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真题

2024-08-23

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真题(共4篇)

1.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真题 篇一

2017年上半年四川省直属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真题答案解析

《综合知识》题本

(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

一、判断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 0 分)1.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修改,均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陈某要将自己的机动车报废,他不能直接以废品卖掉,还需办理相应登记

3.遗嘱人甲遭遇意外,生命垂危,身边只有 15 岁的乙,乙可以成为甲的口头遗嘱见证人 4.过错推定原则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5.物权权是请求权,债权是支配权 6.治安处罚程序违法,处罚结果就要被撤销

7.单位犯罪一律实行双罚制,既罚单位,又罚直接责任人

8.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是硬要求;道德具有感召力和引导力,是软约束,在国家治理上德治与法治相比约束力太弱,发挥的作用不大

9.先进文化包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现代科学文化两个部分,先进的思想决定整个文化性质,支配整个文化发展方向

1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社会管理为主,道德教育为辅的方针

11、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 5 个自治区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接西藏自治区。

12、四川民族自治地区土地面积超过全省总面积的一半。

13、汉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

14、启事、声明必须加盖印章方能生效。

15、公文和文艺作品一样,讲求“艺术的真实”。

16、根据处理方式,可将收到的公文分为阅件和办件。《X 县教育局关于实施精准帮扶的报告》是阅件,《X 县教育局关于拨款修建 XX 中学实验室的请示》是办件

17、联合行文的发文机关标志(版头)中,应将牵头、主办单位名称刊在最后面以示谦虚

18、《X 县人民政府关于我县遭受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紧急报告》主送给了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

19、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程序和事业单位内部竞聘上岗程序相同 20、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 3 年以上的,试用期为 12 个月 21.事业单位一般性劳务工作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22.事业单位应当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可不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变更。

23.日用消费品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大于奢侈品需求的价格弹性。24.从投资角度讲:“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旨在强调规避风险。

2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文化自信。

26.网络按地理分布范围,从小到大是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27.南宋王炎悯农词《南柯子》中“人间辛苦是三农”的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28.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只涉及河北省雄县和安新县。

29.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战机于1月飞抵驻日美军岩国基地开始进行部署,这是美国首次在本土以外地区部署该机型。

30.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坏境保护税法》。环保税由此成为我国的第十八个税种。

二、单项选择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甲将笔记本电脑借给乙使用,乙以市场价卖给丙,丙不知该笔记本电脑非乙所有。甲发现后要求丙返还原物。针对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乙处要回价款后,丙才有返还义务 B.乙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丙有返还义务 C.依据善意取得相关条款,丙没有返还义务 D.乙的行为属于表见代理,丙没有返还义务

2.工人甲父母早亡,未婚无子女,其兄先亡有子乙,邻居丙经常照顾甲的生活起居。甲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未留遗嘱。对甲的遗产处置合法的是()。A.由丙继承 B.归国家所有 C.归甲所在单位所有 D.由乙和丙继承

3.某工厂因违规向河流排放污染物导致下游甲的鱼塘里的鱼大量死亡,甲可以要求某工厂承担的民事责任不包括()A.鱼死亡的经济损失 B.停止违法排放 C.处置死鱼所支付的费用 D.精神损害赔偿

4.以下民事侵权案件的归责原则属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是()A.甲饲养的宠物狗将路过行人咬伤

B.乙医院在手术中因违反诊疗规范,导致病人八级伤残

C.丙的窗户因夜间风雨大作坠于楼下,将他人停在楼下的汽车砸坏

D.丁将自己所有的一台汽车借给朋友后因超速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受伤。5.老张的儿子小张(8 岁)课间时与同学小李发生争执,不慎将小李的眼睛打伤,花去医疗费 5000余元。这一损失应()。A.由老张承担,如果学校未尽管理职责,承担补充责任 B.由学校承担,如果老张未尽监护职责,承担连带责任 C.由老张承担,如果学校未尽管理职责,承担连带责任 D.由学校承担,如果老张未尽监护职责,承担补充责任 6.下列民事诉讼程序正确的是()A.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 B.二审可以开庭审理,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C.对于不予受理、驳回上诉、先于执行规定不服的,可以上诉

D.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7.某食品加工企业欲在企业内部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成不包括()A.职工代表 B.用人单位代表 C.工会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8.交警交通安全检查时,发现一货车没有放置强制保险标志,扣留该车,第二天当事人补办了相关手续并提供了相应标志,交警继而发现货车车架号首位被钢板焊住看不清,后 16 位数字清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警扣车应当场出具相关凭证 B.货车未放置保险标志,交警可以扣车

C.如果交警继续扣车应当重新告知当事人扣押事由及依据

D.因车辆车架号首位不清,即使当事人提供保险标志,交警也应继续扣车

9.针对邻里纠纷引起的情节较轻的打架斗殴,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警察必须调解

B.调解不成的,警察应当依法处罚 C.经过调解达成协议的,警察可以减轻处罚

D.警察调解时没有必要对纠纷起因、经过、后果等做出详细调查

10.王某因为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则王某在服刑期间依法不享有()的自由 A.科学研究 B.艺术创作 C.出版著作 D.宗教信仰

11、按照我国刑法相关规定,下列自然人中可以适用死刑的是()。A、甲女因涉嫌投毒被羁押,案件审判时发现其已怀孕

B、乙男76周岁时采用泼硫酸的方式实施伤害行为,致被害人死亡 C、丙男17周岁时实施了抢劫行为,该案件审判时丙已过了18周岁的生日

D、丁男74周岁时实施杀人行为,由于案件一直处于侦查、审查起诉等司法程序。审判该案件时,丁已满75周岁

12、关于减刑、假释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是()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能减刑

B、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C、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的,不得撤销假释

D、对所有未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侮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的,均可减刑

13、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解决好这对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解决好这对矛盾,党的十八大提出()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促进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再分配更注重公平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注重公平

14、属于集体主义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对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所提的普遍要求的是()A、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物质利益 B、通过正当途径和合法手段来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 C、坚持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 D、处处严于律己、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不计报酬

1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知识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的陆上疆界长度超过海岸线 B.我国的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南方

C.我国的四大盆地中有“紫色盆地”之称的是四川盆地 D.我国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大约为陆地面积的一半

16、以下关于四川水利资源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邛海是四川境内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泊 B.四川属于长江水系,河流皆注入长江 C.长江横贯四川全省,宜宾以上称金沙江 D.四川有河流1400多条,号称“千水之省”

17.四川的下列景区中,不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是()A.北川羌城 B.阆中古城 C.蜀南竹海 D.邓小平故里

18、布置工作的通知正文内容不包括()A、通知缘由 B、通知事项 C、通知要求 D、通知意义

19、通报是在一定范围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以推动面上工作的一种下行公文。通报的作用不包括()A、嘉奖作用 B、告诫作用 C、交流作用 D、指示作用

20、某公司拟发文给xx大学了解本公司在该校委托培训员工学习情况。应使用的文种是()A、函 B、报告 C、请示 D、意见

21、下列名称不可用作简报报头的是()A、信息快报 B、内部参考 C、工作动态 D、会议纪要

22、下列结语不宜用于请柬的是()A、恭请光临 B、敬请莅临 C、敬请惠顾指导 D、务必准时参加

23、“你们《关于信息技术系党支部换届选举的请示》收悉。”此公文开头。属()开头。A、概述情况式 B、说明根据式 C、介绍目的式 D、引述来文式

24、下列情形不符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的是()

A、钱某受到开除处分,其所工作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与钱某的聘用合同 B、孙某两次在岗培训不合格,其所工作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与孙某的聘用合同 C、李某连续旷工20个工作日,其所工作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与李某的聘用合同

D、赵某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其所工作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与赵某的聘用合同

25、以下有关人事争议仲裁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遵循独立办案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干预 B、经仲裁机构审查通过的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可作为人事争议仲裁的依据 C、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超过时效后。仲裁委员会不再受理 D、仲裁机构受理一方提出的仲裁申请后,因一方不出庭会影响到仲裁程序的进行。

26、下列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说法,不正确的是()A、申诉期间不停止人事处理的执行 B、申诉必须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人申请

C、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直接提起申诉 D、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人事处理不服提起申诉的。由上级主管部门管辖

27、下列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专业技术中级岗位分三个等级,即八到十级

B、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三种类别

C、事业单位因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不同,设置的岗位类别结构比例也不同 D、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核准后,按程序根据地区或设区的市以上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实行不同的岗位类别结构比例控制。20.特设岗位的设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28、下列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说法错误的是()A.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合理确定了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水平B.既体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又体现工作人员之间贡献大小差别 C.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施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D.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适用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29、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三大运动规律的是()A.阿基米德 B.牛顿 C.门捷列夫 D.爱因斯坦

30、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20%。商业银行最初吸收的存款是100亿元。则银行能够创造的货币为()A.80亿元 B.200亿元 C.400亿元 D.500亿元

31.下列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转移支付的是()A购买办公设备 B兴建国防工程 C支付公务员薪酬 D发放失业救济金

32以科学挑战神学,用“日心说”推翻“地心说”的科学家是()A托勒密 B哥伦布 C哥白尼 D伽利略

33.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引用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干里”。此语出自()A岳飞 B文天祥 C毛泽东 D邓小平

34.我国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中的“三权”指()A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B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 C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 D承包权经营权使用权

35.2017年3月26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的是()A张建宗 B曾俊华 C范徐丽泰 D林郑月娥

36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3月在瑞典发布2016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球所有地区的平均人类发展水平在1990年至2015年间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有()的人口生活在低人类发展水平。A六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三分之一 37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目标是增长()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A5.5% B6% C6.5% D7% 38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主题是()A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 B深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 C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D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努力改造我们的世界

39.2017年4月5日,德国新闻电视台评论“中国对欧盟的魅力攻势到达北欧”,新加坡《海峡时报》称“欧元区最北端的国度张开双臂欢迎中国领导人。这是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A丹麦 B瑞典 C芬兰 D娜威

40.2017年3月6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表示,今年10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取消()A手机国际长途资费 B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 C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资费 D“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长话资费

41.由于翻译和“饥饿基因”因素的影晌,国际上通用的“食物安全”的概念在我国长期被“粮食安全”一词所替代,事实上________“粮食”按照中国现行统计口径指谷物、豆类和薯类三大类作物,而“作物”是指所有能为人类食用并提供营养的植物和动物产品。从世界范围来看,粮食从来不是世界上大部分种族最主要的能量和营养来源,畜牧和水产在大部分国家的食物结构里扮演着比粮食更重要的角色。境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粮食”的作用 比“食物”要小得多 B“食物”的外延比“粮食”要大得多

C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农业政策产生了误导 D.“粮食安全”的概念已经远离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42①这少数人是真正掌握了“获得真正的教养”的主要途径的人 ②每一年.我们都看见成干上万的儿童走进学校。开始学写字母,朗读

③他们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一篇童话

④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

⑤当多数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而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

⑥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

将以上6个语句重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④②⑤⑥①③ B②⑥④①⑤③ C②④⑥③⑤① D④②⑥①③⑤

43.工业按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素分为不同类型,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A啤酒厂——市场指向性工业 B制伞厂——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C水果罐头厂——原料指向型工业 D电子装配厂一一技术指向型工业

45某单位由2名领导(1男1女)和8名普通职工(6男2女)组成,根据工作需要选派一个学习,小组参加业务培训。要求学习小组包含1名领导和2名普通职工。并要求不能全部为男性,则 该学习小组的选派方法有()A12 B28 C41 D56

46.根据上表,2015年软件行业企业个数超过所有副省级城市软件行业企业总个数的10%的城市有()个 A 1 B 2 C 3 D 4 47.成都市的软件业务收入在所有副省级城市中排名()A 第4 B 第5 C 第6 D 第7

三、判断解析题(共8小题,1.3.5.7题每小题1分,2.4.6.8题每小题2分。正确的选“√”,错误的选“X”。然后选择支撑你观点的正确选项。2.4.6.8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的,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根据下面材料、作答1.2题

【资料】H乡事业单位的电工王某,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了中专文凭。近期王某准备参加单位拟开展的管理岗位竞聘。其同事陈某说王某是本单位职工。且未取得大专文凭,不符合竞聘条件。

1、陈某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2、为什么? A、在职的工勤人员一般不符合参与竞聘管理岗位的条件 B、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当优先从本单位现有人员中选聘

C、事业单位中竞聘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学历条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 D、事业单位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工勤人员才可以竞聘管理岗位 E、乡镇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应聘管理岗位,其学历要求可以放宽到中专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3.4题 【资料】

停水公告

因清洗水箱,定于7月22日中午1点至下午6点对本小区2栋7楼以上住户停水。请有关住户做好准备。谢谢合作。

xx小区物管

xxxx年x月x日

3、该文的文种使用是否正确?

4、为什么? A、上文所涉内容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公告事项 B、向人民群众公布重要事项应使用公告

C、向一定范围人民群众公布应该遵守或周知事项,应使用通告 D、x x小区物管可以使用通告或公告。告知住户停水事项

E、公告由较高级别的国家行政机关、法定机关制发,一般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应该使用公告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5,6题

【资料]交警小王发现摩托车驾驶人员李某在行驶中没有佩戴安全头盔,便要求其停车接受检查。并拍照取证。小王对李某当场处以50元罚款。事后李某向市公安局提出行政复议,要求撤销处罚。辩称在行驶中是带了头盔的,只是停车才摘下头盔。小王提供了执法经过说明及照片。市公安局维持了原有处罚。

5、市公安局的做法是否正确?

6、为什么? A、交警执法经过说明不能和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锁链 B、停车受检时交警未能以笔录形式确认李某未带头盔事实 C、停车检查照片不能够证明李某驾驶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状况 D、交警违法瞬时性特征难以苛求执法人员在每个违法瞬间取得证据

E、交警与李某不存在利害关系。交警执法经过说明相对于李某辩解是优势证据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7.8题

【资料】甲有住房一套,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以50万的价格转让该房,并收到乙支付的全部房款。一个月以后甲又以60万元的价格将住房与转让与丙。并将产权证、房屋钥匙交给丙保管。丙支付了5万元定金。随后三方就房屋所有权发生纠纷。丙认为该房屋所有权应该归其所有。

7、丙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8、为什么? A、丙实际占有该房、住房归丙所有。B、甲乙订立合同在先。住房归乙所有 C、物权变更效力未发生,该房所有权归甲 D、丙持有该住房的产权证书,但未进行变更登记

E、乙与丙之间就住房转让的债权平等,该住房归乙丙共有

四、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小题2分,共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根据下面资料,作答1.2题 【资料】

XXX区交通运输局

XX交发[2015]X号 签发人:XXX 关于加强学生节假日期间安全出行宣传的通知

xx交通大学、xx大学、xx信息工程学院:

入夏以来,本市地铁8号线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xx辖区旅游人数增加,高校学生和居民往返市区人流量较大。本地居民和学生到市区往返不便,乘车拥挤、交通安全问题较多,希望你们加强对学生的出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在节假日期间出行,搭乘正规运输车辆。确保学生安全出行。

联系人:张XX

电话:139XXXXXXXX

二0一五年X月X日

1、下列有关该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文种使用正确 B、文种应使用函行文 C、语义重复,措辞不得体 D、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E、文章层次清楚

2、下列有关该文格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应标注签发人 B、发文字号标注正确

C、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应该写在成文时间之下 D、成文时间应为阿拉伯数字 E、落款不完整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3、4题

[资料]刘某是某公司职员。见公司附近商店晚上通常是女员工值守,他以为女同志好对付,想去弄点东西回来。刘某觉得自己一人去不行。就找到隔壁同事李某。让其给他望风,李某不愿意去。在刘某威肋下。李某方才同意前往。某夜,刘某进入商店,搬起一台电视机(价值5000余元)正想离开,见屋内有值班人员睡觉,刘某以为该值班人员为女员工,于是起了奸淫邪念。放下电视朝里屋的床边摸去。刘某扭住床上人的胳膊。欲使其就范。床上的的人拼命挣扎。并伴有男声大声呼叫。原来值班的是商店男老板,刘某随即逃跑。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3、刘某偷电视机的行为()A、不构成盗窃罪 B、构成盗窃罪(未遂)C、构成盗窃罪(既遂)D、构成盗窃罪(中止)E、构成盗窃罪(预备)

4、下列关于刘某和李某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刘某和李某不构成共同犯罪 B、刘某构成犯罪,李某不构成犯罪 C、刘某和李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D、刘某和李某不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E、刘某和李某构成盗窃罪和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5 X √ X √ X 6-10 X X X X X 11-15 X √√ XX 16-20√ X√ X X 21-25√ X X X √ 26-30X X X √√

二、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5 CDDAA6-10 BDBBC 11-15 BBCBB 16-20 BCDDA 21-25 DDDBD 26-30 ACDBC 31-35 DCCAD 36-40 DCACC 41-45 ACDAC 46-50 BBCAD

三、判断简析题(共8小题,1.3.5.7题每小题1分,2.4.6.8题每小题2分。正确的选“√”,错误的选“X”。然后选择支撑你观点的正确选项。2.4.6.8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的,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错 2.BE 3.错 4.AE 5.对 6.DE 7.错 8.CD

四、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小题2分,共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BCD 2.ADE 3.C 4.CD

2.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真题 篇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c)。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2.“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D)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3.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B)。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B)。

A.推行回归教育B.实施终身教育 C.改革正规教育D.发展成人教育

5.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B)。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6.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D)。

A.是同一种活动

B.方向一致,但课外活动不是一种正规教育活动

C.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但方向不一致

D.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致

7.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C)。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8.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A)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五年B.一年C.二年D.三年

9.请问下列哪一项叙述跟“设计教学法”有关?(B)

A无须教师辅导B.不能获得系统化的知识

C.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D.各学科均能适用

10.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C)。

A.班主任工作B.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C.政治课教学D.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11.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A)。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12.高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人的(C)具体表现。

A.能力B.品质C.意志D,气质

13.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的是我国古代(C)。

A.孔子B.孟子C.墨家D苟子

14.擞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B)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B专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15.“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B)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16.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A)。

A.发展学生个性B.促进温故知新

C.力Ⅱ强“教学相长”D.坚持“循序渐进”

17.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化所必需的(B)。

A.教育条件B.社会条件 C.客观条件D.物质条件

18.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

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

19.一份教案的核心是(A)。

A.提出教学目的B.选择教学方法C.涉及教学进程D.规划板书内容

2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叉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C)。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21.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社会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D)。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

22.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_劳动起源说

23.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C)。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B.教师溺爱学生

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D撤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

24.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f B)。

A.教学意识B.育人意识C.成就意识D.创新意识

25.新课程改革倡导(D)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26.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迁移可分为(A)。

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27.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8.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C)。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

29.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A)。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师缺乏信心D擞师缺乏爱心

30.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

31.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是良心的(C)。

A.瞬时作用B.长期作用C.直觉作用D.理智作用

32.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f D)。

A.特殊良心B.个人良心C.职业良心D.一般良心

33.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实行的是(A)。

A.校长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校务委员会制

34.《民办教育促进法》属于(D)。

A.行政法规B.规章C.单行条例D.法律

35.根据我国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学校事故一般适用(A)。

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D公平原则

二、辨析题

36.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37.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38.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三、论述题

39.随着课程改革的深人,教师要走出封闭、狭隘和垄断的阴影,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40.试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四、材料分析题

41.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I作.他有感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2-,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Fg.、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试从正确的教师观角度,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42.19世纪束,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

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我痛l心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43.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

问题:分析这段话中的教育现象。

44.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中国教育事业,毅然放弃高官职位.抛开舒适的城市生活,深入农村,接近群众,安于“粉笔生涯”三十载。他在靠募捐的困难条件下.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晓庄师范等各类学校。他那“捧着一颗。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以及一贯身体力行、为人高尚的品质,光照后人。

3.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真题 篇三

一、携带物品

考生参加考试务必携带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2B铅笔、小刀和软橡皮(最好是绘图橡皮)。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用于在答题卡上填写汉字或数字;铅笔用于填涂信息点;橡皮用于擦去需修改的铅笔印迹。严禁用各种彩色笔和碳素铅条代替2B铅笔。

二、考试形式及答题要求

笔试采用闭卷形式。有客观题试卷和主观题试卷。客观题一律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作答;主观题在试卷上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作答。

三、答题卡使用方法

1.考试时,应考人员在拿到答题卡后,应首先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姓名栏填写姓名,在准考证号码空白格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准考证号,每格一个数字。然后用2B铅笔涂黑准考证号数字下面对应的信息点。

2.要认真阅读试题,找出正确答案,然后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下的答案选项涂黑,注意不要错位。

3.填涂技巧:为保证准确无误地识别所涂的信息点,填涂时用铅笔横向涂写数笔,黑度以盖住信息点的[]为准。

4.如需要修改,一定要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填涂。

四、注意事项

1.拿到答题卡后,要认真检查题卡有无破损或污迹,若有应立即向监考人员提出更换。

2.严禁在答题卡的背面答题、涂写或打草稿,也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答题卡上的成绩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决定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政府职能C.中国共产党D.全国政协

2.下列词语中,属于公文表态词语的是()。

A.烦请B.特命C.责令D.缓议

3.下面()是政府办事机构。

A.中央办公厅B.县工商局C.乡工商所D.县驻京办事处

4.“他说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在哲学上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B.唯物辩证法C.客观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

5.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

A.起诉B.上诉C.申请复议D.申诉

6.依据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重要可有()等交流形式。

A.调入、转任、轮换、挂职锻炼B.调出、轮换、轮岗、挂职锻炼

C.调出、转任、轮换、轮岗D.调任、转任、挂职锻炼

7.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来看,()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

A.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B.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C.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8.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物的()。

A.直接占有和支配B.直接占有间接支配

C.间接处分和支配D.直接支配、间接处分

9.鲁迅说:“倘若说有胡子的人才有学问,那么山羊就最有学问了”。这种论证方式属于()。

A.例证法B.类比法C.对比法D.归谬法

10.下列行为中,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的有()。

A.国家有关执法部门查处并没收毒害青少年的淫秽光盘

B.某营业性歌舞厅向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C.某父母因购买“六合彩”负债累累,强迫其就读初二的孩子辍学,外出打工

D.某同学违反课堂纪律,其任课老师把他赶出教室

11.下列哪种情况不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

A.情况特殊紧急B.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C.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某市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D.国家林业局致文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原因,该县林业局

调查清楚后向国家林业局行文报告

12.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漏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

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2·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D.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13.政府机构构成六要素中,属于政府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物质基础是()。

A.机构设置B.人员组合C.行政经费D.权责体系

14.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A.地理环境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

15.公务员晋升正科、正处级职务,需分别任副科、副处()。

A.一年以上B.二年以上C.五年以上D.四年以上

1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17.你在接受别人的服务时,如果想到自己也是服务者,也是为别人服务的,那么你就会尊重

为你服务的人。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地位平等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D.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用不同方法解决

1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应该成为()。

A.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的经济单位B.由国家统负盈亏的经济单位

C.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D.拥有全部资产所有权的经济实体

19.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其最主要的特征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20.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做到()。

A.自主行使权利B.自由行使权利C.依法行使权利D.主动行使权利

21.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B.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C.是否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D.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22.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A.国家免费性B.国家强制性C.社会普遍性D.公民自觉性

23.马克思主义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24.上行文是指()。

A.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领导机关报送的文件

B.向所属被领导机关或组织发出的文件

C.向一切比本机关级别层次高的机关发出的文件

D.向一切比本机关级别层次低的机关发出的文件

25.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

A.法律调整的效率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3·

C.法律规范的数量D.法律调整后果

26.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D.增强民族凝聚力

27.国家公务员录用的首要原则是()原则。

A.平等B.公开C.竞争D.择优

28.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

A.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C.哲学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D.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29.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

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D.职责

30.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结构,它包括()。

A.经济管理及各个部门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D.产品的分配形式以及由此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2.为使公文正文段落或句子前后衔接,常使用的承接词有()。

A.与其说„„,不如B.综上所述,基于C.据此为要D.总而言之

3.改革其有深刻性和广泛性这句话的含义是()。

A.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根本性变革

B.它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的改革

C.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和思

想观念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D.改革就是对社会生活方式进行改变

4.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

A.口述作品B.计算机软件C.楼房设计图纸D.舞蹈作品

5.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平等地适用刑法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刑法个别化原则

6.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必须()。

A.基本实现工业化B.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D.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7.下列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有:()。

A.不打无准备之仗B.“欲擒故纵”C.“试点”D.抽查 ·4·

8.“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当代公务员道德素质建设、行为规范养成的启 迪意义包括()。

A.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B.立党为公,勤政为民

C.端正廉洁,克己奉公D.不谋私利,品行端正

9.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其特征有:()。

A.主要通过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实施调控

B.国家计划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是指导性的C.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直接干预

D.法律规范、信息指导成为调控的重要手段

10.聘任制主要适用于()。

A.专业技术职务B.基层行政领导职务

C.国家公务员D.各级政府行政首长

11.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大势,循则极,极则反”

12.下列不属于一级政府的机构有()。

A.地区行政公署B.县人民政府C.乡人民政府D.村民委员会

13.犯罪客体是()。

A.犯罪对象B.社会利益或权益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D.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14.行政法赖以表现的法律形式有()。

A.国际条约与协定B.行政规章C.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

15.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一般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B.品行端正,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D.年龄一般为40 岁以下

1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犯是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B.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于从犯,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7.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A.主体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C.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8.我国公务员进行职位设置时,必须在确定()“三定”的基础上进行。

A.职能B.机构C.编制D.职务

19.公文的签收是由()完成的。

A.外收发人员B.通讯人员

C.内收发人员D.机关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 ·5·

20.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A.法定正式公文B.通用公文C.非法定正式公文D.专用公文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2.在某一职位上,如果有权无责,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3.宏观调控手段系统是由税收杠杆、信贷杠杆、外汇杠杆、价格杠杆组成。()

4.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股票不能流通和股东不承担什么责任。()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解决基本矛盾。()

6.社会主义法制实质上是制度化、法制化了的社会主义民主。()

7.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这种稳定是绝对的。()

8.财政部对国务院其他部委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财政税收政策、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的检查、监督属于职能监份。()

9.行政制裁措施在同一事件中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10.“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符合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观点。()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

执政为民。()

12.提炼主题的基础是语言。()

13.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14.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分析和判断资本主义历史趋势的客观依据。()

15.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19 世纪 60年代。()

16.一般认为,引进硬件,成套设备,属于比较低级的引进方式。()

17.市场经济是相对于产品经济而言的,讲的都是资源配置问题。()

18.公文处理是指对公文的撰制、传递处理与管理,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

活动。()

1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1919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

20.党员违法犯罪后受到国法追究,可不再受党纪追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D4.D5.D6.D7.B8.A9.D10.A

11.C12.A13.C14.C15.B16.A17.B18.C19.C20.C

21.D22.B23.D24.A25.B26.A27.B28.A29.C3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BCD3.ABC4.ABCD5.ABC6.ABCD7.CD8.ABCD9.ABCD

10.AB

11.ABD12.AD13.CD14.BCD15.ABC16.ABC17.AC18.ABC19.AB20.B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4.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真题 篇四

法律

第一章

法理

法的含义: 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

法的特征: 1.对象性。法是调整人的行为进而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法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而道德、宗教规范主要是通过约束控制人的思想来完成社会关系的调整。

2.国家性。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3.规范性。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权利和义务是主要内容,道德、宗教也规定义务,但轻视权利。不承认利益。

4.强制性。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其它许多社会规范也有强制力,但不具有国家性。法的规范作用:大体上概括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五种作用。指引作用是指对个人行为起导向和引路作用。

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

预测作用指根据法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之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教育作用是指法的实施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用来制裁、强制、约束违法犯罪行为。

法的分类:1.按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分为成文法(又称制定法,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法律条文形式出现的法律)与不成文法(一般指习惯法,有法律效力,但不具有条文形式);

2.按内容的不同为标准分为实体法(以规定和确认权利与义务或职权与职责为主的法律,如民法、刑法、行政法)与程序法(以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如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法)

3.按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分为根本法(即宪法)和普通法,普通法指宪法以外的法律。

4.一般法与特别法,这是按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所作的公类。5.国内法与国际法。(以上五种分法是法律的一般分类)法律的特殊分类: 1.公法与私法。

2.普通法与衡平法,普通法是专指11世纪后由法官通过判决形式逐渐形成的适用于全英格兰的一种判决例法;衡平法是指英国大法官们在14世纪以后以公平正义原则和规则对普通法的修正和补充而出现的一种判决例法。

法的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范围和适用范围,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适用的效力。

时间效力:法的生效时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自法律公布之日起;2.由该法本身规定生效时间;3.由专门决定规定某法的生效时间;4.规定法律公布后满足一定条件时生效。

法的终止效力的时间,有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两类 法的制定与实施: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为“一元,两级,多层次”,一元指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是一个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有立法体制是统一的一元化的,全国范围内只存在一个统一的立法体系。两级指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立法体制分为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两个等级。多层次是指根据宪法规定,不论是中央级立法,还是地方级立法,都可以各自若干个层次和类别。

国家机关立法职能及权限:1.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补充和修改。

2.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3.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季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5.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制定规章

6.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适用于本民族区域自治范围内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法律制定程序:法律案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草案表决;法律的公布。

法的实施: 包括执法、司法、守法。执法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及授权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有以下特征:主体是国这行政机关和所属的公职人员,以及法律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及人员;执法内容广泛性;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执法活动具有主动性。司法:又称为“法的适用”,“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这种专门活动是以国家名义实现其司法权的活动,属于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法律关系: 是指法律 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的社会关系;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是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重要标志。

法律关系的结构: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法律上的人主要包括法人与自然人。

法人一般可分为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机关法人、社团法人。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有权利能力,特定类型的法律除此之外还必须具有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是由法律所确认的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备的前提条件。公民的权利能力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和特殊权利能力(如选举权要达到法定年龄为条件)。行为能力是法律所确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 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三类自然人:完全行为能力人(成年且神智正常);限制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且已满一定年龄的人和患有精神疾病但尚具有识别能力的人);无行为能力人(未达到一定年龄的幼童和完全失去控制与识别能力的精神病人)。

法律关系的客体通常包括:物、人身利益,智力成果,行为。

法律责任: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的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分为民事、刑事、行政、违宪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民事责任可由当时人协商解决;分为违约、一般侵权、特殊侵权、公平责任。法律责任构成: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其实现形式:惩罚(制裁)、补偿(赔偿)、强制。

第二章 宪法

宪法: 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的修改方面三个小知识点:第一,宪法的修改有两个主体有权提出,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和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由全国人大以全体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第三,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1918年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定 了世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苏俄宪法》。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国家机构:我国的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国家主席)、权力机关(人大及常委会)、行政机关(政府)、司法机关(法院与检察院)、军事机关所构成。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有:1.民主集中制原则;2.法治原则;3.责任制原则。

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的国家立法机关。每届任期5年。职权有:修改宪法和监督安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监督权,全国人大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 民检察院院长,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决定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的人选,决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委员人选。

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主席的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国务院的组成人员和驻外全权代表;外交权;荣典权。

中央军委每届任期5年,但宪法没有对军委主席连续任职问题作出规定。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监督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共有五级人大,即全国、省级、市级、县级、乡级人大。乡级人大没有常委会,也不有刑事豁免权。

我国有五级人大,相应有五级政府,即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有:1.平等权;

2.宗教信仰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具务三个条件:中国公民;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4.监督权; 5.人身自由; 6.财产权;

7.社会经济、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8.特定主体的权利。

公民的义务: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此外还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

第三章 行政法

行政法: 就是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工作原则和活动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有以下特征:行政法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实体法典;行政法律规范的数量众多、内容广泛;行政法的内容定于多变性。

行政法基本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 ;2.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1.行政主体,主要包括: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不是所有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能灰飞烟灭的有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主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地主人 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派出相关及派出机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行政相对人,简称相对人,是指在行政管理 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行政授权: 是指法律、法规、规章对一个本无独立行政职权的机构或者组织,授予行政职权从而使具备行政主体的资格 的行为。

行政委托: 是指导行政机关在其他职权职责范围内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托给有关行政机关、这会组织或个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特征有: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也称“行政立法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称,其对象具有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对象的普遍性;2.效力的普遍性的持续性;3.准立法性;4.不可诉性。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行使政权力,对特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1.行政处罚,是指法定的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破坏行政法律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所实施的惩戒行为。处罚类型有:(1)警告;(2)罚款;(3)没收;(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有的行政行为;是授益性行为,是要式行政行为。分为一般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原则上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党委会、国务院和省级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3.行政强制,强制措施及强制执行。对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有以下几种:强制隔离;强制治疗;收容教育;强制戒毒;除以上几种外,还有对不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的人实施的强制传唤、对公共场所酗酒的人实施的强制约束、对闹事者采取的强行带离现场或驱散等。针对 涉案财产所采取的强制措施有:查封;扣押;冻结。强制执行;分直接和间接执行(代执行和代行罚)

4.行政裁决,其特征为:主体是法律授权的特定的行政机关;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纠纷;是行政主体实行的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准司法性,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裁决时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居间裁决民事纠纷,有司法性质,同时又是以行政机关的身份裁决争议,具有行政性质。

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等等。

行政复议程序:申请受理与决定复议决定的执行。申请期限为60天,可书面申请,也可口头申请,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收到申请后应当在5天内进行审查,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日起60天内作出复议决定,可延长限期,但不得超过30天。

行政诉讼: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和一种诉讼活动,有以下特征:行政诉讼的原告只能是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告只能是作为行政管理方的行政主体;行政诉讼是法院作为中立的裁判者通过适用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行政复查对象是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人民法院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且只有在例外挂情况下才审查其合理性。

下列情形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9.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管辖:(一)级别管辖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以下第一审行政案件: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本辖区 内重大 复杂的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二)地域管辖

(三)裁定管辖,不是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是由人民法院直接确定行政和管辖法院。

第四章

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我国民法有如下基本原则:

民法

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1.平等原则;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3.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原则;4.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为民法的调整而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要素: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能成为民事主休的主要有公民、法人两种;2.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在我国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有物、行为和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物权平等;

2.物权法定; 3.公示、公信;

4.物权优先,物权优先债权,债权优先物权是例外——买卖不破租赁 5.物权不得滥用。

物权的效力:1.物权的追及效力,又称追及权;

2.物权的排他效力,指在同一标的物上不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内容不相容的物权; 3.物权的优先效力;

4.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的权利人在其权利的实现上遇有某种妨害时,物权人有权对于造成妨害其权利事由发生的人请求排除此行妨害,具体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返还财产。

所有权的积极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人身权法的法律特征: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有着密切联系,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法定民事权利。人身权有如下法律特征:人身权具有非财产性;具有不可转让性;具有不可放弃性;具有法定性;具有绝对性和支配性。人身权分两大类: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指民事主体依法固有的维护其人格独立所必备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一种民事权利。身份权,指民事主体基于其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维护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权利。身份权具体包括有亲权、亲属权、配偶权(配偶间相互扶助、扶养的权利和义务;忠诚的权利和义务;配偶间姓氏决定权和住所决定权;社会活动自由权和日常事务代理权)。

具体人格权:1生命权;2.健康权;3.身体权;4.姓名权;5.名称权;6.肖像权;7.名誉权;8.隐私权;9.荣誉权。

合同法: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合同的特征有:合同是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具有相对性,是约定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协议,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合同本着合同自愿、当事人地位平等、合同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订立程序是要约

承诺。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著作权是指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依法产生的权利,包括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专利权,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权,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为了标明自己、区别他人而在息怕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的可视性标志,即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学、三维标志和颜色以主上述要素的组合志构成 的标志、。

婚姻法与继承法:结婚;离婚,对女方的特殊保护,有如下情况,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怀孕期间;女方分娩后一年内;女方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

夫妻财产关系:夫妻共同财产主要包括工资及资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和受赠所得的财产、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所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 的住户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费、婚前承租和婚后用共有财产购买的房屋。

法定继承: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

遗嘱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设立遗嘱,依法处分自己财产的资格,在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赠扶养协议:公民与扶养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的关于扶养人承担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的协议。

第五章 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刑法是指规定犯罪的一般原则和具体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刑法典;广义的刑法是指包括刑法典和单行刑事法律及非刑法规范性文件中的刑事规范。通常称狭义的刑法为普通刑法,称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为特别刑法。我国现行的刑法典是1979年通过,并经过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9年12月25日开始,我国采用《刑法修正案》的方式对刑法进行了数次修改。最新一次是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八)》,于2011年5月1日起实施。

刑法的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罪刑相当原则; 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刑法的效力范围:1.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效力所及的地域、人及事的范围。《刑法》第11条所规定的“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就是本条所讲的“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之一。

2.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生效的时间通常有两种 情况;一是即时生效,二是隔时生效;失效时间也有两种 情况,一是明示废止,二是自行废止。

3.刑法的溯及力,我国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就是指新刑法颁布实施以前的行为,原则 上适用行为当时的法律,即新刑法无溯及力,从旧;但是如果新刑法对该行为处罚更轻时,则适用新刑法,即有溯及力,从轻。

犯罪: 是指刑法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的首要特征。也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

2.犯罪 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即具有刑罚当罚性。

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四个有机部分。

犯罪客体,是指为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而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整体),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我国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直接客体(指某一具体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包括危害行为(必要条件)、危害对象、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危害对象也称犯罪对象,它不等于犯罪客体,两者区别在于:危害对象只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客体则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危害对象不是犯罪分类的根据,犯罪客体则是犯罪分类的依据。

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应当而且能够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分为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两大类。

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触犯刑律的有生命的人,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14—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现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辩论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精神正常的人,包括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辩论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主客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对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等因素。罪过表现为犯罪 的故意(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或犯罪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

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1.起因条件,即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所实施的。2.时间条件,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3.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都本人实行,不能及于第三者,至于不法侵害者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不影响正常防卫的成立。4.主观条件,是指防卫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5.限度条件,是指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是区别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也过当的一个标志。

刑罚: 是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措施。分为主刑(又称基本刑)和附加刑。

主刑分五种:

1..管制,是我国刑法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方法,属于限制自由刑,限制罪犯一定的自由。期限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另外,数罪并罚时,管制刑的刑期最高不超过3年;被管制的犯罪分子减刑时,减刑后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

2.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具有以下特征:剥夺罪犯的自由,即罪犯羁押于特定的设施或者场所之中,剥夺其人身自由;期限较短,为1—6个月,数罪并罚时,拘役刑期最高不得超过1年,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1/2.。

3.有期徒刑,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进行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具有以下特征: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即将犯罪分子羁押于特定的设施或者场所之中,包括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等;具有一定期限,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被判死缓的犯罪分子在刑缓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执行刑期最高不超过20年,总和在35年以上的,执行刑期最高不超过25年。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4.远期徒刑,被判远期徒刑的罪犯终身剥夺人身自由,罪犯在判决执行以前的羁押时间不能用着折抵;除了无劳动 能力的外都要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中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必须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刑后的刑期也不能少于13年。

5.死刑,也称生命刑,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死刑,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所谓不适用死刑,是指不能判处死刑,而不是暂不执行死刑,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不能判处死缓。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 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如果不是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

附加刑(又称从刑): 1.罚金;

2.剥夺政治权利,属于资格刑;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适用有三种情况: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被判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没收财产。

刑罚的具体运用:

累犯,分为一般和特别累犯。

自首,分为一般和特别自首两种。缓刑适用于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没有再犯罪 的危险的;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赦免,分为大赦和特赦,大赦是指对于某一时期内犯有一定罪行的不特定的犯罪分子,免予追诉或免除其刑罚执行的制度。特赦是指对于某一时期内犯有一定罪行的特定的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执行制度。

我国现行宪法只规定了特赦,没有规定大赦。国家工作人员相关的几种常见罪名:

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行贿罪

5.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6.滥用职权罪; 7.玩忽职守罪;

第六章 劳动法

劳动法原理:狭义上的劳动法,一般是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在我国是指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通过,并于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劳动法学上的劳动法研究范围是广义上的劳动法。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主要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有以下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

3.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立间既具有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性,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又具有实现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即劳动者必须遵守用人单位贪污制订的内部劳动规则,服从其行政领导和指挥。

劳动法还调整与劳动关系有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有: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劳动工作方面的关系;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调处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工会组织因履行职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发生的关系;监督劳动执法方面的关系等。

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 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各项劳动法律制度之中,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它是劳动法的核心与灵魂。

1.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2.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3.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劳动法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应的,劳动法主体利益包括国家和利益、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劳动者的利益。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就是要求尽量实现这三方利益的平衡。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权利包括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择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 的其他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依法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社会义务劳动的权利,参加劳动竞赛的权利,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权得,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得,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拒绝执行的权利,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的控告的权利,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等)。义务包括: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依法律规定,在一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生产或工作的时间。工作时间既包括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也包括劳动者在生产或工作前必需的准备和工作中必要的间歇、排除故障及工作结束时整理的时间。劳动法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 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根据1995年5月1日实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用人单位因生产需要,与工作和劳动 者协商后可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原因要延长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

工资 是指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法》对于工资分配确立了两个原则:一是按劳分配原则,即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所得工资额。二是同工同酬原则,即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当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保障,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包括:基本工资、资金、津贴、补贴。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特殊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的因素有:劳动者本人平均赡养人品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 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和夜班。女职工生育享有不少于90天的产假。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保护内容有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用从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在失业时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劳动者在1.退休,2.患病、负伤,3.因工伤残或患职业病,4.失业,5.生育时依法享受保险待遇。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障和生育保险等。

劳动争议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如下争议: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障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及方式,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1.调整; 2.仲裁;

第七章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具有一般合同的主体地位平等、自愿协调、意思表示一致、真实、内容合法等特征外,还有独有的特征:即1.主体的特定性(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具有相应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2.标的的单一性(劳动合同的标的只能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3.内容的特殊性。

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这五个原则。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的,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 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协议解除;劳动者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三种形式。

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是广义劳动合同的一种特殊形式。(广义劳动合同泛指用人单位与劳动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狭义的劳动合同仅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事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的协议)

两者的区别在于:一是适用对象不同,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是人事制度分类管理的产物,劳动合同适用的主体主要为企业经济组织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聘用合同适用的主体为国有事业单位和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正式工作人员。二是管理内容不同,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是依据国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劳动合同是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进行管理。三是制度内涵不内,劳动合同的管理注重的是调整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结果,强调维护双方特别是弱势一方劳动者的权益;聘用合同的管理,属于国家对公职人员管理的范畴,侧重维护双方权益,注重程序,强调管理的过程。

第二篇 公民道德建设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中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种精神现象,是在对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理想信念与信仰有联系也有区别。信仰是理想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并统率和影响着不同层次的理想信念,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理想信念受信仰的影响和协调,既支撑着信仰,又归总于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我们的信仰,也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信念。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这是无产阶级的唯一科学世界观,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怎样对待人生和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人生观与世界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为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贯彻和应用,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而一定的人生观,总是这样那样地表现着一定的世界观。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中,主要有两种人生观:一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二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价值观 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主义的义利观 社会主义的“义”,就是正确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的道德准则,“利”则包括公利和私利。社会主义义利观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与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反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子而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义务观。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核心、原则与基本要求: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体、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体、有纪律四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有文化是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另外三者是对于人的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四有中,理想是目标;道德是基础;文化是条件;纪律是保证。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道德规范的灵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道德的显著标志。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集体主义的特征是:从人民的根本 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 小团体主义、体位主义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中要注意以下6点:第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第二,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第三,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第四,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第五,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第六,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1.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使社会成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政治权利和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 3.人身自由权利; 4.社会经济权利;

5.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6.特定人的权利; 7.监督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道;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道德以及公道德建设 道德是调整各种关系的规范体系,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是指人们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规则,道理。“德”是指“道”的表现,即一个人思想上的道在行动上的具体表现。

公民道德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发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2.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3.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4.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加强自我修养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关键,自我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我修养是形成道德品格和塑造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自我修养是实现道德职能、发挥道德社会作用的重要途径。

个人道德修养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诸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

道德认识是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

道德情感是道德修养的感染激励机制; 道德意志是道德修养的自律能力;

道德行为是道德修养知与行统一的最高表现。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1.学思结合,严于剖析自己;

2.积善成德,努力做到“慎独”;慎独指我们无论是在有人无人的情况下,都要注意克制自己的言行,锻炼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

3.身体力行,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4.积极参加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锤炼优良的道德品质; 5.积极 营造公民道德建设 的社会氛围。

奉献社会是集体主义的最高表现形式: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二章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公道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 家庭美德规范:

爱国守法 文明礼貌 爱岗敬业 尊老爱幼

明礼诚信 助人为乐 诚实守信 男女平等

团结友善 爱护公物 办事公道 夫妻和睦

勤俭自强 保护环境 服务群众 勤俭持家

敬业奉献 遵纪守法 奉献社会 邻里团结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第三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人们对“荣”和“辱”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荣辱观是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的基点,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本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第三篇 四川省情省策

第一章 社会历史概况

行政区划:四川省现辖18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全省共有181个县,列全国之首,其中有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省会成都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内陆特大开放城市,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中国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现代化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成都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几年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人口与民族 2010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8000多万,列全国第四,占西部人口的22.3%,列西部第一。除汉族外有彝、藏、羌、土家、苗、回、满、傣、傈傈、蒙古、壮、白、纳西等55个民族,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藏族聚居人口仅次于西藏。民族自治区土地面积3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7%。

历史沿革: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设巴蜀两个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同南东、西等道。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音kuí)四路,总称四川路,始此有四川之名。,元代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天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四川的南部省界。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1955年西康划归四川。1997年,四川被发为今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四川自古有“天府之国”美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考古证明,旧石器时代今四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年,成都平原地区是长江上游区域文化的起源中心。其中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古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很早兴起。三星堆文化是蜀人鼎盛时期的代表。公元前237—227年,蜀地水患尤重,战国时期,秦国水利专家、蜀郡守李冰在原蜀地治理水利的基础上,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将岷江一分为二,右方外江流向南,作泄洪之用,内江引入成都附近县,作东灌溉运输之用,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元荒年”。

四川近代重大历史事件:

1.四川辛亥保路运动,1911年秋,是四川人民反对清王朝对四川铁路权的出卖和帝国主义对四川的抢夺的一次革命,使清王朝的专制统治首先在四川补冲破,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导和重要一环。

2.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12月战略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在广大劳动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建立的一块苏维埃区域。

3.长征经过四川; 4.抗日大后方;

5.重庆谈判和政治协调会议。

历史文化遗产 截至2011年2月,四川已有12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578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景观;以武侯祠、剑门关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景观;以及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青城山(道教文化)—都江堰(水利工程)、峨眉山—乐山大佛(佛教文化)景观。秦代时期,巴蜀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最突出标志是,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在成都创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蜀郡郡学”,又称文翁石室,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所连续办学2000多年未曾中断、未曾迁址的学校,四川著名学者郭沫若、王光祈、李一氓、李劼人、蒙文通、魏时珍都出自于该校。四川有8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泸州、自贡、宜宾、乐山、都江堰、阆中、会理县。

2005年8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饰国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第二章 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东连重庆,南邻滇、黰,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面积48.5万平方千 米,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居全国第五。

地形地貌 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特别明显,西部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全省可分国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候特点 四川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0~1400mm.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西部高原则是全国光能丰富区。

土地资源平原丘陵主要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是全省农作物的主要产区。四川大部分地方为紫色土,系侏罗纪、白恶纪紫色砂岩、泥岩风化而成。湿地资源极其丰富,有河流、湖泊、沼泽化草甸湿地及库塘四大类。

动植物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享有“大熊猫故乡”的美誉,大熊猫数量占全国的85%以上,已发现陆生野生动物1031种,其中鸟类625种,兽类217种,爬行类92种,两栖类9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白唇鹿等30种,二级重点保护的有小熊猫、大灵猫等112种。四川森林面积746万公顷,是全国第二大林区。有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银杉、红杉等。维管植物居全国第二位,松杉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一

水利资源 河流1400多条,省内河流年径流量约3000亿立方米,居全国之冠。四川是中国西部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之一。全省发现流里温泉354处,地热水钻孔114个,四川属长江水系,大小河流1419条,号称“千水之省”。长江横贯全省,宜宾以上称金沙江,宜宾到湖北宜昌又名川江、蜀江。天然湖泊1000余个,是大的是位于四川盐湖县与云南宁蒗县之间的泸沽湖,面积约48.45平方千米。邛海位于西昌市东南5千米,面积31平方千米,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

矿产资源 已找到130种,占全国总数70%,有2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三,其中,钒、钛、锂、银、硫铁矿、天然气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一,钒、钛居国界之冠。、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 有九寨沟、黄龙和大熊猫栖息地三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即都江堰—青城山;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即峨眉山—乐山大佛。

第三章

经济概况

四川经济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柑橘、蚕丝产量居全国前列,银耳、毛笔等享誉全国;林副产品油桐、生漆产量分居全国第一、第二位。发电量、天然气、钢、水泥、平板玻璃、化肥、农药、丝、原盐、啤酒、彩电等产量均居西部第一。

第四章

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篇 第一章

效用和规范格式的文件。特点有: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基本省策

一主、三化、三加强即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公文的概念和特点:公文即公务文件,是国家机关级其他社会组织 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 理的过程中形成有具有法定 1.作者的法定性;所谓的作者法定,就是指依据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章程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能权利和担负一定的义务、任务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也就是说,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法定的社会组织才有权制发公文。以领导人的名义发文,在个人名字前面都应冠以机关的名称与职务,代表他所在的机关来发文的。

2.效力的权威性;

3.内容的公务性;公文不管是别人代拟的还是领导者自拟都只能是为了“公务活动”而创制。4.体式的规范性;

5.制发的程序性;公文制发程序一般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步骤。6.创制的时效性。公文的分类

根据公文形成和作用的活动领域,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根据公文机密程度,分为对外公开文件、限国内公开文件、内部使用文件、秘密 文件、机密文件、绝密文件六类。

根据公文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类。函是最重要的平行文。凡是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不分大小,级别不论上下,一律视为平行关系。

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根据公文制发机关的性质,分为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三类。

根据公文内容的性质和作用,分为规范性文件、领导指导性文件、陈述呈请性文件、知照性文件、记录性文件。知照性文件是指机关单位发布的需要周知或遵守,以及各相关单位之间联系工作,通报情况所使用的公文。

根据文件的发送目的,分为主送件、抄送件、批转件、转发件等。

根据公文来源分为两类:收文、发文。

公文的文种 据《办法》的规定,国家行政公文有13种,据《条例》规定学党的机关公文有14者,各分别是:、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命令、公告、通告、议案; 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决议、公报、指示、条例、规定。

公文的文体 是指公文写作中运用语言陈述事情、说明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特点,即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应用文体的一般特点:实用性、严肃性、程式性。

在公文的写作中,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并以说明为主。

公文的格式要素 可公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含红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公文红色反线以下主题词之间(含主题词)各要素称为主体(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主题词以下各要素统称为版记(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页码)。

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秘密等级(秘密,机密,绝密)标注在版头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之间空一字;

如要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秘密期限,使用“★”号隔开两者,且秘密等级两字中间不在空一字。“★”号前为密级。没有标识密级的,绝密,机密,秘密的保密期限按30年、20年、10年认定。

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识,我国目前使用的公文版头有以下三种:

1.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文件”两字组成,以大字套红居中,印在首页上端,约点图文区面积1/3—2/5。俗称“大版头”。

2.由发文机关全称或雾规范化简称加圆括号标注文种名称,俗称小版头。

3.若发文的主要机关印有发文机关全称的公函纸,以公函纸的发文机关全称作为版头。

发文机关即公文的作者,发文机关应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同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上级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一种处理方式 是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原则上文头、文号都用主办机关的,落款处几家单位都要落款并盖印;另一处理方式是几家单位联合印制红头文件,但发文号原则上用主办机关的。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顺序号三部分组成,位于标题右上侧。发文年 度用六角括号括入。年份用全称,序号不标虚位,不加“第”字。

例:国办发〔2013〕10号。

签发人,是指最后审定文稿、签字印发的机关领导人。签发人与签署不同。签署是某些需要 以本机关行政首长名义发布的公文,由其签名或加盖签名章后才能发出。签发人则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机关负责人在审定文稿后签上姓名表示同意印发;二是报送上级机关的请示,报告等,必须注明签发人。签发人的姓名署于版头红线之上发文字号右侧。

红色反线标画在发文字号之下,长度与版心等宽。

公文标题 位于红色反线下居中的位置,如一份公文没有眉首,标题置于公函纸首端机关名称下的红线稍下居中位置。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拟写公文 标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批转或转发公文的标题,一般由批转或转发机关名称、被批转或转发的公文标题、文种三部分组成。,同时应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加书名号外,均不对原标题加书名号。

2.事同应当简明确切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3.在拟写标题时,一定要准确选定和标明文种,不能自造文种。

4.标题排列要对称,美观,除字数少的一行字标题外,两行以上的可排成宝塔形,也可排成长短一到的双平行或三平行形。

5.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以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标题过长或中间要停顿的,可以用空格或换行的方式表述。

6.公文量基本的标题形式是“三项式”。

主送机关 是对公文负有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除了直接面向社会发布的公文外,主送机关一般均应当在正文之前标题左下方,无论一行或多行,均靠左顶格书写。如果主送机关过多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在首页时,可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部分主题词下,抄送之上。请示的公文,应坚持主送一个机关的原则,不能多头主送,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越级请示。、正文 是公文的主体,是反映公文具体内容的部分,正文紧接主送机关之后,每自然段左空两格书写。正文结构一般可发为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语部分写作一般有依据式(即简要说明发文的依据,通常用“据”、“根据”、“按照”、等介宾结构开关)、目的式(开宗明义说明发文的目的,通常使用“为”“为了”等介宾结构)、原因式(通常用简洁的语言,以说明,叙述或夹叙夹议的方式开头)。正文是公文最主本的部分。也是写好公文的关键和难点所在。结语是正文的结尾。上行文一般以“以上意见当否,主批示”“妥否,请批复”或“以上报告,请审阅”等;平行文的结语一般用“专此函达”“敬希函复”、“特此函告”等。下行文一般用“此令”、“此告”、“希遵照办理”、“希贯彻执行”等。

附件 是正文的补充材料或参考材料,是公文 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所有的公文都有附件。常见附件有两类:一是发布命令和发布通知等发布、印发、转发、批转的公文。附件实质上是主件,而形式上的主件实际上只起报送、发布、按语、转发、函告作用。另一类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或是正文的参考材料。常见有:图表、统计表、凭据等。

公文生效标识 公文印章盖于公文右下端落款处,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党的文件,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文件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这是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一大不同之处。

主题词 必须在公文主题词中选用主题词。主题词表有13类751个主题词。附表有2类298个主题词。词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主题词区域分类;第二层是类别词,即对主题词的具体分类;第三层是类属词。主题词标引的顺序是先标

号,后面是词目,各词目间应有一个字的间距。

抄送机关 是指除主送机关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有关机关。抄送机关位于主题词下方位置,用与图文区行长的横线与主题词隔开,左右空一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抄送后标冒号,抄送机关之间用逗隔开,回行时与上一行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版记中的反线: 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下均加一条黑色间隔线,即反线,宽度同版心。

字体字号的选用,一般按发文机关名称、大标题、小标题、标识字符、正文作注释说明等顺序依次从大到小地选用字号。

发文机关标识使用小标宋、红色标识; 大标题2号宋体; 小标题3号宋体;

秘密等级、缓急时限、主题词和各标记字符或其他重点推荐使用3号黑体。

一般的公文发文字号、签发人、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时间、附注、抄送机关、印发说明使用3号仿宋字体;

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

排版规格:正文用3号仿宋,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

公文的行文规则 公文的行文关系是指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来往关系。我国社会组织的管理机关可以分为三大类:

1.政权机关:立法机关体系(自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省人大及常委会到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体系(依次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省、四大直辖市、各自治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市、地区、自治州政府,县级市、市辖区、县政府,乡镇政府);司法机关本系(自最高人民法院到乡镇司法机关);其他行政机关(军事机关体系、政协机关本系等)。

2.团体机关 中国共产党机关体系,这一机关体系实质上是我国社会的领导权力核心;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体系;全国工会机关体系;全国妇女联合机关体系;其他群众性团体。

3.实体机关 事业单位机关,均由国家提供一定的经费,如学校和研究机构等机关;企业单位机关。一般实体机关纵向级别较少。

我国社会组织机关及其部门、单体之间的组织关系和行文关系有以下四种:

1.隶属关系,如国家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局);

2.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下级业务部门之间具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如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办之间、省人民政府各厅(局)之间;

3.平行关系,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之间的关系,属于平行关系;

4.非隶属关系,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无论级别高低,既无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又无上下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关系,它们仅仅是一般性关系。或称为不相隶属关系,如省军区与县人民政府,省教育厅与县民政局。

第二章 常用公文

命令:简称令,是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文件。它具有权威性、指挥性和强制性。常用有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

写作要求:

1.命令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时标准的行政公文标题,第二种是省略发文事由的标题,第三种是用发文机关及其负责人职务名称与文种构成的标题。

2.令号是以命令签署人的任职期限为周期编排的顺序号。行政令、奖惩令等通常列发文字号。3.命令正文的语言要言简意赅。

4.命令的落款由签署人的职务全称和姓名以及成文日期组成。

决定:党政机关圣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公文,主要是兼具规范性、指导性和政策性,可作为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表现形式。结构包括标题(发文机关、事由与文种)、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写作要求:

1.领导指导性决定要求主题集中、根据充分、观点明确; 2.知照性决定应写得具体简要,以便执行;

3.表彰处分性决定应写得严谨庄重,词义明确,分寸恰当。

通知 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分为四大类:知照性通知,印发、批转、转发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任免通知。结构包括: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与文种),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与成文日期。

写作要求: 1.主题集中;

2.各类通知重点突出,措施具体。

通报:属普发性下行文,结构同上,写作要求: 1.内容应有典型性、真实性、准确性; 2.主要运用说明和叙述的方法; 3.各类通报重点突出,措辞恰当。

批复是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指示性公文,特点是具有行政文的被动性;具有内容的指示性,因为请示的内容主要是请求批准和请求帮助两方面,所以批复也分为两类:表态性批复和指示性批复。结构同上

写作要求:

1.撰写批复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

2.批复的正文要写两项内容;一是批复依据,二是批复内容。3.批复意见应明确、具体、可行;批复态度应明确。4.内容较复杂、事项较多进,可分条列项表达具体意见。5.批复要有针对性,不涉及对方请求问题之外的事物。6.批复常以“此复”“特此批复”等结尾。

意见用于对重要 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分为上行、平行、下行意见。结构同上。写作要求: 1.意见一般由意见缘由和意见内容两部分构成,两者之间用“现提出以下意见”等作为过渡;

2.文尾常用“以上意见请予考虑”“以上意见供参考”“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部门执行”等作结尾。3反映真实情况,意见具体可行。

报告是典型的上行公文,报告中一般不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内容上不像请示那样有一文一事的要求,它可在一件公文中综合报告几件事情,层次结构也比较复杂。“下情上达”是制发报告的目的。

写作要求: 1.说明报告原因,2.总体结构一般是:第一,基本情况;第二,主要做法;第三,收到的效果;第四,存在的问题;第五,今后的工作建议。

3.报告陈述事实要实事求是、清楚扼要;表述观点要精炼清晰;语言要简洁朴实。

请示是下级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特点是内容针对性、事项的单一性和请求回复性,可分为请求批准类、请求指示类、请求批转类。结构同上。写作要求:

1.一事一请;

2.一请一报,只能报一个主送机关 ; 3.一般不越级请示; 4.简短精炼;

5.未获得上级批复前,不得抄送给下级部门; 6.用好附件以简化正文; 7.请示的常用结语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特 此请示,请予批复等。

议案是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会在开会期间审议使用的一种书面文件,特点有制作主体的规定性,制作程序的法定性,内容的法定性,行文时间和效力的法定性。结构同上,写作要求:

1.应写明所提议案的缘由、依据、具体事项、解决办法及措施; 2.提出 的问题重要且已具备解决的条件; 3.要注意提出的权限和时限;

4.结尾常用“请审议”“现提请审议”作结语。

函是平级或不隶属的机关之间办理日常公务的交往性公文。特点是形式灵活、适应性强,务实性强。分为商洽、问复、请批、知照函四类

写作要求: 1.一事一函;

2.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

3.发函正文开头应简述发函缘由或目的,复函正文的开头应引述来函的日期、文号或标题等。

4.发函要写清商洽、询问、告知、请准的主要事项;复函则要针对来函内容,作出具体的、明确的答复。5.结语规范。

公告和通告,公告是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需要社会组织和公众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共同特点为:知照性、新闻性、规范性。结构包括:标题、编号、正文、发文机关与成文日期。公告与通告的区别:1内容重要性不同;2.对发文机关限制性有较大不同;3.发布范围有所不同。

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公布或传达会议有关情况的纪实性文体。会议纪要特点是:纪要性、约束性、知照性。分为三大类:决议性会议纪要、协议性会议纪要、研讨性会议纪要。一般结构包括:标题、成文日期(用圆括号标于标题正下方或标于正文末落款处)、正文。

写作要求:

1.会议纪要一般是在会议结束后起草的,经主管领导人签字同意才意定稿;

2.会议纪要的标题最常用的形式是会议名称加文种,但中间可省去“会议”二字,也有的会议纪要多半是研讨性会议纪要,要吧用正副标题的形式。

3.正文一般分为会议基本情况、会议讨论与决定的问题、会议希望与要求三部分。

4.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机关撰写,可以在最后署机关名称和撰写日期,也可以只在正文中写出主持机关,不另外署名。

5.会议纪要必须真实反映会议内容,突出重点、条理清楚。

第五篇 事业单位常识

事业单位的概念 事业单位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概念,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 第二次会议《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了“事业单位”这一名词。1998年进行了规范性定义,即“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类别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分为10多个大类,100多个小类,这是一种传统的事业单位分类,也是最基本的分类。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标准,事业单位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按行业分类,大致分为教育、科研、勘察设计、勘探、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农林牧水、交通、气象、地震、海洋、环保、测绘、信息咨询、标准计量、知识产权、进出口商检、城市公用、物资仓储、社会福利、经济监督、机关后勤、及其他25个行业类别。

二是按资金的来源分类,可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没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或收入较少,各项支出全部或主要靠国家预算拨款的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有一定数量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但还不足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支大于收的差额需要国家预算拨款补助的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三是按性质和特点分类,可分为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登记或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后,应当依法登记或者备案。《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唯一合法凭证。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是: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建立聘用制度和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以转化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建立起有别于机关企业,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规律和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一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度,二要改革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单一的委任制,在选拔作用中引入竞争机制,三要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性质和特点为的岗位管理制度。四要建立选人用人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的制度。五要逐步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一要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二要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三要积极探索生产要素分配的改革。四要发挥工资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

一要坚持以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用人员安置制度,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鼓励未聘人员面向基层、农村和企业,三要为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创造条件。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宏观管理和人事监督制度:

一是加强对于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监督,二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制度,三是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处理工作,四是健全的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岗位类别 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类。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管理岗位等级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对应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中级、初级岗位。

高级分一至七个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六、七级。

中级分三个等级,即八、九、十级。

初级分三个等级,即十一、十二、十三级。

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分为一至五这5个等级。普通工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对就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原则 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的等次有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考核的方法是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 人事争议仲裁

人事争议概念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是指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人事权利和 履行人事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人事争议主体必须是已经建立人事关系的双方,即一方是事业单位,另一方是该事业单位 的职工;二是人事争议的客体必须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或聘用合同约定提出的异议;三是人事争议的内容必须是人事关系双方 由于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发生的纠纷。

争议分类 按人事争议涉及的人数分个人和集体争议;按性质分为权利和利益争议;按争议内容分为职工流动产生的争议,因履行聘用合同产生的争议,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发生的其他争议。

人事争议的处理依据包括实体性依据和程序性依据。处理的工作渠道主要包括:一是人事争议协商,二是人事争议调解,三是人事争议仲裁,四是人事争议诉讼。

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的特点:一是与人事工作密切相关;二是处理争议及时快捷;三是把调解工作放在首位。处理的原则:一是合法原则;二是公正原则;三是及时原则。

人事争议处理与劳动争议处理的关系:在处理性质上是相同的,但两者有又不同:一是工作对象不同;二是适用的实体法规不同;三是处理机构不同,处理劳动争议的是劳动争议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的是人事争议委员会。

人事争议与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关系: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性质不同;二是的诉求主体不同,公务员申诉控告只能是公务员个人,而人事争议处理的申请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三是适用原则不同,公务员申诉控告不适用调解原则;四是受理机构不同。

人事争议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协商的原则是:双方自愿、平等互信、合法。

调解的原则包括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着重调解、及时处理,此外特胡的原则是自愿、合法、合性、合理、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

仲裁的特点:单方申请、双方地位平等;机构独立,一级仲裁;先行调解,及时裁决;性质特殊。原则:一是仲裁机构独立办案的原则;二是合议原则;三是回避原则。

诉讼特点:一是人事争议仲裁是人事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二是人事争议诉讼的当事人是国有单位和职工;三是人事争议诉讼的标的主要是人事权益。

人事争议仲裁机构 是依法设立的处理人事争议具有仲裁职能 的专门机构,既不同于民间组织,司法机关,也有别于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它有三个特等:一是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居中处理人事争议,不偏袒任何一方;三是在仲裁过程中拥有指挥和裁决权。人事争议仲裁受案范围范围包括对象和案件两方面:从对象范围看,人事争议仲裁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与职工、国家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发生的争议。从案件范围看,主要是指事业单位与职工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这主要包括:辞职争议、辞退争议、履行聘用合同的争议。

上一篇:诚信友善伴我行演讲稿下一篇:广东视察宣讲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