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共12篇)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 篇一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日益显示出其特殊的重要性。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其他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提高其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不断认识和发展心理潜能,我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我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合群,负责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具体措施:
1、校园环境渗透:加强校容校貌、班容班貌建设;加强校园文化,校园文明建设。
2、心理活动渗透:设置功能齐全的心理辅导形式(信箱、小报、心声专递、个别咨询、团体辅导、讲座等)。
3、学科教学渗透:每个教师都关心心理辅导工作,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学知识,运用心理学原理渗透于学科教学中,让心理教育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4、德育活动渗透:利用板报、红领巾广播、知识讲座和问卷调查等宣传手段,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产生心理行为问题时如何寻求帮助等。此外,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
5、家校合力,育好人才: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家长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现在、将来以及一生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并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对每位同学家访一次,并采用心声专递,家长会等各种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6、社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学校对学生的业余生活予以引导,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并建立校外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让社会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并要求学生不进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公共场所(如电子游戏厅、舞厅、录像厅等);要求他们做到自尊、自信、自爱。
21世纪的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健康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 篇二
何为健康?健康的定义不仅是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近年来, 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目前, 我国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远不能适应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据资料显示, 我国有1/3的中小学生, 23%的大学生有心理疾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这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在中学教育这个领域,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指数, 还包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学校教育, 育人与育智同样重要。育智的过程如果融入了身心发展的心理认知规律, 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心理健康教育, 是一种大众工程, 不是光靠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就能够解决的, 必须领导, 班主任, 科任老师, 家长, 学生, 还包括社会的支持, 大家一起努力,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精神
1.三个基本点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人为本, 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它包括提高生存技能, 增进自我保护意识 (自救) , 建立危机干预防备体系三个基本点。
2.二种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有传统的问题模式 (也叫疾病模式) 和现在发达国家比较流行的预防模式 (也叫健康模式) 。疾病模式是有的放矢, 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有什么疾病就治疗什么疾病, 是以治疗为主的教育模式;而健康模式注重提高人们的心理防御能力, 增强心理弹性, 使人能有效地预防和抵制心理疾病, 是以预防为主的教育模式。
3.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全体学生。发展性辅导, 针对全体学生的共同问题, 如入学时的适应性教育, 学习方法, 人际关系, 青春期身心健康等。
第二层面:部分学生。预防性辅导, 针对部分学生厌学, 考试焦虑, 学校不适应等问题进行的辅导。
第三层面:特定学生。矫治性辅导, 针对特定学生的情绪和人格异常, 学习障碍等进行的辅导。
三、心理健康课程教授内容
心理健康课程教什么?我认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三个基本点入手, 以疾病模式和健康模式兼容的方式, 从全面、部分和个体三个层面介入。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年来推行的是问题模式, 也叫疾病模式, 主要关注发展性的问题, 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就针对性地解决什么问题, 有什么疾病就治疗什么疾病。近年来, 很多发达国家更多的是采用了积极心理学 (幸福课) 倡导的预防模式, 也叫健康模式, 这个模式着重提高人们的心理防疫能力, 更多的关注人们的积极因素, 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更好的应对和抵御挫折和压力, 提高人们的适应能力。两种教育模式兼容互补, 结合使用。为此, 我设计了二套方案, 一个问题模式, 一个预防模式。主要以主题班会和讲座形式进行。
1.将幸福课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
幸福课, 也称之为积极心理学。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 最好的中学以及很多的权威咨询机构开设这门课程, 这是美国哈佛大学等很多著名大学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现在, 发达国家很多中学也开设了这门课程, 非常受欢迎。积极心理学之所以有很多的人学习, 有很多的权威机构开设这门课程, 是因为他的确有效有用, 还因为他所涵盖的内容。这门课程, 包括了人生、成功、自尊、善良、美德、人际交往、爱情、二性关系、快乐感、幸福感整个领域。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面向社会, 面向现代化。幸福课架起了科学与通俗, 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他服务的对象可以说是整个人类, 人的一生。
2.以问题模式利用主题班会课进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主题班会课中, 针对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团体辅导的方式, 有的放矢地进行,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比如, 初中阶段, 我们可以抓几个关键的节点, 典型的问题, 进行发展性辅导。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之中, 如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渗透到课间操和课外活动中, 以及渗透到学生寒暑假中。
3.建立以学校分管领导为首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包括:学校分管领导+学生处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教师+各班心理委员+特色心理辅导团体成员+全体学生+学生家长, 多角度多方位提倡心理健康教育。
4.重视网络和媒体的作用
学生的个案辅导和预约, 很多是在网络上进行的。比如, 利用校园网, 辅导一些发展性的问题, 利用微博, 辅导部分学生节点上的问题, 利用QQ聊天, 辅导学生难以启齿的个别问题, 有很好的效果。
四、心理健康课程效果评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是帮助全体学生达成其发展阶段的任务, 促使个体最大的成长与发展。为了对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估, 从而更有利于课程的实施反馈, 课程后续的评价阶段必不可少。心理健康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因此, 评价结果应与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比如,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到心理课程的全程管理, 对心理活动课程的组织与领导、计划与制度、设施与基地建设、师资的培养与聘任等及时提出相应的策略。由此, 可使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有效性评价真正落到实处, 并收到实效。
摘要:中学时期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发展时期, 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该考虑育人, 更重要的是育智。从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前提下, 设计了几种心理健康课程方式, 将幸福课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 以问题模式利用主题班会课进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以学校分管领导为首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 重视网络和媒体的作用。
关键词:育智,幸福课,问题模式,主题班会,夏令营
参考文献
[1]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8, (6) :153.
[2]宋光春, 刘卫, 刘瑛.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健康教育的影响.体育学刊, 2002, (9) :4.
[3]罗达勇.关于大学生生活习惯现状与健康教育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5) :2.
[4]何源, 徐济达.引入心理拓展训练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中国学校卫生.2007, (28) :9.
3.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浅析 篇三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活动形式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01-01
健康是人生快乐,幸福,成的基础和前提,而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高校扩招使中职学校面临严重的生源不足,学生综合素质急剧下降。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为满足青少年心理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己经成为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们达成了共识,即开设专业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课不同于其他教学学科以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为目标,而旨在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我,悦纳自我,学会交往和情绪调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是以学生个体的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学生参与,体验和感悟,认识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获得自助的过程。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促进个人成长,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基于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思路方法去“教导”,也无法通过“教导”进行心灵的交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引导”式活动,教育者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需要学生自己去认知、感悟和建构。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活动中学会调适。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活动化的特点,所以在实践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采取活泼丰富的活动形式。
一、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人不是一座孤岛。人从呱呱落地就在家庭中开始了团体生活。人在任何的成长阶段都需要团体的陪伴和支持。人是社会动物,只有处于一定的团体中,成为团体的一分子,个人的需要和期望才能得以满足。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建立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而许多心理问题和困扰往往来源与不良的人际关系,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态度更易受到同辈团体的影响。实践证明,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类似问题或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游戏对帮助青少年改变和成长有很大效能。
团体心理辅导是把教学目标及内容寓于学生游戏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体验、领悟一定心理知识,获得一定心理技能的教育活动。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游戏活动,学生都能融人到游戏中,即获得了经验,也增强了与新同学的感情。安排团体游戏要注意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调控好活动的时间与节奏,并制定安全措施,以保证活动取得良好的实效。在团体的协助下,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我的成长,思考学习,思考人生,推动自我发展的过程。
二、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技术特别适用于青少年,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相应角色的种种心理和行为状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具有较好的示范感染效果。角色扮演有别于文艺节目,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好角色扮演组织工作,应注意表演的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能反映教学的目的;形式为内容服务,以即兴表演为主,不必追求过多的修饰雕琢。如一个同学与母亲的关系有问题,常常发生冲突。可以模拟他平时生活中与母亲争吵的真实场景,请其同学扮演他的母亲,重现那个场面。根据不同人扮演母亲时,他的不同表现,找出他内心冲突的根源。
三、组织讨论交流
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活动,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平等宽松的沟通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影响来获得心理体验和感悟;又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合作。讨论一般采取分组或全班进行的形式;辩论则宜按照不同的观点来划分辩方。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观点和论据,不能随意加以点评而导致倾向性。讨论不必非要求得一致意见,辩论更不必非要分出胜负优劣。只要学生经过真诚参与而开拓思路、获得知识与技能,增进了解与合作,就达到了教学效果。
四、开展技能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要进行心理行为训练,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理调节的能力。如训练学生掌握帮助消除焦虑症、强迫症的基本方法、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调节情绪的基本技巧等等,都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辅助作用。
五、帮助自我认知
我们学校应用的是心海心理测试软件来理现状来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状况,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首先学校可以把量表测试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注意必须严格审评量表本身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次要引导学生自愿如实地填写量表。再次,不能把量表作为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唯一的、主要的标准;再次,对量表资料应有严格的保密措施,不能伤害学生的隐私权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生进行定期测量或特别测量与监护,问卷的结果对有效预防、教育及矫正都具有重要意义。如通过心理健康测评(SGL-90)能让被测者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助于心理辅导老师更理性的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帮助,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总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也是一项很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形式,在本校可提供的资源上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有计划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我们要从多角度,多手段出发,进行模式整合,不断开拓创新,那么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会取得显着成效,为学校的管理带来高效率,低成本,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付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之探讨[J].学园,2013(2):86-87.
[2](美) 约翰·杜威.赵样用 等译.学校与社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计划 篇四
一、各小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时间:4月15号至5月10号
(二)活动地点:由各小班自己决定
(三)活动内容:
1、各小班心理委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
2、各小班同学发表自己对心理问题的了解或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
3、各小班心理委员针对同学的问题给予回答,积极帮助同学解决心理问题
4、各小班安排人员负责图文资料
(四)活动对象:13护本同学
(五)主要负责人:各小班心理委员和班长
(六)注意事项:主题班会要紧扣主题;
小班心理委员将主题班会的图文资料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给大班心理委员
二、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
(一)活动时间:4月15号至5月10号
(二)活动地点:T1和T4教室
(三)活动内容:1.宣传委员和宣传小组出一期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
题的黑板报
2、摄影委员拍摄黑板报的内容并保存
(四)主要负责人:宣传委员、宣传小组、摄影委员
(五)经费预算:板报纸、水笔等的费用
(六)注意事项:
1、板报要紧扣主题
2、注意分工,每个人负责板报一部分
3.摄影委员将图片资料发送给大班心理委员
三、心理拓展活动
(一)活动时间:4月至5月16号
(二)活动地点:操场
(三)活动对象:13护本同学
(四)活动内容:
1、各小班心理委员写好活动策划书,若需要道具可以去心理咨询中心借用
2、各小班心理委员带领本班同学开展心理拓展游戏
3.各小班安排人员负责活动的图文资料
(五)主要负责人:心理委员、图文资料负责者
(六)注意事项:
1、各小班开展心理活动要注意安全
2、若使用道具,要妥善使用并及时归还
3、各小班心理委员将活动的策划书、总结和照片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给大班心理委员
四、分发心理健康知识读本
(一)活动时间:4月15号至5月15号
(二)活动地点:T1和T4教室
(三)活动对象:13护本同学
(四)活动内容:
1、心理委员选择适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读本
2、在活动时间内发给每一位同学
(五)主要负责人:心理委员
(六)经费预算:购买心理健康知识读本的费用
(七)注意事项:
1、选择读本时要从同学们的兴趣出发,选择大家都喜欢的2、分发读本时要确保每一位同学都有
五、心理讲座
(一)活动时间:5月份左右
(二)活动地点:教室
(三)活动对象:13护本同学
(四)活动内容:
1、心理老师以大学生情感问题为主题开展讲座
2、师生互动,解决同学们的情感困惑
(五)主要负责人:心理老师、班委全体成员
(六)注意事项:
1、注意讲座的秩序和气氛
2、摄影委员和写作委员将活动的图文资料以电子版形式发送给大班心理委员
5.“心理健康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五
一、教学方面
1、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起到心理健康课的作用
2、做好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3、积极参加省市区的赛课、说课比赛活动
二、心理咨询室方面
1、严格按照辅导原则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并整理好咨询记录。
2、积极参加省市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其他方面
1、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2、组织学生建立心理社团,编排心理剧。
四、教学计划
1、学会适应新环境
2、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3、换个角度看问题(情绪理论)
4、记忆揭秘
5、悦纳自我6、沟通
7、生存选择
8、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6.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篇六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高中教育的特点和高中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知识,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学生自控力、耐挫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早日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追求“教学无痕”的最高境界,在授课上有别于其他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注重活动体验和心灵感悟,以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工作目标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方针,以“发展学生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目标,构建“以心理咨访室为主体,班级为主导,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为手段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工作途径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定期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做报告,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机制,今年暑期重点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逐步形成在校长领导下,分管干部负责,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同时学校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
1)开展学习辅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主题班会、学法指导月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无助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
2)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乐学会学
在课堂中,教师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兴趣引导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健康愉快的情绪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3)利用教材与课堂,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教材的编写和制定都蕴含着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要充分地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本身的魅力作用,有机地运用它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每学期进行1-2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由心理专家主讲,在全校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每学期分年级进行1-2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促进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3、开设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的辅导。由心理咨询师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定期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学生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
4、建立测试档案:对新生入学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了解我校学生心理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建立测试档案,有利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5、建立了心理健康email 和热线电话,以最快的时间答复,以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和悄悄话信箱、email寻求帮助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但是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单纯地重视孩子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今年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在校报开设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专栏。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亲子活动等提高家长教子的能力。
(四)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得以正常发展,在学校日常工作中,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宽松的心理环境。学校注重校容校貌的建设,使学校环境实现绿化、美化、净化。继续健全、完善心理辅导室,配备设施,添置适合学生阅读的心理书籍,使心理辅导室漂亮、温馨。校橱窗设心理健康园地“心理健康园地”,通过校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时时刻刻接受着健康的熏陶,学校心理环境谐和、真诚、奋进,孕育了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对2011级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健全新生新档案
2、新生活适应心理讲座---新的开始,心如何开始
3、做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并做好记录
4、发放心理健康知识传单----自我自信篇
十月份
1、做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并做好记录
2、发放心理健康知识传单----思维学习篇
3、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十一月份
1、做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并做好记录
2、发放心理健康知识传单---人际交往
3、举办“心理小报”设计评选活动 十二月份
1、做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并做好记录
2、发放心理健康知识传单----生涯规划
3、黑板报“阳光心理、快乐学习”
4、心里团体活动 一月份
1、做好日常访谈记录
2、学期工作总结
2011
7.拜耳启动“健康主食”教育计划 篇七
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发起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项目——“健康主食”教育计划近日在京启动。该计划将在北京、沈阳、天津、石家庄、济南、合肥、上海等14个城市进行以“膳食健康与慢性病”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同时, 拜耳还特别为此次活动设计制作了“健康主食量具”, 将在上述14个城市的社区免费发放。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指出, 在数千万糖尿病患者的背后站着更为庞大的糖耐量异常人群, 而防治糖尿病的关键之一就在于预防这一人群发展为糖尿病患者。因此, 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史、肥胖、吸烟、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 应定期监测血糖。一旦发现糖耐量异常, 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将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药物干预结合起来。对于部分糖耐量异常者,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不足以有效降低血糖时, 就应考虑使用拜唐苹 (阿卡波糖) , 在糖尿病前期使用拜唐苹, 能够预防1/3左右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马方教授认为, 由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与糖尿病发病率呈负相关, 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应在保证每日摄入总热量不超标的前提下,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 患者及高危人群每日摄取的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
8.如何在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篇八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课外活动;网络
现在的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然而,初中学习是集体活动,学生所存在的自我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一些问题,如他们不习惯老师关注其他学生等。再加上学生的生理、心理都会在初中阶段发生重大改变,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些情绪。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帮助学生,疏导他们的负面心理,就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新课改强调要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让学生全面、健康地学习。因此,我们要针对初中生所具有的心理问题,展开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帮助初中生获得健康发展。本文从深入了解、开展课外活动以及利用网络技术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浅谈在初中实施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深入了解学生心理
学生在初中阶段会发生身体变化,性发育也逐渐成熟,这使得他们在外形上越来越接近成年人。这种变化会让学生希望摆脱家长与老师的管束,他们渴望被当做一个成年人来对待。然而,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这种生理与心理的矛盾使得他们出现情绪偏激、叛逆等情况。如果老师无法深入分析学生行为异常的原因,在指导学生时就会不得其宗,无法真正帮助学生。因此,老师要关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指导与帮助。如果老师不是真正关爱学生,那么,他们就不能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无法正确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有一段时期,我们班有两位学生总是顶撞老师,违反课堂纪律。在了解之后,我发现其中有一位学生因为压力过大,从而出现这种反叛心理,另一位学生则是因为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受到老师的轻视。于是,我帮助前一位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帮助他找到学习的乐趣;对于另外一位学生,我会多关心他,不仅在课堂上为他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还会对他进行课外辅导,并在生活中帮助他。如果老师无法深入分析他们的心理问题,采用同一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就无法帮助他们真正解决问题。
二、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新课程强调要让初中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传统的初中教学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并且会让学生感受到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老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这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可以调查初中生的特长,并根据他们的爱好设计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老师可以为具有书法才能的学生设计一个书法友谊比赛,让这些学生通过书法竞赛来发展自己的特长;老师还可以鼓励一些具有辩论才能的学生加入学校的辩论社;让一些喜欢唱歌、跳舞的学生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活动等。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明白除了学习,他们还能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这可以让他们在选择未来的学习方向或者职业规划的时候做出更好的判断。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自信心,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重要工具。网络中包括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及时、最广泛的资讯。因此,老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教学。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未成年人遭到拐骗等的案例,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另外,现在初中生的自尊心越来越强,他们在面临学业压力或者是人际交往问题的时候,不愿意告诉老师或者是家长,甚至是无法对自己的同学表露情绪。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疏导负面情绪。老师可以利用QQ、微信等通讯工具,建立一个班级群,鼓励学生在群里畅所欲言,或者是与老师单独聊天,把他们在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抒发出来。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平时十分安静,不爱说话。有一次通过微信与我聊天,倾诉她的心事。原来,她与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和解。我为她提供了一些建议,鼓励她主动找她的好朋友进行沟通,如果是自己的错误,就要主动认错,还可以为她的好朋友准备一份小礼物。这位学生采取了我的建议之后,与朋友和解了,我对她保证会保守
秘密。
心理健康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十分重要,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教学活动。因此,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且利用网络来促进初中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金芬.教师如何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09(34).
9.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领导下,坚持“追求发展、崇尚尊重、适应变化、达成和谐”的文化管理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衡中经验,继续实施心理帮助工程,努力实践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营造学校心理教育文化氛围,强化德育与心育相融合。 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在抓好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同时,努力做好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辅导,关注普遍典型的心理问题,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工作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班会,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外,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
1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在关注特殊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来访学生、班主任老师、家长所提出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自我意识发展、亲子沟通、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问题开展心理咨询与个别辅导,给予引导与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提出有效建议。
3.专题讲座
分年级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为同学们切实解决一些问题。如“什么是健康的心理”、“考试情绪的调适”、“中学生人际交流”等辅导。
4.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10.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 篇十
为提高师生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营造校园心理教育氛围,加强我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科学地认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5月份决定开展以“放飞心灵、快乐相随”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一、活动宗旨
面对全体学生,通过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心理咨询机制,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活动主题:“放飞心灵、快乐相随”
三、活动时间
2015年5月
四、活动内容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依托校园网、校刊、宣传窗、广播等载体,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校园情景剧表演、个案辅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保障设施投入,提高使用率,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持证上岗比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和融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加强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各班要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普查、面对少数出现情绪障碍、自我意识偏差、人格偏差、人际关系不良、学习困难、学习与考试焦虑、学校适应障碍及各种问题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
五、具体活动安排
1、组织参加“慈溪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启动仪式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场观摩会。
2、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普查,开展一次心理健康集体辅导,对相关学生做一次心理健康个别辅导。
3、开展庆“六一”活动。
4、学校宣传窗、各班黑板报出一期心理健康专刊。
5、针对临近期末,复习迎考的特点,务必对学生做好减负减压工作。
6、每一位班主任老师上传一份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慈溪市掌起镇洋山小学
2015年5月
慈溪市掌起镇洋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总结
在本次以“放飞心灵、快乐相随”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认真制订活动方案,积极抓好落实,面对全体学生,通过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心理咨询机制,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依托校园网、校刊、宣传窗、广播等载体,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校园情景剧表演、六一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保障设施投入,提高使用率,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持证上岗比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和融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强化德育导师制,加强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普查、面对少数出现情绪障碍、自我意识偏差、人格偏差、人际关系不良、学习困难、学习与考试焦虑、学校适应障碍及各种问题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
四、针对临近期末,复习迎考的特点,我们学校认真开展了对学生的减负减压工作。
今后,我们以活动月为契机,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注意积累相关 材料,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
慈溪市掌起镇洋山小学
1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 篇十一
一、体育活动中幼儿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的过度保护或打击
有人说:“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的自信心。在体育活动中自信心较强的幼儿,大多生活在家庭气氛比较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父母能够常常带着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做出的反应比较关注。当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成功时,父母能够及时地给予表扬赞赏;当孩子失败的时候,父母也能够及时充分地鼓励孩子不气馁,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坚持性和毅力。而有的家长则担心孩子摔伤弄脏,不让跑、不让跳、不让爬,过度保护造成幼儿运动能力差,三四岁了还不会蹦,不敢走平衡木,不会上下楼梯,一遇挫折就畏惧退缩,对外界的态度消极、被动,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幼儿能力水平的差异
幼儿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接受和肯定往往是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前提,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幼儿,获得的成功体验较多,往往会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从而树立较强的自信心,而且行动积极、主动,独立性也较强。相反,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差、动作迟缓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常常遭受失败,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较少。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否定的“自我”概念,表现为缺乏自尊和自信,行为消极、被动和退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体育活动常常会有竞赛性游戏,当某个活动能力差的幼儿因为他的参与致使小组每次都落后,很有可能在以后的比赛中,这名幼儿会找借口逃避比赛,这样自卑感急剧上升,自信心急剧下降。
(三)成人的评价和态度
幼儿年龄越小,受成人评价的影响越大,其中家长和教师的评价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积极的评价使得幼儿感到快乐和满足;相反,消极的评价更容易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质疑。长此以往,幼儿认为自己是个没有用的、很笨的人,将自己在活动中的长处隐藏起来,渐渐形成了自卑的心理。
二、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创设宽松、积极的活动氛围,让幼儿愉快地参加体育活动
幼儿对于教师给予的评价都非常敏感,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应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必须考虑到每个幼儿。教师可以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言语与幼儿交流,如“你真棒”“你真聪明”;在活动中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用目光注视孩子的活动,或提醒孩子,或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暗示、同意等。教师应该多注意和关心那些活动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幼儿,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激励他们运动的渴望,增强自信心。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多种活动,帮助他们发扬自己的优点,幼儿生活在强调优点而不是缺点的氛围中,会逐渐增强自信的态度。
在组织竞赛性游戏时,教师要淡化输与赢,教育赢的幼儿不要骄傲,更不要为了赢而违反游戏规则;教育输的幼儿不要服输,特别是不能自卑,要想方设法转输为赢,特别是要让他们建立起这样的信念:只要不懈努力,总是会获得成功的。当幼儿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教师应更加关心幼儿,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帮助,让幼儿明白失败了可以通过努力再次成功。
(二)创设自由空间,利用晨间体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晨间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早晨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器具幼儿都是那么兴奋,如:羊角球、滑板、竹梯、轮胎等等,这些器具都成了他们的好伙伴。在这段时间里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器具、选择伙伴,自行规定游戏规则,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不能放任自流,要鼓励他们在自由结伴的游戏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幼儿在被同伴接受的气氛中,会以积极的情绪获得在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有了被人接纳和受人尊重的体验,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如:我们用竹梯和滚筒拼搭成天桥,活动中个别孩子就显得胆小、退缩,教师多加鼓励,请个别孩子示范,再加以辅助的方法,使孩子的自信心得以加强,胆小、退缩的孩子也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三)利用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活动本身蕴藏着许多刺激,如冒险、克服困难等。由于有冒险、克服困难的精神,其活动的能力就更强。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既要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要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挥。
1.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幼儿在挑战中获得自信。
传统幼儿体育教学的要求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幼儿,如果还用传统的要求来教育我们的幼儿,他们是“吃”不饱的。我们要打破传统,敢于突破,改变和提高要求,让幼儿面临新的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起自信心。我园定期开展了运动“嘉年华”的活动,去年大班冬季运动“嘉年华”的项目是跳绳。在确定这个项目时,一开始我也有些顾虑,因为我班没有一个孩子会跳绳,而且现在的孩子都住在高楼上,受居住条件限制不能在家练习跳绳,而跳绳这项技能又不是短时间内能掌握的,幼儿能学会吗?后来在教研组内讨论时,教师一致达成共识,开展这项运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得到锻炼,可以利用幼儿早上来园和户外活动等时机多给幼儿练习的机会。
果然,第一天我教幼儿跳绳时,幼儿连甩绳子都不会,更别说跳绳了。于是我就从如何拿绳子开始,教幼儿双臂用力把绳子甩到前面,再双脚跳过去。刚开始,幼儿练得还很带劲,可过一会儿有的就不想跳了,偷偷去玩起了滑梯,或者拿着绳子追逐打闹。于是我就把幼儿分成了两组,一组练习,另一组休息观看,评选出进步最快的幼儿,然后再交换,这一下幼儿练得又认真了。
两天后,幼儿大部分都学会了一个一个地跳,于是我又教他们用前臂连续甩绳,还用了一个比喻“双臂在身旁绕车轮”。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甩绳技巧,我教他们把绳子对折,在身体一侧练习甩绳,然后再双手甩绳跳。慢慢的,一两周后,幼儿有了明显的差距。有的学会了连续跳绳,我又教他们单脚跳、向后跳、跑着跳、跳花绳……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有的幼儿协调能力较差,怎么也练不好连续跳,我就对他们多鼓励,比比谁跳得次数多、进步快,提高他们练习的信心。我班的勤勤小朋友是年底生的,还不到五岁,年龄最小,又比较胖,跳起绳来很费劲。可是他自从练习跳绳以来,一改平时好迟到的习惯,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园,练得一头汗也不嫌累。因为他肚子大,妈妈把他的裤子松紧都拆掉了,有时跳一会裤子就掉下来了,他就把裤子往上提提再继续练,真是又好笑又可爱。每一个新要求对幼儿来讲就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幼儿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幼儿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从而对自己有了信心,通过不断的积累,最终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
2.区别对待,不同要求,让每位幼儿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冬季运动“嘉年华”就要开始了,有的幼儿跳得又快又多,有的幼儿还是只会一个一个地跳。一天,卿卿小朋友的妈妈对我说:“孩子昨天晚上回家练了好长时间,还是跳不好,她沮丧地说这次比赛输定了。”为了让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充分发挥、积极参加,我们把幼儿分成两部分:跳得好的孩子参加一分钟快速跳绳和跳花绳,其余孩子参加分组接力跳绳,每人跳五个,比比哪组最先完成。这样既让能力较强的孩子得到了展示,又让能力较弱幼儿也能参与到活动中,还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运动“嘉年华”后,我又对他们说,我们的跳绳活动还没有结束,希望你们继续练习,放假前班级再进行一次比赛。几天后我去辰辰小朋友家里家访,他的爸爸妈妈高兴地对我说:“辰辰终于学会跳绳了,这两天练习的劲头特别大。”过了几天,我们班又有一些小朋友陆续学会了连续跳绳,这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不再对运动有畏难情绪了。从这次活动可以看出,幼儿的能力、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不一,教师对幼儿的要求不能“一刀切”,要分阶段、分层次提要求,提高幼儿运动的兴趣和信心。
3.充分准备,灵活处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在活动前做好各种准备,包括了解幼儿原有的动作发展水平和做好相应的物质准备。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板僵化地照搬教案,而应根据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灵活的处理。如:发现幼儿在练习时已显出疲劳状,就该立即调整节奏,改变练习的方式,让幼儿得到轮流休息,或直接让幼儿休息几分钟,利用这一时间教师可进行讲解、示范,以纠正幼儿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相反,如果幼儿积极性很高,玩兴正浓,又无疲劳感,教师就可加大幼儿的运动频率。教师还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解和示范,如幼儿动作掌握不好,就应抓住要领增加讲解和示范的密度,相反,则可减小示范、讲解的密度。如发现幼儿分组少,等待的时间太长,则可以调整队形以增加幼儿练习的机会。要避免单一的机械模仿,让幼儿通过尝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自主地探索和思考,使得孩子在体育活动中能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并能勇于克服困难,不断增强自信心。
三、利用家园共育中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家庭是孩子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摇篮,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合作共同体,没有家长的配合,幼儿园教育也就是形单影只。因此,家长在重视幼儿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要注重孩子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因此,教师就必须保持与家长沟通,促使家长认同幼儿园的培养要求和教育策略,尽可能地吸引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应多沟通,互听(互相听取幼儿在家或在园的表现)、互说(互相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看法和做法)、互帮。还可以请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家长介绍经验,做到家园合作,使幼儿的自信心真正得到关注和提高。为此,我时常建议幼儿的家长应该经常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带领孩子外出旅游,爬山、游泳等,经常与幼儿一起玩亲子游戏,与幼儿一起自制体育活动中所需要的器械,如:沙包、钻爬用的网、飞盘等等。要解开束缚在幼儿身上的“绳”,让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头顶蓝天,脚踏草地,沐浴阳光雨露,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玩。领略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了解山川河流中孕育的知识和文化。
1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 篇十二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以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和个别心理咨询辅导为主,对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个别具有心理咨询需求又愿意到心理健康咨询机构进行咨询的大学生产生了较好的作用,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方式单调,途径单一,没有很好解决教师所“供”和学生有“求”这一矛盾。(2)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之间没有形成统一,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不能仅靠几个讲座或几次辅导就能达到,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成长过程。(3)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和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跟踪不及时,针对性不强。(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其中,校园文化最终是一种校园精神的体现,在大学生身上其实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在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中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同时还要把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步骤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中。
2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称体验式心理教育活动,是根据有关心理学原理,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我心理发展的状况,并使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宗旨在于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通过同学们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丰富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控能力,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它主要是由心理辅导老师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出发,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专门设计的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沙龙、校园情景剧、心理游戏、心理漫画展等活动。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系统的认识自我,及时察觉自身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培养良好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的方法,使心理行为问题得以解决,保证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从而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补救性辅导向预防性、发展性辅导的转变。
3 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案例
3.1 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分析与活动辅导主题设计
高职高专学生最基本的活动单元是班级,从学生入校学习全过程入手分析,根据班级团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启发性和感悟性,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的心理需要。
一年级,处于班级团体初创期,学生个体有很强的可塑性,但由于高中阶段的经历和环境也会造成个体之间的冲突性,此时的活动设计的辅导主题应以适应入学新生活,建立适当的人际关系,重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从而营造融洽的班级气氛,加深同学间的了解为主。
二年级,处于班级团体发展期,此时磨合期通过,班级团体整体凸显稳定性,而学生个体对前途比较迷茫,此时的活动设计的辅导主题应以增进友谊,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学习专业知识,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自信心等为主。
三年级,处于班级团体成熟期,班级成员具备组织性、自我调节性,此时的活动辅导主题应以倡导自主管理,增强团队意识,加强就业求职教育,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为主。
3.2 案例设计
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刚进入学校的新生,处于班级初创期。
本次活动核心目标:实现参与者的个人成长,从而在班级中营造相互关心、互助互爱的良好心理氛围,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本次活动的指导者:班主任、特邀心理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班级其他学生干部等通过专职心理辅导师的培训后,到班级指导开展。
活动主题:适应大学新生活。
活动对象: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
活动形式:圆椅会议、做游戏、讨论、交流。
活动要求:
(1)手机关机,全身心的投入。
(2)活动中,不要评价别人,相信每一个人由衷说的每一句话,真诚的开放自己。
(3)活动后,不要背后议论别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言语,要对得起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询问大家是否可以做到以上三点?然后开始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一:热身运动
操作: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一起向右转,边走边给前面的人按摩肩膀;大家向后转,继续按摩肩膀,然后请同学谈谈他们的感受,其余同学认真听。
活动二:微笑握手
请大家在教室里自由漫步,见到其他同学,就微笑和他握手,说声你好。每位同学都要尽可能多的和别人握手,握手的次数越多,说明你越开放自己。时间是3分钟,开始。鼓励大家尽量放开自己,多与人握手。
活动三:滚雪球,沟通练习
(1)微笑活动3分钟,心理委员喊停,每两个握手的同学就面对面了,两人一组,找板凳坐下,开始自我介绍,时间3分钟。活动完成后,请部分同学谈感受。
(2)4人一组介绍他人
刚才自我介绍的两个组自由组合,形成4人一组,每位同学将刚认识的朋友向另外2人介绍。
(3)8人一组自我介绍
两个四人小组合并,8人围圈而坐,从其中一个开始,每个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这句话包含三个内容:姓名、籍贯(来自于)、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当第一人说完,第二人(左边的)必须先从第一人说起,再说自己,第三人直到第八人都必须从第一个人开始讲起。
(4)小组展示
请每小组为本小组起一个最能代表小组的名字,并选一名组长。每个组长轮流站到讲台上,由组长介绍本小组的名字,并把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一一介绍。
在活动过程中,大家专注集中,并在不知不觉中相互有协助他人表达完整正确的倾向,并在重复多次后不知不觉记住其他人的信息。
结束活动:全班一起唱《朋友》在歌声中结束。
在活动中班主任的作用:
(1)让学生平等的参与活动,营造安全温暖的活动氛围。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感受活动的内涵,自我体验、自我探索。
(3)让健康、自信、快乐的积极理念融入活动中。
(4)注重催化、互动和分享总结。
总之,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依托专职心理辅导师对班主任、学生干部群体或心理协会会员的培训后,以点带面,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是凸显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实践中新出现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科学设计,是提高课程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达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观点,并给出了教育活动实例设计。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曼华,杨凤池,张宏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J].
[2]陈向贵,杨永锋.高职高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探讨[J].
[3]谭春芳.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J].
[4]张斌.活动、体验、分享——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体系的三要素[J].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推荐阅读:
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0-26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07-11
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方案07-30
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07-31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08-23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08-23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方案09-26
心理健康活动主题班会和教育案例06-17
202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