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设施规划

2024-06-21

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精选8篇)

1.公共体育设施规划 篇一

摘要:文章首先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现状展开了深入的分析,而后进一步以此作为基础,就如何切实推动工业设计是较小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加以讨论。

关键词:工业设计;城市;公共设施;设计

公共设施是城市空间环境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元素,其设计与安置,直接关系到城市文明和品质的反映,对于提升城市环境整体质量,优化和便利居民生活均有不容忽视的价值。然而就目前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在决策、规划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症结是城市公共设施的整体发展缺乏创新的、健全的、系统的设计理念。而想要从这一方面实现改善,还需要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展开反思,切实实现城市整体的优化。

一、城市公共设施现状分析

城市公共设施常常被称作“城市街具”,是城市中的各种生活道具的总和。如果将城市视为一个家庭,城市公共设施就是这个家庭中的家具,是承担人与城市环境之间关系协调和互动的重要环节,包括候车亭、座椅、垃圾桶、路灯、各式商亭、公共厕所、公共布告牌、地图指引牌、城市信息牌、饮水处、标识牌、电话亭等诸多细节。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城市公共设施突出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不足之处。首先,系统之间各自为政,视觉污染严重。城市的建筑物、街道以及公共设施共同存在于城市环境这个共同的空间之中,用于形成对于该空间的塑造。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城市中诸多公共设施经常出现各自为政的状况,公交系统以及路灯系统通常在展开布局的时候只考虑自身便利,因此极容易造成空间布局不均衡,审美风格梯度距离过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断累积,最终破坏掉整个城市空间的美感,甚至于造成视觉污染。除此以外,系统内部在功能的处理方面同样有欠深入思考。很多系统只是顾忌到了浅层面的职能,无视了系统本身与城市居住群体之间的互动,无视了城市公共设施对于城市人群的影响。北京市早期的公交站牌,不但没有起到装点城市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候车人的心理烦躁和郁闷,就是系统内部应用失败的一个典范。其次,盲目引入,是城市公共设施另一个突出不足。不可否认,中国的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领域,不论是教育活动还是专业人才的供给,都相对而言起步较晚,这是造成中国设计师整体水平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在设计领域的需求却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整体趋势,这就造成了城市整体塑造领域供需之间的矛盾飞升。而这种状况导致了另一个后果,即对于国外设计作品的引入。这种引入在我国设计领域相关人才结构和水平都不均衡的情况之下,造成了无视中国文化的盲目引入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抛弃,以及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误解。

二、完善工业设计视角下的城市公共设施打造

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打造,需要遵循包括功能性、装饰性、系统性以及经济性多个方面的重要原则,并且加以平衡。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工作中,功能性和经济性两个原则都能够得到相对的重视,但是对于装饰性和系统性则关注有所不足。以垃圾桶为例,通常都能够做到良好的成本控制,并且会对其容积等方面做到必要考虑,也会将其设计的比较突出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但是从装饰性的角度看,通常垃圾桶虽然也会考虑到美观方面的价值,但是如果将其上升到系统的层面看,其又常常会因为并未能够对城市整体环境,以及综合文化做出充分考虑,而破坏了城市环境整体美观。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之下,想要从城市文化和发展的层面,对公共设施做出综合考量,完成有效的设计,必然需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加强建设:

1.注重以人为本

城市公共设施的存在,无论是功能还是外观美学,都与城市居民的生活以及工作密切相关,其存在不仅仅需要发挥必要的功能,更加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美化以及其对于人类的心理影响。因此展开工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面向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来展开工作,大胆突破现有格局和传统形式,深入考察人们工作、交通以及居住等多种行为过程中产生的需求,综合公共空间自身特征来展开必要设计,才能获取良好效果。例如石家庄城区几年前在交通路口为自行车群体安装的遮阳/避雨棚,就是深入考察了实际环境中的群众需求,所体现出来的重要公共设施形式。除此以外,以人为本还要求将各种特殊群体纳入服务视线之内,如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这就要求对城市公共设施展开设计的时候,对这些特殊群体的活动特征加以深入调查,唯有如此才能在设施的物质性功能中给予充分满足,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2.注重系统协调

系统性是城市公共设施领域一直都相对比较匮乏的原则特性之一。通常而言,系统性包括两个层面,即在功能层面保持高度系统特征,以及在美学领域保持高度系统特征。对于这两个方面,当前我国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做的都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功能上看,多个系统的城市公共设置,诸如环境照明、公共卫生等系统,必然都需要占据一定的城市环境空间,这就在空间领域存在一定的冲突。对于这一层面的问题,如果不同系统之间各自为政,必然会造成城市空间的抢用,混乱不可避免。因此在展开公共设施体系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依据必要的功能和美观原则展开,还应当做到多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共生,一切以服务城市环境的优化作为主要目标。而从美学的角度看,城市景观需要整体统一协调,以及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承,甚至于在当前经济环境之下,城市品牌的塑造也有赖于此,而城市公共设施则追求多样性与个性的并存,虽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但精心处理这对矛盾,却能使城市视觉环境达到统一之中兼有丰富变化的完美效果。

三、结论

工业设计的思路,除了要做到上文中提及的两个主要方面以外,还应当关注材料的选择,以及相关设施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用性以及养护等方面特征。实际工作中唯有不断深入发现问题,才能获取到最真实的需求,才能使其成为推动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东初,裴旭明.从工业设计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J].城市问题,2003(3)612

2.公共体育设施规划 篇二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国家的城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融入在城市中的文化逐渐被重视,城市在规划发展中也越来越多的考虑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英国文化研究大师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文化涉及到了人们的整个生活方式,不论是物质的、知识的还是精神上的。城市文化不仅是共享的认知和体验,也是各种空间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结合。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汇集着长期积累起来的人文生活、空间特征,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发展资源,在缓解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资源紧缺压力的同时,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城市文化需求。因此,城市文化规划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每年约有1800万人从农村迁往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60%,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导致了城市的整合能力下降,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改变造成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需要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才能保证城市的正常发展。

2 公共体育设施释义

公共体育设施指向公众开放、供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或观赏运动竞技以及业余运动员训练的体育设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基本体育需求,是城市文化规划所必须具备和完善的重要功能。但是,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中,城市公共用地紧张,重新整合城市进行大规模建设不太现实。在以城市规划的研究视角下,我国学者以城市文化发展的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毕红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通过将城市内交通线为主的基础设施(发展轴)与城市各级体育中心(点)有机结合,形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结构模型;闫永涛、许智东,黎子铭以广州为例,指出体育公共设施规划过于注重竞技体育和大型体育赛事,应以群众体育为主,进行公共资源均等化,提出全市与各区相结合、用地整合与优化布局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控制欲规划相结合,强调规划与控制性衔接的深度。如何进行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实现资源优化,确保城市文化的深度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公共体育设施发展

3.1 加强已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的保养和维护

公共体育设施由于自身的使用特性,有一定的消耗和磨损,只有做好公共体育设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才能保证广大城市居民能够正常顺利的进行体育活动,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因此,必须要保证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做好安全宣传,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体系。

3.2 注重群众体育体育设施的规划,引导竞技体育大众化

竞技体育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追求,我国竞技运动员在国际上得表现向社会传递了一种精神文化物品,带动体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我国目前是体育大国,要想体现我国体育事业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实现体育强国,提升整个国家的国民体质和体育运动水平,必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及必须实现体育发展方式的优化和转变,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建立符合城市特色、覆盖整个城市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体系。

3.3 以社区体育为单位,注重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优化

当前我国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足,新建设的社区注重了体育设施规划,都配备了相应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而以前的老社区由于建立年代久远,没有配备相应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在这些老社区中,老年人和儿童占社区人口的主要比例,他们是体育公共基础设施的主要参与者和使用者,忽略了这些主要人群,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的均等化就失去了平衡,因此,要注重城市城市弱势群体和主要的体育人口参与者,实现公共体育设施的资源优化。

3.4 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质和量

随着国家对公共体育设施的重视和投入,公共体育设施的配置有了明显的改善,数量明显增加,结合社区都规划了相应的公共体育设施,但当前的规划设施只是简单的健身路径、乒乓球台或篮球场这些基本设施数量上的增加,最多的就是健身路径的增加,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居民对体育设施都有不同的需求,这些简单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体育需求,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公共体育设施简单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根据广大城市居民的需求,针对性的实施服务,注重公共体育设施投入的“质”和“量”。

参考文献

[1]寇冠.济南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调查及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13-14.

[2]亢瑾,尹辉.体育场馆对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J].运动,2014,09.

3.公共体育设施规划 篇三

【关键词】成都温江 公共服务 设施规划 重要性 现状 发展

前言

在成都温江各级政府按照“科学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实施、保障有力、推进有序”的原则,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倡导政策下,进一步完善全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格局已然成为了成都温江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蓝图。至今为止,成都温江的工服务设施规划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各项工作也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但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过程中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选择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现状和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等方面对成都温江公共服务工作展开一番探究。

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

公共服务设施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反映的重要反映指标。其涵盖领域从教育发展到社区福利,从社会文化到体育事业。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无论是对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发展还是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上都有着重要意义,是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惠及民本、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而这也成为了许多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地区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具体言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在地区建设上,可以促使城市建设管理更为的有成效,使得社会保障更为的完善,在区域文化建设上,有利于城乡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建设更为的繁荣,在区域卫生服务上,使得城乡服务更加的全面,在区域教育事业建设发展上,使得城乡的教育更为的均衡。

二、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现状

从具体的调查情况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成都温江公共服务工作被列入重点来抓开始,无论是试验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規划建设还是在普及推广的时期里,温江区城乡公共服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还存在几个方面发展的不足。在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环境、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投入,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公共服务的面貌,提升了城乡公共服务的水平。以财政安排的教育经费为例,2006年19227.4万元,2007年29513.68万元,2008年30206.89万元,财政投入极大增长,有效地改善了城乡办学条件。第一,虽然在过去的供服务设施规划中,成都温江公共服务事业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在财力上的投入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不足之处也是十分的明显,那就是在面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全面上还是欠缺较大,发展不够平衡,力度也还有待加强;第二,虽然成都温江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的加强和提升,但公共服务的极大需求还要加强进步。据统计,目前温江就仅仅在地产项目的开发就远远超过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速度,甚至部门的公共服务设施还极度的落后,从而导致在地产开发建设的速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规划虽然不断完善,但在支撑保障体现以及良性的运转上还有待提升。在近些年中,温江区出台的《关于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措施对温江区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常态化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但是其执行力和发展程度却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提高的地方。第四,在成都温江区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实验区建设以来,温江区通过推行“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该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温江区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虽然在不断的转变,但是面对基本的民生要求的满足还要不断的拓展深度。

三、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

针对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当下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情况,就当下温江区在公共服务设施中存在的问题,要想解决当下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是必不可少,从而保障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平稳、快速发展。要想使得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合理有效的发展,首先,要统一思想、深入改革。只有在思想统一了,才能保证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中能够将各项设施有效的执行下去,才能在社会各个阶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维护和投入到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去。其次,在具体的措施执行以及实际行动上,第一,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针对过去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中出现的诸如政策执行不到位,部门职能不明确,工作进行效率没保障,出现问题没法及时有效调整等问题,我们应该在温江区就公共服务工作建立统筹兼顾、一致管理的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解决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工作中出现过的问题,从而保证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以及建设的快速发展,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有序推进;第二,要不断的优化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布局。在近些年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立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基本呈现出较富裕地区布点密集、发展薄弱的乡村地区以及城乡接壤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布点也相对稀薄。第三,制定标准化、系统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从而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在当下的发展规划建设中,温江区的各个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样式标准各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导致使用中损耗较大,因此要想做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不断进步,那么精细统一化、标准化的规划建设势在必行。除此之外,深化完善公共服务统筹机制,确保公共服务高效配置。加大人们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度以及参与度等措施也是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与发展可谓是任重而道远,通过上文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现状和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等方面对成都温江公共服务工作展开的一番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只要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保质保量的将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出来,那么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莹莹,杨剑.温江区向卫星城转变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城市 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第39期

[2]许跃辉.欧洲公共服务创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张应良.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4] 白华祥.基于“温江实践”的四川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2011年

4.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篇四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公共机构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共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同时,公共机构带头节能,对于增强公众的节能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能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为指导全区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工作,确保节能工作持续、有效实施,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自治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中区级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管理、深化宣传,积极推进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开展,逐步改善公共机构用能现状,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不影响机关工作效率和干部职工生活质量的原则;坚持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区级公共机构用能现状

近年来,全区公共机构积极开展节能工作,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有所增强,节能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节能措施逐步到位,较好地控制了能耗不断增长的势头。据调查统计:XX-2011年间,区级公共机构的人均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基本相当,人均用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从总体上看,全区公共机构能耗总量偏大、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公共机构节能还有着较大的潜力。目前,区级公共机构在节能管理工作上还有一些深层次、普遍性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是节能意识不够强。二是节能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三是节能激励和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四是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不够。

三、主要目标

(一)2011年工作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培训,培养公共机构工作人员良好的节能意识和节能习惯;通过加强日常节能管理,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管理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切实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大力推进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加快用能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用能设备能效。

(二)2011年目标:不断夯实区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基础,逐步建立区级公共机构节能量化管理体系;加快完善区级公共机构节能制度、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区级公共机构节能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区级公共机构节能长效机制;加强节能技改,全面完成区级公共机构节能灯具、节水型器具更换等改造工作。初步形成科学的节能管理体系,保障区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三)节能指标:区直各相关单位在2011年基数上,到2011年,每年实现节电5%、节水5%;公务用车耗油量,实现节油4%以上。区直各相关单位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节能目标,并贯彻落实。

四、工作重点领域和环节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用能范围广,节能管理跨度大。区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工作重点放在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扎实开展能耗统计工作。公共机构能耗统计是节能工作的基础,因此,能耗统计工

作要先期开展,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是进行分户计量改造。区直各单位的办公建筑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2011年年底前,集中供电、供水的办公楼,有条件分户改造的,要按单位加装独立的水电表,实现一户一表,保证用能数据准确完善。二是开展能源消耗调查。区直各单位要按照区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表》的填报要求,认真开展本部门能耗普查工作。三是建立能耗统计信息管理制度。依据区直各单位能耗普查取得的数据,建立区级公共机构能耗数据库,逐步提高区级公共机构用能管理效率。

(二)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应用。抓好节能工作,加强技术节能是根本。只有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在节能中的运用,才能保证节约的效能最大化。一是积极应用节能新产品。大力开展公共机构“绿色照明”行动,逐步淘汰高能耗灯具(包括t12直管型荧光灯和白炽灯),更换为节能灯具;楼梯、走廊、厕所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应安装节能技术较为成熟的延时开关或感应开关等自动控制装置,杜绝长明灯现象。逐步更换公共机构办公区内的水龙头、洁具为节水型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二是抓好新技术、新能源试点。完善政策,建立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试点示范,逐步扩大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鼓励区级公共机构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逐步减少和杜绝使用自来水进行绿化和环境用水。

(三)抓好新建建筑节能的全过程监管。区级公共机构办公建筑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要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积极组织开展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在新建公共机构办公建筑中的试点和示范。

(四)提高办公设备节能效果。公共机构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办公建筑应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照明。对网络机房、食堂、锅炉房等部位的用能情况实行重点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减少空调、取暖器、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

(五)大力开展公务用车节能。要通过公务用车各项节能制度、标准、措施的实施,降低公务用车油耗。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合理安排车辆出行路线和用车人员搭配,减少车辆空驶里程,提高公务用车使用效率。认真落实派车登记制度,严禁公车私用。车辆维修费用和油耗实行单车核算,建立“一车一帐”制度。鼓励工作人员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六)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采购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公共机构能源消耗。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节能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为保证我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持续、有效实施,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建立健全区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是成立区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重要事项的决策、领导、组织和协调。二是建立节能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节能工作全面负责,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用能状况,制定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管理或者节能改造措施,保证节能目标的完成。

(二)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

一要加大节能宣传力度。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宣传活动。宣传公共机构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作

用和重要意义,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国情,增强节能意识,增强能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人人崇尚俭朴节约,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二要做好节能培训工作。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加强节能制度建设

区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节能工作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公共机构的能源管理,保证节能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建立能耗统计和报告制度。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完善能耗统计和管理制度,疏通能耗统计渠道,落实专人按规定要求如实记录能耗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并及时做好各项能耗报告工作。区政府办公室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切实做好各单位统计报表及台帐基础工作的布置、落实及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工作,为全区公共机构节能政策和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二是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各单位要按照管理权限,根据各自行业、部门能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能源消耗定额。要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在规定范围内使用能源,加强能源消耗支出管理;超过能耗定额使用能源的,应当作出说明。

5.公共关系部工作规划 篇五

一、公共关系部的主要工作

根据公司的战略与决策,在公司营销部的领导和统一安排下,承担对内、对外公众宣传、阐释和传递信息,着力塑造符合公司定位的良好形象。

1、1.1不断开发媒体渠道并保持与媒体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媒体信息库,重点关注的区域为浙江、山东、江苏和安徽。

1.2和公司相关部门沟通,及时发现公司内部新闻素材,主动和新闻媒体沟通,并提供新闻媒体所需的主题报道材料,有计划地做好公司产品新闻稿和公司形象及总裁专访稿。

1.3做好日常媒体信息监测和分析,搜集主要竞争对手的媒体宣传内容,及时反馈公司内部。

大众媒体

浙江:主要合作的纸质媒体有《都市快报》、《钱江晚报》和《每日商报》,电视媒体有?,广播媒体有?,拟加强与新媒体如网络媒体宣传、关系协调 及强势论坛的合作,在浙江重点关注19楼社区和浙江在线的“口水楼市”论坛。

山东:主要合作的纸质媒体可以选择《齐鲁晚报》(全省覆盖),《半岛都市报》及烟台(威海)、淄博、潍坊等当地晚报。

江苏:主要合作的纸质媒体可以选择《扬子晚报》、《南京晨报》和《金陵晚报》(均为全省覆盖发行)。

安徽:主要合作的纸质媒体可以选择《新安晚报》和《合肥晚报》及当地城市晚报。

网络媒体

借助各类资源,及时在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和强势论坛上,发布公司最新信息。

行业媒体

积极与行业内的专业媒体沟通,如《古镇灯饰》、?等,发布公司最新资讯消息。

2、形象推广

2.1 利用新媒体,建立微博平台,传播公司信息,塑造品牌形象。2.2与政府部门及各类行业协会、社会组织进行对接和沟通,建立广泛人脉关系,组织参与各类活动,有效推广企业品牌和形象。2.3帮助公司遴选适合公司定位的各类评选活动,并做好相关媒体策划工作。

3、活动管理

根据预期目标,适时策划举办各类专门活动,并寻找联系适合鸿雁的广告媒介公司,做好公司大型公关活动的策划和操作。3.1在公司参加的展会上,预先做好相关信息发布,做好品牌宣传预热工作,展会期间积极发现新闻素材,及时与相关媒体沟通,做好新闻通稿的发布。

4、企业内刊编辑

建设报刊通讯员队伍,定期编辑出版企业内刊,强化并改进企业3.2在公司新品发布期间,及时做好各类媒体宣传配合工作。3.3组织策划公司形象片的拍摄工作。

报版面及栏目的策划和组稿工作。

二、人员设置 根据公共部门的工作任务和部门发展规划,拟设立部门经理1人,公关专员3人。部门经理:在营销部领导下,负责公共关系部的日常工作维护,并及时做好沟通交流。

公关专员:媒体专员2人,定向负责与媒体及广告公司的联系与沟通,活动期间做好媒介邀请,现场接待与发稿跟踪工作;负责公司微博的维护,及一周行业新闻报道监控工作;负责搜集公司内部信息,做好新闻通稿的编写。

6.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篇六

一、发展现状

1、专业规模和成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在已经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利全校相关课程教师资源办起来的。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时有一管理学教研室,在管理学、政治学课程的基础上,利用本系和经贸系的相关资源,办起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过3年的建设和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截至2006年6月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有在校生162名(招收了2003级学生82人,2005级学生80人,2004年停招)。目前这个专业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成绩良好,思想活跃,积极进取,已成为政法系乃至皖西学院有较大较好影响的专业。

截止2006年6月底,公管2003级82名学生中有党员 22 名,占学生总教的26.8%;获校级(不含校级)以上各类获奖15人次,占学生总数的18.3%;校学生会主席祝业飞同学是政法系公管0302班学生,皖西学院最有影响的学生社团----公共关系协会主席胡远建同学是政法系公管0301班学生,且这个社团组织就是依托政法系办起来的。

2、师资队伍状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0名,具有主讲教师资格者(讲师或硕士以上)15人,暂不符合主讲教师的5位老师全部是在读硕士研究生;教师职称情况:教授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4名,讲师8名,助教7名;教师学历分布情况:博士3名,硕士9名,学士8名。40岁以下教师占三分之二,年龄结构合理,职称学历结构均呈良性发展趋势。

3、教学情况:

按教育部要求,公管专业应开的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主干课程全部开设;另外还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公共组织学、公共伦理学、市政学、经济法学、电子政务等专业课程。

从2005级开始,政法实行大类培养,即一、二年级政教、法学、公共事业管理三个专业上一样的课,即大类培养平台课,平台课由政治理论、法学和管理三个专业课程中可以共享的14门课程组成,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社科基础扎实。还根据我校通识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定位,又开了全系公选课程,进一步扩充学生人文素质、应用技术类内容课程,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3、科研状况

在科研方面,大多数教师科研方向明确,也已经初见成果。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5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其余均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教研项目和校级科研项目;参与项目研究的人员达60%;2000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共计60余篇,其中发表在国家重点级学术期刊论文4篇,国家级期刊10篇。

4、实习、实验基地及图书资料状况

建立实习基地2个,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实习和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系里有公管类专业图书1000册,共享图书2000册。

二、建设目标

根据我校“以文理为基础,以工、管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总体发展目标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发展重要阶段,努力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学校跨越式发展相适应。为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大学生为己任,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同步加强;在专业建设上,借大类培养平台,扩大学生知识面,借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应用能力强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政法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成皖西地区公共管理事业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基地,名列省内多科性高校同类专业前列。

通过五年的努力,将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拓宽专业口径,合理安排课程,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加大实习试验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成为一个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专业。

具体目标为:

1、发展规模:

达到每届招生80人(两个小教学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校生达300人左右。

2、培养规格:

熟练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较全面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的培训,有较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能力。

通过四年培养,努力让学生做到:能说、会写,懂礼仪、善策划,善协作、有团队精神,会做事、能吃苦耐劳,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3、学生面向:

我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县、市及中等城市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就业;部分学生可到乡镇政府和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4、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总数达到25人(含专兼职),40岁以下教师全部达到硕士以上学历;职称分布: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10人;学历分布:博士4人;最近几年重点培养引进管理、会计、统计、电子政务类教师。

5、实践、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

有行之有效的贯穿4年8学期的学生实习实践计划,有检查验收评分措施; 建一个有100平方米的电子政务实验室(可与其它专业公用),建1个现代办公技术实验室;

在原有两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两个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开发的领域是文化教育事业管理、市政管理、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研机构管理等。

6、课程建设:

通过5年建设,使公管专业90%的课程达到合格课程,5门优质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

7、科研目标:

争取本专业教师每年公开发专业论文10篇,其它论文10篇;保证讲师(硕士)以上老师每人每年至少发表1篇论文;争取获得省教育厅以上科研项目每年2项。

我们把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方向,作为本专业重点学科来建设。管理学学科现有两名博士,两名硕士,一名在读硕士,职称上,一位副教授,三名讲师,一个助教,年龄从25岁到45岁之间,能形成较为合理的梯队。

8、图书资料建设:

积极利用校图书馆、电子文献室、网络图书室、人文社科资料室等资源,积极购置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最新的文献资料,努力达到专业图书生均占有量超过20册。

9、就业前景良好,一次就业率达到70%以上,考研率达到10%以上。

三、建设的具体措施

目标确定之后,措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条件。

1、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办学定位,贯彻办学指导思想,围绕培养目标定课程设置、定培养方法、定实现途径,从源头上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2、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遵照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原则,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跟上学科发展的进度。

3、改革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主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对素质教育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积极学习并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4、加大技能培养力度,贴近市场,深入社会,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活动,建立长期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建立实习和社会实践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5、加强管理,建设完备的教学运行监控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规范管理。

6、加大资金投入,配齐硬件设施,努力使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均能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积极争取外援,扩充办学资金,增强办学实力。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在不影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教师从事与专业教学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兼职,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课教学能力。充分挖潜,尽快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办学效益。

8、加强与社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强与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联系,加强同科研院所的联系,聘请一定数量的社会上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当兼职教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办学效益。

7.农村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研究 篇七

一、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和层次

(一) 公共空间的特点和意义

“公共空间”指的是公众可以自由进入, 进行日常交往活动与公共事务的空间。公共空间能提供的基本社会功能有交通、贸易、休闲、交往、集会、仪式等。作为社会成员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与公众审美的对象, 公共空间具有空间形态和环境景观的双重意义;作为公众交流情感与信息的平台, 是社会共融、安定和谐的重要促成因素, 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此外, 作为村落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落公共空间延续了公共生活, 是人们认知场所的重要感知对象, 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特性, 是地方文脉延续的载体。

公共空间的特点应该是高可达性、就近方便、自由和免费;有的拥有商业零售等社区服务性设施;愉悦舒适、经常性非正式聚会的场所, 使用率高, 是社区居民交往的主要空间。

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宏观上指从原地克服各种阻力到达目的地的相对或绝对难易程度。微观上指一个区域与其他有关区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人员交流的便捷程度。

(二) 城市与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区别

空间场所不仅仅提供一种静态的环境, 更大量地创造一系列动态的体验。城市社区的公共空间与农村社区的公共空间不仅在静态的环境上有所区别, 环境的动态体验区别也是很显著的。

城市与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区别也取决于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行为模式的不同。城市社区的公共空间有明显的时间特点, 例如晚上下班之后和周末节假日, 公共空间里的人流有明显上升趋势。而农村社区公共空间一天当中的人流相对均衡, 但是在农忙季节和农闲季节有较大差别。城市和农村公共空间的动态体验也不尽相同。这是基于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所产生的。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大多是独立分开的, 而农村居民的劳动和生活空间界定则不是特别清晰 (见图1) 。

(三) 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

农村社区在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结构下, 村民彼此之间相互熟识, 社会结构较为稳定。邻里间互动频繁, 村落内部形成了布局密集的公共空间, 开敞性较强。传统村落的交往空间都是承载着一些交流、文化、商业活动等, 除了从空间上聚集人气, 从精神层面也让村民具有集体感、参与感和归属感。因此极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形态和文化内涵。

公共文化场所作为农村社区重要的公共空间, 主要为农户等行为主体提供日常生活中娱乐休闲、人际交往和节日集会等活动的空间。面向社会公众, 为其提供相应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具有典型公益性的特征。

在新农村建设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特质, 创造符合当代农村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的公共空间, 具有较大的价值。

(四) 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体系层次

农村社区公共空间是由多个形态大小各异, 功能丰富的公共活动场地组成的有机体系。按照空间的开放程度分为开敞空间和半开敞空间;按照空间形态分为院落、点状空间和线状空间 (见图2) 。

院落是农村社区尤其是北方农村重要的公共空间。院落连接着住宅私密空间和外部空间, 它具有劳作、储物、娱乐休闲、沟通交流、存放农具、农产品交易等多种功能, 属于公共空间范畴。

丹麦建筑理论家杨·盖尔指出, 人们在外部空间中的活动可以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种类型的活动都要求不同的空间环境与之适应。必要性活动是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所有活动;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社会性活动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可将农村社区公共空间发生的活动进行分类 (见表1) 。

在传统村落中, 村落内部的公共空间类型多样, 层次丰富, 不仅满足了村民交往、沟通等需要, 更促进了社会的融合。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传统族群聚居模式受现代城市社区聚居模式的影响, 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化。在农村社区中对公共空间的塑造又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 以致“新环境”很难得到村民情感上的认同。

二、目前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

笔者对北京市昌平区的农村进行了调研, 走访的近20个村落都进行过村庄整治。整治后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都相对比较完备, 并且规划了一定的公共空间。但是在农村新社区规划中往往注重中心公共空间, 却没有考虑到村民原本的交流活动习惯和真正需求, 因此可能产生中心广场利用率低, 而某个绿地或街道人群扎堆;规划的商业设施门可罗雀, 而楼下的储物室被自行改造成小商店或棋牌室之类, 新建的村落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被闲置, 甚至废弃等现象。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明自行改建情况的产生是设计者对公共空间类型考虑不周, 导致规划设计出的公共空间类型无法与村民的实际需求相对应所致, 而自行改建的产生恰恰迎合了人们的某种需求, 同样这也正是规划师“规划”空间秩序性和村民追求“自由”空间的矛盾体现。从我国目前实际村庄的建设现状来看, 在村庄整治中公共空间的建设存在重量不重质的问题。

(一) 公共空间被挤占, 呈现数量上减少的趋势

传统形成的公共空间在村庄整治中容易被挤占, 被周围的居民私搭乱建或者盖上了其他建筑, 在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首先被牺牲的往往是公共空间。许多农村新建的居住小区, 公共空间被简化得只剩小区的中心广场。同时在许多建设用地紧张的村落里, 公共空间也难免被村镇企业或宅基地侵占, 导致公共空间在数量上呈现逐渐减少的态势。

(二) 个体空间功能单一, 无文化传承和特色体现

凡是经过村庄整治的农村社区, 标志性的公共空间大多是健身广场, 造成公共空间功能单一。单一的功能使得公共空间对居民的吸引力减小, 也违背了多功能的传统。而且各个广场形式单一, 体现不出村落间的差异, 也缺乏特色和文化传承。农民上楼的安置小区广场空旷没有人气, 新农村住区兵营式布局没有特色也缺乏适合交往的公共空间 (见图3、图4) 。

(三) 公共空间之间联系被割裂, 可达性低

由于空间数量减少, 功能单一, 公共空间之间相对独立缺乏联系, 最终难成体系。再加上许多村落由于缺乏空余用地而只能将健身广场建设在村落边缘位置, 或者修建围栏, 使一个本应开放的空间变成封闭围合, 这就导致了公共空间可达性不高, 利用率低 (见图5、图6) 。

在传统村落中广场具有多功能性, 或者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开敞地块, 如打谷场之类, 或者是庙宇祠堂或商店前的一小块空地。近些年广场作为一个专门的公共空间开始出现, 本意是为补充村落内部公共空间不足, 但其大多建设在村庄边缘而又产生可达性低的问题 (见图7、图8) 。

三、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分析

在传统形成的村落中, 公共空间有着丰富的形式和层次, 并反映当地的民风民俗、建筑风貌等, 尤其能反映出村民的行为特点和习惯。

笔者以河北承德市虎什哈镇为例, 对公共空间加以分析。虎什哈镇位于河北省北部, 滦平县境西部, 潮河岸畔。其西与北京市怀柔县接壤, 距首都北京134公里, 属于北方地区。镇上80%的家庭收入来源依旧以农业为主, 三产较为落后, 属于农业型村镇。镇区里的自然村保持着以一种自发、自主、自然发展的状态。

(一) 半开敞的院落空间承担了多种功能

院落对于农民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存在价值同时也属于重要的公共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 院落构成、功能分区等使用空间承担多种功能。

一般院落有暂存粮食或柴火、停放农具农用车、交易、储存货物、手工生产劳作、种植蔬菜、交流等功能。功能大多是兼有多种, 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见图9) 。其中交流和公共活动是作为半开敞的院落重要的功能, 邻里之间简单的交流, 与流动商贩的交易等都在院落中进行。在仍以一产为支柱产业的农村社区, 院落的多功能决定了它的重要性。

(二) 点状公共空间丰富了公共空间的形式

在乡村社区中, 节点是步行者进出、经过的焦点, 包括交叉口、交通转换处和建筑形态交换点, 在聚落空间中起统领作用, 常常具有集聚功能。在聚落内, 常以道路交叉口、广场 (晒场) 、祠堂、戏台、庙宇、大树和亭台等为节点, 便于人员集中, 推动了乡村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的形成和发展。

传统村落中独立的点状空间包括:村口、水井、大树下、磨盘、小商店、庙宇等。点状空间的普遍和广泛存在是因为人们比较自由的进入并进行各种互助活动、思想交流、信息传递。它承载着某一项活动功能, 是人们在闲余时间能够想到且不约而同到达的地方。

虎什哈村中就有多处典型的点状空间, 最大的一处是由主要道路交叉形成的三岔路口, 路口附近有幼儿园、商店等聚集人气的场所 (见图10) 。

在北方地区农村点状公共空间的形式还有很多种, 例如有磨盘、古树的地方, 或者庙宇、亭子、水池边等 (见图11) 。

(三) 线状公共空间增强了点状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 提高可达性

串联的线状空间, 在传统的村落里主要指街道和房前屋后的巷道。街道是村落里主要道路, 道路两侧一般会有小卖部等商业设施, 小卖部门口是聚集人气的点。村委会等村内重要场所也在主要道路两侧, 由道路将各个点状公共空间串联起来, 使得它们之间通畅可达, 构成线状公共活动空间。宽敞的路面有时也会成为村民们晾晒粮食的场所。如在西营房村中主要道路穿村庄而过, 村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商店等都沿道路呈线状分布 (见图12) 。

西营房村没有正式意义上规划建设的集体活动场所, 邻里之间休息聊天时主要集中在道路两旁, 在现场调研也发现一天之中这条道路上的人流量以及行人停留时间明显高于其他场所。

(四) 自然形成居多, 形式多样, 各具特色

农村自然形成的公共空间往往尺度人性化, 易于形成良好的场所感, 成为人们休闲纳凉、沟通交往、驻足观察的好去处。自发形成的空间可以体现村民的需求, 自然可达性和开放性都很高, 聚集了人气也能体现出村落的生机和活力。

村落中的公共空间最能聚集人气, 由此带动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公共空间与商业活动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见图13) 。

中国传统农村都有着各自的风俗特点, 俗语讲“三里不同乡, 五里不同俗”, 在自发形成的公共空间中均有所体现, 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 也展现了本村特色。

四、农村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的建议

通过对农村社区的调研分析, 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农民自身的需求, 对今后农村社区中公共空间的营建提出建议:

1.因地制宜、适当增加公共空间数量。在村庄整治的过程中尽量不侵占原有公共空间, 保障公共空间的数量或者根据村庄自身情况适当增加。公共空间数量、分布与农村社区人口规模, 居民空间形态密切相关, 其布局要充分考虑人均占有量的均衡性。

户外的公共空间往往受到了气候的影响,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 人们一般就很少外出, 只有在天气很好阳光充足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公共空间, 为了丰富冬季居民的公共活动, 规划一定的室内空间也是必要的。

2.促进功能多样, 体现当地特色, 传承本土文化。善加利用村落中原有的重要节点, 就地取材, 可与商业或其他服务设施结合, 突出本村特色。由于传统农村社区中大部分公共空间属于“自下而上”形成, 形态大小不定, 可能较为简陋, 缺乏一些必要的设施, 可以通过规划设计, 增设简单铺装或休闲小座椅就能形成极具活力的公共空间。例如建筑与道路相隔的空间、道路交叉口的三角地带等。

3.构建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 提高可达性和开放性。公共空间尽量不要围合孤立, 与主要道路相联系使其便捷可达, 提高可达性开放性才能有高利用率。新建的与原有的, 半开敞的与开敞的相结合, 点状、线状相串联, 形成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体系, 使整个村落能够散发出活力。

五、结语

农村社区公共空间是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社区空间, 是农村居民重要的活动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农民社区的居住环境将面临重大的变化。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 在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 根据所处的不同地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而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 依托政府支持, 应充分倾听村民的意见并了解村民们的真正需求, 引导社会参与, 促进科学地、可持续地完善农村社区公共空间。

摘要:村落作为最基本的社会有机体, 其公共空间的形成和发展是村庄历史发展的沉淀, 公共空间对村民的公共生活、人际交往、邻里关系都有着重要的维系作用。在传统村落中, 村落内部公共空间类型多样, 层次丰富, 满足了村民交往沟通等需要,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传统农村公共空间受到严重影响。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体系中得以启示, 对当前新农村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彤.城市公共空间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2]乔家君.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1.

[3]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汤普森.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5]金海水.农村居民休闲行为研究[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11.

8.城市新兴片区公共交通规划研究 篇八

关键词:公共交通;交通规划;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

城市新兴片区在现状用地开发强度不大、骨干道路网初步形成的情况下,交通供需矛盾不明显。但是,随着用地功能的逐步完善、交通吸引点的大量建设,新兴片区的交通需求必将逐步增加。在新兴片区建设之初进行合理的公交规划不仅能引导片区的发展建设,同时能有效预防片区发展成熟之后所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

龙湾片区作为温州市区三大片区之一,是近年来发展的主战场。从土地利用、居民出行特征、公交线路布设可以看出,现状龙湾片区公共交通依托主城在发展。如何制定合理的公交规划,使得龙湾片区的公交在近期一定程度依托主城,在远期自成系统,从而在不同阶段有效支撑龙湾片区的发展,是龙湾片区公共交通规划研究的重点。

1 龙湾片区现状交通特征

1.1 区位特征

龙湾地处瓯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南接瑞安市,西靠鹿城区、瓯海区,北临瓯江,处于沿江发展轴与沿海发展轴的交汇处,是温州中心城市主拓展区和温州沿海产业带核心区,也是温州市由“沿江城市”向“滨海城市”拓展的承接点以及拉开城市框架的着力点。

受到大罗山的分割,龙湾片区与现状发展相对成熟的鹿城区和瓯海区距离相对较远,且通道紧张,片区之间的交通对机动车依耐性较强。

1.2 现状道路特征

龙湾片现状道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道路设施规模不足,快速路里程7.4公里,密度约0.11公里/平方公里,仅为“国标”下限的27.5%;主干道里程55.1公里,密度为0.80公里/平方公里;次干道里程65.6公里,密度为0.96公里/平方公里,是“国标”下限的80%。二是道路网络结构不合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道路比例为1:7:9:24(按照规范推算,合理的比例在1:2:3:8左右),区域缺乏快速路及次干路。

1.3 现状公交特征

特征一,公交线路分布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线路重复系数高。城市道路作为公交车辆的载体,是决定现状公交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到道路条件等因素制约,机场大道、永强大道上公交线路重复系数过高,常规公交站点覆盖率低。②线路规模相对小。龙湾片区公交线路24条,占市区公交线路的比例仅为18.5%。③线路行程过长。24条公交线路平均长度24.5km,最长线路达44.5km。④线路对外联系不平衡。龙湾片区现状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鹿城方向,瑞安、乐清方向公共交通供不应求。

特征二,公交基础设施严重缺乏。龙湾片区现有公交场站8个,合计11015平方米,每标台48.7平方米,远低于国家标准200平方米/标台的要求。

特征三,缺乏出租车服务。龙湾区“打的难”问题突出,尤其是在茅竹岭以东区域,除在龙湾国际机场外,其他区域出租车服务十分欠缺。

2 龙湾片区公共交通模式研究

2.1 公交需求分析

龙湾片区公交出行需求分为对外需求和对内需求两部分。2020年龙湾对外公交需求总量约51万人次/日,呈反“K”字形。龙湾区内部客运公交总需求总量约39万人次/日,总体上呈“7”字形需求走廊,即横向“瑶溪-中心区-空港经济区”和纵向“中心区-天河沙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两条走廊。

2.2 公交发展目标

从客运量需求预測来看,龙湾片区与西向鹿城、瓯海之间的高峰小时公交需求量达3万人次,在穿大罗山通道受限的情况下,必须设置大运量的骨干公交才能满足需求。龙湾片区内部交通需求走廊上,东西向高峰小时公交需求量1万人次,南北向高峰小时公交需求量1.3万人次,龙湾片区内部需引入中运量公交系统才能平衡公交供需。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确定龙湾片区只有采用大容量、快速度的公共交通才能在节约有限资源的同时满足居民出行需求。龙湾片区公共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为:构建以大中运量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逐步建立起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

2.3 龙湾片区公交发展策略与布局模式

基于以上目标,针对现状龙湾公交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发展策略:优化大运量公交布局;引入中运量公交系统;完善常规公交设施;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整合公交行业发展;建立旅游公交服务。面向多模式、一体化优质客运体系的建设,提出龙湾片区向“服务分区、线路分层、枢纽分级”的公交布局模式转变。

服务分区即建立永强南片、永强北片、机场片三个服务分区。强调服务区内部公交支线网络的建设,有效扩大公交线网覆盖率,提高服务子区内部公交出行的便捷性;提供与公交干线间的有效接驳服务,支持长距离跨服务子区的公交出行(超过10公里)采取“支线-干线-支线”的服务模式。

线路分层即依据公交的服务性质将公交线网划分为区域对外联系公交线网、服务区间公交线网和服务区内公交线网三个层次。对外公交服务由轨道交通、快速公交BRT、公交干线组成;服务区间公交服务由公交干线承担;服务区内部公交服务由公交支线承担。

枢纽分级即根据枢纽的区位、功能、规模分为都市区级枢纽、城区级枢纽和片区级枢纽。公交枢纽支持分区分层的公交服务网络模式布局,体现不同层次线网衔接、不同等级线路布设对枢纽辐射功能、服务功能的差异性需求,体现不同功能中心对公交枢纽提供的交通方便程度的差异性需求。

3 龙湾片区分阶段式公交规划

为逐步提升龙湾片区公交服务水平,在公交发展策略的指引下,将公交规划分三个阶段,根据各阶段的城市交通特点合理制定适应当阶段公交发展的方案。一是远期布局规划,依托规划用地、规划路网,对公交进行全面规划。二是现状公交改善,依托现有交通设施对公交进行改善,提高公交可达性。三是近期实施规划,理顺公交管理体制,结合近期城市发展和道路建设情况,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加快公交枢纽的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效支撑近期重点片区用地开发。

公交发展的三个阶段并非独立,而是一种递进关系,且每一阶段依据实际交通需求进行侧重点分析。

3.1 龙湾片区公交远期规划

远期从车辆发展规划、线网布局规划、公交场站规划、公交优先系统规划四方面进行系统地、全面地规划。

车辆发展依据规划人口数和车辆拥有指标来确定,龙湾公交车辆配置按12标台/万人计,总量控制为1200标台。

依据“线路分层”的布局模式,规划龙湾片区公交线路由骨干线网、大站快车、干线(对外干线与内部干线)和支线组成。骨干线网包括轨道交通和中运量系统,轨道S1、S2在龙湾境内主要承担对外长距离交通联系功能。中运量推荐选择BRT,沿客运走廊布设,串联大型功能区并与轨道进行良好接驳。大站快车线路利用快速路系统,提高关键枢纽和对外交通枢纽的客流集散能力。对外公交干线加强龙湾与临近片区客流集散点的联系、扩大轨道线网、快速公交BRT线网的服务范围。内部公交干线加强内部主要客流集散点之间的联系,加强与城市轨道线网、快速公交BRT网络、对外公交干线重要站点的沟通与衔接,建立龙湾内部完善、相对独立的服务网络。公交支线保障各居民区、公共设施等客流集散点间较高的公交出行直达性。龙湾片区远期规划3条轨道线路、1条BRT线路、12条大站快车和若干条常规公交线路。

场站标准按200平方米/标准车计,总用地规模需24公顷。通过“枢纽分级”的布局模式在龙湾布设1个都市区级枢纽,2个城区级枢纽,8个片区级枢纽,16个公交首末站。

公交优先系统规划从BRT线位、道路规划、交通需求预测等方面出发,对BRT专用道、公交专用道、交叉口优先通道进行规划。规划地面公交优先系统共68.6公里,其中BRT通道19.5公里,公交专用道40.2公里,交叉口优先通道8.9公里(如图3、图4、图5)。

3.2 龙湾片区公交现状改善规划

现状改善以优化线网布局为工作重点。公交线网优化以公交乘客OD分布矩阵为依据,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方便的服务为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公交线网布局对整个城市交通的影响及公交企业的效益。公交线网优化的影响因素:客运交通需求;道路设施;场站条件;交通吸引点布局。在公交线网优化的过程中遵守的原则有:尊重原有线路和居民长期以来的出行习惯;优先选择客流量較少的线路进行优化;线路优化尽量深入主要客流集散点,提高重点片区的公交可达性;线路优先选择道路条件好的新建干道;多种公交方式协调优化。

龙湾现状大站快车有机场-民航路,机场-乐清两条快线,缺乏与高教园区、温州站、温州南站的交通联系。建议依托瓯海大道快速路,新增“龙湾机场-龙湾行政中心-高教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站”、“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南站”三条大站快车线路。

龙湾现状常规公交线路缺乏与市行政中心区、南部瑞安塘下的联系,且部分线路路径不合理。建议增设线路“经济技术开发区-塘下客运中心”,并调整少量线路,增加干线对重要功能区的覆盖,同时减少线路重复系数。

龙湾中心区作为龙湾的核心功能区,集行政、商业、居住为一体,开发建设趋于成熟。为加强龙湾中心区内部各重要集散点之间,以及中心区与瑶溪的联系,新增环线1。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庞大并在进一步发展壮大之中,区内外来人口密集,公交是主要机动化交通出行方式。为加强大型厂区、居住小区、商业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新增环线2条,环线2将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北区域串联起来,环线3联系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沙城(如图6)。

3.3 龙湾片区公交近期实施规划

近期公交实施的工作重点包括线网布局、场站规划和公交优先系统。实施目标是理顺公交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国有主体、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公交行业发展格局;结合近期城市发展和道路建设情况,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加快公交枢纽的建设,显著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效支撑近期重点片区用地开发。

近期市域轨道S1建成,大幅提高机场乃至整个龙湾对外交通服务能力。但轨道S1主要提供长距离客运服务,对于龙湾与临近组团的联系,龙湾内部组团间的客运联系支撑仍显不足。因此在轨道网建设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和道路建设情况对公交线网进行进一步优化。线网优化考虑因素包括:常规公交线路对轨道交通的喂给和接驳、增加线路覆盖、支持重点区域发展、减少线路重复。为更好支撑龙湾片区的整体发展,合理布设线路,近期规划建设6处公交枢纽、4处主要首末站、4处车场,新增规模约15公顷。近期地面公交系统共44.4公里,其中公交专用道23.8公里,交叉口优先通道20.6公里。

通过实施规划,近期公交线网层次分明,布局均衡、覆盖提高、线路直捷、重复降低,公交场站与公交规模匹配,龙湾中心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公交优先得到实质性体现。

4 结语

总体规划修编对龙湾区地位的提升、龙湾国际机场的扩建、龙湾中心区的大力开发建设等,使龙湾成为近年快速发展的新兴片区。依据道路建设、用地发展和骨干公交建设情况,将片区公交发展分为现状、近期、远期三个阶段。通过分阶段发展建设,龙湾片区公共交通线网逐步由单一模式向多层级转变,车辆规模与人口发展匹配,场站面积满足上位规划制定的本地化指标,优先通道串联各大功能区,整个公交系统与城市片区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线上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