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分析

2024-08-29

木兰诗的分析(共7篇)

1.木兰诗的分析 篇一

木兰诗的木兰形象

如果让我想象一下替父从军的木兰形象,我愿意把她想象成这样一位女子:颀长的身材,小麦色健康的皮肤,五官则是略带英气而又不乏娇柔与憨态。她是一位美得特别的女神。正如《木兰辞》中塑造的那样,她的身上齐聚了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的所有女子共性的美点:美丽可爱、孝顺活泼、机智勇敢而又坚韧顽强。她在人们口中、心中出现,穿越千年,美丽不减,也正是因为她是中国人心目中理想女人的化身,她并非人们崇拜的女英雄、女汉子,而应该是一个真切的、令人温暖的真女人,旧时代的女神。

且看木兰从军的原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不思机杼唯有叹息的木兰,坐在织布机前,冥思苦想,小小而柔软的内心被愁填满。那是一种怎样的愁?爹爹年岁已高、弟弟尚是幼童,还有别的办法吗?征兵的人会考虑她们家的现实处境吗?苦闷、忧伤、矛盾、纠结,我想当时的木兰的内心是有挣扎的。她是女儿家,她并不想奔赴战场,她知道那是男人们的事。一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我没有读出担当重任、保家卫国的豪情,我倒是读出了一缕女儿内心淡淡的幽怨、些许的无奈和大大的孝心。替父从军,一个“替”足以说明一切。

相比普通的女子,木兰一定是多了太多的豪迈气概的,这是毋庸置疑。但这种气概的背后,盛着几多心酸与不甘,又有几人能够体会?当我们被木兰的豪情万丈的表现刺激着神经,沉溺于“巾帼不让须眉”的自我满足和自我骄傲的情绪中时,我们又何曾想过木兰是否真的想过要证明自己并不比男人差?我可以肯定的说,她绝对没有像我们所一厢情愿认为的那样,她根本就没想过去战场,去到那样一个充满着血腥的地方,去和男人比什么“不让须眉”,她也不需要。她的“替爷征”,是无奈之举,是“孝大动于天”的感人肺腑。

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渐渐远去的温暖的背景,是爷娘的声音,迎面而来的是陌生的境地,是苍凉的画卷。为什么要这样一咏三叹,为什么要这样反复诉说?你能听出来木兰内心对渐渐远去的爷娘呼唤的眷恋与不舍吗?你感受不到木兰疾走路上一路踉跄的惶恐吗?漠漠黄沙,滚滚长河,鬼魅似的青山,野蛮而彪悍的胡骑……这些是何等陌生的场景和声音?身居幽闺的女儿家,面对这些,可能是豪情,还是可能是惶恐?没出过远门的爷们此时此刻也不会有多么豪迈的感想吧?但是,她随在军队里(注意,这里的.木兰是不可能只身一人奔赴疆场的吧?),她只能器宇轩昂,她只能豪情万丈。这里的木兰,不敢肝肠寸断却已柔情百转,那是女子的忧伤,那是女子的担当。

十年征战的场景,《木兰辞》中是一笔带过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短短二十字,给我们不尽的想象。木兰英勇顽强、木兰骁勇善战、木兰矫健飒爽……而我更愿意想象:多年的军旅征程,木兰的生活该是多么凶险、多么蹩脚、多么煎熬。一个女子,与一大帮最粗犷的爷们厮磨多年,若不是干脆暴露身份得到谅解和集体保护,该要闯过多少个难堪与尴尬的夜晚?那是英勇还是煎熬?当然,木兰一定是机智英勇的,但我们也该想到的是木兰内心的折磨。所以,这不是史实,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想象,是一段值得歌颂的传奇。

《木兰辞》中最让人高兴的,还当是木兰还家,荣归故里的情节了。“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斩钉截铁的拒绝,心急万分的渴盼。一拒一愿之间,木兰终于回归真我,还回女儿妆。不用尚书郎,不仅仅是怕暴露身份,同行十二年,都能与众弟兄安之若泰,还怕继续入朝做官吗?凭木兰的智慧,接着做一辈子官而不被发现身份,也是完全可能的吧。再者,既然建功卓著,即使索性暴露身份求一个富贵,也并非不是不能。但是,显然这些都不是木兰所想,战争终于结束了,终于完成了替父从军的使命,于木兰而言,唯一也最重要的结果是——她终于可以回家了,她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一回女人了,不是吗?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每一道门都要进去看一下,她要找寻什么?找寻曾经的温馨时光;每一个床都要坐一下,她要感觉什么?她要感觉一下旧日女儿家的心事。何等的兴奋,何等的娇俏可爱啊!对着镜子梳妆打扮,这是征战多年在梦里常做的事吧,终于今日如愿,怎么能够不兴奋?怎能不激动?有人说:木兰爱武妆,更爱红妆。我想说:木兰不爱武妆,只爱红妆。这几句话中的女儿情态是溢于言表的,是藏也藏不住的啊!十多年的征战,若她是一个女汉子,那她早就应该习惯了武妆了,她该是和家乡父老炫耀一番自己的英姿的喽。但是,没有,她匆匆地脱下战时袍,是那样迫不及待;她欣欣然著上旧时裳时,定是笑靥如花。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应该是一段符文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更不是木兰说的话。这里洋溢着的自豪与骄傲,是后人为木兰自豪替木兰骄傲,并非木兰本人的骄傲。若能让木兰自己选择,我想,她宁愿不要这样的骄傲吧。

《木兰辞》在民间口口相传,再加上后期文人的修饰,呈现给我们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般规模。不难看出,这里代表了北方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美好愿望—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正是这样,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对一个美丽女性身心的戕害,它让我们看到了木兰重做女儿身重返家园的圆满。而,木兰征战多年,最终却不忘初心、不该红妆、美丽依然,也正是向我们呈现了一位敢担当却不扭曲,真性情又机智勇敢的女神形象。

所以说,我们爱木兰,爱的是一个女神,而不是女英雄,更不是女汉子。

2.木兰诗的分析 篇二

一、基本音乐语言的分析

《木兰诗篇》的序曲, 以一个极其简约但却具有浓郁中原色彩的主导音乐动机分别引入战争与和平两个色彩鲜明的主题, 并运用了交错发展的音乐织体展现着作曲家起伏迭宕、纷繁变化的乐思。接着一段悲壮的男声合唱回荡在激战后古战场的血色残阳之中, 加剧了战争的阴霾与凄惨。突然一组不协和和弦的演奏, 哀婉的女声合唱缓缓进入, 画面从战场上转到了家中, 扶老携幼的她们诉说着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痛楚与无助, 从两个侧面折射出作曲家智慧的光芒和理性的思索。

第一乐章“柔板与叙事板”, 以柔板的音乐展示了木兰在战争即将来临时头长百转的女儿情怀, 用叙事歌的形式讲述木兰女扮男装奔赴疆场的故事情节。剧中以斗志昂扬的小号为音乐背景, 表现木兰之父在接到军帖后的志气, 以及无奈。而木兰的内心情绪则是以弦乐为背景, 表达她细腻的心理活动。小军鼓的始终贯穿, 说明战场局势的紧张, 催促着木兰快奔赴战场, 随后通过长笛、短笛的呼啸奏响代表了战马嘶叫和尘土飞扬的征战场面。音乐不是图解, 但这一段音乐的画面感却很强, 它有效的调动了观众的形象思维, 使观众能够进入作品规定的特定情境之中, 非常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思维。

第二乐章“快版与梦幻曲”, 以急速的快板音乐表达木兰与奔赴疆场的将士们“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的情景, “战争四季”以适宜于音乐发挥的写意手法, 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漫长的征战岁月, 以梦幻曲抒发木兰负伤后在梦幻中的心态, 如梦似幻的小提琴爱情主题与木兰的唱段交相辉映, 释放出一个被战争扭曲的女性心灵对爱情的渴望、对和平生活得向往, 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这一乐章中, 出现了最为重要的三段主题音乐。在“战争四季”来临前, 作者用彼此不很融合的增四度和小二度不协和音程, 产生出非常刺耳的听觉感受, 表达出“战争音乐主题”。在木兰披一身雪花上场之前, 用了一段舒缓柔美的弦乐演奏表达“和平音乐主题”。在木兰的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演唱之前, 出现的是用小提琴反复演奏的“木兰音乐主题”如:

第三乐章“酒歌与思乡曲”一段男声的酒歌合唱, 洋溢出三军将士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剽悍昂扬充满阳刚之气, 与之相对比, 深情委婉的思乡曲, 抒发着离家多年的木兰思念家乡、思念父母家人的女儿情怀, 也传达出她虽然立下赫赫战功, 却并不为功名利禄所动, 甘愿回归家园, 安度田园生活的平民意识。

第四个乐章“俚歌、安魂曲与终曲”这章表现的是老家的乡亲们迎接“花木兰将军”凯旋归来的喜悦心情。因此曲作者运用了颇具乡土气息的音乐风格, 以和平与战争为主线, 运用插部的音乐表现手法。

在木兰与刘爽表明心迹之后, 音乐情绪随着节奏突然发生了变化, 自然是速度加快来表现木兰愉快幸福的心情, 最后, 一个上行五度的大跳音程结束到小字二组的高音“B”上 (如图所示) , 这个高音就像一句誓言, 道出了木兰对这位生死之交的亲密战友坚贞不渝的爱情。

在这喜庆和表现爱情的音乐之后, 为了音乐的对比, 也为了内容的需要, 进入了一段深沉凝重的“安魂曲”, 木兰和战友们在欢聚一堂庆祝胜利的时刻, 想起了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友……最后安排了合唱《和平颂》, 是为了凸显创作者向往与赞美人类和平的理念, 曲作家甚至在其中创造性的融入了《圣经·马太福音》圣咏式的的语言风格, 以加强这段终曲合唱的神圣感, 合唱以恢宏博大的气势将全剧推向高潮。

二、情景与交响乐的融合

歌剧《木兰诗篇》也被称为“大型情景歌剧”。这里面有两曾含义, 其一是说, 虽然它突破常规, 将交响乐队至于舞台之上, 但仍然本着中国传统美学中“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的艺术规律, 非常重视剧中情与景的交融, 其二便是说歌剧的情与景包括深邃大气的舞美灯光所营造出的艺术气氛与交响乐队两者之间的交相呼应, 殊途同归, 给了观众以特定的听觉与视觉的享受。

序曲开始, 定音鼓的敲击铜管阴森的音色和预示出战斗即将开始的紧张氛围, 紧接着乐队全奏, 尖锐的短笛和乐队形成的不协和音加剧了戏剧冲突, 象征烽火连天的舞台背景、灯光变化和浑厚铿锵的男声合唱, 生动的勾画出惨烈的战争场面;而木管与低音弦乐器柔和忧郁的音色, 表现出妇女、儿童和老人们的无助和哀怨。

此时, 舞台第二表演区的一位女舞蹈演员, 以丰富的肢体语言诠释出“我问天我问地, 我问莽莽苍苍的山野, 哪里才能找到你的踪影, 归来呦归来呦, 我的男人我的弟兄”, 这所有后方百姓寻找和等待战争中亲人归来的焦急感。同步缓入的女声合唱则“哭诉”出妇女们失去亲人的痛苦, 如同“画外音”一般的艺术效果。

第一乐章刚开始, 在恬静的音乐背景中, 古香古色的舞台背景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空间画面。音乐和舞台巧妙、柔和的配合, 描绘出美好的田园生活。木兰缓缓的在第二平台登场, 焦虑之情形于色, 一个唱段“……爹爹年迈啊弟弟年幼, 谁去边关从军出征”述说着她的忧愁。二平台灯光暗弱, 花父、花母在舞台前区登场, 两人的二重唱“怎么办?怎么办?”唱出了老将军“年纪衰迈英雄气短, 一腔豪情都化作无尽的伤感”的无奈心理, 此时木兰在二平台织布机旁, 边织布边倾听, 使人不由得想起“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的诗句。当他看到父母的焦急无奈, 心中逐渐升腾起了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浩然之气。第一乐章在交响乐队和合唱队恢弘的气势中结束, 与演员的情景表演水乳交融, 成为一个完美的统一体。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 歌剧《木兰诗篇》着力突出了“情”与“景”的交融, 舞台“情景”与管弦乐队的交融, “交响乐”与独唱、重唱、合唱的声乐演唱形式的交融, 正是因为如此, 才使整部作品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 意境深远, 同是民族歌剧, 但比之过去的作品, 让人耳目一新。

三、多声部的音乐形式

1. 合唱的运用

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或营造环境气氛;或以旁观者的角度抒发人物情感, 刻画人物形象, 或参与戏剧冲突, 甚至可以直接揭示歌剧主题。它时而正面推动情节发展, 时而从侧面辅助其他歌剧形式推动戏剧的展开。尤其是它以群体的力量渲染气氛造成高潮的作用为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及。

歌剧《木兰诗篇》中就成功运用了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混声合唱和独唱与合唱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首先是男、女声合唱的先后出现。在序曲刚开始, 随着音乐的推进, 舞台灯光稍起, 乐队在朦胧的灯光下稍显轮廓, 烽火的光影辉映在乐队群体之上。男声合唱首先进入, 用浑厚低沉的声音诉说着战争的惨烈和生命的无奈。音乐旋律和歌词尽显哀怨, 展现了在战争阴影笼罩下人们的郁闷压抑, 以及前线将士们, 对战争的恐惧和憎恶的心情。

男声合唱:血色的黄昏利着血腥的风

血色的天育上夕阳血一样的红

英雄的名字为什么用血写成

……

紧接着在舞台第二表演区, 一个妇女用舞蹈的语言向人们讲述着由于父兄们在前方打仗, 后方百姓焦虑的心情。女声合唱的进入强化了这种表达, 它以女子柔美、悲哀的感情, 诉说着她们无比复杂的思想。

女声合唱:你在那里哟?我的男人, 我的兄弟

那一片草丛下是你长眠的坟茔

……

地上淙淙的流水可是你无言的心声

曲作者在合唱中运用男女声各自不同的音色以及表现力, 从歌剧一开始就展现了在前方战场英勇杀敌的男人们和后方柔弱无助的老人妇女儿童这两个不同的侧面, 不仅使内容丰富, 也使音乐的结构层次清楚、对比鲜明。

其次是男声合唱与“一领众和”两种形式的交融。歌剧第三乐章“巾帼情怀”的开始有一大段合唱, 这段合唱分为五段, 作者用娴熟合唱技法进行转换,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男声合唱, 中间三段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 整段合唱情绪激昂, 情绪欢快, 与前几乐章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先进入观众听觉的是豪迈、粗狂的男声合唱, 曲作者用每分钟120拍的速度, 表现战争胜利和渴望迎接新生活的喜悦欢快心情。

最后是多声部混声合唱。混声合唱在整部作品中所占篇幅较大, 所形成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合唱演员人数众多、气势恢宏, 加上作品的大气磅礴, 所有混声合唱听起来都很有震撼力, 给人强烈的听觉冲击。在整部歌剧结尾的部分, 包括木兰的父母亲、木兰、刘爽以及众将军和整个合唱队的四个声部全体上阵, 这种混声合唱的运用造成了全剧的高潮, 再次突出了呼唤和平的主题。

2. 重唱的运用

重唱是歌剧中不可缺少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在世界歌剧的发展史上, 将重唱作为戏剧表现的重要手段, 其开创性人物是古典派作曲家莫扎特。重唱在他的歌剧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重唱这种手法对人物进行立体的刻画, 收到了很好的戏剧效果。它可以兼有咏叹调抒发感情的作用, 还有着宣叙调推动剧情发展的功效。各种不同声部、各种不同音色组合而成的重唱曲, 在和声与对位技巧的作用下, 造成生动的戏剧性和立体化效果, 在歌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男女声二重唱看似简单, 但在音色方面也会有很多的选择余地, 它可以自由的游戈于各种不同关系的男人和女人之间, 因此在内容上蕴藏着更为戏剧性的因素。根据剧情的需要, 它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人物关系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复杂的内心情感。

首先, 信息量大, 密集, 因此能够起到使歌剧篇幅更加精炼的作用。

这部歌剧中运用了许多重唱形式, 有二重唱, 也有男声四重唱。第一乐章中, 用花父、花母的二重唱, 表现了军情急, 又年迈, 无法征战的背景, 同时二平台上的木兰安静的在织布机前听到了父母无奈的场景。在重唱中精简了大量的篇幅, 使情节发展的非常顺畅。

男声四重唱以第四乐章中的那段充满阳刚之气的诙谐的演唱最为经典。战争结束后, 众人抬着厚礼看望木兰, 木兰身着女装相迎。刘爽与众人惊异到:“乱了阴阳, 颠倒了乾坤……你可是战场上那个叱咤风云的人。”使观众忍俊不禁。在明确了刘爽与木兰的感情之后, 男声四重唱又用调皮的口吻唱到:“两个小兔山下跑, 一个蹦来一个跳……

我不知道, 我们谁也不知道!”

其次, 混声二重唱中, 爱情二重唱是最重要的重唱形式。他永远是歌剧作曲家刻意展示的重要段落, 几乎在任何一部歌剧中都不能没有缠绵感人的爱情二重唱, 它们缠绵悱恻, 低廻婉转的感情抒发, 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如同舞剧中的男女双人舞一样, 男女主人公深情的二重唱是歌剧中表现坚贞美好爱情的最好方式。

《木兰诗篇》第二章中, 木兰在梦境中与刘爽相会, 二人以轮唱的方式, 敞开心扉互诉衷肠, 唱到动情时, 突然改为重唱, 这种形式的改变立刻将感情推向高潮, 唱段结束在主音上, 表现了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四、对民族性元素的借鉴

1. 交响音乐的民族化处理。

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们对每一部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作曲家在写作时常用的手法是运用一些故事发生地民族民间的音调素材加以展开, 这样就使得作品所表现的戏剧形象更具有民族性。由于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中原女子的传奇故事, 作曲家在《木兰诗篇》中不仅融入了河南民间的音乐元素, 更为可贵的是他在西洋交响音乐中成功的借鉴了河南豫剧的音乐特征, 豫剧音乐元素的融入, 使得作品带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用曲作家关峡的话说:“有了深刻思想音乐作品才有了灵魂, 有了民族魂魄的体现才有音乐作品的深刻魅力。”

交响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源自西方。它的音乐思维、结构, 尤其是它的旋律感觉, 与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这个原因, 中国人对交响音乐多抱“听不懂”的态度, 使这门外来艺术在中国有些“曲高和寡”。为了使交响音乐能够走进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木兰诗篇》的创作者在交响音乐“民族化”和西洋歌剧形式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努力尝试、探索的步伐。

作者在这部歌剧的音乐思维上没有过分强调西洋音乐的纵向和声思维, 因为中国大众对音乐的审美习惯是横向的旋律思维。这恰恰是中国的民族音乐的特点。为此, 曲作家努力借鉴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 将交响乐和声巧妙的旋律化, 这样的创作手法符合了中国听众的审美习惯。在结构上虽然也是四乐章, 作者的立足点却不是交响乐的发展逻辑和体裁样式, 而是让乐思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感的变化进行, 再加上旋律写作中无论调式、调性还是旋律等方面加入了浓厚的河南音乐元素, 使整部歌剧音乐更具中国的民族风味。这部作品的写作方法在高雅艺术作品面向大众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对交响音乐未来的发展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2. 重点唱段的民族化借鉴

《木兰诗篇》是用中国戏曲音乐的旋律特色与交响音乐的结合, 来着力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 使之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 剧中作曲家对河南各种音乐形式的创作特点甚至演唱特点都进行了认真研究, 以商丘地区音乐为中心的“豫东调”是作者主要借鉴的地方唱腔, 唱腔主音为“5”就是以中州音韵和商丘、开封语音为基础的, 在传统的演唱中, 演员多用假嗓, 声音很高很细, 花腔运用较多, 具有激昂、豪放、明朗、俏皮的特点。在第三乐章中, 作者就运用了豫东调中的这种明朗、花俏的感觉, “人说酒后吐真情, 今夜我无酒却也情浓……假如我是个女人, 我愿为你缝补衣襟……”。演唱者彭丽媛在“是”字的尾音上运用的甩腔, 就充分借鉴了豫剧的特色, 既把花木兰的俏皮、活泼、机灵表现得恰如其分、惟妙惟肖, 使一个河南女子的形象跃然眼前。

《木兰诗篇》的音乐国际化元素多一些, 作曲家熟练的运用交响乐和西洋歌剧的形式, 努力为表现中国古代女英雄这一形象服务, 剧中多声部音乐和民族的音乐元素相融合, 在西洋调式的框架中借鉴中国的民族音乐甚至戏曲音乐的大胆尝试, 用西洋的作曲技法、西洋的管弦乐队、西洋的艺术形式表现中国古代英雄的精神气质, 以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趣味, 使该剧在中国民族歌剧交响化和西洋歌剧形式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时代是向前发展的, 时代的审美在不断的变化, 音乐也不例外, 《木兰诗篇》中音乐语言的丰富多彩, 说明我国的民族歌剧事业是发展的, 我们一直在说“民族精神与时代特色相结合”, 其实这是古今所有艺术家共同的追求, 没有一个艺术家是不要结合的, 也没有一件艺术作品是没有结合的, 所以有没有结合, 不是评判一个作品优劣的标准。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个两者相结合的“点”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谁能将两者结合的恰到好处, 谁能把握时代的脉搏, 谁能敏锐的摸准时代审美的趋向, 运用自己雄厚的艺术功力, 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特色”之间找到一个既符合自己创作个性, 又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契合点, 才能锻造出符合时代要求、适合人民需要的艺术精品。

摘要:歌剧《木兰诗篇》取材于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中国家喻户晓的古老故事。它以交响乐团与合唱团的巧妙组合, 通过交响乐、独唱、合唱等多元艺术形式, 并吸纳融汇了歌剧、戏曲、舞蹈等元素;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演奏、演唱来叙述故事、安排情节, 使作品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

关键词:木兰诗篇,音乐语言,情景交融,多声部运用,民族性

参考文献

[1]刘国杰.读《戏剧唱腔音乐概论》.

[2]张瑞平.歌剧合唱的戏剧性研究.2007, 5.

[3]中国歌剧《木兰诗篇》.人民大会堂现场演出录像, 广州音像出版社.

3.王维和松尾芭蕉禅诗的比较分析 篇三

关键词:王维 松尾芭蕉 禅诗 比较

在唐代的著名诗人中,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笔下的山水田园景色具有情景交融,诗画一体的美感。松尾芭蕉是日本俳坛上的俳圣,他所创立的蕉风俳谐,是日本诗歌史上的里程碑。王维和松尾芭蕉虽然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和不同民族,但他们的审美对象和艺术风格却很相似。本文对王维及松尾芭蕉的禅诗进行分析比较。

一、王维与松尾芭蕉禅诗内容的比较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其中的一支就是禅宗,王维因为仕途的两次失意,思想逐渐转向出世。而松尾芭蕉在经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离开之后尝到了世间的无常、沧桑与艰辛,创作的俳句开始流露出禅意。两人的禅诗的内容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禅诗内容的相同之处

王维今存诗歌四百多首,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较大,人称“诗佛”。而松尾芭蕉广泛接触到唐宋诗讲本和禅僧语录,用“禅”的思维创作出许多俳句。二人禅诗内容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写对自然风光的感受

王维并非刻意以禅入诗,而是接受了佛教的宗教哲学,其哲学之思自然地从诗境中渗透出来。其诗爱在诗中捕捉雾霭、夕照、水气等迷离变幻、飘渺闪烁的自然景观:“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辋川集·木兰柴》)”[1](P128)诗人在此写出淼漫空蒙之中物的色彩而非形状的倏忽变幻。描写了心念中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感受的不真实,正是他所谓“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幻也”。由于从心念之生至心念之灭,只是没有延长性的刹那,一切念是无常,只是五阴活动的结果,因而是“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2](P88-94)。

松尾芭蕉多年旅行,漂泊各地,接触山野民众,领略祖国风光,他把深有体会的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书写自己最真的心情。而松尾芭蕉的流连自然,除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诗人的影响外,他还认识并体会到了自然能够“通神会性”,能够愉悦被俗世所灰冷的情怀:“海边暮色薄,何处野鸭声微白,苍茫又索寞。”[3](P51)他在海边游览一天后,日暮逼近,苍茫迷蒙之色渐浓,正在此时,不知从何处传来微微的野鸭叫声。句中把野鸭的叫声和野鸭的颜色及暮霭时分海上浪花的白色融通在一起。这是冬天海水平稳,暮色降临,苍茫而寂静景象的生动写照。这种写法显然跟王维有相似之处。[3](P2-4)

2.写对清净境界的追求

清净境界是佛教最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显示的是没有烦恼。邪与正、善与恶、生与死、好与丑、冤与亲……并将为空。来看王维《田家》一诗:“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豨。多雨红榴折,新秋绿芋肥。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1](P169)诗中田家的生活环境是一个避世的所在,人们过着原始淳朴的生活,其中有苦也有乐,这种乐就是安于自然之道,不计较是非,不矫饰做作,没有尘劳之心。《田家》的诗境,无疑是诗人意象的具体化。[4](P170-190)

芭蕉也有很多写清贫生活的诗句,例如下面这首:“富家食肌肉,丈夫吃菜根,我却清贫,深冬雪漫漫,独啃干鲑心泰然,清晨彻骨寒。”富家生活上乘,饮食丰厚,显耀财力,丈夫啃菜根,意在权力,而芭蕉对此皆弃而不取,甘愿做世外贫士,忍受孤独,过着安然自得、以苦为乐的草庵生活。在寒冷的大雪纷飞的清晨,独自啃着干鲑鱼,也觉得别有一番滋味。这样的描写显然跟王维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禅诗内容的不同之处

上面我们分析了二人禅诗内容的相同之处,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不同之处。

1.王维禅诗的内容

(1)学佛悟道的自省

到了晚年,王维一直处于自省的精神状态,回顾一生,感到自己涉世已深,有悖佛道,陷入羁绊,身心有太多的缺陷,需要自己在奉佛中去调整,修补心性,例如《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一诗:“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胡生但高枕,寂寞与谁邻。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予若未始异,讵论疏与亲。”通观全诗,无异于诗人自况。是一篇学佛悟道的自白。反省由于世俗之念未除,惹来尘世的烦恼,“我人”既非实有,又何必在人世苦苦寻觅栖身之所?贪爱与爱欲不能辟除,终究不能得到解脱。诗人表现出的是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矛盾,烦恼是现实人生与精神境界不能同一的苦恼。这种矛盾与苦恼,永远无法消除,无法统一,即便出家,皈依佛门,也很难做到。

(2)对身世遭遇的感慨

天宝末年,受时代氛围的影响,加之仕途的波折,王维精神颇为衰颓,他向禅师请教义心的道理,在《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一诗中写到:“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1](P210)这首诗已然道出自家对义心的感悟,“空病空”,一切皆空,王维深觉应以空义破除烦恼病。但是,有恐怕空复为患,因此还得以空舍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这既是对佛法广大无边的赞许,也是对身世遭遇的感叹。

2.松尾芭蕉禅诗的内容:哲学体味与宿命色彩

与王维相比,松尾芭蕉的禅诗更倾向于表达一些质朴平淡的哲学体味,展现悲凉苦寂的宿命:“旅途卧病,梦绕荒野行。”[3](P49)这是芭蕉留下的绝笔名句。这位俳谐大师的大半生,是在大自然的跋涉中度过的。他主张“遵从造化,回归自然”,一笠、一杖、一行囊,以原始的方式在漂泊中获取不尽的诗意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象征着人生旅程的从一个到另一个未知数的漂泊中,玩味着把旅途的哀愁和人生结合起来的日本式的感伤主义;在孤独寂寞中,思索人生的真谛。可见,他比王维的诗歌增加了哲学与宿命的味道。

二、王维与松尾芭蕉禅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和松尾芭蕉虽然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和不同民族,但他们的审美对象和艺术风格却很相似。其原因应该在于禅道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了相近的世界观和美学思想。王维表现出的是田园牧歌式的适意,芭蕉流露出的是苦寒之色。

(一)二人诗歌艺术的相同之处

1.风格平淡自然,意境空灵悠远

王维的禅诗意境空灵。在人世间他难以找到这种境界,便寄兴于空山寂林,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这类诗句有:“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食随鸣磬巢鸟下,行踏空林落叶声。”“空、寂”二字简直成了他诗中口头禅。《竹里馆》所展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为伴。他欣赏着环境的冷寞,体验着内心的孤独,沉浸在寂静的快乐之中。

同样,平淡的风格、空灵的意境,在芭蕉的禅诗中可说是随处可见。例如他的名句:“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3](P9)这首俳谐堪称日本俳句文学的代表作,寥寥数字,勾勒出一幅平常得几乎让人忽略的自然场景,却让诵读的人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是一个平凡的瞬间,却犹如一幅水墨画,在即将完成的瞬间,作者给静止的画面加上了点睛的一笔,“扑通一声响”,让观画的人刚从无限的遐思中回过神来,又回到了空远的幽寂当中。[3](P103-107)

(1)借景抒情

王维通过空寂闲静的景物描写,除了传达出静谧、淡泊和空灵的感觉外,还渗透出一种清淡、雅致和朦朦胧胧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同样在《竹里馆》中有很好的体现,深林月夜,万籁俱寂,但是诗人并不感到孤独、寂寞,他弹琴长啸,怡然自得。诗人借这样静谧的景物来抒发闲淡自在、安详寂静的快乐之感。

松尾芭蕉在游历中,推崇把风景向内心世界的转化,“所见之处,无一非花;所思之处,无一非月”。禅宗从人的内心求得心理平衡,提出“本心即佛”。如在游历平泉时,看见城春草木深的夏草,感慨源义经、藤原秀衡等写下的著名俳句《夏草》:“平泉夏草深,功成名就古将士,空留梦之迹。”[3](P26)诗人借景抒情,用夏草丛生,人少城荒的悲凉景象来衬托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诗人登高远望,凝视着夏草,往昔的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留下噩梦之迹和悲哀的心情。功成名就的古将士也同样是弱小的生灵,人的寿命之短,虽然曾经荣华显赫,但终是过眼烟云,消散得无影无踪。人生如梦,一切都是作者的直感,宗教的直感。禅宗的生死观、无常观,在这一句中获得很好的发挥。

(2)动静结合

王维是善于把动静之态结合起来创造妙境的高手。试看其《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写春夜山涧静美之境,表现作者淡雅安闲之趣。所用的主要手法,就是以动写静。全诗除第二句点明一“静”字外,其余都是从动态上着笔。“人闲桂花落”,以能感触到桂花悠然落地,反衬出人之闲静;“月初惊山鸟”,以栖息中的山鸟被月光惊扰而飞动,反衬夜之寂静;“时鸣春涧中”,以山鸟因惊而鸣叫的声态,反衬山涧之幽静。作者所捕捉的花落、月出、鸟鸣这些特定的动态形象,有效地衬托了人闲、山空、涧幽的境界,生动地反映了静态之美。

芭蕉也同样善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看下面一句:“万籁闲寂,蝉鸣入岩石。”[3](P22)尖啸的蝉声渗入坚硬的岩石,这无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极静与极动,强烈形成对比。极静的是那安卧的岩石和古老的山林,极动的是划破长空的尖啸的蝉鸣,极静者代表着亘古的宇宙,极动者则象征着生命的跃动。宇宙与万物,就这样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物我两忘。[5](P1-21)

(3)移情手法

中国古代作家,往往运用移情的手法进行创作。还是来看王维《竹里馆》,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净安详,物我相融的艺术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表现其高雅咸淡,超拔脱俗的气质,为下文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创造主观条件,后两句写诗人把倾洒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知心朋友,诗人的清幽心境,澄净心灵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特征悠然相会,情与景合。这些都是“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物事互相感同的“移情作用”。

芭蕉俳句中也有这类作品。如其1689年(日本元禄二年),正要踏上写作《奥州小道》的旅途时,由弟子送行至千住,惜别之际,适逢春归之时,写下一句名作:“匆匆春将归,鸟啼声声无限悲,鱼哭泪花飞。”[3](P6)鸟儿悲啼,鱼儿落泪。这在实际生活中颇不可解。但这是在特定境遇下作者的心灵和人格投射并融合到对象中去的表现,是作者的感情移注给外物、外物即反映出作者的感情表现,也就是惜别之情(包括惜春之意)深切的表现。

(二)不同之处

1.王维禅诗的艺术特征

(1)诗情画意,水乳交融

人们常说诗画一家。与诗相比,画更具形象和观赏性;与画相比,诗更具有流动性及含蓄性。艺术的生命在于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长处,但也不可忽略各种艺术样式的互相渗透。

作为一个画家,王维的诗歌更是与绘画密切相关。王维运用了一些作画的手法和手段来勾勒他诗歌中如画的世界,即对客体(景致)运用绘画手段进行诗化处理。如《山居秋冥》的中间两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1](P153)这首诗描绘山雨初霁,空气清新的初秋空山,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犹如一条洁白的素练。一群美丽的洗衣女从河边归来,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几个片断组合,便形成了一幅纯洁美好的画面,极富形象性。

(2)近体诗多,注重音乐美

王维在诗歌创作中,是同时以诗人的灵心,画家的慧眼,音乐家的悦耳来感受、表现大自然的。如五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1](P142)在诗中,诗人把水流声、蝉声等富有特征的自然声响,同苍翠的寒山,下坠的落日,袅袅的炊烟这些视觉形象配合在一起,再加上两个意态生动的人物形象,以那狂放不羁的歌声,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诗、画、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诗中有画,景中有声。诗句平仄交错,注重声韵与音调变化。

2.松尾芭蕉禅诗的艺术特点

相对于王维,芭蕉的生活更加清贫,他的禅诗还有这样的艺术特点:句式都为三句,形式更为简洁,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孤寂感。

芭蕉俳句的造境,不少都与中国诗歌有相同之处。看其1680年(日本延宝八年)所写的那一秋景句作:“晚秋少生机,萧索枯枝寒鸦栖,惨淡夕阳西。”[3](P27)句中以简洁的陈述和鲜明的对照,衬托出一种自然景象,唤起一种独特的境界。

综上所述,禅宗作为东方智慧的结晶,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本土化的产物。既有儒家风雅和入世的一面,又有道家虚无和出世的一面。本文通过对王维和松尾芭蕉禅诗的比较研究,反映了禅宗思想对中日诗歌创作的影响。另外,通过对芭蕉俳句与王维诗歌相同、相似或相通之处的考察和比较,或许还可以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学的关系是:山川异域,血脉相连。

(论文指导教师:王菊艳)

注释:

[1]董乃斌编选:《王维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本书中所有王维诗都选自此书。

[2]师长泰:《王维研究(第三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林林译,[日]松尾芭蕉等著:《日本古典俳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本书中所有松尾芭蕉所著俳句都选自此书。

[4]谭朝炎:《红尘佛道觅辋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关森胜夫,陆坚:《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木兰诗的注音 篇四

不闻机杼(zhù声,惟(wéi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yì。

女亦(yì无所思,女亦(yì无所忆yì。

昨夜见军帖(tiě,可(kè汗(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juàn,卷(juàn卷(juàn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ān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biān。旦辞爷娘去,暮(mù宿(sù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jiān溅(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jiū啾(jiū。

万里赴(fù戎(róng机,关山度若ruò飞(fēi。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cè勋(xūn十二转(zhuǎn,赏(shǎng赐(cì百千强。可汗(kèhán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shàngshū郎(láng;愿(yuàn驰(chí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guō相扶将(jiàng;

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zhuāng;小弟闻姊(zǐ来,磨(mó刀霍(huò霍(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gé门,坐我西阁(gé床,脱我战时袍(páo,著(zhuó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jiē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shuò,雌cí兔眼迷离(lí;双兔傍(bàng地走(zǒu,安能辨(biàn我是雄(xióng雌(cí?

生字注音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

燕山:(yān) 辔头:(pèi)

戎机:(róng) 胡骑:(jì)

金柝:(tuò) 朔气:(shuò)

红妆:(zhuāng) 战袍:(páo)

唧:(jī) 机杼:(zhù)

倩:(qiàn) 溅:(jiān)

啾:(jiū) 姊:(zǐ)

云鬓:(bìn) 著:(zhuó)

5.木兰诗的课文讲解 篇五

《木兰诗》这首诗叙述评略得当。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木兰从军”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学生比较熟悉,语言也相对平易 ,虽然是教读课文,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不宜句句精讲。在内容方面,应该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梳理基本脉络,理解人物形象 ,关注全诗叙事的详略安排,并思考这样安排的原因;从语言形式上,要注意本诗作为北方民歌的特点。这篇课文也很适合朗读,但这种朗读和《黄河颂 》《土地的誓言》的朗读是不同的。《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抒情的因素并不是完全没有(比如结尾处),但不占主要地位,它的诵读 ,关注点应该在作为民歌的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形式上,注意其节奏感、韵律感以及民歌中常见的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互文、对偶、顶针、反复等)的运用,通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1.文学常识: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南朝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一首著名的叙事诗,它和《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2.通假字:

A.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贴上。

B.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

C.著我旧时裳:著,通“着”,穿。

3.古今异义:

A.愿为市鞍马:市:古义:买;今义:集市。

B.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但是。

C.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D.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

E.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4.一词多义:

①帖:A.昨夜见军帖:文告、文书。B.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贴上。

②市:A.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B.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③将:A.出郭相扶将:扶持。 B.将军百战死:将领。

5.互文的翻译: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军和壮士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多年以后,有的战死了,有的回来了。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译文:雄兔、雌兔都脚步跳跃、双眼迷离。

6.成语: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能我是雄雌。”

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别真相。

7.思想内容:

它叙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十多年以及立功后不接受奖赏而还乡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

8.文章结构:

第一、二段:从“唧唧得唧唧”到“从此替爷征”,木兰得征兵的消息,准备代父从军。

第三段:木兰做入伍准备和赴战地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四段:概括记叙木兰十年征战的情况。

第五段:木兰入朝受赏,向天子表明了不受官爵,解甲还乡的请求。

第六段:木兰与家人的欢聚,改装后同伴的惊讶。

第七段:以兔作比,写出木兰的豪感,表现了人们对女英雄的赞美。

9.木兰的形象:

6.木兰诗的分析 篇六

木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部, 距离黄陂城区约30km, 距离武汉市中心城区48km, 享有武汉后花园之称, 被明代诗人屠达誉为“西陵最胜, 盖三楚之极观”。

木兰山景区, 有着15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是流芳千古木兰将军的故里, 因木兰将军而得名。木兰山景区也是千年香火鼎盛的宗教圣地, 其宗教活动始于隋唐、兴于明清, 民谚中流传的“木兰山的菩萨应远也应近”就是由此而来。同时, 木兰山独特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和发育、保存完好的蓝片岩、红帘石片岩, 距今有7.5亿年历史, 这些地质遗迹都保存完好, 是非常珍贵的科考、科普旅游资源。

鉴于木兰山景区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地质资源, 对木兰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 有助于充分发挥该景区的资源优势,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并转化为经济效益, 使该景区资源得以持续利用。

2 景源筛选与分类

此次参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对木兰山风景名胜区的景源进行了筛选和分类。

据表1统计, 木兰山风景名胜区景源涵盖国家标准的3大类, 9中类, 26小类。

3 旅游资源分析

3.1 景源类型结构

基于表1的分析, 木兰山风景名胜区的景源类型覆盖面广, 其中自然景源与人文景源均相当丰富, 分别占总数的50.9%和46.5%。其类型结构具体见表2。

在上述景源类型的统计中, 由于少数景源包含多处景源点, 故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为该地段的景源名称, 实际景源点比上述统计稍多。

3.2 景源等级分析

在对景源进行筛选和分类的基础上, 对风景区的景源进行了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 并参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50298-1999) 景源分级标准———91~100分定为特级, 81~90分为一级, 71~80分为二级, 61~70分为三级, 51~60分为四级。结合木兰山风景名胜区景源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 并对该风景区的景源进行了等级评定。具体等级评价结果见表3。

4 旅游资源评价

4.1 资源特色

木兰山山势嵯峨峭拔, 松柏叠翠, 结合民间传说, 形成八大景观———“金砂射日”、“溪沉碧玉”、“紫金月桂”、“龙石云驭”、“神岩耸翠”、“棋盘太极”、“天门石梯”、“海眼神风”。此外, 还有雄伟辉煌的古建筑群, 游龙盘旋的木兰古寨垣, 连绵不断的石阶小径, 灿如群星的回廊亭榭, 将参差崎岖的山峰连为一体。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基岩裸露、岩脉遍布和自然造化的沧海桑田留下无法磨灭的痕迹, 为科学探察之旅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1500余年的宗教历史, 留下了数不清的宗教遗迹。木兰山的庙宇, 始于隋, 兴于唐, 盛于明, 先后建有7宫8观36殿, 总面积达3万m2, 其特点是“佛中有道, 道中有佛”。当年香火旺盛, 二月花朝, 香客接踵。这些宫、观、殿古建筑依山而立, 斗拱飞檐, 雕饰精湛, 其建筑方法是木结构不用钉楔, 石结构不用泥浆, 交错嵌压, 层层相叠, 只在关键部位施以糯米浆加固, 竟能一柱擎天, 万古长存, 称之为“木庐干砌”。

享誉世界的木兰文化、木兰精神使秀美的自然山水打上了人文精神的烙印, “唐木兰将军之墓”、“木兰殿”、“将军坊”等纪念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载体, 更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山上植物种类数以千计, 其中林木过300多种, 药材和芳香植物布满山岩, 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植物是木兰花与双哼柳。木兰花被誉为木兰奇葩, 该花色彩红艳, 单瓣 (属茶科) , 每年3、4月花开, 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其中一颗花木, 树龄达1100多年, 每年花开万朵, 相传是木兰将军剑剖丹心滴血化作而成。双哼柳生于磨针涧门前, 树围约6m, 高约30m, 相传是仙人磨针滴水滋润成长。20世纪80年代初, 双木突然发出哼声, 而后游人称此树为双哼柳, 又名双宝树。

概言之, 木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可概括为“古寨宗教、木兰文化、地质奇石、红色热土、青山绿水、避暑胜地”。

4.2 旅游竞争与合作分析

从武汉市近郊环城游憩带上的宗教名山或文化遗产名山来看, 有新洲的道观河、蔡甸的九真山、江夏的龙泉山。这些名山都拥有幽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就文化的内涵和多样性来相比, 木兰山拥有的道佛儒三教共处与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木兰文化更具竞争力。同时木兰山风景名胜区是木兰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 奇特和明显的地质景观在国内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从资源类型上, 木兰山作为一个风景名胜区, 以宗教文化旅游为主题, 与木兰天池的峡谷体验、古门山景区的地貌景观、木兰水乡的渔乡风情和木兰湖的度假休闲形成了优势互补的主题产品, 拓展了旅游线路, 因而能延长游客在木兰生态旅游区的停留时间, 有利于共同打造一个功能愈加完善的木兰生态旅游区。

4.3 风景区核心竞争力与开发利用

4.3.1 风景区核心竞争力

其核心竞争力有三:木兰故里, 宗教圣地, 地质奇观。

4.3.2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

宗教区的主要功能体现为宗教朝觐、宗教仪式观光, 应着重打造宗教文化氛围, 对宗教区内未能体现宗教文化特色的建筑予以拆除, 不相关的参与活动以及商业行为要进行撤销, 特别是该区的很多销售摊点, 应集中规范管理。对部分地段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 重建其古风貌。

大力挖掘木兰文化:目前仅有的木兰将军牌坊和木兰文化城对木兰文化的阐释是相当贫瘠的。规划建议于小庙文化区北端开辟新的木兰文化区, 大力收藏木兰文化实物, 诸如图片、照片、绘画、木雕、瓷器等, 开展木兰朝拜、木兰映画、木兰兵器展、木兰从军记演出等活动, 着力打造厚重的“忠孝勇烈”与“巾帼英雄”的形象。

木兰山是木兰地质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区域, 石景区又是木兰山奇石最多、最明显的区域, 其功能不应仅仅局限于观光游赏, 应依托博物馆和地质奇石、独特的构造遗迹开展地质科普教育。近期主要完善地质科普解说系统。

森林旅游区植被茂盛, 品种繁多, 山路迤逦, 空气清新, 是进行远足, 亲近自然等游憩活动的优势地区。应依托本区的自然环境优势, 引进多种多样的户外运动项目, 休闲体验项目, 控制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小木屋、露营地等, 让游客置身于大自然中, 放松心情。

5 结语

木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可概括为“古寨宗教、木兰文化、地质奇石、红色热土、青山绿水、避暑胜地”, 而其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木兰故里、宗教圣地和地质奇观三方面。

鉴于此, 木兰山风景名胜区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 一是宗教区应着重打造宗教文化氛围, 充分体现宗教朝觐、宗教仪式观光的功能;二是木兰文化区要深挖木兰文化, 丰富木兰文化的表现形式;三是不断完善木兰山石木兰地质博物馆的地质科普解说系统;四是森林旅游区应集中体现原生态的大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保继刚, 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72~95.

[2]方幼君.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6.

[3]孙秋华, 秦安臣, 董海岳, 等.野三坡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1) :436~443.

[4]任健滔.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2.

[5]王安宁.沾益海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产品开发[J].林业调查规划, 2013, 38 (1) :90~93.

[6]何佳.木兰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分析及其市场定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27) :94~95.

[7]梅莉.黄陂木兰山考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9 (6) :102~105.

[8]熊继红, 张惠琼.湖北省木兰山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6) :66~69.

[9]姜英朝.河南省嵩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资源与产业, 2009, 11 (2) :51~55.

7.花木兰与《木兰辞》的故事 篇七

凤凰山里出凤凰,人中有凤凰,一凤一凰都出在了花家。这里,就是传说中花木兰的故乡——万花山。然而,花木兰并不只是一个传说。

在花木兰没有成为英雄之前和其他的娃娃一样,在木兰的村庄里拦羊、放牛、耕读,学习骑马射箭。她是花弧的第三个女儿,大姐花木莲、二姐花木恪,小弟花木丹。应该说,她们生在花家是幸运的。父亲花弧当年差一点儿就成了将军,退役后就精心培养这几个孩子,教习他们兵法骑射,习武学文。

在那样一个动荡年代里,战争频发,花弧和家人曾经几度离散。在那些流落的日子里,母亲朱氏拉扯着花木莲、花木恪饱受离乱,过了好些苦日子。像许多上了战场的男人一样,花弧数年不归,传说他死了。可是他又死里逃生荣归故里,留下了累累伤痕,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于是,花弧终于可以不用征战了,回到家里和家人团圆,又和朱氏生下了花木兰和花木丹。花木兰出生的时候,有凤鸣焉,曰木兰木兰,取名木兰;花木丹出生的时候,万花山上的松柏之间,忽然在一夜之间花开五色,有凰名曰:木丹木丹,遂取名木丹。这两个孩子诞生,为花家带来了安定和好运。

有一天,花木兰和花木丹都中了邪,无论怎么都没办法。忽然从门外来了个行脚僧,说了一番话便都好了。临别行脚僧说花木丹不能与异族女子通婚,否则姐弟二人永远不能再见面,不然的话会有一场血光之灾。

花家的这几个孩子都是眉舒目展,长得好看。老大花木莲最是出落,也最是心灵手巧剪得一手好窗花,可惜跛了脚,没学成什么本领,嫁给了赶牲灵的行头。老二花木恪却恰恰相反,文武双全,号称“天下第二”,破格成为小吏。

这后来出生的两个小的,却刚好颠了个倒。老三花木兰英武矫健徒手搏狼,而他的弟弟花木丹却是温柔善良怀中抱兔。姐弟二人差了六岁,一个假小子,一个假女子,家里人带他们到街市买衣服,时常分不开谁是男娃谁是女娃。

在木兰的村庄里,她们平静地生长着。直到花木兰十八岁那一年,柔然大举进攻。大姐花木莲的丈夫,在赶牲灵的行头中,与柔然骑兵迎面相遇,为了掩护同伴逃生,奋勇冲向敌军战死。花木莲年纪轻轻二十八岁就失去了疼爱她的丈夫,留下一双儿女,一个背在背上,一个拖在手中。

北魏可汗大举点兵,全国上下从十五岁到五十岁,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男丁到前线参军,点兵的名册上每一卷都写上了花弧的名字。花木兰一家,五十四岁的父亲年迈多病,而十二岁的花木丹年纪尚小,都上不了战场。

一家人一筹莫展,花木兰更是着急,忽然她想到了家里最有本事的二姐花木恪,由于她已经是小吏了,花木兰劝她代父出征。此时,二十四岁的花木恪早已到了出嫁的年龄,可是花木恪一心想要找个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一直迟迟未嫁。为了前程,花木恪不可能延误自己的婚期。

夜已经很深了,花木兰面对着一张织布机,想起惆怅的父母和新寡的大姐,唉声叹气了很久。她不愿意看到年迈的父亲再去上阵,更不愿意看到年幼的弟弟去参军,就做出平生最大的一个决定。可是,花弧已经下定心,以自己战场一死免除一家人抗拒兵役的后果。在临行之前,他唯一要了却的心愿,就是看着花木恪出嫁。在花木恪的婚事前一天,花木兰和花木丹赶着车去了趟街市。花木兰置办了一些灶头,早早地把花木丹一个人打发回去。接着,又到兵驿找到了父亲的故人,交割事宜之后领了些官银,分别在东西南北街市买齐了坐骑披挂。

这一天,花木兰直到夜黑了回来。花木恪的婚礼上张灯结彩,生女犹得嫁彼邻,花木恪也算如愿以偿。办完了花木恪的婚事后,花弧就要奔赴前线了,他已经暗中立下了遗嘱,嘱咐花木兰照顾好一家人。可是从早到晚,谁也没有再看到花木兰的身影。后来,才发现了花木兰的一封书信。此时,她早已奔赴在行营的路上了。

原来,花木兰昨天已经报到过了,说自己是花弧的儿子要替父从军;为了不让人发现,从几个不同的地方买齐了装备,寄存在离家不远的一家驿站。当晚彻夜没有合眼,第二天天不亮就蹑手蹑脚起来,朝着家的方向拜了几拜,趁着启明星尚见,一路小跑出了村庄。到了驿站早早取了坐骑,随着队伍向黄河方向去了。一家人谁也没有想到花木兰瞒天过海,不知不觉提前走了一天。

事已至此,生米做成熟饭,想追也追不回来了。看到木兰留下的一封书信,早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了,花弧老泪纵横。花木兰在信中说,哪怕女人全部战死,也要为花家留下一个男人,留下一个读书的种子。

三年后,花木丹带着一株牡丹花,踏上了长安游学的道路。

乐府三千盲人,操弦听音,长安水边多丽人,这一切都使花木丹感觉到耳目一新。但是讲究门第的社会,公子哥们根本就看不起这个从北地来的少年。花木丹只有以自己加倍的刻苦用心学习本领,远离浮华奢靡的风气。因为自幼通晓音律,花木丹的天赋和才华,让乐府教师无名氏对他刮目相看。

无名氏本来有名,他叫燕赤霞,据说正是《孔雀东南飞》的作者。因为长相奇异似张飞,为人怪异多白眼,再加上姓燕似是北地之人,又偏说从南方来,燕赤霞屡屡为世人所诟。殊不知,人不可貌相,燕赤霞只是怀才不遇。

花木丹天性质朴勤奋好学,就连德高望重满园桃李的长老也很注意他。

花木兰自从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之后,还是被校官发现了。但是,一来校官从前是花弧的部下,与花弧共过事,二来前方战事吃紧,也就没追究。幸而,从本地招募来的新兵都被编在了不同的行营,所以花木兰竟然没有被故人发现。

nlc202309090622

三年来,花木兰吃苦耐劳,再加上以前经过花弧调教,原本就训练有素,很快就适应了军营的生活,表现颇为出色,屡屡立功。校官深深感到了老花弧的调教有方,不但没有揭穿花木兰的这一重身份,反而在他新近被提拔为将军后组建了木兰营。从此,花木兰也就从一名协助管营正式成为了木兰营的营长。

这时,正逢赫连勃勃新死,诸王子争立,匈奴内部动乱。北魏一代雄主拓跋焘抓住时机,一场决战匈奴的战役拉开了序幕。在一次城外的侦查中,花木兰与匈奴王子邂逅,但是他们彼此都不能暴露自己真实的身份。

他是匈奴王子中最英俊的一个,只因为从小流落民间,失去了继承大统的机会。在王子看来,匈奴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拥有广袤的草原。而他的父亲赫连勃勃苦心经营的“统万城”恰恰是他们最致命的弱点,因为匈奴自古人少,适合在草原和大漠打游击战,常常使得千里奔袭的汉人找不到攻击目标。而今一旦把自己困入一座城池,那么城池筑成之日,便是日后国灭之时。

英雄所见略同,花木兰和匈奴王子的见解不谋而合。花木兰熟读《史记》,留心匈奴人自古驰骋草原深谙游击战术,而广袤无垠的草原和大漠正是他们消耗敌人的最佳战场。从前汉人往往兴师动众大军征伐,却每每因为找不到决战主力,常常远道而来无功而返。因此,汉人和匈奴形成了长城沿线的划分的格局,千百年来双方谁也没有把对方征服。而今,匈奴一旦逾越,企图在长城以内固守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那么对于一举歼灭匈奴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王城之内,匈奴王子曾经哭着向父王赫连勃勃进谏。直到赫连勃勃临死的时候,才幡然醒悟,意欲把王位传给这个王子。然而,匈奴王子羽翼单薄,再加上诸位兄弟因为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王子审时度势,断然不能接受父王的遗愿,而是筹备补救的办法,他要弃城而走,率领一支骑兵把敌人引向大漠。

在王城外,拓跋焘亲任统帅,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常常出现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有一天,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引起了统帅的注意。带领这支部队的正是花木兰。营中军士平时也不分什么列队行伍,打仗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带队的花木兰也经常不按常理用兵,但是常常能够出奇制胜,神出鬼没,克敌制胜。

拓跋焘一眼就看出来花木兰是一个难得的将才,有心要重用他。花木兰终于得到了机会,向拓跋焘献上了围困匈奴的奇谋。听了花木兰的见解,拓跋焘顿时茅塞顿开,最终下决心改变了战略,从而改变了战争的局面。

几年来,魏军与匈奴展开的都是正面对决,大小战役彼此之间互有胜负。旷日持久的消耗,使得双方都没有力量战胜,也都不肯放弃。

一场十月围城开始了。魏军中,出现了一位带着面具的先锋,他在战场上挺身而出,有万夫不当之勇,采取声动击西、围点打援的战术,每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在匈奴的营中,也有一支格外勇猛的精锐部队,常常令魏军损失惨重。有一天,这两支部队终于遭遇了,双方厮打得难解难分。

最后魏军弃城而走,匈奴无功而返,各自退让一步。这一次,正是花木丹和匈奴王子在战场上的相遇。他们实力相当,彼此都放过了对方一命。

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彻底胜利的一方,也就有彻底失败的一方。魏军终于大获全胜,掳掠了大量的财货,长安皮货和奴隶的价格因此而大跌。

在王城的废墟中,一个女孩手捧兰花站立着一动不动。眼前的人们纷纷倒地,一群放箭的军士正在射杀着奔跑的俘虏。这一次魏军大获全胜,正是及时采取了木兰的战术。但是,对俘虏的处置却不是花木兰能够控制的。但他总算说服了军中的将士,只有朝北跑的才能回到草原,才能重新成为我们的敌人。

“快朝南跑——”,一个沙哑的声音一声叫喊。忽然,这个小女孩听见了花木兰的声音,转身朝南跑了。魏军的弓箭终于放过了废墟中的最后的匈奴。

战争结束了,木兰从营长升为将军。可是离回家的路还有多远呢?家里的人还不知道自己是生是死呢,花木丹也送出去上学了吧?

在长安学府中,一位翩翩公子花木丹和那位横眉竖眼的燕赤霞成了莫逆之交。当时长安的文人之间,弥漫着一股虚伪浮华的气息,燕赤霞和花木丹都被当成另类。但是,他们二人却成了知音。燕赤霞的《乐府诗》每每被花木丹用心揣摩,他根据自家故事开始创作《木兰辞》,但是却一直没有花木兰的下落。

其实,谁都怀疑花木兰是否活着,打仗毕竟是生死无常,九死一生。

但在花木丹心中花木兰永远活着,仿佛一转身之间就回到了家人的身边。

可毕竟,又是那样遥远,生死未卜,死亡也许就在不久的过去,遥远的将来,或者就在来不及眨眼的下一刻。

结束了与匈奴的战役,北魏与柔然展开了一场更加旷日持久的战争。北魏的将士们每一次出征,都能看到他们带着面具的战神,于万千军中取上将首级,令神鬼胆摄,他就是花木兰。但是,没有人知道每次攻下一座城池,花木兰都要打听匈奴王子的下落;也没有人知道木兰遮住了自己的面孔是害怕王子认出来。但是,自从那一次战场上相逢以后,花木兰再也没有找到王子的下落。

公元439年,北魏政权终于统一了北方,结束了五胡十六国时代,与公元402年取代东晋的宋政权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历史进入到南北朝时期。

战争结束了,木兰将军成了木兰元帅,整整打了十二年了,木兰再也不想打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长安水边的花木丹此时正在继续着《木兰辞》的创作,此时他仿佛看到了那离家十二年的姐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此时,花木丹其实还没有姐姐花木兰的消息,他更不知道花木兰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他只知道战争一结束离姐姐回家的日子就不远了。花木丹游学长安,虽然有子建之才,却生不逢时,只混得一个乐府助教的职位,每每和乐府教师燕赤霞放浪形骸,二人渐渐浪得长安酒徒的虚名。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就在花木丹心灰意冷的时候,兰花郡因为一曲《敕勒歌》,让乐府助教花木丹眼前一亮,原来天下也竟有这等标致之人!兰花郡也一样眉清目秀,正与花木丹年龄相当,志同道合,久而默契,常常秉烛夜游。兰花郡,字子兰,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总是带着兰花。

nlc202309090622

然而,花木丹并不知道这位气质如兰的公子本是女儿之身,更不知道她为何要隐去自己的身世。他是和哥哥兰若一起从北地而来流落长安相依为命的。

本来在他们推心置腹的长谈中,兰花郡是可以把一切都告诉他的,似乎都已经就要说出来了。可是,花木丹是那样单纯,没有一丝邪念;兰花郡最终还是欲言又止。在兰花郡的心目中,花木丹是那样的完美,那样的雍容华贵,就如他的木丹花。这是花木兰离开家乡时带来的一株,如今眼看都快成林了。

鲜艳的木丹花夺人眼目,常常让人流连忘返,长安唯独此处有此花。

有一天,花木丹连人带花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归来见天子,天子坐名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花木兰回乡的消息到底来迟一步,花木丹从此不知去向没了消息。

自豪而又快乐的英雄花木兰,过了黄河,过了无定河,过了乾坤湾,望见了肤施水,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木兰一路轻骑,终于回到阔别十二年的故土。

只见喜鹊枝头,花家人谁也没有想到是木兰回来了。自是欢天喜地,杀猪宰羊,不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一句其实是后来的补叙。其实,当时美中不足的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候,没有木丹的身影。

正是那一片成林的牡丹,给他带来了意外的灾祸。原来学府长老发现了木丹花天下稀有,暗起贪念,只是碍于名节,无从下手。凑巧遇上了北魏初平,朝廷一年后要在洛阳汇集天下文士,献文于朝,歌功颂德。于是,学府就要有所贡献。而长老认为,花木丹的那一片牡丹花,就是他最好的主意。

一年后的聚会,果然就被定为了牡丹花会。如果牡丹花会一旦成功,花木丹或许就可以一举成名天下皆知,那么离他见到花木兰的日子真的不远了。单纯的花木丹就这样离开长安,在洛阳城外辛辛苦苦地培育起了他的牡丹花。

殊不知这原本只是一场阴谋:牡丹花花养好之时,便是花木丹遭劫之日。但是这一切,早已看在另外一个人的眼里。花木丹的才华终于引起了长老的妒火,一直企图阴谋暗害他,只是因为木丹花迟迟不开。最近花木丹在长老那里常常动辄得咎,每每因此而寝食难安。燕赤霞心知长老虽有识人之眼,却并无容人之量,长老断然与花木丹不是同路中人,而今却要如此提携定非真心,必有蹊跷。果然,在去木丹花会的路上,花木丹先是意外坠车没有损伤,继而又差点被麻袋闷死。

一年多了,还是没有花木丹的消息。花木丹失踪,谁也没有告诉花弧,都说过几天就回来了。就连花木恪都回来了,还是没有花木丹的消息。

花木恪虽然和花木丹同在长安,却早生分了。花木恪虽然已在长安城做了女官,但是她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花木恪听说花木兰凯旋归来,就想走花木兰的门路升个一官半职,一看花木兰最是在意花木丹,就身返回长安去打听花木丹的消息去了。一打听,就打听到看起来对花木丹颇为器重的学府长老那里。

牡丹花会,长老名利双手,终于达到了掌修国史的目的。

花木兰本来想亲自去长安打听,传闻拓跋焘南征途中几乎遇险。花木兰亲自前去,准备调拨人马奋力相救,却是有惊无险。原来拓跋焘意欲南征,想请花木兰作为主帅,花木兰几番推辞,拓跋焘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

花木兰坦诚心迹,说出了自己是女儿之身,只因国仇家恨才想到替父从军。从今,如今北方平定,愿意回乡务农稼穑,织布绣花。拓跋焘也不好再强人所难,只好一声大笑,花木兰原来是个女的,且放她回到故乡去罢了。

花弧直到闭上眼睛,也没有等到花木丹回来。他只有将所有的期望,都托付给木兰,嘱咐她以后好好照顾弟弟木丹。可是花木丹究竟在哪里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关中道上,四月,翩翩飞雪。花木丹正和自己情投意合的至交好友兰花郡一起在返乡的路上。

原来花木丹并没有死。在花会之前燕赤霞便识破了阴谋。正当木丹被一个麻袋装进去,扔在马车上准备抛到荒郊野外,孰料,驾车的车夫夺路而逃,原来是兰花郡和他的哥哥兰若劫了马车接应。虽然他们被人识破,但毕竟好不容易得以逃脱。这一天,也正是花木丹终于得到了花木兰消息的那日。

牡丹花会,乐府教师燕赤霞演奏了新作《木兰辞》轰动洛阳,一举而成为千古绝唱。兰花郡和花木丹一路逃回长安,向花木丹的故里去了。

而兰花郡的哥哥兰若哥哥又返身回到洛阳,他是给燕赤霞送葬的,把他送到了千里之外的东南故里,终于了却他平生的心愿,与他的妻子终于生不能同室,死必同穴。故无名氏者,本燕赤霞也,后每为《聊斋》所用,终不可考。

但故事并未到此结束,否则《木兰辞》的作者一定天下皆知。其中更有隐情,便是那花木恪终于问到了花木丹的下落,竟然在蛛丝马迹中得知与小弟在一起的兰花郡竟是匈奴公主。而告诉他真相的长老假装慈悲,说花木丹完全有可能遭受劫持。而花木恪当年自从出嫁后,也迁到了长安,而且特开一例,久为女官,她依理揣测,既然兰花郡身为匈奴公主,那么她的哥哥必然是匈奴王子。长老听花木恪这么一说,就更加坚定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匈奴复国的秘密。

此时,花木兰在返身的途中,去了长安追查花木丹的下落,木丹花都没有了,看来不会在长安找到花木丹了。这个时候,花木兰正好遇见了花木恪。

花木恪就花木丹与兰花公主和匈奴王子的事情,一并告诉花木兰。花木兰忽然记起了多年前行脚僧的话,说花木丹不能与异族女子通婚,否则会有一场血光之灾。如果花木丹现在还活着,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和匈奴公主在回家的路上。想到这里,花木兰快马加鞭追回家里,她必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姐弟二人终于相见,但是,花木丹却把敌人引回家里。花木丹果然还蒙在骨里,还不知道兰花郡真实身份。这天晚上,兰花郡磨刀霍霍,她永远不能忘掉这声音。夜半时分,一个黑影闪过,花木兰遇刺。

上一篇:参加研讨会德育心得下一篇:上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