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运用(共8篇)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运用 篇一
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运用分析
【摘 要】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逐渐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是计算机网络在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人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信息安全。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分析了防火墙技术概述,阐述了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关键词】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 运用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人们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限制,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防火墙技术作为一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防火墙技术概述
(一)防火墙概述
防火墙是由计算机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共同组成的一种网络隔离防护技术[1],主要功能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不被非法攻击和入侵。防火墙技术依托于一种阻止或者允许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的安全机制,通过在计算机上设置过滤网络,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只有经过授权才可以进行通讯。从本质上来讲,防火墙是一种介于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之间的保护设备,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所有信息通讯都要经过防火墙的全面检测。
(二)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按照一定的安全标准实时检测网络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包,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阻止传输数据进入网络,阻止非法入侵者或者网络黑客以非法手段获取内部信息数据或者访问内部网络,能够有效地过滤计算机网络中的危险因素,并且防火墙技术可以实时记录和监控计算机网络中的多种操作,计算机网络中的任何操作经过防火墙,都会留下监测记录信息,为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当发现非法操作时,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引起计算机用户的注意。
二、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防火墙技术经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在计算网络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防火墙作为计算机网络中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在早期的应用过程中,只能防御来自计算机外部的安全威胁,但是当前的防火墙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过滤来自外部计算机网络的信息通讯,还可以全面监测内部用户对计算机网络发出的数据包和连接请求。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的所有信息通信都需要经过防火墙的过滤。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自我免疫能力和抗攻击能力。
(一)包过滤型防火墙技术
包过滤性防火墙技术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分包数据传输技术,是防火墙技术的早期产品。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信息都是以数据包为一个独立单位进行信息传输,大量的数据信息被分割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包含着数据的UDP/TCP目标端口、源端口、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一些特定信息[2],防火墙检测这些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和源地址信息是否正确,检查这些数据包来源的站点是否是安全可信的,一旦发现数据包的源地址或者来源站点没有安全凭证,防火墙会立即阻止这些数据包进入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包过滤型防火墙具有成本低、简单实用的优点,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有效地保障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但是包过滤型防火墙只能根据数据包的端口、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特定信息来检测数据包的安全性,难以识别来自计算机网络应用层的网络攻击。
(二)代理型防火墙技术
代理型防火墙弥补了包过滤型防火墙的缺陷,其安全性能要明显好于包过滤型防火墙产品。代理型防火墙也被称为代理型服务器,其位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形成一个安全屏障,全面检测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对于服务器来说,代理型防火墙相当于一个客户机;对于客户机来说,代理型防火墙又相当于一个服务器[3]。当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信息首先经过代理型防火墙,代理型防火墙根据数据信息的请求访问网络服务器的数据,然后代理型防火墙再将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转发给客户机,这样的过程使得计算机网络内部服务器和外部的计算机网络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数据通信,来自于外部网络的恶意攻击也难以进入内部用户的网络系统中,有效地保障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代理型防火墙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并且针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层的安全漏洞进行了特别的设置,可以定期的自动扫描和侦测网络应用层的运行状况,能够有效地应对来自于应用层的病毒和入侵,而其缺点是代理型防火墙会影响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逐一设置用户网络的所有应用类型,极大地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三)监测型防火墙技术
监测型防火墙是当前防火墙技术发展的最新产品,其综合了包过滤型防火墙和代理型防火墙的优点,是一种新兴的防火墙产品。监测型防护墙可以实时的、主动的监测计算机网络系统各个层的数据信息,通过分析处理,判断出计算机网络系统各个层的网络攻击和非法入侵。并且,监测型防火墙产品自身带有探测器,这种分布式探测器位于计算机网络节点和应用服务器之间,不仅可以检测到外部计算机网络的恶意攻击,还可以防范来自于内部网络的恶意破坏。
监测型防火墙的安全性要高于包过滤型防火墙和代理型防火墙,但是其运行成本相对也比较高,并且难以管理,所以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中,主要还是以代理型防火墙技术为主,而监测型防火墙技术主要被应用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特殊领域。
三、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逐渐深入,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防火墙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是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防火墙技术,推动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戴锐.探析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1:45-46.[2]张雪莹,息海涛.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05:108.[3]陈玉芳,裴祥喜,刘坤峰,舒丹阳.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煤炭技术,2013,08:225-226.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运用 篇二
1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1.1 在需求的驱动下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需要生产力不断的提高, 才能够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因而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另外,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 因而需要运用先进的设备去传输大量的信息,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计算机工业的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计算机的性能以及能量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计算机技术需要比市场的需求要发展的迅速,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2 计算机技术建立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
计算机技术之所以得到迅速的发展还建立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 信息共享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只有将信息进行共享, 才能够让计算机让更多的人所熟知, 被更多的人所应用, 才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正是满足了信息共享的条件, 将创造活动建立在最新的信息平台上, 进而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3 稳定、迅速的选择机制
何为稳定、迅速的选择机制?主要就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 围绕计算机技术的若干选择判据和机制及其影响要素在同时发挥作用, 选择的环境常常是非常敏锐和稳定的, 这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是面向市场, 面向用户的, 因此, 在实际的应用中, 计算机技术需要面向多方面的选择, 不仅需要被市场所接受, 并且被用户所接受, 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因此, 计算机技术研究者为了能够更好的占有市场上的份额,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需要不断的创新计算机技术, 这在客观上也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二是计算机技术专家与用户团体之间的认识是一致的。计算机专家通过不断的研究新技术, 使其能够更好的被用户所接受, 用户通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 选择更好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归根结底, 计算机技术专家与用户团体都是要选择最好的计算机技术。由此可见, 计算机技术专家与用户团体之间的认识是一致的, 选择机制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进化和认识进化之间明显地提供了一种双向的连接,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2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2.1 智能化超级计算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也相应的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进而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如今的发展中, 出现了智能化超级计算机。智能化超级计算机主要的优势在于计算机的结构采用的是平行处理技术, 进而能够使智能化超级计算机系统在进行命令的执行过程中, 能够对多项命令进行执行, 并且可以在数据处理上也能够对多项数据进行同时处理[5]。另外, 在运行速度上, 智能化超级计算机运行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智能化超级计算机在设计上, 与普通的计算机相比, 智能化超级计算机是由上千个处理器组成的, 能够完成更多的大型复杂的任务, 进而为各种大型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智能化超级计算机具有更多的智能成份, 在智能方面接近于人脑, 能够进行更多的智力活动。在智能化超级计算机的实践方面, 像很多电影中的特技效果都是通过智能化超级计算机来完成的。进而全面的促进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也带动了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发展。
2.2 新型高性能计算机
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的问世, 也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的优势在于应用的硅技术, 其芯片的材料是由硅构成的, 在未来的发展中, 新型高性能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的趋势所在, 并且在计算机专家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中, 新型高性能计算机技术会日渐的趋于成熟, 有利于促进计算机行业的发展。
2.3 量子计算机
在二十一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 会逐渐的向量子计算机发展。所谓的量子计算机主要就是指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6]。量子计算机是基于量子效应基础上开发的, 它利用一种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表示开与关的状态, 利用激光脉冲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动。从而进行运算。量子计算机技术虽然在技术研发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但是, 相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量子计算机在计算机技术研发方法能够得到更大的突破, 进而也会推动整个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的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2.4 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也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光子计算机主要就是利用光子进行数据的传输, 光子计算机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的技术特点。一是光子计算机在数据的传输上, 由光子完全的取代了电子, 并且光互连替代了导线的互联, 大大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二是不同波长的光能够对复杂的任务进行处理, 并且光子计算机运算的速度更快, 更有效率。
2.5 分子计算机
分子计算机主要的优势体型非常的小, 并且存储量非常的大。分子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特点。第一, 速度快。如果运用分子计算机进行计算, 大概需要的时间为10微微秒, 与人类的计算速度相比, 至少比人类的计算速度快200万倍。第二, 存储容量大。分子计算机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储1万亿亿的二进制数据。第三, 耗能较小。分子计算机与电子计算机相比, 电子计算机的耗能量大概是分子计算机的十亿倍。分子计算机是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十年内, 分子计算机技术就会相当的成熟, 并且分子计算机也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人类进行更好的服务。
2.6 纳米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也是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纳米技术已经较为的成熟, 并且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中。但是, 纳米技术在计算机行业的应用近几年才开始的。纳米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效的成果。相信在未来的20年内, 纳米计算机会相继的问世, 并且会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纳米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 通过采用纳米技术研究的计算机芯片, 其体积与电子芯片相比, 电子芯片的体积是纳米芯片的数百倍, 第二, 纳米计算机不仅不需要耗费任何能源, 而且其性能要比今天的计算机强大许多倍。纳米计算机在日后的计算机发展中, 会逐渐的成为主流, 并且会被社会公众广泛的所接受。具体如图1所示。
3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点分析
3.1 向“高”度方向发展
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点上来看, 首先表现在“高”上。“高”主要就是指计算机技术发展的2个方向, 一是速度越来越快。从计算机技术更新的速度来看, 可谓是越来越快, 主要体现在各种处理器的高速运行, 并且体现在多台计算机的并行操作, 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市场竞争激烈, 如果计算机不进行技术的创新, 那么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因而计算机技术在实际的发展中, 各个计算机品牌都在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 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二是计算机性能越来越好。计算机的性能主要与处理器有关, 在一个计算机中, 一般有上千个处理器, 而计算机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大量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处理相互之间的高速通信。因此, 在进行计算机技术的研发过程中, 需要结合处理器的性能情况, 更好地提高处理器的性能, 才能够更好的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3.2 向“广”度方向发展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当中, 可以说, 现如今各个行业已经无法离开计算机技术。并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人们的娱乐、生活以及工作都需要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 计算机技术正在向着更广泛的范围发展。相关研究学者认为, 计算机的普及趋势可以称之为无处不在的计算。主要表现在未来的家庭生活中, 计算机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在家庭中各种电器中寻找到计算机, 也可能在未来的学校中, 学生已经不再使用纸质的书籍, 而是使用计算机。在计算机的价格上, 会随着社会的发展, 价格也会越来的越便宜, 进而成为家庭生活中的日用品。由此可见, 计算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向着更为广度的范围发展。
3.3 向“深”度方向发展
计算机技术还会朝着深度的方向发展。主要就是指信息的智能发展。计算机会通过采用自身的技术将大量的网络信息进行筛选, 进而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 并且将有用的信息进行更好的利用。因此, 对信息的处理是计算机技术研发的重要课题。在日后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 计算机也会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 像可以通过人工语言的方法与计算机进行对话, 进而能够做到人机交流, 逐渐的实现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实现, 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于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 我们了解到, 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不仅需要社会生产力的推动, 还需要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努力。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进步。
参考文献
[1]胡鸿彬, 关冬辉.当前科技应用领域计算机发展的一些特点及在NMR中的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 2009 (03) .
[2]下一世纪计算机将给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变化[J].质量天地, 2010 (06) .
[3]李志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混凝土结构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02) .
[4]张舒婷.浅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1 (S1) .
[5]邱志明.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6) .
[6]黄建儿.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 2011 (09) .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运用 篇三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技术;供热收费;系统;运用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124-01
供热行业属于社会的重要行业和部门,供热质量的好坏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的安定状况,然而供热管理过程较为复杂,同时也缺乏一个规范的管理方式,而供热的质量与费用的缴纳是供热行业的重点,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技术的发展,通过供热管理收费软件的应用,能有效提高供热管理的效率,推进供热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引入供热收费系统
传统的供热收费模式采用收费员上门走收与营业厅结合的现金收费方式。同时由于收费软件不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致使收费数据的统计相对滞后,并且数据容易丢失,对供热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改善传统落后的收费方式,改善供热企业数据管理混乱的状况,同时便于供热用户的使用,引入供热收费系统是相关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建立虚拟专用网络
由于供热行业固定点多面广特征,致使收费网点较为分散,从而导致总部与各收费网点信息共享相对滞后,通过引入VPN网络技术,构建了虚拟化专用网络,增设了收费网点,构建了信息化收费平台以及多网点营业厅微机系统收费,从而保证了收费数据的安全与可靠性,保证收费网点与总部收费数据的共享与同步,提供了小区住户查询缴费记录的功能,同时将收费网点引入银联的有线与无线POS刷卡机,相关用户可通过银行卡进行交费,扩展了供热用户的交费渠道。
VPN是虚拟专用网络,是通过Internet与其他网络服务供应商所提供的,在公共网络中建立的数据通信网络技术,VPN将公众网络的可靠性、功能性与专用网的灵活性、高效率结合起来,通过在公用网中建立数据通道,从而使相应的数据包在加密之后进行传输,同时明确了先关服务所需要使用的秘钥等,为IP层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三、建立企业收费网站
供热企业在建立了收费营业网点之后,虽然可在营业网点进行交费,然而由于用户交费时间较为集中,往往产生用户排队交费的现象,由此通过网络技术建立企业网站实施银行联网收费系统,从而便于用户在家中交费和查询。企业通过建立自身的网站,整合业已成熟的网络版收费系统与网上银行支付技术,通过将供热收费系统与企业网站与各银行的网上银行对接,建立了24小时不间断的营业网点收费模式,由此在发展过程中建立持续完善的收费模式。
四、建立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1、物理安全
通过使用国际通行标准IEEE802.3的星形拓扑结构的以太网模式,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使用使用高端产品,非关键设备则使用一般产品,从而保证较高的性能价格,并在系统上装设硬件防火墙。
2、软件安全
相应的供热收费系统不仅应从系统上防止系统崩溃,同时软件的安全保护更也同样重要。通过使用用户名、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以及用户账号的缺省限制检查等入网访问控制模式,在用户和用户组之间设置相应的权限,有效的访问权限则可访问网络,从而也实现了对用户访问服务器资源的控制,提高了网络与服务器的安全性能。通过用户网络管理员对网络实施监控,建立了网络的监测与锁定控制。而对于非授权的网络访问,则通过图形、文字以及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报警,从而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做好系统的维护、升级等工作。
3、数据备份
任何安全措施以及保护措施都无法保证毫无纰漏,事故的发生难以避免,由此应做好系统的软件以及硬件的备份工作,架设系统服务器,同时定期将所备份的数据刻录成光盘,同时制定系统紧急状况的恢复计划,从而防止在不安全事件发生之时,在最短的时间、造成最小损失的状况下对收费网络进行恢复。
五、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供热收费系统应用成效
1、规范化供热企业的收费工作
由于供热收费系统的软件编制是按照供热企业的日常经营工作流程开展的,实际上是实现了收费管理以及管理人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过程。从客观上实现了收费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收费系统涉及日常经营中的热用户发展、收费以及行政管理工作,从而使企业的收费工作分工明确、步骤清晰,实现全面的管理和安全,计算机管理实现了规范以及严密的管理模式,减少了手工系统中的错误,使业务流程更为清晰明确。
2、提高收费数据管理水平
供热企业之前所使用的单机版的管理软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数据的不同步、格式无法完全统一并且时效不强等状况,而在供热收费系统中应用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有效提高了收费数据的管理水平,收费数据的管理和经营都在网络上进行,从而使营业网点与总部的信息同步,进一步建立了信息的共享和更新机制,完全实现了网络化的数据管理。当前所有的文件以及数据报表都在网络上进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同时还能准确掌握各级收费部门以及营业部门的收费状况,统一了收费数据的格式,从而为对供热企业的数据分析和发展状况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
3、具有较好的效益
在供热收费系统投入使用之后,所有的网点所收取的费用都在规定的时间内传到公司专用账户上,当天即可查询专用账户上的金额,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效率,同时建立了多样化的收费模式:营业网点、银行网点以及网站交费模式,为用户的交费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立了全范围内的交费网络,系统还可查询缴费记录以及用户使用记录,开通了便捷的交费渠道致使企业资金回笼速度较快,由此达到了较好的效益。
4、建立了扁平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随着供热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层次以及管理机构日渐发展,组织结构日益臃肿,管理流程也日渐复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量的人员冗余,要实现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发展以及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相关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顺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快速沟通,建立扁平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而供热系统的网络化,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从企业的管理上提高了效率。从供热企业的经营以及相应收费部门的人员调整和效果来看,减少了管理人员、增加了收费人员,有效提高了服务力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杜越男. 集中供热系统分户计量与节能分析[J]. 装备制造. 2009(12) .
[2] 供热计量,发展与创新——访泰达热电公司副总经理徐天大[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09(05)
[3] 王庆军. 分户热计量方式[J]. 住宅科技. 2010(03) .
[4] 宗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 确保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J]. 中国住宅设施. 2010(07) .
[5] 袁志军,宋兴祥. 供热行业经营收费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一例[J]. 区域供热. 2007(03) .
4.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运用 篇四
1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概述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是一种关于数据信息管理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用户管理海量的数据,此外计算机数据库还可以和其它程序连接使用,能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现阶段,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属于信息管理领域中的高科技技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工作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初始阶段就是利用人工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效率比较低,数据管理质量也不高,后来发展成为系统管理,直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数据库管理系统。相比于前两种数据管理方式,数据库系统管理具有条理性强、管理效率高的优势。数据库管理系统以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为依托,现阶段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下文将具体介绍一下计算机数据库的结构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1.1计算机数据库的结构
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物理数据层、概念数据库以及逻辑数据层。首先,介绍物理数据层。物理数据层就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用于储存原始数据信息的物理设备,原始数据信息可能包括字符和位串,是未来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加工处理的对象。物理数据层是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内层结构。其次,介绍概念数据库。概念数据库处于计算机数据库的中间部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中间结构。概念数据库主要反映地是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介绍逻辑数据层。这一结构体现的是数据内在联系,其中包括用户需要使用到的全部数据。
1.2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第一,数据具有组织性。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不是分散独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即使是一个数据库中不同文件目录下的数据之间也是具有一定关系的。根据数据的来源和用途,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会将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进行存储。从数据整体角度来看,这些不同的组织结构下的数据具有某种特殊的关系或相似性;第二,数据具有共享性。共享数据信息是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的原因之一,计算机数据库只有具备共享数据信息的特点才能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共享性的特点不是指数据信息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共享,如一个单位内部,而是指数据信息可以进行跨单位、跨地区共享,即能打破空间和体制的限制;第三,数据具有独立性。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独立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逻辑独立性,所谓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变化时,例如修改数据定义、变更数据间的联系等,不用修改原有的程序;另一方面是物理独立性。所谓物理独立性就是说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例如物理存储位置发生变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等,不会改变原有的应用程序;第四,冗余度的可控性。所谓冗余就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出现重复的现象。冗余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现象,用户在进行数据库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冗余度的可控性是指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冗余现象完全消除掉。如果不全部消除冗余,设计师也能对冗余进行适当地控制,尽量减少数据重复的概率,使用户查询数据变得更加方便;第五,灵活性。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不仅能用于存储数据信息,同时还可以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我们常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查询和编辑,这些操作过程中都属于数据管理的内容。相比于一般的数据管理系统,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具有操作灵活的特点。用户可以根据数据管理的需要建立合适的数据库,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数据管理。
2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在信息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将不同的应用程序和不同类型的系统连接的目标,即通过使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就可以将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分离,对二者的操作都是独立进行的。计算机中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不会相互干扰,可以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以及数据信息使用的效率。其次,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独立性的特点,减少数据库结构变更对信息管理的影响。我们知道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具有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的特点,当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原有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传递。再次,在信息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一方面,计算机数据库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不会出现信息错误的情况。另一方面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可以对数据访问权限进行设置,只有具有访问权限的人才能对数据信息进行访问。最后,在管理信息中应用计算机数控技术可以减少数据重复的概率,提高数据管理的效果。
3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这些变化对于促进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应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就是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技术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融合性越来越高,从而使得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很好地市场发展前景;第二,就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各行各业都开始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从而使得我国信息管理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管理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第三,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出现为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得很多行业的信息管理效率大幅度增加,同时也提高了行业的生产力水平;第四,就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相比于其它数据管理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很多行业的认可,从而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也拓宽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范围。
3.2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具有很强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相比于其它数据管理技术的优势很明显,并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这就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竞争条件,促使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信息管理中应用的技术是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由最初的网状数据库发展到今天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这和科应用科技学的进步有很大的关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是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最为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必然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现阶段,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趋于稳定,各方面的性能已经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这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四,随时现代科技的发展,需要存储的数据信息将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复杂的数据信息存储只有依靠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才能完成,这也为新一代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3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
5.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运用 篇五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事业发展迅速,信息化建设整体事态日益呈现出更加注重应用、实效以及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特征。本文以企业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资料,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定义的介绍,根据实际情况,重点阐述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和计算机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其分析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管理;改进措施
我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财政、金融工商、税务、海关、外贸等政府管理部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国有大型企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热情日益高涨,电子商务在各行业的生产经营、供应采购、产品销售和对外贸易等环节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各级政府和企业整合多种信息资源,积极开展面向“三农”的市场和科技信息服务。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企业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将有很大发展,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有显著成效,全国27 个省市、46 个重点城市和近2000 企业开展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基本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过程控制及辅助管理在各类企业中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有显著成效,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过程控制及辅助管理在各类企业中进一步普及,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大部分实现初级企业信息化(CAD、CAM、DCS、MIS、ERP 普及率、覆盖率30-50%);部分大型骨干企业向中级企业信息化发展(CAD、CAM、MIS、ERP、EC 普及率、覆盖率60-80%);小部分培养成高级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CAD、CAM、ERP、EC 普及率、覆盖率80-90%以上)。大部分中小企业推广单项信息技术,部分中小型骨干企业分期实现初级信息化,建立若干个中级信息化示范企业,为今后推广积累经验。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1)更加精确;2)更加简洁;3)更加人性化;4)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5)可以进行设计,并且预计出结果;6)系统更加庞大,庞大的系统就说明分工越细。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IT安全治理和风险管理缺位。目前大多数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对信息资产所面临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仅局限于IT方面的安全。2)技术经济论证不足。信息化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高风险和告失败率就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决策之前,要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3)资源利用不合理。信息资源的合理应用一直是企业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企业信息化取得实效的关键。4)息的不透明和利益的冲突。由于任何企业的任务环境要考虑和关系的利益非常广泛,在任何一个IT战略决策中,都不可避免发生利益相关者包括部门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5)多数企业缺乏自身的信息来源。一版企业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单一,无非是一些公开性的文献、一般性的技术交流资料或出差考察资料。专利信息及联机检索等现代化手段及设备较少,检出的资料不全。大量的兴起的企业自办的信息刊物的许多内容都是东拼西凑的结果,很少有通过技术分析获得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污染,也使得企业缺乏自身的、固定的信息来源。6)信息处理手段落后。企业的信息机构都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许多企业的信息机构无力购买一些现代
先进技术设备。7)信息化建设成本不断增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种硬件设备、网络建设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软件越做越大,对硬件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导致硬件设备更新,原有设备的闲置浪费。企业在异地不断成立新的工厂或分支机构,而现有的信息系统在低带宽条件下无法应用,假如申请专线来支持企业原应用系统,就会大大增加网络成本。企业选择信息化的措施及建议:
1)信息资源的价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方面,提高信息识别度,充分收集相关信息。为提高信息的识别度,在信息资源分类、关键词确定、搜索途径选择方面需要下较大工夫。只要类型定位合理、关键词准确、选择路线科学,就可缩短检索时间,提高收集效率。在信息收集时必须根据收集类型和时间界限,选择合理的搜索途径、收集方案和整理汇总方法,才能最终获得企业最需要的信息资源。
2)充分挖掘信息价值,提高信息的开发度。信息管理就是对收集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分析、分类、整理汇总,提炼其实用价值,并通过应用平台将信息传输到有关部门,达到使用的目的。为使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与应用,企业应逐步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确保信息资源能及时分类入库,既方便查询,也可避免重复收集,还可以与相关单位实施网络联合,构建局域网络,扩大信息资源拥有量,采取联机检索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挖掘信息价值。
3)强化企业的信息化意识目前企业信息化不温不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企业对信息化认识模糊。广大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开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企业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而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4)企业要合理使用有限资金作为企业,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肯定不会太多,因此要考虑怎样“少花钱、多办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绝不能盲目追求新技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滚动式”的投资方法,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实施路线,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计划。企业一定要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要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以及网络产品同时并重的原则。
5)企业信息化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国企业具有数量大、规模小、行业和地域分布广、经营状况参差不齐等特点,企业信息化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寻找合适的突破口,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目前财务软件大多实现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且财务体系比较固定。建立企业网站可以向社会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产品销路,而且有助于加强与客户的相互沟通。
6.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运用 篇六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构建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主要涉及四类主要的`知识块:硬件组装(匹配)、故障检测、软件安装及软件测试.
作 者:李永军 作者单位:长丰县技工学校,安徽长丰,231100 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32.4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硬件组装” “故障检测” “软件安装” “软件测试”
7.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运用 篇七
1 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概述
计算机应用是指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科学在不同的科研领域使用的方法、技术和原理。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对信息的管理和处理不只是管理和采集数据等还包括单纯地对图形、图像、声音等进行处理。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发展方向也很多元为生产科研等领域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现在是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与办公、行政中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其在高效的教学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还极大地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共享、公告发布、政府机构管理、电子商务服务等企业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极大地发挥了计算机技术手段的集成化、快速、精准、高效的应用优势。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广泛地应用于科学计算的实践中。伴随着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普及, 许多新型的学科也应运而生, 比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与计算力学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中职生将来就业单位涉及的过程检测控制领域中, 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类型的信号的自动化控制检测, 并对获取的各项数据进行信息储存, 以及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处理。
2 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
计算机技术自诞生起, 就以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获得了人们的极大青睐, 并随之得到了飞快的发展, 极大地推进了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 极大地促进了各行各业服务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中职计算机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第一, 现代微型处理器。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核心部分就是处理器。毋庸置疑, 计算机的微型处理器越小越好但是因为量子效应等因素的制约, 其尺寸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要想减小其尺寸只能减小处理器芯片里的晶体尺寸与线宽。第二, 以纳米为主的电子科学技术。电子元件技术的改进也极大地改善了计算机技术, 但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计算机微型化、智能化和高速化的要求。因此, 加果想改善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和集成度, 我们就需要创新计算机技术的开发理念。第三, 分组交换技术。所谓分组交换技术就是指将划分成多个等长部分的、需要传送的数据传送出去海个部分叫作一个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的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 就构成了一个分组。我国计算机用户与互联网用户数量迅猛提升, 计算机技术也开始被应用于我国的电子商务方面, 但其技术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电子政务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3 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分析
笔者认为, 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表现在:
(1)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融入可以提高基础数据信息录入的自动化水平, 有利于提高企业经管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合理性。
(2) 计算计应用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公的自动化程度, 有利于实现无纸化、自动化办公, 进而节约企业办公和管理成本, 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 同时由于流程的简化以及人为因素的减少, 有利于提高工作的准确性。
(3) 有利于优化企业整理工作流程, 消除不合理的环节和浪费, 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并且有利于将员工的经验与技术转化成企业内部资源, 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同时避免了因人员的流动而导致的工作延误。
(4)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企业信息化水平, 有利于为企业的电子商务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 进而推动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同时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公的灵活性。
4 创新与改革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策略
4.1 应用技术的创新
纳米技术能够有效打破当前电子元件的性能限制, 使计算机甚至是量子计算机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种新型计算机就是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纳米技术不受计算机集成和处理速度的限制网络发展空间也更加广阔。
4.2 体系结构的创新
计算机是组合体具有强大功能体系结构肖前的主流体系结构是并行计算可以处理不同的问题几乎所有的计算机都具有这些功能但是集群系统能够给用户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4.3 中职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
中职技术人才是推动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事计算机的中职技术人才应具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操作、管理、维护能力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初步设计和使用能力具备熟练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能力, 具有利用所学的高级语言编写一般应用程序的能力。
总之, 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近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不仅大大提高了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 更是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促进了中职生的就业。
摘要: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到来, 网络产品已经遍布了全国各地,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计算机的生产, 它是网络化的一个产物, 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可以给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带来很大的便捷性。现在中职学校普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 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运用与创新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但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在运用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运用与改革进行了探究, 以期让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们。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增光.浅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电子制作2014 (06) .
[2]黄石磊.浅谈企业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资讯, 2010 (08) .
[3]王茜.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财会月刊, 2010 (02) .
[4]朱雷.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04) .
8.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运用 篇八
关键词:网络技术;网络教学资源
1、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
随着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运用的不断深入,对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化教育环境里(特别在网络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计算机网络意识才能积极,主动的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合理地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开发和组织教学活动。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渗透
2.1、转变观念,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
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教师是从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开始起步的。但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运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引起了全球的信息技术革命。如果计算机为教学服务的过程中,仅仅满足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就难免不落伍。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进入教学领域,最根本的是改变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个别化学习,可以自己查找有关资料,与计算机进行即问即答。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对能力不同的学生因人施教,实行个别化差异化教学。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将从课堂上的主角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成为知识的获得者与建构者。很多以前必须课堂讲授的东西,己逐步转为由学生参与或自主学习中获得,课堂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为主。学生的学习也己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借助英特网、校园网扩展到各个方面,学生可以在网上查找其所需的各种资料,可以借助网络完成其感兴趣的课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别人求助,使时空限制得以突破,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多样,更具有针对性。所以,信息技术对教学绝不仅仅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它应通过“三深入”整合在学科教学之中,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
2.2.提高认识,教师成为网络教学资源的直接创造者
一个架构灵活、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库对计算机网络运用是非常有益的。然而计算机网络教育资源由于其特殊性要求其制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不是文本、图像和动画的简单拼装和播放,而是教育思想与艺术的相融、综合和再现。这就要求在制作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的同时,要与传统的教学备课区分开来,赋予更深沉的内涵。要做到这一点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者自身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知识结构和善于创造的思维能力。所以要求教师必须直接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创意、策划和制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不仅是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者,更重要的是最直接的创造者,教师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对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3、开拓思路,探索网络化评价的新途径
在信息技术运用于学校教育、管理并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为了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评价的新方法,激发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激励的意识,可以和计算机课程相配合尝试借助网络为每一位学生制作电子化档案,忠实的记录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历程,每个电子化档案由共性和个性两部分组成,其中的个性部分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可以说每一份电子化档案都是活生生的、极富个性特征的学生的成长史,这些电子化档案对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积累了宝贵的个案资料。而且在电子化档案制作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在用中学,学中用,其涉及的领域己远远超出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范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4、创设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图形、图象、动画、声音和视频集成处理,使信息更生动更丰富多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学科课堂教学当中,创设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与效益。首先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实现了高度的资源共享。如在备课时,我们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教案库和计算机教学软件库中的资源,设计教案,以提高备课质量。教师通过浏览、选择、组编,设计成一个个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既快捷又高效。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可创设教学情景,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多媒体网络的介入使学生进入光怪陆离的大干世界,学生常被友好的界面所吸引,思维得以激活。
3、计算机网络带来的思考
信息技术必给教育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信息平台发生了隔命性的变化后,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原有的概念、原理、方法等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在我们的学校里,写字是基本功,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随着计算机普遍取代了笔和纸,教师越来越多的要求学生用计算机输入。再如,数学运算的能力是我们对学生的又一项基本要求,为了加强运算能力,我们的学生有许多这方面的训练,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学生要比我们的学生轻松得多,他们笔头的运算能力一般不如中国学生,但是,这不影响他们运用数学表述他们的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可以比我们的学生更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各国的国情不同,外国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对的,但这一争,确实应促使我们对它进行认真的重新认识和把握。
4、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运用于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怎样设计教师的课堂活动,使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怎样利用网络的优势,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体”。这又是一个很重要、很实际的问题,我们也应该重新认识和把握。
参考文献
[1]张绍海,舒盾.计算机专业建设之我见《今日中国教研》.2007年第l期.
[2]叶云芳.当前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职教通讯,2008,(12).
[3]赵东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运用】推荐阅读:
计算机技术科学与技术08-05
计算机与网络论文10-0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习日记10-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08-13
计算机与网络专业自荐书10-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10-28
网络与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研究报告07-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自我介绍07-0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实习信08-11
800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习总结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