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信局2011年信访工作总结(共6篇)
1.科信局2011年信访工作总结 篇一
2012年度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
我局按照年初与政府签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内容,积极地配合计划生育工作,认真的完成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的指标落实,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了组织领导,确保了工作目标的实现
为了配合计划生育部门落实好计划生育工作,我局成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计划生育工作,并明确了责任,对不认真落实责任书的个人制定了明确的奖惩措施。我局还专门安排一名同志负责计划生育工作,按照责任书的要求,负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计划生育有关信息及时进行上传下达,组织学习。在局领导的狠抓落实下,在科技局全体工作人员支持配合下,计划生育工作有序的开展着。
二、积极配合计划生育工作、完善各项计划生育指标
我局根据责任书的内容,将协同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全局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学习计划生育各种法律法规及《决定》的内容,积极参加计生部门开展的各种宣传工作,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认真配合计划生育部门,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及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
定期组织全局干部学习有关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知识及计划生育部门下发的文件精神,对局干部实行计划生育工作
奖励优惠政策,按时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
三、全面做好计划生育日常工作
1、根据县政府的要求,建立计生台帐,育龄妇女信息表,并能符合规范要求。
2、我局干部、职工,做到计划生育率100%、独生子女领证率100%、。
3、按照要求制作了宣传牌,并能准时参加计划生育工作会议。
4、积极的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计生工作任务。
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常抓不懈的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我局将会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在作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继续认真配合计划生育部门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及科普宣传工作,使我局的计划生育工作较上年再上一个台阶,通道县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
二0一二年九月
2.科信局2011年信访工作总结 篇二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白云区科技和信息化局
二○一○年十二月
目 录
序 言.....................................................1 第一章 发展环境............................................1
一、发展基础............................................1
二、面临的形势..........................................4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5
一、指导思想............................................5
二、基本原则............................................5
三、发展目标............................................6 第三章 主要任务............................................8
一、继续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大力推动全区科技进步.......8
二、实施科技强基工程,完善街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8
三、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9
四、建设科技文化强区,推动科技文化产业发展...............9
五、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本区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10
六、搞好科普宣传,培育创新文化..........................10 第四章 重点发展领域.......................................11
一、生物医药健康产业....................................11
二、新材料、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11
三、电子信息...........................................11
四、先进装备制造........................................11
五、现代服务业.........................................12
六、现代都市农业........................................12
七、国际科技合作........................................12 第五章 广州民营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一、发挥优势,明确发展思路..............................13
二、突出特点,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13 第六章 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和领导,提高科技行政管理水平................16
二、加强科技立法........................................17
三、强化自主创新的投入机制建设..........................17
四、创建高新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17
五、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18
六、引导和激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18
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19
八、加快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19
1316序 言
《白云区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结合国家和省市编制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分析白云区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一方面衔接市级规划的布局,另一方面突出自身优势与特色,对“十二五”时期全区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发展重点做出总体部署。本规划以2011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并提出到2020年的远景展望。
第一章 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白云区科技工作深入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一)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技进步成效显著。
1、科技三项费用投入逐年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区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累计达25810.3万元(详见图1),共获得市级以上财政科技投入29510.18万元。组织实施各级科技项目649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25项,省级科技项目63项,市级科技项目148项。财政资金投入的增加,有力地保障了全区科技事业的发展。
图1 2006-2010年区科技三项费用投入数(单位:万元)******10036005475.155635.15600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2、科技进步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工作成绩显著,均通过国家科技部每两年进行的全国市(县)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并获得2005-2006“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我区广州民营科技园被评为“中国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园区 ”和被授予“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专利申请7668项,专利授权5967项。共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17项,无论是获奖的数量还是等次均名列各区(县级市)前茅。
(二)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区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3家,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均建立了自己的工程研发中心,获市认定的12家农业龙头企业有10家建有自主研发机构。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0.3亿元,初步形成以新材料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目前,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1个,市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4个,市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25家,区级公共实验室4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底广州联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获批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孵化器),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家获批的民营企业。
(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和总部经济成效显著。
广州民营科技园发展迅速,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优势,带动了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时期,入园企业达26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8家,上市企业1家。核心区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55亿元(详见图2),同比增长33.3%,税收1.7亿元,同比增长9.7%。据统计,园区企业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20多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12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1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6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获得专利授权690项,其中发明112项,实用新型287项。图2 2006-2010年民营科技园技工贸总收入(亿元)60300技工贸总收入2006年20.22007年30.62008年352009年41.272010年55
白云科技创意园2008年11月5日成功举办了挂牌仪式,进展顺利,目前,园区一期建设及招商情况均已完成,效果良好,近150家企业入驻,园区出租率达100%。随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白云科技创意园二期也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二期占地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届时,白云科技创意园的面积将高达15万平方米,成为推动白云区相关低端服务业、电子信息化、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为白云区产业升级改造和全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扶持且有助于整合白云区创意产业集聚发展。
(四)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联合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产学研联盟和创新平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区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累计超100项,另外,我区国际科技合作也取得可喜成绩,“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落户我区,“企业先导、政府支持,民营大规模长期国际科技合作”的创新模式特别是在对独联体主要国家的科技合作中成效尤其显著。首届白俄罗斯“广东科技节”顺利召开,白云区有13家科技企业与外方达成科技合作项目18项,合同金额达1120万美元;“百名海外专家南粤行——走进白云”专场活动取得良好成效,11家企业与外方对接技术项目9个,金额达500万美元。目前,我区正在孵化的对俄科技合作重点项目有16项,预期产值(1-3年)达181亿元。
(五)实施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带项目,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以来,“白云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带”项目累计投入经费1400万元,在流溪河两岸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科研究机构实施了56个都市农业科技项目。通过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继续鼓励和探索“公司+科技+基地+农户”新模式的应用,培育壮大了广州市澳洋实业有限公司的“澳洋彩鲷”、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江村黄鸡”等一批名优产品。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作为广州市中心城区,我区加快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着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区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经济、科技、教育等实力明显增强,为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越的区域环境。二是广州近年来一直实施泛珠三角科技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顺利出台,为我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三是我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时期,第三产业占全区经济的比重达72.6%,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明显快于传统产业;以广州民营科技园为主要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备了良好基础,我区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人力、技术和设备优势明显,生物医药资源丰富,初步营造起适合城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态环境。
我区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偏少、科技产业规模总量偏小,全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还不够充分,产学研合作空间有待拓展;三是对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仍然不足;四是科技企业项目融资仍然不够理想;五是国际科技合作的潜力无限,但我区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国际科技合作有待进一步拓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以生态和空港凝聚活力的创新型城区”总体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大力促进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努力搭建人才、金融、信息和技术等创新服务平台,加大科技投入,整合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发挥科技和信息化在实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工作中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一)强化自主创新原则。加快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和实现技术跨越发展为主的转变,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提高整体竞争力。
(二)坚持突出重点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符合区域发展规划布局,优先发展重点经济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与高效节能、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推动产业的集群化和规模化,形成区域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从科技管理到科技体制的改革中,转变“见物不见人”的落后观念,把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服务放在突出位臵。
(四)把握上下衔接原则。白云区有着独特的区域优势,在广州市建设成为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我区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找准与市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衔接点,承担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
三、发展目标
(一)2015年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立起以推进社会科技事业全面进步为宗旨,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力争白云区科技创新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市的位次明显前移。
1、加大科技专项经费投入力度。本级科技经费和科学事业费占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2%--2.5%,并逐年增长。全社会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5%。
2、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我区形成以总部研发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对GDP的贡献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群,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5%。
3、完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0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5个,市级以上企业工程研发中心25家,区级公共实验室8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
4、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2015年专利申请量突破3000件,专利授权总量突破280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比2010年翻一番。
5、落实“人才强区”战略,壮大科技队伍取得成效。2015年,全区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0000人,全民科技意识得到明显加强。
6、广州民营科技园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一番: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80亿元,税收总额3.5亿元。863产业化促进中心二期至五期建设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7、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有新进展,广东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基 地建成并初具成效,白云区与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项目超50项。
8、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科普设施和手段实现现代化,科普经 费人均达到2元,形成20个科普基地。
(二)2020年远景展望
到2020年,白云区将建设成为技术竞争力较强、创业和居住环境优良、社会和谐进步的科技强区,成为广州市知识、技术的创新中心和扩散中心区域之一,成为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
到2020年,作为国际化科技中心城市广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接轨、高效运行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70%以上。
到2020年,白云区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卫生、电子信息、创意文化等特色科技产业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以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为载体的国际科技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基地。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继续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大力推动全区科技进步
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致力建立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抓好技术创新,抓好科技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方针政策、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努力开创全区技术创新工作的新局面,促进我区经济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广泛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作。把发挥广州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与我区自身的资源与技术特点结合起来。按照我区科技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统一步调,加强集成,形成合力,共同把科技兴区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二、实施科技强基工程,完善街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街镇科技工作是全区科技工作的基础,必须充分调动各个街镇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真正做好全区的科技工作。目前,我区基层街镇的科技工作较薄弱,“十二五”期间,区科技主管部门将狠抓科技强基工程。一是通过制定科技、科普工作计划和考核办法,明确街镇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出台街镇科技管理规定,致力于建立完善的街镇科技创新体系;二是积极落实《白云区街(镇)党政领导班子科技进步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办法》,明确科技工作的层级目标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科技兴区”落到实处。
三、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一是构建四个体系,营造五个环境。即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区内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体系,调控有力的宏观管理体系,功能强大的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营造五个环境,即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基础条件环境,政策法规和制度环境,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科技人员创业发展的环境,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创新投入环境,良好的创新人才环境。
二是完善两个机制,打造四大平台。即完善公共科技服务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从而构建起新型的科技服务机制。以“广州863产业化促进中心”为基础,打造全区的高新科技创业服务平台,以“广州白云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带”项目为基础,打造全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示范平台,以企业工程研发中心为基础,打造全区技术创新平台;以“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为基础,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四、建设科技文化强区,推动科技文化产业发展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科技文化强区建设,促进全区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我区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是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咨询策划等创意产业,充分发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智力密集的特点,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促进企业效率提升和价值增值。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创造、提升本土创意品牌,为基础传统工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重视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开发,构建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链,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建立具有较大影响的、规模较大的动漫产业基地。二是充分发挥高科技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加快数字电视的发展。三是鼓励通过技术创新,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竞争能力。
五、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本区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建设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带这一契机,配合省市科技部门工作,大力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切切实实用科技武装农业,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在“十二五”期间促进本区农业高效快速发展,实现科技兴农。
二是大力加强高新技术改造,大力应用信息技术,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全面建设和完善本区信息网络,支持建设电子商务的设施和完善的、安全可靠的运行支撑体系;建立运输、货物、仓库之间反应灵敏的物流信息网络,建好农产品集散中心,形成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区科技信息网建设,提高科技项目、成果、专利信息等的查询检索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六、搞好科普宣传,培育创新文化
加强全民科普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方法,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咨询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多种形式,借助媒体将科技成果、科学常识和实用技术送到基层。另外,充分发挥已有的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实科普教育内容,提高科普教育质量,扩大科普宣传教育面。开发利用863产业化中心科普功能及都市农业示范带的教育体验功能,推进青少年科普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培育区内居民的科技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创新文化。
第四章 重点发展领域
一、生物医药健康产业
依托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重点发展生物技术制药、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物、海洋药物、精密医疗器械等;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剂型,发展传统药物和天然药物,着重于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大力发展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制药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二、新材料、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
以广州“节能和新能源(白云)产业基地”、广州白云航空电子科技产业园和国际(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发展新能源材料、航天航空新材料、生物医用新材料、高分子新材料、植物提取新材料等;结合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加强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及复合材料等汽车用新材料发展。适应建筑节能、环保建筑要求,加快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化工材料等。
三、电子信息
重点发展移动通信终端、激光加工设备等产品。围绕空港及其配套产业发展需求,加快航空电子系统硬件产品和无人机的研发、制造等;运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推广节能环保理念,开发绿色家电产品。
四、先进装备制造
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比较优势突出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支持发动机、车桥、变速箱、车轮、汽车电子等五大汽车零部件系列快速壮大。
其他装备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等。
五、现代服务业
优先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网络化教育、数字广播影视服务系统、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现代医疗服务技术、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技术、文物保护与现代旅游、科技检测和综合技术服务等,从而以信息化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综合技术服务业,优化三大产业结构。
六、现代都市农业
重点发展:一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障农产品和生态安全为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二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用信息技术改造和装备现代农业;三是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拓展农业新领域。
七、国际科技合作
支持和鼓励科技企业与独联体国家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合作的领域涉及到化工、纳米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通过技术引进、联合研制、建立联合科学研究中心、智力引进等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五章 广州民营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一、发挥优势,明确发展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指示精神,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特色明显的原则,围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两大主题,着手深化创新基地的产业研究和开展城市设计工作,把民科园及其创新基地建设成为广东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广州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带动白云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体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个低碳新城区,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两个适宜”现代产业新社区;创新联盟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珠三角服务业外包基地以及优秀民营企业的集聚区。
二、突出特点,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
(一)完善基本配套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完善核心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完成北太路全线4.8公里的创新基地城市主干道的改造和亮化工程。对扩园的城市道路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拟完成道路建设20公里。对创新基地的“三通”建设和城市规划基础建设进行施工,完成创新基地路网、水网、电网的铺设和地下开挖工程,总计开挖土石方10万立方米,铺设管网30公里,初步建成创新基地城市基础设施网路。
抓好扩园征地安臵房建设工程,建设好扩园规划安臵经济适用房;继续推进园区企业员工公寓宿舍建设,建设好民科园公寓二期;引入商业地产开发企业,针对扩园城市规划项目建设园区企业高管及高级员工商品房建设;完善项目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四星级接待酒店、高级会务中心、综合配套楼等在内的企业商务活动场所,完善园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二)做好主题园中园的开发工作。
抓住园区国际科技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机遇,在创新基地内推动主题园中园的建设。一是以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落户园区为契机,建立对俄科技合作研发基地,打造国际(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园,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及成果转化利用工作;同时吸引更多优秀企业、机构加入国际科技合作联盟,不断扩大国际科技合作联盟规模,并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在引进优质项目和优秀人才的作用,吸引优秀企业、研发机构、领军人物来民科园及其创新基地创业,使民科园逐步成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基地。二是积极推进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的绿色、低碳新城项目——华工科技园,与中山大学合作的国家级中大科技园白云分园项目。华工科技园主要以“低碳”项目为核心,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环境保护、机电磁光一体化等领域,支持创办新型企业,扶持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产业化,建设高新技术研发与总部办公区、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孵化区与产学研合作示范区。中大科技园主要以新能源新材料项目为核心,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集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创新人才的吸纳与培育于一体的科技园。
(三)积极培育新兴战略型产业体系。
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积极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考虑到白云区在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的基础优势、生物资源优势及区位条件,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材料、节能产业、光伏产业、动力电池、智能电网、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
(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总部、税源经济不断发展。充分利用好民科园及863中心品牌,不断丰富民科园及863中心品牌内涵,引进优质的总部、科技型企业。做好广州863产业化促进中心各期总部项目的策划、建设和招商,积极加强产业链招商,加强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和科技合作,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和总部经济基地,建设民科园精细化工公共试验平台、动漫创意公共平台、军品检测平台等试验平台,促进民科园企业创新研究,促进园区税源经济的发展。
积极支持白云区政务审批中心民科园分理点的建设,引进与企业日常经营密切相关联的职能部门的服务窗口,并以白云区政务审批中心民科园分理点为契机,引入金融服务、工商服务、科技服务、人才服务等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机构,从而构建起全面完善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促进园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和领导,提高科技行政管理水平
(一)健全领导责任制,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科学、用科学,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坚持将加快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来抓,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进一步发挥区科技兴区领导小组的作用。科技主管部门在科技工作中起好牵头和协调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创新工作机制,研究和协调解决好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
(三)保证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严格按照《广州市科学技术经费投入与管理条例》、《广州市白云区科技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确保区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长,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管理制度,促进形成全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四)进一步提高科技行政管理水平,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规范科技项目申报、评估、检查,专家库管理,项目承担单位信用体系和项目效果评价体系等管理制度。建立科技发展和运行的检测、评估系统。进行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规划,加强软科学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引导科技创新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五)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到科技工作的突出位臵,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协调,形成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
二、加强科技立法
推动修订或研究起草有利于促进白云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体系,并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粤发„2005‟14号)等有关文件,进一步研究制定支持科技进步的扶持政策,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强化自主创新的投入机制建设
(一)确保对自主创新投入的稳步增长。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我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
(二)继续加大区、街镇两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重点,确保区级财政科技投入总额占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2%--2.5%,并逐年增长;确保街镇财政科技投入总额逐年增长。
(三)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区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结题全部委托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验收,把科技项目管理从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四、创建高新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
(一)逐步引导广州863产业化促进中心作为我区自主创新的载体和平台,使其成为我区科技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从而全面推进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民营科技园的跨越式发展。
(二)充分发挥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的作用,践行广东省科技厅提出的“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引进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为目标,继续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白俄罗斯国家科技园、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莫斯科大学、基辅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
(三)以建设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基地为契机,规划建设好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和国际专家生活园,打造设备完善、功能强大的国际科技合作新载体,为吸引国外科技人才参与广东省科技发展及我省优秀科技人才走向国际舞台创造条件和机会。
五、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
(一)大力发挥我区与广州市融资担保中心合作建立的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担保制度的作用。
(二)继续运作我区与中国银行白云支行合作建立的科技融资平台。
(三)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好“银行+评估机构+担保机构”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制度,帮助初创型的中小科技企业进行融资。
(四)积极探索建立中小科技企业民营资本融资平台,尝试发挥社会民营资本和科技评估机构的作用。
六、引导和激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一)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研发机构。扶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建立工程研发中心,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增加科技成果储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明确规定对获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的工程研发中心,区给予10—50万元的配套资金支持。
(二)着力培植科技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对被列入市级以上的科技示范基地(或企业)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或示范区),从资金上给予50万元以内的项目配套支持。
(三)鼓励企业开发名牌产品。对已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市著名商标和国家、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优先列入成果转化、科技攻关等科技计划。
(四)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本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技项目或个人给予奖励。
(五)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项目,政府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
(六)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和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
(一)激励企业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支持各类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研发、申请以及实施转化。
(二)建立专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专利申请资助、专利成果产业化、专利示范试点、专利宣传培训和专利工作先进等奖励。
(三)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各行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组织专项行动,集中力量侦破涉及侵犯注册商标、专利、版权以及商业秘密等大要案件,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四)引导和扶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
(五)大力实施标准提升工程,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标准化。
八、加快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一)制定吸引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编制实施相关科技人才政策,为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做好政策保障。
(二)进一步发挥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作用,积极做好引进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及科技管理人才。
(三)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培养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领军人物、企业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目标,选择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人员,重点支持其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支持其承担国家、省、市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四)鼓励区外科技人员到我区创业。科技人员自带的科技项目,经区级或区级以上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立项的,在科技经费上给予优先支持。
3.科信局2011年信访工作总结 篇三
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务虚会材料)(2011年11月)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纵观全年,在局党委和分管局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其他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投资与规划科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创新思路,狠抓落实,以争创“一流科室”为抓手,积极发挥科室职能,保持高强度工作力度、高频度工作节奏,较好地完成了科室所担负的各项工作和领导交予的各项任务。现就今年投资与规划科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1年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强化素质技能建设
按照局领导“加强效能机关建设”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机关”的要求,我们本着学习为先的原则,一是突出了学习重点。主要围绕投资理论、投资相关政策法规和投资实际工作经验等三大方面内容,一年来,科室查阅了大量政策法规原文,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学习培训,及时向上级经信委相关处室、本局领导学习请教,科室成员普遍深化了对投资体制管理程序、产业政策的理解掌握, 提高了业务技能。二是形成了学习制度。在科室成员普遍加强自
学的基础上,科室内部注重互相学习,经常就投资政策、项目办理等相关事宜认真研究、磋商,碰到疑难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请示,有效提升科室人员的综合技能。三是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效。一方面确保项目立项准确有序,确保了办事效率,另一方面科室成员的理论素养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统筹谋划,布局“十二五”规划
2011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十二五”规划编制是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根据局领导的要求,在基层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投资总量、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投资规模、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等基础数据编制。牵头组织编制了航空、节能、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汽车产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起草编制了《江宁区“十二五”汽车产业规划》,并配套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推动”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充分发挥了工业规划的导向和约束功能,加强整体谋划,理清发展思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促进转型升级,把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长远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使全区工业走出一条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三)科学编制,制定全区2011年投资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投资工作十分重要。南京市提出了“完成工业和信息化投资
亿元,增长
%”的计划,根据南京市确定的工业和信息化资产
投资增长比例和我区实际情况,我区确定2011年完成工业和信息化资产投资
亿元,增长
%的工作目标。根据目标,我们结合实际,分解下达了各开发园区、街道目标任务,目前,根据投资计划安排,全区已累计完成工业和信息化资产投资
亿元,同比增长
%。预计到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工业和信息化投资
亿元,同比增长
%,完成年初下达的各项投资计划。
(四)调查研究,真做好投资监测分析
坚持深入调查分析,精心研究问题,科学把握投资形势,认真做好投资月度分析、半年分析,编制完成了“工信动态”第一、二期。已完成《一季度全区工业和信息化资产投资形势分析》、《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三季度全区工业和信息化资产投资形势分析》等材料上报江宁区工信局。
(五)积极申报,努力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 项目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灵魂,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争取项目和资金落户江宁摆在工作的首位,潜心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捕捉投资信息,充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加大向上衔接和汇报力度,争取领导关注和支持江宁项目建设,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今年,我们共向上申报“国家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南京市20条奖励”重点投资项目、“2011年南京市工业重点投资项目贴息或补助专项”、“2011年南京市高端产业化重点投资项目”4大
类25个,其中金腾重载齿轮箱项目、秣陵铸造总厂技改项目已列入2011年国家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资金计划。
(六)加强调度,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根据《南京市2011年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计划》的文件要求,我们每月对列入计划的133个建设项目及江宁区确定的37个重点在建项目进行调度,每月初和月底形成重点项目投资推进情况表上报南京市市经信委。预计全年,133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
亿元,我们还参加了由市经信委组织的全市50个重大项目调度会,对归属我区的19个重大项目进行了重点跟踪。到目前为止,19个项目中已有
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万元,占总投资计划的%。预计年底,共完成投资
万元,占投资计划的 %。其中,上海大众完成投资 万元,针对重大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加以了解并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如及时上报了环宇集团、南瑞集团、南京高齿等项目的点供土地备案申请工作等。
(七)精心筛选,做好来年项目储备工作
为及早筛选、储备明年建设项目,确保我区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和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从第三季度开始,我们就主动与市直各部门、单位和乡镇衔接,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衔接、全面汇总,目前共落实2012年建设项目 项,总投资 亿元,为明年的工业和信息化投资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汇总筛选2012
年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从汇总项目中认真筛选符合国家投资导向、前期工作进展较快、建设条件基本成熟,以及今后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初步提出了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前期工作项目。其中,重点建设项目 项,总投资 亿元;重点前期工作项目项,总投资亿元。
(八)严格监督,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严格把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备案及核准的编报和审批关。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对项目的可行性、建设规模、建设时序、总投资等按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和审核,科学合理地控制项目规模和建设标准,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2011年8月份组织开展了对2009-2010年
(九)快速高效,办理项目立项手续
以“公正、便民、廉洁、高效”为宗旨,以发展经济为根本目的,今年以来,共确立各类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
个,总投资
万元,其中备案类项目
个,核准类项目
个,项目办结率达到100%,现了办理立项无任何收费事项、无偿提供便利(包括编制、打印项目建议书等)、无间隔办理,加快了项目立项进度。全面落实政务公开,窗口确立的项目均通过经信委网站进行公示,并积极做好与上级经信委及兄弟单位的配合,定期报送项目明细表,实现了投资的联动管理。
(十)把握门槛,加快实现工业产业升级。
加大对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节能降耗。在项目审批环节,凡是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符合产业技术、能耗、环保、土地和安全标准的项目,都大开“绿灯”,给与支持。对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的高能耗、高污染以及不符合发展建设规划的项目,坚决不予备案立项。
当然,今年的投资工作仍然存在许多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难点,如项目策划科学性不够、项目实施推进不力、项目资金监管不强等,这些问题需要在明年和以后的工作努力解决。
二、2012工作思路
2012年投资与规划科工作总的思路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区”的战略,科学合理地研究确定明年和今后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和预期目标。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区在2015年初步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完善“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库。
在前期已筛选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投资领域、项目安排原则,并按照我区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围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速增效方面,继续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库进行补充完善,建立起完
善的全区“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库。聘请区内外知名专家组建工程咨询专家库,帮助谋划策划重大项目,评估论证项目规划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提高重点项目策划的水平与质量,并协调争取进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规划盘子,以争取更多的上级支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连续增长,为我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继续加强重点项目调度和监管
项目是一个“集聚”的概念,是提升产业层次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载体平台,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对于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我们对亿元项目和重点项目均进行了严密的跟踪管理和监督,但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仍然存在部分重点项目实施不力的现象。明年,我们准备对全区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亿元以上项目坚持现场督查,对在手的亿元项目要做到全部走访,通过现场走访,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将有关问题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对10亿元和1亿美元重大项目实行定期跟踪,及时将项目进展情况上报区委、区政府和局领导,为领导决策和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争取各相关部门、街道园区和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共同推进我区重点项目按计划实施。
(三)认真做好投资监测分析和项目服务
坚持深入调查分析,精心研究问题,科学把握投资形势,认真做好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分析,月份一简报、季度一报告,确保我区工业和信息化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全面完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的投资目标。同时,深入学习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配套法律法规,将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与我市实际相结合,对新上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乡规划、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市场准入条件要求的项目,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简化程序,及时办理,保障项目尽快开工,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水平。
(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及早动手,超前谋划,筹划开展2012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编制工作。与相关部门配合,继续做好项目立项、竣工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切实提高项目监管水平和政府投资效益。
(五)努力争取国家资金扶持。
紧密关注分析上级投资动向、项目安排原则,考虑江宁发展实际、当前重点工作和本级执行能力,策划储备上报一批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围绕已争取到的项目,做好项目的日常监管,加快推进项目进度,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督促落实问题整改,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六)加强协作精神,提升服务意识
投资与规划科是直接面对基层的科室,接触面较广,一举一动代表着工信局的形象,因此要不断地提升服务意识,为项目单位做好服务和超前服务工作。同时也要加强与局内其他科室的协作和科室内的整体协作精神,形成合力。
(七)加强学习,落实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综合和工作技能。持续深化对投资理论、投资相关政策法规和投资工作实际的学习,强化对城市规划知识和投资项目管理的学习,着力普及经济管理和自然科学知识。二是继续强化效能建设。以局里“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和效能型机关”为目标,继续推进绩效管理、效应管理和效率管理,以创造性工作奋力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发展。
4.2011年综治信访工作总结 篇四
责任部门: 县局 生成日期: 2010-07-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索取号: J22330-0302-2010-0014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真抓实干
履行职责
维护系统和社会稳定 ——芦溪县工商局2010年上半年综治信访工作总结
2010年上半年,我局综治信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局的具体指导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建立组织,分解目标,签订责任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得力措施,全面落实综治信访工作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确保一方稳定构建和谐芦溪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下面将上半年来的综治信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夯实平安单位创建基础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由于人事变动,我局及时文件编号: 调整了综治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年初县局与各单位签订综治、信访工作管理责任状,将综治信访工作列入目标考核,与评先评优挂钩,奖惩到位。
(二)狠抓法制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一是狠抓综治、平安创建的学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省、市综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强职工的综治、平安创建意识,使综治工作做到了教育经常化,管理制度化,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二是狠抓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结合“五五”普法教育,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主要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公司法》、《行政处罚法》等工商法律法规,使全局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自觉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以构筑全面防范体系为重心,全力维护单位管理规范
(一)完善规章制度。为推进平安创建,对以前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和补充,强化了制约机制,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办公楼管理、车辆管理等制度。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在目标管理中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依照有关规定,对当事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通过督促检查,强化管理,使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加强协作配合。认真开展专项整治,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配合公安、劳动、建设、文化、教育、出版、卫生等部门,开展了严厉打击“黑网吧”、“反盗版百日行动”、“打击非法出版物”等专项行动;配合劳动部门开展了清理整顿劳动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查处取缔“黑职介”;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安全生产监管、扫黑除恶、娱乐服务行业监管、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整治、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和艾滋病防治等工作。
(三)落实安全责任。一是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安全责任管理制,做好防火、防盗、防事故“三防”工作,重点对办公电器、车辆、票款、档案室等重要部位进行安全检查,明确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二是进行节前安全动员,明确节日期间值班要求及安全出行纪律等,进一步强化干部节日安全意识。三是加强节日期间值班,并实行全天候领导带班制度和干部值班制度,做好值班期间的安全记录。
三、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理 我们始终牢记职责, 结合创业创新服务年活动,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市场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尽职尽责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尽心尽力推进社会平安建设,通过认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打击制售伪劣农资、打击传销、取缔“黑网吧”、“扫黄打非”、严查“地沟油”等专项行动,为维护社会和谐平安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月活动,确保宣传取得实效。我们不断创新载体,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形成社会治安社会抓、综合治理综合治,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集中开展了大规模宣传咨询活动。我局与质检、公安等职能部门和电信、移动等营业单位及个体户经营者联合行动,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中,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宣传资料、出版报、现场设立咨询服务台等形式,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形成综治合力。二是以创业创新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开展送法上门活动。5月开始在全县范围内针对服务对象,组织开展了以“提高企业知法、懂法、守法水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送法上门”宣传服务活动,我局通过企业走访、现场咨询等方式,集中时间进行了以宣传工商法规为主的普法活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二是结合“五五普法”开展深入乡镇村社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家门乡展开了宣传,现场采取制作宣传展板、散发宣传资料、讲解消费知识等方法,向农民群众教授辨别真假农资商品、食品的技巧和方法,如何运用“一会两站”开展消费维权,农民外出务工如何签订劳务合同等内容,切实增强群众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执法人员还深入到田间地头直接与群众面对面进行宣传。在综治宣传月活动期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台次,举办大型宣传活动2场次,张贴标语、悬挂横幅、散发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营造了社会治安群众参与、部门联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受到明显的成效。
(二)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专项行动,确保市场稳定。一是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整治行动。以食品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食品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坚决“封杀”不合格食品和未经检验检疫肉食品。为规范食品市场秩序,确保食品安全,与辖区内食品经营者签订了《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承诺书》,共检查商场、超市、个体批发店、食品经营店(铺)1479户,集贸市场3个、出动人员879人/次、车辆52台/次。二是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我们把农资打假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子”、“放心化肥”和“放心农药”。今年上半年,全县工商部门共检查农资经营企业65户,发出责令限期改正市场预警通知书12份额,抽检化肥6个批次。三是竭力遏制传销蔓延,促进社会稳定。对传销开展了集中整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群众防范和抵制传销的能力,建立了打击传销网上工作平台,与公安机关建立了打击传销定期会商通报制度,与教育部门开展了防止传销进校园活动,举办了《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知识竞赛,发布了打击传销警示、提示,开展了建立“无传销社区”等活动。
四是大力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突出抓好对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区域的监管,进一步加大市场巡查和监管力度,配合教育、公安、文化、卫生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规范,上半年我局共组织、参加校园周边环境安全专项整治行动5次,检查了各类经营户128户,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是严厉打击“黑网吧”。进一步加大对“黑网吧”,特别是农村“黑网吧”的查处取缔力度。加强与文化、公安、电信、教育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日常监管,形成网吧监管合力,今年上半年查处黑网吧3户。
六是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和虚假广告集中执法行动。全县上半年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件,查处违法广告案件2件。
(三)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支持经济发展。
一是全面实施企业登记绿色通道工程。结合创业创新服务年活动,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改革登记服务体制、简化登记服务环节、改善登记服务环境、完善公开登记服务标准、创新登记服务方式。各基层分局都按照要求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工程,全部在登记场所醒目位置公开了登记的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等各种应公示的项目,制作了登记注册公示栏、办照指南、示范文本,营造了温馨的服务环境,为企业登记提供了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受到企业、社会的广泛好评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二是尽力提高消费维权水平。通过加大对商品和服务行业的监督力度,及时进行消费提示,积极引导科学、合理、文明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通过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引导规范行业行为和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消费维权水平,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6月,共受理消费者申诉21件,办结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3万元。四是努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开设了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院毕业生等弱势群体特办窗口和绿色通道,并指导个私协会在全县个体私营企业中开展了“手拉手再就业帮扶活动”,及时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并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1-6月,有16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为58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
四、以落实领导责任制为龙头,文明热情,切实把综治信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信访工作是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我局信访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并做到热情接待,文明办信,及时处理来信来访,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综治信访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一)转变综治信访工作人员对综治信访工作的认识。我局要求信访工作人员做到接待来访热心,听取反映诚心,了解情况细心,启发疏导贴心,说明解释耐心,排忧解难真心,处理问题不偏心,勤奋工作不分心,架好心桥为中心,为党为民献丹心。
(二)积极转变信访接待方式。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下基层了解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掌握经营者生产经营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的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方案,有效地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外部,今年我局以创业创新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大走访和征求意见活动,走访近200人次。
(三)强化了信访工作机制。我局印制了专门信访记录本,做好接待记录;领导及时阅批来信来访,做到来信来访由分管领导批转监察室办理,圆满办结不出室,并回复分管领导,综合性重要信访事项由班子成员研阅后责成监察室处理并回复信访本人,做到让信访者满意不出局;在办理信访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到了不违反政策,不激化矛盾。
今年以来,县局接访6人次,分局接访11人次,从来访情况看,基本上为业务咨询、收费、消费者投诉等情况。全局内部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尤其是在定岗、定编、转编等重大事项中,我局及其重视排查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疏导,跟踪观察,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五、以排查整治为重点,落实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今年,我们按照“和谐治局、和谐监管”的理念,在全系统部署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机关内部以及监管职责范围内各种影响和谐稳定的社会矛盾、消费纠纷、举报投诉等问题,全方位、多层面地展开排查,做到了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并认真落实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促使各类涉及工商系统的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是积极预防,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在开展化解纠纷矛盾工作中,我们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到抓基层上,紧紧抓住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心实意地帮助干部职工、尤其是离退休干部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一是推行政务公开,让群众知情、知底。建立预防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坚持把排查纠纷矛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上,建立信息、排查、回访等预防机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化解,变被动调处为主动预防。二是深入扎实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全面掌握本单位、本辖区内矛盾纠纷的总体情况,完善预警分析机制,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尤其对可能影响系统稳定的或引发重大治安问题的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保持高度警惕,及时报告,及时排查,切实把各种不安全、不稳定的矛盾和问题排查彻底,为解决矛盾和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切实排查和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加强对重点人员、敏感部件的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治安和安全隐患,弥补安全漏洞,加强对干部职工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教育引导群众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防范和化解矛盾。对外,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配合公安、信访等部门,共同加强对公共安全、食品、卫生、学校周边等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域的排查,加强对旅店、发廊、网吧、游戏厅等重点场所的管理,维护好集贸市场、校园周边、交通沿线地区的市场秩序及食品安全。三是大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 “红盾护农”、打假治劣、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消费投诉调处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力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对于排查出来的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保、挂牌督办,集中力量调处解决。
上半年我局在综治信访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围绕上级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服务地方经济、维护系统和社会稳定而努力!
二O一O年七月一日
5.2011年信访工作个人总结 篇五
2011年6月,我荣幸的成为了同兴镇政府信访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同兴镇政府这个大集体中开启了我工作生涯的一个崭新的篇章。在同兴镇党委、政府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怀和帮助下,我认真的工作,愉快的生活,半年多得时间转眼便过。在同兴镇工作这半年多得时间里,我的工作在不断的进步,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逐渐的的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的同时也真正的融入到了同兴镇党委、政府这个优秀的集体中。总结半年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感受:
第一、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民解困,为政府分忧。作为基层信访工作人员,为有困难的群众解决问题,引导情绪激动的群众走正确的上访渠道,防止出现恶性非法上访事件,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所以做好信访本职工作既是为民服务,又是为政府分忧。从事信访工作半年多的时间,我参与办理了大大小小十多起信访案件,从工作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要做好基层信访工作须具备这样三种品质:
一是有为人民服务的热心。信访工作是一项为民解困服务于民的工作,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所以信访工作者,时刻心怀一颗为民服务的热心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信访工作人员,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诉求当做大事来办,这样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与群众的关系,促进我们的工作。
二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临危不乱。信访工作经常面对一些矛盾尖锐的案件,在处理这样的案件的时候,拥有一颗明辨是非、临危不乱的头脑尤为重要。只有做到遇事冷静分析利害,分清黑白才能在矛盾错综复杂的案件中保持公正,站对立场,维护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否则,很容易在复杂的问题面前搞错方向,危机的事件面前头脑发热,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三是注意保持工作态度,认真倾听,耐心解答。信访工作难免会遇到情绪激动的上访群众,面对这样的上访者,我们需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认真去倾听他们的诉求,根据相关政策和法规耐心解答。绝不可以用强硬的态度来激化矛盾。有的群众对信访工作不理解、有怨言。面对这些我们更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好安抚和解释工作。要相信,既然群众能够想到找信访解决问题,就说明信访部门在群众的心中还是有地位的,不理解只是一时的。
第二、积极融入集体,团结同事,互帮互助
在集体中工作,除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外,和谐的工作环境也是必须要具备的。自从到同兴镇工作,我便被单位的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气氛包围着。在这样的氛围下工作,我的身心很愉快,适应环境和开展工作很顺利。我为我能够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和生活感到荣幸和自豪。为了让自己更快的融入集体,我积极的参与到单位举行和参加的各项活动中。先后参加了“振安区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同兴镇庆祝建党90周年大合唱”、“全民健身日长跑活动”、“振安区国防知识竞赛”、“丹东市文明使者在行动”、“党员活动站毽球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努力为集体争取荣誉的同时,积极与同事交流,培养了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第三、服从总之安排,积极工作,不讲条件
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讲党性,个人服从组织。作为一名公务员,首先要有上下级观念,下级服从上级。已经成为一名党员干部的我,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是在之前的工作单位还是在现在的工作岗位,我都把服从组织的安排,贯彻领导的意图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组织和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论困难有多大,都要认真的去做,努力去完成。要相信,组织和领导既然把任务非配给我,就说明组织和领导相信我能胜任,体现出组织和领导对我的信任。能够在为组织出力,为领导分忧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半年多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总结2011年工作的同时我也对即将到来的2012年的工作有以下计划:
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信访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多,尤其是各个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接下来我准备在这方面加紧学习,多多了解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深入村屯,了解民情、扎根基层。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深入到自己所服务的群体,了解最基层的民情就是我们工作的根。下一步我准备找机会逐步深入到全镇的各个村屯,全面了解各村的基本情况,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扎好根。
艾艳南 2011年11月18日
工 作 总 结
6.椿树镇2011年信访工作总结 篇六
椿树镇2011年的信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信访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全镇镇村两级干部的努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做好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坚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和党政班子大接访活动,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突出问题,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建立了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19起,成功调处216起,化解率为98.63%,少数未调处矛盾正在积极调处,确保年底前无积案。有效杜绝了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无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现就全年的信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实现“一控制、两下降”工作目标。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有效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我们按照省、市、区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及时传达贯彻全区维护社会稳定暨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全区维护社会稳定暨信访工作会议召开后,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并及时召开了由镇村两级干部及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全镇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了全区信访稳定工作会议精神,详细安排部署了我镇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二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我们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以排查解决因土地和道路补偿纠纷、邻里纠纷、村级换届等引发的信访问题;涉法涉诉和社会治安引发的信访问题;各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引发的信访问题;一些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引发的信访问题为重点,每月组织力量进行一次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及时摸排掌握了一些可能引发集体上访的重点事、重点人和一些苗头性、动态性问题,做到了未访先知、接访有备。全年全区共排查出各类信访案件219件,对排查出的问题,我们坚持能调则调、案结事了原则,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手段,坚持“三位一体”,超前主动地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妥善协调处理各类案件216件,调处率98.63%。
二、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建立信访工作长效运行机制。一是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和预约接待制度。镇上每周有效工作日均为信访接待日,由党政主要领导和纪委工作人分工值班接待。对确因问题复杂,需要相关部门协调办理的,由镇上报信访接待办分类汇总梳理后,确定为区级领导信访预约接待事项,并向来访代表告知接访领导、职务和具体接待时间、地点,通知相关村主要负责人参加接待,做到了群众信访有人接、有人管、有人办。对区级领导接待的信访事项,按照大案两个月办结、一般案件一个月办结、急案速查速结的要求,逐案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确定专人跟踪督办、协调,保证了信访案件能够按期办结。二是坚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听取汇报,分析形势,每季度形成一次分析报告。今年以来,共召开信访联席会议12次,协调处理重大信访案件5件,特别是将我镇以前一户进京上访对象消化在基层。三是建立和完善信访案件督查督办制度。对区交办案件和镇立重点信访案件,按照“一个案子、一名领导、一套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落实包案领导和办案人员的责任,限期办结上报,做到了信访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案案有结果。同时,对重视查办的村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办理工作不及时导致引发群众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或造成不良影响的村,在全镇予以
通报批评,有力地推动了信访问题的妥善解决。四是坚持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信访值班制度。针对今年省、市、区、镇各种重要会议和换届的实际,镇上在搞好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同时,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在重要会议召开和各级换届期间,均由主要领导亲自带班值班,确保信访工作不出问题。五是建立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推行了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把信访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年初,镇政府与各村签订了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村“一把手”是本村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信访工作负总责、亲自抓,真正做到了责任、措施、工作 “三到位”。
三、坚持依法按政策处理信访问题,建立了良好的信访工作秩序。
解决信访问题,保持良好的信访秩序,关键是要依法按政策办事。一是依法按政策解决信访问题。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有条件能够解决的,限期解决到位,决不留尾巴。对暂不具备解决条件,需逐步给予解决的,给群众解释说明政策情况,尽快按政策规定逐步予以解决。二是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对行为过激、无理取闹、扰乱信访秩序的上访群众,及时通知公安机关介入,采取必要措施,依法予以处置,维护了正常的信访秩序。三是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由司法所给予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引导群众通过仲裁、诉讼和行政复议等途径依法公正解决问题,有效地维护了信访人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越级上访、进京上访复核工作,切实做到信访问题“案结事了”。
一是加强初信初访接待办理工作。今年,我们要求镇村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控制越级上访、进京上访的接待办理工作,切实加大控制越级上访、进京上访工作力度,认真办理每次群众来信,热情接待每次群众来访,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及时交办、查办每件信访案件,千方百计地提高越级上访、进京上访案件的办结率,逐步地扭转了群众越级上访、进京上访的发生,真正做到了信访问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实现“一控制、两下降”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越级上访、进京上访复查复核工作。7月初,镇信访联席会议组织力量对全镇范围内存在的各类重信重访问题进行摸底排查,共排查出李光友等越级上访、进京上访问题2件,全部做到五落实,即落实包案领导,落实办案人员,落实办结时限,落实稳定措施,落实处理问题所需的经费。截止目前,以上2个重访问题,已经全部得到解决。
五、扎实开展党委书记、镇长大接访活动,切实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
区关于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召开后,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学习传达市、区关于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党政班子接访工作,确定由党委书记、镇长带头接访,其他领导参与,每天安排一位镇上领导坐班接待上访群众,并及时通过广播、张贴通告等形式向社会公示,告知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此项活动,使党政班子大接访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同时党政主要领导还多次带领司法、派出所、城建、财政、民生、计生等相关负责领导主动深入到村组下访、接访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对大接访中接待的部分疑难重大信访案件进行回访,集中解决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道路、粮食补贴、民生工程、救灾安置等一大批涉及民生的信访问题,使信访案件彻底得到解决。
总之,今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镇村上下的努力工作,信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信访形势明显好转,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一
是要继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二是继续开展越级上访、进京上访专项治理工作;三是坚持搞好领导信访接待日接访工作;四是继续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工作,使信访工作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中共金安区椿树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科信局2011年信访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2011年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总结07-07
宣传部长2011年信访稳定工作述职报告10-01
江边乡信访工作自检自查报告(2011)10-12
2023年信访工作措施专题08-25
谢家小学2014年信访工作计划08-07
2009年农业局信访工作总结08-04
2019年交通局信访工作总结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