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家长(共8篇)
1.自闭症儿童家长 篇一
让自闭症儿童家长信赖的唐山自闭症治疗机构
当“自闭症”这个字眼无情的侵入了了你的生活,当孩子面临着被其他幼儿排斥,被普通幼儿园拒之门外,当你面对五花八门的自闭症治疗机构,彷徨无助的家长们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唐山世纪星自闭症康复学校,自建校5年来一直以为心智障碍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打造学前融合教育平台,进行公益倡导活动,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使命,打造成为自闭症儿童家长信赖的唐山自闭症治疗机构。
本机构目前拥有专业自闭症训练师20余名,其中三级副主任级别以上训练师9名,教育或特殊教育相关专业教师占半数以上。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人员稳定性高。教学科学严谨,针对每一个自闭症儿童自身特点,量身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孩子各方面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世纪星学校在2010年开办融合幼儿园,融合园分为小、中、大三个班级,有近百名普通幼儿。并且每班配有专业的融合教师随班指导,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
2.自闭症儿童家长 篇二
一、自闭症的含义
自闭症 (Autism) 又称孤独症, 是由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列昂·卡那第一次发现并记录下来的, 是一种神经病理障碍, 是儿童由于大脑功能受到影响而严重地妨碍与其他个体交流、与他人建立关系。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一般发生在3岁之前, 主要表现为儿童的社会化障碍 (socialization handicaps) 、交流障碍 (communication handicaps) 和想象障碍 (imagination handicaps) 。其中有些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相似。在实际观察和调查中发现, 没有两个自闭症是完全一样的。
二、自闭症的成因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自闭症成因的不同看法。卡那认为生物系统的缺陷影响孩子和他人交往等能力的发展, 同时情感系统的失调又造成孩子在与他人情感交流方面产生障碍, 导致儿童整个社会行为的异常。科恩在1985年提出了“心理理论”, 把个体对他人的理解, 即明白他人与自己是不同的个体, 是其唯一的能力。科恩在研究中发现正常的儿童在3-4岁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理解力, 而自闭症儿童很难培养出这种能力。还有一些研究者更强调自闭症的生物性成因, 如认为是滤过性毒品菌感染、孕期注射疫苗的副反应、新陈代谢紊乱、接触污染物质或化学成分等原因导致病症的发生。虽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但至今没有定论, 是今后研究中尚需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问题。
三、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患儿的临床特征如喜欢单独活动、少有与周围人的言语或行为交流、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难以适应新环境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逃避与人接触, 尤其是目光接触, 缺乏与人交往中的一般感情反应。 (2) 言语沟通困难, 没有语言或不会说完整的句子只会喊叫, 会说话的患儿多是自言自语或鹦鹉学舌地重复别人, 对“你”、“我”、“他”不分。 (3) 拒绝环境改变, 其活动多是重复和刻板的, 一旦环境发生改变, 他们就会烦躁不安。 (4) 自我刺激行为, 如不停的摇手、转手等怪异行为。 (5) 感知体验异常, 只会注意人物或事物的轮廓而缺乏对整体的理解。 (6) 个人特殊表现。如很强的刻板行为, 在数学、记忆力等方面比较出色, 有些甚至能够准确回答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 但这些表现与智力发展无关。自闭症儿童一般发病在3岁以前, 而其最大障碍是无法正常地和他人交流、沟通。根据2003年新华社的报道, 国内自闭症患儿约为50万人, 患病率达万分之五, 并有上升趋势, 其中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自闭症患儿逐年增多, 需要家长、家庭及社会对自闭症有更多的了解, 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让自闭症儿童的生存状态更好地提升。
四、自闭症儿童家庭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及衡水、秦皇岛等5地随机抽取了99个自闭症儿童的家庭为对象。对99名患儿的诊断都符合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 (DSM-IV)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童79名, 女童20名。99名儿童中除13%的儿童未进行过任何形式治疗外, 其余儿童都接受过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中医或西医治疗。家长问卷由封闭性选择题组成, 从自闭症儿童家庭基本情况以及家庭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一) 家长收入
家庭中父母的月收入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及对子女的投入。因此本调查首先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的月收入进行了调查统计, 结果如下:
图1清楚地显示自闭症儿童家长收入普遍偏低: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母亲占总调查对象的60%以上, 而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父亲的比例也近一半。家庭收入偏低成为自闭症儿童坚持治疗的困难之一。图中还显示自闭症儿童中母亲收入普遍低于父亲, 这一方面是由于二者职业地位的差异, 另一方面则是在照顾自闭症儿童过程中母亲往往是主力, 其劳动时间少于父亲, 这也是导致双方收入差距的原因。
(二) 家长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比较综合地反映一个人的文化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 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特别是曾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家长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康复过程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次调查中自闭症儿童家长文化程度如下表。
从表1中可以发现, 半数以上自闭症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 这使他们从患儿尽早确诊及到协助专门机构接受治疗都成为可能。但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则比较担忧, 自闭症的早发现、早治疗及家庭康复治疗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为基础, 因此对这部分父母的患儿尤为担忧和关注。
(三) 自闭症儿童出生时的家长年龄
调查数据显示, 半数以上父母在孩子出生时都处在25岁以上30岁以下这一生育黄金年龄段, 仅有4.1%的母亲和2.0%的父亲当时年龄超过了30岁。得出自闭症儿童的发病原因和父母亲生育年龄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五、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治疗情况
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他们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 不能正常地与周围的世界互动, 自闭症被称为残疾之王。患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家长一起度过的, 在其康复治疗过程中家庭和家长起突出的作用。对家庭在自闭症儿童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调查也尤为重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发现异常年龄和接受治疗年龄
3-6岁是自闭症的最佳治疗期, 也是治疗关键期。家长作为与患儿朝夕相处的人, 如能具备一定的儿童自闭症知识及细心观察孩子的能力, 就会有效地利用治疗关键期, 收到最佳的疗效, 将遗憾降到最低。下表反映了本次调查中家长发现孩子异常的年龄及孩子开始接受治疗的时间 (见表2)
数据显示:大部分父母能较及时地发现儿童的异常情况, 但对儿童的治疗却往往要延后一段时间, 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自闭症诊断治疗网络, 得知患儿的诊断结果后, 父母往往不知何去何从, 一度陷入恐慌, 因而患儿从确诊到开始正规的康复治疗需要延后一段时间。表中显示有15%的患儿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二) 康复治疗占家庭收入的比重
治疗费用是否造成家庭的负担, 这是自闭症儿童能否得到持续有效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 (见图2)
由调查数据可以发现, 自闭症儿童治疗费在家庭收入中占很大的比例, 在调查中约7%的家长反映这项支出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在很大的可能性上会放弃给孩子治疗。
(三) 家长对自闭症康复训练知识的掌握情况 (见图3)
调查数据显示:样本中18%的家长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或自学过有关自闭症康复训练的知识, 因此能够在家为孩子进行康复训练。56%的家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知识, 但通过其它途径掌握一些简单的理论并对自闭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了解。但有26%的家长对自闭症知识完全不懂, 所以这部分家庭无法对孩子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在专门的训练机构之外无法再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帮助, 因此这部分患儿相对得到的治疗单一, 进步缓慢。
(四) 家长对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 (见图4)
图4显示每日对孩子实施康复训练的时间少于2小时的家长占总体样本的90%, 家长是日常生活中同患儿在一起时间最多的人, 仅仅靠康复训练机构每日短短时间的训练, 而不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巩固和生活化, 效果是微不足道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家长和机构的共同配合。
五、自闭症儿童获得社会支持情况
和自闭症儿童接触比较密切的机构主要包括对其进行治疗及教育的特殊教育机构和普通学校, 以及家庭所在的社区。以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特殊教育机构
家长问卷的调查数据显示, 样本中有75%的儿童都接受过特殊教育康复训练, 而家长对特殊教育机构的满意率也达到了74%。特教机构对儿童实施的训练也比较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一般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ABA行为训练、语言训练及音乐治疗等内容。但是这些机构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起步较晚, 一般成立时间在2003年至2006年之间;专职教师人数少, 家长们认为机构虽然能根据孩子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训练, 但因为国内在这方面领域的技能和研究有限, 导致教师水平有限, 训练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机构和家长沟通不足, 有的训练机构没有建立家长资源中心, 组织家长座谈会的次数也比较少, 往往只是每年1—2次。
(二) 普通学校和社区
一些康复程度较好的患儿除了在特教机构接受康复训练外, 还在普通学校中就读, 而孩子仅在特教机构中接受治疗教育的家长则希望普通学校能对自闭症儿童有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而且, 家长们也盼望孩子和家庭能更好地融入社区之中。但调查数据显示, 家长们的期望和现状有较大差距。
从图中可以看出, 希望特教机构设立在自己居住的社区之内或附近, 以及希望机构设在普通学校之内的家长比例分别占总样本的36%和31%。可以发现, 自闭症儿童家长非常期望孩子以及家庭能和社区、普通学校有更多的交流,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而有26%的家长希望能设置集中的康复机构, 这表明他们希望能与更多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家长沟通, 以获得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及经验上的帮助。面对家长的厚望, 调查数据显示, 大部分社区和普通学校的态度却并不尽如人意。图6和图7反映了社区及学校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态度。
(注:A为接纳儿童并做出特殊教学安排;B为接纳但无特殊教学安排, 包括随班就读;C为接纳但不欢迎;D为拒绝、排斥。)
调查发现, 对自闭症家庭实施特殊照顾的社区仅占总样本的12%, 99名儿童中仅有2人享受了所在社区给与的优惠政策 (就医优惠政策) , 其余均无任何优惠政策, 另有10人曾零星地获得社区提供的帮助与便利。相对社区来说, 学校的态度更为积极, 做法也更为主动, 但仍有25%的儿童被拒绝和排斥于普通学校之外。
六、结论和建议
(一) 结论
通过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治疗情况、特殊教育机构及普通学校和社区给予的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后, 我们认为, 自闭症儿童家庭治疗意识缺乏。自闭症儿童家庭支付的康复费用所占收入比例太大, 从而影响对患儿的治疗。尽管儿童父母对获取社会帮助抱有较高的期望, 但当前还没有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建立起有效的社会支持机制, 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殊训练康复机构刚刚起步, 面临着经验不足、师资短缺、资金匮乏等问题;社区及普通学校普遍缺乏有关自闭症的知识, 因而对患儿及其家庭也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 更不能给予有效的帮助。
(二) 建议
通过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治疗情况、特殊教育机构及普通学校和社区给予的支持状况调查分析后, 我们对自闭症儿童生存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以供参考。
1.
父母的体贴照顾, 并使康复训练家庭化、日常化是开启自闭症儿童心门的一把金钥匙。
对自闭症子女充满爱心的同时, 对治疗前景充满信心, 掌握丰富的训练知识和技能并对治疗过程包含耐心, 是配合专业机构治疗时父母应采取的积极态度。反之, 则可能使患儿进步缓慢,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是需要以月甚至季度为单位才可以看到患儿的点滴进步的, 治疗期间, 如果方法不当加上丧失信心和耐心就会前功尽弃。
2.
加大自闭症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 让全社会从了解自闭症到理解他们, 从而达到帮助并关爱他们的良好风气。
无论是学术界、医术界还是大众媒体, 都应增强对自闭症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 发挥自身的作用, 使社会大众对自闭症有更多的了解, 一方面有利用及时发现病症, 达到早发现、早治疗, 另一方面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帮助。
3. 增加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经济帮助。
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是一项长期的持久战, 需要家庭投入相当多的资金。而因经济原因放弃给患儿治疗的家庭也不少, 这需要全社会给予帮助, 政府给予专项拨款及各社会团体和组织给予捐助的方式为自闭症家庭解决燃眉之急, 给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大的力量。
4. 特殊教育机构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 专门针对患儿的特殊教育机构是自闭症儿童治疗的主要场所, 而其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成为儿童康复中的巨大障碍。因此, 特殊教育机构不能止步于现有的技术救治水平, 而要不断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增加特教机构间的沟通交流,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此外, 为了能使自闭症儿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正常的环境, 特教机构也要有意识地加强与普通学校的联系, 尽可能多地与普通学校互动。
5. 社区要尽可能多地关注本区域内的患儿及其家庭。
社区不应只是被动地解决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 甚至不闻不问或推三阻四, 而是要主动地深入了解本社区居民的情况, 统计患儿家庭的数据, 并争取为其实行优惠政策和措施, 同时还要在整个社区形成对患儿家庭关爱的气氛, 而不是冷漠与歧视。
6. 努力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1) 设立咨询指导中心:因孤独症预后能力仍较差, 故很多患儿家长往往都处于绝望、愤怒和痛苦之中, 这种心态无疑对患儿和家庭都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建立咨询指导中心对家长进行咨询和指导, 以使家长了解该病的特点, 了解患儿发育的特点, 并掌握照顾、教育训练患儿及矫正不适应行为的基本方法。帮助家长走出误区, 能够进行正确的家庭和社会训练,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成立孤独症协会:协会由医生、康复训练师及家长共同参与, 将整合多方面资源, 互相交流训练体会和心得, 帮助家长舒缓心理压力给予正确、积极的帮助, 以帮助患儿和家庭走出孤独的世界。
7. 努力建设全纳性学校。
全纳性学校 (inclusive school) 是世界教育潮流所趋, 它强调不再把有特殊问题的儿童隔绝在专门学校之中, 而是建立全纳性学校, 采取特殊有效的教学方法共同完成对正常儿童和异常儿童的教育。全纳性学校并不只是简单地把两种儿童聚集在一起, 而是要对学校的环境、师资、课程、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根本性改革, 使其适应每个儿童特别是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 让正常儿童帮助特殊儿童, 培养正常儿童的同理心, 使特殊儿童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全纳性学校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但在目前还不能普及的情况下, 更需要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伸出接纳之手, 并同专门的特教机构一起开展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
摘要:作为一种神经病理障碍, 自闭症的突出特点在于其患者封闭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 无法正常地与周围世界互动、交流, 这使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生存同正常儿童及其家庭有或轻或重的差别。本研究以自编的患儿家庭治疗问卷为主要工具, 对河北省99个自闭症儿童及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 分析得出了家庭及社会为自闭症儿童创设的生存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以期对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生存现状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闭症,自闭症儿童,生存现状
参考文献
[1]片成男, 山本登志哉.儿童自闭症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关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 .
[2]孙圣涛.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缺陷及其早期干预研究的介绍.中国特殊教育, 2003, (3) .
[3]魏爱棠.群体需求与环境资源的失衡.中国特殊教育, 2004, (6) .
[4]于松梅, 王波.学前全纳教育中自闭症幼儿的教育建议.中国特殊教育, 2006, (8) .
[5]陆汝文, 邹冰, 陈玉珍.儿童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方法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0, (2) .
[6]吕晓彤, 高桥智.自闭症儿童母亲在养育儿童过程中的需求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 2005, (7) .
3.聪明的“自闭症”儿童 篇三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是一种让父母伤透脑筋的病症。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不能正常地与别的孩子交往。因为他们不能像正常人那样逻辑地思考问题,他们的语言能力很差。其实自闭症的儿童是在纯右脑模式下思维。例如有个不到三岁的自闭症儿童可以在交通十分混乱的马路上,不看任何信号就顺利通过,并在车与车的缝隙间快速地穿梭,如入无人之境。因为他具有的右脑模式能使他很好地识别空间和方位,并凭本能和直觉来解决自己的行动。有一个四岁的自闭症儿童平日里一句话也不会说,却能写出多笔划的复杂的汉字,过去被称为“白痴天才”。其实他是像看画一样在看汉字。有一个自闭症的儿童进入房间,如果房间里出现一点变化:咖啡杯里的小匙和他离开时的位置不同,他也能立刻察觉,如果让他看两张各有二十九个黑点和三十个黑点的纸,他也一下子就能说出哪个黑点比较多,他并不会数数,那么他是怎样知道的呢?原来他用脑模式与普通孩子不一样。
家长学校
大脑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物质基础。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挖掘大脑潜力是重要途径。近年来,对大脑功能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最大的成就,就是揭示了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与创造的关系。家长对这方面存有许多疑惑:大脑的左右半球是怎样分工的?右脑与创造有什么关系?左脑又与创造有什么关系?怎样判别孩子的脑优势?孩子的脑优势是否决定了他的思维风格?左脑优势好,还是右脑优势好?等等。
一些脑外科医生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发现,左脑负责右侧肢体,右脑负责左侧肢体。进而,人们又认识到,左右半球对身体各部位感受功能的形成也有交叉分工。除嗅觉外,右脑负责左视野,左耳听力;左脑则相反。左脑半球主要负责语言、线性、分析的和理性思维,而右脑更趋于整体的、概况化的、情绪的和空间思维。
左脑和右脑具有不同的功能,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特点。科学家曾测量了正常人左、右视野对信息的“反应时间”。实验者将一些单词逐一地呈现给被试者的右视野(左脑)或左视野(右脑),并要求在单词一出现后,就判定该单词是否以前出现过。结果发现,前者(左脑),随着单词数目增加,反应时间也越来越长;后者(右脑),无论单词增加多少,反应时间却总是一样的。实验中出现的这种差异,正反映了左、右脑信息处理方式的差异。我们知道,如果看一篇文章,必须一行行都读了,才能了解文章的意思,这就是左脑的信息处理方式:一步一步进行一连串有序的分析和比较的过程。左脑“反应时间”的逐渐延长,是因为左脑是逐次将每一个后出现的单词,与前面已出现的单词,加以一笔一划的比较分析后,才做出判断。相反,右脑则不然,右脑的“反应时间”之所以基本不变,则是由于它所使用的以视觉-空间为特征的非语言化方式,只需将每次出现的单词,与已出现的单词在视觉-空间关系上加以全方位叠印,便能及时做出判断。就像我们看一幅画,一眼就能将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全部把握。因此,可以说,右脑的信息处理方式特点是在一瞬间,同时处理全部信息输入,并及时做出整体反应。
儿童的思维模式主要是一种右脑模式,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左脑模式开始建立。自闭症儿童没有像正常孩子那样发展左脑模式,所以无法融入社会。接受治疗的自闭症孩子,会出现一个从右脑模式转向左脑模式的艰难时期:原本上下楼梯自如的孩子反而不会了,他要靠判断力,一阶一阶地落脚,满头大汗地走下来。
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家长要注意的反而是在孩子建立左脑模式的过程中,不要将原本发达的右脑模式完全退化,不要让孩子过于左脑化,要尽量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空间能力,这对他将来创造能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亲子游戏
超影院
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
道具准备:台灯、白色床单、玩具娃娃或变形金钢等机器人。
将床单挂起拉平,当银幕。
把台灯放在离银幕距离两米远的地方。拉好窗帘,关上屋顶灯,打开台灯。
人站在银幕与台灯之间。
这时银幕上会出现一个超级大的影子。
爸爸妈妈扮演巨人国的人;
小朋友是中国人;
玩具娃娃和玩具机器人扮演小人国的人。
在银幕前跳舞。
自编自演一出剧,大家一起创作台词、剧情、音乐、舞蹈。
家长注意引导孩子关心影子形象的有趣和动作的奇特,由此引发孩子的想象力。还可引导关心影子的形象大小与距离远近、左右变化的关系,和孩子一起尝试前后左右移动。看孩子对什么更感兴趣。
设计一个绿太阳
你看见过绿色的太阳和红色的月亮吗?
那还不简单,在纸上画一个不就可以了吗?
那可不行,我们要站在窗前看绿色的太阳。
其实就是设计一个绿色的太阳。
找一些透明的玻璃纸或者搜集一些单色的糖纸。
先用蓝色、红色和黄色,分别重叠,配出橘黄色、青绿色和紫色。
再试着配出其他颜色。最后试着配出黑色。
用配出的绿色玻璃纸对准太阳,你就可看见一个绿色的太阳。
家长要注意,玩这个游戏时,一定要在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否则会伤到孩子的眼睛。还要教育孩子不要直接对着太阳看,一定戴上特殊的眼镜。
谁滑得快?
小朋友,喜欢滑滑梯吗?喜欢又高又陡的滑梯,还是转弯的滑梯?
自己做一个滑梯好不好?让小球、方形积木和玩具娃娃替你滑一滑,好吗?
用硬纸板搭一下斜面做滑梯,用小球、方形积木试一试。
看小球和方形积木哪个滑得快,再调节斜面,看陡峭的斜面,还是平缓的斜面,小球滑得快。
玩具娃娃喜欢滑滑梯吗?她摔下来了吗?她哭了吗?
4.关注自闭症,关爱自闭症儿童 篇四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目光清澈,却不愿与人对视;有语言,却很难与他人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安排相悖。他们拥有天使般的单纯表情,却似乎永远在天边闪烁发光。他们被称作“星星的孩子”。
关于星星
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们这样描述孤独症儿童: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也有人说,他们是异类,像个外星人,天外来客。
生存现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诞生,我国庞大的自闭症患者群体不容忽视。现今,孤独症人群缺乏社会团体的关心和帮助,并且国家相关的社会保障系统还不完善,他们的未来在哪里...家长担忧 如果孩子一天不能融入社会和被正常学校所录取,那么孩子的前途就会更加渺茫。父母最大的担心就是孩子将来如何能够生存下去。
未来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自闭症孩子也不例外。星星的孩子就像蜗牛一样,虽然走的很慢,但一直都在进步,哪怕一毫米 一微米。也许他们的接受能力有限,也许培养他们需要长期的努力,但家长们应该明白,只要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就是最大的收获,而要培养他们,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心态,对自己放低要求,对他们放低要求。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也许他们会创造奇迹。要相信,“星星的孩子”也有未来。
我们能做什么?
目前自闭症的原因不明,也没有特效药,但爱是唯一能唤醒他们的精神药物。我们能给与最简单最直接的帮助就是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宣传他们,理解他们。这样增强社会认识度,或许有一天我们的社会就会增大她的宽容度,那么自闭症家庭可以存在的空间便更大一些。
星星的孩子渴望更多人能够了解他们的世界,渴望更多的爱与理解。
5.关爱自闭症儿童心得 篇五
今天参加了慰问自闭症儿童的活动,感觉特别充实有意义,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同学们行动起来,一起关心自闭症儿童的群体,让他们能够获得我们童年的快乐。
活动之前,我对自闭症一无所知,特地查了相关信息,书本上说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这让我觉得有些紧张和打怵。但经过活动之后的亲身体会,对自闭症和自闭症儿童的情况有了直观贴切的认识,儿童中心有点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和对环境,是为了适合固定不变或不正常反应的自闭症儿童,但这也让他们的生活比我们少了很多乐趣。这些孩子们玩耍时候眼神里流露是纯真,率直,让我特别感动和震撼,他们其实和其他的小朋友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有些时候更加沉默了一些,和我们一样有幸福快乐生活的权利,我意识到能够有机会和他们交流,和他们分享我的世界不只是一种责任,更是我的幸运。
很多人说,他们内心世界封闭,虽然目光清澈,却不愿与人对视;懂得语言,却很难与他人交流;有听力,总是充耳不闻;不愿与人交流,不理解别人,也很少被人理解。但我发现,有的孩子在交流时很安静,像一个沉思者,天才和傻瓜只在一线之差,他们的确在某些方面往往具有过人的天赋,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都是有独立思维的天才,他们那样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是我至今能不能做到的专注。有的孩子非常有礼貌,不经意的小事他都会想你表达他的感谢,不论是真情还是习惯,都让我觉得自愧不如。我也相信他们有自己的情感,只是不擅长表达或者不喜欢去表达,但是他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和关心。在交流过程中,不只是我们给他们带去了游戏和快乐,他们也教会了我们很多学习中不能触及的知识和明悟,让我懂得了责任和爱,兼爱非攻,上帝爱世人,世人也要互相关爱。
6.自闭症儿童家长 篇六
“叔叔,阿姨,欢迎你们!”3月31日,青岛福彩志愿者们走进位于市北区恩县路24号的幸福之家融合幼儿园,值国际自闭症日来临之际,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爱心。
“我们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不好?” “好!”
福彩志愿者们的到来,顿时让幼儿园小小的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温暖:全纳教育受欢迎
“自闭症儿童是小树苗,正常的孩子是土壤,社会和我们大家就是阳光。在大家共同的关心和帮助下,让小树苗更好的成长,让自闭症儿童打开怀抱来拥抱这份爱与温暖。”幸福之家融合幼儿园园长刘树芹深情地说道。
这家位于市北区恩县路24号的幼儿园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实施融合教育的幼儿园。幼儿园成立于2007年9月,是一所将自闭症及发育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进行融合的学前教育机构,对特殊儿童采用非隔离的全纳教育方式。
“特殊儿童可以在普通幼儿正性榜样的带动下,通过观察、模仿和互动,在集体生活中提人际交往的能力。普通的孩子则变得更有爱心、包容心和自信心。双方的融合教育本着‘同班同学,同伴同学’的原则,用爱的力量实现了双赢”刘树芹表示。
难题:入园排队等待长
幼儿园目前有来自全国各地共307名儿童,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的比例约为1:1,在办学的10年中,已经有100余名特殊儿童经过康复,顺利踏入普通小学。幼儿园对于无力承担幼儿教育的困难家庭,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多方筹措资金,给予专项帮助。这种融合教育方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幼儿园的桌子、椅子包括各种学校的教具、书籍、衣物等,大部分都来自社会的爱心捐赠的。
与此同时,问题也一直存在:因场地及教学设施紧缺,各地慕名而来的特殊儿童只能排队等待入园,这让刘院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更多的特殊儿童早日入学,幼儿园准备于今年上半年新增一间融合教室,用于幼儿园中班孩子的教学。建成后,该教室可供28名孩子同时上课。但由于办学条件有限及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目前这一想法一直未得到及时落实。
爱心:福彩温情捐教室
得知此事后,青岛福彩迅速行动了起来。“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联合新闻媒体为市北区幸福之家融合幼儿园捐建一间教室,包括孩子上课所需的桌椅板凳、橱柜以及教学用具及玩具。争取让更多的特殊儿童能早日入园,与正常的小伙伴一起学习成长。”
“非常感谢青岛福彩给我们的帮助,让我们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福彩捐建的这间教室是目前我们全园最好的一间教室。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变好了,在这里就会更加的快乐,真正的让我们的幸福之家能幸福每一家。”园长刘树芹表示感
谢。
本次活动是青岛福彩联合新闻媒体开展的第5次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活动。自2013年以来,青岛福彩与青岛新闻网联合,在市南、市北、城阳等多地组织过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活动并,通过广泛宣传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展览并义卖自闭症儿童画作、为自闭症康复中心捐赠教学用具并走进自闭症康复学校与星星儿零距离互动等多种形式,努力践行着福彩帮助弱势群体这一宗旨。
“青岛福彩多年来以来一直致力于岛城的公益事业,围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通过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开展福彩社工志愿行动等形式,切切实实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关怀的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送去物质帮助和精神关怀,也给我们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带来更多温暖与感动。”青岛市首届和谐使者、山东首届齐鲁和谐使者、市福彩中心副主任宿冰村表示。
相关链接: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该症患病率万分之三到四,但近年报道有增高的趋势。
7.自闭症儿童的范畴化研究综述 篇七
一、自闭症简介
自闭症是一种罕见的身体机能失调的发育障碍性综合病症。自闭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n Bleuer于1911年提出的。美国临床医学家Leo Kanner通过对11名儿童的临床观察而于1943年发表题为《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 第一次对自闭症个体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在1944年澳大利亚医生Hans Asperger也单独发表了关于儿童期的自闭性精神病的研究论文。自此, 对自闭症的研究就逐渐成为精神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但由于Lorna Wing (1981) 提出用“Asperger症候群”一词来描述Hans Asperger所说的广义自闭症, 并以此来与Leo Kanner所说的狭义自闭症相区别, 因此本文所探讨的自闭症将局限于Leo Kanner所提出的狭义自闭症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发展的新观点。
二、认知领域的范畴化
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杂乱的, 而是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 这种能力被称为范畴化。从认知的角度来看, 范畴化 (categorization) 就指的是人类在歧异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 并据以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 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 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一般而言, 储存在人们记忆里的都是一些典型, 这些典型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具有最多的共同特征的那一个成员就是“范例”。成员越典型, 就越能替换类名。其他的成员也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但不是“范例”的所有特征。具有越多的特征的成员, 就越接近原型, 就越容易处理。也就是说, 一类物品就是一个连续统一体 (continuum) , 从最典型的到最不典型的统一体。这种观点是原型理论, 它认为例子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人们在典型的例子上很容易达成一致, 而且在反应也很快。反映时间的差异反映了记忆储存情况, 典型例子更容易提取。儿童在学习典型成员比非典型成员快。经典模型理论认为一个范畴里的每个成员都是处于平等的地位, 并且使用了一些简单的区别特征。但是罗素在1978年发现在自然分类中, 例如“狗”没法给出没有明确的特征, 只有模糊的界定。
三、自闭症个体的范畴化研究现状
范畴化的加工是人认识世界的重要的进程。儿童一般在一岁的时候就开始形成范畴化的能力。范畴化有利于减少记忆的工作量, 可以让儿童集中关注事物的重要信息。自闭症个体早年时在范畴化的能力方面如果受到损伤, 这会影响到他们之后的社交, 沟通与行为等方面。而且儿童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世界, 那么他们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刺激, 并且不能理解别人说的话。一旦自闭症的范畴化出现了问题, 那么自闭症他们在思维, 语言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任务就会加重, 从而导致问题更加突出。
在2007年, Soulieres等人设置了两组实验测试自闭症儿童的区别和范畴化能力, 有10个依次从胖到瘦的椭圆, 采用相同还是不同的实验方法。自闭症和典型发展儿童在区分椭圆从胖到瘦的变化上, 都显示出了相同水平的能力。相比而言, 典型发展儿童比自闭症儿童有更好的能力去区分中间的过渡形状。自闭症儿童展现出良好的区别事物形状方面的能力。但当要求被试把事物分为宽与窄两类时, 自闭症的分类能力不如典型发展儿童。Soulieres和他的同事认为在为事物分类时, 尤其在宽与窄的椭圆相互接近对方时, 典型发展儿童展现出了良好的区分中间过渡事物的能力。我们在这里可以用Plaisted假说来解释Soulieres和他同事的实验结果。自闭症儿童的区别能力比较强, 注重事物的局部信息与细节, 因此他们认为椭圆各不相同, 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相似性进行归类。
自闭症的范畴化问题在一些以规则为基础的范畴化研究中得到关注。Klinger和Dawson (2001) 发现当自闭症儿童有给定的规则时, 他们对事物进行分类不存在困难。然而当规则没有提供的话, 即使对于相似的新刺激他们还是存在范畴化困难, 不能对每组刺激事物进行范畴化。Klinger和Dawson基于以上的研究认为, 自闭症儿童只能依赖学到的规则, 他们对于如何形成新的范畴去归类新刺激存在困难, 他们没有形成范畴化的策略。范畴化中原型形成困难的原因可能是自闭症儿童对局部信息加工的偏爱。自闭症儿童可能把每一个刺激都看做是新的, 除非它完全符合之前接触的刺激或者事物, 因此不能对相似的刺激进行范畴化。原型形成困难的深层原因在于自闭症个体过度选择与强化区别能力。换句话说没他们不仅对于细小的, 可能无关的事物方面进行关注, 而且他们也可能会对这些局部事物的细小变化进行区别。由于自闭症个体的强化区别能力从而造成了弱的范畴化, 弱的范畴化与强化的区别能力进而导致了弱的类推能力。
据Bock (1994) 的研究, 当自闭症个体学会范畴化策略时, 他们能实现自发地对其他事物进行范畴化。Bock的4个青少年被试, 在2个月后有3个被试学会运用范畴化策略。另一个被试是因为IQ和词汇量不可测。但是由于Bock没有表明为什么这个孩子是不可测的与他的自闭症程度信息, 我们只能猜测这个孩子可能IQ很低或者存在严重的自闭症倾向。通过反复的培训与教育, 中度与高功能自闭症个体可以学到范畴化策略。Golfstein和Bebko (2005) 等人发现了与Klinger和Dawson (2001) 相似的研究结果。中度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 (IQ=81) 去对一系列的图片进行范畴化时, 他们不能自发地使用系统归类。但是当教给他们进行分类的方法时, 他们很快的学会了并且在实验中一直使用。但在Bock (1994) 的的研究中, 当要求自闭症被试对刺激进行新的分类时, 他们又会出现很大的困难。这些关于范畴化模棱两可研究结果中标明, 需要更多的实验去探索自闭症的范畴化问题。
四、关于自闭症个体范畴化的理论解释
(一) 过度选择与区别能力
大脑对事物的认识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为此我们必须先对事物进行信息筛选。典型发展儿童在面对事物时, 都会自觉形成图形与背景的区分, 关注重要的图形, 而弱化背景信息。但是自闭症儿童这方面的能力似乎差一些, 出现过度选择的情况。过度选择是指儿童只关注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或者关于背景的一条不太重要的线索。过度选择是由Lovaas, Schreibman, Koegel and Rehm (1971) 提出的, 对于自闭症与发展障碍儿童的描述。在他们实验中, 当刺激单独呈现时, 典型发展儿童对每一个刺激都有平等的反应, 但是发展迟缓儿童只对2个刺激有反应, 而自闭症儿童只对一个刺激又反应。这表明自闭症儿童和发展迟缓儿童存在过度选择的情况下只对相互关联的一个或者两个刺激有反应, 无视其他的刺激。过度选择是跨形式的, 在视觉, 听觉等复杂的刺激下都会如此。自闭症个体好像对于刺激的局部信息特别敏感。颜色的区别与范畴化好像是研究与学习的特别领域, 比如在形状, 色彩与饱和度上的变化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容易标签化的刺激已经被发现对于儿童超过7-8岁的反映相对更加有选择性而不是类化。自闭症的强化区别能力在他们对于视觉寻找任务中清楚地表现出来。自闭症对于之前出现的信息会出现过度选择。Plaisted认为自闭症儿童的强化区别能力可能会扰乱他们范畴化的能力。为了使实体归类, 个体必须发现事物的相似之处, 而自闭症的强化区别能力可能会范畴化变得困难一些。
(二) 弱的中央统合能力理论
弱的中央统合能力理论 (Weak central coherence theory) 是关于自闭症儿童会集中事物的局部或者部分信息的理论。自闭症儿童会集中事物的局部或者部分信息, 这既是自闭症儿童的优势也是缺陷所在。自从1989年, Frith提出WCC假说之后, 这个假说已经扩展到许多领域。典型发展个体会倾向用一种相互联系的观点看待所处的环境。中心统合能力就是指个体以一种整体的, 相互关联的, 而不是部分的, 零散的视觉看待环境与事物。相对而言, 自闭症个体的中心统合能力比较弱。Frith提出了在WCC的个体会对事物的整体意义与形式方面存在缺陷, 他们会分离地, 零散地看待事物。在1999年Happe提出WCC是一种认知模式, 处于由强变弱的曲线连续变化体之中。这个WCC认知模式已经在许多自闭症儿童中表现出来, 比如说他们适应力差, 有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等 (Briskman, Happe&Frith, 2001;Happe, Briskman&Frith, 2001) 。目前, WCC理论已经扩展到更加基础的认知层面。此外, 自闭症儿童对于高水平和低水平的认知系统都缺乏统合能力, 在需要整体加工与联系的任务上的表现也比较差 (Plaisted, 2003) 。自闭症儿童对于局部加工要比整体加工存在显著优势。比如在寻找绿色的X在一堆红色的S和绿色的T之中, 自闭症个体要比典型发展个体找得速度快。
目前还有一种与WCC相反的理论。在2001年, Plaisted提出了一种新假说, 认为自闭症拥有强化的识别能力, 因此对于小的看似不相关的信息也会按照重要的信息来接收。这个强化的认知识别被认为是导致弱的范畴化与类推的原因。
虽然两种不同的理论, 但是他们都认为自闭症与典型发展儿童的信息加工处理上存在不同。而且两种理论都认为自闭症在处理局部信息上“与众不同”, 从而导致他们对于整体信息的缺失。因此, 自闭症可能会优先地关注刺激的局部方面, 进而造成范畴化能力比较差。
此外, 在2012年, Chris Fields发表关于自闭症范畴化的新假说。他认为自闭症的加工方式与正常儿童不同, 是按照运动轨迹来对事物进行分类的, 而正常发展儿童能够自然地利用事物静止的形态对事物进行加工。此外他们对事物的数量没有进行有效地限制, 因此造成他们的数量居多, 范畴化的能力减弱, 而且其中会涉及到事物识别的能力比较差。
五、小结
在这里主要是介绍目前国外关于自闭症范畴化的研究情况。当然, 我们在此所介绍的自闭症儿童范畴化原因, 只是一种推论。这种推论有可能与导致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真实原因相符合, 也有可能不一致。这种探讨可以为国内的研究提供借鉴, 而且为进一步研究自闭症儿童语言范畴化情况提供了一种思路。
摘要: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性障碍、交流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比较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范畴化指的是人类对不同事物进行分类, 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自闭症个体因为过度关注局部信息, 造成范畴化能力普遍存在障碍。目前对自闭症范畴化障碍的解释理论有弱化的中央统合能力理论和过度选择和识别理论。
关键词:自闭症,范畴化,弱的中央统合假说
参考文献
[1]片成男, 山本登志哉.儿童自闭症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 .
[2]刘秀丽, 李力红.西方关于自闭症研究的新进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4, (2) .
[3]桂莉娜.自闭症儿童语言认知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 2005, (5-6) .
[4]徐光兴.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与语言获得理论研究综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9, (3)
[5]Leo Kanner.Autistic disturbances of affective contact[J].Nervous child, 1943, (2) .
[6]Fombonne E.Epidemiology of pervasive developmentaldisorders[J].PediatricRes 2009;65:591-8.
[7]Geschwind DH.Advances in autism[J].Annu Rev Med2009;60:367-80.
[8]Abrahams BS, Geschwind DH.Advances in autism ge-netics:on the threshold of a new neurobiology[J].Nat RevGenet 2008;9:341-55.
[9]Betancur C.Etiological heterogeneity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more than 100 genetic and genomic disordersand still counting[J].Brain Res 2011;1380:42-77.
[10]Soulières, I., Moltron, L., Soumier, D., &Larochelle, S. (2007) .Atypical catergoriccl perception in autism:Autonomy ofdiscrimination?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llopment Disorder, 37 (3) :481-490.
[11]Klinger, L.G., &Dawson, G. (2001) .Prototype formationin Austism.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3 (1) :111-124.
8.自闭症儿童家庭研究综述 篇八
自闭症又称广泛性发展障碍,通常起源于儿童早期,目前国内平均发病率在1/1000左右。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记录自闭症儿童具有三个典型特征:行为兴趣和生活方面狭窄、刻板和重复以及社会交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
我国自闭症儿童的数据基底已经非常庞大,然而对于自闭症儿童教育以及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帮助上尚处于初级阶段,即缺少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保育、疗育体系或者福利政策。林崇德[1]曾做过界定,0-3岁为婴儿期,3-6岁为幼儿期,6岁以后则界定为学龄期。3-6岁为自闭症儿童最佳治疗期,错过这段时期对于患儿康复将造成极大困难[2]。
家庭作为自闭症患儿成长与发展的载体,对于自闭症患儿今后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自闭症患儿同时,其家庭也被纳为核心研究对象。
二、自闭症儿童家庭问题指出
2012年4月,中国公益研究院出具了一份关于中国自闭症儿童的数据,表示我国每166名儿童中就有一名自闭症患儿,目前我国自闭症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的患儿或将超过200万[3]。如果按照每一名患者家中需要两名成人照顾计算,自闭症至少影响国内400多万人的工作以及生活。
Gray.D.E[4]在一份统计研究中指出,目前社会上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内部以及外部两个方面,其中内部表现为:(1)对于病症浅认知产生的内心迷茫;(2)对目前教育机构的配套设置、人员素质、专业程度等方面的失望;(3)对于目前各类机构治疗效果的不满;(4)高昂的治疗费用无法承担;(5)父母双方内心自责,感情逐渐冷淡,导致婚姻不和谐;(6)患儿以及家庭难被社会认可容纳,精神压力大。
伴随着自闭症儿童被贴上“异类”标签的同时,患儿家长也被划入问题群体,在各种压力与痛苦面前,多数患儿家长依然默默承担这一切[5]。
三、研究理论
目前针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研究方面,笔者结合国内外部分研究著作,将家庭功能理论以及自我效能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点。
(一)家庭功能理论
1.家庭功能的定义
家庭功能指的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家庭功能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以国外学者Beavers、Epstein、Olson、Shek、Skinner等人为主要研究代表,并且用家庭中的某些具体特征或者其他方面用来定义家庭功能。首先,Beavers[6]采用了家庭中的关系结构、家庭成员交往的质量以及亲密度、适应性以及反应的灵活性来表示一个家庭功能。Epstein[7]、Skinner[8]等人认为家庭功能主要从家庭中完成的任务用以定义,而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的健康发展提供心理、生理、社会性等方面的环境条件以及改善条件。Olson[9]则认为家庭功能是指家庭成员的家庭沟通、情感维系、家庭规则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图1为国内外关于家庭功能研究理论的发展概况图示:
2.家庭功能的理论模型
根据Beavers、Olson、Shek等人的研究,家庭功能理论模型分为结构取向以及执行过程取向。
(1)结构取向
这一取向的代表是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和Beavers的系统模式理论。
首先是Olson[9]等人为代表提出的环状理论认为家庭中的变量可归纳为三个维度:家庭沟通、家庭凝聚性和家庭适应性。家庭沟通作为家庭发展很好的推动因素;而在适应性以及凝聚性方面,研究者们则将家庭划分为4类平衡型家庭(健康家庭)、8类中间型家庭,以及4类极端型家庭(非健康类家庭)。
研究者Beavers[6]的系统模式理论中则表示家庭功能的健康与家庭应变能力呈线性关系,此理论即为家庭系统模式理论。理论从两个维度对家庭进行判别分类:第一个维度从反应灵活性和家庭功能的良好性呈线性关系出发;第二个维度则从家庭功能与家庭成员交往的质量呈非线性关系出发。
(2)执行过程取向
这一取向的代表是Skinner的家庭过程模式理论和Epstein等研究者的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其认为对于家庭成员的成长发展以及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是家庭系统实现各功能的效果而非其他方面。家庭系统实现各功能的效果越好,家庭成员的发展也越佳。
Skinner[8]的家庭过程模式理论认为家庭成员在不断进行、完善、解决问题的多项任务中,家庭成员得到的成长越多,彼此间亲密度也随之加强,得以维系一个家庭的完整性。而这一模型则包含了七个部分:问题解决(PS)、沟通(CM)、角色作用(RL)、情感反应(AR)、情感介入(AI)、行为控制(BC)、总功能(GF),而其中,任务的完成是核心。七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共同评价家庭功能发挥的效果。
Epstein[7]的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认为家庭成员的健康发展只有在家庭运作过程中得以维持。而这些研究者的理论假设基于五个方面:家庭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家庭中的各部分不能脱离主体,需在整体基础上理解家庭功能;家庭的结构组织影响并决定家庭成员的发展;家庭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家庭个体的发展。
3.研究方法
从家庭功能概念的提出到理论的建设以及完善,对于家庭功能的测量研究未曾停止过。目前常用的量表有四种:
(1)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
由国外研究者Epstei编制,共60个条目,用于研究家庭系统中的结构、组织与互动型形态的交互作用,还有家庭成员中如何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来处理以上三种任务,涵盖了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功能七个分量表。Bernstein[10]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针对134所学校中的儿童所在的家庭功能进行测量,统计数据显示,往往在单亲家庭中出现更多角色功能以及沟通抚养问题,反之父母双亲在抚养孩子投注更多的精力以及更高的专注度时,儿童得到更好的成长过程。Bellissimo[11]也通过该量表发现父母的抚养方式对于影响家庭功能以及儿童心理健康起着主要作用。同时,家庭功能不良会导致子女出现更多的内在和外在问题[12]。
(2)家庭环境量表(FES)
由Moos编制,分为10个分量表,90个判断题,从10个角度来判定各类家庭社会以及环境特征,用以帮助家庭成员了解自身家庭各类情况下的特征。
(3)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家庭APGAR)
由Smilkstein根据家庭系统的各功能特征编制,为了探讨家庭患者对于家庭功能本身满意程度的工具。量表中评价了家庭亲密度、情感度、成长度、合作度以及合作度五个维度。而每一个维度中的每个问题有三个答案可供选择。该问卷能够快捷、有效了解家庭功能,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相关临床治疗中。
(4)家庭亲密度以及适应性量表(FACES Ⅱ)
由Olson等人于1982年进行编制,该量表属于自评量表,涵盖两种分量表,一共30个项目。Cumsiell和Epstein[13]的研究表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于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呈负相关作用。
4.家庭功能理论在自闭症家庭的应用研究
文献研究表示,家庭功能直接影响着儿童的照顾质量以及照顾者本身的生活状态。刘枫、何炜杰[14]通过调节与改善抑郁情绪患者的家庭功能状况,采用Smilkstein的家庭功能评估问卷(APGAR问卷)比较家庭功能调节前后患者的抑郁情绪。结果发现,调节前后研究患者的CES-D均值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同时也表明了家庭功能的调节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有正态效应。国内研究者吉彬彬[15]采用了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其中一种以Epstein、Skinner为代表的过程型家庭功能理论基础上,选取湖南省15所治疗机构的194名自闭症患儿家长,并以家庭功能量表(FAD)分为七个分量表:问题解决(PS)、沟通(CM)、角色(RL)、情感反应(AR)、情感介入(AI)、行为控制(BC)、总功能(GF),进行了测量。研究显示,父母作为家庭功能的主要参与成员,完善家庭功能,积极应对教养干预问题,对于自闭症患儿的症状康复起到关键作用[16]。另一学者陈瑜[17]在自闭症患儿家庭应激状况调查中也印证了这一事实。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家庭功能理论基础上,家长作为核心单元,需要给予自闭症患儿更多关爱,鼓励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到自闭症患儿照料过程当中,积极了解干预的基本技能,积极调整自我精神、心理状态,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促进和鼓励,帮助自闭症患儿有效康复。
(二)自我效能理论
1.自我效能理论的定义
自我效能理论由Bandura于1982年正式提出,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价。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并决定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验或者有效性。国内学者也是在Bandura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引用以及延伸,主要称为自我预期,包括了“结果预期和功效预期”[18]两种形式。
Bandura对自我效能理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可以通过增加个体对成功的经验,增加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等几个途径来培养自我效能感。图2为自我效能示意图:
2.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延伸以及应用
自闭症起病于儿童早期,因此,诊治和康复完全依赖于家庭,在家庭功能理论研究基础上,关注自闭症家庭产生的问题对于自闭症患儿的康复以及家庭健康都有着关键的实际意义。家庭功能理论同样适用于自闭症家庭。美国的研究者们Ostrosky、Zaghlawan[19]认为,家长是影响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关键人,倘若能够在专业人员给予的专业指导基础上父母得以很好地循证实践干预教养患儿,不仅会很好地促进干预的强化,提升效果,另外也能很好地改善父母在此过程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信心。此观点也反映了在家庭功能理论基础上父母教养效能感的有效性。McFarlane和Bellissimo[11]从11所学校当中选取了801名学生,考察发现父母抚养方式对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儿童身心发展有着主要影响。而父母的教养效能感是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在家庭教养领域的延伸:个体父母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子女本身,从而促进子女积极发展的能力信念。与此同时,父母作为儿童进入社会化的最早见证者以及直接作用人,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所有影响儿童发展的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效能感作用最为明显直接甚至核心[20]。为此,笔者以自闭症儿童父母作为行为输出的调节和控制人,用以下图例来表示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在家庭中教养领域延伸的示意(见图3):
如图3所示,在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基础上,父母自我效能感对于教养干预行为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影响患儿父母对教养干预行为的选择以及教养干预的坚持性
Shek[21]考察了家庭中父母和儿童的亲子关系和婚姻质量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表明,父母积极有效的抚养培养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的身心获得良好发展。自我效能感高的患儿父母,常常会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养水平又富有挑战的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患儿父母结果却往往相反。因而,患儿父母自我效能感越强,预测到的成功可能性也将会越大,患儿父母们就越会积极努力去尝试从事教养干预患儿,并且这方面的行为也将也持久。
(2)影响患儿父母的努力程度和对待困难的态度
态度是我们对事物所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张奇[22]表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在个人身心发展过程中会影响个体整个身心发展过程,比如应激状态、抑郁程度等。患儿父母作为教养干预行为实施的直接人,自我效能感高的患儿父母要比低者往往充满自信,勇于面对教养困难和干预挑战,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因此,这些患儿父母会不断通过积极的教养干预行为来促进患儿康复。
(3)影响患儿父母教养干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
在Bandura早期的研究试验中,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行为过程中更多的是过分焦虑,导致行为实施的效率低下。王才康、刘勇[23]即在相应研究中表示,自我效能低的个体面临紧张生活事件时容易产生焦虑感以及无助感。自闭症患儿父母亦是如此,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影响教养干预行为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效率。
3.影响自闭症患儿父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申艳娥、刘以榕[24]对自我效能理论文献进行综述,发现自闭症患儿父母的自我效能感主要受以下四种因素影响:
(1)直接性经验
直接经验,如教养干预行为成败经验,来自患儿父母个人的亲身经历体验,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力度最大。自身成功的教养干预经验可提高患儿父母的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患儿父母的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
人们通过观察先前人的行为结果而获取的间接性经验。比如国内自闭症患儿父母看到国外患儿父母积极有效的教养干预让患儿逐渐康复,会认为自己也能同样完成,从而增强了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
他人(治疗机构专业人士、教育机构教育人士以及其他)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引导、解释、劝告来改变人们的知识与态度,从而影响人们自我效能的一种方法。
(4)其他因素
Bandura早期在“脱敏”研究中发现,心理状态中的自信、沮丧都将会导致个体自我效能感发生变化。除此之外,个体的个人性格、自控能力与类型、知识和技能等因素也可影响自我效能发挥。总之,充满自信以及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患儿父母,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达成的结果与期望值也越匹配。
比如国内研究者雷秀雅、杨振、刘愫[25]选取北京地区87组自闭症家庭,共计216人,在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期间,以“父母教养效能感量表(PEST)”为测评工具,通过对家长采取半结构化跟踪访谈方式,让家长了解到自身养育患儿的经验以及对目前教养干预的状态进行描述,并且验证了父母教养效能感对于自闭症患儿康复的有效性。
四、结论以及建议
总之,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更多需要家庭治疗,而一个良好的家庭治疗则往往取决于父母对患儿病情以及治疗方法的科学掌握。除此之外,父母良好的教养效能感对于患儿康复带来的正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家庭功能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父母利用自身教养效能感积极实施教养干预于自闭症患儿本身,对于患儿病症的恢复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帮助患儿父母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以及给予及时的心理、精神以及其他方面的援助,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有效应对患儿教养困难和干预挑战,帮助患儿康复,必须要作为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1999.
[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R].北京:2012.
[4]Gray D.E. Gender and coping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high Functioning autism[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3(56).
[5]倪赤丹,苏敏.自闭症儿童家庭问题与家庭社会工作介入[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6]Beavers,W.R.,Hampson R. The Beavers Systems Mode of Family Functioning.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000,22(02).
[7]Epstein Miller IW,Ryan CE,et al. The McMaster Approach to Families: theory assessment,treatment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000.
[8]Skinner H,Steinhauer P. Family Assessment Measure and Process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000.
[9]Olson,DH.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0.
[10]Bernstein GA. School Refusal: Family Constellation and Family Functioning.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1996(10).
[11]McFarlane AH,Bellissimo A,et al. Family Structure,Family Functioning and Adolescent Well-Being: the Transcendent Influence of Parental Style. Journal of Child an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95.
[12]Fauber RL,Long N. Children in context: The role of family in childpsycho 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1.
[13]Cumsiell PE,Epstein NB. Family cohesion,family adaptability,social support,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in outpatient clinic famili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1994.
[14]刘枫,何炜杰,张秀花.家庭功能状态对抑郁情绪的心理影响[J].中国校医,2003(05).
[15]吉彬彬,陈三妹,易容芳,等.孤独症儿童父母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的研究[J].广东医学,2013,34(10).
[16]高侠丽,侯春在.家庭功能理论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3-4).
[17]陈瑜,裴涛,张宁.孤独症患儿家庭应激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2).
[18]张楚廷.教学论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9]Meadan.H,Ostrosky.M,Zaghlawan.H.Y. Promoting the social and communicative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 review of parent –implemented intervention studies[J].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2009,29(02).
[20]Richard P H,Tony B. Parental self-efficacy,and mental health[J].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2002,107(03).
[21]Shek DT. Family Function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School Adjustment,and Problem Behavior in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2002.
[22]张奇.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3]王才康,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04).
[24]申艳娥,刘以榕.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01).
【自闭症儿童家长】推荐阅读:
我国自闭症儿童诊断现状08-23
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总结10-19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07-13
自闭症家庭干预06-22
自闭症个案研究08-15
自闭症特教老师心得07-19
世界自闭症日宣传标语09-07
自闭症专题:行为篇特征及问题06-30
励志电影《自闭历程》08-08
自闭不孤单,爱永远陪伴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