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用型教学论文

2024-08-15

有关语用型教学论文(共8篇)

1.有关语用型教学论文 篇一

如何构建小学阅读教学语用型课堂论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的学习更应注重语言文字的应用和实践。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不断发挥创造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和综合修养。本文将从语文阅读教学的寻点、感悟和迁用三个方面着手,重点在于构建语用型课堂,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用;寻点;感悟;迁用

“语用”即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考试,而在于能否灵活运用,将我国的优美文字和经典文化发扬光大。小学生学习语文,就是研究文字、语言和积累基础知识的阶段,这样才能在灵活掌握的基础上提高应用能力。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阅读是主体和重点,构建“语用型”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找寻经典佳作供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对所学知识加以利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更是对内在品质的提升和历练。通过吸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和学生的道德思想境界。

一、寻点—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把握学习的突破口和知识点

文章的文体指文章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和戏剧等等。构建语用型课堂,就要在充分了解不同文体的前提下,寻找语言训练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应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不同体裁的文章学习要点,具有语用意识,立足教学大纲重点,找准知识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突破口,开拓学生思维。例如阅读记叙文需要理清文章的开头、结尾和高潮,把握重点段落和核心思想;阅读散文,学习优美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情感,为写作积累素材;阅读说明文,通过学习重点字词,把握所描述事物的特点;阅读童话故事,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所运用的拟人、夸张手法等。在掌握文学体裁的特点和文章脉络后,体会重点字词的运用。因为,往往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也使文章境界升华,还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二、感悟—阅读中感知语言魅力,提升语言知识,增强语感能力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语言文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表达特定的含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从语境中体会语言意思的能力,构建语用型课堂教学模式,将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变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要深入理解“绿”的意思,为什么这一个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个字怎样将江南春天的美刻画出来?作者在斟酌字句时,也用过“到”“过”“入”“满”等字,但是作者本人都不满意,都没能将眼前的美景和作者的心境表现出来,经过反复试验琢磨,最后当“绿”字脱口而出时,作者兴奋不已,“绿”不仅是春天的颜色,也是动词有变绿的意思,春风一吹,就把江南染成了绿色,多么叫人兴奋,春天多么美好,也把作者迫切归家的快乐心情渲染出来,可谓之妙!汉字具有其本身义,放到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引申义。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义不一样,这此知识点的积累和差别,需要学生在大量阅读中积累基础知识,并不断培养语感。教师在构建语用课堂教学时,要在课下做足备课准备,设置好课堂问题,同时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带着问题上课,并在课堂上给子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谈论时间,让学生自己体悟语言意义,同时,通过老师的讲解,深化和内化知识。至于文章的修辞手法,也是需要学生慢慢领悟的。对于小学生可以将优美的词句摘抄积累下来,反复诵读,以此作为写作的材料积累,因为这是写作文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阅读一理解一体悟一模仿一造句”的过程,达到对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三、迁用—理解辨析字词的音形义,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迁用顾名思义就是模仿利用。文字和语言的学习目的在于利用和创新,只有学生自己能灵活运用了,才说明将文章吃透了,学到了。语用也是要有由浅入深的过程,先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再遣词造句,一步步达到出口成章的目的。辨析字词的意义是第一步,小学生语文对于课文中字词的音形义需要教师认真讲解,除了掌握字词的写法还要明自字和词的意思,以及相近字词的区别,并能加以区分和应用。例如“花瓣”的“瓣”和“分辨”的“辨”字形相似,意义和读音大不相同;“弄虚作假”和“放假”都有“假”字,读音却不同,像这样的词语需要教师认真讲解,通过词语辨析,帮助学生完成词汇积累过程,并在运用和深刻体会中,吃透词语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语用课程实践,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练,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其次,造句练习也是揣摩字词意义的良好方法,通过阅读文章找出相近词句,然后模拟练习,逐步达到自我创新的水平。再次训练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的能力。通过对字词语义的理解,对句子语境的揣摩,逐步达到分析课文的能力并能模仿写作。例如在学习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要把握童话特点和文章主题,找到作者通过描写怎样的情境和场景再现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从而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命运的同情。

2.有关语用型教学论文 篇二

一、教材梳理,明确课例开发的重点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阅读”部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所有学习的体裁主要有童话、寓言、诗歌、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因此,在低、中、高年级针对三类主要文体,解读文本语言,明确教学重点,显得尤为重要。

1.系统整理,了解教材的编排

梳理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低段以童话课文为主,中段的叙事性文章较多,而高段则出现了较多的说明文。这样的安排,不仅涉及文本样式,更涉及不同年龄阶段孩子语文学习的基础和能力。

2.多元解读,掌握语用的侧重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学材都要具备明确的语用功能,所以要对现行教材进行细致的透析,仔细阅读《教学参考书》对相关文本的解读,明确不同文体中语言文字运用的落脚点,以教材为媒介,明确各文本的语言训练点。不同文体的课文在“语用”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学设计要有所突出与侧重,并有重点地予以突破。

二、合作研究,拓宽课例开发的途径

在梳理完相关的语文学习材料后,如何针对每种文体确定一个典型样本进行课例研究,是开发课例的关键所在。

1.探索共性的路径

面对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文体,课堂教学中总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性的确定,将是整个研究顺利进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哪种文体,典型课例开发的一般路径为“典型设计—课中实践—课后研讨”。

2.形成个性的样本

样本一:“童话类”的典型教学实录

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通过品读、借助插图和合作表演的手段,品悟童话之美;以“教材空白”为着眼点,抓住反复的故事情节续编,根据文后的提示来改编,利用文本中被省略的内容创编等方法,体验创编之趣;以“课外阅读”为拓展点,通过创设氛围和家校配合的措施,感受阅读之乐。在童话教学的语用策略研究中,形成了“童话类”的典型教学实录。

样本二:“叙事类”文体的典型教学片段

叙事性文体侧重于在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抒发作者某种特定的感受和情思。教师把握住这一文体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赏析文章。研究中,通过寻文脉、品语言、立形象、悟情感的一般模式,呈现了“叙事类”文体的典型教学设计。

样本三:“说明文”的典型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高段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语文味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为了让说明文教学变得扎实而灵动,我们从以下几点入手:挖掘语言因子,品出语文味;落实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强化实践运用,习出语文味。为此,我们确定了“说明文”的典型教学设计的样本。

三、课例研讨,优化课例开发的样本

在寻求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中,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倾向的变化,形成基于语用的课堂教学结构与课例。根据我们的研究假设,随着行动研究的深入,我们不断优化与改进。首先,选准各文体的教学切入点,深挖文本内涵,解析言外之意,在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迁移和运用。其次,通过积累大量丰富的教学案例予以分析提炼,最终总结并形成相关文体的课例。

预设基本流程如下:

1.制订目标,聚焦语用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年段和文体的特点,采用互相研讨与专家引领的方式,区别对待以“课文理解”和“语言语用”为方向的目标,认真制订语用教学目标,为课例开发做好铺垫工作。

2.教学过程,凸显语用

紧紧围绕语用目标,进行语用教学设计,不断在课堂上进行尝试,一课多磨,在多次教学实践中寻找最理想的语用教学策略。当然,语用教学是在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展开的,我们汲取基于内容理解的先进教学理念,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服务,相互支撑。同时,形成语用型课例的评价依据。

四、无限延伸,提炼课例开发的策略

在形成不同文体的语用型阅读教学课例的过程中,通过专题研讨、专家点评、反复磨课等多种形式的探究,积累了很多语用教学的策略。这些策略将最大限度地为一线教师参考,为教师课堂教学服务。

1.选准“语用”训练的内容

课本上每一篇课文独具特色又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特点,都应该成为“语用”训练的内容。

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特点,选准教学切入点,深挖文本内涵,解析言外之意,在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关注文本的空白处、隐含处、关键处、延伸处、情感处等,有效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迁移和运用。

2.丰富“语用”训练的形式

训练之所以被人诟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训练的机械、单调、乏味、令人生厌,因而“语用”训练的形式要丰富多彩,才能让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中乐此不疲。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用策略非常丰富,充分利用语用因素,有了语用意识,就能够在复杂多变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及时捕捉到话语交流的最佳机会,丰富语文课堂的语境。

3.形成不同文体的语用教学范式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交融统一的学科,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课程。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的根本,抓住了语言文字,就抓住了语文学科的本质,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中要咬定语言不放松,在动情朗读、精心默读中学习语言,在大量背诵、丰富积累中学习语言,在迁移运用、摘抄写作中学习语言。本课题研究中所呈现课例中的教学策略,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老师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教学的环境和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当然,语用型的课例开发是永远不能止步的。

3.“语用型”教学实施的难点和对策 篇三

首先,《课程标准》对“语用型”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如何实施语焉不详。《课程标准》虽然在“前言”中突出了语文教学“语文文字运用”的特点和方向,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和内容”中,对“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表述基本上与原课标中的“理解”型教学要求一样,如对7-9年级学段的要求仍然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3条)③“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第7条)④课程的“语言文字运用”要求基本没有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中得到体现。而且,在最关键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在“关于阅读教学”中也没有出现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具体建议,其主要表述也与原课标基本一致。这就使语用型教学失去了权威的指导和依据,也造成了语文教师如何落实“语用型”课堂教学的不解和疑惑。“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内容”“课程实施建议”的错位表述显示出了推进“语用型”语文教学口号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和尴尬。当然,这种尴尬也能理解。一是因为语用型教学还是新生事物,如何实施没有借鉴和经验,无法具体指导;二是因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阅读为中心”编写的,大都采用主题式编写形式,而这些主题,全是以文本内容或人文教育为指向,鲜见以语言学习、语言能力为主题编写的内容,课标的阐述只能围绕现有的教材编写而言。不过,这样的结果便是使“语用型“教学要面对现有教材体系下“带着镣铐跳舞”的实施现实。

其次,“语用型”教学与现有语文课堂教学重点相去较远。现有的语文课堂教学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的,是一种“理解、感受”型教学:“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文本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⑤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要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领悟语言情感的能力”“挖掘文本细处的能力”“鉴赏文本语言风格的能力”,偶尔还有“探究文本丰富意义、人文精神、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的能力”等等,课堂侧重于对文本的分析、理解、领悟和鉴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习惯基本没有涉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中学课堂中培养最充分的是作文课,但众所周知,中学的作文课一般两周一次,训练次数很少;更重要的是作文训练基本上与课堂教学和教材脱节,语文教材虽然每单元后面都附有与本单元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单元作文训练,但很多学校并没有把作文训练和单元教学挂起钩来,他们追求作文教学“序列化”,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作文教学自有一套非常系统的从记叙文到议论文、从起始年级到高年级、由点到面的逐步提升、逐步递进的“科学”的训练体系,作文教学几乎成了与语文教学并列的一门学科,是一个与文本关联不大、另起炉灶的训练项目,作文训练更多强调的是从教材中积累素材而不是从教材中学习语言语用的能力和方法。

再次,语文基本技能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重视和落实。语文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最能代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但这些基本技能在语文教学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比如“听”的能力,训练听的能力语文“听力课”最为有效,就像英语的听力,但语文课中并没有听力课。现有的课堂是学生听老师的讲授,听同学的发言,由于没有考查的要求和压力,听与不听完全出于学生的自觉与否,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听力的漠视。其实有的教材编者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就比较重视听力培养,在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中设置了《白发的期盼》等听力体验课程,但是因为没有下发给老师听的素材(如配套的磁带),教学中老师根本无法操作,所以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多年来一直是个摆设。比如“说”的能力。培养说的能力,训练演讲最为有效,但中学生参加演讲的机会很少,语文课堂上也似乎培养了学生的说,比如老师抛出问题,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发言,但这显然只是少数人之间的对话,而且是一种比较自由,并不涉及言语规范、言语表达能力评价的对话,因为听众关注的是内容正确与否,不在于表达的是否流畅。再如“读”的能力,训练读的能力,朗诵比赛最有效,但朗诵比赛组织不多,参与的学生也较少。语文课堂上也训练了读,但和说的状况差不多,主要也是个人表演。虽然也有齐读,参与面较大,但限于教学时间,齐读机会很少。最后来看“写”,当然写作训练最有效,但现有课堂中几乎没有写作训练,写作能力培养主要靠作文课,而两周一次的写作课对写作能力的提升实属杯水车薪。所以,从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现状看,语用能力培养在中学语文课堂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然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语文作为母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理所当然是语文教学最基础、最关键的着力点。就好像我们经常批评“哑巴英语”一样,英语学习不管单词、课文背诵得如何多,也不管考试成绩如何优秀,如果不能与人流利地交流,那么英语学习就是失败的。我们的母语学习也是这样,学生学习了很多年的语文,认识了很多汉字,学习了大量课文,背诵了很多名句名篇,但最终还是不能很流畅地与人表达、交流,不能写成像样的文章,基本的母语运用能力都不高,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学出了问题。那么,针对当前的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现状,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呢?

一、在文本理解时服务语用

针对当前的“理解型”课堂教学现状,没有必要全盘否定,更不能摒弃它而另立模式。我们完全可以在原有的“理解型”课堂教学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完善和优化,使之逐步向“语用型”课堂转化。首先要认识到理解文本是必要的。因为“理解”是“运用”的前提,没有“理解”,“运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理解了文本内容、情感,教学任务才完成了一半,还要向更深处思考:如何将理解文本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相结合,也就是说,“理解”更应该是着眼于“运用”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就不仅仅是对文本的内容、情感的理解,它还包含理解、分析、鉴赏语言材料、语言结构和表达方法三个方面。从语言材料看,文章的语言材料是为表达思想内容而特定选用的,为什么用这个词语不用那个词语当然有讲究,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材料的感情色彩,透过语言的表面去探究其内在的深意,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从语言结构看,主要包括词与词的关系、句与句的关系、段与段的关系等,理解了句、段、篇的结构特点,特别是那样别具匠心的语言结构,感悟这样组织语言、篇章构思的表达效果,对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至关重要;从表达方法看,任何人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都有个方法或手段问题,必然选择一定的表达方法,或叙述,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或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阅读时领悟、欣赏作者的表达方法,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在理解了林黛玉寄人篱下的身份和不得不“时时留心、步步在意”的心态之后,从语用角度出发,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她进入贾府之后是怎样和贾府中人说话的呢?然后引导学生重点品味林黛玉回答大舅母邢夫人和二舅妈王夫人的两处话语,体会她答话的得体性;品味两处贾母和宝玉询问“读过什么书”的不同回答,体会她答话的谨慎性;再分析王熙凤出场语言的乖巧。最后可以得出结论:说话得体,要审视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要注意说话双方的身份和地位,要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在这样的教学中,“理解”既是对教学内容、情感的理解,同时服务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在课堂训练中突出语用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必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必须着力于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虽然现有的教材编写并非围绕语用能力培养而编,但我们可以在文本中寻找到许多“训练点”,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1.仿写文本。在遇到优美的、富有表达特色的句子、语段甚至整个文本时引导学生仿写,是培养语用能力的最好手段。特级教师董旭午老师早就呼吁“以教读促读写”,即将“文本教学”与“读写训练”紧密相连,否则,“就会造成学习时间和师生身心的严重浪费”⑥。如教学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也要求学生写下对自己生命来说最重要的五样东西,然后一样一样地去掉,并写出去掉每一样东西的心理。然后把自己的作品和毕淑敏的作品进行对照,比较在心理的细致刻画方面与文本的差距,揣摩文本是怎样刻画使得描写栩栩如生的,自己得到了怎样的启示,怎样修改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升格。这样在对比、揣摩、修改中,语用能力就能得到较快的提升。

2.替换比较。有的语句表面上看不出语言表达的高明之处,但是把句中的词语换用其他词语后,读者会感觉到二者表达效果的明显差异。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开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心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不过)两分钟,当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逝世)了。”通过原有词语与括号内词语的比较可以发现,原有的词语准确而饱含感情。用“停止思想”,赞扬了马克思一生都在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殚精竭虑、思考探索;用“还不到两分钟”,突出了时间之短,表达了对马克思骤然离世的无限悲伤、惋惜;用“安静地睡着了”,语言委婉,表达了对马克思的爱戴、崇敬和安详离世的祝福。而用括号内的词语虽表意正确却缺少了生命,缺少了情感,缺少了丰富的意蕴。

3.删除对照。遇到表述特别的语句,可以用删除句中部分内容、与原句进行对比的方式,比较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效果,揣摩原来表达方式的特点和匠心。比如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中的一段⑦:“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本语段中,第二句话表达方式很特别,能不能把它删减成“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是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呢?显然,删减后语言就失去了原有语言“不是……而是……”的纠正肤浅认识、强调特殊意义的强调效果,“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也用递进的方式强化读者的认知,使读者对王昭君的特殊的角色意义印象更深,理解更鲜明。

4.提炼概括。遇到较长的结构比较复杂的文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本的故事情节或段落大意,既使学生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也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把握重点的能力。比如教学《怀念红狐》,可以要求学生用四字短语“遭遇红狐——红狐偷鸡——挖走狐崽——红狐求崽——抒发感触”概括全文的主要情节;教学《亡人逸事》,可以要求学生给课文的四个部分各加上一个两个字的小标题:“结缘——相识——持家——终别”。这样既梳理了文章的内容,也锻炼了遣词造句的语言运用能力。

5.训练讲话。文本中可供挖掘的“讲话训练点”不少,要紧扣这些难得的资源,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如何正确讲话”的能力。如唐江澎老师执教《不自由,毋宁死》,在梳理脉络层次、文本内容后,抓住最后一段“回避现实是毫无用处的……”让学生模拟当时的情境,揣摩演讲人当时的心理和情感,先让学生在座位上相互演讲,再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演讲,并不断指导该生的手势、语调、表情、重音等,学生在兴致高昂的模仿中,既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和情感,又掌握了演讲的特点和技巧,提升了语言运用的技能。

此外,还可以用“文段续写”“想象拓展”“修改标题”等方法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寻找、挖掘语用训练点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只要我们把课堂教学着眼于语用培养,就能找到很多具体可行的培养方法。

三、在技能培养中落实语用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贯穿语用训练之外,还要在语文基本技能培养中落实语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听力,现在公务员考试面试中已经出现了对专注聆听、梳理要点、准确表达能力的考查,网上也出现了某些学校尝试听力考查的试题。各个学校应该尝试开设“汉语听说训练”选修课程,通过播放一段段报告、评论或消息、对话等,考查学生对所听信息的要点、意义或观点的理解、把握。比如说的能力,必须要大力增加学生言语表达的机会,我已经试行了几年课前5分钟脱稿演讲制度,每节课两名同学,就理想人生或就社会热点表达观点,既拓展了学生眼界,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语言表达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平时,可以每周固定设置一节演讲、辩论课,或者开设演讲、辩论校本课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也活跃了学习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读的方面,平时明确朗读的要求,在班级设置学习小组,公布朗读过关标准,在小组内进行朗读过关验收或朗读竞赛。写的方面,除了作文课和课堂教学贯穿写的训练之外,还可通过创办手抄报、班刊、组织班级文学社,摘抄笔记评比等方法引导学生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能力培养,提高写作技能。

实施“语用型”教学,作为语文老师应牢固树立语文教学必须回归语用、重视语用的思想,利用现有的教材和文本,在教学中寻找语用训练的契机,扎实进行语文基本技能培养,这样既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可以落实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端正语文教学方向,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注释

①②③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王荣生《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和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9期。

⑥⑦董旭午《让语文回家——我的生活化教学理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6、30页。

4.语用教学 篇四

一、“广积粮”——为语用打基础

积累词语,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表达词汇。语文课文中不乏许多好文,美文,词语追求的是量的累积。懂不懂没关系,只要对这个词语有新鲜感,先将其储存起来。词语作为语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语进行积累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是追求词语理解的深入还是注重词语累积的数量,虽然需要综合多个因素来考虑,但是没有量的积累肯定是不行的,同时,积累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意义认识。

1、立足课本

书本是学生主要的“语言积累”来源,特别是语文教科书,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是进行语言积累的绝好材料。在一节课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呈现新词,好词,不要贪多,以一两个词作为重点进行了解词义,了解词语使用的语境,通过反复练说,达到学生对词语的内化,积累,日复一日,积累的词语量是相当丰富的。比如:《台湾的蝴蝶谷》,本篇课文就含有很多好词,令人难忘,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翩翩起舞等等,课堂中我抓住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反复练说,我相信这些词能存进学生的脑中。

学习写字时,用字组词也是一个很好积累词语的机会,在组词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词语,让学生们互相见识,互相学习。

2、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一二年级集中识字,基本扫除文字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就是识字教学,集中认字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尽快掌握文字(含语言)这个工具,从而自如地进入阅读领域。拓展阅读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渗透。首先要取的家长的配合,因为学生识字量还是有限的,亲子阅读绘本可以在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到一年级下学期,根据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我设计了“我爱看书”家庭阅读表,引导学生每天从故事书中选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家长签上名字,用累计红花的方式奖励,提高学生积极性。在学校,学生每天下午来校后到第一节上课前,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故事书,目前已经试行一年多了,学生在进行组词的时候,就会说出:扫荡、高贵、万里无云、无精打采„„,都是他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耳濡目染的,虽然有的意思不太明白,但是词语已在心中了,了解其义,也是即将的事情了。

3、生活积累

教学中最大的障碍还是生活体验问题,学生每天在与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接触,接收到许多的语言信息,让其久而久之就内化成学生的语言。比如一年级下册《识字3》中对子的认识,跟学生举例子说,春联就是对子,学生马上就反映出我家春联是迎春——接福,以后学生自然会关注春联的内容。

二、“授以渔”——为语用架桥梁

学生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如果不能使用,那就形同虚设。只有通过运用,才能把这些内储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该怎么用?教师就需要沉下心来教书,先必须“啃教材”,潜心钻研教材,咀嚼教材,只有洞悉教材意图,熟悉教材体系,明确教材重点难点,还必须在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创造性使用教材,也就是“用教材教”,把课程资源的开发落到实处,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律。“一课一得”即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单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利用这篇课文来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某一篇课文后,能得到一两个方面知识的学习、训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以课内为主,课内以突出段的精读,课外突出篇的训练,课内以名段为主,课外以精品为宜。比如:《沉香救母》这一课中“沉香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引导学生先弄清“一„„就„„”的意思后,学着联系生活再说。在学到我会写的字“更”的时候,学生组了个词“更帅”,我就顺势问:“xx同学很帅,谁比他更帅?”有一个男生就回答:“我比他更帅”。学生发言热情顿时高涨,请了一位女同学和我站在一起,引导学生用“更”说话:“xx同学很高,老师比她更高。老师头发很长,xx同学头发比老师更长。”学生在说话中,明白了“更”的使用。

三、“磨铁杵”——为语用创情境

学,是为了用,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功能。引导学生把语言置于特定的语境中用恰当,用合适,学以致,以用促学,当然运用训练必须坚持不懈,多法并举,才能真正内化语用。

1、当堂的词语运用操练,还势必促使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生命活力。老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引导学生大胆,大声,大方的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形成自由有序的语言运用情景。这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老师生硬的上课,严肃的批评都导致课堂的冷却,无法形成语用环境,那就只是老师讲,学生听了。

2、通过设计出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较具生活性,形象性、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的教学,创设的情景越活泼、生动、准确,学生就越能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这样就越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

3、重视日常交流语用的渗透。跟学生聊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比如:看到学生打扮特别漂亮,老师夸一夸他,下次他也懂得夸老师,夸别人了。开假时都跟学生聊聊爸爸妈妈带你去哪玩了,玩的怎么样呀?明天就要春游了,大家心情怎么样?等等。

5.语用失误与外语文化教学 篇五

语用失误与外语文化教学

成功的交际不仅要求语言使用者正确使用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而且还需要运用此文化的`语用规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产生大量语用失误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探讨语用失误的界定及分类,分析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教学策略.对于日常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 者:曹锦萍 CAO Jinping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安阳,455002刊 名:安阳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5)分类号:H319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文化教学

6.有关语用型教学论文 篇六

开题时间:2017年9月

开题地点:平潭综合实验区教师进修校 主讲人:张文彬

参加人员:陈为芳、王 芳、林海英、林彩琴、杨 惠

高娟娟、刘必杰、陈明明、游丽霞

一、选题缘由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的核心概念:

(1)语用。本课题所研究的“语用”,是指学生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即: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恰当地进行表达,并将以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它主要包括词汇、书面语、口语、篇章结构、文章体裁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2.课题的界定:

“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是以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以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利用的进行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选择和确定的策略。

(二)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语用的主渠道,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主体性程度,促进学生主动地、自主地学习探究,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发展性教育培养目标,推动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与发展。科学的策略和方法,能有效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从而不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学习品质,而且能使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课堂教学入手,探索、研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力图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不同学段语用教学提出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为教学提供多元选择。

2、创新之处:

“语用”教学并不是为语言而语言的纯技术性的语言训练,而是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虽然“语用型”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重点,但并不是摒弃人文,将工具与人文割离开去,而是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融入言语的理解与表达之中,从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及“三维目标”有机统合。使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语用型教学”策略。

本研究并非一味移植“语用学”理论,仅仅注重“语用”教学的“语境性”“实践性”特征,还与研究新课程理念及落实各学段相关目标要求结合起来,体现“语用”教学的“课程化”,并以是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作为不同文本“语用”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使“语用”教学内容真正具有语文教学核心价值,并真正为学生所接受。

二、文献综述

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C.W.莫里斯(1901-1979)和R.卡纳普(1891-1970)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提出的。60年代,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1912-}-1960)和J.塞尔勒(1932-)先后发表了“语言行为”的理论;美国语用学家P.格赖斯提出了“会话中合作原则”的理论。以上三个学者的贡献使语用学从概念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语用学侧重于语言的实用,以语言为基本的要素,注重语言本身的使用,讲究语言的组织与驾驭,特别是语言在特殊环境里的特殊表意效果。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如果要用一种语言学理论为语文教学作出指导,那么语用学是再合适不过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在语用学理论引进中国不久的1993年王建华写出了“汉语语用学的拓荒之作”--《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之后,不断有语文教师和语言学者提出努力构建“语用”语文课堂,建立起语用学的语文教学体系,对于教学中的语用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建华的《语用学与语文教学》(2000)和刘仁增的《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2009),他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讨论了语用学指导下的语文教学问题,提出了语用型语文教学的观念。

三、研究的理念基础

本课题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进行细致调查,搜集整理有关数据作为课题研究依据,学习了有关的参考文献。

国外相关文献:伊利《走向教学技术哲学》,惴思克《教育心理学和课堂实践》、《对于教学的学习本质》,加涅《学习心理学》、《教学设计》、《学习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基础》等专著。

国内相关文献: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王元华《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用教学》,刘仁增《语用 开启语文教学的新门》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构建训练目标体系,明晰“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的问题。(2)深入研读教材文本,挖掘其核心“语用”价值,形成教学策略。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与学的观念与做法,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性活动,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习得语言文字能力的场所,同时检验、总结,得出一些教与学的新策略。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语用”理念下教学策略建构的研究。其中包括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利用的进行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选择和确定的研究。在“语用”理念的指导下,明晰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探索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的本质联系。在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生特征分析)、学习目的阐明、学习策略的制定、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等方面掌握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形成有别于传统课堂、常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并可供推广的语文教学新方法及新策略。

五、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语用”的学习规律,科学、系统、深入地研究入地研究阅读教学中提高语用教学 效益的基本策略和有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用用能力用能力和全 面、系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同时,通过研究,不断拓展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使更多的教 师成为科研型、专家型、学术型教师。

六、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自2017年5月起,实验周期为二年,实验研究基本上分三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2017年5月-2017年6月),主要是分析现状,收集资料,拟定计划,申报课题;实施阶段(2017年6月——2019年4月),主要是根据计划开展相应的研究,构建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总结阶段(2019年4月——2019年6月),全面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和资料,总结研究成果并形成研究报告。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准备阶段运用文献法,结题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测试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常态下,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整个研究过程。

(1)行动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在本课题中,将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研究适合“语用型教学”的策略。

(2)理论研究法:搜集、查阅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学习、挖掘、分析相关的理论书籍。特别注重对课标的研读,为科学制定小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目标做准备。(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提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 定进行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语用型教学”策略的方法。

为了确保课题顺利开展根据课题组成员任教年级分块实施研究: 低段:杨 惠、高娟娟、游丽霞 中段:林彩琴、刘必杰、陈明明 高段:陈为芳、王 芳、林海英

七、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5月-2017年6月

(1)对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进行细致调查,搜集整理有关数据。

(2)学习语用教学的有关文献,为教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拟定课题名称:小学阅读教学中“语用”教学策略研究。(4)完成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申报工作,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并进行整理分析,拟定课题研究计划,以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6月——2019年4月

(1)根据计划进行研究,开展相应的教学、研讨工作。(2)构建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3)进行阶段性总结反思。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4月——2019年6月

7.语用型课前谈话设计的着眼点 篇七

一、设计课前谈话要基于文体特征

不同文体的课文,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不尽相同。教师在设计课前谈话时,应基于课文文体,突出课文的体裁特征,这样才能达到“以篇带类”的效果。

以《狮子和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为例。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因此,笔者在课前先给学生展示了“坐井观天”“守株待兔”“揠苗助长”这三则寓言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故事。小学生十分熟悉这三则寓言,不仅能熟练地复述故事情节,还能说出故事所蕴含的基本道理。接着,笔者这样引领学生:“寓言常通过一则有趣的故事传达出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寓意。有的寓言故事直接写出了寓意,有的则没有,需要自己领悟。今天,我们学习的《狮子和鹿》也是一则寓言。它的寓意是什么呢?这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去体会、去把握。”

上述案例中,课前谈话的设计基于寓言这一文体,利用“坐井观天”“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唤醒了学生已有的寓言学习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寓言的特征,并结合“寓意”这一核心要素,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课前谈话要紧扣文本语言

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是打造语用课堂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紧扣课文的重点内容,设计出符合文本语言特色的课前谈话。教师要把握课文训练重点,将课文中的重点语言灵活、巧妙地转化为谈话内容。

例如,在《小木偶的故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这篇课文中,有很多描写表情的词语,如“委屈”“笑嘻嘻”“嘟嘟囔囔”“可怜巴巴”等,这些词语都是该课的特色词。在课前谈话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这些特色词,并让他们根据词语进行表演,比一比谁的表演更能表达出词语特色。通过表演,学生直接体会到词语的意思,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述案例中,笔者的课前谈话针对课文的重点语言进行设计。从表面上看,教师似乎只带领学生在“玩”,实际上却有效地结合了课文语言。这样的课前谈话充分体现了文本的语言特点。

三、设计课前谈话要突显文本写法

语用型小学语文课堂强调的是对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能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小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优秀范本。因此,教师要基于文本的结构特征,设计出突显文本写法的课前谈话。

例如,《燕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这篇课文,重点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作者没有将燕子的外形全部描写,而是抓住其最有特点的部位进行重点描写。笔者在与学生进行课前谈话时,给学生出了这样的谜语:“白肚皮,绿衣裳,整天田里叫呱呱。(打一动物)”学生很快猜出谜底———青蛙。当学生猜出谜底时,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快速猜出谜底的秘诀。学生都说自己是根据“白肚皮”“绿衣裳”猜出来的,因为这是青蛙最明显的特征。

在组织学生猜谜语的过程中,“描写动物外形时,要抓住动物最具特点的部位描写”这一写作手法不着痕迹地渗透到了学生脑海中,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燕子》这篇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语用型”课堂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篇八

【关键词】 语用型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2.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2

一、“我们要去哪?”——目标明晰

“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这实际上是语文忽视工具性导致学生语言能力不足的表现。”

——曹文轩教授

读着曹教授的教诲再看我们的课堂,大部分教师的课堂仍然以理解体验为主。阅读教学不只是理解课文内容和意义,而是学会阅读和表达。“理解体验型”课堂指向课文内容的理解,以理解带动语言,而“语用型”课堂则更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语用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语文教育界已达成的共识,我们要把常态下的“理解体验型”课堂转向“语用型”课堂,我们呼唤着阅读课堂的华丽转身!

二、“我们怎么去?”——策略实施

(一)“沙里淘金”——基于文本价值,科学筛选教学内容

1.选择具有语文特征的教学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课的目的说起来很多,可是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就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彼此的关系很密切,都非从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可见,对我们语文学科而言,学习言语形式比了解课文内容更为本质,更为关键。“语用型”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可以聚焦这些具有语文特征的言语形式。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处描写:“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也没人管。……”

在作者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这样的语言就是极具语文特征的。

2.选择具有文本个性的教学内容

现行教材中有多种体裁的文体,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神话、说明文等,每一种不同体裁的作品,它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文本个性,教师就可以根据文本特征选择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选入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文体各有不同。教师就可以根据文本特征选择教学内容:

如《杨氏之子》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古人高度精炼的表达方式和相对深奥难懂的语句特点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还可以适当拓展简单的小古文让学生了解阅读。《半截蜡烛》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形式——剧本,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剧本的特点: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并简单渗透舞台说明的基本知识。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达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打电话》虽然篇幅很长,但内容诙谐易懂。教学时可适当渗透相声单口、群口、众口的表演形式和说、学、逗、唱的表达方式。

教师如能经常根据文体筛选具有文本个性的教学内容,就能使学生获得支撑自己表达的知识,等到想要运用的时候就能有章可循。

3.选择具有迁移价值的教学内容

“语用型”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可以是那些具有迁移价值的语言材料,可聚焦语言特色处、表达精妙处、构段鲜明处。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几篇课文为例,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三篇选文教学时均可以选择有迁移价值的教学内容,如《长城》一文的第2自然段,《颐和园》一文的3-5自然段,《秦兵马俑》的第8自然段都是可以进行模仿的语段。笔者在执教《秦兵马俑》时将研读的重点聚焦在课文第8自然段,即了解作者是如何生动描绘兵马俑神态的,学习作者在描述所见时进行适当联想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其他兵马俑的动作和神态,这个内容的选择就把对课文表达方法的理解与写话结合起来,凸显语用价值。

言语内容决定言语形式,解读教材要聚焦语用,从儿童写作的发展实际出发解读文本形式,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以此为纲,或感知或欣赏或积累或运用,将语感培养、语言知识教学和思想情感教育融于一体。

(二)“画龙点睛”——基于教学设计,开展多元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语用型”课堂应该基于教学设计开展多元实践活动,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的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以四上第六单元的语用实践活动为例:

单元言语实践活动重点:学习不同的写画面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单篇课文言语实践活动要求:

《古诗两首》:想象画面,积累用寄托情感事物写画面的诗句。

《搭石》:学习运用关联词有序表达的方法写画面。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学习在“同一时间”写画面的方法。

《卡罗纳》:学习运用人物言行、神情写画面的方法。

《给予是快乐的》:學习运用人物言行、神情写画面的方法。

《语文园地·习作》:试着运用本组写画面的方法把画面写具体。

围绕单元重点可以使每堂课的实践活动都有方向,呈梯度上升的渐进态势发展。以《搭石》一文为例,可将课堂实践活动过程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扶——“扶之有序”(感知、理解)

1.概括换搭石的过程

2.圈出关联词,体会用处

3.归纳表达方法,关联词连接法

4.小结学法

二、放——“让之有序”(强化)

1.读文圈画关联词,朗读体会

2.用四字词语概括“让搭石”的过程

三、迁——“敬之有序”(运用)

扩写:假如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三、“我们到了没?”——评价跟进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是目标、教学和评估的不一致,所以评价、衡量“语用型”课堂构建的优劣,我们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是否具有一致性来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张秋玲著的《语文教学优化与重构》一书中提供了评判的理论模型。(见下图)

当下,以语言的感悟运用为根本指向的“语用型”课堂构建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要去哪?”、“我们怎么去?”、“我们到了没?”在课堂中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明晰目标、选择策略、跟进评价,坚持用“语用学”的观点来关照语文教学,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会越来越务实、高效,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路将会越走越清晰、宽敞!

参考文献:

[1]张秋玲《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2]刘仁增《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上一篇:2011宣传工作计划下一篇:评价报告审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