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024-10-26

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共11篇)

1.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篇一

南极中心小学“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健康快乐的心态,加强师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师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广泛深入的开展。

二、活动主题:“阳光成长”

三、活动时间:2018年10月31日

四、活动目的:

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培养积极心理,促进心智成熟。

五、活动内容: 1.主题班会

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在学生中开展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并珍惜人间的真爱,在关爱他人的同时学会爱自己。多推荐学生阅读有关阳光心态、感恩他人、和谐相处、感悟幸福,分享快乐的小故事、小案例,参与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小游戏。

2.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邀请宁国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心理咨询教师邱先文,来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积极鼓励学生撰写活动感想。

3.学生感想收集

收集学生撰写的活动感想,强化心理健康课的效果。

六、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效果显著,宣传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意识,营造校园的心理教育氛围,养成了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了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活动在校园网,教体局网站都有详细报道,图文并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18.10.31

2.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篇二

1. 快乐大课间。课间操是当前校园内看展最为普及的体育活动形式, 各级校园在课间操组织与内容安排上相对科学合理。特色阳光体育活动背景下的课间操, 可选择设置的内容较多, 除了传统的广播体操、跑操等内容, 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师结合学生兴趣特点, 安排了大量具有时代特征与当地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内容, 如搏击操、健美操、体育舞蹈等活动。另外, 除了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 在快乐大课间当中, 教师可适当给予学生自主空间, 让学生自由安排活动时间, 进行足球、篮球、踢毽子等体育游戏, 让学生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沐浴在阳光下,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乐观心态, 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2. 特色体育竞赛。体育竞赛对于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综合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参加体育竞赛的过程中, 对于胜利的渴求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 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之中, 竞赛过程中出现了成功或者挫折同样是对学生心理的历练。学校要结合自身体育设施条件, 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育运动能力, 科学合理安排竞赛活动, 如进行班级篮球赛、班级接力跑、校园舞蹈大赛等内容。在活动中注意学生安全的保护, 打消学生和家长对于参加竞技活动的安全担忧, 在校园内培养“学生乐于参与, 家长乐于支持”的良好体育活动氛围, 全面激发学生的竞技意识, 让学生在特色体育竞赛中锻炼身体, 提高身体素质。

3. 协同合作趣味运动会。在以往的校园活动中, 运动会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而在项目安排上往往都是短跑长跑、跳高跳远等竞技体育项目。这些运动会在形式上相对陈旧, 学生在运动会期间不能获得新鲜感, 体育活动兴趣大打折扣。因此, 在特色阳光体育活动背景下的运动会, 可设置更多的趣味性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竞技活动的乐趣, 促进竞技体育与娱乐体育在校园内的推广与发展。

4. 开展体育文化周。体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 在校园内宣扬体育文化,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体育活动态度, 树立“人人要运动, 人人爱运动”的思想, 对于帮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因此, 在校园内开展特色阳光体育活动中, 学习可设置体育文化周这一环节, 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发展与体育文化, 让学生在体育文化氛围内发现自身的运动兴趣点, 让学生乐于通过锻炼提高自身体育技能, 同时理解认知当代体育精神, 意识到体育活动对于自身生活学习的积极作用, 体育文化周促进其他特色阳光体育活动的进行。

二、提高校园特色阳光体育活动水平的策略与方法

1. 丰富体育活动形式。丰富体育活动形式是提升特色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方法, 对于既定的体育活动安排学校可按学年、按月在不同阶段选取不同的内容, 改变以往相对刻板的体育活动形式, 使学生始终保持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 参与情绪高涨。除各级学校普遍开展进行的活动形式, 学校还可以确定本校特色项目, 围绕特色中心更深层次的拓展体育活动的广度与深度, 如设立足球为特色的学校, 除安排足球技能学习、足球比赛等内容, 可积极拓展训练指导、足球裁判知识学习等内容, 丰富体育活动内核, 使学生在参加特色阳光体育活动过程中更有收获。

2. 增加器材场地建设投入。一方面, 学校应深入发掘自身资源, 分析研究现有体育器材与场地的利用价值, 在特色阳光体育活动内容设置时, 尽量发挥本校体育资源, 让原有体育设施为新的体育活动贡献力量。另一方面, 学校与地区教育管理部门, 应提高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在校园体育建设中给予资金支持, 选择更适宜当今时代特征的体育器材, 保证学生在特色体育活动中紧跟时代步伐, 让特色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学生内心, 满足学生兴趣与爱好需求, 保证体育活动的持续开展进行。

3. 充分发掘师生资源。作为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人士, 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特色阳光体育活动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而学生作直接参与者, 其参与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影响着特色阳光体育活动的进行。加大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指导, 重视和完善师生互动和技术指导体系, 为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完整的人格,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 提高体育活动宣传力度。学校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宣传工作, 对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的报栏、广播、运动会、课外活动等宣传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益处, 对学生了解和认识大课间体育活动有积极的意义, 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好兴趣, 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还可以通过开设健身、健康卫生知识、运动项目等方面的宣讲知识, 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强身健体。

三、结语

总之, 体育活动承载着塑造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建设的双重责任, 学生在体育活动之中能够获得必要的体育锻炼技能,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阳光体育与大课间活动, 要让全体师生牢固树立现代健康理念, 加强全民健身意识和终身锻炼的意识, 大力促进学校体育工作, 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邹美琴.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特色课间操的创编与实证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 2013.

[2]徐燕玲, 杨战.小学开展“特色阳光体育”的途径研究[J].青少年体育, 2012, (02) :10-11.

[3]朱雪山.让阳光体育充满校园让特色体育彰显魅力[J].运动, 2014, (21) :51.

3.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篇三

一、抖空竹与游戏相结合

目前在各个中小学校中,大课间活动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众多的活动都是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为主题,通过学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以“落实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为切入点。开展“抖空竹活动”的学校,建议不要局限于单纯的抖空竹或抖出花样,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空竹与游戏相结合,比如跳大绳抖空竹、跳小绳抖空竹、跳竹竿抖空竹、捞月接龙等形式。师生共同参与,人人感受游戏与空竹相结合的乐趣,从而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抖空竹与艺术教育相结合

抖空竹的艺术性也是很强的。把抖空竹与音乐、舞蹈、体育健美操相融合,完全能够使得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最终呈现成一场动人、优美且充满技术含量的文艺表演。笔者在一所区属小学了解到,在“丰田—NBA关怀行动”捐赠仪式上,在各级领导、嘉宾和NBA球星面前该校空竹社团进行的抖空竹表演,让外国友人叹为观止,博得全场喝彩。

抖空竹活动还可以由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延伸拓展到社会的全民健身活动中,现在的公园、广场、健身馆也会不时看到三五成群的成人或孩子在抖空竹,他们熟练地技巧,翻飞的空竹那优美的身姿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拍手称奇。由此可见,抖空竹正逐步地从校园里的阳光体育项目演绎到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抖空竹这种传统的体育项目正在社会范围内不断的推广普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抖空竹活动的了解和参与,真正实现了空竹这种久远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也越来越多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抖空竹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空竹这一传统项目从远古走来,有他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在一所小学,笔者看到了完整的有关空竹发展历史的校园文化,从空竹的起源,空竹的盛行时期,空竹的传承以及现代的集健身、表演、娱乐与一体的空竹运动,展示了空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姿的技巧。空竹俨然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体育特色。

常言道:开展的是活动,提高的是素质,铸就的是品牌。经过长时间甚至多年的训练,一定会达到孩子们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抖空竹、健体魄,培养健康高雅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笔者还了解到的一所学校,把抖空竹定性为学校的阳光体育特色项目,至今已经坚持了11年。这所学校的全校师生人人会抖空竹、人人爱抖空竹,校园气象和师生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这所学校的校长兴奋地对笔者说:学校将在今后的抖空竹特色教学中,进一步传承创新这项中华民族传统技艺。老师们也高兴地说,抖空竹经过反复锻炼,能增强大脑活力、提高灵敏性,同时对保护视力、促进智力发展都有好处。不少学生感激地说:“抖空竹这项活动很‘阳光,自从接触到这项活动后,上课不分神、知识点记得牢、解题思路开阔,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这项活动真是太好了!太受益了!

4.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篇四

为切实开展好“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校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对接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了2018年“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是紧扣主题,突出重点。学校要围绕“阳光成长”这一主题,结合深化创建文明校园工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重点关注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毕业班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育引导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校园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刊校报等传统宣传渠道,发挥校园网、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传播优势,加强心理健康知

5.阳光成长家庭健康活动总结 篇五

一、活动依据

1、《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全国《少先队辅导员纲要》要求:“雏鹰争章”活动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成为衡量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要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把校内和校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载体。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启动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指出:“要把工程的实施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注意发挥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力量和优势,学校要主动与社区、家庭联系。发挥社区、家庭参与的积极性,利用社区、家庭的资源,使工程的实施更有成效。”

二、活动目标

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贯彻全国少代会精神为背景,以少先队“雏鹰争章”进家庭为主要载体,构建“团教统筹、社区监管、家庭运作、亲子参与、多元评价、家校联动”的校外雏鹰争章活动新格局。具体目标为:

1、通过“体艺2+1项目”(即进步章、特长章)进家庭,100%的少先队员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健身意识、运动习惯和审美能力得以培养;

2、通过“孝敬章”、“和谐章”进家庭,进楼院,创设有利于激励家庭、邻里人人“孝父母、敬长辈、睦邻里、乐互助”文化盛行的新型家园;

3、通过“雏鹰争章”进家庭,促进社区少工委建立,加强社区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社区少先队阵地建设,健全社区少先队组织,活跃少先队活动;

4、建立“雏鹰争章”与课外文体活动整合的活动评价模式。构建少先队“雏鹰争章”进家庭工作的动力、运行、控制和保障等方面的机制和制度。

三、争章内容

“阳光家庭共争章”以《纲要》、省《争章活动手册》、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和“智能五项评价”章目为依据,以“争章养德、争章拓智、争章促和”为主题,设“总章”三枚:即孝敬章、进步章、和谐章。

(一)“阳光家庭”子女争章

1、“孝敬章”下设孝敬父母章、生活自理章(高段为服务社区章)。孝敬父母章下设放心章,贴心章;生活自理章下设自理章,理财章;服务社区章下设爱心章,手拉手章。争章口号是:“争章养德”;争章目标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学生学会生存、承担责任等;拓展内容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2、“进步章”下设“学习进步章”、“体艺特长章”。学习进步章下设语、数、科学、英语进步章;体艺特长章下设音、体、美三类进步章。争章口号是:“争章拓智”;争章目标是:实现东阳“三句话”教育培养目标:即“学科成绩要达标、智能五项勤拓展、学生人人有特长”;学习进步章拓展内容是: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体艺特长章拓展内容是: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和音乐智能。

3、“和谐章”下设“家庭和谐章”、“邻里和睦章”。家庭和谐章下设家务章,亲情章;邻里生睦章下设礼仪章,服务章。各章级下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设若干星级。争章口号是:“争章促和”;争章目标是:智能和谐,身心健康;拓展内容是:人际交往智能和内省智能。

各章级下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设若干星级,共同构建成三级争章机制。三级子章项目,供学生选择。争章实行“二进一”制,即两枚下级章换取一枚上级章,“总章”三枚为少先队员必争章。

(二)“阳光家庭”家长争章

1、“孝敬章”争章内容为:在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方面,父母要作子女的表率,提升家庭文明道德程度。

2、“进步章”下设读书章锻练章,争章内容为:父母每年读一本好书或利用工余时间陪同子女参与一项体育或艺术类项目的平时锻练活动,提升家庭成员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6.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篇六

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关部署,切实提升当代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身体健康水平,以此促进学校校风、学风更加健康地发展,我们望台小学快速行动,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

为落实“阳光体育与健康快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我校制定具体措施。同时把推动全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列入了议事日程,安排本校体育老师直接责任,根据学校特点,分类实施,形成合力,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我校校长张瑞在落实“阳光体育与健康快乐同行冬季长跑”启动仪式上强调青少年健康是国富民强之本,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是国家昌盛、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他号召在校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聪明的才智和健康的体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形式。它是校园文化、校风校纪的集中反映,是我校体育工作的集中体现。同时,形式多样的活动还是健体、炼志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和学生发展的主动性。通过“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使大家认识到此项活动不仅保证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缓解了学生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活动还能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具有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民族进取心和分发向上精神。全体教师都切实感到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全员参与、各部门密切配合。

我校利用宣传栏、校园网、校报宣传等阵地,在校园内悬挂宣传标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地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我运动 我健康我快乐”“每天锻炼20分钟,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同时各学校在课间和课余时间播放《广播体操》、《阳光体育之歌》,使阳光体育运动人人皆知、提高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阳光体育运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精心谋划、狠抓落实

根据文件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出本校活动的具体方案,并认真组织、策划、实施,做到师资、时间、器材设备三落实,师生共同参与。

(1)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学校的领导对阳光体育活动进行宣传和动员。(2)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体质健康达准》测试相结合,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并把测试报告书作为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的重要内容。同时将其列入学生档案,并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3)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相结合,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保证每天每个学生有锻炼时间。

(4)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广泛组织班级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和各种主题鲜明的体育活动来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5)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由于我校师生众多,运动场地有限,我们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真正把阳光体育活动与我校实际相结合,体现快乐体育、健康生活的体育理念,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好评和欢迎,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6)坚持不懈的开展冬季长跑活动,高年级600米、低年级400米。

(7)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确保“每天锻炼20分钟”得到落实。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目前,学校已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并认真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8)开足开好体育课程。我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不打折扣,并力争把更多更有趣的运动项目引进课堂,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技能和好习惯。

四、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现在,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已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阳光体育活动使我校95%以上的学生完成体育达标。它将为学校提供素质发展的条件与时空的同时,也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不断发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和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使他们形成了互相激励,自学奋进的良好习惯,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正在潜移默化的形成。

其次,阳光体育活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学生自身素质与精神状态的改善大有益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提供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我校开展了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学生乐于参加,参加学生500多人,使“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学生能够真正行动起来,真正坚持每天锻炼,从而健康生活一辈子!

7.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篇七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 当学生出现了某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时, 大多数教师都会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其实,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如果能够适当地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教育”, 或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总是想方设法寻找一种“艺术”的心理暗示方式和方法, 希望这种暗示能给予学生力量和希望。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我主要归纳如下———

一、言语式的心理暗示

作为教师, 想让学生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 就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支持, 用良性的言语来引导学生、用乐观向上的言语来鼓励学生, 做他们稚嫩身躯后面的大山。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孩子在某方面存在缺点, 不够优秀, 那作为教师或者家长就不能经常唠叨数落, 更不能当着全班或者其他人的面批评, 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相反还间接给予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 让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认同, 潜意识中认为“我永远学不好”。可见一些消极的言语会不知不觉地让人产生消极的心态, 特别是当学生在生活、学习不顺利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给予他们鼓励的言语来暗示他, 其实他并不差, 只是还不够努力。

1. 扩大优点法。积极的心理暗示言语对小学生来说, 是树立信心有效的方法。人之所以会有自卑感, 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看不到, 只能说你没有发现。教师要做的是, 不但要发现学生的一些优点, 还得设法去扩大它。即使是微小的优点, 也要经常提醒, 久而久之, 自然会把缺点驱逐到一边去, 而使优点在心中逐渐扩大起来。著名教育家周宏有一句名言:“优点不说不得了, 缺点少说逐渐少。”我们应正确地面对孩子的优点与缺点, 甚至在必要时放大孩子的优点, 缩小孩子的缺点。

2. 赞美他人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学会多赞美, 赞美学生比批评学生的效果来得好。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赞美, 处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尤其需要。所以, 老师要学会赞美学生。

我们班有一位叫陈昊岚的学生, 特别调皮捣蛋, 作业还总是不按时完成, 但从我日常的观察中发现他很乐于助人, 不管打扫卫生方面还是同学生病不舒服的时候, 他都会主动帮忙。当我发现他的这些优点时, 就特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夸赞他, 同时指出他的不足之处, 希望他在学习方面的表现也能一样出色, 特别是作业方面, 如果能按时完成就更优秀了。后来, 在我经常的夸赞之下, 他改掉了好多坏毛病, 慢慢地他也跨入了班级优秀学生的行列。所以教师如果抓住某些特长去赞美学生, 学生就会有满足感, 会全面地审视自己, 会意识到自己也有所不足, 同时, 也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产生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

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 就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作为教师, 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绽放自信的笑容。

二、行为式的心理暗示

运用行为式的心理暗示能够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因为行为是最直观形象的, 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 而且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又很强, 所以利用行为式的心理暗示孩子, 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1. 教师的影响力。

作为一名教师, 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自己的行为是对学生最有力的心理暗示。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我一直认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当我们发现学生存在某些问题, 教师就要努力通过行动做出表率, 暗示学生纠正。如有些老师会抱怨学生上学迟到、作业没有按时完成、乱扔垃圾等一些问题, 我觉得老师本身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做到按时上下课, 及时给学生批改作业, 看到班级或者操场上有垃圾主动捡起来。当学生发现老师在各个方面都能严于律己, 学生就会慢慢地遵守学校的校规。所以在平常的教育中, 教师要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 做好学生的表率。

2. 学生的榜样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 我们“不应当忘记同学互相感化的影响, 最好还要运用同学去感化同学, 运用朋友去感化朋友”。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 利用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秀表现作为榜样, 暗示其他同学学习模仿。由于小学生之间的年龄、知识、经验接近, 又每天玩在一起, 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小, 这种暗示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同时又会对作为榜样的那位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他明白自己是大家的榜样, 促使他更加自觉地带好头, 并且要继续保持下去。

三、书面式的心理暗示

书面鼓励十分重要, 积极的书面语言的心理暗示, 能帮助一些问题学生, 让他们重新来认识自己, 认识周围的环境。教师的积极的书面暗示, 能让学生从自卑或困惑中解脱出来, 感受到大家对他的爱。

班里有位学生叫潘×, 他的爸爸没有正当工作, 整天玩牌赌博, 可能这个原因, 妈妈也离家出走, 留下潘×一个人在爸爸身边, 于是这个孩子就理所当然的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过日子, 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管教基本上是不管不问。潘×在家就完全属于“放养型”, 不健全的家庭使孩子存在学习不努力、经常撒谎等诸多问题。一直以来他都被视作是问题学生, 大家也议论他, 说他每天回家作业不认真完成, 每天被老师叫去批评。他也每天承认明天一定改正, 可是明天还是老样子, 如此反复的恶性循环。当然也有些老师会同情他, 对于他的行为问题都比较宽容, 但是这个孩子并不受教, 仍然常常违规、撒谎。于是我尝试用文字跟他交流, 每次数学作业批改时, 总是要给他写上几行评语;如果作业错的比较多, 我会写上鼓励性的文字, 暗示他犯错难免, 要找出自己为什么错, 错在哪里;如果有进步, 我会写上让他继续保持、更加努力的暗示性文字。我还会在周记上跟他交流, 暗示他人生不会一帆风顺, 自己遇到的一切苦难都是自己成长的宝贵财富。如果他心中有不快、有委屈, 或遇到困难、挫折时, 可以主动来找我, 我会真诚地倾听他的心声, 尽量地去帮助、理解他。经过一段时间的书面教育帮助和心理辅导, 渐渐地, 他愿意在周记上表达他自己的真实情感, 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 课堂作业、回家作业也按时完成;上课大部分时间能认真听讲, 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面对潘×的改变, 我觉得我这种书面语的关爱运用得当比直接去找他谈话更有效果。

四、眼神式的心理暗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有的时候, 一个眼神胜过千言万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有很多种, 其中眼神交流的心理暗示效果很不错。通过观察别人的眼睛, 我们能察觉出他的喜怒哀乐。教师要学会读懂学生通过眼睛反应出来的内心感受, 因为作为孩子的他们最不会掩饰自己的感情, 当然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学生沟通, 通过眼神和学生交流。如课堂上有人讲话, 老师只要用眼睛盯着那位同学, 学生一旦发现老师正看着自己, 马上会停止讲话, 认真地听老师上课。因为通过老师的眼神, 学生知道老师在提醒他不要讲话, 专心听讲。教师用眼神交流的心理暗示效果很不错, 学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真正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8.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 篇八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具有针对性、自主性、活动性、预防性、发展性、教育性等特点。本文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做些探讨。

一项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发展性、系统性、活动性、针对性、激励性等原则要求的活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确立活动目标

确立活动的目标就是确立活动所要达成的最后结果。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发展性目标或调适性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时代特点以及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等,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关理论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关理论主要有团体动力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学科中有关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购买这些方面的书籍或订阅相关的专业刊物进行学习,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制定明确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标

为了使活动目标便于实施和检验,在设计活动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做法是:

(1)以心理健康教育大纲为依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没有全国统一、具有权威性的教育教学大纲,各级各地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分别制订了相应的指导性文件。目前,教育部正在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制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很快就将与广大教育工作者见面。这份文件正式出台后,各校可以此为依据,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大纲中应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阶段分目标、各年级的分目标及相应内容,以便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等,队整体上把握某一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

(2)活动前进行专项的心理调查

为了使活动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在设计活动前可进行专项的学生心理测验或调查,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如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六年级某班开展的一次“如何给人保留面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事前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学生应激事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了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①在活动中让学生懂得,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②通过讨论、评议,引导学生学习自我评价,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提高自我教育的水平。

(3)结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

在设计一项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教师可结合平时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家校联系中、个别心理咨询中.心理信箱来信中所反映出的,学生普遍关心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活动目标。

此外,教师还可参考有关书刊中相应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确立具体的活动目标。

二、确定活动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必须以一系列活动内容为载体来实现。活动内容是指活动项目的集合,而活动项目表现为具体的活动单元。因此,活动项目确定得是否适当,活动单元设计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活动目标的实现。为了使活动项目和活动单元的选择与区分更加合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可根据每个年级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的关键期,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重点:也可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在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多方面的实践探索;还可借鉴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一些成功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进行活动单元的设计

单元设计是指,如何针对某一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制定实施的计划。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内容。

1确定活动名称

活动名称体现活动的主题,具体地标志着活动的特定内容:在确定活动名称时应注意:

(1)中性表述 活动名称最好不要有太浓的政治色彩、过强的专业性或明显的结论性。

(2)紧扣主题 活动名称要与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密切联系,并且应明确地反映它们。

(3)新颖别致 一个新颖别致的活动名称本身,就可以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题目作为活动的名称。

2确定活动对象

为了使活动便于实施和提高效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般以全班学生为对象,有时也可以全年级学生或同质小组为活动对象。

3确定活动目标

单元活动目标是指一项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确定活动目标实际上就是选择要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的某一种或某几种心理素质,以及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如针对以“送你一缕阳光”为活动名称的这一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目标:①初步体验人的复杂情感,懂得有些情感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②初步学会控制情绪的—些方法;③尝试一下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情感表达之一——学会称赞,从而使学生获得一次愉悦的体验

在确定活动目标时应努力做到:

(1)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能假、大、空,而要真、小、实:例如,我们不能泛泛地把“健全的人格”、“完善的自我”作为一项单元活动的目标,而应把这些抽象的概念明确具体化为可以观察、评定的和可以训练培养的活动目标。如: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我肯定、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等。

(2)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逐步到来,对公民创新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应尽可能地在活动设计时予以考虑。

(3)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使中小学生产生了心理困惑: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中出现的某些失误,以及各种媒体的信息污染使个别中小学生出现了心理扭曲。这些问题都急需通过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解决。

(4)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

如,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选准自己的发展前途与人生坐标等,这些目标如果放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设计就太难了,最后只能落空。

4设计活动过程,选择实施方法

一般来说,每一活动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起始活动

这个环节一般要有一个“热身运动”,以便创设一种团体活动氛围,引起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激发每个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此外还可安排自我介绍、澄清活动目的等内容。

(2)主题活动

这是整个活动的中心环节,主要是设计各种由学生(或教师)主持、参加,组织的自主式的小组活动,如小品表演、讨论交流、游戏活动、观看录像等。

(3)结束活动

这个环节一般可安排回顾总结、谈收获和感想、布置跟进性的课后活动、祝福和道别等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有:

①小组讨论法 如配对讨论法、脑力激荡法等。

②价值澄清法 如完成句子、项目选择、假设性问题讨论等。

③角色扮演法 如哑剧表演、空椅子表演、角色互陕、改变自我扮演、双重角色扮演、魔术商店店主与顾客的扮演等。

④游戏活动法 如竞赛性游戏、合作性游戏、探索陆游戏、建设性游戏等。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小学中低年级。

⑤讲述故事法 如讲述战争故事、案件故事、创造发明故事、伟人成长故事、富有深刻寓意的东方故事等。

⑥行为改变法 如行为训练法、示范法、奖赏法、心理契约法等。

⑦认知改变法 主要是通过改变非理性的观念改变行为。

上述这些方法,教师可根据活动过程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活动的目标选择使用。

5计划安排活动时间

活动单元设计应对活动的时间做出估计和安排:

(1)对整个活动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估计

一般来说,每一活动以2节课左右为宜。时间太短,学生对问题讨论不够深入,体验不多,练习太少,达不成共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容易走过场。时间太长,活动会偏离主题,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

(2)对活动过程每个具体环节所需的时间做出估计和合理安排

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实施活动时出现赶进度、草草收场等情况的发生。

6准备活动的场所和材料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场所一般在教室进行,如果参加活动的人数较多(1个班级以上),可选择较大的教室或会议室进行。如果是野外拓展训练,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场所。同时,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要准备好。如各种印刷品、道具、影视录音、电脑课件等。

7拟订实施的程序

拟订活动的程序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活动团体的组成。

②学生座位的排列方式。

③活动实施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④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

⑤学生主持人的挑选和训练。

⑥活动过程的调整。

⑦活动过程的评价。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有精心设计好,才能实施得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中小学只有广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9.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篇九

——阳光小学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我们学校和东胜“和之韵”联合成立了“第四小学和之韵家长实训基地”。立足家校共建活动,紧紧围绕家长、学校的需求,通过“家长~学生~教师~情商”四位立体的先进实训模式,将家长教子效能训练、学生心理成长拓展训练、教师高效课堂训练和高效班级管理科学地融为一体,力求全面整合各方教育力量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学生素质教育持续提升,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积极向上、适应良好的高情商学生,进而导正学生智商发展的方向,为本地区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塑造未来的优秀接班人。在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开展了全校家长参与的大型公开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三次。家长小班化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一次。取得了家长门店好评。在教师培训方面,我们进行了针对语数英老师的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培训,参加执业资格报名考试的老师有50多名。我们还要陆续对小学科的老师进行培训,为以后我们的学科渗透打下良好的基础。

2、心理知识讲座。我校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普及

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诚然,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因此,我校就在全校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全校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个别咨询与辅导。在全校性的心理知识讲座的基础上,我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辅导室内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

治部门。在个别咨询与辅导中,心理辅导老师做好相关的记录,耐心的为学生给予指导。特别是期中考试前后,学生面对自己的考试总会有许多的忧虑,心理辅导老师就予以劝慰,疏导,减少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或忧虑,并帮他们认真分析得失。

4、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渗透起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心理教育,在思品课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等,让学生并不是孤立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多方位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5、利用“七色花”广播站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搭建平台。学生把自己的困惑和想法通过信箱和老师交流,比较普遍的问题利用广播站的“星星回音”进行解答,实时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也邀请部分同学到“星语小屋”进行单独交流,利用些特殊的节日加强对学生的爱心教育,比如:学生自己作的“爱心卡”“感恩卡 ”等。让他们懂得家人或别人对你的服务和关心要知道感恩。孩子们对活动的热情很高,也得到了教育家长反映很好。

10.阳光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 篇十

幼儿园健康教育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 与个别交谈相结合。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直以来,“健康第 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 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儿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幼儿的生活是 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 也应把握时机。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 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近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 学习,甚至无 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 康赢得了时间。因此,我认为健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本园孩子的年 龄特点和个别 差异,无论是进行幼儿健康教育还是试图改善幼儿的周围环境、都要依据幼儿身 心发展的特点,否则不仅不能促进健康,而且可能有损健康。

本学期我园在教育活动中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当成首要任务。促 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纲 要》中对幼儿健康发展提出几点:(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 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4)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这也为我园健康教育活动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本学期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 树立明确的知道思 想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纲要》再三强 调 让幼儿主动活动,健康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尊重主体、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 儿健康教育既然将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过程就不应使幼 儿 感到压抑或受到伤害,然而日常生活中与之背道而驰的现象却司空见惯,值得我 们反思。因此我们十分注意在幼儿的整日生活中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 和积 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早建立起 各种良好的健康行为。

第二 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 式与途径幼儿园健康教育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 个别交谈相结合。

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人认为幼儿健康教育就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培养,对于这些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加以注 意和防范。我们尽量多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 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 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我们还重 视幼儿园 课程的潜在影响,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 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我们不仅重视幼儿园物 质环境的创 设,而且应重视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本着幼儿身理和心理的需求,我园于本学 期购置了大量的幼儿可选择的活动器材,以此来引导、鼓励幼儿大 胆、积极地参 与活动,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大方友善的交往能力。

第三 实施适宜的教育方法。给幼儿自由选择、讨论、合作的空间,让幼 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 锻炼意志。本学期我们还严格按照卫生消毒制度作好常规工作,卫生程序 规范化;在加强幼儿体能活动,增强 幼儿的体质的同

时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幼 儿能主动作好值日生工作;加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卫生教育,避免了 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培养了幼儿 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积极配合保健老师 作好各项体检工作;加强消毒工作,杜绝流行病的发生;所以本学期中班组孩子的 身体素质明显得到提高,生 病请假孩子少了,幼儿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也为其他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快乐课? 篇十一

春暖花开时分,笔者有幸到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参加由福建教育出版社举办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研讨会”。通过一天半内容充足的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许多地市的成果之花已经竞相开放。本次研讨会为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与会人员两百多人)的交流创设了平台,让大家在此分享心得、探讨问题。这次交流引发了困扰笔者已久的疑惑,现将困惑及思考进行整理,以期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点。

在高一主题为“应对挫折”的同课异构结束后,有教师认为其中一个活动教学环节氛围比较压抑,建议尽量在结尾处营造快乐氛围,让学生释怀后能够愉快地走出教室。而另一些教师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没有必要每堂课都是快乐的,要因主题而定。这一争论引出了我思考已久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快乐课吗?近几年,许多校内外机构都在提倡快乐课堂、实施幸福课程。细心的教师会发现这些课程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重合之处。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这些课程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分析以上问题,有必要厘清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厘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

长久以来,受早期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咨询主要采取问题或疾病模式的取向,即个体在生活中出现了困扰,心理咨询师针对症状进行辅导或治疗。这一价值取向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够以本校学生出现的各类成长性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设计相应主题的活动课。这一做法无疑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然而,任何措施如果只关注补救、纠正问题,而没有强化正面力量的话,都是不完整的。教师过分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性或个体性问题,将很容易忽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

2012年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明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二为: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纲要》指导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以问题为取向进行预防和干预;也要从发展的积极取向入手,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及挖掘心理潜能方面。显然,以不同流派为理论依据的两类取向均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课程模式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因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不是单一的问题取向或是积极取向,而应该把这两种价值取向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系统地反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性质和特点的课程体系及模式。

第二,学生的快乐成长不等于健康成长,学生的成长需要快乐的体验,同时也需要其他情感体验。

《纲要》指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我认为这段话中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即个体的成长性问题是必然会存在和发生的。目前来看,许多学生、家长,甚至包括一部分教师认为心育课就是做游戏、讲故事,大家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上课。很多人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视同快乐课程、幸福课程,甚至是梦想课程。该现状一方面告诉我们,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大体能够按照《纲要》的理念进行;另一方面又提醒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可能被部分教师曲解了:过于重视快乐的体验而忽视了其他感受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例如,在三年级主题为“‘外号’像颗怪味豆”的活动课中,教师从外号的两面性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同学优点、共促成长,这一教学思路相当不错。在交流中,教师表示担心学生因“负面外号”在课堂上受到二次创伤,因而有意避免让学生讨论“负面外号”,转而引导学生们互相发掘“正面外号”。值得思考的是,学生应该如何面对“负面外号”?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作为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也在不断提高。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约从小学中年级起,儿童开始学会独立地把自己的行为同别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把别人的行为当作评价自己行为的依据,自我意识的独立性逐渐发展起来。然而,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受外部评价的影响依旧很大,家人、教师、同伴的不当评价很可能会影响学生自我评价的恰当性。有学者认为,自我评价恰当与否可能激发或压抑人的积极性。“外号”是外部评价中的重要形式,中低年级学生的“外号”几乎都带有消极性质。如何缓解“外号”外来的负面影响,是当下需要处理的迫切现实。因而,体验和分享“负面外号”带来的内心感受,在课堂中有重要的意义,不能回避。笔者认为,本课可以调整为如下三个环节:让学生从“取外号”和“被取外号”两个角度去体会“负面外号”带来的伤害;再引导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变“负面外号”为成长动力;最后让学生意识到“人各有长”,以“正面外号”为目标进行努力。

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强调“快乐成长”的理念,反而会给学生造成诸如“焦虑、痛苦、压抑等情绪情感是不好的、产生这类情绪是不对的”等不良暗示。事实上,情绪本身无好坏之分,人为定义的消极情绪情感和积极情绪情感都是个体发展和蜕变的必需品。心理健康教育乃至所有校内外教育中所提倡的“快乐”,并非意味着避免、无视甚至消除所有的“不快乐”,而是需要让学生学会关注现在、关注自己当下的体验,挑战悲观信念,强化复原力等。那些消极、不快乐的事件和感受将丰富学生的阅历,关注这些感受、想法,并习得应对方法将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个体的成长不仅需要快乐相伴;也需要痛苦、焦虑、悲伤、抑郁等其他情绪情感体验相随。所以说,学生健康成长的理念所涵盖的范围比快乐成长的理念要广。

第三,学生在课堂中所获得的体验并非只有快乐,而是多元且复杂的。

学生在每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内心体验绝非只有单纯的快乐,而是喜怒哀乐各有滋味。从个体层面而言,课堂活动的任何环节对不同的学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例如,在“异掌同声”的热身活动中,大部分学生认真看、仔细听,能够跟上节拍,玩得很开心。小部分学生由于走神或自身的韵律感较差,节拍没跟上,遭到小组同学的责怪,感到既自责又难过。在课堂过程中,学生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为基础,结合对活动的体验、对故事的感悟、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分享,其心路历程的变化是各不相同的。即便是安全快乐的氛围下,学生在活动中所体验的情感深度和侧重面不同,他们的情绪表现也不一样。

从群体层面来看,由于课堂主题设计不一,学生集体的情感体验也有所差异。教师从不同学段的辅导主题入手,可有所侧重地营造课堂活动氛围。例如,小学阶段可以主要以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愉快地成长,即使是问题辅导也应该以较幽默诙谐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并自觉、主动地解决问题。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他们的情绪体验更加多元、情绪结构更加复杂,情绪体验更加深刻。单纯以轻松快乐氛围主导的活动课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让他们觉得幼稚、无趣。另外,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如高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高度发展,思维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性,并开始形成辩证思维。因此,中学阶段可以适当加入较为严肃、现实的主题,以讨论、思辨等形式开展。随着中学生接收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负面信息逐渐增多,他们需要一些平静甚至严肃的氛围来思考、面对、反省内心的冲突,通过挖掘自身资源转化冲突,促进成长。课堂中不必非得有活跃的氛围、活泼的游戏和此起彼伏的笑声,只要对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其内心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不论是从群体层面还是个体角度来看,心育课带给学生的体验不只是单纯的“快乐”二字可以代表的。

综上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能简单地等同为快乐课、幸福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以促进学生积极发展为目标的学科,落实到每一堂课则需要按照教学主题进行具体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不同的情绪变化,在不同情绪体验的触发下不断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龙岩,364000)

上一篇:求职信的语言与技巧下一篇:大学国防教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