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考核评价教学案例

2024-09-17

过程考核评价教学案例(共11篇)

1.过程考核评价教学案例 篇一

落梅河中学教师教学过程计算办法

教学过程:考核分数25分

1、教学设计8分,主要考查常规教案的设计。学校每期检查四次,每次均评出A、B、C三等,其中前三次月检分别计1.5、1.0、0.5分;期末最后一次总评分别计3.5、2.5、1.5分。如一人同时任教两科的,其中分值大的科目占70%,分值小的科目占30%。中心校或教育局在检查时受到批评或通报批评的分别扣除2分或4分。

2、教学批辅8分,主要考查作业批改和辅导的情况(含试卷批改和课外辅导作业),学校每期检查四次,每次均评出A、B、C三等,其中前三次月检分别计1.5、1.0、0.5分;期末最后一次总评分别计3.5、2.5、1.5分。中心校或教育局在检查时受到批评或通报批评的分别扣除2分或4分。

3、任教一个班的语文,或一个班的数学,或一个班的英语,另外还任教了几个班的小科(如政史地生音美劳微等科目)的教师,在教学常规检查时,如发现没有备课每次(在其他任教科目的得分中)扣1分,被评为C等的,每次扣0.5分;如发现没有作业每次(在其他任教科目的得分中)扣1分,作业被评为C等的,每次扣0.5分;

3、考试检测3分,除学校统一组织的期中期末及月考以外,语、数、英每期单元检测或综合考试不少于5次,理、化不少于4次,九年级政、史、地、生不少于2次,要求科任教师全批全改。期末教研组统一检查,检测每少一次扣1分,全批全改每少一次扣一分。

4、培优辅困1分,各位教师必须做好培优辅困工作,有计划、有记载1分。

5、制卷数1分,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负责制一份试卷,制一份及以上的1分,没有制卷的0分。

6、监考2分,监考迟到早退的每次扣0.5分,缺勤的每次扣2分。

7、阅卷2分,阅卷迟到早退的每次扣0.5分,改题或总分出现错误每份次扣0.5分。

2.过程考核评价教学案例 篇二

一、构建中职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的必要性

经调研发现, 近些年实训教学成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亮点, 但客观、公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实训成绩、提升实训教学质量的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还没有形成。就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而言, 以往实训教学考核评价的方法不够完善, 考核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较大, 教师很难对每位学生的整个实训过程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同时实训教学考核评价缺乏明确的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 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分析检验岗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单向性考核评价。学生通过模仿完成操作, 教师依据实训报告结果进行评分。这种考核, 因缺少对学生训练过程中的评价, 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二是集中性考核评价。学习结束后, 学生从本阶段所学习的实训项目中以抽签形式抽取项目, 根据操作要求进行考核并评分。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只能选取部分实训项目, 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有鉴于此, 中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亟待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高。

二、中职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构建的创新点

(1) 形成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评估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实训教学考核评价集“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为一体, 突破单一技能型考核评价, 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掌握、职业素质的提高, 形成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评估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引导、激励学生按照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学习。在考核评价中除专业技能外, 引入安全意识、团队合作、思维创造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2) 形成评价主体多元的考核评价方式。长期以来, 对学生实训的评价主要是由实训教师做出的。在这种单向评价中, 学生只是被评价者, 没有评价的权利, 这样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在考核评价中引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方式, 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

(3) 形成实训教学过程性考核评价模式。据调查显示, 传统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重结果, 轻过程。由于考核重结果,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 不能全面检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容易造成学业评价的不公平, 失去考核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亟待形成实训教学过程性考核评价模式。将考核评价嵌入实训教学之中, 使考核评价成为实训教学的组成部分, 贯穿于实训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实训教学中应构建专业技能与能力评估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把实践操作、实践态度、安全意识、团队合作、思维创造等作为考核评价指标, 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等多元考核评价方法结合起来。

三、中职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的构建步骤

从传统的本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出发, 为了更好地实现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变原有的单向性和集中性考核评价为过程性考核评价, 构建过程性考核评价模式, 做到实训教学考核评价全程化。本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的构建主要步骤如下。

(1) 中职本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现状调查研究。成立调查研究小组, 对省内外中职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 到相关学校进行具体考察和调研活动, 对中职本专业的现行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进行细致的分析比较。另一方面, 通过走访企业, 了解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要求。通过两方面的调研为构建中职本专业有效的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提供准确依据。

(2) 中职本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的理论构建。1) 构建中职本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的设计思路。主要进行实训教学流程设计、实训项目流程设计和职业能力量化设计。2) 构建中职本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的具体内容:确定中职本专业核心课程实训项目、依据实际内容建立实训教学流程、依据实际内容建立实训项目流程、确定实训项目考核评价指标并进行量化分配形成考核评价表、依据实训项目考核评价指标建立学生考核评价标准。3) 形成中职本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实施方案。将具体内容整合, 形成本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实施方案。

(3) 中职本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的实践构建。将理论构建的本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应用于实训教学实践中, 通过在实验班使用实训教学评价模式与在普通班不使用该模式对实训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验证新构建的中职本专业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的有效性, 同时在实践中对该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以便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摘要:中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实训教学应把实践操作、实践态度、安全意识、团队合作、思维创造等作为考核评价指标, 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等多元考核评价方式相结合。

关键词:中职,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张述平.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的有效模式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2 (07) .

3.过程考核评价教学案例 篇三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20-1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17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现状

在传统的语文成绩评价中,评价等同于考试,质量等同于成绩。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过程与结果割裂。

传统中职语文教学强调的是知识和经验的灌输,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主体,忽视了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差异性。由于一张试卷难以覆盖整个语文课程内容,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考试内容的“断面”。同时,这种考试时间往往集中在期末一次性进行,不仅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还会使学生养成考试投机心理,造成考试作弊现象的滋生与蔓延。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方式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弱化了学生创新意识,严重偏离了职业教育目标。实际上,“用相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这种看似“公平”的做法,才是最大的不公平。在这种现状下,如果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考核让学生在学习中扬长避短,则不仅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公平性,而且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的意义

学业成绩评价对教育和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在传统的评价中,评价等于考试,它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不利于中职学生全面素质、身心健康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掌握专业技能。针对职业教育的学业成绩评价存在的不足,研究和开发职业学校课程过程性评价考核体系将有助于:1.引导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和过程性评价观。2.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促进中职语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动中职学校语文课程建设的全面展开。4.推进中职学校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从根深蒂固的终结性评价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

(一)评价考核方案研究

本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语文课堂学习按学习性工作任务分别从学习态度、回答问题、小组合作三方面实施多元过程评价,最后根据每项学习任务设定的权重计算学生的过程性成绩。

1.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考核形式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以每节课为单位。为扩大鼓励面,在每节课的成绩评定中,每位同学的基本分为60分,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分为10分(学习态度4分、回答问题4分、小组合作2分),另设附加分为2分。

总成绩=60+学习态度(4分)+回答问题(4分)+小组合作(2分)+附加分(2分)

2.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的评定办法

(1)考核形式:每项学习任务采用综合作业、练习、预习等多元评介方式进行,由小组长根据实际情况打分。

(2)考核方法:①学习态度:出勤率、能以积极端正的态度、遵守规则制度等。②回答问题:学习表现、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回答问题、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等。③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协作)能力等。④自我评价:学生对学习态度作一个客观评价。

(3)成绩评定:每节课的评价分数在基本分60分的基础上按学习态度4分、回答问题4分、小组合作2分,另设附加分为2分相加,以每节课为单位,按周求出平均分,计算出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学期得分。

(二)评价考核标准研究

1.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按照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制订出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标准,让学生在目标明确、有意义的目标实现和任务完成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2.考核标准研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归纳提炼出的语文学习章节(情景),在基本分60分的基础上,把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按学习态度4分、回答问题4分、小组合作2分,另设附加分为2分相加,分别嵌入语文学习章节(模块)各任务中,取全部任务考核成绩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平时考核成绩。每班设5-7个小组,每个小组(5-8位同学)设一位组长,每节课一张考核评价表。

(三)评价考核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为使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考核工作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发挥其评价功能,真正体现评价结果的公开、公正、公平,确保诚信度,必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运行保障机制。

1.完善机构建设,形成组织保障机制

(1)成立语文教研组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①组织培训和宣传工作;②负责领导和管理学校学业成绩过程性评价考核工作;③负责制订《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考核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程序;④组织实施过程性评价考核工作,及时对评价实施的过程、效果进行监控,表彰先进,惩戒违规违纪人员;⑤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

(2)成立班级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工作小组

主要职责:①完成《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性考核实施细则》和相关制度的宣传工作;②统一安排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班级评价小组并组织各项目的评价实施;③监督和指导班级开展过程性评价考核工作;④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⑤.审定上报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考核结果和相关材料。

2.完善制度建设,形成管理保障机制

主要建立评价制度、培训制度、公示制度、诚信制度、公示、举报和申诉制度、评价质量监控和分工协作制度、奖惩制度等,为实施课程过程性评价提供政策保障。

4.过程考核评价教学案例 篇四

1 引言

离散数学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一方面,它给后续课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离散数学能够培养、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学好该课程对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传统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实践,学生普遍认为理论知识枯燥难懂,把离散数学当做是纯粹的数学课程,认为课程对计算机编程用处不大,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高。为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笔者所在离散数学课程团队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尝试,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作为研究的重点,在课程内容、课堂授课方式、课后辅导、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强化学生编程能力、加强师生互动、通过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加大课后辅导等多种举措,取得了显着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以激励为重的过程化教学考核方案体系,主要包括考核体系架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考核方式的网络化建设三方面内容。

5.学校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制度 篇五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校考核制度,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特拟定本细则:

一、师德方面(10分)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

1、依法执教。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热爱教育,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认真备课上课,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谦虚认真,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

6、尊重家长。经常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7、廉洁从教。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御不良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利牟取私利。

8、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以上各项,如有违犯者该项为0分。

二、教育能力方面(40分)

1、教学常规(10分)

教学常规包括各种计划与总结、教学活动、听评课、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质量检测与分析、各种教学档案、各种报表与材料等。

校委会成员随时进行备课、上课、作业等抽查,抽查核实其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备课、作业、听评课每项都采取量化评定,即每项满分为10分,然后折算。

教案个数依课时计划为准,作业次数要求新授课堂堂有作业、复习课也要适量,每次的作业量要适中。听评课规定教师每周不少于1节,校长、中层领导每周不少于2节。经检查不符合规定标准的酌情计分。

2、教研教改(26分)

(1)教育教学研究

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为准。包括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和组织的各科教学论文、教案、优质课、课题研究、发表的论文、交流论文,特级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各种竞赛辅导奖、征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师生演讲等活动(个人参加的其他部门组织的征文等无效)。

(2)电化教育

依据电教部门组织的为准。包括电化教研活动和电教论文、教案、优质课、交流论文、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评选、科技创新大赛、电脑制作、课件制作、各种竞赛辅导、征文奖等。

(3)活动开展

凡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活动都在考核范围。

包括写字、绘画、作文比赛、文艺汇演、运动会、学生体操汇演、少先队(特别是升降国旗制度)、节日庆祝等活动。

3、教育信息(4分)

是指将好的管理方面、教学教研方面、活动开展方面等发表在有关教育类报刊、教育信息网络上的文章、图片等。最高计4分。

三、教学成绩(40分)

以学期末学生检测成绩为依据进行考核。

四、考勤方面(10分)

1、严格遵守作息制度,自觉做到不早退、不迟到、不旷工。

2、连续旷工20个工作日,不得参加当的考核、评优及晋升职务等。

3、每学期每位教师事假不超过7.5天。

4、婚嫁、产假、丧葬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教师有事请假必须先写好请假条,校长批准方可休假。

6、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当面请假者,可用电话请假或捎假,返校后立即补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各位教师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岗位职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安全责任事故。若出现,该责任教师师德考核为不合格,教育局、人事局考核为不称职,德能勤绩考核为0分。

德能勤绩考核值将作为本校教师评优树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王坟中心学校

6.过程考核评价教学案例 篇六

考核内容

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

常规管理(10分)

学校应依据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常规教学、考研计划,活动安排具体,有检查有落实。对存在的问题有整改意见与措施。

无计划的按扣10分计;计划质量不高,不能给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管理与导向的,按扣8分计;有计划但某些活动未落实按扣5分计;学校常规教学检查每学期两次,每少一次按扣3分计;对常规教学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的按扣3分计。

领导、教师听课、评课(10分)

(1)学校领导经常性地深入课堂听课;

(2)教师间相互听课切磋教艺,并举行相应研讨活动。

(1)学校校长不少于20节/学期,学校其他领导不少于18节/学期;任课教师不少于15节/学期,每人次少听一节课按扣1分计。(每学期按4个月计算)

(2)听课后没有开展评课研讨活动的(每月每学科不少于一次)按每科次扣1分计。

备 课(20分)

(1)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有教学的重点、难点;(3)有教法与学情分析;(4)有清晰的教学思路;(5)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6)能运用新型的学习方式;(7)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8)教学流程中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9)有新颖简明板书设计;(10)有教后反思与调整教学策略的思考;(11)书写工整,篇幅分量适度;(12)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不少于一次)(13)考试试卷七八年级一般不计教案(期末除外)

(1)备课课时不足者按每少一课时扣1分计;(2)备课达到一般要求(即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但未体现课改理念,按每位教师扣2分计;(3)教案中能基本渗透课改理念,但某些教学环节安排不恰当,某些教学方式安排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按每位教师扣1分计。(4)教师备课态度不端正,教案过于简单,按每课时扣1分计。(5)无集体备课的单位按每教研组扣1分计。

讲 课(20分)

(1)禁止不备课上课,每节课堂必须带教案进课堂(包括讲评课);(2)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3)能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4)教学流程清晰完整;(5)能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6)有突出学生地位;(7)能自如地运用新型的学习方式;(8)能追求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快乐学习;(9)能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课堂教学质量高。

(1)课堂教学出现知识性错误按每课时扣3分计。(2)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有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清晰,但方法滞后,一讲到底,教学效果差,按每课时扣2分计;(3)教学能体现课改理念与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只注重外在形式,学生学无所获,按每课时扣1分计。

作业批改(20分)

(1)作业以课后作业为主,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实际与学生学习实际自行设计作业;(2)作业适量中,不宜过多;(3)能全批全改;(4)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应有错误订正;(5)作文可以组织学生互批互改,教师应过问,了解学生批改情况与作业质量情况;(6)试卷未全批全改的,不能算学生作业。(7)“四清”落实有记载。

(1)作业未达到规定次数者以每少一次扣1分计;(2)作业未能全批全改的按每次扣1分计;(3)学生作业中错题,没有教师批改订正或学生订正的按每人次扣0.5分计;(4)对学生作业中出现全班学生没有错误;教师批改时一“√”到底的,酌情扣分;(5)作业分量不足的按每次扣0.5分计。

培优帮困辅导(5分)

(1)学校制订培优帮困计划;(2)应定期进行培优帮困辅导;(3)应有培优帮困备课与作业。(4)应有优等生学困生成绩跟踪记载。

(1)没有培优帮困计划的按扣5分计;(2)有计划但未按计划落实的按扣3分计;(3)没有培优帮困备课、作业的但能进行辅导的按扣2分计。

学业考试(5分)

(1)每学期应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2)试卷应体现课改理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有导向性;(3)考试完毕后应进行试题分析与学生答题情况分析;(4)应的调整教学的策略的思考。

(1)考试试题观念陈旧,忽视学生能力考查按扣1分计;(2)考试完毕后没有进行试题分析或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的按扣2分计;(3)考试次数过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按扣3分计。

校本教研(10分)

(1)各学校应有实用的校本教研计划;(2)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教学中困惑问题开发校本教研专题,并定期开展活动。

7.过程考核评价教学案例 篇七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培养具有创新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载体。而目前全国大部分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学府,依然沿袭传统工科专业的考核评价方式,与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极其不符合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考评要求。作为设置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应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进行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1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性质及传统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设计类课程的性质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几乎占城市规划专业课程总课时数的近50%,主要有总体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旧城改造设计等主要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各类设计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层次性较强,关联度较高,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显著特性。

1.2 传统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设计类课程考核方法依然参照理工科类课程的考核形式,以在学期末通过图纸大作业的模式来进行考核。在成绩评定上,主要是通过主讲教师对学生设计成果(图纸和文字)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考评,缺少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反馈环节,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最终分数,并不清楚所做方案的优缺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抱着考试不抓补考就万幸了的心态,而很少关注自己的设计方案。图纸被封存起来,学生很少主动查看或询问指导教师对设计成果的具体评价,结果是不停地重复错误,有可能带着错误的知识于未来的工作之中。究其原因,传统考核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考核标准主观性太强,显失公平。

任课教师往往依据学生最后提交的设计成果凭其自身多年的“经验”进行评分,造成同一份设计图纸不同教师给出的分数不同,因而设计类课程的成绩往往掺杂着“个人主义”因素。加上学生对此种考核方式的错误理解,认为教师在评图时存在只看图面效果和创新性,甚至对部分学生的成绩存在有人情分、关系分等不合理现象,导致一些学生认为设计类课程的考核存在先看人、后看图的错误认识,这种不公平的考评会挫伤某些和教师关系不亲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造成不公平的学习氛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个别学生存在迎合教师“喜好”的投机心理而丧失了创造性。

2)封闭性考核,缺少互动。

在传统的设计课程考核方式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处于被考核的角色。在评价中学生没有发言权,学生看到自己的分数时,整个教学过程已经结束,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疑问,也很少主动向教师反映,整个考核过程也没有提供学生质疑的渠道。如此缺少双方沟通交流的评价模式,将会抹杀部分好学的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对于设计类课程,成绩评定后并不意味着学生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教师应将评定结果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明白自身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薄弱环节的学习,同时也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营造积极主动的教与学的课堂氛围。

3)终结性考核,滋生不良学习风气。

终结性考核主要是通过一张卷子或者一套设计图纸来检验和判断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无关,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设计过程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极为不利。特别是设计类课程,仅凭学生最终提交的设计成果进行考评,往往会滋生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个别平时不努力的学生,在期末将采取加班加点熬夜包宿画图、请“枪手”画图、在网上下载现成的设计方案照搬照抄等,从而造成学生设计基础不扎实、设计理论吃不透现象,掩盖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思维和行为,与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南辕北辙。

2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化考核体系改革

1)改革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全面、客观、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以素质考核为切入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宽评价内容的覆盖面,变单一的主讲教师考评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将整个教学过程的考核纳入考评体系之内,实现全过程的动态考核模式。

2)过程性评价的实现方式。

即将评价内容贯穿于设计课程教学的始终,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反应。过程性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占总成绩的20%)、规划设计过程(占总成绩的20%)和规划设计成果(占总成绩的60%)等环节。其目的是要加强设计方案形成过程的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或指导,将每个阶段学生的表现记录入考核体系之中,从而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布置的任务,避免期末学生为交图而出现的不良学习现象。从而让学生明白做设计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设计过程中每个细小环节的考虑程度都将影响最终方案的形成,作为未来的设计师所应具有的全部专业素质和技能,必须通过这种不断交流和完善的过程性培养才能逐步提高。

3)多元化考核体系的组成。

a.评价内容全面化。

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综合素质、语言表达、设计技能、团队合作精神等的综合性评价。

具体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为现状分析调研、相关资料整理,重点考核学生文字分析和撰写能力,数据收集、团队合作、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

第二环节为设计方案草图绘制阶段,重点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创新能力和草图快速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是设计方案分析深化阶段,侧重评价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设计思路表达和设计方案表现能力;

第四环节为最终设计成果的绘制,主要评价学生的整体构图技能和图面表达能力。

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标准按照表1~表3要求进行。

%

b.评价主体多元化。

由指导教师、专家、项目委托方专家、设计行业学者、学生共同构成评价主体(如表4所示)。指导教师把握学习态度、规划设计过程环节的考核,学生互相监督此环节的考核,如有异议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专家、同行等评价主体主要对规划设计成果进行评价。

c.评价方式多样。

评价方式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专家点评、教师总评等等方式构成,按照一定的权重汇总计算学生设计课程成绩(见表4)。

d.考核体移元化。

考核体系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如表5所示。

参考文献

[1]姜乃力,孙永平.大学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及模式改革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2):56-58.

[2]鄢泰宁,张涛,胡郁乐.专业课考试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中国地质教育,2010(2):14-17.

[3]赵会彦,欧阳昉昕,龚静.城市规划课程考核方法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4):115-117.

[4]王浩钰.设计类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6):105-106.

[5]洪亘伟.“新一题多解模式”在城市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规划师,2009(1):97-100.

[6]吴怀静,王峰玉.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城市设计类课程评价方法研究[J].福建建筑,2011(1):111-113.

8.过程考核评价教学案例 篇八

【关键词】高职 ; 课程考核 ;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56-0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也广受关注。一方面是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是生源质量的滑坡,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严峻挑战。为化解这一矛盾,很多院校积极开展了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而用来评价教学效果的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则显得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根本性的提高。纵观我院近年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势头,结合学院开展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规划,探索性总结了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课程考核方法方面可采取的实践途径。

1.形成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确立考核形式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由纵向互相交叉、横向互相交融且彼此相对平行独立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成。各专业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其中,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則建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建构,由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及技术应用组合而成。

在教学理念上,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为标准培养人才的传统观念,力求体现专业建设特色和课程建设目标,在考核评价上打破传统的以卷面考试为主的单一的课程考试方式,根据课程特色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及行业技术标准,减少验证性、记忆性考核内容,注重考核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施行分层次考核,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试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力争能科学地、多方位地评价学生。

1.1平时考核

传统的课程考核通常是在期末采取卷面考试的方法来评价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理解的程度如何,不可否认,对于一些课程来说,卷面考试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对我系医技类专业的课程而言,这种单一的卷面考试是不科学的,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评价。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在总评成绩中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内容,即平时考核成绩。平时考核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上课出勤、值日情况、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几次阶段性测验成绩等内容,新的考核评价模式能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练的目的。

1.2期末综合性实验考试

主要专业课程均增设综合性实验,并进行全程考核。其目的是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性实验考核安排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是一种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考核方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目前在《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均实施了综合性实验考核,首先教师选取典型的病例及临床标本给以学生预习。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分别对所选病例的病历病史进行讨论、学习,并根据综合性实验要求的任务自行分工合作;课下每人分别负责查阅不同方面的相关文献,时间定为3个工作日;各组对每人搜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讨论学习,并作出初步诊断;根据初步诊断确定下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方案,包括实验室检查的项目、要选择的测定方法等;各组学生分头实施所选项目的检验工作,最终,各组学生分别写出综合性实验报告,并将整个实验过程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总结。教师根据实验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课程考核体系的应用评价

一个好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应该放在三个视角上来构思,第一是能力维度,教学首要考虑的是学生学完该课程后掌握了什么能力;第二是时间维度,即把考核放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第三是主体维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考核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有关智能。

新课程考核体系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形式上对传统的课程考核进行改革。从考核内容上,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不仅考察学生对三基的掌握程度,并且重视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极大地增强了课程对专业发展的服务支撑力度,极大地改善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从考核方式上,以“过程性考核”取代“终结性考核”,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试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将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评价学生。与一次终结性考核相比,过程性考核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及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少数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投机性。从考核形式上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卷面考试仍就作为考核学生理论和实践基础的重要手段,非笔试考核又有口头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作业、毕业实践、毕业论文等形式。这些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从不同方面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康永尚、王隆丹、郝旭光等.全过程综合考核方法的尝试[J].北京教育(高教):2006(4):43~44。

[2]叶勇玲、唐梅文、杨仕权.构建医学院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4):66~67.

[3]王尊全.高等学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17):272.

[4]邹吉高.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探讨,成都大学学报,2007,(8)

[5]胡月红.高职“工学结合”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探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6]崔宁,梁强.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7]王晶.浅谈行动导向的考核设计——过程考核[J].轻工设计,2011,(5)

9.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篇九

赞科夫说:“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融入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但长期以来,小学生评价一直沿用终结性评价,期末“算总账”,这种评价方法把本身并不科学的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强调的是对人的甄别、选拔的功能,其目的是选择适宜于更高一阶段学习的人,在淘汰、选拔的过程中,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尝试学习的成功,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因此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具核心特点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求达到的“三化”是:1.评价主体互动。2.评价方式动态化。3.评价内容多元化。

语文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如何才能最有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目标

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必须首先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我们所说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是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一种综合性评估。这一综合性评估,既可以是针对学生某一学期或某一学年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状况的阶段性测查,也可以是针对学生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层次等状况的总结性测查;这一综合性评估,是对学生某一学期、某一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情况等的显示,因而也是一种目标参照性 1 测查,即主要词查学生在一学期、一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对语文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目标是评价的依据,又是评价所致力于达到的终极结果,因而可以说,没有评价的目标也就无法进行评价。我们所构建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目标体系,既应包含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目标,更应着力构建好每一学期、每一学年和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使之包含小学阶段各学期、各学年直至整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全面反映小学阶段各个时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要求,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能力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完备型整体系统。

二、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学生,重在鼓励的基础上。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他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们在教学中没必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语文的学习与数学的学习有很大差别。数学的结果往往是唯一的,而语文则不然。它的结果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比比皆是。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的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当然每一个人所获得的都不同了。过分的强调统一只能是扼杀了孩子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 成功中走向成功。故而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课堂上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无疑能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

三、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是过程评价的途径。

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多元化、立体化。教师的评价只是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成为了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其手段有如下几点:

平时与阶段相结合。仅凭一两次测试,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语文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平时的调查,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可淡化学生对阶段性考查的“恐惧意识”,增加测查的可信度。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大部分测查应在课内进行,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但某些测查则可在课外实施,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如成语接龙、传话、即兴演说、辩论赛等等)进行,寓测查于活动之中,从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定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准确性高,但亦较“武断”,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学生自评的方式,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结合采用,从而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

四、评价个性化、动情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一个少儿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他们渴望父母的赞扬,鼓励,渴望教师的肯定、欣赏,渴望同学们的羡慕、赶超。他们需要感受成功,成功后的喜悦、自豪,会促使他们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是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甚至于有的表扬成了贴标签。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若能做到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独特创新,那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学生写出优美的作文,我除了给他一个“优”,再写上一句“教师真喜欢看你的作文呀!”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摸摸他的头,说:“老师为你高兴!”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我不仅会大加赞赏,还会与学生一起体会精彩之处,通过我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引导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刻。

10.谈谈什么是过程性教学评价 篇十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我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利用过程性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我从初一在新学年开学第一节课就要他们按要求这样做。

第一个阶段:自我记录,自我评价。也就是说,每个学生自己给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做一个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课前预习情况、上课集中精力情况、对待作业的修改情况。在这里,记录起的作用不是要给他下一个结论,而是让他自己看一下自己平时是如何学习政治这门学科的,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是怎样?学生对记录结果的反映是: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大约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分小组进行做一次总结。即每个学生用于语言叙述的形式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一个自我评价,评价的关键不在于断定学习习惯的好与坏,而是对比自己的单元测验成绩,看看这样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然后自己提出修正的措施,同时老师和小组其他同学也可以给予一些建议。

第二个阶段:他人记录,他人评价。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由他人进行记录,考虑到操作性的问题,主要由同桌相互记录。记录的内容不再是学习过程中的平时表现情况,而是学生的改正情况。一段时间后,再开展一次小组讨论,主要是评价学生的改进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

第三个阶段:综合评价。模块结束后进行一次总的评价,汇总前两个阶段的自评、他评教师也对学生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评价。

11.过程考核评价教学案例 篇十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性考核;信息系统;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2-0079-03

大学教育的水平不仅取决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条件、教师水平等,还有赖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有着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教与学行为的生机勃勃的教学过程[1]。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考核评价能够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因此过程性考核对于课程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课程教学的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药科大学针对课堂教学过程性考核进行了有效探索,提出了“加强课堂过程性考核、营造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的目标。为此,学校建设了三套不同的信息系统,为实现过程性考核提供技术支持。

一、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讲授型课堂居多

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型,师生互动性少,学生学习能动性不足,普遍存在到课率低、学生睡觉、玩手机等情况。

2.大课堂

大课堂教学人数多,为组织好教学,教师不得不耗费更多精力用于学生考勤、请假及到课率的测算,在作业布置、收发及纸质形式的过程性评价中,存在批阅作业,组织考试、阅卷、统分工作繁杂、周期长的问题,同时给教师带来更多的工作负担。

3.目标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主要以目标性考核(期末考试)为主,最终的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大,一般70-80%。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20-30%。而平时成绩的给分,因学生众多,教师主观随意性过大,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主要依据教师的主观评价,缺乏透明性,导致学生对课程平时成绩的公平性产生怀疑。有部分课程为规避这种不公平性,完全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课程考核成绩,从而更造成了评价的单一性。

由于以上各种问题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有效把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在这种无效控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对教学不满意,产生厌学的情绪,为应对期末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得不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无法真正实现知识内化、能力提升的目标。

为确保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国药科大学提出了“加强课堂过程性考核、营造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的策略。

二、基于信息技术系统的教学过程性考核模式

为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加强课堂过程性考核、营造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的目标,在加强课堂“过程性考核”的实施中,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中国药科大学设计、开发、建设了三套系统,即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课堂互动考核APP、网络考试(题库)系统。如图1所示。

在过程性考核思想的指导下,其技术支持包括 “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课堂互动考核APP、网络考试(题库)系统”,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选择图1所示的三个系统中任意一个,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出题,学生登录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答题结束后,系统自动判分,并自动统计得分情况;教师通过这个结果,能轻松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可及时将答题情况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知识点讲解,同时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进度、方法等,提高课堂效率。

师生的交互过程以信息技术系统为支撑,学生的答题、得分情况,分数统计等信息由系统自动保存,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量化记录,并且可依据课程的发展变化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考核成绩进行权重设置。此模式可应用于所有课堂教学的课前预习、随堂测试、阶段性考试(周考、月考、期中考试等)等的过程性记录。

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该系统的引入优化了教师的课堂管理工作,并使课程的过程性考核简单易行。同时,记录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情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可控性,规范了学习行为,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三、三种过程性考核信息系统介绍

1.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

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s,简称CRS)1998年由美国哈佛大学Eric Mazur教授在其教学过程中最早应用,借用计算机投票系统组织大班教学,及时了解学习反馈[2]。该系统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快速收集每个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或者问题测试的反馈结果,极大地提升了课堂互动及过程性考核的效果,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得分情况。2008年以后,这种新型的设备及教学模式在美国高校及世界著名高校迅速得到普及。国内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也相继引入该类型的系统应用于课堂教学。

系统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由学生终端、数据采集基站、教师多媒体电脑等设备组成。教师在教师机上安装互动软件,该软件是基于PPT的一个插件,通过PPT软件进行各种题型的设计,课堂上教师播放PPT,并开启互动,学生通过终端选择答案完成答题反馈。结束之后,系统自动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并及时展现在PPT上,实现及时反馈,学生的成绩由系统记录并可以导出保存。通过该系统收集的反馈结果,教师可以实时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及重点,提升教学效果。

系统优点:基于近距离无线技术的通信方式,学生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只要有一台电脑、一个基站、学生终端就可以随时组建系统,不依赖于互联网,适用于所有的课堂教学环境。整个互动反馈(答题)过程能够迅速、实时、直观的展示,过程和结果能直接通过PPT展示给学生。

系统缺点:每个学生必须人手一个学生用终端,增加了学生的费用负担;另外对终端的管理、ID分配及发放比较麻烦,必须要将终端ID与学生学号一一做好对应,学生容易遗失;接收反馈的范围仅限于基站覆盖范围之内等。

系统应用情境:适合应用于课堂点名、随堂考试、随堂调查、发起对教师的评教等功能。

2.课堂互动考核APP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校园WIFI的开放,教师教学的课堂纪律也随之发生变化,经常出现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的状况,教师除了在提高自己讲课的生动性上下功夫,就只能对学生下禁令,但是“堵”起不了作用。对于此种现象,宜疏不宜堵,基于此,中国药科大学通过对“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工作原理的深入分析,开发了基于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课堂互动考核APP系统。

系统工作过程如图3所示。课堂互动考核APP的功能实现上与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基本一致。该系统基于Internet,由学生端APP、教师端APP、数据库服务器、后台管理端组成。教师在后台管理端出题、组卷,进行考试时间、题目分值等设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手机APP中点击“开启考试”,系统生成随机密码,教师现场告知学生。学生登录手机APP中的考试模块答题,答完题后,输入随机密码提交考试。教师可设置按答题情况立即反馈到学生APP上,也可由教师课后批量发送到学生的手机端。考试结束后,教师管理端自动统计学生的答题及得分情况。对于一门课程的多次考试,教师可以对每次测试设置权重,最后得出加权后的平时成绩。

系统优点:将在课堂上禁止学生玩手机改为疏导学生利用手机为教学过程性考核服务。该系统的课表数据、学生数据自动与教务系统同步,教师只需要在系统出题并做简单的设置,相对于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操作更简单。学生利用自己的手机,不需要单独购买终端,降低了使用的成本和管理成本。另外任意一个教学班以及教师自动组成一个即时交流群组,采用类似微信的交流模式,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实时交流讨论与答疑,不受课堂范围限制。

系统缺点:依赖于互联网或校园WIFI,学生必须都有智能手机能够安装APP。此系统还会造成一种“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假象,因此对教师关于此种模式的认知及课堂控制能力要求比较高,此外学校管理部门需要改变思想认识,对此类利用无线网络进行教学过程性考核的新模式进行规范。

系统应用情境:适合应用于基于智能手机的课堂点名、随堂测试、随堂调查、评教,课后师生实时交流讨论、答疑等。

3.网络考试(题库)系统

网络考试(题库)系统是基于课程题库的一套正规的考试系统,其考试模式与普通的集中安排考试接近,考试地点在学校机房。该系统的重点在于课程题库的建设,教师可在题库中建立数千道试题,可包括单选、多选、判断、配对,以及文字类型的主观的简答、名词解释、论述题型等题型。

系统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该系统基于校园网,主要在学校机房完成考试工作,由学生考试端、教师端、服务器等组成。教师收集大量的试题,根据课程章节建设好题库。针对某一次考试,教师建立考试方案,对考试时间、批次、安全控制(禁止学生在考试期间打开某些软件如浏览器、QQ等)、抽卷规则等进行设置。创建组卷规则,包括题型、数量、分值、难易程度等。创建好规则之后,系统自动生成一定数量的试卷,将此考试方案分配给课程相关的学生。考试过程中,学生屏幕为全屏状态,学生考试完成后提交试卷,对于客观题型,成绩及时评出。如果有主观题型,需要教师在电脑上通过管理端评分。评分结束后通过系统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导出各种成绩、试卷报表。

系统优点:基于课程题库的考试系统,题目丰富,可以组卷生成大量的试卷来确保每个学生的考试试题不一致性,杜绝舞弊行为;通过系统设置可以阻止学生用U盘,打开浏览器、QQ等软件,可以组织高要求的正规的阶段性考试,尤其对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的统一过程性考核适用。系统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有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以及图表显示功能,能保留每个学生的答题试卷包并导出保存。

系统缺点:需要集中组织学生到机房考试,受机房数量限制,学生考试及教师操作均需要在电脑安装客户端。

系统应用情境:适用于课堂教学的阶段性考核(如周考、月考、期中考试)甚至期末考试,也适用于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作业题等。

四、结束语

中国药科大学针对课程考核引入了上述三套教学过程性考核信息系统,配合提高平时成绩与期中考试成绩在课程最终成绩中的占比的策略,在推行加强课程教学过程性考核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系统进行课前预习、随堂、课后的全面考核,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其课程考核成绩不再是期末突击就能拿到高分,必须通过平时努力学习,认真听讲,才能有好的成绩;对于教师,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师进行过程性考核的动力。课程过程性考核力度的加强,必然形成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促进课堂交互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燕,史静寰,涂冬波.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 5).

[2]张萍,Eric Mazur.Peer-Instruction——哈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0(8):69-71.

上一篇:最新教师党员个人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下一篇:关于节日文化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