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2024-10-21

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共8篇)

1.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篇一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具体原理来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的时候也充分考虑了其中的辩证观点,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现发探索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符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的最低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当前,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国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有中国特色。不能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就希望遵循或创造一种标准的社会主义模式,或者只考虑中国特色,而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上没有过发达的市场经济,现实中生产力极为落后,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尤其需要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看作是水火不相容。在这个问题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始终没有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开辟了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新道路,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这一理论破题的最根本的标志。在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其他道路能够引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它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模式。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党的中心任务的转变,必将开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新的探索过程。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上,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总结和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普遍原理。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各个个别国家现代化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了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然后又把这种一般规律

运用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从而开辟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它为马克思主义的振兴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契机。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极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大发展。这种突破不是细枝末节的突破,这种发展也不是个别结论的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理论基本框架的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大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观点的提出无疑是对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容的又一次丰富与指导。其主要内容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及两点论与重点论观察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科学性,二是实践性,两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从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上,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价值,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以务实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协调发展体现在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其科学性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科学发展观还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与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当这些关系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这就是社会发展运动的机理。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历史中最革命、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人。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坚持全面发展体现了唯物史观对社会结构的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所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生产力的变化必然要求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随之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会引起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相统一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这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原理的生动运用。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发展是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坚持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的。因此,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又要把地方、部门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发展系统工程的子系统。

从宏观看,协调就是要搞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搞好城乡联动发展配套措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劳动群众知识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区域发展,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加速后进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防止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防止片面发展而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结构性的破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持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不断改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把我国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既要充分发挥扩大开放对我国发展的促进作用,又要防止对外开放失度,使我国发展过分依赖外国而严重削弱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能力。通过“五个统筹”,推进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相协调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协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国防等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对于发展要周密策划,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现科学发展观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科学发展观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探索出的新的理论指导。当下,我们要继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参考文献:

[1]王文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2]张娇娜.辩证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解读[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3]李慎明.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看待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其重大意义[J].前线,2007(7).[4]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罗文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王崇峰.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王忠武.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篇二

关键词:契约论,人类生存状态,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契约论的理论阐述———卢梭与罗尔斯的对话

曾经读到政治学家俞可平先生的《政治与政治学》一文, 其中将政治哲学分为几个阶段, 主要包括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哲学 (强调神性与世俗性的统一) 到中世纪的政治哲学 (神学主导政治哲学的视野) 再到近代尤其是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之处 (启蒙运动时期) 的政治哲学 (强调理性的光辉, 突出世俗性, 从神走向人) , 再到行为主义政治学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阿尔蒙德与维巴的《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与民主制》、亨廷顿的《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 兴起以及政治哲学著作 (诸如萨托利的《民主新论》以及代表后行为主义时代兴起的政治哲学大作即罗尔斯的《正义论》) 丛生的20世纪。

西方政治思想中充斥着诸如自由主义、契约主义、无政府主义、社群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新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 等诸多理论流派。而诸多理论流派中思想承前启后的并且对现代政治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可谓契约论了。契约论的基本论点, 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 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这种学说既用来说明国家起源的必要性, 也说明国家内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合理性。这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

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伊壁鸠鲁明确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 认为国家和法都是基于契约的产物, 是关于人类福利的约定, 目的是免除人们相互之间的侵害。伊壁鸠鲁堪称契约论思想的最早表述者, 后来伊壁鸠鲁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古罗马杰出的无神论者和契约论者卢克莱修又用契约论的观点解释了国家的起源并且第一次详细的描述了原始的自然状态。契约论思想到启蒙运动时期又开始引起政治学思想家们的注意, 十五六世纪一些反暴君派的贵族思想家系统地论述了契约论思想, 把它看成反抗非正义统治的根据。契约论最盛行的时期是十七八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J.阿尔色修斯、H.格劳秀斯和B.B.de斯宾诺莎, 英国的T.霍布斯和J.洛克、德国的S.von普芬多夫、法国的J.-J.卢梭。其中格劳修斯的《战争与和平法》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其政治学思想包括社会契约论的思想;霍布斯的《利维坦》以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则从不同的人性视角和理论假设出发对国家起源前的自然状态进行论述。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激进的政治思想家斯宾诺莎则认为建立国家是理性的需要, 这可以指导人民过和平安定的生活。斯宾诺莎的社会契约论比格劳修斯以及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不仅在形式上更加完整, 而且内容上也更加进步。正因为如此, 他和费希特一起被马克思称作“道德领域内的思想巨人”。当然契约论思想的阐述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位政治思想家, 即卢梭和罗尔斯, 他们分别在《社会契约论》和《正义论》中阐述了自己关于自然状态的观点以及契约论思想。我在阅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罗尔斯的《正义论》后发现, 二者遵循不同的逻辑路线, 从不同的自然状态描述手法与内容出发演绎自己的契约论的思想。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注重实践价值, 而罗尔斯则更倾向于理论的精密性和逻辑的严谨性, 罗尔斯的理论演绎更为精巧。

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这一人类生存状态的变迁, 从无知之幕 (Veil of ignorance) 到市场经济发展的理性主导, 社会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卢梭认为, 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跨越标志着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及一个公共的“大我”的产生。卢梭进一步认为合法的社会绝不是建立在强力或强制服从基础之上的, 因为强力并不等于“权力”, 也不等于“权利”, 只有公正平等的社会契约, 才能为国家的权力和权利的合法性提供基础。

卢梭对于“公意”的论述与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对“无知之幕”的论述一样, 构成了各自社会契约论思想的重要理论假设。从上述论述中, 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 契约论从根本上是关于国家起源的一种理论假设, 该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特色, 内容和形式上都逐渐得以完善。1971年发表的《正义论》可谓契约论思想的新颖成果, 代表了当前政治哲学发展的较高水平。

契约论的实践意义更应该体现于其对于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 无论是卢梭还是洛克或罗尔斯等人的契约论思想都反映了一种民主政治的价值取向, 细心阅读后会发现, 这也许是众多契约论思想家的共性。哪怕是利维坦的作者霍布斯在强调君主统治的主权不可分割时, 也同样坚定的主张“人类是平等的”这一基本论据。因此, 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贯穿于契约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大部分, 并在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后的西方政治思想中得以凸显。契约精神在当代或许早已或本就不是国家起源的正确假设, 而只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或理论演绎的一种理论假设而已。科学的国家起源思想应该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找到正确答案。但是这不能成为否定契约论价值的论据, 因为我们知道契约论产生之初的时代是古希腊时代, 契约论的论据中关于自然状态的唯物主义的论述已经颇有实践与理论价值, 此外从某种层面上说契约论思想为国家的合法性寻求了在那个时代较为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因此, 我认为评价契约论需要从客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加以分析, 并公正的阐述其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之所在。

二、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他山之石———契约论的中国式阐发

关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可以说贯穿于政治思想史的始终, 直到21世纪的今天民主依旧是政治发展的理想追求。民主从最早的古希腊罗马时期城邦时代最原汁原味的“大树底下的民主”, 到现代程序民主和代议民主的建构呈现出民主的价值的同时, 更让我们清晰的看到政治发展的实际演绎。

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路线图, 按照政治学家俞可平的见解有三条路线:第一, 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第二, 从较少的竞争到较多的竞争;第三, 从基层民主到较高层次的民主。自从马克斯·韦伯以后, 民主不再过分强调实体民主, 而把民主的视线转移到程序民主上来。一般而言, 民主需要符合以下标准:第一, 普选制;第二, 公共部门的分权制衡;第三, 权力受到严格的制约与监督等。当然这还远远不够, 当前乡村选举中出现的大步乡改革和“两票制”以及“公推公选”都反映了民主政治发展的切实进程, 也真实的展现了民主政治演绎的路线图。当然, 学生认为民主政治的发展依赖与其他诸如契约论以及各种与之相类似的诸如公共选择学派“委托与代理”等理论的发展。因此, 笔者更愿意将契约看做一种人民与国家的“合同”, 是双方意思的真实表示, 是建立在维护人民主权基础上的民主政治的彰显。这也符合卢梭等契约论代表人物的理论主张, 更符合中国当前的实际国情。

根据契约论的思想, 笔者对当前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或许还较为粗陋的建议:第一, 更多的维护少数人和弱势群体的利益, 他们同样是“契约”的制定者, 他们有权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第二, 人民代表大会中代表的结构需要与社会结构相适应, 不能仅仅代表少数强势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忽视占社会大多数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诸如农民工等。第三, 各种“契约”的制定 (这里尤指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 需要体现“公意”, 需要彰显公平正义的伦理价值的同时, 真正实现其制定过程和制定结果的民主与公正。这需要在程序民主和程序公正等问题上做更为合理有效的政治设计。第四, 契约的维持需要民主做合法性支撑, 民主的彰显不仅是一种政治价值, 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实际权益, 是公权力对私权利的承诺兑现, 是客观的利益分配格局与机制的构筑。

根据契约论的观点, 根据当前政治发展的需求, 契约论应该更加赋予其自身以民主政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这也应该是理性政治的选择, 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要求。当前中国社会问题众多, 社会泄愤事件、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 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城乡差距、地域差距 (胡鞍钢的“一个中国, 三个世界”理论) 、贫富差距都已经达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 (基尼系数保守的说已经接近0.5) , 而教育如何才能去行政化、居高不下的房价、医疗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三农问题甚或四农问题、利益集团问题、政治腐败问题、基层民主问题、教育公益化 (而非产业化) 问题等都威胁着政治系统的稳定, 削弱着中国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基础。而当前无论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都存在着诸多阻滞, 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认为“政改阻力由既得利益阶层制造”。显然当前中国已经不存在阶级之间的对立, 但是诸多阶层尤其是中间阶层理论和现实的出现使得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得以在中国彰显, 各阶层形成了诸多利益各异、力量各异的利益集团并据此形成影响公共政策的压力集团或院外活动分子。契约论给我的启示则是政治必须彰显公意,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而不应该顾及少数既得利益者的不合理要求。因为按照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政府的创制只是一项法律而非契约。格劳修斯在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法》中甚至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退出自己原是其中一员的国家, 并且离开国土时就重新获得了自己天然的自由和自己的财富”。当然这种行为是极其不负责的, 但是这客观反映了政府必须通过合理合法的政治与行政系统已巩固其已有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以免出现哈贝马斯所言的“合法性危机”。而正如俞可平所言“民主是个好东西”, 我们必须通过增量政治改革与 (下转241页) (上接217页) 增量行政改革, 在某些领域实现增量基础上的必要突破性发展, 逐步实现民主政治的发展以避免“信仰危机、信任危机、信念危机、信心危机”。面对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诸多阻力, 面对如此诸多的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与复杂的社会问题情势, 面对各种群体性事件与民告官事件, 我深深感受到治理与善治在当前的重要意义。而显然, 这与契约论思想不谋而合。善治强调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 形成一种公私伙伴关系。从根本上说, 契约论思想所指涉的即为这种良好的互动, 一种委托与代理关系的演绎。

因此, 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历史机理出发, 从其中契约论的理论出发结合当前中国具体国情, 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并且对民主政治提出了更高也更符合实际甚至说是更切实的要求。契约论作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 它带给人类宝贵的财富, 曾经它成为启蒙运动中耀眼的火炬, 曾经它是西方文明从封建文明向资本主义文明演进的号角与方向盘, 而今在该思想从伊壁鸠鲁系统阐述到卢梭 (1762《社会契约论》) 再到20世纪下半叶罗尔斯 (1971《正义论》) 的发表, 逐步完善。再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跨越二百多年的历史时空, 它依旧熠熠闪光。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世界文明的百花丛中, 契约论给予当前中国政治的最大启迪, 我想正是一种符合“公意”的“允诺”的兑现, 是一种民主政治与宪政精神的发展与弘扬。

可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前途是光明的也是崎岖的, 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 这也是政治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所需面对的必然现象。我们正处于也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坚信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理性的中国共产党, 作为具有近九十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 作为与中国命运休戚相关的中国共产党, 作为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取得国家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并促进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一定可以经得起历史与实践的考验, 一定会忠实地兑现与全国人民“契约”, 带领全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迈进, 朝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汪建达, 吴新民.论桑德尔对罗尔斯新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兼与姚大志先生商榷[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6) .

3.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篇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内涵 科学精神 创新品格

0 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精辟论断,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概括,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十七大报告完整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这一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1.1 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文革”造成的危难局面,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题,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体系,指引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临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一系列社会矛盾突显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时代内涵和中国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首先,这个体系具有严整的逻辑结构和层次。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关键,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近期奋斗目标为基础,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宗旨,这些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系统地回答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为基石,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为总体布局,涵盖祖国统一与外交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内容的完整的理论成果,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次,这个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针对人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计划与市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民主与党的领导等问题上呈现的争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时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标志着我们党在新时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深化。

第三,突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观。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发展的目的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最后,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感召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在一起,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融会在一起,把历史经验与时代精神、世界趋势与民族理想联系在一起,促使中华儿女站在当今社会主义事业巨大成就的起点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以开阔胸襟汲取世界文明成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它们的重大发展。它不是脱胎于固有的套路和陈旧的范式,也不是源于抽象的思辨。它是鲜活的实践经验的提炼,是时代呼唤的产物。它来自实践,与时俱进,进而又指导实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创新,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在的创新品格。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客体问题,提出并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主体问题,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主客体结合在一起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创新与突破性的发展,是需要和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探索的当代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 篇四

城规06-2 闫晨

060334202

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系统阐述,是十七大报告最重要、最突出的理论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贯穿十七大报告的一条红线,是整个报告的核心思想,也是今后指导我们工作的理论指南。笔者认为,当前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的精神上来,必须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特征,才能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

一、涵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总结;特别是对什么是共产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集中阐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处于新阶段、面临新情况和新矛盾的背景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智慧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总结,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智慧和思想结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深入地探索,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框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新阶段,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积极的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推进五个统筹,努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三、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之所以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关键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并与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从根本而言,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突出表现为以下十个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四、最鲜明的特征是发展和开放的属性并充满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鲜明的特征,那就是鲜明的发展和开放属性。正因如此,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表述的变化,包含着深刻的内涵,不仅标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远不停止自身发展的属性。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于此相联系,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理论上的丰富与拓展,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主要是指理论体系不仅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系统,这个理论框架系统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而且这个理论体系是一个奔腾不息的运动过程,这个奔腾不息的运动过程有其规范的运行机理,即从实践开始,到认识为止是一个周期,认识的理论又反转过来指导实践,又进入升华的周期,然后是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的反复,认识的深化和提升为科学的理论,它将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成果丰富自身,不断地吸收国际先进的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论和认识论的唯物辩证法的集中体现。如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付出的代价而作出的新的理论成果,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构建资源节约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社会。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的理论体系中,社会文明融入生态文明的新内涵,由过去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三大文明”,升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四大文明”的统一。

5.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篇五

民进杭州市委会统战理论研究组副组长 周祖德

一.前言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内涵丰富多彩、体系日臻完善。整个体系以《党章》的“行动指南”为指导思想,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三大制度为核心,以在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为重点,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为民主实现形式的方法,以民主法制为基础。

指导思想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是直接、系统反映社会政治现象的一个思想体系,既是国家政治发展之根本,又是决定国家前进的方向。因此,指导思想是政治发展道路科学内涵的灵魂。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的提法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行动指南”经长期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检验,才成为有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为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科学内涵及其实践,是非常有价值的社会课题。

本文重点阐述各政治发展时期在“行动指南”指导下的重要实践和理性思考,以飨读者。

二.实践

1.第一代领导集体时期

一是建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行动纲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由民主党派人士担任副主席、副总理、部长的中央人民政府。国家大事均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与讨论,听取各民主党派意见,充分体现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和作用。

二是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在党领导下,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法院、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以及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除早在1947年5月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外,于1955年10月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3月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10月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9月成立西藏自治区,从而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民主根本制度。

三是确立了统战的“八字方针”。从借鉴苏联“一党制”的经验教训,于1956年提出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明确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但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八字方针的提出,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主党派发展前途问题。

四是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新中国诞生后,工农群众当了国家的主人。1954年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有利于扩大社会各界的有序政治参与,拓宽利益表达渠道,是我国政治发展有效的民主实现形式。除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两种形式外,曾采用过“大放、大鸣、大字报、大辨论”的大民主形式,特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给党和国家的政治民主生活带来极大的灾难,因此,大民主形式后被党中央废除。2.第二代领导集体时期

一是确立统战“十六字方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将统一战线“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党和国家政权和各民主党派恢复正常政治秩序,长期被压抑的人民群众得到第二次解放,心情舒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异常高涨。

二是提出“法治民主”。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摒弃了“大民主”方式和“人治”式民主,主张“法治民主”。修改《宪法》中有关极“左”路线影响的内容,1979年颁布《刑法》,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1986年制订《民法通则》。这样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从而避免了制度和法律因领导人的变更而变化的陋习。

三是推进政治民主改革。在对“文革”的反思中,大家认识到破坏民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于领导人的主观意志。并思考:如何遏制历史错误,建立领导人必须遵守和执行法律的观念?因此,决定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克服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家长制、人治、特权、机构庞杂等多种弊端,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四是强调社会稳定。邓小平曾指出:保持政治稳定,对于各项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始终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文革期间所搞的“大民主”,看似民主,以为把群众“哄”起来,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不然,“大民主”实际上是打内战,是社会极端地不稳定。因此,政治发展需要社会稳定作为基础。3.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

一是出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意见》。1989年12月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让全党和民主党派更加明确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其显著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各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的内涵;重视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让民主党派扩大知情范围和参与程度,以及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畅通社情民意传送渠道,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

二是提出执政党理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党要带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就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带领人民参与修改宪法和制订法律,并带头遵纪守法,依法治国。期间,尝试过选举改革:差额选举,村干部直选和如实公布选票,使政治民主向前发展。

三是重视法制建设保护人民群众。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在此期间,以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连续三次修改《刑法》,修订《民族区域自治法》,制订《合同法》等经济法规,通过法律,支持人民群众正当要求,以调动人民群众更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并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是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第三代党的集体领导仍然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争取实现祖国的早日完全统一。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导下,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正确道路。 4.十六大新领导集体时期

一是总书记亲访八大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在2002年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分别走访了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共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大计。

二是颁布两个《意见》。2006年先后颁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个《意见》,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两个《意见》,科学规范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方式和程序,提出了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许多新的思想观点和政策措施,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重视民主与科学决策的政治协商。十六大以来,党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使党的主张能够体现各方面的智慧和共识。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就是两种决策政治协商的产物。

四是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统一战线的性质、主题、职能和工作原则与和谐社会的要求完全一致,统一战线的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统一战线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这使统一战线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显身手,发挥作用。仅2006年一年,八个民主党派中央以党派名义提出170件提案,反映社情民意3365条。这些提案和社情民意很多是围绕和谐社会提出的。

三.思考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由灵魂、核心、重点、方法和基础的“五个坚持”构建而成。一是坚持党的“行动指南”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指导地位,确保我国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即“指导思想”——灵魂。二是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作用,即“政治制度”——核心。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挥参政党作用相结合,形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强大力量。即“推动力量”——重点。四是坚持运用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重要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不断扩大社会各界的有序政治参与。即“实现形式”——方法。五是坚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即“民主法治”——基础。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五个坚持”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首先,在作为灵魂的“行动指南”指导下,抓住作为核心的三大“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依靠作为重点的“推动力量”的发挥作用,选择适合国情的方法有效运用民主“实现形式”和获得作为基础的“民主法制”的保障与支撑。其次,三大“政治制度”则为“推动力量”,民主“实现形式”和“民主法治”建设和发挥提供一个舞台。第三,“推动力量”则为“政治制度”的完善,两种民主形式的实现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主要的人力资源,为政治发展作出贡献。第四,民主“实现形式”其作用是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政治制度”和“社会法制”的建设的积极性,体现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广泛基础性。第五,“民主法治”则成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宏伟目标实现的保障,以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总之,“五个坚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体系。

四.结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新领导集体的科学发展观等系列理论,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几代党领导集体在政治发展道路上的实践证明:党的丰功伟绩是不容否认的。但是,从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水平而言:我们还要认真思考现阶段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扩大农村和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和民主?二是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因为,公民政治参与程序的高低是一个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作重要讲话等.人民日报.2003-07-01.刘延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政协报

中共中央统战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庄聪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日报.2007-06-01(09)版

凝聚起最广泛的智慧和力量--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谱写新篇章.新华网北京2006年7月9日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篇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问题,同时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科学内涵。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 重要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二、理论联系实际,三、实事求是

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新民主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第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意义: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其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外开放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地姿态走向世界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先富”和“后富”的关系。

(2)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2)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3)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4)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5)总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方面不受资本

和金钱的锁缚。

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1.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2.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3.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友好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4.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5.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P311

(P311了解)

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2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P332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6.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P342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但是它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

“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

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其着眼点在于坚持群众路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27.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P377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就是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廉洁的要求,以坚持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简答)

第一,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面对这一种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要带领人民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思想和作风,自觉顺应时代步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关键阶段,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在前进中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新矛盾。党能不能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进在于能不

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改革精神和伟大的改革创新能力。

7.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 篇七

一、关于体育文化内涵的界定

近几年, 多数学者都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和在现存体育文化的众多定义中界定体育文化的涵义。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物质和精神方面界定体育文化内涵

饶远、刘竹认为, 学术界从哲学、科学与艺术的多维视角下对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铺开, 从物质和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角度界定体育文化, 理解为体育文化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也就是说特定社会中的人们经过长时期的体育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物资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 从狭义体育文化内涵的基点界定体育文化内涵

冯胜刚认为, 体育文化是在以身体的竞争能力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活动内容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的健康与完善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进程中, 关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那些方面。它既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 又是文明社会的明显标识和文化生活的构成部分。

关于体育文化内涵的阐述与界定, 国内外专家学者莫衷一是、众口纷纭。总而言之, 体育文化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但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它是关于人类世界体育运动的物质、行为、制度、习俗、精神文化的汇聚。包含了人们的体育认知、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观念、体育制度、体育物质产品、体育文化产业等。

二、中国先进体育文化内涵

中国先进体育文化的内涵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借鉴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 对中国先进体育文化的含义加以界定。中国先进体育文化根据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传统而言, 它应该是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就人们所处的现实社会生活而言, 它应该是立足于中国现实社会存在的优秀文化;就世界体育文化的今后发展而言, 它应该能够成为人类社会日后发展方向和趋势的一部分。中国先进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应该体现在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和辨证发展。通过对中国先进体育文化的阐述,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的理解与界定, 奠定了非常有价值的思想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

中国先进体育文化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以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建立积极生活方式为主旨的体育运动及其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以实现爱国主义、强身健体、体育强国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 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体育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体育文化事业价值观, 遵循体育运动发展规律, 指引和促进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精神正能量。权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标准, 重要是看它是否能够促进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是否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 是否能够促进我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 是否能够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是否能够促进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反映和体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又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显现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 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体育文化内涵多派理解后, 提出应该依据体育文化概念的基本理论, 对体育文化内涵与中国先进体育文化内涵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在此基础之上界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应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强身健体、振奋精神, 建立积极生活方式为主旨的体育运动及其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7.

[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4]王岗等.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5]卢元镇.中国现阶段体育社会结构分化和整合的社会学阐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5 (1) .

[7]熊斗寅.中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思考[J].贵卅体育科技, 1996 (1) .

8.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篇八

改革开放走过了29年的光辉历程,积累了29年的宝贵经验,这是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更好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十七大报告是对29年波澜壮阔创新实践的理论升华。在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过程中,明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大是大非很重要。十七大后,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发表了重要文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进行了论述。

郑必坚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阐述,是这个国家对过去30年发展道路的总结,对未来道路的展望。

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历史性重大决策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这段话几乎已被现时的人们耳熟能详,但是并不意味着已经了解了其中的精髓。

郑必坚认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整个报告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党的十七大的一项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半个世纪之前举起右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机关为党为人民服务55个年头,郑必坚为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政策、战略研究工作皓首穷经。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所作的系统论述,这样一篇“旗帜论”其新意究竟在哪里呢?郑必坚在他的文章中进行了回答。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这篇“旗帜论”,其最大特点和突出贡献,就是在关于我们党的“伟大旗帜”即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的问题上,第一次把新时期近3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把党经历的新考验、获得的新经验、引发的新觉醒集中起来,科学地揭示了党在旗帜问题上承前继往而又赶上时代、与时俱进的深刻联系,进而第一次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统一”:党的十七大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统一的旗帜;党的十七大明确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一的内涵;党的十七大还把始终不渝地高举这面伟大旗帜,同“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统一的主题。

这样的统一的主题,把我们党所坚持的最重要最关键之点都提炼和揭示出来。只有坚持“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只有全面做到“四个坚定不移”,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党的十七大主题的内在逻辑,也是党的十七大后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内在逻辑。

郑必坚指出,报告中“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如此铿锵有力的宣示,正是我们党理论和实践的坚定性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以高度自觉,把这种坚定性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了。

????每一个历史时期,党的中央都必须有鲜明的旗帜,使全党“有所指望”、“知所趋赴”。郑必坚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鲜明旗帜。”

新时期近30年党的伟大觉醒和创造历程的最精辟总结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为党的理论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著名理论家,郑必坚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他参与制定的党的文献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郑必坚参加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整个过程长达三个年头,就在文件最后完成阶段,郑必坚被胡耀邦同志选中,调去起草“纪念党成立六十周年”的讲话。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郑必坚作为胡耀邦的秘书、助理,主要负责文字、文件和报告起草方面的工作。在这期间,郑必坚参加了党的十二大报告、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和十二届六中全会精神文明决议的起草。

同精神文明决议一样,在十三大政治报告起草中,郑必坚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起草小组的负责人。郑必坚负责报告的第二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和第七部分“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

?此后,郑必坚相继参加了十四大报告(负责“十四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十五大报告(负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十六大报告(负责前面总论部分)的起草,又参加了这期间各次中央全会的理论性纲领性决议的起草。

每次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以后,阐述大会报告、中央决议精神的文章屡见不鲜,但像郑必坚这样,既是文件起草的参与者,又是在起草工作中十分专注、对所涉理论问题的思考者所写的文章,可谓弥足珍贵。

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十七大精神,我们再次听见了郑必坚的声音。郑必坚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伟大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这一论断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理论内涵。

党在新时期的实践中,实现了三大觉醒: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但科学地阐明了党在新时期理论和实践的创造性,同时强调指出了这当中一以贯之的连贯性。新时期我们党创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历程,是一个伟大觉醒和创造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反复出现、内容不断展开、思想不断深化、体系日趋完善。发展到今天,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同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时相比,是大大丰富和大大深化了。其结果,就是我们党在实践中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同时能够避免僵化,而在应对新挑战中不断发展,不断开辟认识客观真理的道路。这样一种创造性、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开放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成科学思想体系的突出表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党的旗帜问题的系统论述,实质上是关于新时期近30年党的伟大觉醒和创造历程的最精辟总结,同时又为我们党今后更长远征途上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贯穿党的历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光荣传统的最鲜明体现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说,郑必坚的理论思维特点,就是既不丢掉马克思主义老祖宗,而又能够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就是善于把“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熔于一炉并融为一体,并以此来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大挑战中看到大机遇,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说,郑必坚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发展道路,在外国友人看来是“对得上,讲得通”。 2006年,老布什应邀访华,人们又在电视上看到了作为主持人的74岁的郑必坚,这位 “和平崛起”理论的始作俑者,这位被外国友人惊为“神人”的人物,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称他为“我的老师和朋友”。

建党80周年到来之际,郑必坚感慨良多。中共80年间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振兴和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人类发展的科学观念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今天,一支七千多万人的党员队伍不断加强,这一民族的脊梁正努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当今,中国领导人以广阔的世界眼光,形成观察考虑问题的大视角,促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大思路。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发展进步、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这是我们党从创党起就具有的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个光荣传统,在当代中国的最鲜明体现。

把信奉马克思主义、追求科学社会主义,同勇敢地承担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紧联结在一起。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党这样的特点和优点,从创党那一天起,就内在地蕴涵在党的肌体和灵魂之中了。

这样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不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气魄和求实精神,而且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和政治智慧。这也就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具有巨大优越性的,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所创造的各方面事业和各项工作的一系列中国特色,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特色学习型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等。

新时期近30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在解放思想、全面改革的进程中打开国门、全面开放,科学研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相关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从理论到实践都打开了新的境界。

所以,对中国特色的高度自觉,本身就包含了要以高度自觉向外国学习。而学习外国,归根结底是为了形成和创造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毫无疑问,对国际经验,我们还要继续老老实实地学习和借鉴下去;对中国特色,我们还要一以贯之地体现和坚持下去。这也算是一条规律性认识吧。

上一篇:2016新计算机专业暑假实习报告下一篇: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发展思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