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决策范文

2024-08-22

职业生涯决策范文(共9篇)

1.职业生涯决策范文 篇一

*******公司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国资委关于转发《**省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国资党发[20**]**号)文件精神,密切配合集团公司对本公司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以下简称“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规范领导干部决策行为,严格决策程序,防范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水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制订如下细则。

一、基本原则

1、坚持依法决策,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党内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相关规定,保证决策内容和程序合法性。

2、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科学决策,做好决策前期的调研论证和综合评估,防范决策风险,避免决策失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3、坚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议事,凡属企业“三重一大”事项,都要进行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听取各种不同意见,避免个人和少数人专断。

4、对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认真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5、经集团党委、董事会审定和批准的决策事项,必须按要求认真组织和实施。的审批、签订;财务预算中未列出具体项目或不可预见的临时性特殊支出、大额机动资金使用;其他大额度资金的调动。

二、主要程序

凡属“三重一大”事项,除遇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外,应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根据分工权限规定,分以总经理办公会或党政班子联席会等会议形式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方式替代集体决策。

1、决策酝酿

(1)会议议题由总经理、书记根据党政班子成员或有关部门的提议,在征求相关分管领导意见后提出;并与班子其它成员进行沟通。

(2)有关“三重一大”事项,在决策之前,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要依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深入进行论证和协调,提交论证报告或立项报告。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提出可供决策的意见或报告。

(3)依照有关规定,应交职代会审议通过的重要事项,在决策之前要提交职代会审议或通过。

(4)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在提交职代会决策前应实行听证和公示制度。

2、集体决策

(1)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听取与会人员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2)凡需会议决定的事项,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其他形式代替。的不同意见,可按组织程序向上级组织反映。

(3)组织实施部门应在实施中、实施后将决策事项的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以文字形式报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或委托组织实施部门负责人向会议进行详细汇报,遇到疑难重大问题及时请示研究。

(4)个人不得擅自改变集体决策,因情况发生变化需对决策进行重大调整或变更的,要经会议重新做出决策;如遇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需做出临时处置的,必须向公司主要领导报告,事后及时向总经理办公会报告并负责;未完成事项如需会议重新做出决策的,经再次决策后,按新决策执行。

三、监督检查

1、班子成员应根据分工和职责及时向领导班子报告“三重一大”事项的执行情况,并将执行情况列入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

2、“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后的贯彻执行情况,由有关科室具体负责决策实施过程中的检查和督办。检查和督办情况及时向党政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报告。

3、接受集团党委、纪委对党政领导班子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监督检查。

4、“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情况,除按有关规定不便于公开外,应在公开栏和相关会议、文件中进行公开。

5、对未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就实施的“三重一大”事项,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及时向党政班子主要领导报告。

四、责任追究

1、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根据事实、性质和情节,依据

2.职业生涯决策范文 篇二

(一) 职业生涯决策策略的分类

1.补偿性策略 (compensatory strategy) 和非补偿性策略 (noncompensatory strategy)

补偿策略代表了复杂的认知信息整合模型, 反应在缺乏对线索的交互使用上。补偿策略包括线性模型 (linear model) 或累加差异模型 (additive difference model) 。线性模型又叫加法模型、效用规则的加法、加权加法规则, 假定赋予决策选项的每个属性一个价值, 将同一选项的属性价值累加起来产生一个总的价值, 在总的价值的基础上对比各个选项, 最后选择具有最高价值的选项。累加差异模型是决策者首先对所有选项在同一属性上的差异, 然后把同一选项的各属性差异累加起来, 累加的差异将使决策者偏好某个选项。使用线性和累加差异模型时, 某个高价值的属性将补偿或抵消同一选项上另一属性的低价值。非补偿性策略表现在交互使用各种信息线索, 某个属性的低分不能由另一个属性的高分来补偿。非补偿性策略涉及使用简化规则来降低决策问题的复杂性。Payne明确以下几种非补偿性策略:联合策略、分离策略、满足策略、按方面消除策略、辞典编撰策略。联合策略 (conjunctive strategy) 是决策者对选项的每个属性都有一个最低标准, 然后拒绝在每个属性上不能满足这一标准的选项。如果这种策略没有最终得到结果, 则最低标准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再重新进行决策。分离策略 (disjunctive strategy) , 也是用某一个最低标准对选项的各个属性进行评估, 和联合策略不同的是, 分离策略的结果要求至少在一个属性超过决策者的标准, 剩余选项在不同属性上要等于或低于这个最低标准。满足策略 (satisficing strategy) , 假设决策者不能够或不愿意去评估所有的属性从而去选择一个最好的选项, 而是希望能够尽快地做决策, 从而选择出一个相对较好的选项。按方面消除策略 (elimination by aspects strategy) 从决策者认为最重要的属性开始评估, 拒绝所有属性上没有达到某个特定最低值的选项。这一程序再从次重要属性开始重复地进行, 直到决策完成。辞典编撰策略 (lexicographic strategy) 和按方面消除策略 (elimination by aspects strategy) 有一定的相似, 决策者将选择最重要属性上最具吸引力的选项, 而其他没有最低标准的限制。

2.理性决策策略、被动决策策略和直觉决策策略

理性决策策略指个体在决策时严格按照理性思维进行推理, 依照科学的程序做出对自己职业的选择。Harren认为个体进行理性职业决策时, 主要反映出个体内在的、理性的需要, 并获得了一定的有关自我与环境的信息作为依据。在此过程中, 个体对信息的搜集和加工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 受到外部趋向和内部趋向信息的综合影响。Harren认为, 进行理性决策的个体能够整合自我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我和所处的工作环境, 有助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被动决策策略指个体主要凭借别人的帮助, 或者从别人的愿望出发所做出的对自己职业的选择。这是一种在自我意识和环境意识不充分的情况下所应用的策略。同时, 被动决策试图得到别人的支持, 是建立在别人期望基础上的决策类型。

直觉决策策略指个体依靠于自己当时的情感、愿望以及情景意识做出对自己职业的选择。直觉决策的特点是个体在决策时内部的情感线索起了主要的作用, 甚至是凭一时的感觉或灵感做出对自己职业的选择。因此, 获得自我和工作环境方面的信息较少, 自我和环境意识水平较低。

(二) 职业生涯决策策略研究范式

1.结构模型法 (Structural modelling)

结构模型中有两种统计技术:回归分析方法和方差分析方法。

如果多属性的选项的评估因素是连续性的变量, 并且选项的数目很多, 属性值和评估值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多重回归模型。回归分析及其相关技术多运用于研究专业赋予信息值的方式, 从而达到某个决策。

方差分析方法中, 属性被认为是因素, 不同的属性值代表不同的因素水平。选项被因子分析重新建构, 代表所有可能的属性值的综合。交互作用显著的情况下, 呈现的非补偿性策略, 二交互作用不显著的情况下, 呈现的是补偿性策略。

2.过程追随法 (Process tracing)

过程追随关注决策过程本身, 而不是属性值和评估之间的关系。因此数据在决策过程中被记录, 以探究导致最终结果的一连串的过程。过程追随技术有两种:信息板和口语记录。

信息板技术是以选项 (行) ×属性 (列) 的矩阵方式来呈现信息。最初, 这些信息是看不见的, 被试通过翻转卡片或者打开信封来寻找信息。计算机化的信息板, 可以让决策者通过点击鼠标来查看相应信息。决策者搜集信息的方式被计算机全程记录。

从决策者搜集信息的模式, 可以得出衡量决策过程的一些变量。如搜索深度 (depth of search) 、搜索模式 (pattern of search) 、搜索的变异性 (variability of search) 、补偿性指数 (compensation index) 、搜索时间 (latency of search) 、搜索内容 (content of search) 。

搜索深度 (depth of search) 是决策者检查的信息单元占整个信息板所有单元的比例。检查的单元越多, 显示补偿性策略, 反之, 显示非补偿性策略。

搜索模式 (pattern of search) 显示的是决策者检查单元的顺序。同一选项的单元间移动为维度间运动, 同一属性的单元间移动为唯独内移动。计算方法是维度间的运动和维度内的运动的差值与两者的和的比值, 结果为正值说明以选项为基础搜索信息, 为负值说明以属性为基础搜索信息。

搜索的变异性 (variability of search) 是每个选项中决策者所检查的单元比例的标准差, 如果决策者对每个选项检查的信息量相同, 该值为零, 变应性越大, 越反应非补偿性策略。

搜索模式和搜索的变异性常常综合起来考察决策者的决策方式。

(1) 以选项为基础搜索模式和搜索的变应性为零, 表示采取的是线性加法策略;

(2) 以选项为基础搜索模式和搜索的变应性大于零, 表示采取的是联合策略;

(3) 以属性为基础搜索模式和搜索的变应性为零, 表示采取的是累加差异策略;

(4) 以属性为基础搜索模式和搜索的变应性大于零, 表示采取的是按方面消除策略。

补偿性指数和搜索的变异性指标相似, 补偿性指数是反应策略的补偿性程度, 是综合搜索深度和搜索变异性的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为CI=DS (1-2VS) , 0﹤CI﹤1, 值越大, 越反应补偿性策略。

搜索时间 (latency of search) 是决策者用于某个信息或所有决策的时间, 搜索的时间越长, 代表越复杂的认知过程。

搜索内容 (content of search) 是决策者决策过程中对某些信息的兴趣程度, 是决策者对某些属性感兴趣或对某些属性不感兴趣。

口语记录法是在问题解决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让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大声报告自己的思考过程, 决策者也可以随时报告思考过程, 两者都是要求决策者对他的思考过程不能进行解释和加工。因为, 在实际过程和口头报告过程之间有一个解释和遗忘的空间, 所以时候回顾的有效性会比较低。

口语记录法比较费时费力, 对记录内容的转录和编码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检验口语记录法的信度和效度均比较困难。

3.自我报告法 (Self-reports)

与口语记录法不同的是, 自我报告法中, 决策者可以对其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自由解释, 决策者也可被问及对一些问题进行说明等, Jarvenpaa在研究中就采取了让决策者衡量属性对其的主观权重。决策者有可能会高估不重要的属性对他们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其决策过程的属性的数量。和线性模型、口语记录法相比, 自我报告法对实际的决策的预测是比较有效的。

摘要:综述国内外研究, 进行整合职业生涯决策研究领域的策略分类以及研究范式。职业生涯决策策略可分为补偿性策略和非补偿性策略;理性决策策略、被动决策策略和直觉决策策略。研究范式可分为结构模型、过程追随、自我报告法。

关键词:职业生涯决策,结构模型,过程追随

参考文献

[1]Abdul-Mulimin, A.G.Contingent decision behavior:Effect of number of alternatives to be selected on consumers’deci-sion process.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1999, 8, 91, 111.

[2]Brehmer, B. The psychology of linear judgement models. Acta Psychologica.1994, 87, 137, 154.

3.职业决策在生涯发展过程的作用 篇三

关键词:职业决策 大学生 就业形势

2013年毕业大学生逼近700万,较之去年增上了19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目前,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性问题,加之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不少人将这种就业形势归结于“人才过剩”。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企业事业单位岗位出现人才缺口[1],这就表明大学生就业问题很大部分是其自身的原因所致,故引导大学生做好充分地职前准备,摆正职业态度,对减少职业决策困难有着重要意义。

一、职业决策的内容

职业决策在早期被作为职业心理咨询,目前包括了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学和职业指导等方面。帕森斯1909年就曾提出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首次提出职业决策的模型;但正式提出职业决策这一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其在1963年经济学理论研究中指出当一个人在面对职业生涯时,会从众多选择中选取回报最高、利益最大的一项,这个过程就可称之为职业决策[3]。当面对各种选择时,每一项的价值均有所不同,而决策就是能够保证利益最大化,当然这里所说的利益并非仅仅是指可以获得的金钱,还同时包括了社会地位、归属感以及人际关系、职业前景等[3]。故我们可以认为职业决策并不仅仅是指一个过程,而是一种策略、一种方法。大学生如何根据自身需求找到职业放行,确定职业生涯,职业决策可谓不可替代。

二、大学生职业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大学生职业决策困惑现象普遍存在。相比起来,女性的职业决策困难程度明显比男性要高,故女大学生应当形成市场竞争意识,降低依赖心理,正视自己的能力,正确选择职业,消除“等、靠、逃”等不良就职心态。第二,不同专业和生源地的学生职业决策困惑存在较大差异,应积极扩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平衡城乡差异,消除城镇学生自认为的优越感,使职业瓶颈得到有效控制。第三,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度不同。多血质青年的职業决策困难感最低,而职业个性也对可对学生职业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管理型人所能够感到的决策困难当属最低。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对未知事物进行挑战创新,并能够根据职业形势,正确看待择业之初和职业设计的信心,任何挑战都伴随着机遇,勇于挑战,并能够从竞争中脱颖而出[4]。第四,抗挫能力与职业决策困难密切相关。抗挫能力越低其所能够感受到的职业决策困难度将越大。大学生应当认识导致挫折是一种锻炼和鞭策自己的过程,愈挫弥坚方可胜利,不应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应以当代青年坚韧的意志对克服困难。第五,充分的求职准备。越充分地准备可使职业决策困难有效降低,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花费心思积极拓展首次择业。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动机、兴趣、技能等个体特征出发,与现实相结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

3.1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学校应根据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除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外,同时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给予其不同的指导。建立就业辅导中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邀请专业也的心理咨询师但仍职业辅导咨询教师,在咨询中通过心理测评、个人访谈等各种形式对学生的进行了解,同时还可结合测量工具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自我效能以及职业决策风格等进行全面测试,让学生了解到职业决策并非一次就业问题,而是一个持续终生的问题,不能够以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来面对[5]。职业生涯观是一种长时间建立的循序渐进的观念,只有通过完善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才能够帮助大学生以正确地态度面对自己的决策风格和心理特征,进而从容不迫地应对职业决策。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在为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程仅能够让学生从表面上认识到职业决策,而无法真正体验到职业决策的重要性,故学校还应当通过多种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使能够亲自感受职业决策的整个流程细节。如,根据教学案例,开展情景模拟,让学生对情境中的决策方式进行分析讨论,并在其中担任不同角色来正确看待职业决策。情景模拟可结合不同的行业、背景来提高学生的应变和决策能力。此外,与校企或往届毕业生开展招聘现场模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不同的评价,促使学生不断强化职业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崇,陈翠.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1(20).

[2] 王玉花.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困难[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5(15).

[3] 翁清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对职业决策质量的作用机制[J].管理评论,2010(01).

[4] 黄林楠.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01).

4.职业生涯决策范文 篇四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电信通信运营业市场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电信运营商之间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之间经营决策的博弈行为层出不断,各显彰法。课程同时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事物的表象、透过表象分析其内在的本质并最终作出正确的决策,指导我们正确地做好正确的事。如果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能这样的话,那么就能无往而不胜。

为了提高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加强学习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尤显重要,学习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理论与实战研究的博弈论就是其中一门重要学科科目。本文是笔者以探源求知的心态,结合自身经营管理与实践对博弈论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囚徒困境与智猪博弈现象进行应用的体会与探讨。可运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解决,指以有关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当企业生产只受到某一项资源(如某种原材料、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等)的约束,并已知备选方案中各种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和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额(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的条件下,可按下式计算单位资源所能创造的贡献边际指标,并作为决策评价指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外环境的压力下,企业若要达到预期的市场占有率和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就必须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因此也可以说企业经营决策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根本。

经营决策方法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的基础。更具体地说,经营决策方法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从其制定要求看,经营决策方法就是用机会和威胁评价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长远目标,制定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是企业家用来指挥竞争的经营艺术。

要站在企业管理的整体看决策方法,树立思维结构和层次:每个人都知道,决策方法就是企业的经营方向,是未来的使命、愿景和目标;要了解外部的各种信息,如市场环境,行业趋势,竞争状态,在这些外部情况分析的同时,我们要充分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行业协会的要求规定,了解国家经济情况及走势,了解竞争对手经营情况。

5.理性做好职业决策 篇五

职业决策以学生本人制订为主,其他同学、老师、家长、职业规划师只能居于配角角色。

职业决策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前导部分,决策制订的可行性与否,直接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成功。希望获得最理想的职业发展目标,就需要认真的对自己进行完全剖析,知道自己希望得到什么,这一生自己应该在这个社会里获得什么,这就需要自己认真制订职业决策了。而这些只有自己最清楚,也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并制订出最合适的决策目标。

不 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还是职业规划师,在帮助你制订职业决策时,或多或少的会出现经验主义现象,不管这个是好是坏,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而非你的经验,如果完全按照他们所设定的职业决策走下去,肯定会出现职业决策缺失的情况,甚至导致价值观缺失。

当职业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学识认知等等问题出现问题时,应该设法寻求帮助,此时,其他同学、老师、家长、职业规划师将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毕竟经验主义在很多时候确实能够解决掉很多问题。

制订正确而理性的职业决策主要需要注意三方面的事情。

一、制订职业决策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兴趣。

职业生涯能够成功发展的核心,就在于所从事的工作要求正是自己所擅长的。如果一个人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没有很好的交际意识,那么这个人就很难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人员。制定职业规划一定要认真分析出来自己的优缺点。

从事一项自己擅长的、并喜欢的工作,工作会很愉快,也容易脱颖而出。这正是成功的职业规划核心所在。

二、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

很多大学生刚开始时雄心壮志,一心想着出人头地。但是实际社会里的工作,有时确实会存在一定跨越,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一种积累的过程――资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所以职业规划不能太过好高骛远,而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社会情况,一步一个脚印,层层晋升,最终方才能就梦想。

三、职业决策必须有可持续发展性

职业决策不能够制订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应该是是一连串的、可以贯穿自己整个职业发展生涯的远景展望。如果职业决策定的过短浅,后面又没有后续职业决策点支撑,肯定会使人丧失奋斗的热情,且不利于自己长远发展。

相对应的,影响一个人理性决策的因素也就是这几点。

在经验借鉴方面。

影响一个人理性职业决策的因素,有上面提到的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兴趣等内部环境情况,还有一些具体的外部环境情况,比如说我们的专业、我们所从事的行业,该专业行业在市场上的发展情况和前景;事实上,一个人的耐心度与细心度对一个人的职业决策影响是最大的`,一个没有足够耐心和细心的人,不管制订什么样的职业决策都是无效的。

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邻居、我们的老师、社会里你知道的知名人士,不管是谁,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都是可借鉴的,对于我们的职业决策的制订,对于我们职业规划的制订。

比如说林肯,比如说海尔公司的张瑞敏,比如说你的父亲,比如说张海迪。我们了解他们成长的历史,去看看他们为什么成功,去了解他们为什么失败,这对我们的职业决策的制订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某种程度上,他们走过的路的轨迹,就是我们将来的轨迹。只是,我们应该借鉴他们轨迹中最好的,并把我们的喜好兴趣特长组合起来,制订出最适合我们的职业轨迹。

6.1年跳7次:学会职业平衡决策 篇六

短短1年的时间里换了7份工作;对大部分工作都有所抱怨;自己有很多想法,却总是患得患失;也不知道采取什么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分析建议:职业平衡决策

主人公认为,做文秘,很无聊;做销售,太辛苦;想创业,有风险;学心理,过程又太漫长。总之,没有一份工作令她称心如意。

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理想中的工作都不止一个要求,但却很难找到一份完全满足要求的工作。譬如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这样的工作往往薪酬不高,而且缺乏挑战。

所以,不要期望有十全十美的工作,主人公能做的只是:在众多不尽人意的工作中,挑选出一份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工作。

在笔者的咨询中,常常会建议来访者用“职业平衡决策单”的方法来解决类似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针对不同的工作,回答每个考虑条件的得失并记分,选择得分最高的工作。

另外,主人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多想想每一份工作的优点。譬如做文秘轻松稳定,做销售收入较高、有挑战性。就像同样是半杯水,有人会说“怎么只有半杯”,有人会说“居然还有半杯”。

确认典型职业四种方法

职业规划中最关键的是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制定择业目标中最关键的是确认从事的职业。

主人公对未来的职业已经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没有形成具体的职业目标。她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确认从事的职业:

1、了解典型职业的工作内容与要求。不仅仅是了解她想从事的婚介职介、物流、心理咨询等工作,而是要全面了解现有的典型职业,

因为主人公刚刚毕业1年,对她来说,职业选择的范围还很广,全面了解这些知识才能防止错误选择与遗漏。了解这些知识的常规渠道有:查阅各类资料、询问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以及咨询专业的职业顾问。

2、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全面了解典型职业的基础上,判断自己对哪些职业有兴趣。如果自己不能准确判断,可以做职业兴趣测验或咨询专业人士。

3、了解有兴趣职业所需关键能力与知识。譬如主人公想从事心理咨询,敏锐性好是不是就可以胜任了呢?它需要具备什么专业背景、学历、证书及关键能力?这些都需要她去详细了解。

4、评估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与知识,以确定从事的职业。如果她具备相应的能力与知识,或者不具备但容易获得,她就可以从事喜欢的职业;如果不具备又很难获得,就要了解其它职业需要的关键能力与知识,再确定擅长的职业。

在确定了职业后,再确认职业目标中的行业、公司、从业状态、时间等其它要素。

通过有效行动达成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不断通过行动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制定了合理的目标以后,还要通过有效的行动来达成目标。

不能盲目地行动,所有的行动都要以职业目标为导向,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制定行动时,首先要明确职业目标的要求,其次针对不同的要求对症下药。

本案例中,主人公的教育背景是英语大专,这在应聘秘书助理之类的工作是有一定专业优势的。但感觉上,她在找工作时,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案例提供的资料不多,初步推断她在调查确定目标公司、制作简历、争取面试机会或面试等方面有待提高。

总之,职业规划就是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采取特定的行动达到既定的目标。目标与行动有机结合,职业生涯才能不断向前发展。(陈凯)

7.职业生涯决策范文 篇七

2002年国务院做出《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2005年国务院又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历届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都传达着同一个信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使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国家政策的驱动,加上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国情,职业教育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建设发展着。同时,数以千万计的初中、高中毕业生都纷纷挤进各地的职业学院、学校,各种技能的培训机构。众多的职业院校的学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完善了我国的教育形式。职业院校学生大多为十八九岁的青年,他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创造力强,乐于接受新思想与新观念,敏感而富有激情,同时也会经常感到迷惘、压抑、烦躁、焦虑,因此他们也是最为矛盾的群体。要如何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内心变化,动态掌握学生的网络舆情,畅通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学校与社会以及学校与家庭的信息沟通渠道、提供正确决策参考,就必须建立和健全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

1 舆情、网络舆情、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及其特点

百科名片中的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舆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及其政策所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网络舆论最直接、最快速地反映了各个层面的社会舆情状况与发展态势,它已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重要领域的社会舆情晴雨表,受到国家与政府的高度重视。

职业院校舆情是指在一定的校园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职业院校师生(多指学生)对学校或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关于校园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它包含主体、客体、舆情空间、中介性社会事项等要素。根据这个定义,职业院校舆情的主体是学生,职业院校舆情的客体是学校或社会管理者。职业院校舆情空间是指学生社会政治态度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环境。舆情空间是多层的、结构化的和复杂多变的,是主客体和空间中具有的其他基本因素之间的多维或多元的互动。

职业院校舆情作为职业院校广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也是构建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前提和基础。

1.1 网络是主要舆情空间

随着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舆情信息传播的渠道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停水停电可以,停网一分钟也不行”。这是当今职业院校学生无法离开网络的真实写照。各职业院校以超前的观念、颇有新意的软硬件建设、大范围频繁的使用率,把网络变成了“第二校园”。因此,网络是职业院校舆情的主要舆情空间。

1.2 舆情表现形式多样化

除原有的网站新闻评论、网络论坛、email等模式外,近年来出现的聚合新闻BSS、即时通信、维基WIKI、博客、播客等形式。据调查,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都同时拥有3-4个QQ号,而且大都利用手机进行上网,随时了解网络动态,发表个人想法。

1.3 舆情内容复杂化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导致就业困难的问题,再加上部分学生家庭贫困、社交焦虑等原因,造成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压力增大,郁闷情绪积累,关键时刻往往下意识地寻求宣泄,使舆情更加复杂多样,带来的新挑战更多。

1.4 舆情影响严重化

随着舆情受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断扩大,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影响加剧,不仅深刻影响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而且不断改变着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因此,对职业院校的决策和工作的影响不断增大。

2 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设计

职业院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决定了构建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 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架构

一般而言,我们平常接触的大多数项目都应该是单纯使用B/S或是C/S。而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架构采用B/S,C/S混合架构,浏览器的方式使得用户的使用十分方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Internet访问URL而进行相应的工作,升级维护也能比较集中;客户端方式有非常强的处理能力,所以在交互表现和安全方面可以做得比浏览器强。既可以满足集中的办公室场所,使用范围相对稳定的用户,也可以满足用户经常变换地点进行访问。

2.2 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结构

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引入信息汇聚引擎和情感分析判断机制,对舆情信息建立预案机制,对URL实行策略化管理,构建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动态的集观察、分析、研究、决策于一身可进行硬件封装的网络舆情动态分析与决策系统,以实现舆情分析的实时传递,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参考分析依据。其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2.3 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功能模块

2.3.1 倾向性分析模块

根据网络舆情出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对舆情所阐述的观点、主旨进行倾向性分析,以提供参考分析依据,从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

2.3.2 信息跟踪模块

针对热点话题进行信息跟踪,并对其进行倾向性与趁势分析。跟踪的具体内容包括:来源、转载量、转载地址、地域分布、信息发布者等相关信息元素。所有信息按照图2所示的事务流程进行跟踪。

2.3.3 突发事件分析模块

针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监听、分析、追踪,实现突发性事件及早获知;针对舆情分析处理后的热点信息与突发事件进行监听分析,然后根据信息的语料库与报警监控信息规则进行匹配,将重要舆情及时发送至舆情管理人员,起到报警系统的作用,防止出现校园恶性事件。

2.3.4 报告生成模块

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的结果库生成报告,通过客户端浏览,提供信息检索功能,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查询,并浏览信息的具体内容,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3 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解决的主要难题

1)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克服了带宽限制和服务器访问策略控制,对URL是策略化管理,实时跟踪URL库,真正实现了“所需即所得”。系统在4路*4核,32G内存1G接入骨干网的测试环境下,单节点线程池20线程分配可用1500每个节点最大可并发遍历30万URL,搜索引擎单节点效率比谷歌的还要高很多。

2)职业院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决策系统针对互联网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利用互联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引入信息汇聚引擎、情感分析判断,将被动式的检索、采集、分析、处理机制通过智能化、策略化把舆情信息管理的覆盖面与协调力进行整合,对舆情信息建立预案机制,实现舆情信息出现后以最快的速度回应和处理,避免大范围传播,同时对舆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把舆情覆盖面和访问情况实时发布到舆情管理人员使用的舆情监控分析平台,将职业院校舆情信息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刘宗让.高校大学生舆情工作研究[J].辅导员工作研究,2009(23):87-91.

[2]许鑫,章成志.互联网真情分析及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2008(8):1194-1200.

[3]郑恒毅,王健卉,李学静.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硬件保障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20-224.

[4]王娟.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4):201-203.

8.国内外职业决策困难实证研究述评 篇八

关键词:职业决策困难 CDDQ 述评

职业决策困难(career decision making difficulties)是职业心理学中在早期职业未定向(career undecidness)的研究基础上被提出的一个较新的概念。早期Crites认为职业决策未定向是个人未选出或未决定未来将从事何种职业活动,对未来职业目标或方向处于没有确定的状态。Gati和Osipow[1]在职业决策未定向的基础上提出职业决策困难这一概念,指个体在做职业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

早期职业决策未定向的经验性研究缺乏理论支持,而理论性的研究由于缺乏综合性和包容性,为了改变这种研究状况,Gati, Krausz和Osipow [2]依据职业决策的理论提出一个职业决策困难的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来进行验证。

1.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

1.1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模型和研究工具

Gati,Krausz和 Osipow依据标准化职业决策理论[3],发展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者模型。模型将职业决策困难分为三个维度十个方面:1.缺乏准备:包括缺乏动机、犹豫不决、错误的信念2.缺乏信息:包括缺乏决策过程的信息、缺乏自我的信息、缺乏职业的信息、缺乏获得信息的方式3.不一致的信息:包括不可靠的信息、内部冲突、外部冲突。Gait等对大量的职业辅导工作者与来访者进行访谈和调查,编制出《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areer decision making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简称CDDQ ) 。研究显示CDDQ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国内外有关职业决策困难的实证研究

1.2.1国外的研究

随着职业决策困难概念的提出和CDDQ的问世,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也随之增多。

Gati和Saka[4]研究表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在不合理的信念,内部冲突,外部冲突(external conflicts)和总分上,男性报告的困难要远远大于女性;在不一致的信息方面,女性报告的困难高于男性。在外部冲突上,职业选择困难随着年龄(年级)而下降。Gati等[5]研究报告,最大的性别差异表现在缺乏准备中的缺乏动机和犹豫不决;男性在缺乏动机方面报告更大的困难,女孩在犹豫不决方面报告更大的困难。男孩在外部冲突、缺乏信息方面报告更大困难。

职业决策困难不仅与个体因素密切关联,同时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Luzzo等研究发现妇女和少数民族比美国白人知觉到了更多的职业相关的障碍。在跨国研究中,Mau[6]发现台湾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知觉到了更多的职业决策困难,也发现不同国别的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聚类上存在着差异。

也有研究者对职业决策困难者进行了干预研究。Gati 等[7]的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职业指导系统能减少个体的职业决策困难,特别是信息缺乏方面的困难。

1.2.2国内的研究

国内有关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集中在问卷的验证和修改上。

刘长江, 郝芳, 李纾[8]考察了生涯决策困难问卷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聚类结果表明,生涯决策困难分为三大类,三个不一致信息困难聚成一类,四个缺乏信息困难在一个类别中,缺乏动机困难独自构成一个类别,但犹豫不决和不良信念困难则与缺乏信息困难聚类在一起。

杜睿和龙立荣[9]对CDDQ进行了修改并以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试用。修改后问卷保留22个项目,包括7类职业决策困难,分别是“犹豫不决”、“缺乏决策过程知识”、“缺乏对职业自我的了解”、“缺乏职业信息”、“不可靠信息”、“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

除了对问卷中文版验证和修订的研究,也出现了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刘长江等研究了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与效能的关系[11]。结果显示职业决策困难与职业决策效能存在相关。李文道[10]研究了大学生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同一性地位类型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上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性地位越高职业决策困难得分越低。

2.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由于职业决策困难在职业心理学中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国内外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实证研究还刚刚起步,积累的成果相对较少,因而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2.1职业决策困难的维度结构不一致

Gati [8]本人也认为在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广泛应用之前,还需要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维度进一步进行研究。Yahya Hijazi等以以色列和阿拉伯被试的研究表明外部冲突应该归属为缺乏准备而不是错误信息。Primi等的因素分析表明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应该是4个维度17方面。

2.2CDDQ的结构维度跨文化检验结果不同。

Mau WC[6]的跨文化研究的结构方程分析表明职业决策困难的分类对美国大学生非常适用,但对台湾学生来说因素模型的适合度较差。刘长江, 郝芳, 李纾[8]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对CDDQ的检验表明聚类结果表明,生涯决策困难分为三大类,三个不一致信息困难聚成一类,四个缺乏信息困难在一个类别中,缺乏动机困难独自构成一个类别,但犹豫不决和不良信念困难则与缺乏信息困难聚类在一起。

2.3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缺少相关的因素研究

现有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被试取样主要来自大学生和中学生,研究内容多为检验量表模型,缺少相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对量表的检验需要更广泛的取样范围,例如待业和再就业者。即使在某些模型得到跨文化验证的地区,或是已有的以大学生和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也缺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群体的与职业决策困难相关的因素的研究。

从以上不足之处可以看出,对职业决策困难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很多路途要走.尤其是我国大学生等准备就业的人群的就业形势和国外相比就具有其特殊的一面。编制适合中国被试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探索出我国被试职业决策困难的特殊性应当是目前首要的任务。此外,再进行与之相关的其他心理变量的相关研究也是势在必行,将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深入下去,对缓解我国就业人员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建设和谐社会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龙立荣,彭永新.国外职业决策困难研究及其启示. 人类工效学,2000. 6 (4 ): 4549

[2] Gati L, Krausz M, Osipow S H. A taxonomy of difficulties in career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96,43:510-526.

[3]井世洁.职业决策困难结构的研究综述. 人类工效学.2007,13(1):56-58.

[4] Gati L, Sake N. High school student's career-related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001,79:331-340.

[5] Hijazi Y, Tatar M, Gati L.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Among Israeli and Palestinian Arab High-School Senior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2004,8: 64-72.

[6] Mau WC. Asessing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001,9:353-364.

[7] Gati L,Saka N. Internet-based versus paper-and-pencil assessment: Measuring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iculties. Joum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001,9:397-416.

[8] 刘长江, 郝芳, 李纾. 生涯决策困难问卷在大学生中的试用报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11):705-708

[9] 杜睿,龙立荣.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的初步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14(3):237-239

[10] 李文道,邹泓,赵霞. 大学生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 (2):63-67

9.职业生涯决策范文 篇九

一、总体要求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和《中共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教监〔2008〕15号)要求,规范集体决策程序,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强化监督检查措施,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二)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原则。学校应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和有关政策,保证决策的科学民主。

二、主要范围

(三)重大决策事项,是指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依据有关规定应当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重要事项。主要包括学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重要决定的重大措施;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等重要工作;学校发展、校园建设、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等规划以及工作计划;学校重要规章制度;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重要调整;教职工收入分配及福利待遇、奖励和关系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学校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情况的审定和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学校重要资产处置、重要办学资源配置;校级以上重大表彰,校园安全稳定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其他重大决策事项。

(四)重要人事任免事项,是指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的任免和需要报送上级机关审批的重要人事事项。主要包括学校党政机构和学院(系)、校级科研机构等内部组织机构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享受相应待遇的非领导职务人员的任免、党政纪处分,学校全资、控股企业校方董事、监事及

经理人选的确定,推荐后备干部、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选,以及其他重要干部人事任免事项。

(五)重大项目安排事项,是指对学校规模条件、办学质量等产生重要影响的项目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国家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国内国(境)外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重要项目,重大合资合作项目,重要设备、大宗物资采购和购买服务,重大基本建设和大额度基建修缮项目,以及其他重大项目安排事项。

(六)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是指超过学校所规定的党政领导人员有权调动、使用的资金限额的资金调动和使用。主要包括学校预算内大额度资金调动和使用、未列入学校预算的追加预算和大额度支出,重大捐赠,以及其他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

三、基本程序

(七)“三重一大”事项提交集体决策前,应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广泛听取并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选拔任免重要干部,应按照有关规定,在党委研究决定前书面征求纪检部门的意见。与师生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听取广大师生员工意见和建议。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要事项,应事先进行专家评估论证,技术、政策法律咨询,提交论证报告或立项报告。

(八)“三重一大”事项应以会议的形式集体研究决策。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会议决定。会议决定的事项应按照学校议事规则规定提出,议题应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审阅并充分沟通后,方可提交会议研究决策。除紧急情况外,不得临时动议,由个人或少数人临时决定重大事项。紧急情况下由个人或少数人临时决定的,决定人应对决策负责,事后应及时报告并按程序予以追认。

(九)会议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应符合规定与会人数方能举行。党委讨论决定重要干部任免事项,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表决,以应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应列席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校务会议)等重要会议,其他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党代会代表、教代会代表、学生代表等可按有关规定,根据会议议题内容,列席有关会议。

(十)会议研究决定“三重一大”事项,应坚持一题一议,与会人员要充分讨论,对决策建议应分别表示同意、不同意或缓议的意见,并说明理由。主要负责人应当最后发表结论性意见。会议决策中意见分歧较大或者发现有重大情况尚不清楚的,应暂缓决策,待进一步调研或论证后再作决策

。党委决定重要事项,应当进行表决。会议决定的事项、参与人及其意见、表决情况、结论等内容,应当完整、详细记录并存档。

(十一)参与“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个人对集体决策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向上级反映,但不得擅自改变或拒绝执行。如遇特殊情况需对决策内容作重大调整,应当重新按规定履行决策程序。

四、保障机制

(十二)建立“三重一大”决策回避制度。如有涉及本人或亲属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决策的情形,参与决策或列席人员应当回避。

(十三)建立“三重一大”决策公开与查询制度。除涉密事项外,“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应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等有关规定予以公开。

(十四)建立“三重一大”决策报告制度和执行决策的督查制度。学校应将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情况,按向教育部党组报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列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文明班集体申请材料下一篇:清华大学情况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