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2024-08-05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共9篇)

1.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篇一

水利工程开发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不同于自然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是一种人为的水土流失。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占用的区域一般不是完整的一条流域,其水土流失的强度、范围与水利工程项目类型密切相关。水利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是,影响区域范围相对较小,但破坏强度大,水土流失防治和植被恢复难度大;尤其是施工临时占地、弃渣场、土石料场,这些区域的土壤及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2 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

按照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对生产建设活动所占用土地的地表土应当进行分层剥离、保存和利用,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减少地表扰动范围。所以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采取的措施有:表土剥离、堆料区的临时防护、施工道路两侧的临时排水设施、施工生活区的绿化美化、施工结束后的土地平整。

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在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恢复,所以,首先应对表土进行分层剥离,集中堆放并进行苫盖和挡护。其次,施工准备期场地平整后,应先在场地周围布置排水沟,拦截附近地面来水及收集施工布置区内降雨,将其排入附近河道中,以便于后期恢复。

工程施工开始,对施工生活区内的空闲地进行绿化,绿化措施主要为植草和种植花卉。草种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土壤性质、水文条件、生物种类等各种因素,例如,山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宜采用小冠花和无芒雀麦混交,种植方式选择撒播。

对施工临建区的临时排水,主要包括施工道路、施工生产堆料区及剥离表土堆存区的临时排水三部分。在临时道路两侧应设临时排水沟,在成品堆料场、成品料平台和施工骨料堆放场应设置临时排水。

3 弃渣场防治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洞室的开挖、大坝基础及坝肩削坡、渠道开挖等,均要产生一定量的弃渣,因此,弃渣场的水土流失也是不容忽视的。

弃渣场防治区的工程措施一般有:挡渣墙、排水工程(边沟、马道截水沟、纵向排水沟、排洪涵洞、消力池、护坦)、边坡防护(削坡开级)、覆土及土地平整。

挡渣墙是水利工程项目弃渣场防治区水土保持的先行保障措施,是遵循“先拦后弃”原则的工程措施之一。它的建设可以有效控制弃渣场防治区的水土流失。

防洪排水措施一般采用边沟、排水沟、马道截水沟、排洪涵洞、消力池、护坦等工程设施。为排泄上游来水,在弃渣场的底部应设排洪涵洞;为避免周边洪水的汇入,在弃渣场的护坡与周边地形接壤处应设排水边沟;在马道上设马道截水沟;在弃渣场的坡面设纵向排水沟。边沟、截水沟、排水沟形成一个完整的坡面排水系统,汇流后与排洪涵洞的泄水一并进入排洪涵洞的渐变段,最终进入消力池,经消力池消能后,由护坦排入下游沟道。

边坡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弃渣场上游边坡防护和下游边坡防护两部分。上游边坡防护一般采用在排洪涵洞的入口处设干砌石护坡。弃渣采用分层碾压,从沟口逐渐向沟内延伸,当堆渣达到挡渣墙的顶部时,随堆渣升高下游坡面按1∶3进行削坡,且坡面每升高5 m,设置一条2 m宽的马道,马道内侧设截水沟。下游边坡形成后进行覆土,以利于植被的恢复建设。

在弃渣场施工过程中,先将石渣堆存于弃渣场的底部,将土方覆于石渣的上方,当堆渣达到设计标高后,平整渣顶,以利于绿化。在弃渣堆存过程中,同时应对弃渣场的坡面进行削坡开级,对坡面进行整治以利于绿化。

4料场防治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的材料,随着工程类型的不同,其料场也有所不同,例如土坝采用的是土料场,堆石坝采用的是石料场。土料场应采取的措施有:表土剥离、削坡开级、土料场顶部的截水沟、施工结束后的土地平整、开采平台的覆土、表土保存区的临时防护等。砂砾料场应采取的措施有:表土剥离、开采过程中对临时堆料区及表土保存区的临时防护、开采结束后的表土回填、土地平整。堆石料场采取的措施有:表土剥离、削坡开级、石料场顶部截水沟,施工结束后的土地平整、坡脚的浆砌石挡护、削坡开级后开采的平台覆土、绿化等。

无论土料场、砂砾料场还是石料场,施工开始均应进行表土剥离。表土剥离的目的,从工程质量的角度来说,覆盖层不能用于工程,从水土保持措施的角度来说,表土具有土壤的肥力,利于工程结束后的植被恢复。所以,施工开始均应进行表土分层剥离和保存。

土料场的开采宜采用削坡开级,5 m一个台段,开采边坡45°,除最下面的开采平台外,其他开采平台均采用反坡式,从而起到拦截雨水、防治冲刷的作用,但反坡坡度太大,会影响工程施工,一般选择2°~3°的坡度。在土料场的取土平台内侧设浆砌石矩形排水沟。为保障土料场开采过程中,不受上游来水的干扰,在土料场的设计取土高程顶部设截水沟。

石料场开采时,宜采用10 m一个台段,开采边坡70°,除最下面的开采平台外,其他开采平台,均采用反坡式,一般选择2°~3°的坡度。为保障堆石料场开采过程中,不受上游来水的干扰,在堆石料场的取料高程的顶部设截水沟。为减少堆石料场开采过程中对周边的影响,在堆石料场的坡脚设浆砌石挡墙。

5弃渣场和料场防治区的植物措施

水利工程改变了项目建设区的原始地貌,在工程结束后,必须对原地貌进行植被或耕地的恢复,从而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如果弃渣场原来是耕地,要对占用的耕地进行平整、复耕。如果弃渣场或料场是林地或未利用地,则考虑进行选择树种,恢复植被。

植被的恢复,可以拦截和吸收地表径流,涵养水分,减少土壤遭受侵蚀。植被恢复,必须根据保持水土的目的和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特点,以树种的适用性、树种的类型、树冠须根等特性为原则,兼顾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来选择树种。

例如:山西黄土高原水力侵蚀类型区,结合当地乡土树种及水利工程区域的立地条件,对砂砾料场占用的林地进行植被恢复,可以选用毛白杨,毛白杨穴状栽植,树穴为60 cm×60 cm×60 cm。占用的未利用地植草恢复,草种选择无芒雀麦与小冠花。堆石料场开采结束后对开采平台(占用灌木林地区)确定灌木为沙棘,灌木为穴状栽植,草种选择撒播,灌木树穴为40 cm×40 cm×40 cm;在堆石料场的开采平台的坡脚,种植爬山虎,株距0.5 m,一穴三株(这个例子不具有代表性,建议根据水土流失类型区如黄土丘陵沟壑区或土石山区进行举例)。

6水土保持工程实施保障措施

施工期应划定施工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和管理车辆机械的运行范围,不得随意行驶,任意碾压。施工单位不得随意占地,防止扩大对地表的扰动范围。设立保护地表及植被的警示牌。教育施工人员保护植被,保护地表,施工过程确需清除地表植被时,应尽量保留树木,尽量移栽使用。注意施工及生活用火安全,防止火灾烧毁地表植被。对泄洪防洪设施,应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保证其防洪效果和通畅。

7结语

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降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河道淤塞,河流资源难以开发利用,地下水位下降,农田、道路和建筑物被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山西大水网建设已经全面启动,由此引发的人为水土流失将会日趋严重,如何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的关系,切实遏制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保障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的重要使命。

摘要:分析了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阐述了水利工程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料场防治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以及弃渣场和料场防治区的植物措施,最后提出了水土保持工程组织保障措施,为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提供指导。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措施

参考文献

2.初探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 篇二

【关键词】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 生态环境

1、概述

水土保持,指的是当区域由于受自然或人为活动的因素导致了水土流失时,人们所采取的对水土流失起到治理以及进一步预防效果的一系列措施。水土保持措施自古便有,然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逐步进入了以小流域作为基本治理单元的全新的治理阶段。此处所指小流域其流经面积较小,通常不大于50km2。小流域往往发育于大型河流的中上游区域,具备独立发展其种植业、林业以及畜牧业的能力。在某个确定的小流域之内,一旦水土流失发生,则往往依其当地特点所发生、发展,其独立于其他小流域且具备一定的规律。

水土保持有其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十分注重蓄水保土的耕种措施。其中,工程措施主要是指为治理水土流失而修筑的一系列工程设施,以此来确保水土利用过程中的科学、合理性,并对当地水土起到保护作用。常见的工程措施分为治坡工程、治沟工程以及小型水利工程,具体设施有各类梯田、拦砂坝、水池、排水系统等等。

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并非一蹴而就,相反,其自身综合性极强,兼具科学性、地域性、综合性以及群众性的特征。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需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土壤、地质、水利,乃至法律学科;在不同的地区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需充分考虑当地经济、人文状况,因地制宜的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措施开展时,由于工程涉及建筑、交通运输、财政支出、农业改造等方方面面,故应十分重视与当地财政部门、环保部门、国土部门、农业部门以及交通部门等的多方协调,方能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此外,水土保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远措施,其开展过程中需与当地居民协商融洽,应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广大力量,充分发动当地居民,共同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意义

水土流失不但会导致大量优良土壤流失,良田遭受破坏,同时还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升高,河泛现象多发。对于高原及山区而言,只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防治水土流失,方能保证土地质量,进而保障当地农业发展,促进经济进步。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对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有着显著的成效,通过一系列诸如梯田、台地、水池、水窖等设施的建设,可以起到很好的涵养水源,调节当地气候的作用,使得当地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大大降低了水灾、旱灾、沙尘暴的发生率,进而实现农业增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進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更加重视全国各地,特别是山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建设,不同规模的工程设施不断建设起来,但就修筑梯田而言,近10年内我国已有约500万亩田地完成了梯田改造,逾1.5亿群众直接受益。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超2000万山区人民得到了更好的农业种植条件,生活水平不同程度提高。

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内容

前文已述,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治坡工程、治沟工程以及小型水利工程,其主要的治理对象为在斜坡以及沟道处,由于受水力、风力及重力作用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同时,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还包括了水土流失的预防措施。

3.1山坡治理工程

山坡治理工程,即治坡工程,指的是通过改变局部地形而实现含蓄水土的治理措施。在进行山坡治理的过程中,首先应通过对当地地质状况的实地踏勘,确定雨水的常见流径,并对这些区域实施地形的局部改造,对水流实施拦截,从而防止坡地处水流过量、过速而引发的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等,同时,还可促进经过截流的水流下渗,从而增加土壤湿度,提高农作物、牧草等的可利用土壤水分。除部分可拦截的水流外,尚有部分水流无法得到充分拦截,针对这一状况,山坡治理措施将修筑相应的排水设施以及支撑性建筑,如水平阶梯、鱼鳞坑、挡土墙等等,依次实现水源涵养并充分防控泥石流的发生。

山坡坡面治理是水土保持山坡治理中十分重要的治理措施,尤其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治理意义,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基础措施之一,包括斜坡的固定工程类型以及山坡截流沟量项主要内容。

在山区,由于雨水冲刷,多导致斜坡处岩石风化,随土壤滑动,斜坡处往往稳定性差,泥石流多发,故需采取必要的斜坡固定工程,如削坡、排水工程、护坡工程等等,通过这些设施的修筑,可以降低斜坡处流水流量、流速,加强斜坡的稳固性。

山坡截流沟修筑在山坡之上,且每隔一定距离便有修筑,截流沟依据当地的具体地形而具有一定的坡度,将延伸较长的山坡分截为数个部分。通过山坡截流沟的修建,大大降低了区域径流的流速,从而缓和了水流对地表的冲刷作用,同时,其对分散多处的水流汇聚起来,集中输送至蓄水水库或者需要的农田、草场、林地等处。山坡截流沟的修筑,可以很好的实现农田保护,预防泥石流发生,进而实现了对区域公路、村庄的保护并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2山沟治理工程

山沟治理工程,即治沟工程,指的是以加强沟床的稳定性,减少水体内泥沙含量,降低山洪、泥石流等山区自然灾害发生率为目的而开展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治沟工程通常修筑于山区沟道之中。常见的山沟治理工程包括谷坊工程、沟头防护工程,以及各类拦砂坝、淤地坝、沟道护岸工程等。通过这些工程的修筑,可以实现对径流内泥沙含量的调节,且可建设部分基本农田。

其中,沟头防护工程的修筑可以起到固定沟床,拦蓄泥沙的作用,并对泥石流的发生起着一定的防治作用。由于山区中多发育不同形式的沟坡,一旦坡床不稳定,则很容易出现洪范、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因此,必须将强沟床的稳定性,方能规避灾害的发生。

淤地坝工程是山沟治理中又一十分重要的治理类型。淤地坝以拦截淤泥、淤积田地为目的,修筑于沟道之中。在淤地坝内部,通过长期拦泥淤积,可形成一定面积的淤地,称为坝地。随着淤积时间增长,坝地面积将不断增加,最终将与坝体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成为一个较大型的挡泥墙,即淤地坝。淤地坝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坝体、溢洪道以及放水建筑。洪水不断蓄积,水位升高,高至一定程度时,水流将延溢洪道内排出,从而实现淤地坝坝体不至遭受洪水侵蚀而破坏,保障坝地区域的正常生产。

3.3小型水利工程

为保持水土而修筑的小型水利工程其类型多种多样,常见有小型水库,小型蓄水塘坝、引洪灌地、引水上山设施等。各种类型的小型水利工程其作用不同,但总体上通常会起到拦截坡地径流以及地下流经的潜流,并可将水体含蓄起来,供附近农田、林地、草场灌溉所用,并最终起到促进农业增产的目的。

总之,加强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对于改善区域气候环境,防止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山区公路、铁路设施,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增产,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大力倡导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水土保持的重视程度,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力度,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关静. 现阶段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博弈[J]. 中国科技信息. 2007(24)

【2】李宝花. 加强水土保持 促进山西水利可持续发展[J]. 山西科技. 2008(01)

【3】任宇. 简论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04)

3.水土保持措施 篇三

水土保持、防止水污染是文明施工、保持生态平衡、为人民造福的要求所在。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山西省有关水土保持的规定,按照国家水土保持的有关要求,依据“三同时”原则,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将水土流失降到最低限度。

(1)材料保管及机械使用措施

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沥青、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堆放应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各类施工机械、设备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必须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2)路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路基工程及时落实弃土弃砟挡护和坡面防护措施。路基边坡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防护。

砂石料场地必须到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使用。在施工中,注意保护树木、花草。施工时争取少砍树或不砍树,不随意超出设计规划界限。路堤成型后及时施作防护工程或植被,路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防护工程或排水沟的施工。

在路堤施工过程中,设计的排水沟未能形成贯通时,先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施工期间雨水排放畅通。

工程竣工后,必须拆除临时设施和生活设施,对拆除后的场地和垃圾要进行平整和焚烧,防止污染环境和造成水土流失。

路基、站场的土石方工程尽量安排在非雨季施工;开挖或填筑的路基土质边坡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防护措施,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3)桥梁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桥梁施工,特别是钻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泥浆水排放,为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钻孔过程中的泥浆水先集中在沉淀池沉淀,符合要求后排放,严禁乱流乱淌。余土及废弃物等,严禁直接排入河中或遗弃于河床,必须在工程完工时进行清理,集中弃置于弃土场。

施工期间,桥梁基础施工中产生大量多余的基坑土,堆放在桥梁附近影响环境,必须作弃土集中堆放处理。

桥梁预制场规模很大,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清运临时工程,修整、恢复受到破坏的植被,将硬化的地基处理后的进行复垦。(4)大临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大临工程中的施工便道设计和施工,力求做到少占良田耕地;绕避不良地质地段,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考虑与地方道路或乡村的机耕道相结合,并做好土石方调配,减少弃土、取土;对填挖不平衡地段产生的弃土,有必要的采取支挡防护措施,修筑好便道两侧的排水系统,保证地面径流的畅通,减少和避免边坡的冲刷,保证施工运输正常运营,保持水土。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临时道路的养护和水土流失的控制,防止人为因素加剧其水土流失的程度。在少雨季节专人负责用洒水车进行洒水,杜绝尘土飞扬,污染周围水土资源。

(5)小临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的修建,料具、石料堆放和材料加工场等一切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做到分布合理,整洁有序,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避免因临时工程修建的随意性而多占土地,破坏其水土保持功能。

施工场地范围内做好集水、排水工作,不阻塞地面径流自然通道,防止壅水和场地冲刷。

施工中修建的临时设施,必须在工程交验后规定时间内予以拆除,尽可能进行造地复耕,恢复原有地形地貌。(6)其他措施

施工过程中,不得破坏、占压、干扰河道、水道及既有灌溉、排水系统。必须占压的,必须首先征求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替代措施。防止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渠等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

在河床内施工,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的有关规定,同时防止对河流状态造成改变,防止弃土、弃碴淤积河床、污染河流水质。

4.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工作总结 篇四

工作报告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的精神和省水利普查办的统一部署、安排,在州水利局的督促指导下,在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根据水土保持情况普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了普查计划,积极组织动员,广泛宣传,通过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我市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工作。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水土保持情况专项普查于2010年12月通过省普查办在龙里培训启动以来,兴义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办公室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及州普查办等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并及时抽调技术人员组成专职人员开展了水土保持情况专项普查的各项工作。

水土保持情况专项普查于2011年1月7日通过兴义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办公室召开会议,确定了水土保持专项普查专职人员、各乡(镇)普查指导员及各村(街道办)普查员,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工作全面开展,于2011年1月17-18日在市水利局组织开展对各乡镇分管领导及普查指导员89人(次)培训,于2011年3月24-25日在黔山酒店组织开展对各村(街道办)普查员272人(次)培训,于2011年4月在兴义市水利局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及普查指导员88(次)人召开了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工作安排会议。

二、普查主要程序

1、由普查员在普查指导员的指导下会同各村干部通过野外调查核实后,普查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数据并通过自查后上报,乡镇普查指导员再复核汇总各村普查数据,填写《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上报市普查办,从而得到第一手基础数据。

2、市普查办在安排各乡镇进行普查的同时,一方面搜集兴义市2009年年鉴;水利、林业、农扶、国土、发改等部门统计资料;林业、国土、水土保持等部门调查资料及水利、林业、农扶、发改、水土保持等部门工程设计及验收资料。另一方面请市人民政府协调组织水利、林业、发改、国土、农扶等部门于2011年7月29日召开相关协调会议,要求各部门在普查办搜集、调查数据时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兴义市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工作,从而为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奠定了基础。

3、市普查办通过搜集到调查的资料逐一对各乡镇上报的数据通过资料查阅和数据分析进行审查,形成上报会审数据。

三、数据来源

《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中的各项措施普查数据首先来源于各乡镇的普查数据,但各乡镇普查上报的数据有部分与我们搜集到的数据偏差较大,因此,我们在进行数据分析的同时,根据到相关部门搜集和调查到的数据要求乡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反复核实,个别乡镇误差较大的,则要求他们必须经现场核实后才能上报。我们在审查数据 时,表中的梯田、乔木林面积,主要采用国土、林业部门的二调数据加上农扶、发改、水保等部门近年实施的数据;灌木林主要采用林业部门实施的面积加上发改部门石漠化及水土保持部门小流域实施的数据的保持率,其它措施的数据基本按照乡镇上报的数据结合搜集数据综合形成。总之,市普查办在数据来源上通过普查员核实、普查指导员复核、普查办审核层层把关,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四、成果会审和上报工作

我市普查办按照州级水普办工作部署,2011年8月依据相关的数据源对我市各乡镇水土保持措施数据进行复核式清查。清查成果:基本农田中的梯田总面积为24700.1公顷,水土保持林总面积为22988.8公顷,其中,乔木林19330.9公顷,灌木林3657.9公顷;经济林总面积为2444公顷,种草总面积为356.5公顷,封禁治理总面积为5152.1公顷,小型蓄水用水工程中的点状有30125个,线状总长度为129.9km。以上措施除水田外,由于受2008年凝冻、2010、2011年干旱影响,其它措施数据均是根据各部门调查的数据,通过按实际保存量分析折算后形成的数据。折算系数为乔、灌木0.8,经济林0.5,种草0.65,封禁郁闭度达80%的按0.4,点状、线状工程2003年以前的按50%保存率,2004年以后修建的按95%的保存率。按照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质量控制要求,于2011年9月14日由市人民政府组织发改、农扶、水利、林业、国土、畜牧等部门抽调专家或技术人员成立水土保持普查数据审查专家小组,专家组依据普查的数据源对我市各乡镇(办事处)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数据逐一会审。经专家小组对清查成果 进行审查,认为普查数据真实可靠,同意将审查成果汇总后报州水普办审查。

五、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由于现场普查时采用目测,上报的误差较大,虽然经过大量的时间查阅相关部门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后反复核实,但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

(2)工作经费不足,交通工具不够,专业技术指导人员少。全市30个乡(镇、街道办),覆盖2911平方公里,涉及面广,业务量大,用时较长,由于经费、交通和技术人员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和质量。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

六、主要经验和建议

1、经验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由普查员在普查指导员的指导下会同各村干部通过野外调查核实后,普查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数据并通过自查后上报,乡镇普查指导员再复核汇总各村普查数据,填写《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上报市普查办,从而得到第一手基础数据。普查办在安排各乡镇进行普查的同时,一方面搜集兴义市2009年年鉴;水利、林业、农扶、国土、发改等部门统计资料;林业、国土、水土保持等部门调查资料及水利、林业、农扶、发改、水土保持等部门工程设计及验收资料。另一方面请市人民政府协调组织水利、林业、发改、国土、农扶等部门召开相关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加强与普查部门的配合,进一 步保证了乡镇上报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市普查办通过搜集到的资料和相关部门上报的数据逐一对各乡镇上报的数据通过资料查阅和数据分析进行审查,形成上报会审数据。

总之,我市在时间紧、任务重、下拨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采取得力措施,扎实开展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普查技术路线的要求,严格按照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审核和数据汇总等四个工作环节完成了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工作,把好普查质量关,使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各项指标均符合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质量控制规定。

2、建议

水利普查是我国的一件大事,不应是行业或部门单独的事情,全市人民、各部门都有参与协助搞好水利普查工作的义务,建议政府应加强对当前开展的水利普查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进一步搞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2、由于水利普查涉及面广,业务量大,用时较长,所用工作人员较多,素质要求高,而乡镇工作人员又少,各项农业农村工作都要必须同时开展,无法抽出专业人员来完成此项工作,多数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既承担着本职工作,又要承担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工作量无形中比其他工作人员多出数倍,特别是村级抽调的普查员工作任务重,待遇低,但他们仍然及时完成水普各项工作。请求上级部门给予一定的补贴。

3、由于水利普查质量要求高,内容多,培训时间短,不足之处 在所难免,请上级水普办能够多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

兴义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5.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篇五

环境保护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生产,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物、粉尘、恶臭气体、噪声等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一、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和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材料加工厂、混凝土厂、沥青砼拌和场等,均远离居民区(其距离不小于1000m),而且设于居民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处。当无法满足时,采取适当的防尘及消声等环保措施。

2、粉状材料采用袋装或其他密封方法运输,不散装散卸。施工运输道路,采取防止尘土飞扬的措施。

3、工程施工用的粉末材料,存放在室内。当受条件限制在露天堆存时,采取防止尘埃飞扬和因水流失的措施。

4、在推行机械化施工的进程中,尽量减小噪声、废气、废水及尘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

5、在城镇居民地区施工时,由机械设备和工艺操作所产生的噪声不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否则采取消声措施。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水和废物,经检查符合环保标准后弃置到工程师指定地点,检验不符合环保要求,送至垃圾场弃置。

6、开挖的多余废方,运至经业主及监理同意的废弃点,弃土场采用块石砌筑,防止水土流失。

7、施工便道经常洒水,以防止灰尘飞扬,影响农作物和周围的居民生活。

8、施工使用的打夯机、风镐、搅拌机、电锯、压路机等高噪声和高振动的施工机械,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作业,并采取消声、防振措施,使噪声和振动达到环境保护标准。

9、利用每周的安全学习后的时间,增加环境保护条例知识的宣传,提高全体职工的环境意识。

二、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的措施

1、公路施工所产生垃圾和废弃物质,如清理场地的表层腐殖土、砍伐的荆棘丛林、工程剩余废料,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不任意裸露弃置。

2、清洗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直接排放于河流、护坡、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倾于泻于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质和土壤。

6.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篇六

关键词:风电场,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分析

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白银中凯甘肃景泰寺滩49.5MW风电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的寺滩乡,场址东北距景泰县城约15km,西北距寺滩乡约10km。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高程在1770~1990m之间。年上网电量为9543万kw·h。工程总占地60.55hm2,工程建设挖方总量107695m3,填方总量146220m3。划分为5个水土流失防治区,分别为风机防治区、集控中心防治区、集电线路防治区、道路防治区、施工营地防治区。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项目区属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2水土流失现状及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危害

2.1水土流失的现状

项目区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在甘肃省水土保持区划上属陇中黄土丘陵亚区景靖低山宽谷小区。土壤侵蚀类型以风蚀为主,并伴有水蚀。气候干旱、多风,林草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本风电场占地范围内以旱耕地为主,多数以砂砾石压盖,有部分的砂田,在夏秋季节,有农作物覆盖,风蚀轻微,农地闲置,无植被覆盖,以水力侵蚀为主,冬春季节,虽地表有砾石压盖,但因沙尘天气较多,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风蚀强度较大。

2.2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的危害

根据风电场的建设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新增水土流失的环节主要有以下方面:

2.2.1集控中心建设

集控中心涉及水土保持的工程主要为:场地平整、生产建筑及附属建筑物的地基开挖、道路、围墙及各种管沟的基础开挖、土石方挖填等,建设过程中扰动了原地貌,使表层土壤成为松散裸露状态,减弱了原地貌抗蚀能力,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

2.2.2在风机基础的施工过程中

单机开挖扰动面不大,但点多分散,临时堆土点多,如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容易加剧水土流失;风机吊装场地经施工机械碾压后,使原地表粒径较大的砂砾石沉于下层,使表层土壤粒径小而松散,遇风易被吹扬。

2.2.3在风场道路的修筑过程中

原地表的覆盖物被清除,表层土壤呈松散裸露状态,抗蚀能力减弱,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需从各风机基础施工点调运土方,从场外购进砂砾石料,如不采取防护措施,土石方的临时堆放和调运过程均易引起水土流失。

2.2.4在风机安装过程中

在风场内要停放转运机组部件,在转运过程中扰动原地貌,破坏地表结皮,减弱了原地貌抗风蚀能力,会加剧风蚀的发生。同时运输车辆引起的扬尘也不可忽视。

2.2.5施工营地在建设和完工后拆除过程中

是产生水土流失的过程,在中间过程中因其场地被硬化或有临时建筑物,可不计侵蚀量。

3防治措施配置

根据工程特点,布设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3类。各工程区防护措施及防护要求具体如下:

3.1风机防治区

3.1.1工程措施

对风机、箱变基础及吊装场地的扰动区域,在风机安装完成后,及时采取土地整治12.23hm2;并利用风机基础开挖前原地面剥离的砂砾石对永久性占地进行砂砾石压盖1006.5m3,防止风蚀。

3.1.2临时措施

对扰动范围内砂砾石进行剥离堆放,堆放于吊装场地,备用于施工后期空地的砂砾石压盖,并进行临时堆土防护66处,苫盖防尘网23760m2。

3.2集控中心防治区

3.2.1工程措施

集控中心主体施工结束后,对除建筑和硬化外的空闲场地及时进行坑凹回填,并进行覆土整治0.34hm2;在升压站围墙外围布设矩形砼截水沟585m。

3.2.2植物措施

绿化、美化。绿化面积0.34hm2,栽植乔灌及花卉1672株。

3.2.3临时措施

对扰动范围内表土进行剥离467m3,为了后期施工结束后进行绿化,恢复原地貌。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1处,苫盖防尘网493m2。

3.3集电线路防治区

3.3.1工程措施

对电缆沟敷设和架空电缆塔杆基础的开挖和回填完成后,进行土地整治2.27hm2。施工结束后,对沟槽基础开挖扰动面,进行砂砾石压盖0.26hm2。

3.3.2临时措施

对扰动范围内砂砾石进行剥离519.6m3,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36处,苫盖防尘网9924m2,为了后期施工结束后恢复原地貌。

3.4道路防治区

本区主体工程设计风场检修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13600m2,在施工结束后,对风场检修道路在其上游侧有汇水面的地段布设梯形土质渗水沟12450m,排水就近随低洼地表或过水路面排至下游。对进场道路布设梯形现浇砼排水沟5000m,风场检修路渗水沟和进场路边排水沟施工结束后,对风场道路和架空线临时的施工便道剩余的施工用地,进行土地整治18.66hm2,洒水碾压5493.6t。

3.5施工营地防治区

本区为临时性用地,对各临建设施用地在施工结束后拆除临建物,清除建筑垃圾,进行土地整治0.34hm2。

4措施实施后的效果分析评价

4.1从土地资源消耗与占用情况来看

本工程占地60.554hm2,其中永久占地20.59hm2,临时占地39.96hm2。占地类型包括旱地和农村道路。且临时用地均在施工结束后做好善后恢复工作,同时项目区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在建设过程中亦不破坏人工林草设施,因此本项目建设用地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

4.2风电场施工用水

主要由建筑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等组成,高峰日施工用水量为150m3/d。水源以车拉水为主,用水总量相对较少,对区域内地下水资源影响较小。因此,该项目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没有限制因素。

4.3风电是一种绿色清洁的新能源项目

其生产过程主要是利用当地自然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并减少一次能源的使用,因此,风电场的开发和建设不但不会影响生态环境,而且从节约煤炭资源和环境保护角度来分析,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还可为当地增加新的旅游景观。

4.4风电场占地范围内

存在的植被稀疏,结构单一,工程施工对当地植物多样性影响很小,不会对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且在集控中心布设植物措施。通过实施,既美化了环境,又使工程建设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恢复,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因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5从项目建设

占地,损坏原地表植被面积、对地表扰动强度、影响时间、水土流失防治能力等来看,项目的建设生产对原地貌水土保持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主体工程完工后建(构)筑物覆盖、水泥硬化、土地整治、和绿化等措施的实施,使这些区域的侵蚀程度大大降低,水土保持功能得到了加强。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原地貌土壤侵蚀量为5134t;扰动后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12354t,新增土壤流失总量7220t。实施后将减少土壤流失量为4238.82t。

4.6在项目建设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方面

本项目区不属于国家及当地政府划定的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等敏感区域,无拆迁移民,对周边的影响面积较小,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后,水土流失危害较小,对周边地区的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4.7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

预计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9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7%,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0.71,拦渣率达到97.60%,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9.90%,植被覆盖率达到0.60%。完全达到水土保持的治理效果。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土地的水土保持功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功能的发挥,将有效地控制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周强.京津冀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如何治理[J].科技资讯,2014,12(8):125-127.

[2]盛会.当有纾解之道[J].瞭望,2015(24):61.

[3]贾寅晴.麦收不忘防火[J].中国消防,2015(11).

7.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分析 篇七

关键词:水利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措施

1、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利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而引起水土流失,养分含量降低。此外,雨水携带着大量泥沙冲入河道,造成河床抬高,河流水位上升,极易引发洪水灾害。另一方面是土壤本身具有很强的蓄水功能,因为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的蓄水空间减少、蓄水能力下降。枯水季节,降雨量减少,极易引起旱灾。且旱季时,因为土壤本身的涵水有限,地下水不足,不能对地表水进行补给,河流极易断流。土壤的流失也容易造成泥沙的堆积,这就使得河道、湖泊等蓄水空间降低。有的泥土造成河道堵塞,水库泥沙淤积,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并进一步阻碍了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分析

以某水利工程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为例对临时措施布置的必要性及防护措施类型进行分析。各水土流失防治区域是否布置水土保持临时措施需先进行必要性分析,在基础上再进一步确定防护措施标准、类型,应避免不加分析地机械照搬照用其他同类工程的设计。

某工程占地439.00hm2,土石方开挖总量为156.21万m3,土石方回填总量为13.20万m3,弃渣总量为143.01万m3,布置4处施工工区、2处临时堆场、2处土料场及3处弃渣场。

2.1主体工程区。本区主要包括枢纽工程、管理区、电站、输水涵和防汛公路等区域,都存在挖、填形成临时边坡,水土流失强度通常较大,布置永久防治措施不经济也不可行。故需通过水土保持临时措施进行防护,本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中设有临时拦挡措施及沉砂池。

2.2临时道路区。主要为枢纽工程施工临时道路及连接施工工区、临时堆场、土料场及弃渣场的场内临时道路,属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需恢复原地类,主体工程未考虑相应的防护措施。为避免水土流失及其对道路两侧的不利影響,应布置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本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中设有临时排水措施,而忽略剥离表土及路基回填边坡(一般高于2m时)坡脚的临时拦挡措施,应予以补充。

2.3施工工区。主要为沿线路走向布置的4处施工工区,属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需恢复原地类。主体工程未考虑相应的防护措施,为避免场地平整和利用期内场内汇水携泥沙外溢、阻止周边地表汇水冲入场内,应布置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设计中设有临时排水措施,但疏于考虑剥离表土的临时拦挡措施及苫盖措施,应予以补充。

2.4土料场区。设2处自采土料场,皆为切坡取土,属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需恢复原地类,主体工程未考虑相应的防护措施,新增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相对滞后,实际中往往土料开采结束后才跟进。开采期间水土流失严重,布置水土保持临时措施非常必要,水土保持设计中设有沉砂池、临时拦挡措施,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场内、外临时排水措施,应予以补充。

2.5临时堆场区。水库周边布设2处临时堆场,主要用于转运利用开挖料,属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需恢复原地类。主体工程未考虑相应的防护措施,为避免松散堆料转运期间滚落外溢,应布置临时拦挡措施。为减少场内汇水携泥沙外溢,应布置临时排水措施及沉沙池,如遇大暴雨或大风扬尘天气应布置苫盖措施。水土保持设计中设有临时排水措施、临时拦挡措施及沉砂池,如临时堆料超过1个生长季,则应补充临时绿化措施。临时绿化应以简单、易于实施且防治效果较佳的撒播种草为宜。

2.6弃渣场区。设置3个弃渣场,弃渣场均设置在淹没范围内沟、谷低洼处,不考虑相关水土保持措施。

3、防治措施设计

在分析确定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保持临时措施布置的必要性及防护措施类型之后,应结合每个分区的特点分析确定各临时防护措施类型的适宜性型式。之后一般采用典型断面法框算工程量,较少采用全面设计,典型断面设计时应依据具体情况,避免一个断面用到底,既不合理又影响工程量框算精度,也给后续设计带来不便。各类型防护措施型式应有针对性,应避免简单的重复,本文以实例工程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为例对各临时防护措施类型的型式进行适宜性分析、探讨,并分区布设相应防治措施。

3.1主体工程区。实例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中设有临时拦挡及临时排水措施,临时拦挡措施采用编织土袋,沉砂池采用砖砌沉砂池。临时堆土及土方回填边坡利用编织土袋,临时拦挡填料可就地取材,利用结束后拆除料可就地平整,如填料采用剥离的表土还起到临时保存作用,相应减少了占地,施工便捷、适宜性较强。对水闸、电站等桩基础钻孔产生的泥浆布置砖砌沉沙池进行收集,泥沙经沉淀后挖除,砖砌沉砂池拆除,适宜性较强,但四周应补充临时拦挡措施,可用编织土袋将开挖土方装袋临时拦挡于沉砂池四周,避免满溢及人畜、杂物等掉入,利用结束后拆除填料回填。典型断面设计时应根据其所处地形、拦护对象的不同有所区别,如高回填边坡坡脚临时拦挡应加宽加高断面、地形为坡面时应贴坡布置。本工程布设砖砌沉砂池,长3m,宽2m,深2m,采用24cm砖进行衬砌。

3.2临时道路区。实例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中设有临时排水措施,采用浆砌石矩形断面临时排水沟,适宜性较强,坡度较陡处可每隔50m对临时排水沟断面适当加宽、加深,起沉沙及减慢水流流速作用,减少冲刷。临时排水典型断面设计时应依据防护对象集、汇水面积进行。本工程布设浆砌石截水沟,尺寸为0.50m×0.50m(宽×深),采用浆砌石衬砌,衬砌厚度30cm。

3.3施工工区。实例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中设有临时排水措施,采用浆砌石矩形断面临时排水沟,施工工区场内多为硬化地面,地表汇流快,利用期相对较长,砖砌排水沟不易遭冲刷损坏。

3.4土料场区。实例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中设有临时拦挡措施及砖砌沉砂池,临时拦挡采用编织土袋临时拦挡,施工便捷,适宜性较强,如场内有透水性较强的砂土可用,则应用其作为填料,便于排水;沉砂池采用砖砌沉砂池,内壁用砂浆抹面。

3.5临时堆场区。实例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中设有临时排水措施、临时拦挡措施、沉砂池及塑料薄膜覆盖,临时排水措施采用砖砌矩形断面临时排水沟;临时拦挡措施采用编织土袋临时拦挡,施工便捷,适宜性较强,如临时堆料中有碎石或砂料时则应用作填料,便于排水;沉砂池采用砖砌沉砂池,内壁用砂浆抹面;临时苫盖措施采用塑料薄膜临时覆盖,塑料薄膜容易被刺破、划破,重复利用率不高,宜采用彩条布,苫盖措施应宜施工进度安排及气象特征明确苫盖部位及方式,方便工程计量及进行估算投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的措施有很多种,而且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况进行利用,本文结合河道防洪质量工程,介绍了相关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现了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与意义。通过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生态的平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茨林,谢颂华,喻荣岗.梨温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2005,08:43-46.

[2]张凤梅.山西省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3]张茨林,曾建玲,谢颂华.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防治及其效益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04:66-71.

8.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土保持规划 篇八

水利工程是保障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基础措施,它保护着我们国家的江河水库以及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尽量的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小,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水土保持工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防止土地流失应该从源头抓起,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做到防护与治理相结合。

3.1 蓄水保田

发展农业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将水土保持与水土利用集为一体,是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的统一,在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可以建设梯田、储水蓄水、建筑水坝,以及建设完整的灌溉系统,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2 增加植被覆盖率

在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损害一部分林田草地,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加入植树造林,或者采取一些办法种草护林,培养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利用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办法保持水土循环。

3.3 蓄水保土

在山区或者丘陵地区利用当地的地形进行等高耕作,增大对水资源的拦蓄和土壤的入渗能力,保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和储水的能力,也是利用增加植被覆盖率实现土壤优化。

4 结语

水资源的可持续循环是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所以水土保持也是水利工程的一部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水土保持的合理规划势在必行。

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设和水土保持都是人类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关乎着人类的生存和生命安全,也关乎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9.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篇九

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大,而因地理位置不同,我国靠海城市水资源较为充足,但内陆地区却相对来说较为干旱。因此,为了能够使我国城市水资源得到均衡分配,我国不断兴修水利工程,加大对国内城市水资源单位建设,确保能够使我国各个城市能够均匀用水,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发展。但随着我国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水利工程周围也不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这使得我国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对社会及生态效益产生制约。

1 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特点

1.1 点状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首先,在江河两岸建设道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建设工作之一,能够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但由于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地面平整、清洁,因此需要将土石方与路面、沿线的植被推入到河中,而由于缺少植物吸收地面中是水分,导致该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而在水利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利大坝、配料场、生产生活场地等较为分散,因此这些施工及生活区对该地区植被等破坏面积也相对较大,使施工地区地表呈现出点状形式的裸露区,对自然生态产生破坏。其次,我国部分地区属于平原,水利施工便利地区涵盖较大面积的绿色植被,例如小草等。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建筑、建设施工部门人员及设备等需要占用较大植被面积。而一旦该地区被长期占用,土地在长期占压后逐渐变得硬化,而该处水分难以被植物所巩固,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剧;而在该地区土地被大肆破坏后,处于土石混合状态,因此土地的肥沃力不断下降,土地密度不断提高,植被难以恢复。

1.2 线状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由于受到环节多、线路过长等特点的影响,由于地表没有植被对土壤进行巩固,而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极容易将土壤中的部分松软土壤带走,导致面蚀、沟蚀以及沿线崩塌等现象出现,严重时会出现滑坡及泥石流等情况,不仅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对施工区域的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2 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

2.1 土壤抗侵蚀能力下降

一方面,水土开挖必然会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降低土壤原有的抗侵蚀能力以及蓄水能力,因此一旦出现降雨,就会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土方开挖也是一个对土壤进行再塑的过程,形成了大量的人工坡面、悬空面,这就使土壤很难回到平衡状态,抗侵蚀能力大大降低。

2.2 水土保持植被破坏

植被是巩固地表水分的重要基础,不仅使土壤内部水分充足、减缓径流速度,同时也能起到加固土壤、增加土地肥沃力的作用。但在水利工施工建设时,由于建筑地基建设、人员移动及设备运作时均对地表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植被对地表径流及土壤的巩固能力丧失,则加剧水土流失现象,同时对该地区土壤造成破坏,在大片地表裸露的同时,也使当地的抗风力及抗水侵蚀能力急剧下降。

2.3 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

造成水循环系统破坏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时对地面及地表径流水资源系统造成一定损害,而水资源在不断流动中不断冲刷受损的土壤结构,使土壤中的部分沙石被带走,从而出现土壤流失的情况;另一种是由于土壤中水分不断流失,使其结构不断沙化,导致土壤自身抗腐蚀能力下降,而腐蚀成分随即进入水资源中,使水循环系统出现问题。而由于水循环系统属于整体,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对我国水资源造成严重损害。

3 提高水利工程区域水土保持水平的策略

3.1 做好工程前期准备,科学制定计划

首先,应对水利施工地区进行勘查测绘,通过对当地地理环境、水文地质、周边生态自然环境及居民分布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该地点是否能够确定为水利工程施工地点进行确认;其次,由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及设计经验的设计人员组成专业设计团队,根据勘测结果、水利工程具体要求及设计目标等对工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最后,在设计内容及施工人员分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当地土壤及植被的保护,在水利工程中重点做好针对占用耕地等方面水土保持措施的相关设计。

3.2 加强施工防护措施

3.2.1 边坡防护工程措施。第一,应利用削头、压坡等方式将施工边坡进行稳定,避免因边坡掉落等出现水土流失或人员伤亡情况;第二,为保证边坡及水利工程周边的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应在水利工程周边建立排水设施,以免在施工中出现将污水排放到地下,避免对地表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也能够保护边坡周边自然环境;第三,在岩质成分较高的边坡区域,可利用锚杆、锚索等设备能够对边坡进行加固,保证边坡的安全与稳定;第四,在具体防护工程中,可根据对当地边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的结果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或防滑桩,降低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的概率。

3.2.2 料场、弃渣场工程措施。首先,由于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石料作为建筑原材料,因此需要就近在采石场购进石料。而采石场由于对石料采伐过多,容易出现山体滑坡等现象,不仅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也容易出现因其砂石过多而被冲刷流失的情况,因此,需要修剪挡土墙对采石场及施工地点进行保护,降低水土流失程度及可能性;其次,应在施工区域内设置截水沟等设施,通过临时阻断水源流失等方式保持此地区的水土。

3.2.3 施工道路工程措施。在进行施工道路的防护施工时,可采取挡墙、高陡边坡排水沟等工程措施。一方面,在路基开挖的过程中,可就地取材,进行挡墙施工,避免施工中的弃渣进入河道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冲沟、陡坎地段,必须做好浆砌石挡土墙的施工作业,其高度一般保持在3m 内;另一方面,重视排水沟的修建工作,通过排水沟把坡面汇流引到排水涵洞,从而防止其冲刷坡面的土体。

3.2.4 临时用地工程措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人力物力,而在施工休息时间,需要为设备及施工人员提供临时住所及其他休息场所,因此需要临时占用部分面积土地。而在施工后应立即将这些临时设施进行拆除,并对周边产生的垃圾等废物进行清除,做好土地平整及覆盖工作,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将临时用地的土地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对当地土地进行保护,进一步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及效果。

3.3 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的监督检查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方案督察制度,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开发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机构、管理措施、建设进度等的督查工作,加强监督执法。一旦发现水土流失问题,必须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按照相关规范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4 结束语

上一篇: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下一篇:公安消防部队中队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