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市高三地理二轮研讨会心得

2024-07-10

参加全市高三地理二轮研讨会心得(共7篇)

1.参加全市高三地理二轮研讨会心得 篇一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研讨会交流讨论汇报材料 一、一轮复习得与失 得:(1)一轮复习注重了基础,对照教材逐节梳理,理清知识脉络,知识网络构建较好

(2)考点把握的较准确

(3)规范学生答卷训练,引导学生注意运用关键词来答题

(4)对一轮学案进行了大胆的删减整合(5)充分利用学情反馈表来了解学情,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失:从考试学生答卷来看,主要问题 :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知识网络尚没有形成

(2审题不全面,不到位,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差

(3)答题能力差,不会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答题答不到点上,阐述表达能力差,没有用到关键词,离规范性答题、答案要点化、简洁、准确的要求差距尚远

(4)知识补偿、易错点纠正补偿训练不到位,致使做过的题照旧错,也补偿训练了,但落实不到位。

二、对三节公开课的评价: 总体上:

(1)符合二轮会议要求,注重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注重规律方法的总结,从中得出结论,并能在练习中运用。

(2)充分运用学案,并且前置使用,进行学情调查,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有针对性的讲,讲重点,讲疑点,知识梳理部分,让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让学生重点分析,根据练习完成情况,重点讲学生的易错题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相互讨论提出问题,先自己解决疑难,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尤其是孔老师注重规律,方法,技巧小结

(5)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6)利用补充学案,弥补学案不足 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节知识结构构建用时多些,重点不突出,没有关注大多数同学,第二节课因为课堂容量大,难度大,老师讲的相对较多,可将问题放给学生,让学生解决。

三、结合外出参加高考会议精神,谈谈如何进行考前复习

1、分析近三年的高考题,基本围绕地理主干知识和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考查,让考生分析新情况、新材料后,进行知识迁移,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在进行准确的判断。

2、高考题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考生对相关地理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可能会加强考生的创新品质和研究性学习等能力要求的考查。

3、二轮分析应着重训练学生以下能力:

(1)获取和解决信息,即审题和把握各种信息,这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要求学生快速,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和地理概念,地理事物 的主要图中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和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3)描述和阐述

能够运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它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要点。

4、分析近三年的26题,都以我国某一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人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29题以我国大的热点为背景考查,对世界区域为背景的考查都放在选择题中,体现动态迁移内容的考查近三年越来越多,多以折线图、柱状图的释读方式考查,因此还应着重训练。

5、具体课堂教学:

(1)注重基础,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对知识梳理整合,分专题建模,如三大专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训练基本答题模式,提升动答题能力。

(2)少讲精练,定时训练要适当

(3)加强集体备课

(4)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5)每周一次文综训练。四、二轮学案使用

(1)以学案为主,前置使用,优化整合,合理使用,严格按照“先学后教,先做再解,不学不教,不做不讲”要求组织课堂,适当整合,适当删减,降低难度,注重能力。

(2)注重学情反馈,根据学情反馈情况,讲重点,讲疑点,讲易错点。

2.参加全市高三地理二轮研讨会心得 篇二

2011年9月18日到成都参加高三第一阶段复习备考教学研讨会,收获颇多,下面就我就说说我自己的体会。

18日上午,先是听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的谭丽花老师的讲座《高三复习备考策略》,在她的讲座中,她先对2011年四川省理科综合测试化学卷进行了分析,且每道题都分析了其考查的意图以及来源于课本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以后多注重课本的复习。让我很受启发,有前我们总是觉的课本里的习题很简单,对它不是很重视,以后在第一轮复习中我要多加强课本后面的习题挖掘。

第二:她还对今年的四川高考化学卷做了一个总体的评价,得出了有7点结论:1.试题题型、题量、均保持相对稳定2.试题充分考虑中学化学教学实际,突出了中学化学的本质要求。3.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全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今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题的最突出特点。4.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考查。5.强调化学计算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但明显降低化学计算的难度6.重视化学实验,向高中新课程教学理念逐步过渡7.试题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强调化学对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第三:她介绍了今年高考给我们的启示。一 熟悉教材.熟悉教材,就包括熟悉课后习题,重做教材的课后习题应该是大多数考生最重要的复习策略。2 .熟悉教材,才能淡化教辅资料,结合平时做的练习题重温教材,挖掘整合教材。3.熟悉教材,才能正确理解考试大纲,教材才是考试大纲最好的解读材料。

二用活教材

1、教材是复习之本,只要真正掌握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2、重视基础并不是简单地将教材知识重复一遍,而是要在复习过程中,对各种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重视解题训练:复习离不开解题训练,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解题是提高能力的必要手段,但训练的核心是重新将题中的内容还原到教材相

关内容上。

4、反对简单重复的无效劳动

在化学复习中,应该反对简单重复的无效劳动。但适量的试题对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全员参与,教师可以预先制定复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将复习内容转化成若干条线索,让学生按照此线索进行自我归纳和总结。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平等的参与交流。只有激发学生的全员参与,让学生“学”起来,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益。

第四:她就她自己的经验给所有与会教师提了几点建议:

(一)养成反思不足的习惯

在复习过程中,尤其是在感到复习效率不高的时候,教师或学生都应该及时反思复习中的不足之处,拿出勇气反思自己,及时调整复习思路或方法。(二)上好复习课,尤其是准确地把握课堂,才能提高复习课效益

(三)要上好讲评课,是复习的关键。

第五:还介绍了考生答题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答题的技巧。从她的介绍中我自己觉的在以后的复习中我要加强几点:

一:注重课本,以本为本。用活课本,多挖掘课本的内在联系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二:做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难易得当。训练主要是扬长,其次才是补短 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成功的考试,以及取得考试成功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建立正确的应试理念,提升学生的答题机智和应试实战水平

三 以后要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特别是课本中的实验,以前没有做过的,学生没有动手的在条件允许下,要让学生动手。

3.高中地理二轮研讨会学习体会 篇三

今年是我省全面推行新课改后的第三年高考,结合教育部颁布的地理学科考试大纲和我省的考试说明,地理学科的命题指导思想依然是考察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认为今年的高考地理应该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平稳中求创新,突出能力考察,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山东特色,贴近学生生活,应该是今年地理命题的重要趋势。一、一轮考试的反思 “一轮基础,二轮提高”,以掌握基础知识为重点的一轮复习已经结束,大大小小的考试已经过数次,分析学生成绩可知,二卷与一卷相比得分率偏低,这说明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掌握不牢固或者属于“茶壶”型——肚子里有,道不出来。做选择题还可以,但一遇到综合题,考察文字组织表达能力,尤其涉及专业术语的表达问题百出,失分严重。具体问题如下:

1.各种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较差,不能有效的提取相关信息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图表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源泉,是表达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表。在地理教学中,重视读图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完成“熟悉地图——看懂地图——分析、运用地图”的知识跨越,并逐步建立起有确切空间概念的知识系统。但学生对图表的掌握离这一要求相差甚远,这一点从学生错题集的整理上看一目了然。这类问题应该还是读题方法的问题,观察能力的问题。另外,有的学生看到了相关信息,但也不知道这句话或图像想干什么,这表明学生分析能力较差或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有效的把信息与知识建立联系。

2.脑中无图,区域知识缺乏,导致区域定位不准确

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区域中去,所以区域地理往往成为综合能力测试中地理试题命题的切入点。从多次综合检测分析来看区域地理试题方面失分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因为某一区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区域判断失误,导致“全题覆没”。这类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初中地理课程与高中地理课程安排不连续,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未得到应有重视,高中之后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从而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另一方面升入高中之后由于“任务多,课时少”的实际情况,对初中区域地理的复习粗略化。

3.知识迁移和重组能力较差

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知识贮存于大脑之中,而是最终要化为能力,去解决不同情境下的具体问题,这要通过知识迁移来实现。每次考试过后学生都会抱怨,“平时背的那些都白背了,怎么用不上呢?”更有甚者说“做了那么多题,怎么没有原题呢!”从事教学的人都知道,题是做不完的,高考遇着原题的几率更是少之又少。最主要的是在做题过程中找方法,也不是白背了只是灵活将知识迁移转化能力不够。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常出现机械重复多,整理加工少;背诵结论多,思考过程少;被动做题多,独立思维少。最终导致复习时间多,效率提高少。

4.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常听学生反映“综合题我答了不少啊,怎么一分没给呢?”“我的答案意思跟他的是一样的怎么得分比他少呢?”所有这些都是答案没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用“大白话”答题,不使用地理专业术语,从而导致失分。这些问题与学生平时有懒惰心理,做作业只做选择题而不愿意写简答题,不愿意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对知识模棱两可,表述不清有关。二、二轮复习的打算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通过市二轮研讨会的学习,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针对以上问题,以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为主的二轮复习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

意:

1.注重知识纵横联系,进行知识重组 二轮复习不是一轮复习的简单重复,时间上较一轮复习短了很多,故需要加强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复习时要打破教材的框架体系,将相互存在联系的知识放到一起来进行专题复习。比如等值线知识,地图部分学习了等高线,气候部分学习了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工业部分学习了地租、运费等值线„„虽然各自表示的地理含义不同,但他们绘制原理及其具备的特征是类似的,复习时放到一起总结共性规律,然后用这些规律解决具体不同的问题,这样解释在高考中遇到了新形式的等值线,有规律在手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2.处理好区域地理、必修地理、选修地理之间的关系

虽说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区域中去,但也不能因此将大量精力用于复习区域地理,更不能“背’地图,把每条经纬线经过何地都背下来,把各地的地形、气候、工农业等基础知识背下来,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的选取重点的有代表性的区域(中国或世界)为背景,结合课本基础知识、时政热点以及常见的生活现象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具体问题,对区域地理要素做综合分析。所以可采取以区域为背景设置区域小专题的复习方法。而选修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拓展,在高考中占的分量并不太大,而且试题涉及的都是该模块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因此在复习选修地理是,切不可像必修教材那样面面俱到,只要抓主干重点以及与必修部分联系紧密的部分即可。

3.多分析、绘制图表,注重能力的提高

针对部分学生的“谈图色变“,在复习时,从认真对待课本中的每一幅图做起,不仅要理解图中所蕴藏的知识,还要掌握绘图的原理和读图的一般方法。此外,对于教材中的一些结论、规律,如果能够用图表进行表述的,不妨转化为图表的形式,如某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图等力求通过图图转换、图文转换、图表转换的方式,变换思维角度,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增强对试题变异图形以及新材料、新情景的适应能力。通过读图思考设问,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特征、论证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及时总结答题方法、技巧和模式:

不少同学都会抱怨,综合题难答,常常答不中要点。事实上,许多综合题的回答都是有模式可以借鉴的,在学习高中地理的原理时,我们常常会以某一地区的情况作为案例,在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过程,事实上就是“建模”的过程;高考过程中,虽然不会考到相同的案例,但一般会考到相应的模式。材料题的回答就要将自己记忆的知识针对材料实行再加工,有时答案就在材料中。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常用结论,如:某地北极星的高度即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北极星只有北半球可见;刚好发生极昼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纬度的2倍;光照图中不仅要注意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还要注意与经线圈的切点;海洋上等温线弯曲方向即洋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等等。

5.根据学生实际,精选试题

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学生,找准学生的薄弱环节,编写针对性强的试题。自己编制的试题才最适应自己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态,适时调节试题难度。决不引用成套的外校试卷。

6.时政热点问题的地理透析。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是高考地理考核的重要目标。可以分专题进行热点问题的总结。例如,今年春季的西南大旱问题就可以作为一个专题。这种热点整理需要从基本事实,成因意义和特点,相关主干知识,典型例题等四个方面进行。特别是通过热点带动相关主干知识的复习,能够提高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此外,载人航天,自然灾害,大型工程建设,世博会,都可以作为专题进行透析。

7.总结题型,精讲精练。可以按照考纲内容总结题型,把每个知识点的典型习题整理出来,看看还有没有缺漏的题型和知识点。也可以按照考纲的目标要求总结题型,例如,我们

可以把以前的高考题分为概念判断类试题,演绎推理类试题,描述阐释类试题,论证探究类试题。针对每一类试题找到可靠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可以显著提高答题效率。

二轮复习对广大师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平和稳定的心态非常重要,不论是教还是学都不能浮躁。不必刻意追求二轮复习各个环节的完整性,只要稳扎稳打,坚持到底就会赢得高考的胜利。

二十五中学高三地理组

为更好迎接2010年高考, 实现高考预期目标, 以“注重积累, 夯实基础, 放慢进度, 细处入手”为复习理念, 力求做到指导有针对性, 训练有实效性, 复习有整体性。在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和高考地理试题的基础上, 结合多种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 我们在2010年高考复习备考中做如下计划:

一、基本情况

从课堂反应和学生交谈中了解, 由于长时间没有学习,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失分较多;遇到难度稍深的题目便不易得分; 地图定位还不准确;要冲击高分层, 没有起色。从目前情况分析, 由于没有知识的积累, 回答没有深度,缺少训练, 往往不能准确地审题。

二、复习的具体措施

第二轮复习, 每个点要训练到位。在依托课本的基础上,利用学案对知识点进行复习,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本的基础上,结合学案的重难点点拨,把握知识点的侧重方向。利用学案的自我综合测评题和一轮材料有选择的进行训练。严格按照考点要求, 狠抓落实, 努力抓好各个考点, 不贪多求快, 力求一步一个脚印, 逐一达标。

第三轮复习,依托专题,综合重难点和考点,加强学生综合分析和规范答题能力的训练。在第二轮复习的基础上, 紧扣重点复习, 查漏补缺。做几套综合、模拟试题, 巩固或检测专项的掌握情况, 加强“回头看”, 有针对性地弥长补短, 提高正确系数。重在强化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三、时间安排

复习分为二轮:第二轮(2010、3、15—2010、5、10)重在全面复习, 夯实基础;第三轮(2010、5、12—2010、6、4)紧扣重点复习, 查漏补缺。

四、复习备考的几点要求:

1.两线共进。即课本复习和知识点专题复习相结合, 以知识点专题复习为主线, 以课本复习为辅线。课本复习主要利用早读时间, 给学生制订具体可行的复习计划, 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点专题复习主要由老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两线并进, 有主有次, 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2、关注高考信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勤于并善于搜索各种高考网络信息;积极参加省市区各项高考研讨活动, 开展不同形式的备考信息交流活动;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 最大限度的获取有用信息以指导备考工作。

3、落实培优补差。针对学科的偏科现象, 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薄弱环节, 查陋补缺, 对症下药, 采用不同的形式, 进行辅导。

4、讲究复习方法。复习知识重要, 复习方法更重要;师生要经常归纳各个知识点的规律性的东西, 力求能举一反三。尤其是主观题的训练, 不能只停留在教师宣布“参考答案”上, 要让学生自己练, 自己讲答题的思路, 自己互相评价答题的优劣, 不仅“知其然”, 还“知其所以然”, 掌握答题的规律, 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 具体策略制订后, 关键在于落实, 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使之不断完善。这就需要全体成员全方位的团结协作, 群策群力, 搞好教科研活动, 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十六中学

3月29日—30日,2010年临沂市高三地理二轮教学研讨会在莒南召开,我有幸代表我校高三地理备课组参加此次会议。经过两天的紧张学习,我觉得此行获益匪浅。

第一,通过观摩三节公开课,我对二轮复习的课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三位老师一般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双边活动,体现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严格控制上课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量,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消化和提高;重视知识体系的整理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注重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我讲解相结合,复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解放了老师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五位老师精彩的主题发言让我们认识到学无止境,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临沂三中的韩光迎的“一轮质量检测试题分析评价报告”发言让我认识到了如何分析一轮质量检测试题以及分析一轮质量检测试题的重要性。平邑高补的崔嵬老师让我们重新回顾了一轮复习的得与失。临沂一中的耿顺传老师让我认识了2010年山东高考文综考试说明和全国高考地理大纲的变化情况。沂水一中武传斌老师的发言,让我们对二轮复习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白了今后复习的路子。尤其是沂南二中的刘振峰的发言给我解决了选修模块的复习这一萦绕心头的难题。

最后相老师的会议主题报告更是使我们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们解决了高三复习过程中的一些难题,为我们今后二轮复习指明了方向。

本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务实、高效、智慧、经验、分享、宽松”的氛围。与会期间,教师们之间随时随地的进行着各自的经验介绍和学习。

这次活动时间紧凑,效率高,给与会老师很大的启发。活动之所以非常成功,我认为原因有三:其一,这次活动准备充分,三节公开课都经过认真准备的;几个专题发言的内容充实,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内容详实,有指导性,又有操作性,对高中地理教学很有帮助。其二,会场上气氛很好,与会老师始终认真参与这次活动,显示了广大地理教师的良好的素质;其

三、市教研室和莒南教研室从多方面大力支持,是搞好活动的有力保障。

河东补习学校一、二轮复习研讨会的收获

(一)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展望:

1.关注素质教育新政,多了解国内外重大时政,用地理的视野来观察、分析、思考问题,课本外的知识重要的是平时积累和沉淀,躲在课余时间读书看报、电视新闻等。2.试题整体难度会比去年降低,设问会更趋整合,但会体现区分度。

3.命题的依据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后者尤为重要,不依据那一版本教材。4.创设新情景、新材料,可超越一标多本,避免猜题押题,体现公平些。5.考察主干知识,兼顾基础,引领教学导向。6.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色:空间性定位,准确性特征的描述,差异性的比较,发展性的变化,特殊性热点或冷点。

7.预计第26题仍以实际的或虚拟的中国地理区域有关的问题,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措施,节能降耗等等。

(二)二轮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具体要求: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空间机会快乐感受归还给学生。2.课堂上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反思,总结和感悟。

3.4.5.6.7.二轮材料要做到前置使用,合理删减补充。

要做好学情调查,特别是针对边缘生的学情分析,以增强课堂复习的实效性。要想方设法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

学科考试不可过密,每次考试建议一节课或一小时为宜,题量要控制,题目要精选。训练师要高度重视选择题,首先保证选择题解答的准确性。同时要注意综合题答题的规范,平时可采取让学生黑板板演,自备答题纸模拟等多种形式训练培养。

(三)二轮复习要注意的规律和原理 1.地球运动的规律 2.大气运动的规律 3.水体运动的规律

4.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 5.区位论

6.地理事象的成因与分析

7.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有关问题

二、河东补习学校一轮成绩分析

(一)一轮成绩分析

参加考试的人数共164人,85分以上的3人,优秀率1、38%;60分以上的122人,及格率74、4%;重点过线(77分及以上)24人,过线率14、6%;普通过线55人,过线率33、54%;最高分87分,最低分24分。总体来看优秀率不高,最低分比最高分分差较大;及格率和普通过线率与其他科目相比较高,普通过线率排名第二。

(二)试卷分析 1.试题特点

(1)符合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图文资料丰富,引导学生关注与地理有关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的时事、新闻,体现新课改理念。

(2)题目设问紧扣图文资料,综合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设问角度新颖,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识。

(3)能力要求方面,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审题能力,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4)设问中要求明确,如“简要分析”、“概述”、“简述”等词语。问题设计新颖,限制词语多,对规范答题、指导学生做好下一步复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5)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考查了主干知识的重组、迁移和灵活运用综合性强,难度适中,区分度高

(三)答题情况

平均得分65分左右,最高分87分,最低分24分,分差很大,说明区分度很高,也说明我校学生基础差别很大。

(四)暴露的问题:

1.审题能力不足,对关键字词的把握不准,审不清题意。如26题第一问要求只答一个方面,可很多学生答出了多个方面,第二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也有学生答其他方面,失分很多。再如28题第二问,题目要求举例说明,学生没有实际举例,并且答的内容太多,费时费力,得分很低。

2.对概念的把握不准确,如26题第四问,由于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理解不深不透,答案很多,但离题太远。

3.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能力不高,如27题第第三问95%的同学答不出水运的优点。4.分析不全面,总结不到位,叙述不恰当。如28题第一问,工业污染、交通压力基本

能答出来,工业用地紧张很少能总结出来,28题第三问多数学生描述为主导风向下风向,最小风频下风向等,材料中看不出最小风频,只有“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才最合适。

5.非智力失分现象严重,表现为:错别字严重,如严(炎)热干躁(燥)等字屡见不鲜;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生活化用语太多,“土”话连篇,如季节有利于棉花采摘,不至于掉落等;无条理,整个答案无逗号、分号、句号。

(五)整改措施

1.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主干知识的完整结构。

2.强化规范训练,突出“读题审题—解读信息—分析思维—答题建模—术语表述”等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关注“错误点”,分析错因,找出学生弱势的知识模块、弱势的题型和弱势能力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针对性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4.注重培养学生“定向定位——定向想象——定向联系”的能力,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手不离图,图不离手。

5.关注“热点”,把握主题,回归课本。考查“热点”的立意,大多放在“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上”。教学时要注意“热点”问题和地理考点之间的关联点,加强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6.重视不断拓宽知识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试题的答案中突出反映了考生的薄弱环节,如对文字材料的不理解、不能感悟命题意图、答案中的文字不准确、词不达意,语汇贫乏,甚至错别字司空见惯,所以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丰富的课外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非常重要。三、二轮复习计划

为了更好的迎接高三一轮考试,并做好二轮、三轮的复习工作,特制定本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

根据高三二轮会议精神,依据山东省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复习,力争走出一条高效复习的路子。

(二)具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做到每周三次小集备两次大集备,遇到问题随时集备的要求,提高备课的质量。

2.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广泛搜集各地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练习题目,精选出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题目,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做到全批全改,及时了解学生做题情况,为有针对性的讲评提供依据。

3.做好学情反馈,由课代表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收集并整理到学情反馈本上,为教师备课提供第一手资料。

4.指导学生在每次测评完后,及时将典型错题整理到错题集上,并及时收批。

4.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篇四

丁礼兵

一、以往复习总结

高二地理受中考和高一不开课、资料的编订及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影响,地理学习和复习受到很大干扰,学生掌握的基本上只是地理的一点儿皮毛,基础知识记忆不牢,概念模糊,综合解题思路不清晰,往往不知从何下手,答题语言不规范,对地图理解难度大,各班每次考试及格和高分段人数不多。

二、复习目的⒈进一步巩固地理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使学生模糊的地理知识清晰起来,将零碎、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构建完整、系统、科学的地理科学知识体系。

⒉提高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使自己的思维更上一个新台阶,重点拔高,使学生掌握解答地理问题的技巧,从而使学生完成由地理基础知识向综合能力的转化,同时加强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顺利地做好选择题。

⒊掌握读图综合分析题的解题方法、要点,顺利地完成综合题。

三、对策和措施

⒈分层次教学,因班施教。对准一套复习题,精讲精练,重点掌握,重点拔高。同时,适当穿插训练初中地理。

⒉训练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加强学法和考法指导,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学习。

⒊对照考试大纲和内容说明及备考资料各章节复习指导,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⒋加强读图训练,巩固复习世界地理读图训练,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落实中国地理读图训练题,对读图进行专题复习和训练。

⒌收集学习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⒍对于练习中的疑难问题,将答案发给学生,看答案以后仍然看不懂的采取以下三个措施:①个别提问;②统一讲解普遍性不懂的题目;③抽中午或课外活动时间集中辅导。

四、复习要求

⒈加快速度,抓紧时间,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⒉提高学习的高度自觉性,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地理内容多,知识点杂,课时紧,必须高度自觉。

⒊多看、多练、多想、多问、多记,该记的记,该理解的理解。⒋勤学好问,做好笔记,及时巩固、总结。

五、备考资料的使用:

⒈资料特点:该资料全、新、讲练结合。

⒉资料内容:包括章节复习指导(考试要求<识记、理解、应用、知识结构>、重难点解析和名题点析)、考点训练(学科内综合能力测试、学科新题型)、高考命题研究(命题特点、解法归纳、高考预测、考题选讲、综合点分析、复习要点、典型例题和过关演练等,高中地理部分分为70个考点进行训练。

⒊重点在于:名题点析、高考命题研究、热点专题串讲、综合辅导,考点训练做指定的题目。

六、复习步骤

基本上仍然按章节进行复习,每一章复习计划用8个左右的课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⒈用一课时复习课本,巩固以往所学知识点,并结合考试大纲和内容说明查漏补缺。

⒉用一课时看辅导资料中的章节复习指导重难点解析和名题点析、高考命题研究、考题选讲及专题串讲等内容。

5.参加全市高三地理二轮研讨会心得 篇五

为了加强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的针对性,提高政治复习的有效性,县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研讨会在楚门中学举行。来自我县的高三政治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研讨会在楚门中学丁新兵老师执教的专题复习课《文化创新》拉开帷幕,丁老师通过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的联系导入“文化创新”,紧密结合考纲要求,不断呈现本课的高考考点知识,分析考情,将高考习题与课堂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文化创新的的现实意义。丁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对知识的有效落实,得到与会代老师的高度评价。

研讨会上,与会老师不仅对丁老师在背景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多角度设计设问,并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表示认可;也对丁老师通过浙江省高考陈题主观题的训练来巩固知识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表示赞许。同时,与会老师对该课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加大课堂的容量提出了指导意见。

研讨会上,我县3校根据所在校的实际情况,就二轮复习的备考规划、重点做法分别作了详细的工作汇报。

县教研员冯根水老师主持了会议并作总结发言,他要求与会教师在二轮复习中要以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和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严格执行二轮复习备考规划的要求,同时3校间要做好相互间的资源、信息共享,互通有无,为2015年高考有所突破做出应有的贡献。

6.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怎么写 篇六

第一轮复习为高三上学期,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应立足课本、打好基础,把每一章节的知识点以纲要的形式进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读图、用图,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图文结合,能进行图文转换,逐步提高读图、析图能力。这样就可以在复习过程中迸发出新思想,创造性地进行复习。

第二轮复习从三月到四月底,二轮复习安排应该明确以下内容:专题目录、子目录、专题练习规划,主要目标是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过程中,如果一遍又一遍地复习,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而且时间也不够,重点也不突出,如果利用专题复习的形式,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又有新鲜感。专题复习,应对某一地理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和完整的认识,使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二轮复习中要加强答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

第三轮复习从五月初到五月底,三轮复习计划应该明确本学科常规热点,主要目标是提高应试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寻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为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高考考查热点问题,一般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进行学科间的综合考查,新闻热点、焦点论坛往往是高考命题最好的素材,我们应寻找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知识联系,使社会问题与课本知识纵向、横向比较,做到融会贯通。

7.高三地理二轮教学视导总结 篇七

4月12至15日对四个单位分别进行了教学视导,到学校后采用方式方法是:听学校汇报、听两节课;检查学科、学生相关材料;与教师座谈,向学校反馈。所到学校都做了认真准备,认真贯彻市二轮会议精神,领导、老师们都认真积极的全面应对备考工作。现对所视导县区分学校总结如下:

一中、高补:

课堂教学:每学校一节课。专题八:重要的天气系统 优点:

1、学校在同一校园内,教学进度一致(专题八:重要的天气系统),制定了同一导学案和补充学案,校际地理备课组之间的交流非常好。

2、老师们听课积极,备考合力强,上课教师侯课习惯养成好。

3、课堂复习符合市二轮复习思路,师生考情掌握准确,复习重点突出。

4、创新优化学案使用,自编导学案,以问题(题目)的形式强化重点内容。

5、题目讲评中在做题能力提高的同时,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强化;讲题同时注意了方法、技巧的点拨;答题规范化要求;学生解题思路的展示。

6、复习过程中重视了课本再现和补弱。

7、结合自己的学情、教情,优化使用学案,并形成补偿性练习。

8、重视学生解题思路的分析,让学生回答做题的思路。不足及建议:

1、题目的讲评在发挥好强化基础、点拨方法技巧、展示思路、规范做题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有些题目多引导学生分析透彻,养成一种良好的规范的审题习惯。

2、对学生先学、预习的要求要具体明确。

3、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和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待进一步加强。常规材料: 优点:

1、二轮复习计划详细,具体到周,落实到具体人。

2、教师对学生的谈话手册有重点学生。

3、有作业批改手册,有学生做题情况分析和典型题目。

4、教师对学案做的多。

5、对学生的学案有抽批。

6、使用学生预习反馈卡。

7、一周一次文综(周六或周日)。一周一次学科小综合。

8、课时教案项目齐全、认真。图文并茂。

9、二轮复习专题巩固演练答题纸规范。强调:规范答题、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列化、序号规范化、用语专业化、卷面整洁化。

10、教师有听课本,老师听课经常。

11、备课组外地试卷积累多。

建议:

1、文综训练有答题纸,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做题时的时空分布,科学合理的安排。

2、学生能否有个积累本。积累典型题、易错题、重点规律的总结等。

3、帮扶计划能否再详细一些。帮扶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等。

4、进度有点慢,复习计划经调整后要上墙与学生见面。十八中

课堂教学:听课两节,专题十五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优点:

1、师生对考情掌握准确,复习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2、集体备课好,同一专题内容复习路子一致,材料使用一样。

3、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引领学生积极参入,课堂教学效益高。

4、教师驾驭课堂、驾驭教材能力强,课堂气愤活跃。

5、师生、生生互相提问,互相质疑。师生配合融洽,学生课堂思维活跃。

6、学生质疑释疑能力强。

7、专题梳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8、处理重点内容形式灵活多样。如:学生板书、讨论解决。

9、教师指导各学习小组学习及时。10、11、学生自我纠错能力强。

题目讲评注重了学生答题思路的展示,题目分析透彻,教师审题意识强,方法技巧点拨到位。12、13、14、讲评中教师审题意识很强,注意学生审题习惯养成好。补偿性练习题目选择好(使用《专题高效练习》)。学生先学、预习习惯好。

不足及建议:

1、专题知识的梳理要注意适当回归课本,尤其一些重点图。

2、学生答题的规范性上进一步加强,尤其一些综合题答案进一步落实到纸上。

3、对下节课的预习内容要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常规材料:

优点:

1、二轮复习计划详细具体。到课时,上墙与学生见面。

2、考纲、考题研究深入。

3、教研活动次数多,记录详细。

4、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认真实用。

5、教师手头材料多,选题积累多,题目实用性强。

6、教师对学生学案抽批及时认真。

7、学生单元、专题练习积累认真。

8、学生积累本内容多,做到经常翻阅,错题重做。

9、规范化答题纸使用经常。

建议:

1、使用学情反馈卡,增加学情了解的面。

2、教师帮扶计划再具体些,落实到人,有内容,有时间。

3、文综学科综合试题尽量多让学科老师组合使用,少用成品题。

4、加强文综学科考试中学生做题的时间、空间的科学安排。

学校

课堂教学:听课两节:专题十五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优点:

1、教学的各个环节清晰,分专题知识梳理、题目讲评、补偿练习。

2、学生预习、先学,有利于了解学情,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

3、重视基础主干知识的巩固。

4、教师考情掌握准确,说明一些知识点在高考中的呈现形式。

5、重视学案的使用,做到了全面使用、全程使用。

6、重点题目的讲评,注意让学生展示答题的思路、错因分析、知识的拓展,同时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7、对补偿性练习的讲评分析透彻。

8、刘涛教师题目讲评更精彩些,对考情把握更准确些。

9、规范性要求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不足及建议:

1、有的教师专题知识梳理用的时间过长。

2、专题梳理中有些内容要及时提醒学生回归课本,尤其重点图

表。

3、题目的讲评再进一步加强学生审题意识的培养。同时注意解题方法、技巧的点拨。

4、注意课堂后5分钟的有效利用。预设内容提前完成了,要灵活利用好剩余时间。常规材料: 优点:

1、二轮复习计划详细、实用,有策略方法,专题内容落实到课时。

2、集体备课实用,个人备课符合二轮特点。

3、学生学案做的全,教师有抽批。

4、教师有做学案练习的良好习惯。

5、学生积累本很细、很实。实用价值大。

6、有规范性答题纸和学情调查表。建议:

1、加强考纲、考试说明、考题的研究。

2、尽量多的搜集外地试卷,经筛选改造融合到文综练习中。

3、加强文综考试的管理,注意学生做题的时间空间科学安排。一中

课堂教学:听课两节:专题十

水循环和洋流。优点:

1、考点、考情比较明确。

2、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巩固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

3、知识结构的构建目的是为了巩固基础,查漏补缺。

4、学生动手能力强,绘图、填图效果好。

5、学生自我纠错能力强。

6、题目的讲评注意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分析透彻,展示解题思路清晰。

7、教师注意了读图、析图方法的点拨。

8、郇庆电教师对主干知识中的弱点点的更透。

9、郇庆电老师对一些题目、图等中的弱点、重点点的更透彻,解题思路点的更清晰。

10、郇庆电老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更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足及建议:

1、在“双基”落实过程中,建议注意回归课本,尤其课本中的原始图。

2、题目讲评过程中,加强学生审题意识的培养和答题规范的落实。

3、同一专题内容,同一复习思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建议加强个人相互听评课,借鉴他人的长处,更好的处理问题。常规材料: 优点:

1、二轮复习计划详实,专题内容安排到天,计划上墙与学生见面。

2、集体备课次数多,记录全,集体备课实用扎实。学案优化落实到人。

3、学生积累本内容丰富,详实实用,教师有抽查。

4、学生学案教师抽查及时,学情反馈畅通。

5、有规范性答题纸,使用次数多。

6、教师电子备课认真。

7、教师细化考试说明研究。

8、注意学生学法养成的培养。建议:

1、加强对外地试题与考试说明的对照研究,选择好题融入文综考试中。

2、加强“三类”学生帮扶,落实到人,并落实好时间和内容。

上一篇:2018年春季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下一篇:农民工文化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