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设定2020年目标(精选2篇)
1.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设定2020年目标 篇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与生俱来就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者的主阵地,高校有责任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一所大学也要有一所大学自己的精神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奠定优良校风学风的重要基础,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保证。经过五十多年的积淀发展,西安科技大学形成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涌现出一批像徐精彩教授一样的具有爱党爱国、知识报国、服务人民价值追求和奉献、创新、奋斗精神的优秀教师,培养出一批像大学生采煤班班长董刚校友一样的具有坚韧不拔、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服务人民、报效祖国优秀品质的优秀大学生。学校近年来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推进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通过校史馆、地质博物馆、徐精彩先进事迹展览馆等文化场馆建设以及开展广泛深入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提高了学校文化品位,取得了一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当前,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学校文化改革发展思路,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措施。我们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师生的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让一个个时代典型成为一面面高扬的旗帜,感染、激励、熏陶广大师生,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要结合学校开展的党建年活动实际,全面推进文化内涵、校园环境、人文氛围建设,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凝练和培育大学精神,构筑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共同思想基础,推进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用更多标志性的大学文化建设成果来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刘德安)
从11月2日开始,京剧艺术节在武汉拉开帷幕,一些来自湖北高校的80、90后大学生们不仅当观众,还参与到舞台表演,唱、念、做、打,颇有专业京剧演员的风采。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有专门的大学生京剧社团,而且有十多所高校
都开设了京剧课程,并拥有京剧票房。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然而,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损失了传统剧种134种,占戏剧品种总量的35%。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引起社会的关注。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决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传承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也有口头文学、传统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决定》指出,“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提高文物保护水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科学规划,保障投入,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的瑰宝。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加强中华古籍保护与出版,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继续实施文化典籍编撰出版重大工程,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发挥教育在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决定》指出,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要结合中小学、幼儿教学特点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增强爱国
情感做起,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让他们了解和认识优秀传统文化。选择若干基础好、有特色的学校,组织专门研究力量,加强与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馆、少年宫、烈士陵园以及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作,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决定》指出,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报党刊、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译制播出出版”。要加快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实施各项重大文化工程时,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加大少数民族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抢救和传承、创新,促进现代技术和手段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应用,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资料来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数据链接
我国从2008年4月开始免费开放部分公立博物馆,2008年底有1000多座免费开放,目前开放数达到1800多座,展出物品从2007年的近9000项增加到2010年的14000多项。博物馆已逐渐成为社会民众分享群体记忆、联通历史与未来的公共空间。
1、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
答:研究文化建设的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建设?
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存在“三个不适应”的问题:一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二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三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不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与GDP位列世界第二位的经济成就相比,中国的文化事业没有充分发挥育民作用。
具体说,现在社会上存在着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答: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们的人民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4、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答: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素质,会大大促进经济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另外,在文化建设中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5、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一是在学习砥砺品质。不学习,当然要落后,学习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所以要在学习砥砺品质。
二是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所以要在工作中锤炼作风。
三是在勇挑重担中增长才干、提高业绩。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有干事业的雄心。也只有在攻坚克难中,才能历练有用之才,成就非常之举。也只有经过艰苦环境磨练、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在成长中突飞猛进。
2.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设定2020年目标 篇二
5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梳理与巩固精练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导、基本特征、本质和核心)?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依据)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特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单元理论依据:(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
(3)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必要性:第四单元第八课必要性: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必由之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主要内容: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4.什么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5、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决定因素:
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②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是由我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④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的唯一正确道路,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6.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知识整合)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反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
(2)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3)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城阳三中2014高三文化生活复习导学编辑:于可岱2013.12.2
5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梳理与巩固精练
(5)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科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7、知识联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8、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含义、来源与表现)
9、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条件?
必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科学指导理论、宝贵资源、深厚实践基础
10、怎样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含义表现可转化为要求:
(2)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化强国、文明发展道路的关系)
(2)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对各项事业的重要性)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中特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重要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培育„„文明风尚。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培育„„文明风尚,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设定2020年目标】推荐阅读:
军转干:2014年北京军转干申论提出对策类模拟题007-31
关于对《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学习体会07-09
离婚提出诉讼07-15
中央电视台平安行2020直播观后感09-06
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建议10-20
工业互联网的提出背景07-03
中考作文专题指导材料:学会提出论点08-03
对班子其他成员提出的批评意见10-27
怎样让员工提出批评性反馈意见08-26
如何提出好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学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