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2024-07-24

心理学练习题及部分答案(共7篇)

1.心理学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篇一

五、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1、胆碱能神经包括运动神经.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全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少部分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2、合成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始初原料是:酪氨酸。

3、乙酰胆碱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被胆碱酯酶破坏。

4、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被神经末梢再摄取。

8、外周胆碱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5、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主要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6、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神经末梢再摄取

7、乙酰胆碱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乙酰胆碱酯酶代谢

2、参与代谢去甲肾上腺素的酶有 单胺氧化酶、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可引起心收缩力增强.支气管舒张.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脂肪.糖原分解.瞳孔扩大肌收缩

4、胆碱能神经兴奋可引起:心收缩力减弱、骨骼肌收缩.支气管胃肠道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瞳孔括约肌收缩(缩瞳)

5、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效应可通过:直接激动受体产生效应、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促进递质的合成、促进递质的释放、抑制递质代谢酶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主要通过 作用于受体 和 影响递质 两种方式来发挥药理作用。1.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在突触,传导的核心是神经递质.通过其作用完成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换能过程。2.传出神经系统合成的神经递质贮存于囊泡中,以免遭破坏。

六.胆碱受体激动药、抗胆碱脂酶药

2、毛果芸香碱缩瞳是:激动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使其收缩3.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骨骼肌兴奋 6.用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产生了胆碱能危象:应该用阿托品对抗

4、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者反复大剂量注射阿托品后,原中毒症状缓解或消失,但又出现兴奋、心悸、瞳孔扩大、视近物模糊、排尿困难等症状,此时应采用.毛果芸香碱对抗新出现的症状

5、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首选:新斯的明

7、碘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与结合在胆碱酯酶上的磷酸基结合成复合物后脱掉 8.直接作用于M受体的激动药是:毛果云香碱 抗胆碱酯酶药是:毒扁豆碱

1、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和应用是:兴奋瞳孔括约肌M受体,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2、毒扁豆碱对眼的作用和应用是:抑制胆碱酯酶,间接的拟胆碱作用,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3、直接激动M受体药物是:毛果芸香碱

4、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是:有机磷酸酯类

5、具有直接激动M受体和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药物是:新斯的明

2、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激动药是:毛果芸香碱

3、下列属胆碱酯酶抑制药是:有机磷酸酯类、毒扁豆碱、新斯的明

4、毛果芸香碱可用于治疗: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阿托品中毒

5、新斯的明的禁忌证是:尿路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支气管哮喘

6、用于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药物是:碘解磷定、氯解磷定、阿托品

八.胆碱受体阻断药

1、阿托品作用: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可以互相转化、可以升高血压、可以加快心率、解痉作用与平滑肌功能状态有关

2、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3、阿托品显著解除平滑肌痉挛是:胃肠平滑肌

4、治疗过量阿托品中毒的药物是:毛果芸香碱

5、东莨菪碱与阿托品的作用相比较,前者最显著的差异是:中枢抑制作用

6、山莨菪碱抗感染性休克,主要是因: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

7、琥珀胆碱的骨骼肌松弛机制是:运动终板突触后膜产生持久去极化

8、筒箭毒碱的骨骼肌松弛机制是:竞争拮抗乙酰胆碱与N2受体结合

9、使用治疗量的琥珀胆碱时,少数人会出现强而持久的肌松作用,其原因是:遗传性胆碱酯酶缺乏

2青光眼病人禁用的药物有:山莨菪碱 琥珀胆碱 东莨菪碱 后马托品

3、防治晕动病应选用: 东莨菪碱、苯海拉明

4、阿托品应用注意项是:青光眼禁用、高热者禁用、用量随病因而异、前列腺肥大禁用

十.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激动外周β受体可引起:心脏兴奋,支气管舒张.糖原分解 4溺水、麻醉意外引起的心脏骤停应选用:肾上腺素

12、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最显著的组织器官是:皮肤、粘膜及腹腔内脏血管

2、禁止用于皮下和肌肉注射的拟肾上腺素药物是:去甲肾上腺素 5不能收缩肾血管的拟肾上腺素药是异丙肾上腺素 6过量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选用对症治疗药物是去甲肾上腺素 10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是.去甲肾上腺素

8、微量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目的主要是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及防止吸收中毒

11、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剂量过大或过于频繁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心悸或心动过速

14、抢救心跳骤停的主要药物是:肾上腺素

15、肾上腺素的禁忌证:甲状腺功能亢进 高血压、糖尿病、心源性哮喘

1、主要作用于α和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有: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胺

2、主要激动α受体药有: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间羟胺、可乐定

5、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

6、对肾脏血管有收缩作用的拟肾上腺素药是:去氧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十一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酚妥拉明的适应证中血栓性静脉炎、难治性心衰、感染性休克、嗜铬细胞爤的术前应用

2、酚妥拉明使血管扩张的原因是:直接扩张血管和阻断α受体

3、普萘洛尔作用:抑制心脏、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收缩血管 4.普萘洛尔的禁忌证:心源性休克、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支气管哮喘

5、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的药物是:α受体阻断药

6、下列属非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是:酚苄明

7、下列属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是:酚妥拉明

9、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药物是:酚苄明

10、普萘洛尔具有的作用是:抑制肾素分泌、呼吸道阻力增大、抑制脂肪分解、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

11、β受体阻断药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和阻力增加

1、对α1受体和α2受体都能阻断且作用持久:酚苄明

2、对α1受体和α2受体都能阻断但作用短暂:酚妥拉明

3、对β1和β2受体都能明显阻断:普萘洛尔

4、能选择性地阻断β1受体,对β2受体作用较弱:阿替洛尔

1、α受体阻断药有:妥拉苏林、酚妥拉明、酚苄明、哌唑嗪

3、与去甲肾上腺素产生药理性拮抗的药物有:酚妥拉明、妥拉唑林、酚苄明

4、β受体阻断药的主要用途有:抗心律失常、抗心绞痛、抗高血压

5、应用β受体阻断药的注意事项有: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禁用、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支气管哮喘慎用或禁用、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禁用、窦性心动过缓禁用

6、普萘洛尔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过速型心律失常、心绞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十五 镇静催眠药 1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为苯二氮卓类

3、电生理研究表明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增强GABA神经的传递

4、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时,应采取的措施是静滴碳酸氢钠

1、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2、苯二氮卓类药催眠作用优于巴比妥类,表现在对快动眼睡眠时相(REM)影响小、停药后代偿性反跳较轻、安全范围大、不引起麻醉

3、巴比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静脉麻醉、麻醉前给药

5、地西泮可用于 麻醉前给药、焦虑症或焦虑性失眠、高热惊厥、癫痫持续状态

6、对镇静催眠药论述正确的是:能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称催眠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病人由兴奋、激动转为安静的药,又称催眠药、同重要小剂量表现镇静,剂量加大可出现催眠作用

7、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的机制是在多水平上增强GABA神经的传递、通过细胞膜超极化增强GABA神经的效率、增强Cl-通道开放频率、增强Cl-内流

十六。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目前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为地西泮 3对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是卡马西平

5、对惊厥治疗有效的药物是苯巴比妥、地西泮、氯硝西泮、注射硫酸镁

6、对癫痫失神性小发作疗效最好的药物是丙戊酸钠

7、在抗癫痫药物中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是苯妥英钠

1、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地西泮

2、镇静催眠,抗惊厥,静脉麻醉:苯巴比妥

3、抗心律失常,治疗外周神经痛: 苯妥英钠

4、对癫痫部分性发作有良效:卡马西平

5、对失神性发作疗效最好: 丙戊酸钠

1、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包括:治疗外周神经痛、抗心律失常、抗癫痫 十九章 镇痛药

1、吗啡呼吸抑制作用的机制为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2、常用的吗啡和海洛因所致的药物依赖脱毒治疗时重要的替代药是美沙酮

5、吗啡的临床用途的是急性锐痛、心源性哮喘、急消耗性腹泻、慢消耗性腹泻

1吗啡的中枢系统作用包括镇痛、镇静、催吐 2关于吗啡急性中毒描述正确的是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瞳孔缩小

3、吗啡的临床应用包括镇痛、止泻、心源性哮喘

4、度冷丁的用途有止各种锐痛、人工冬眠、心源性哮喘

5、吗啡的不良反应有耐受性、依赖性、急性中毒昏迷、缩瞳、治疗量引起恶心、呕吐、治疗量引起便秘、低血压

6、吗啡对心血管的作用有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引起颅内压升高、引起脑血管扩张

7、可用于戒毒治疗的药物有喷他佐辛、美沙酮

8、吗啡急性中毒急救措施有人工呼吸、吸氧、应用吗啡拮抗剂

二十、.解热镇痛抗炎药

1、对阿斯匹林水杨酸反应叙述:阿司匹林剂量过大造成、表现为头痛, 恶心, 呕吐, 耳鸣,视力减退、对阿司匹林敏感者容易出现、一旦出现可用碳酸氢钠解救

4、下列对布洛芬的叙述正确的是具有解热作用、具有抗炎作用、胃肠道反应严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1、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生成(或导致凝血障碍)的机制是TXA2合成减少、不可逆抑制血小板中环氧酶

2、下列关于NSAIDS解热作用叙述正确的有机制是抑制下丘脑环氧酶,使PGE合成减少、只降低发热者体温 二

十二、抗心律失常药

1、对强心苷类药物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最好选用:苯妥英钠

2、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好选用:维拉帕米

3、急型心肌梗死所致的室速或是室颤最好选用:利多卡因

4、早期用于心机梗死患者可防止室颤发生的药物:普萘洛尔

5、可引起金鸡纳反应的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

6、可轻度抑制0相钠内流,促进复极过程及4相K外流,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改善传导,而消除单向阻滞和折返的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

7、能阻断α受体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能减弱心肌收缩力的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

8、胺碘酮不具有哪项作用:阻滞Na内流,促进K外流,相对延长所有心肌组织的ERP

10、普萘洛尔不具有的作用治疗量时可产生膜稳定作用,延长APD和ERP

11、禁用于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病患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普萘洛尔

13、室性早搏可首选:利多卡因

12、易引起药热,粒细胞减少和红斑狼疮综合症等过敏反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普鲁卡因胺

14、利多卡因对下列抗心律失常有效:室颤、室性早搏、心肌梗死所致的室性早搏、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室性早搏 二

十五、高血压药

1、有关硝苯地平降压时伴随状况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血浆肾素活性增高

2、关于噻嗪类利尿药降压作用机制,描述错误的是:E长期应用噻嗪类药物,可降低血浆肾素活性

3、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包括:抑制局部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循环中RAAS、减少缓激肽的降解、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

5、哌唑嗪降压同时易引起: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增加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作用的特点包括:适用于各型高血压、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可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增厚

6、高血压伴有支气管哮喘时,不宜应用:β 受体阻滞剂

7、高血压伴发外周血管疾病时.不应选用:β 受体阻滞剂

8、关于哌唑嗪的论述,下列哪点是不正确的:可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

9、关于利血平的不良反应中正确的是心率减慢、鼻塞、精神抑郁、胃酸分泌增加

10、最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是:胍乙啶

11、伴有十二指肠溃疡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利血平

12、有关硝普钠的叙述,错误的是:有迅速而持久的降压作用3可乐定降压同时,可引起:心排血量减少、镇静作用

13、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降压药包括:米诺地尔、肼屈嗪、二氮嗪、硝普钠

1、可降低肾素活性普萘洛尔

2、一般不影响肾素活性,常用于肾性高血压卡托普利

3、易升高肾素活性肼屈嗪

4、硝苯地平为:钙拮抗剂

5、氢氯噻嗪为:影响血容量的降压药

6、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 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卡托普利 8中枢交感神经抑制药为:可乐定 9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为:硝普钠

1、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为:抑制局部组织中RAAS、抑制循环中RAAS、减慢缓激肽的降解

4、高血压伴有支气管哮喘时可选用哪些降压药:利尿药、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 +

++ 3

7、关于哌唑嗪的论述正确的是:增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减轻冠状动脉病变、降压同时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选择性地阻断突触后膜α1受体、首次给药可产生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

8、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药有:肼屈嗪、米诺地尔、硝普钠

二十六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强心甙加强心肌收缩力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心肌

2、强心甙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5、洋地黄中毒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时应选用:苯妥英钠

4、强心甙治疗心衰的重要药理学基础是:增加衰竭心脏心输出量的同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7、使用强心甙引起心脏房室传导阻滞时,除停用强心甙及排钾药外,应给予: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

8、强心甙中毒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时,除停止用强心苷及排钾药外,最好选用:阿托品

9、强心苷最大的缺点是:安全范围小

10、强心苷轻度中毒可给:氯化钾

1、强心苷减漫心率后对心脏的有利点是:心排血量增多、回心血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使心肌有较好的休息、心肌缺氧改善

2、强心苷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缺氧

4、强心苷治疗心衰的药理学基础有:使已扩大的心室容积缩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室工作效率、降低心率、降低室壁张力

二十七、抗心绞痛

1、关于硝酸甘油的叙述正确的是: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扩张动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心室容积,降低心室壁张力

4、变异型心绞痛最好选用:硝苯地平

5、硝酸甘油没有的不良反应是:心率过慢

6、硝酸甘油的禁忌症颅脑外伤、青光眼、严重低血压、缩窄性心包炎

1、硝酸甘油的抗心绞痛作用: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负荷、扩张冠状动脉和铡侧支血管,促进侧支血管开放,增加缺区的血流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压,减轻心内膜下血管所受的挤压,增加心内膜下缺血区血流量

2、普萘洛尔抗心绞痛机制为:减慢心率,减少耗氧量、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延长心舒张期,促进血液从心外膜流向心内膜缺血区

3、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合用治疗心绞痛:两药都降低心肌耗氧量,合用后可产生协同抗心绞痛作用、硝酸甘油加快心率和加强心肌收缩力可被普萘洛尔取消、普萘洛尔使射血时间延长,心室容积增大可被硝酸甘油取消

一、有效不应期:在动作电位时程中,从0相到3相期间,心肌细胞对外界全无反应或只有局部反应,但不产生扩布性兴奋,引起动作电位,这段时间称为有效不应期。

二、心肌自律性:细胞自动除极而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征。

三、后除极:心肌细胞在一个动作电位中继0相极后发生的除极。

四、心律失常:膜电位变化异常将导致心动节律或频率改变,发生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统称为心律失常。

五、心绞痛: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和缺氧的临床综合症,是冠状动脉粥硬化心脏病最为多见的症状。

一、简述抗胆碱药物的分类 抗胆碱药物分为两类:胆碱受体阻断剂和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前者又分为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M1受体阻断剂(哌仑西平)、N1受体阻断剂(六甲双铵)、N2受体阻断剂(筒箭毒碱)

二、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激动M胆碱受体,发挥M样作用。

1、眼:激动M胆碱受体,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2、腺体:激动M胆碱受体,是分泌增多,尤以汗腺和唾液腺最为明显,也可促进胃肠道黏液腺和胰腺的分泌

3、平滑肌:激动M胆碱受体,使消化道平滑肌和呼吸道平滑肌收缩,对子宫、膀胱及胆囊等平滑肌也有收缩作用。

三、毛果芸香碱降低眼内压的作用机制:毛果芸香碱激动M胆碱受体,虹膜向中间拉紧后,根部变薄,是处在虹膜周围部分的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易通过小梁网到达睫状前静脉而进入血循环,使眼内压降低。

四、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小剂量阿托品能阻断Ach或拟胆碱药与M受体结合发挥拮抗作用.(1)可明显抑制腺体分泌(2)、松弛平滑肌(3)对眼部作用: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4)、心血管系统:①心脏:低剂量心率减慢,中高剂量心率加快②血管和血压:治疗量无明显作用,中毒剂量可使皮肤血管扩张(5)、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量作用不明显,较大剂量兴奋神经中枢,中毒量由兴奋转为抑制。

临床应用:(1)接触平滑肌痉挛(2)抑制腺体分泌(3)眼科:①虹膜睫状体炎②眼底检查③用于验光(4)抗休克(5)抗心律失常(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五、琥珀胆碱过量为什么不能用新斯的明解毒?琥珀胆碱给药后绝大多数被血浆和肝脏中的胆碱酯酶破坏,但新斯的明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加强和延长了琥珀胆碱的作用。

六、为什么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需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和阿托平合用?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需反复大量持续使用阿托品,使之出现阿托品化,由于此时胆碱酯酶活性极低,中毒患者对阿托品有超常耐受力,故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必须合用胆碱酯酶复活剂,才能提高抢救效果,此时应注意调节阿托品的用量。

七、β受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

1、β受体阻断作用:(1)减弱或取消儿茶酚胺对心脏的兴奋作用,使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2)短期应用β受体阻断药心输出量减少,反射性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和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基本不变。但长期使用,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该药对正常人影响不明显,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3)β2受体阻断,支气管收缩,呼吸道阻力增加,作用较弱,对正常人无影响,对哮喘病人可诱发和加重哮喘。(4)β2受体阻断药与α受体阻断药合用时可拮抗肾上腺素所致的血糖升高,β受体阻断药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脂肪分解,减少脂肪酸的释放。

2、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阻断β受体,同时对β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为内在拟交感活性,可减慢心衰、支气管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3膜稳定作用:有些β受体阻断剂可降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局麻药及奎尼丁样作用,称膜稳定作用。八.为何不用酚妥拉明治疗高血压?酚妥拉明对心脏的作用是由于阻断突触前膜α受体,促进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而去甲肾上腺素会引起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故不用酚妥拉明治疗高血压。

九.临床应用普萘洛尔应注意哪些问题?厚心功能不全者会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可诱发支气管痉挛,致使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长期使用而突然停用,可产生高血压,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加剧,故需逐渐减量至停止使用;糖尿病及肝功能不全者慎用;窦性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及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心力衰竭不是绝对禁忌症,但使用前应给予洋地黄及利尿剂;一般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乏力等,少数患者出现四肢冰凉、发绀、脉搏消失。

十、什么是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α受体阻断药与肾上腺素合用时,能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这是因为α受体被阻断后,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被抵消后,而激动β受体的舒血管作用仍存在,故血压下降。

十一、硫酸镁抗惊厥的机制是什么?除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外,由于镁离子和钙离子相似,可特异的竞争钙离子的结合部位,抑制Ach释放,降低Ach至运动终板去极化作用和降低骨骼肌的兴奋性,从而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过程。

十二、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亢奋症状的作用机理。氯丙嗪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的D2样作用有关。

十三、氯丙嗪降低体温的作用机理。氯丙嗪抑制小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降温作用也与氯丙嗪的扩张血管作用有关。

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药理作用是什么?解热作用、镇痛作用、抗炎作用。

十五、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抑制下丘脑COX,阻断PGE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定点恢复正常。

十六、吗啡为何用来治疗心源性哮喘?吗啡式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引起浅而快的呼吸;吗啡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吗啡的镇静作用可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十七、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降低自律性和消除折返。

十八、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膜电位变化的异常将导致心动节律或频率改变,发生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

十九、奎尼丁与利多卡因延长ERP的机制有何不同?奎尼丁减慢3相钾离子外流和2相钙离子内流,从而APD和ERP均可延长,其中ERP的延长更明显。利多卡因阻止2相小量钠离子内流,而缩短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的APD和ERP,但缩短APD显著,股相对延长ERP有利于消除折返。

二十、正常心肌细胞发生动作电位的具体过程及其发生机理。(1)0相(除极期)钠离子经细胞膜快通道大量迅速内流所致(2)1相(快速复极初期)短暂钾离子外流和氯离子内流所致(3)2相(缓慢复极期)钾离子缓慢外流和钙离子缓慢内流所致(4)3相(快速复极期)钾离子快速外流所致(5)4相(静息期)非自律细胞细胞膜处于静息水平,而自律细胞则由于钠离子和钙离子缓慢内流,自动缓慢除极。

一、强心苷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机制:治疗量强心苷能增加心肌兴奋时胞内的钙离子含量,钙离子与向宁蛋白结合,导致向肌球蛋白构型改变,使肌球蛋白通过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激活ATP酶,分解ATP释放能量,是肌球蛋白头部作弯曲运动,牵引肌动蛋白向肌节中心移动,使肌节收缩,产生心肌收缩。

二、何谓充血性心力衰竭?其病理生理基础是什么?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常伴有显著的经脉系统充血状态,故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其生理病理基础是心排血量不足。

三、强心苷如何减慢心率治疗心功能不全?强心苷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输出量,压力感受器的发射减弱或消失,而迷走神经张力增加,从而使心率减慢。此外强心苷还可以直接窦弓压力感受器和心内压力感受器,从而增强窦心结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等也有利于减慢心率。

四、什么是洋地黄化.如何对强心苷用药可产生洋地黄化?为获得足够效应常于短期内给予足够剂量,即全效量,使血中达最大有效浓度,此即洋地黄化。可分为速給法和缓给法,前者指24h内给予全效量,后者指口服地高辛或洋地黄毒苷。

五、心绞痛发生的机制:主要是指心肌需氧和供氧间的平衡失调,致使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继而无氧代谢产物聚集在心肌组织内,刺激心肌传入神经末梢至中枢后引发疼痛。

二六:硝酸甘油的什么药理作用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并简述该药理作用机制。扩张冠脉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液灌输。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改善缺血区的心肌而发挥抗心绞痛的作用。扩张静脉血管,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内压。扩张动脉血管,使心室壁张力下降,从而有利于血液自外膜层流向内膜缺血区。此外还可以选择性的扩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输送血管和侧支血管,尤其在冠状动脉痉挛时最为明显,但对非缺血区小的冠脉血管无明显的扩张作用,从而增加缺血区血液供应,改善缺血区缺血缺氧状态,发挥抗心绞痛作用。

2.心理学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篇二

一、自评心理健康总分总体情况

表1 (见附表) 显示, 甘肃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良好率随年龄增长在下降, 而危险率、异常率在上升;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总分危险率、异常率明显偏高。

二、城镇和农村学生自评心理健康总分对比分析

表2 (见附表) 总体评价显示, 城镇和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总分良好率分别为18.6%、15.8%, 危险或异常率分别为19.6%、18.3%。

根据表2数据, 对比不同年龄段, 小学城镇户口学生普通以上占91.5%, 小学农村学生普通以上占89.7%;初中城镇户口学生普通以上占82.9%, 初中农村学生普通以上占83.6%;高中城镇户口学生普通以上占76.8%, 农村高中学生普通或良好率占77.1%。

三、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表明, 甘肃省学生心理健康总分与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无显著性差异。从心理健康指数看, 年龄分布和户口差异上是不平衡的, 心理健康总分城镇学生平均分高于农村学生;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理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 尤其高中生心理健康危险率和异常率偏高, 分别达到23.6%、2.7%, 几乎是小学生的三倍。

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当前高中学生学业压力过大;二是我省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过低;三是当前学校仍然过度关注升学率和分数, 对学生的身心理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四是从年龄分布上看,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全国水平, 说明随着社会发展, 年青一代父母的文化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家长相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在加强。

四、城市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多于城市学生, 而且诸多因子显示差异显著。具体来说, 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家庭因素

我们调查统计了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 数据显示城市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明显优于农村学生。农村家庭还普遍存在着母亲比父亲接触子女的时间多的现象, 母亲比父亲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更大。对农村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结构。此外, 家庭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父母双方都采取严惩严厉的教养方式, 才会使孩子产生敌对倾向, 一方严厉则不会出现其他负面心理影响。父母给孩子造成适度的优越感对孩子心理健康有利。同样, 父母适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二)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全面、系统、深刻的, 学校教育的目标、方式以及校风等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少。首先, 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 学习负担过重, 导致学生学习疲劳过度。其次, 强大的升学压力导致了学生的焦虑行为。最后, 当前中学教师队伍不稳定, 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不高, 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 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风气, 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环境,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的影响。

3.本期练习及测试题参考答案 篇三

1. 薄铁片铁2. 磁化S(南)3. 地北4. 指南针不指南北 鸽子找不到回家的路5. C 6. C7. B8. C9. B10. B11. C12. 如图1所示.13. 如图2所示.

14. 将一枚小磁针放在火星表面,观察其是否有固定指向(或是否受磁力的作用)15. 可将铁屑撒在种子中,搅拌均匀,使铁屑吸附在杂草种子上,然后用磁铁吸附,将带有铁屑的杂草种子从混合种子中吸出来.这里利用了磁铁吸铁的性质.

《电生磁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流的强弱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 铁芯通断电电流的强弱电流的方向强

2. N负变大3. B4. B5. B6. B7. C

8. 如图3所示.9. 如图4所示(提示:两通电螺线管相互靠近的两极均为N极或均为S极,磁感线方向不同).10. (1)小磁针(2)让小磁针跟导线AB平行,且在AB的下方(3)若小磁针转动,导线AB中有电流,若导线AB不动,导线AB中没有电流11. (1)图略.提示: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或左端)与开关左端相连(2)B(3)N或北(4)①右(左)变小(变大)②变大(5)越强多(少)强(弱)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动机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通电导体(或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切断电源2.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 3. B4. B5. A6. C7. D8. D9. A10. C

11. (1)线圈匝数(2)观察吸引大头针个数的多少 (3)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随线圈匝数的增加而增强(4)A、C12. (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

(2)如下表. (3)①铁芯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②将大小不同的铁芯分别插入同一线圈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观察这个线圈两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磁生电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磁感应机械2. 切割磁感线导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电磁感应加快摇晃、增加线圈匝数或更换磁性更强的永磁体等

4.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 B6. D7. 猜想:与磁体插入的速度有关(或与磁场的强弱、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粗细、线圈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设计:将电流表和线圈连接成闭合电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不同的速度先后两次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进行比较.

8.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2)①转速②导线长度③磁性更强的磁铁

《电与磁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 S负 N2. 电机械换向器(或换向片)3.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4. 鸽子是否靠地磁场来导航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

5. 调换电源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 发电机6. 动圈式话筒、发电机电风扇、动圈式扬声器7. L2右

8. C9. C10. C11. D12. C13. B14. C 15. B16. D17. 如图5所示.18.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2)电流(3)线圈停在平衡位置19. (1)磁性强弱(2)a、b(3)b、c (4)电流相等

4.c语言备考习题及部分答案 篇四

1.格式字符%md中的m不能为负。(×)2.实际上,可以用顺序、分支、循环三种结构构造任何算法。()3.printf(“%d”,sizeof(1234));其结果是4。(×)4.在C语言中,任何一个表达式的最后加上一个分号就构成一个合法的语句。()

二、单选题

1.下述程序的输出结果是(B)

#include

void main()

{int a,b,c=241;

a=c/100%9;

b=-1&&-1;

printf(“%d,%d”,a,b);

} 2.若有定义:int x,y;char a,b,c;并有以下输入数据:x=1 2 A B C,则能给x赋整数1,给赋整数2,给a赋字符A,给b赋字符B,给c赋字符C的正确程序段是(D)A)scanf(“x%d y=%d”,&x,&y);

a=getch();b=getch();c=getch();B)scanf(“x=%d%d”,&x,&y);

a=getch();b=getch();c=getch();C)scanf(“x=%d%d%c%c%c”,7x,&y,&a,&b,&c);D)scanf(“x=%d%d%c%c%c%c%c”,&x,&y,&a,&b,&b,&c,&c);3.已有定义double d,f;数据的输入方式为:3.45 1.2 根据定义和数据的输入方式,输入函数调用语句的正确形式为(A)A)scanf(“%lf%lf”,&d,&f)B)scanf(“%f%f”,&d,&f)

5.下面程序执行结果是32768。(×)

main()

{int a,b;

printf(“%dn”,b=(a=32767,a+1));}

C)scanf(“3.2f%3.1f”,&d,&f)D)scanf(“%3.2lf%3.1lf”,&d,&f)4.如下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int m,n,k;

m=(n=4)+(k=10-7);

printf(“m=%dn”,m);

}

运行后m的值为(C)。

(A)(B)(C)7

(D)14

5.下面程序的输出是(C)。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10,y=3;

printf(“%dn”,y=x/y);

}

(A)0

(B)

1(C)3(D)不确定的值

6.下面程序运行情况是(D)。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3,y=0,z=0;

if(x=y+z)

printf(“****”);

else

printf(“####”);

}

(A)有语法错0不能通过编译

(B)输出****

(C)可以通过编译,但不能通过连接,因而不能运行

(D)输出#### 7.结构化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A)。(A)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B)递归结构、循环结构、转移结构

(C)嵌套结构、递归结构、顺序结构

(D)循环结构、转移结构、顺序结构

8.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B)。#include main(){ int i=010,j=10;

printf(“%d,%d”,++i,j--);}(A)11,10

(B)9,10

(C)010,9

(D)10,9 9.运行完下列程序后,在屏幕上的内容是(D)。main(){ int a=0;

a+=(a=12);

printf(“%dn”,a);} 10.语句printf(“s=%-5.3s”,“computer”);的输出结果是(B)。

A)s= com B)s=com

C)s= ter D)s=ter

11.下面程序的输出是(C)

main()

{int

x=10,y=3;

printf(“%dn”,y=x/y);

}

A)0

B)C)

3D)不确定的值 12.执行下面程序中输出语句后,a的值是(C)。

main()

{ int

a;

printf(“%dn”,(a=3*5,a*4,a5));

}

A)65 B)20

C)1

5D)10 13.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A)。

main()

{int a=-1,b=1,c;

c=(a++<=0)&&!(b--<=0));

printf(“%d,%d,%d”,a,b,c);}

A)0,0,1

B)-1,1,1

C)0,1,0

D)0,0,0

14.以下程序运行后,m的值为(C)。

#include

void main()

{ int m,n,k;

m=(n=4)+(k=10-7);

printf(“m=%dn”,m);}

A)B)3

C)7

D)14

15.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D)。

main()

{int x=10;

printf(“%dn”,~x);}

A)9

B)-9

C)11

D)-11 16.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D)。

main()

{int x=10,y=10;

printf(“%d,%dn”,x--,--y);}

A)10,10

B)9,9

C)9,10

D)10,9 A.B.C.D.17.printf函数中用到格式符%5s,其中数字5表示输出的字符串占用5列,如果字符串长度大于5,则输出按方式(B)。

A)从左起输出该字符串,右补空格

B)按原字符长从左向右全部输出

C)右对齐输出该字串,左补空格

D)输出错0信息

18.putchar函数可以向终端输出一个 D A)整型变量表达式值

B)实型变量值 C)字符串

D)字符或字符型变量值

19.根据定义和数据的插入方式,输入语句的正确形式为(B)。

已有定义:float f1,f2;数据的输入方式:4.52

3.5 A)scanf(“%f,%f”,&f1,&f2);B)scanf(“%f%f”,&f1,&f2);C)scanf(“%3.2f %2.1f”,&f1,&f2);D)scanf(“%3.2f%2.1f”,&f1,&f2);20.已知ch是字符型变量,下面不正确的赋值语句是(A)。

A)ch='a+b'

B)ch='O';

C)ch='7'+'9';D)ch=5+9;

21.假设int a=4;以下不正确的语句是(A)。

A)a+1=4;

B){a+++ +4;a/=4}

C);

D)printf(“a+1=4”);22.如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B)。

main()

{ int x=023;

printf(“%dn”,--x);}

A)17

B)18

C)23

D)24 23.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D)。

main()

{char x=040;

printf(“%dn”,x=x<<1);}

A)100

B)80

C)120

D)64

24.假如一个整型变量的最大允许值为32767,那

么运行如下程序后屏幕上会输出的结果是(B)

main()

{ int a,b;

a=32767;

b=a+1;

printf(“%d,%d”,a,b);

}

A)32767,32768 B)32767,-32768 C)

32767,0 D)运行时报错

25.已知字母A的ASCII码为十进制的65,下面程序的输出是C main()

{ char ch1,ch2;ch1='A'+'5'-'3';

ch2='A'+'6'-'3';

printf(“%d,%cn”,ch1,ch2);

}

A)67,D

B)B,C

C)C,D

D)不确定的值

26.请读程序片段:int i=65536;printf(“%dn”,i);上面程序片段的输出结果是(B)。A)65536

B)0

C)有语法错0,无输出结果

D)-1 27.在下列程序段中:

int x, y;

scanf(“%3d*2d%d”,&x,&y);

若输入的数据为:12345678,则x、y的值分别为(B)。

A)123,456

B)123,678

C)12345 678

D)无法得到正确的值

28.有如下程序,输入数据12 345后,y的值是(B)。

#include main(){ int x;float y;

scanf(“%3d%f”,&x,&y);}

(A)12.000000

(B)345.000000

(C)12345.000000

(D)0.000000 29.有如下程序,若要求a1,a2,c1,c2的值分别为10,20,A,B,正确的数据输入是(D)

main()

{int a1,a2;

char c1,c2;

scanf(“%d%d”,&a1,&a2);

scanf(“%c%c”,&c1,&c2);

}(A)1020AB

(B)10 20AB(C)10 20 AB

(D)10 20AB 30.下列语句的输出为(A)。

int x=-1;

printf(“%d,%u,%o”,x,x,x);

A)-1,65535,177777

B)-1,-1,-1 C)-1,32767,-177777

D)-1,32768,177777

31.若有定义int a=3;则执行完printf(“%d”,-a--);语句后,a 的值为(B)。

A)-

3B)

2C)-2

D)3 32.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C)。int x=3,y=4;void main(){ int x,y=5;

x=y++;

printf(“%d”,x);}

A)3

B)

4C)

5D)6

33.设有如下定义:int x=10,y=3,z;则语句:

z=(x%y,x/y));

printf(“%dn”,Z);

的输出结果是(D)

A)B)0

C)4

D)3

34.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D).main()

{ int a=3;

printf(“%dn”,(a+a-=a*a));}

A)-6

B)12

C)0

D)–12

35.设有定义:int x=1,y=-1;则语句:

printf(“%dn”,(x--&++y);的输出结果是(B).A)1

B)0

C)-1

D)2

36.设有如下定义: int x=10,y=3,z;则语句: printf(“%dn”,z=x%y,x/y));的输出结果是

(D)。

A)1

B)0

C)4

printf(“n=%dn”,n);}

A)30

B)24

C)60

D)48 D)3

42.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B)

37.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A)

main()

main()

{ double

{int x=0,y=0;

while(!x)y+=++x;

printf(“%dn”,y);

}

d=3.2;

int x,y;

x=1.2;

y=(x+3.8)/5.0;

printf(“%d n”, d*y);

}

A)3

B)3.2

C)0

D)3.07

38.已知E的ASCII码是69,则执行以下语句的结果是(A)。

printf(“%c”,'D'-'8'+'5');

A)66

B)A

C)B

D)E 39.执行下面程序后,n的值为(C)。

main()

{int n,a=2,b=3,c=4;

n=(a

n=(n>b)?b:c;

n=(n

A)5

B)4

C)3

D)2 40.以下程序执行完后,a 的值为(C)

#inlcude

void main()

{int a;

printf(“%dn”,(a=3*5,a*4,a+5));}

A)65

B)20

C)15

D)10 41.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B)

main()

{int n;

(n=6*4,n+6),n*2;

A)1

B)0

C)控制表达式非法

D)程序执行无限次

43.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B)

main()

{int n,a=2,b=3,c=4;

n=(a

n=(n>b)?b:c;

}

A)5

B)4

C)3

44.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C)

。D)2

main()

{unsigned a=3,b=10;

printf(“%dn”,a<<2|b>>1);}

A)3

B)10

C)13

D)14 45.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为(A)。

main()

{int x=17,y=26;

printf(“%d”,y/=(x%=6));}

A)5

B)8

C)2

D)26 46.以下程序的输出是(B).

main()

{int a,b,d=241;

a=d/100%9;

b=(-1)&&(-1);

printf(“%d,%dn”,a,b);}

A)6,1

B)2,1

C)6,0

D)2,0 47.下列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A)。

int x=1 , y=1 , z;z=1||++x&&y--;

printf(“n%d,%d,%d”,x,y,z);

A)1,1,1

B)2,0,1

C)2,1,1

D)2,0,0

48.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是(B).

#include

main()

{unsigned a,b,c;

a=0x255;b=a<<4;

x=(~b)&0xff;

printf(“%f”,x);}

a++<=25&&b--<=2&&c++

?

A)0x55

B)0xaf

C)0x50

pritnf(“%d,%d,%dn”,a,b,c):printf(“%d,%d,%dn”,a,b,D)0xda 49.若有定义int a=25,b=14,c=19;则以下三目运算符构成的语句的执行结果是(B)

三、多选题

1.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应该包括(ABCD)。

(A)使用顺序、分支、循环三种基本结构;(B)限制使用goto语句;

(C)应该使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D)应该使用模块化的方法;

(E)编码过程中,变量名的命名只要程序员自己明白就可以了;

c);

A)25,14,19

B)26,13,19

C)25,13,19

D)26,14,19 2.2.对于scanf()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如果相邻格式符之间没有数据分隔,则对应的输入数据之间可用空格、回车分隔。B)输入数据时不能指定精度。

C)在用格式说明符“%c”输入单个字符时,空格字符和转义字符是无效字符,即不能被输入。D)遇到空格、或者回车时,系统认为一个数据输入结束。

3.3.已知ch是字符型变量,下面正确的赋值语句是(BC)。

A)ch='123';

B)ch='xff';

C)ch='t';

D)ch=“";

4.4.若有定义int a,b;float x;,则以下不正确的赋值语句是(ACD)。

A)a=1,b=2,B)b++;

C)a=b=

5D)b=int(x);

四、填空题

1.在C语言中没有固有的输入和输出语句,但是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用函数调用的形式来实现输入、输出,这些函数由(标准I/O库/系统)提供。

2.语句printf(”%d“,(a=2)&&(b=-2));的输出结果是____1________。3.执行以下程序段后,a 的值是______1____.int a;a=-2*4%-5/2;

五、阅读程序

1.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是(3 2 1).

main()

{int x=1;

{int x=2;

{int x=3;

printf(”%d“,x);

}

printf(”%d“,x);

}

printf(”%d",x);

5.心理学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篇五

二、语法误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满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B.表扬教育带来的另一个极端问题就是:学生在长期的表扬氛围中常常忘乎所以,甚至不知天高地...厚。.C.鲁迅弃医从文,并非突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长期的内心挣扎最后痛定思痛的抉择。....D.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公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B.他只是出于同情,在微博上发了个求助帖子,谁会想到受到了来自社会各层面的不虞之誉?面对....媒体,他真有些手足无措。

C.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D.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像生活中不可缺少空气一样。....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广大司机已经司空见惯了设卡乱收费的现象,今天一路上疏通无阻,反而有些惴惴不安。....B.河南中牟农民宋合义被铲车碾死,死者家属已表示决不善罢甘休,责任方河南省弘亿国际农业科....技公司始终保持沉默。

C.11月3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龙工作一蹴而就,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滔滔江水驯服地沿着明渠奔流东去。D.浙江温岭幼儿教师颜某虐童视频公诸于众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类似恶性事件必须扼杀于萌芽....之中。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队望其..项背。..B.从小到大她耳濡目染了太多的治病救人的故事,从心底萌生了当一名白衣天使的梦想。(不带宾语)....C.每个孩子的情况各自不同,个性差异很大,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岂能一概而论? ....D.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奋战,封堵的315国道终于打通了,广大司机口耳相传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事过多年,一谈起当年走西口、出外蒙、进中亚的经商经历,他老人家总是津津乐道。....B.祝贺的人渐渐散去了,王义雄禁不住内心的喜悦,独自咀嚼这脍炙人口的消息。....C.丹江口库区移民能够克勤克俭,克服生活中种种困难,再造一个美丽而幸福的精神家园。....D.人们无法视而不见那些办证之类的小广告,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仅占据了你的视野,也....占领了你的生活。

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监管部门对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等闲视之,任其发展,那么老百姓的餐桌将成为谋杀现场。....B.做一个自信的人,既不能妄自菲薄自己,又不能求全责备自己,更不能把自己当上帝,而要把自....己放在地上。

C.上级来检查牛羊存栏情况,乡长情急之下只好把许多牧民自家的牛羊集中起来,聊备一格,渡过....难关。D.成都人生活安闲,晚饭后大家聚在一起街谈巷议,拉拉家常,唠唠闲嗑,有时也说说国家大事。....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两条宠物狗撕咬得不可开交,任凭主人如何呵斥,它们就是不肯“罢”嘴,引得许多路人朝这边....张望。)

B.十八大期间,广大市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明显高涨,出租车上、酒馆里、晨练场,大家侃侃而谈国....家大事。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四大长老正襟危坐在树下,准备讨论如何处罚触犯了族规几个年轻....人。

D.每当夜幕降临,新城区一片漆黑,冷冷清清;而老城区依然十分热闹,我们就这样萍水相逢在饭....店里。)

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国企一定要发扬光大上一代国企职工的奉献精神,真正把大型企业的责任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

B.江雪琴真不愧为党的好女儿,虽然她已被敌人打得浑身遍体鳞伤,但仍然坚贞不屈,英勇地与敌....人做斗争。C.“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D.张科长离开前,将后续工作的诸多细节一清二楚地交代下去,甚至展品的前后距离都精确到厘米。....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教育工作要做到尽如人意,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的;但绝不能怨声四起,满意率极低。....B.就个人愿望而言,他强烈地想成为一个工程师,然而他考取的是师范大学,于是他自怨自艾命运....不佳。)

C.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主旨分散了,结构混乱了,....连语言风格都“杂糅”了。

D.建筑设计师王澍因设计了特立独行的象山学院而名声大噪,并因此获得了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

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迎接贵客,大家干干净净地清扫了庭院,摆上了各色盆花,又粉刷了墙壁,还特意挂上一副....对联。

B.演讲中他信手拈来古典诗文名句加以佐证,这不仅使演讲妙趣横生,而且观众也听得津津有味。C.外面突降大雨,商场接踵而至地闯进来躲雨的路人,一天来都冷冷清清的商场突然热闹起来。....D.在多次推迟销毁日期后,运行了15年之久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终于在2001年3月寿终正...寝。.1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庆祝仪式结束后,许多年轻人意犹未尽,大家又拉着来宾一起搞起了联欢,这些外国朋友也不再拘禁了,高兴得载歌载舞。....B.来参加这次高峰论坛的各国政要个个大名鼎鼎,相信他们的到来定能使本次会议增加不少亮点。....C.今年十一中秋双假合并,假期明显加长,许多家庭旅游项目十分火爆,尤其是参与式项目会让一家人玩得不亦乐乎。....D.李小红从痛苦中苏醒过来,老板对她不仅没有半点怜悯之心,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予以摧残。....1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谁会想到意外丢失的现金会失而复得?更难以臵信的是拾主为了找到失主,竟然驱车2000公里,失主张明群感激涕零得流下了眼泪。....B.王大妈打开包裹,女儿小时候的生活用品依然整齐地摆放在里面,回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C.主持人一再强调,大家众所周知的过程就不要重复交代了,重点说明被捐助中遇到的感动细节。....D.现在中国的空军势力岂可与解放初同日而语,38.9万空军,隶属七大军区,即可协同作战,也能....独立出击。

1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第1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于2013年2月3日在自贡彩灯公园开幕,六大主景区的彩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二千多年的盐都繁荣也尽收眼底。....B.明代朱元墇和清代雍正虽然口碑不佳,但他们却是公认的勤奋皇帝,故宫中大量奏章上的批红就是他们每天都在日理万机的明证。....C.阳澄湖的大闸蟹海内外闻名遐迩,甚至德国人把它移殖到莱茵河,没想到水土不服,美餐没享着,....环保却出了问题。

D.他对近在咫尺的危险浑然不觉,如果没有人在旁边善意地提醒,就会出现极其严重的后果。....1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许多大型国企与海外的合作与收购都不同程度地遭遇抵制,经济上的失之交臂缘于政治上的....相互隔膜。

B.谈起电脑、互联网,一向沉默寡言的小孩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令大....人们惊讶不已。

C.临场高度紧张的应试者一接触到主考官和颜悦色的目光,心中的慌恐一下子消解了许多,语气也....平稳了些。D.假如日本把中国人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臵若罔闻,那么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日方单独承担。....

答案及解析

PART2 1.B A项:出奇制胜 指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不加宾语; B项:天高地厚 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用于否定句中,正确; C项:心血来潮 与“突然”语法重复;

D项:纸醉金迷 含贬义。后文提到“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这些事迹与纸醉金迷矛盾,一个褒一个贬 2.D A项:指手画脚 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贬义词。而且不能作状语,“指手画脚的做某事”错误。B项:不虞之誉 没有料想到的荣誉。与“想到”语法重复 C项:漠不关心 不加宾语;

D项:无时无刻不=每时每刻都,正确 3.B A项:司空见惯 不加宾语。可以说“对….司空见惯”;

B项:善罢甘 休 轻易解决纠纷,心甘情愿的不再闹,中性词。用于否定句中,正确; C项:一蹴而就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只用在否定句中;

D项:公诸于众 成语本身语法重复。诸:兼词=之于。正确用法“公之于众” 4.C A项:望其项背 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用于否定句中,这里不符合句意,改为“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队难以望其项背”; B项:耳濡目染 指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不加宾语,可以说“对…耳濡目染”; C项:一概而论 用于否定句中,正确;

D项:口耳相传 不加宾语,可以说“这件事是口耳相传而来的” 5.A A项:津津乐道 不加宾语,正确;

B项:脍炙人口 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不能形容“消息”,定中搭配不当; C项:克勤克俭 克:能够。前面的“能够”与克勤克俭语法重复; D项:视而不见 装作没看见。不加宾语,可以说“甲对乙视而不见” 6.C A项:等闲视之 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用于否定句中; B项:妄自菲薄 不加宾语;

C项:聊备一格 姑且备为一种格式,表示暂且用之充数。正确;

D项:街谈巷议 指民间的舆论,名词。名词动用 错误 7.A A项:不可开交 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仅作补语“…得不可开交”。正确; B项:侃侃而谈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褒义词,不同于“侃大山”。后不加宾语; C项:正襟危坐 后不加表示处所的介宾短语;

D项:萍水相逢 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后不加表示处所的介宾短语 8.C A项:发扬光大 不加宾语。可以说“把…发扬光大”; B项:遍体鳞伤 与“浑身”语法重复; C项:淋漓尽致 指充分、透彻。正确; D项:一清二楚 不作状语,可做补语,“交代得一清二楚” 9.C A项:尽如人意 用于否定句中;

B项:自怨自艾 自己悔恨。不加宾语;

C项:不三不四 指不正派,不象样子。正确;

D项:特立独行 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不能形容“象山学院”,定中搭配不当 10.D A项:干干净净 不作状语,可做补语,“打扫得干干净净”;

B项:信手拈来 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不加宾语;

C项:接踵而至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与“闯进”语法重复。改为“路人接踵而至”;

D项:寿终正寝(1)人老死(2)事物灭亡。正确 11.C A项:载歌载舞 不作补语; B项:大名鼎鼎;

C项:不亦乐乎 现形容动作、状态到了极端地步,中性词,只作补语。正确; D项:变本加厉 与“更加”语法重复 12.D A项: 感激涕零 与“流下眼泪”语法重复; B项:历历在目 与“在眼前”语法重复; C项:众所周知 与“大家”语法重复; D项: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用于否定句中 13.D A项:眼花缭乱;

B项:日理万机 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务,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与“每天”语法重复; ..C项:闻名遐迩 遐迩=远近。与“海内外”语法重复; D项:浑然不觉 不加宾语,正确 14.A A项:失之交臂 对象:机会;

B项: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中性词(2)形容做事圆滑,贬义词。形容“做”,不能形容“说”;

C项:和颜悦色 与“目光”不搭配,定中搭配不当;

6.心理学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篇六

1.比较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答: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主要提供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

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类(畜肉、禽肉、鱼虾)、蛋类、乳类等,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等。

2.什么是癞皮病?如何预防?

答:癞皮病典型临床表现可有皮炎、腹泻和痴呆,即三“D”症状。

合理调配膳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选择含烟酸较多且多为游离型的肉类、肝脏、豆类、小麦、大米、花生等食用;

减少单一以玉米为主食,或烹调时加小苏打,或玉米中加入10%黄豆混合应用。

3.试分析不同膳食结构对健康的影响。

答:不同的膳食结构可导致不同健康后果:

(1)经济发达国家模式,即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的营养过剩型,易于出现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2)东方型膳食,即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的类型,易出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以至体质低下,健康状况不良,劳动能力降低等;

(3)日本模式,即植物和动物并重,属于最为合理的膳食类型。

(4)地中海膳食结构,值得推崇,但普通家庭一般不容易做到。

4.怎样对个体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判定?

答:对个体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判定的主要操作程序包括:

程序1 观察

程序2 询问饮食情况

程序3 膳食调查的计算及评价

程序4 体格检查

程序5 营养缺乏病的检查

程序6 实验室检查

程序7 营养状况的综合评价

5.中老年人是否可以使用营养素补充剂?

答:对于能够进食多样化平衡膳食的大多数健康人,并不需要服用营养素补充剂,但对于特殊生理阶段的老人以及恢复期或生病期间的病人等,适当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有益于健康。

6.在餐饮食品加工过程中如何应用HACCP体系?

答:餐饮食品加工过程重点卫生操作要求如下:

(1)采购食品索证

(2)加强对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

(3)加热食品要彻底

(4)防止生熟交叉污染

(5)热菜储存温度要适当

(6)妥善保存和处理剩饭菜

(7)冷菜加工应防止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繁殖

(8)控制生吃水产品

(9)搞好洗刷消毒

(10)保持厨房环境整洁

(11)做好异地就餐的卫生

(12)食品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7.试述哺乳与母体健康。

答:(1)母乳喂养有利于自身体重的尽快复原,预防产后肥胖。

(2)哺乳期母体保持钙的适宜摄入,对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有重要意义

(3)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8.如何提高我国居民钙的营养状况?

答:(1)大力提倡乳类及制品的摄入

(2)多摄取含钙丰富的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以及豆类和绿色蔬菜。

(3)适当晒太阳,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钙的吸收。

(4)讲究烹调方法,减少妨碍因素对钙吸收的不良影响。

(5)选择适宜的钙营养素补充剂。

9.试述如何选择营养强化剂?

答:选择营养强化剂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载体的口感、风味和颜色等感官性状的影响。

(2)终产品在正常保质期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

(3)强化剂和载体间的亲和性。

(4)各强化剂颜色、溶解度、颗粒大小等性质的可接受性及与其他强化剂的相互作用。

(5)商业上易得而且合法。

(6)低成本、技术简单、能够集中生产,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能。最后营养强化剂的选择要根据原料营养素分布,结合目标人群的营养素需求而定。

10.试述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意义。

答:(1)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2)提高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3)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开支

(4)减少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职业健康

(5)减少伤残,降低慢性病的死亡率

7.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篇七

一、名词解释

1、正后象和负后象——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时叫正后像;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时叫负现象。

2、韦伯定律——说明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叫韦伯定律。

3、知觉: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4、感觉适应——指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刺激感觉性的变化。

5、单眼线索——人即使只使用一只眼睛,也能感受到深度线索,这样的线索叫做单眼线索

6、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类似睡眠而又是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因人而异。

7、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把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内外刺激的觉知及其心理状态。

8、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二、简答题:

(一)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

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内外世界、调控行为、预测未来、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具体来说有以下的功能:

(1)认识内外世界:心理学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帮助人们认识外部世界,也能帮着人认识精神世界。人有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观察看到的是人的外显行为,而推论探究的是人的内隐行为,这是看不见的心理历程,心理学能帮助人认识到人的内隐行为,这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功能。

(2)调控行为:预测是表现在思维层面上的心理现象,而调控是落实于行为层面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强调通过他控和自控两个子系统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人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宰者,参与者。

(3)预测未来:心理学家依据研究所获得的规律,对某一现象作出预测,告诉人们一种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并以此提出一些预防性的措施。

(4)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类解决问题的历程,为人类思维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二)举例说明意识的几种主要的状态

答:

1、睡眠:个体的肌肉是放松的,很多器官也暂时休息,个体意识已经不再像白天那样清晰。

2、梦:梦是睡眠期间某一阶段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

3、催眠:对催眠的一个广义界定是一些对暗示有特殊反应能力的人在知觉、记忆、机动和自我控制方面发生的一种觉知状态。

4、白日梦:是指日常生活中发生经常发生的一些现象。(三)四种注意的品质及其特征

答:

1、注意的广度:扩大注意的范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2、注意的稳度: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的特征以及人的主体状态有关,内容丰富的对象活动的对象比内容单调的对象静止的对象更容易保持人的注意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注意的稳定性程度随注意对象复杂性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3、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

4、注意的转移:在个体从事复杂的活动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四)举例说明注意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征。

答:根据是否有目的和意识努力的程度,可将注意分成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种:

(1)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易使人分心,其好处在于不费力,不会引起疲倦。

(2)随意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易使人疲劳。其好处是符合我们的目的;其缺点是很费劲,容易疲倦,又容易受意外刺激的干扰。

(3)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五)结合精神分析理论解释梦境的产生原因。

答: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压抑的无意识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冲动和愿望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异化形式,因为在清醒状态下,意识的大门是紧紧封锁的,只有在睡眠的时候,意识的警惕稍有放松,这些无意识的冲动和欲望才能趁机在梦中改头换面地表达自己,这就是梦境产生的原因。

三、论述题:

(一)心理学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答: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说其古老,在于人类探讨心理学问题已有千年历史,许多哲学家就热衷于探讨心理学课题。说其年轻,在于心理学脱离哲学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才有一百多年历史。自1879年起,心理学家就以其独特方式研究各种心理学问题,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与思潮。

(1)构造心理学:

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出现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代表人物是称之为心理学鼻祖的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个基本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情感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三种元素构成的。他的代表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线法,是一种对自己内在经验与感受的觉察和分析的方法,他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2)机能心理学:

机能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心理学原理》的发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批评了构造心理学忽视了意识的主要特征,认为意识不是一种静态的结构,而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动态过程,引发了心理学界的第一次争论,他还把这种动态过程称之为“意识流”。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要研究人们如何适应环境要求而调整行为,走向实用主义的道路,因此,机能心理学又称为实用主义心理学。

(3)格式塔心理学:

1912年德国出现的另外一个心理学派,也称“完形心理学”。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魏特墨、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心理学批评心理学把心理活动分割为各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因为心理和意识不是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而有内在统一性。格式塔心理学的名言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很多有关知觉的实验还包含格式塔规律。

(4)行为主义心理学: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个影响巨大的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

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行为主义学派以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作为基本的研究内容,认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以观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还强调人的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行为主义理论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将人的复杂心理过于简单化、机械化,忽视了人的内部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衰落。

(5)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创始人是奥地利的 精神病科医生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从临床经验探究病人致病的原因,从而深入到病人的无意识心理的动机、情绪和人格等问题。佛洛依德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用潜意识、本能来解释人行为的内在动力,并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佛洛依德对梦做了大量成分的分析和解释,著有《梦的分析》,认为梦是潜意识活动的表现。精神分析过分强调人的性本能,认为人在性反面的压抑时多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后来,由弗洛伊德的一些学生又发展形成了新弗洛伊德主义,表现为不再那么强调人的本能作用,而开始重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社会因素。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不少治疗师如罗杰斯、马斯洛等,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缺乏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同时又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无穷的潜能,都有其核心能力,只要外界环境允许,让其自由发挥,个人将实现潜能最大化,达到自我实现。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到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7)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五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奈瑟、皮亚杰。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派理论的成熟。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内部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在研究方法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产生的。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认知是指从感觉输入到转换、简约、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近年来,认知心理学随着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发展,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标志着心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举例说明知觉的心理特征

答:

1、知觉的组织性:把感觉信息组织到一起从而产生连续的知觉过程:(1)知觉的整体性:A、接近律;B、相似律; C、连续律;D、封闭律。(2)知觉的选择性:影响因素:强度大、色彩鲜明、知觉者的经验、兴趣、爱好等也会影响知觉对象的选择(3)知觉的理解性

2、知觉的恒常性:帮助保持知觉恒常性的因素:(1)视觉提高丰富线索(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心理学》课程作业评讲(2)

一、名词解释

1、记忆——是过去所学的经验的保留,是对过去所学的经验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即可重视的心理过程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时间函数,记忆的保存量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3、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先前的学习材料对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是后面的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

4、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机械学习是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的学习。

5、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6、算法策略和启发性策略——算法策略是指按照一定程序逐步进行尝试,寻找所有问题解决的可能途径,最终找到惟一正确答案的办法;启发性策略是指先不确认和评价不同问题解决方案,保留一个最佳方案进行尝试,直到获得满意结果为止。

7、复合情绪——是指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通过自我的认知评价所产生的。

8、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或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包括改变情绪的主观经验、生理唤醒和外在表现三个层面。

二、简答题

(一)记忆的三个系统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1)记忆的三个系统

记忆的三个系统是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时记忆。①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可分为图像记忆与声像记忆。

特点:a、感觉记忆是对外界信息的直接编码,是外界刺激的真实模写或副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b、感觉记忆以感觉痕迹的形式登记下来,保持时间非常短暂。c、感觉记忆的容量一般在9-20个字母或物体,甚至更多。d、在感觉器官中储存的信息经注意、编码后进入短时记忆,不被注意的则自动消退。

②短时记忆

特点:a、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两种: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编码,之后才逐渐向听觉编码过渡。b、在适时记忆中,可以存贮的信息量是7+-2个组块。c、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对短期记忆的检索是一个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d、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干扰信息引起的。复述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记忆由于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

③长时记忆

特点:a、长时记忆的编码就是把信息纳入已民用工业的知识框架。编码形式主要有:第一种,语义关系编码。第二种,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第三种,进行主观组织。b、长时记忆的存储:保持时间长,可以是终生,记忆容量大,一般认为可以达到5万到10万个组块,甚至无限。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信息的数量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信息还会随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不同,发生记忆扭曲,使得内容更简约、更完整和更突出。c、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方式:再认和回忆。

(2)它们之间的关系:

①感觉记忆是当感觉刺激停止后头脑中仍能保持瞬间映象的记忆。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第一站,是记忆系统在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前的暂时登记。

②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在一分种左右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过渡。③长时记忆是存储在一分钟以上,甚至是终生的记忆,从理论上说长时记忆可以是永久存在的。

这三者之间,从外界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如果被注意则进入短期记忆,并有可能转入长时记忆,也有可能被遗忘,为了分析存入短时记忆的信息,也可能会调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

(二)学习的意义以及有关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答: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巴普洛夫),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无条件刺激时无须学习,第一次呈现就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原来的无关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相应的反应,就成为条件刺激,(2)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

2、认识学习理论(1)格式塔的学习理论——顿悟说,苛勒(2)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托尔曼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达(2)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3)学生们会基于经验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他认为人是完整的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其人格的发展和自我的发展。

(三)简述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种类。答:(1)复述策略 A、部分学习和整体学习B、提问策略和尝试背诵(2)精加工策略A、划线法B、笔记法 C、卡片法(3)组织策略A、列提纲 B、画关系图(4)元认知策略A、计划策略 B、监控策略 C、调节策略(四)简述思维的特征和构成因素。

答: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2)概括性

构成因素:(1)概念——抽象的元素(2)表象——形象的元素(五)简述创造性思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关系。

答: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既需要发散思维的天马行空,也需要聚合思维的一锤定音,有了聚合思维,人们才能够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因此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结成创造成果。

(六)决策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是什么?该如何看待?

答:(1)决策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是:框架效应和损失规避。

(2)如何看待:①框架效应是问题情境的表述方式影响了人们的决策过程。就好比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看的角度不同,结果会不现。②损失规避:是人们不愿意承受“失去”,因此就会有意无意地尽量避免“失去”。心理学家揭示这种策略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提醒人们在做出决策时要尽可能不偏不倚地收集信息,从而避免由决策偏差带来的不必要的后果。

(七)简要说明情绪的功能以及三种经典情绪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答:(1)情绪的功能:①适应功能;②动机功能;③调控功能;④信号功能。

(2)三种经典情绪理论的主要观点:①詹姆斯——兰格理论,主要观点:提出了观点相近的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他指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②坎农——巴德理论,主要观点:提出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因此,情绪是大脑皮质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活的结果。

③沙赫特——辛格理论,主要观点:他认为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中整合的结果。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五、论述题:

(一)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为了避免遗忘,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答:(1)影响遗忘的因素有:①材料的性质于数量。②学习的程度。③记忆材料的位置。④记忆者的态度。

(2)要加强记忆、减少遗忘,从而有效地学习: ①采用适当的复习策略。复习策略要解决的,是如何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对所学内容的遗忘,即在遗忘尚未发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试图回忆,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②PQ4R方法。PQ4R方法是由托马斯和罗宾逊(Thomas & Robinson 1972)提出来的一种学习策略。PQ4R是由几个步骤首字母的缩写组成,分别代表预习(Preview),设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和复习(Review)

预习快速浏览材料,对材料的基本组织主题和副主题有一个了解。

设问 阅读时自己问自己一些问题。根据标题用“谁”、“什么”、“为什么”、“哪儿”、“怎样”等疑问词提一些问题。

阅读 阅读材料,不要作泛泛地作笔记,而是试图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反思 通过以下途径,试图理解信息并使信息有意义: ①把信息和你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

②把课本中的副题和主要概念及原理联系起来; ③试图消除对呈现的信息的分心;

④试图用这些材料去解决联想到的类似的问题。

背诵 通过大声陈述和一问一答,反复练习记住这些信息。你可以使用标题、划了线的词和对要点所作的笔记来提问。

复习最后一步积极地复习材料,主要是问你自己问题,只有当你肯定答不出来时,才重新阅读材料。

③采用记忆术进行记忆。记忆术,简单地说就是记忆的技术或方法,是有效提高记忆中信息编码和提取能力的特殊技术。有些记忆术是纯语言的,有些是纯表象的,也有一些是混合的。就记忆术而言,无论它的实施是偏重于编码阶段,还是提取阶段,其目的都是加大记忆容量和延长保持时间。此外,谐音法也是帮助记忆的良好方法之一,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利用口诀和谐音,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二)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如何运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塑造行为。

答: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如把狗关在实验室里面,单独呈现铃声时,狗不会分泌唾液;先呈现铃声(约半分钟)然后给以食物,经过铃声和食物的几次伴随呈现,以后只给铃声,不给食物,够也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将原本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铃声)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吃到食物)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匹配,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唾液分泌)的过程。

斯金纳在1937年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如箱内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只要杠杆一被压动,食丸便滚进食盘,在实验中,动物无意中碰到了杠杆,得到了食物,食物就是正强化物,强化了压杆的动作,反复几次,动物学会了按压杠杆与得到食物之间的联结,按后杠杆变成了取得食物的手段,这就形成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三)结合实例阐述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过程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过程:(1)发现问题:A、从社会需要中发现问题B、通过和范例比较发现问题C注意观察事件进程中的特例和各种异常现象来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验证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对问题的认知方式(2)定势: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3)功能固着(4)迁移(5)知识经验

(四)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把情绪分为哪些状态?各有何特点? 答: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性、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动态,当处于某种心境时,个人体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好像为万事万物笼罩了一层积极或消极的情绪色彩,平稳的心境可持续几个小时、几周或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2)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在激情状态下,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不容易控制,所以许多不理智的行为常常发生在激情的状态。

(3)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当人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这些心理反应将身体的能量集中于参与处理突发事件的器官,同时抑制与眼前的紧张状况无关的活动,因而,短期的应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但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会损害免疫系统功能,导致疾病发生。

《心理学》课程作业评讲(3)

一、名词解释

1、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2、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和有价值的工作和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到力量。

3、权力动机——就是对权力的欲求,是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

4、亲和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队,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的内在动机。

5、智力G因素与S因素——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

6、情境智力——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作情境智力。

7、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的关系。

8、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9、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主要有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分析型---综合型,系列型---同时型加工等几种类型。

10、气质与性格——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二、简答题

(一)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向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2)马斯洛在需要层次基础上分析了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之后,高层次需要才依次出现和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总有一种需要处在优势地位,成为主导需要,人的需要除受年龄因素影响之外,还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及教育普及程度有关。

(3)马斯洛特别强调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二)什么是动机?动机和需要、诱因怎样的关系?

答:(1)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2)动机的产生受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的共同影响。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需要。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机体内部会产生一种叫做内驱力的刺激,内驱力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促使机体释放出一定的能量或产生一定的冲动,作出行为反应,反应的最终结果使需要得到满足。

诱因是指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条件。在一般情况下,诱因作为一种外在刺激物,能够吸引有机体的活动方向,有助于他寻求需要的满足,但在有些情况下,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所以,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三)动机强度越大,行为效果越好吗?用耶克斯----多的森定律来说明。

答:是否动机越强,效果就越好呢?是否只有产生了强烈的动机,才能有上佳的行为表现呢?

根据心理学家耶克斯(R.M Yerkes)与多德森(J.D Dodson)经实验研究归纳出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他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见示图)。

事实上,只有当任务特别简单时,动机越强,行为表现会越好,但是当任务难度增加时的情况就不同了。动机的强度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水平,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不利于任务表现。而当任务非常难时,动机水平低一些反而有利于行为表现。

(四)简述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答: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整个的开放性动态心理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分析智力的结构,对于深入理解智力的本质,合理地设计度量智力的工具,科学地拟定智力培养计划,都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人的智力提出假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理论。

(1)因素说 ①独立因素说

独立因素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有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如抽象力、适应力。根据这种学说,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独立的发展。

②二因素说

二因素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

1927年英国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潜能(能量),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因素,人们在完成不同智力作业时的成绩才会出现某种正相关。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由于这些因素起作用,人们的作业成绩才没有完全的相关。许多特殊因素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人的智力。人们在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有G 和S两种因素参加。

③智力多元理论

智力多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

加德纳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第一种,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第二种,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第三种,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查阅地图等。第四种,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第五种,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第六种,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第七种,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

(2)三维结构模型

三维结构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1ford)。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所听到、看到的具体材料,如大小、形状、位置、颜色)、符号(字母、数字及其他符号)、语义(语言的意义概念)和行为(本人及别人的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上述种种对象引起的,包括认知(理解、再认)、记忆(保持)、发散思维(寻找各种答案或思想)、聚合思维(寻找最好、最适当、最普通的答案)和评价(做出某种决定)。智力活动的产物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元计算(单元),可以分类处理(分类),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由于三个维度的存在,人的智力可以在理论上区分为5×5×6=150种(见下图)。

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模型同时考虑到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产品,这对推动智力测验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1971年吉尔福特宣布,经过测验已经证明了三维智力模型中的近百种能力。这一成就对智力测验的理论与实践,无疑是巨大的鼓舞。

(3)智力的三元理论

智力的三元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斯滕伯格认为智力包括了三个部分:成分、情境和经验。

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智力由三个成分构成:元成分,如预先计划的能力、监督事情进行的能力或制定策略的能力;操作成分,这种能力可以使计划付诸实现;知识获取成分,即获取知识的技能。

情境智力是指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一般来说,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境,力图在个体及其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

经验智力体现为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新异的或者常规的问题。在任务非常熟悉时,个体的最佳表现依赖于操作成分的自动执行,如阅读、驾车等;而在任务不熟悉时,良好的成绩依赖于元成分辅助推理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斯滕伯格认为,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和自动化的能力是任务经验过程的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当个体初次遇到某个任务或某一情境时,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就开始了,但对任务或情境多次实践后,自动化的能力就开始起作用了。在应对新异问题和自动化的过程中是最能测量智力的。

(五)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给一个儿童贴上标签。这个标签将跟随他终身,而实际上人的智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2)使用那种只给出单一智商值的测量可能不太恰当。(3)有些智力测验有很大的文化偏观。

(4)许多因素会影响智力测验结果,如健康状况等,尤其是智力落后儿童,他们往往是听不懂指导语,而不是不会做这个项目。

(六)如何理解能力的的个体差异? 答: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说能力实际上是指个人从事相应活动的能力。每个人在能力方面都有其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这使得每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活动中,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不利的一面。

能力的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结构的差异;(4)能力的性别差异。

(七)简述人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1)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①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甚而”,这句俗语为人格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解释。不现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每个人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②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较为困难的事情。这种稳定性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③统合性:人格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人体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已存在的遗传差异的基础上,努力保持人格的整体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④功能性: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综上所述,人格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系统。人格的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与功能行构成了人格的本质特征。

(八)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答: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九)简述有关人格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答:(1)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和卡特尔(2)人格类型说; 施特恩(3)人格维度说; 艾森克

他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情绪稳定性(十)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与不足? 答:方法:测验法、投射法、情境测验

(1)测验法 特点: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因此施测简单,记分方便。不足: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指标,不容易保证有效性;而且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人对同一问题常常会因时控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的答案,另外,使用这种方法时,还难免出现反应的偏向。

(2)投射法 特点: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应。不足:A、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的结果难以进行解释。B、这种测验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C、由于投射测验适于个别施测,因而它需要花费大 量的时间。(3)情境测验

三、论述题

(一)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工作动机理论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

答:(1)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和Y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1960年在其所著《企业中人的方面》一书中提出来的。这是一对完全基于两种完全相反假设的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X理论:把人看做是“经纪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受外在刺激所驱使,人们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其主要观点是: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多数人必须用强制办法乃至威胁、惩罚,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激励只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层次上起作用;绝大多数人只有极少的创造力。因此企业管理的唯一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只要增加金钱奖励,便能取得更高的产量。所以这种理论特别重视满足职工生理及安全的需要,同时也很重视惩罚,认为惩罚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但是以X理论为指导的管理思想带来的却是职工的敌视与反抗。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针对X理论的错误假设,提出了相反的Y理论。Y理论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的观点,与X理论相对立。

Y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的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根据这种观点,在工作激励中不应将物质利益的吸引力放在第一位,而应创造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者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满足他们对工作的内在需求。一般人本性不是厌恶工作,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人们喜欢工作并渴望发挥其才能;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作用。要激励员工,应该扩大工作范围;尽可能把职工的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并具有挑战性;在激励中不应将物质利益的吸引力放在第一位,而应创造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者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满足他们对工作的内在需求。

X理论把人的行为视为机器,需要外力作用才能产生。Y理论把人视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其行为不但受外力影响,而且也受内力影响。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有不足之处。X理论低估了人的本性,而Y理论过于理想化。

(2)双因素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意感的因素,它们的能够消除职工的不满意感,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如企业的政策、工资发放、劳动保护等。由于它们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所谓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唯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如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等。

赫茨伯格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来自人的内部,员工从事的工作本身可以调动他的内在积极性。

赫茨伯格认为,使用一个人应当考虑工作动机及保健、激励两个因素,也就是内因与外因两个因素。保健因素主要涉及工作背景,诸如薪水、工作条件及工作安全等;激励因素主要涉及工作内容或工作本身,诸如工作成就、社会认可和责任等。他把引起职工不满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如果员工的激励因素满足了,只能是没有不满意的;如果激励因素没有满足,便会特别不满意。至于保健因素,则处于相对从属的地位,即使没有满足,也不会产生明显的不满意,但如果满足了,则会产生强烈的满意感。赫茨伯格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就个体而言要不断丰富工作内容,使工作更有兴趣,更具挑战性,从中获取成就感;第二,就集体而言要增加个体的自主权,即让员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决策;第三,在管理上要改变人事管理的重心,将传统的重合同、重制度的人事工作重心转移到重工作设计、重激励因素方面来。

基于这种观点,在员工管理中,应该采取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和弹性工时来提高职工的生产效率。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行为动机,对于工作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施那些措施时,要有的放矢,大致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动机采取不同的激励因素。(二)联系实际论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一些一致性的结论,一般而言既包括先天的生物因素影响,如来自父母及家族的遗传,也包括后天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体自身的努力等。这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与水平差异。

(1)遗传因素

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

遗传因素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决定着能力发展的可能性。没有这个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听觉或视觉生来就失灵者,无法形成与发展音乐才能,也不能成为画家;早期脑损伤或发育不全的人,其智力发展会受严重影响。

遗传因素只能为能力提供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不能预定或决定能力的发展方向。例如,人的手指长短是由遗传决定的,手指长为学弹钢琴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这不能决定将来就一定能成为钢琴家,因为成为钢琴家还需要许多主客观条件。

(2)环境与教育因素

环境是指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心理学认为,每个人从遗传基因中所得的潜在能力不同,但这种潜能开发到何种程度取决于环境。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都证明:早期环境,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啊。胎儿的产前环境(即在母体内的环境)对胎儿的生产发育和出生后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学习和训练的同时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

(3)自身努力

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要想发展能力,除必须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理想、兴趣及勤奋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力。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

《心理学》课程作业评讲(4)

一、名词解释

1、主我与客我——主我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和体验者。客我是被主我察觉和体验的对象。

2、刻板印象——就是对某一社会群体的一个概括,认为这个群体中的人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无视成员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

3、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对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

4、登门槛效应与留面子效应——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要求的一个方法,是想办法先让对方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当对方接受了小要求后,他接受一个大要求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叫“登门槛效应”。先向对方提出一个比较极端的要求,被拒绝之后再提出一个较小的较温和的要求,这时小的要求往往会实现,这叫“留面子效应”。

5、群体极化——是指通过群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趋于极端的现象。

6、社会惰化——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体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少的现象就叫社会惰化。

7、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恋关系,这种现象称为“印刻”。

8、依恋——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婴儿与父母或其主要看护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这种强烈的、持久的社会----情感关系称为依恋。

二、简答题(一)什么是自我?自我的构成成分有哪些?

答:(1)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对自己所有身心状况的认识,其中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地位、动机、情绪状态、能力以及其他许多方面。

(2)自我的构成分有: ①主我与客我;

②个人自我与社会自我; ③镜中自我;

④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二)简述有关社会认知归因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答:(1)海德的内外归因理论 海德是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学者,他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周围环境,预测和控制他人行为的需要,因此每个人都会主动寻找原因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即“人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海德认为对行为的归因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情境归因(外在归因),即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是来自外界力量,如个体的周围环境、他人的力量、外在的奖赏等。二是个人倾向归因(内在归因),即判断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质,如个体的人格、品质、动机、能力和态度等因素。但是任何时候都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总是一方占主动起主要作用。

(2)凯利的三度归因

凯利的三度理论是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对海德归因理论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存在);(2)行动者(人);(3)情境条件。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归因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①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②一致性。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动者相同的反应。③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凯利对归因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作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这一模式假定人们以理性和逻辑的方式来做因果归因,人们会首先观察他人的行为线索,然后对他人的行为原因做出一个逻辑推理。但是,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而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归因活动的实际。其实,普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期望对行为结果迅速地做出归因,而并不像统计学家那样对信息资料进行繁杂的分析。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形成判断时,并不一定总会保持理性和逻辑性,有时候人们还会曲解信息,以满足自己高度的自尊需求。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知识竞赛试题

(3)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对于成功和失败归因可能有很多种,但都可以把他们归为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四个范畴中。他认为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两个维度:(1)观察者必须决定成败是由于内在的因素还是外在的因素;(2)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败是经常发生的(即稳定)还是偶然发生的(即不稳定)。通过这两个维度才能作出总结性的归因。这两个维度是相互关联的。韦纳认为,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能力,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任务的难度,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努力,不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运气。

韦伯认为,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是一个人评价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追求成功的人往往会对成功和失败做内部归因,成功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付出的努力,而失败则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认为只要努力就不会失败。而避免失败的人通常会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如运气好、任务简单等,而是把失败的归结于自己,认为是因为自己能力差才导致失败。因为避免失败的人往往会把对成功归结于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而把失败作自我归因,他们往往会处于退让的姿态。成就归因理论强调自我努力,强调努力会给人带来自信。

(三)简述归因偏差的种类。

答:归因偏差就是不恰当的归因,会对人们今后的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归因的过程往往会产生偏差,有的偏差来自动机,有的偏差来自认知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归因偏差:(1)基本归因错误 当人们解释他人行为时,会较少考虑情境作用,而高估个人品质的作用,这被人称为基本归因错误,也就是说更多地把他人的行为解释为内部原因,(2)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人们在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着眼点是不同的,行动者经常把自己的情境归因于内部,而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外部,而观察者则会把他人成功的情境归因于外部,把失败的情境归因于他本人,这就是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3)自我服务的偏差

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肯定的结果归因于内部,而将否定的结果归因于外部,这就是自我服务偏见。

(四)简述侵犯行为的挫折—侵犯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答:本能论和生物学理论都认为侵犯行为是由内在原因引起的,挫折—侵犯理论不同,该理论认为挫折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当人们想要什么东西或想要做的事情遭到阻碍的时候,挫折就产生了。挫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侵犯行为,但这个侵犯行为不一定直接指向挫折源,而是指向替代品。

侵犯社会学习理论的途径有强化和观察。(五)简要分析群体极化的产生原因。

答:责任分散是群体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还有另一些原因。

(1)社会比较:人们希望他人能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所以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最终也造成了团体的决策趋于极端,(2)说明性辩论:人们从他人那儿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论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从而使得这种观点变得极端。(3)文化价值观。

(六)简要分析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发生的原因。

答:扎琼克提出的社会驱动理论很好地解决了社会助长作用之谜,理论指出:他人在场能够增加个体的唤起水平,而唤起能够增强个体做出“优势反应”的可能性。社会助长的驱动理论也可以部分解释球队的主场效应,他人在场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唤起,是因为人们认为在场的其他人会对自己做出评价。

关于社会惰化产生的原因,一种解释是个体认为他们对群体的贡献无法被识别,他们的成绩不会受到单独的评价(这与社会助长正好相反)这就提示人们在考察群体绩效时不能忽略对个体绩效的考察,真正做到“按劳分配”。

(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主要特征?

答: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但不连续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在此阶段的初期即新生儿时期,婴儿所能做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反射性动作。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婴儿理解了客体恒常性,即物体可以独立于他们的行为或知觉而存在或运动,一个物体即使当前感知不到,却仍然是继续存在的。

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即通过他加以客体的行动和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也就是说婴儿仅靠感觉和知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一阶段的婴儿形成了动作格式的认知结构。

(2)前运算阶段(2——7岁)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智慧在质方面有了新的飞跃。儿童频繁地借助表象符号(语言符号与象征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视外部活动,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故这一阶段又称为表象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表现出中心化的特征,即注意力很容易被物体鲜明的知觉特征所吸引,不能同时考虑物体的两个特征,因为无法认识到质量守恒、数量守恒和重守恒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以儿童出现了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为标志,儿童智力进入运算阶段,能利用具体的事物、物体或过程来进行思维或运算。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儿童能逻辑地思考事物,获得守恒的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依据特性对物体进行分类,并按照一定的量度将物体按照次序排列。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而当儿童智力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儿童认知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对抽象命题进行逻辑思维,开始关心假设、未来的和意识形态的问题。

(八)同伴交往有何特点?

答:儿童与同伴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因此与亲子关系相比,同伴关系是更加平等的、互惠的。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社会化提供了全新的、广阔的舞台。同伴关系是儿童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为儿童提供老人大量的知识,包括游戏规则、学习方法、生活常识等,儿童通常容易接受来自于同伴的经验。

三、论述题

(一)奥尔波特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实现自我完善。答:自我是一个逐渐变化和形成的过程。对于自我是怎样发展的,奥尔波特提出了自我发展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主要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①生理自我阶段(从出生到三岁前)。奥尔波特认为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

②社会自我三个阶段(从三岁到十三四岁)。这个阶段又称为个体客观化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影响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实现社会自我的最关键的阶段。这期间儿童的游戏,往往是成人社会生活的缩影,儿童在游戏中扮演某种社会角色,也是他们学习角色行为的一种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揣摩着角色的心理状态,体验着角色与角色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儿童通过学校中的社会化生活,更加速了他们社会自我的形成过程。

③心理自我阶段(从青春期到成年)。这个阶段个体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发生了一系列急剧的变化,骨骼的增长,性器官的成熟,想象力的丰富,逻辑思维能力的日益完善,进一步使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向主观性。所以,这一时期又称为主观化时期。

(2)人们都希望快乐长寿,而不再感叹“人生苦短”。健康的自我能让人们快乐而充实地生活与工作。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延伸自我、创造自我是自我完善的四部曲。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延伸自我、创造自我是自我完善的四部曲。

①认识自我:在与别人比较中了解自己;从别人的态度中了解自己;借助社会评价或个人成就来了解自己;与过去自己的比较中了解自己。

②悦纳自我:要客观地分析不足;以平和之心对待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③延伸自我:自我不能封闭在内部世界,应该能向外部世界开放;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与人交流。

④创造自我:创造自我就是要改善自己、塑造自己,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将自己奉献于国家和人类。

(二)试述“从众”的概念和理论,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并加以分析。答:从众是指人们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把自己的观念或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改变。

(三)论述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科尔伯格继皮亚杰之后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这种方法也称两难故事法。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科尔伯格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9—15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上一篇:可爱的小猫话题作文下一篇:学生写给实习老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