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成长的阶梯

2024-08-21

自律是成长的阶梯(共12篇)

1.自律是成长的阶梯 篇一

学习是人生永恒的课题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

----浅析营销人员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两千年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的治世名言,两千多年以来,不知有多少志士伟人奋发于此,拼搏向上。

营销人员每天工作很忙,但学习不可缺。很多销售工作者也经常学习,但并不一定会学习。比如,有的人学习很刻苦,一有时间就抱起书本读,但读书没有方向、没有重点;有的人听课很认真、笔记很工整,但没有思考、没有感悟;也有的人对上级指定的学习篇目和内容能够做到认真学、用心记、但不会应用等等。由此可见,学习仅有热情、只知刻苦是不够的,还应当善于学习,也就是学会学习。这就需要强调如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

一、为什么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否则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必须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能抓住好的机遇,才能胜任更重要的岗位,才能为公司发展奉献更多的青春热血。这就是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从现在起就要树立良好的危机意识,增强紧迫感,储备充足的能量,不断超越自我。储备能量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

二、学习什么

学习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在当今时代知识和信息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新形势下,应当懂得为什么而学习,知道自己最该学的是什么。作为一名营销人员,要学习有关产品的知识(性能、工艺、优缺点);同行业竞争情况,市场容量、需求特点;有关本产品、本行业的销售技巧;市场规划布局、沟通、法律、物流等知识;学习、接受行业外的其它知识,就像文艺、体育、政治等等都应不断汲取;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学习的重点不一样。但是一定要思考,我要学习什么,要请领导、有经验的同事朋友一起帮你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然后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同时,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自身知识结构的实际状况,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抓紧补什么,工作中需要什么就学好什么,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怎么学习

1、学习与工作任务相结合。许多知识是逼出来的,比如,领导让你做一份市场调研,你就要学习市场调查的技巧,要追问:为什么要调查,调查中会有哪些阻力,调查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调查等等;市场需求搞一次交流活动,就要学习怎样策划活动,现实什么状况、存在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需要什么资源、怎样高效执行,会得到什么结果。总之,每一项工作结束,都能总结学习很多东西。

2、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综合实践学会记录、思考、讨论。你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在与同事配合得时候、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肯定有不满意甚至不合格的地方,一定要准备一个笔记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个个记下来,先自己思考,后与同事讨论,最后请教领导。而且工作中遇到某个客户、谈到某个问题,都会有些一闪而过的念头,一定要把这些灵感、创意记下来,丰富完善。

3、学习与系统相结合。一个有成长潜力的销售者,要有系统扎实的基本功。对产品价格的制定、促销的设计、渠道的选择、公关的运用各个方面的技能都要掌握,而且 “5P”(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包装策略和产品策略)之间是互相照应的,要全盘考虑。

4、学习与态度相结合。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些至理名言都是前人对学习态度的精辟阐述,态度端正才能学到真本领。坚持比学习本身还要难,每人都想学习,但没有集中的时间,而且销售人员压力大,遇到的诱惑也多,很少人坚持学习。当你想偷懒的时候,你就看一下你的职业规划,想想你离目标还有多远,你就有动力了。

5、学习与方法相结合。学习方法关系学习能力、影响学习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学习内容在复杂性、深刻性上都大大增强,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方法。积极采用互动式学习、共享式学习、开放式学习等形式,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不虚度大好光阴,不愧对青春年华,唯独学习才是最好的诠释,时不我待,在公司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大好契机下,在解放思想的新形势下,更应该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要永不停息,永不止步,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2017年2月20日

2.自律是成长的阶梯 篇二

196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当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教师职业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需求逐渐上升到对教师“质”的需求, 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社会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要求高质量的教师能够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而教师应顺应全球化教育时代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寻找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 通过终身专业训练, 习得教育技能, 实施专业自主, 体现专业道德, 逐步提高从教素质, 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刘捷, 2002]在专业成长过程中, 教师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技能、培养专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二、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这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寻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主要不是在研究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不是创造理论, 而是要获得实践能力, 是不断解决问题、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在科研中通过自己主持或参与课题, 自觉学习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 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选题到申报, 从实践到总结, 无不对教师起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研究与教师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要想发展提升, 就必须要进行研究, 以科研带教研, 以教研促教改。开展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活动, 能增强科研意识、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是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智慧的重要手段。学校的教育科研, 是以教育教学为载体的, 只有围绕课题研究开展活动, 才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只有植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实际, 才能焕发其生命力与价值。

(一) 课题研究促使教师主动学习

申报课题时, 教师可以多方面选题, 如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从自身课堂实践的矛盾冲突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从选题的思考开始, 教师会主动的去发现问题, 这有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做课题需要经过课题组成员共同的实践, 这样的经验无论对个人还是其他成员都具有借鉴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问题一般产生于实践, 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需要理论指导。因此开展课题研究会促使教师去进行理论学习, 用理论来丰富自己, 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用理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因此, 进行课题研究就必须深入学习理论。申报课题之处, 需要教师查阅资料, 查找与课题研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文献资料, 利用网络、图书、报刊等各种途径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 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总结归纳, 提炼理论精髓, 找准与所申报课题的对接点, 这个过程, 是促进教师主动学习理论的起点。在课题实践中为了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 更需要课题组成员不断学习。一方面, 因为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在课题研究中会存在一些分歧, 通过课题研究可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 为了解决这些分歧, 教师便会进行理论学习。另一方面, 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实践问题, 往往因不同的具体情况而难以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 因此必须通过理论学习, 借鉴先进理论指导, 借鉴他人经验来解决, 这也会有效促进教师学习。

(二) 课题研究使教师增强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课题的实践离不开课堂教学研究、离不开教育的行动研究,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教师解决教育问题知识和能力。在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 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尝试, 实践和认识过程的不断循环递进, 从而形成普遍规律, 使科研意识得到提升、科研能力得到加强。因此, 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不仅能促进广大教师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 而且极大地调动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教师根据他们的课题规划边观察、边思考、边实验, 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然后进行修改、归纳。这些过程不仅为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也促进了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 教师会带着科研的意识进行备课, 进行思考, 甚至在课堂的教学中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从而追求更理想的效果。

(三) 以研促思、以研促教

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思考总结自己的教学, 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有效提高教师理论和教学实践水平, 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深入课堂,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形成积极心态。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可对教育教学现象、案例中归纳出理性的观点, 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改进。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逐步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向成熟, 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质的飞跃。课题研究教师多采用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中反思的作用不可忽视。如课题组在开展学生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活动时, 为探索学生学习的相关策略, 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后指导的最优化;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 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教师集体备课, 并针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课堂的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的反思;撰写有质量的课题研究随笔等等, 这些都可有效促进教师反思, 提升思维水平。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将普通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理论, 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改进和提高。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发展, 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外语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行动研究, 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和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 既能体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同时也能不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许莎莎, 2010)

(四) 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进行合作学习

课题研究是以集体形式为单位进行研究的, 在研究的每个阶段中, 课题组人员明确责任, 分工合作。教师们需要根据责任分工相互配合和协调, 只有依靠了大家的配合和协调才能实现共同目标。课题研究时可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教师在研究小组中共同研究、成长, 使教师个体教学行为成为共同的教学行动, 如在集体备课中, 针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之间可进行教学前的合作设计、合作备课和课后的合作评课等活动, 彼此将自己教学实际面临的困惑和问题与同事共同研究, 将自己认为行之有效的实践理论表述出来同其他教师共享, 这样, 加强了教师合作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促进了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学习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永恒动力, 素质得到提升, 科研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课题研究, 实现了教师从最初的被动参与到积极主动的参与、从最初不参与课题研究到参与课题研究的转变。教师应既是教育者, 又是研究者, 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 不断积累总结经验, 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反过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开展课题研究应该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方式, 是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教师, 不能仅仅成为“教书匠”, 还应是一位“科研型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新课程的要求, 而开展课题研究, 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为我们搭建专业成长的一架梯子。

参考文献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

3.区域活动是幼儿成长的阶梯 篇三

关键词: 区域活动    幼儿成长    阶梯

幼儿园区域活动又叫活动区活动、区角活动,是教师为幼儿创造的具有教育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寬松的学习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探索,观察和实验认识物体的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事物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形成智慧,发展个性,培养自信,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区域活动内容是依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设置的,幼儿在完成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起指导和帮助的作用,锻炼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就如何使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成长的阶梯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创造适宜的环境,投放特色游戏材料,为幼儿提供开放的区域活动空间,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影响学习能力提高,区域活动的创设可以依据幼儿生活的环境,创设出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活动。如根据地方特色创设出“丝绸店”、“豆腐干店”等,幼儿在这些商店里进行参观、工作,利用纸片模拟制作丝绸、豆腐等产品卖给客户。在这种地方特色区域活动中,幼儿不仅锻炼动手能力,而且感受家乡的美好。

(二)根据幼儿能力,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

在材料投放之前,教师要充分观察每个幼儿的年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认知水平差异,规划不同层次的游戏活动。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认知水平也不同,相同游戏内容甚至适合不同幼儿的实现目标。如手工区的“橡皮泥”活动,小班幼儿只需要会捏橡皮泥就行,中班幼儿要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大班幼儿需要用橡皮泥制作出不同种类的水果,根据不同年龄层设置不同目标的活动。

在同一年龄层的幼儿中,每个幼儿的认知能力也不同。如在美术区的画画活动,能力较弱的幼儿只需要按照要求填充几种不同颜色就行,能力中等的幼儿需要画出具体的物体形状,而能力较高的幼儿必须运用几种色彩笔对生活中的情节进行绘画创作。这样使每个层次的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发展。

在每个活动区域中不断更新材料,使幼儿学到最新、最实用的信息,对原有活动玩法进行创新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如在数学区投放的小动物图片中,将原来完成整理小动物图片、清点小动物图片的数量的游戏方法,改为清点小动物数量并帮其点上相应的圆点数量并进行排队,过一段时间再变为请小朋友用小动物图片比大小,玩纸牌游戏。这样幼儿就不会对这个区域活动失去兴趣。

区域活动材料来源多种多样,可以变废为宝。如在一个活动区域中幼儿剪纸的碎片,可以利用到“丝绸店”、“豆腐店”的丝绸和豆腐的制作上,充分利用废弃的纸片;在创意空间这个游戏中,幼儿和教师利用牙膏盒、鞋盒、塑料等废弃物,建造幼儿心目中的创意空间,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节约意识。

二、师生互动,其乐融融。

(一)教师加强观察。

教师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要加强观察,分析和总结幼儿的兴趣爱好,为今后制定出符合幼儿爱好的区域活动活动提供依据。通过观察还需要思考游戏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材料投放等相关问题,不断提高区域活动质量。

(二)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教师及时发现幼儿存在问题时,不要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和意念强加给幼儿,要让幼儿有独立思考的机会,然后加以适当引导,让他学习解决问题,自主建构知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好指导时机和程度,还要多给幼儿赞美和鼓励。如在音乐区唱歌活动中,幼儿学会了歌曲《小星星》之后,自告奋勇地上台表演,这时教师要对每个幼儿的表演进行赞美,可以夸赞幼儿“你真勇敢”、“你唱的真好听”、“你是最棒的”等,对于不敢唱的幼儿更要激励和赞美,鼓励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提高幼儿的勇气和参与积极性。在学习《小星星》这首歌中,有些幼儿记不住歌词,唱错歌词,这时教师应进行适当引导,先让幼儿想想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如果实在想不起来歌词,教师再进行提示,为幼儿创造尝试、探索的机会。这种“拖—拍”的引导方法展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使幼儿更加喜爱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活动表面上看只是普通活动,但是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及指导性的特点,游戏内容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创新性等特点,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成长的阶梯。

参考文献:

[1]赵一品.我们喜欢什么样的区域游戏[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杨静.幼儿园游戏活动形式特征及结构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3):88-91.

4.演讲搞:自律,通向成功阶梯 篇四

通向成功阶梯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自律,通向成功的阶梯》。

今天是 6 月 13 日,高考大战的硝烟仍未散尽,高考的火炬如同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奥运圣火在我们二中学子手中依次传递。为了实现我们大学梦想,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我想“自律”是做好很多事情的前提。什么是自律呢?就是针对自身的情况,以一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和约束自己,是一种控制能力。说白了,自律就是自我管理,严于律己。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着名实验:给一些三四岁的孩子每人发一颗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 20 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迫不及待,马上把糖吃了。另外一些孩子却等待了 20 分钟,最终他们吃到了 2 颗糖。后期的跟踪调查显示:抵制住糖果诱惑的孩子大多在社会各领域取得了成就,而没有抵制住诱惑的孩子几乎都平平凡凡。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自律对人的成功起巨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自律呢?

培养自律意识首先要明辨是非曲直,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同时,要有坚决执行力,一旦你决定做什么事,就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其次,要做到有过必改,有错必究。一个人我们说他高尚并不是因为他没有什么过错,而是因为他勇于认错。“公开认过有益于灵魂。”是的,当一个人不再羞于承认自己犯过错时,他已变得更加豁达。中国自古有谚语: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勇于认错不仅仅是自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气度!再次,要注重细节,注重小事。自古以来,严于律已的人都是注重小节的,他们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如果让小的陋习任其发展,不加以控制,那么它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造成严重后果。最后,自律要经常反思。只有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才会不断积累经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同学们,培养自律,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作为一名二中学子,举手投足间,要体现高中生应有素养,比如,同学之间的交往要举止文明,不要口出脏话,随意骂人。当我们不经意间说了脏话,自己要意识到,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时,要控制住,这样说脏话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以致杜绝。再如,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美丽干净的校园能让人身心愉悦,消除学习倦怠感的同时又净化我们的心灵。但走在校园的路上我们有时会随手将食物包装袋、废纸等垃圾扔到地上,而垃圾桶就在离我们不远处;教室里我们也会将废纸团扔到课桌边、脚底,甚至扔到垃圾篓的外面,而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在课桌上挂一个垃圾袋,或起身走几步将垃圾放进垃圾篓。做好这些只需我们意志的稍加努力。

同学们,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获得理想成绩,为将来的高考打牢基础,就让我们加强自律吧!要有时间紧迫感,并合理利用,课堂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杜绝上课心不在焉、发呆愣神。自习课上专注自学,不转笔、不闲聊、不瞌睡,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充分消化吸收。课间准备好上课资料物品,不吵闹不喧哗,适当休息为高效课堂养精蓄锐。如果自律受到挑战时,注意提醒自己“自律的代价总是要比后悔的代价低的多”。

同学们,自律是一扇窗,打开它,你拥有的不仅仅是窗外的风景,还有等待你的成功。让我们在二中的摇篮里,从一点一滴做起,磨练自己的意志,锤炼自己的毅力,严格自律。

5.学习——成长的阶梯 篇五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转变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本课由导言和三个项目内容构成。“导言”用简练、引人思考的语言,描述了学习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感悟。

本课设置三个项目的内容———“学习———成才的阶梯”、“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学会学习”。这三个项目以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中心内容,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端正学习应掌握的学习方式、方法,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为基本目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正确行使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2、能力

(1)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2)转变学习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知识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重点难点分析:

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本课内容采用分析讨论法、阅读法、自主探讨学习法以及讲授法等。

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三课时授完,每框用一课时。第一课时:第四课第一框——“学习—成才的阶梯”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幽默故事感悟人生:

父亲:我要教育我的儿子,免得他成为愚人。爷爷:做得对,要给孩子准备好上学用的钱。父亲:这笔钱数目不小呀,够我买头毛驴了。爷爷:如果你买驴,而不让孩子上学,家里就有两头驴了。活动一:看后回答,这个漫画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发言)

总结: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学习对一个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学生自由发言 为什么要学习?因为„„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

1、展示图片:严峻的就业形势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说:“大中专毕业后就业难,前景无保障,还不如早点出来打工。”农村中学“厌学”率正呈逐步上升趋势。其原因多种多样,最突出的是新“学习无用论”抬头。

2、活动二:辩论赛

对于学习无用论,你做何理解,请就此为辩题,展开辩论。正方:学习有用

VS

反方:学习无用

小组讨论,综合组员观点,由代表阐述本组观点。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

双方进过辩论后得出结论,学习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活动三:你读过的最能感动你的一本好书是什么?这本书使你懂得了怎样的做人道理?

(学生自主发言)

4、活动四:自主感悟

在近三年青少年犯罪调查中发现: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为7.3%,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为11.7%,而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则达到了81%。

思考:这3个数据说明了受教育程度与违法犯罪有什么关系?

启示:人的高尚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青少年的心灵就好像一块璞玉,需要用知识的刻刀来精心雕琢。

学习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美丑,塑造健康人格,培养高尚品德,正确把握人生之舵。

5、结论: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

(二)学习可以增长才干

1、阅读故事,思考问题

北宋年间,金溪县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小孩,家里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想一想,不学习的方仲永最后会怎样?(学生猜想结果)

十几年之后,当人们再去金溪县的时候,在人们耕种的田间看到了方仲永,他和周围所有的农民一样,推着犁、拿着鞭子赶着水牛在田间耕作。

方仲永从小通达聪慧,有会做诗的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得到的禀赋,比起有才能的人高多了。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先天得到的,禀赋如此之好,却由于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最后只能变成普通人!

结论:知识改变命运

2、思考:天才是否一定能成为人才?

再有天赋的人,不努力、不学习,是不能有所作为、成为人才的。只有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才能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展示图片:高智能机器人、转基因工程、航天飞行器

人类已进入到信息时代,知识推陈出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据统计,人类知识更新速度在19世纪中期是50年,20世纪中期是10年,20世纪90年代以后只有3至5年。

活动五:共同探究(阅读课本40页下面内容)

思考:在今天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怎样才能获得这些能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学生讨论回答)

新时代对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

(1)才能具备求知的能力、做事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2)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要求,为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2、展示材料:八旬读书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2002年3月,合肥市一位名叫吴天雄的80岁老人破例被 录取为合肥市第28中的一名初一新生。

原来,退休后的吴天雄老人潜心研究养蜂知识,并用自己学到的养蜂知识到偏远农村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然而,由于吴天雄中学没有读完,没有多少理论基础,很多人都是半信半疑,老人第一次在自己的“科普”过程中感到了没有文化的痛苦。于是,在2002年的春季,已经80岁的吴天雄突发奇想——我要读书,我要到大学“深造”。

2002年11月,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决定,吸收吴天雄老人为畜牧系的正式学生——他终于圆了大学梦!

动老筋:吴老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发言)

结论: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本课小结

学习对与个人的成长成才有哪些重要意义?

1、学习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学习可以增长才干。

3、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比一比

小组交流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俗语、成语等。看哪个组说得最精彩。

6.观成长的阶梯有感 篇六

通过观看王金战老师的讲座《成长的阶梯》让我感受颇深。

就像王金战老师讲的那样,当家长是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项工程。但恰好这样的一项工程我们竟然全都是无照驾驶无照经营的。现下正处于独生子女时代,大部分家庭就这么一个孩子,讲座中提到,一个人青少年时期所受到的教育,是影响他一生的。如果因为我们当家长的不到位,把这个关键时期给耽误了的话,那么给这个孩子的一生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作为一个家长就孩子学习这件事来讲比任何一个行业都来得重要,但我们却把这个问题都给忽视掉了。

作为家长我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去强迫孩子上这样、那样的兴趣班、特长班。我们却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只有让孩子感到有兴趣了才能去主动地学习,才能事半功倍把习学好。

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别人家的孩子考试考100分,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把这别人家的孩子给搬出来了,听了王金战老师的讲座我突然明白了,家长的表情和语气要是处理不当,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最大的。对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自信最重要的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发现优点、发现进步、及时表扬。在他取得成绩的一刹那,哪怕只是小小的成绩也要及时把你的表扬传达过去,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学习要有好的心态,王金战老师讲座中讲的那个小女孩考试的故事让我印象很深,小女孩给自己的压力过大、目标定得太大导致考试名次一直在下滑,通过王金战老师的指导,小女孩把考试名次目标放低,再目标逐步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小女孩放松了精神,找到了自信,成绩自然而然就提高上来了。在平时中我们也要做到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到达目标的过程中同样找到自信。

以上是对观看《成长的阶梯》的浅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7.自律是成长的阶梯 篇七

依校本培训的目的概括起来为三个发展:为了学校、为了教师、为了学生。

从提出校本培训到现在已十余年了, 其实施如何呢?

不少学校都有较为详细的校本培训实施规划计划, 但一到具体情境之中, 却不为教师所乐意。教师们把培训当作了额外的负担, 使培训难免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试从如何在校本培训中搭建教师成长阶梯说说一点看法。

在校本培训中, 还要关注教师的个性, 承认教师的个性, 认同教师不同成长方式, 不能千人一面。要尊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系统的能指导教育教学又具有个性特征的理性认识, 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被教师的个人理论综合以后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鼓励教师用自己的声音说自己的话, 因为教师的声音是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不断自我建构理论总结, 是教师自主性及专业持续发展的内在生命力。这正应了一句话, 三年反思成名师。

一、扎实培训是路径

校本培训工作应以学校发展为纲目、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线, 注意培训的系统性,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在实用、有效上做文章。

首先是常规培训不放松。校本培训要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 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 与教师的培养相结合, 要落实好教师的业务学习时间和内容, 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有师德师风学习、教育理论培训、教学技能学习、教育基本能力训练、各科课程标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如, 语文科就包括教学理论选学、各学段课标学习与联系、语文教育科研、语文课堂教学、案例撰写等专题, 以期教师对语文教育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培训形式则有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学反思、外出交流听课等。总之, 要着眼教师的教学实际, 以问题的提出为根本,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其次, 创新培训方式。培训是为了提高, 旧有的一些校本培训方式已不为教师所乐见。那么, 就需要集思广益找到新的着力点, 激发教师参培兴趣。比如, 师德师风学习, 就可以运用CCTV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栏目为材料, 让教师看到身边榜样的力量, 感同身受, 唤起崇高的理想信念, 这远比念一段文件、读几则条款要实在有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 很多的课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那么,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呢?借用“微”的概念, 先开展教师微课题研究, 即教师在教学上有一个美妙的解决办法, 就可以在教研会、业务学习会上与大家分享。如此积少成多, 教师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理论经验、逐步建立起科研的信心, 然后实施课题研究, 自然得心应手。

积极推进, 创新教研组工作。比如, 大型学校的集体备课较易实施, 袖珍学校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我们的做法是围绕课标, 分学段集中研讨, 一二学段的识字教学、初中学段的阅读方法等。

引入教育技术, 引导鼓励教师加入学科博客群、QQ群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何乐而不为?象渔洞二小语文老师“草根联盟”就是鲜活的例证。

其他的创新方法形式还有很多, 只要大家做个有心人, 必定有举不枚举的新方法新举措。

二、评价激励是保障

制度保障。为使校本培训能够顺利、有效、规范地运行, 要专门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 “教研组考核奖励办法”、“校本培训常规制度”、“校本培训考勤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使校本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章可循, 得到制度上的保证。

检查督促。检查前要设计好表格, 检查时作认真记录, 检查后作公布评比。要重过程检查和应用检查。检查内容可以根据培训实际灵活处理。

考核评比。按照年初方案给予考核评比。对优秀的要大张旗鼓表彰, 好的论文可编订成集。要与绩效、年终考核、职评晋升等挂钩。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要根据学校实际每年拨出专项经费, 用于校本培训工作, 鼓励教师参与论文评选、教学评优、外出学习, 并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

校本培训任重道远, 学校要积极思考。创新培训, 为教师自我提升、专业成长搭建一把梯子。让教师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成长, 在成长中享受幸福。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

[2]中小学教师培训.

[3]中小学管理.

[4]赵伶俐.课堂教学设计与操作技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8.成长的阶梯 篇八

可是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自从有了弟弟之后,我感到身边发生了许多变化: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总感觉爸爸妈妈没有以前那样关心我了,亲戚朋友们以前见到我们,总会关切地问候我:

“哎呀!怡怡,你又长大啦,懂事啦!”现在却总是先问候弟弟“:弟弟又长高了,真可爱呀!”每当这时我就感到,他们没有以前那样注意我了。

弟弟渐渐长大了,也变得调皮了,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口角。弟弟见到我有好东西时,会不经过我同意就乱拿,有时候趁我不注意用小拳头捶我一下就走,让我在后面追他。有时候又说我分东西不公平,和我吵闹。而每当这时爸爸妈妈总让我多让弟弟,别与他争。每当这时我总想:他总是与我争,凭什么总是叫我让他?我原想有个可爱的

弟弟,现在看来,这个弟弟是和我争东西的、烦人的。

积聚已久的火山终于要爆发。那天,我刚写完作业,就出去玩了一会儿,回来时,我看到桌面上一片狼藉,天啊!我的作业画满乱七八糟的涂鸦!我顿时怒火中烧,把弟弟叫过来质问“:是不是你画的?”弟弟的回答简直是火上浇油“:是又怎么样?”我恼羞成怒,二话没说,也抢过一本弟弟的作业,拿起笔就画几大圈,弟弟见状哭了,疯了似的跑过来,与我扭打成一团。爸爸妈妈知道后,把我们批评了一通: “姐姐写完作业后应该把作业收拾好,而不是乱扔乱放,其次是弟弟不应该乱画姐姐的东西……”我心里很不服气,我觉得爸爸妈妈偏心,明明是弟弟先错,现在好像错的全是我。

晚上,我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睡不着,想着白天的情景,我心里也很矛盾:难道我的想法错了吗?我做得不对吗?

妈妈来到我房间,心平气和地找我谈话: “弟弟才几岁,你不应该总为这些小事跟他斤斤计较,你们是亲姐弟,怎么可以把对方当外人一样看待呢?弟弟应该学会控制暴躁的脾气,而你应该学会忍让,不是吗?”听了妈妈这番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明白了很多,是啊,我们是血浓于水的姐弟,不应该针锋相对,更不应该为一点小事令父母操心。

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严重高烧,爸爸刚好上班没回来,妈妈忙了一晚,带我去医院打针回来,我的烧还是没退。我躺在床上,妈妈正用湿毛巾为我降温,弟弟一反平常的吵闹,静静坐在旁边。妈妈问“:弟弟,你饿坏了吧,等会儿我再煮饭给你吃。”弟弟却说:“我想姐姐快点好起来,妈妈你先喂药给姐姐吃吧,我不饿。”听了弟弟的话,我不禁热泪盈眶,我知道弟弟在撒谎,那么晚了,他怎么可能不饿呢?

我渐渐明白,其实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从未停止过,很多埋怨只是我自己的想象罢了。在成长过程中,我懂得了这个道理。让我欣慰的是,现在我和弟弟虽然偶尔也会发生争执,但是我能站在姐姐的角度,把化解争执当作成长的阶梯了。

今年母亲节,弟弟画了一幅画送给妈妈。画上画着我们一家四口,穿着不同的服装,弟弟特别把我的衣服画得特别漂亮。看着弟弟的画,我知道弟弟也懂事了,我也感到自己长大了很多。

9.成长的阶梯记叙文 篇九

诗仙醉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书代表着绚烂的华夏文化,而诗,洋溢着跳跃的气息,让我醉于书海,陶冶性情,在我驻足于诗的领域中,李白的精髓在我心中开始萌芽,他的一生谈不上坎坷,但也着实历经沧桑,他对前程充满希冀。面对官场的不如意,他一路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眼中一片豁达,心里虽然哀怨惆怅,但是他心中却有一份豪情,他学会了坦然,“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亮,三分啸成剑气,回望盛唐,我立于其中!”

我读懂了:活着就要痛快淋漓,潇洒自在,从容豁达。在他的豪迈中,我也体会到了自信的取得和恒心的持有,离开不了执着与固守,永远不要放弃和妥协,让挫折的心不再孤单,让追求的信念不再哭泣。

无情笔

褪去了稚气,拥有一份成熟的心境,也许这样才可以有资格来读懂你刻下的文字,你留下的不是清灵飘逸、浪漫而热烈的文字,而是一句句有如匕首般犀利的语言,刺在那个所谓的“太平盛世”的心尖上,你敢于批判,批判那个黑暗的社会,也许鲁迅,你留下的文字过于冷峭和深邃,但是,如果没有你,我们21世纪的人们,如何得知那个时代的无情,“孤独的雪,死掉的雨”充斥着你的灵魂,所以,我一定要读懂你。

我明白了:你有一腔爱国热情,此时,我内心的热情正在燃烧,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读懂了你,才可以摈弃世间的浮华,才能看淡人生。

爱之声

你留下了你的身影,更留下了你的精魂,你的心中主旋律就是爱,爱是博大无边的,你的言辞没有丝毫的浓妆艳抹,用你那轻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你那带有神秘色彩的“爱的哲学”,又一次让我深刻的明白,勇于反抗的精神,与现实生活抗争的表现,你娴静温柔的气息,灌溉在我的心灵上。我的思想受到了你的启发:崇尚自然,描绘自然,歌咏自然。

我彻悟了,你的文字包括爱,让我相信,哪里有爱传递,哪里就会有爱的奇迹,每一刻都是美丽的。美是生活,因为有爱,爱,无处不在。你柔弱的身躯下,有一种呼唤在伴我一点一点成熟:人相互之间要以诚相见,生活中对目标要有坚定的信念,要勇敢地追求心中的一切。

拜读李白,成长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一切需要自信与矢志不渝的信念。

品读鲁迅,成长的过程中,让我懂得:看淡人生,笑对人生,不要怕犯错,只要能知错改错。

体味冰心,成长的过程中,让我彻悟:心中有爱,是一个人的境界,以爱的眼光看淡一切,要有一颗对美的崇仰的心,要有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

10.为儿童搭建快乐成长的阶梯 篇十

双向靠拢,明确研究指向

幼小衔接的实质是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上的相互连接与过渡,是儿童连续的、不间断的身体、心理、社会性发展上的衔接。在课题研究之初,幼小衔接到底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还是小学向幼儿园靠拢,曾经是课题组内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一直在争论的话题,也引发了我们对为什么要开展幼小衔接、如何实现有效衔接的讨论。

“幼小衔接要从认识儿童开始”,这是课题组成员在反复讨论中达成的共识。美国科学家布鲁姆就儿童智力发展上的关键期问题对近千人做过跟踪调查,结果显示:80%的智力是在儿童8岁前形成的,其中5~7岁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是社会情感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据此,我们认为儿童只有接受与其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宜的教育,才能丰富和完善神经联系。儿童的学习体验越丰富,将来越能将自己原有的认知与新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

通过一次次的头脑风暴,课题组逐渐明晰了幼小衔接的核心是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特点和未来发展,其研究指向是为儿童的发展搭建快乐成长的阶梯。因此,幼小衔接应该是一种双向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通过双向靠拢,一起洞察儿童的特点,共同探讨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因素的过程。

整体推进,创新研究机制

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方法、评价方式、家校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涉及到宏观层面的学制划分、中观层面的课程设置、微观层面的教师操作等问题,仅靠学校“单打独斗”难以见成效,需要在区域层面上统一规划、整体推进。

因此,我们立足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部门以及26所小学和幼儿园,形成强大的研究团队,依托市区级教育专家力量,通过区校联动和小幼结对的方式整体推进课题研究。具体来说,我们采用跨学段的“互研互访”式团队协作研究,形成了幼儿园与小学结对、园长与校长结对、跨学段教研员(科研员)结对、跨部门教育行政人员结对、家校结对的格局。这种“小幼结对”的方式更加具体和深入,两个学段之间的合作更加全面和彻底。

“互研互访”与传统的幼儿园师生走进小学的做法不同,它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如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互访课堂、互动教研、网上答辩、现场交流等,在相互观摩中了解两个学段的差异,在教研中发现各自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合作研究更有针对性,幼儿园与小学力求在研究中找到“衔接点”,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实践与研究,如齐一小学与明园村幼儿园的合作游戏研究,通过在游戏内容、游戏要求、游戏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让幼儿园的游戏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得以延续,使儿童的游戏经验得以迁移。

明确重点,探索研究内容

从“大课程”的理念出发,课题组充分考虑了两个学段衔接中的关键因素,最终确立了4大重点研究内容:儿童适应性发展评价、幼小课程衔接、互通型教师培养、家校共育。其中,前两项研究旨在把握课程、教学、评价的内在关联,希望以儿童适应性发展评价来引领课程与课堂的改革。同时,我们也非常关注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因此后两项研究旨在凸显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环境的作用。

在儿童适应性发展评价上,我们注重从幼小衔接的实际问题出发,从教育目标与教育经验出发,从儿童身心和认知发展规律出发,确定评价内容。为此,我们结合幼小衔接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确立了13项适应性发展评价指标,并从学习适应和生活适应两个维度展开,为幼儿园和小学提供了共同的教育关注点。

在幼小课程衔接上,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从“学段衔接”的角度进行纵向设计,即体现不同学段活动要求的侧重点,注重活动内容的层次性,同时兼顾活动要求的递进性。二是从“内容综合”的角度进行横向设计,把小学一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课程目标与幼儿园大班的生活和学习适应性活动目标对接,一以贯之地体现“兴趣、情感、习惯”的活动要求。同时,为了克服“以学科知识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我们以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为抓手,促进一年级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完善与教学过程的优化。

在互通型教师的培养上,区教育局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开办了上海市第一个“互通型教师培训班”,旨在培养熟悉6~8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且既能胜任本学段教学,又熟悉跨学段教学的互通型教师。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共同在一个课堂学习、思考,共同利用每周一天的时间备课、听课与研课。在此过程中,校方提供时间、场所、经费与智力团队的支持,课题组核心组成员以及小学、幼教教研员全程参与指导,在各阶段提供必要的帮助。互通型教师的培养,可以帮助教师把握不同学段儿童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小衔接的关键,设置合理的阶梯,寻求最佳的教学方式,为开展幼小衔接提供实践依据。

在家校共育方面,我们倡导给予家庭一种价值引导,呼吁家长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校一起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我们首先对本区内11所幼儿园的700名大班孩子的家长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家长最需要的教育指导涉及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适应、自信心培养等。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有很多问题与困惑,但也不乏许多巧妙的方法。于是,我们将家长的问题与困惑进行了归纳,以此作为选题参考,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家长中开展了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案例征集,并将优秀案例汇编成册,细分为身心保健、习惯培养、人际交往、举习适应等四个篇章,引导家长从过度注重知识学习转向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语言、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过近5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区“幼小衔接”工作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丰收,先后出版了《上海市小学学习准备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烦恼?不烦恼!——宝贝入学前后》等面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书籍,推动了区域内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与推进,帮助儿童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具体表现在: 一是儿童适应性评价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信息,如身心健康、情感态度、习惯培养、人际交往、学习适应、体质达标、阅读习惯、任务意识、自我认同等。

二是幼小课程衔接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了小学课程,据调查统计,63%的孩子比较喜欢小学课程,27%的孩子非常喜欢小学课程,27%的孩子进入小学后没有压力,62%的孩子觉得压力适度。

三是教学与评价同步,强化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与学的评价理念,教师对学生观察的敏感度在增强,评价指标正在内化为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表现的依据,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明确了方向。

11.走进成长阶梯的妈妈们 篇十一

每一个宝宝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宝宝身上与生俱来的潜能在与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中可以得到发挥,也可能被埋没。因此,为人父母真正重要的不是为孩子做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做。父母要逐步提高这样一种意识: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身体运动与控制、听觉言语、探索与操作、社会适应等方面)去发展他们的全部潜能。

潜能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案例一:滑女士的女儿将近2岁了,最近总爱扔东西怎么办?

高教授:宝宝喜欢扔东西,那是她现在可能对扔的动作十分感兴趣,觉得是她掌握得一种新技能。这时候,家长不要直接制止。而是应该给她提供可以扔的、安全的东西,让宝宝体会驾驭物品的乐趣。培养她的探索能力。练习“扔”的动作,最好将孩子带到安全空旷的场地练习。扔的动作包括有玩扔皮球、沙包等游戏。

案例二:范女士的儿子已经2岁8个月了,他们以前怕孩子出去打人,就教他说不能和别的孩子打架什么的话,现在他一见小孩上他身边就躲,嘴里还说着“不能打”的话,然后出门就很怕生。

12.自律是成长的阶梯 篇十二

(1) 变评价为学生成长的阶梯

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在学生教育管理中, 多给学生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评价,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我们的家长会以正面表扬肯定为主;个别问题不当面批评。每次考试之后, 我们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份成绩汇报单和成绩曲线图, 结合自己的考试成绩和中考的目标成绩, 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平的评价。期中考试, 我们精心地准备了“跃马扬鞭正当时”表彰会, 会上设立了优秀担当奖、优秀宿舍奖、成绩卓越奖、自我超越奖、年级组长奖, 全方位大力表彰学生。

(2) 变挫折为学生成长的阶梯

生活中, 每一个人时时都面临着挫折与失败,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是我们毕业年级必须面对的问题。问题学生的出现与抗挫折能力是有关系的。如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经过努力一段时间后, 成效不显著, 即对自己丧失信心, 悲观失望, 错误地转移目标;还有的学生遇到同学间人际关系障碍时, 内心产生焦虑, 但不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调节情绪, 解决问题, 而是一味苦恼和不当发泄甚至破坏公物;还有的学生家庭出现问题, 父母离婚, 再组建家庭, 又生了一个小孩, 自己感觉苦恼, 放弃人生追求。针对这样的问题, 年级通过拓展训练集体活动, 有计划、有意识、有组织的设置一些适度的困难、问题和障碍来训练学生的承受能力, 提高学生的勇气, 磨练学生的意志。最为典型的训练如亲子活动中“报数”的游戏使学生找到了自己落后的原因, 知道了“今天是谁为你做俯卧撑”。成功者找方法, 失败者找借口。

(3) 变竞争与合作为学生成长的阶梯

要团结, 要合作, 更要竞争!没有竞争对手, 学生就会消沉, 有了竞争对手, 学生才会有战胜对手的信心, 有了竞争, 学生才能发展, 有了竞争, 年级才能进步!为此我们在年级按照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了七个团队。班级之间对应的团队要竞争, 班内的团队之间要竞争, 团队中的同学要竞争, 通过这样与他人竞争, 与自己竞争, 以竞争促进发展。年级提出了团队竞争, 班级给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予以配合, 每组由学习优秀生, 中等生和学困生构成, 学习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 促使他们在积极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的同时, 帮助和带动本组其他成员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 并营造出浓厚的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这样年级有团队, 班级有小组, 让每个学生都在竞争与合作共同前进。

(4) 变目标为学生成长的阶梯

成功就是设定目标并达成目标。初三一开始年级组长就提出三个层级的年级工作目标:明确奋斗目标, 全方位进入角色;懂得责任担当, 夯基础提高能力;拼搏自立自强, 下苦功超越自我。为此年级广泛开展目标教育、理想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制定一个具体可行的中考目标与当前的月考目标。告诉学生中考的成功从每次月考开始, 月考的成功从每一节课开始的道理。

(5) 变教育契机为学生成长的阶梯

教育契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事物发展或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关键、枢纽, 决定性的环节。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抓拄机会, 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教育学生, 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契机是经常的, 大量出现的, 同时又是稍纵即逝的, 因此我们老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善于鼓动、善于走进学生之中。其实学校的各项活动都是教育契机, 比如我们初三年级捕捉到了课间操这个教育契机, 集合速度最快, 第一次得到了全校表扬, 之后老师们再鼓励表扬, 学生们热情高涨, 自信十足, 我们初三年级连续做到了课间操集合速度最快。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年级、班级的凝聚力,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让每一个生命精彩让每一粒种子发芽”, 教育学生要做一粒树的种子。不要像小草的种子那样容易地破土而出, 要像树的种子一样深深地埋在地下, 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将根系深深植于泥土深处, 把枝叶伸得更远更高, 高高耸立于大地之上。我们在升旗仪式上让学生准备“初三, 我们拼了”的发言;我们在家长会上以青春的名义向母校的庄严宣誓;年级的板报上, 学生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必胜的决心凝聚在“拼”和“WIN”字…在这些学校的活动中, 我们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搭建阶梯。

就这样, 在开学两个月的时间里, 我们的教育教学已初见端倪, 学生整体情况从懒于思进, 逐渐到思变求进。1班课堂面貌好转了, 在稳定中求发展;2班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在进步中迅速转化;3班学习习惯加强了, 在较高的学习热情中求提高;4班学习风气浓厚了, 在竞争中求奋进。初三整体面貌的提升, 不同基础学生的进步, 全体老师更加自信地在等待和努力中积聚力量, 在坚守和耐心中实现灿烂的绽放。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我们会牢记校长的教诲“给问题解决更多方法、给学生发展更多机会、给学校教育更多可能”, 为每一个学生搭建一个成长的阶梯。

摘要:保证学生的发展, 为学生搭建成长的阶梯, 在初三毕业年级工作管理中尤为重要。

上一篇:化工园区全年工作总结下一篇:职员招聘管理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