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的诗歌现代

2024-11-13

关于中秋的诗歌现代(共8篇)

1.关于中秋的诗歌现代 篇一

对于现代诗歌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为目标, 而对古典诗词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 “积累”“体验”“感悟”“运用”都须从“诵读”开始。所以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应依据新课标的要求, 根据学生实际, 激发学生兴趣, 并通过经典名篇的点评, 引导学生广泛的吟咏、欣赏、品味优秀诗歌, 促进他们对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绘画美的理解、体验、感悟, 尽可能多地汲取它

诗歌虽美, 可它却是一枝“带刺”的玫瑰, 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就教师而言, 诗歌教学需要很厚实的文学素养和读、悟、赏的能力, 也需要较高的教学艺术。就学生而言, 初中生在小学虽学了一些诗歌, 但一般只是要求背诵下来, 基本谈不上去了解诗歌, 领会摘取这支玫瑰, 教和学两方面均殊非易事。仅就诗歌教学的方法来看, 无疑存在两种严重的偏向:有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 淡化了学生个性化、理性化的感受、领悟;有的教师重视机械化的背诵, 淡化分层次的诵读体验。为了教好诗歌, 我作了多次尝试, 探究符合初中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以追求诗歌教学的有趣高效。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总结、完善, 我归纳了一个“四步走”的教学方式。即知诗韵、感诗意、品诗境、写诗篇,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步, 初学阅读, 把握韵律

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这儿我们可领悟到读诗的妙处——启迪诗意, 培养诗心。同时, 我们也领悟到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熟读成诵。而诗歌的诵读应该首先让学生“诵之于口, 悟之于心”, 在教学时, 让学生明白诗是音乐的姊妹——节奏和谐, 音韵优美。为此, 先让学生听老师诵读, 自己划出节奏, 找出韵脚, 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读完后, 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为诗配乐, 唱一唱。记得在教何其芳的《秋天》时, 一位同学配的是《西风的话》的乐谱, 用得恰到好处, 这位同学唱完后教室里掌声雷动, 我也激动不已。我明白现在的课堂真正成为了同学们的舞台, 唤醒了他们各自沉睡的潜能, 我创造了他们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智慧的火把被点燃, 迸射出一束束耀眼光芒。因为大家对乐曲很熟悉, 于是动员大家都唱, 同学兴趣盎然, 一个个跃跃欲试, 不到五分钟大部分同学就能背全诗了,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提升了学习兴趣和感受领悟能力, 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时, 学生已由被牵着走演绎成了课堂的主宰, 课堂实现从单一的“知识传输场”向“生命发展场”的完美转型。

第二步, 细心解读, 感悟诗意

这是在初读的基础再读, 此读要求知诗歌的内容,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读的层次感体现出来了。因为诗歌一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诗歌合为时而作”, 感知诗意, 要了解写作背景。在教余光中的《乡愁》时, 我安排学生预习, 先请同学拓展背景——余光中, 1928年生于南京, 1949年去台湾, 当时仅21岁, 在还乡时已64岁, 正如他自己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乡愁》是他激情迸发仅用20分钟就写成的一首抒情诗。介绍完这些, 学生能明白余光中家国之恋的思想, 便于他们深入探索诗人的心灵之路。然后我让学生细心解读诗歌, 在反复的诵读中, 读者与诗人的心贴近了, 同学们明白了诗人的个人之思与深沉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的情感, 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 与诗人同喜共悲。

第三步, 深情品读, 领略意境

要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找意象, 懂得诗的意象实为诗人的主观之意与客观事物之象在文字中的交融与呈现, 诗的思维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经过这一步的学习, 学生就可以找到创作、读解新诗的钥匙, 能自然、顺畅地牵出意象所表达的感情。我在上比武课教《秋天》时, 要求学生轻声自读并寻找意象, 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露珠、冷雾、白霜、镰刀、渔船、背篓、牧羊女, 通过这些意象, 学生很快就明白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诗人描绘的是三幅动态的图。接下来, 就要求学生描述画面。诗歌的语言, 言简意赅, 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是一个清新灵动的画面。我鼓励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 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描绘画面。三幅画面同学们都勾画得很精彩, 其中一个女生的描绘很有创新意识, 第二幅霜晨归渔图, 她是这样描写的:“渔民很早就驾着小船, 哼着小曲来到江上, 江面飘着缕缕白雾, 他娴熟地撒下渔网, 收起渔网一看原来是很多乌桕叶, 他百思不得其解, 刚刚明明看见的那些鱼呢?他一拍脑门, 恍然大悟, 原来是秋天, 化作乌桕叶与他在做游戏。”听她的精彩回答, 同学们面带微笑, 听课老师频频点头, 我惊讶不已, 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有大胆的创新意识, 用自己独特的见解诠释了“游戏”一词。通过联想学生打开了通往诗歌领地的第二道门, 学生在头脑中呈现灵动的画面, 这样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捕捉到了, 并在读中产生思维的愉悦感。

第四步, 忘我诵读, 谱写新篇

语文教学无外乎就是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 而能写一写是很重要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沉醉其中, 忘我诵读。在学生已全面理解了诗歌后, 我尝试着让学生总结写诗技巧, 这样就把知识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注重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学以致用, 他们总结不全面时, 教师再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在教《秋天》时, 我们就一起讨论写诗的要诀:诗是心情的坦露——激情澎湃, 发于笔端;诗是语言的精华——凝练含蓄, 生动形象;诗是意象的剪接——随神赋形, 婉转灵动;诗是音乐的姊妹——节奏和谐, 音韵优美。当学生拿到了写诗的金钥匙后, 我趁热打铁, 让学生动笔写诗, 这时课堂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涉足了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在这一步的教学时, 我更注意了学生的差异。对基础不好的同学只要求敢写, 不管写得怎么样, 都予以鼓励和适当指导。对于基础好的学生, 让他们放开手脚, 大胆地去想去写, 对其佳作欣赏表扬。上完《秋天》, 我试着要学生写一首抒情诗, 某同学写了一首很美的诗《秋》——“秋, 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 像魔法师, 风儿一吹, 吹黄了梨子, 吹红了苹果, 沉甸甸地缀满枝头, 秋天栖息在果园里。一枚枚红邮票漫天飞舞, 送来了西风的祝福, 溪水拨动琴弦, 弹奏出优美的旋律, 带来了大自然的问候, 秋天陶醉在森林里。”从那以后, 她的写作激情被点燃了, 一来灵感便写上几句, 常和他一起评品, 一起探讨。她写作水平突飞猛进, 去年参加区里的诗歌比赛, 所写的《映山红》获中学生组一等奖, 并刊登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诗书画集《教苑春晖》上。

总之诗歌教学的根本应该引领学生用心灵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图画美、情感美、结构美。教法千变, 朗读为本。诗歌教学的金钥匙便是诵读, 诵读可以体验作品的情, 领悟诗歌的意, 可以启迪读者的形象思维, 陶冶读者的诗趣情操。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一点见解。俗话说“十个先生九本书”, 在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的今天, 只要我们把诗歌教学中十个先生、百个先生的经验加以整合, 再融入我们自己的创造性, 诗歌教学的大舞台上定会呈现万紫千红的美景。

上接第243页

知识有探求的渴望, 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知的愿望。而且在和老师也可用启发式、生自己去思考, 自案, 以此培养学生的力。

3.对于学生喜欢和流, 这也很容易理解。老师和他们心灵接近, 理解他们, 能够了解他界, 就会更愿意向老师问题, 所以老师也要与一代学生关心的问题, 学生感同身受, 才能得生更愿意与之交流。老己的时代感, 保持心态愿意与自己交流的情

总的来说, 教师是接的引导者, 教师和学生获取知识、经验最直好坏影响学生学习的效间情感建立的成败。教功的交流就应该了解学的思想和特点, 找到与方法, 使交流效果更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学出版社.2008.

[2]屠荣生, 唐思群.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陈嫄 (1 9 7 9—) , 女院讲师, 硕士。主要研文化、俄语教学。

摘要:现代诗歌教学的“四步走”:初学阅读, 把握韵律;细心解读, 感悟诗意;深情品读, 领略意境;忘我诵读, 谱写新篇。

2.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 篇二

【摘要】朗读是一种既传统又富有新意的阅读方法。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作品,培养语感,同时提升了写作水平。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学大多存在功利性,现代诗歌的教学往往避重就轻,忽略了朗读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环节更加单一化。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助推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的贯彻以及师生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朗读;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越来越功利化,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与活跃。老师的教学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教学模式的僵化,教学手段的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学生对于诗歌,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难以理解其诗意,不敢读;因为诗歌的语言简短凝练,学生从心理上的不重视,不屑读;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普通话的不标准,学生害怕读错,不愿读。这些问题制约了诗歌的学习。导致原因很多,从根本上来讲,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一味对字词句的分析讲解,忽视了诗歌的朗读教学,使多样的朗读方式得不到有效开展,学生也就失去了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则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

一、何为朗读

朗读,自语文教育的诞生就已存在,是最早的阅读学习方法。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朗读可谓是最基本并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名家经典对于朗读的理解。《学记》中就有“呻其占毕”的说法,即吟诵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孟子也有“诵其诗,读其书”的说法。在古代,无论是私塾还是学馆,皆以琅琅书声为其特征,故有“背熟一道,二无讲明之说”。宋代理学家朱熹也积极主张朗读,“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现代汉语词典》将“朗读”定义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就是用清楚高亮的声音将文章朗读出来。著名语音学家、普通话教学专家徐世荣先生对朗读作了较全面的定义:“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

笔者认为,朗读是把书面文字作品有声化形成语音作品的再创作活动。这里的再创造则相对于作品的第一次书面语言的创作,通过清晰生动的语音,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再现出来,传递给听众,做到以声传情。

二、何为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朗读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换言之,朗读教学就是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接受者;而文本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活动的对象。朗读贯穿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并非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环节存在。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如何安排朗读在教学环节中的穿插,成为诗歌教学课堂的主题行为。采用何种朗读方法,体悟诗歌什么样的情感,对该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活动作为指挥棒,统一整个教学过程。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诗歌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诗歌、朗读诗歌。朗读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方式,除了对课文中原有情境的表达传递外,由于融入了朗读者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还原并丰富了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进入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洪镇涛先生对语感是这样认为的:“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反复地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力。一般情况下,对于一篇陌生的课文,学生难以仅通过初步阅读就掌握作者的情感,往往需要反复的咀嚼体悟。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并获得情感的体悟,实现朗读者和作者情感的共振。经过朗读者的再创作后,不但朗读者自身对文字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听者也比自己去阅览文字得到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朗读引导着读者和听者都向文本更深处探索;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

四、如何有效的设置朗读教学环节

我们以南开中学敬军老师《在山的那边》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究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策略。这是一堂关于朗读训练的诗歌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初读感知”、“朗读体悟”、“研读探究”、“演读升华”四个环节,整首诗歌的教学体现了“朗读”的本色,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美,体悟诗人的情感。

(一)初读感知,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在山的那边》全诗30行、343个字,语言凝练,却意蕴深刻、富有哲理。全诗最短一行6个字,最长不超过15个字。句式整齐,表意清晰不繁冗。老师采用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本首诗歌。

优美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快慢的语速,声情并茂地诠释着诗歌的情感。学生跟着老师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文字,在内心形成初步体验。随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齐读,读出语调的轻重缓急。齐读是一种常用的朗读方式,由同学们共同完成,有效的节约了课堂时间,且声音整齐洪亮,振奋人心,更加朗朗上口。这要求学生顾全大局,保持好自己与其他同学的语速一致,音调和谐,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学生齐读诗歌《在山的那边》,通过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调,感受诗歌情感变化。例如:

——山那边/是什么呢?(语调轻快,“是什么呢?”轻读,读出孩子的天真、淳朴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妈妈给我说过:海(轻缓平和的语调,突显出母亲对“我”的慈爱);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终于”重读,读出“我”攀爬过程的辛苦以及对即将看到“海”的激动);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语速缓慢,读出孩子的沮丧,重读“零分”,体会出孩子的失望)

学生们在齐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感受到诗歌不同于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会到诗歌的形式美。

(二)研读探究,体悟诗歌的情意美

研读,就是研究、体会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一千个读者就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特征也有差异,对同一首诗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在上个环节,学生经历了老师的范读,全班齐读,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朗读好一首诗歌的关键在于是否获得了情感体验。此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对诗歌的反复研读,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悟诗歌的情意。

师: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朗读,本首诗是围绕着那句话发展的?诗歌两节分别怎么诠释的?

生:全诗的中心句是“山那边是什么呢?”第一节讲的是孩子对山那边的未知世界的憧憬;第二节讲的是经历努力达到希望后对山那边的感受。

生:全诗围绕着“山那边是海吗?”来发展。第一节中“海”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这时的孩子是童真的、单纯的;第二节中“海”就是不断努力的信念,这时的孩子是自信的,是坚定的。

师:同学们概括出了诗歌两节的内容,那么你们在朗读中分别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第一节孩子从好奇到沮丧,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执着。

生:第一节读出了孩子的天真和委屈,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自信、阳光。

从老师的问题设置以及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反复的研读诗歌,揣摩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获得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演读升华,体悟诗歌的人性美

针对诗歌中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进行分角色的演绎,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理解、记忆课文。为诗歌教学创设朗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作者的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表达的感情相互融合、互为一体,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演,向读者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在山的那边》一课中,角色单一,内容简单,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诗歌中的“妈妈”和“我”,发挥想象表现出人物特点,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两个人物的特征。

(同学表演)

师:表演完了,我们先请两位表演的同学说说他所扮演的角色有什么特征。

扮演妈妈者:我觉得妈妈是个很慈爱的母亲。当孩子问道:“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说是“海”。我用很慈爱的口吻表现出来。因为妈妈知道山的那边依然是山,但是她为了给孩子希望,希望孩子自己去寻找那片海。“山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妈妈告诉孩子,任何梦想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才可以实现。

扮演孩子者:我觉得他是一个天真,好奇,勇敢、执着的孩子。因为在他小时候就常常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天真的以为山那边就是海,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梦想,他不断努力终于爬山了山顶,可见他是勇敢的。可是山的那边还是山,他很沮丧但是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不懈,翻过无数座山,战胜无数失望,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全新的世界。

两位同学在角色扮读中,结合诗歌内容,依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将作者的情感与自身的体会融为一体,演绎出人性之美,达到全新的情感共振。

(四)诗句写作、朗读集髓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注意到诗歌遣词造句的精妙。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在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理解后,获得情感的体验,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灵感,获得写作素材。《在山的那边》课堂结束之前,老师要求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来概括作者小时候对“山”和“海”的理解与长大后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举例看学生如何创作的。

生:小时候山是希望,海是梦想;长大后山是困难,海是成功。

生:小时候海是干涸的,长大后海是创造出的新天地。

生:小时候成功是容易的,只要爬过高山;长大后成功是艰辛的,只要克服困难。

生:长大后山是实现理想的困难重重,海是理想的境界。

本堂课,老师围绕着“朗读”的线索,理清了诗歌的脉络,体会到诗歌的情感、掌握了诗歌朗读的技巧。在朗读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朗读充分发挥它的解析、鉴赏、感悟、记忆等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歌。

曹文轩先生说:“朗读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一种日常的同时也是一种优雅的行为。”如今,朗读无论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朗读是有声的传递,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而朗读学习是为了守住我们民族的语言,守住我们中华文明。朗读的魅力不仅存在于课堂,更存在于生活,让我们一起朗读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0.

[2]张颂.朗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乔桂英.阅读方法指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07).

[4]曲英华.语文新课标朗读教学指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06).

[5]毛世侦.朗读与朗读指导[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01).

[6]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类编(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71.

[7]李慧兴.朗读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4(04).

[8]李建敏.论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9]史立娟.诵读法培养语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08.

3.赞美中秋节的现代诗歌 篇三

中秋离家心如秋水有说不出的悲凉。

穷家小户都有团聚都有欢畅,

而此时的我心中却有无法言传的惆怅。

几十年来家境贫寒艰苦倍尝,

不懈努力希望看到家庭的兴旺。

多亏父母带领我们克难奋进,

才有了今天安居乐业的良好景况。

贫穷的过去在勤俭中一去不返,

幸福的生活在努力下日子还长,

为什么不能向昨天那样无私奉献,

为什么不能教育子女奋发图强。

慈父的仙逝留给我们无限的悲伤,

母亲的健在证实了我们四世同堂。

不要为自己过的更好毁掉了形象,

兄弟姐妹呀要互帮互助情深意长。

教育子女要注重对品德的培养,

操持家庭要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警钟要响,

这样生活才能过的幸福,过的安详。

每个人都要审视一下自己在怎样想,

每个人都要考量一下私欲是否膨胀,

要让亲人们都时刻想念你呀,

要给我们的后代做出好榜样!!!

让十五的月亮把心中照亮,

中秋的团聚才会充满亲情和欢畅。

再苦、再穷、再委曲、要自己承担,

4.略论现代诗歌的分析原理 篇四

关键词:现代诗歌,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日常语言,还原,意象,感知辨识,情感逻辑,思维方式,无理而妙

现在, 绝不是诗歌卖座的时代。

在世俗的眼里, 诗人属于极个别的人, 又是极特别的人。平素, 清高敏感, 行为怪诞, 动不动伤春悲秋, 作品, 自说自话, 逻辑混乱, 让人摸不着头脑。故时人有言:“诗人都是疯子”。这种说法, 固然偏颇, 却很真切的反映了受众对现代诗歌的恐惧和无所适从。的确, 疯子的疯话, 疯子的独白, 能不难懂?

其实, 疯子不疯, 疯话也不疯。如果能略略掌握现代诗歌的分析原理, 现代诗歌将成为话语的盛宴。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 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文本通过语言获得了物质形态, 这样, 语言就成了读者感知文学文本的物质媒介。任何文本, 语言都是它的外壳。读者只有首先突破语言的外壳, 才能深入文本的内核。现代诗歌的解读, 同样应遵循这个规律。

因此, 欣赏现代诗歌, 应该先从辨识语言开始。

诗歌语言是文学语言的高级形态, 而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差异很大, 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差异则更大了。日常语言的习惯力量, 使读者在解读现代诗歌时, 不可能瞬间获得超脱, 平顺的适应现代诗歌的语言规范。所以, 读者与现代诗歌隔阂的产生, 首先是从语言障碍开始的。

克服这重障碍, 得从语言形态的还原开始, 对现代诗歌进行语言形态的重构。怎么进行语言的还原?那就是, 保证诗句原意不变, 用日常的语言来替代表述现代诗歌的诗句, 并进行比较, 在比较中找出差异, 在差异中悟出诗人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诗句的语里内涵。

如《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的首节是:“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如果把它还原到日常的语言状态, 应该是:现在是北京时间下午四点零八分, 在北京火车站里, 人山人海,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 火车就要开动了。

通过比较, 可以有几点发现:

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重复。

而在日常表述中, 通常不会如此重复的。文学作品中, 此类反复手法的使用很常见。如, “在我的后园里,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 另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秋夜》)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本诗中, 首节就使用反复, 为了强化对北京的不舍。

2、“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以时间为定语, 并且时间非常精确。

如果在日常生活, 正常情况下, 多数情况下, 我们会忽略分、秒这样比较小的时间点。除非要报时, 但那一般是整点的。或者要交代重大的客观事件, 比如某个伟人去世等等。但是作者对时间如此精确, 不但把“分”写进去, 还用“这是……”的句式进行强调, 这显然是有意的放大定格, 对时间状态进行强调。

只能有一个解释, 这一刻, 对诗人太重要, 它烙在诗人记忆最深处, 成了一道不可磨灭的印痕。如果知人论世, 就会明白, 这一刻, 改变了诗人以及和诗人一样的“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一生命运。

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中心语用“北京”, 而不用“北京火车站”。

地点明明是火车站, 所以才人山人海, 汽笛长鸣。可为什么不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火车站”。“北京火车站”能代替“北京”吗?

仔细探究, 可能有如下的内涵:

其一, 离开北京就是从火车站出发的, 离开火车站就意味着离开北京;其二, 强调诗人对北京的依恋, “北京”是故土, 是“妈妈北京”, 生他养他二十年, 用“北京火车站”表达不出这种感情意味;其三, 北京是一座城市, 每一座城市, 每分每秒都在发生无数的事情。就1968年下午四点零八分而言, 北京这座城市没有比这更大的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成千上万的青年要集体背井离乡, 可能一辈子不会回来了, 成千上万的家庭面临生离死别, 家将不家。所以, 诗的最后, 有一个词汇, 值得注意,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的“最后”。因此,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火车站”这一特定的历史时空, 已经成了“北京”的缩影, 它代表北京在这一时刻的历史状态;这一刻的北京火车站, 不只是诗人一个人的记忆, 是整个城市的记忆。

通过这种语言还原, 可以突破现代诗歌的语言外壳, 并很自然挖掘出潜伏在诗句语里的诗人心灵的颤动。

而通过这种对诗歌语言的还原, 不难看出, 日常的语言形态, 它的特点是语意清晰直截, 不追求言外之意, 让人愈明白愈好, 因为日常语言主要是用于日常里,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至于诗歌语言, 则有表里, 表层是一种意思, 深层更有寓意, 只有这样, 才能表达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1]

其次, 无论现代诗歌的解读, 还是古典诗歌的解读, 都不能不谈意象。正是意象的存在, 使诗歌语言进一步获得了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不一样的特质, 成为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又意蕴悠长的审美化语言。[1]感知意象、辨识意象, 是深入理解现代诗歌的另一重要途径。

感知和辨识, 是不一样的。感知, 是指直接从五官的角度去体悟,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曲中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听觉效果, 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视听冲击,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若有若无的月下荷香与若隐若现的渺茫歌声的嗅觉与听觉的沟通;而辨识, 则需要用理性去对比、分辨和识别。最简单的操作方法就是多作一些质疑发问, 问问“为什么是这, 而不是那”。

为什么要这么对比、识别呢?因为, 诗人在创作的时候, 他的头脑里一定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意象, 最后他把其他意象排除了, 只留下这个意象。如果我们能试着把诗人筛选意象、取舍意象的这一思维选择过程假设呈现出来, 那我们就会离诗人的心灵世界更贴近一点。

如“在我的后园里,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 另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秋夜》) , 不妨问问为什么要用“枣树”这个意象, 而不用“柳树”“桂树”等其他意象。这就需要理性的辨识。“枣树”, 魁梧伟岸, 高可10米以上;树皮褐色, 且裂痕遍布, 一副饱经风霜的模样。由于其生命力强, 耐寒抗旱, 生长缓慢, 所以木材的质地坚硬细致, 不易变形。在北方, 枣木是制作擀面杖最上等的材料。枣树的这些特点, 无论是外在的视觉效果或者内在的刚劲顽强, 都极适合作为斗士的形象移植到文学作品中。这恐怕就是鲁迅选择“枣树”入诗的重要原因了。

同理, 戴望舒的《雨巷》之所以要以丁香花入诗, 而不是牵牛花, 牡丹花……就是因为丁香花花色或白或紫, 香气清新, 品相淡雅, 而且花朵小, 花蕾丛生, 团团相簇, 相拥如结, 含蓄内敛, 很适合用于表现哀怨含蓄、愁心不解的女子形象。古典诗歌中就有“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第三节:“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 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线绳绷得太紧了, 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直到这时, 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本节中有一个重要的意象“妈妈缀扣子的针线”, 做了一个假设, 如果“妈妈缀扣子的针线” (绣花针) 换成“万箭穿心” (箭) 呢?

这是很有意思的比较。学生通过讨论后也会有所收获:

1、“妈妈缀扣子的针线”与“万箭穿心”的外在差异:

(1) “箭”存在于古代,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更贴近现实生活, 为我们所熟悉。

(2)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是绣花针, 比“箭”更细, 用途是缝补衣物, 缀扣子。“箭”则更粗, 用途在于杀猎。

(3)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有线, “箭”则一般无线。

2、“妈妈缀扣子的针线”与“万箭穿心”的内在差异:

(1) 、更贴近生活, 为读者所熟知;因而, 更易于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使读者身临其境。如孟郊的《游子吟》,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这样的诗句是很容易使读者想象白发母亲在昏黄灯下为儿子赶制衣服的温馨场景。

(2) 、更具有概括性、典型性, 更适合用于表现母爱的特征, 因为母亲是最经常使用绣花针的;

(3) 、情感内涵更丰富, 既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腻的爱, 也传神地表现出母子分别时彼此的难舍难分和诗人离别的心痛, 同时表达出母子分别后的彼此间永远的牵肠挂肚。

(4) 、在写作上, 为下文“风筝”意象的出现和“线绳绷得太紧了, 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的描述做了合理的铺垫, 前后呼应。

再比如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中, 有许多重要的意象, 包括“雨巷”、“丁香”、“油纸伞”、“篱墙”。如果对这些意象进行逐个分析, 然后再把这些意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审视, 可以窥见其中的特点。从个体看, 这些意象各有各自的特点, 且形体都比较小, 并且距离现在的时代都比较久远了, 巷子, 油纸伞, 篱墙, 现今都比较少见了。从整体看, 视觉上, 由于下雨, 烟雨迷离, 且置身于狭长封闭的巷子里, 给人深邃幽闭的空间感, 而“油纸伞”、“丁香”的出现, 给整个画面抹上了清新的一笔, 冲淡了周围的潮湿压抑;听觉上, 巷子里高高的长墙, 阻断了各门各家的起居动静, 显得寂静凄清。嗅觉上, 又有淡淡的芬芳, 是油纸伞的芬芳, 也是丁香的芬芳。至此, 这种意境的特质就跃然纸上, 它充满了古典元素, 显得唯美。既给人压抑苦闷之感, 但在灰暗迷离之中, 又点缀着清新的亮色, 冲淡这灰暗迷离。于是, 从中, 我们能感受到诗人苦闷彷徨, 也能感受到诗人在苦闷彷徨中的一丝微茫的希望。

总之, 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具有具体可感、概括典型的特点。诗人正是借助意象才实现了对模糊抽象的主观情思的形象表现。如果能以意象为支点, 感知意象、辨识意象, 那么在解读现代诗歌中, 将会少走很多弯路。

再次, 现代诗歌之所以难懂, 还在于其与日常表述规范反差甚大的不可理喻的传情达意、说理论道的方式。而这种不可理喻的传情达意、说理论道的方式的背后, 其实是诗人与常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

比如, 波德莱尔的《忧郁病》一诗中, 有这样的句子:“当雨水洒下无数的线条/仿效着监狱的铁栏的形状/一群哑默的肮脏的蜘蛛/走来在我们头脑里结网”。蜘蛛在人脑里结网,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也不大可能发生, 按常理是不能理解的。类似的不可理喻, 其实在古典诗歌中同样存在, 只是相比计较, 现代诗歌使用的更频繁, 更夸张。

在古典诗歌的诗论中, 常把这种有悖于日常情理的创作现象称之为“无理而妙” (清代·吴乔) 。对于现代诗歌, 解读时, 就更需要要打破常规思维规律, 遵循情感逻辑。所谓常规思维规律, 就是日常生活的人们习惯使用的实用性至上的思维方式。

《再别康桥》的首节有这样的诗句:“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末节则与首节呼应:“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以日常的思维去考量, 其中无理之处自现:云彩是无情之物, 向云彩招手作别, 云彩能懂吗?这不是多此一举?更荒谬的是“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一句, 云彩又非身边的实物, 即便你想带走, 你带得走吗?纯是妄想。

既然是妄想, 诗人为什么还是要妄言, 博人一笑?其实, 如果从诗人的角度去思考, 很显然, 诗人要作别的是康桥。康桥是诗人终生难忘的地方, 这里留下了他太多的人生记忆, 尤其是他在这里认识了民国才女林徽因, 并对她展开了苦恋之旅。当然这记忆, 也包括这里的自然美景。而自然美景中, 康桥黄昏的夕阳和满天的绮霞, 又特别能打动诗人的心。因此, 作别“西天的云彩”其实就是与康桥作别。同样的, “不带走一片云彩”, 其实要表达的是诗人的一种心思, 也就是要与人生中的这段与康桥有关的甜蜜而苦涩的记忆告别的决心。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不乏这样无理而妙的诗句, 如第二节:“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又如第五节:“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那么“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为什么“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建筑发生剧烈抖动, 一般情况就是地震了, 或者发生爆炸了。但当时都没有发生。虽然用物理的相对运动来解释可以说的通, 但从表述习惯看, 多数情况下还是更习惯说成“火车的车身一阵剧烈的抖动”, 为什么要表达的这么别扭呢?毕竟, 这是诗, 不是物理教科书呀, 诗人的本意不是要告诉读者相对运动的原理。

排除了日常实用角度和科学角度理解的不恰当性, 那可见“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是另有所指, 是有深层意蕴的。只能回到诗人这时的情感世界、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出发去挖掘。

联系下文的两个句子——“我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以悟出, 诗人有意借助了物理的相对运动原理, 把自己说成是静的, 而外界则在剧烈的抖动;外界剧烈抖动的巨大能量反过来冲击诗人, 造成诗人内心巨大的共振, 震撼。很显然, 这是一个诗人内心世界和客观世界互动的过程。

可见, 诗歌的创作尊重的不是日常情理, 而是完全服从于表达情感的需要, 所谓“诗有别才, 非关理也” (宋朝严羽《沧浪诗话》) 。这就需要读者解读时, 打破常规思维, 转变思维方式, 学会用情感逻辑去观照诗歌, 去体悟诗歌, 才能享受文学话语的盛宴, 才能更贴近诗人, 走入诗人的心灵世界, 获得对生活的立体观照, 体验人世间的冷热悲欢, 走入现代诗歌的幽窈世界, 触摸到诗人的心灵律动, 与诗人共鸣, 使我们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得到超越和升华。

参考文献

5.浅谈古诗歌的现代教学 篇五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教学;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让课堂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师都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并对“如何形成高效的课堂”进行了探索,同时也取得一些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阶段语文优质课堂的构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重视学生兴趣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容否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人前进的动力。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们应该把兴趣培养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学习动机是能够直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它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更为积极。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以及语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正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快乐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学生学到新知识会感觉很快乐。而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丧失了学习兴趣,这种被动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快乐可言,这种情况下,高效学习只能是奢望。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前提就是让学生热爱学习语文,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总会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游戏教学是初中这个年龄段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同时也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此外,在语文课堂上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小辩论赛、竞背比赛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等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思维也运转起来,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总之,各种教学策划的目的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构建优质的教学课堂。

二、合理规划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优质的教学课堂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种习惯,从而综合发展。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教师作适当点拨和补充。同时注重教学互动,打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只能起到主导作用。高效课堂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跃起来,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的作风要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个性张扬,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久而久之,课堂中学生爱发言的多了,参与活动、讨论问题的人多了,学习劲头足了,实现了课堂上互动共鸣,课堂氛围真正达到了愉悦和谐。新课程标准要求:“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教学新模式。”学生眼中的世界是新奇的、充满神秘和乐趣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会生发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智慧火花,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火花,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当他们把思维完全打开,思路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要实现语文教学内容从知识传授向知识来源和应用方向拓展,就必须从教材之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获取信息,教会他们自主探究。

三、学习注重方法,听课同样也要注重方法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学习效果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师生。其实,只要注重方法,特别是听课的方法,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要预习,这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有必要花大力气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让学生掌握预习的基本方法。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合理分配时间,这是必要的。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需的,但科学推测,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课堂笔记,要有的放矢。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教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学生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总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合理规划课堂时间;以及听课方法的合理指导,从而真正的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6.中秋精美现代诗歌 篇六

万千思绪,念想一并涌上;

人生何其圆满;

脸上的笑容,心绪里的忧愁,难言的苦涩;

也不因一个人孤独地走路,路更蜿蜒;

无从踏寻的幸福,

丝丝心络,

缱绻在梦外。

夜深了,深了;

暮霭下的星光,去了又来,

它认得准方向;

也不只因八月桂花浓香,

少许了牵挂,

但十五的月亮踌躇到十六圆;

也许,月宫里的仙子知道思念是怎样的一个苦字,

倾其毕生的守候泪水汪洋成海。

广漠的静夜,

那永不见的署星,

何时出现;

过了无数个这样的年头,

希望仍继续燃烧;

执着是一种承受,

谁能扭的过命运的强头。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岁月;

深深地拥抱团圆二字,

多少年,多少年了,

岁月年轮碾压过的痕迹斑斑残留,

一泓清泪趟在心坎里。

是谁种的花香,

星茫下,松影间,

有我独步静听;

朵朵抖擞那不可言喻的欢悦,

动荡寂静的芳心;

我收获了满手的花香,

撒向寂寞的空房;

希望,我的生命与光明,

7.中秋节现代诗歌 篇七

中秋节现代诗歌1

中秋节的味道

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

街头就看到月饼的影子

嚼着杏花楼飘香的月饼

尝到中秋节的味道

想象中秋匆匆的脚步就来了

勾起一轮明月挂在天穹

闪现光辉,带出年轮

小时候的记忆浮现

月亮走,我也走

心思跟着月亮跑

跑出山谷跑出村庄

城市的月光很圆很美

月宫里传说一直在上演

中秋月圆时你就会回来

把思念遥寄给远方亲人

阴雨中秋节

最近几天的六朝古都,不知怎的阴雨连绵

强欲望的阳光,不给机会穿过云层细缝

惟能穿透夜里的梦,在明月与乌云之间徘徊

虽然不是朗月,却多了几分朦胧的醉意

金秋的慰问必然包括金装的月饼礼盒

可我们没有,有的只是三天的中秋假期

与一些灰色阴雨时节的凄凄凉凉,或是

闲敲文字时键入闾巷的片片落花

我想独自出去走走,外面的风声渐染秋的颜色

我知道,秋风没有和家人团圆,黎明也没有

升起金灿灿的太阳,或是游子在外漂泊

那片朦胧的月光背后,定然刻着故乡的殷殷期盼

盼星星,盼月亮,盼不到金秋的月宫婵娟

千里之外是否还有一轮明月,你相信我也相信

在酒览月华微醉后,画一个水水月饼

映入眼帘的是一些美好的回忆,和一整个故乡

中秋节

八月中秋的月亮

是最亮最圆的

月亮升起

撒下一片银灰

竹梢上

归巢鸟儿安睡

池塘里

鱼儿跃出碧光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人们聚在桌前

分享着圆圆的月饼

柚子长得是那么可爱

八月的桂花开始飘香

为团圆增加了一份愉悦

琴声悠悠

唱出家家团圆

中秋节,月儿圆了人未还

人去也

音讯绝

任我望缺天上月

天上月

尚有圆和缺

为什么?我和你

缺了再难圆

薄情人哪

当初为何许我蝴蝶结

害我夜夜相思独望月

又到中秋节

独上小阁楼

举起消愁酒

醉眼邀嫦娥

嫦娥距我千万里

虽然不可即

但可望明月

伊人离我千百里

不知东西南北

年年忘穿秋水

岁岁不见人儿

薄情人哪

月儿圆了几多回

就不见你回一回

你知否

酒消愁

为伊消得人空瘦

看酒杯里

点点滴滴

8.寻找小学现代诗歌教学的基点 篇八

王荣生教授说:“阅读教学是一种文体思维。”这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具备文体意识,针对不同文体的话语体式与结构方式去定位文本、走进文本,以文本特有的路径针对不同学段的要求寻找教学的基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不同的文本风格,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何谓教学的基点,笔者认为,基点的含义应有两层,一是明白教什么;二是选择什么教学策略来达成教学目标。下面笔者以《最后一分钟》为例谈谈小学高段现代诗歌的教学基点。

一、 走进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与韵律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现代抒情诗,作者用凝练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在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无论什么文体都应从整体入手,当然诗歌也不例外。怎样引导学生在整体中体会诗歌大意,在整体中领悟诗歌内涵与情感,为深入研读奠定坚实的基础呢?

1.请你自由朗读这首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完这首诗后,你心中有着怎样的情感?你认为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用一个词写上感受。

3.认真阅读每一小节,思考每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否发现自己又有别样的情感?

4.出示下列词语:风雨归程、叩问、嘴唇、伤痕、灵魂、沸腾、钟声。

(1)阅读上面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的韵母是什么?

(2)这些词语在诗歌的哪儿?

(3)再尝试读读这首诗,你发现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教学的关键是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和节奏等体味作品内容和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诗歌的韵律,并在反复对比诵读中感受韵脚的作用和诗歌的韵律之美。

二、 补充资源,领悟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在《最后一分钟》里,作者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由于其语言高度概括和提炼,象征意义极强,加之大量运用了现代诗歌独有的比喻、用典和含蓄等表现手法,尤其是诗中的脊梁、硝烟、虎门和紫荆等许多意象,含义较深,学生理解上的难度很大。怎样突破诗歌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冲突,这无疑形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抓住意象读懂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第二节,体会“欢腾与寂静”中的自豪。

(1)自主阅读诗歌的第二节,认读:欢腾、寂静。

①读这两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②读含有这两个词语的诗句,你又有什么发现?

③你有什么疑惑?你想提什么问题?

④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问题。

(2)想像画面:诗人描写了哪些欢腾的场景?描写了哪些寂静的场景?

(3)引读:所以在诗人的眼中,最后一分钟是——

(4)资源补充,在这最后一分钟,摄影师们还抓拍了很多很多精彩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欣赏香港回归时精彩瞬间的经典图片。

(5)你能仿照诗句中的形式写两句吗?

2.引导学生自学诗歌第三节,体会“痛苦与欢乐”中的欢欣。

(1)请你找出第三节中的一组反义词,体会痛苦指什么?欢乐指什么?

(2)教师播放关于香港回归、虎门销烟和关于香港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图片、文本、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快速浏览并获取有效信息。

(3)看到这些,你有着怎样的心情?这就是诗人笔下的——

(4)引读:

①这种痛苦伴随着我们一百多年,虎门上空的硝烟一直如阴霾般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挥之不去,直到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才——

②每一张不平等的条约,都包含着刻骨铭心的伤痛,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所以说诗人说它是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③此时此刻,这些条约的悄然落地标志着百年屈辱、百年痛苦终于画上了句号。每个中国人的心情无比兴奋,所以诗人说——

3.解读“午夜与清晨”,感知深情祝福。

(1)弄清“最后一分钟”的时间节点以及含义。

(2)明白“紫荆”作为香港的标志。(出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图片,简介香港的标志。)

(3)读出深深地祝福。

现代诗歌文体的主要特征就是善于用抽象的意象表现诗人独特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将其具象化,从而帮助学生领悟诗中所蕴含的的情感。课堂教学就是要在陌生处着力,因此,笔者针对学生不熟悉的这些历史事件,通过各种资料的呈现,适时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尽管课程标准中强调诗歌要反复吟诵,但是如果学生不理解其中的意境,读出感情是很难的。基于此,在本环节教学中,笔者还通过用语言对诗歌中关键句子的解读帮助学生领悟诗情,这样的引读真正达到了在读中涵泳诗味,在读中品味诗意的目的,使他们的感情在朗读中不断升华。

三、 拓展阅读,积累诗歌的语言形式

由于人教版教材在第三学段所选的现代诗歌数目不多,尽管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其独有的文学特质进行教学,但是学生接触的材料有限,加之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阅读诗歌,他们对其表现形式的领悟往往会昙花一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特点,培养他们热爱阅读的兴趣,从而达到积累诗歌的语言形式。

1.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这首现代诗歌,也初步感知了其特有的表现手法。请大家仔细阅读作者李小雨在《中国校园文学》上发表的《从<最后一分钟>谈新诗的几个特点》这篇文章,老师相信大家也会对新诗有所了解的。

2.比较阅读艾青的《下雪的早晨》。简要思考,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通过哪些画面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3.阅读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简要思考,诗人有哪些奇特的想像?每一节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你能否以《如果我是……》为题创作一首诗歌。

通过多篇同类文体的阅读,能将阅读的理念浸润到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同诗人作品的阅读,有助于学生感知诗歌表现的共性和差异,积累诗歌的语言形式。因为语言的学习运用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在阅读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之后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

上一篇:第20课香菱学诗下一篇:小气球找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