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角下的苏南模式(精选6篇)
1.创新视角下的苏南模式 篇一
一、室内设计职业前景与职业要求
室内设计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家装, 工装, 橱柜设计等, 就业岗位繁多。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住宅业的兴旺和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室内设计人才供不应求, 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全国室内设计人才缺口达到40万人, 每年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室内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理想。
一名合格的室内设计师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 熟练掌握CAD、3DMAX、PS等制图及图像处理软件, 办公软件等, 有独立创意设计能力。第二, 熟悉工程施工工艺、装潢材料预算、现场测量等。第三, 有良好的语言沟通、客户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第四, 热爱设计工作, 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在一项室内设计工程进行过程中,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 材料, 人为等, 而室内设计师要做到的就是在无法摆脱制约因素影响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的利用所学知识, 发挥创造力, 运用各种设计手段, 达到多方面的共同满意。除了一定的表现技能以外, 室内设计师的重要素质就是掌握与设计本身有关的知识, 其中最重要的是构成室内空间的技术问题, 其中包括对建筑结构知识的了解, 对建筑力学知识的掌握, 以及对构造技术的熟悉等, 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室内设计师接触的较多的是建筑构造和细部装修等问题, 要能举一反三, 利用构造的基本知识, 不断探索如何创造性的实用普通建筑材料, 如何迅速发现并熟练的运用新型材料, 出色的设计师往往能从艺术的角度来处理结构和构造问题, 以出人意表的手段创造出新颖的室内空间。
二、职业视角下的教学模式创新
1. 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要求老师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以往所学, 最大程度的模拟和还原现实场景, 要求学生对实际工作中的设计项目有整体性的把握, 掌握项目实施的流程, 熟悉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完成平面布置方案和明确的设计定位, 既要合理满足功能需求, 又能规范地绘制出平面图、吊顶平面图、主要空间的立面展开图等。
学生通过参与完成一个工程项目, 可完全掌握一个具体工程所必需的知识。在教学中就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共同分析讨论,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上台, 以“设计师”的身份向大家推介自己的设计方案, 教师和其他学生以“客户”的身份提问题, 由“设计师”给予回答, 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提高,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推销自己设计作品的能力。在项目进行中会出现许多难题, 学生通过对这些难题的解决, 整合各方面的知识, 使知识融会贯通。
2. 案例教学模式
在理论课的教学上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模式, 选用真实的室内设计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鉴赏, 案例材料必须符合教学目的, 注重实用性和启发性。案例教学可采用多媒体手段, 重点阐述空间、尺度、界面、材料与技术系统等问题。拿到一个案例,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应该作为主角, 而是作为引导者, 留心学生在讨论中暴露的问题及闪光点, 以及对设计理念的感悟, 其次是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一方面评价案例中体现的知识要点和设计特色, 另一方面要归纳学生们的综合表现, 以及在实际运用中的注意事项。教师要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有所提升, 可以建立一个海量的案例库, 以便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和要求随时调用和调整, 同时也要求教师自身掌握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修养,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方法上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3. 校企结合教学模式
校企结合能充分利用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实验场地、企业运营条件等, 拓展思路, 同时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单位的需要服务, 一方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 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1) 基地实践。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 通过培训实习让学生切身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 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 让学生进行分组并全程跟随公司设计师进行材料预算、工艺制作等教学环节, 确保将来能持证上岗。 (2) 组织参观。室内设计专业需要丰富的行业经验, 通过组织到企业、展览进行参观学习获取经验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如在上《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时, 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公共建筑, 例如雪莲广场文化馆等, 了解市场动态, 把握室内设计潮流。参观时要求学生不能走马观花的看, 需要学生进行拍照摄影并撰写调研报告。经过多次的参观调研, 为今后的设计积累大量的素材,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开设讲座。邀请相关企业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 将室内设计专业最新的发展方向以及新材料新技术介绍给学生们。校企结合开展的一系列工作都要由专业教师全程跟踪负责, 并进行最终考核, 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朱忠翠.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发展研究 (Ⅱ) [D].中国美术学院, 2010.
[2]徐丽.室内设计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文教资料, 2012 (11) .
2.创新视角下的苏南模式 篇二
关键词:顾客价值;商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0.0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0-08-05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唯一的使命在于创造顾客,正是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而不是什么。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商业模式变迁日益频繁的环境下,研究顾客让渡价值下商业模式创新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为研究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和企业之间的竞争策略选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竞争策略制定者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为企业实施成功的商业模式变迁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对商业模式变迁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商业模式变迁理论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从而为企业价值的增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商业模式创新综述
(一)商业模式创新兴起缘由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创新形态,人们关注它的历史很短,也就是10年左右。商业模式创新引起广泛的重视,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互联网在商业世界的普及应用密切相关。互联网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特点的媒介技术,它有许多特性,如无处不在、消除时间的局限、具有无限的虚拟容量、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等。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基本的商业竞争环境和经济规则,标志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使大量新的商业实践成为可能,一批基于它的新型企业应运而生。1998年后,美国政府也因此甚至对一些商业模式创新授予专利,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保护。无论对准备创业的,还是在已有企业的人,这些都激励他们在这个经济变革时期,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企业赚钱的方式,思考自己企业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开始受到重视。
到2000年前后,商业模式作为人们最初用来描述数字经济时代新商业现象的一个关键词,这时它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产业领域,被扩展到了其他产业领域。不仅企业家、技术人员、律师和风险投资家们等商业界人士经常使用它,学术界研究人员等非商业界人士也开始研究并应用它。随着2001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许多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虽然可能有很好的技术,但又由于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而破产倒闭。2003年前后,创新并设计出好的商业模式,成了商业界关注新的焦点,商业模式创新开始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商业模式创新被认为能带来战略性的竞争优势,是新时期企业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兴起,在全球商业界,更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视。2006年就创新问题对IBM在全球765个公司和部门经理的调查表明,他们中已有近1/3把商业模式创新放在最优先的地位。而且相对于那些更看重传统的创新,相对于产品或工艺创新者来说,他们在过去5年中经营利润增长率表现比竞争对手更为出色(Pohle等,2007)。
(二)商业模式创新含义
要理解什么是商业模式创新,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商业模式。虽然最初对商业模式的含义有争议,但到2000年前后,人们逐步形成共识,认为商业模式概念的核心是价值创造。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即企业在一定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如何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的,通俗地说,就是企业如何赚钱的(Timmer,1998;Linder等,2000;Rapper, 2001)。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由不同组成部分、各部分间连接关系及其系统的“动力机制”三方面所组成(Afuah等,2005)。商业模式的各组成部分,即其构成要素,如下表所示,大体有9个,可归为5类。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通俗地说,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新引入的商业模式,既可能在构成要素方面不同于已有商业模式,也可能在要素间关系或者动力机制方面不同于已有商业模式。
(三)国内外商业模式研究现状
商业模式理论自出现以来,就一直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理论界试图把商业模式看作是能够解释不同企业之间出现的绩效差异原因的工具而加以研究,而企业则把商业模式的正确选择作为处在信息化时代的企业发展的根本条件,始终关注商业模式的设计、选择和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侧重于挖掘其对企业实践的指导价值。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方兴未艾,提出了许多对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性的成果。但这些对商业模式的研究焦点大部分聚焦在两个方面:第一,内涵研究即着重考察商业模式的基本内涵。尽管各个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得出了许多不同的商业模式内涵解释,但基本上对商业模式形成了一种总体看法:那就是商业模式是指一个企业如何通过创造价值,为自己的客户和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所有参与者服务的一系列设想。简单点说,就是指企业“赚钱的方式”或者“做生意的方法”;第二,性质研究。具体表现在对典型案例的分类与经验总结研究,着重考察各种具体商业模式,进行性质分析,特别是其利润效应问题,代表性成果包括亚德里安提出的22种盈利模型(亚德里安,1999)与32种商业模式(亚德里安,2001)以及迈克尔.莫里斯(Michael Morris,2003)、阿福亚赫(Afuah)和图西(Tucci,2000)等提出的其他商业模式分类方法。
由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同商业模式之间的转换又非常复杂,因而,当前,商业模式研究面临的一个集中性挑战就是关于商业模式变迁问题的研究。尽管人们对各种已有商业模式的性质研究越来越系统,研究的触角越来越广泛,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但对从一种商业模式变迁到另一种商业模式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还显得非常薄弱,基本上还处于没有展开的状态。
二、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综述
(一)顾客让渡价值的含义
顾客让渡价值是著名管理学家菲利普·科特勒于1994年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 “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Total Customer Value)与顾客总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之间的差额。
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
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因此,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等。由于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总希望把有关成本包括货币、时间、精神和体力等降到最低限度,而同时又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以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顾客在选购产品时,往往从价值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出价值最高、成本最低,即“顾客让渡价值”最大的产品作为优先选购的对象。企业为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就必须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多“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产品为消费者所注意,进而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为此,企业可从两个方面改进自己的工作:一是通过改进产品、服务、人员与形象,提高产品的总价值;二是通过降低生产与销售成本,减少顾客购买产品的时间、精神与体力的耗费,从而降低货币与非货币成本。
(二)顾客让渡价值的意义
顾客让渡价值概念的提出为企业经营方向提供了一种全面的分析思路。
首先,企业要让自己的商品能为顾客接受,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全纵深地改善生产管理和经营,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多种行为的函数,以往我们强调营销只是侧重于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一些具体的经营性要素,而让渡价值却认为顾客价值的实现不仅包含了物质的因素,还包含了非物质的因素;不仅需要有经营的改善,而且还必须在管理上适应市场的变化。
其次,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创造良好的整体顾客价值只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成功经营的前提,一个企业不仅要着力创造价值,还必须关注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中所倾注的全部成本。由于顾客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总希望把有关成本,包括货币、时间、精力和精神降到最低限度,而同时又希望从中获得更多实际利益。因此,企业还必须通过降低生产与销售成本,减少顾客购买商品的时间、精力与精神耗费从而降低货币非货币成本。
显然,充分认识顾客让渡价值的涵义,对于指导工商企业如何在市场经营中全面设计与评价自己产品的价值,使顾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意,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顾客让渡价值的若干方法
1、在顾客购买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顾客取得价值。在顾客购买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顾客取得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的每项因素变化都对总价值产生影响,进而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绩效。产品价值是顾客需求的核心内容之一,产品价值的高低也是顾客选择商品或服务所考虑的首要因素。产品价值的实现是服从于产品整体概念的,现代营销学认为产品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核心产品(主要利益)、形式产品(包装、品牌、花色、式样)和附加产品(保证、安装、送货、维修)。现代的产品价值观念要求企业在经营中全面考虑产品的三层价值,不可偏废。服务价值是指企业向顾客提供满意所产生的价值。可分为追加服务与核心服务两大类,核心服务是消费者所要购买的对象,服务本身为购买者提供了其所寻求的效用,追加服务是伴随产品实体的购买而发生的服务。核心服务差异趋同的情况下,追加服务越多,顾客的让渡价值越大。高度重视对企业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激励、监督与管理,使其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质量与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决定着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从而决定顾客购买总价值的大小。形象价值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塑造企业形象价值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形象价值是企业“含金量”和形象力的竞争。
2、在顾客取得价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顾客购买成本。顾客购买成本是由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及体力成本共同构成的。通常情况下。顾客购买商品首先要考虑货币成本的高低,因而货币成本是构成整体顾客成本的主要和基本因素。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价格只是整体顾客成本的一部分。陷入价格战争对于企业来讲并非明智选择,除非企业明确让利行为或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切实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以降低顾客货币成本。所以,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应该更多地研究如何通过降低非货币成本来降低整体顾客成本。如何在正常货币成本甚至相比竞争对手更高的货币成本之下还能获得顾客青睐,这才是企业应该重点考虑的。如通过多种渠道向潜在顾客提供全面而详尽的信息,对于结构性能比较复杂、装卸搬运不太方便的机械类、电气类产品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等,就可以减少顾客为获取产品情报和购买使用产品所耗费的精神和体力,从而降低顾客购买成本。
3、增加顾客取得价值的同时适当增加顾客购买成本。给顾客带来的总取得价值远大于竞争对手给用户带来的总取得价值,适度提高顾客的总成本,依然可以保持企业给用户带来的顾客让渡价值的领先优势。反之,降低顾客取得价值的同时,大量降低顾客购买成本,在理论上依然可以保证顾客让渡价值的领先优势将面临产品和市场的重新定位及营销组合的变化。总之,现代营销导向强调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满足顾客需求的最佳办法是向顾客提供高顾客让渡价值。市场营销强调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展开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采用任何一个营销组合策略,包括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和价格策略等,如果不能起到直接或间接增加顾客让渡价值的作用,则都是不成功的。企业内部各项活动的开展,也应围绕增加顾客让渡价值,形成价值优势这一中心展开。
三、顾客让渡价值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联系及其影响
(一)顾客让渡价值是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顾客让渡价值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终极目的
商业模式创新的3种基本路径分别是顾客价值创新,成本结构优化和利润保护机制转换。其中,顾客价值创新为核心路径,而成本结构优化和利润保护机制转移则是顾客价值创新战略基点的延伸,它们基于顾客价值诉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对我国企业的实际考察表明,在给定的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下,企业往往首先关注和利用顾客价值方面的创新机会。企业必须通过创新和优化价值活动结构,减少或压缩支撑每一种价值活动的成本结构,提高价值活动的价值创造能力和收益水平。
传统观念认为,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就是顾客价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著名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所著的《营销管理》一书中就提出了顾客让渡价值的概念。所谓顾客让渡价值是指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差额。总顾客价值就是指顾客期望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组利益之和,而总顾客成本是在评估、获得和使用该产品或服务时所引起的顾客所有损失或费用之和。实质上,企业在为顾客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从顾客导向出发,把顾客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顾客价值是由顾客而不是由企业决定的,顾客价值实际上是顾客感知价值。既然顾客价值本质上是顾客感知价值,那么顾客如何感知企业所提供的价值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一个代表性研究是Woodruff教授基于信息处理的认知逻辑所提出的顾客价值层次模型。(如图1)
这个模型认为,顾客使用途径——结果模式形成期望价值,从最低一层开始,顾客首先会考虑产品的具体属性和属性效能。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顾客会就这些属性对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形成期望和偏好(第二层)。顾客还会根据这些结果对顾客目标的实现能力(最高层)形成期望。从分级表的顶部向下看,顾客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来确定使用情景下各类结果的重要性。与此类似,重要的结果又引导顾客认定属性和属性表现的重要性。顾客使用同样的期望属性、结果和目标来评价产品,形成获得价值(Received Value)。使用情景在顾客的评价和期望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使用情景发生变化。产品属性、结果和目标都会发生变化。例如,顾客对互联网服务的使用在工作中和在家中进行娱乐这两种情景下的价值等级是有很大区别的。
(二)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的商业模式改进
顾客价值概念模型是由Zeithaml等人提出的服务质量模型发展起来的。这个模型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根据顾客对期望和感知价值之间的比较对服务质量的定义;二是这两种质量在传递过程中的差距的定义。顾客价值概念模型(如图2)展示了产品从模糊的创意到传递给顾客的发展过程。它不仅包括来自顾客的感知价值的形成,也包括公司对顾客感知的反应。在产品发展的初始阶段,公司可能只有许多企图提供顾客价值的模糊创意,这种价值依赖于公司对顾客需求的感知以及公司的战略、能力和资源,我们把这叫做公司计划价值集合(即公司在产品的概念阶段,根据顾客的特点,企图给顾客提供的一系列价值)。
通过市场研究,公司将尽力去使它的计划价值与未来用户的偏好和欲望相匹配,来创造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公司设计、创造出产品,并把产品介绍到市场上。公司所设计的产品价值在顾客价值模型中叫做设计价值集合。由于在市场和产品发展之间的技术限制和错误的沟通,设计价值是不同于计划价值的,这种差异就导致了设计差距。当产品在出售时,产品代表了顾客的许多种第一层次的价值。顾客对产品表现的期望都基于他们的感知,在顾客价值模型中这种期望叫做期望价值集合。这种价值集合不同于渴望价值集合,因为市场提供的任何产品都不可能准确与顾客的渴望相匹配。因此,顾客不得不选择那些能与他们的期望最相匹配的产品或服务。这种让步的差距越小,公司成功赢得顾客的机会就会越大。感知的差距反映了公司设计的价值与顾客对这种感知价值间的潜在的不匹配性。购买和使用之后,顾客将能得出他们经过实际经历评价出的实际感受的价值。在我们的顾客价值模型中,顾客的这种评估价值叫做实受价值集合,顾客满意的差距反映了期望和实受价值间的差距。
这里我们基于顾客让渡价值分析的体验营销要素的几个方面,就是基于该模型之上的进一步分析。计划价值和渴望价值是从消费者需求的层面来进行阐述的:设计价值和感知期望价值则是通过体验营销策略进行分析,顾客实受价值则是顾客接受一种新的商品或者说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并保持持续购买、重复消费的关键。
五、结论与展望
(一)企业应在提高顾客让渡价值的前提下创新商业模式
让渡价值是吸引和保留消费者的决定性因素,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创新都应当把让渡价值的承诺和履行放在首位。具体措施应该提高让渡价值,降低成本的角度来实施。努力提高品牌社群给社群成员提供的四种价值:财务价值、社交价值、服务价值、形象价值,如提供社群成员更多的折扣优惠,给社群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是社群成员在与其他会员沟通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归属感,提升顾客的品味与地位在提高价值的同时要降低参与品牌社群给社群成员带来的四种成本:财务成本、时间成本、约束成本、精神成本。具体包括会费及其他名目收费的合理化,举办有趣的活动让会员觉得值得投入时间,放宽积分消费的规则给会员更多的消费选择自由,以会员许可的方式来联系会员等。
(二)基于提高顾客让渡价值,运用科学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出现导致产业格局发生激进式演变的实力不在少数,甚至,技术进步成为某些行业发生巨变的主导因素。当某一重大技术出现时,意味着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敏锐的商业者需要时刻关注行业内的任何技术信息,特别是那些能够给顾客带来实际利益,甚至是改变其消费行为方式的前沿技术。现在成功的创新商业模式中,以淘宝网、携程网为例。前者充分利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了B2C网上交易,极大地丰富了顾客的选择空间,满足了不同顾客的不同购买预期:同时更是极大地降低了顾客总成本(TCC)中的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提高了顾客让渡价值。深受顾客欢迎,且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至于携程网的成功,同样是利用了IT技术的先进性,便利了顾客订购机票的过程,并且通过网络极强的整合能力为顾客提供了更多低廉的折扣机票,使得总顾客价值得到提高。因此,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创新出可以极大地便利顾客消费的商业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超越单一商品化,提供个性化商品及服务有利于提高顾客让渡价值,有助于商业模式创新成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某些需要得到了满足之后,更高层次的需要变成为行为的动机,人们渴望着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满足他们更个性化的需要和欲望。由此,新的需求不断出现,这给很多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企业应该从增加顾客让渡价值的角度上去分析顾客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从而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戴尔电脑公司作为全球第一家进行网络直销的公司,它为顾客提供了电脑定制服务,使得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电脑配置组合,甚至于电脑外观漆色都由顾客自己决定,这正迎合了人们对新的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追求。人们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金钱。这正是在总顾客成本不变,甚至是提高的情况下增加了顾客获得的价值。使得戴尔电脑公司一跃成为了全美销售量第二的电脑公司,成为了商业创新的经典案例。
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从选择、运用到调整、再造,直至被新的商业模式所取代的整个循环过程。每一步都是在创新,不断创新是企业保持生命力的唯一途径,没有永恒的商业模式,只有永恒的创新。深入挖掘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要求企业在商业实践中,灵活运用商业模式的思维框架,采取有效的创新路径和策略,有效锁定目标市场,提出卓越的价值主张,创造高效的盈利模式,整合内外部关键资源和能力,逐渐形成一套独特、卓越的价值创造和获取机制,并与外界环境和企业战略实现高度的动态匹配,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浦·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大卫·J.莫里森,劳伦斯·H.艾伯茨,保罗·G.克利福德.发现利润区(第2版)[M].中信出版社,2003:71—86.
[3]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4] 李东、李庆华、王翔.企业能力缺陷:权变分析模型与相应的路径解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52—55.
[5] 李东、王翔、陈良华.企业价值战略——现代公司的绩效解析与成长奥秘[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 (美)约瑟夫·博耶特杰米·博耶特.经典营销思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 SvenC.Voelpel,Marius Leibold,Eden B.Tekie.The wheel of businessmodel reinvention:homto reshape your business model to leapfrog competitors.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J],2004:september.
3.创新视角下的苏南模式 篇三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农业及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1.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人们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因时而变,因各地具
体情况的不同也有差异。对于什么是现代农业,目前国内外尚无定论,综合各种观点我们可以把现代 农业的内涵理解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
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
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
展理念引领农业和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为基
础。以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
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
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途径。“3以保障农产晶
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农村和谐繁荣为目标的农业综合产业体系。
2.土地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土地制度是农业问题的核心。从土地制度的功能角度分析我国土地制度的缺陷,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于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土地制度具有
激励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约束功能、保障功能、利益分配功能。现代农业的建设主要是通过适度集中 土地、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机械装备和设施、采
用现代科技、应用企业化的组织管理,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我国目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的小农经济显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行土地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土地所有权虚置,权利主体不明确。权利划分不明晰。按照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
归集体所有。但现实中,“农村集体”或“农民集体”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没有法律 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而且范围也相当模糊。[2’我国
农村集体有;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村民,但所有权在这三级之间界定不清楚,经常处于 重复和相互纠结的状态。造成了我国土地所有权虚置,权利主体不明确,权利划分不明晰。所产生的 严重问题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和集体管理者处于强势地位,弱化了土地制度的约束功能,造成了宝贵土 地资源被侵占,耕地面积减少。损害了农民利益。
(2)从土地制度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激励效应来
讲,理论与历史经验证明适宜的土地制度对农业经济主体有一定激励作用。制度的激励作用有两个层 面,对主体努力方向的激励和努力供给量的激励。如
果一项土地制度安排使主体付出的努力与他应得的报酬相一致,其努力供给量就大,反之则努力供给 置就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初期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在1984年之后.粮食生产连续 四年停滞不前。制度变迁对生产的激励效应明显减
弱。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土地承包权的频繁调整和土
地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生产者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在资金、技术、劳力等方面的长期投入缺乏稳定的预期。同时,生产者追求承包期内利益最大化往往
以牺牲资源的长期利益为代价.从而导致农业生态
环境的恶化。’而现代农业是高投入、可持续的农
业,现行制度已不能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不能激发劳动者对现代农业投入和建设的积极性。
(3)不同的土地制度,会导致不同的土地资源
配置方式,进而影响农业的其它资源配置造成不同的生产绩效。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阻碍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小型土地经
营模式及细碎、分散的土地分割局面。无法形成规
模经济,难以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装备。
另一方面,农户小规模经营资金积累能力弱.元力
对土地作大量和长期的投资。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条
件难以改善,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力无法提高。这
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背道而驰。此外,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不利于劳动力转移,抑制了土地流
转和有效利用.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发 展。
(4)土地制度对交易费用的影响。根据新制度 经济学的理论,交易是体现在物品之中的人与人的 权利交换,交易的成本就是交易费用。在土地产权 制度缺乏保障的情况下,土地的产权交易很难达成,即使达成,交易的费用也会十分高昂。现行土地制 度,由于农民和村集体、乡政府间的权利界定不清 带来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降低,不利于 农业规模化发展。同时,由于单门独户的小规模经 营,也增加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交易费用,不 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可见,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所有 权不明晰,增加了农业发展的交易费用I土地承包 权不稳定,抑制了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土 地的流转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现 行土地制度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二、土地制度创新
由于土地制度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乃至经济 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土地制度创新始终是我国理 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关于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的观点,目前主要有3种,即土地国有化、土地私 有化、坚持和完善集体所有制。
1.土地国有化
土地国有化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 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节}有利于国家对土地的 统一规划和管理;有利于建立国家与农民之间的等 价交换契约关系,保护农民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 适度规模经营等。但土地国家所有制也有比较明显 的弊端:
4.创新视角下的苏南模式 篇四
曾天
摘 要: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步探索出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被概括为“中国模式”,并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国民经济在微观和宏观上的低效率特征,从而决定了我国发展方式的不以人为本的、不讲可持续发展的非科学发展特征。要转变我国目前的发展方式,首先要摘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才可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中国模式 不经济 科学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源。有人觉得,中国模式应该从体制、经济、政治等综合方面去分析:有人觉得,综合去分析体制、经济、政治问题为时过早了,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抓紧一切时间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有人觉得,中国模式做的已经很成功;有人觉得,中国模式是好是坏无法确定;更有人觉得,应当认真反思如今的中国模式,不是处处说好听的,也不应当将如今的中国模式推广出去。
低效率增长的中国模式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以来,主要体现的中国模式是效率低下的计划经济(公有产权)和效率高的市场经济(私有产权)。无论是农民们包揽耕种、将部分行业垄断化、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还是让大量的工人下岗:无论是医疗、保健、食品部门的市场化、教育事业的产业化还是加入世界的WTO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农产品经济市场、房屋的市场信心化等,都是以市场经济化为基础的(或者说是有效率的)。
换而言之,经济一定是市场化吗?市场到底是经济的或者是有效率的,这些都表明在既定成本的情况下收益性最大、在既定收益条件的情况下成本最小化。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化及其私有化的变革有多少是增长效率呢,我们得到的付出的又是什么?
我国的生产效率不论在美国、欧洲还是发达国家、不论是在日本、韩国、小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其整个经济体系的产入产出效率都是非常低的。
首先,市场的不经济化。根据新的古典主义的说法,市场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经济资源总是聚集在效率很高的地方,实现了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和厂商、供应商最大化利润,实质上市场是经济化的。
在中国模式体制中也表现了市场的不经济化。为什么市场无法将资源信息合理的用到有用的地方吗?例如,将商品用在社会或者个人最需要的地方。
事实证明,在中国这种模式背景下,无法按照有法可依的情况去执行,有人就能办事的情况往往打破了法律规章制度,最后往往都是个人利益大于公众利益,(论文范文 )公众利益却被忽视冷漠。
在这种背景下,加大了对伪劣产品的生产及销售,通过销售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市场就自然而然的将资源配置转移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这只能是对个体经济的影响,但是对集体和社会经济不利。
亚当・斯密曾经说过“他在用他看不见的一只手去尽力的完成并不是他本意来完成的指导。这也并不是因为是非处于自己的本意就是对社会的危害。他在寻求自身的利益的同时,往往促使他在处于真正的本意时候下更能加快社会利益”在中国模式下遇到了特例。
在“囚徒困境”理论也表明了个人的`想法和集体想法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所以说市场不一定就是经济性的,而那只看不见的手不一定管用。
其次计划不经济的因素。通过我国GDP这30年增长值不难看出,政府投资的比重最大,从后期更是如此。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大多数都是建在了公路、桥梁、医疗机构、基础设备及水电水利工程等等,都是拆了修、修了拆的、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层出不穷,而政府公办用房非常的豪华,往往都是面子工程。新制度经济学表明,政府资金运用共有产权导致“公有草地”的“压迫”。
分配不经济的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的不经济表现在资源配置效率地下和表现在投入――产出率低下还通过收入差异太大表现出来。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镇,不同的区域表现的收入差异非常的大(其中城镇收入的差异最为明显,主要还是因为农村经济收入过少体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经济不能持续增长的原因,以至于我们的经济现状处于一个不好的状况――增长的越快、过剩的越快,就需要政府和进出口来提高增长率,但是最终变现为经济越增长,老百姓收入得不到满足,资源配置就会越来越小。
马克思的生产力发展的科学论断就是表明生产关系容纳不了生产力就要阻碍生产力,这一验证在我国被证实。为什么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收入的差异呢?这个可以从从秦晖所总结的中国模式的政治特征――非民主平台得到解释。
例如说,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的差异性。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准有根据GDP的增长而增长的是在1979-1983年和1989年体现的,而其他时期的农民收入水准都是在GDP增长率以下的,这就表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准增长速度要大于农民收入水准。
农业行业的收益很低的,所以如今大部门的农民都去做高收入的工作,在我们社会中就体现出一群很庞大的“队伍”一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以及他们的后代),所以农业就只能依靠那些“三八、六零、六一部队”来完成生产。这就导致了:(1)城镇公共品,例如教育事业、交通运输、安全、医疗卫生机构的严重紧张.这就将国家财政收入都用在了边缘使用效率低下的城镇公共品的供给中;(2)农业生产越来越差,粮食产量非常的紧张(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由曾经的粮食净出口变为净进口,而且进口从开始逐渐呈现上升趋势;(3)然而我们国家的物价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粮食生长的趋势带动下越来越贵;(4)城市住房呈现紧张趋势,经常是供不应求,这就使得房价也在不断的生长。
在我国重出口加工业的体制改革中,都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这些都促使了农业产量的不断减少和价格的不断增长,我国国内的内需却达不到反而对于国外依存度过于太高,城市住房不能得到老百姓的满足,好多的人住不上房子、再加上国际油价的不断增长使得国内油价不断上涨,最终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膨胀:第一,国家为了增长,其投资不断的出入赤字状态,出口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使得货币不断的增发;其二,国内的食品、粮油、煤气、水灯基础设施价格不断的提升使得物价水平逐步的提升。
我国的收入分配差异为什么还会这么的大、农民的利益为什么还可以被牺牲掉呢、重点发展城市的发展战略为什么还要实施昵、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还会出现呢、城市人民的疾病问题为什么还得不到保障呢、通货膨胀为什么还会出现呢、社会的两极分化为什么还会出现呢,都可以说明一点,中国模式存在的政治性特征(非民主平台)。
中国模式在逻辑上的冲突以及转变发展方式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的福利让老百姓得到满足,最后在中国模式的政治特征,国家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偏离的初始的目的,就演变成了随着GDP的增长而提高的了。近几年,中国共产党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正确理念也是为了纠正其偏离的理念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否定中国模式,要想对模式进行转变,就学要将中国模式的政治特性进行转变。马克思说过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我想说,我们的短期目标就是,上层建筑对经济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什么样的政治体系就带动着什么样的发展形势和经济效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什么样的政治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效应,什么样的政治效应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社会的需要、解决人民的看病难问题,等等才能将社会与经济统一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昵?明显的是,如果人人都是权利在上、官官相护、私事重、金钱至上、不尊重法律,这些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然而历史证明的是,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也是不太容易的,什么样的社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昵?这就要求民众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科学理念为指导的思想再加上前辈的的经验教训我基础去开创它。
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更好的有机结合的关键,是将我国的基本经济体制坚持到底,不断的完善开拓。目前社会上对着意识呈现出来的还是模糊的不清楚的。例如,不能将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国有经济和社会主义中的国有经济相提并论。认为提供公共物品的就是国有企业中最基本的职能表现,将私有企业不想从事的经营部门,来补充市场和私人企业的需要等等。
以我国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相结合产生了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体制,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受到人们从经济制度认识上的不足,定义的混乱,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也发现了,十多年以前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这一理论到现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阶段如何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做的更好,做的更完善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比如,如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公有制和马克思提出的国有经济的关联性是什么?有哪些是公有制的经济优势?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的差异性是什么?其国有经济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主导作用如何去界定它?国有经济的功能性和地位如何来确定?如何分配国有经济中的进退原则?我们国有经济的主导性能否等同于“垄断经济”呢?如何解决国有企业中不合理的垄断呢?如何有效的将征收资源税,推进资源税改革,用在自然被垄断的国有企业中,合理的运用租金?合理的运用生产关系,将国有企业做好做大,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进步。国外的企业能等同于中国企业吗?以上的问题都是在不断完善我们经济体制中所决定探讨的问题。
加强我们经济体制的改革,就需要我们积极的发挥市场经济体系,加强对民众需要的建设、加强对社会科学的进步,加强自我创新的精神,加强社会的公平度等等。归根到底,只有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体制有机的结合才能产生中国独特的经济体系,否则,中国独特的经济体系,将失去自我,失去了方向。中国独特的经济模式是在不断的创新,富有灵魂,富有朝气,与时俱进的产物。所以,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来发现问题,解决现有社会中各个矛盾体,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有模式,赋予它新的朝气,有机结合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体制,将我国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刘明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的解释【J】.改革与战略,(5)
【2】王宏彬,刘明国.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秘密”【5】当代经济,(3上)
【3】【7】【8】【9】刘明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以谈判势力为重心的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4】秦晖.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模式”的崛起EB/OL].网易网,2010-09-30
【5】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21世纪中国工业的发展方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5.创新视角下的苏南模式 篇五
一心理契约视角下的学校和被资助对象
“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学中的概念,它反映员工和组织之间在雇佣关系中彼此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的、内隐的心理约定,蕴含着双方彼此之间对于相互责任和义务的期望和认知。”[1]如果说资助育人是一种新型教育本体论的基础,并从某种特定的理论框架内找到自身的单纯的经验的话,那么心理契约将是一个动态的抽象环境中的精神概念。将这一理论融入到高校资助育人层面,我们可以说,心理契约融合了学校和学生实体之间的特殊反映活动。
1资助育人特定的内涵
对当下的高校和实体特定者来说,资助远远不能解决自身的某些缺憾,这种想法不是任意性的排斥某种事物,而是更加强调学生对自我世界和自身之间的认识程度,目前,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围于物质的直接为总体思路,从精神到经济进行有概念和合理的布置,这样就使得我们学校的某种群体的社会责任赋予个体之间的生存处境的考验,这就要求学校为贫困学生成长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搭建全方位实践平台,最终实现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2学生资助心理意志的规范
对学生的资助是强调那些符合人的生存需要和被我们日常行为描绘的某种特定的处于核心位置的心理价值诉求,这种有限性的诉求是构成学生期望心理的体现方式,学生对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体系中涉及到传统时代情感的哲学赋予是一个不断辩证和变化发展的逻辑延续,这将有助于从实践教育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学生的物质传统概念不同于情感诉求的多元心理,这些心理需要是和学生在受资助时期的特定生存境遇分不开的。学校从群体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束缚来找到与之相关的五个维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性;自强自立意识;努力拼搏意识;诚实守信意识;感恩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这五种之间所产生的差异性来找到适合学生成长中的有用观念的物质和精神经验所托,它更加突破了传统条件下的理论框架体系。
二资助育人中引入“心理契约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人文关怀环境下,摆脱一切抽象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认同价值,来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能够使学校和贫困学生全面清楚地了解并较好履行彼此的义务,这样的心理期望双方能更好地实现。心理契约是对学生期望的积极引导,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础。因此,激励学生在接受资助之后努力拼搏、不忘感恩、不忘责任的主要因素就是学校能够有效地满足被资助学生的期望和需求,这样从另外一个方面诠释了增进社会自身的认同度,符合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心理契约能丰富被资助学生的精神体验
它强调主体和客体的情感双向互动,通过对学校资助责任的兑现可以衡量贫困生自身的行为,这种衡量是架构在对传统和现代知识体系的认同价值上和群体新构的某种行为的合理性上。在忠实于学校、教师与被资助学生之间的关系上,不同的客体所依赖的是对于现实和未来的主体的人文关照,在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建立比单纯的经济资助管理及教育更深层的情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契约能有效激发和挖掘被资助学生的内在能力
建立心理契约,对于提高被资助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努力拼搏意识、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心理契约,被资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在潜移默化中,被资助学生逐步将学校对于自己的期望和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比较,找到自己的差距,并且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不断与学校的期望值接近。
6.创新视角下的苏南模式 篇六
一、常州物流集聚区发展现状
(一) 物流的社会总量持续平稳增长。2013年, 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5849.8亿元, 同比增长13.1%。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2191.3亿元, 同比增长13.6%, 占社会物流总额的76.9%;进口物流总额543.6亿元, 同比下降7.2%, 占社会物流总额的3.4%;农产品物流总额66.9亿元, 同比增长12.8%, 占社会物流总额的0.42%。全市物流业增加值为310.8亿元, 同比增长11.7%;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15.8%。
(二) 综合交通体系设施持续完善。公路网密度全省领先, 2013年底常州公路网密度202公里/百平方公里, 位列全省第二;二级以上公路占比接近30%, 位列全省第三。“三纵四横一环线”的高速公路网络覆盖所有10万人口城镇, 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干线公路通达率100%, 东大门交通基础设施环境焕然一新, 常金一体化步伐加快, 农村公路通达程度和技术等级不断提高。
(三) 物流集聚区建设全面推进, 集聚效应初显成效。常州围绕主要交通枢纽和产业集聚区, 依靠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 积极引导物流企业适度向城东、城南、城西、临港四大物流板块集聚发展, 建成了常州亚邦物流基地、常州奔牛港物流中心、常州综合物流园区等一批功能较为完善的综合物流园区以及医药、汽车、农产品等专业物流园区, 形成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物流园区的积极引导作用逐步显现, 特别是在物流企业退城入园的引导、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城市交通拥堵的缓解等方面, 物流业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逐步改善。
二、常州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物流园区用地存在障碍。由于常州用地指标的限制, 很多的园区没有办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 从而增加了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真正的物流服务商不是遭遇“没有用地指标”就是要付出“商业用地”的惨痛代价, 因而只能“蜷缩”在城乡各地。
(二) 物流主体供应数量的主体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截至2014年6月, 在常州市已登记在册的物流企业达三千余家, 而实际从事物流业务的超过了两万家, 平均运输车辆为1.87辆。物流企业在市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上异常分散。自备运营成为了不少大规模工商公司的主要运作形式, 而常州市内全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形式的占到23.6%, 工商企业又不愿意外包给一些“小、散、弱”的物流企业, 这就导致不良循环的出现, 形成了常州物流企业的发展瓶颈。
(三) 物流基础设施一体化运作水平比较低。常州物流的基础设施线路发展快, 节点的建设比较落后。常州市的公路、铁路、水路、空运和管道的建设纵横交错, 四通八达, 但是相应的节点建设相对滞后, 譬如:水港、物流园、物流中心、大型的仓储设施等, 特别是仓库仍为普通的平方库、楼房库及开放式堆场等。这些就导致了物流的效率低, 成本高。
(四) 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低。物流的信息系统是开展物流服务和物流效率的重要保证。目前常州市各层次的物流信息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对信息化不够重视的现象仍存在于很多企业中, 在自建的网站和第三方网站上发布的信息比较少, 更新不及时。尽管亚邦物流和常州武进保税物流园内基本上实现了本物流园之间的信息共享, 但各个物流园间还未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所以常州的信息平台和技术还有市场覆盖等方面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五) 缺少专业型的物流人才。在未来几年, 市场对专业素养较高的物流人才需求不断攀升。现如今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具体的物流人才可分为规划咨询物流、物流工程技术、外向型国际物流等, 所以常州市物流专业型的人才缺少也大大影响全市物流业的发展。
(六) 物流管理体制的分散。现在的物流管理体制分散, 对物流园的管理就出现了多头管理的局面。与此同时物流业又是复合型产业, 所涉及的行业和部门众多。在常州物流产业的发展当中, 体制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这就难以和社会发展规划还有各地的经济形成合力。
三、常州物流产业集聚区的优化对策
(一) 合理利用资源, 控制用地的规模。对物流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并结合物流的现状与实际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最终确定物流项目用地的规模大小。结合各物流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因素, 选择合适的用地方式。与此同时, 加大把关力度控制物流带住宅地产的开发模式。
(二) 健全常州市物流市场的监管制度, 保障物流系统的良性发展。要想常州物流市场能够发展更好就需要明确物流市场的主管, 建立市场的协调机制, 加快建立物流市场的准入制度。要对区域、市域和业务等领域都应要求其具备反应能力快、功能集成化、作业规范化和组织网络化等特点。
(三) 明确常州物流定位, 构建升级路径。要通过调研或其他方式明确常州市物流产业的真实需求。结合江苏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真实情况, 明确常州市的定位和今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方向。
(四) 鼓励主辅分离, 发展第三方物流。着重打造“生产物流外包”, 大量培养第三方物流企业, 重视第二方物流的现代化发展。根据调查发现, 工业制造业物流在社会物流总额中所占比重超过80%, 但是在产品销售物流企业的承担仅仅只有16%, 而据经验表明, 独立的第三方企业占全社会的物流比例只有达50%以上才能真正形成。常州目前第三方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 故国际著名的物流企业应被积极引进, 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五) 增强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 完善物流网络与节点。要继续加快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公路网建设, 进一步完善铁路枢纽, 提高物流企业的运营能力。以物流园区为节点、配送中心为重点、仓储网点的基础建设、扩建和整合各节点和空间网的形成相配套。加强对物流业的监管和整治, 使之更为安全。
(六) 加快技术的进步, 提高物流信息平台的含金量。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本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 所以应建立健全物流公用信息平台。还需要建设各专业物流的信息系统, 着重建立电子数据的交换, 建立航空港、水运港口、铁路主枢纽的公共信息平台, 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和健全让智能化、信息化来带动常州市的转型与升级。
(七) 加强对现代化物流人才的培养, 构建立体化人才储备库。发展物流产业, 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和储备的形式很多:一是加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预测, 制定科学的目标和规划;二是要利用常州市相关高校资源, 加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三是积极引进既熟悉国际规则, 又熟悉现代化管理的高层次物流型人才, 发挥引导作用。
摘要:面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带来的机遇, 优化常州物流产业集聚区, 是常州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常州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入手, 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 为常州物流产业集聚区优化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物流,集聚区,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州市统计局.2014年常州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创新视角下的苏南模式】推荐阅读:
美学视角下的商标翻译07-18
经营视角下的财务管理09-08
功能视角下的商标词英汉翻译09-09
保健品礼品团购营销模式-营销新视角07-19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研究07-14
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06-18
3A_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10-23
视角独特新闻09-07
哲学视角看人生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