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2024-08-26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共9篇)

1.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篇一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数字钟 班级学号:092022226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数字钟的设计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使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稳定度远远超过了机械钟表。钟表的数字化在提高报时精度的同时,也大大扩展了它的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定时启闭路灯等。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设计目的

1.掌握数字钟的设计方法。2.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时钟显示功能,能够以十进制显示“时”、“分”、“秒”。其中时为24进制,分秒为60进制。

三、设计思路、芯片选择及单元电路功能简介 1.设计思路:

数字钟的设计可以分为4个单元电路来设计,分别为1Hz脉冲产生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60进制计数器电路、24进制计数器电路这四个单元电路。2.芯片的选择:

BCD——七段译码器74LS47

十进制可逆计数器74192

555定时器

集成与门芯片74LS11 3.单元电路功能简介: ①、1Hz脉冲产生电路:

该单元电路是用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来产生的1HZ方波的电路,其中考虑

到电路的“延时”效应,该电路产生的方波的频率并不是标准的1HZ方波,而是频率稍大于1Hz的方波。它是为整个电路提供时钟源的,它的输出脉冲提供给秒单元电路的低位计数芯片。

②、数码管显示电路:

该单元电路是用来显示一位数字的电路,它由一块数码管和一块数码管驱动芯片组成,它的输入信号由计数器提供。

③、60进制计数器电路:

该单元电路由两片74LS192可逆计数器芯片、一个三输入与非门和一个非门构成的60进制计数器电路,它是为秒显示和分显示电路提供驱动信号的单元电路

④、24进制计数器电路:

该单元电路是由两片74LS192可逆计数器芯片和一个与门构成的24进制计数器电路,它的低位脉冲信号由分钟计数器单元电路的进位信号提供,它为小时显示电路提供驱动信号。

四、总电路图

五、仿真效果

本次课程设计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在进行仿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接通电源之前,应保持开关SW1断开且SW2闭合,如下图所示:

2.接通电源后应先断开开关SW2,保持开关SW1断开状态不变,如下图所示: 3.在做完第二步之后,应保持开关SW2断开状态不变,闭合开关SW1,如下图所示:

在执行完以上三步之后,就是仿真的正确结果了,如下图所示:

否则,将会产生以下错误的仿真效果:

六、总结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时序电路的设计步骤也更加熟悉,熟悉了仿真软件proteus的应用。在本次设计中,我还发现了一点问题,就是理论和实际并不是完全符合的。比如对于74LS192可逆计数器芯片来说,他本是十进制计数器,若用它构成六进制计数器,按照理论知识,只需要将它的输出端Q1和Q2端通过一个与门后反馈到清零端CR即可。但在实际应用中,按照理论上的接法并不能实现六进制,而是需要将他的Q0端取反后再与Q1和Q2相与反馈到清零端CR,才能实现六进制计数。另外,秒钟单元电路向分钟单元电路提供脉冲的进位信号不能直接加到分钟单元电路的脉冲端口上,而是需要经过一个非门后再加到分钟单元电路的脉冲输入端上。同时,还要给这部分进位电路并联一个开关(详见总电路图),且在接通电源之前应保持该开关的闭合状态,接通电源后应先断开该开关,然后再接通脉冲单元电路,否则将不能保证整个电路的零状态。

此外,本次课程设计比较仓促,只是完成了设计的基本功能,其拓展功能没有精力去深究,等到以后有时间再逐步完善该电路的拓展功能。由于时间短暂和本人能力有限,本电路的设计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和缺陷,如有发现希望老师能够给予批评指正。

七、元器件清单

1.七段数码管:6块 2.74LS192可逆计数器:6片 3.555定时器:1片

4.74LS47 BCD——七段译码器:6片 5.74LS11三—3输入与门:1片 6.非门:3块 7.2输入与门:1块 8.开关:2个

9.电阻:10M 1个,46.25M 1个 10.电容:0.01uF

2个

参考书

⑴《现代电子学及应用》,童诗白、徐振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⑵《电子系统设计》,何小艇等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⑶《集成电子基础教程》,郑家龙、王小海、章安元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5月

⑷《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彭介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⑸《数字电子技术》童诗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篇二

摘要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以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从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角度,比较分析了性质不同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表达意识形态时的异同点,并对其深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呈现中,受到政治、市场以及媒介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中有异,相同之处体现在教学内容主题多元化、教学内容的篇幅选择基本一致;不同之处体现在表达形式的灵活性存在差别。

【中图分类号】G712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室内设计专业的高速发展,带来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近几年,许多高等院校为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纷纷开设了室内设计及课程。研究国内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对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

1、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1课程多元性和开放性

目前,在国内的高职院校有多所。在有限的院校中,要实现培养充足的以及符合市场和职业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育需要的人才,就必须通过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课程,强调多元化和开放性,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人才输出。

所谓教学体系和教学课程的多元性,就是要根据具体的职业教育类别,开设满足需求的课程。所谓教学体系和教学课程的开放性,就是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设备、教学模式,不能墨守陈规、止步不前。

1.2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创新中,要真正实现快速的发展,也需要不断调整师范人才培养的模式。由于职业教育分类众多,庞杂系统中要实现有效的师资的输出,不是需要培养全面型的师资力量,而是需要专业性强、技术性强、针对性强的人才的培养。正确认识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后,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就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1.3重视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教育新方式探析过程中需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如何有效的实现课程体系改革,具体说来就是要针对市场需求和专业设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技术素养。发挥课程教育的平台作用和模块教育的作用。

1.4.课程立足高远 坚持创新 鼓励实践

根据学院目前办学层次的现实,在课程设置上,明确专业思路,坚持创新,鼓励实践,在坚持建设课程体系的同时,要根据需要深化师德内涵,强化现有的师资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面对必要情况,可以引进先进的师资力量,建设优秀教师队伍。根据实际发展需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发展重点,增设高职类专业,实现了专业多元化。在根据各个专业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开设有影响力的精品教育课程,不断推广和规范精品课程。

2、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1 混合教学模式

近年来国外高职教育教学领域流行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混合学习理论,它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模式。依据学习目标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在网络协作学习与面对面互动学习中取得平衡,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

2.2 教与学理念的演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其弊病在于: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而混合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基础之上的。基于这样的理念,应该为学生更好地吸收信息、理解庞杂的室内设计专业相关概念提供更多的选择,因为学生有各自的个性化特征和差异,这些差异包括:认知网络差异——即学生认知过程存在差异。教师需要识别了解学生的所见、所闻、所读并加以归类和分层次引导。

3.国内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比分析

本文以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框架的内在结构至少包含了框架的高、中、低三个层次。本文按照框架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对编码内容进行了分析。

3.1结构分析

框架的高层次结构,是指对某个主题事件的定性。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主题设置上呈现了多元化。

3.2研究结论

通过对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得出了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关于室内设计的异同。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的差异研究也逐渐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学者马春梅在论著中,重点分析了中外两国受到历史文化和具体发展国情的影响,在中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差异的细化体现,并深层探析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为进一步探索中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未来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创新的研究。这一文献与本文旨在研究的方向基本一致,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支持。

对于中外两国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存在差异的分析中,侧重分析了教师的作用以及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国外国家教育指标中,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并不负责培养学生的读、写、算能力,而是提倡“人性教育”,注重探索、体验和讨论,让学生自发参与实践活动,表达自己的主张,探索周围世界。

在现行的国外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中,一些经典的程式化和模式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在中国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在规范教育方面也仍然有进步空间。在当前中国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的范式当前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学习、教学、办学上都会有根本的转变,这种从教育理念到教育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教育范式的变化,对比中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中互相吸收和借鉴重要的方法。

3.2.1相同之处

第一,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高层结构方面:

在教学内容的主题设置上呈现了多元化,室内设计的教学内容量在理论教育上都大幅超过实践教育的教学量。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量均较大,且主题多元化。

第二,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中层结构方面:

最主要的信源都来自专业的组织,以情节框架为主。

第三,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低层结构方面:

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表现形式上的教学内容体裁,版面安排和教学篇幅也都趋于一致。

3.2.2.不同之处:

第一,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高层结构方面:

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比以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代表的主题更加多元化。国内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量居首位和末位的教学内容主题不同,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政治性也相对较弱。

3.数电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篇三

红 外 遥 控 器

院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05电气(2)班 姓名:

学号:0520010221

目录

(一)概述………………………………(2)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三)元器件选择………………………((四)方案设计及其原理………………((五)总述及心得………………………((六)参考文献…………………………(2)3)3)5)6)

红外遥控器

一 概述

目前,遥控电路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生活中,从电视遥控器到空调遥控器,从电冰箱遥控器到计算机遥控器,无一不把人们从以前的繁杂的手动操作解放出来,甚至是在我们现代生活平时最广泛的手机应用中也出现了遥控操作。不得不承认,遥控装置已经日益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因此,我们对遥控电路进行研究和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在此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中,我之所以选择了对遥控器电路进行设计,也正是由于遥控设备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突显出来,遥控电路的设计就目前我们大学生来讲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自我挑战的机会。而且,我一直以来都对遥控电路感兴趣,我相信这一定能够给我今后的学习更多的帮助。二 设计任务和要求

下面,我就对相对较简单的对一个电机进行控制的双路红外遥控器的电路设计的要点等进行一番阐述:

1.外遥控器电路设计要点:

一个性能良好的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需要考虑四方面要求。

第一,须具有良好的抗环境干扰性能,因为往往使用遥控设备的周围环境都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这主要表现在目前遥控设备多作为家用,而家庭环境里各种复杂的电器分布密度是很大的,必须要考虑到其它电器设备的干扰。

第二,是能够进行遥控动作的空间范围达到5m以上距离。这样一来,遥控操作时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是避免不必要的误控制。

第四是良好的发射电路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接收处理电路。要达到这四方面要求就要对36—42KHz的方波信号对编码信号进行调制处理。由于这里设计的红外遥控电路只实现两路控制,所以编码信号采用频率单一的方波信号。

2.关于红外遥控系统

通常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在发射电路原理框图中,方波发生器1用两个开关控制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方波,方波发生器2产生36—42KHz的调制波形。两个方波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红外管发射红外光。

如图2所示,在接收电路原理框图中,红外接收部分接收到红外信号后,通过译码电路译码驱动电机正转和反转。

三 元器件选择

在所设计的电路中,因为要涉及到编码、红外传输以及译码等环节,因此,在电路中,采用了四个二输入的与非门、不同大小的电阻电容若干、红外发光管、译码IC、电机等元器件,其中,在红外信号的发射电路中,不同的电阻电容的组合就产生不同的频率的方波,从而驱动红外发光管发出红外信号。四 方案设计及其原理

1.电路原理图设计及工作原理(1)发射电路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设计思想如下:

由于所设计的红外遥控电路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所以要求发射和接收电路都要有两种工作状态,即要求发射电路能够产生两个频率发射出去,在电路图上用两个开关来实现的。20K的可调电阻辅助27K的电阻使发射电路产生36—42KHz的调制波形。

而发射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图3中,四个与非门采用集成芯片CC4011四二输入与非门。采用此集成芯片的好处是其外围电路简单,容易起振。CC4011与非门本身就带有与门电路,这样就克服了与门电路性能差的缺点。当合上开关Kl—2时,47O千欧电阻与2000PF电容产生大约310.lHz频率的方波;合上开关K2—2时,910千欧电阻与2000PF电容产生大约151.2Hz的方波,以上两个频率方波是通过F1、F2两个与非门实现的。F3、F4与外围元件产生36—42KHz的调制波形。两种波形通过放大电路后,即可驱动红外发光管发出红外线遥控信号。

如图3所示的电路工作在3v电源下,因此电源部使用两节1.5v电池代替即可,也方便延长遥控距离。而0.1uF的电容则起到滤波的作用,10欧的电阻则用作控制发射管电流的大小。

(2)接收电路原理图及其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

本电路采用LM567音频译码IC来进行设计,电路每接收到一次遥控信号,LM567的8脚就翻转低电平。但在未接到遥控信号时,由于LM567的8脚输出常态高电平,四个三极管的基极电位都为高电位,没有形成电位差,电机不会转动。而当电路接收到一路遥控信号时,被其中一个音频译码器选中,次音频译码器8脚为低电平,电流通过BG1和BG2,被BG4翻转成高电平,BG2不工作。另一个译码器没有接收到遥控信号,8脚为常态高电平,电流流经BG3、BG4后在BG4处翻转,BG3不工作,这样就使BG1和BG4之间形成电位差驱动电机转动。同理,当另一个译码器选中发射电路发出的红外遥控信号后,8脚翻转成低电平,使BG3和BG2工作形成高低电位差驱动电机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两个过程刚好实现了电机的正转和反转。五 总述和心得

在以上设计的电路中,它实现了遥控电路对被控对象的两种功能控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设计更加复杂的多路红外遥控器。

4.数电课程设计 篇四

题目名称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 班 级 自动化1204 学 号 201209157043 学生姓名 田野 指导教师 刘 琼 设计时间 2014-6-9 ~ 2014-6-13

设计任务与要求:

Ⅰ 以十进制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

Ⅱ 小时计数器的计时要求为“24翻1”,分钟和秒的时间要求为60进位。

Ⅲ 能实现手动快速校时、校分;

Ⅳ 具有整点报时功能,报时声响为四低一高,最后一响为整点。

Ⅴ 具有定制控制(定小时)的闹钟功能。

Ⅵ 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设计内容简介:数字钟是一个简单的时序组合逻辑电路,数字钟的电路系统主要包括时间显示,脉冲产生,报时,闹钟四部分。脉冲产生部分包括振荡器、分频器;时间显示部分包括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报时和闹钟部分主要由门电路构成,用来驱动蜂鸣器。

整体构思或方案选择: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振荡器产生的稳定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再经过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秒计数器计满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计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小时计数器采用12进制计数,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器送显示器。计时出现误差时可以用标准时电路进行校时、校分、校秒。

方案设计:定时器555与RC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作为时间标准信号源。

分频器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产生标准秒脉冲信号;二是提供功能扩展电路所需要的信号,如仿电台报时用的1KHz的高音频信号和500KHz的低音频信号等。因此,可以选用3片我们较熟悉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74LS90可以完成上述功能。因每片为1/10分频,3片级联则可获得所需要的频率信号,即每1片Q0端输出频率为500Hz,每2片Q3输出为10Hz,每3片的Q3端输出1Hz。时间计数器电路:一般采用10进制计数器来实现时间计数单元的计数功能。为减少器件使用数量,可选74LS90,其内部逻辑框图如图6所示。该器件为双2-5-10异步计数器,并且每一计数器均提供一个异步清零端(高电平有效)。

图 5 74LS90内部逻辑框图

秒个位计数单元为10进制计数器,无需进制转换,只需将Q0与CPW(下降沿有效)相连即可。CPR(下降沿有效)与1Hz秒输入信号相连,Q3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十位计数单元的CPR相连。秒十位计数单元为6进制计数器,需要进制转换,可以利用74LS90的有两个清零端的特点,在不用门电路的情况下实现10进制转6进制,具体电路见下面设计图。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分别与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单元完全相同。

译码驱动及显示单元电路:译码电路的功能是将“秒”、“分”、“时”计数器的输出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数字。用于驱动LED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器常用的有74LS48。74LS48是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其输出是OC门输出且低电平有效,专用于驱动LED七段共阴极显示数码管。如图9所示。若将“秒”、“分”、“时”计数器的每位输出分别接到相应七段译码器的输入端,便可进行不同数字的显示。

校时电路:校正时间的方法是:首先截断正常的计数通路,然后再进行人工出触发计数或将频率较高的方波信号加到需要校正的计数单元的输入端,校正好后,再转入正常计时状态即可。根据要求,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和时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和时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图4所示为所设计的校时电路。

图 6 方案一校正电路图

定时控制电路:数字钟在指定的时刻发出信号,或驱动音响电路“闹时”;或对某装置的电源进行接通或断开“控制”。在本次设计中设计成闹时,指定时刻为05时59分00钞音响电路以1KHZ的频率的闹一分钟到6时00分00秒结束。(可以通过必一个二输入为四输入引入上下午的指示信号来进一步确定闹钟的响铃时间)

图10 定时控制电路 时间脉冲电路的设计

图 13 产生1Hz时间脉冲的电路图

555构成振荡电路和74LS90构成分频电路。如图11,555输出1KHz的脉冲,三片74LS90级联分频即可得500Hz和1Hz信号。

60进制计数器的设计:“秒”计数器电路与“分”计数器电路都是60进制,它由一级10进制计数器和一级6进制计数器连接构成。如图12.所示由74LS90构成的60进制计数器。首先将两片74LS90设置成十进制加法计数器,将两片计数器并行进位则最大可实现100进制的计数器。现要设计一个60进制的计数器,可利用“反馈清零”的方法实现。因为74LS90有两个异步清零端R0(1)他R0(2),分别用十位端人Q2和Q0与他们相连,当计数器输出“2Q32Q22Q12Q0、1Q3Q2Q1Q0=0110、0000”时,通过门电路形成一置数脉冲,使计数器归零,这样可以不用门电路实现60进制计数器。

图14 60进制电路图

译码及驱动显示电路

译码电路的功能是将“秒”、“分”、“时”计数器的输出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数字。用于驱动LED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器常用的有74LS48。74LS48是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其输出是OC门输出且高电平有效,专用于驱动LED七段共阴极显示数码管。由74LS48和LED七段共阳数码管组成的一位数码显示电路如图 14 所示。若将“秒”、“分”、“时”计数器的每位输出分别接到相应七段译码器的输入端,便可进行不同数字的显示。

图 16译码及驱动显示电路图

校时电路的设计:数字种启动后,每当数字钟显示与实际时间不符进,需要根据标准时间进行校时。校“秒”时,采用等待校时。校“分”、“时”的原理比较简单,采用加速校时。

对校时电路的要求是 : 1.在小时校正时不影响分和秒的正常计数。2.在分校正时不影响秒和小时的正常计数。

如图15所示,当开关断开时,校正信号和0相与非的输出为1,正常输入信号可以顺利通过与非门,故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计时状态;当开关闭合时,情况正好与上述相反,这时校时电路处于校时状态。与非门可选74LS00。因此实际使用时,须对开关的状态进行消除抖动处理,图17为加2个0.01uF的电容。

图 17 校时电路图

自动报整点电路

当分十位计数器的进位脉冲的上降沿到来时,小时计数器加1,新的小时数置入74LS192,同时又使74LS74的状态翻转,1Q经两非门后使PL=1,此时74LS192开始减法计数,脉冲CP(1Hz)提供。CP=1时音响发出1KHz的声音,CP=0时停响。当减法计数到0时,计数器的借位输出下降沿使D触发器状态翻转,使1Q=0,这时PL=0,74LS192又回到置数状态,并且封锁了音响电路,直到下一个分十位进位信号的下降沿到来。

触摸报整点时数电路

用555构成单稳态触发器,没触摸报时开关闭合后(再断开),进入暂态,暂态时间为略大于12S,在该时间内会封锁分十位进位信号的下降沿,直到回到稳态后。在单稳态触发的进入暂态时,输出端输出上升沿,使D触发器状态翻转,1Q=1,74LS192进入减法计数,并伴随音响发音。直到减法计数到0时,计数器的借位输出下降沿,经门电路后使D触发器状态翻转,1Q=0,这时PL=0,74LS192又回到置数状态,并且封锁了音响电路,直到下一次的触发。

图20 自动(触摸)报整点时数时数电路

电路总图

图 1 电路总图 设计收获、体会和建议:

课程设计是一个课本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从初期的懵懂不解到逐步摸索前进最终得出结果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很多:

1.设计初期要考虑周到,否则后期改进很困难。应该在初期就多思考几个方案,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动手设计。总体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应该花较多的时间在上面。

2.在设计某些模块的时候如果无法把握住整体,这时可以先进行小部分功能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虽然可能会多花一些时间,但这比空想要有效的多。

3.尽可能是电路连线有序,模块之间关系清楚,既利于自己修改,也利于与别人交流。

4.很多难点的突破都来自于与同学的交流,交流使自己获得更多信息,开拓了思路,因此要重视与别人的交流。

5.应该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整个实验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设计过程中使用了许多理论课上学的内容,如真值表、卡拉图等。本次设计把理论应用到了实践中,同时通过设计,也加深了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

2、姚福安.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10

5.数电课程设计[本站推荐] 篇五

数字式竞赛抢答器是有抢答、提前抢答警报、倒计时、数码管显示等组成。抢答的部分需要的时序频率高,整个系统需要一个时序提供,中间需要很多的逻辑门电路,还需要555定时器提供时序。

根据抢答器的功能,分成几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更加容易调试和设计。有抢答模块、时序模块、显示模块、倒计时模块。在抢答的模块需要考虑竞争关系,还要有锁存抢答的组别,555定时器模块要搭配好电阻和电容,因为他们的比值决定了周期。在设计电路时,首先是软件模拟mutisim并在软件上进行优化,以达到线路交叉最少,最后买零器件进行焊接工作,焊接完成后进行试验测试和修改。这个抢答器还可以扩展其他高级功能。

/ 16

目录

 分析问题………………………………………………….. 查阅资料………………………………………………….. 模块设计………………………………………………….. 组合优化………………………………………………….. 软件模拟………………………………………………….. 器件选择………………………………………………….. 电路焊接………………………………………………….. 实验调试………………………………………………….. 实验总结…………………………………………………..2 / 16

12 13 13 15 16

分析问题:

我们共同协商最终选择了抢答器方案。根据抢答器的要求:

1)设计制作一个可容纳四组参赛的数字式抢答器,每组设置一个抢答按钮供抢答时使用且

电路具有第一抢答信号的鉴别和锁存功能。

2)在主持人将系统复位并发出抢答指令后,用数码管显示倒计时和第一抢答组别且该组别对应指示灯亮,同时电路的自锁功能使别的抢答开关不起作用。3)对提前抢答和超时作答的组别鸣喇叭示警,并由组别电路显示出犯规组别。扩展要求:设置对应的计分(含加分与扣分)电路。

首先是要有抢答功能,这里用非锁死的按键进行抢答,还涉及到了优先编码器,抢答之后要把抢到的组号锁存,这就用到了锁存器,然后通过led灯显示抢答到的组。回答问题需要倒计时,用计数器设计倒计时,然后通过数码管显示。这里需要时钟信号,选用555定时器产生方波信号为整个系统提供时序。用蜂鸣器提示提前抢答和超时发言,并用数码管显示组别。中间还需要大量的逻辑的运算,这里就一一的罗列,因为比较繁琐。这就是大致的方案,接下来就是查资料,实现每个模块。

/ 16

查阅资料

查相关的芯片资料,方便后面的设计:

 74148:

首先是在优先编码器电路中,允许同时输入两个以上编码信号。不过在设计优先编码器时,已经将所有的输入信号按优先顺序排了队。在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时,优先编码器只按优先级高的输入信号编码,优先级低的信号则不起作用。74148是一个八线-三线优先级编码器。

74148优先编码器为16脚的集成芯片,除电源脚 VCC(16)和GND(8)外,其余输入、输出脚的作用和脚号如图中所标。其中 I 0— I 7为输入信号,A2,A1,A0为三位二进制编码输出信号,EI是使能输入端,EO使能输出端,G S为片优先编码输出端。

由74148真值表可列输出逻辑方程为:A2 =(I4+I5+I6+I7)EI A1 =(I2I4I5+I3I4I5+I6+7)· EI A0 =(I1I2I4I6+I3I4I6+I5I6+I7)· EI

当使能输入 IE=1时,所有输出端群被封锁在高电平。

当使能输入IE=0时,允许编码,在I0~I7输入中,输入 I7优先级最高,其余依次为: I6,I5,I4,I3,I2,I1,I0等级排列。

使能输出端EO的逻辑方程为:

/ 16

EO =I0· I1· I2· I3· I4· I5· 67· EI,此逻辑表达式表明当所有的编码输入端都是高电平(即没有编码输入),且EI=0时,EO才为零;

表明EO的低电平输出信号表示“电路工作,但无编码输入。

扩展片优先编码输出端 G S的逻辑方程为: GS =(I0+I1+I2+I3+I4+I5+I6+I7)· EI 此时表明只要任何一个编码输入段有低电平信号输入,且EI=0,GS即为低电平。GS的低电平输出信号表示“电路工作,而且有编码输入。”(GS=0)[1] 74LS48芯片是一种常用的七段数码管译码器驱动器,常用在各种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系统的显示系统中,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元件的一些参数与应用技术等资料。

 74ls48

74LS48除了有实现7段显示译码器基本功能的输入(DCBA)和输出(Ya~Yg)端外,7448还引入了灯测试输入端(LT)和动态灭零输入端(RBI),以及既有输入功能又有输出功能的消隐输入/动态灭零输出(BI/RBO)端。

由7448真值表可获知7448所具有的逻辑功能:(1)7段译码功能(LT=1,RBI=1)

在灯测试输入端(LT)和动态灭零输入端(RBI)都接无效电平时,输入DCBA经7448译码,输出高电平有效的7段字符显示器的驱动信号,显示相应字符。除DCBA = 0000外,RBI也可以接低电平,见表1中1~16行。

(2)消隐功能(BI=0)

此时BI/RBO端作为输入端,该端输入低电平信号时,表1倒数第3行,无论LT 和

/ 16

RBI输入什么电平信号,不管输入DCBA为什么状态,输出全为“0”,7段显示器熄灭。该功能主要用于多显示器的动态显示。

(3)灯测试功能(LT = 0)

此时BI/RBO端作为输出端,端输入低时,表1最后一行,与 及DCBA输入无关,“1”,显示器7个字段都点亮。该功能用于7测试,判别是否有损坏的字段。

(4)动态灭零功能(LT=1,RBI=1)

此时BI/RBO端也作为输出端,LT 端输入高电平信号,RBI 端输入低电平信号,若此时DCBA = 0000,表1倒数第2行,输出全为“0”,显示器熄灭,不显示这个零。DCBA≠0,则对显示无影响。该功能主要用于多个7段显示器同时显示时熄灭高位的零。

74ls190: 190 的预置是异步的。当置入控制端(LD)为低电平时,不管时钟CP 的状态如何,输出端(Q0~Q3)即可预置成与数 据输入端(D0~D3)相一致的状态。

190 的计数是同步的,靠CP 加在4 个触发器上而实现。当 计数控制端(CT)为低电平时,在CP 上升沿作用下Q0~Q3 同时变化,从而消除了异步计数器中出现的计数尖峰。当计数 方式控制(U /D)为低电平时进行加计数,当计数方式控制(U /D)为高电平时进行减计数。只有在CP 为高电平时CT 和

/ 16

电平信号输出全为段显示器U /D 才可以跳变

190 有超前进位功能。当计数溢出时,进位/错位输出端

(CO/BO)输出一个低电平脉冲,其宽度为CP 脉冲周期的高 电平脉冲;行波时钟输出端(RC)输出一个宽度等于CP 低电平部分的低电平脉冲。

利用 RC 端,可级联成N 位同步计数器。当采用并行CP 控制时,则将RC 接到后一级CT ;当采用并行CT 控制时,则将RC 接到后一级CP。引出端符号

CO/BO 进位输出/错位输出端 CP 时钟输入端(上升沿有效)CT 计数控制端(低电平有效)D0~D3 并行数据输入端

LD 异步并行置入控制端(低电平有效)Q0~Q3 输出端

RC 行波时钟输出端(低电平有效)U /D 加/减计数方式控制端

/ 16

74LS273:

D1~D8为数据输入口; Q1~Q8为数据输出口 CLK为触发时钟; CLR为数据清除端。

74HC244:

八同相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

74HC244芯片的功能

如果输入的数据可以保持比较长的时间(比如键盘),简单输入接口扩展通常使用的典型芯片为74HC244,由该芯片可构成三态数据缓冲器。74HC244芯片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

由于AT的51系列单片机一般用并口进行编程,理论上可以直接用单片机的几根I/O口接并口线,但如果电路板没做好,可能会连带把计算机并口烧坏,所以要加个74HC244芯片隔离一下。

74HC244芯片的引

74HC244芯片使用

74HC244芯片冲器,使用时可分别以工作信号。

当1G和2G都为低电平时,输出端Y和输入端A状态相同;当1G和2G都为高电

/ 16

说明

内部共有两个四位三态缓1G和2G作为它们的选通平时,输出呈高阻态。

74HC244芯片内部共有两个四位三态缓冲器,使用时可分别以1G和2G作为它们的选通工作信号。当1G和2G都为低电平时,输出端Y和输入端A状态相同;当1G和2G都为高电平时,输出呈高阻态。

 模块设计

抢答模块:

首先是用非锁死按键作为输入,通过接上拉电阻。当有按键按下时,电位被拉低,抢答的信号输入74hc148进行有限编码,这里就有了抢答的作用,每次只有一个输入的效果,再把结果通过74ls273进行锁存。以防止后面按键操作的影响。再把273的输出信号进行译码输出到数码管显示组别和用led灯进行提示。输出信号和倒计时信号有一个比较的关系,如果提前抢答蜂鸣器会提示相关的led灯也会提示组别。下面是软件设计的电路:

/ 16

 时钟信号产生器:

用555定时器产生方波信号,通过设计合适的电阻比产生了不同的周期,r6,r7,c1一起决定了方波信号的占空比为50%。把信号输出到190计数器进行倒计时时钟模块。

/ 16

 倒计时模块:

这里使用74ls190十进制作为倒计时芯片。

 提前抢答提示和回答超时模块:

这里使用很多逻辑门电路,解释起来很繁琐。

/ 16

 组合优化:

进行线路布局,优化了链接,这样更加合适焊接电路,合理化一些线,这样减少跳线。

 软件模拟

/ 16

通过实验软件模拟是成功地。

 器件选择

这个去小寨格买零件,选择都是抗干扰强的芯片。

 电路焊接

在焊接这方面由于涉及的跳线非常多,所以用的跳线很多,看起来不美观。确实显示焊接比想象的更加复杂,首先要分辨每个引脚的功能,因为芯片的引脚是不规则与仿真的引脚位置不一致的。最终花了两天的时间焊接出了。

/ 16

/ 16

 实验调试

去实验室调试时,两个数码管可以正常显示,有一个数码管的显示乱码,然后抢答无法锁存,通过测试发现是273的锁存出现了问题,由于273的时序不是用定时器提供,而是用抢答输出信号通过逻辑门输出的,所以出现了,数据输入和锁存信号的竞争冒险。蜂鸣器也不响,灯也不会亮。由于电路板已经焊出来,很难进行排除。但是电路仿真时没有问题的。

 实验总结:

/ 16

这次的数电课程设计是一个小组一起完成的,工作分配是个问题,由于大家也不知

道擅长什么,所以我们是一起软件设计,组员互相讨论出相应的方案。在设计的时候由于线路很多,很容易连错线路,而且还要对照着芯片的数据手册进行连接。在选择芯片是还要考虑能不能买到。其中数码管的例子就是,当时设计的时候用已经集成编码的数码管,但是现实中没有买到,所以又要加多译码器芯片。其实讨论的更多的是逻辑门的处理,因为其中涉及很多逻辑连接,市面上没有单个逻辑门买,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多个逻辑门,所以在优化的时候需要注意连线,可能软件上连接出来的是很简单,但是实际中不一定是简单的。在焊接方面我们原则是能不跳线就不跳线。

实验调试环节,第一实验调试有一个数码管乱码,而且led,蜂鸣器也不会工作。第二次的时候我的搭档拿去给老师检查,但是问题没有被解决。第三次去实验室,重新的分析电路一遍,发现锁存器的问题,然后我们用人工时序信号代替锁存信号,最终成功解决了抢答问题。其他的问题没有找到解决方法,但是软件仿真时成功的。

这次课程设计再次说明了现实和理论的差别,不论软件模拟多么完美,实际中还是会有问题出现的。这次合作我觉得是个很好学习方式,不同的思想碰撞在一起,产生新的最优的想法。

6.课程多媒体教学的研究报告 篇六

首先,通过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讲授课程,学生最明显的改变是兴趣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在的学生几乎都能频繁地接触电脑,他们对于电脑的第一反应就是很感兴趣,所以一旦教师携带电脑走进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就比一般时候要来得集中,就连平时上课头也不抬的学生,他也会好奇地看看教师的多媒体课件。

其次,使用多媒体授课后,在课件中能把有些枯燥的概念知识用比较形象的事例或动画引入,这也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把概念与具体形象的载体挂起钩来,比较好吸收知识。例如,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柱体、锥体、球体都可以用事例展示出来,也可以通过动画将其展开,对于学生学习旋转体的表面积等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使用多媒体教学后,能大大节省上课板书的时间,从而能扩充课堂知识的容量。传统教学中,一些概念的板书时间可以大大节省下来,从而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讨论吸收概念中包含的涵义,而不是像以前只是把概念用笔记下来,对其涵义却一知半解。同时,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讨论,不仅能把概念记得更牢固,而且各不相同的看法使得知识内容更发散,涉及的范围更宽泛,能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总结能力。

使用多媒体后,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形式也更多了。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互动形式很有限,常用的有教师提问,学生口头回答;教师出题,学生到黑板上板演。采用多媒体后,可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学生可自己制作课件到课堂上展示,知识的提问设置也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使得课堂教学形式能更加丰富,课堂气氛也能比较活跃。

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手段授课虽然有不少的积极作用,但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不可因为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而完全忽视传统教学方法。数学学科毕竟是理性学科,不可避免地有很多推论、演算的过程,若是仅仅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就像看电影一样,看过就过去了,虽然形象但真实性有所欠缺。而若是教师在黑板上一步步推论演算,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对知识的模仿和思考也有帮助。所以用什么教学方法还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才能充分发挥多种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2.多媒体教学虽然在课程开始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40分钟都盯着屏幕也会造成学生疲劳,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所以在一堂课中,还是要把屏幕和黑板都用起来,调节单一、疲倦的视觉感受。例如,在制作画图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黑板上演示过程,让学生从课件上看到的内容能通过黑板演示真实体现。让学生避免产生黑板搬家的感覺,可以把黑板和多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

3.对于教师来说,使用多媒体课件后,由于不需要做太多的板书,教学节奏会不自觉地加快。这样教师觉得内容衔接自然,但是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可能学生还没有充足的时间对知识透彻地理解,所以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的节奏。节奏的快慢强弱、轻重缓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7.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电气) 篇七

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院系:机电工程系

2011年10月

一、实习目的本实习课为理、工科部分专业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生在修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之后,通过电子实习,使学生建立起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概念和工程意识,培养和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思维、引向工程应用和创新打下基础。电子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电子实习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规格、性能及选用方法;掌握锡焊技术,熟悉电子设备的安装工艺和电子产品的制作等;通过电子实习还应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技术,具备选择和使用常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电子电路检测技术。

二、实习要求

1、学习电子工艺知识,识别与检测元器件,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规格、性能和选用。

2、掌握锡焊技术,了解电子设备的安装接线工艺和电子产品的制作。

3、熟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集成稳压电源、常用集成门电路、集成译码器、数据选择器、集成触发器、数模转换器、锁存器、显示电路等的功能及使用。

4、掌握电路的装配与焊接技术。

5、掌握电路的调试与检测技术。

6、验收时电子称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与测量效果。

三、实习材料及工具

1、电子称元器件

2、电子称焊接电路图及元器件清单

3、电烙铁、烙铁架

4、焊锡、松香

5、平口、花口螺丝刀,钳子

6、插排、万用表、示波器

7、焊接说明书

四、实习参阅资料

1、教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2、参考资料《电子制作实训》

五、实习时间安排

周一上午:学习<<实习指导书>>,了解实习要求和基本内容,并进行分组,下发实习工具。周一下午至周二上午:学习电子工艺知识,掌握实习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识别与检测元器件。

周二下午至周四上午:学习手工焊接技术,掌握正确的手工焊接方法,进行电子称的焊接。周四下午至周五上午:对焊接好的电子称套件进行调试与检测。

周五下午:整理资料,撰写设计报告和设计说明书。

六、实习提交成果

1、实习日记

内容应完成以下内容:电子元件的安装方法;电子焊接的工艺要求,焊接的方法和焊点质量的控制方法;内容记录可用文字描述,根据需要也可配上插图,网络图,但最终都必须将问题叙述清楚。日记要求班上实际记录,每天班后进行汇总。

2、实习报告

撰写格式包括以下内容:实习的目的、要求;实习内容,内容排列有条理性;实习中发现的问题、理论课学习中须注意加强的地方;实习的心得体会;实习结束语。

实习报告撰写内容依据实习工作日汇总内容,方式采用集中在校书写,并对本次实习进行总结。实习报告书写内容要思路清晰,问题描述准确到位,插图美观大方,字体工整、书面整洁,内容真实,不可相互照抄或直接抄写教材。

3、验收焊接、调试好的电子称套件

电子称应具有良好的产品性能与显示效果。

七、实习安全注意事项

1、工作场地布置条理,工具、元件、导线摆放整齐。仪表应妥善放置,避免摔坏。

2、触电会造成人身危险,故焊接前,应检查烙铁电源线绝缘情况,若有绝缘皮受损,及时处理。

3、焊接过程中要防止烫伤,不要随手甩锡。

4、工作中,若烙铁放置不当,将导致火灾的发生,故千万不要把烙铁放置在木板或桌子上。

5、离开工作场所时,应拔下电源插头,断开电源开关,清除桌面杂物。

8.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篇八

一、基本情况

学时:40学时学分:1学分适应班级:09自本1、2

二、进度安排

本设计共安排1周,合计4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2学时

总体方案设计:4学时

查阅资料,讨论设计:24学时

撰写设计报告:8学时

总结:2学时

教师辅导:随时

三、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字电子课程之后,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初步掌握数字电子线路的安装、布线、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训练、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组装调试方法。其中理论设计包括总体方案选择,具体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是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若有实践条件,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2、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以班为单位全班学生集中到设计室进行。做到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实训期间累计旷课达到6节以上,或者迟到、早退累计达到8次以上的学生,该课程考核按不及格处理。在实训期间需要外出查找资料,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方可外出。

课程设计的任务相对分散,每6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要协作,同一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的设计方法和经验。但每个学生必须单独完成设计任务,要有完整的设计资料,独立

撰写设计报告,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50%的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四、设计题目及控制要求

1、设计题目:汽车尾灯的设计

2、控制要求:

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3个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模拟),当在汽车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全灭;在右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R1→R1R2→R1R2R3→全灭→R1)时间间隔0.5S(采用一个2HZ的方波源);在左转弯时,左侧3个指示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L1→L1L2→L1L2L3→全灭→L1);在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点亮(R1R2R3 L1L2L3点亮)。

五、设计报告

设计完成后,必须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必须独立完成,格式符合要求,文字(不含图形、程序)不少于2000字,图形绘制规范。设计报告的格式如下:

1、封面

2、内容提要

3、目录

4、正文

(1)所作题目的意义、本人所做的工作及系统的主要功能;

(2)方案选择及论证;

(2)设计步骤及原理图;

(3)元器件的选择;

(4)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5、心得体会

6、参考文献

六、考核方法

数电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为考查,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分数在90-100之间为优秀,80-89分之间为良好,70-79分之间为中等,60-69分之间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考核分三个方面进行:平时表现20%;设计过程25%;设计报告 40%;设计答辩15%。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1、设计期间累计迟到、早退达8次;

2、设计期间累计旷课达6节;

3、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50%或无设计报告;

9.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篇九

本届论坛主题是“机械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来自内地机械工程教育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台湾、香港地区从事机械工程教育的知名学者,围绕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对机械类课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研讨。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作了“谈专业教育中的宏思维能力培养”的报告。报告指出现在的专业教育中,大学生在一些宏观问题、重大问题、整体联系上缺乏训练和思考。报告在阐释宏思维本质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在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宏思维能力。上海交通大学谢友柏院士在“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报告中指出,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深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艰苦的磨练,而且实践和深度思考是绝不可少的,其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淳生院士在“超声电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报告中不但介绍了超声电机这一新技术的原理、突出优点及其在国防高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还结合其在科研和培养人才方面的经验,指出教师要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台湾成功大学颜鸿森教授作了“台湾高校机械设计类课程之传统教学与改革创新”的报告。他在梳理台湾大学教育变革背景的基础上,介绍了台湾各高校机械系根据本校的特色制订教育目标,并据此规划其课程的情况。颜教授指出,台湾高等学校机械系大学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仍然在持续进行中,并且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香港中文大学杜如虚教授在题目为“香港机械工程教育的沿革与一种新教学方法的探索”的报告中,总结了香港机械工程教育的沿革、现状及其特点,并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末由美国开始,目前在香港由各大学推行的“Objective 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

东南大学校长易红教授结合东南大学教学改革的实际,作了“构建‘开放、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阐述了实验教学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及“开放、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并介绍了东南大学“开放、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邓宗全教授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的报告中,总结了历届大赛的主要成绩与经验,传达了教育部对大赛的要求与大赛的发展方向,并发布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和内容。

三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重庆大学何玉林教授、浙江大学陆国栋教授和西北工业大学葛文杰教授也作了专题报告。精彩的报告引起了老师的广泛共鸣。

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245篇,经过论坛组委会初选,其中226篇论文在中国高校机械课程网上展示。本届论坛将本着鼓励原创和实践的精神,择优遴选并将精简入选《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9)》的论文数量。

论坛设有工程图学、机械原理与设计、金工与机械专业三个分会场,共进行了38个分组报告,这些分组报告不仅紧紧围绕会议的主题,也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密切相关,引来与会代表的踊跃提问。

上一篇:家庭贫困学生入党申请书下一篇:五一劳动节促销系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