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组织机构工作职责(8篇)
1.消防组织机构工作职责 篇一
企业消防机构组织及职责
企业消防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积极方针,即“组织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形成“统一管理,层层负责,专群结合,齐抓共管”的网络体系,执行“谁主管,谁使用,谁负责”的消防原则,真正把消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1.机构组织及职责
企业总经理应全面负责物业的消防工作,并与较大厂区防火责任人组成防火领导小组,下设专职的防火办公室与基层防火责任人齐抓共管。同时,企业应配有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建立以保安对为主的义务消防队伍。
实例一:消防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防火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领导工厂防火工作。
负责制定工厂防火工作计划。
负责制定消防器材、设备、设施的补充、维修、更新计划。
负责消防“十项标准”的贯彻落实。
负责组织定期防火安全检查,并监督防火工作的执行情况。
负责火险隐患整改。
负责检查消防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情况。
组织制定消防演习方案。
负责向上级机关报告大厦的防火工作情况。
●防火办公室职责
在防火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消防管理工作。
负责消防设备运行、监控及设施设备、器材管理。
检查、监督防火安全及整改火险隐患。
负责建立消防组织机构,并报防火领导小组审定。
制定各种消防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开展防火宣传,组织培训义务消防队。
制定灭火作战方案,组织消防演练。
负责二次装修消防审批,监督施工及现场防火管理。
●基层防火责任人职责
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规,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加强对员工的防火教育。
定期检查防火安全情况,查找火险隐患并进行整改。
实行分级责任制,发现火险隐患及时通报防火办公室,并积极协助整改。
负责本企业的二次装修、报建及监护设施现场的动火作业,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当火警发生时,积极组织扑救,指挥人员疏散,并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查找火灾原因。
做好火灾现场的保护,协助公安机关对火灾原因的调查及处理。
2.防火制度与措施
实例二:工厂防火管理公约
进入工厂的员工都必须遵守企业防火管理制度。
对进入工厂的员工,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到“统一指挥、分区管理、层层负责、责任明确、防患未然”,切实贯彻“谁使用,谁负责”和“自防自救”的消防原则。
各员工进入工厂后,要建立防火安全组织机构,以企业法人代表为防火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的安全防火工作。
在工厂内工作的人员,要认真执行消防管理条例,懂得防火基本知识,熟悉厂房安全疏散、灭火方案,会使用简易的灭火器材。
任何员工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大厦。
工厂内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煤油炉等器具。
严格执行用电管理规定,不准超负荷用电,不准乱拉电线。使用的电器设备,下班后切断电源。
严禁堵塞安全通道,不得挪用或破坏消防器材,严禁防火门上锁,不准在房间门口增设防盗门,不准私自更换门锁。
二次装修单位,装修方案必须报防火办公室审批,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报市消防局审批。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临时动火作业必须到防火办公室办理审批手续。
实例三: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凡在工厂内及油库的任何部位动火作业的必须办理动火手续。
承担施工动火的单位,必须在动火前向防火办公室领取“临时动火申请表”,详细说明动火事由、动火部位、起止时间、防范措施,报防火办公室审查后,报防火负责人审批。大型动火作业要经公安消防局防火科同意,领取动火许可证后,方可动火。
动火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动火作业安全规定,动火前要清理现场,配有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用电焊机作业的焊机地线不得接在易燃易爆的设备或管道上。
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与消防控制中心联系。
动火作业必须由防火监督员监督进行。施工人员须将动火许可证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动火的单位或个人,凡违背企业规定的根据情节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赔偿经济损失,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实例四:重点部位防火管理制度
重点部位主要包括各种厂区、机房、仓库、厨房等。
重点部位的防火必须专人负责,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原则,重点部位的防火责任人由单位负责人任命。
机房重地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值班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准在机房内会客,经常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保证生产安全。
机房外要卫生清洁,严禁在机房内吸烟,堆放杂物、衣物和化学危险品,消除一切火灾隐患。
防火负责人要履行防火职责,落实防火措施,熟悉消防器材配备的位置及操作。
重点部位动火作业时,必须向防火办公室写出申请报告,经审批后方可动火。
3.灭火措施及职责
实例五:消防灭火作战方案
为提高和强化大厦自救体系的灭火抢险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属基本规范,有关方面要根据火灾发生的楼层、方位、被燃物质的属性、天气状况、起火时间及人员的分布情况,灵活掌握,机动处理;
一旦发生火灾,必须做到:报警准确、通讯畅通、灭火方案无误、实施有效,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报警程序:消防中心值班员发现消防系统报警信号或接到火灾报警后(尤其是消火栓及喷淋系统报警),立即通报消防值勤人员和车场保安员迅速赶往报警楼层或火险地,查证报警原因。同时报告消防责任人。查证人员在确认火灾后立即报告消防中心,同时就地采取灭火措施:
用就地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与该层防火负责人一起组织扑救。
消防中心根据火灾情况,紧急传呼有关领导,报告灾情。必要时立即向“119”报警。报警述语:“我们是航空大厦,位置在深南中路华富路口中航小区,现Х层发生火灾,请求灭火。”并记录报警时间;
灭火指挥系统各主要指挥员到位后,以总指挥为核心组成救火指挥部(指挥部设在消防中心),并根据火情迅速制定救火方案,调配人员,组织实施。
在灭火自救期间,总指挥有绝对的指挥权。消防队到场后,向消防队报告情况,移交指挥权,协同公安消防队长组织灭火;
火灾扑灭后必须由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基本查清起因后,方可清理火灾现场。在此期间,义务消防队员必须保护好现场;工程维修人员迅速检修、恢复各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例六:灭火指挥人员职责
●总指挥职责
向消防值班人员、值勤人员、消防处主任及有关人员查询起火的具体方位、燃烧物质、人员分布及疏散情况,消防设备的运行状况及灭火人员的到位情况。
命令消防值班员启动相应的消防系统,监视报警运行信号,打开应急广播,根据失火方位、火势大小,通知大厦内有关人员紧急疏散。
命令各级指挥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各就各位,若有指挥员缺岗,紧急任命临时负责人代行其职。
掌握火场扑救情况,命令火场灭火指挥员:
采取或改变扑救方式;
决定灭火人员放弃抢救,撤离现场。
掌握火场抢救情况,命令抢救指挥员:
采取有效措施指挥人员疏散、救护伤员和抢救物资;
运送消防器材;
维护外围秩序,引导消防车到位。
掌握消防相关系统运行情况,根据火场灭火需要,命令有关部门:
确保应急供电;
确保消防供水;
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确保消防电梯正常运行。
协助公安机关查明火灾原因,处理火灾后的有关事宜。
●副总指挥职责(可省略)
总指挥不在场时,履行总指挥的职责。
配合、协同总指挥分析火场情况,制定救火方案,根据总指挥的意见下达命令。
●火场灭火(现场)指挥员的职责
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带领义务消防队员,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
确切判断燃烧物的性质,决定和指挥义务消防队员使用灭火器材和消防设备。
迅速向总指挥报告火场情况。
向总指挥建议采取和改变某种扑救方式。
向总指挥请求增援。
根据现场需要命令消防中心值班人员操作相应的消防设备。
向总指挥建议放弃抢救,义务消防队人员撤离现场。
●火场抢救指挥员的职责
指挥抢救组火速赶赴现场,本着先就人后救物的原则,救护伤员,抢救物资。
指挥人员安全疏散。
指挥运输组救护重伤员到附近医院进行抢救。
指挥运送火场急需的灭火用品。
指挥看护组看护好贵重物品。
指挥保安人员维护好大厦外围秩序,保障外围消防通道畅通,防止不法分子趁机盗窃、破坏、严禁非救火人员进入和靠近大厦。
安排人员在主要路口等候消防车。
●消防相关系统指挥员的职责
立即组织设备运行人员及设备抢修人员各就各位,保护好机房和油库。
指挥变配电室人员确保应急供电,切断非消防供电。
指挥通讯处确保消防电话畅通和应急广播畅通。
指挥水暖处确保消防应急供水。停止空调机组运行。
指挥电梯处,确保消防电梯正常运行,专供灭火、抢救人员使用。其他电梯一律迫降一层,停止使用。
消防控制中心职能
1.消防中心的设置
消防中心(消防值班室及消防控制室)是火灾扑救时的指挥中心。消防控制室首先应该是防火管理中心。在现代智能建筑中,往往将防火管理中心和保安管理、设备管理、信息情报管理结合在一起,形成防灾中心或监控中心。
消防控制室应至少设置一个集中报警控制器和必要的消防控制设备。设在消防控制设备以外的集中报警控制器,均应将火灾报警信号和消防联动控制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对被保护建筑物重点部位、消防通道和消防器材放置位置要全面掌握,可以绘图列表,也可以用模拟盘显示及电视屏幕显示,采用什么方法显示上述情况,可根据消防控制设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消防控制室的布置应该满足对设备的运行、维修等要求。集中报警控制器需从后面检修时,其后板距墙不应小于1m。当其一侧靠墙安装时,另一侧距墙不应小于1m。报警器的正面操作距离,当设备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盘距墙应不小于3m。
值班室应留有一定面积供值班、维修和办公用。
为了便于消防人员扑救火灾时联系工作,消防控制室门上应设置明显标志。如果消防控制室设在建筑物的首层,消防控制室门的上方应设标志牌或标志灯。标志灯电源应从消防电源上接入,以保证标志灯电源可靠。
为了防止烟、火危及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消防控制室的门应有一定的耐火能力,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在智能建筑物中,一般消防中心是与建筑物自动化的监控中心设置在一起的。
2.消防中心控制设备功能
(1)设在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大致分成以下4个部分:
火灾报警控制器
灭火系统的控制设备
联动装置的控制设备
火灾报警发布设备
(2)消防控制设备必须显示或控制的功能有:
①联动灭火设备
室内消火栓设备的启动表示
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的启动表示
水喷雾灭火设备的启动表示
泡沫灭火设备的启动表示
二氧化碳灭火设备的启动表示
卤代烷灭火设备的启动表示
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表示
室外灭火设备的启动表示
②报警设备的动作表示
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动作表示
漏电报警设备的动作表示
向消防机关通报设备的操作及动作表示
火灾警铃、警笛等音响设备的操作
可燃气漏气报警设备的动作表示
气体灭火放气设备的操作及动作表示
③消防联动设备
排烟口的开启表示及操作
排烟风机的动作表示及操作
防火卷帘的动作表示
防火门的动作表示
各种空调的停止操作及显示
消防电梯轿厢的呼回及联动操作
可燃气体紧急关断设备的动作表示
3.控制室的管理制度
消防控制中心是建筑物的消防系统的心脏,在建筑物的消防系统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消防控制室是火警预报、火警通信、火警广播和消防联动机构的高度集成。因此,要有严格的《消防监控中心管理制度》,在业务上接受上级消防管理部门的管理。
实例九: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
消防中心值班室是火警预报、信息通信中心,消防值班员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有高度的警惕性,严肃认真地做好消防中心的值班监视工作。
遵守值班纪律,不得迟到、早退和离岗,上岗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得闲聊、吵闹、喝酒、睡觉。
消防中心值班室严禁其他无关人员进入。
遵守交接班制度。交接班的内容有:消防报警系统是否正常,有否火灾隐患(如非正常火源、临时火源、易燃品的堆放等)。
消防值班员如发现有火灾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上报上级,有权制止乱放易燃、易暴物品和其他违反消防规定的行为。
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好消防设施,使消防设施随时处于正常状态。
发生火灾时要严格按照火灾处理程序处理。
2.消防组织机构工作职责 篇二
1 建立灭火救援指挥机制
1.1 构建信息救援指挥模式
灭火救援指挥机制的构建可以对元胞自动机的模式进行利用, 进而构建信息模拟, 明确灭火救援、人员逃生方向和速度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 人员越多, 火灾越严重, 而逃生过程中人员心理越是不安, 火灾现场就会越慌乱, 人员逃生的速度就会变得缓慢, 如果能够合理的对元胞自动机的模型进行合理应用, 并将人员的运动变化模拟出来[1]。
通过模拟我们会清楚地表现人员在火灾逃生过程中, 所展现出来快速、慢速以及静止三种速度上的变化, 短时间内快速运动就会转变成静止, 可静止通常都不会瞬间变成快速, 只能过渡到慢速, 再慢慢变成快速, 此过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通过模拟还会发现, 人员在逃生的过程中, 如遇到紧急情况, 人员会在短时间被困而停止不动, 而想要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快速逃生, 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就是火灾逃生时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 所以, 要对火灾人员逃生的运动特点进行分析, 并根据分析结果合理进行灭火救援指挥。
1.2 对整体局面进行控制
假如消防人员到达火灾现场时, 才刚刚发生火灾, 这时中队指挥员就要对火灾的形式进行分析, 并组织进行灭火救援活动, 救火人员一定要干练, 要快速投入到救火工作中。假如消防人员抵达火灾现场时, 发现火势非常大, 灭火这时就处于弱势状态, 这时指挥员要快速对火灾局面进行控制, 控制火势发生的主要位置, 阻止火灾继续扩大。针对火灾形式严重这种状况, 指挥员要在接到火灾消息后快速到达现场, 观察火灾情况, 进行初步布置救援计划, 与此同时, 指挥员还要寻找大量的增援力量, 以增加更多力量多火情进行控制[2]。假如在火势初期不能很好的控制火势, 中期也没有控制住火势的蔓延, 最后就会发展成大规模火势, 其有着较为巨大的危害, 这时就需要高层指挥员参与到其中, 由总队长来对救援力量进行组织, 指挥员对全局进行掌控,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非常措施对火情进行控制。
2 指挥员应该提高自身的指挥水平
2.1 指挥员要增强指挥意识
通常情况下指挥员应该具备思想先见、审时度势以及多谋善断等指挥意识。思想先见就是指挥人员一定要具备众多的先见之明, 对那些可能会有火灾发生的场所做好防护措施, 要经常对自己管辖的区域进行走访, 以掌握管辖区域内的实际情况[3]。其次, 在发生火灾时, 在去救援的道路上, 一定要思考怎样组织救援, 从而在到达现场能够快速展开救援活动。与此同时, 还要具备审时度势的意识, 这样就会对火灾情况进行分析, 并完善救援方案。最后, 身为指挥员,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增加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 可有向消防指挥专家请教, 还可以从网上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通过不断地学习对自己指挥意识进行培养, 使自身的指挥水平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 消防指挥人员在实际灭火救援中, 要具备掌握火势救援的主动权。掌握火场的主动权通常都是在救援指挥过程中获得的, 即指挥人员能够对火灾形式进行掌控, 不管火灾形式有多大、多么危险和复杂, 都可以平静地指挥和展开灭火救援工作。
2.2 对指挥思路进行规划
指挥思路要对救援的对象进行充分考虑, 通常救援对象有建筑、人员、物品等, 尤其要考虑建筑物之内存放的物品, 假如建筑物之内有众多石油和化工等容易发生点燃和爆炸的物品存在, 这时在实际救援时一定要多加入一些防爆措施, 以免因火灾造成更大程度的人员伤害。在制定的救援方案中, 指挥员一定要有清晰的救援指挥思路, 并具备较强的指挥能力、处理突发事故能力、估算火场情况能力等[4]。在对救援进行指挥中, 指挥员要对引起火灾的原因进行快速分析, 确保救援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实施作战, 并且还要不断地观察火势的具体控制情况, 针对火灾的变化状况对救援工作作出及时的调整, 当火势被控制住时, 要积极采取救援人员的策略, 一旦火势过快发展, 不能有效被控制时, 要及时上报, 争取增加更多的救援力量来控制火势蔓延, 使救援工作的开展得到相应保证。
2.3 针对救援人员制定实战演习
消防部队在开始灭火救援演习过程中, 基层人员一定要积极的参与到实战演习过程中, 并在演习时敢于进入那些环境生疏、人员多、现场乱、无水、大风等较为复杂的演习场所。虽然在很多演习过程中指挥人员通常要求救援人员要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 并将演习训练当作具体实战认真对待。可是, 有很多的消防部队还不具备良好的演习环境, 在演习过程中也没有较强的规范和要求, 所以, 要将演习的难度不断地增加,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人员训练的力度, 这样救援人员会很大程度的提高自身救援能力, 同时救援指挥的水平也会随之逐渐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针对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来看, 指挥人员所具备指挥能力会对救援速度和效果起到直接影响, 所以, 消防指挥人员一定要掌握更多的指挥知识, 能够在火灾救援时指挥消防队伍快速进行救援, 并在消防队伍进入火灾现场实施救援时, 能够根据火灾情况作出准确、有序的指挥。
参考文献
[1]张文杰.基于CSS定位技术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 2014 (5) :78-78.
[2]邓铁.基于CSS定位技术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 2014 (19) :159-159.
[3]姚文生.浅谈如何加强消防灭火救援装备管理全面提升队伍战斗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3) .
3.消防组织机构工作职责 篇三
关键词:住宅小区;消防工程;组织设计
1、住宅小区消防工程的基本特点
1.1涉及面广
建筑消防工程涉及建筑、结构、给水、气体灭火、通风空调、防排烟、自动报警以及电气等方方面面。
1.2标准高、要求严
不论是建筑防火、消防设备,还是建筑防排烟、火灾自动报警等方面,均涉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对各项消防工程的质量必须高标准、严要求。
1.3综合性强
从工程的总体布局、总平面和平面布置到给水、自动灭火、通风空调、防排烟、电气等方面的设计都涉及消防工程的内容,而且各类项目大多有几家单位负责,由各有关专业和厂家进行设计、施工和安装。因此,需要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
2、住宅小区消防工程组织设计要点
2.1住宅小区消防给水灭火系统设计要点
2.1.1在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住宅小区应设市政消火栓。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利用天然水源时,其保证率不应小于97%,且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
2.1.2小区室外消防给水当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管道的供水压力应能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布置在任何住宅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m:当采用低压给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栓口处的水压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MPa。①在计算水压时,应采用喷嘴口径19mm的水枪和直径65mm、长度120.Om的有衬里消防水带的参数,每支水枪的计算流量不应小于5L/S。②高层住宅的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压力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防设备水压的要求。③消火栓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
2.1.3高层民用建筑的室内消防给水应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当室内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其水压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灭火设施的要求。生活、生产用水量应按最大小时流量计算,消防用水量应按最大秒流量计算。
2.1.4小区建筑的低压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可与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合并。合并的给水管道系统,当生活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水量时(淋浴用水量可按15%计算,浇洒及洗刷用水量可不计算在内),仍应保证全部消防用水量。
2.1.5小区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应采取防超压措施。
2.2住宅小区采暖、通风系统防火设计要点
2.2.1住宅小区的采暖系统防火设计要点
①采暖设施的防火设计要点
采暖管道要与建筑物的可燃构件保持一定的距离。 采暖管道穿过可燃构件时,要用不燃烧材料隔开绝热;或根据管心钋壁的温度,在管道与可燃构件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当管道温度大于100℃时,距离不小于l0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当温度小于等于100℃时,距离不小于50mm。
②电加热送风采暖设备的防火设计
a.电加热设备与送风设备的电气开关应有连锁装置,以防风机停转时,电加热设备仍单独继续加热,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
b.装有电加热设备的送风管道应用不燃烧材料制成。
c.在重要部位,应安装感温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必要时加设自动防火阀,以控制取暖温度,防止过热起火。
d.存在与采暖管道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房间内不应穿过采暖管道,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e.采暖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以防火灾沿着管道的绝热材料迅速蔓延到相邻建筑或整个小区。对于其他小区建筑,可采用燃烧毒性小的难燃绝热材料,但应首先考虑采用不燃材料。
2.2.2住宅小区的通风系统防火设计要点
(1)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道上应设置防火阀:
1)送、回风总管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主要防止防火分区或不同防火单元之间的火灾蔓延扩散。
2)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以防火灾穿过楼板蔓延扩大。但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该防火分区内的水平风管与垂直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3)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房间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及楼板处的送、回风管道。以防机房的火灾通过风管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房间,或者防止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发生火灾时经通风管道蔓延到机房或其他部位。
4)在穿越变形缝的两侧风管上。以使防火阀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耐火完整性和耐火稳定性要求,起到有效隔烟阻火的作用。
(2)小区建筑的厨房、浴室、卫生间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设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公共建筑的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垂直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设置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以免影响平时厨房操作中的排风。
(3)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的开关和电源开关应与风机的启停连锁控制,以防止通风机停止工作后,电加热器仍继续加热导致过热起火,电加热器前后各0.8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房间的风管,均必须采用不燃烧保温材料,以防电加热器过热引起火灾。
2.3住宅小区电气防火与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2.3.1高层建筑的应急照明的总干线配电方式往往采用树干式配电方式,一般由变电所或大楼总配电间直接配出两个回路线路作为树干,相应楼层消防应急照明配电箱的两个电源分别接自两个树干。
2.3.2在一个报警区域,宜选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最
多不超過两台。住宅小区火警系统比较小,只能设置一些功能简单的联动控制设备,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一般有一组或两组输出接点,编址容量在127点以下较多。
2.3.3当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
3、住宅小区消防工程的注意问题
消防安全工程必须由设计、施工、监督、管理等各部门按照消防工作方针,认真贯彻、从严管理、防患未然、立足自救的原则。
3.1设计
在住宅建筑设计全过程中,应结合各类建筑的功能要求,认真考虑防火安全,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各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做好防火设计。从方案设计到最后的施工图阶段,都需报审,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审核批准的设计,不得交付施工。
3.2施工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住宅建筑工程的防火构造、技术和消防措施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施工完毕,要进行施工验收,验收合格者,签发合格证,才准许交付使用,否则不得交付使用。
3.3管理
住宅建筑的经营和使用单位,应设置消防安全结构或配置防火专职人员,从事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另外,还应建立群众性的义务消防组织,定期进行教育训练,贯彻执行消防法规和各项制度,开展防火宣传和防火安全检查,维护保养消防器材,扑灭火灾。
4、结语
住宅小区的消防工程与民众的财产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住宅小区要完善消防给水灭火系统、采暖、通风系统和电气防火与火灾监控系统三个方面的组织设计,以便确保住宅小区消防工程的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郭树林,孙英男主编.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07.
[2]陈鹏.王达. 城市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01)
4.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职责 篇四
医院是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做好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预防火灾的发生,是安全保医卫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 项。医院应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消防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确保单位消防安全。
一、医院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根据《消防法》的规定,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制定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3、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4、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5、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6、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7、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障碍。
8、标志醒目,专人管理,设有消防预警系统。
二、医院院长的消防安全职责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医院的消防安全情况。
2、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消防工作计划。
3、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6、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三、医院科室(部门)消防责任人的消防安全职责
医院各科室(部门)的负责人履行下列职责:
1、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消防法律、法规、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科室议事日程,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各项规章制度。
3、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4、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组织整改。
5、加强重点部位消防管理,妥善保管本科室(部门)的易燃、易爆
危险品,禁止特殊工种岗位人员无证上岗操作。
6、发生火灾时,组织工作人员按预案疏散人员,扑救火灾。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重点
一、医院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1、发生火灾影响全院,使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部位,如变配电房、计算机(网络)中心等。
2、发生火灾会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部位,如档案室、病案室、财务账簿、存储库房等。
3、发生火灾经济上有重大损失的部位,如大型检查仪器磁共振、CT、造影机等检查室。
4、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如危险品仓库、高压氧舱、胶片室、锅炉房等。
二、医院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措施
1、医院消防重点部位管理要做到定点、定人、定措施。
2、医院要任用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熟练、懂得消防知识、身体力行的人员负责重点部位消防安全管理,并定期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防火业务培训。、要根据不同重点部位的性质,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防火制度健全,责任措施落实,档案记录详细、准确、完整。
4、配备有效的防火、灭火设施,并根据实际需要采取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技术措施。
5、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火和灭火预案。
6、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7、应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标明“消防重点部位”和“防火责任人”,落实相应管理规定,实行严格管理。
三、建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把消防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1、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各单位一把手要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逐级明确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对由于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造成火灾事故而导致人员伤亡的单位,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2、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要把安全知识、灭火知识、逃生知识,以及安全责任宣传、落实到每一位职工,提高全体职工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知道该怎么做。
3、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制度,注意经常查找,并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要进行安全生产自查,并主动邀请消防、电力、热力、供气等主管部门对本单位相关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各项消防安全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4、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预案。医疗机构消防的应急预案中要包括应
对火灾、大面积长时间停电等各种灾害突发事故的物资储备、辅助逃生设施的设置、防护面罩、应急照明设备等的配备,以及患者的转移方案等内容。
5、加强内部消防安全专(兼)职队伍建设。要按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充实消防安全和治安保卫力量,配齐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6、定期监督检查、评比,推广先进经验。通过监督检查,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台帐,定期评比,奖励先进,通报批评工作不落实的单位。
四、建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同医院的工作相结合,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系统。医院消防安全主要规章制度如下:
1、组织领导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在院长的领导下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逐级防火责任制,成立防火领导小组,规定职责,明确任务。
2、防火责任制度。规定各级领导,包括法人代表(院长)和分管负责人,如副院长以及科室主任、各科科长、班(组)长等负责人要对所管范围的消防安全负责。
3、岗位防火责任制度。规定各种岗位职工的消防职责。
4、单位综合防火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医院防火管理制度、工作区防火制度、防火宣传教育制度、用火用电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物品防火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和火险隐患整改制度、建筑防火审批制度、消防
设施和器材管理制度、火灾事故处理报告制度和消防工作奖惩制度等。
5、重点部位消防安全制度。通过上述制度的建立,使医院消防安全工作层层分解,达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
五、医院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内容
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
5.消防组织机构工作职责 篇五
关于规范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
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公消[2009]3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总队: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消防设施检测、电气防火检测、消防远程监控、消防咨询评估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1000余家。由于消防技术服务市场不规范、执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下,个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社会少数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甚至出具虚假报告,牟取不正当利益等,有关消防技术服务问题的举报投诉不断增多。为有效解决当前消防技术服务市场及其监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规范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一律不得擅自设立消防技术服务行政许可和市场准入条件,不得违法审批。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应当依法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由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设定。目前,部局正在抓紧起草《消防法实施条例》及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章,在上述依据出台前,各地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依法设立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市场经济运作规律,自行与用户、建设单位协商订立服
1务合同,接受委托,依照法律法规和执业准则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各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严格依法对已有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实施监督。
二、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参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经营活动,不得为任何单位、个人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
三、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一律不得向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收取质量保证金等费用,不得为消防协会等社会团体代管帐目、代收费用、代开票据、代办业务。
四、各总队设立的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必须严格执行《认证认可条例》、《产品质量法》等有关规定,不得违法从事消防设施检测等有偿消防技术服务,不得违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从事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活动。
五、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纪检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上述要求的,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对核查属实的,责成有关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限期改正,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以上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公安部消防局
二〇〇九年九月九日
抄报:刘金国副部长。
抄送:本局领导,各处、室。
6.消防组织机构工作职责 篇六
摘要:本文对当前基层公安消防机构面临的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及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基层公安消防机构如何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消防 创新 社会矛盾 化解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社会稳定领域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对敌斗争复杂期。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对于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至关重要。笔者结合基层公安消防工作实践,在此作以粗浅探讨。
一、当前面临的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及发展态势 当前,为了进一步适应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的需要,我们开展了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清剿”战役,打造消防铁军、执法规范化、大走访等工作,并到达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基层公安消防机构面临在消防执法、灭火、部队管理等方面社会矛盾纠纷问题。
一是消防执法问题。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与陈旧的执法观念之间存在矛盾在过去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更多地是依靠政策来实施管理,在执法中存在着很多误区。在宽与严的把握上偏重严,在疏与堵的关系上偏重堵,在惩罚与教育的问题上偏重于惩罚,在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上偏重管理,在实体与程序方面偏重于实体。另外,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转型、体制的转轨,国家的民主法制化进程日益加快,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要求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呼声日益高涨。许多群众在遇到执法部门管理时,不再唯命是从,而是用法律法规来衡量执法者的行为是非对错。在这种情况下,陈旧的执法观念导致一些执法工作不但没有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反而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加了社会矛盾和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的不信任感。如在《消防法》及其配套的公安部106号的出台,进一步简化了行政审批,对一些建设工程实行备案抽查制度。但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高,建设单位千方百计压低工程造价,设计及施工单位只能迎合建设单位,违规设计和施工,给工程埋下源头隐患。在后续的监督管理中,公安消防机构发现存在问题,需进行督促整改并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本来是为了方便广大人民群众,但现实在,切没能起到真正的效果,也引发人群众的不满。在火灾调查中对于修复被火灾破坏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其根源即在于现行火灾事故调查目的、任务和程序的错位,仍然只停留在总结经验教训的需要上,不正视解决火灾纠纷,且仍然一味地限制火灾当事人的行政救济权,客观上导致因火灾引起的纠纷无法及时平息。据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部消防局统计,全国尚有275起消防信访案件未办结中涉及火灾调查案件的占82%,其中,山西、吉林等地仍有重复上访或缠访的,且极有可能越级上访甚至进京上访问题9件均为火灾事故调查案件,这也是火灾调查中长期不重视解决火灾事故引发的纠纷导致产生的问题。另外,每年的消防知识培训也给公众造成了误解,以为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相关知识,而是依照“潜规则”参加培训。虽然现在的消防培训已由地方有培训资质的单位进行培训,脱离了消防大队。但是,在组织形式上仍然给公众造成是消防大队的培训,从而给警与民的关系没有得到新的认识和改变。
二是灭火及应急救援的问题。新《消防法》拓展了消防部队的职能,消防部队在各类灭火及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相当一部分的公众对政府各部门的救助范围、求救程序不是很熟悉,以至第一报警对象错误,延误了报警时间。目前,三合一警务平台的使用,消防部门平时接到的社会救援项目,很大成份是由其他部门,如
110、交警等部门转过来的,使得转送的信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差,影响了接警的准确性,使消防部门不能最直接、最快速地掌握灾害现场第一手情况,给有针对性地携带救助器材带来一定困难。另一方面,民众的自救意识不强,特别是贫困地区民众的安全意识淡薄,对出现的突发性灾难性事故还存在着较强的封建迷信思想,烧香、拜佛,发生灾害时,往往不知所措,紧张得不知报警、报什么警、如何报警,或者在灾害初期,没能采取相应的自防自救措施,贻误了第一救援时间。比如高层建筑火灾时,很多人以为最高层离火源最远,也最安全,所以都到顶层躲避,没有迅速下到离火源和顶层都较远的中间楼层,躲进房门结实、屋内有水源的房间等待救援。这些弊端,主要是救援知识的普及程度不够,相关部门要多组织有民众参与的救助演习,提高民众的自救意识和水平。
三是部队管理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日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四个多样化”的出现,无形之中给官兵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使传统的管理教育方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加之消防部队不仅具有“现役性”,还具有“公安性”,比其他部队更多与社会接触,而当前存在官兵外出不能严格遵守条令条例的现象、士兵和合同制消防员参与火灾隐患检查时用语不规范等,使得公众对消防部队的形象大减,无形的给警民和谐关系带来了阴影。
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基层公安消防机构围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排查、妥善化解了大批矛盾纠纷,但面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特点、新态势,排查化解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信息不灵,介入迟缓错失良机。一些单位情报信息的触角不广泛、渠道不顺畅,对辖区内的各类不安定因素不能及时、准确、深入、全面的收集掌握,特别是不能及时了解一些苗头性矛盾纠纷信息,导致一些不稳定因素没有及时发现、未能及早化解在萌芽状态,介入不及时,错失了调处的最佳时机。
(二)效率不高,群众不满矛盾升级。一些单位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问题,认为是“小事情”、“小问题”、“小矛盾”、“小纠纷”,拖而不调、调而不解、解而不结;对群众反映的疑难复杂问题,又不能及时研究制定有效解决的办法,不能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有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有的敷衍塞责,有的甚至推诿扯皮。如此,必然引起当事双方不满意、不信任、不支持,造成矛盾升级、纠纷激化。
(三)联动不够,公安消防一家力量有限。当前,村级两委、司法所、人民法庭、妇联、民政、派出所等单位和部门,都有调解的职能与义务,虽然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强调建立“大调解”体系,但大多地方尚在起步阶段,矛盾纠纷的调解仍然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扯皮、推脱现象依然严重。基层公安消防机构接触的矛盾纠纷多,但实际调解工作中,协调难度大,联动难度大,“独角戏”、“一家急”,力量有限,效果不佳。
(四)迁就忍让,一定程度推波助澜。当前,国家信访局、公安部消防局以信访量多少给各地排名,各地公安机关则通过落实信访工作领导包案处理责任制、量化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来减少信访量。一些基层公安消防机构在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求简单、图省事,抱着“花钱买平安”的心态,对一些难缠户、上访户不合理诉求迁就忍让,甚至通过其它利害关系人,采取利益补偿、事外救济等措施,满足其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从而达到停访息诉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群众“信访不信法”、“找法律不如找领导”的恶性循环。
(五)观念陈旧,应对应变能力不强。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矛盾纠纷,对公安消防机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特别是对于一些突发的新型矛盾纠纷、网络群体事件,一些基层公安消防机构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办法去解决,不善于综合运用政策、法律和经济等手段来解决新矛盾,不善于用新思维、新办法、新载体来解决新问题,观念陈旧,措施落后,应对应变能力不强,工作时常陷入被动境地。
三、基层公安消防机构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途径和方法
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公安消防机构义不容辞。在社会发展形势严竣、社会问题增多、群众利益需求增高、社会稳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要更好地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基层公安消防机构必须从社会矛盾化解这个基础性工作抓起,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始终站在“围绕中心促发展、化解矛盾保稳定”的高度,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全力预防和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主动应对。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行为。只有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通才主动应对、有效处置各类矛盾纠纷。一是要充分认识社会矛盾纠纷存在的客观性。社会矛盾纠纷突出是当前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必须经历的阵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的正常冲突。近年来,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经历了或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益的调整、改革的阵痛、观念的冲击,使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凸显。二是要立足本职主动应对。基层公安消防机构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前沿,又是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的部门之一,面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无回避余地,必须消除怨天尤人心结、畏难畏惧情绪,立足本职,勇敢面对,主动应对。三是要将“民本理念”贯穿矛盾化解工作全程。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社会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基层公安消防机构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务必要树立“民本理念”,做到以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尊重群众、爱护群众,在遵守政策和法律的前提下,努力维护群众合法权利,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各项工作都围绕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来开展。
(二)源头治理,预防减少矛盾纠纷。预防减少社会矛盾纠纷,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的齐抓共管,作为基层公安消防机构,笔者认为迫切需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公正廉洁执法,公平正义预防减少涉警矛盾纠纷。要转变工作作风,坚决防止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坚决杜绝“冷、硬、横、推、拖、顶”。要坚持严格、公正、规范、理性、平和、文明执法,坚持法、理、情有机统一,坚决防止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随意执法,坚决杜绝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事情发生。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真正守住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有力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有效预防减少涉警矛盾纠纷甚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二是要搭建互联网阳光警务新平台,服务群众预防减少矛盾纠纷。要在巩固传统的信箱投诉、电话咨询、领导接访等沟通渠道的基础上,紧跟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借助网络信息化载体,通过在互联网设立公安网站、在公安消防公众服务网站上设立支队长(防火处处处长、大队长)信箱、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开通QQ警务室、开通公安消防微博等,搭建互联网阳光警务新平台,与广大网民实现互通互动,服务群众生活,扩大信息触角,广听社情民意,畅通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两种表达渠道,理顺群众情绪,消除隔阂误解,预防减少社会矛盾纠纷。三是要加强消防法制宣传,通过提高群众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来预防减少矛盾纠纷。“无知者无畏”。矛盾纠纷的发生、发展、激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对相关政策不了解、不理解。因此,基层公安消防机构要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涉及民生的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效果,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大局意识,提高群众遵纪守法的自律性和依法维权的自觉性,从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三)探索建立公安“三级联调”网络,创新基层公安消防机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机制。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基层公安消防机构工作头绪繁多、任务繁重,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说起来一句话,做起来如爬大山。如何变被动为主动,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在治安案件、交通事故案件的调解职能与村组调委会的调解职能进行有效整合,在各村组推行“组调、村调、警调”的“三级联调”新机制,借力基层村组调解资源,给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最大限度地使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化解。各地公安消防机构可充分借鉴,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将涉及公安消防有关问题纳入公安机关的“三级联调”网络,实行大调解。二是坚持“四要”工作法。归纳总结出“四要”工作法,要求广大民警和调解员“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即:要深入调查,掌握实情。在调解之前,要对矛盾纠纷的全过程严格进行调查取证,保证在调解中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结论公正、双方满意。要耐心倾听,理清诉求。调解中,要耐心倾听当事双方的陈述和意见,摸清诉求底线,把握调解尺度。要因情施策,消除障碍。结合实际,因情施策,尽可能的消防障碍,坚决避免双方矛盾再次激化,为成功调解奠定基础。要公开公正,防止对立。根据事实,对当事人提出的正当理由和意见积极采纳,对无理要求严肃批评,对少数借机闹事的违法犯罪挑头人员坚决依法打击,坚持秉公办事,消除当事人疑虑,取得当事人信任,促进调解成功。三是灵活运用调解方法,回访巩固调解成果。“三级联调”不设严格界限,根据矛盾纠纷的特点,对症下药,对于重大紧急情况,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各方力量,依法妥善处置。
(四)建立健全舆情分析评估处置机制,提高舆情危机事件应对效能。针对目前媒体高度开放,网络言论高度自由的特点,要密切关注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上的舆情反映,建立健全舆情分析评估处置机制,提高舆情危机事件应对效能。一是有效借助互联网阳光警务平台,让公安消防干警在与网友的互动中了解舆情,关注社情民意。二是基层公安消防机构要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高度关注,并进行分析研判,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三是要建立一支为我所用的网络评论员队员,建立舆情干预引导机制,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掌握舆论主导权,一旦发现舆情危机事件的苗头或倾向,及时澄清事实,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做出积极、快速、有效的应对,公布真相,接受监督,对确实存在过错的要及时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陈伟明.加强消防科技工作 促进消防事业发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1
2、龙飞,蒋军成.城市消防安全前沿技术及研究进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6
Analysis of basic level public security fire control institutions how to innovate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work HUANG Zhi-qiang FU Sheng_lan HUANG Wei-min
(Fuzhou Fire detachment, Fujian Fuzhou 350001,China)
7.消防组织机构工作职责 篇七
登高平台消防车是一种装备折叠式或折叠与伸缩组合式臂架、载人平台、转台及灭火装置,用于扑灭高层建筑火灾以及救援的专用汽车,是一种集高空消防、高空抢险救援、高空工程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设备[1~3]。
登高平台消防车臂架主要有折叠臂、伸缩臂和组合臂三种结构形式。其中折叠臂通过铰接变幅机构实现臂架的变幅运动,伸缩臂通过伸缩机构实现臂架伸出与收回,组合臂通过变幅机构结合伸缩机构一起实现臂架的变幅与伸缩[4,5]。伸缩式臂架系统主要包括臂架结构、变幅机构、曲臂、平台、液压电缆系统、水路系统以及伸缩机构等。钟安庆等[6]以CDZ50型登高平台消防车为例,对多节直臂举升同步伸缩系统所涉及的直臂伸缩机构和拖链、伸缩水管机构的结构特点等进行分析探讨,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目前用于伸缩臂架伸缩机构的类型主要有单级油缸绳排机构、多级油缸(主要为二级)绳排机构。不同类型的伸缩机构对臂架系统伸缩的速度及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同时对油缸、绳排的要求也相差很大。
1 四种典型伸缩机构
1.1 单级油缸绳排伸缩机构(一)
单级油缸伸缩机构(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数字13分别表示一节臂三节臂。其工作原理为一节臂通过单级油缸伸缩二节臂,二节臂分别通过头部滑轮的绳排和尾部滑轮的绳排带动三节臂的伸出和收回。采用隔离法对臂架系统各节臂架进行受力分析。设定三节臂伸出所需的轴向载荷为Z3,由于三节臂的伸出和收回是通过滑轮和绳排实现,因此三节臂伸出时二节臂通过头部滑轮需要提供的轴向载荷为2Z3。设定三节臂缩回所需的轴向载荷为Z3',则三节臂收回时二节臂尾部滑轮所需提供的轴向载荷为Z3'。
对伸缩机构进行受力分析:
式中:G载为三节臂头部的附加载荷,N;G3为三节臂重力,N;为臂架系统与水平夹角,度;f3为二节臂对三节臂伸出的摩擦阻力,N。
可得,1#绳排(绕过二节臂头部滑轮)受力为:
三节臂收回所需的轴向载荷:
式中:为二节臂对三节臂收回的摩擦阻力,N。
2#绳排(绕过二节臂尾部滑轮)受力为:
臂架伸出时伸缩油缸受力为:
式中:G2为二节臂重力,N;f2为一节臂对二节臂伸出的摩擦阻力,N。
根据上述伸缩机构受力分析可知,该单缸绳排伸缩机构产生载荷加倍累积效应,造成绳排与油缸受力较大,因此一般适用于臂架节数较少(四节及以下)的臂架系统。
1.2 单级油缸绳排伸缩机构(二)
单级油缸绳排伸缩机构(二)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工作原理为一节臂通过单级伸缩油缸带动三节臂伸出和收回,三节臂通过2#绳排(绕过二节臂尾部滑轮)带动二节臂伸出,三节臂通过1#绳排(绕过二节臂头部滑轮)带动二节臂收回。
对伸缩机构进行受力分析,二节臂伸出所需的轴向载荷:
二节臂收回所需的轴向载荷:
可得,1#绳排受力为:
2#绳排受力为:
臂架伸出时伸缩油缸受力为:
根据上述伸缩机构受力分析可知,该单缸绳排伸缩机构绳排和伸缩油缸受力较小,便于减小臂节之间的间隙和伸缩油缸的最小缸径,缺点是伸缩油缸行程较长,为单级油缸绳排伸缩机构(一)中油缸行程的2倍。
1.3 多级油缸(二级)伸缩机构
该伸缩机构无绳排,如图3所示。臂架伸缩主要承载件为二级油缸,一节臂通过二级油缸带动二节臂与三节臂伸缩。分析伸缩机构受力可得,油缸第二级伸缩最大推力为:
油缸第一级伸缩最大推力为:
该伸缩机构二级油缸最大推力与臂架重力及所受附加载荷(包括摩擦阻力)之和相等,缺点是臂架系统伸缩速度难以实现完全同步。
1.4 多级油缸(二级)绳排伸缩机构
多级油缸(二级)绳排伸缩机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工作原理为一节臂通过二级油缸带动二节臂和三节臂伸出和收回,1#绳排与2#绳排的作用为保证二节臂与三节臂伸缩同步。
根据二级油缸原理,油缸第二级伸出速度大于第一级,则臂架伸出时,2#绳排受力,减速三节臂,增速二节臂;如油缸第一级伸出速度大于第二级,则1#绳排受力,减速二节臂,增速三节臂。
臂架系统收回时,油缸第二级速度大于第一级,则1#绳排受力,减速三节臂,增速二节臂;如油缸第一级速度大于第二级,则2#绳排受力,减速二节臂,增速三节臂,且:
二级油缸为臂架伸缩的主要承载件,臂架系统伸出时,二级油缸第一级承载二节臂与三节臂的伸出,其最大推力值为:
二级油缸第二级最大推力值为:
根据上述伸缩机构受力分析可知,采用多级油缸绳排机构伸缩既能减小绳排和油缸受力,同时能有效保证臂节伸缩的同步。
2 伸缩机构设计实例
某登高平台消防车臂架系统由伸缩臂架(1)总成与伸缩臂架(2)总成构成,如图6所示,臂架(1)总成与臂架(2)总成通过桥连接,臂架(2)总成与桥通过油缸变幅机构实现折叠与展开。臂架(1)总成共5节臂,第五节臂头部附加载荷(第五节臂头部往上所有构件重量及载荷)G载=1×105N,附加载荷弯矩M载=2678662N·m。力学计算模型如图5所示,其中Ai、Bi分别为臂节搭接处的正压力,Ei、Fi分别臂节搭接处的摩擦力,Gi为各节臂自重,为臂架总成仰角,Zi为各节臂伸出所需的轴向载荷。由于臂架(2)总成位于臂架(1)总成侧向,因此附加载荷对臂架(1)总成产生侧向弯矩M0=112253N·m,如图6所示。
臂架伸缩分别采用前述四种伸缩机构,如图7~图10所示,数字1~5分别表示一节臂~五节臂。其中1#绳排绕过二节臂头部滑轮,2#绳排绕过二节臂尾部滑轮,3#绳排绕过四节臂头部滑轮,4#绳排绕过四节臂尾部滑轮。油缸推力F1~F4分别为一节臂对二节臂、二节臂对三节臂、三节臂对四节臂、四节臂对五节臂的油缸推力。
根据式(1)~(15)各类型伸缩机构计算绳排力和伸缩油缸力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综合表1绳排力与表2油缸力计算数据可知,单级油缸绳排(一)伸缩机构中绳排受力和油缸推力较大,单级油缸绳排(二)、二级油缸(无绳排)伸缩机构与二级油缸绳排伸缩机构绳排受力和油缸推力计算值相等,即二级油缸绳排伸缩机构既能克服单级油缸绳排(二)中油缸行程过长的问题,同时能有效保证臂架伸缩的同步、平稳。
3 长臂架伸缩实现方式探讨
3.1 六节臂架伸缩方式
结合前述伸缩机构分析与计算,六节臂架伸缩可采用二级油缸绳排与单级油缸综合的方式实现。实现方式(一)如图11所示,一节臂与二节臂通过两个单级油缸实现伸缩,二节臂至六节臂通过两个二级油缸绳排机构实现伸缩(单级油缸+二级油缸绳排工作原理),主要承载件为油缸,绳排的作用为保证臂架伸缩同步。实现方式(二)如图12所示,一节臂至五节臂通过两个二级油缸绳排机构实现伸缩,主要承载件为油缸,绳排的作用为保证臂架伸缩同步;五节臂与六节臂通过绳排实现伸缩(二级油缸绳排+单级油缸绳排工作原理),主要承载件为绳排。
3.2 七节臂架伸缩方式
七节臂架伸缩可采用多级油缸绳排机构实现。实现方式(一)如图13所示,一节臂至三节臂通过一个二级油缸绳排实现伸缩,三节臂至五节臂通过一个二级油缸绳排实现伸缩,五节臂至七节臂通过一个二级油缸绳排实现伸缩,主要承载件为油缸,绳排的作用为保证臂架伸缩同步。实现方式(二)如图14所示,一节臂至四节臂采用一个三级油缸绳排机构实现伸缩,四节臂至七节臂采用一个三级油缸绳排机构实现伸缩,主要承载件为油缸,绳排的作用为保证臂架伸缩同步。
八节及以上臂架伸缩方式与上述六、七节臂架伸缩方式类似,可充分利用多级油缸绳排机构与单级油缸绳排机构的结合,实现长臂架的伸缩。
4 结论
登高平台消防车臂架伸缩机构既要限制绳排受力和最大油缸推力,又要对伸缩油缸安装尺寸与行程进行控制。单级油缸绳排(一)结构简单,伸缩油缸安装尺寸和行程较小,缺点是绳排受力和最大油缸推力较大,造成臂架结构间隙不易控制,可适用于臂架节数较少(四节及以下)臂架系统;单级油缸绳排(二)伸缩机构受力较小,缺点是伸缩油缸行程过长;二级油缸(无绳排)伸缩机构受力较小,不足之处是通过液压系统难以完全实现臂架伸缩同步;多级油缸绳排伸缩机构集合了单级油缸绳排(二)和多级油缸(无绳排)伸缩机构的优点,同时能够保证较小的油缸单级行程,通过绳排实现臂架伸缩的同步、平稳,适用于长臂架登高平台消防车臂架系统。
参考文献
[1]田志坚,余战.徐工的DG68巨型登高平台消防车[J].专用汽车2007(11):89-91.
[2]肖方兵.国产系列消防车简介(三)——举高消防车[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10):82-87.
[3]田志坚.登高平台消防车结构设计及参数化软件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5.
[4]李长青.登高平台消防车臂架结构分析方法研究及优化[D].吉林大学.2009.
[5]张宏,洪涛.登高平台消防车设计应注意的事项[J].工程机械,1997(12):17-18.
8.消防组织机构工作职责 篇八
关键词:消防标准化工作机制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198-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全稳定,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就目前全国的火灾形势来看,情况并不乐观,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这就说明我国消防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消防标准化作为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经过数年的建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消防标准化工作逐步显现出了一些问题。
1 目前消防标准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分析目前消防管理的现状时,可以看到消防标准化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是消防标准化工作跟不上消防工作发展的步伐。比如说在社会消防预警、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和识别重要火灾隐患等方面的工作机制的制定步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人力资源方面的缺乏。其二是消防标准与国家规范的冲突。这主要是由于建筑技术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不同于消防标准的制定,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往往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和总结的一些经验,而又无法一时形成标准,从而制约了一些工作的开展。其三是消防产品的更新速度远远大于消防标准化的制定速度,这也与消防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市场规律有关,间接导致了消防产品的质量各有差异。其四是人们缺乏对国家最新标准的关注和学习导致新标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最后是相关的消防专业研究人员和消防专业机构较少,也是阻碍消防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推行消防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的思路
针对上述分析的消防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应该着力研究新的方法来应对这一挑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方向,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创新消防标准化管理工作,努力使消防工作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道路,真正将消防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下面就从推行消防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的角度来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出本人的几点思路以供参考。
2.1 研究消防标准化工作体制,科学的地进行规划
消防工作要创新改革就要认真仔细地研究消防标准化工作机制,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认真有条理的解决消防标准与规范制修订体制不吻合的情况,从而达到消防标准与国家规范的制、修订制度的和谐统一。应该整合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和信息方面的资源来进一步完善消防管理机构的体制。要认真思考消防工作的实际性,不管修订的步伐怎样,都要结合消防标准的实际需要来进行重大消防工作的安排。根据国家标准部门的相关规定,积极沿用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消防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做好一个时期消防管理标准和修订标准的规划工作,这也是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从而真正做到消防标准化工作机制的创新。
2.2 考虑建设消防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性队伍
在建设消防标准化工作专业性队伍的同时,首先不仅要注重专业的标准化队伍的培养,还不能忽视基层消防队伍的标准化建设,必须让标准化工作深入到每个消防部门。其次不能忽视标准化研究单位对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这不仅要求社会单位的积极配合,还要求包括一些消防科技学院、消防科研单位以及等其他相关企业单位的参与。还有,成立这样的专业性队伍就要成立专门的消防科研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标准化工作的操作实施。最后是能够培养一批消防专业素质的人才,他们要有能够符合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条件,并且有能够洞悉全球消防科技发展方向的眼光。他们的工作任务一是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组织提出对本专业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二是按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要求,组织提出消防专业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试验验证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三是受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托,审查消防专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送审稿,提出审查意见。四是调查了解消防专业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分析标准实施后的技术经济效果,及时向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有关情况的报告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建议。五是组织消防专业标准化的宣传普及、经验交流和学术活动,开展消防专业标准的技术咨询工作,协助主管部门做好有关标准化技术培训工作。六是组织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口的ISO/TC92/SC1、SC2、SC3和SC4的国际标准翻译、验证、分析研究和表态文件的投票等技术工作,提出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活动的建议。七是负责指导、协调消防专业各项标准制、修订工作及技术归口工作。
2.3 消防标准化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要不断加强
当今社会形势瞬息万变,所以必须要不断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使消防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这也对国家标准部门提出了较高要求,必须大力研究能够与形势变化相符合的机制,为消防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做好准备。各单位作为社会的主体更要积极投入标准化消防工作机制,根据自主创新成果的要求去尽到相应的职责。消防协会也应该承担起消防标准化工作的推行任務,着力探究适合消防管理模式的道路。社会中介组织在消防产品评定、消防设施检测工作中与对消防标准化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消防标准的实施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推进消防标准化工作机制的过程中要实行长期的监督并做好后期的信息反馈和收集整理工作。
3 结语
消防管理工作对确保我国社会的火灾形势的稳定,确保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抓住新的机遇,在我国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的伊始之年,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推进消防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创新消防标准化工作机制来提高消防标准化管理水平,这也是我国消防工作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参考文献
[1]石保权.关于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思考[J].中国标准化,2000(3).
[2]陈军,莫攀焕,雷蕾.对消防标准中一些问题的探讨[A].中国消防协会年会面向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
[3]胡晔.关于消防标准化工作的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10).
[4]韩伟平,姚松经,马恒.我国消防标准体系建设浅议[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6).
【消防组织机构工作职责】推荐阅读:
2、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10-29
消防方案施工组织设计10-05
消防部队基层会议组织10-18
消防工作经验09-20
夏季消防安全工作08-04
各级人员消防职责08-06
重点单位消防职责08-16
消防工作开展情况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