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2024-09-19

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共8篇)

1.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篇一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从无到有,日趋完善与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体系以正轨金融为主导、非正规金融为补充。但是由于现今城乡差距大、农民收入低等问题依然突出,使得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许多缺陷和固有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将推进农村金融发展提到了相当的高度,提出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前提,国家开始有步骤的逐步大力支持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和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诸多缺陷和问题,指出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是一种以正规性金融为主导、非正规性金融为补充的体系结构,正规与非正规金融互为补充,共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一)正规金融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1、中国农业银行: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既经营商业性业务,又经营政策性业务,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始进行商业化改革。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

3、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

4、农村邮政储蓄:吸收储蓄,再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开展存贷业务。

(二)民间金融形式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目前,我国的民间金融主要有三种形式:

1、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如企业相互融资、企业非法集资等);

2、有组织无机构的各种金融会,属于互助资金性质;

3、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如私人钱庄、典当行、基金会等。

二、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虽然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但GDP 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与大城镇的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其自身发展还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造成了农村资金匮乏,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潜在优势。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单一,金融机构匮乏

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已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驾马车”共存的局面。但是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业务经营范围十分单一,专门行使粮、棉、油收购贷款资金的封闭管理,业务空间日益狭小;本来“重农”的农业银行将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农村网点大量撤并,人员锐减,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投入相对较少。因此支持“三农”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农村信用社身上,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为单一。

(二)农村信用社包袱沉重,力不从心

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又受到资金规模、硬件设施、业务品种、结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欠佳和人员素质欠缺等问题,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

(三)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机构撤离加剧

农村政府指导下的政策银行,众多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保险,邮政储蓄等等机构更多的成为名义上支持农村建设的机构,这些机构更多的将农村资金流向上级城市,正式的金融机构实质上并未履行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的责任。除此之外,大量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金融体系中撤离,据不完全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机构达到4万个。农村金融机构中有限资金的外流加之国有商业银行的纷纷撤离给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四)农村贷款利率偏高,利息负担较重

目前,农村金融贷款利率偏高,加重了农民的贷款利息负担。尽管中央规定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的区间,但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其贷款利率不但不可能下浮,而且也不愿意低浮,使农民贷款优而不惠。

(五)非正规性金融服务活跃但问题突出

与农村中正规性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相比,农村中非正规性金融服务非常活跃,主要是民间的、地下的借贷需求增加,规模不断增大。这些金融服务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优化资源配置、便利交易、补充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但是,这些金融活动风险大、利率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影响了正常的金融只需,加剧了农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六)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农业是高风险的产业,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当前我国农村保险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风险控制的需求。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特征,加上不可预测因素多,预期收益低,与保险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相左,各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领域,积极性低。

(七)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

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八)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 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尽可能地发展多层次的网点。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适当发展农村互助性金融组织和互助性担保组织,逐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 继续推动和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其合作金融功能

积极拓宽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渠道,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涉农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和开发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提高盈利水平。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

(三) 加速推进农业担保和保险业务,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

适当降低担保机构设立门槛,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信贷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建立功能完备、分工合作、竞争适度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四)建立农村利率定价机制,降低农民贷款成本

制定符合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特点的利率管理政策,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支农贷款要实行优惠利率,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收益。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增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惠贷款利率,以降低农村居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融资成本。

(五)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利用政策扶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对农村金融组织要执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减免等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实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

四、总结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尽管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不高,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但是,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自身各方面的调整,农村金融体系一定会逐步完善与健全,将会为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贞,肖庆业.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老区建设,:19-20.

[2]申维娜,孟彦军.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改革思路浅析.当代经济,.2:86-87.

[3]李旭东.农村金融的现状以及原因探究.金融保险,2009.

 

2.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篇二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

1978年至今,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正规性金融机构为主非正规金融机构(个人)为辅的金融体系,一同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

1、正规金融机构

(1)中国农业银行。始建于1979年的中国农业银行,其最初服务的目标对象为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如粮食局和供销社)和乡镇工业企业。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农行进行的商业化改革后,其农村服务范围正在慢慢覆盖普通农户。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于1994年成立,是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其主要业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并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

(3)农村邮政储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长期因充当“农村资金抽水机”而饱受诟病。2003年8月,随着其资金运行格局的改变,2007年农村邮政储蓄正式更名为邮政储蓄银行,并开始在农村开展存贷业务。

(4)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在农村分布最为广泛的金融机构,与农户进行直接业务往来,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坚力量。

2、非正规金融机构(个人)

在以上所提的四种金融机构以外的,涉及提供间接融资的机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都可以归为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机构。

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个人)包括已经关闭的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会和各种民间金融。其中民间金融又有三种主要形式:

(1)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

(2)有组织无机构带有互助资金性质的各种金融会;

(3)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如私人钱庄等。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绩效

1、我国农村金融资产总量。

2006年,农村金融资产总量达到69628亿元。1997至2006年的十年间,我国农村金融资产总量以5%的年均增长速度在增加。

2、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盈利水平。

由于农村信用社在各地的发展状况不平衡,采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参照可能更能反映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平均盈利水平。2008年,农行的净利润率仅为0.07%,明显低于同期国家其他商业银行,而农业发展银行则更低仅为0.005%。

3、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业务量占全国比重。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还停留在一般的存贷款业务上。根据2007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所提供数据,农村存贷款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而城市占85%左右。无论是存款业务还是贷款业务,农村所占比例都远远低于城市,并且这一差距还在扩大。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主体单一

目前农村金融正规机构主要组织部分农业发展银行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而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并没有开展起来。中国农业银行,近几年为提高盈利能力成功实现上市,其在农村的网点已经不断减少。中国邮政储蓄自2007年成立之初,主要承担农村的存款业务,至于贷款业务是近两年才逐渐开放。实质上,我国县下一级金融信贷主体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家。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不断萎缩

1998年之前,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除了农村信用合作基金、部分小额信贷、不计息的亲友借款和公司团体间借款之外,其他金融组织或者活动均属于非法。2008年,全国开始整顿农村信用合作基金,实质上叫停了这种非正规的金融融资方式,农村非正规金融融资渠道再一次缩小。

(三)农村金融经营风险很大

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很低。2004年,这一比率达到8%的农信社不到总社数量的30%,流动性风险很大。不良贷款问题突出,2002年,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已经达到5147亿元,占贷款三分之一以上。农村信用合作社应收未收利息居高不下,经营风险很大。

(四)农村资金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匹配

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约有1亿以上的农户有资金需求,但只有6000多万的农户实现了贷款,资金需要缺口很大。另外,作为目前农村发挥最大作用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利率较一般商业银行要高,很在程度上加重了贷款农民和农业公司的承受能力。虽然一些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但贷款周期短,额度小,作用十分有限。根据2006年初发布的《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农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94年该比重为20%,到2004年只占18%。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思路

(一)加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有限的正规金融机构,首先应该重新对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中国农村信用社进行市场定位,激发其经营活力,实现政策性、商业性与合作性三种性质的金融机构的并存与发展。其次,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结构,将支持的重点转向农业生产领域。要把农业金融债券和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与发行提上日程,改变目前支农金融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不稳定的现状。同时,明晰农村信用社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能力。对于经营效益较好、适合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农村信用社,应考虑改其为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引导农村民间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

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的改革不可一蹴而就,农村的融资需求必然要辅之以民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该适度放宽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实现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一是要制定相关的法律,保护合法的民间金融活动;二是对于规范并具有规模的民间金融,应该允许在自愿互利的条件下,政府引导其按照合作金融原则组建比较规范的民营信用社;三是对于民间金融风险的控制要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和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体系实现。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面对农村金融机构中出现的较大经营风险,应进一步健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实现余缺调剂、约期长短、利率高低的最佳配比,统一筹集、调度、分配、使用和管理的资金营运平台,在确保安全、加速流动前提下,尽可能将资金投放到盈利能力较高的项目上,在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息资金成本,有效提高资金营运效益。

(四)建立农业担保、期货和保险体系

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在加快其金融机构自身改革的前提下,需要担保、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完善。担保机构的设立可以通过政府出资、农民和农村企业参股,成立股份制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的途径来实现。同时,抵押品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从存货到应收账款,都可以成为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加快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开展农产品套期保值业务。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要以农业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为主体,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到农村开拓保险市场。建立起信贷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相互分工、合作、竞争的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五)政府要重视与强化农村的金融扶持与监管

由于我国农村具有地域上分散、规模上大小不一的特点,所以在各级政府在加大对于农村金融扶持力度的同时,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要执行有差别的监管。即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减免等措施提高金融机构对于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的热情与积极性,又要努力探索货币政策与财税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监管政策的配合,建立起激励有效、风险可控、协调配套的政策扶持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德富、周凌峰.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分析[J].决策探索,2007(9).

[2]、田琳.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现状研究综述[J].乡镇经济,2009(10)

[3]、袁冰.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3).

3.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篇三

一、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一)金融业务多元化。从过去单一的银行业务发展为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基金、信托、租赁等多种业务,基本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银行业务也从存款、贷款、汇款三大传统业务发展为本外币存款、贷款、结算、信用卡、证券、外汇业务以及委托、代理、保管、咨询、评估等多种服务性业务并存的新局面;资产业务从工商企业流动资金信用贷款发展到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按揭贷款、消费贷款、汽车贷款、贸易循环授信等;中间业务从传统的汇兑结算扩大到银行卡、代收代付、代客理财、代售国债、代卖保险与投资基金等新业务。

(二)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与健全。1979年至1983年,我国恢复和成立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管理与运作相分离的二级银行体系,1986年,第一家以股份制形式组织起来的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重新开业,1987年,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发起建立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成立,此后,第一家由地方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的区域性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也开始营业,其余十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进入我国金融体系;1990年,我国先后成立了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从此证券公司在全国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94年又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1995年,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民生银行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新成员;1997年底,有74家城市商业银行开始营业;1999年,又先后成立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初步完善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

二、我国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 金融创新的原动力不足。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因主要是为了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利润最大化,而我国国有金融机构由于历史原因,产权不明晰,没有完全独立,四大国有银行至今尚未真正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约束奖惩机制不健全,经营好坏一个样,缺乏利益上的驱动,责任感不强,而且国有金融机构能够依靠垄断经营赚取丰厚利润又无倒闭的风险,这种缺乏利益的刺激和竞争的压力,是无法进行金融创新的,即使有,也只能是在低层次上的创新。

(二) 金融创新的外部条件不成熟。金融创新的发生至少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金融管制的放松。只有放松管制,才能使金融创新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新才有可能。二是公平竞争的市场。垄断是创新的天敌,没有竞争便没有创新的外在压力。当代国际金融创新大多是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进行的,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管制放松、混业经营的开展,使各类金融机构业务出现同质化倾向,金融业竞争空前激烈,因此金融创新是谋取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不够理想,我国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使其缺乏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尽管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的金融环境已较为宽松,但同西方相比,还存在着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如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一方面限制了竞争,同时又限制了金融创新种类的扩大。

(三)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从整体上看,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重资本市场轻货币市场倾向,事实上的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政策,造成货币市场规模小、交易主体及交易品种少,市场发育滞后。就从资本市场来看,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股票市场发展快,债券市场发展慢,在债券市场中,国债市场相对发达而企业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市场发育滞后,股权市场期货市场尚未形成,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平衡,影响了金融创新的步伐,由于金融工具少,企业融资选择余地小,不能满足其融资需求,同时也影响了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四)金融工具品种少,投资不方便。目前表现为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以往我国金融机构推出的业务创新大部分集中于负债类领域,这与金融机构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和竞争相对激烈是一致的。他们竞相推出创新工具,拓展创新业务,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在贷款领域由于是卖方市场,竞争相对较弱,各金融机构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创新相对较少。据统计目前我国金融工具构成中各种存款占到近80%,直接融资和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十分缺乏。金融工具单一、融资渠道狭窄,从而造成企业负债率过高和银行的压力过大。

(五) 金融技术创新有限。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技术保障和关键。我国现有的金融创新多为规避管制型创新,技术型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创新的薄弱环节,由于金融机构的科技水平有限,造成所创新的金融工具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

(六)金融法规不健全,秩序不规范。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模式是先实践后监管,已出台的一些金融管理制度滞后于金融实践,这种做法故然有其优点,但也给违规者以可乘之机,不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例如金融机构盲目提高和变相提高存贷款利差,证券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将大量银行资金引入股市,挪用股民保证金等违规操作,扰乱了金融秩序,不利于金融监管。

三、我国金融创新的对策

(一)对国有金融机构改制重组,建立现代经营机制,增强金融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要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将其改革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改制,减少政府干预,建立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只有使我国的金融机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金融机构才会有动力和压力去积极开展金融创新。

(二)培育竞争性的市场,激活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要降低金融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国内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金融行业,通过设立更多的股份制或其他形式的非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改变国有银行的垄断状况,形成多种类、多成分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结构。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会挤占国内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空间,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很多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促进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我们要做好外资银行全面进入的各项准备,迎接挑战,在竞争中壮大自己。培育竞争性的金融市场,还要对所有金融机构一视同仁,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参与竞争,要允许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兼并重组,不断壮大非国有金融机构,形成更多有实力的竞争主体,加大国有金融机构参与竞争的压力,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

(三)加强金融创新的力度,开发出更多的金融工具,满足市场多层次的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平衡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培育和扩大市场主体,是货币市场健康运行的微观基础,要允许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货币市场,开展代理融资业务;同时,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市场利率是自由交易的货币市场上众多买卖双方对资金供求状况的平衡以及对宏观当局调控信号的价格反应,它是宏观管理当局实现其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目标。其次,要继续坚持发展资本市场,改进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设计新的贷款品种,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尤其要发展债券市场,提高企业债券发行比重,建立共同投资基金,发展一批交易成本低、获利高、风险小的金融工具,如金融期权、远期利率协议、可转让的商业票据等,满足市场多方面的融资需要和规避风险的要求。

(四)改革金融宏观调控体制。金融创新需要有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有较大的自由度,所以,宏观上应实行以间接方式为主的调控机制。具体而言,一是调控机制市场化,通过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比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基本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间接调控宏观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二是金融资产价格的形成机制市场化,由市场定价,管理当局实行间接调控,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驱利性和竞争会促使金融机构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金融产品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五)大力发展金融技术创新。技术性金融创新代表着当前国际金融创新的主流和方向,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在技术的应用方面尚有巨大潜力,我们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创新产品的经济效益。

4.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篇四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业发达与否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水平高低的显著标志。同时,人力资源作为金融业的核心资源,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势在必行。文章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分析了金融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针对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此来完善金融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促进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一、金融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金融业是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也是科技含量高、创新步伐快的产业,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而成为现代金融业的核心资源,因此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成为金融业界的共识。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市场具有竞争性,竞争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成为低成本的领先者或者研发出差别化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开发金融企业的特殊技能或核心能力,这就意味着金融企业必须要依赖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员工,因为他们具有适应环境发展要求的能动特性。因此,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根基在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人力开发,离开了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金融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难以为继。

(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金融企业的管理目标是由金融企业的管理者制定、实施和控制的,但在工作过程中,只有恰当的选用员工,才能圆满地实现金融企业预定的目标。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优秀的能力素质,理解管理者的真正意图。其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决策,在金融机构中,作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正确决策需要有人力资源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作为保障。因为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组织体系更健全,能为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与机遇,更好地为金融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使金融企业实现竞争环境下的具体目标,是金融企业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是金融业技术领先的保障

金融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金融行业的发展,而先进的技术及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具备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占领先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发展依赖于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配合和开发先进的金融技术,实现金融企业的发展目标,使金融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是金融企业技术领先的保障。

二、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大部分金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都出身于传统的人事工作部门,他们将一些落后的人事管理理念和方式带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在日常的管理中管理者往往习惯于将自己传统的观念灌输给员工,认为员工必须服从于领导,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员工的理解,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能使员工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被员工真心地接纳。这种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正常发展,也阻碍了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二)存在人力资源规划不合理问题

很多金融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详细的合理规划,在制定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盲目地追求简洁便利,使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造成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合理地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高效率运作具有重要影响,而所谓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就是使员工对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同时,一个工作挑战性越高,未来发展前景越好,薪酬分配越公平合理,就越能吸引高素质的员工为实现工作目标而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

当下,大多数金融行业普遍缺乏合理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大多数金融企业存在着薪酬分配不合理及结构单一的问题。例如,大多数金融企业存在着工资和奖金随意发放的现象,过于重视部门领导的个人意愿,缺少对员工个人业绩的正确评价,没有达到激励应有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损失了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四)金融业人才的培养体制不健全

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部门对职业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理论和实践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担心投入大量培养经费后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会流失。所以,目前我国大部分金融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投入较少,培训效果不明显。

目前,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存在着各种问题,如以讲座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仅仅几次讲座不能从根本上让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误区,培养效果不佳。此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培训内容大部分是员工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对其他方面的培训涉及很少,使员工在很大程度上缺少了对自己整个职业生涯的认知与规划。另外,部分金融企业对人才培养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不合理,只是注重进行短时间的培训,希望运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培养的缺乏导致了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匮乏,这种不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发展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我国金融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树立 “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真正认识到员工是单位所拥有的最为重要的资本,认识到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就需要从理念着手,站在员工的角度和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角度,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大胆引进和使用人才,实现金融企业人才队伍的充实,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应树立公平竞争、人事相宜的管理理念,在正确理念的支撑下合理选用适宜企业良性发展的人才,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在竞争的过程充分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从而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的管理目标,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二)制订有效的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金融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制订和实施人才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设立战略性的人才储备库。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回暖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总数量仍将会增加,业务种类和规模也有望继续扩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会更为激烈。为此,应当依据金融行业今后发展的走势,早做策划、早做准备,加大对重点人才的吸引力度,制定科学的人才选聘机制,合理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我国特点的金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和管理制度。

(三)建立完善的金融业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合理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是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之前,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是金融企业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国金融业应采取全面的薪酬体系,对员工工资和奖金的发放要合理公平。首先要制定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严格依据按劳分配、按能分配的原则,做到公平分配。金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还应做好绩效考核的工作,对业绩突出及贡献较大的员工实行奖励制度,实现人才激励机制的目标。其次,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时,还应该格外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训,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提供一个正确的引导,激励机制的制定要注重其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除了给予物质方面的奖励,还应给予员工人文关怀,加强精神方面的激励,充分发挥激励的效力,使企业得到员工的认可,同时达到金融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四)构建新型的金融业人才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在金融行业快速崛起的过程中,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技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构建一套新型合理的人才教育体系,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增强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提高金融业竞争力的必然趋势。要注重人力资源的连续性开发,吸引和留住现有人才,以及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实现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内部金融人才的培养水平,建立现代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将高校对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功能进行拓展和强化,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培养、金融技术创新等支持,为金融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其次,各金融机构要对培训加以重视,构建新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联动。各个金融机构要制订适宜自己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规划,尽力改善自身以讲座为主的单一培训模式,形成多元化并且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人才培训方式,增强培训中与员工的互动,达到培训的目标。此外,除了加强员工基本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培训外,金融机构还应该对员工进行新技能和新知识的教育,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帮助员工合理规划其职业生涯。还要合理规划培训和教育经费的使用,在注重短期培训的同时,更要有长远的人才培训计划,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从而多方面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

最后,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21世纪,应注重金融人才的多层次、多途径培养,以适应各类用人机构的需要。大力发展网络教育与网络学习,以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设备为载体进行个性化、专门化的培训,从而提升金融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当下,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尚未完善,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行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冲击,这就要求金融业必须要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通过改变理念、完善体系、增强培训等方式,做好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尽力挖掘员工的潜能与价值,保证金融企业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为使我国金融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与管理,只有具有了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才能确保我国金融企业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5.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现状 篇五

国际审计学院 2011级审计二班 刘懿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总体呈向前趋势,但仍有诸多问题,诸多阻碍,若要论述我国金融体系现状,必要从原因纠起,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外部环境

较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起步较晚,许多机构至今仍处于转型阶段,一些在国际组织中的应有权利也因为战争以及国家内部原因遭到极为大幅度的推迟,或者不能获得平等的待遇。

以下的例子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国际清算银行创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就是1918年左右,而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才得以进入该组织发光发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本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之一,但由于美国等少数国家的阻挠,直到1980年4月才恢复了代表权的决定,在开始只有2.22%的投票权,经过27年的发展,中国经过增资和认购数额的调整,2007年上升至3.72%,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名列第三,可喜可贺,而美国今年来的投票值大概稳定在17%左右,也可想而知美国在当年阻挠中国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是有一定的力度的。

世界银行(WB)主要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的优惠贷款,在某种程度上,世界银行是国家借款的一个比较方便快捷的途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1999年7月起,被世界银行判定已接近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不再对我国提供优惠的软贷款(软贷款指的是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项目资本金的50%。贷款期限为25年,其中宽限期5年。贷款利率比其他商业银行同期利率下浮10%。贷款方式主要是与各级政府合作选项、建立相应融资平台和发放贷款,并由各级财政对项目实行还款担保)。我本人并不认为我国经纪水平在20世纪末就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许同当时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强硬表现有关,不知是国际组织出现错觉还是借题发挥。

各大国际金融机构在发展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诸如,组织商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协调各国间的行动;提供短期资金,缓解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提供长期资金,促进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过,这些机构的领导权大都被西方国家所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呼声和建议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反映,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硬伤,中国也不例外,哪怕被人认定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乃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投票权以及其他地位权利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历史发展

上个世纪中,我国金融机构在风雨飘摇中发展,坎坷不断,以至发展缓慢。

19世纪中叶,外国银行开始在华设点;中华民族资本的现代银行则是在19世纪末才开始创业。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存在着两个平行对立的金融系统,国民党控制地区的金融体系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金融体系。这两大体系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区域经济力量雄厚但腐败垄断现象严重,共产党领导地区一心为人民服务,但经济基础过于薄弱,要发行货币,成立银行,走了不少弯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由于内部原因,到194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本本质是政府机构加金融企业,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体系的诞生。

1953年,我国学习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大一统”银行体系模式。对于“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可以做这样的概括: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一家银行,众多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这种模式在根本上缺乏活力与效率,在商品经济发展中无法适应其节奏,改革势在必行。

三.机构现状

我国目前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从其职能来看,还是没有脱离政府机构加金融企业的本质。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的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服务于特定的领域。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财政拨付,二是由原来的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划出的资本金,三是发行金融债券。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家银行都面临着改革与转型的任务。适应形势需要,政策性银行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经营管理体制。,政策性银行把“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范金融风险”作为经营原则,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断增强,自主决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同时,加大了贷款管理、本息回收和风险防范力度,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处于我国金融中介体系中主体地位的是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作为影响力较强的国有商业银行,同时也是计划体制“大一统”遗留下来的产物,垄断经营,机构臃肿,人员过多,阻碍着效率的提高。自2003年以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家银行先后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中。

1999年3月至10月,我国先后建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组建目的有三:管理国有商业银行的的不良资产;实现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充当着雪中送炭和善后的工作。

我国拥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迅速,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性银行,吸纳地方存款,如工资发放,水电费代缴等业务,支持地方金融经济发展,截止2007年底,我国共有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银行上市。

1995年8月,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成立。我国证券公司分两类: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济类证券公司。我国证券公司主要承办一些传统业务,对于一些大型业务,如公司并购,公司理财,项目融资,资产管理等业务的开展极为有限或尚未涉足。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全国广大农村普遍组建起来。自改革开放后到1996年下半年,我国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了多次整顿改革,基调是使其恢复合作制的性质,但实际上不可能取得成功。

对于我国的信托投资公司实际上经营的是一般商业银行的业务,典型的信托业务却没有发展起来。

金融租赁公司在国外相当发展,我国虽积极引进,但总的看来经营活动却没有得到发展。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曾有邮政储金汇业局,但正是挂牌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则在2007年。

随着时代进步保险公司的发展也越显兴盛,但是我国民众对保险的看法较为落后,美誉起码的保险意识,在国外基本做得到“人人都保险,事事都保险”,但是在我国保险发展越显畸形,理赔困难,界定不清,使得保险业发展越来越怪。基金在我国起步也较晚,2000年才是我国开放型基金发展的起点。基金作为新鲜事物存在一定的法律盲区,我国存在一些名称形形色色,带有私募基金性质的投资基金,他们所控制的资金估计达数千亿元,这类基金的出现发展实质反映了集合投资制度的客观需要,但合法性尚在讨论之中。

6.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篇六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基本情况

现阶段,期货以及场外金融衍生品是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作为我国证监会负责监管的场内交易市场,由多家期货交易所构成;而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主要分为金融机构间的场外衍生品市场以及银行柜台衍生品市场两部分,其真正的监管主体就是中国人民银行。

(一)期货市场的现状分析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场内衍生品市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期货市场,经过了盲目发展、清理整顿以及规范协调三个发展时期,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健全、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衍生品市场不断完善。特别是 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期货市场融入全球期货市场的脚步加快,一系列产品及相关业务陆续推出,国内期货市场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现阶段,我国拥有上海、郑州、大连三家期货交易所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前几年,国内上市交易的期货种类就突破了30 个,日益健全的期货体系基本构成。像铜、铝、豆油等期货品种,早就拥有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某些商品期货交易额居于世界前列。将近30 年的发展,国内期货市场的交易数量不断增加、交易规模逐渐扩大,除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之外,另外三家均排在世界前20 名。这标志着我国的期货市场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市场功能不断完备,尤其是在服务国民经济以及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国内的期货市场早已拥有了在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及制度保障。

(二)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分析

当今,国内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一般包括金融机构间场外衍生品和银行柜台场外衍生品两个市场组成部分。金融机构间场外衍生品市场即为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间进行的衍生品交易,交易通常在市场成员间开展;银行柜台场外衍生品市场指的是商业银行和个人、企业间展开的零售柜台交易市场。因管理方面的原因,商业银行是国内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领导者,各大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机构只能参与很少一部分的市场交易。

1. 金融机构间场外衍生品市场

这一市场是现今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最为关键的部分。自成立之后,其慢慢发展为一个监管宽松、发展迅速、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融入多类金融机构的市场。它一般由监管部门、自律组织、交易平台、清算组织以及市场成员等构成。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间场外衍生品市场包括远期、掉期、期权等基础类型,涵盖了信用、利率和汇率等诸多方面。其中,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市场交易主体,其交易量达到市场总交易量的九成。像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占有的交易额非常少。去年,这一市场的交易量超过00 亿元,同时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当中,汇率衍生品的交易量超过总交易量的80%;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量及利率交换交易量分别为120000亿元和30000 亿元人民币。上述均为金融机构间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主要交易类型。

2. 银行柜台场外衍生品市场

和前者相比,银行柜台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具有交易场地分散、交易量小的特点。客户多以大型实体企业为主,其中大部分涉及航运、电力及煤炭等领域。现阶段,银行柜台场外衍生品通常用在利率控制、汇率波动风险管理等方面。由于实体公司和个人面临的各风险不断增加,银行柜台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规模也逐渐扩展。前几年,国内这一市场的交易量突破4000 亿美元,占到同期总市场交易量的20%。

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现有的交易种类较少、限制多、风险高

现在对国内商品期货种类的细化不够到位,尚未推出与各关键期货品种相对应的期货类型,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等功能无法涉及一切商品市场领域,公司对更大量产品的价格预测及分散市场风险的需求无法得到基本的保障。现阶段,国内商品类衍生品的市场份额仅为10%,并且种类不够丰富,数量不多。此外,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参与主体较少,且没有向个人开放。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当中的交易类型通常以债券远期、人民币外汇远期、货币掉期、利率互换等为主,具有交易量小、市场流动性差的缺点。例如, 年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总交易量仅为6.7 万亿元美元。显而易见,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非常落后,当前,束缚衍生品市场进步的最关键因素就是种类的欠缺,和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严重不符。今后推出丰富多样的衍生品种类,是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市场工具较为单一、市场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对于国内各实体公司而言,它们的风险控制来源于采购、生产、销售等众多方面,应当选取适用的工具,并对纵向经营及横向经营业务线出现的风险进行控制,但国内单一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工具难以迎合公司的综合管控要求。较为单一的期货种类难以有效对冲各种非线性风险,因此,必须选取更加适当的期权类型来保护期货,更精确地匹配风险。同时,由于实体经济拥有多样化、个性化的风险控制需求,这些需求也需要借助场外衍生品市场支持。举例说明,像新加坡交易所铁矿石场外掉期合约只是 年8 月的交易数量就达到了1500万吨,持仓量将近1000 万吨,亚洲钢厂及贸易商的比重只占到13%,由此可见,我国场内标准化市场难以迎合风险控制要求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缺乏足够的国际影响力

现阶段,中国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仅认同国内投资者参与,场外衍生品市场也只允许部分本国金融组织的参与,大多数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对国际金融衍生品的定价影响不够,对一些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影响不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以及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定价权,从而无法获得和自身经济实力完全匹配的话语权。

三、针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问题的相关策略

(一)逐步完善市场监管主体及设立主体相互分离的准则

因种种历史原因,国内交易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监管主体、设立主体模糊不清的现象。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两部分:首先,各交易所在刚刚成立的时候都是盲目发展,加上想要尽可能避免风险,通常会选用“谁的孩子谁抱走”的方式,市场谁设立,谁监管;其次,因为中国国情的影响,管住人才能管住事,所以管人管事不分家。在市场刚刚成立后,这种方针或许可以促进市场的发展,也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然而,由于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监管主体混乱的现象逐渐凸显出来。因此,考虑到目前交易所体质的改革及市场监管的深化,应逐渐建立其监管主体、设立主体分离的体制,符合法律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监管主体必须统一,并且依据法律规范的要求依法对衍生品市场实行管理。例如,银行间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商协会可作为市场设立方,对市场展开自律性控制、自主经营,央行则继续保持对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治理和指导,为交易所的产品创新、公平竞争和利润提升等营造更好的环境。

(二)加快场内衍生品序列的完善步伐

从整体上来看,国内金融衍生品的种类依旧不多,也没有推出利率、汇率和期权等衍生品,束缚了市场功能的发挥,对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主动构建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规划,构筑以市场为主导的新上市体系,加快原油、稀土等对制造业、国民经济具有关键影响的原料类期货的上市,进一步降低产业链的风险。此外,加快股指期权、商品期权等商品的推出脚步。作为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期权交易推出能够对期货市场效率的提升、参与者风险减少、各主体使用衍生品工具热情的提高等起到保障作用。

(三)提升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全球定价中的地位

7.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发展展望 篇七

(一)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界定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 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 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在这种模式下, 通过计算机连接终端和网络服务平台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所形成的虚拟金融市场会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资金供需双方能通过网络直接沟通, 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因此, 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的金融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二) 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1.拓宽了银行业务的渠道和客户

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基础是客户。传统银行要拓宽客户基础又依赖于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银行传统目标客户群可能发生改变, 传统物理空间网点优势已弱化, 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现在的新金融业务。

2.通过价格交易, 发展利率市场

互联网金融作为交易平台, 在透明的环境下借贷双方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交易, 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 分辨客户群的利率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中央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规避政府失败, 有效发挥价格这双看不见的手, 运用价格发现功能, 推动利率市场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提高了资源分配效率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应用, 提高了资源分配效率, 有效地解决了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融资困难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大数据、云计算和微贷技术。这三项技术可以使互联网金融企业比较全面的了解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情况和信用等级, 从而建立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 提高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资源配置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一)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网络金融交易者在合约到期日不完全履行其义务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来自两个方面。首先, 对网络信贷而言, 互联网金融服务方式的虚拟性使交易、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 只是通过网络发生联系, 这使对交易者的身份、交易的真实性验证的难度加大, 增大了交易者之间在身份确认、信用评价方面的信息不对称, 而且中国目前的征信体系建设非常不完善, 从而增大了信用风险;其次, 网络平台上发售的基金, 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

(二)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来源于违反法律、规章的可能性, 或者有关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业务的不明确性。当前, 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只处于起步阶段, 政府有关法规中对于网上交易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大多不清晰, 缺乏相应的管理及试行条例, 缺乏法律规范调整。投资有收益, 同时也有风险, 互联网金融大部分以高收益吸引客户, 但却没有风险提示, 一旦发生纠纷时, 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 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目前, 部分互联网金融销售打擦边球, 以互联网机构变相补贴、抽奖的方式来吸引客户。根据《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规定, 基金销售机构不得采取抽奖、回扣或者送实物、保险和基金份额等方式销售基金。按此规定, 百度、网易这类非基金销售机构, 完全可以用各种办法进行补贴, 而作为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的天天基金网和数米基金网的销售则存在违规嫌疑。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展望

(一) 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之路充满挑战

首先, 规模方面还无法与传统金融势力相抗衡。目前虽然我国互联网支付企业的支付总金额大体只有6万亿元, 仅占到整个支付总量的0.5%, 还远远不会冲击到目前的金融体系。所以,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势力博弈的结局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 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 二是非法集资。”这“两个底线”说明,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还存在政策的风险, 其业务还不会延伸到银行的负债业务领域。由于政策风险, 让这个新兴的行业也存在着隐忧。

最后, 互联网金融还面临包括互联网授权机制的建设、隐私保护、身份认证机制的确立、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信用平台的搭建等问题。从以上可以看出, 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二)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首先, 互联网金融能大大降低交易的成本。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资金供、求方可直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沟通, 甚至可以同时进行多对多交易, 客户信用以及风险管理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完成。

其次, 互联网金融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信息充分、交易透明, 定价将完全市场化, 风险管理和信任评级完全数据化。通过网络对数据的充分挖掘会解决小微业务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再次, 互联网金融会促进金融行业日益独立化, 加速金融脱媒, 确实会冲击传统的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将加速金融脱媒, 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

最后, 互联网金融会倒逼银行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 调整业务结构, 改变客户基础, 改善服务水平, 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参考文献

[1]李博, 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 2013 (10)

[2]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金融实务, 2013 (05)

8.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篇八

近年来,我国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产业转型压力。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起着支撑、服务其他产业发展的作用,随着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篮子,金融业改革势在必行,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银监会多次提出发展绿色金融的规划,在去年刚刚闭幕的G20杭州峰会上,绿色金融再一次被写入会议公报,表现出国家对绿色金融的高度重视。那么,我国目前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怎么样?未来绿色金融发展方向是什么?该如何做才能推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本文将从这三个问题出发,梳理近年来关于绿色金融的有关研究成果。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看,我国绿色金融还处于萌芽阶段,虽然国家给予了绿色金融足够的政策支持,但由于绿色金融本身的特点,相比于传统金融业务我国绿色金融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有限,各方面业务都处于探索阶段。

在当前阶段,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主体业务。绿色信贷指的是银行在贷款中,将项目及其运作公司与环境相关的信息作为考察标准纳入审核机制中,并通过该机制作出及最终的贷款决定。目前,这一业务模式与传统的抵押信贷等信贷方式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在信用标准方面加入了对于环境因素的考察。通常来说,进行大规模的银行贷款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现金需求量大、劳动密集度高、环境污染重的工业企业,这就势必会导致银行放弃某些贷款业务,进而导致商业银行利润的下降,因此这一业务主要靠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政策推进。要想真正地调动起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创新,在绿色信贷中找到新的盈利点和增长点。

碳交易,是绿色金融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我国这一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简单来说,碳交易就是以市场化的手段来配置温室气体排放量,首先由政府综合考量,确定社会总的排放量,之后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盈利水平和产业规模,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自由交易这些排放量,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目前,我国已经在北京、天津等地开放了碳交易所,但是市场开放程度还比较低,未来碳交易应当进一步开拓业务范围,降低准入门槛,积极探索碳股票、碳期权等新兴碳交易模式。

绿色金融配套支持体系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系统性的法规、政策、绩效考核体系等等,但在当前一段时期,这一体系发展的还很不完善。正如前文介绍过的,绿色金融在当前的发展阶段,还没有探索出一条可以将环境正外部性转化为商业银行利润的有效途径,因此,其发展主要靠国家政策的推动。但就法规的制定、政策的执行来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区域利益、部门利益,而忽视甚至无视环保部门的政令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环保部门的信息不够透明,在进行企业污染控制时过度依赖行政手段,这与绿色金融的市場化理念是冲突的,从长期来看作用有限。

我国绿色金融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要不遗余力地加大绿色投资力度。要想发展好绿色金融,最根本的手段是开拓出一片规模巨大的绿色市场,形成绿色金融与绿色实体经济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绿色产业群。因此,未来绿色投资资金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用起市场的力量,让资本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摆脱我国当前绿色金融只能靠政策推着走,甚至政策推着也不走的局面。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绿色投资可分为两大方向,一方面要加大对已损害环境的修复投资力度,这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绿色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产业的投资力度,只有拥有先进的绿色技术、自盈利的绿色产业支持体系,才能真正发展起来绿色金融。

其次,建立起完善的碳交易市场。解决碳交易市场的根本目的是用市场化手段来解决排污资源配置的问题,是我国当前排污收费制度的替代制度,同时也是绿色金融领域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方向。从最基本的角度来看,建立起完善的碳交易市场,可以让有先进处理处理技术的企业少排放,而让那些急需这些碳排放权的企业获得碳排放权,从而解决了排放量标准和企业间的矛盾这两大难题,通过市场的作用,践行了公平的原则,满足了每个企业的需求。长远来看,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不仅可以满足碳排放企业的需求,而且可以将其他先进的金融理念引入这一市场,让普通消费者在这一市场购买碳金融产品(如碳期货、绿色债券等),既通过市场的放大作用强化了绿色金融对企业信用的威慑,改善绿色信贷依赖行政政策的现状,同时,也将进一步扩大了绿色金融产业的规模。由此可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强化对绿色金融体系支撑。一个新的产业的兴起,是需要培育和扶持的,为达到扶持的目的,可以由政府进行公共资金投入,或动用部分外汇储备注资,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用法治思维谋划绿色金融体系构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和流程。

发展绿色金融政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为绿色金融提供法律保障。绿色金融能助力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环境外部性的问题。但这样一个新兴产业,必须靠着健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才能够有序、快速地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奠定了基本方向,但要形成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不仅需要立法部门的努力,更需要金融、环保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脚踏实地地不断探索,把握中心战略、协调各方面利益,才能通过法律法规为绿色金融提供配套支持。

第二,大力加强监管执法,改变当前执法不严、监管不利的情况。在我国当前阶段,虽然也有一些针对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监管难、执法难。但涉及环境外部性问题,各方面利益错综复杂,信息透明难以实现,绿色金融何谈发展?只有国家各部门、各地方政府统一目标、通力合作,严格规范绿色金融业务细则,进行必要的硬性约束、强化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绿色金融有序发展。

第三,积极发展绿色融资。当前时期,绿色金融的发展主要靠国家政策倾斜和公共资金的支持,但从长期看,补贴、罚款、行政命令等手段对于绿色金融的支持有限,需要引入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这一产业。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融资体系,让绿色融资的通道更加顺畅。

上一篇:高考考场条幅横幅标语下一篇:XX年教师年度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