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审美教学

2024-09-19

语文课的审美教学(共9篇)

1.语文课的审美教学 篇一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

摘要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是其审美修养的主要体现,与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关系密切。它主要包括:1.审美感知力。教师要从语文入手,以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审美感知力,开掘并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艺术形式的美或生活内容的美。2.审美鉴赏力。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情感,准确的评判力和一定的审丑能力,从而弘扬真善美,针砭假丑恶,将学生带到无限丰富、绚丽的审美境界之中。3.审美创造力。教师必须按美的规律搞好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高激励功能、高效率功能和美育功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应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师 美学素养 审美能力 审美化教学

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语文教师只有全面加强美学修养,奠定扎实的美学知识基础,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也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语文教师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也必然从感知开始。审美感知力要求主体对美的诸因素能直接把握和领悟。语文教师缺乏审美感知力,就会成为语文教学的门外汉。

语文教师的审美感知力表现在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既能零散地感知审美对象,不轻易放过一字一语,又能从整体上去把握,透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去作深层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美的领域,领略美的意蕴。感知力还要讲究快而深,将审美内容尽快传递到大脑,促进主客体的和谐。虽然对美的感知侧重于感性直观,但它也是一种社会意识活动,积淀着一定理性思考的因素。因此,审美感知力包含有选择力,这对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安排都具有指导性。

语文教学的审美感知力既要求对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有敏锐感知,更要求以丰富的想象力,把那些静止的文字,转变为鲜明可感的形象,因为“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黑格尔),而语文教师的这些审美感知力不只是为了自身的审美愉悦,而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中的`美。语文课文大都是艺术精品,储藏有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美:有感情激越的诗歌,有文辞优美的散文,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文,有逻辑严密的议论文,其中不乏偏重于形式的自然美,偏重于内容的生活美,讲究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艺术美。如果语文教师缺少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力,就感知不到作者的创造之美,美文就只剩下了干巴巴的无生命的文字,那怎能让学生感知到美呢?

有了审美感知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卢梭语)语文教学强调文与道美的统一,语文教师的审美感知力有助于语文教学运用汉语这种具有丰富的美的资源

[1][2][3][4]

2.语文课的审美教学 篇二

一.与时俱进地挖掘教材中的美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 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 教师必须给予重视, 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 进行教学设计。⑵关于教材的挖掘这一点,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教材中所蕴涵的美的因素, 我在这里不做缧述, 只想提一点, 对于文学作品中的美的因素的挖掘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一) 及时了解与教学有关的学术界的新研究、新成果, 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

过去我们常常注重的是主题思想加写作特点, 而现在我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到有关教学的新研究、新成果。对这些成果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备课当中。如《经典作品呼唤经典教师》一文中的作者在《边城》一课的教学中, 打破以往的模式, 用“相约去茶峒, 开心过端午”的旅游方式展开学习活动。这对我启发很大, 我将其搬进自己的课堂,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用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经典作品, 让教材不再遥远。

新教材仍保留了不少经典作品, 但毕竟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在的学生又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 因而理解起来总感觉与文本有一定的距离。如何用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这些经典作品, 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创新能力, 使学生觉得教材离他们不再遥远呢?我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尝试:

如学习经典课文《劝学》时, 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时代发展到今天, 你觉得《劝学》中的观点还都适用吗?你有哪些不同的看法?”通过类似问题的设计, 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的眼光, 用现代人的观念去审视古代作品, 读出了新意, 觉得《劝学》中的道理就在我们身边。

二.创设开放性的语文学习乐园

著名作家徐小彬在与徐虹的谈话中提到:“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像所有长高的树, 都可以在空中枝条相接, 甚至相生相长。”语文作为艺术的一种, 也与其他的艺术有着共通之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美术、表演等方式, 让它们很好地与课文相结合, 能使学生有更大的兴趣参与到学习中。因此在备课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 渗透音乐因素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投入到对课文的思考中。音乐能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给人美的享受, 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适当采用音乐的手段,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更好地调动自己的体验, 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在导入新课时如果采用音乐的形式开头, 那么对激起学生接受知识的欲望, 将有一定的作用。在设计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教案时, 我用电视《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 导入, 将学生带入赤壁古战场。

在赏析文学作品时, 可以适当地播放些相关音乐, 把教学内容和乐曲意境不露痕迹地融为一体, 使学生身临其境。如教授《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时, 我设计了穿插播放《梁祝》这一环节。这首曲子与《孔雀东南飞》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对封建压迫憎恨、反抗。学生们在这美妙的乐曲声中, 很容易由梁山伯与祝英台联想到课文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二) 渗透美术因素

许多学生喜欢画画,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 发挥自己的想象, 把静态的文字变为鲜活的图画。从而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 进而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学习诗歌时, 我会设计这样的环节:鼓励学生紧紧围绕诗歌意境, 充分发挥想象, 将诗歌意境形象化, 为每一首诗配上一幅图。其中, 我们班学生为《春江花月夜》《雨霖铃》等配的图画得到各位任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 渗透表演因素

中学生还处在好动的阶段, 很有表演的欲望。在教学中, 设置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活动, 模拟课文中的环境, 让学生走进文本, 切身体会课文, 对于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我在准备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教案时, 常设计演课本剧的活动, 让他们更好的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比如在学习《赵氏孤儿》时, 我就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大胆发挥, 表演课本剧。学生们将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学生把握人物形象、掌握课文情节有很好的作用。

3.语文朗读教学的审美追求 篇三

关键词:语文;朗读;审美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72-01

自古以来,朗读就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是我们祖先的一个明智而主要的教育手段。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像欧阳修那样“昼夜废寝食,唯读书是务”;像韩愈那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均可作这方面的佐证。朗读,指把诉诸视觉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活动。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用心理学理论来认识和指导朗读教学,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在依据,找到学生得到思想收获,感情触动的心理变化的轨迹,从而将课文中无声情蕴的文字化成有色溢感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以意美、情美、音美的巨大能量,感化学生,让学生获取美的熏陶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初中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如何在高起点上找准切入口,完成朗读教学的任务。延伸朗读教学的效果,显得更为迫切。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理解主题,感受意蕴美

文章没有主题就会黯然失神,有了主题才能神采流动。朗读时必须传达文意,突出主题。否则朗读只是无的放矢,有声语言就会虚浮飘忽,甚至变成没有中心的随意性“念读”。

在教莫怀戚先生的散文《散步》时,我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带问题跳读四遍,第一遍注意“我”这个人怎么样。第二遍注意妻子性情怎么样。第三遍注意母亲性情怎么样。第四遍注意儿子性情怎么样。当学生读完后,争先恐后的发言,他们发现“我”是个孝子,“妻子”通情达理、善良;“母亲”慈祥、疼爱孙子;儿子聪明伶俐、乖巧、听话。这样文章的主题就出来了。这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爱,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表达了作者对中华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赞美。最后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情朗读,学生们热情很高,全体师生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进行了一次关于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二、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

情感,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控制操纵过程,是一种高级的情绪。情感,也是一种审美的动力,正是靠着情感这股凝聚力,审美主体(学生)和客体(教材)才会产生契合的“共振”效应,形成不可估量的能动作用。

引发感情的桥梁是想象。想象是朗读的心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造成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朗读时必须努力发挥正确而合乎情理的想象,让眼前呈现一幅幅客观而真实的生活图景。从学生方面看,为了缩短学生生活经验与课文中情景之间的距离,为了弥补学生知识面狭窄的局限性,想象也绝不可少,它可以将静态的文字语言化为动态的具体场景,从而超越现实的时空;它可以激发情感,使情感得到深化。那么朗读自然会流露真情,到达情理交融,声情并茂的程度。

我在教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时,用舒缓、明快、愉悦的柔声来朗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把学生带进这样的一种境界:乘船行于美丽富春江上,江水明净可爱,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两岸山上青葱连绵的树木奔放活跃。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山水、鸟、蝉、猿的魅力,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节奏。作者厌弃尘世,寄情山水,向往自然之情跃然纸上。

三、剖析语言,臻于艺术美

朗读的定义决定朗读的心理活动的终结势必落在有声语言的把握上,这个落点启示我们有必要剖析一下文字语言。语言是情绪和心能的载体。让我们从文字语言的心理特征入手,循着朗读美学的轨迹,展现色彩斑斓的艺术美。

与朗读关系密切的文字语言的心理特征是“情境性”每一个字本无所谓高下优劣,应用得当,平淡无奇的字也会变的光彩四溢,境界全出。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让江南春意盎然。我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在边读边把文字转化成图画,这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学生真切的体悟到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当然,要使朗读达到艺术美的境界,还必须注意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情感的高低迂回,便形成节奏。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章,如《马说》《陋室铭》《桃花源记》《出师表》等等。它们都语流清晰,结构整齐,多次对偶,整散结合,长短相间,读起来圆如连珠,浑如合璧,具有铿锵有力的韵侓美,回旋往复的和谐美。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画节奏,定停顿,注意间歇时间和音量高下,收到了很好效果。

让我们真正重视朗读教学,重视朗读中的美学追求,掌握好朗读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使朗读有助于“导”并与“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诵读经典,健康成长。

4.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篇四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小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同时,语文又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是小学生获得审美欣赏能力、审美感知能力以及审美理解能力的重要工具和主要载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点地开展审美教育,可使小学生树立起基本的审美意识,为个人的成长发展和情感丰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意识

一、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1.小学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工具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类知识,从而能够以此为基础,阅读、理解和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审美提供必要的条件。小学生尚处于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对于审美教育和其他外界事物的感知都停留在认知层面上,教师如果不以语文教学为载体,盲目地引进审美教学,往往会使得小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加上小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审美教育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生动有趣的审美教育,是实现两者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2.审美教育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则表现平淡,甚至出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等现象。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但是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科普性和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在学习这类课文时,学生的课堂表现往往不佳。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时,进行适当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小学生在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下主动地进行知识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从现阶段的小学教育状况看,多数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如何在小学语文中融入审美教育”这一问题,不能给规范标准的答案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下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1.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

新课标改革后,小学语文的内容安排、章节设置更加趋于合理化和科学化,对传统教材中晦涩难懂的文章进行了删除和简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时代教育性强、审美元素丰富的优秀文章。其中不乏一些国内外的著名作品,尤其是经过优化挑选的古诗词,既能符合小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诗词内容也包含非常优美的意境。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如,在学习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形象,将诗中的景象描绘出来,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课件图片,以直观的方式给学生展现优美的图片,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思想。

2.丰富教学手段

由于科技的发展,教学工具也逐渐在现代化,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工具进入课堂。语文是门需要细细体会的学科,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和文章解析欣赏时,光靠黑板和粉笔无法将文章中所表现的意境完全表达出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章的语言以画面的形式更加生动地展现,让学生不仅在文字中体会文章的美感,更会加深学生对文章意境的感受。

3.设计教学场景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该是学生审美对象及美感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并且具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促使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体验,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每一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都应该对设计上课的场景,让学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

4.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1)通过展现风景名胜,引导学生通过视觉来欣赏美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是对景物进行描写并寄予情感的。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是多媒体展示自然景观的美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这样的欣赏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音乐引导学生对于美的欣赏

巧妙结合音乐,也是提升语文课堂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声音能够给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或录音设备,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课文朗读材料,让学生聆听富有感情色彩的课堂朗读,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联想,引起情感共鸣。

总之,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的共同存在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审美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5.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篇五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都是非常之向往的,这是一项十分自然的趋向性举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认识到?_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而语文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说,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本篇文章针对高校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一题展开了研究,同时结合高校语文审美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以期能够对各位教育界同仁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前言

在最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校语文教学水平一直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很多教育者乃至学生自身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学习语文的最大作用无非是能够读懂文章而已,忽略了语文教育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实际价值。面对此种情况,如何能够让我国的高校语文教学体系得以转变,让语文课程变得更加富有艺术美感,这将是所有高校语文教育者都需要去重点思考的一项问题。

二、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审美能力

第 1 页

高校语文同高中语文课程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技巧和写作技能,而高校语文则一改往日的教学体系,更加侧重于语文知识强化与自主训练,试图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继而将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文学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学生。因此,通过在高校语文课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地感受到审美愉悦,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内含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

(二)完善学生人格,提升人格魅力

如今,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实施的素质教育,其教育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养成自信的精神、乐观的态度、宽广的胸怀以及完善的人格。正如孔子所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高校语文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将审美、人生以及人格这三者巧妙的融合到教学体系中,通过恰到好处的审美教育来让学生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人格魅力。

三、高校语文审美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其中主要

第 2 页 包括鉴赏力、感受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等,当学生已经能够具备上述能力后,他们的人格与人性就会愈发健全,从而为其日后的独立成长打好基础。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应试教育思想是一直存在的,这就导致教学方法中包含了较多的功利性,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对于正处于风华正茂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受到了阻碍,不得不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放到考级、考资格证书上,久而久之就会将学习与就业、学习与赚钱划上等号。另外,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来分析,学生已经习惯去被动接受由教育者所灌输给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日后进入到社会中也更加容易随波逐流,从而成为一个缺少独立意识和个性思想的“工匠”。

相比较来看,更加理想化的高校语文教育应当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独立学习意识,让他们可以脱离传统教育体系中的条条框框,在面对文学知识时可以展示出独有的审美意识和辨别能力。总的来说,导致高校语文教学过于功利性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即为社会中的就业压力与对审美教育不够重视。

在过去的一次高考中,有一篇作文题目名为《战胜脆弱》,很多大学生所描写的都是,自己家中有亲人突然离世,自己或其他亲人在痛苦中努力生活,最终战胜脆弱、走出悲

第 3 页 痛。但是经过了后期了解后可知,有相当多一部分学生所描写出来的“人生经历”都是凭空捏造的,他们笔下的“过世”亲人其实都还健在。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过于单调,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审美教育的缺失。在大学生的认识当中,他们觉得只有亲人过世才是一种不幸,但是却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其他需要我们去展示的困难和打败的脆弱,明明自己的亲人仍然活在世上,但是却为了完成作文而编造他们已经去世的谎言,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情感缺失。由此可见,在日后的高校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通过写作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不是去为了获取高分来进行虚假捏造。

四、加强高校语文审美教育的策略建议

(一)引导学生感受教材中的文学之美

在高校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古诗词、现代诗歌、散文以及优秀文学著作等等,教育者应当充分运用这些宝贵资源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文学之美,让他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理解作者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从而结合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来产生更多的感悟。例如,在高校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唯美爱情的古诗词作品,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以及柳永的《凤栖梧》等

第 4 页 等,教育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详细介绍一下这些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带领学生跨越时空来找到古诗词中的语言之美,感受作者所要向人们传递的思想情感。

事实上,无论是现代文学作品还是古典文学作品,其中都蕴藏着值得我们去品读的审美韵味,而教育者所要做的是将这些审美元素挖掘出来,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之上来开展审美教育。例如,我国的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多有着关于美好情感的描写,教育者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此外,在一些中国的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也包含着大量的审美教育元素,例如对于真善美人格的追求、对于丑恶社会现象的抨击等等,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指导学生深入解读文学作品

在高校语文课程中,当学生已经能够初步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元素,那么教育者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对文章内容展开更进一步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情感处理方法来设计教学方案。毋庸置疑的是,高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众多学者反复挑选和研究后才确定的,因此在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学价值,教育者应当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教学资

第 5 页 源,围绕教学目标来灵活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教授《春》这篇课文时,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语言来描述春天的美丽景色,教育者在向学生讲解文章内容时,可以将春天分成多个不同的场景,同时结合文中的人物特点来进行生命之美与自然之美的讲述,让学生可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神奇,从而为祖国的和谐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语文课程中的应用也愈发频繁。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就如同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将会进一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如果运用错误将会让整个课堂变得过于杂乱,不利于学生的高效率学习。

在高校中,很多大学生都对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充满了兴趣,例如张爱玲的《半生缘》《金锁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解忧杂货店》;金庸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等,教育者可以将这些文学著作中的某一个片段拿到课堂中来,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向学生播放一段相对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比一下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中的异同之处。此外,教育者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来自行编写剧本,并将其演绎出来,此种方法不仅能够将学生的阅读

第 6 页 兴趣激发出来,而且还可以让他们从另外的角度来感受到文?W作品的独特魅力,从而让高校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四)将审美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

高校在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积极构建出一套完善的审美教育体系,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落后观念进行更改,以此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日后,校方要从管理、教学、引导等多个方面同时着手,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健康高雅以及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来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可以轻松自如的享受文化之美。例如,高校可以举办一些“文学朗诵会”“辩论会”“文学沙龙”等活动,在校内网中单独开设文学阅读和讨论板块,为大学生搭建出更多审美教育平台。此外,校方还要给予文学社团以更多的扶持和帮助,通过一些当代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让他们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将大学生群体的优势与特长充分发挥出来的同时,为其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

6.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分析 篇六

一、审美分析在初中语文中所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审美作为一种心理活动,主要是指人们对客体的感觉与欣赏。审美教育也被人们称为美学教育,审美教育不仅包括了艺术美、教育美还包括了自然美,审美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对美学内容进行认识与欣赏。

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谓的审美分析就是在语文学科中所贯穿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在以语文教学为出发点中,借助语言媒介以及符合媒介对语文课本上蕴藏的美学内容进行挖掘,从而帮助学生对真善美以及假恶丑的认识与理解。除此之外,审美分析还在培养学生树立审美能力以及审美创造力的同时,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的思想更加纯真,理想更加崇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

美学教育是一项比较系统的教育,要想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审美能力,那么就要在原有教学模式中进行改变与创新,积极融入美学观念,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美学方法。[1]教师在备课中,要结合美学教育制定学习计划,并在以美学教育为主要目的中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但是,现如今,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及搜学中往往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会使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无法发挥,使其处于盲目状态,从而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对审美教育缺乏重视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制度过于死板,很多教师对素质教育并不重视,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从而导致学生逐渐陷入“高分低能”的局面之中。[2]初中作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促进学生形成审美能力的重要时期,但是,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并不予以重视,往往会认为审美教育是课堂之外的事情,从而无法在课堂中对审美教育进行贯穿于讲解。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无法体现审美教育,那么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无法将审美教育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忽略。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在课堂中设置情景教学模式

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高审美教育的发展,那么教师在课堂中要设置情景教学的模式,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到作者在创作文章时所体现出的情感。教师可以在讲解唐诗、宋词、元曲的时候设置相应的情景,比如,可以在讲解《秋思》一词中进行情景模拟,可以使学生在脑海中描绘背井离乡的画面,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对家乡以及家人思念的感觉,然后更好的对文章进行讲解。在课堂中设置情景模式,不仅用时短,并且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真实 的场景,从而在加深印象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积极挖掘课堂中所蕴藏的审美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美学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对此进行深度挖掘,并把教材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进行整理分类,从而为审美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对意境美进行重点讲解,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使其意、象、言进行相互结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所蕴含的美感,并且使学生在切身感受中加深对文章的内容。比如像王维的《出塞》,在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词进行讲解时,可以使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而感受到塞北的美丽与苍茫,从而使学生在加深印象的同时也对美学教育进行了接触与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思想境界的美丽与自然生活的美丽进行讲解。教师在讲述自然生活的课文时,可以对学生进行表达,不仅要表达大自然的美丽,还要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从而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活产生赞扬、赞颂之情。因此,老师在备课中要积极挖掘课文中所蕴藏的`美学知识,从而使其在课堂中得以表达与讲解。

(三)传授学生鉴赏美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美学的教育是指在教师的指引下使学生具备欣赏美的能力与方法,因此,语文教师要对学生传授鉴赏美的方法,使学生在自我理解下对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学知识进行评价与分析。首先,老师要使学生真正学会审美的想象,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美学知识大多是隐藏在结构与词语之中的,在美学想象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审美空间,从而加深对语文作品的理解;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对文章语言美的欣赏,语文的基础便是语言,教师要使学生学会对语言的欣赏,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散文,只有对此学会欣赏,才能使美学知识得以体现。

结语:

7.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欣赏 篇七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开拓学生的视野,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审美教育, 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 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激发创造美的热情。

一、以优秀的教学内容, 点燃美的火花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 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那种感觉”, 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 逐步实现智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 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 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 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 使学生敢想、敢说, 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 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 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这就是审美的魅力所在。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美文, 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是通过含情的画笔, 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 但学生大脑中所产生的意象决不应该仅限于作者直接描绘出来的。教师应调动学生在作品意象的激发下,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意象进行发散和补充, 这样文学欣赏过程才算完成, 学生也才能真正体验到作品的意象美。才会由衷的为美的景物所感动。我鼓励学生放开活跃的思维, 徜徉于想象的世界, 用他们的笔去实践, 去探索, 去表达。课后, 我鼓励学生放开活跃的思维, 徜徉于想象的世界, 用他们的笔去实践, 去探索, 去表达。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我问春天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大从直觉和看见的回答, 都不约而同地提到绿色、鲜花。我告诉大家春天不只是用眼睛看, 还应当用鼻子、耳朵、手、脚等多种感官来体会春天, 就像古人用“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尽得风流, 大可以自己去体会一下春天的感觉。这篇作文收上来后, 我看到, 学生们都会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受春天, 还有学生运用了通感来描写春天, 而文体更是多种多样, 有散文、诗歌、记叙文, 甚至还有的同学用了科幻的体裁来描写数百年后地球的春天, 学生们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让人惊喜。在教学中我仅仅是给了他们一些基本指导, 但由于给了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 他们就能写出不落俗套的清新文字来。

二、以优秀的教学语言, 展开美的翅膀

美是连结情感的纽带, 审美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 它始终伴随着活生生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反应。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 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 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 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 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挞落后, 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在进行思维训练的同时, 还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 积极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文章如酒, 酒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细雨, 润物无声, 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 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 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 陶冶情操, 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清新平实的语言, 体现了语言内在的质朴美, 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加深记忆, 巩固所学的知识。

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想象, 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讲课中, 应以此突出文章的神来之一笔。幽默诙谐的语言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调节学生情绪, 还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深沉的思索和丰富的想象。例如, 讲解“拜年”的“拜”字写法时, 教师边写边说:“这个字由两兄弟组成, 一个老三, 一个老四, 所以左半个先一撇后两横, 右半个则要写四横, 我们不妨称之为‘老三老四来拜年’。”这样, 就使学生在轻松的笑声中记住了字的写法。淡然, 诙谐幽默应是当, 否则, 会失之庸俗。

我们所学的许多文学作品, 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 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的清静悲凉;“杨柳岸, 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的亡国之痛;“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等。因此, 阅读时要细细体会, 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 让自己的心一步步贴近作者, 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让字字句句仿佛出于己之口, 让浓浓情意仿佛出于己之心。但是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往往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促使学生产生认同。把自己的阅读感受, 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以此而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首先要通过“言”、“声”的分析来激情感人, 教师要披情入文, 进入角色, 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 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 把学生的激情“煽动”起来, 使他们投入忘我的学习之境, 在激发主体意识中陶冶美的情感, 使学习始终保持自主能动的积极状态。语文教材中以情动人的文章有很多, 我常采用有表情地美读, 情动于衷而形显于外。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加任何掩饰地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净化了思想, 点燃了心灵的火花。

三、以适度的教学节奏, 奏出美的旋律

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符号, 更蕴含着种种“情趣”或“诗意”。这些情趣和诗意, 就是语言文字的种种神韵、种种情感意向因素, 也是一种审美因素。要领悟到这些因素。便要有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在论述语感时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切的符号”, “读者若不能透彻的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那就只能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 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在阅读教学中, 如何使语言文字不致成为“死板板的符号”呢?那便要注重语感, 而语感的注重, 又加强了审美能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连相贯的。

快节奏的语文课, 适宜于基础好, 接受能力强的班级, 能使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中得到激越的美的情感体验, 享受到险峻之美。一些议论文可采用这种节奏进行教学, 复习课内容较多, 也可以采用这种节奏。慢节奏的语文课, 犹如一支清越的小夜曲, 舒缓自如, 怡然自得, 让学生在静静的思绪中感受到优美的情调。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要从朗读开始, 因为朗读是美感主要方式, 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产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的美联的感受。

8.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八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63-01

摘要:

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指导人们自觉、正确的处理自己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帮助人们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可以使人们在对美的追求中走向纯洁崇高,最终培养起运用美的规律进行学习、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个人的素质、素养。

关键词:审美理论;审美标准;审美方法;审美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学生对美的兴趣与追求也日益广阔和深入。但爱美之心绝不等于知美之心,懂美之心。“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271页)罗丹讲的这“缺少发现”就是不知美与不懂美的表现。要想将学生的爱美之心顺利的转化为懂美之心,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审美教育按照恩格斯所说也就是“美学方面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21页)。它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学问。它可以指导人们自觉、正确处理自己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帮助人们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陶冶美好的心灵,激发热烈追求美好事物的激情,开拓精神生活的领域,提高兴味盎然的生活情趣,可以使人们在对美的追求中走向纯洁、崇高,最终培养起运用美的规律进行劳动、工作、学习、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在中学,各门学科都可以渗透这方面的教育,然而语文学科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仅集中表现自然美的文章就有许多:其中状写山水美;描绘、盛赞生态美的;介绍园林美的。这些精选于中学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均从不同角度生动、形象、深刻地表现着美的规律,反映着作家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不同程度的认识。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具备了一种较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了一定的审美能力,那么,面对这类作品,他们与作家笔下令人陶醉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旖旎风光之间就形成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学生与再现自然的审美关系,通过审美实践,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借助名人大家的笔观赏天下,遍游名山大川,尽赏奇花异卉,充分体味融于作品之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撼人心魄的力量。培养这种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责任应由语文教师来承担,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也可以成为架设于审美主体(学生)与审美客体(作家笔下的美的事物)之间的一座彩虹,让学生借助这座彩虹去俯瞰大自然中的、社会生活中的多彩多姿、瑰奇绚丽、高尚圣洁之美。

指导学生进行审美实践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介绍一点美学理论;讲述有关审美标准;施以一定的审美方法。

要辅导学生搞清的理论问题是:第一,自然美与文章中对自然美的描写都是以自然物为物质基础,自然美侧重于形式,无自然属性的美就不能称之为自然美。第二,一般的自然美在这里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属性的美,含有未经人工改造的纯“大自然”及经人类加工已改变了某些形式的自然美,这二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而文章中描写的自然美除了具有以上所说的某种性质之外,它又是作家借助语言文字对自然美的艺术再现。这种再现渗透着文学家的情感与智慧,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欣赏文学家笔下的自然美,实际上也是在欣赏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集中概括的艺术美。

运用描写自然美的文章指导学生审美活动,有一个更高的层次要格外注意,这就是对自然美中带有象征意义的美的欣赏,它是社会生活与人格精神在自然美中得到的一种暗示与象征,即将自然物比拟为某种品质精神。这种自然美尽管形式不多,但因为它已成为了人化的自然界,故而可以称为最高级的自然美.

这种将人化的自然看做是一种最高级的自然美的美学思想正体现着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特色.因为中国人的美学观与西方人的美学观在根本上存在不同,即在于中国人的看重“品”。

综上所述,在指导学生运用这类教材进行审美实践活动时,一定要根据文章表现的特点,灵活地把握这几个审美层次,准确体现这几个层次,以得到对自然美描写的充分欣赏。

参考文献和引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21页

[2]罗丹《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271页

[3]《美学》

9.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九

刘莹 綦江县郭扶小学

【内容提要】在审美教育中,语文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具有其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等等。那么,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接受这些美呢?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美感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即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里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以仁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和美善结合的美育思想,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与动物 的本质区别,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人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作品。优秀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用心灵雕刻而成的,凝聚着艺术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曾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感叹年华易逝,也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为贾宝玉、林黛玉惋惜。窦娥的冤情、鲁宾逊的坚毅、祥林嫂的不幸、堂吉诃德的可笑、于连的可悲等这些不朽的文学形象,曾无数次地震撼着读者。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的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不管是“断肠”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引发审美体验,领略人生的真谛,扬起生活的风帆。(黄静辉《略谈“情感熏陶”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美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文学形象中得到这样的体验和感受,并能够将之表现在自己的写作中。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从教学角度出发,施教者即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审美教育

(一)在教材文本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亮点

1、发现和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缺少语言的表达,即便构思再新、立意再深,也成不了一篇好文章。

朴素自然之美。语言的朴素美,离不开作者的精心加工,但又不能夸饰堆砌,而是来自生活,出自肺腑,朴素自然。如鲁迅在《秋夜》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似平淡,却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清新流畅之美。清新的语言,如春风拂面,爽心怡人。像王维的诗清新而又空寂,朱自清的散文清新而又自然,冰心的文章清新而又明丽等等,让我们体会到阅读的清新和流畅。

委婉含蓄之美。要让文章意蕴深邃,就须含蓄的表达,寄寓言外。如李白离开长安时,壮志未酬,当他独坐敬亭山,品味幽秀的风景,不禁感慨万千,脱口而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怀才不遇的寂寞情怀只能向敬亭山倾诉。

音韵和谐之美。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以上一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短短四句话,竟使用了七个叠音字、四个比喻、两句比拟,再加上长短句的交错排列,平仄的巧妙相间,便有一种节奏起伏,读来有音调和谐的美感体验。

2、发现和挖掘作品的结构美

文学作品在结构布局上讲究的是把语言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因此,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必须具备美的准则。

整齐对称之美。中国传统美讲究整齐对称。如鲁迅的《药》,全文以药作为作品的中轴,以双线为结构,平行舒展,其中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方人物分居中轴的各边,构成一个结构严谨的三角形,均衡对称,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作品鲜明的主题。

错综参差之美。整齐对称虽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之一,但有时有意破坏对称均衡,同样可以产生美的感受。如秦牧在《土地》一文中“骑着思想的野马,纵横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引出一个个土地的传说与故事,古今中外,纵横交错,而不显混乱,在参差中激发起读者的无穷情思。无怪乎美学家荷加斯认为,错杂也产生美。

金线串珠之美。作家秦牧曾说:“思想像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描绘空山新雨的景色特征及诗人归隐山林的志向。不管是静态(明月松间照),还是动态(清泉石上流),都似一粒粒的珍珠,熠熠闪光,经“王孙自可留”的金线一串,凸显幽静恬美的意境。

曲径通幽之美。文学作品采用曲径通幽的结构既能丰富作品的内容,又能使文章深寓意蕴、耐人寻味。看吴伯萧的《难老泉》,作者并直入主题,而是从山西概 况写到省会太原,再从太原写到晋祠才收缩到“难老泉”,洋洋洒洒,写了五百多字,好容易才写到主题,却又蜻蜓点水,写起“桐叶封弟”等传说,把“难老泉”像远景一样推向深处,曲折优美、意蕴无穷。

3、发现和挖掘作者自我形象的人格美

文学作品的风格实质是作家的风貌、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我们阅读作品时,就应细细品味作家自我形象的人格美。如古代作家:屈原的志洁孤芳、李白的傲岸狂放、文天祥的孤胆相照,历来为文人所称道。现代作家:像鲁迅的金刚怒目、魏巍的豪放激越、孙犁的淳美乐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

(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朗读,诱发通感。

语文学科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环节。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对朗读这种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如诵读《山中访友》,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然后诱导学生找出想象奇特的段落和句子来品析。又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轻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就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感受到春天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济南的冬天 》、《在山那边》等等名篇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情感审美体验。

2、披文入情,激发想象。

入选课本的散文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例,前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而这幅画面又是旅人内在情感存在的外在形式。因此,可先让学生进行再现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在萧瑟的西风中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踯躅„„这与其说是秋野黄昏的现实之景,不如确切地说是旅人悲凉心绪下的心中之景。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时,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内心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3、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教材是以语言材料建构而成的。语言就其总体作用而言可以分为认识性语言和情感性语言。语文学科美育在一般情况下凭借情感性语言进行,这一类语言不只包括形象描述语言,而且也包括议论抒情语言。“寡情即无鉴赏力”,激发情感便是美育的主要中介。

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边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边听歌颂父爱的歌曲《父亲》,从油画中父亲那深深的皱纹中,从音乐中歌手那充 满感伤的歌声中,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朱自清为何时隔八年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

4、创设氛围,开发美点。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它需要其他各个系统的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共同为审美教育创造条件。

首先在任课教师方面,应该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于漪老师说,语文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这就是创造性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以其富有的审美创造力不断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常会发表独到之见,写作也就会出现角度新、立意深、构思巧的佳作,并能迸发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

其次还要重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校外的艺术馆、博物馆,校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等;要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课外审美教育活动,如成立文学社、读书会、演讲团,举行语文的课本剧演出等。学校定期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强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手段,制作一些配合教学的录象、录音等课件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总而言之,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审美磁场”,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品位的美育文化氛围。

要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必须美化课堂教学,并且从我们自身做起。只有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才能轻松地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美的教育效果。

1、语言之美。教学语言应做到简洁而有条理,并随着课文内容、作品风格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教优美的散文、诗歌时,老师的语言应文采飞扬、吐珠泻玉,议论文时爽朗明快、朴实稳重。当然,我们也可采用独特的个性化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清新秀雅。总之,以学生接受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结构之美。课堂结构,应力避千课一面。心理学的实践表明,改变旧有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因此,语文老师,在一个阶段教学之后,要汪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不过,如今日一变,明日一改,学生不得要领,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3、板书之美。好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设计不仅要做到紧扣教材,突出中心,简明扼要,而且还应美观大方,整齐对称,给人以舒适悦目的感官享受。

二、受教育的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审美教育,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

1、理解感悟、再现生活之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如《雨中登泰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攀登进取的精神;《长江三峡》表现了作者感受大自然的伟力和壮观;《雄关赋》蕴含着作家的坚定信念“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同时我们可借助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美的再创造,达到审美教育。笔者在讲授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时,一般以”导游者“的身份出场子,通过朗读、讨论、主板等教学步骤、满怀热情地引导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去登山临水,去体会作者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间倾注的情感,所蕴含的寓意,启发学生从最平常的一沟一壑、一树一石,去领略造化的神工,感受人类的伟大创造;再通过说家乡,写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的情感,来达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品味赏析、表现生活之美。让学生学会用一定的形式去表现美好的生活。怎样表现呢?如听《春》一课时,执教者让学生关注“春天的脚步近了”等拟人手法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及对未来生活的欣喜;又如 听《白杨礼赞》时,老师让学生感受作者用“挺直的白杨树”象征抗日战线上不屈战士,表达了作者对胜利充满信心。在讲授课文的同时,执教者重点讲解这些方法,讲练结合,同时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力、理解力,让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并付诸笔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拓宽视野、创造生活之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教育。学生不但要学好课本知识,还得开阔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积极性,就会自觉地阅读各类书籍,自身的审美素质在不经意间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对那些毁林砍树,废水污染河面等糟蹋自然美的现象,就会产生痛恨的情绪,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他们就会以大自然主人的眼光和胸襟,自觉地去保护自然美,创造自然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之一,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则又关涉着人的心理、想象、艺术修养与情趣修养,必将完善和扩大以往语文教学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巧妙渗透,激发思维,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 塑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倡导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审美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上一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推进情况交流汇报材料下一篇:外贸实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