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寻访

2024-09-21

红色足迹寻访(精选12篇)

1.红色足迹寻访 篇一

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学校:朝阳镇向阳小学 辅导教师:李朋信

红色,是美好的颜色,是中国人的颜色。在我的心目中,铭刻着一首首生命和鲜血交织的赞歌。我热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鲜艳,象征美,象征活泼和朝气,更象征着我们青少年在成长的健康之路。

我们小学生,更应该走红色之路。红色之路是一条必胜的道路,是一条美好的道路,是一条光辉的道路.红色之路指引我们前进,指引我们爱国,指引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为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抛头颅,洒我热血。我们应当从小就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远大理想;肩负着爱国爱民的崇高信念;发扬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就是爱国的根本。我们现在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抓紧时间,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

什么是“红色之旅?”“红色之旅”就是要沿着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去参观、瞻仰那些革命纪念地、标志物,缅怀先辈们的革命业绩,体验他们的革命经历,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使我们受到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启迪,意志的激励,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这就是“红色之旅”。就让我这个“红色”导游,带你们走进这些革命纪念地,去聆听一个个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吧!

“开天辟地,党的创立”中国共产党是在上海的望志路106号和浙江嘉兴的红船上宣告成立的。它昭示着:一个苦难的中国要永远成为过去,一个光明的中国将出现在世界的面前。“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这是诗人赵朴初在龙华烈士陵园,为纪念龙华殉难烈士做的一首诗。他们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向世人宣告:中国共产党员是千锤百炼用钢铁打成的,是永远杀不完的„„

“革命摇篮,领袖故里”说到领袖,我们就会想起领袖毛泽东。毛泽东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里。“我要以救国救民作为自己崇高的责任!”这操着湖南乡音的话语,饱含着深深的爱国激情,是那样炽热的把“民族精神”的光谱,燃烧得何等明亮!为了纪念烈士们,解放军就把:8月1日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历史转折,出奇制胜”“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所谓的出奇制胜就是“毛泽东正确的作战原则”、“四渡赤水出奇兵”《长征组歌》里的响亮歌声,再现了红军四渡赤水的神气行动„„

“坚苦卓绝,革命奇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如今,中国,努力开拓新的科技,研发更厉害的武器,红军留给后人,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我们要感谢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勇往直前,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快乐生活。

沿着红色之旅,我们寻找着先烈的足迹,跟着红色的旗帜,我们健康的成长,前行的路上,一定会留下我们坚韧不拔的脚印。

2.红色足迹寻访 篇二

与启程时一样,延安也下起了绵绵细雨,伴随着星星点点的小雨点,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立建率队的媒体寻访团与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陆长安在延安“胜利会师”。随后,媒体寻访团踏着先烈的足迹,先后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中央社会部机关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并重点参观了中央大礼堂。通过现场展示的实物、历史资料,寻访团成员深切地感受到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踏着厚重的黄土地,媒体寻访团完成了历时10天的寻访工作,今天他们在陕西延安顺利结束了红色之旅,明天就要重回工作岗位。作为印刷媒体,他们肩负着与当时的红军印刷人一样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把整个印刷业的信息传递出去,引导大家发现印刷之美,坚定大家的信念。

愿经历过红色洗礼的中国印刷业的未来更加美好壮丽!

“今天,我们在延安顺利结束我们的红色之旅,明天我们就要重回工作岗位。作为印刷媒体,我们肩负着与当时的红军印刷人一样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把我们整个印刷业的信息传递出去,引导大家发现印刷之美,坚定大家的信念。此次重走长征路之旅已经告于段落,但整个印刷业的长征之路还在进行中,而且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印刷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我们全体印刷人能够将红军长征精神应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印刷人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辉煌的印刷强国而奋斗!”

3.“寻访红色足迹” 篇三

红色精神就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世界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学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互相传播和融合的同时, 西方思想文化也不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碰撞日益剧烈,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会长期存在,这些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利益观,产生着很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和思想道德建设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蔓延;互联网和一些娱乐场所传播不良文化有害信息严重侵蚀青少年的心灵;“黄、赌、毒”以及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这些丑恶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如何使革命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衔接,亟需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寻访红色足迹的历史契机:

2011年,恰逢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以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对于加强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继续发挥指导性意义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民族解放事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革命先烈和革命群众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英勇捐躯,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很多著名的革命历史遗址、革命英雄人物纪念馆、纪念碑等,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及其革命精神,这些都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与文化资源,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的内涵,我们应充分认识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动员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将红色资源建成集爱国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于一体的爱国教育基地,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革命传统,塑造美好心灵的主要载体。让红色资源通过有效地载体,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讴歌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振奋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全国上下都笼罩在一片红色氛围的有利契机下,利用暑期时间寻访红色足迹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于是,我们成立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到红色革命圣地——沂蒙山区,走访革命前辈,实地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亲身感受红色革命文化对我们的熏陶。

三.国家政策对红色文化的支持:

江泽民同志说:“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的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遭粕,很好的继承这珍贵的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和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相关规定:

1.深入发展红色旅游。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努力探索创新,有效整合资源,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深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建设,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紧密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强化红色旅游功能发挥,把红色旅游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2.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使城乡环境面貌有较大改观、社会服务水平有显著改善、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有明显提高。城市要以社区为重点,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等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村镇要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小城镇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行业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共铸诚信、文明风景旅游区、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树立行业文明新风。

四.红色革命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政治意义

寻访红色文化,就是重温我党光荣历史,重走胜利之路。让人们感受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挖掘红色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搞好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文化意义

红色文化是党史,中国革命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的生动体现。中国革命斗争遗留的各种纪念物,不但具有政治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寻访红色文化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通过寻访红色文化,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以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了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经济意义

通过对红色景点考察发现大多数革命遗址地位于尚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寻访红色文化,把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寻访红色文化,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红色文化的发展,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寻访红色文化,是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一项创造,她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

五.选题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无数的中华儿女用生命撑起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回首岁月,在历史的长空中回荡的是那一声声此起彼伏、激荡心胸的呐喊声,首望当下,展现的却是那一副副前仆后继的壮阔画面,一曲革命歌曲传唱至今,弥漫在民族奋进的每一个角落,激荡起多少的心潮!英雄们如夜空中灿烂的群星,照亮了整个神州大地!他们为了那份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走过了无数的坎坷之路,他们为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建造了永垂不朽的中国,他们的名字被永远的载入史册,他们的精神将在神州大地上万古流芳„„革命老区铸造了一批批的时代英雄!

“硝烟远去六十年,当年游击沂蒙恋。浴血沙场取胜利,全靠人民来支援。离别沂蒙六十年,当年青丝白了头。岁月难留心中事,唯把老区深思念。”这深沉的诗让我们心头压上了一丝沉重感。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民群众为游击队送情报,送粮送药、救伤员、掩护战士,出现了许多父送子、妻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敌人对此恨之入骨,疯狂地对老区人民进行围剿扫荡,烧房子、抢财物。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随着光阴飞逝,这些当年在老区浴血奋战的游击战士,今天都已年过古稀,大多数年龄都在80岁以上。当年青丝热血,而今满头银丝白发,步履蹒跚。这难道不让我们沉思? 让丰碑代代传、让老区精神代代相传!

革命老区是英雄们聚集的地方,是一场血腥战斗的起始点,这里有着奋斗的气息,这里永远不会被人民忘记。让我们感受英雄们的先进事迹,弘扬革命的优良传统,树立光辉的人生典范。

4.寻访红色足迹主题征文 篇四

登上俊林山,寻访刘俊林

茶业口镇中法山小学四年级 陈鹏

在我们莱芜北部、古长城脚下,有一座俊林山。这座山原来叫火龙台,后来改名为俊林山。这跟一位英雄人物有关。他就是刘俊林。今天,我们身着统一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寻访他的足迹。此刻,我的眼前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和满眼绿色的树林。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烈士的身影,望着面前陡峭的悬崖,我仿佛听到了当年激烈的枪声„„

1944年4月的一天,日本鬼子对我茶业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刘俊林所在的茶业区民兵奉命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撤退。刘俊林是队长,带领李文富等人5人埋伏在交通要道上,伺机袭击敌人,牵制敌人。为了拖延时间,他们从王庄西北面把敌人吸引到“火龙台”山上,大量的敌人被牵着鼻子上了”火龙台“,刘俊林五人边打边退,为主力部队撤退赢得了时间,但是他们却被敌人重重包围。

看到情势不好,刘俊林告诉战友:宁可牺牲生命,决不做敌人的俘虏,枪在人在!看着敌人越来越近,其他三名战友已中弹身亡,刘俊林和李文富边打边退,一直打到悬崖边上,再无退路。刘俊林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抱枪来到崖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纵身跳崖,以身殉国,那一年刘俊林23岁。

这座千年的古镇历经了历史的变迁,记录着小镇人民反抗斗争的记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冒着绵绵细雨来到纪念碑前,密密麻麻的雨丝无声无息的落在纪念碑上,好像怕打扰了革命先烈们休息一般。纪念碑的顶端耸立着一颗五角星,经受多年的风吹雨打仍巍然毅立着。蒙蒙细雨仿佛给大地挂上了一层薄薄的帘子,可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依然鲜艳夺目。周围挺拔的松柏像士兵一样在四周守护着我们的英雄。

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是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次的寻访活动结束了,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历史的红色足迹是革命先烈们踏下的,未来的红色足迹要靠我们新一代踏下。不忘历史,振兴中华!

5.寻访红色足迹活动总结 篇五

兰考作为省内一个红色革命基地,以人民心中的好干部——焦裕禄为代表的革命精神更是当今社会人民学习的好榜样。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带着对焦裕禄同志的敬意、对党历史发展的肯定与信心展开了重温红色之路,延续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传递爱国之情的红色之路。

我们首先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听着讲解员对焦裕禄前辈生平实际的介绍,让我们对兰考如今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重新的认识,是焦裕禄同志让兰考人民摆脱了当地的盐碱地,解决的人民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带领人民向致富路出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走出纪念馆,我们带着对焦裕禄前辈深深的敬意,瞻仰了焦裕禄烈士陵墓,随后我们又来到焦裕禄当年栽种的焦桐,看着这颗生长旺盛的焦桐,正象征着如今兰考人民红红火火的生活,也是焦裕禄前辈毕生心血的一个见证,在这里问也遇见了一些革命老战士,他们向我们讲述了焦裕禄同志的贡献、兰考一步步的发展,他们的眼神中是满满的敬意与怀念。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我们又通过调查问卷表的形式在百姓休闲娱乐的广场、老革命党员居住小区、以及生活小区等地的不同人群进行了调查,听听他们心中的焦裕禄形象,最后我们拜访了革命老党员,再次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礼。焦裕禄同志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他这种为民爱民亲民的作风,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

当然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我不仅仅对焦裕禄同志有了更为深切地了解,更是对他充满了敬佩,他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对我今后做事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首先是我们再决定做每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计划,事先要把做每件事情的流程,策划书写下来,要考虑到什么事情都不一定能按照自己的心愿走,要考虑到如果这件事情做不了,我有什么补救的办法,要有个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可能做得很好。记得我们之前有一项计划是下午在公园等娱乐休闲的地方播放焦裕禄路纪念片,让更多的人再重温那一段革命之路,但没考虑到这个投影仪以及电源等各方面的问题,最终这个计划就没有执行,真的是一个遗憾。这个问题让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再把要做的事情尽力完善到最好的时候,要要考虑到要是做不了的话,我该以别的什么方式,同样达到所要的目的。

其次是,我们遇到挫折,要能尽快的调节自己的心情,不要一味沉溺在烦恼之中。记得我们在焦裕禄纪念馆对来往的游客做问卷调查的时候,面对来来往往的游客,我们上去给人们介绍我们前来的目的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人的拒绝,有时候没给人家说清楚,就开始拍照,所以有些人就拒绝,刚开始我们感觉到很挫败,然后我们团队的成员就在一块商量问题所在。我们改变了我们的介绍顺序,我们的来意,我们也是学生,是来学习焦裕禄精神,同时也做个社会实践丰富一下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很多人听了之后都很赞同我们的做法,很乐意的和我们一块拍照留念。

其次是,我们团队之间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弱小的,只有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分工明确,有的同学负责拍照,有的同学记录等,活动完成之后,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工作,有写通讯的,整资料的,整理照片等等,大家都尽自己的一份力争取把活动做好。

6.寻访乐圣贝多芬的足迹 篇六

这个交响曲让我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音乐对人类心灵的巨大力量。我立志要从事音乐工作,于是我在中学毕业后选择了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但事与愿违,由于我急于想脱离我那时钢琴仅处于初学的水平,以便能早日弹奏贝多芬的作品,在深夜加班练琴,触犯了校规并被剥夺了我应有的练琴权利,一气之下离开了音乐院(休学),去滇西服役,做盟军(美军)军官的翻译,后来转入昆明西南联大学外国文学。我“身在曹营心在汉”,心里总抱着有朝一日再回青木关复学,继续实现学习我所热爱的贝多芬音乐的愿望。但命运又跟我开了一次玩笑,我进了西南联大后,那里的民主空气和自由的学术风气吸引了我,后来我被卷入昆明“一二·一”反内战学生运动,目睹同学被国民党特务军警惨杀,于是我就不忍心离开曾患难与共的西南联大的同学了。

我虽离开了国立音乐院,并没有离开过音乐活动。大学时代,我一直在与学生运动相结合的群众歌咏运动中当合唱指挥;在昆明西南联大和后来在北平的清华大学,只要听说哪儿有贝多芬的音乐会,我必定设法前去聆听;甚至在“一二·一”反内战学生运动中,我受了贝多芬第七交响乐的感应,写出了死难烈士的“送葬歌”,这首歌至今在昆明青少年中传唱。后来别人送我一架破旧的手摇留声机,有了借来的一些唱片,从此我便“沉溺”于音乐的海洋。一套克莱斯勒(Kreisler)演奏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快转唱片,不知被我听了多少遍,我很早就可以把它从头到尾背出来。

大学二年级选修第二外语时,同班同学都选了法语,唯独我选了德语。因为我所崇拜的大音乐家贝多芬是德国人。自然而然,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祖国--德国便成了我所梦寐的地方。解放前,去德国对我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解放后,这个梦实现了。北大派我到民主德国留学,在莱比锡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在莱比锡我学的是文学,但心里永远割舍不下的是音乐和贝多芬,在那里我不放过任何听音乐的机会,去寻找贝多芬的足迹。

我留学的莱比锡是一个充满音乐的城市。但在那里却没有多少贝多芬的足迹。贝多芬只在26岁的时候去柏林作旅行演出时路过莱比锡。历史上没有贝多芬在莱比锡举办音乐会的记录,也没有他与当地音乐家交往的记载。莱比锡有一个至今还存在的叫做“布赖特科普夫和哈尔特儿 (Breitkopf&hartel)”的音乐出版社,这是贝多芬生前出版作品最多的出版杜之一。我们可以读到许多贝多芬与这个出版社老板的通信。此外,贝多芬在世的时候,莱比锡有过一份叫《普通音乐报》(A11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的报纸,它经常追踪这位作曲家作品的演出,并刊登评论。但那是19世纪初时候的事,这份报纸现在只能在图书馆的故纸堆里找到了。

真正要追寻贝多芬的足迹,就要去他的出生地波恩和他毕生工作的城市维也纳。但当时是冷战时期,东西德还没有统一,我根本不可能从莱比锡到西方去追寻贝多芬的足迹。在莱比锡留学期间,寻找贝多芬的方式,只限于经常去听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演出和搜集对贝多芬有过影响的其他音乐家的有关知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才有机会去波恩和维也纳,其中有几次是专程为了了解我毕生崇敬的这位音乐伟人而去的。

50年代初我刚到战后满目创痍的莱比锡时,就知道这里有一个知名的乐队——格万特豪斯乐队,还有个贝多芬称为和声老祖宗的近代音乐之父约翰·塞巴斯梯安·巴赫曾经工作过的托马斯教堂。这两个音乐圣地成了我经常涉足的地方,这两个地方是也我从宿舍到课堂的必经之地。这样的涉足和拜访,可归入我寻访乐圣贝多芬的足迹的一部分。我在格万特豪斯乐队听到了许多我过去没有听过的贝多芬作品,在托马斯教堂直接加深了我对巴赫的了解,这有助于我对贝多芬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在莱比锡学习期间,格万特毫斯的常任指挥是世界级的指挥家——捷克人康维契尼。他定下规矩:每年元旦上午都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市民随便来听,不用买门票(现改为除夕演出,要买门票)。我在莱比锡的四个元旦,都是在听康维契尼指挥的“贝九”中渡过的。记得每个元旦早晨我都准时起床,梳好头,打好领带,穿上深色礼服,擦亮皮鞋,啃上几口面包,就坐上电车,听演出去了。

我一生听过多次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演出,更听过数不清的由许多著名指挥家和世界著名乐队演出的“贝九”的磁带和音碟,但我对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队的演出情有独钟。不光是由于我与这个乐队有过四年姻缘,主要还是因为这个乐队演奏出的“贝九”在速度和力度上、在对“贝九”的解读上,恰到好处,或者说更符合于我对“贝九”的理解。此外,格万特豪斯乐队还得天独厚,有个“近水楼台”,即世界闻名的“托马斯教堂(男童)合唱团”(Thomaner Chor)。我在莱比锡听到的由康维契尼(Franz Konwitschny)指挥的四次演出,每次“贝九”第四乐章都有童声参加的合唱演出。童声和女高音基本上属于一个音区,但音色不一样,女高音的音色明亮,童声柔和温暖。有了童声参加,终曲的合唱好像是来自九天之上一群天使的声音,使得这个终曲显得格外纯真与崇高。

我归国后曾两次重访莱比锡,每次都有机会到新建的“格万特豪斯音乐厅”去听音乐。一次是在我与这个城市阔别了25年以后,即1983年秋在魏玛”德国古典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另一次是在1996年去莱比锡参加我的老师汉斯·迈耶的学术成就研讨会期间。

我在新格万特豪斯音乐厅的休息厅里,看到了雕塑家克林格尔(Max Klinger, 1857-1920)塑造的著名的贝多芬塑像,这是一个世界闻名的雕塑艺术品。这个塑像主体质料是白色大理石,但座盘是用各种颜色的大理石镶嵌起来的。塑像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但总体上克林格尔的这个作品表达的是,贝多芬的音乐是美和力的完美结合。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塑像是在波恩贝多芬故居里摆的一件复制品,塑像在故居后院的一片用矮篱笆围着的草地的尽头,它被锁在一间小屋里,参观者只能远远的从小屋的玻璃窗里看到贝多芬的头。

我真正寻访到贝多芬的足迹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是在1987年,应奥地利教育部的邀请,我率领一个德语教师团到奥地利学习。我利用学习团自由活动的时间参观了贝多芬住过的地方。第二次是1988至1990年在巴伐利亚州拜罗伊特大学教书的时候,曾去过波恩贝多芬故居三次。第三次是1996年到莱比锡开会,会后专程到维也纳去寻访第一次没有看过的贝多芬的足迹和莫扎特的家乡萨尔茨堡,路过波恩时又第四次去访问了贝多芬的故居。

这期间我去过海利根施塔特(Heiligenstadt),这是贝多芬创作D大调第二交响曲和出现耳聋现象绝望而写绝命书的地方;去过贝多芬写《英雄交响曲》的地方;去过据说是贝多芬常去散步的树林和小溪,现在命名为贝多芬小径(Beethovengang)。他在那里得到了写《田园交响曲》的灵感;他去世时住的舒瓦茨施潘尼寓所(Schwarzspanierhaus, 意译为“黑色西班牙人寓所”)。可惜原寓所在二战中被炸毁,现在虽然重建,但楼房面目全非。贝多芬住得最久的地方是在维也纳大学对面称作 墨克尔巴斯台(M鰈kerbastei)楼的第四层,现在也是收藏贝多芬遗物最多的纪念馆。

贝多芬死后,维也纳万人空巷送葬,下葬的地方是卫灵公墓(Friedhof Wring)。 舒伯特在贝多芬1927年死后一年去世(年僅31岁)。根据他的遗愿,他的遗体被埋葬在贝多芬的旁边。现在这两位伟大的音乐家的遗骸都迁到维也纳的“中央公墓”(Zentralfriedhof)去了。当我看到了贝多芬最后的寓所,便产生了想去寻访卫灵公墓的强烈愿望。我沿着贝多芬出殡时送葬队伍走过的大街,找到了卫灵公墓。但到了那里,墓地大门紧闭,不能进去。我在一个土耳其小孩的帮助下,透过围墙的上方看到墓地。公墓面积不大,我按书上见过的图片,确定了位置,看到一排坟墓边上空出了有两个墓那样宽的地段,我敢肯定那里原来是贝多芬和舒伯特的下葬之处。

贝多芬的和舒伯特遗骸是1888年一起迁移到维也纳的中央公墓去的。我第一次寻访时到了公墓入口,把口袋里奥地利教育部发给我们作生活费的先令拿出来,买了两支玫瑰花,准备献到贝多芬的墓上。我的一位好心同事劝我不要花这个钱,她说:“你不要把宝贵的外币扔到水里去!”我当时无言以对。当我们到了墓地,献上了那两支玫瑰,向墓碑鞠躬时,来了一大群日本人。他们每人都抱着大捧的绚丽花束,肃穆地献到贝多芬墓碑的前面。我的同事看到了这一幕景象,悄悄对我说“你做的是对的。”那时我没有钱,第二次我和妻子同去,手里的钱比较富裕。我们买了三束,每束五支红玫瑰,不仅献给了我们一家共同景仰的贝多芬,而且还在莫扎特的衣冠冢和舒伯特的墓前各献上了一束。

1996年去莱比锡开会时,我专程和妻子去拜访了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的地方巴登 ( Baden ),还一起去贝多芬创作《田园交响曲》的地方 ——贝多芬小径,这里的绿树和小溪使我们流连忘返。

1988-1990年我三次参观了贝多芬故居,每次都在探寻:贝多芬在此处呱呱坠地后,他是在怎样一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中和在怎样的一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在音乐上又是怎样达到如此博大精深和炉火纯青的地步的?论人文环境,比起那时来现在当然是换了人间,但人间不管怎样地在换,德国还是德国。故居周围的自然环境必定也会和过去大不一样了,但莱茵河毕竟还是像过去一样静静地流淌,河两边的山峦谅来还是和那时贝多芬所看到的不会有什么变化。我一直想从这些不变的景物中更多地体会贝多芬之创作崇高和伟大的原因。

国内把贝多芬尊称为“乐圣”。这个称号对贝多芬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他的音乐博大精深和对世界影响巨大而深远,与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对世界的影响的巨大而深远媲美,的确称得上是一位音乐圣人;第二,贝多芬有着和他的音乐一样崇高的人品。

贝多芬的音乐和一切高尚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洗涤人的灵魂;可以催人向上,远离浮躁;可以给人以力量,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可以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领略到不平凡的生命的真谛,发现另一个精神世界,而且常听常新。贝多芬在他的遗书中说“不是金钱,只有德行,才能使人幸福。”

7.寻访红色的足迹征文1 篇七

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

提起笔,谱写红色的旋律,染出红色的色彩,一边写,一边想,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情景……

暑假期间,我有幸来到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匾额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题写。走进纪念馆展厅,迎面是“义旗从这里举行”七个镏金毛体大字,两侧分别是“黑铁山起义歌”和“攻坚老虎师”师歌,当年悬挂五军军旗的古槐遗干被展出在门厅左侧,背后是黑铁山起义指挥部旧址图片。纪念馆展厅展出面积600平方米,陈列展出黑铁山起义部队用过的枪、刀、桌椅、办公生活用具及战场缴获的日军战刀、汽油桶、饭盒、手榴弹等实物35件。

虽然我置身于纪念馆中,却真切地听到了战场上传来隆隆的枪炮声和先烈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和遮天蔽日的硝烟,深切地感受到了血染疆场的惨烈和凯旋高奏的欣喜。广大将士们为创建新中国殉难的壮举,实在可歌可泣。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如山而至;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感,陡然升起。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全国上下升起了千万万面五星红旗,中国人心中都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想到这里,望望如今林立的高楼大厦,这是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打造出来的呀!如今的我们,更应该发奋学习,少年强则国强!

红色是层林尽染的枫叶,红色是奥运的圣火,红色是鲜艳的五星红旗,红是那样的热烈、那样的铺张,那样的迷人。

8.寻访红色足迹作文600字 篇八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参观了台儿庄纪念馆。顺着台阶缓缓走进大厅内,令我又一次震撼。静静地在每一幅图片前聆听讲解或是认真观看影像资料、人物照片、历史文物资料,似乎走进了那一段硝烟弥漫的历史画卷中。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1938年3月23日,日军矶谷师团一部开始进攻战略要地台儿庄。面对日寇疯狂进攻,中国官兵在李宗仁将军指挥下,同敌搏斗。但由于战斗技能和武器装备落后,战至4月3日,台儿庄城三分之二宣告失守,庄内守军伤亡高达七成,战况万分危急。午夜时分,师长迟峰城组织敢死队,展开绝地反击,一举夺回失守街区的四分之三。接着中国军队则乘胜追击。4月7日大战结束,前后歼灭日军1万余人。这就是抗战史上闻名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也是一个空前的大胜仗!

在馆中,有一份旧得发黄的图纸让我特别关注,那是一份日本人在大战20多年之前搜集的有关台儿庄地形、民情等方面的情报资料,可见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蓄谋已久。战争始于和平年代,只是一般的人事前没有感觉到而已。谁能设想,大战期间,台儿庄周边惨遭日军屠戮的无辜百姓竟达1万多人!

9.红色足迹寻访 篇九

面对清华、北大、南开和云师大4校的百余名青年学子,90岁的西南联大校友周锦荪说:“西南联大离开昆明66年了,每年都有很多年轻学子来寻访、纪念并传承西南联大精神,我感到很欣慰。”为期3天的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将缅怀、感悟西南联大所蕴涵的民族、科学和人文精神。

国立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8年,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栋梁之才,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爱国、进步、奉献精神的丰碑。为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西南联大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加以传承,要把其旧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展示窗口保护好、利用好。继西南联大旧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又把实施西南联大旧址保护工程纳入“十二五”建设规划,列为云南省“三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

10.小学生寻访红色的足迹征文 篇十

走在祭祀的专用通道上,看到了被松柏环绕、苍翠欲滴的烈士陵园,再走近一些看到的是一尊尊墓碑,我知道“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无限哀思无限情,英雄墓前祭英雄。”我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尊尊墓碑,而是那爱国的滚烫鲜血,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我认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我们的国家曾被羞辱过,玷污过!那些用生命谱写英雄赞歌的战士们,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渐渐的,我的心情凝重了起来,因为那些战士们也有家啊!他们可以选择坐在温暖的火炉前,陪家人说说话,聊聊天。但是这些战士们并没有作出这样的决定,他们站在了战场上,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作斗争,他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不惜舍去自己的生命,和死神斗争!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尊墓碑上写着“田永胜烈士之墓”我睁大眼睛看了一下:田永胜生于一九二七年,过世一九四四年。。。。。。什么?什么?这样算起来,这位战士才十七岁,他还没成年呢!不是应该躺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吗?想着想着,我不由自主的把手中的鲜花放到了田永胜烈士的墓前,眼睛也模糊了。

忽然,我看到一个墓碑,上面没有刻着他的名字,爸爸说:“这个烈士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听了爸爸的这番话,我对自己感到自责,这位战士,小时候没有爸爸妈妈照顾,是个孤儿,长大了他把生命献给了祖国,而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而我呢,我向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别说吃苦头,遇到一些小问题就找爸爸妈妈。但是从现在开始,我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尽量自己解决问题,长大了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看着这些墓碑,我想起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当时,有几百万中国人都倒在了那个布满尸体的战场上,但是现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都是这些战士们年轻的生命换来的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他们那冲锋号的声音让我们的国歌更加铿锵有力!

战士们抛头颅,撒鲜血,保人民,护安宁!

11.红色足迹寻访 篇十一

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为使全省高校大学生进一步深入解我省的红色故事和革命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6月11日至13日,吉林省高校工委、吉林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寻访红色足迹,铭记党史党恩”重走红色路线联合采访宣传活动。共有来自全省各高校的近百名学生代表分赴四平和通化两条活动路线。我学院选派院学生会副主席李占莹、丁丽娜两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学生代表们听取了“东北抗联简史”报告,参观了东北抗联纪念馆、靖宇陵园、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烈士陵园等红色景区,并为长眠在烈士陵园的革命先烈献花,采访了亲历过战斗的老兵和为革命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党员,重走了抗联路;参观了四平红嘴集团金士百啤酒有限公司、红嘴农民新村、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通化万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两所承办学校校史馆、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展馆和满族民间美术展馆;组织了座谈交流等。历史场景的再现,抗日故事的重演,让大家在一幅幅历史的缩影中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历程的了解,加深了对革命前辈不怕牺牲革命精神的敬意,同时也充分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参观、聆听、走访、讨论的过程中以直观的方式学习党史知识,缅怀革命先烈,感受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的辉煌成就。

活动结束后,两位学生干部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其他学生干部共同分享,向大家描述探寻到的红色记忆、传播红色文化,倾诉对党的真挚感情,在全院学生中掀起一股“追忆党史,铭记党恩”的活动热潮。

12.《时代报告》走过的红色足迹 篇十二

2016年的夏天,当“建党95周年”专刊即将收工,我们着手梳理《时代报告》所走过的红色足迹时,“改变历史的河南人”从我们脑海里跳出来。

犹记得,三年前的这个时候,选题会上热烈讨论的一个议题——改变历史的河南人。2013年第8期,《时代报告》特别报道《改变历史的河南人》在众人的期待中出版,整体框架围绕卢沟桥事变打响抗战第一枪、改变了历史走向的两个人物吉星文和金振中。

那一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

当期策划人在开篇中写道:“我们在每年的这个时候,缅怀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无数无

辜生灵,缅怀那些为了正义和解放事业奉献了热血和生命的战士;缅怀过去,是为了保留一段真实的历史,然后用负责的态度建设未来。”

“河南省魂”追寻记

2013年的9月份,《时代报告》继续自己的“红色之旅”。

编辑团队先是到了兰考——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生前工作的地方。在焦裕禄纪念馆,我们见到了焦裕禄与病魔作斗争时顶了个大窟窿的米色藤椅;在兰考县张庄,焦裕禄任县委书记时的办公室宣传人员给我们讲述了当年穆青召开“焦裕禄事迹”座谈会时的情景;在焦桐守护人年复一年的精心呵护中,我们得以在焦桐的浓荫下感受习习的微风……

最终,当期特别报道《你所不知道的焦裕禄》与读者见面。在纸媒式微的当下,竟然有很多读者打电话到编辑部购买当期杂志!

10月份,我们又到了林县红旗渠——一个河南人创造了奇迹的地方。我们的编辑团队冒雨深入茫茫太行山。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张福根、郭变花等一批优秀的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

当期特别报道以《红旗渠的儿女》为题,大山腰上的奇迹出现在封面上,美得让人震撼!

在做这些报道的过程中,也有年轻编辑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能与前辈们一样,有泪流满面的感觉?不同年代、不同生活、不同价值观的人们究竟能不能继承一种精神和思想呢?如果继承和延续,又该如何去履行呢?作为未来社会主导者的年轻人究竟怎样建构属于他们这一代的价值体系呢?

问题汹涌而来……

11月份,2013年的最后一期选题会,“河南典型人物群像”这一话题被提出。

2013年的年底,年终压轴报道《河南省魂》出炉,史来贺、吴金印、裴春亮等一批优秀典型人物在《时代报告》集中亮相;在这期报道中,每位编辑记者都对自己追寻河南省魂的心路历程做了剖解。

正如我们当期策划人所写下的:“作为一个媒体,作为一个时代的瞭望者,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传承一种精神,一种在时代前进中亘古不变的民族传统,给子孙后代做一个榜样,让他们在纷乱的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能了解和秉承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的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年的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大写河南

2014年的前三期,《时代报告》重新拿出大的篇幅,组织策划了《河南大师》《河南大爱》《河南大美》。

《河南大师》报道了常香玉、张海、陈天然等一批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在这一期,本刊策划人给出了“他们为什么能称为大师”的答案:“他们身上闪烁着一种品质,一种对知识和真理的向往和追求,并为这种知识和真理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我们之所以称他们为大师,还在于他们具有一种伟大的品格,这种品格不仅是他们爱国、爱民、爱家乡的赤诚情怀,而且还包括他们为了民族文化的振兴而不断承继和创新的胆识和坚持;我们之所以称他们为大师,更是因为他们的精神、思想、意志、情怀、品格在艺术这个领域内引领和影响了一大批艺术爱好者,并且对这个时代的文化艺术以及后代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河南大爱》对当时的社会热点事件“一碗面感动一座城”、热点人物“气球奶奶”及走进中南海的“乡村医生马文芳”等做了报道。

在这一期,本刊策划人旗帜鲜明地指出——大爱当如是——“大爱不是普普通通的帮扶,而是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帮助别人,让别人得到力量,而不是感觉到被施舍;大爱不是普普通通的捐助,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自我救赎;大爱不仅仅是简单的奉献,而是在得到社会爱的哺育后要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来回报社会。”

“河南大美”通过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河南人讲述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寻找河南大美”“大美河南梦”,“将自己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所感受到的最本真、最质朴的美一一呈现:让那些激起人们美好感念的乡音乡情,那些铮铮铁骨全心为民的忠义孝廉,那些让人念念不忘魂牵梦绕的青山秀水……流传于华夏大地”。

本期策划人奋力疾呼:“我们通过自己笔下的河南故事,用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构筑起无比激越的大美河南。我们希望有一天,每个河南人都能像施一公那样大声说出‘我是河南人’——这是我们的大美河南梦。”

创造“河南奇迹”

2015年春节前后,《时代报告》同仁加班加点,赶制出特别报道《河南奇迹》。

这一期,当“航空港崛起”“南水北调大移民”“苹果手机河南造”这些报道摆在杂志社同仁面前时,连我们自己都惊异于河南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

这一年年初,陇海大院的人们登上了“感动中国”的颁奖台。“这是一个叫陇海大院的大院,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生活的那个大院。这是河南的一个大院,也是中国的一个大院。”晚会现场,当陇海大院二十多名老老少少登台合照时,主持人白岩松发出感慨。

nlc202309090934

感动中国的陇海大院激发了河南人对家乡的无限热情,把握时代脉搏的杂志社同仁敏锐地提出了“点赞河南人”这一题眼。作为植根于河南本土的媒体,讲好河南故事,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从千千万万个值得点赞的人们当中选取出典型代表,设置出公众议题,相当不易。

在我们操作《重塑河南形象的省委书记》这一报道时,河南的形象与前些年相比,已然今非昔比。然而,一路走来,重塑的道路却无比艰辛。我们分别对历任河南省委书记陈奎元、李克强、徐光春、卢展工、郭庚茂在其任上对改变河南形象所做的努力做出深度解读。在此期间,我们最终认识到,重塑河南形象的历程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聚沙成塔的角力,也是历任河南省委书记的艰苦跋涉。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黄河水、黄土地与我中原儿女性情的血肉相连。

“走过这样的道路,我们似乎更能明白‘河南是中国的缩影’这句话的内涵。中国身处的阶段,正是审视自我、打量自我,寻求更好的改变和突破的时候,我们希望在世人面前展示一个雍容大国的姿态和自信。而河南,不正是如此吗?可喜的是,这样的变化已然发生。我们欣喜看到这样的变化,而这变化正生发于每个河南人一点一滴的努力之中。他们用自我的努力黏合着河南的模样,重塑着河南的形象。”这是策划人的点题之说。

“改”写抗战史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各家媒体纷纷推出抗 战策划报道。时代报告杂志社也不例外,从年初开始,社里就已对报道方向做了统筹规划:先是从“史海”栏目入手,做一些中国人民抗战方面的回忆性报道;随后又策划系列专题报道,分别以“七七事变”“八一五日本投降”“九三胜利纪念日”为时间节点,在2015年第七、八、九三期实施《国殇1937》《胜利1945》《纪念2015》三组报道。

在当年《习近平评价抗战胜利:开启中国凤凰涅槃新征程》的报道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

《国殇1937》以“为什么是1937?”“1937:家国命运”“南京1937”展开话题。

这一年,中华大地惨遭蹂躏。

策划人掷地有声地写道:“当我们重新审视78年前的那段历史,我们依然能发现许多未曾发现或重视的细节,我们可能又会获得不曾分析到的因果关联。对于卢沟桥事变而言,历史事件的‘事实’越清晰,其在历史进程里的意义却可能越模糊。它何尝不是一系列前因之结果,作为一种转折性的因素,它又导致一系列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温和纪念永远不会过时。”

《胜利1945》画卷般向读者展开了“难以忘却的历史”“抗战记忆”“东京审判”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一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策划人满怀深情地写下:“我们站在胜利的历史节点上回首过往:8年抗战,中国军民通过怎样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抗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70年过去,当年的老兵还有着怎样依稀的记忆;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会议有史以来缘何做到了国旗首次插在第一位……抗战带来的胜利与胜利给予我们的荣光却让1945这个年份牢牢地砌入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纪念2015》这组报道中,本刊回顾了“9·3前夜的密苏里”“9·3七十年变迁史”,将人们的视线拉回了“9·3之纪念2015”。

这一年,中国人民由衷自豪!

策划人慷慨激昂地写下:“抗战胜利的意义,早已经超出了一场战役一场胜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新起点。2015,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纪念一场战争的胜利,更重要的是要让一个民族走过的坎坷路程与峥嵘岁月在子孙后代的脑海中永远铭记。”

鲜红的旗帜永不落

回想起《时代报告》走过的红色足迹,那一幕幕像电影镜头一样在我们脑海中回放。每期报道中主人公的事迹都让我们深深感动,他们的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我们。

这样的精神背后,浸润着中国共产党发起者和领袖人物的步履维艰。

2013年第5期,《时代报告》特别报道为《五四青年的中国梦》,我们将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陈潭秋、陈望道等中国共产党早期发起者的中国梦一一解读。

此前的一年,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五四青年的中国梦》策划人深情写下:“当初的‘同学少年好多事’,成为他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如今,他们昔日的口号或者学说,早就被后人超越了,但他们当年追求梦想的激越之情,永远值得你我追慕。”

2014年第7期,仍然是一个关于党的重温和纪念——《第一代领导人的价值观》。本组策划通过“毛泽东:留在中国,再造中国”“周恩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朱德:为官、为军、为子、为长”的故事,再现了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寻,这一代领导集体开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先河。

这组报道以《寻路》收尾,策划人在文中写道:“一种价值观的提出和弘扬,一定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方面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有关,与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和人们精神信仰上出现的焦虑、迷茫甚至缺失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应对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时代要求的需要。”

……

9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攻坚克难、力挽狂澜,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

9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9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像一部述说不完的画卷,本刊同仁的红色足迹也永无终点。我们有理由、有责任让国人认识到一个发展变化中的中国,也理应让人们真正明白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光荣的荆棘路。

正如本期策划人所写下的:“95年的伟大历程向世人昭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独立、解放、幸福和富强。”

上一篇:读书有益的名言名句下一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备课教案(2010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