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反思(精选12篇)
1.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反思 篇一
在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在上一届大班的班级管理为例,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工作积累。《一张表格,一次进步》,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将班级管理得更加合理化、精细化,使幼儿参与的每项活动,都能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促使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同时更有利于我分析班内幼儿的发展状况,更好地组织班级内的各项活动。
1、我的班级我做主,我的小组我做主。
这是我们进入大班后开展的两项值日活动。上学期时,“我的班级我做主”就是每天安排4个人,分别担任纪律检查员、卫生监督员,每项由两人担任,负责管理好班级里的纪律和卫生常规,每天早上佩戴好老师自制的胸牌,开始一天的班级小主人监督、检查工作。为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尝试管理班级,我们两个老师互相商量讨论,就精心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以单双周的形式进行,两周一轮回后互相交换角色,这样一个月下来每个人都能担任到这两个值日,和老师共同管理好班级日常活动的开展。本学期我们又进行了调整,改成每天8个人,分别担任纪律检查员、卫生监督员、进餐记录员和午睡管理员,这样一周五天,正好每人每周担任一次值日,同时一周一轮换,一个月内每个人都可以担任这四种不同的岗位,而且胸牌改成了胸卡,可以方便幼儿取放、佩戴。
“我的小组我做主”就是每组每天一个组长,挂牌实行自己相应的职责。一开始是孩子们推选的,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每次都是这几个人,为了扩大范围,于是我们又设计了一张小组长轮流表,让每个人都来做小组长,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也发动更多的孩子来关心我们这个大集体,为集体出一份力。实行下来,发现平时总是缩在后面的几个孩子在担任小组长时也干劲十足,管起人来有模有样的,由此我也开始反思自己,老师不要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一定要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机会,这样你会收到更多的惊喜。
2、比一比,谁最棒。
上学期开始我们改良了“萤火虫大比拼”,将评比的内容侧重在学习方面,表格就改成了“比一比,谁最棒”。如10月份开展的是“专心听讲、举手发言、安静入睡、团结协作”,记录表再次进行划分,将本来的每周一张改革成每月一张,节约了资源,也更能明显感觉到孩子的表现。经过一个月的实行后,11月我们就重新设定了四个项目,分别是“坐姿端正、安静倾听、举手发言、迅速入睡”,觉得哪里薄弱了就可以重新进行调整,使幼儿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记录也有每个组的小组长负责,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也体现了幼儿的小主人地位。
3、给自己打分。
本学期为了加强班级的纪律管理,我们设计了一张“瞧,我有多能干!”的幼儿自评表,让幼儿通过对自己一日活动的记录,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表格以一周五天来记录,每天分为四块进行自评,分别是“我喝了几杯水”、“上课举手发言有几次?”、“饭菜汤都吃完了吗?”、“入睡轻又快了吗?”每一项以5分制来计算,采用的是画“正”字的方法,为此还特地在课间练习了一下“正”字的写法。这样一来,一天满分是20分,一周满分是100分。喝水的话是喝一杯画一笔,一杯必须要超过一半才能算一杯;上课举手发言是老师叫到几次画几笔,坐姿不端正、插嘴抢嘴就扣一分;饭菜汤吃完,水果吃完,桌面擦干净,共计5分,一样没做到就扣一分;午睡满分是5分,躺下后讲话、爬起来,入睡慢,均相应扣1分。一天下来,再让幼儿进行统计,以数字的形式记录一天所得的分数。每周五进行总评,80分及80分以上的,能奖励一朵小红花;60――79分的,奖励小粘纸;60以下的不能奖励,这样一来,家长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幼儿的一日表现和薄弱点,幼儿也能自己找到不足之处,督促他们进行改进。
4、向着红花前进、前进。
这是我们开展的为期一个月的争先创优活动,每周颁发十朵红花,这十朵红花需要通过你的努力才可以争取到,为了有效记录幼儿的好习惯,我就设计了这张表格,看看很简单,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容。每天我们都会定几个需要改进项目让幼儿来争取,如早操动作有力、上课举手发言、坐姿端正、排队快又静等等,做到的幼儿就能得到一颗五角星,到周五比一比谁的五角星多,最多的前十名就能拿到本周的小红花。平时都会有孩子到前面来数一数,比一比,所以我就给这个活动取名为“向着红花前进、前进”。
2.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反思 篇二
一、争做文明礼仪生,培养礼仪教育的意识
幼儿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幼儿园可以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定礼仪目标,确立指导策略。如幼儿园可以将晨间接待活动作为展示礼仪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每天早上,让礼仪宝宝身穿园服,肩披绶带,端庄挺拔地站在幼儿园门口两侧,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一声声“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和孩子灿烂的笑脸,不仅给担任礼仪宝宝的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给入园的每一位幼儿与家长带来舒心,营造出和谐、温馨的氛围。
二、晨间活动,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
晨间谈话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还是幼儿和教师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好机会。晨检时,幼儿体验和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等文明礼仪,礼仪教育也在这些不经意的问候和微笑中得以渗透。时间长了,家长和小朋友都能主动地相互问好,幼儿能自觉地向老师行问候礼,此班与彼班的幼儿也能愉快地互致问候。
三、通过教学活动,巩固礼仪教育
在进行礼仪教育活动时,教师应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例如,在故事《小熊请客》中,老师引导幼儿,当小熊请好朋友分享食物时,朋友们要对小熊说“谢谢”,小熊要说“不客气”。这样幼儿就在轻松的表演活动中学会了一些礼仪知识。在户外活动滑滑梯时,孩子们你争我抢是不可避免的,抓住幼儿玩的兴趣,要求幼儿“上下请排队”;玩跷跷板或木马时,让幼儿学会等待,别人玩着时,自己想玩就要说“请给我玩一下”“谢谢”等。在角色游戏中,创设娃娃家、小医院、小超市、理发屋等,使幼儿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与他人进行交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使用文明礼仪用语。
四、创设丰富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比如,可以在幼儿园大厅的墙面贴上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在班级墙面环境中,开设礼仪特色板块,结合阶段礼仪重点,定期更换内容:故事、儿歌、图画,幼儿自己对礼仪进行诠释的作品。另外,还可以在活动室内定期投放礼仪方面的书籍,如“孔融让梨”等,让幼儿在阅读的同时,感受角色榜样的引领,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无声传达文明礼仪的精髓内涵。
五、培养孩子礼仪必须从家长做起
幼儿的模仿力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以提醒孩子:“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啊!”家长要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当孩子出现礼仪礼貌不当时,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这种不礼貌的言行错在何处。同时,还要监督孩子改正,教会他怎样做。
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背诵一些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所有的礼仪、道德全都在里面了,每天可以教孩子一两句,让他们背诵,并让他们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时间一长就会见到效果,看到他们的变化。
3.试析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语言教育 篇三
关键词:一日活动; 听说内容; 言语交往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10-001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是人们用来交流生产经验、思想感情,以达到相互了解的交际工具。①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应以语言活动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幼儿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
那么怎样把语言教育融进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丰富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听说内容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幼儿说话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环境。幼儿园的全部活动是语言教育的活教材,把听说练习和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他们运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利用日常生活练习说话。幼儿对周围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并时时伴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所以结合每天的生活,让他们说说看到的和听到的新鲜事,比如“今天下雨了,你是怎么来的?你穿了一件新衣服,什么颜色的?谁买的?”等等。有时我会提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如:“今天天气怎么样?”幼儿就会这样回答:“今天天气转冷了,小朋友不要随便脱衣服,如果随便脱衣服会感冒的。”你看说得多好。
利用自然物候变化练习说话。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幼儿讲“天气渐渐热了”。“雨渐渐小了。”“颜色渐渐变淡了。”在幼儿散步、参观时,我会抓住一切机会和现象,引导幼儿边看边说。如观察秋天时,我让幼儿看看树叶有什么变化,被风一吹会怎么样,树叶飘落时一片一片的像什么呀?等等。久而久之,幼儿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利用现代信息渠道说话。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渠道越来越多,电视成为家中的必须品。利用电视里的动画片、连续剧、木偶剧,我会及时选择热点,谈话并且讨论。如看了动画片《西游记》后我就让幼儿说说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幼儿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兴致浓厚。
二、搭建平台,促进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言语交往
幼儿的语言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要发展幼儿的语言,促进幼儿交往,必须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情感,活跃幼儿的思维,创设平等融洽的气氛入手,使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就说。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反复地去实践,让他们逐渐培养正确的发音及运用词语组成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创设平等氛围,让幼儿有话愿说。幼儿生活在各个家庭,性格各异。入园后环境的变化,使他们不愿交谈,为此我们努力创设家庭式氛围,与幼儿平等相处,尊重幼儿,鼓励引导他们说话。遇到幼儿主动找老师交谈时,我总会认真地去听,并热情地与之交谈,从此幼儿就解除了紧张心理,就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愿意说。我平时也注意经常地故意和幼儿个别地或三三两两地进行交谈,谈他们自己看到、听到的事,表达自己的情感。个别交谈既能培养师生间的感情,养成幼儿与成人交际的习惯,学到些规范的语句,又能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发音和用词,或者有时也用提问扩充幼儿的语汇,使幼儿得到更多的语言训练。
充分利用自由活动、游戏时间,给幼儿更多交往机会。在吃饭、盥洗、睡觉、穿脱衣服时,允许幼儿轻声交谈。例如在午饭前,我们常会安排幼儿进行交谈和看图书活动。幼儿坐在走廊上,互相用普通话交谈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吃的穿的到玩的,幼儿主动说话的积极性被激发了;或是每人一本图书,有时让幼儿自由阅读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书,有时老师带着集体阅读幼儿的统一用书。在幼儿看书时,我会引导和鼓励幼儿相互交谈,讲述书中的故事,便于幼儿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如果是幼儿园统一的图书,我则会集体指导幼儿阅读某页,重点练说某几个句式,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另外我还选了一些语言游戏供幼儿玩,让幼儿在语言游戏中主动说话,并进行交往。
三、改进方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教育过程
《规程》中指出:“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②为提高语言教育的实效性,我采用了以下方式来优化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语言教育过程:首先,提高备课效能,改进提问方法。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提问,哪些问题幼儿会怎样回答,作为老师应该用话来进行启发诱导幼儿说,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在小班儿歌《亲一亲》中我这样提问:小手亲小手,会发出什么声音来?小脚亲地板会发出什么声音来?熟悉的、经常感知的,幼儿都能说出来。遇到捶子亲钉子的时候,幼儿会你望我我望你地答不上来,这时我把原先准备好的锤子、钉子拿出来,亲手敲打,再用语言加以启发:“看,锤子来了,钉子来了,你们两个亲一下吧。咦,它们会发出怎么样的声响呢?”这时幼儿几乎都能积极地听,并用声音的语言予以描述。其次,改進阅读方法,启迪幼儿思考。在阅读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初步尝试仔细看画面的人物、细节,看懂单幅或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再在幼儿看图讲述前,我又提出一些问题使孩子动脑思考、积极阅读。如:阅读故事《小熊住山洞》,向幼儿提问:春天的树是什么样的?小熊会怎样做呢?小熊没能造成新房,为什么还是高高兴兴的?小动物们为什么送鲜花给小熊?这样让幼儿思考理解故事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给故事起名,达到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目的。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要平时留心观察,善于随时抓住有利时机,即借助一日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挖掘孩子们的潜力,适当指导,就一定能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语言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4.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反思集锦 篇四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反思一:幼儿一日活动优化的反思
“一日活动皆课程”意味着幼儿从入园到离园各个活动及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都蕴涵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平时我们都知道幼儿园各个活动是如何开展的,但如何提高一日活动的质量是我们一直所最求的,也就是优化一日活动。我在工作中一直努力追求着快乐的工作,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并在一日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活动中我主要从细节入手,让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注重细节,把优化一日活动落实到计划之中。
不管什么样的活动都离不开周密的计划,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会临危不乱。孩子从一入园就在我们的视线之中,既要让孩子快乐的游戏、生活、活动又要让孩子得到发展和提高。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既有计划又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如在安排幼儿自选游戏中,不但要有老师提供的材料,也要有体现幼儿自主性选择的材料:玩某某材料、玩某某材料等。这个等就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给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在计划中注意各个活动的整体性、有效性和各个环节衔接性,并充分体现每个活动和环节的教育价值。
二、注重细节,分解每一个活动并落实到实处。
“把一日活动当课上,把课当游戏做”真正体现了老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如为了让孩子学会轻拿轻放:我把孩子吵杂的声音录下来,然后突然放给孩子听,请孩子讨论刚才的声音好听吗?为什么?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在孩子讨论后我才告诉他们,刚才的声音就是我们搬椅子时发出的声音,孩子们都难为情的笑了。于是我们一起学做小猫咪,轻手轻脚搬东西,并让孩子在观察中分析比较轻拿轻放的好处。在其他的环节中,我们都是一一讨论、实践,最后总结出好经验并养成习惯。
三、注重细节,以人为本,提高活动效率。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自理能力较差,而孩子在幼儿园的物品又比较多,如何解决物品的收放使我们当务之急的事。于是我把每张桌子作为一个组,有一个小组长(组长轮流当)。每组一个文具盒、物品盒。每次需要时由小组长发放整理,并且引导孩子讨论摆放物品的好方法。如用橡皮筋把铅笔绑在一起或插在笔筒里;剪刀放在一个可以插的纸茶桶上;橡皮放在小盒子里等等。平时带来的物品放在物品盒里并放在固定的地方。经过讨论和实践,做既节省了时间又养成了好习惯,孩子们也在做组长的活动中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注重细节,让幼儿学会管理幼儿,提高活动的效果。大班孩子已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组织能力,因此我班每天的值日生就多了一件事,做好每个环节的执勤人员。如在喝豆浆时,一个老师消毒,另一个老师既要组织孩子洗手又要组织其余孩子的活动,有点顾此失彼。于是执勤人员就会用手势提示孩子轻轻地搬椅子、洗手、如厕、拿杯子、取饼干等。孩子在每次的值日生工作中既学会了管理别人,又学会了尊重别人自己应如何去做;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反思二:幼儿园一日活动反思(500字)在一日活动中,我这个当老师的常常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孩子,恨不得孩子们个个十全十美,处处都能合乎我的标准。然而那一次孩子们对我的宽容却让我深深的感动,同时也启迪我对以往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那天下午我组织孩子们续编故事,为了调动孩子的兴趣,我事先准备了三幅图片:白兔、大树、狼。由于没找到狼的范例,所以我参照狗的形象作了点加工处理,画了一只似狼非狼、像狗非狗的的东西。图片刚画好,孩子们立刻“呼啦”围了上来:“老师你画的这是什么呀?”为了避免课堂闹笑话,我决定先做做准备工作:“你们说这是什么呀?”“老师,是猫吧!”“不对,是狗!”“是……”孩子们争论得不亦乐乎。而此时的我只觉得万分懊恼:我这个孩子们心目中榜样竟然如此之差。“对不起,老师画的不好,老师是想画一只狼。”我一脸的愧疚。这时忠洲说:“老师,你画的真像呀,就是一只狼。”云云也从旁边随声附和“丁老师画的真好!”啪!啪!啪!孩子们自发地鼓起掌来。霎那间,一股难以言状的感动涌上心头。
五六岁的孩子对我这个成人尚且能如此宽容,那么我以往那种齐步走的统一管理模式,那种不尊重幼儿个性差异,扼杀幼儿创造性的做法应怎样改变呢?从孩子们身上我找到了答案。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反思三: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体验与反思(4476字)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成人(包括教师、父母和其他与儿童成长相关的人)与儿童如何相处的学问。”[1]在其中,成人肩负着与儿童一起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的“使命”,并不断地反思自己对儿童的行动是否恰当。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是幼儿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几乎时时发生着幼儿与各种规则(以教师有意或无意制定的规则为主)的冲突或对抗。可以说,幼儿不同程度地违反规则的现象从未间断过。本文拟采用教育现象学的视角与方法论,探寻幼儿违反规则的现象与体验,并反思其背后的教育意义与启示。
一、悬置:一日生活中幼儿违反规则的各种现象
所谓“悬置”,其原意为“加上括弧”,即把主观成分以及一切不是发自纯意识的知识放人括弧,然后将它们搁置起来。排除了主观意识之后,客体会把自己原本的面目毫无阻碍地呈现出来,这种客体的自我呈现即是“现象”。我们采取悬置的方法,借助在幼儿园的自然观察,获取了有关幼儿违反规则的6则案例,其“现象”呈现如下:
案例一:当研究者走进活动教室时,发现高高正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其他幼儿都在上课。研究者便悄悄走过去,问他为什么坐这儿,高高回答说是老师让他坐这儿的。研究者故意说那肯定是因为这儿是个好地方,高高答到不是的,是因为老师以为他调皮了,所以惩罚他坐这儿,而后说其实同学们都调皮了,但老师就让他一个人坐到这儿来。说完,高高露出了愉快的表情。
案例二:吃饭前,老师要求洗好手,安静坐好,高高还在玩玩具。老师问他洗了手没有,高高回答洗了,于是老师说洗手再玩玩具,容易把手弄脏,不卫生。高高又说自己没有洗手。老师便追问到底洗没洗?高高回答说没洗。老师接着就生气了:“那你刚才撒谎了?”高高说:“没有撒谎。”老师又问:“那你到底撒谎了吗?那样做对吗?”“不对。”“撒谎时你想什么了?”“我想不撒谎,可是我想玩,我就撒谎了。”说完高高安静地去洗手了,回来后非常兴奋。
案例三:老师安排亮亮在绘画区,亮亮不同意,要去积木区。老师便将他关进了教师办公室。研究者走进来,发现亮亮在墙角一边抽泣一边用手在墙角上画画。“我要爸爸买积木,我想回家,我不喜欢这里”。“为什么不喜欢这里?”“老师不好。”“是因为没让你玩积木,所以说老师不好么?"“是的。”“老师怎么不好?”“老师心不在焉,不像个老师,整天生气,挺不好的。”“真的?”“老师还无理取闹,不关心人,总是批评人,从不批评自己。”亮亮说完就过去把门使劲一推,门锁上了。“我不要她进来,老师真坏,坏老师。”[2] 案例四:户外活动下楼梯时,凯俊、达达、尘尘、壮壮4个小朋友边下楼梯边相互打闹,被园长看到,她批评了带班教师的粗心大意。到了活动场地,老师让他们站到旁边的一棵大树前,并对所有幼儿说不许他们玩游戏,因为他们下楼梯时打闹太危险了。五分钟后,尘尘跑到老师跟前问什么时候可以玩了,老师说:“回去好好站着,哪来这么多话!”十分钟后,凯俊、壮壮被“解禁”,尘尘和达达因为罚站时偷偷说话依然不被允许去玩。几分钟后,尘尘又跑到老师跟前问可以去玩了吗,老师依旧拒绝了他的请求。过一会,老师让达达去玩,因为这期间达达都低着头没有说话。尘尘第三次跑到老师面前问可以玩了吗,老师大声说:“你回去好好反思!”尘尘看着小朋友都在高兴地跑着叫着,便大声地哭了起来。
案例五:孩子们都坐成U字形。丁丁淘气地把坐在他旁边的佳佳推了一把,佳佳马上告诉老师。老师走过来,揪住丁丁的肩膀,把他从座位上拉了起来,拽着往外走。丁丁的头快要缩进衣领里了,其他儿童看了“哈哈哈”地大笑。老师回头说:“谁在笑,我就请他出去。”[3] 案例六:孩子们在根据教师确定的主题“美丽的秋天”画画,老师走到强强面前时脸色马上“晴”转“阴”,质问他在画什么?强强说:“铁路。”“你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对呀,你看秋天有多么美丽的东西,你都不画,为什么要画铁路呢?”“我喜欢铁路。”“你以前画过铁路了,今天画秋天,比如树叶呀,水果呀什么的。”强强不说话了,继续画他的铁路,老师在旁催促:“快画呀!你总不能老画铁路吧。”[4] 在现象学那里,空间性、实体性、时间性和相关性四个范畴被认为是人类生活世界的基本结构。[5]上述幼儿与教师要求发生冲突的各例现象,无疑都发生在特定的生活空间(如教室、楼道)里,由特定实体(行为、言语、材料等)带来特定的可感受性,使之成为连续的生存时间(集体教学、自由活动等)中的片段,并在其中与他人(特别是教师与同伴)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由此编织起幼儿生活世界的立体现象维度。
二、还原: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违反规则的体验
在教育现象学中,还原的目的在于以生活体验的特殊性,指向存在的普遍性。我们将努力抛却任何先人为主的观念前提和伦理干扰,去真切地感受、平视和明了这些案例中幼儿对违反规则的体验,从而还原处于规则冲撞中的幼儿的所思、所想与所感。
(一)无奈——乐于获取惩罚
在案例一中,高高在课上违反了规则,于是受到了教师的惩罚。当问及原因时,高高的老师说:高高好动,所以经常被单独“请”出来,坐在书架旁边。这使高高可以在老师不注意时翻看书架上的卡通书,久而久之,高高在上课时便主动违反规则,目的是得到自由看书的机会。可见,高高在其生存空间与生存时间内对违反规则的第一个体验是接受——通过惩罚获得“特权”;第二个体验是高兴——表情愉悦,可以自由做喜欢的事情。从生活的空间性和生存的实体性角度分析,案例一呈现给我们以下内容:高高违反规则的目的在于脱离教师的“掌控”,获取独立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从而可以随心所欲地翻看书架上的卡通书。这也就提示我们,并不是所有的惩罚都伴随着痛苦的体验。在某种情境下,幼儿违反规则是为了能够自由地游离在教师的视野之外,随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二)抗议——不满于教师制定的“规则” 在案例三中,亮亮在其生活空间内的体验首先是失望,因为老师拒绝了自己的提议,其次是委屈,所以他会向作为“外人”的研究者“控诉”其老师的行为,再次是愤怒,所以他走过去把门使劲一推,把门锁上,不让老师进来。亮亮的这一体验说明,当教师的规则没有说服力时,幼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并以自己的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提出“抗议”。这也就提示我们,当幼儿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幼儿会“奋起”反抗,据理力争。
(三)忍受——暂时屈从于教师的权威
在案例五中,丁丁在活动室内推了佳佳一把,此时丁丁的体验是得意,因为他成功地攻击了一个比自己弱的幼儿。但是,当“象征正义”的教师出现时,丁丁马上处于被惩罚的境地,此时他的体验为失败,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减轻惩罚,他尽力把头往下缩,可见此时其可感受性体验为害怕。丁丁的这三种直观体验告诉我们,当幼儿欺负比自己力量弱的同伴时,教师的适时介人会让幼儿暂时屈从于教师的权威,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欺负行为,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继续欺负弱小者。
(四)承认错误与讨价还价——降低被惩罚的程度 1.承认错误——短暂的内疚。
在案例二中,高高在活动室内承认错误的同时产生了可感受性体验,那就是内疚,意识到自己撒谎不对,但是在高高内疚体验的背后,我们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高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继续玩玩具而不去洗手是不恰当的,因此他的内疚必然是短暂的,他不会从根本上反思自己行为不妥当的地方。同时,这种短暂的内疚还可以博取教师和同伴的原谅,恢复教师对自己的好印象。
2.讨价还价——减少被惩罚的时间。
在案例四中,尘尘第一次去问老师自己什么时候能玩时,产生了两层体验,一是充满希望的可感受性体验,他猜测老师可能会允许自己去玩了。在遭到拒绝后,尘尘产生的第二层体验依然是满怀希望,因为他从教师的言语中认识到只要自己好好表现,老师就会允许自己去玩的。于是他好好表现了几分钟后又去找老师,但遭到了教师的又一次拒绝c此时,尘尘产生的体验是疑惑,老师是否发现自己在罚站期间和达达说话了。第三次,尘尘走向老师时的可感受性体验为充满信心,他觉得自己这次表现够好了,肯定符合教师的要求。但是没想到,老师再次拒绝了,并要求尘尘继续反思,尘尘终于忍不住哭了。尘尘的努力显示了幼儿在违反规则时,会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争取减少被惩罚的时间或程度。这一现象折射出幼儿在受到惩罚后经常会“缠”住老师不放的动机与目的。
(五)置之不理——不满于教师的干涉
在案例六中,教师强制幼儿画美丽的秋天,强强因此产生的体验为不满,因为他喜欢画铁路,为什么非要画秋天不可呢?于是,强强对教师的要求置之不理,继而产生了气愤的可感受性体验。这则案例告诉我们,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经常会按自己的想法指点幼儿的行为,很多幼儿可能因此改变自己的想法,但类似强强这样个性很强的孩子则会坚持自己的想法,由此出现的结果是教师对这些孩子的评价都较低,其对幼儿身心健康的伤害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反思:还原幼儿违反规则体验的教育意义
(一)应了解幼儿违反规则的真正目的,满足幼儿“不切实际”的合理愿望
在案例一与案例六中,两名幼儿违反规则的行为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却相似,都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提醒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满足某些幼儿看似不合理的合理要求,同时赋予幼儿一定的责任,让幼儿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也能达到一定的发展目标。满足幼儿部分合理的愿望并不是纵容更多的幼儿去违反规则,而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自主冲动,这种做法同样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如果教师能对幼儿喜欢做的事提出相应合理规则的话。
(二)应帮助幼儿做到“言行一致”,内化规则,并创设有吸引力的环境
在案例二中,幼儿言不由衷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此时教师需要向幼儿解释这种行为的危害,并帮助幼儿把规则真正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之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有吸引力的环境,利用环境与材料的新颖性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三)应洞察幼儿违反规则后的真实态度,严厉惩罚幼儿的不良行为
在案例五中,虽然教师惩罚幼儿的做法有待商榷,但在日常教育和保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发现幼儿违反规则后的真实态度,对幼儿不良行为必须制止,并给予严厉的惩罚。当然这种惩罚应伴有教师适时的引导与要求,才能从根源上帮助幼儿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
(四)应修正不合理规则,灵活处理突发事件
在案例三中,幼儿不是故意违反规则的,而是规则本身出现了问题。这就提示我们,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审视规则,区分出哪些规则是幼儿必须遵守的,哪些规则是可以灵活对待的,还有哪些规则是可以灵活运用的。教师应不断建构对幼儿发展有利的规则。另外,在执行规则时,教师不能给幼儿“有机可乘”的错觉,使幼儿有机会挑战教师的权威。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处理可以调整的规则,把对幼儿的伤害降至最低。
(五)应换位思考,机智地处理违反规则的幼儿
在案例四中,尘尘的三次要求都遭到了教师的拒绝,尘尘最后忍不住哭了。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教师应换位思考,切身体会幼儿的心理感受,机智地对待幼儿,[6]促使其主动地承认错误。逼幼儿承认错误是教师缺乏教育智慧的表现,应予以克服和改正。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反思四: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反思(699字)我们班上有些小朋友洗手的时候会漏掉步骤,这与小朋友在家里的时候的家庭教育有关,在家的时候家长没有让孩子养成洗手的习惯,导致有些孩子在刚进幼儿园时,他们不愿意主动去洗手,洗手的时候会偷懒,会漏掉步骤。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保教结合,寓教于一日活动之中。又提出,要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初步的自理能力。在完成这些任务时,生活活动有着其它活动不能替代的作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的活动。它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洗手是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幼儿们每天必需经历的。饭前、便后要洗手;喝水前要洗手;运动后要洗手;吃水果前要洗手……每天每个幼儿在幼儿园洗手的次数最少也要6、7次。幼儿养成和习得良好的洗手习惯的过程是幼儿有规律作息,积累文明生活经验的过程;是体验健康安全生活的过程;是适应集体生活,感受共同生活乐趣的过程;是学做自己的事情,积累自理生活经验的过程,可见洗手的重要性。我们都说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偏偏忽略了这些习惯主动性的培养,而习惯以命令、指示的方式去要求他们该做什么。特别是低龄幼儿的家长大都抱着孩子还小,不放心的心态,去“帮助”孩子做一些其实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做的事;有些老师也会为了避免一些麻烦,去“帮助”孩子,为他们代劳,这样只会助长依赖性,成为幼儿健康发展的障碍。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平时带班中,我感到我班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经过成人的引导和幼儿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反思五:浅谈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反思(805字)
幼儿园一日工作流程有以下几方面:入园、早餐、早操、集体教育活动、游戏、盥洗、午餐、入厕、午睡、午餐、户外活动、室内活动,离园。
每次最让我茫然的是在这些环节与环节的过渡之间该怎样保证幼儿的自主地位,然而在《指南》中明确表示在幼儿园活动中要以保证幼儿主人翁的地位为前提,保教并重,并让幼儿寓教于乐,与之小学相比,小学注重的是教,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而幼儿则不一样,自我意识能力差,所以在一天的活动中,老师是必须跟着幼儿一起活动。作为幼儿教师,每日的工作是很繁琐的,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全心全意的对每一个孩子,为幼儿营造一个快乐舒适的环境,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孩子自主游戏。
当然,现在回想自己在组织活动时,也还存在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活动时间不能很好的把握控制;环节与环节的过渡有时很勉强,不自然;面对幼儿的答非所问或天马行空的提问,我有时很无助,不知所措、、、、、、记得,在一次美术折纸活动的幼儿操作环节上,由于一开始我没有很好的交代清楚,加上我出示的教具很小,致使幼儿在操作时很迷茫,有点儿手忙脚乱,效果不是很好,尤其幼儿作品的完成质量很差。后来通过自己的反思,慢慢学习,目前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
如今,每当看着孩子们笑容满面的拿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向家长展示时(如折纸:房子、小青蛙、小狗等,手工制作:美丽的花环、星星棒、风向带,绘画:收获的秋天、高楼大厦、百变的蘑菇等等)对此,我由衷的高兴自豪。虽然有进步,但是我想以后的专业道路还很漫长,还得继续不断琢磨、努力,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活动,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尽量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5.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反思 篇五
在新学期开学之中,育才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曹家凤专家讲座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我深刻地感受到把握《规程》、《纲要》的基本精神是幼儿园组织实施一日活动的前提.因为《规程》、《纲要》的基本精神集中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各项活动都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价值,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实施的效果.而该项活动的重点是着眼于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一、幼儿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尊重每一名幼儿,因为每一名幼儿都是独立的、完整的社会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尊严,他们是特殊的人,其人格和权力应受到保护.二、幼儿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幼儿是发展的主体,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主动发展的个性,也具有个体差异.幼儿理想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在发展与教育之间要坚持.既要掌握儿童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幼儿教师的主导作用.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践最基本的途径和不可缺少的环节;生活本身是综合性的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基础。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既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手段;游戏的魅力在于能给予幼儿游戏性体验,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成就感体验,幽默感体验等,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愿意主动的去学习和思考。
教学活动:专门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不可或缺的途径。环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作用,使教学课程有效的促进幼儿学习。
6.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反思 篇六
2015年1月28日
这是一本有关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技巧的书,既提供了常规活动的趣味组织方法,又提出了解决实践困惑的方案;这是一本新老教师都会获益的书,真实的教育情境、一线幼教师名师的精彩分析、按照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的编排顺序,保证了本书的可读性与实用性。
从幼儿早上跨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一直到傍晚离园的最后一刻,教师时刻与幼儿在一起。教师如何与幼儿相处,能否关注一日活动中的每个细节并敏锐地捕捉其中的教育契机,直接考量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更直接影响到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质量。
本书以案例加分析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教师在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时的所思、所行、所感。书中的69个案例,就是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
看了这本书,让我恍然大悟:“哦,这样的事我也碰到过,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啊!” 感触一:关注幼儿个别情绪
看了“察言观色—晨间必修课”这篇文章,感触还是比较多的。平日的晨间,我们教师只关注孩子是否带手帕、是否注意到个人卫生(指甲有没有剪,衣服干不干净)、孩子的身体是不是很好。对于孩子的情绪关注的并不是很多,所以本周的晨间重点我放在了关注幼儿的情绪。
情景再现:
和往常一样,早上入园,我笑眯眯的和每一位来园幼儿打招呼。今天雅君一脸不开心的和我打了招呼。发现这一情况后,我赶紧问她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她听完我的问候后,一脸委屈,嘟着的嘴巴翘得更高了,气呼呼地说:“我迟到了,都怪爸爸非要让我吃很多很多东西!”我笑着跟她说:“今天迟到了一会儿,没关系,下次早点起来就好了。爸爸让你吃很多东西,是想你的身体棒棒的。如果为了不迟到而不吃早饭,身体肯定会出问题的。身体除了问题,是不是要生病呀?生了病,别说迟到了,你就不能来上幼儿园了。”雅君眨巴着眼睛点着头。“幸好我吃饱了,不会来不了幼儿园的。”说完,她开心地找朋友一起游戏了。
分析: 案例中,雅君因为爸爸让她吃很多早饭而迟到,所以情绪不是很好。我及时发现情况后,及时帮雅君调节了低落情绪,告诉她不吃早饭的危害,并建议雅君早点起床,这样吃早饭就不会迟到了。
如果教师向往常一样,没关注到幼儿的情绪,那今天雅君可能一整天情绪都是低落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做个细心的老师,关注到所有幼儿。
感触二:科学喝水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幼儿运动回来,常常会叮嘱孩子去喝水。看了这篇文章后,知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5—6岁的幼儿,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剧烈运动时,人体内的盐分随汗液大量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的水盐代谢平衡,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今天的户外活动又结束,孩子们又向往常一样,蜂拥到饮水台那边喝水。这时候我赶紧把他们都叫过来,我们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内容如下:
师:小朋友们,做好剧烈运动后,我们能立即喝水吗? 幼:不能
师:为什么呢?那我们什么时候喝呢? 幼:对肺不好。幼:早上喝 幼:课后喝
师总结:我们早上可以空腹后,餐后半小时后喝水,下午3点左右喝水,晚上睡前半小时喝水。
师:那我们每次喝多少呢? 幼:2杯、3杯
教师拿量杯显示80—100毫升。
孩子们经过这次讨论后,都有感而发的说,原来是这样的啊,喝水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在后来的几天,我注意观察了我们班喝水的情况,部分幼儿能做到剧烈运动后休息一会儿再喝水。少部分幼儿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经过提醒后也能控制好自己。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遵循“少量、多次、慢喝”的原则,这样既可以缓解口渴感,补充体内体内水分,又不会增加心肺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感触三:巧设座位
看了《小座位,大学问》这篇文章后,很有感触。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怕麻烦,常常安排个马蹄形或者常规的四排、五排。完全没有按照孩子的学习特点和课堂的需要进行安排座位。
本周主题《交通工具》,其中活动《小熊乘飞机》我就按照教材,试着改变座位。结合活动中的歌曲《小飞机上蓝天》,我将座位安排了一个飞机形状,中间两排竖着排,边上各一排座位机翼。孩子们在排座位的过程中很是兴奋,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同时也能更好的进行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一次的尝试,让我对改变座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比较的感兴趣。
7.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反思 篇七
关键词:水族三三棋,幼儿园教育活动,反思
棋类游戏在中国流传已久,博大精深,而三三棋是具有水族特色的棋类游戏,玩法有别于其它棋类。围绕三三棋,笔者设计了“认识三三棋”“玩三三棋”“制作三三棋”等集体教学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又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进行了如下调整:将“制作三三棋”改为“制作棋子”和“制作参赛牌”。为了加深幼儿对三三棋的认识和了解相应的玩法,遵循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笔者开展了相应的区域活动。
一、认识三三棋
1.活动目标:①引导学生了解三三棋及其游戏规则;②激发学生对三三棋的兴趣。
2.活动准备:棋盘、多媒体课件。
3.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棋类活动有哪些吗?你们会下哪些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水族的棋,它还有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三三棋。
(2)你们想知道三三棋的起源吗?不知道也没关系,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3)讲完故事后,介绍三三棋的游戏规则及其玩法。接着,教师再组织幼儿讨论规则,并提问:可以几个人玩?怎么玩?
4.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与家长下三三棋。
5.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虽然没有接触过棋类游戏,但是对水族三三棋很好奇,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通过讲故事、提问等,幼儿了解了三三棋的起源,也知道了三三棋的游戏规则。整个活动下来,活动目标基本达成,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教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了解不够。在讲解游戏规则时,幼儿不能理解三颗棋子怎样摆放才叫做在一条直线上,教师却一笔带过。对此,教师可边讲解边为幼儿进行示范,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还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第二,教师在讲解游戏规则时,没有讲解清楚,结果导致幼儿理解错误。第三,教师在示范下棋时,幼儿常根据棋盘上棋子数的多少来判断输赢,而没注意老师手里还有棋子,这也是教师疏忽的地方。
二、玩三三棋
1.活动目标:①帮助幼儿掌握三三棋的游戏规则,并引导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②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玩三三棋的愉悦。
2.活动准备:棋盘、不同颜色的雪花片若干。
3.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小朋友们,上一次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棋游戏,它叫什么名字?
(2)教师引导幼儿游戏:出示三三棋棋盘,引导幼儿说出游戏规则。教师示范玩三三棋,同时讲解玩法。
(3)幼儿自主游戏。幼儿两两对弈,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总结,拓展游戏。讨论:引导幼儿思考在日常活动中是否有规则。说说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4.活动延伸:组织幼儿进行下棋比赛。
5.活动反思
通过与幼儿教师的交流,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幼儿对游戏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但在下棋过程中未能很好地遵守活动规则,如跳棋、乱拿对方的棋子、下对方的棋子,等等。第二,活动目标的达成度不理想。由于教师示范下棋时讲解不清,加上幼儿几乎没有接触过棋类游戏,这些对活动目标的达成度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多加练习。第三,在观察指导阶段,很多幼儿都没有真正理解游戏规则。第四,材料准备不充分和不恰当:棋盘少,部分幼儿不能参与进来。由于棋子是用雪花片代替,教师准备得较多,因此,有些幼儿热衷于玩雪花片。这引起了教师的注意和思考,是否可以让幼儿自己制作棋子呢?于是生成了活动———“制作棋子”。
事实证明,通过制作棋子,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还能避免幼儿分心。在分雪花片时,教师担心幼儿会多拿,拿相同的颜色,所以教师拿不同颜色的6片雪花片给不同的幼儿,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幼儿数数和自觉性的培养,易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也容易导致幼儿消极等待。
三、对三三棋活动的总反思
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一时期幼儿主要通过做游戏获得智力发展。水族三三棋能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教师应首先让幼儿知道游戏规则,并学会下三三棋。在手、眼、脑并用的操作过程中,下棋能锻炼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还能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针对幼儿在下棋中出现违反游戏规则的现象,教师应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使他们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此外,教师还根据幼儿下棋的实际表现和接受能力,删减了活动“制作三三棋”,设置了新的活动“制作参赛牌”和“制作棋子”。
在“制作参赛牌”的活动中,教师在展示幼儿作品时应引导幼儿学会评价他人的作品,对优秀作品给予肯定。通过比较,幼儿能发现自己作品存在的问题,还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在“制作棋子”活动中,教师通过出示各种棋子,帮助幼儿巩固已掌握的各种几何图形。使用剪刀时,教师应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沿图形轮廓剪,这样才不会剪出大小不一的棋子。同时,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如在“认识棋盘”活动中,让幼儿理解二等分,超出了幼儿原本的接受能力。考虑此阶段的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可将二等分具体化,将白纸、绒线对折剪后,让幼儿比较二等分点两边线段的长短,还可以让幼儿动手操作,自己找出二等分点。在家园合作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向家长宣传三三棋游戏的意义并讲解游戏的玩法,在家和孩子一起下棋,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孩子,促进孩子的成长。
与三都县A幼儿园合作开展了1个多月的行动研究,围绕水族三三棋,笔者与幼儿教师设计、实施及修改活动方案。实施活动后的反思如下:第一,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的孩子对水族三三棋是陌生的,将三三棋纳入地方幼儿园教育活动,主要考虑的是游戏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后,通过亲自体验加深对游戏的理解,探索出游戏新的玩法。第二,提前为幼儿准备充足而适宜的游戏材料,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游戏时间。游戏中,只有幼儿主动探索,勇于尝试,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第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要将水族三三棋应用于地方幼儿园教育活动,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游戏,正确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这样幼儿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喜欢水族三三棋,知道怎么玩。从游戏内容的选择到活动的组织实施都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不断反思,调整活动方案,开展下一次的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第四,丰富幼儿的经验。由于幼儿园很少开展有关水族游戏的活动,幼儿未曾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为此,在活动中,幼儿虽对三三棋表现出极大兴趣,但因缺乏相关经验,不能很好地完成游戏。在环境创设方面,可以粘贴一些水族三三棋的玩法图片,在区角放置相关的游戏材料,这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关三三棋游戏的经验,同时也有利于相关活动的开展。
此外,受客观条件、时间以及笔者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限制,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幼儿的前期经验缺少调查、问题思考得不够深入透彻等,这些都是笔者今后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潘朝霖.中国水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1).
8.浅谈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随机教育 篇八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师;随机教育
幼儿教育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而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更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要重视幼儿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重视有计划的系统幼儿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对幼儿的随机教育也不可忽视。
所谓的随机教育就是指教师教育之外的,随客观提供的教育时机而临时组织进行教育,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呢 ?有一次,在托幼中心进行的亲子操比赛中,我班代表我园取得了第一名。当张佳怡小朋友从公司领导的手中接过那面金匾时,大家又是拍手,又是欢呼,我也流出了眼泪。回到幼儿园,我抓住时机,利用这面小红旗进行了随机教育。我说:“今天我们大二班每个小朋友都认真做了操,所以我们得了这块金匾,大家为幼儿园争了光,老师要向你们学习,以后要出去比赛更要为菁菁幼儿园争光。”小朋友听了这番话都显得很激动。随后,我把这块匾传到每个小朋友的手中,让他们知道这块匾上有着自己的一份功劳,体验一下成功后的快乐。乐乐小朋友摸着这块金匾说:“小金匾,我爱你,你就留到我们班不要走了。”听了这话,我马上对小朋友说,乐乐叫小金匾不要走了呢 ?在我的启发下,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要把各项比赛做得更好。虽然一次小小的比赛,但我抓住了这一教育机会,大大的激发了孩子的上进心,培养了孩子们的上进心,培养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对形成良好的班风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同时也让小朋友从中初步懂得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这些教育的效果在以后我们班小朋友体操精神风貌上可见一斑。从这件小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时,所抓住的事例往往是一日活动中那些很小很容易被忽视的事,但教师如果抓住这一教育契机,那未来所发挥的作用确实是不可估量的。
一,利用随机教育,激发幼儿的美感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尚末引起人们重视的规律----情感发展领先规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既要重视幼儿智力,认识能力的训练,更要重视幼儿情感的发展。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幼儿的情感具有冲动性和不稳定性,积极健康的情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因此教师应重视一日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事对幼儿情感形成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细心观察,善于扑捉机会,对幼儿进行情感熏陶,并以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幼儿。有一次,在户外活动中我发现树上,草丛中有很多白色垃圾,于是我很痛心的和孩子们讲了白色垃圾对环境,动物,植物,空气,土地的危害。孩子们听后表情凝重。纷纷跑去捡拾垃圾。第二天户外活动时,我被感动了。我看到孩子们只要看到垃圾都会快快捡起并扔进垃圾桶,李雨林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把垃圾捡起来,我们的家就会变得干净漂亮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我觉得孩子们的话是世界上最美的,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善良的。这不正是我激发,培养孩子梦最好的时机吗?于是我让孩子们尽情地说着,尽情地表露自己内心的情感。最后我对小朋友说:"老师被你们说的话感动了,你们的心真好。我们的环境有你们这么多人的爱护,以后一定会越变越好,谢谢你们。以后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吧!”“好”孩子们热情的响应着。孩子对保护环境的这颗爱心情感也传递给了家长,在园外时孩子们不仅自己捡垃圾,还会告诉家长不扔垃圾,捡垃圾的习惯的好习惯。幼儿美好的情感需要我们----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去播种,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一日活动中所出现,所捕捉到的一切机会,用自己的言行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播下人类真挚,美好的情感种子。
二,在活动中渗透随机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早晨晨检结束时,我要来回走动着组织孩子,当走到美西身边时,她总是摸我的裙子,来回有好几次,我笑着问:“为什么总是摸我的裙子?”“老师,这些花边真漂亮,我喜欢,我要穿你的裙子 ”。美西是我们班最爱漂亮的一个姑娘,但吃饭是最爱挑食,我灵机一动,悄悄地对美西说:“你真的想穿老师的裙子吗 ?”“嗯 !” “老师的裙子好漂亮,我想穿。”“那好。等你长大了,长高了,老师送给你好不好。”“好,美西高兴的说 ”。那你首先要好好吃饭,吃饭才能长高,不能挑食,那样营养才能均衡。“好,老师,我好好吃饭,等我长高了,我要穿你的裙子。”果然,从这一天开始,美西吃饭比以前强多了,我也为自己的这一处理方法感到很满意,在平时微小的事情上进行随机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要善于观察孩子,针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
在这三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随机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由表及里,由不认识到初步有所认识,并在幼儿一日活动的教育活动中,不断进行随机教育和探索过程。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所进行的集体教育活动,而随机教育的机会并不是我们在有计划有准备时出现和发生。教师在组织进行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时,通常有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比如环境变了,或某某幼儿突发奇想地说出自己的疑惑,如果教师能抓住偶然发现的机会,随机引导,我们将收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将树立起随机教育的观念认真细心的观察,善于捕捉和利用教育机会。比如,当幼儿无序的打戏,因拥挤和碰撞把水洒在另一名幼儿的衣服上,鞋上时,我们不应马上斥责和责备洒水和拥挤的小朋友们,而是要以这件事为例,让幼儿有秩序的排队接水,打饭,甚至乘车,买票逃生的好处讲给小朋友听。这种教育对幼儿情感形成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转化到幼儿的生活当中,他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实践,随机教育的效果不容质疑。
9.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反思 篇九
张俊英
【摘要】幼儿园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发现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我认为对幼儿实施德育活动是贯穿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的整各过程之中的,贯穿于他们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交往关系之中的。
【关键字】幼儿德育
渗透
一日活动 【正文】
对3-6岁的幼儿实施德育,其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什么?《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园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发现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我认为对幼儿实施德育活动是贯穿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的整各过程之中的,贯穿于他们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交往关系之中的。简而言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其各个环节都可以用来对幼儿实施德育。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
那么,怎样才能有机的和谐的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中去呢?
第一,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就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的因素。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例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有了德育的意识,就会不但注重对幼儿构图技能技巧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团结协作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绘画习惯,绘画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第二,要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进行渗透。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怎样才能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去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应当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的,琐碎的。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例如,我们班上有几位小朋友用餐时经常鞭笞变掉饭菜。我利用食堂需要帮忙摘菜的机会,组织全班幼儿去摘豆角。小朋友们很投入,可是时间一久,他们就没有耐心了,有的小朋友喊脚酸,有的喊脚痛。通过这次劳动,让幼儿认识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扔脏东西。
第三,要重视教育环境的渗透作用。
利用环境来教育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一项革命。《幼儿园规程》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应的良好的环境。这里的“环境”有两方面:一是指物质环境。二是指精神环境。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在活动时中创设了一个以爱祖国,爱家乡,为内容的活动角,并随着活动的变化,更换不同的内容,是幼儿一进活动室就感受到了五爱教育的气息。我们的环境不能作为一个摆设而是应该与教育教学的内容息息相关。另外,我们除了为诱饵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我们的肩上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栋梁之才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俗话说:“身教胜于眼角”,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幼儿影响最大。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有一次,我在上厕所时不小心踩到一位小朋友的脚,我连忙扶起那位小朋友,赶紧跟他赔礼道歉,或许,这种无声的行动要比你在课堂上讲十次、二十次要凑笑得多。
第四,家、园同步做好德育工作。
3-6岁的幼儿,其道德意识正处于一种朦胧阶段,家长是幼儿第一人教师,家长的品德行为,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应此,我们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要求家长配合做到同步教育。如我班有一位小朋友,把小朋友用的橡皮拿回家去了,老师找她谈话时,她也勇敢的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明天回园时,把橡皮带回。可当我们把这件事向她妈妈反映时,她妈妈生气的指责老师说,我相信我的女儿,她从来不偷东西的。后来通过我们促膝相谈,消除了她的误会,她也愿意配合老师共同帮助女儿改正缺点。
10.关于一日体育活动的反思 篇十
育群英幼儿园 陈愿眉
感谢这次的园长培训,有幸听了温文美老师的一节关于《幼儿园一日体育活动整合》的课,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自己以前对于“幼儿体育活动”在认知上的误区,现在就此进行一下反思:
(一)、“体育”与“幼儿体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体育的概念我就不详说了,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与幼儿体育的特别之处是:幼儿体育没有运动量,没有技术含量的要求,主要遵循幼儿身体发展。
正因为要遵循幼儿身体发展,所以对幼儿园各年龄段体育活动整合的发展目标就有所不同了。
以前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对各年龄段幼儿的要求并不是很明确,现在知道要明确目标,才能更好的设计、实施体育活动。
(二)、“体育”并不等同于“游戏”。
以前并没有很好的参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单单以为体育活动就是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现在学习后,才知道错了,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逻辑上是包含关系。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都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两者的区别表现为在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等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如果说体育活动是面向全体,照顾绝大多数幼儿能力水平而进行的锻炼身体大骨骼关节和大肌肉群机能的泛化健体活动,那么体育游戏则是注重个体张扬,允许自由发挥,不求一致发展的侧重锻炼幼儿小肌肉群以及身体局部技能和关节精细动作等幼儿健体活动。从某种层面上看体育游戏更像是,能全面发展幼儿身心的综合课程。
简单的来说,体育游戏确实是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体育活动有好多形式,而体育游戏则是其中一种,体育游戏跟其他游戏不同的地方在于,体育游戏要付出体力。
体育活动除了包含体育游戏,也包含了晨间锻炼,早操,区域性体育活动(如玩攀登架,玩跳跳床等),简单的来说就是运动活动。
(三)、幼儿一日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幼儿一日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两个小时。以前以为只要带幼儿户外活动够两个小时就可以了,殊不知,幼儿的体育活动其实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幼儿体育活动的行为养成教育,因为2~6岁为行为养成的最好时期,也就是说,在幼儿时期养成了体育活动的好习惯,以后都会比较自觉的参与体育锻炼。
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而健康排在第一,这就充分说明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好多老师在制定体育(游戏)计划时,只是单单考虑到怎样吸引幼儿注意,怎样让幼儿参与其中,怎样能玩得更开心,更安全,却没有系统地安排,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其实要好好考虑其中包含的几大基本动作:走、跑、跳跃、平衡、投掷、钻爬、攀登。围绕这几大基本动作,按照各年龄段,科学地选择内容,这样才能更系统地进行体育活动。
(四)、体育活动中科学地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
过去对为什么要在体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观察幼儿的表现,我并不真正了解。体育活动,只要幼儿玩得开心、尽心,注意安全就行。直到我这学期有幸听了温老师的课后,我才明白,原来观察幼儿不仅仅要看表面现象,更重要的在于研究、总结孩子的行为表现,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为他们的健康发展铺路搭桥。
就拿基本动作“跑”来说,跑有很多形式,自然跑、圆圈跑、往返跑……很多老师都知道这些形式,但是很多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要如何科学地指导幼儿如何跑。
譬如:
1、很多幼儿跑后,张口大力呼吸,其实要教幼儿学会口鼻混和呼吸,尽量用鼻子呼吸。
2、很多幼儿跑时东张西望,这时老师要提醒幼儿往前看。
3、有些幼儿会后甩小腿跑,这时老师要教幼儿抬腿跑。
4、要注意各年龄段的区别,跑的时间要适合幼儿的年龄。
5、要注意跑的活动量安排要求,应由小开始,逐渐增大,再逐步减小,课间休息时间为5~10分钟。
6、教师在活动中,活动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幼儿是否疲劳。
7、活动一定要以幼儿为主体,要注意个别差异。
11.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反思 篇十一
【关 键 词】 心理素质教育;幼儿;教学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含很多内容,有游戏、集中教育、体育活动以及生活活动等,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在一日活动中老师很重视对幼儿进行五大领域的教育,却往往比较忽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但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和规定,指出心理素质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学科化、医学化倾向。这对幼儿园如何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交往,而学会交往在幼儿园的心理素质教育中体现得更为充分。孩子一进幼儿园,首先面临的便是集体生活,如何与同伴相处、与同伴交往成了他们在幼儿园整个阶段都必须学习的一项技能。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健全幼儿的心理素质,避免这项教育的学科化和医学化,我认为必须将心理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在幼儿一日活动之中,通过生动有趣、丰富多样的各类活动和情境创设,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在游戏活动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
幼儿园的活动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游戏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是贯穿始终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游戏适时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除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还能让心理素质教育发挥增效作用。同时,游戏也是合群性养成、独立性培养的一种极好的手段。而众多游戏中的角色游戏,对帮助幼儿确立游戏主题、角色的选择与分配、情节的发展是很好的,能较好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能力的协调发展。
当然,通过多年在幼儿教师岗位上的实践,我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对心理素质教育是积极有效的,在游戏中要恰当地融入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应在游戏的选择上遵循三个原则:功能性原则、幼儿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依据这三大原则,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选用一些具有心理健康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通过此类游戏,让幼儿体验群体游戏的乐趣,促进幼儿适应新的环境,有效增进幼儿间的相互合作,增强合作兴趣,提高合作意识,锻炼合作能力。可以说游戏和心理素质教育是一对相互促进的教育形式,即能让孩子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进行健康心理的训练。
二、在集中教育活动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不能独立于学科教育内容之外,它应渗透于五大领域的学科活动之中。通过在集中教育活动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把集中教育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充分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素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外在式的教育。如我们在大班开展新年环境创设的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积极讨论,在创设主题、材料选择、分工协作、精心制作的过程中都体现出了比较完美的配合,如此把美术活动与交往策略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在不知不觉(下转21页)(上接19页)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在生活活动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
孩子在幼儿园里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环节,包括吃、喝、拉、撒、睡,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整理生活用品等,这是他们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在日常活动中注重利用幼儿的生活环节进行随机的心理素质教育。
四、心理素质教育需要宽松的环境
心理素质教育需要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通过孩子们的视觉和听觉创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孩子入园时播放轻快的音乐、午睡时播放舒缓的摇篮曲,教室内经常是孩子的歌声、笑声、老师的琴声交相辉映;园内的花园里鲜花盛开、空气清新,室内室外整洁美观,走廊的墙饰生动有趣、色彩动人,这样的环境无时不给人愉悦爽朗的心情。老师们对孩子亲切的问候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师间的友好氛围也是孩子形成愉悦心情不可缺少的保证。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的心理是能得到健康培养和成长的。
五、心理素质教育须重视个别教育
幼儿间存在个体差异,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老师在面向全体幼儿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绝对不能忽略孩子的个体差异,这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需要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多动脑筋,采取有意识的创设教育情境、个别谈话、角色扮演、特殊奖励和适当的惩罚、家长沟通配合等方法,对幼儿实施个别教育,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目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时不有,培养幼儿正常的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师们只要能很好地挖掘教育内涵,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做个教育的有心者,做到仔细观察、多分析、多鼓励、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树立榜样的作用,不断研究、总结经验,那么在幼儿园有效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就不是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 刘云艳.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陈小凤.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特点及实施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4).
12.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反思 篇十二
一、造成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隐性浪费的主要原因
1. 过于注重统一管理。
从目前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来看, 预设活动内容过多,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往往怕出事情或嫌麻烦, 仍以统一要求管理幼儿。如, 要求幼儿在统一时间吃饭、午睡、起床、入厕、喝水。即便在幼儿户外活动时, 也过分强调集体统一行动, 造成幼儿不必要的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
2. 保教分离。
目前, 在幼儿园中, 保育员的文化知识、技能水平还相对较低, 不少保育员把自己的工作职责简单地理解为搞好班级卫生, 照顾好幼儿的吃、喝、拉、撒, 至于教育幼儿的任务则完全由教师承担, 导致有些户外活动的布置缺乏准备, 教学环节严重脱节。
3. 教育形式单一。
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固守传统教育模式, 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 认为游戏、自由活动、自选游戏对幼儿并不重要, 在一日活动的组织中仍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把传授知识作为一日活动的主要目标。有时为了“规矩”, 宁愿让全体幼儿静坐。在活动环节的过渡中也缺乏内容安排, 造成一日活动时间隐性浪费, 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二、我们的做法
1. 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 对盥洗、入厕等生活必需时间作出适当的规定。如, 小班幼儿盥洗、入厕时间为20分钟, 中班幼儿为15分钟, 大班幼儿为10分钟。
2. 增加自选活动。如, 幼儿来园时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各种区域进行游戏, 并根据幼儿意愿, 增加开展游戏活动的时间和次数。
3. 积极开展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包括早操、户外游戏和自由锻炼等。其间, 要求教师要注意掌握幼儿的活动量, 做到让幼儿动静交替;夏季要做好防暑工作, 冬季要做好防寒准备;下雨天也要坚持让幼儿在室内进行适当活动。
4. 在同一时间段安排两项活动, 给教师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5. 尝试利用“大块时间”来安排一日活动。如, 除了对幼儿进餐、睡觉、户外活动时间作必要的规定外, 其余时间则交给教师自己灵活安排教育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确定一个阶段内幼儿的活动时间、内容, 尽量减少对幼儿学习活动的干扰, 并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入厕、喝水、活动的不同要求, 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 消除幼儿消极等待现象, 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此外, 我们还在幼儿一日生活和活动中强调“四个有序”, 即生活有序、环境有序、学习有序、观察有序, 使幼儿在“有序”的环境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6. 形成以区域活动为主的活动形式。我们大幅度减少了集体教学活动时间, 全面开展了以小组教学活动和个别化教学活动为主的学习性区域活动, 并增加了游戏性区域活动, 给幼儿们提供了更多学习、游戏、交往的机会。
三、笔者的建议
1. 一日活动时间分配力求“块面式”。在一日活动时间的分配上, 教师可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大块面的分配。“块面式”的时间分配, 能使幼儿在各类活动中, 自由、自主地玩或学, 能有效地减少教师的组织环节, 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有较多的自主权, 从而游刃有余地组织好各类活动。
【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反思】推荐阅读:
幼儿一日常规反思10-31
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09-30
幼儿一日活动安全制度08-05
亚龙幼儿园组织亲子一日游活动09-26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神奇的关节》及教学反思08-31
幼儿园感恩教育反思10-21
幼儿园泥工活动反思08-24
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10-11
幼儿园户外的活动反思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