳其法典》第6条规定:任何外国人在国外犯下侵犯土耳其或土耳其臣民的罪行时,若土耳其法律规定该犯罪行为应受惩罚者,若此人在土耳其被捕,则应受惩办。所以,法院在承认根据国际法船旗国对于在公海上其船舶内所发生的每件事情都具有排他的管辖权的同时,又承认土耳其行使管辖权的合法性不是基于受害者的国籍而是基于犯罪行为的效果产生在土耳其船上,即产生在一个与土耳其领土相同的地方,在那里适用土耳其刑法是无可争议的。从所谓属地原则来看,土耳其执行其法律也是合法的。

(三)本法对海洋法产生影响

上一篇:规划管理局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下一篇:愚人节整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