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2024-08-24

二年级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共11篇)

1.二年级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篇一

以前还在大学的时候出去听过一位老师的课,上的是关于梯形的一节课,全程是只用了一个梯子的例子,通过对这一个例子的不断挖掘变迁融汇了这节课的所有重难点。直至现在,我仍觉得这位老师的设计非常的精彩。

一节课需要的例子并不需要多,更重要的是用得好。也是受这位老师的影响,我设计一节课时也不喜欢用很多的例子,感觉例子太多反而会扰乱学生的注意力。而只对一个例子不断深究,学生的思维就一直处于连续状态,如果设计得好,学生甚至会对这个例子接下去的变化产生好奇。

王老师的点评中也谈到,一节课中各环节的设计不应该是分离的、碎片化的,如果能从一个点出发,不断深挖引出下一个点效果会更好。

我也是从王老师的话中想起了上面的那节课,也有了更新的理解。不是说例子用的越少越好,而是说例子用的少是为了让一节课的发展不会碎片化,能够成一条线,学生的思维也能像流水一样连续,水到渠成。

2.二年级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篇二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认读表示整时的时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那让我们来看这个谜面(利用多媒体出示)——小小骏马不停蹄,嘀嘀嗒嗒不休息。告诉我们按时起,提醒人们争朝夕。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看那是什么?(钟表)恭喜你们,你们都答对了,这就是钟表。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利用谜语引入,可以有效激发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2.找生活中的钟表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钟表呢?

生答:钟表店、商店、家里等等。

3.欣赏钟表

小朋友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的样子多种多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钟表图片的欣赏,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4.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些钟表这么漂亮,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只有认识了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引导探究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钟表,我们先要认识钟面,让我们来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还有12个大格)

师:钟面上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总结出时针与分针长得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认识整时

(1)师:早上,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为什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2)(出示3个整时的钟面)师:你能告诉我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吗?(指名说)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模糊。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3.写整时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说、会读时间了,那你会写吗?谁能教老师写出8时?有几种写法啊?(并说明写整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写整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写出课件中出示的两个钟的时间,学生答题,教师评讲。

师:像8时、3时、6时这些时间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整时,那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哪些整时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2.操作拨时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来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好吗?(练习:4时、12时)下面哪位小朋友要根据老师说的时间来拨呢?(让学生自己动手拨时间,使其熟练掌握整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互动练习,既巩固了整时的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没有数字的钟,让学生认时间。(出示钟表)

师:这些钟表漂亮吗?像这样的钟你会看它的时间吗?(学生发表见解)

2.利用多媒体出示有4个数字的钟表。(3、6、9、12)

师:像这样的钟你有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们是几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牢记钟面各数字的位置,并认读整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拓展的空间。】

3.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整时,对吗?现在请你拨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自己拨整时,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古代的人没有钟表怎么看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因为有了钟表就能马上知道准确时间,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没有钟表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吗?(出示太阳升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出这个是几时)

师:看来钟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它可以帮我们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通过古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作对比,既能让学生感受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既总结了所学知识,同时又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气氛创设,内容开放,呈现方式多样化,教法灵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3.二年级下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篇三

这节课我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依据一:《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标准

《认识钟表》是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部分,在常见的量具体目标的第(2)条有这样一句话:能认识钟表。

下面我对“能认识钟表”这句话进行分解。认识钟表包括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几时几分(1分1分地数),这节课研究其中的“认识整时” 这部分内容,这节内容又包括认识钟面(分针和时针、钟面上的数字、表针转动的方向)、电子表、读写整时等知识点。

这里的认知行为动词是“认识”,“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其替换动词有:说出、读出、写出、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辨认、再认、选择、标明、指出等。但根据这里的“认识”后面跟的是“钟表”,我把“认识”分解为“说出、读出、写出”等。

根据前面的分解,形成下面的剖析图:

概念分解

动词分解

认识整时:

读写整时

认识钟面

电子表

读出 写出 拨出

依据二:《教师用书》中的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中寻找出与《整时》有关的内容标准,摘录如下:

依据三:教材中《认识整时》

1、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识整时》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90~91页的内容。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整时。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应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重难点。

依据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依据对“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分析,结合叙写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原则,我制定并叙写出《认识整时》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活动中会读出整时、写出整时。

2、在观察、比较、交流中总结出整时的读法,快速说出整时。

3、在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中会正确读写整时。

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确定后,用什么方式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这就要根据目标来设计适合的评价方案,下面是我针对这节课设计的评价方案

1、通过提问、小组交流反馈、板演等方式,检测目标1、2,达标率95%。

2、通过观察、提问、评价样题等,来检测目标3,达标率100%。

附:评价样题设计

教材第92页,小明做操、吃午饭、看电视和睡觉的时刻分别是几时?

写在横线上。

三、教学流程预设

下面我详细说一说,我是如何来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的。

1、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学会读出整时、写出整时来完成教学目标1。

(1)首先,听一听,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通过孩子们听钟表的声音,(播放课件),说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自然揭示课题:认识钟表

接着去看各式各样的钟表,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刺激学习的欲望。

(2)接着:交流反馈认识钟面

出示钟面,并提出问题:有关钟表,(点击)你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学生4人一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反馈认识钟面:钟面上有数字。钟面上有两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长较细的是分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时针、分针的名称。

(3)观察交流 认识整时

①认识了钟面,很自然的过渡到观察交流 认识整时这个环节。

通过出示小明上午上课(8时)的时间,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基础认、说,在交流之中认识整时。

说明:大家说的“8点”就是8时(点击课件:8时)时间的“时”,以后我们都说成8时。8时还可以这样写:8:00,及时请学生说在哪里见过这种写法?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接着出示明下午上课(3时)的钟面)让学生认。先找2、3个人说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怎么认的。

在认、说的基础上,学生把这个时刻写下来(一人板演,其余的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反馈矫正。

③(出示5时的钟面)放手让学生用两种表示方法独立写在练习本上。(同桌同学互相对照,再对照屏幕集体订正)

到此达成目标1,学会读出整时、写出整时。

2、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总结认识整时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2。

(1)出示:刚才的三个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借助课件演示,分针都指着12。第一个钟面时针指着3、第二个钟面时针指着5、第三个钟面时针指着8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讨论中,总结方法认识整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2)接着:及时练习,巩固方法。(课件出示钟面:2时、4时、6时、12时)

对于特殊时刻,6时、12时,请孩子说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什么样子?12时呢?

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以加深印象。通过刚才的借助课件观察总结,及时练习巩固方法,到此达成教学目标2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注意力开始分散,这时,及时让学生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3、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学会正确读写整时。

(1)动手拨一拨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正确读写整时。

师说生拨、生说生拨。

(2)、在此基础上 巩固练习当堂检测

②评价样题:,小明刷牙、上课、做操、吃午饭、看电视和睡觉的时刻,用两种方法

学生完成后,对照屏幕,集体订正。

并及时追问: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3)做游戏(找朋友)

为了切实巩固学生认读整时的方法,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我设计了找朋友游戏。

师在黑板上贴钟面,每组代表发一个时间,你们组的好朋友是谁,就贴在谁的下面。

4、最后 回忆梳理 全课总结

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通过拨、说、写等活动,到此达成教学目标3

4.二年级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篇四

1.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我关注学生以有的认知特点,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

5.二年级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篇五

《认识钟表》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的内容。目标是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学会看整时。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有以下两方面的反思。

一、教案设计

1、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

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先让学生听一段有关钟表的歌曲,学生非常感兴趣。通过听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生活的时间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写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

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2、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二、课堂实践

教案设计虽然较全面,但是在实践中还是有很多不足。

1、学生动手实践还是不够。因为学校没有一人一份的学具,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没办法让学生每一个时间都拨一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时间。

2、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3、老师说得较多,让学生思考的太少。整堂课气氛比较好,但是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的环节比较少,也没有更好的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时针分针的走向,还有“一小时之后是几时”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还是比较固定化,创新意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比较弱,还需强化。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举一反三的

6.二年级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篇六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孩子们熟悉而且喜欢的伙伴——小钟表,这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极大地调动孩子们参与的主动性。

学生在认识了解钟表特点作用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让他们通过欣赏活动感受不同钟表的造型美感,教学重点放在钟表的造型和表盘的认识、制作表现上。

在讲《漂亮的小钟表》这一课中,以往我们为了节省时间,是把制作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做的结果,学生也就不用调动思维去想,不会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体验去探究理解。而采用自主探究则打破常规,先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从问题出发,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小钟表的不同的造型特点。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如怎样巧妙利用纸盒来制作钟表?怎样制作钟表上的指针?又如何使指针转动?教师不讲解制作过程,而是采用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对手中的钟表范作大胆地去拆一拆,再装一装。在实践探究中学生发现:可以巧妙利用盒子的外型来制作钟表,而制作钟表指针时,前面按上钉子,在后面按上块橡皮固定住,指针就可以拨动了。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制作方法,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研究、实践讨论,自己总结出方法。学生掌握了制作方法,创作热情更高了。这时,一件件造型迥异,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出现了,学生们相互陶醉着、欣赏着·····

7.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篇七

我在执教《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学具,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在本课设计中,以下几点个人觉得值得肯定。

一、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活泼好动,尤其在铃声刚结束时,有些学生还停留在下课的愉快活动中,介于此,我以猜谜语将他们的思绪带入数学课堂,在动脑猜中找出今天要认识的主人翁:钟表。

二、注重生活经验和数学课堂的有机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认识钟表表面时,我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平时对钟表的认识、观察、记忆,来说一说钟表的特点,还通过帮老师把钟表表面补充完整的过程,不仅仅很好地利用了孩子的生活经验,肯定孩子回答的同时还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回答,更好地认识了钟表及各个特点。

三、借助同桌互动,增强自我信心。

班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言论,但同时还有一小部分比较害怕,即使他们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愿意参与,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回答错误而被别的同学嘲笑。对此,我设计了让学生先同桌相互说一说的环节,一方面能让学生学会同桌合作,相互指出对方的不足,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能促使那一小部分学生积极举手,参与课堂的讨论中。当然对这堂课,我觉得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课堂上,我也有意识想让学生多说,自己总结规律,可有很多次心急而把学生的时间占为己有。

二、由于本班学生爱说的多,没有很好地照顾到每个学困生,致使是否每个学生掌握了本课内容没有很好落实。

三、没能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教具在拨时间过程中,我应该让学生上台来使用我的教具。而学生的学具个人认为存在一定缺陷:第一是时针与分针分得不够清楚,导致在拨时间时,有一部分学生混淆了时针、分针。第二是在拨时间时,不能直接拨动指针,而要转动后面的发条慢慢跳整,这在时间上也浪费了很多,同时有部分学生只在那儿玩弄钟表,最后还不晓得使用方法而显得不够积极。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8.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篇八

石门县楚江镇一完小

马艳平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时、分、秒”,“24时记时法”,“年、月、日”等知识的起始内容,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后段知识的学习。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借助学生好奇的心理以参观钟表王国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又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发现,突出主体

在新课部分,我以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发现钟面的三个特点: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观察了这12个数字的位置特点;

2、有两条不同的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特别指出我们现在只学习时针和分针,不涉及秒针;

3、有12个大格子。这样,学生基本了解钟表的外部结构。接着进一步让学生讨论交流三个钟面的的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拨一拨、写一写等多种形式进行整时的教学。在这过程中,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整个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我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学生对于“早睡早起”、“看电视”、“睡懒觉”等情节都有切身体会,通过“你想对小明说什么?”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把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教育融入学习活动之中,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9.《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篇九

本单元内容整理复习时,我先让学生同位合作,边翻看课本边想一想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特别好,基本上这些知识点都想到了,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了。

回顾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是注重通过让学生动手拨时间,来加深印象,巩固认识本单元的知识点。我们班的家长统一用班费给每个孩子买了一个钟表模型,认识钟面,认识整时,都是借助钟表模型形象的完成的。学生认识了整时后,我让学生同位合作,反复的在钟面上拨整时,一人说一人拨或是一人拨一人认读。认识大约几时的时候,我说一个时间,也是反复的让学生拨,播完后同位再比较有什么不同,例如9时过一点儿,有的学生分针指到1,有的学生分针指到12和1之间,总之,我给学生总结:几时过一点儿,分针一般是过了12,在12和1之间,指到了1也可以,但是一般最多不超过1,超过了1就不是过一点儿了。快几时了,分针一般也是差一个大格到12。我还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拨钟表认时间,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浓厚。

10.《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篇十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钟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认识钟表,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组织了《认识时钟》这个科学活动,之后我发现幼儿对时钟的学习兴趣很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准备阶段:

①为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知识积累阶段,我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让幼儿事先对钟表有初步的了解,并让幼儿制作钟表,为教学提供服务。

②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

实施阶段: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探索操作法、观察法、游戏法、说学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

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活动的一开始,我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交谈进行导入:“你在家中喜欢做什么事情?引出孩子们喜欢的少儿节目《智慧树》,并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准时收看?做哪些事情还需要看钟表?”

二、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第二环节我出示实物钟让幼儿很轻松的认识了时针、分针。又通过演示课件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了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巩固整点、认识半点。

三、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学习方式。

第三环节是幼儿动手操作练习。我以幼儿的实际能力分为4个组:画一画、连线、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我说你拨。结尾小故事。

11.二年级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篇十一

沈兰英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细长的分针和粗短的时针,有 12个数字和12个大格。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能正确读写整时,并能够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3、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感

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听音乐《在钟表店里》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请大家竖起小耳朵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学生听完后猜声音。

师:我们听到的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引出课题并板书:认识钟表。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钟表

师:你见过钟吗?你在哪里见过钟?

学生畅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师:其实在我们教室里也有。

(二)认识钟面

师:你见过的钟表兄弟有什么特点?在他们的脸蛋上都有些什么呢? 有哪些数字?什么针?你还见过什么?

学生根据平时生活经验,说说钟面上的一些特点。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面,那你来告诉老师,我这个钟面上少了什么东西。

出示只有12大格的钟面。再贴上12个数字。最后附上时针和分针。

师:今天我们得委屈一下秒针弟弟,我们暂时不去理他,先来和时针和分针交朋友,好吗?

谁来告诉我哪一根是时针,哪一根是分针?

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并说一说他们各自的特点:时针:短而粗;分针:细而长。

请小朋友完整地来介绍一下我们的钟表兄弟。(12个数字和12大格,分针和时针)

(三)认识整时

1、读时间

师:听完了音乐,认识了钟表兄弟,我们去小红家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7时的钟面)

学生回答。预设学生的答案是7点起床的。师:你怎么知道小红是7点起床的呀?(长针,短针,时针,分针)

预设学生回答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7,就是7点,如果出现这样的回答,引导学生正确说出长针就是分针,短针就是时针。

师:小红每天早上都在7点准时起床。在数学王国里,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7时,我们也要学习小红,遵守时间,按时起床、上学。

师:老师这里还有3个钟,请你告诉我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同桌两个人先相互说一说,再全班交流。学生依次回答,并说清理由。

师:请小朋友再来观察一下,这3个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找特点,老师可以适当提示,引导学生发现并能说出分针都指着12的特点,时针指着不同的数字。

师小结:也就是说,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并带学生齐读这句话。)

2、写时间

师:刚刚小朋友都会说出这几个时间是几时,你会写出他的时间吗?7时怎么写?谁来教教我?

预设学生能写出7时。

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

7:00很少会有学生想到,老师要适当引导,从生活的电子表上引入。师:7:00在读的时候应该读作7时。你会吗?那如果要你来写你会写吗?现在老师真想看一下你们是不是真的这么棒。请你们拿出作业纸,写出黑板上三个钟面的时间。请写得最快、字最好的三个小朋友上去板演。

请三个小朋友上去写时间。

师:写完的小朋友认真看看上面的小朋友对不对?跟你一样吗?

老师判断学生的情况。评价,好的坐端正。及时加分。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老师想考一下你们,老师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

拨8时,问:老师现在拨的钟是几时?

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师:大家再来看一下,这又是几时?

拨12时。全班一齐回答。

师:奇怪,这时钟面上怎么只有一根针呀?

指名回答:因为这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在一起了。

三、动手操作,会拨时间

师:其实我们的时间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小明是个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他把自

己的时间安排的非常合理,接下来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看一下小明是怎么 来安排自己的时间的。

老师出示小明的作息时间表。

师: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依次让学生回答6个作息时间。单独出示上午9时图和晚上9时图。

师:咦,奇怪了,怎么同样都是9时,小明却在做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呀?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明白一天中有两个9时,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其他时间也有两个,不要混淆。

师:小明能合理安排他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我们班小朋友行不行呢? 请小朋友在最短时间里拨出大屏幕上的时间,看谁又快又准。请看第一个时间。(9时)

学生拨,拨得最快的请到上面给大家展示。第二个时间。(4时)

师:请你拨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时间,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拨时间并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放好钟表。

师:像我们今天认识的7时,8时,2时,他们还有自己的家族名称,我们可以

叫他们整时。你还能说出别的整时吗?

学生说其他的整时。

师:小朋友们得表现不错,老师带你们到钟表市场去逛逛。(欣赏钟表)

四、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要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的?

教学反思:在执教《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学具,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在本课设计中,以下几点个人觉得值得肯定。

一、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活泼好动,尤其在铃声刚结束时,有些学生还停留在下课的愉快活动中,介于此,我以一首《在钟表店里》的欢乐乐曲,将他们深深带入数学课堂,在音乐聆听中找出今天要认识的主人翁:钟表。

二、注重生活经验和数学课堂的有机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认识钟表表面时,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对钟表的认识、记忆,先来说一说钟表的特点,再通过帮老师把钟表表面补充完整的过程,不仅仅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肯定学生的回答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回答,更好地认识了钟表及各个特点。

三、借助同桌互动,增强自我信心。

班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言论,但同时还有一小部分比较害怕,即使他们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愿意参与,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回答错误而被别的同学嘲笑。对此,我设计了让学生先同桌相互说一说的环节,一方面能让学生学会同桌合作,相互指出对方的不足,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能促使那一小部分学生积极举手,参与课堂的讨论中。

当然对这堂课,我觉得是失败的,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课堂上,我也有意识想让学生多说,自己总结规律,可有很多次总会因为心急而把学生的时间占为己有,学生说得少了,学得自然也就不熟练了。

二、可能是由于学生人数多,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致使是否每个学生掌握了本课内容没有很好落实,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也不够。

三、没能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这次的教具是我自己做的,要拨一个时间只要用手指直接拨动指针即可,我应该让学生上台来使用我的教具。而学生的学具个人认为存在一定缺陷:第一是时针与分针分得不够清楚,导致在拨时间时,有一部分学生混淆了时针、分针。第二是在拨时间时,不能直接拨动指针,而要转动后面的发条慢慢跳整,这在时间上九浪费了很多,同时有部分学生因为不晓得使用方法而显得不够积极。

上一篇:工程施工质量和HSE管理措施下一篇:励志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