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思路论文

2024-09-16

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思路论文(精选10篇)

1.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思路论文 篇一

我国橡胶助剂工业发展思路

随着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子午线轮胎的大规模生产,刺激和带动了我国橡胶助剂的.生产与发展,品种与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入世后,我国橡胶助剂行业面对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内、国外市场,而是全球一体化的大市场.橡胶助剂业即将进入一个较大调整和发展时期,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寻找到发展机遇,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策略应对挑战,将是我国橡胶助剂工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 者:李晓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石油和化工英文刊名: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年,卷(期):2002“”(11)分类号:F4关键词:

2.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思路论文 篇二

1 数据采集及清洗

1.1 检索工具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平台:http://wwwsipogovcn/sipo 2008/zljs/[1],SooPaT专利搜索及在线专利分析工具:http://www.soopat.com/[2]。

1.2 数据采集

国内专利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种,其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最高,保护时间最长,对市场的控制度更强。故本文主要以授权发明专利为统计分析对象。

纺织专利的界定:根据国际专利分类(IPC)标准规定,D部为纺织、造纸,其中D1、D2、D3、D4、D5、D6、D07大类为纺织类,鉴于国内对纺织行业的普遍理解(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本文对其中D06F小类(纺织品的洗涤、干燥、熨烫、压平或打折)及D07(绳;除电缆以外的缆索)专利不予统计。另外,将专利主分类号作为分类依据,检索式:ZFLH:(D01 or D02 or D03 or D04 or D05 or D06) not ZFLH:D06F。

1.3 数据清洗

在专利申请人检索分析过程中,全面考虑了申请人尤其是国内高校的历史沿革,并进行了大量手工分类统计,其中包括同一申请人更名或合并前后专利数量合并,同一集团公司下属公司专利数量累计计算等。

2 纺织专利分析

2.1 发明专利发展趋势

经检索,1985年至今,我国共受理纺织专利申请38427件,其中发明专利22218件,实用新型专利16209,无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950件,涉及专利申请人3356,发明人数14005人。

图1揭示了历年我国纺织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由图可见,我国纺织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1992年(专利申请日期,下同)为起步阶段,这一期间年专利申请数量在200件左右;第二阶段为1993-1999年,专利申请数量较第一阶段出现明显增加,并连续多年稳定在500件左右,为平稳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2000-2008年,年专利申请数量呈逐年大幅递增趋势,年增长率在15%-30%。而纺织专利授权情况与专利申请情况不同,在2003年专利授权871件,达到历年最高值,在随后几年中随着申请数量的增加,反而出现下降现象。另外,近年专利授权率波动较大,1985-1993年专利授权率从70%左右降至45%,1993-2001年专利授权率则重新上升至70%左右,2002-2006年再次出现快速下降,直至2006年的专利授权率仅为21%左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发明专利实行的是申请18个月后公开的制度(亦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早公布),因此2008年至今申报的大量发明专利尚未被公告,而发明专利授权则大约在申请之后2年以上,因此2007-2009年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尚在不断更新,相应年份的专利授权数量和授权率不具有统计意义。

2.2 申请人分析

随着我国纺织产业市场在全球区域市场中地位的提升以及国内纺织行业整体技术实力的增强,美、日、韩和欧盟国家及其主要跨国公司加强了在我国的专利布局。目前,纺织类授权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50位(含集团分公司或子公司)的专利申请人中我国高校和企业有10家,国外公司40家。申请人国别涉及6个国家,其中日本(20个)、中国(14个)、德国(7个)、美国(5个)申请人数量居前。其中,国内专利申请人以高校为主,东华大学(含原中国纺织大学)共拥有纺织授权专利679件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有浙江理工、江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而出现在排名前50的国外申请人全部为企业。

2.3 主要技术领域分布

据图2的IPC大类分布显示,专利主要集中在D01类、D06类。其中D01类涉及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和纺纱,占35%;D06类涉及织物等的处理,占26%。图3显示,除D06类外,其它各类基本与纺织发明专利的总体发展趋势相吻合,即在2003年左右年专利授权数量最大。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纺织品及纤维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功能化、多样化,为满足需求,相关生产和研发部门纷纷采用各种改性和整理技术开发具有抗静电、抗菌、阻燃、远红外、负离子等多功能纤维,产生大量相关技术,因此D06类授权专利多年连续大幅增长。

2.4 国内外专利发展对比分析

1998—2007年(申请时间)间,我国内地申请人获得的纺织发明授权专利共2459件,占总量44%;国外及港澳台申请人获得授权专利3144件,占总量56%。但是,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内地纺织专利授权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部分专利在审查中),授权专利增速明显高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并在2004年实现数量上的反超。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内地专利权维持率(指某一时间段内,统计时间有效专利数量与总授权专利数量比值)明显低于国外。以1998-2004年全部纺织授权专利为例,国外的专利权维持率为88.5%,而我国内地专利权维持率仅为65.6%。

3 我国纺织专利分析引发的思考

3.1 提高我国内地纺织专利权维持率及成果转化率

影响专利权维持率主要因素有专利年费、专利的收益水平和专利的保护水平等[3]。依据我国专利法,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为维持专利权的效力,专利权人必须缴纳年费,年费的数额随保护时间的延续而递增。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前,部分专利会由于专利权人未缴纳年费等原因提前失去法律效力。因此有效专利的数量比专利授权量更能准确地反映权利人对专利权的实际拥有量,专利的有效状况,能够反映企业、地区、国家的科技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国内专利权维持率低侧面说明专利竞争意识较差,技术创新质量偏低,成果转化率低,未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无力长期维持其专利权效力。近日,纺织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试点落户西樵,成功实现了纺织产、学、研对接,为提高纺织科技成果转化率提供了有效的模式。2006年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知识财产战略专项工作组宣布,将原先仅由教授和助教等大学职员享有的发明专利费用减免优惠扩大至拥有博士学位的年轻研究员(博士后)和学生,后者亦可享有专利申请实审请求费和第1-3年的专利年费减半的优惠。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参考借鉴,对于高校为专利权人的专利给予一定年费减免,以有效保护高校研发成果。

3.2 构建纺织行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专利池形成

2008年4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旨在从战略高度形成有效运行机制,同时营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构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从纺织专利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内地还局限在知识产权创造即专利申请上,在知识产权的运用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绝大多数高校及企业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专利战略。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可积极引导行业内高校及企业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结成专利池,推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化[4]。专利池(Patent Pool)是一种由专利权人组成的专利许可交易平台,平台上专利权人之间进行横向许可,有时也以统一许可条件向第三方开放进行横向和纵向许可,许可费率是由专利权人决定的。专利池可以更大限度地适应现代产业分工精细化,产业链不断拉长,技术周期缩短的发展趋势,同时专利池还可以解决“专利丛林”形成的专利障碍。

3.3 培育以纺织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从纺织专利申请人分布看,东华大学、浙江理工、江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掌握了大量专利技术。同时,从专利的共同申请人分析中看出,很多技术均是高校或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且核心研发人员大部分是高校或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我国纺织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基本处于从属地位。而从世界范围来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企业中完成的[5]。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则达到了3%-5%,而我国纺织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3%,相比之下,中国纺织行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6]。且很多研发投入多处于无效状态或错误导向状态,存在大量单纯为了获得资金资助或获得奖项而申请专利的现象。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纺织产品贸易摩擦加剧,我国纺织业面临更大调整压力,我国纺织行业必须逐步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解决纺织企业规模限制、人才、资源缺乏的问题,将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形成的关键。

4 结语

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活跃度和技术能力保持着持续扩张的态势,国内企业、研究组织和个人在该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与国外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是在绝对的技术竞争力以及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力方面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纺织行业整体技术实力仍处于从量变向质变发展的过程中,这一量变过程将是长期的。有关部门可采取相应措施,正确引导纺织技术研究方向,构建纺织行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培育以纺织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从而真正实现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

摘要:以1985年至今纺织授权发明专利为统计对象,从专利的发展趋势、申请人分布、授权率、技术领域分布、国内外授权专利数量与专利权维持率等角度,揭示我国纺织专利布局及竞争态势,并基于专利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纺织,专利,专利分析

参考文献

[1]http://www.sipo.gov.cn/[DB/OL].[2010-04-20].

[2]http://www.soopat.com/[DB/OL].[2010-04-20].

[3]杨中楷,孙玉涛.基于专利持有模型的我国有效专利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2):254-257.

[4]余文斌,罗婷,刘秋霞,等.我国专利池构建与运作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494-497.

[5]李建民.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形成的对策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7(2):34-39.

3.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思路论文 篇三

一、2013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行业生产:生产总量增长,增速继续放缓

2013年,我国纺织行业生产增速继续呈现趋缓走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纺织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纺织业同比增长8.7%,服装业同比增长7.2%,化纤业同比增长10.3%。

从主要大类产品产量增速来看普遍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013年内生产增速也有所趋缓,且呈现个位数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化纤、布、服装产量分别达到4121.94万吨、683.45亿米和271.01亿件,同比分别增长7.9%、4.55%和1.27%。国内外棉花价差过大以及市场需求增长缓慢是造成我国纺织行业在2013年生产增速较上年有明显放缓的主要原因。

(二)产品出口:出口规模扩大,增速较上年回升较快

据我国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2920.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4%,增速较上年提升7.92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113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7%,增速较上年提升9.68个百分点;服装出口178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1.28%,增速较上年提升6.75个百分点。

从出口市场的结构来看,2013年内,对传统三大重点市场(美国、欧盟、日本)出口份额有所下降,而对东盟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速度较快。2013年,东盟已经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第三大市场。据我国海关数据,201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东盟出口额347.05亿美元,同比增长28.38%。

(三)行业投资:投资总额增长平稳,新开工项目保持正增长

2013年,我国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数为13718个,同比增长5.86%,增速高于上年11.37个百分点,表明行业信心恢复较快;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额为9140.29亿元,同比增长17.29%,增速较上年加快2.67个百分点。

从投资的分区域来看,2013年内,我国西部地区纺织行业的投资步伐增长较快。2013年,西部地区投资额同比增速26.85%,高于东部投资增速(19.58%)7.27个百分点。表明我国投资区域结构调整步伐仍在持续推进。

但也要注意中部地区投资增速有放缓走势,2013年,中部地区纺织行业投资额同比增长11.75%,增速较上年回落4.12个百分点。可见,中部地区在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受到的制约和压力有所加大。

(四)行业效益:利润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质效指标表现良好

2013年,随着企业运行质量提升及市场适应能力增强,纺织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状况较上年同期有明显好转。2013年,全国3.86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848.87亿元,同比增长11.53%,增速高于上年0.9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506.05亿元,同比增长15.78%,高于上年8.1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5.49 %,较上年同期略提高0.2个百分点。表明行业盈利水平较上年有所改善。企业产成品周转率为20.41次/年,同比提高7.03%;总资产周转率为1.6次/年,同比提高2.26%。表明行业整体资金周转效率有所加快。三费比例为6.19%,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0.75%。表明行业管理效率有所提升。综合来看,行业运行各方面的运行质效指标都较上年有所改善。

二、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3年,我国纺织行业基本实现平稳运行,其重要支撑在于行业坚持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运行质效的提升。

(一)国际市场:环境复杂,竞争加剧

形势错综复杂,主要经济体基本走上持续增长的轨道。世界经济仍处于政策刺激下的脆弱复苏阶段。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形势趋于改善,但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不容忽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9%,

国际市场需求基本平稳,竞争压力较大。受我国制造成本全面提升等因素影响,中低档产品加工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现象仍然存在,我国纺织行业在主要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市场份额继续下降。

(二)国内市场:增长基本平稳,新兴渠道发力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2013年,受内在结构调整与外需环境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但三季度以来,随着扩大“营改增”试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税赋、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以稳增长为目标的调控政策效果显现,工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活跃度有所提升,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内需增长的基础条件有所改善。在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13年上半年持续下滑,消费情绪低落对内需增长产生制约影响,但2013年7月之后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多月环比呈现回升态势,表明国内市场消费情绪正在逐步改善。

内需增速平稳,网络营销扩张迅速。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我国衣着类内需消费增速虽较上年同期有明显下降,但随着国内经济环境向好及消费情绪改善,内需增长较为平稳。且2013年内,新兴网络营销渠道继续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销售额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在纺织行业市场销售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对促进内需消费平稳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三)生产要素:棉价差影响依然突出

棉价差依然存在。2013年,由于市场需求并未显著改善,国际棉价总体缺乏大幅上涨动力,价格围绕90美分/磅呈现震荡调整态势。自2013年9月进入新棉花年度之后,全球生产情况基本正常,国际棉价仍未出现上涨势头。我国棉价在临时收储价格支撑下,始终保持19000元/吨以上的高位,与国际市场的价差始终维持在4000元以上。由于供给平稳、库存高位、需求难以显著好转,国际棉价缺乏大幅上涨的动力,内外棉价差问题依然突出。endprint

棉价差问题对棉纺企业竞争力影响突出。受内外棉价差影响,棉纺企业的市场竞争与效益压力依然突出。国内大量库存将导致全球棉花供大于求,国际棉价仍无过多上涨空间,内外棉价差无法通过市场作用消除;而国内政策也将继续主导国内的棉花供应及价格,对棉纺企业的负面影响仍将继续,相关问题需要行业持续关注。

劳动力价格继续上涨。2013年内,纺织行业劳动力供给趋紧的态势依然存在,用工价格继续上涨。估计全年纺织行业用工价格仍将保持10%—15%的增速。

三、2014年行业形势展望

外部环境仍然复杂。2014年,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十分复杂。国际方面,世界经济有望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经济复苏总体会趋于改善,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有望好于2013年。但是,全球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面临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等问题仍较突出。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是金融风险最大来源,部分新兴大国经济增长放缓、金融风险上升,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IMF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国内经济方面,我国会处于继续深化改革、调整节奏阶段,投资步伐或将有所放缓。世界银行预测,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或将保持在7.7%。

竞争优势依然存在。在这种经济环境下,纺织服装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国内外市场需求并不会出现大幅度的萎缩,特别是我国内需市场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仍将保持不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各种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也将继续落实,随着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得到缓解,纺织服装国内需求仍有条件稳步扩大,继续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首要支撑。同时也应该看到,国际市场竞争虽然更趋激烈,但我国纺织工业具备由成熟、完整产业体系形成的集成竞争优势,在品种、质量和市场份额方面仍有较为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预计2014年我国纺织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行业形势。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研究全面推进棉花直补措施实施方案

棉花种植直补措施可直接增加棉农收益,以直补取代收储也可恢复市场机制对国内棉花流通环节的调节作用,促进国内棉价向国际市场靠拢,达到有效兼顾纺织行业竞争力的效果,是促进棉花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建议在新疆率先进行试点直补的基础上,扩大棉花直补范围,为全面推进棉花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二)减轻纺织企业税收负担

立足发展民生产业、稳定社会就业,研究措施切实减轻纺织企业税负。建议加紧解决纺织行业中长期存在的增值税“高征低扣”问题,将棉花、羊毛、麻、蚕丝等天然纤维加工行业纳入国家试点,将原料进项税抵扣税率由13%提高到17%。研究出台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如允许部分人工成本抵扣增值税等。

(三)支持纺织行业转型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纺织企业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扶持面向中小微型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高纺织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发展我国西部旅游经济的思路 篇四

发展我国西部旅游经济的思路

发展旅游业向来以投资少、见效快、辐射效应强等特点备受青睐.本文认为,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通过发展旅游经济,将我国西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起来,是加速大开发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分析旅游业对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入手,指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将坚持高起点,确保可持续性,提高旅游服务中的高科技含量,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等作为总体思路.

作 者:赵琳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 刊 名:山东经济 英文刊名:SHANDONG ECONOMY 年,卷(期): “”(1) 分类号:F592.3 关键词: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   西部大开发   总体思路  

5.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思路论文 篇五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从“移植组装”开始向“自主开发”阶段迈进,但发展还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及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好,西部和规模小的民营企业差;说得多,做得少;表面的多,深层的少。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引起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足够的重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2)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方法已经开始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如文化贡献率、实证模型等),研究范围从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扩展到非公有经济实体甚至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研究对象从单纯的研究企业形象开始深入到研究企业审美文化和“知识资本”的人才要素等方面。

(3)许多大企业集团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而且设立了企业文化部,有的将其列入企业发展规划。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真正地融合,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渗透力和实效性。企业要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4)企业家是培育独特的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的关键所在。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但企业家精神不能涵盖企业文化的全部。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企业家要凸显与张扬个性,并进行科学的CI、VI、MI、CIS设计和恰当的形象塑造。

(5)残酷的市场竞争唤醒了众多企业领导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开始注重企业文化中人才的要素及其价值的开放与利用。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造宽松、优美的工作环境,更加关注人的能量的发挥,更加重视人才的再培训、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

(6)中国企业缺乏对“品牌资本”的认识,没有把品牌作为企业的运作中心,没有建立起客户对品牌强烈的忠诚度和崇敬感,没有利用各种方式为品牌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要注意培育和形成良好的企业整体价值和品牌文化,注重塑造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和职工队伍形象,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企业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目的,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7)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企业文化的底蕴首先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兼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是融合了民族文化和历史人文精神的精华,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来充实、丰富、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国际化、本土化、多元化、人性化。我们要以开放、兼容的学习精神,主动吸纳外国优秀的企业文化,把它融合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中。

加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3.1 企业文化建设应与两个文明建设相适应

企业生存于社会大环境之中,承接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任何企业经营理念、发展目标、保障体系都不能超越大环境而独立生存。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与社会大环境结合起来。

3.2 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群众性,吸引广大员工参与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与统一行为的形成,它要求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3 抓住企业文化的核心,处理好国家、企业、员工的利益关系

员工思想水平、价值观念随着个人文化素质、经历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在企业内客观存在。有的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企业的生存,离开企业发展,员工收益就是一句空话。当前,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但均贫富、吃大锅饭的思想与习俗仍然存在,企业文化必须引导员工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

3.4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倡导团队精神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推动生产的总体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家是自己指挥自己的手,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企业文化具有为企业总目标服务的特性。总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构成,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为优良的管理提供舆论支持,形成良好氛围,使各项管理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更主要的是协同企业组织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甚至每个员工都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3.5 企业文化的实施,方法上要采取树立榜样、典型引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方式

优秀企业文化一般都较注意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因为这样做可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魅力,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模特化,使员工能看得见,学有榜样,效仿有型;另一个关健在于,能确立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3.6 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需要一定的形式来体现,也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加以保障

企业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彩球,也不是哗众取宠的装饰。它扎根于企业员工,溶于全体员工的思、言、果之中。然而它又带有灌输性,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如企业形象策划;各种有意义的庆典活动,如厂庆、升旗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如球赛、文艺汇演、邮展书画展等等。活动必不可少,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必不可少,至于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则是需要提倡的,勤俭节约本身也属于企业文化提倡的内容。

3.7 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和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

文化网络是指企业进行文化宣传教育、沟通联络,它包括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宣传方式。此外,文化网络还必须在制度建设、产品设计、厂区规划、标志、商标广告等方面体现企业文化,在企业对内对外的各种活动中注重贯穿和体现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是务实而不是务虚,也不是一般的政治宣传,而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企业文化的推行结果,要为企业、员工和社会带来物质和精神利益,这也是检验其绩效的标准。为此,企业文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种机制包含着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通过激励调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取得实效。

二、国际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

企业文化是一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它在世界各国的兴起,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要研究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各国企业文化兴起和学科发展的状况。

国际上关于企业文化的学说有多种,它们所强调的主题基本相同,但其内容各具特色,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并初步阐明了企业文化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有以下几种:

(一)企业文化与用人之道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偏重于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重视对人的管理。玛丽·凯·阿什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女企业家,1984年出版了她的《用人之道》一书。充分论述了重视人、尊重人的人本思想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中占据首要地位。

1.企业应最重视的是人

阿什强烈地意识到要培养独特的、强有力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始终强调“人 ”的重要性,并有机的融合到追求公司的目标中去,这就是她的独到之处。她的管理方式是坦诚的--关心、信任,并且深信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因此,这种真正的管理秘诀不仅适合于她的化妆品公司,也适合于公司、汽车公司和其他各类公司。经过二十年的努力,阿什创办的公司已拥有20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3 亿多美元。

2.企业管理的金科玉律

如果你是一位新进玛丽·凯公司的雇员,你就会得到一块刻有该公司“金科玉律”铭文的大理石。上面写着“您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她力求公正、平等待人,从下属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她也要求公司雇员从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

3.人才比计划重要

在阿什眼里,人才远比计划重要。当你跨进达拉斯的总公司时,会看到一张比真人还大的照片,那是该公司的全国性推销指导员。在其他公司也许喜欢用图画、雕像或是自己的产品来装饰门面,而阿什要表现的正是“我们是一家以人为主的公司”。阿什坚信,一家公司的好坏只取决于该公司的人。首屈一指的公司必须有首屈一指的人才。人才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4.待人的方法

作为一个经理,待人的方法很重要,应多以表扬的方式鼓励人们去取得成功。因为人人都需要表扬,这里所说的表扬必须是诚心诚意的表扬。表扬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口头赞扬、奖给绶带、请被表扬人上台接受众人的祝贺,在刊物上公布先进人物的名单与事迹等。有时精神的鼓励胜过物质。

5.鼓励人们参加创造性劳动

鼓励人们进行创造性劳动,是因为人人都会支持自己所参与的工作,这是玛丽·凯·阿什激励人们工作激情的又一管理方法。

(二)企业文化与实践经营哲学

松下幸之助在松下电气公司成立60周年之际,出版了《实践经营哲学》一书。松下公司现有职工20多万人,产品1.4万种,工厂分布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营业额从战后至今,增加了4000多倍。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民族英雄”。该公司的成功得力于完善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强化企业命运共同体建设。

第二、在进行总体企业文化培育的前提下,把培养人才作为重点,强调将普通人培训为有才能的人。

第三、注重经营性的、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有新鲜感,这样更易于职工自学接受公司文化。

首先,松下认为,企业经营归根到底是为了共同幸福而进行活动,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人的本质,并且根据这种认识去从事工作。这是松下企业经营哲学的基点。企业的使命和正确的经营理念是一致的。有人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松下则认为利润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最基本的使命是把物美价廉的产品充分地供应给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松下一再强调,企业经营不是私事,而是公事。企业经营的秘诀、不过是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工作而已,这是松下的经验之谈。

其次,松下认为,企业的运作首先要树立一定能成功的坚定信念。应该坚持“成功靠运气,失败在自己”的思想。企业经营活动,就是以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大众打交道。如何对待社会大众的想法和做法,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不能只追求一个企业的繁荣,而是应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来带动整个社会走向繁荣,与社会共同发展。

最后,企业能否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使自己兴旺发达,关键在于人。因此,在松下看来,在企业经营业中首要的是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松下对自己作了这样的介绍:“我这个人与其说是实干家,倒不如说是理想者。但一个理想者往往要在现实中失败。经常追求 理想的我,所以能够在现实的工作中走向成功,原因主要是在于拥有人才和培育人才的缘故。”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与企业文化

彼得·圣吉(Peter M.Senge)教授多年来从事系统动力学整体动态氨基酸的管理新观念研究。他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群工作伙伴及企业界人士,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他创立了人们得以由工作中得出生命的意义、实现共同愿望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80年代以来形成的企业文化理论。

学习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无论是人还是企业,他们的生命的意义在于成功的、美好的体验。全球企业正在形成一个共同学习的社会。

全球朝着学习型迈进的趋势有其更深层的社会动因。这种变化是工业文明演进的一部分。人们的工作价值观因物质的丰富而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工具性--工作为达到之手段的价值观转变为精神性--寻求工作的内在价值和乐趣的价值观,人们在寻求工作的意义。

(四)“企业再造”中衍生的企业文化理论

麻省剑桥Hammer and Company顾问公司经理迈克尔·海默(Michael Hammer)和CSC Index顾问公司执行长杰姆斯·钱彼(James Champy)是企业再造工程的倡导者。所谓企业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实际上是对企业最根本问题上的哲学思考和再认识。

企业再造工程也称企业再生工程。它是为获取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进行衡量的戏剧性的成就,而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关键性的再设计。实施再造工程,首先要营造一种不带任何条条框框的文化观念--一种完全不受旧思想束缚的文化观念。企业再造工程首先向企业提出的问题不是“如何把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省”,而是首先决定一个企业必须做什么以及怎

海默认为,企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吸引企业员工,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造成职工对企业的忠诚,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人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家的人格化,它规定了企业该干什么、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产生更高的效益、什么是企业干得好与坏的主人标准。总之,它是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的行动指南。一个企业的价值系统虽不像机构、企业制度、管理程序那样显露直观,似乎难以捕捉,但从其实质来看它又是十分具体的。

三、现代企业文化发展趋势分析

企业文化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会对企业管理工作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会对企业的思维方式以及战略发展目标的规划产生影响。现代企业基本都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提出了企业管理工作以人为中心,始终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人的力量来发展企业。2.1企业经营管理手段朝着理念化的方向发展。

企业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发展,企业理念的转变应该属于企业文 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这种管理模式和过去的管理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可以结合国内外市场环境的转变以及自身企业的实际特点来确定其经营管理理念,之后再将其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未来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便是理念管理,过去海尔公司在兼并企业的过程中并非是委派财会人员,而是委派海尔文化中心的人去完成这项任务,让企业员工认可海尔公司的管理理念,在思想上形成共识,这个企业就自然被激活了。海尔公司的这种管理模式是国内企业管理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2管理方式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企业管理方式的信息化发展即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搭建统一的数据库同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从而为企业管理工作人员提 供准确信息实现辅助决策的功能。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包含了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些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机整合能够帮助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2.3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入驻我国,目前世界五百强 企业中大约有超过70%的企业进入中国,他们都已经在国内设立了分公司。世界五百强企业利用其自身的福利或者提供更好晋升机会等措施来挖掘人才,实行雇员本土化,如此便导致了国内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面对当前的市场竞争形势,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怎么制定出一个有效的人才发展战略以及人才争夺对 策是非常重要的。

2.4越来越多的企业朝着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方向发展。

所谓学习型组织指的是通过培养企业内部的学习氛围,从而最大限度 的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种系统全面的、具有较高柔性和人性化的管理组织。其本质在于借助各种学习活动来让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已经越来越普遍化,也属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点方向。2.5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出合金化的趋势。

在当今时代,国内各大企业要活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因为国际市场处于不断融合之中,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也逐渐开始呈现出与外国企业文化相融合的趋势。如海尔公司的文化便集合了东西方的管理理念,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在引进中逐渐消化,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海尔文化。张瑞敏先生曾经这样喻过海尔公司的企业文化:海尔文化中的团队精神是从日本企业文化中吸取的,海尔文化中的创新精神等同于美国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国内企业也应当积极借鉴西方优秀大型企业的管理文化,从而最大限度的推动国内企业的发展。2.6创立学习型企业文化。

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从本质上来说即是知识传播的过程,优秀的企业中包含了有助于学习与知识共享的内部文化,而其实际行为也和企业文化有机的融合。二十一

6.浅谈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思路论文 篇六

内容摘要: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受全球化大趋势以及体育格局调整的影响而发生根本性变化,并逐步接纳体育市场产业化的基本理念,实施体教结合的总体战略。本文对我国体育市场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体育产业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体育市场产业化后奥运时代资源配置

所谓体育产业化,就是改革体育体制,使体育成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体育由事业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能够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劳务。我国体育产业目前还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市场化机制,体育产业只有走社会化、市场化道路,才能实现产业化。

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必要性

北京奥运会将中国体育事业推向历史的高度。体育的发展和教育的扩张必然导致与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和内部结构的重组及地位变化。中国体育格局将逐渐调整到产业化和体教结合的发展轨道上来,但是从整体来看,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长期计划的影响,体育市场各构成部分发展不均衡导致发展滞后,大批体育设施、人才、技术等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导致体育市场的供需失衡,造成资源的浪费。

(一)北京奥运会对体育用品市场的影响

更多的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及其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国内中高档体育用品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更多的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实现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换。20奥运会给国内的体育用品企业提供难得的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品牌和产品知名度机遇,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体育、参与体育,人们的运动健身意识的空前高涨,出现体育投资热和体育消费热的历史高峰。

(二)北京奥运会对健身娱乐市场的影响

一方面,奥运会刺激和活跃了大众健身娱乐消费需求,直接带动了健身娱乐市场经营主体增加投资,并会吸引一部分外行业的投资人进入该领域。另一方面,一些相关行业增加对健身娱乐市场的投资,如旅游业、酒店业、房地产业等,在自己的`主营范围内配套投资建设一些体育健身娱乐设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健身娱乐市场的投资需求。从整体上看,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制约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北京奥运会对竞赛表演市场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竞赛表演市场的影响是供给与需求的双重拉动。一来围绕奥运会举办的各项赛事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这些有效供给对于刺激大众的体育消费有促进作用。二来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也是宣传普及体育运动的过程,它会提高大众对体育价值的认知,转变大众的体育消费观念,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

后奥运时代高校体育产业化思路

(一)提高体育市场中的政府的运行效率

在政府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市场的力量来改进政府的工作效率。比如,可以将大型体育场馆以及社区体育设施等公共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委托给私人企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明确界定和划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各部门机构的职能范围不应互相交叉,防止推诿责任现象的产生。深化体育行政部门的机构改革,按照统一、精简、效率的原则优化体育行政组织机构,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

(二)建立高等教育全民健身市场化生产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体育素质教育优化组合资源,发挥全民健身体育知识、技术、科技、教育、管理、场馆设备等先进体育生产资源优势,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争取做到面向大学生,面向社区,积极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服务,形成全民健身产业化的健身娱乐体育市场、群众性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中介市场、体育旅游休闲市场、体育用品等市场,营造浓厚的高校内部和外围市场化体育健身氛围,使高等教育真正成为社区、社会和学生全民健身体育素质教育活动中心。

(三)加强宏观调控并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就目前我国整体体育市场运作情况看,存在着体育市场不成熟、管理不规范、高素质经营人才匮乏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市场化有效配置,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进行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投入的资源配置力度,调整政府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分割管理体育的不合理体制,实现真正的体教完美结合。

总之,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后奥运时代的体育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科学的思路促进其产业化进程,优化体育资源的配置。

参考文献:

1.霍宁.谈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方向.产业经济,

2.任海.论体育资源配置模式.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7.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篇七

1 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现状

1.1 纺织品检测技术的标准不完善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 相应的对检测技术的标准及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的纺织品检测技术的标准和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更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存着相悖的地方。由于我国的纺织品检测实行的标准是类似法规的强制性标准, 并且是按照区域来划分的, 而国外实行的是较为灵活的推荐性标准, 而且是根据技术的权威性对纺织品进行检测的, 消费者对其也有高度的认可和评价。这就形成了我国和西方国家检测的差距, 由于我国检测技术的片面性而导致的一系列的问题, 并且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权威性。检测技术水平较低, 其直接影响就是造成结果不精确, 满足不了纺织品生产企业的需求, 严重制约着纺织企业的发展。

1.2 我国纺织品检测仪器的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 目前我国的纺织检测仪器还是能满足纺织工业的需求。而且高科技的检测仪器的更新换代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并且其中一些仪器已经销售到世界各地了, 标志着我国纺织业的检测仪器正式的迈向了世界的舞台。除此之外, 我国大多数的纺织企业都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整理并统计数据的, 并期望以此来改变生产技术上的落后, 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了促进纺织行业发展的基础保证。在纺织行业投入使用计算机后,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并且使得检测工作的精确度得到了大大增加。

2 提高我国纺织品检验技术的途径

2.1 完善检测技术标准体系

现阶段, 纺织业的检测技术标准应该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提出一个既符合实际情况又全面的统一标准或者分等级要求, 最好是能在发达和不发达的国家之间找出一个检测协商的平衡点。为了能使国际上认可我国的检测标准, 推进我国纺织业面向世界的发展, 就必须将我国的检测标准与世界接轨, 建立一个完善的先进的检验机构是一项既复杂又高投资的工作。但是如果我国自己建立或制订一个标准体系, 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还要有各种先进的高科技力量。而目前我国还没有这个实力, 因此就需要我们先积极的和国外的一些有实力的相关机构合作, 以此做到让国外的检测机构也承认我们的检测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救活一批检测机构, 又能为国内的企业提供相对低廉的检测服务。最终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检测标准的品牌, 这也是推动我国纺织品发展的可行之路。

2.2 高效高速发展的检测仪器

先进的检测仪器能促进纺织品的检测技术得到很大的提升, 而且目前机电一体化水平的检测仪器, 不仅使检测技术得到快速高校的提升, 还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水平。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及广泛运用推动了企业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前进, 使得纺织品的检测既快又准确,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增加了企业的竞争率。检测技术向高速、高效、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使得传统上既单一又浪费时间、耗费精力的检测变的既时又省力的高效多功能的检测。所以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创新制造出更加高校的仪器, 进一步推动我国纺织业的发展。

3 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看来, 以后纺织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追求绿色生态, 环保健康, 而且目前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生态环保方面的检测技术定为了重要的发展项目。在绿色环保的潮流中, 世界各地的人们对有益于身体健康、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态纺织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此, 以后生态型的纺织产品将会发展成为未来世界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西方的发达国家的检测技术对纺织产品实施多方面、全方位的约束, 是以技术法规、标准的判定程序等为检测依据, 以此来为产品的高质量提供保障, 使消费者放心。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纺织品进一步检测确定其中是否含有化学品或具有污染性的物质, 并对其的基本配置品进行详细的鉴别, 假如, 在纺织产品中发现并被证实含有有害物质, 那么不仅是它的使用将会受到严重的限制, 而且也不能获得进入欧洲市场的权限。为此, 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关注并学习新的检测技术, 提高检测的水平和能力, 顺应并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才能科学快速的发展纺织业。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纺织品的检测技术快速发展以及检测仪器的更新换代, 使得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得到快速且稳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纺织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的不足, 需要我们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并尽快的解决和弥补, 而且在发展的道路上同样需要我们不断地迎接并战胜新的挑战, 所以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技术, 创新改革检测技术,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陈巧仙.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J].纺织科技进展, 2013 (04) .

8.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思路论文 篇八

纺织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重要的创汇产业,其出口总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0%左右。面对出口退税率的大幅度下降,纺织品行业喜忧参半。出口退税率的下降势必加大出口难度,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却有利于改变我国纺织品企业长期以来以量取胜的竞争模式,提高纺织品质量,提升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面临的新挑战

纺织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我国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大国。同时,我国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量也居世界第一,并占有1/8的国际市场份额。

但是,我国纺织品业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该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纺织业总体竞争能力不强。要迅速提升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还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1成本优势将丧失面对高位运行的国内棉花价格,棉纺企业的成本控制面临较大考验,不仅如此,在人民币升值、能源、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内部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纺织业将在国际竞争中逐步丧失低价格优势,结构转型与提高创新力已是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大计。

2国内市场遭蚕食,高档品市场失手国外品牌。在国门大开的情况下,不仅一些国外高档品牌在我国本地化生产,而且一些二线品牌也大量进入我国,并迅速占据高档品市场。北京的35个高档商店,60%的纺织服装品是进口品牌,顶级商店中的进口品牌则占90%以上。上海淮海路经营2000多个纺织服装品牌,但60%是国外品牌。如果企业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那么,不仅难以维持现有的在国际市场上20%的利润,而且还将很难在国内市场立足。在本土市场日益国际化的情况下,提升创新力已时不我待。

3企业研发投入匮乏。纺织业全行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3%,高新技术和高端纺织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品牌设计和自主营销能力薄弱,产品出口主要是贴牌加工,自主品牌走上国际市场刚刚起步,众多国内纺织品企业仍在低端市场恶性竞争。

4内贸体制不健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的数据表明,国际贸易额远远大于国内贸易额。200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7万亿元,增幅12.0%,远远低于全年进出口总额的1.4万亿美元及23.2%的增幅。商品市场已经从总体短缺转变为总体过剩,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扩大内需,把扩大国内有效消费需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5技术装备水平的不足。装备水平的差距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还带来了质量和品种的差距。国外棉纺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保证了成纱条干好,棉纱杂质少,无结头,单纱强力,更加适应高速无梭织机和高速针织设备提高效率的要求。根据香港福田集团使用的棉纱质量资料分析,我国除部分引进设备的三资企业棉纱质量优于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外,大部分国产棉纱质量不如印度、巴基斯坦。再加上价格上的优势,印度、巴基斯坦棉纱在我国市场的销售增势十分强劲。此外,作为在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对技术含量的要求更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都十分薄弱,亟待提高。

6自有品牌比重仍然很低。服装行业是纺织服装产业中最主要的实施品牌战略的子行业。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服装加工工艺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但就是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企业挣到的只有10%左右的加工费。因此,我国企业服装出口的单价,与日本比相差18-28倍,与意大利比相差近50倍,而这种价差就是品牌的增值,就是企业的巨大利润空间。

二、出口退税下调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一)出口退税率下调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采的压力

1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纺织品出口退税下调进一步压缩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利润空间。据中国第一纺织网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主要纺织子行业平均净利润率在2%5%左右,纺织全行业平均净利率仅为3.48%。2006年1至7月份,除棉纺行业、丝绸行业平均净利润率略有上升之外,其他行业净利润率均比2005年有所下降。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将使纺织全行业净利润率下调0.06%。从退税率下调对不同子行业的影响来看,化纤行业影响最大,净利润率将因此下调0.21%,其次为麻纺行业,净利润率将因此下调0.13%,其他行业净利率可能下调幅度在0.04%-0.07%左右。这意味着某些纺织品出口将面临“零利润”的生存困境。

2出口增量下降。纺织品出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出口退税率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1996至1998年国家退税率下调,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纺织品服装出口年均递增3.2%。1999至2002年,退税率上调,期间纺织品服装出口年均递增12.75%。2004年出口退税率下降为11%,纺织品服装出口比2003年同期降低6.2个百分点。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全面取消,2005到2006年7月,纺织品出口贸易递增21个百分点;2006年9月退税率下调,加之目前我国纺织品国内生产成本增加,国外不断遭遇反倾销、特保政策,出口增量难以持续高增长。

3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纺织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率与出口退税率的高度相关,其相关度数达到50%。不论是纺织全行业还是纺织主要子行业,纺织品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有的比率都相当高,而纺织品出口受到出口退税率的影响十分大,所以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必将引起纺织品出口的减少,导致国内纺织品生产能力进一步过剩。由于我国纺织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很高,随着纺织品出口的增加,纺织业投资的快速增长,近几年纺织品生产能力的过剩已经十分明显。出口退税率下调之后,那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纺织品将会大量退出国际市场,国内纺织品产能过剩将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应对出口退税后带来的产能过剩,是摆在纺织品出口企业眼前的严峻课题。

(二)出口退税下调给我国纺织业带来新的契机

1促进纺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效率低下,对出口退税的依赖程度很大。出口退税率下调,将促使整个行业进行新的结构调整,抑制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淘汰落后产能,为优质企业让出更大的市场空间,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我国纺织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最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促使纺织品出口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我国大部分纺织品出口企业为中小企业,主要靠低价竞争出口。近年随着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中国纺织品的价格优势已逐渐趋弱,出口退税率下调,促使纺织品出口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3有利于缓解贸易争端,减少贸易摩擦

尽管中欧、中美达成纺织品协议,但中国纺织品的产能、产量、出口量等均居世界首位,因此2007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将更多地利用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社会责任标准等新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从大环境来看,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有利于减少中欧、中美贸易在这一领域内的摩擦,同时也会促进出口企业对新市场的开拓,可在非洲、拉美、澳大利亚等非设限国家或地区寻求新市场。

4降低贸易顺差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据专家测算,2005年一美元出口商品综合退税为0.4429人民币,如果完全取消出口退税,相当于人民币兑美元0.4429元。照此计算,去年底,合理的汇率水平应该是7.7元,美元左右,这与目前的7.9908美元,相差仅2800多个基点,升值的空间也仅有3.69%左右。这与当前主要国际金融机构预测的本年度人民币升值幅度的中间值3.5%相差无几,因此,理论上只需要取消出口退税就可为人民币升值减压。纺织行业一直是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6年我国纺织行业贸易顺差1292亿美元,占顺差总额的71%。所以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纺织品出口的减少,间接缩小贸易顺差,降低外汇储备增量可以缓解人民升值的压力。

三、在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下我国纺织业发展的对策

从国家的发展大局看,出口退税率的降低,是必然趋势,我们的纺织品出口企业有很多是靠优惠的退税政策才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而现在他们面对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也只有做到尽早主动出击,调整企业的出口策略,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减少出口退税率下调给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1适当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行内外销结合。纺织品企业应该在外销受退税率调整影响而大幅度下降的时候,应该尽快开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从而来弥补企业在海外市场所失去的利润。除此之外,适时调整对外报价,适度地给自己留有一定的利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出口退税调整给纺织品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2004年,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需求将开始释放,纺织行业要紧紧抓住市场需求的变化,尽快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还应将适合内销的产品迅速转向国内市场,适合外销的产品继续加大出口。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企业出口的对象也应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了避免对一个市场的过分依赖,我国的纺织产品出口不应只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而应该积极开辟新的市场,如加大对拉美、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

2加强纺织品出口竞价的核算。为增强出口纺织品的价格竞争力,不少纺织品企业已把出口退税部分计入利润再对纺织品进行定价。纺织品企业应采取立足于“不依赖出口退税创利润”的做法。目前纺织品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及时加强对外出口竞价的核算,充分考虑退税率调整的影响,只有为自己预留一定的利润空间,企业才能保证不被市场淘汰,这就意味着纺织品企业将不能再打价格战了,如果仍以低价占领市场份额,只会对纺织品企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原先中国纺织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一直都是以低价取胜的,由于价格低廉,中国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的势头一直不减,遭到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强烈不满,并频频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发起设限,同时国内外纺织品企业矛盾也日益激化,加强纺织品出口竞价的核算和选择适合的出口报价将有利于缓解这些矛盾。

3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目前我国纺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力,全行业自主创新的比例不足10%,品牌建设能力较弱。据统计,200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1175.3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24%,纤维加工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但自主品牌在其中所占比重不足10%,其余90%均为无牌、贴牌和定牌出口,基本上没有形成国际影响的品牌。我国企业应改变以产能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和提升自主品牌,依靠技术和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品牌文化创新,提高对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各级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也要采取多种措施,比如通过税收政策和纺织品配额分配等,鼓励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对纺织品技术创新的投入,培育自主品牌,使我国纺织业尽快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

4建立出口退税奖励机制,促进纺织行业的集约化发展。在这一方面,法国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在出口退税的运作上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法国根据出口企业的业绩好坏给予不同企业不同的退、免税政策。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业绩良好企业和新建企业实行免税:出口业绩良好的企业可向税务部门申请年度免税额度(其具体额度根据企业具体业绩而定),在一年内可以不交国内的销售增值税,而且可在批准额度范围内自主办理免税购进出口货物。对新成立的企业或临时性出口的企业,实行逐笔审批免税额度方式。根据上报的每一批出口额度给予不同的免税量。这样就使出口退税与企业出口量挂钩,既鼓励了企业出口,又在进行退、免税时有了具体依据,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出口骗税行为出现的可能。

9.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思路论文 篇九

今年以来,园区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把新经济、新业态的培育作为一号产业,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一号引擎”经济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知难而进,奋力拼搏,园区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xxxx年主要工作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xx月底,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x亿元,同比下降xx.xx%;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xx.xx亿元,同比增长x.x%。

预计到年底,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x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同比下降xx.x%。

(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新开工项目:昊晶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昊晶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厂房土建工程已经完工,一号、二号厂房设备已进场,正在按照工艺需求,进行设备安装、内部水循环等技术处理。华能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运行正常,每天发电量x-x万千瓦时,预计至年底累计完成发电xxxx万千瓦时。x服装中小企业孵化园已注册企业xx家(服装加工企业xx家,超市x家,餐饮x家,建筑材料公司x家。其中琰钰、金胜康、麦蒙、德仪万方、玺玉龙、姐弟设备已安装完成,并投入生产。其余x家正在订购设备及招工中。)x鲁商产业园双创示范基地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由于土地部门对项目备案名称审核不过,企业不同意更改原有项目名称,正在协商中。

复工项目:研发中心已交付使用,展馆正在加紧内部装修;八条道路工程项目除关明路外的x条道路已基本完成。如意集团x亿米织布项目设备正在订购中。园区污水处理厂、消防队、自来水厂等配套工程运行正常。

(三)招商工作情况

园区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以现代纺织、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作为园区招商重点内容,采取以商招商、蹲点招商、委托招商等形式,全力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活动,广泛与区内外企业进行交流,通过介绍园区、项目对接、政策咨询、座谈交流等方式,积极推介园区,让企业对园区深入的了解,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果打下基础。先后赴x、x、x、x、x、x、x、x等地对接考察企业xx余次。邀请x省工业园区协会、西部控股集团、x友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汉能控股集团、中商国能集团有限公司、中节能建筑节能有限公司、x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利丝绸(x)有限公司、桂香煜形象设计有限公司、毛精纺协会、东华大学等xx余家企业及院校到园区参观考察。

截止目前,围绕纺织新城、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与西部控股、中能建x公司等企业进行对接,就生活配套区医院、学校及康养项目建设达成投资合作意向;园区与东华大学、x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决定成立x纺织研究院,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围绕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项目,与x云威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签订正式合同;依托x及周边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与x南安恒丰纸业和x量子金舟无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打造x国际卫生材料高科技园无纺布生产项目的协议。

(四)服务企业工作开展情况

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造“亲商、暖商、富商”良好的投资氛围。一是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继续坚持全程陪同、全程代办的“保姆式”服务模式,协助企业报批项目资料,所有建设项目达到“零违纪”,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二是依法签订施工合同,实行工程款专用帐户管理,全面实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一卡通”,有效保障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三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预警机制,做好园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工作,及时排查园区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危险源,督促企业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五)争项目争资金工作情况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环境,园区继续协助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工作,规范整合资金使用,精准扶持,“一业一策”,强化激励,“四两拨千斤”,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全年累计争取资金xxxx万元。(其中,如意现代纺织产业棉纺化纤技能人才引进培养项目xx万元、做出突出贡献补助、带资金引进科研启动资金配套xx万元、细纱机智能挡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xx万元、工业企业融资租赁项目补贴xxx万元,xx万锭高档多组份纱线项目-如意坊数字化智能绿色工厂xxxx万;xxxx年建设的疏港路、吉祥北路、河西路、河东路、吉祥西路、吉祥北路延伸段、吉祥南路延伸段、观明路x条道路xxxx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园区热电联产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建设,蒸汽供应不上,已影响如意x亿米服装面料项目和中小服装孵化园项目的推进。二是入驻服装中小企业孵化园的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后续生产缺乏强有力资金支持。三是服装中小企业孵化园用工缺口在xxxx人,招工难问题依旧突出。加之,公交线路单一、职工宿舍没有,满足不了工人基本生活和工作需求。四是在当前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招商引资工作困难巨大,落地企业少,开工项目进展缓慢,造成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离既定目标任务尚有差距。五是园区整体竞争力不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六是园区xxxx年审批的财政预算较低,办公经费仅为xxx万元,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

三、xxxx年工作思路及主要举措

(一)总体思路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此,xxxx年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沿黄生态经济带战略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补齐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和配套设施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园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xxx.xx%;

完成招商引资任务xx亿元;

争取资金x.x亿元;

实现用工xxxx人。

(三)主要措施

一是在经济总量上有新扩张。在紧盯如意xx万锭纺纱项目开足马力生产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如意x亿米高档衬衣面料项目,力争年底投产。加快办理x国际医卫材料高科技产业园无纺布生产、x热电联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等计划新开工项目相关手续,力促早日开工。抓住“准备之冬”有利时机,不断巩固招商成果,对已提出方案、对接洽谈的项目,加大跟踪力度,力促项目早日落地,为xxxx年实现首季开门红打好基础。二是在企业引进上有新突破。紧紧围绕纺织、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三个主导产业进行全产业链招商,继续完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条完整的产业链,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新跨越。进一步拓宽谋划思路,提升项目构思、编制、包装的能力和水平,采取更广阔、更灵活的融资方式,多渠道、多角度谋划各类项目。继续跟踪对接x南安恒丰纸制品有限公司、中节能建筑节能有限公司、x云威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确保x国际医卫材料高科技产业园无纺布生产项目、热电联产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顺利实施。三是在基础配套上有新发展。

10.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思路论文 篇十

关键词:羌族;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

羌族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人民直爽热情,能歌善舞,羌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平原较为落后,主要以农耕畜牧为生。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凭借秀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很多游客,餐饮住宿接待也给当地居民创造了较好的收益,但旅游商品销售仍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1 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现状

2016年4月,随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羌族民族民间工艺与当代羌族地区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深入羌族地区学习羌族民族民间工艺并考察旅游产品市场,途经理县、茂县、汶川县、北川县,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1.1 产品同质化

羌族地区旅游产品经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体经营,二是企业经营。个体经营的纺织品类旅游产品主要有服装、围巾、包袋、帽子、饰品、鞋垫、绣片等等,其中多为采购销售,集中在批发市场采购,销售赚取差价,也有少部分手工制作的日常生活服饰,如鞋垫、云云鞋等,还有在服务区、景点集市上销售户外服装、披肩等等。企业经营的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较少,多为银制、牦牛角制等贵材料物品,如银杯、银餐具、银首饰、银摆件、牛角梳等,也有极少镶嵌绣片的银饰品。这些产品在我国其他地区旅游景点非常多售,由此可见,羌族地区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严重。

1.2 产品品质差

限于个体经营的进货渠道和物流成本,以及对旅游产品的定位不当,加之为了降低成本,争取更多利润空间,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存在品质较差的问题。户外服装式样基本,科技含量低,防风不透气,披肩花色和包袋样式非常少,绣鞋的橡胶底十分粗糙。机器十字绣品线头多,后整理不足,图案及色彩组合较为简单。手工绣品底布单一,多为黑色平纹棉布和白色、蓝色斜纹棉布,绣线材质多为膨体纱和棉线,也有少量丝光线,色彩较为鲜艳,色相种类较少。

1.3 产品城市生活实用性弱

由于羌族地区的沟谷地理条件,居民接收外界信息和资源相对滞后,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的式样比较老旧,种类也不丰富,实用功能性设计少之甚少,作为自用或馈赠的选择空间较小,对于外来游客的吸引程度很低。例如,羌绣装饰画材料廉价,图案较为传统且不够精致;手作羌绣鞋耗时长且不易打理,手工制作一双绣花拖鞋需要三天左右,内底满绣花不耐脏,手工制作一双绣花云云鞋需要七天左右,布纳千层底不防水,且云云鞋不分左右脚,穿着舒适度差,脚与鞋磨合期长;羌族民族服装与服饰色彩鲜艳、装饰丰富、款式单一,在城市生活中穿着十分夸张且不便。

1.4 产品终端销售形象随意

个体经营终端销售形象较为随意,陈列基本按照品类摆挂,地摊形式为主。企业经营集中在旅游景点的独立商店。个体经营商品包装简易,没有品牌标识,仅仅满足装用。且在个体经营商品同质化的情况下,没有统一定价标准,相似物品的价格千差万别。一双绣花鞋从150元到450元不等,一双绣花鞋垫从80元到120元不等,一条披肩从40元到80元不等,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混乱的售价导致降价的恶意竞争和消费的严重不信任。

2 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思路

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品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相关知识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意见:

2.1 因地制宜

重视羌族历史文化内涵,尊重羌族的审美价值。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羊角花、圆菊花、太阳纹、万字纹、藤穿牡丹、四羊护花等羌族服饰图案是羌族的视觉标志,设计师可以据其为灵感来源设计应用;羌族纺织工艺具有当地特色,织绣在羌族妇女中广泛使用,鼓励羌族手艺人创作,设计师可以根据羌族手艺人纯朴稚拙的天然审美观进行再创作。调动当地手艺人的积极性,与家居、服装、服饰、面料设计师合作开发产品,着重改良设计和创新设计。

2.2 品质控制

通过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管理,统一接收标准并严格执行,丰富原材料的品种和色彩,为羌族手艺人的创作及生产提供更多的参考。通过网络和集中培训等形式,丰富手艺人的艺术文化素养,组织手艺人参观学习,拓展手艺人的文化艺术视野,有助于提高羌族手艺人的制作水平,提升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品质。

2.3 结合实际生活与现代审美

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需要结合实际生活需要,着重产品的功能性和使用感受,在保留羌族特色的基础上,与现代生活、现代科技、现代审美联系起来,例如在户外服装当中植入羌族元素,羌族元素图形图案印花面料研发,羌族织绣工艺自动化生产等;丰富羌族元素纺织品类旅游产品种类,例如羌族元素汽车用品、防护服装、舒适鞋履、收纳包袋、毛巾、抱枕被、帽子、围巾、手套、袜子等等;服装与服饰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羌族地区气候性因素和穿着搭配的多样性,例如羌族元素多功能服装设计和羌族元素成衣化服装设计。

2.4 统筹规划终端销售

在羌族地区旅游景点统一规划销售场地,建立品牌意识,强化地域文化标识,通过VI设计摆脱地摊形象。在除景点商店外的酒店、民宿、餐馆等地实施纺织品类旅游产品销售,例如在民宿里售卖羌族元素床上用品、服装服饰、特产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根据物品的材料成本、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核算售价,并明码标价。在设计开发时充分考虑纺织品类旅游产品的市场价格,控制材料、时间和物流的成本投入。合理打折促销,规范相关制度,避免恶意竞争。

3 结语

在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特色,重视文化内涵,将羌族元素与实际生活需要联系起来,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可以从具象和抽象两个方面切入,例如具象的羌族图案局部点缀,抽象的提取羌族配色进行重构等。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纺织品类旅游商品的价格、功能以及体积质量。在设计加工制作上积极调动当地妇女,通过生产劳动来保护羌族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

上一篇:女生部竞选演讲稿下一篇:作文写作材料: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