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报告范文

2024-06-17

课题成果报告范文(共8篇)

1.课题成果报告范文 篇一

省级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研究》课题组

学生是一座资源宝库,激发学生内心潜能,学业成绩才能发挥效益成为道德品质的杠杆。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逐年增多,农村孩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发展瓶颈和严峻挑战。经济重压下家长形成急功近利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大部分学生缺乏父母的爱,部分学生学业成绩分化严重,导致师生在教育教学的互动关系上产生了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不和谐关系,师生心情不爽,教学成绩老师感到郁闷,大大妨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007年以来,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从备课到上课,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行为需要我们重新建构。观课议课,同课异构为行动手段,探究课堂实效、打造课堂教学实效性。构建新型了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构建自信、拼搏,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了健康的精神风貌,良好的心理品质,学生乐学、善学,提高自主意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07年3月15日,我校申报的省级课题《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研究》,有幸被批准立项。近年来,我单位在课题组的引领下,以构建主义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以观课议课,同课异构为行动手段,探究课堂实效、打造课堂教学实效性。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自信心,提高学业成绩,克服数学学业失败的后遗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创造更高层次受教育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获得良好学业成绩,驱动学生主动构建自信、拼搏,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健康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让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实践,是不断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有力提高学业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本实验研究总结出一条成功的经验,我们会牢牢抓住这一条主线,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具体阐述如下:

(一)、从学习的精神与良好的心理品质层面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新课程改革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为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影响着其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意志。学生形成主动性、创造性、刻苦学习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反思批判精

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对学习产生深远影响,享受快乐,增强幸福感。

(1)以“我为班级添光彩”活动为平台,交流学习感悟。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好载体。学生可以在各类品德教育活动中畅开心扉,实话实说——或总结反思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经历感悟,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悦纳自我,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2)以“书香德育”创建为抓手,营造积极健康向上文化氛围。“书香文化”是我校的主体文化,由此而生成的“书香教育”是我校新课改的核心价值。为此,学校提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以书香德育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将不同潜质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以良好的学习成绩推动学生自发矫治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重新建构荣辱观。

(二)、从学习方法策略上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1)注意捕捉和利用学生思维的瞬间亮点。民主开放的课堂,课堂中,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随时可能突发新颖奇特的念头、独辟蹊径的妙解、可能出现“令人可爱”的错误,学生的积极参与,打破了“预设”,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学会珍爱生命、保护自己的生命,进而领悟生命的意义,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自己生命的价值。

(2)不断开辟和拓宽学生学习的“自留地”,快乐学习。开辟学生“学习园地”是学生进行学习情感、方法、成果展示交流的理想平台,是延伸课堂、拓展学习时空的一种好方式。学生可以在这块“自留地”上随意“耕作”,尽情发挥,充分展示个性心理品质。

(3)借助优秀生的优势作用,让“小老师”的特长充分发挥,培优扶差。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用及时评价增强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

主学习的能力。给他们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索后,根据学生成长档案的记载和实际表现,作为组织者、指导者的教师,应及时评价,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不断为他们的学习热情加油,同时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一时还没有找到成功的体验的学生,要及时帮助、辅导,恰当的肯定性评价。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严格地督促,及时地点拨,耐心地指导和热情地鼓励。

(4)收集和反馈源自学生的各种学习信息。

“从错误中学习” “从错误中学习”触及心灵主动矫治心理偏差。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建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任务生成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三)、从师生关系层面,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教师自身良好的品行和精深的学识以及学习生活中建立的融洽师生关系,是一种隐性的重要的教学资源。

(1)教学设计时,注重立足学生的基础。

发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敢说、敢思考、敢想、敢做、敢写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树立成才意识。

(2)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成性。

教师要善于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适应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透彻地理解材料,全面地看待问题,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和生机,让学生得以信服。

(3)教学总结时,抓住学习资源的延续发展。

把学生的困惑、创意进行整理归纳和思考,使之成为新的课程资源,从而在教学中得以再利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带着这个问题反思,使学生品德潜能得以再开发利用。

(四)课题组编辑出版了《感恩教育》校本教材。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而且能想、能说、能干,他们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经历与经验,奇异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行为,往往超出教师的想象。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运用,把学生所显现的信息转化为教育的现实资源。

合作,共同研讨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练习题梯度选择,应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变式练习,有助于各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自信心,提高学业成绩,克服学业失败的后遗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开发学生思想品德资源的价值,优化教学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可以优化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师生间的多向互动性,可以优化教学环境和提高教学效率。走入学生中去、走进学生的心中。

(六)、开发和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学生主动构建自信、拼搏,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健康的精神风貌、良好的心理品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提高自主意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虽然该课题已结题,但对有效教学的探索也只是另一个开始。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积累,优化利用学业成绩推动学生的品德发展,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点面结合,认真探讨和建构开发、利用学生资源,不断思考,联系实际,及时校正,在实践中不断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闫乐林

二0一三年七月十三日

2.课题成果报告范文 篇二

一、课题“研究方案”与“成果报告”文本结构的比较

所谓方案, 是指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课题研究方案就是实施课题研究工作的规划, 一般由问题的提出 (或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相关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策略、预计突破的难点、研究步骤 (或流程) 以及研究人员组成、分工等内容组成。

而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则是指实践基础上的策略提炼及成效的总结分析, 一般由问题的提出 (或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相关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策略、研究成效以及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等内容组成。

从课题“研究方案”与“成果报告”的文本结构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 两者有着直接的关联。问题的提出、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对象、内容以及研究策略等, 这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在“方案”和“报告”中均需要呈现。

当然, 课题研究方案是课题研究的起点, 其关于核心内容的思考、通过研究需要达成怎样的目标、需要采用怎样的研究方式或研究策略才能有效落实研究活动等问题, 是必须想清楚的关键内容, 也唯有想清楚了研究的问题及实施研究的路径, 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则是围绕课题研究方案所提出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目标、路径与策略进行相应的提炼、归纳, 并对研究效果做出客观分析。因此, 课题“成果报告”与“研究方案”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语言表述的“时态”不同。这主要反映在课题研究的“策略”中。研究方案在表述时, “课题研究的策略”因为具有更多的假设性和预设成分, 需要说明的是“准备怎么做”, 所以一般采用“将来时”表述。而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因为是基于前期研究实践后的归纳提炼。因此, 其采用的语言表述方式一般为“过去时”。

二是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对研究成效的分析应该是具体的, 详尽的, 这也是成果报告所特有的。分析时, 一般依据课题“研究目标”做出思考。

而这两方面的不同点, 也正是基于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来呈现的。

二、基于课题“研究方案”与“成果报告”文本比较的研究实践

有了以上课题“研究方案”和“成果报告”文本结构的比较分析, 我们似乎得出结论:在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 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极为重要。

1. 制订清晰完善的课题研究方案, 为保障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方案写好了, 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及过程想清楚了, 研究的实践活动才有可能真正落实。因此, 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时, 研究方案的制订是重要的第一步。那么在实践中, 教师怎样才能制订一份研究内容清晰、研究目标明确、研究路径又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呢?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环节来实践。

(1) 想清楚研究内容, 制订规范可行的初步方案。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起点, 一般就是教学问题。当把教学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时, 需要通过一定的思辨提炼, 即需要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其核心内容如何表达?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采用哪些方法?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 体现在课题研究方案的“问题提出、课题界定、研究目标和研究策略”等四个板块中。

问题提出, 其实是基于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的研究问题清晰化的过程。撰写时, 抓住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问题存在的状况、成因等角度进行相关的分析后提出研究课题, 这也是研究课题生成的一般过程。

课题界定, 实质是对课题研究核心内容做出深入思考的过程。它是课题方案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一般要分两个层次来撰写:一是核心概念界定, 即想清楚研究的问题中, 哪个问题是关键性的, 其核心要素有哪些。二是分析提炼概念内容所具有的特征, 从外延上明晰研究内容的相关要素。也只有想清楚了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才能保证后续研究目标的定位和研究策略的思考更有针对性。

研究目标, 一般是基于研究问题思辨及核心内容的确定提出的, 可分为“策略性目标”“对象性目标”和“主体性目标”三个部分。所谓“策略性目标”, 是指课题研究本身的成果性目标;“对象性目标”则是指期望研究对象发生的变化;“主体性目标”即期望研究者 (也即研究主体) 自身发生的变化。一般来说, 策略性目标和对象性目标是一个课题研究必须考虑的, 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始终需要关注的部分, 也是研究工作调整与改进的主要依据。

研究策略, 则要讲清楚怎样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 包括对课题研究的方法、路径的思考。它是基于核心内容分析基础上的实践活动设计, 是课题研究行动的依据。

(2) 组织好开题论证活动, 完善研究方案。一线教师在做课题研究时, 研究方案的制定一般由课题负责人完成, 撰写研究方案过程中, 更多体现了课题负责人或执笔人一个人的想法。因此, 组织课题组成员, 或邀请教育科研的专门人员、学科教研员共同参加开题论证活动, 很有必要。这一来使课题组成员对研究的课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二来也可以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汲取专家组成员提出的可行性建议, 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为研究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3) 开展阶段性研讨交流, 及时反思研究进程, 需要时可适当调整研究内容。从课题研究的规范角度来说, 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确定后, 一般需要按照研究方案进行, 不轻易做出改变。特别是研究主题和核心内容, 不能改变。但因为教育科研课题更多是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进行的, 其指向于教育教学问题的改进。因此, 在研究过程中, 如果研究内容或研究方式确实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不相符, 无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开展;或者研究人员确实无法进行实践研究的, 则可以做出调整。调整的过程, 有时可能是扩大研究范围, 有时也可以缩小研究范围, 甚至对研究点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做的目的, 当然是使研究人员在进一步明确研究内容的基础上, 能够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真正为解决教学问题服务。基于此, 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阶段性研讨活动, 反思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 必要时调整研究内容, 是课题研究进程中的重要工作。

2. 依据课题研究方案所设定的研究路径, 切实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从课题成果报告的文本要求来看, 基于“研究方案”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 是后续撰写高质量研究报告的前提, 是课题研究从“方案”到“报告”文本转换的重要过程。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论思辨活动, 即对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及其特征作深入分析与思考, 这种实践活动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 更多表现为对核心概念及其特征的深入分析与思考。如, 一位教师主持的课题“小学生‘长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在研究方案中, 便需要对“长作业”做出界定, 说明怎样的作业才是“长作业”, “长作业”具有怎样的特征和功能。除此之外, 在开展研究实践活动中, 需要始终围绕“长作业”的特征和功能来设计及实施。当然, 课题研究中的思辨活动, 还包括研究实践中的策略归纳与提炼等活动。

二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行动, 表现为围绕课题研究某个点的实践活动。如, 笔者在进行省级重点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中, 提出了“体验型”“经历型”“探索型”数学活动形式, 于是, 在研究实践活动中, 经常围绕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进行研究分析, 发现相应的规律。如, “体验型”活动的研究中, 需要有对数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设计, 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尝试, 从而分析相应的设计策略及操作要点, 最终提炼规律性的材料。

3.英语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汇报 篇三

一、课题研究目的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今天,要求我们对课型特点与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目的在于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自始至终贯穿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形成“灌输式”的教学格局,缺乏生机,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课题实验、探索与研究,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以学生为核心、能力为主线、育人为目标的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途径。本课题的研究《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的研究》就是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实施。该课题的研究将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提高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实现由知识型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蜕变,使学生改变被动地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式、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和合作式的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

1.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对任务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的课题研究,揭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机制,探索任务的设计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2.着力培养学生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学习与运用英语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实施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实现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和个性化。

3.注重提高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教学科研能力。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教师都得到提高。教师对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研究拥有自己的感受,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任务。

2.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

3.引导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进行合作式的学习。

4.针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外的延展的探讨。

5.如何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来转变待优生。

五、课题实验方法

我们搜集大量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资料,组织所有参研成员认真学习,领悟其精神实质,把握其核心问题,采用实验法、对照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进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

文献研究法实施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点以及方法论依据的研究

实践实验法对方法论的探索与研讨以及应用的研究

对照法对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效果、成绩等各项指标进行仔细的对比与分析

调查分析法实时监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经验总结法完善方法论及策略的研究,撰写教科研论文、实验反思、任务设置形式、教学设计、实验报告

六、课题实验阶段

1.论证阶段(2011.1-2012.3):进行课堂调查与研讨,对选题进行必要的调查与论证,由程国清老师主要负责,最后确定申报的课题。

2.学习阶段(2012.3-2012.6):明确研究任务;任务型教学模式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学习研讨。主要成果形式为主题研讨活动记录、学习心得、学习总结。

3.实施阶段(2012.9-2013.6):教学实践实验的开展与探究。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任务活动展示与分析,任务设置方法分析与归纳,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与总结。主要成果形式为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札记、教学反思,活动记录、行动报告,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展示。

4.总结阶段(2013.7-2013.9):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任务设置方法归纳与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搜集与整理,撰写课题总结与结题汇报。主要成果形式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结题成果汇报。

七、课题研究对象

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中各年级学生,部分初中年级学生,确定8个实验班和8个对照班。

八、课题研究形式

1.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前期,我们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撰写学习心得,全面进一步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国内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发展、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等。

2.开展课堂任务教学。通过开展集体备课、选人上课、同课异构、集体评课、学生课后问卷调查的教学研究方式,开展研究工作,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任务设置形式。

3.深入任务设置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是教师设置的任务是否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围绕任务型教学法、学生情感教育、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等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课、研讨活动等形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与总结。

4.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我们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课堂教学任务的设置,在此过程中,我们组织和安排了各种课内外的英语活动,包括单词竞赛、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比赛和英语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九、课题研究分析

任务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在进行大量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成员反复上研讨课进行课堂观察,针对不同年级、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主体设置任务,不断反思教学效果,并进行实践实验的分析、反思与总结。

1.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出发,把握任务的难易度。

2.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重任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从激励的角度出发,注重任务成果的可展示性。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注重教与学评价的合理性。

十、课题研究成效

1.我们英语课题组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核心成员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经常性地进行研讨和观摩,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与交流。教师的思考更深入了,在任务设置中教师们不断探索教材的合理重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对课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二次开发。

2.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协作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学生逐渐掌握了在任务活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自觉地进行比较。学生们热情参与课题组举行的课内外的各项英语竞赛。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1)学生方面: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学习更积极有效,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发展了合作精神,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视野更开阔,获得了更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高中毕业班学生在2013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在同类学校中达线率跃居首位;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能力更强了,并积极参与英语教研组组织的各项英语课外活动。(2)教师方面: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一直探索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侧重于课堂教学活动任务设置的研究,注重英语语言素质教育改革和创新,课题研究的意识较强,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加课题实验,对教学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扎根于一线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验过程之中,不断实践,反思教学,反思实验,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将实践研究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在不断研究、实验、探索之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体验——探究——创新”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立足点、出发点和实验重点,努力实现英语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在我们课题研究成员的这些精心撰写的教学设计引领之下的精彩的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们的智慧,感受到他们饱满的教学热情和生命活力的绽放;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课题研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3)学校和社会方面: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使学校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更新办学理念,使学校更适合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办学声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无论是学生家长、兄弟学校,还是社会各方面,都对我校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确立了我校农村同类同级学校中的龙头地位。

2.预期成果体现。(1)课题研究的学术成果:在本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安庆市第十次高中英语名师交流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复习教学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代蕾老师的中期评估汇报课获得了市教研室领导及专家组成员的高度评价;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模拟试题命题工作。我校课题研究中期评估被评定为优秀等级。(2)课题组成员先后有8人次荣获各级表彰,特别是课题申报人、课题负责人之一的程国清老师分别荣获安庆市第二届、第四届先进教研个人称号,并在2013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先后有25篇优秀教科研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于省级杂志。(3)各种课题研究成果资料汇编,结题报告,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报告,成果鉴定书,观摩课课件、视频,学生作品,课研活动图片。课研资料汇编共计26册,包括《课题研究结题总结报告》、实验思考汇编、实践教学设计汇编、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汇编、听说课实践行动报告、教研活动记录汇编、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汇编、优秀教科研论文汇编、学生优秀习作汇编、课堂教学实践札记汇编、中期评估资料汇编、优秀教学案例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汇编等。

十二、课题研究反思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给我们的中学英语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对我们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外语教学领域,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着其局限性;在教育学术领域,没有哪位教师在教学上是无所不能的,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弱点;在教材编写方面,没有哪一种英语教材是适合于所有地区、任何水平的学生,都存在着实用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结合地区、教师、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去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学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学会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学会评估课题实验的效果,在验证别人发现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4.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报告 篇四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研究》专项课题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化操作研究”

课 题 中 期 成 果 报 告

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 戴直楷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化操作研究”课题是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研究》专项课题, 于2015年12月立项(课题批准号:SZPJ1550),现就课题研究中期成果作如下汇报:

一、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于2015年12月立项为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研究》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SZPJ1550),自2016年2月开题至今已具体实施了一年有余的时间。课题组在研究中,借助网络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分析了当前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现状,明确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组织实施不公、可操作性不强、区分度不高、结果使用不力等,课题组结合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有关政策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及本校实际,从学生综合素质的成因、培养和评价要素等方面,积极探索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规范而有效的操作模式;以“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的家庭、学校及社会,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或培养),考虑其评价的公平公正及有效的基本要素,制定了《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及其一系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设计了制定方案制度——确定评价目标——强化宣传引领——落实素质培育——遴选证据样本——录入审核公示——流程监督管理——结果申报运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流程,基本建立学生的自我培育及评价——同学互助影响及监督记载——班主任(任课教师)引导培育及监督调研走访记录——证据录入与审核公示——年级组、教导处、德育处多部门(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共同保管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1.成立课题组,建立制度,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课题组严格遵循国务院《关于加强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市教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基二【2014】11号),深入思考,结合本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关经验,选择“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化操作研究”课题,组织申报了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研究》专项课题。课题获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立项后,学校再次召开课题研究人员会议,确定课题组研究人员资格,认真分析课题研究背景及其现状,拟定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途径,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制定了《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农村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化操作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确保课题研究真实有效,并在聘请原县教育科熊远国科长、县教研室主任教育学会会长邝尔安主任、教研室副主任赵良繁主任等领导和专家指导下,于2016年2月正式开题。

开题后,成立由学校校长亲自负责,学校骨干教师为主要研究成员的课题研究管理小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给于大力支持,保障此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每阶段都有具体的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两周一见面,交流研究现状;一月一总结,对研究结果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汇总,提出下一步研究目标。

2.研制课题研究活动计划

课题组严格按照《课题管理办法》,仔细斟酌并拟定本课题研究计划,确立阶段研究目标,各研究成员明确分工,细化目标,责任到人。本课题从2015年12月立项开始,2017年12月结束,周期为二年,研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5年10月至2015年11月);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第三阶段,研究结题阶段(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

3.加强理论学习,助推课题研究实践。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及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学生潜移默化的自我培养和家庭及学校规范引领培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学生成长规律及新课程观学习,便于规范有效提炼学生正确的综合素质,落实学生培养及人才选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非经验的提炼,而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通 过反复探究实践,寻求解决办法的一个过程。解决问题务必要有理论作支撑,对搞课题研究的人来说,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尤其像农村这种条件不是特别优裕的学校,就更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在这种道理指引下,我们把与课题有关的理论书籍尽数收集,然后集体学习、相互传阅,而且,学习活动一如既往、永不停止。丰富理论知识,提高研究能力。

4.研读政策制定相关制度,开展行动研究。

学生综合素质受家庭、学校及社会影响,学生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接受家庭、学校及社会潜移默化的自我培养和家庭、学校的规范引领培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健康科学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及招生考试改革之中,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务必遵循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以人为本”理念,研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量标,同时,高度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成长过程,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意义和价值,为此,课题组在学校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了《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和《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设计了《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学期表)》和《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大昌中学学生素质培养制度》、《大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证据采集制度》、《大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证据录入制度》、《大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与结果监督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学生在综合素质操作实施制度,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基本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流程和管理体系,这是下一步研究的重要保证。

5.大量的材料收集与整理

通过网络大量收集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现状,结合学校实际对比分析,借鉴因地域差异、学校环境、社会关注等因素,出现评价观测、证据采集的畏难情绪和人为因素,也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马由缰、不讲原则、不讲规矩等诸多乱象,致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严重失真的现象,建立可量化、可收集到明显证据材料的评价项目样本选项,探索切实可行的政策,统一评价口径和标准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有序进行,初步形成《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为准绳》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典型案例分析和论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操作之我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让教育体现人的培育本质》,有效促进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已取得的阶段成果 1.理论成果

(1)激发学生综合素质认识,转变新时期人才观念

本课题旨在加强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和人才选拔的技能和措施探索,主管部门、学校及老师们的高度重视,课题研究任务重,教师参与面大(充分发动班主任、任课教师)、涉及范围广(学校、家庭及社会),课题研究已经影响到全校的所有教师,激发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人才观念正在悄悄变化。学校无论是德育教育,还是文化教学,都牵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校领导及所有老师,以及学生家长,也为课题组提供案例,积极支持和帮助此课题研究,为此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明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因素,探索公正公平评价策略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导向上虽然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创新、合作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为主,学科成绩、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照常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涉及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家庭、学校及社会),在学生潜移默化的自我培育和家庭、学校的规范引领指导培育下发展形成。要公正公平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务必采集学生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中养成的良好综合素质的有力证据,以避免信马由缰、我行我素的主观定论,为此,课题组结合现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与要求,制定了《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及素质培养、征集采集、证据录入及评价监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探索公正公平评价策略。

(3)基本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流程,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管理体系。

根据《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及有关制度,成立了“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并按照素质培 养、证据采集、证据录入和评价监管拟定相应职责,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真实有效、公平公正;形成了制定方案制度——确定评价目标——强化宣传引领——落实素质培育——遴选证据样本——录入审核公示——流程监督管理——结果申报运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流程和基本建立学生的自我培育及评价——同学互助影响及监督记载——班主任(任课教师)引导培育及监督调研走访记录——证据录入与审核公示——年级组、教导处、德育处多部门(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共同保管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已发表或获奖论文、专著情况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操作之我见》戴直楷百度文库、中国学网、中华文本库等多家网络交流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让教育体现人的培育本质》戴直楷百度文库、中国学网、中华文本库等多家网络交流

(3)《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为准绳》戴直楷“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分析”上报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研究”专项课题组。

四、遇到的困惑与困难

1.目前,课题材料收集量大、面广,还存在分类模糊现象,导致归纳整理上的误区。需结合相关理论,认真分析前阶段课题研究中的细节,减少课题研究中的无用功。

2.课题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在全校推广运用中收到成效,但对学生综合素质有效证据的遴选缺乏科学合理的法理支撑,难以量化、无法收集到明显证据材料的评价项目等方面还很大盲点,导致问题分析受阻。

3.课题研究人研究意识有待加强,研究技术和能力还需强化培养,给课题研究进展带来一定影响,需让其尽快熟悉相关业务与情况。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涉及人才的选拔与运用,区域性因素影响特别大,还需主管部门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力求为国家建设培养健康、有用和创新性人才,在尽力考量区域性影响的情况下,制定较为公平合理的政策,拟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真正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5.虽学校对此课题研究相当重视,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但农村中 学的实际情况,给课题研究带来的困难和挫折是不言而喻的。

五、课题研究下一阶段推进计划

本课题还有一年的研究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打算从以下几方面来实践我们的课题:

1.继续深入学习理论,深入思考,提升研究能力。

2.认真制定课题计划,撰写课题案例,撰写与课题有关的教育叙事,撰写和课题有关的论文。

3.分析汇总,总结提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不断调整充实研究计划。

4.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在不断研究中继续探索,形成《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化操作研究》报告。

六、主要创新点

本课题立足于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规范化操作,挖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素,从素质培养、证据采集、证据录入和评价监管等方面,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流程,本教育就是对人才的培养,若忽视培养谈评价,当然会出现信马由缰、我行我素的不负责任之现象,为此,按照教育基本内涵“培养-评价-运用”的原则,基本形成学生的自我培育及评价——同学互助影响及监督记载——班主任(任课教师)引导培育及监督调研走访记录——证据录入与审核公示——年级组、教导处、德育处多部门(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共同保管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七、预期研究成果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化操作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化操作研究”课题组

5.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报告表 篇五

大丰市教育学会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报告表

成果类型为:

①研究报告(阶段总结、经验总结文章、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材料等);

②案例论文(含教学实录,包括教学案、教学实录、听评课稿等;论文等); ③课件教具;

④主题活动(围绕课题开展的相关活动);

⑤公开课及研究课;

⑥文件规定(课题研究形成的制度性规定);

⑦学生作品;

⑧调查资料(各类调查问卷、测评资料);

⑨学习笔记;

⑩反思材料(含教学(研究)反思、教育(研究)案例、教育(研究)故事、教育(研究)随笔,此项与要求提供的研究反思、研究叙事不重复)。

材料要求是原创,不得抄袭。

成果内容附下:

小学英语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学科作业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英语作业,是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但由于种种原因,小学英语学科作业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切实解决。小学英语学科作业是否有效,是否科学不仅影响到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而且还影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们发现小学英语作业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要以激发兴趣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单调、机械、重复的作业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重大改革。小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的课内作业。通过对课内作业设计的改革,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激发和保护,从而培养其对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构筑小学英语学科基础作业与开放作业相结合的新型的作业设计体系。

2、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

三、研究过程

第一、了解了学生不愿做英语作业的原因:

外部原因: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英语知识的机会较少,身边懂英语的人也不多。没有说英语的氛围。其次是学生家长、对于小学英语这一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许多学生家长不懂英语,造成学生的英语作业无人监督,无人帮助。

内部原因:作业的布置存在许多问题:

1、单调,枯燥。不是机械抄写词句,就是死记硬背课本,挫伤了小孩子做英语作业的积极性。

2、量多质滥。布置作业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没有针对性,搞疲劳战,劳而无功。面对这样的作业,学生根本没有写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设计了许多吸引学生,学生也爱做的作业,有效激发学生做作业的激情。

我们设计了许多吸引学生,学生也爱做的作业,尝试用丰富的作业形式,引导学生由“要我做作业”转变为“我要做作业”“我喜爱做作业”。让学生真正做到作业目标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己决定,学习伙伴自己协商,作业效果自己评价。

1、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让学得好的同学持续保持学习的劲头,而让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培养英语能力。

2、结合年级特点,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的生活化作业。作业设计内容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做作业,体验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比如:在教学生学习了有关动物的词汇之后可以设计三种作业: 第一种作业是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的图片,并在下面或反面写上英文名称;

第二种作业是“写谜语”,用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英文描述你最喜欢的动物,让其他同学猜是哪一种动物;

第三种作业以“What’s in the zoo?”为题写一段话。

要求最少完成第一种作业。不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防止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积极性,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像这样类型的作业也可用于水果、文具、蔬菜等词汇教学。)

3、创新型作业

英语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歌曲、韵律诗、故事等。可以把他们设计成如“歌词新作”、“小诗新创”、“故事新编”等要求的创新作业。

4、制作型作业

制作胸卡、词卡、标签等

胸卡:要求学生用彩色卡纸制作个性化英文胸卡,胸卡的外型图案由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包括中文名、英文名、性别、年龄、电话号码、爱好等。

词卡 :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请学生分类别制作单词卡片,如学习用品类(pen, pencil, pencil-box, ruler, eraser, blue, book...)、交通工具类、水果类、动物类等等。在比较硬的纸上画出这些单词(一张纸上一个单词),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下面或反面写上英语单词。

小贺卡:遇到重大节日是可以制作贺卡,画上一幅画写上最喜欢的话,可以把学过的问好的英语(Good morning!How are you ?)等献给老师、父母等。此类型作业操作性很强,而且充满了趣味,学生非常喜欢。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通过几个月来实践与探索,我发现只要英语作业布置得合理,有新意,有趣味,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做的,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仍存在问题:

1、仅凭个人好恶做作业:今天的作业是绘画他喜欢则做。明天的作业是编一首chant,他不喜欢就不做了。

2、布置的差异性作业,评价起来比较困难,很难展开。

6.课题成果报告范文 篇六

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课题

可行性报告(提纲)

一、课题申请理由

(课题的意义和必要性、紧迫性及市场需求)

二、课题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考核指标

(一)课题总体目标(包括课题总体目标、成果转化后达到的熟化程度)

(二)课题主要内容(包括本次成果转化内容、中试所采取的技术路线、中试解决的问题和详细技术方案)

(三)课题考核指标

1.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成果转化后形成的新产品、新装置、新材料、新工艺、专利、技术标准、论文专著等数量、质量指标及其水平等)

2.主要经济指标(包括成果转化所形成的中试生产规模;课题执行期内累计实现的生产产品数、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示范基地数量指标等)

3.人才培养指标

三、课题工作基础与条件

(一)国内外现状(包括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研发水平,专利状况,研究方向和重点等情况)

(二)国内外市场现状分析(包括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市场现状分析,产业发展趋势;本课题成果转化后技术或产品的市场范围、市场潜力、市场份额比例)

(三)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或技术的竞争分析(包括本成果原有的技术指标与其它同类产品或技术的对比表)

(四)课题实施应当具备的条件(人员条件、资金条件、基础条件及其他相关条件)

(五)现有条件(包括原有成果的名称、核心创新点、先进性、技术水平、所处地位,成果的产品特征特性、成果的应用范围,以及前期试验及示范基地建设情况。详细描述课题的技术来源、合作单位情况。合作转化和委托转化的科技成果,及购买的科技成果,需要说明成果核心技术转让的内容和合作方式;引进技术再转化的成果,需说明再转化的主要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单位自主转化的成果,需要说明成果名称和核心技术内容。)

(六)课题申报单位生产经营、经济运行等情况(企业应说明上年末单位总资产、总负债、固定资产总额、总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净利润、上交税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事业单位应详细说明本单位的资产负债和从事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技术开发性收入。)

(七)课题欠缺条件的解决措施(包括课题实施需要解决的欠缺条件措施;原有成果如推广应用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等)

四、课题知识产权分析

(说明课题知识产权,尤其是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归属情况;课题实施后预计产生的知识产权的归属情况)

五、课题经费预算

(课题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经费使用情况)

六、课题的组织实施

(应包括课题的计划进度及节能、环保、安全等措施)

七、课题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八、课题风险分析与对策

7.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质量的九个问题 篇七

关键词: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质量,成果转化

课题研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探究活动,它遵循波普尔所说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即“问题→尝试性解决→排除错误→新的问题”(P1→TS→EE→P2)。[1]课题研究成果是科学发现和知识创造的结果,它反映了研究者对于现有知识水平的贡献,也是评判科研活动成效和质量的主要依据。由于教育科研课题的多样性,不同研究主体承担的课题研究具有不同的成果表现形式。大体而言,课题成果一般表现为理论型、对策型和实践型三种类型,它们分别与教育科研担负的创新理论、服务决策和指导实践三大使命相呼应。从2001年到2013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立项数量超过5800项,每年平均立项课题400余项,教育规划课题在创新理论、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不断增加的同时,课题研究成果质量和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以2013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鉴定为例,共有410项课题完成鉴定,但鉴定等级为优秀的只有11项,仅占结题总数的2.8%。“重申报、轻结题”的倾向会加剧“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2]的问题。在教育科学繁荣发展、资助经费增长、立项途径多样、课题数量可观的当下,质量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突出和紧迫。本研究将参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对于课题成果问题的归纳,[3]结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鉴定情况,系统梳理和分析课题成果质量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成果质量的相应对策。

一、课题成果质量分析的一般框架

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与医学研究和农学研究对于推进20世纪医疗和农业发展的贡献相比,教育研究的成果则显得无关紧要,并脱离实际。以美国2013财年的联邦研发经费预算为例,教育研发经费仅占0.28%,而农业研发和医学研发的经费则分别是教育研发经费的5.8倍和75.6倍。[4]有些中小学教师认为他们不会运用教育科研成果,也没有看到研究成果与自己工作有多大关联。[5]教育研究的这种现状尽管一方面在于教育中人的复杂性和教育成效的长期性,但也反映出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问题。

教育科研质量是教育科研的固有属性满足需要的程度,其主要体现在服务性、规律性和多样性三个方面。[6]教育课题的承担者既包括教育理论工作者,又包括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实践者。由于研究对象和自身话语体系的不同,课题承担者在成果质量的问题表征中也有所差异。但不管何种课题研究,都要遵循科学发现的一般逻辑,都要对研究者自身的认知和行为进行“反思性监控”和理性化改进。

根据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认识旨趣理论,理论型、对策型和实践型课题研究分别体现了人类的解放、技术和实践三种旨趣。理论型课题的重心在于“基础性”,即为其他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其成果质量表现在“引用率”和对实践的影响力上,但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思想观念的渗透和启发间接进行。对策型和实践型课题成果则更加直接地作用于实践。尽管三类课题的认识旨趣和应用方式不同,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都致力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在问题意识与实践取向上,三类课题研究是一致的。课题研究的本质是创新,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都属于课题成果创新的表现形式。根据国际上对于创新的一般定义,创新是将新事物引入原有结构的过程,它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同时创新的成果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评判课题成果质量的关键是看它对于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影响力。遵照此种逻辑,课题成果的质量体现在它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上,而价值的大小又取决于课题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可靠性”是课题成果的内在规定性,“实用性”是课题成果的外在规定性。“可靠性”要求课题研究的结论是可信的,研究的过程是规范的。据此,课题成果的质量可以通过“研究的内容是否可靠、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研究的结果是否管用”三个方面进行评判。

二、课题成果的质量问题与对策

当前,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情况看,碎片化、不聚焦、创新不足和低水平重复等现象明显,教育课题成果质量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九大问题。(见表1)

(一)内容与结构

1.概念范畴模糊与澄明

概念是课题研究的细胞,范畴界定了课题研究的范围。概念范畴的模糊造成研究方向摇摆不定、无法聚焦,从而无法进行科学研究。概念范畴的模糊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核心概念界定不明,对关键的核心概念一知半解甚至误解,凭个体经验想当然地误读和滥用。某些课题研究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等同于体育和美育,把合作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合坐学习”。二是相关概念区分不清,即对关联度较高的重要概念不加区分地混淆使用,造成课题研究内容的无边界性和思维的混乱性。某些课题研究对于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不加区分,对于生本课堂、高效课堂、现代课堂等概念相互混用。三是时髦概念盲目套用,为标新立异和迎合潮流而追求概念的时尚化和口号化。以生态课堂研究为例,“一些研究为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刻意追求‘创新’,套用‘生态’新概念叙述旧话语,开展所谓的‘标签式’生态课堂研究”。[7]

概念范畴模糊的问题在基层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管理者身上表现较为突出。从课题研究者的话语实践方式来说,基层教育实践者倾向于具象思维和操作性的概念,通常将某些概念作为一种习以为常的前提假设,不去反思和探究概念的内涵和边界。教育管理者倾向于将政策话语等同于学术话语,他们对研究合法性的追求大于对合理性的追求,习惯于对概念作模糊性界定。概念范畴不清的问题尽管在受过专业学术训练的研究者身上表现不太突出,但也会随着学术研究热点的不断转换而对概念进行表面化和随意性界定,因而能够经受时间检验的概念界定通常较少。

对于概念范畴模糊的问题,课题研究者首先需要对教育概念进行“陌生化”处理,搁置对于概念的习惯性理解,把片段化、经验性的“意见”上升为系统化、抽象化的“理性”。比如对“有效课堂”这一概念,研究者就要澄清“有效”究竟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全面发展而言。在概念范畴的界定上越“钻牛角尖儿”,就越能找准研究的问题和对象。其次,课题研究者需要反思国内外“时髦”概念的适切性问题,特别是要认清概念范畴产生的特定“语境”,思考概念与现实的适切性,避免课题研究成为国内外时髦概念的“跑马场”。比如美国语境中的“择校”与中国就有很大不同。最后,课题研究者需要依据现实问题抽离出概念范畴,确定概念能否反映实践发展的时代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比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地域中,教育公平概念的具体指向就所有不同,或者强调同等对待所有人,或者强调区别对待有差异的人。课题研究源于问题,问题的发现源于理论的自觉和反思,而理论自觉则始于对概念和范畴的分析、探究与澄明。不重视概念范畴的界定或者概念范畴界定不清,课题研究结论必定不会可靠,遑论高质量成果。

2.理论深度欠缺与拓展

课题成果的“含金量”取决于理论反思内容的比例。理论深度欠缺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三“无”。一是“无理取闹”,此类课题成果的理论框架不完善或者根本没有理论支撑,某些冠之以“行动研究”或“实践研究”的课题,由于缺乏理论支撑或行动反思而沦为工作总结,费时费力而不讨好。二是“无病呻吟”,此类课题成果为“装饰”自己的研究成果,生搬硬套地找来若干理论,而对于理论本身却一知半解,纯粹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某项关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能够找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看似理论丰富,实则空洞无物。三是“无关痛痒”,此类课题的理论基础或理论框架与实际的研究内容缺乏关联,理论阐述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对于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则是“隔靴搔痒”或根本“无关痛痒”。

缺乏理论分析或者盲目装填理论造成了课题研究的平面化和碎片化。理论深度欠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研究者没有认清课题研究的本质以及理论的生成方式。首先,从课题研究的本质来说,它通常是由问题引发的有意识的理性反思过程,它以创新和发展为导向,研究发现一般会带来知识范式的转型。而日常的工作研究则通常是任务使然,它一般是无意识的感性化和经验化活动,它以维持和稳定为导向。(见表2)

以工作研究代替课题研究,必然会降低课题成果的理论反思水平和知识创新水平。其次,从自下而上的理论生成方式来说,某些课题成果未能将碎片化、个体化的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综合化的理性认识,由此造成理论深度不够的问题。从自上而下的理论演进方式来说,某些课题成果的理论分析停留在表面化和简单化的层面上,未能用适切的理论观照研究的现实问题,由此造成理论分析与问题分析自说自话、缺乏连通。

课题研究是从具象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范式变革。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分析不是无病呻吟式地套用概念和术语,而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范式和思维品质。对于理论深度不够的问题,课题研究者需要拓展理论视野,把握好三个维度。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维度,即如何使抽象的理论观照具体的现实,以及从具体的问题抽离出一般的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二是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即如何对某个理论认识追本溯源地进行阐释和澄清,并根据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对其修正和完善。正如福柯指出的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的“缓坡历史”,研究者需要重视教育思想的“连续”与“断裂”。[8]三是国内与国际的维度,即如何克服中国语境对于问题分析的制约,同时又能使国外的理论适切中国的现实。国外许多学者倾向于把人文社会学科中的“比较”等同于自然科学中的“实验”,试图通过比较推进人文社会学科的科学化。国际比较对于教育课题研究具有方法论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分析范式,且可以从“局外人”的视角审视国内的现实。但由于教育问题和理论的文化制约性,研究者必须思考国外理论之于中国现实的适切性。

3.研究偏离主题与校正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性的知识创造活动。在课题立项之后,研究者对于具体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研究偏离主题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意缩小研究范围,“画虎不成反类犬”。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研究题目较大,但研究内容却极为单薄,造成文不对题的现象。某项关于来华留学生规模效益的研究,最终提交的结题报告却只是一份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几个留学生的访谈,研究严重偏离主题。二是随意变换研究焦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即以研究者熟悉或现成的无关研究充当课题成果,造成课题成果既脱离主题,又重复研究。某些课题研究者以无标识或多标识的成果应对多项课题的鉴定,不同的研究项目却充斥着相同的内容,文不对题、重复研究的现象比较普遍。“删减版”或“山寨版”的课题成果在高校和基层的研究者身上都有突出的表现。

研究偏离主题问题的产生首先源于课题研究中契约精神与学术自由的冲突。按照委托—代理的相关理论,课题申报书是研究者与课题管理者之间的研究契约,在课题立项之后,不能完成承诺任务的行为都视为一种违约。然而,学术自由也使得一些研究者根据自己兴趣点的转移不断变换研究主题,随意扩大或缩小研究范围。其次,研究偏离主题的问题源于研究者对课题设计和论证的不足,特别是对于研究可行性的论证不足。在当前的课题管理体制下,某些研究者为了提高课题申报的成功率,在课题论证中夸大研究者的能力,并以宏大的题目争取高级别的课题。这也是课题研究中“重申报、轻结题”的表现之一。最后,研究偏离主题的问题还源于研究方向的迷失。课题研究过程中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在工具性思维的影响下,研究者常常只关注“怎么做更有效”,而不关注“做了什么”,从而使最终的课题成果与最初的目的渐行渐远。

从2013年开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只设重点招标课题指南,其他类别课题根据研究者的兴趣自行选题。在学术自由拓展的同时,研究者更需要克服研究偏离主题的问题。对此,课题研究者首先需要应对学术自由与课题承诺之间的张力。课题研究是社会需要和学术兴趣的统一,而大学中以知识传授和创造为目的的学术探究,则是学者“闲逸的好奇”或“学科规训”活动,二者虽有联系,却有本质不同。课题研究的问题必须高度聚焦,并在限定的问题范围内展开学术探究。其次,课题研究者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贪多,也不偷懒,某项关于高校评价体系的研究,试图将整个机构或部门的工作都囊括其中,既容易冲淡主题,又无法高效地利用经费。研究者要将研究的问题或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研究任务,并依此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既要防范无关内容的渗透,又要克服研究的偷工减料,从而把握好研究主题。

4.逻辑结构混乱与克服

分门别类的课题研究只是为了研究和管理的方便,但随着教育问题的复杂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很难以单一的学科视角审视和研究某一教育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课题研究需要汇集不同知识背景和学科特长的专家学者,然而在磨合和整合欠佳的情况下,课题研究成果常常变成大杂烩,造成逻辑结构的混乱。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袋马铃薯”式的课题成果,即课题中各部分内容自说自话、互无关涉。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某些知名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中,这些课题在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后,对个性化的研究风格和内容缺乏最终的梳理和统整。二是“一棵圣诞树”式的课题成果,即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对策建议都是断了线的珠子,缺乏一条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和线索。这类课题的研究内容不是根据研究问题设定的,而对策建议也不是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的。

逻辑结构混乱问题的产生首先源于现代科研的分工协作机制。从研究者的知识生产方式来看,现代科研已经从手工作坊式的个体研究,转变为多学科协同攻关的集体研究。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的组织化程度极高,无论是课题的选择、研究过程,还是评估、转化与运用过程,都不以单个科学家的意志为转移的。[9]然而,研究者显然还没有很好地适应现代科学生产方式的转变,即便参与集体的课题研究,仍然坚持为知识而知识的纯粹研究,由此造成参与协同攻关的个体研究者之间很难沟通协调。其次,逻辑结构混乱的问题还源于学科逻辑和课题逻辑的冲突。学科逻辑强调知识的累积性和系统性,教学和研究需要层层递进、系统构建,而课题逻辑强调问题的发散性,研究活动需要跨越学科边界。学科逻辑遵从的是为知识而知识的纯研究,它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而课题逻辑强调知识的社会功用,它注重知识的创造。在现代社会中,学科逻辑仍然强调个人的体悟和内化,而课题逻辑则强调的是协同攻关。两种逻辑决定了不同的研究取向和范式,高校研究者通常倾向于以学科逻辑取代课题逻辑,由此带来了逻辑结构的混乱。(见表3)

克服逻辑结构混乱问题,课题研究者首先需要遵循问题解决的一般逻辑,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课题研究的内容,各部分内容必须环环相扣,一以贯之。目前的课题研究尽管大部分能够从形式上遵循这一逻辑,但在问题分析的准确性和对策建议的针对性方面仍然有待提高。以问题解决的线索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之中,可以减少各部分内容对于总体目标的背离。其次,课题研究者需要跳出学科范式对于研究的制约,实现学科研究和问题研究的良性互动。研究者要避免“钻牛角尖”式的学科研究,通过个体研究方式的变革推进基于问题的跨学科研究。[10]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课题研究者不仅要成为知识创新者,还要成为知识管理者,他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变得尤为重要。研究者此种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解决团队研究中的逻辑结构混乱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研究方法不当与改进

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得出某种结论所采用的工具和路径,它既是逻辑推理的需要,也是结果验证的需要。课题研究方法不当的问题首先表现为研究方法单一。近十年来,思辨研究是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主要方法,量化研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比例很小。[11]在实际的课题成果中,某些思辨研究常常沦为经验性和随意性的工作总结,课题成果的含金量大打折扣,所得结论要么毫无意义,要么毫无依据。其次,研究方法不当的问题表现为量化研究不规范。我国教育研究中量化研究方法虽逐步上升,但存在研究过程不规范、数据分析方法浅显等问题,导致无法解释教育现象的深层规律或动因。问题表现之一是“以偏概全”,某项关于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资本与就业指导的研究,就因为调查的样本太小,缺乏代表性。问题表现之二是忽视因果推断中的内生性问题,即忽视某个既影响“因”又影响“果”的潜在干扰项。[12]教育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但某些研究者常常进行简单化处理,因而所得结论就不具有可信性。

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相比,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还不够成熟,这不仅表现为教育研究方法的随意性和经验性,而且也表现在思辨研究的虚无性。教育课题研究方法不当的原因首先源于教育的实践性,由此带来课题研究者的多样性。不同研究者由于学术训练和认知范式的差异,在研究方法的偏好上具有较大差异。某些基层研究者不太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习惯于凭借经验进行研究。其次,研究方法不当的问题还源于教育学科的人文和社会学科双重属性,由此带来教育研究中既有基于思辨的哲学阐释方法,又有基于事实的实证研究方法。两种方法的冲突和对抗使得教育研究的定量和定性研究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由于教育学兼具人文社会学科的双重属性,研究者通常需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13]近年来,高质量的教育科学研究越来越多地采用此种方法。正如美国学者帕迪拉(Arthur Padilla)所说,在研究复杂的教育问题时,定性研究有助于在研究初期形成研究的假设和框架,而定量研究则有助于验证这些假设和观点。[14]当前,在教育课题研究中,一方面由于实证主义范式的支配,存在某种“数据崇拜”,教育研究者试图通过简单化的数据分析为自己研究的“科学性”辩护。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课题研究又倾向于采用叙述和解释的研究方式,缺乏理论指向的描述性研究往往沦为个体经验式和碎片化的资料陈设。因此,提高课题成果的质量,既要克服实证研究的数据崇拜,又要克服经验研究的随意性。教育研究需要在描述、规范、解释、批判四种功能的循环中推出高质量的课题成果。[15]

2.调查研究不足与提高

调查研究是获取第一手数据和资料的主要手段,因而研究的模型和结论对调查数据具有极大的敏感性和依赖性。调查研究不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样本的选择性偏误,即在抽样的过程中违背了随机性原则,致使抽样不能代表总体状况。比如某项关于西部地区教育的研究,只选取成都、重庆、西安等比较发达的城市,显然不能代表总体的状况。二是调查工具的有效性问题,“尺子”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某项关于中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在编制的问卷题目上带有很大的内在导向性,致使调查结果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三是有调查无分析的问题。某些课题经过调查研究后,只是提供简单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缺乏深度的数据挖掘和分析。高质量的课题研究需要发掘数据背后的各种关系。

调查研究不足问题的产生首先源于研究者在“价值关联”和“价值无涉”之间的失衡。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中“价值关联”和“价值无涉”相统一的原则。为了抵制对自然科学的盲目推崇,韦伯强调文化科学的独特性在于具有价值和意义;但为了保持文化科学的严肃性,韦伯又提出“价值无涉”的主张,反对将学术研究与价值判断相混淆。[16]由于教育课题研究的特殊性,某些研究者常把主观的价值判断与实际的调查研究相混淆,以想当然的结论取代调查研究的结果。其次,调查研究不足的问题还源于教育学研究的特殊性。与自然科学的“旁观式”研究不同,教育学者需要的是一种参与、介入的研究立场。[17]参与式的教育研究表明,许多研究结果的获得取决于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交流和互动,这对于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学科规训制度不够完善的背景下,许多调查研究流于形式,无法获取真实的数据。

在课题研究中,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准,研究者首先要认清调查工具的“价值关涉性”,在借用成熟的调查问卷时要批判性地认识其价值取向和适用范围,同时研究者在自己编制调查问卷时要克服主观随意性,尽可能地做到“价值无涉”,避免将科学讨论与价值判断混淆。其次,研究者需要强化解释取向的研究方法,在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中提升理论的合理性。教育理论是一种典型的“实践之知”,它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因而调查研究结论的得出要强调此种动态性和生成性。

3.数据资料陈旧与更新

数据资料是课题研究论证的依据和支撑,作为构筑课题研究成果大厦的“砖瓦”,数据资料的质量决定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在课题研究中,数据资料陈旧首先表现为事实数据陈旧。如某项关于英美等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采用的数据仍然主要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数据,而且还是引用他人的第二手资料。这项研究不仅不能反映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而且还有重复研究的嫌疑。其次,数据资料陈旧的问题还表现为理论框架过时。如近年来,随着国外思潮的涌入,建构主义教学观逐渐取代了过于强调知识结构的教学观,某些依然坚持知识中心论的课题研究就显得不合时宜。

数据资料陈旧问题的产生首先源于教育研究问题的主观性。教育问题的主观性表明了它的社会历史性和文化制约性。[18][18]在特定时期研究什么样的教育问题,常常是由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的。社会变革越快,教育研究的问题也变化越大,数据资料陈旧的问题也就表现得愈发突出。其次,数据资料陈旧的问题还源于教育学科研究的无边界特征。与物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教育学科还显得不够成熟,教育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其他学科和理论的“跑马场”。教育学科边界的模糊或者无边界特征,使得教育研究的议题和话语不断变换。此种学科特征使得教育学科的知识积累不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而是具有很大的跳跃性,某些研究成果有时相互矛盾。因此,在此种学科范式下,用于支撑某一观点或理论的数据资料可能很快就显得陈旧过时。

在教育课题研究中,研究者首先需要关注教育问题的文化制约性,了解问题赖以存在的文化历史情景。越是关注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迁,越能认识到教育问题的时代性,也越能克服课题研究中的资料陈旧问题,不断更新数据资料,从而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关注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捕捉新视点。因此,教育课题研究者需要具有更加宽阔的视野,越是以“局外人”的视角看待教育问题,越能够摆脱“局内人”无法克服的难题。其次,研究者需要利用多学科的视角形成某些教育共识。教育学科边界的模糊性尽管带来了学科的合法性危机,但也为教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对于课题研究者来说,需要构建教育学研究的“内核”,减少其他学科知识变化对于教育研究稳定性的影响。

4.引用文献失范与防范

学术创新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文献综述的目的不仅是为自己的研究和论证找寻基础,而且也是为了发现研究的空白和问题所在。课题研究中引用文献失范不仅关系学术诚信问题,而且关系学术质量和价值问题。引用文献失范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用过多的问题,课题成果中引用数量与原创数量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引用过多的极端情况就是剽窃。引用过多、原创较少就会带来课题的重复研究,造成研究的虚假繁荣景象。以教育公平的研究为例,2005年以来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但此类研究存在重复的理论研究以及宏大的政策对策研究居多等问题。[19]二是引注过少的问题。在课题研究中,某些研究者为了增加自己的“原创性”内容,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时未加注释,违背了学术诚信原则。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保护,学术规范的制度化需要增强研究者的学术诚信意识。

引用文献失范问题的产生首先源于科学共同体自控机制的式微。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指出,重复实验、论文审查制和同行评议制构成了防止科学越轨发生的三种保险网。[20]对于教育研究课题来说,由于不可控的复杂因素过多,许多研究无法通过重复实验进行验证。许多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尽管受到质疑,但却无法证伪。同时,论文审查以及同行评议时“有组织的怀疑精神”的缺失都造成了引文失范和学术越轨行为的发生。其次,引文失范的问题还源于科学行为的制度化不足。依据新制度主义的观点,制度环境可以分为规则、规范和文化—认知三个方面。从显性的学术规则来看,教育研究中的制度规则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从内隐的学术规范来看,剽窃、编造和伪造数据似乎成为某些人迅速成名的捷径;从文化—认知来说,研究者在与制度环境的互动中认识到学术越轨的成本并不高,因而往往铤而走险。

引用文献失范属于学术越轨行为,克服越轨行为需要保持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之间的张力。处于学术共同体中的研究者,一方面要遵守学术规范,满足制度环境对于合法性的追求,另一方面要赢得声誉,满足技术环境对于效率的追求。在课题研究急功近利的动机下,研究者常常会将效率置于合法性之上,因而会出现引文失范等学术越轨行为。从课题管理来说,一是改进课题资助方式,实现课题资助类型的多样化,减少急功近利的课题研究。目前,教育类课题不仅有传统的年度规划课题,而且还有基于研究成果的后期资助项目和成果文库项目,形成了从入口到出口不同类别的资助课题。二是加强学术审查和学术公开制度,使课题成果接受同行和社会的监督与审查,提高学术越轨行为的成本,从制度上防范引文失范等越轨行为。目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数据库的建设,以及课题成果宣传制度既有助于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又可以防范学术越轨行为的发生。

(三)结果与价值

从课题研究的结果与价值上看,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对策建议不实。对策建议不实的问题首先表现在“狗尾续貂”“画蛇添足”式的建议。长期以来,课题研究者通常只重视研究内容和方法的自洽性,而不太关注研究的社会价值和效益,由此造成课题研究成果中相关对策的建议成为被迫加入的多余内容。其次,对策建议不实的问题表现在“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式的建议。从研究结论到对策建议是一个创新应用和转化的过程。某些课题研究者由于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欠缺,无法根据研究成果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由此造成课题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两张皮”的状况。在某些课题成果中,最终的对策建议与研究的发现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成为研究者随意的凭空猜想。

对策建议不实问题的产生首先源于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的冲突。处于学术场域中的研究者通常受制于学术逻辑的支配,市场逻辑尽管有所浸入,但尚不足以构成学术场域的主导法则。在学术逻辑的支配下,研究者倾向于“为学术而学术”,不太关心课题研究的社会价值和成果转化。在课题研究中,政府、学术和市场之间的三角协调关系(见下图),造成了课题研究的不同倾向,也使某些基础研究和自选课题无法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其次,对策建议不实的问题还源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之间的矛盾。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理论与实践的割裂造成了研究者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欠缺。能够在学理上自洽的研究结论,不一定能够满足实践逻辑对于时间、空间和个人能力的特殊要求。某些课题研究者尽管试图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但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而造成能力缺失。因此,研究者得出的某些对策建议尽管看上去很美好,但却缺乏可操作性。

于对策建议不实的问题,首先要利用“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对课题的选题、立项和结题发挥引导作用,强化课题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结果导向。对策建议不实的问题要通过中介人员促进课题成果的转化。不同的课题成果具有不同的研究主张,然而并非所有的成果都能够转化为实践对策。由于学术逻辑与政策和实践逻辑的不同,课题研究者需要借助具有实践经验的中介组织,促进课题成果的转化,从而解决对策建议不实的问题。

8.课题成果报告范文 篇八

根据笔者对一些学校的访谈情况来看,导致上述问题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教师未经专门的培训,不清楚研究的规范,理论素养不高,研究能力较差;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无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学校的研究条件较差,如图书、报刊资料的缺乏,无法进入中国期刊网等专业研究网站;课题的鉴定专家考虑到中小学研究条件的限制,课题鉴定通过率高。主观原因是:由于课题鉴定通过率高,使得教师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认为做课题是除教学外的另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缺乏做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有专家指引,专家的作用也发挥不足。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在当前教育科研对学校及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已经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当明确课题申报及鉴定的要求,严把课题申报关和鉴定关,并将各学校的研究成果及各专家的鉴定意见在专门的网站上公布出来,接受公众的监督,实施课题鉴定的“阳光工程”。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与规范意识。再次,学校和教师应当立足于自身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研究能力与研究条件申报,不要盲目跟风,不要做“假、大、空”式的研究。对一线教师,特别是研究条件不很好的学校和教师而言,应当选用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这两种方法对自然科学方法的要求(如抽样、资料收集、数据统计等)以及对获取图书资料的要求不很高,还可以充分发挥研究者身在研究现场的优势。

具体而言,中小学课题研究成果表达中的规范问题、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价值性的体现

每个课题都是有其研究价值的,但这并非意味着每项课题都能研究并体现出价值。有的课题文本表达存在着好大喜功的偏好,主要表现在:1.研究针对特定学校的实践,但成果却是普适性的,既适合于小学,也适合于中学,很难看出为这所学校所独有的东西。2.没有注明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似乎有较大创新。实际上,这样的研究其价值反倒值得怀疑。就第一种情况而言,没有体现出研究的独特之处,恰恰是研究不够深入的表现。就第二种情况而言,如果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其价值注定不大;如果是引用他人成果而没注明,则涉嫌学术剽窃,反而得不偿失。

那么,课题的价值应当如何体现呢?一是要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有更开阔的眼界与视野,使研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二是立足于所在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研究出切合学校实际的有着独特价值的成果,推动问题的解决,促进实践的发展。为此,须注重对文献综述的撰写。文献综述并非对某方面前人研究成果的简单罗列,而是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通过全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一个体系,由此确立自身研究在这一领域中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就像Van Dalen和Meyer说的那样,文献的回顾还要对以前的研究方法、结论、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weakness)与隔阂(gaps),从而明确本研究的必要性与要解决的具体研究问题[1]。综述的作用不仅在于避免重复研究,也在于使研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课题研究的独特价值。

二、 效度和信度的证明

有的课题文本直接呈现研究成果,没有相关数据与案例的证明;有的即便有相关数据与案例,但也不充分,分析与解释的过程也显得过于简略。结果,都导致了效度与信度的缺乏。而效度与信度是研究的生命,缺乏效度和信度就意味着研究结果不能成立。关于研究的效度与信度,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有着不同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各自的定义入手为提升研究的效度与信度做出努力,并在文本中如实记录。

量的研究认为,所谓效度,是指“实证测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概念的真实含义”。[2]例如,要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IQ更能反映要测概念的真实含义,就比是否喜欢读书更加有效。效度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结果被精确解释的范围,即因变量Y的变化多大程度上来自变量X,这就需要我们对变量进行必要的控制;外在效度是指结果能被正确运用到其他情景的程度。[3]所谓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的研究技术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3]信度又可分为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内在信度指的是在多人收集资料的情况下,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例如,不同的观察者在看待同样学生的行为表现时,能否达成一致意见。外在信度是指一个独立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4]如果能的话,那么结果是否前后一致?如果不一致,还要分析其中原因,对其中可以改进的方面加以完善。

对质的研究而言,研究者对研究的效度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但对信度的看法却呈现了分歧。例如,陈向明教授认为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个人的独特性和惟一性,即便是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群人所做的研究,其结果也会因为不同的研究者而有所不同,而且质的研究不强调证实事物,事物不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复发生。她因此与多数研究者一样,主张不讨论质的研究的信度问题。[5]此说尽管不无道理,但笔者以为,如果研究中以及文本表达上能对信度给予相应注意,并非毫无益处。要提高内在信度,可通过发展与被研究者关系,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包括观察、访谈、现场记录、文献等)和三角互证法进行。提升外在信度则需要清楚地辨别并详尽地讨论资料的分析过程,对资料是如何被分析和综合的应用做出回顾性的描述。[6]所谓质的研究效度,指的是研究结果和研究的其他部分之间的一致性,即研究者使用的方法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向有关的研究对象就研究问题进行探究,获得的研究结果达到了研究的目的。与量的研究不同,质的研究不可能事先识别并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排除威胁到效度的因素,而只能在研究之后对效度进行检验并设法排除导致出错的因素。具体的方法与以上提升信度的方法相似,即多方获取资料信息和利用三角互证法去伪存真。

三、可参照性

有的课题研究只注意促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忘记了研究的另一个实践目的:为同其他学校和教师的交流创造条件,因而对于研究过程、研究条件记录极为简略。中小学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一个面临的问题都进行研究,因此,为了改进彼此间的实践,课题研究成果的交流也非常重要。

为此,在课题成果的表达上,需要注意:1.要明确研究的限制条件。例如,关于某项教学方法成效的课题,学校所处地域、办学的软硬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的积淀,学生总体的智力、年龄、性格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都要清楚说明,因为没有一种教学方法在所有的情况下对所有的学生都适用。2.要介绍研究的保障条件及如何具备这样的基础条件。例如具体讲清研究的组织与制度的保障,对教师的评价方法的改进,以及争取社会与家长的支持等等,有了这些条件,研究才能顺利进行。3.要较为详尽地叙述研究过程,例如研究是如何展开的,经历了怎样的历程,遇到哪些困难、问题,有过哪些困惑,进行过哪些思考探索等等。有了这些介绍,不但能为其他学校及教师提供更高质量的借鉴,还会反过来促进研究的反思与改进。

四、 文本表达的整合

研究成果缺乏整合,在文本上表现为课题的各子课题文本之间关联度不够,内容排列松散,表达的风格也不尽统一。在课题鉴定会上,表现为各子课题负责人只能就局部大谈细节问题,缺乏适当的概括与归纳。这如同拔河比赛,尽管大家拼尽了全力,但绳子还是弯曲的。应当说,缺乏整合的文本还不是研究的“成品”,只能是研究的“半成品”。

文本的整合包括语义与逻辑的整合和表达风格的整合。文本的整合要求文本的表达不应当留到研究的最后阶段进行,也不要希冀在某特定时间内一口气完成,而应该在研究开始时就进行,作为一种思考活动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提纲将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以一种较为简略的方法谋篇布局,思考行文的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写作提纲就如同蜘蛛网,没有一个部分是可有可无的,每一个部分的变动都会引发对整体的影响。[6]要形成这样一个令人满意的提纲,要求自研究设计起就开始构思,逐步修改完善。

五、 内容与格式

在国外,判断研究价值的第一道标准是成果的文本表达内容是否完整,格式是否规范。因为这是做研究的基本规范,如果连这样的要求都达不到,很难相信该项研究能达到什么水平。研究成果的文本除了正文(包括课题的由来、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研究架构、研究过程、研究资料收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的结果等)以外,还应包括一些“附件”,如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相应附录及致谢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出现的问题是要么内容残缺,要么是内容与所属部分名不副实。格式方面的问题也是不一而足。相应格式要求可参照新闻出版署1999年公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发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网上可查),上面作了详尽的介绍,并附有例解,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Van Dalen,D.B.,&Meyer,W.J.(1962).Understandingeducational research:An introduction.McGRaw-Hill Book Company.

[2]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 陆春萍,王嘉毅.教育行动研究的效度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3).

[4] 威廉·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袁振国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 Goetz.J.P,and LeCompte.M.D.(1984).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New York:Academic Press.

上一篇:党校作业下一篇:改薄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