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论文

2024-10-12

质量控制论文(精选8篇)

1.质量控制论文 篇一

2、投资控制

2.1投资控制的目标

本工程投资控制的目标是:不超投资概算 2.2投资控制的方法

实施投资控制监理的方法有:

一、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保投资控制目标

科学编制本工程资金使用计划,合理地确定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总目标值、分目标值、各细目标值。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地进行投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并找出实际支出值与投资目标值之间的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1、投资目标分解

(1)按项目投资费用组成分解

将各单位及分部工程的费用,设备及安装工程费,工具家具费及其他费用分解开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2)按、季度、月度分解

是将控制与工程实施进度联系起来,以便动态地进行投资控制。

2、资金使用计划

一般采用资金—时间曲线,即S形曲线进行投资控制。

3、资金控制的工作制度(1)工作流程图(2)投资控制的具体措施

包括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措施。

4、投资控制目标的风险分析

分析测算不确定因素的随机因素,对建设项目预期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带来的风险大小,并分析评价建设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其方法主要有盈亏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和概率分析法。

5、投资目标监控

(1)投资目标分解值与概算值比较(2)项目概算值与施工图预算值比较(3)施工图预算值与实际投资值比较(4)合同价与实际投资比较

二、严格进行工程计量

依据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条款、工程量清单规范中的“计量支付”条款和设计图纸,对已完工工程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计量。计量支付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规则进行,特别要注意计量方法的适用范围,因为不同的计量方法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对于计量支付一定做到不多算、不超支,控制好资金流量。

三、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1.监理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等设计文件,提前发现并处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尽量避免设计变更引起的费用增加;

2.对于不可避免的变更,监理工程师要采用认真慎重的态度,接受(发出)变更申请后,要收集资料,评估费用,分析变更原因,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合同规定的价格调整方式,计算变更价款。若合同中没有类似和适用的价格,则与承包人协商解决,达成工程变更价格意见后,报业主批准。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应通过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裁定。

四、认真审核工程支付申请

1.对于中间支付申请,监理工程师应结合申请的工程量对现场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的工程逐一进行清点并上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支付证明书;

2.对承包人提交的工程竣工结算申请要进行全面审核,修正或删除不合理的部分,计算付款净金额。把好竣工结算审查关。

五、严格控制索赔

1.监理工程师应认真研究分析各类合同条款,对容易引起承包人索赔的事件,要事先制订对策和回避方法,经常提醒业主按照合同履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减少承包商的索赔机会;

2.监理工程师必须注意资料的积累。在索赔事件发生后,能依据合同条款及时地处对索赔进行处理。做到处理索赔时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

3、进度控制

3.1进度控制的目标

本工程进度控制的目标是:施工工期为业主下达开工令或开工报告审批之日起按进度要求控制,首期(施工、安装及调试)工期 210日历天;二期(施工、安装及调试)工期120日历天。

若我公司有幸参与本工程的监理工作,我们将以业主与工程承包人签认的施工合同为依据,通过科学监管调控,科学统筹安排施工进度节奏,使工程确保在计划工期之内完成。3.2进度控制的方法

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有:规划、监控、协调。3.2.1规划

编制包括业主、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工作在内的综合总体进度计划,报业主批准。在编制计划时,要依据施工合同有关条款、施工图纸、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度以及业主有关工期总体策划要求制定进度控制方案,并充分考虑技术可能性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留有余地,提高计划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监理工程师应在确定目标的情况下,抓住关键,确定进度控制的具体思路。1、2、3、4、确定项目的总进度目标和各分进度目标。编制进度控制监理细则。

组织监理工程师对进度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防范性对策并上报业主。协助承包商编制好项目总进度计划。

5、审批分进度计划,以各分进度计划确保总进度计划。

3.2.2监控

在该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针对事前、事中、事后三个不同阶段所实施的内容进行不间断的协调监控。

1、事前监控

事前监控即在风险预测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影响进度的工序、部位、天气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防患于未然,达到预控目的。

监理单位应协助业主早日与中标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以便明确项目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的权利和义务,为顺利进入施工准备奠定合作基础。

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商进场后,提交的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计划进行审批和监督,使其尽可能高标准,全面尽快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开工及正常施工打下良好基础。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对其进行认真审核,检查承包人制定的计划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工程项目和实际的施工计划,切实用科学的施工计划指导施工,监理工程师审批的重点是承包人实施计划的能力以及施工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最后报业主批准。

·具体方法:

A.协助业主为施工单位顺利进场创造条件;

B.及时组织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进行技术交底,使参建各方明确设计技术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

C.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含总进度计划);从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

D.明确施工进度控制各阶段工期目标。

E.检查现场工程检测、放线等技术准备工作情况; F.检查、督促现场临时设施准备及开工条件准备情况; G.检查、核实施工队伍进场情况,素质如何;

H.检查、核实施工机械及检测器具进场情况,完好程度; J.提醒甲、乙方尽早进行材料设备的选样、订货,并根据施工计划确定供货日期,确保实现工期目标;

K.核实材料进场计划是否满足施工计划的要求。L.及时对进场材料对照样品检验签认。

2、事中监控

事中监控是建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辅助进行技术管理,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前锋线法、香蕉线法等进度控制方法,不间断的进行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相比较,发现偏离,做好进度控制。要求承包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弥补已造成的工期损失。

·具体做法:

A、专业监理工程师依据施工合同有关条款,施工图及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进度控制方案对进度图表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防范对策。

B、审查批准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及材料、设备供应计划,应满足工程施工计划要求。

C、检查事实进度,帮助分析与计划进度不符的原因,如工序准备工作是否充足,材料设备供应及劳动力配置是否合理,及时提出相应措施的建议,要求承包方采取有效措施,挽回工期损失。必要时和建设方一起召开专题会议解决。

D、对工程施工的进度监督、检查和控制,如有必要,向承包人提出采取措施的建议。审批承包人施工计划的调整,经业主批准。以控制循环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承包商、业主等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面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控,通过比较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发现偏差,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予以修改和调整计划,确保工期的按期建成。

E、召开现场协调会:当有多家的承包商同时施工,要进行协调,召开协调会,各有关方参加,现场协调,解决问题,要求各方都为实现总进度目标统一步调,顾全大局。F、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监督,做好工程进度记录,绘制形象进度图表,包括照相、录相等方法。

G、及时向业主报告进度和保证进度的建议措施。

H、总监在监理月报中向建设方报告工程进度和所采取进度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并提出预防由建设方原因导致的工程延期及其相关费用索赔的建议。I、在工程监理中,不仅要求有关各方严格注意工作的时效性,更重要的是监理一定注意时效观念,讲究办事效率,尤其在工期紧的情况下,主张办事实行“排球规则”

3、事后监控

A、采取保证总工期不突破的对策

事后监控是指进度控制过程中,虽采取了措施但进度仍然滞后而采取的弥补措施,如第一里程碑工期拖后,如何在第二里程碑工期中补回实现总进度目标。如技术上采取缩短工艺时间、减少技术间隙期,实行平行交叉流水作业等;组织上采取增加工作人数,班次;经济上实行包干奖,提高计件单价或奖金额等。

B、制订总工期突破后的补救措施。

C、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材料设备、资金供应计划在新的条件下,组织新的协调平衡。3.2.3协调

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方协作,有时可能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充分发挥其作为“第三方”的特殊的地位,及时处理和协调业主与项目执行者(设计单位、承包商)之间、设计单位与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承包商之间、以及承包商与当地各协作部门之间的关系,促使计划顺利进行。及时协调好工程施工中各方关系和各种因素,是实现进度目标的关键之一。

1、2、及时协调设计单位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 及时协调承包商与各协作部门之间的关系;

3、4、及时协调各承包商之间的关系;

协调好各工种、各施工场地之间的关系;

5、协调施工现场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4、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对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及条件的质量控制(前馈控制),进而对施工过程及各工序质量进行控制(过程控制),直到对所完成工程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最终控制)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本公司会尽一切努力,高效又经济地按照本合同《监理招标文件》的要求及行业通常接受的技术和惯例、有关业主对工程的相关管理规定履行服务,并遵守正确的管理和工程惯例,使用适当的先进技术和安全有效的设备、仪器、材料和方法。就与合同中服务有关的事宜,监理单位始终作为业主的忠实顾问。在与施工承包人的交往中始终支持和维护业主的合法利益,力争通过专业监理使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1质量控制的目标、任务、依据 4.1.1质量控制的目标

本工程质量控制目标是:合格 4.1.2质量控制的任务

1.协助业主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中的施工质量要求、工期目标; 2.评审各施工投标书中质量部分内容; 3.审核施工合同中的有关质量条款; 4.检查进场材料、构件、制品、设备的质量; 5.施工质量监督; 6.中间验收; 7.主持竣工初步验收,整理竣工验收备案资料,编写质量评估报告; 8.参加竣工验收;

4.1.3质量控制的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技术和经济法规; 2.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技术规范; 3.施工合同有关质量条款; 4.监理合同有关条款;

5.业主提供的全部工程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单位所作的关于设计变更,补充通知等书面文件。

4.2质量控制的程序、方法 4.2.1质量控制的程序

1、施工放样与施工测量的检查程序

测量监理工程师汇同规划设计部门向承包人移交工程测量资料,承包人应进行工程测量复核工作,同时应补设和固定永久性标志并加以保护,将复测结果报测量工程师审查后,才可进行工程定线和放样。承包人应根据测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格式,于当日或次日向测量监理工程师提交工程放样和施工测量记录,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若有问题,承包人应返工复测,否则测量监理工程师签名确认《施工测量放样报验单》。

2、中间验收程序

每道工序施工结束前24小时将检验计划报送监理机构,以便监理机构安排各道工序施工质量检查工作计划。

每道工序守则后,承包人自检,若自检不合格,自行返工或补救;若合格,则填写“工序质量检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监理工程师检验若不合格,则通过《不合格项目通知》指示承包方返工或补救,若合格,则签认“工序质量检验单”,并指示承包人进入下工序施工,详见工序部位监理基本流程图。

承包人每一个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应进行自检,若自检不合格,则自行返工;若合格,则填写工程质量检验报表,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验收,若验收不合格,则签发《不合格项目通知》,指示承包人返工或补救,若合格,则签认工程质量检验报表及各项或各部工程中间交工证书,并发出工作指示单,指示承包人进行其他各项工程或各部施工。

3、质量缺陷处理程序

在各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或完工后,现场监理人员如发现工程项目存在着技术规范不允许的质量缺陷,或不能与公认的良好工程相匹配时,根据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按如下方式处理:当质量缺陷发生在萌芽状态时,及时发生警告信息,要求 承包人立刻更换不合格的材料、设备或不称职的施工人员,或要求立刻改变不正确的施工方法及操作工艺;当质量缺陷出现时,立刻向承人发出暂停施工令,待承包人采取了能足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并对质量的缺陷进行了正确的补救后,再书面通知恢复施,当质量发生在某道工序或各项工程完工以后,而且质量缺陷的存在将对下道工序或各项工程发生质量影响时,拒绝检查验收或工程计量,并要求承包人进行返工处理。

质量缺陷首先通过目测检查,如果监理人员无法以目测对质量缺陷作出准确的判断,或监理人员的目测判断不能令承包人所接受,立即通知材料、测量或试验等有关监理工程师会同承包人的自检及试验人员进行实际的检测。当质量缺陷被认定,而且质量缺陷的严重程度将影响工程安全时,通过业主邀请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考察并验算,以决定采取处理措施。

任何质量缺陷的修补,均由承包人提出修补方案及方法,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4、事故处理程序

质量事故发生后,承包人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包括暂停施工),同时填写《质量事故报告单》向现场监理机构报告。监理机构向业主报告,同时签发停工令。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调查、分析,根据建设部关于《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度》规定,判断是否为重大事故。若为重大事故,总监应向主管部门汇报,组织有关单位联合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故的处理方案,填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单》,并抄送有关单位。监理机构监督事故的技术处理,同时要求承包人做好事故总结报告和重新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一般事故,由承包人向监理机构提交补救措施,或请设计单位制定事故技术处理方案,但须经监理机构审查并监督实施,然后监理机构下达复工令。

事故处理一般有三种:一种是推倒重来;一种是采取加固或整修方法;一种是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在技术规范范围内,无法解决,总监应协助业主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调查,研究加以解决。

5、竣工验收程序

承包人完成了承包合同规定的工程内容,应向监理机构提交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申请,并附上工程质保资料、竣工资料、竣工图,监理机构收到竣工验收申请后,组织现场竣工初步验收,并核查竣工资料和竣工图。若不合格,则指令承包人整改;若合格,则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和将竣工报告交业主,业主在5日内完成审查竣工报告工作,若审查合格,则在15日内组织竣工验收,成立验收组、确定验收时间,验收组进行竣工验收,质监站现场监督,若不合格,则整改后再重新组织验收;若合格,则向备案机关提交备案资料,备案机关查验备案资料、工程监督报告,若资料齐全,则进行验收备案,否则补齐重报。业主领回已签发的备案表及整套文件后,向有关部门移交工程建设档案。4.2.2质量控制的方法

1、施工图设计的质量控制方法

对施工图的审核,主要审核是否符合法定的技术标准,技术上是否可行,工艺是否经济、先进、合理,结构是否安全可靠等。

施工图审核内容有:

a.图纸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b.地质勘探资料是否齐全。

c.设计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有无分期供图的时间表。d.技术接口部位的图纸有无矛盾。

e.总平面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是否相一致。f.施工图所列各种标准图册施工单位是否具备。

g.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代换;图中要求的条件能否满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有无问题。

h.地基处理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能或不便施工的技术问题,或容易导致质量、工程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

i.结构施工图的审核,结构体系的布置情况,结构材料的选择,施工质量的要求,计算是否有错误等。

j.安全、环境卫生有无保证。

k.协助技术交底,发现重大错误或方案性的问题书面报告业主。l.进行施工图设计质量跟踪检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需要进行设计修改的意见,控制设计图纸的质量。

m.对施工图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

①能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要求及合同的有关规定。②能否真实反映工程地质状况,数据是否可靠。

③设计文件的深度是否满足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技术要求,图纸是否配套、清晰、完整。

④设计选材是否确保质量要求。

2、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可分为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1)事前质量控制

A.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包括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验收标准、规范等。

B.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C.审查施工质保体系(QAP)。

D.审查废土、弃土及运输方案,确保周边环境不受污染。E.组织场地移交。F.组织施工测量交桩。

G.检查确认场地内设施准备到位、材料到位、安全文明设施到位(如排水系统、围蔽等)。

H.检查确认承包单位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到位情况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的要求,是否能胜任相应的工作。

I.签认同意正式施工。(2)事中质量控制 A.全天候、全方位跟踪检查施工。

B.根据合同、规范、质保体系,督促承包单位落实生产的检验制度。C.全天候、全方位跟踪检查施工质量,分析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改善措施。

D.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合格不准进行下道下序的原则严格监理。

E.工程变更处理。F.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责任;商定质量事故的处理措施;批准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技术措施或方案;检查处理效果。

G.行使质量监督权,下达停工指令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出现下述情况之一,监理工程师有权指令施工单位立即停工整改:

—未经检验即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者;

—工程质量下降经指出后,未采取有效改正措施,或采取了一定措施,而效果不好,继续作业者;

—擅自采用未经认可或批准的材料; —擅自变更设计图纸的要求; —擅自将工程转包;

—擅自让未经同意的分包单位进场作业者;

—没有可靠的质保措施贸然施工,已出现质量下降征兆者; —其它。

H.行使好质量否决权,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签署质量认证意见。I.建立质量监理日志。J.组织现场质量协调会

质量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主持现场质量协调会,并印发协调会议纪要。K.定期向业主报告有关工程质量动态情况

驻场监理部每月向业主报告质量方面的情况,提交监理月报,重大质量事故及其他质量方面的重大事宜则不定期地提出报告。(3)事后质量控制

A.检查测量成果,若超限或发生错误,提出建议或处理措施。

B.组织主持预验和初验,提出整改问题,抽查整改过程,检查整改结果。C.配合或协助业主进行竣工验收。D.审核竣工图及其他技术文件资料。E.整理工程技术文件资料。

3、质量控制手段

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监控主要是通过审核有关文件、报表,以及进行现场检查及试验这两方面的方法实现的。(1)审核有关文件、报告或报表

审核分包人的资质证明文件,控制各分包单位的质量; 审批承包人的开工报告,控制其他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审批承包人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控制施工质量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障;

审核承包人提交的有关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审核承包人提交的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文件、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各部各项工程质量检查报告文件、资料,以确保和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审核有关设计变更、修改设计图纸等,确保设计及施工图纸的质量; 审核有关工程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的处理报告,确保质量缺陷或事故处理的质量;

审核与签署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2)现场质量监督与检查

检查开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确保能正常施工及工程施工质量。

旁站监理是质量控制一种手段,即现场监理员应在各施工点监督施工,原则是采取旁站监督,尤其是对关键部位、工程隐蔽部位和当产生缺陷的工程、不易补救的部位,更要加强旁站监督。如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必须得到及时处理和采取补救措施。作好旁站监理日志,存档备查。

测量是另一种质量检查的手段。在工程建设中,测量复核工作贯穿于监理的全过程。工程开工前,监理人员应对控制点和放线进行核查;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工程的标高、中线、垂直度等进行复核;工程完成后,应对工程的中线、高程、曲线半径等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无法整改的要求承包人返工。

试验和检验是对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设备、构件须经试验合格,具备出厂合格证和合格的抽样试制报告,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或未经检验的材料、设备、构件不得使用。工地材料试验由监理人员现场见证采样,承包人送检员和监理人见证人共同送检。施工设备性能必须满足工程要求,否则监理人员有权要求承包人停止使用,同时要求承包人更换合适的施工设备。工程中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等)、半成品和构配件等,是否合格,都应通过取样试验或测试的数据来决定;监理人员可采取监视试验或测试的全过程的方法,也可采取取样复测的方法。

总之现场质量监督与检查,主要是监督、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机械、方法和施工环境条件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是否符合保证工程质量要求;是检查工序产品质量、各项各部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若发现有问题及时指令纠正和加以控制。(3)其他质量控制手段

指令文件是监理工程师以书面形式指示或要求承包方按指令施工,是监理工程师控制权的具体形式。

规定的质量监控工作程序,规定双方必须遵守的质量监控工作程序,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

支付控制。对承包方支付任何工程款项,均需由监理工程师开具签署的支付证明书,否则业主不给予支付工程款。

4.3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

4.3.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1.组建监理组织机构,按业主要求的时间进场,完善监理设施,建立和健全各类监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 2.编制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和监理工作流程; 3.组织监理人员熟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施工图纸;

4.积极进行现场调查,了解自然、气候、环境、道路、地下管网; 5.交桩和定线检查,对坐标水准点进行复核并加以保护; 6.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7.审查承包人提交的放样测量成果,并形成书面意见报业主;

8.审查承包人的项目机构和人员就位情况,督促承包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体系;

9.审查承包人进驻工地的人员以及随施工进度安排的人员进场计划; 10.审查承包人拟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数量是否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11.审查承包人的进场材料及进货来源; 12.审批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

13.审查现场开工条件是否符合开工要求,并协助业主排除干扰,确保开工后施工顺利进行;

14.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进行监理意见交底,说明业主、监理、承包人各方的权利和职责,说明监理工作程序、函件的往来传递交接的程序,确定工地例会的时间、地点及要求 ;

15.审查承包人授权的常驻现场代表的资质,以及其它派驻现场的主要技术、管理人员的资质;

16.建立监理的检测工作体系,并监督和检查承包人的自我检测工作体系。4.3.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1.督促承包人完善质量控制自检系统,完善工序控制,在工序施工活动中执行自检、专检、交叉验的三检制度;

2.审核进入施工现场各分包单位的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3.审核承包人提交的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对进场的原材料按规定比例和频率进行抽查(见证送检)。确定符合要求后才允许使用,并要求承包人标码分类堆放,不合格材料要清退场;

4.审核承包人提交的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 5.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6.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7.审核承包人提交的关于工序交换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报告; 8.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

9.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重要工序需按有关质量验收标准经监理人员检查验收,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0.施工过程进行巡视和检查,对隐蔽过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进行旁站监控;

11.实行混凝土浇灌许可制度,每次混凝土浇灌前,都应检查混凝土供应情况、水电应急措施、机械设备和人员配备及气象条件,只有条件具备时才批准浇灌;

12.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监理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13.对承包人报送的单位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14.对于施工难度较大的工程结构或容易产生的质量通病,进行随班跟踪检查;

15.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应及时下达监理通知,要求承包人限期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

16.监理人员发现施工有在重大质量隐患,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或已经造成质量事故时,应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达工程暂停工令,要求承包单位停工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及时签署复工令;

17.对需要返工处理或加固补强处理的质量事故,总监理工程师应责令承包人报送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经设计人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监理机构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 18.检查安全防护措施,督促承包人完善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安全文明施工;

4.3.3竣工阶段质量控制方法

1.审查承包人提交的竣工验收文件资料,包括各种质量检查、试验报告以及各种有关的技术性文件等。若所提交的试验收文件、资料不齐或有相互矛盾和不符之处,指令承包人补充及核实;

2.审核承包人提交的竣工图,并与完工程、有关的技术文件(如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文件、施工记录及其他文件)对照核查;

3.组织承包人进行现场初验,如发现质量问题指令承包人整改处理,并检查处理结果;

4.初验合格后,上报业主,参与由业主组织的正式验收; 5.督促施工单位整理施工文件的归档准备工作。6.编写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提交给业主和政府质监部门; 7.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8.整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资料,协助业主办理城建档案手续; 4.3.4保修阶段质量控制方法

1.督促承包人对工程中尚存的一些质量缺陷修补处理以使工程完全满足合同的质量要求;

2.督促承包人从现场清除并运出一切剩余材料、施工装备和垃圾,折除各项临时工程,并保持整个现场和工程的整洁;

3.检查工程状况,鉴定质量问题的责任,督促保修。

2.质量控制论文 篇二

一、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及方法

质量控制点是为了保证工序施工质量而对施工中的某些特定部位进行重点控制和管理而设置的预控部位, 以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其设置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 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危害程度来确定, 一般说来, 应选择那些保证质量难度大或对质量影响大以及发生质量问题危害大的对象作为质量控制点, 如关键工序、隐蔽工程、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对后续工程施工有重大影响的工序以及施工条件困难或技术难度大的环节。

具体设置的时候, 应首先对整个工程进行详细的分析, 明确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 但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未必就适合作为质量控制点, 因此, 其次需要施工方的配合, 施工方需要提交本单位的详细资料, 结合施工方的实际经验以及施工力量等因素合理设置控制点, 同时, 施工环境的差异对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 即便在同一工序中, 施工环境对各个部分的操作质量的也有不同的影响, 即设置控制点需要多方考虑, 进行全面分析。

二、以质量控制点的重点控制对象进行预控

质量控制点设置后, 应首先针对质量控制点的要求, 检查施工五要素, 即检查人员的配备、材料的质量、施工机械的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施工方法是否合理以及施工环境是否有利于施工等常规检查。

其次, 对质量控制点进行进一步分析, 明确其在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问题, 并分析有哪些原因或导致这些质量问题, 针对原因, 提出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根据我们的经验, 对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技术难度大、精度高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序, 应对人的行为采取相关措施, 如让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来操作, 控制人的思想活动, 稳定人的情绪, 等等。

2、对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具有直接的依赖关系的工序, 如基础的防渗灌浆, 预应力钢砼构件的施工等工序, 对材料的质地、性能应加以严格控制, 精选材料, 保证材料质量, 譬如, 基础的防渗灌浆应重点保证保证灌浆材料的细度以及作业设备及计量仪器的质量;。

3、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参数。有些工序的质量与技术参数密切相关, 必须严格控制。如优质填方压实工序中的填土含水量, 冬季混凝土施工中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以及岩基水泥灌浆中的灌浆压力和吃浆率等等, 都对相关工序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 必须严格控制, 确保质量。

4、操作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序, 要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操作。如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工艺操作过程及张拉力的控制, 是可靠地建立预应力值和保证预应力构件质量的关键过程。在操作中, 如不进行超张拉或张拉应力控制不准或者控制的持续时间不到位, 都不可能可靠地建立预应力值, 对预应力的构件的质量形成不利影响。

5、严格施工顺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有些工序的前后操作顺序对工序质量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土方的开挖, 若不先从低处开挖, 分层分段, 依次进行, 形成一定坡度, 便不利于排水。又如升板法施工的脱模, 应先四角、后四边、再中心, 若不遵循这个顺序会造成板的破坏、断裂。

6、掌握技术间隙。有些作业之间需要有必要的技术间歇, 如混凝土分层浇注之间, 混凝土浇筑后至拆模之间, 砖墙砌筑后与抹灰工序之间, 都必须严格控制间隔时间, 确保工序质量。

7、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常见的质量通病。如地下放水工程的裂缝、渗水、漏水, 砌体工程的裂缝、砌体标高、轴线的几何偏差, 水泥地面起砂、空鼓、裂缝等等, 都与工序操作相关, 必须预先研究相关对策, 提出相关措施, 加以预防。

8、对特殊地基或特种结构加以特殊处理。如人工填土地基、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地基、掏沙洞等特殊地基应仔细分析, 寻找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 以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另外, 像筒体结构、悬挂结构、大跨度结构以及高耸结构, 技术难度大, 施工环节多, 施工复杂, 也需要特别加以控制。

三、质量控制点的事中控制

1、质量控制点实施的一般步骤。

质量控制点设置后, 对其实施, 首先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并做好交底记录, 要以对整个工序施工过程的全面分析为基础, 以质量控制点为核心, 分析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该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 在明确工艺要求、质量要求、操作要求的基础上方能上岗;其次, 加大现场巡查力度, 及时发现问题, 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 要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 对发现的问题做全面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以此为基础明确新的操作规范和要求后, 才能继续施工;再次, 建立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制度, 加强质量控制点施工的自检、互检以及交接检查, 保质质量控制点的施工在控制之中。对于施工达不到要求的, 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2、加强见证点、停止点的监控

一般说来, 对于见证点, 当监理人员因故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现场见证, 施工方有权认为已经获得监理人员的认可并继续施工。而对于停止点, 监理人员因故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到现场见证, 施工方不能继续施工。为了确保质量, 确保工期, 无论是针对见证点还是停止点, 当监理方收到施工方的书面通知后, 应作出合适的安排, 制定相关措施, 确保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到现场见证。监理人员应当对质量控制点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的监督、检查, 并在见证表上详细记录该工序的部位、工序内容、数量以及质量, 并将相关意见以书面形式写在跟踪档案上, 施工方应针对监理方的意见, 采取相关措施加以改进。从而保证质量控制点的施工始终处于监控人员的控制之中。

3、敦促施工方改进工艺、保证工序质量。

即以施工方资质和以及施工方自身提供的施工经验报告为依据, 对施工方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改进施工工艺, 提高施工方的施工水平, 必要时, 应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保证质量控制点的质量。如排架柱施工中采用塑料模板工艺, 以4.5 cm厚度木板作受力板, 内衬3 mm厚的塑料板粘牢, 以网格状螺丝锚固, 再用用水砂纸打磨平整。用这种模板成型的混凝土外观光滑平整, 无错缝、接缝等, 有效提高了砼外观质量。

四、结论

设置质量控制点, 对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及事中控制, 这是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的有力措施, 更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质量控制点设置的一般原则以及方法, 准确、有效地选择质量控制点, 分析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进行重点控制, 在施工中,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做好技术交底, 紧紧抓住质量控制点的重点控制对象, 加强对见证点以及停止点的监控与管理, 敦促施工方进行改进施工工艺, 能够有效地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峰:《建筑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李峰:《建筑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顾勇新:《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第一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2]顾勇新:《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第一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刘定高:《工程施工阶段的工序质量控制》[J].江苏交通工程, 2001 (5) [3]刘定高:《工程施工阶段的工序质量控制》[J].江苏交通工程, 2001 (5)

[4]顾慰慈:《工程监理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1.[4]顾慰慈:《工程监理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1.

3.质量控制论文 篇三

关键词:土木;施工;质量;控制;安全

1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施工人员素质与监理问题 首先目前来说我国的土木工程监理机制不够完善,制度上的不完善对于行业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很多行业问题没有一个很好的依据、引导和解决的措施,这就对监理市场的状况起到了负面的影响,除此之外,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由于建筑行业周期长,工程复杂,涉及的工作人员较多,素质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在很多土木工程的项目中高端的人才较为缺乏,有些人员素质不达标,法律意识也比较欠缺,这就对工程的建设及发展造成了隐患和影响。

1.2 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在各项工程中都要注重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并着手解决,土木工程作为一项大型工程对环境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如果我们对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影响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经过累积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强光等环境问题,工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水的处理、堆放问题,对土壤和当地河流的影响问题,都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注意。

1.3 施工进度的控制 土木工程項目施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人员较多,对于项目的施工进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例如施工技术的失误、施工材料的问题、材料配给的不及时、经费问题、施工过程中人员的交流协调问题、后备能源问题以及人员的安排都会造成施工进度的影响。

1.4 施工质量的问题 工程质量一直都是各个工程中的控制重点,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也不例外,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使用正常与否,关系着投入使用之后人民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目前虽然我国的施工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一些工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2 土木施工质量的控制完善措施

2.1 理念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者来说,理念是决定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领导首先要具有现代化施工管理的理念意识,不断改进施工方式,接受新兴施工方法,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已经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落后,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要综合控制建筑质量和安全进行管理,认真分析当前市场情况,综合考虑施工成本与质量的管理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管理的协调和有效。

2.2 制度体系 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是建筑施工有效有序进行的基础,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具体明确不同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职责,明确个人责任制之后促进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协调不同工种之间的工作,另外对于工作人员的奖惩措施也要不断的完善,从而更好的指导各项工作,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2.3 准备工作 建筑的质量相关因素有很多,其中周边环境的检测十分重要,周边环境的数据问题可能会造成施工结束之后房屋的沉降等问题,这就需要在施工之前对房屋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探,确定环境周边的水源水质等。周边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地质因素,地质因素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这就需要在勘察时期进行严格的勘探和控制,做好数据记录,做到在施工中有据可查。

2.4 预防为主 对传统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由事后控制转化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模式,将每一道施工环节进行细化,责任到人,对建筑施工管理实行全程、全方位、多视角的动态管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严抓材料质量,在竣工验收时候要积极准备竣工验收资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情况必须立刻改进。

2.5 成本管理 做好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控制,对投标工程成本进行预测。制定正确的投标报价策略。认真编写标书,施工前的成本管理首先是要重视合同的签订,熟练运用合同条款,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以及竣工结算时的成本核算,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首先是要做到优化施工方案,做到内部分工明确,措施落实,从而增加工程效益,不断钻研新技术,制定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案。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实现进度管理,按时完成建设项目。

2.6 进度控制 施工前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计划工期,编制出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好施工计划后要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资金,确保到位。动态跟踪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在安排施工进度时,需要考虑大型施工机械的及时进场和转移,使同一种大型施工机械的各个工序上相互衔接。

2.7 人员 对于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的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并且做到科学的管理和调控,对施工人员的待遇和福利要适当提高,建立科学有效的奖励和约束,对于施工的过程要全面进行控制,施工工序也要严格遵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点、关键部位及重要影响因素应设置质量控制点,并设专人负责。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8 监理工作 监理工作作为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把关工作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理制度,保证在监理工作的进行中有所依据,另外监理人员的素质要充分保证,必须由具备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其中可以采取巡视、检验等方式进行质量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监理人员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改进。

2.9 科技运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施工中也逐渐应用了多项科技手段,其中招投标、成本分析、组织管理等都运用了相应的科技建设,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使得建筑的招标、采购、信息发布、项目系统化管理等工作变得简化而高效,另外在施工中也可以多选择新工艺新材料,不断研发新的施工顺序,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把控,保证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严格遵守政策法规,把握好质量监管。

参考文献:

[1]张吉.浅谈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

4.质量保证体系-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篇四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一、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1、我部总公司通过ISO992质量体系认证,我们的质量方针是:建桥筑路。每人每岗每工序,按规范作业,持续提高,全心全意创精品,让业主满意。

2、质量目标

我部在本工程上的质量目标是:创五个一流。即一流的内在质量,一流的外观质量,一流的沿线设施,一流的环境景观,一流的档案管理。

二、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过程

本项目工程由若干个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由工序质量保分项工程质量,分项工程质量保分部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保整个标段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同事质量控制过程中也是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查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在施工开始时做好工程评定单元划分,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2、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

影响施工质量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既:“人、机、料、法、环、”,施工过程中紧紧围绕五个影响因素,采取因果分析图的方法。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3、质量控制的原则

为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采取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1)坚持“以技术人员为核心,广大职工为主体”;

(2)坚持“以预防为主”;

(3)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4)坚持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4、各分项工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三、质量保证措施

1、抓好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深入贯彻执行GBT/T19002-ISO9002质量体系,结合本工程的合同要求,将总公司质量体系延伸至本工程项目中。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组织生产,开展日常质量活动,并通过开展内部质量审核认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从而实现质量目标。

(1)对全体职工进行质量教育。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2)制订质量大纲,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图纸会审、坚持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坚持施工技术交底、坚持技术培训),把好“五个关”(施工程序关、过程控制关、操作规程关、原材料检验关、工序交接关);

(3)制订奖罚办法,把每人所在的岗位所承担的工程质量好坏与经济效益挂钩;

(4)做到“五不施工”(图纸不明、设计意图不明、材料质量不满足、设备不完善、工序交接不清),执行“三检一评”制度(三检:自检、互检、专业检查,一评:质量等级评定);

(5)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工序质量的好坏,施工操作者是关键。

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工种,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必须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施工操作中,坚持“本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

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做到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办法,确保施工质量。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落实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督促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推行工序作业样板制,以点带面,达到全面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作业的目的。对质量要求高或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的部位和工序,应制定专门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并作为施工组成部分。施工前,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队、班组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检查、指导;

(6)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a.施工期间如发现工程质量事故,应对事故现场摄影或录像,对重大事故要保护现场。项目经理应立即报业主、监理工程师。随后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分析,拟定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b.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后,项目部应遵循“三不放过原则”。即不查清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不受到处罚和职工未受到教育部放过,防范措施不具体不放过;

c.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如有下列行为应加重对直接责任者的处罚; d.对已发生的质量事故处理要做到:事故原因有结论,处理有结果,纠正和防范有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2、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的测试人员及检测仪器,全面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并按照现行的部颁规范、规程的要求,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认定,指导施工生产;

3、配备一定的质检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程序,接受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抽检,并与监理工程师共同把好质量关;

4、钻孔灌注桩时施工,派多名技术人员现场监督,对桥梁的预应力施工派专人负责;

5、结构砼施工采取:

a.结构外露砼表面采用大块钢模板或涂塑板施工,浇筑砼前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 b.浇筑砼过程中避免砼浆溅在模板表面。当砼落差较大时,使用串筒;

c.新浇筑的砼适时采用洒水或覆盖保温的办法,养生至少延续7天;

d.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为主,以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偏差满足±6%以内要求作比较核实,并定期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e.存料场地面做硬化处理,防止泥土污染原材料。

四、质量保证体系

5.DR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篇五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许轶群 发布时间:2008-07-05

21世纪是数字化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应用广泛的常规X线成像技术,近年来也加快向数字化进军的步伐。据统计:医院中常规X线平片摄影约占各种医学影像的75%,而目前提高医学影像质量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实现影像数字化。为此,我院于2004年6月安装了一台飞利浦Digital diagnost数字化成像系统(即DR),现将临床应用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见解总结如下:

一、DR的特点:

DR就是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它用平板探测器FPD(Flat Panel Detector)接受穿过人体的X线信号,然后直接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送给图像处理工作站。DR系统有以下特点:

1、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减少了曝光剂量。

2、与CR相比,DR工作效率更高,一张图像从曝光到监视器上全屏显示只需5秒。

3、DR依赖计算机更强,与诊断结合更密切。

4、可为医院联网提供数字平台。

以上特点使我院日常工作量较重的常规X线平片摄影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但是其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涉及的范围也更广了。

二、DR的质量管理

1、配备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根据DR的特点,操作DR的放射技术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X线摄影技术,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而且对技术人员工作责任心要求也更高。

2、管理制度更严,放射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DR的操作规程,用科学的制度保证更好的质量。DR机房常规操作包括设备的开、关机程序;正确的患者信息输入;精确的摄片体位选择;较适合的照射野选择;图像后处理标准;图像传输和打印格式。

3、DR设备维护

(1)每日维护:保持机房的干燥和清洁,尤其是电脑工作台要做到每日除尘,保证开机和关机正常运行。DR系统24小时内必须重启一次,以确保整个计算机处于指定的初始值状态。建立“每日使用日志”,记录下当天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如:声音异常,曝光异常,软件故障等,并及时反馈给工程师。(2)每周维护:DR探测器上有许多象素电容,经一段X线照射后,其单元电荷数量发生差异,这种差异会使图像质量降低,所以每周需对探测器进行校准,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3)每月维护:清洁DR系统外部设备,包括DR胸片机和床下滤器摄片系统设备,检查设备的完整,确保开关,指示灯等正常运转。

三、DR的质量控制、正确的操作流程

(1)前台登记室正确的的患者信息输入:要求患者资料输入正确,避免重复影像编号。

(2)技术人员前期操作:根据申请单在DR操作系统上选中患者,并根据申请单上临床要求准确选好投照体位。

(3)投照:使球管前后、左右、角度,以及投照距离等各系统处于正常投照状态,根据要求正确摆好患者投照体位,然后曝光,图像满意后Confirm。(4)图像信息后处理:我院图像后处理有ADV1和ADV2两个工作站。DR操作技师在ADV工作站上根据诊断或临床要求调整X片图像的窗位、窗宽、大小、黑白反转等。

(5)图像信息打印:把调整后的图像信息发送到激光相机,选择合适的胶片尺寸,分格,打印出图像胶片。、重要环节 影响DR的图像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DR操作技术员正确摆放患者所摄体位,并叮嘱患者配合,使所摄部位不产生位移。

(2)合适的投照条件选择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DR投照条件宽容度虽然大,但偏差超出一定的范围,图像后处理功能也不能补偿。

(3)合适的照射野选择,如:同一部位的不同体位所选择的照射野要一致,否则将使图像出现大小偏差。

(4)DR操作平台上所选体位(如AP位、PA位)一定要和患者实际摆放的体位一致,否则,所摄影图像将出现左、右错误。

(5)定时对DR探测器进行校准,保证计算机正确处理图像。

6.质量控制方案 篇六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实施项目管理,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创建优质工程,提高我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办法。

工程质量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国家财产和人民的利益,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项目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发展的质量管理经营观念,使项目全体职工都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项目施工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执行合同要求。

坚决执行“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制定项目质量方针目标,成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以及项目质量体系,编制质量目标计划,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实现项目质量目标。

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是涉及各专业、各部门、各班组的综合性系统工作。因此,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应选配事业心与责任感强,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

为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质量管理人员不得频繁调动,如确属工作需要,应报请上级批准。

第二章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应按ISO9000,ISO14000,OHSAS18001三个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其有效运行。

项目应配备与工程质量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资源,其一般机构设置为:工程部、经营部、物设部、行政部等部门。管理层应进行程序化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项目工程部是质量技术主管部门,从事专业技术质量试验检测工作,部门直接受总工程师领导,全面履行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项目部的经营部、物设部、行政部是质量工作的相关部门,其部门职能人员是质量工作的相关责任者。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代理人,对项目工程质量实行全面管理。项目总工程师在项目经理授权下,代表经理对质量管理实施组织、领导和质量决策,并接受上级总工程师的指导。项目内部监理工程师在总工程师或工程部的直接领导下行使其质量工作权利,项目管理层应支持内部监理的工作。

操作层生产班组(或工段)设质检员,从事自检、互检、交接检等质检工作。项目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应有效配合“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工作,确保“企业自检”环节的有效性。应及时收集质量信息,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第三章 项目质量管理职责及权限

一 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

1.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领导责任。2.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工作方针政策,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3.负责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其有效运行,并在运行中不断改进。4.根据集团公司质量目标控制计划要求,组织编制质量目标实施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

5.组织编写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并合理进行资源配备(人员、设备、资金等)。

6.指定并授权总工程师负责质量管理日常工作。

7、负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处理好费用、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抓好进度和费用管理。

8.主持建立项目的激励机制,根据集团公司有关要求组织制定具体的质量奖罚办法(方案)。二 项目总工程师质量职责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

2.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关于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办法、技术标准和规范。

3.负责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协调质量相关部门的接口工作,检查质量职责的落实情况,定期向项目经理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措施。4.主持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目标实施计划,并进行宣传和贯彻。5.项目总工要严把审核关,确保技术管理的工作质量。

6.负责计量管理工作,贯彻国家计量法规和局计量管理办法,确保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7.审定检测成果和试验报告。

8.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落实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再次发生。

9.代表项目经理部发布质量信息,并及时处理来自内部及外部的质量信息,定期向上级汇报工程质量情况。

10.组织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11.负责开展精品工程及优质工程活动,制定实施措施,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项目的具体奖励办法。

12.组织项目技术质量总结和交流。三 内部监理工程师质量职责

1.内部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负直接监督责任,对内严把质量关。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方针,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及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施工合同技术条款等规定。

3.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和文件,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掌握操作规程,监督、检查、指导操作层施工。

4.协助项目经理和总工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认真执行和落实质量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5.负责监督指导操作层质检员的工作。

6.对工段或工班自检合格的分项工程或重点工序进行抽检,对分部工程或关键工序及所有隐蔽工程必检,检查合格后报业主或业主委托的外部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

7.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在业主或者外部监理要求之前,行使纠正、停工、返工等质量否决权。

a、不按图纸施工,变更设计未经审批的工程。b、不按批准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作业。

c、工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未经检验或不符合规范图纸要求。d、未经检查的工序交接和施工质量不合格。e、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认。F、临时工程未经检查签认。

8、负责操作层工程计量资料报驻地工程师的签认工作。9.积极配合经理部或外部质量检查及检测工作。10.建立监理工作日志,按时上报质量月报,周报。11.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12、对质量事故直接责任者,及违反操作规程和隐瞒质量事故的人员、班组(或工段),及时提出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建议。

13.对工程质量有突出成绩的人员,提出表彰和奖励建议。14.负责建立项目质量事故及返工损失台帐。

15.有权越级向分公司或者集团公司上报工程质量情况 四 项目工程部的质量职责

1.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评定进行系统管理。

2.在项目总工的领导下,负责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事务。

3.根据项目质量目标计划,制订项目质量实施计划,确定各工序的质量目标、控制方法,下发各相关部门和施工工段,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4.向工段技术人员提供施工所需的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规程、施工图纸等,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5.研究编制项目各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制定冬、季雨季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安排专人负责试验检测及外委试验工作,并对工程定位、工程标高、沉降观测等测量记录进行复核,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6.监督检查关键岗位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及技术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情况。复核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根据项目提出的变更设计要求,整理并向社会监理或业主报送相关资料。7.及时收集、整理、审查施工原始记录,并分类妥善保管,应确保其真实、准确、齐全,不得涂改和伪造。

8.对潜在的质量隐患及时制订预防措施,以便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和杜绝质量事故。

9.参加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的调查工作,并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制订处理方案,报项目总工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监督有关人员予以实施。

10.对违章操作、野蛮施工的行为及使用不合格材料的现象及时制止,并向项目有关领导建议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11.参加上级组织的质量检查活动和业主组织的交工验收工作。12.配合驻地监理工程师或者业主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中间交工验收。13.负责建立项目“质量通病档案”、“质量事故档案”、“返工损失档案”、“交工验收档案”。

14.负责计量管理工作,做好计量器具管理,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确保项目质量检测和经营管理工作中单位统一,量值准确。

15.组织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和总结。

16.工程部自行制定其内部各业务口相应的质量职责。五 行政部的质量职责

1.对从事各种质量活动的人员进行质量宣贯,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并对其进行考核评价,实行效益工资与质量指标挂钩的分配办法。

2.合理安排特殊(重要)工作和新工艺岗位人员的培训、岗位新人员的业务培训、不合格人员的再培训。以提高其技能、技术和质量管理素质。

3.培训方法和措施包括培训班、操作训练、专业指导、资格评定、考核考试等。建立职工培训记录。六 物设部的质量职责

1.根据合同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经营部提供的材料供应计划进行市场调查、取样试验,经主管领导审查同意后,确定采购意向。负责选择和配置本项目适用的各类生产设备。

2.对供应商的业绩、资质进行调查和评价,确认合格后才能与其签订采购合同。同时,要保存合格供应商的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负责生产设备技术状态鉴定,认真执行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性能,杜绝因设备故障而造成质量事故。

3.加强进货检验管理,做好进货检验记录,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场,确保进货符合规定要求。

4.做好库存物资的贮存及防护工作,确保物资的使用质量。5.认真做好材料的发放和使用,避免发生错误,影响质量。

6.负责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的考核,坚持岗前培训和资格认可制度。

7.参加调查处理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六 经营部的质量职责

1.经营部是项目的合同管理部门,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金。

2.负责对操作层的资质、业绩、信誉和质量保证措施进行调查和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合格的操作层队伍,并与其签订承包合同。

3.操作层承包合同中关于工程质量的条款应能满足总合同的要求。4.经营部应随时检查操作层对承包合同的执行情况,对操作层的工作质量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七 现场技术人员的质量职责

1.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敬岗爱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2.负责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制止不合格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用于工程实体中。

3.认真做好施工现场质量质量把关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尤其对关键工序更要采取合理的方案和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

4.负责对已完工程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要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报验。5.严格按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纠正违章操作,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6.认真填写施工日志,详细记录工程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信息,发现质量隐患和质量缺陷要及时上报。

7.贯彻执行“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本工段(班、组)人员遵守操作规程,不断提高质量意识,搞好文明施工。八 操作人员的质量职责

1.认真学习和掌握本工种的基本知识和应知应会要求。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与本工种相关的技能技巧,不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水平。

2.参加技术交底。掌握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接受施工技术人员的指导。

3.积极参加技术革新、质量改进、民主管理活动。

4.熟悉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实行规范化操作。并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杜绝野蛮操作和设备带病工作。

5.发现有关质量方面的异常情况时,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6.注意保护现场施工标志。7.按规定要求保护施工成品。

第四章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项目管理层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备,以保证满足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求。

项目各有关部门应严把各自的质量关,并对操作层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对重要环节和工艺严格监督检查。

项目施工过程实行叁级质量控制,即工班实行质量自控自检,工段(分部)实行专控互检和工序交接检,项目经理部实行专控专检。

1.工班是施工的基层单位,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当一道工序结束时,工班质检员组织质量自检,并填写“质量自检表”,自检合格后,向工段(分部)申报互检和交接检。工班未进行自检或自检资料不全,不准申报互检后交接检。

2.工序完工后,工段(分部)技术负责人在自检的基础上,组织上下工序进行互检和交接检,并填写“互检和交接检表”检查合格后向项目经理部专职质检员申报专职检。工段未进行互检和交接检或检验资料不全,不准报专职检。

3.项目经理部专职质检员在互检和交接检的基础上进行专职检查和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或者业主进行检验和确认。

项目每周进行一次质量问题汇总,并且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质量大检查,把检查的结果真实的向公司报告,对检查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加以纠正。

项目应加强质量信息的管理工作,按要求向分公司及集团公司报告: 1.质量目标实施计划; 2.工程质量月报,周报;

3.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报告; 4.业主联合检查的信息; 5.工程交、竣工验收结论; 6.优质工程获奖证书。

7.水库施工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 篇七

水库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水库建设工程质量差

随着国家对水利的重视, 在我国成立初期, 全国各地城市农村都逐步修建水库, 既使得农作物的灌溉得到解决, 又方便了城市居民用水, 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造成专业人才缺失, 很多水库都是根据经验进行的修建, 结构简单, 稳定性较差, 因为没有好的探测工具连测量都是用简单的绳尺测得, 所用建筑材料更是因地制宜, 根本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 所以这些水库的质量明显不合格, 一旦出现气象灾害, 水库就会被冲垮, 不仅不能防洪蓄水, 还严重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所以对于这些早年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水库必须加以修缮巩固, 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施工质量不达标

有很多的工程为了赶进度, 对于施工质量都不加关注, 仓促了事, 导致最后施工质量不合格。像常见的有凿毛水平没达到施工标准、混凝土不同级混合使用。还有许多工程为了节省成本, 诸多缝面不设槽等众多细节都因赶进度没有达到施工要求标准, 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施工单位应该加以重视。

水库工程管理不严谨

管理是一项工程的统领, 是对工程进行管理的部门所在。管理是否严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质量。管理不严谨成为了当前的主要因素, 首先从采购进行分析, 若管理不严谨会使的所购入的建筑材料本身就不能达到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其次是对于现场管理人员, 若管理人员不严谨则会造成很多错误工序。这些工序看似简单, 但都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 所以说管理不严谨成为了当前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水库修建位置不便捷

水库位置不合理的选用, 便会造成水库后续的修建复杂化。例如:水电的接通不但会耗时耗力, 而且也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除此之外对于各种工程所需材料的购入与抵达都会造成影响, 这样就会在运输和准备工作上用时过多, 相应的留给施工的时间就会减少很大一部分, 这样就会造成时间紧张施工仓促, 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位置的不便捷也会导致使用时对于管道的铺设等产生影响, 对于水库补给和后续的维修等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水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控制建筑材料质量

对于任何施工来说, 建筑材料就是工程的基础。如果建筑材料都不能达到合格标准, 后期工程项目也便存有较大的质量问题, 所以对于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若选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首先就要确保采购人员的能力, 采购人员是否对工程所需的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对市场上众多建筑材料有没有专业的鉴定能力。这些都要求采购员具有相适合的综合素养, 所以采购员的职业素养也是极其的重要。其次便是对采购部门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 在选购前应提前做好相应的数据资料的搜集对所要选购建筑材料的市场行情有一定的了解。再有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 不能因贪图便宜等投机行为选择不合格的材料。另外对材料的运输接收等具体环节也要加强管理, 保证工程进行时所需材料正确, 这样才能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

加强施工技术控制

对于水库施工来说, 主要的施工技术就是测量技术和混凝土浇筑技术。测量技术是一项工程开始的前提条件, 较大的测量误差便无法进行后续的工程施工, 也影响着整体的施工质量。所以要对测量技术加以控制, 首先测量人员要有专业的资格证, 能够对仪器进行科学有效的清理维护, 当然要保证所用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对于所要测量地的选择须经探测员和单位企业的多方面决定, 在进行测量时对各点的选择都要谨慎认真, 在某些恶劣天气过后也要及时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测量的正确性。对于混凝土浇筑技术, 首先是对各工件的事前检查, 确保工件质量合格, 不影响后续工程。其次是对那些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查, 看是否具有相关合格证书, 对于混凝土和混凝土拌物来说, 前者是要注意运输设备的选择, 后者是要注意运输的时间在土拌物凝结时间内, 超出时间则无法使用。还有就是不同的混凝土不要混合装运, 这样也会影响浇筑时的效果, 影响施工质量。

加强施工管理控制

对于任何工程事业来说都离不开管理, 只有从管理上加以关注重视,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先从管理上针对现有工程进度等建立合适的任务目标, 再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检查监督团体, 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在工期范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再有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增加现场管理人员, 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加以改善修整, 有效降低了事故率。同时也可以对现场的各种设备进行检查, 保证质量安全。对于管理层不仅要有应对困难的能力, 同时还要有预测困难的能力, 要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例如:常用的分析方法 (鱼刺图和因果分析图) , 可以在施工前就有针对性的找出重点关注的对象, 这样也能有效控制施工进度, 提高水库建设质量。

完善水库对外的交通

交通在当下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离不开便利的交通, 同样的对于水库来说也离不开交通。建设水库时, 施工单位将各种建筑材料、混凝土、泥沙等运输至施工现场。此时若交通不便只会使得拉货次数增加, 工期延长, 成本增大。如果完善水库对外交通, 会使得工期缩短, 成本降低, 损耗也会随之减少。水库建成后, 对外交通同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假设发生害危险事故, 有了便利的交通, 抢险人员和救援物资才能顺利到达。这样才能避免建成的水库毁于一旦, 所以综合分析水库对外交通对施工的进行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对施工进度控制

施工进度对项目的完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工程, 就要受到相应的赔偿处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时监控, 对工程的进度及时掌握了解, 当出现进度失常等现象时, 可以及时进行跟进, 当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进度时也应由负责人写出相关文字报告, 指出原因并经领导同意, 后期再做出调整。当然所有工程施工所要用到的材料消耗供给情况也要做出详细表格向领导汇报, 这样就可以保证材料的正常供应, 减少因材料不足等原因造成工期延迟。

结语

工程施工是一个工程开始的标志也是工程合格与否的重要保证, 所以施工的质量问题就会备受关注。本文根据实际情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包括:监督不严谨, 赶进度, 材料不合格等具体细节问题进行了披露。同时为保证施工质量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有效的解决方案, 只有保证了施工过程中每一步都符合质量标准, 符合国家规定, 这样才能保证水库的质量安全, 也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利益。

8.政府服务质量控制中人的控制问题 篇八

【摘要】 目前,我国政府服务质量控制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政府与公众的和谐关系,且影响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因此,探究政府服务质量控制中人的控制问题及解决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府服务质量;人的控制;措施

一、政府服务质量控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人的控制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加快政府职能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我国也进行了许多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政府机构引入ISO认证,构建政府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进程,对规范我国政府行为、改善政府管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在政府服务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都是因为没有通过对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测(6E)各因素实施有效控制,导致政府服务质量出现偏差。

由于政府服务本身具有无形性、沟通性等特点决定了政府服务质量控制中人起主导作用,政府服务控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政府服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解决人的控制问题。人的控制问题是政府服务质量控制的首要问题。

(1)政府服务的主体是人。在政府服务管理过程中,政府服务管理职责要人去履行,政府服务资源需要人来管理和配置,政府服务要人去提供,什么都是以人为主体,都离不开人。

(2)政府工作人员是政府部门规章、政策、规划等的制定者和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是政府服务的执行者和服务计划的实施者,对他们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

(3)人的因素对其他因素具有一定决定作用。

二、人的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政府质量控制中对人的因素进行控制,主要包括工作人员、质量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素质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监督人员自我严格要求的自觉性,管理人员质量控制的思维思路等。尽管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部门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现在的政府服务质量控制中对人的控制仍存在很多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服务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一方面受传统行政模式及其服务理念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习惯于服从命令、接受等级制度的安排,热衷于行政过程而非结果,注重投入而非产出和效果,以致只注重自己做了什么,而不关心公众真正需要什么;另一方面由于受既得利益的影响,工作人员安于现状,认为任何的变动都会给他们带来损失,造成对服务质量观念的外在认同和内在排斥。因此,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没有及时改进和提升,服务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

(2)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缺乏敬业精神。从政府行为看:一靠红头文件;二靠政策手段;三靠保护垄断。这种行政支配行为模式仍然广为采用,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长期形成的“服务模式”也没有转变,没有形成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服务意识和行为模式。在作政府服务决策时不能深入群众,进行需求分析,提供的服务也不考虑政府顾客——公众的需求和期望,形成华而不实、浮夸的工作作风,缺乏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

(3)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出现偏差。由于工作人员的个人理解能力、工作能力有限,使实际执行的服务质量与管理者所制定的服务标准不一致,出现政府服务的提供不符合事先所设定的标准,或出现工作人员对服务标准有不同理解,甚至不赞成、不执行这些标准。

(4)高层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政府行政森严的层级制,高层管理者通常都重视政策的制定,然后交给下属去干,而忽视它的执行结果,这符合传统行政模式只注重过程而忽视结果的观念。另一方面这种层级制引起的渠道不通畅、上下级人员的信息传递阻塞、迟缓或者失灵,使高层管理者很难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真实情况,导致重视不够。

(5)政府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政府工作人员的来源和选用上,存在不足,致使现有的工作人员队伍存在素质差异。然而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桶的容量大少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出现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政府服务标准执行力差和工作效率低下。

(6)行业不正之风的存在。在政府部门长期形成“政府管理就是审批,就是收费,就是处罚”的管制思想,“官本位”意识在许多政府部门尚有广阔的市场,使政府工作人员有一定的优越感,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7)监督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现行的行政机制致使政府和监督机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常会出现两套班子,一套人马,监督机构形同虚设,很难独立行使监督职能。

(8)政府工作人员形象差。政府以往有故意夸大承诺承诺太多,或过度承诺的倾向,使承诺无法兑现,公众对其产生不信任感或失望。长期以来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仍然存在,不关心公众、不尊重公众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导致政府失信,政府工作人员形象差。

三、加强对人的控制措施

(1)改变落后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在推进我国政府服务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政府工作人员观念的转变,让他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接受服务质量观念,促进观念的转变,接受以绩效、效果、公共责任以及分权等为特征的新的行政模式和以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服务思想。也要转变公务员中所谓的“为民做主”的观念,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对政府服务人员进行政治理论知识、行政专业知识、实际技能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培养和训练,以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百姓的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及时更新政府一线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服务技能,规范服务行为,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3)树立敬业精神,提供公众满意的政府服务。要在政府服务人员中树立“做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服务好坏并不取决于服务提供者一方,而是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才是服务质量的最重要衡量标准。政府服务也不例外,要兢兢业业,致力于公众满意,使政府服务不打折扣。

(4)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政府服务队伍。政府服务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还要有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在选人用人上,一定要严格选拔,严格按照公务员招用制度选人用人,完善考核测评机制。

(5)加强内部沟通,使政令畅通。政府部门内部应该通过内部营销,向工作人员促销组织政策和组织本身,让服务人员理解组织目标、组织政策,支持政府服务文化,使其能够以营销意识参与服务,履行政府服务标准,实现内部沟通,避免政出多门、信息失真等现象。并鼓舞人员士气,营造出和谐向上的服务文化,最终促进政府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对公众期望达成统一认识。

(6)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要建立全过程的监督,这里的监督不仅是对服务提供者的监督,还包括对现有服务标准、服务规范、服务计划、服务制度、服务机制等执行状况的全面监督。给政府服务人员以无形的压力,督促其树立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能够从一线服务中直接发现问题与不足,及时进行改进,以提高政府服务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7)践行承诺,树立良好政府形象。政府对公众的服务承诺要保证切合实际,适度而为,增强承诺的真实性和可兑现性,避免过度承诺或承诺太多。只有合理的服务承诺,才有利于增强政府的亲和力,促成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信任与沟通、服务与合作的融洽的关系。对在职公务员要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的培训,规范公务员言语仪表,全面提升公务员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肖陆军.论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构[J].宁厦社会科学.2008(7)

[2]吴卫东.关于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管理的思考 [J].改革研究.2007(4)

[3]魏想明.服务质量差距分析及改进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5(4):23~24

上一篇:在抗震救灾捐款动员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