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培训调研材料

2024-07-09

农民工培训调研材料(共6篇)

1.农民工培训调研材料 篇一

一、目前现状

调查发现,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一些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并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而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政府没有足够的农民工培训保障体系,一些企业也不愿培训。

二、问题及原因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尽管政府投入了许多财力、物力,各级工会也多方努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首先,从农民工整体来看,对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着强烈渴望和迫切愿望,但具体到单独的个体和实际的培训工作中时,却不然。据调查,不少农民工参加培训都是各级政府下达指标,农民工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一些有学习热情的农民工却由于受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参加培训。

其次,从农民工分布情况看,农民工比较多的企业往往为民营、外资企业,其中不少企业认为,工人只要每天完成生产任务“能干”、“够用”就行,对农民工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大,使不少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工种。

第三,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农民工教育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1.一些农民工受自给自足思想束缚,视野较窄,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

2.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使其很难摆脱心理上的自卑。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不少城市人对农民工怀有偏见,使其在城镇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到挫伤。又由于其在城镇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因而其对城市也怀有一定戒备和恐惧。

3.不少农民工外出打工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该不该学、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另外,多数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虽然不支付培训费用,但仍需支付车票、伙食费、住宿费等费用。

4.由于城市企业在用工制度上对农民工的歧视,以及农民工自身先天的不足,他们中的不少人目前还没有谋取固定工作,甚至连劳动合同都没签过。这种短暂的工作状态,使他们只能选择得过且过方式。很难激活其潜在的培训需求和培训热情。

5.一些培训课程的设置不符合农民工就业的实际需要,按规定每个农民只能享受一次免费培训,而根据农民工择业的需求,常常掌握二三门技术的农民工才能更好地找到工作。

6.用人单位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其在农民工培训问题上不愿有较多投资。一些企业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实施培训。这就导致一些农民工虽打工数年,但在职业技能方面并无长进。所以,一遇企业结构调整或技术改造,便被淘汰出局。因此,不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与科技和生产水平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于是出现了一边是大批农民工进城打工,一边是用人单位发愁招不到人的“民工荒”难题。

三、对策及建议

农民工培训将是我国今后教育的一个新增长点,国家正在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各级工会来说,既是艰巨的任务,也可能是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各级工会应有长期的眼光和规划,在尽快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工会在农民工培训上的特色之路。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农民工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级工会不但要充分重视,而且要转变过去工会搞职业培训的观念和模式。农民工的培训不是把物质条件创造好了“等”其主动来参加培训,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和“请”农民工来参加培训,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培训的好处,激发其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真正实现“让农民工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政府满意”的目标。同时,要积极协调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逐步建立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在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制度的管理方面尽快出台政策。

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随机应变,因人施教。

(1)办学形式要多样化。对农民工的培训应当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可以把课堂开在工地、车间。在开课时间上可采取脱产和业余相结合,节假日、休息日、八小时之外,只要有需要就开班开课。学制上也可以采取系统培训和一技一能的短训或超短训班结合的形式,使培训的成果一点一点积累。在教学手段上传统的教学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光盘,使农民工在业余时间自学。

(2)办学对象要层次化。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进行“因人施教”。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要求稍高、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要求不太高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要求较低、容易操作的技术工种培训。当前培训的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家装、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3)办学方法要多元化。一是和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举办针对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与农民工市场合作,把培训和向用人单位的农民工推荐结合起来;三是和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合作,送教师、教材到企业。企业参与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应当逐步建立起“定单培训,企业参与”的机制,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

(4)办学内容要实用化。在教学培训过程中,要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脱离教材,始终本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随机应变、因人施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尊重对象、适应环境;故事案例、提问解疑。摆脱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农民工的培训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探索实践,搞好结合,调动积极,实现双赢。

(1)培训和考证结合。根据一些行业农民工分散性、流动性、季节性,工作时间长、不固定的特点,采取课上授课和课下自学结合,长训和短训结合的办法,分阶段教学,累计学时,逐步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方便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能力的农民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并允许培训学校通过考核将农民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认定为学分,学校可以将这类学分折算成接受本校学习的学历学分,凡是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只要累计达到所需学时,或完成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阶段的考试)即可颁发证书。同时,为激励农民工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工会或联合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对农民工进行技能等级考核认定,并颁发证书。只有这样,培训才有吸引力,培训后的农民工在就业中才具有竞争力,才能体现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和用人单位的三赢局面。

(2)免费和收费相结合。政府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投入是有限的,只能是针对每个农民工的一次性免费培训,而对于那些有一定技能,生活基本稳定还有技能升级需求的农民工,培训就可收取一定费用。另外,还可以与用人单位合作,根据企业需要,对有一定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先免费招聘和培训,合格上岗后由企业支付培训费,或从农民工的每月收入中(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逐步扣除。

(3)培训和就业信息、维权服务相结合。就业信息服务还应包括职业趋势分析,引导农民工正确选择技能培训方向。把培训、劳务输出、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会在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使农民工培训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4)农民工培训和农民工子女的培训、教育结合。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而关注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与培训则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推动这个转移。同时,要在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上发挥工会职业和学历教育的优势。工会可以和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出照顾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的入学与接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参加中职教育。

总之,农民工培训是个系统工程。这种系统性表现之一就是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培训本身,更需全社会对农民工的真正关注,需要对他们的生存状态有更真实的了解。许多农民工表达的想法和要求已超出了培训内容,更多的是对平等的要求和对公正的渴望,希望全社会尤其是城市居民改变对他们的歧视。与培训农民工的城市文明素质(如公共场合礼仪等)相比,提高城市居民的平等意识是更为重要的工作。系统性表现之二就是对农民工的培训不能仅限于政府和企业,还应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来进行农民工培训。

2.农民工培训调研材料 篇二

铁岭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 全县118万亩耕地, 36万农村人口, 15万农村劳动力,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少, 已成为限制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其中在家务农劳动力约为4万人, 已转移就业劳动力达6.5万人, 新增返乡农民工近7000人。农民教育培训的对象有以下几方面:

(一) 在家务农的劳动力。

这部分人包括农闲时到就近的城市做零工的青年农民, 他们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班, 缺少新技术、新知识。他们的收入一部分来源于土地, 一部分来源于农闲时就近打工, 年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还有一部分在家务农的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及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 他们是农民中求知欲望最强的农民, 也是新型农民, 也有影响力, 年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另一部分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 他们主要依靠土地获得收入, 年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

(二) 转移就业的劳动力。

这部分人多数是16~45周岁的青壮年, 他们当中一部分人参加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掌握了一技之长, 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 年收入约1.5万~2万元。但有相当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没有劳动技能, 只能做些体力工作, 年收入1万元左右。

(三) 新增劳动力。

这部分人多数是初中毕业生, 少数是高中毕业或是中职毕业。他们当中想从事农业的人很少, 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懂农业, 多数人都想学习一技之长, 将来到城市来就业。

(四) 返乡农民工。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实体经济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造成大批的农民工返乡, 失去工作。一是因停产、半停产状态, 被裁员;二是因企业经济效益差减薪造成负担不起高额的城市生活、交通等费用而返乡的;三是技能偏低、年龄偏大的农民被企业辞退的;四是因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 吸引农民工返乡的;五是本地扶持创业的力度不断加大, 吸引部分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自谋发展的。

二、当前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农民科技文化教育严重滞后。

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只占总数的21.2%。多数农民的文化素质还较低, 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也影响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二) 高素质和高技能农民工严重短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竞争力不强、稳定性不高,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中长期技能培训没有跟上。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相对集中、就地就近转移数量明显增加。

由于许多农民有家有业, 农忙还得回家干农活, 外出打工就是想多挣一些工资, 有迫切的就业愿望, 随着招商引资企业的入驻, 许多企业也着急召人开工, 所以这部分的培训对象也不少。

(四) 农民教育培训重技术培训而忽略了政治道德文化素质培训。

只有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下, 每位劳动者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合理合法致富, 才能顺利建设和谐和美的新农村。

(五) 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水平不高。

有些教师虽然技术职称很高, 但知识陈旧, 教学水平死板, 实践经验少, 不能灵活的把新技术、新知识传授给农民;其次教学方法落后, 有的教师不会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不能及时、形象、生动的向农民传授知识, 从而造成有些教师下村培训指导不受农民欢迎, 农民参训率不高。

三、思考未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问题及措施

(一) 注重培训质量, 建立管理机制。

要注重农民技术培训的实效, 使农民素质提高, 学以致用, 尽快增收致富。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 明确培训对象和任务, 确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 有针对性地制订具有前瞻性的各类农民培训规划, 包括实用技术培训、绿证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等, 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第二, 加强农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 对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师资力量、教学手段和培训教材等, 合理规划、调整、完善, 加强管理和投入, 形成一种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 为农民服务的职业教育新模式。第三, 坚持农民教育培训与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 以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为重点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 进行对口职业技能培训, 使培训和就业对接。第四, 建立农民技术研究培训评价制度,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岗位证书认定。建立农民技术培训评价制度, 逐步规范“绿色证书”培训和认证, 实行分级管理, 大力推行就业准入制度, 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

(二) 重视政策引导, 增加农民教育培训投入。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 建立农村教育培训和科教兴农专项资金。同时, 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制,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民教育培训,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和体制, 使农民教育培训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 确立培训重点, 有所侧重地开展培训。

就铁岭县现状, 目前农民教育培训的重点有三个:一是对现有技术骨干的培训。现有技术骨干是传播科技的主要力量, 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强, 对他们的培训并通过他们推广新技术, 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依然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三是对贫困户的培训。科技扶贫可谓最有效的“造血工程”, 帮助贫困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 使他们拥有脱贫致富的真本领, 这必将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四是对妇女的培训。铁岭县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左右, 是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实用技术, 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提供服务, 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在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的同时注重开展农民政治道德文化教育。

开展农民政治道德文化教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完善、升级镇、村科技书屋的建设。农村文化的匮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赌博、酗酒成风。劳动之余农民们无所去处当然只有打牌、喝酒了。如果每个村都开设有科技书屋, 人们到那里有书看、有棋下、有网上, 农村的赌博、酗酒的现象将大有改观。

(五) 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农民教育培训效果

1. 用通俗易懂的农民语言, 形象生动的实例激活农民的学习兴趣。要按照农民的意愿, 以符合他们习惯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将枯燥无味的培训内容进行活化处理, 用通俗易懂的农民语言, 浅显的乡土道理, 恰如其分的比喻, 形象易懂的实例激活内容, 使农民乐于接受授课方式, 易于接受培训内容, 牢固掌握基本技能, 真正达到培训目的。

2. 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 采取低起点、多铺垫、小步子的方法,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使农民真正理解和掌握新的技术。

3. 从书本、教室走出去, 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用, 组织培训人员实地操作, 现场参观,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 在各项农技措施操作时, 组织广大参加培训的农民前来实习,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多多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有计划、有安排地组织农民外出考察、学习, 开阔眼界, 实地感受当地的先进技术所带来的好处, 激发他们采用新科技、新品种的热情。根据当地需要开设培训课程, 聘请农业专家、高级技术人才来授课, 使农民尽量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新知识。

(六) 返乡农民工培训

3.农民工培训调研材料 篇三

调研组先后查看了唐河县农业局、农广校条件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随后召开了座谈会,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唐河县农业局李局长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会工作向调研组做了简要汇报,唐河县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生产10年连续增长,2013年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00人,到许昌县考察学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多次给县委、县政府回报此项工作,唐河县政府专门下发唐政办83、84号文件安排这项工作,成立了副县长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牵头,农业、畜牧、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村支部初选、乡镇政府、农业局把关筛选学员,采取普及性培训,把4个乡镇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100多名学员集中13天时间在宾馆上课、考试,利用1.5天时间在曹氏百川面叶、脱毒红薯生产基地实地现场考察,参加培训学习学员反映很好,询问2014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培训,培训结束后,一周时间加班加点整理完善学籍档案资料。下一步专门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尽快把农广校划拨县委党校的人员编制要回来,充实农广校办学队伍,力争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虽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满足了知识的需求,下一步应该把审计、教育部门吸收将来,便于今后工作更好地开展,需要配套政策的出台支持。

省校康校长表示,我们到10多个县调研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国家目前没有什么标准,多听、多看,查找培训中存在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县有每个县的做法,每个县有每个县的问题,调研工作结束后,我们及时写出调研报告,早日向上级汇报,力争扶持政策的出台,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健康、顺利、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全力推动全省农广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4.农民工培训调研材料 篇四

一、调研起因与调研组织情况

帮扶西海固地区学校建立“阳光书屋”是我校的一项自何灵华同学以来至今已持续7年的传统支教活动,2012年7月13-19日,我和李帅参加宁夏实践小分队西海固支教活动小组赴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开展调研,实践我很久以来都想参加的活动的想法。

作为专业课程教师,我参与这个活动还有一些专业方面的思考。我虽来自于农村且一直没有完全脱离农村,但目睹我过去较为贫穷的家乡黄冈麻城市近年来较迅速的发展,我对三农问题领域研究的切入点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参加本次活动的主要缘由有二:(1)尝试深入中国最艰苦、最贫困地区的最基层进行“抄底式”的入户调研,尝试观察和发现中国当前农村“三农问题”和“反贫困”等领域的真问题和根本症结。(2)本次调研可以实现教育、就业调研工作的联动,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前期积累的较好的调研基础,调研的人力资源也较充沛。

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们整体上尝试探索了一个新的暑期实践活动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有二:

(1)将支持学生创业、科研和常态化的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活动一体化推动。这次我推荐带入活动的李帅同学

(2)在活动主题上整合进行多主题的有机整合,我院在原有的已经开展持续了七年之久的给宁夏贫困地区学校建立“阳光书屋”的支教活动的基础上,整合了学术科研项目“农民工培训就业财政补贴政策运用”课题的基础数据调研活动.(3)在人员构成上跨院整合多种类型的成员力争形成组合优势。本次调研整合了不仅有公共学院本院的学生,还有会计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学生参加,不仅有学生活动骨干参加,也有李帅这种较为专业的实际创业开设了学术科研基础数据调查公司的学生参加,在实际活动中,这种项目和人员的多元组合显示了非常显著的优势,学生之间能力和思维模式之间的异质性与互补性大大提升了团队活动的效能。

二、调研前的准备与初步调研构想

在赴宁夏调研出发之前,我和李帅除充分准备好调研问卷和调研方案之外,还非常细致系统地做了准备工作,提前了解到了宁夏固原市的社会经济方面的5个典型背景:(1)自然条件上是最典型的干旱地区,固原所在的西海固1地区被 1西海固,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西吉、海原、固原、彭阳、泾源、隆德、同心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联合国粮食署列入 “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条件恶劣,长期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1000毫米以上,且多发其他各种自然灾害。(2)经济上曾是最典型的贫困地区之一,西海固地区曾号称“穷极天下”,只是近些年有所改观。(3)典型的回族聚居之地,特别是我们调研的中心区域西吉县白崖乡更属于纯回族聚居乡。(4)在近年来的重大政策变量方面,调研地近年来正处于“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实施的后期,可能对农民生计和就业压力产生显著影响。(5)西吉县的马铃薯产业在产业富民方面非常具有潜力。

基于以上背景,在一般的调研内容之外,针对宁夏固原地区,我们初步拟定以下6个特别关注的问题:(1)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的实况;(2)实地考察当地农民生计现状和主要收入来源;(3)了解“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实际成效及其可持续性,更关注与探讨政策截止后对农民生计的可能影响;(4)了解当地的马铃薯等产业的发展实况与发展潜力;(5)关注当地农民农民工培训政策实施的实际情况、实际效果和主要就业路径;(6)特别关注与深入探讨民族和宗教特性对就业观念与培训就业的影响。

基于以上构想,我们调研小组在抵达宁夏固原市之后,先后赴固原市三个县(区)之中的固原区、西吉县两个县(区)的劳动就业和教育部门进行了调研,获得了社会经济和就业培训工作的概况性资料,由范献龙老师在西吉县白崖乡政府获得全乡近年来接受过农民工培训服务的受训人员名单,随后分组分别深入受训人员最集中的白崖镇和小坡村周边的乡村按图索骥地开展了“地毯式”和“滚雪球”式的入户问卷调查和访谈,最终获得了38份调研问卷和8份深度访谈记录。

三、调研实施和阶段性结论

初步总结调研情况,针对我们的调研预想,得到以下阶段性的结论: 1.“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较大幅度地改善了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 在固原调研期间,放眼所及,到处是绿意盎然,山地基本都已经被树林覆盖,陡坡和沟谷中除了农作物,也有非常良好的植被覆盖,保护区的基本看不到大规模的羊群散牧,也只有极少的地方山坡上种植了较为耐寒的胡麻。这一是还林还草有效规避了干旱严重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岗地而只耕种条件较好的农地,二是还林还草有效保护了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三是修建的堤坝等小水利设施较好发挥了集水、保水的作用,四是粮食、财政补贴和转移就业与生态移民工作在安定民心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总体来看,固原地区未来实现生态环境的大幅改善 2白崖乡位于西吉县东北部,距县城26公里。属纯回族聚居乡,全乡辖14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农户4126户、人口19146人。土地面积199.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土石山区。全乡实有耕地154417亩,其中退耕还林36911亩。大家畜存栏7160头,其中牛存栏6070头,羊存栏10240只。2011年人均纯收入3318元,人均有粮380公斤。

2的前景应较乐观。

2.当地农民生活现状还相当艰苦,收入水平不高且可持续性存忧

总体观感而言,固原当前农村面貌约相当于20年前湖北黄冈地区的水平,具体而言:

(1)总体收入水平还较低,农民来自于外出务工的收入所占比重较小。西吉县农民人均年收入约为3100元作用,一般家庭年总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就算比较好的收入水平,而如果达到3万元即属于比较富裕的水平。

(2)住房方面与并不富裕的湖北黄冈地区约落后5—10年左右。固原市农村公交道路沿线的房屋普遍是近年来建设的砖瓦结构住房,但很少见到楼房;而在较为偏远的白崖等山区,基本都还是土坯瓦屋,有少数砖瓦结构的住房,也有少数家庭还住在窑洞里。

(3)农村用水条件较差,少数地区已经实现了自来水供水。这里比较特殊的是固原地区改善供水条件的成本远高于南方雨水丰富地区,因为干旱导致水质盐碱程度较高,所以在固原地区要改善水源必须耗费大量的改善水质的投资成本,如果考虑到灌溉用水等方面的需求,总体资金需求量极大。

(4)农民日常温饱问题虽然基本解决,但饮食结构过于单一。由于长期贫困和物产单一的历史原因,当地农民在饮食方面非常艰苦单一,除了馒头等主食之外,蔬菜方面基本就是一年到头变着各种花样吃马铃薯(土豆)和少许的绿色蔬菜,很多家庭还是一日两餐,普通农户常年都很少外购副食。

(5)家庭里的基本只有较陈旧的小屏幕电视,摩托车的普及率较低,其他近年来在湖北等农村发展较快的大屏幕彩电、洗衣机和电冰箱等电器极为少见。

3.“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实际成效较好,但后续政策对生态效果和农民生计的可持续性影响较大。

如前所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生态效果非常明显,当地民众也普遍认为这是一项很受欢迎的“德政”,山区民众家庭很多因为此项政策不用付出任何劳动就可以享受一笔稳定的粮食和收入补贴,在调研中很多家庭甚至欢迎继续扩大还林还草的范围。当地农民普遍担心一旦还林还草补贴到期后的生计问题,他们普遍将年轻人外出打工作为主要的出路。

4.当地马铃薯产业化程度并不顺利和理想,对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不可高估 在调研中我特别了马铃薯产业的问题,发现马铃薯确实已经成为当地的组要农业种植作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效果:

(1)种植马铃薯的肥料等相关费用也较高,导致其种植效益虽较之其它作物高一些,但收入提升率也不太明显。

(2)每家适合种植马铃薯的农地规模都有限,导致提升收入的总体效果不明显;

(3)马铃薯产业化不顺畅导致收购价格偏低且不稳定,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调研中得知西吉县前些年政府曾经大规模投资建立国有企业开发马铃薯加工并尝试承诺保底收购马铃薯。但是最终效益不良并且存在压级压价和不能信守承诺等问题,最后企业破产实现了私有化,至今为止马铃薯都没有真正实现产业化,价格的波动性也很强,导致农民对种植和发展马铃薯的信息不足。

总体来看,鉴于以上原因,希望通过发展马铃薯产业普遍大幅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存在较大的难度,比较而言,农民工转移就业对提升农户家庭收入的效果应更明显。

5.农民工转移就业积极但效果还不够显著,农民工培训的实效性也急需提高 具体存在以下表现:

(1)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意愿和实际行动都较积极,但就业机会、收入水平都不够理想,当前西吉县白崖乡机会每个家庭都有至少1人外出务工,但人均净收入超过1万元的很少,这一是当前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当地主要的建筑业等就业机会大为减少;二是因为基本都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月工资普遍难以超过1000元;三是很多属于季节性外出务工,工作不稳定且总收入水平较低。

(2)当地农民对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足,从而导致提升收益的效果有限。

在访谈中发现,当地农民对技术教育和就业的了解非常初级,根本不了解当前我国南方技术工人的“技工荒”的情况,他们还基本是凭体力从事建筑业就业,这种就业受影响较大,特别在北方积极性较强,最终实际收益不高;而与此同时,很少有家长意识到让孩子学习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就业的质量和收入,他们更多地是觉得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本太高,这里既有财力不足的原因,更有视野不够开阔的影响。

(3)农民工培训虽有一定的规模但覆盖率太低并且实效不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少有人听说过农民工培训项目,并且有人反映项目受训时间过短,流于形式,最终受训农民还是通过自身的社会网络在并不对口的行业就业的。(4)开展的农民工培训一般是半强制性的,根据规定,参加培训的人应该是18周岁到45周岁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培训意愿的人可以免费接收培训,然而,由于很多适龄青年都为了赚钱已经出去打工,所以存在部分接收培训的人不符合规定。据一位主任介绍,真正符合规定且为自愿参加的人大概只占10%。其他人参加的原因出于两点:一是乡政府及村委会强制要求,二是有培训补贴。(5)大部分培训内容都有涉及:除了文秘、美容美发、制造等没有,其他都有所涉及,尤其是建筑装潢人数较多,影响较大。根据要求,培训的80%左右通过考试。实际上是98%以上的都能通过考试取得证书,分数区间人数最多的是60分以上到75之间的。

(6)培训效果不是特别好,满意度不高,有的曾经具体参与过管理的人员认为只能打2分。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民工素质较低,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差。第二,时间比较短15天道90天,很难学会一家门技术。第三,学习的时间与工作的时间冲突较大。

6.民族和宗教特性对就业观念与培训就业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未来西海固开展农民工培训与转移就业的前景将非常广阔

鉴于西吉县白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纯回族聚居乡,每个乡镇和较大的村子,都有很好的清真寺,因此在调研中我们特别注重抓住机会就追问伊斯兰教的教义和回族的风俗对于学生接受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外出就业和通婚等方面的影响,但最终即使是在最偏僻的白崖镇黑窑洞村对50—60岁的老年村民进行调研的活动中,也发现民族和宗教特性对就业观念与培训就业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1)当地居民对接受现代教育和外出培训就业的态度都很积极

当地居民首先关注的都是家庭生计和财务问题,为了解决家庭生计和财务困难,接受现代教育和外出就业不仅可以接受,并且也都明显很认真地思考过相关问题。经反复询问,伊斯兰教的教义里面也没有任何阻碍学习技术、经商、致富的限制,他们的教义里面可能对于为富不仁和奢华淫逸的约束力更具体和更加不宽容,但是难道传统的儒家文化和任何其他文明曾经鼓励过为富不仁和奢华淫逸吗?区别可能只是对于不符合教义和传统行为的容忍度和制裁的落实程度不同而已吧。而宽容和尊重个性似乎是现代西方社会最为推崇的理念,而在现实社会中对这些基本理念很难简单地加以评议和取舍,这可能是以后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而法律系统可能恰恰就是扮演在理想与现实、群体与个体、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某一时空中确定具体的可行的基准行为准则的角色吧。

(2)伊斯兰教文化对于农民工外出就业最具体的影响就是饮食上的区别 伊斯兰教要求信徒只能使用清真食品,但实际在执行中,“清真”的标准的实际执行时也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在西吉县的具体调研过程中,我才明确地得知,严格意义上的“清真”食品只能由专门修习过古兰经并达到一定标准的经师屠宰的牲畜才能算是“清真”食品,在传统秩序下,修习古兰经并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问题,也涉及个人的生计、发展通道和社会地位问题,但在现代社会产业分工和现代经济体系的强烈冲击下,绝大多数人可能已经很难享受到严格意义上的“清真”食品了。而在前期当地回族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只要对回族员工达到6-8人以上时设立清真灶,或者是充分尊重他们的饮食习俗给予个别的一定的饮食补贴即可解决这一问题。在劳动力供给日益紧张的今天,这种成本付出应该根本不是重大的障碍。

(3)伊斯兰教对于通婚的影响也并不十分显著 一是伊斯兰教徒之间由于自由恋爱最后异地通婚已经很普遍,我调研的一户人家,他们家的女儿就是在北京务工期间自由恋爱找到男友后远嫁到同心县去的;二是对于伊斯兰教徒和异教徒或非信众之间的通婚也并不禁止,只是要求不论男女和伊斯兰教徒通婚以后都必须改信伊斯兰教,这样一来实际上也是留出了一条解决之道。事实上,当初蒋介石为了娶到宋美龄,不也是改信基督教了吗?

总之,调研结束后,我觉得不同宗教和民族文化对人的影响远非本质的,人性和经济问题的普世性远高于差异性。固原市最偏僻乡镇最传统的农民和湖北黄冈市的普通农民本质上似乎并没有区别,伊斯兰教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和其他地区儒家传统文化的非常类似,让年老的没有受过很好教育的普通农民也非常注重整洁、礼仪和非常务实。

5.农民工培训调研材料 篇五

一、**县下山转移工作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县多策并举,积极引导山区农民转移下山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建立了下山脱贫新村39个,其中公路沿线1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13个、中心村12个,实现搬迁6000户共1.9万人。最大的安置点县城农民新村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安排建房地基1012直,吸纳了3500余人进城落户。据不完全统计,下山脱贫点的农民收入与留守山区的农民相比,增加两成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5年底已累计转移了2.8万人,其中到县外进行异地综合开发的有7500余人,遍及全国25个省份135个县、市、区。

**县的下山转移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诸多困难与问题:一是部分农民观念没有转变过来。由于地处偏僻、信息封闭、社会交往面窄,很多贫困山区的农民存在较强的守旧心理和传统的小农观念,思想保守,对山林土地的依赖性大,对下山转移持怀疑态度。很多农民担心下山转移改变山林土地承包权,思想顾虑较大。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下山的主动性。二是下山转移相应规划相对滞后。**县下山转移总体实施规划相对滞后,没有完全将下山农民安置点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尤其是中心村规划滞后,很多下山转移工作仍由乡镇各自为政,自行组织实施,或由农户自发就近搬迁,导致安置点建设规模小、档次低,资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基础设施共享率不高。三是政府财力统筹能力仍然有限。就政府而言,每搬迁转移一名农民都要付出高额成本,包括劳动力技能培训、安置点土地供应和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等。乡镇一级财政则更难以承担中心村下山脱贫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就农民而言,我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3000余元,目前人均纯收入在1000-1500元的还有1.6万人。大多数农民还缺少原始积累,经济条件有限,筹款渠道较窄,很难承担下山建、购房的费用。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价格也激剧上升,客观上造成下山转移安置成本提高。四是安置社会保障能力薄弱。目前,具有一技之长,谋生手段较强的山区农民多已自发迁移,仍居住在深山区的农民劳动技能普遍较低,他们转移下山后谋生手段有限,因而在就业方面存在着盲目无序、供需脱节、职业层次低、就业不稳定以及缺乏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虽然政府不断加大了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力度,但一时仍无法完全解决下山转移农民的就业保障问题。

二、进一步深化对实施下山转移工程必要性的认识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05年初确定并启动实施“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从今年起进一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这项工作。这是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

首先,从**的发展要求来看。据初步统计,2005年**生产总值为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50元、城市化水平为45%。依据现代化进程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2020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生产总值必须达到5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达到6000元,未来一个时期上述指标年均增长必须分别达到7.4%和4.2%;城市化水平要提高到70%,年均必须提高1.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艰巨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其中的关键是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目前,**农村居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近八成,要实现农民居住城镇化、职业非农化,就必须通过加快农民下山转移,并以此推进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

其次,从山区农民的需求来看。虽然近年来**大力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山村,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潜力,有的还面临着地质灾害的威胁。据统计,全县居住在500米以上的高山深山区农民有2.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9%;居住在库区的农民有1.9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2%。去年,高山深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85元,仅为全县水平的80%;库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231元,仅为全县水平的72%,其中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2774人,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恶劣的还有100个自然村4634人。全县目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6处,其中重点监测的A、B类点8处,40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年初下山转移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山区农民要求下山脱贫的愿望十分强烈,报名的山区农民达5886户21518

人。因此,把这些居住在偏远山村、库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农民转移山下,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选择。

再次,从下山转移的现实可能来看。当前,**已进入人均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黄金发展阶段,产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经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已逐渐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目前,仅工业园区就解决了5000多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吸纳季节性从业劳动力9000多人,并且年人均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不断拓宽。同时,省里加大了对欠发达山区、库区的扶助力度,对紧水滩库区(包括石塘库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人均补助5600元,对地质灾害点、高山深山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人均补助3000元。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科学决策,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力度,积极引导山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

三、加快推进农民下山转移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快农民下山转移,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在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标准,同时提出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这充分体现了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战略问题上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各个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面临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从**实际来看,一方面,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相对匮乏,山区人均耕地不足0.7亩,山区农民如果不转移、不转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将难以如期完成。另一方面,**县的村落布局十分分散,全县不足11万人口分布在170个行政村和842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行政村645人、每个自然村130人。其中,10户以下的自然村就有262个。到2005年底止,行政村中还有50%没通电视光缆、27%没装自来水、26%没通康庄公路、8%没通电话。这样分散的村庄布局,如果要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政府必须安排巨大的公共财政投入,这不仅在短期内不堪重负,难以完成,而且投入的效果和效益也不理想。以安溪乡木樨花村为例,全村虽有户籍人口317人,但实有人口仅70人,如建设通村公路,投资将达250万元,这相当于要为村民人均投资3.6万元,显然,这样的投资效益是不经济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讲求效果,最大限度地分层次加快农民下山转移。

(二)科学制定规划

实施下山转移,规划工作十分重要。一是要把下山转移这项工作纳入到“十一五”整体规划之中。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要统筹考虑,加强衔接。二是要制定下山转移具体工作规划。通过具体工作规划,使工作目标更加清晰,引导手段更加有效,保障措施更加有力。三是要搞好村庄布局规划。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和“缩减自然村、合并小型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合理规划村庄布局。对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村,纳入下山转移范围后,要结合退耕还林、宅基地整理和生态公益林保护,统一实行萎缩性管理。各个规划要相互衔接,注重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总的目标是要达到凡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难以脱贫奔小康山村的农民尽可能逐步纳入下山转移范围,特别是地处高山深山、地质灾害频发、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村,要作为下山搬迁的重点。

(三)加强组织实施

实施下山转移,关键在于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要强化组织保证。近年来,**县已先后建立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异地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援助服务和困难群众下山转移等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工作中,要进一步健全县、乡(镇)两级组织网络。要加强下山转移组织协调力度,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或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下山转移工作中遇见的问题。二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应将各个渠道的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地进行整合,改变“撒胡椒面”式的资源分配方式,以求资源效能的最大化。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并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将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其他项目资金捆绑起来,发挥政府下山转移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要积极探索将各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等项目资金统筹起来,用以鼓励和引导农民下山转移,以提高资源共享率和要素利用率。要进一步明确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科学分工,强化协作,形成整体合力。三是要因地制宜安置。安排安置点时,要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线,在县政府统筹规划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强化经济杠杆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城区内尽可能实施公寓式小区安置,以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提高城市品位。城区外还可采取资金补助式下山转移、中心村自建房式下山转移和县外安置等多种方式。安置点的规划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相结合。

(四)完善配套政策

实施下山转移,还必须加快完善各种配套政策措施。一是要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要以全面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载体,把素质培训作为农民转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山区的剩余劳动力尽快拥有一技之长,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推进下山脱贫的进程。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文明礼仪、法律常识等教育,进一步增强下山农民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大力扶助农村劳动力

6.农民工培训调研材料 篇六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作为主要的一项内容。可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但我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今后‚谁来种地‛成为现实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培育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为解决‚将来谁来种地‛开了良方,积极推动了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变。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解决“怎样种地”问题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农业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农民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如果说实施家庭联产责任制解决的是城乡人的吃饭问题,那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的是农业做大做强、农民学会走向市场,发家致富的问题。传统农民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而‚现代化农民‛是‚社会化大生产从业者‛。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并且具有规模经营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优势,能带来的较好经营效益,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而传统农民由于存在种地规模小、缺乏专业技能等‚短板‛,不得不通过打工等其他手段来补充收益,其实是一种‚兼职农民‛。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能有效缓解‚明天谁来种地‛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在尊重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二、聊城市开展新型农民培育的基础条件及工作情况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情况。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重要地位。2012年全市人口594.4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93.15万人,占82.96%。农村劳动力321.44万人,约占65.18%。其中剩余劳动力约220万人,全年外出务工人员约占三分之一。从文化程度上来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约33万余人,仅占总劳动力的10%。接受过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的约有50万人,所占比例不足20%。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和在家劳动力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等情况已严重制约可我市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农民教育培训资源相对完善。我市农民就教育培训资源重点分两类,一类是农业部门培训机构。全市农业部门承担农民培训的机构主要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9所,学校有专(兼职)教师327人;各级农技推广机构171个,4896名农业技术人员,其中研究员12名,高级农艺师254人,初级技术人员3474人。二类是劳动、职业院校等开办的农民教育机构。全市劳动部门有劳动就业训练中心9处,年培训能力2000人左右。财政部门管理的聊城市高级财经职业学校,2009年成立聊城市农民培训学院,年培训村干部500余人。

(三)近年来农民培训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重点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三大培训‛工程,大中专教育、绿色证书培训及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有效提高了农业职业技能和科技素质,为下步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近5年来,阳光工程共培训农民5.07万余人,其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约2.64万人,涉及沼气工、农机手、蔬菜园艺工、农民信息员等专业。针对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开展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业专项技术培训2.09万人。二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每年4个县(市、区)实施,以粮油、畜牧、蔬菜等关键技术为重点,对项目县的800名农民辅导员和16000户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每年培训农民30万余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种养水平和科技素质。三是新型农民创业培训。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开展培训,每年培训约800人,通过培训,进一步提供他们的创业意识、管理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四是农业广播学校开展大中专教育、绿色证书、实用技术培训等。自建校以来共开展中专教育3.4万人,大专教育3700人,绿色证书培训3.16万人,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36万人次。五是借助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每年培训农技人员1000余人,有效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及建议

(一)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定义,科学确定培育对象。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主要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主要是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只有明确了新型职业的范畴,才能科学制定培训内容及措施,包括扶持政策的制定等。

(二)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创新教育培训目标,促进农民由培训技术操作者向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由农业生产主体向农业市场主体转变。把学历教育与实用教育结合、长期教育与短期教育结合、实时教育与急需教育结合、技术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推动农民职业化发展。完善教学培训形式,采取政府主导培训、示范户帮带培训、职业学校助推培训、龙头企业自主培训与远程网络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中长期培训和专题讲座并举方式,培训大批职业农民。

上一篇:表彰会学生代表发言下一篇:精益生产培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