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见习期工作计划

2024-11-08

小学教师见习期工作计划(精选8篇)

1.小学教师见习期工作计划 篇一

2022-2023学年小学新教师见习期培训工作计划范文

依据市老师连续训练有关文件规定及马尾区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新老师在上岗执教第一年的试用期期间必需完成120学时的理论和实践培训,经区老师进修学校和任职学校的考核后,达到合格以上成果方可正式录用。为了关心新老师尽快适应角色转换,成长为一名具有高尚道德素养、新课改训练观念、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的合格老师,我校对林晨、柯颖老师特制定如下培训方案:

一、培训对象

xx年年9月新安排到我校的林晨、柯颖老师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使林晨、柯颖老师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适应训练教学环境,熟识老师常规工作,增加工作信念。

2.使林晨、柯颖老师进一步巩固专业学问,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喜爱训练教学工作,喜爱学生,增加事业心和责任感。

3.引导林晨、柯颖老师熟识大纲及教材,熟识班级管理工作,尽快提高训练教学技巧与力量。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1、培训内容:

(1)、对林晨、柯颖老师进行训练政策法规、现代训练理论与训练改革进展动态、老师职业道德修养及班主任工作、学校生心理健康训练、如何听评课、进行训练教学反思、学习争论关于新课改精神在训练教学实际中的体会等。

(2)、要求林晨、柯颖老师必需在我校完成上级要求的教学实践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a、听课不少于30节。要求仔细写听课记录及收获、体会。

b、本人对林晨老师的班级管理进行辅导,同时对课堂教学常规进行指导并写出评析意见。c、课堂教学的两次考核课,上学期支配一次教研组的汇报课,下学期支配一次校级公开课,并对林晨柯颖老师两个学期的教案、听课记录、考核课等评定成果。d、学年末撰写训练或教学论文一篇。

2、培训形式:结合学校课题讨论,课前辅导课后跟踪;校本培训,四、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我校要把对新老师的培育做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使新老师成为学校可持续进展的师资来源。要细心为新老师选配指导老师,并要求他们签订师徒合同;新老师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尽快熟识全学年的学科教材和教法,并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新课改理念。

3、我校培训工作的领导要定期检查新老师各项培训任务(教案、听课、班队管理、集中培训、公开课、培训活动等)的完成状况。特殊对“指导老师指导新老师”这一最直接、最重要环节进行重点把关和督促,要求指导老师平常对新老师思想上要关怀关心、业务上要传.帮.带,做到听、看、辅、帮一条龙。

4、我校组织评估新老师课堂教学的两次考核课(上学期支配一次教研组的汇报课,下学期支配一次校级公开课),并对新老师两个学期的教案、听课记录、考核课等评定成果。

5、对于新老师培训我校要制定培训工作学年方案和总结、指导老师的工作小结、新老师自我培训小结、新老师训练教学的培训成果等材料,五、师徒支配

林晨老师由黄锦栋老师带

柯颖老师由薛可熙老师带

六、学校培训工作支配

1、xx年年11月---XX年4月份完成校本培训20学时。

2、xx年年9月--XX年5月完成教学综合实践活动60学时。

3、xx年年11月份至XX年4月份培训处对新老师进行听课活动,了解新老师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状况。

4、XX年5月份至6月份上旬由学区组织对两位新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考核。

2.小学教师见习期工作计划 篇二

普遍看来,在从师范毕业生转型成为正式教师的过程中,准教师们需要经历多方面的转变,而往往这种转变是通过教育见习来实现的。教育见习对于师范生的培养和新教师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综观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我国在实践过程中虽然也提出了进入教师行业的人员需要经历一年的见习期,然后转为正式教师,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导致了这只是一种时间上的过渡。

为了能保证教育见习内容的质量,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构建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见习教师培训模式;其二是要充分思考见习教师的职业发展特征和独特成长需要,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见习教师培养策略。近年来,虹口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院密切结合本区实际情况,针对见习教师培训工作,在制订方案、组织协调、实施指导、管理保障与质量监督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见习教师培训的丰富经验。本文将以此为样本,探索基于职业生涯特征的见习教师培训策略。

一、现实震撼——明确见习教师培训需求

维曼提出了“现实震撼”的概念:当教师第一次完成教学任务时,“严酷和粗鲁的现实课堂生活使教师培训中形成的教育理想崩溃”,他们发现现实和理想期望之间的落差之大,是戏剧性的甚至是创伤性的,这使得见习教师产生严重的情感幻灭,使得他们不能把自己学到的教学技能用到课堂上。同时,这项研究表明,对于新入职的见习教师来说,生涯发展的困惑来自多个方面,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是教育教学的技巧。这样的研究,在揭示见习教师成长困境的同时,也蕴涵了变革见习教师培训的空间。

立足于见习教师入职之初常见的困扰,我们对区内的五百多位新教师就教师培训问题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新教师对于培训的渴望,更多集中在实践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培训能够尽快地掌握教学技巧,胜任岗位工作。国外的经验表明,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师的个人需求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是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样,在笔者看来,基于见习教师“现实震撼”的各种表现及其对于教师培训的独特要求,设计相应的培训思路,才是真正提升见习教师培训有效性的首要策略。

二、心理调适——细化见习教师培训目标

对于见习教师来说,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初,除了对于教育教学技能的需求之外,他们还面临着专业成长的心理困境。由于心理成熟度和社会成熟度尚未完善,社会阅历较浅,工作经验不丰富,情绪波动大,再加上面临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重建以及工作的不适应等,见习教师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或障碍,造成见习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模糊定位和角色扮演过程中的种种冲突。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要通过培训成长为怎样的教师,不知道怎样的形象是适应岗位要求的形象,不知道应该怎样获取领导、同事和学生的信任,不知道怎样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区在培训见习教师的过程中,细化培训目标,将相对宏观的教师培训目标分割为“知道规范、践行规范、达成规范”三个递进层次。“知道规范”主要是帮助见习教师完成角色体验与经验积累,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做学生工作、担任班主任、参与学校教研活动等每一项工作的基本程序、职责与行为规范。“践行规范”主要是组织见习教师浸润在一些教学与教研比较规范、指导与带教力量较强、教学质量较高的优秀学科教学团队中,由专门指导教师带教,在见习的过程中践行规范,切实增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能力。“达成规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基本实现见习教师教学、教研与班主任等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提升见习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水平,促使他们能够初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新教师。培训目标的细化,让见习教师明确自己通过一年的培训要达到怎样的发展,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让见习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树立起职业适应和专业发展的自信心,克服见习教师专业成长的畏惧心理,从而化解见习教师容易出现的心理危机。

三、满足需要——丰富见习教师培训内容

见习教师具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第一,见习教师面临着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与适应问题;第二,见习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特点与职业要求的认识模糊,不能充分依照职业要求从事职业活动;第三,由于职业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或对现实的不了解,见习教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与危机,心理压力较大。面对这些问题,见习教师的培训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帮助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增强职业认同感,需对见习教师进行有关职业角色转换及角色扮演方面的培训。例如,通过参观或课堂观摩等形式,使见习教师了解作为一名教师其职业生活的基本情况。第二,加强见习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培训。一套比较完备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应当确立教师从事教师专业所信奉的职业理想,阐明教师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确定其所应履行的道德规则。其中核心是从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到道德规则,它们从高到低分别构成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层次体系。第三,营造良好氛围,实施人文关怀,帮助教师缓解心理危机,增进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坚定教师的从教信念。见习教师的培训,要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目标,最为首要的是要设置丰富的培训内容。为此,我区设计了涵盖五大领域的培训内容。

师德教育:以专题培训活动为载体,有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提升两个专题,对见习教师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礼仪修身与职业认同等方面的培训。

育德能力培养:包括学科德育、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规范及教育心理培训,培养见习教师学科德育渗透能力与班主任工作能力,要求所有见习教师担任副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学习成长的心理规律,以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动机。

教学技能培训:包括教育教学常规训练、新课程教材教法、教学基本功、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等内容,培训见习教师的基本职业技术与能力。

教育理论研修:向见习教师推荐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书籍,要求见习教师对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等相关理论进行自主研修,养成其教育科研与反思意识。

综合素养培训:开展三笔字培训、口头能力表达培训、案例反思撰写培训和现代教学技术培训,促使见习教师自身的基本功知识内化为实际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四、实现成长——拓展见习教师培训方式

见习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从见习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入手,在满足见习教师成长需要的基础上,设计多元化的见习教师培训方式。我区的见习教师培训,正是立足于这样的理念,努力拓宽见习教师培训渠道,实现见习教师专业成长。

(一)集中培训:提升见习教师的理论水平

长期以来,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分别以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的身份相对独立地存在,这样的割裂状态,直接导致了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了克服这样的弊端,我们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强化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对于见习教师来说,理论教育主要集中于德育领域和学科教学领域,根据这些领域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规律,我区主要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以切实提升见习教师培训的效率。培训内容涉及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素养提升、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结业考核、教育教学常规、教学基本功等。

(二)基地学校:提升见习教师的实践能力

见习教师培训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培训基地建设的缺乏。我区针对这样的状况,结合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际和见习教师学科分布情况,确立了10所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作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基地学校。在基地学校,每位见习教师都有一位学科指导教师与班主任工作指导教师。基地学校指导教师是见习教师基地校培训的直接责任人,需全面关注见习教师职初成长,言传身教,悉心指导。为合理安排基地校的带教培训任务,优化区内带教资源的配置,师训处专门设计《虹口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学科带教调查》,要求各基地学校列明优势学科及该学科可带教教师的姓名,全面了解区内基地学校的学科特点及带教师资。作为见习教师培训的主要阵地,基地学校主要对见习教师进行分学段学科、育德能力培训。各基地学校确定培训对象后,需在组织培训前事先制订培训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培训专题或课程名称、培训负责教师、参加培训人数、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经费预算、教材或讲义等。基地学校的培训方案经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及专家审核通过后实施。为确保基地学校培训方案的真正落地与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我区建立了例会、巡视、督导等相关制度,加强对基地校培训的指导、管理与监督力度。

与集中培训有所区别,基地学校的培训主要指向见习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做法。

1. 侧重于见习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打破传统“一对一”师徒带教的培训模式,学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共同参与,教研组、备课组直接介入,充分体现出问题导向、团队合作的培训特点。例如,有的学校采用“同伴互助”的培训模式,指导教师在与见习教师进行一对一培训的同时,同一教研组分享指导内容,或轮流对见习教师进行小组式学科集体指导。

2. 注重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提升见习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一方面,基地学校对学校已有的优质课程资源进行再设计,使之成为适应见习教师需求的规范化培训课程;另一方面,基地学校根据自身条件与能力,进行规范化培训专门课程的开发。如有的学校以学校论坛视频和校本教材作为培训课程的教材之一,帮助见习教师深刻理解学校的文化内涵,将学校“求真”精神寓于教育教学行为之中,使见习教师成为具有智慧、仁爱、感恩、责任、正直、勤奋等品格的优秀教师,同时也让见习教师从一个侧面了解上海教育的发展历程。

3. 通过学校资源的整合将见习教师培训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融为一体,既有效保证了见习教师培训的质量,也消除了见习教师培训对学校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有的幼儿园建立了公共资源库,充分发挥基地园和聘任园、总园和分园、12名带教教师、培训和日常工作的资源,全方位地为见习教师提供一个宽广的学习平台,特别利用幼儿园开放活动的平台,让见习教师见识更多教师的风采和高质量的示范活动。

4. 通过对培训人员的培训,切实提升教师培训者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从源头上确保见习教师培训的质量。如有的学校采取“捆绑运作”方式,将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在职教师的校本研修结合起来。针对见习教师最想知道的32个“怎么办”,在设计校本培训“师德素养课程”模块中的“职业理想与道德”课程时,要求所有教师选择一个“怎么办”写“我的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感悟给见习教师解惑,以此作为该课程学习的作业要求,完成后给予学分。学校在筛选的基础上成立“教师宣讲团”,为见习教师开设微讲座,这一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见习教师受益,而且对专长教师而言也是一次自我提高。

(三)考核制度:保障见习教师的培训质量

科学的评价制度是培训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为了使得见习教师的培训落到实处,保证规范化培训的质量与成效,我区制定了相应的考核程序及办法,建立了自评与互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3.德国职业院校见习教师的培养 篇三

企业有全职和兼职两种培训师。比如,戴姆勒奔驰公司采用全职培训师(其工作性质就是培训);再如,一些建筑公司采用兼职培训师(既带徒弟,也有其他工作)。小企业培训师的资质必须是师傅。对“师傅”的培训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专业实践,第二部分是专业理论培训,第三部分是企业经济学培训,第四部分是企业教育学培训。大企业培训师的资质是专业资质和企业教育学资质,小企业和大企业培训师的培训区别在于专业培训(120课时左右)。

巴符州职业学校教师的类型有学术型和技术型两种教师,其培训由州教育部负责,而企业培训师的培训由国家实施。

有培训资格的企业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具有符合培训的硬件条件;第二,有足够的专业人员;第三,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师,见图1。

企业培训框架中对企业教育学的内容,国家有明确的规定,比如,教师应掌握的包括:监控企业经济学、培训计划、如何实施培训内容、培训结束的考核等。

企业找到一个学徒,签订职业教育合同,合同范本及说明包括了职业教育期限、地点、甲方和乙方义务、薪酬及其他福利、职业教育时间及假期、合同的终止、企业说明、争议处理、完成地点等条款。甲方是企业,乙方是学生,不到18岁的学生必须有父母签字。职业学校和企业两方同时做计划,并相互邀请对方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比如,西门子公司,就会请职业学校的教师来商讨培训计划如何做,这关系到企业后续员工的来源。如果培训做不好,就招不到企业的学徒,就会出现员工不足,这也是企业做好职业培训的源动力。

德国各层面的教师培训组织情况

州层面培训的组织:在艾斯林根教师培训学校,5~7人会组成一个专业的培训专家组(ZAG),即专项工作委员会。这个组的成员是高级专家。从校长、企业了解、收集到培训需求,确定各自领域的培训内容及课程(未来一年的)。比如,8个培训科目,每个培训科目都有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找培训师(来自学校、企业),每周2.5天一个培训科目,历时1年。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者会组织一个对培训效果、建议的教学评价问卷。

区域层面的培训组织:见习学校里的继续教育面向区域需求,每个区域只面对区域短期的培训计划,2~3个月,每周1天。重点是教学法和教育学,培训结束后也要通过问卷了解情况,调查还希望组织何种培训,根据教师参加培训的愿望来确定未来开设什么培训项目。

学校层面的培训组织:除了州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培训外,第三级是学校的培训,由学校制定培训项目。

德国教师的成长通道

教师通过国考,就成为一个公务员——教学顾问(Studienrat)。这名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联系企业,2~5年后申请并经校长评价成为高级教学顾问(Oberstuchenrat);之后,他承担更多的其他工作,如一些学校展出活动,5年左右他就可以成长为一位教学主任——教研室或系主任(Studiendirehtor),这需要由地方政府委员会评价,这之后就要承担管理教师的工作了;如果再经过5~10年积极工作并且校长退休有空位置时,就可以申请为高级教学主任——校长级别(Oberstudiendirehtor),这需要由州政府教育部门评议委员会决定。每个级别的位置都有数量限制,需要申请和评价。

德国职业学校见习教师的培养过程

Elisabeth Siegmund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德国职业学校见习教师的培养过程。来培训的见习教师有三种结构:一是来自于大学,只有专业背景,没有接受过教育学的培训;二是在大学里已经准备好从事职业教育,学了一些教育学;三是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学了一点教育学知识,准备去文理高中任教的教师。

见习教师第一个阶段都要在教师进修学院学习,来这里的学生情况不一样,(各个高校、各个地方、处在实习的时期、来的专业也不同,都参加了第一次国考即大学的毕业考取硕士),所以集中4周的学习。4周的集中培训目的是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通过统一培训达到初步一致。这4周的培训方式是综合性的,各种教育方式都有。

这4周培训内容共包括十个方面:综合性信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专业教学法、学校的法律事务和组织结构、职业的愿景、基础教学法的训练、Moodle信息平台的应用、学生个性化发展、教育学诊断、给学生提供咨询的能力。

接下来有两个阶段的学习。第一阶段是半年,2天在职业学校见习,3天在见习教师进修学院学习,职业学校培训师要两次听培训学生的授课。先是开展45小时的第一专业独立授课(如企业经济学),再开展45小时的第二专业独立授课(如英语),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第三、四个45小时是听任教多年的教师授课。

第二阶段是一年,每半年一个成绩单,培训师要听培训生2次课。在第一个半年里,在见习教师进修学院被听一次课;第二个半年里,在学校里完成每周10~12学时的授课,会被听课一次。培训师将听课的优劣处反馈给职业学校校长。

培训学时分布: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78/120);学校法律、组织管理(24/30);教学法(102/125);补充讲座(72,可选修)。

见习教师18个月的大致安排是第一阶段3天在进修学院,2天在受聘学校,第二阶段1天在进修学院,4天在职业学校。

国家再次组织考试:写一个教学分析案例,撰写企业经济学论文。完成学校组织和法律法规方面的考试SR/SO;口试30分钟,权重1.0。LP1-LP3三次试讲,每次45分钟,依据学生的两个专业来决定,如果学的是企业经济,试讲一次,英语2次。听试讲的有培训师,考试委员会,还有各方专家。

各项考试的权重:比如,学校法律1,论文1.5,教育心理学1,三次试讲4.5,专业教学法2,校长评价3,共13分。

每个考试模块都只有1次补考机会,如果考不过国考,全德国都不会提供教师的资格,实际上就是认为不适合从事这个职业。

在第一阶段,如有的教师觉得自己讲得不太好,可以推迟,如果再不好,就要考虑适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了。

见习教师一年半培训期间每月有900~1000欧元收入。见习教师培训后去学校当教师前是分配形式,在见习期间等同公务员。国考通过后,有2年试用期,供职的学校校长评判。如果试用期不合格,同样被认为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

通过考察与互动,我们从微观层面掌握了德国职业院校教师在正式成为教师前的18个月周密的培养和考核过程,培养了教师诸多能力,考核也以实操(讲课)为主,为这些准教师正式走上讲堂提供了一个非常规范和系统的培养平台。我国在新教师的培养上,从国家层面进行的培训内容有教育理论学习,学习内容基本在12~15天左右,考核主要是笔试,其他的培训基本都是各个院校进行组织,有的组织得比较具体、有针对性,有的离能力需求有一定距离。德国对准教师的培养模式、培养内容、考核评价机制值得我国政府和学校借鉴。

4.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 篇四

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

工作上,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踏实肯干。担任校团委副书记期间,工作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岗位承担的工作量和工作任务。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工作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学态度端正,治学严谨。一年来能坚持听课,虚心向老教师、有经验的同事学习,花大量精力钻研化学问题,促进自己的专业成才。平时能细心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学情,尽心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讲授清晰、表达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疑点处理恰当,课堂设计合理,节奏适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发散学生思维,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加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课后能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积极反思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因材施教。在县、校优质课比赛中均荣获一等奖,得到了学校老师的好评。生活上,我热情真诚,乐于助人,与同事和睦相处,团结共进;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关系融洽,学生满意率高。

5.小学语文教师见习期工作总结 篇五

一、师德表现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同时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行,学生极易照样接受,很少去鉴别,因而,我本着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认识到必须要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如果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学生这样做,自己却那样做,只能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我坚信拥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样作用。

二、教育教学情况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指导教师和教导处领导的指导下,我注重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掌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课后还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这一年中总共开设了5节公开课,均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肯定。

3、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特别是我尽力做好了学困生的课后辅导工作,其中两位学生,都在这一年中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明显改善。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特长发展,曾辅导学生在书法、征文比赛中获奖。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指导教师和备课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的上下两个学期听课总数都为三十多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不仅如此,还抓住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市级区级的教学活动都有参与。

5.教学质量有保障。在我任教本班语文课一年来,班级学生在每一次教学质量调研中的表现都能稳中有升,后进生的比例也在逐渐变小。

三、班主任工作情况

班主任工作是细小琐碎的,初任班主任的我在班主任工作的道路上,拼命学习着、尝试着。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努力改进着自己的工作:

首先,我在开学初就制定切实有效的班规,培养班委自主管理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早课、课间谈话和班会课,了解班级情况和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和解决问题。其次,还注意关怀后进生、行为偏差生。对于他们,我拿出了极大的耐心,通过家访和谈话等形式逐步使他们有所转变。再者,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头,因此,常规管理我也常抓不懈,及时教育学生规范日常行为。另外,我平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与学生谈心,家访等各种手段,排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除此以外,组织学生参与各样的活动也是班主任分内之事,活动期间,我便密切关注学校的各项安排,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在今年还参加了“中国小学教育学······研修班”,从中获益不少。

现在我班班级情况稳定,学习气氛浓厚,同学互帮互助,在各项活动中表现较佳,在这一年中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如·······比赛三等奖等。相信我班已经逐步在向着一个既有着严格的制度,又充满团结向上风气的集体靠拢。

当然,在一年的工作中,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班主任工作,我都觉得自己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够严格;与家长间的沟通缺乏有效的方法;缺乏班级管理的技巧和艺术;花在教科研上的功夫不够,因此教科研成果较少等。

6.教师见习期工作总结 篇六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梦想,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神圣的讲台。回首这三年的工作实践,我想的最多的是感谢。作为一名新上岗的教师,对学校为我提供展示的平台表示感谢,对同事对我的帮助表示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学生给我带来的工作的快乐。

在这三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钟爱的教育事业,倾注于每一个学生上,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下面我对这三年的工作做一下总结,以便为新学期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师德修养。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立身立教之本,在这三年里,我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负家长和学生。这三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业务学习。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育理念,并将所学新理念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我还认真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尽一切可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向着优秀教师去发展。

2、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备好课再上讲台。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新教师来说更是这样。一开始每备一篇新课时,我最苦恼的就是如何寻找备课的思路。于是,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对照章节学习要求,找出重难点,并把各个知识点列出来按重要程度排列,进而组织、安排上课的思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除了准备课本上要求的内容外,还尽量多收集一些有趣的课外资料作为补充,提高学生的听课的兴趣。

(2)重视课堂45分钟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充实,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活泼,并且每天都以愉悦、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舒适的氛围。在讲课过程中,我尤其注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营造对话的课堂,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我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关注

学”,发展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3)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不歧视、冷淡,尽最大限度保护他们学习自尊心和求知兴趣。有时在课堂上,我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学习和领会。这一年来,各种公开课、汇报课,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抽空去观摩,做好笔记,并及时反思,认真实践。

三、课余自觉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毫无经验的新教师,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认真做好笔记,并在会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反思、写出心得体会。在工作之余,我自学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此外,我广泛涉猎各类有关教育的书籍,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

好了准备。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我明白,惟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3、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4、加强遵规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5、继续更新观念,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

7.小学教师见习期工作计划 篇七

关键词: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新教师

从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情况来看, 一个合格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应包括三个阶段:入职前的专业学习、入职教育、在职教育。其中入职教育即见习期的教师教育, 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始实践阶段, 也是教师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 严把教师入口关”。随着新教师入职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成为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当前, 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见习教师培训制度, 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规定进入教师行业的人员需要经历一年的见习期才能转为正式教师, 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和实际内容的支撑, 此规定往往流于形式。上海市对见习教师培训制度的探索和创新正填补了我国教师入职教育的这一空缺。

一、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推进过程

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优质、高位、均衡发展的核心力量。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 (以下简称“规范化培训”) 体现着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优质化建设的创新思路。上海市的规范化培训是在区县教师进修学院指导下, 由市、区两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培训学校) 、培训基地及聘任学校共同承担, 针对师范院校或其他高等院校毕业后获得相应学历并通过审查和考核程序进入学校教育系统首次任教的人员, 时间为一年;旨在新教师入职伊始就赋予他们优秀教师的基本标准和核心能力, 让其在从合格到胜任的过程中实现高起点的跨越。

(一) 四区试点阶段

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 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率先在普陀、长宁、徐汇和奉贤4个试点区的60多所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展开。首批共570位学员, 其中非师范学员比例达44%, 分别配备来自基地学校、带教团队、区域行政部门的667名指导教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德育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四大领域的18个要点, 范围广、内容多, 涉及新教师从“见习”走向“胜任”的方方面面。四区试点的顺利完成为进一步形成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培训制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二) 全面试行阶段

2012年4月11日, 上海市中小学 (幼儿园)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启动大会在晋元高级中学举行, 标志着“上海市中小学 (幼儿园)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进入了制度化建设的轨道, 并将作为一项教师培养制度在全市各区县全面推行。一年多来, 全市114所市级学校获得了“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称号, 几百个区级基地, 几千名导师, 上万名学员, 从自身实际出发, 依据教师成长规律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丰富而鲜活的培训特色。

二、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特色内容

(一) 基于规范

基于规范是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特色。作为一项教师培养制度的探索和改革,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汇集教师教育专家的智慧和四区试点的经验, 先后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 (幼儿园)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意见 (试行) 》《进一步推进上海市中小学 (幼儿园)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意见 (试行) 》《上海市中小学 (幼儿园)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表》《〈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发放办法》等14个文件, 使得培训有规章可循、有范据可依, 有合适的内容、时间和场所, 有推进的机制, 确保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合理性。

上海市见习教师培训把“规范化”作为确保培训实施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的前提, 强化培训场所、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的规范化。 (1) 培训场所的规范化。参与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培训学校或基地学校都是经过层层审核和评估甄选出的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优秀学校。以杨浦区为例, 2012年5月, 杨浦区教育局在全区开展了“杨浦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校”创建工作, 全区40多家单位积极申报, 区教育局从规划队伍创建、提升专业素养、引领教师培训、发挥示范效应等方面进行审核和评估, 最终命名了27所基地学校, 这为杨浦区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将见习教师分配于固定的优秀基地学校中, 让其身临其境地浸润于优秀学校的文化和管理之中, 充分领略优秀教师独特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艺术, 有助于切实提升培训的效果, 缩短其成长周期。 (2) 培训内容的规范化。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课程内容是专家学者们依据见习教师自身发展需求, 借鉴、优化、整合优秀教师成长经验研制而来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德育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四大领域。各区在实际培训实施中, 基于规范化的课程任务驱动, 创造性地制定了多样化、针对性的具体培训课程和授课形式。例如:虹口区X基地小学对应“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开设了基于“了解专业基础知识, 学会专业基本技能”为价值取向的“学科基本功课程”, 采取“讲练结合”的授课形式。对应“班级工作及德育体验”开设了“基于问题解决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案例培训课程”, 采取“演—思—习”的授课形式, 即情景模拟, 提示问题;小组合作, 讨论问题;提炼操作, 解决问题。可见, 规范化的培训内容为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的具体制定框定了方向, 从而避免了培训内容的随意性、盲目性和形式化。 (3) 培训时间的规范化。保障培训时间是提升培训效果的基础条件之一。根据《上海市中小学 (幼儿园) 见习教师规划化培训指导意见 (试行) 》的规定,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为一年, 其中在培训学校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的时间应在50%以上。这一时间上的规定为见习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浸润时间。

(二) 团队带教

以往的新教师入职培训通常以师徒带教的形式进行, 通过师徒间的口耳相传、简单模仿等方式具体展开, 比较考验新教师的观察力与领悟力, 使新教师囿于狭小的空间中摸索前行。规划化培训打破了这一传统, 实行导师团带教模式, 即把见习教师看作是发展的个体, 配以专业的导师团队组成的指导实践共同体, 引领其快速、高效成长。在系统推进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 基地学校从不同维度出发为见习教师配备了学科引领导师、学科践行导师、班级管理指导教师等, 这种“名师领衔、骨干带教、团组合作”的工作模式, 确保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其中, 杨浦区教育局为见习教师聘请了137位学科带教导师和132位班主任带教教师, 包括特级教师1人、区学科带头人33人、区骨干教师75人、教研员8人、“双名”培养对象3人。在这样一支最优秀的导师团的精心指导下, 每一位见习教师在应知应会方面都能得到规范化、标准化的定位和培养。浦东新区教育局要求聘任学校也为见习教师配备两名中级以上职称、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带教导师。其中一名导师负责班主任带教, 另一名导师负责课堂教学带教, 以确保见习教师在本校岗位的适应和文化认同, 督促见习教师更好地完成规范化培训。这样, 基地学校与聘任学校强强联合的导师团队使见习教师获得了全方位的指导, 便于其在吸纳众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三) 浸润培训

浸润式培训是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突出特色。让见习教师浸润于优秀的教育教学团队和学校文化之中, 耳濡目染优质的教育理念和精湛的教育艺术, 有助于促进见习教师的快速成长。《上海市中小学 (幼儿园) 见习教师规划化培训指导意见 (试行) 》规定见习教师在培训学校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的时间应在50%以上, 实质上是要求见习教师接受充分的浸润式培训。一方面, 让见习教师浸润于优秀的教育教学团队之中, 把见习教师置于优秀教师所组成的指导实践共同体中, 使其充分学习多元、多维教育教学行为规范, 提升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让见习教师浸润于优秀的基地学校文化之中。让见习期教师通过了解优秀学校的办学历史、学校理念, 感受教育教学氛围等加快其对教师职业和个人社会角色的认同;浸润于学校优质的教育理想追求之中, 让见习教师深入地认知教育事业, 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浸润于充满教育艺术的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文化之中, 让见习教师深刻体验教育艺术的内涵和魅力。

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宝山区的S小学, 始终秉持的核心理念就是引领见习教师在基地学校的文化浸润中成长。作为一所百年老校, 学校多年来进行人格教育、德育浸润、艺友制等研究, 形成了厚重、向上的校园文化和以师爱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基于独特的优质教育追求, S小学给予见习教师的是“培育”和“引领”, 而非简单意义上的“培训”, 即参与、实践、研讨、思考四位一体的文化浸润式“培育”。基地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论坛沙龙、少先队现场会、影子校长工程等, 对见习教师实行全面开放。同时积极发挥青年骨干教师对见习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共同研讨中培养见习教师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这些活动让见习教师切实体会基地学校的学校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教研文化、校园节日文化等, 拓宽了见习教师的教育视野, 利于使其入职初期就树立和笃定远大的教育理想。

三、基础教育阶段见习教师培训的启示

上海市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从四区试点到全面试行, 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成效。调查结果显示, 通过规范化培训, 见习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度为8.65, 认同度为8.49 (总分为10) 。表明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对见习教师了解教师职业、树立教育理想是有帮助的。同时, 培训在促进见习教师的教材熟悉度、驾驭课堂熟练度、班主任工作熟悉度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实效。可见, 以基于规范、团队带教、浸润培训为特色的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创新, 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见习教师培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 基于规范利于培训实效最大化

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让见习教师入职的第一步迈正、走稳, 因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制度保障、机制协调和培训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化的顶层设计。规范培训场所、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是克服以往新教师入职培训随意性、盲目性和形式化的关键, 更是确保培训效能最大化的有效机制。因此, 基于规范的制度保障、协调机制、培训内容、培训实施等的构建是确保基础教育阶段见习教师培训实效最大化的有效策略。

(二) 团队带教引领见习教师快速、多元专业成长

团队带教是对以往师徒带教形式的突破和创新。基于专家智囊团带教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具有针对性, 更加专业、系统, 更贴近见习教师专业多元、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 基础教育阶段的见习教师培训应采取团队带教模式, 充分集中名优教师的力量为新教师搭建有效专业发展的平台, 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师资水平的高位和优质发展。

(三) 发挥优秀学校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8.小学教师见习期工作计划 篇八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问题;建议

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前一直接受学校教育,普遍缺乏工作经验,通过就业见习可以使他们初步的了解社会,了解一些职业的具体工作,积累一些相关的工作经验,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现阶段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上面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效,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见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见习政策层面不够完善

现阶段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重要性,也已经出台了很多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政策,但部分政策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落实,而且每个人的补贴标准还存在地区差异,使得就业见习补贴从资金源头得不到保障,急需制定统一规范的政策。

2.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岗位较少,提升空间较低

由于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大部分的用人单位并不想招收高校毕业生,认为高校毕业生会占用自己公司的名额并且没有太大的价值,这样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工作岗位较少,即使有些用人单位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的岗位,也是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只是帮忙打杂,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见习的岗位提升空间较低。

3.高校毕业生流动性较大,不方便组织就业见习

高校的毕业生大多来自天南地北不同的省份,毕业后可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样就会流动性非常大,不方便组织管理。而且由于各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情况的了解也比较少,导致无法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就业见习岗位,再加上学生的就业见习情况反馈不到位,限制后续见习工作的展开。

4.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见习不够重视

由于很多高校对学生的毕业工作指导不够全面,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不够,没有详细的职业规划,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就业见习的重要性。所以,在该就业见习的时候积极性不高,没有参与到就业见习中来。

二、更好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建议

1.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全过程的管理

要想更好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就要加强对就业见习全过程的管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过程中制定统一的申报条件,具体操作流程和补贴标准,高校毕业生如果符合申报条件就按照统一规范的流程申请就业见习即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具体的表格统计,例如见习单位的岗位需求表,高校毕业生的见习申请表和见习补助表等,同时加强后续考勤管理,时刻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情况。

2.加强见习基地的建设,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岗位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保障高校毕业生可以有就业见习的岗位。因此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对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的企业奖励,来大力动员相关的用人单位积极的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并且要保证这个岗位的适合程度。另外,要组织见习学生积极融入见习单位的培训中去,通过上岗前培训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同时,在选择见习岗位时不要仅仅关注该企业的发展情况,而是要具体考虑该岗位的可提升空间,是否可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使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

3.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上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能否有效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首先政府需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相关措施,并且要将补贴落实到位。另外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资金的投入,并且将各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各项资金都能够用到实处。同时,每个地区都需要根据自己当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严格的经费支出标准以及经费支出程序,并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资金能够真正的落实到见习经费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按时的拿到就业见习资金,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顺利展开。

4.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的宣传,畅通信息渠道

就业见习信息的畅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就业见习信息的畅通可以使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有效的对接,即用人单位知道哪里有毕业生,毕业生知道哪里有见习岗位。因此,需要增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的宣传,例如可以在网上、电视上、报纸上发布各种见习公告,让还没有就业的毕业生了解到哪里有需求,并且可以及时去补充。另外,还可以经常性召开各种招聘会吸引企业和毕业生都来这里进行双向选择。同时,当地还需要详细的了解高校毕业生的见习情况,给予还没有见习的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咨询指导服务,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快速的找到合适的有提升空间的见习岗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情况关系着高校毕业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投入,采取有效的途径更好的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使每个高校毕业生都能在见习岗位提升自己,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艳琴.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2014,8(3):215-216.

[2]王锦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14,7(13):19-19.

上一篇:医学影像毕业考试题下一篇:怎么防止青春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