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2024-11-17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精选9篇)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篇一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健康档案中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等内容。健康档案信息主要来源于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体检记录和疾病调查记录,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今后,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中还可增加健康评估、健康指导等功能,跟踪健康状况走势。2009年新标准规定的五类电子健康档案将会实行标准化,它们分别是:个人基本健康信息档案、疾病控制档案、妇幼保健档案、医疗服务档案、社区卫生档案。此标准化的实行,使我国的个人健康档案更加统一和规范化。统一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健康信息共享,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一、居民健康档案(及电子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资料,是对居民进行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重要依据,应设健康档案室和档案柜专门存放。有专(兼)职人员管理、维护,档案放置有序,取用方便。

二、居民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居民接受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变动情况,都应在健康档案(含电子档案)中及时记录。

三、使用健康档案要细心、爱护,用后及时放归原处,防止丢失。辅助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保持健康档案完整无损。

四、居民健康档案不可外借,也不准其他人员查阅。管理和使用健康档案的人员,应保护居民个人隐私,不得随意泄露档案中的信息。

五、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区级健康档案数据中心,查阅居民电子档案应设置分级权限和密码,保证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六、应定期分析、利用居民健康档案记录的信息,评估居民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针对危险因素和健康问题,制定、实施并调整干预计划或治疗措施,管理、维护居民健康。

七、健康档案室及档案柜应具备适当的防尘、防晒、防潮、防火、防蛀、防鼠等防护设施。健康档案室或档案柜中,不存放其他无关物品。

八、建档居民住址变更的,迁出与迁入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应做好居民健康档案(或电子档案)的转出与接收,保证居民健康管理的连续性。

九、建档居民发生死亡的,应在其档案(或电子档案)做好相关记录,整理装订后,按死亡分卷另行存放(电子档案也要妥当保存)。进行17位编码制

记者从会上获悉,国家将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统一的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17位编码解疑

第一段为6位数字,表示县以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统一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

第二段为3位数字,表示乡镇(街道)级行政区划,按照国家标准《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10114-2003);

第三段为3位数字,表示村(居)民委员会等,具体划分为:001-099表示居委会,101-199表示村委会,901-999表示其他组织;

第四段为5位数字,表示居民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芜湖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计61家。

1.2 调查方法

根据文献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拟调查表和访谈提纲。通过预调查,并经过专家讨论后,确定最终的调查表、访谈提纲和调查方案。调查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或在调查员的指导下由被调查人自填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访谈采用面对面交流、小型座谈会的方式。

1.3 调查内容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覆盖人口数,已建健康档案数;(2)社区与医院有无建立和使用共同的信息平台;(3)如何对已建立的健康档案进行有效的、系统的管理,对电子档案的数据信息采用专人管理、专人输入、专人维护的动态管理;(4)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培训情况,以及健康档案信息的更新和利用情况等。

1.4 质量控制

由课题组成员组成调查小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为主调查人员和记录人员;调查结束后由负责质控的调查员检查核对调查表,对缺项、漏项或有逻辑错误的调查表进行现场复核,保证无误。

1.5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AS9.0统计软件包。数值变量资料采用±S和M(Q)表示,分类变量资料采用率来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时间除1家外,其他都是2004年后建立。盈利性的卫生服务机构有58家(95.08%)。民营资本举办的有40家,占65.57%;其余均为二级及以上医院或事业单位举办。有50家(81.97%)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尚有11家未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平均服务人数为8 500人,平均每天提供诊疗人数为30人,每天提供健康咨询人数为25人。

2.2 健康档案建设和使用情况

所有调查单位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仅为25.1%,档案更新率为56.0%,利用率为34.2%,民营资本和非民营资本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健康档案利用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P=0.019),其余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对健康档案功能的认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当前5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功能的认可度均很低,尤其是具有智能功能的健康危险因素管理功能和健康状况评估功能则更低,其中不同资本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基本信息功能、周期性健康检查功能的理解和认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民营资本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的认可度高于非民营资本。而是否为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所持的5种认识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表1、表2)

2.4 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61家卫生服务机构中参与健康档案管理的人员有99人,平均每家约1.6人参与。平均年龄35.1岁,女性占66.67%。专业上以临床和护理为主,分别占45.45%和39.39%。学历上以大专为主,占53.54%;其次为中专,占29.29%。

3 讨论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医师为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诊疗和卫生保健措施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本次调查发现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仅为25.1%,明显低于发达地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3,4]。其主要原因有:当前大多数居民仍具有“没有病就是健康,小病可以忍,大病才到医院”的心理,对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视不够,因而对社区医疗的信任度不高[5],愿意建档者寥寥无几。主要担心其家庭、个人隐私会泄漏,从而表示出拒绝、反感和担心态度;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社区卫生机构仍未能转变传统的观念,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在社区居民诊疗和提供卫生保健服务中所起作用认识不够,加上人手有限,故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即使是已建立的档案,其更新率仅为56.0%,利用率为34.2%,形成众多的“死档案”。因此提高居民的“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思想,促进社区医生依靠健康档案提高诊疗水平和卫生保健的服务水平,将能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和利用,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率和利用率低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和当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实际需求不符也有重要关系[6,7]。当前该系统所能够提供的功能仅仅是一个记录功能,如调查时发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需要的“健康状况管理”、“健康状况危险评估”等很难从当前的系统中获得。加上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对计算机系统在诊疗和保健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造成有许多医务人员仍不能掌握对数据的录入、提取、修改等基本操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些社区卫生服务站甚至没有专业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对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和利用,系统维护主要是由临床(占45.45%)和护理(占39.39%)等专业人员临时兼任。目前对健康档案的管理大都先是填写纸质档案,然后再输入计算机,如果资料不能及时存档,健康档案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各种就诊信息不能和健康档案信息库做到电子信息化数据互换,各级就诊体系之间也不能做到数据互换,许多功能不能有效的利用,这样大量已建立的健康档案无法动态更新,就成为了“死档案”,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

因此,加强对社区的宣传,使居民认识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建立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是离不开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需耐心向病人讲解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使其对建立健康档案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让居民自觉甚至主动要求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医师的建档、档案为我所用的意识。调查发现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健康档案的利用高于非民营机构,值得进一步探讨并推广。同时,应该加大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力度和资金投入,扩大健康档案的覆盖范围和提高利用水平,制定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培训机制[8],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许多社区的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还没有完善功能,利用价值不高,也缺乏专业人才,所以只能针对社区需要,对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人人都可以利用好卫生信息系统,完成健康档案数据的输入、更新,定期做好数据备份,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因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涉及个人隐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健康档案信息使用审核登记制度,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只有加强对社区卫生的信息化管理才能做到资料保存完整、信息查询便捷、报表生成快速、社区诊断科学[9,10]。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情况,为促进社区卫生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通过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芜湖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地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更新率和利用率均较低,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功能滞后于当前的需求。结论 提高社区居民和卫生服务机构对健康档案的认识,提升健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培训相关人员,对当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卫生保健

参考文献

[1]杨晓霞,杨晓丽,徐霞.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9,7(22):8.

[2]武文娣,吴静,李敏,等.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中国卫生统计,2007,24(4):444-446

[3]彭慧珍,郭志杰,鲍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子健康档案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A):752-754

[4]苑素娟.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延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现状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A):2193-2194

[5]杨春凤,郑应芳.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所遇困境的深层次思考[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2):1288-1289.

[6]张开金.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立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1833-1834

[7]刘磊,褚金花.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成效与挑战[J].社区医学杂志,2010,8(4):1-3

[8]刘小平,潘继兵.加强社区医生培训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J].医院管理论坛,2007,24(6):63-64

[9]雷晶晶.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2):89.

3.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管理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15-0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卫生改革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把居民健康档案列为九类公共卫生服务项之首,加快推进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启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要求到2011年老年人、孕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建档率力争达到90%以上,随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全面铺开,档案内容的更新深化,为档案专业部门和档案行政机关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值得档案部门及时跟进,指导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顺利发展。

1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社会意义

建立完善完整系统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除了满足卫生服务需求,保障全科医疗实践,实施预防医学措施,建立全科医疗制度,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评价医疗卫生质量,提供管理决策依据和科研教学九大功能之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还有更深层次、更重要的社会学的意义、其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可用性还将发挥不可估量的健康档案本身以外的社会作用。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甚至引起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作用的异化。例如我国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家族聚居性,一支支具有血缘性、姻亲关系的人群居住在同一个村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也有各自的部落聚居地。这种特殊的人群分布世代相传,繁衍生息形成了自然纯种基因进化谱。从这样的人群采集的来自人体的血液、毛发等生物材料以及与人群相关的环境构成材料,具有独特的科研价值,对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类基因图谱对比分析,食源结构差异对人群疾病發生和健康素质的影响,药物的研制与应用,都是难得的科研信息载体材料。随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内容的发展,体验内容的进一步增加,基因检测,疾病预测将普遍应用,这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甚至事关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发展方向的研究。如欧美等国家采用优化食物结构,增强民族的身体素质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日本为改善本名族的素质,已使战后第三代、第四代明显增高[还有研究报告称俄罗斯近10年来人均身高下降了2.5厘米,出生缺陷较上世纪90年代中期增加1倍。

一些西方杂居民族国家对我国独有的聚居种族的生物资源早已垂涎欲滴,尤其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敌对势力,不惜假借“扶贫”、“项目”、“传教”等各种手段,窃取血液、毛发、食物等生活样本。一旦这些研究被敌人利用,就有可能埋下祸害民族身体素质的隐患。外来鸦片使“东亚病夫”的历史称谓让中国人痛心疾首,至今记忆犹新。二战期间法西斯大肆屠杀犹太民族,建立犹太人死亡集中营的惨状触目惊心,成为历史的借镜。借助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材料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研究作用显而易见,为了抢占生物科研制高点,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不可小觑。此外,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了个人的全部健康信息,必然涉及到个人隐私。个人隐私的内容是复杂的,如残疾、基因缺陷,精神分裂症等。这些隐私的泄密,可能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产生心里自卑、心情抑郁等生理、心理问题。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成为居民十分关注的问题,弄不好可能成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障碍。

另外,有些个人隐私的泄漏还可能被坏人利用。如新疆发生的针刺事件,以假借传播艾滋病的卑劣手段恐吓群众,扰乱社会治安。还有国际恐怖分子寄含炭疸杆菌邮件的恐怖袭击事件。要把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严格的保密制度,不得泄漏个人病情等保密措施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正面宣传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加大对破坏分子的打击力度,不给坏人有可乘之机,消除人们对自己的健康档案失密的担心,才能顺利配合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

2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现状

2.1缺乏完善的指标管理体系

到目前为止,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还没有一整套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档案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多数单位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进行管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档案没有纳入。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化,主要体现在:

2.1.1年初缺乏计划,年底没有考核,档案管理状况同管理人员的考评没有直接挂钩,缺乏规范化的措施。

2.1.2由于个人认识不同,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没有按照规定收集档案的现象依然存在,档案丢失、归档不及时、个人留存不交的情况时有发生,档案的管理职责有待进一步加强。

2.1.3由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范,缺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新模式,装备参差不齐,档案利用率低下,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严重脱节,人力和空间浪费现象严重。

2.2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对社区档案管理缺乏严格的考核,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档案痕迹留存可有可无的模糊认识。尤其是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意识还较淡薄,同时由于受人员、设施、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档案管理工作受到冷遇。正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导致个别同志为了方便自己利用,任意扣压或丢弃使用完毕的文件材料。

2.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人员知识更新不够,业务素质不高。档案管理工作是专业性强、涵盖面广、涉及部门多、工作内容繁杂的一项专业性工作。从目前看,各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为缺少,大部分档案人员专业水平偏低。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也没有纳入计划和要求,平时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够,缺乏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缺乏创新和活力。

3加强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

3.1加强领导、重视宣传、增强全员档案管理意识

社区应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领导重视是档案管理的前提,要把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与社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社区领导、管理者都能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3.2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社区人才培训计划,应加大对档案人员教育培训力度,鼓励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的学历教育和业务学习及培训,通过在职学习,短期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档案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3依法管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社区要把居民健康档案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依法管理,加强行政监督。从定期归口收集管理入手,对档案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增强档案室的行政监督力度,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依法保护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各种载体信息材料和生物材料等资源,防止被窃取外流;依法保护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隐私记录,维护尊重人格,防止破坏社会稳定的非法行为发生,保持社会、家庭的和谐稳定。

3.4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建立社区档案分类大纲,要把居民健康档案纳入社区档案的管理范畴,建立台帐,分配全宗号。年度统计资料和专项分析材料应列为永久保存的档案材料定期收集进馆,为以后的发展比较和工作决策提供本底资料。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是动态资料,其建档方式通常采用群体建档和个体分别建档相结合的方式。其基本方法是在确定了建档对象后,对所有的建档对象通过个人健康检查,家庭调查等途径获取的资料,填入个人健康档案。对日后新加入的居民则采取个别建档的方式,把平时就诊资料记录进档,通过不断积累逐步完善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使用期限是人的终生,为便于检索,对已故之人要有专门的销号检索,以减少贮存空间占用,为统计带来方便。

设置卷内目录,按着目前我国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一般为十项:即一般资料、长期性健康问题、暂时性健康问题、体检记录、接诊记录、会诊记录、转诊记录、辅助检查和其他资料。由于档案是动态形式,为便于翻阅查找和内容扩充,一要使用打孔活页装订;二要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做卷内目录,便于卷内检索;三是将不同型的资料进行打孔、折叠、粘帖后归类,保持案卷整齐;四要对特殊载体材料(如x光胶片、CT胶片、核磁共振胶片等)另行编号,分开存放,并在报告单和目录上注明存放号。这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

3.5发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作用

居民健康档案在医学科研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在于资料的全面性、连续性、可检索性,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计算机的应用,将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在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过程控制、记录查询、保密检索、音像动态、远程会诊、互联网传递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档案管理在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做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方面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大有可为,必将为档案部门的业务工作开辟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杨文秀.刘爱民 社区居健康档案(试用)

[2]周兰萍谈社区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完整性

4.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篇四

1、凡需调取档案者,均须填写《档案调取单》,依据调取权限和档案密级,经院长、主管院长、办公室主任、门诊主任、护士长签字后方能调取。

2、调取档案当事人应爱护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不得擅自涂改、勾画、剪裁、抽取、拆散或损毁。档案交还时须当面查看清楚,如发现遗失或损坏,应及时报告院长或主管副院长。

3、外单位(市级医疗机构)借阅档案时,凭单位证明,经本院领导同意方可借阅,但不得带离档案室。4、严格执行《档案法》规定的相关内容。

5.2016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篇五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治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康档案要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正确性、严厉性和规范化。

2.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3、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4、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5、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

一、居民建档率要符合市卫生局的要求。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准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齐、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

三、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65岁以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四、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和育龄已婚妇女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防备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五、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信息。鼓励利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

二、公共卫生科信息员每个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新增建档花名册、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按要求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三、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计算机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陆。

四、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五、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六、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岗位责任制度

一、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二、居民健康档案由乡镇、社区中央(站)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三、非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好的各种档案资料。未经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凡非本人管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应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凡居民因大病转上级医院住院时应随带健康档案,出院后继承交由社区责任医生保管并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四、责任医生是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的第一责任人。对填写健康档案的责任医生应进行培训。按统一的规范来描述记录,内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医生必须签字,以示负责。做到字迹清晰,格式规范统一。

五、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置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调阅或更新档案必须有登记。

六、纯熟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把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

5.对本辖区已确诊的二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具体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病监测制度

一.公共卫生管理科全面负责慢性病监测管理工作。科主任为本辖区相关业务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各经管医生是慢性病的报告责任人。二.报告范围:高血压、糖尿病。

三.接诊医生发现确诊的上述二种需要报告的病例,定期内向公共卫生管理科报告,公共卫生科收到报告卡,审核合格登记后,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出卡片。

四.各种表卡填写要完整,字迹要清楚,不漏项。

五.凡未按要求上报者,按年度考核细则的规定与考核挂钩,若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加倍处罚。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全科诊室(内、外、妇科)、慢性病管理室、中医门诊等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报告卡,交给该公共卫生管理科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市疾控中心慢病科定期对各单位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乡镇(社区)考核范围。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辖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专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一、各种文件、计划、宣传资料等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管理好,由专人负责管理,专室存放。

二、资料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多媒体、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等,应分类存放分类管理。

三、文字资料中的教材、参考书、工具书等应按图书分类统一编目注册登记,期刊杂志、报纸、合订本、宣传折页、海报等均须统一登记编目。

四、音像资料中的U盘及光盘等必须分类登记编目,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其质量变化情况。

五、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等应按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等分类管理,注重用时升级、更新等,并配备相应的杀毒软件。

六、资料必须始终为卫生工作服务,其他人员均可借阅有关资料,但必须履行以下手续:

1、每借阅一次登记一次,每次限借5盘或5本或5盒,如遇多集多本连续资料也只能依次归还后再续借。

2、每次借阅期限不得超过一星期,如因工作需要继续借阅者必须办理续借手续。

3、孤本资料或数量较少的资料均不外借,可临时使用。

4、借出资料归还时,资料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如发现有损坏者必须照价赔偿,如资料丢失,应借阅人重新购买完全相同的资料进行赔偿,或处以原资料价值的3― 5倍罚款。

七、所有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为别人借阅本单位的资料。

八、声像资料其版权所有,借阅人不得翻版,如有未经许可私自翻录的,责任自负。

九、外的部门或人,如因工作需要借阅资料的,必须经领导批准,并办理正常的借阅手续。

十、宣传资料收发做到每张(份)出入库有登记有签字。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服务接待制度

(一)端正接待工作态度,重视文明接待工作。本着:热情、耐心、负责的精神,禁止“生、粗、冷、硬、推”言行;

(二)对接待外来咨询的人员,都必须首先认真了解病情,做到:无论何时来访,随时给予接待;来访无论干部、群众,态度好坏一个样;坚持谁接待谁负责落实;

(三)坚持自办、转办、联办、指导办相结合的准则。对咨询者出的问题和要求,能立刻解答的就当即答复;对不了解的问题,既要坚持医学理论准则,又要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

(四)绝不答应对群众来访互相推诿或置之不理。要严格落实接待工作“四个及时”的要求,即:及时登记、及时送领导阅览、及时办理、及时回复;

(五)严厉接待工作纪律。对接待工作不负责任、无端拖延时间、影响较坏的人员要追究责任;

(六)对接待工作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局领导汇报。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乡镇(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行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进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服务随访制度

1.要定期走访村(居)委会老年人,至少每3个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的老年人,及时掌握老年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90%以上。2.对新出院老年患者的第一次随访,根据疾病的分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完整填写相关随访记录。

3.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老年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4.指导老年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动员老年人参加村(社区)组织的健康活动。

5.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老年患者,与有关部门协商,使患者享受免费药物治疗。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市重性精神疾病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8.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服务随访制度

1.要定期走访村(居)委会病人,至少每3个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的精神病人,按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及时掌握病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90%以上。

2.对新出院患者的第一次随访,确定疾病的分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完整填写随访记录。

3.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精神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4.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患者参加村(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5.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与有关部门协商,使患者享受免费药物治疗。

6.南齐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篇六

1.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实施电子健康档案后,应将健康档案信息及时录入电子档案。

2.健康档案由责任医生填写,应内容真实、准确、齐全,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基本人口信息,主要慢病患病现况、治疗、康复情况,慢病相关生活行为因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等。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盒)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3.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健康体检、门诊就诊、参合住院病人出院随访、健康随访、慢性病随访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并归入健康档案。妇女病检查、宫颈癌检查、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系统管理、预防接种、精神病康复管理、肺结核治疗管理等专案(册)管理内容,仍按专线管理要求,做好资料存档,暂不归入健康档案,但有关信息特别是异常情况及治疗情况应简要记入。

4.社区责任医生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临床保健医生、责任医生应将非本人责任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

5.中心、站、村卫生室应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柜),健康档案按行政村(居委会)名和编号顺序,专柜分册存放,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无污损,无丢失。档案盒要有索引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6.健康档案主要由辖区责任医生保管、阅览或利用,不得转借、涂改和丢失,并确保个人隐私不向外泄露,严格保密。

7.凡居民因大病转上级医院住院时,可以把病人原始档案里的资料借给转诊医生,但须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出院后及时归还,并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8.非社区卫生服务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档的各种资料。除辖区责任医生外的本中心(站)人员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须经档案管理人员同意;非本中心(站)工作人员,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须经中心分管领导同意。

7.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篇七

一、文献数量分布

从文献数量看, 2003年~2015年间, 以《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试行) 》和《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颁布的2009年为界, 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2009年为起步阶段, 文献数量稀少, 多数年份在2~3篇上徘徊, 少有起伏。2010年~2013年则为高速增长的起伏活跃期, 这一阶段文献数量增速快, 起伏大, 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 3年半的文献数量是前7年的5倍, 2012年达到高峰 (26篇) 。这与《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试行) 》和《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两个规范出台有直接关系, 两个规范的颁布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并且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文献学科分布

从文献学科分布看, 涉及到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档案及博物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5个不同学科。具体分布情况是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64篇, 占87.67%;档案及博物馆4篇, 占5.48%;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3篇, 占4.11.%;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各1篇, 各占1.37%。虽然该领域研究是涉及医药卫生与档案学的跨学科研究, 但文献的学科分布上医药卫生类却占到了90.41%, 说明文献研究内容具有高度的学科专业性。

三、研究层次分布

从文献的研究层次看, 自然科学类69篇, 占94.52%;其中学术性较强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15篇, 应用性较强的工程技术39篇、行业技术指导13篇、专业实用技术2篇。社会科学类仅有4篇, 占5.48%;其中学术性较强的基础研究2篇, 应用性较强的职业指导、行业指导各1篇。总体上看研究大都属于自然科学 (69篇) , 并且偏重于应用性研究 (56篇) , 在自然科学中又以工程技术 (39篇) 、行业技术指导 (12篇) 、专业实用技术 (2篇) 等应用技术类为重。

四、文献作者分布

从作者分布看, 73篇文献涉及作者超过了160人, 其中发表两篇文献以上的只有赵丽清、林湖兰、潘红梅、马海燕、徐义晗5人, 占全部作者数的0.31%;发表文献8篇次;其他作者中独立发表文献的有26人, 占全部作者数的16.25%, 与其他作者合作发表文献的有129人之多, 占全部作者数的80.63%。73篇文献中有43篇为2位以上作者合作完成, 合作率高达58.9%, 几近6成。最多1篇的合作者有17人, 平均每篇3人。总体上讲缺少核心作者与超高的合作率是这一领域研究者的主要特征。

五、作者所属机构分布

从作者所属机构分布看, 73篇文献共涉及超过84个不同机构。发表2篇文献以上的单位6个, 占9.1%;发表文献13篇, 上全部文献的17.81%, 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相对核心研究机构。这6个单位分别是杭州师范大学 (3篇) 、吉林省延边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篇) 、中国医科大学 (2篇)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篇) 、福建医科大学 (2篇) 、沂水中心医院 (2篇) 。

在84个单位中, 各类高校22个, 占26.19%;各级医院与卫生防疫机构51个, 占60.71%;行政管理部门8个, 占9.52%;其他单位3个, 占3.57%。医院与卫生防疫机构成为这一领域的文献主要产生者与其担负的居民健康保障使命有直接关系。高校发表文献数量占比第二, 与文献多数出医学专业师生之手有关, 表明教师与在校学生对这一领域有相当多的关注。各级行政管理机关发表的文献不多, 其中医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文献数量最多, 这表明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专业档案管理的重视并不逊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对专业和专门档案重视。

较高的机构合作率是又一个显著特点, 73篇文献中有14篇是多个单位合作完成, 最多的1篇文献由7个单位合作完成。平均由2个单位合作完成。

六、文献来源分析

从文献来源看, 73篇文献分布在50种期刊上, 刊均只有1.46篇, 分散度很高。医药卫生专业期刊33种载文50篇, 占文献总量的68.49%, 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医药卫生专业期刊有6种共载文23篇, 占文献总量的31.5%。其他期刊12种载文14篇, 占文献总量的19.18%, 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其他期刊有2种共载文4篇, 占文献总量的5.48%。档案学专业期刊5种载文9篇, 占文献总量的12.33%, 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档案专业期刊有2种共载文6篇, 占文献总量的8.22%。档案专业核心期刊1种, 共载文3篇, 占文献总数的4.11%。可以看出, 医药卫生专业期刊在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上分布与发表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期刊和档案学期刊。档案学期刊与档案学核心期刊上的成果数量都比较少, 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档案专业对此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比较薄弱。

七、结语

综上分析,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研究由于起步晚, 时间不长, 规模较小, 因此成果十分有限。但随着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落实,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将会成为基层卫生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研究也将成为档案学研究的有一重点与热点, 不仅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加入, 也会有更多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出现。

参考文献

[1]高斌, 马海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04:281-283.

[2]何蕾, 马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初探[J].兰台内外, 2011, 02:23.

8.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篇八

1.继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按照《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项目实施方案》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3年版)要求,免费向辖区群众提供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扩大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面,提高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大力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档案建设,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高项目执行效能。

2.深入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做好2013-2014年项目实施总结,完善新周期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住院分娩补助与新农合政策衔接,优化叶酸发放管理模式。开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和项目督导,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执行能力。

贯彻两纲,全面推进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发展

1.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做好公立医院改革的调研工作。继续开展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做好2013年农村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专项及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沁阳市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省级复核工作。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契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宜的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突出强基层,建机制,加强妇幼保健体系网底建设。

2.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管理。

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河南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修订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建设。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将出生医学信息纳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统一规划建设,逐步实现联网管理。

3.继续推进妇幼安康工程。

围绕危害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推动和指导各地深入实施妇幼安康工程。开展《母婴保健法》执法督查活动。为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和身体健康,规范终止妊娠与结扎手术,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妊娠行为,以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保障母婴安全。探索、总结流动人口妇幼卫生服务模式,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全面改善妇幼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4.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指导各地逐步建立以妇女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内容为蓝本,以服务居民个人为中心,兼顾管理与决策需求的信息平台。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促进社区卫生工作深入开展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造建设进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服务功能。落实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

2.推进社区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总结交流各地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经验,加强分类指导,完善不同举办主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模式。落实财政投入政策,完善补偿机制。落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核编定岗工作,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规范社区人员配置,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

规范、完善居民公共卫生档案

健康档案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以及所有的体检结果等,是一份连续而完整的记录。为了让我市人民能够逐步享受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更好地贯彻落实2013年《河南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我们力求做好完整详细的的妇女和儿童健康档案记录,现将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制定了《城乡妇女、儿童健康档案实施方案》:包括服务目标、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考核指标等方面内容:(1)服务目标。在沁阳市辖区内的妇女和儿童进行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同时我们分析健康档案实施管理的经验及成果,使健康档案的实施早日进入立体化;(2)服务对象。以户为单位,建立妇女、儿童档案;(3)服务内容。建立孕产妇和0-7岁儿童健康档案,要包括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四个部分的相关记录。具体如下: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7岁的儿童、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记录。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以上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结语

加强控烟和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继续落实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项目。建立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健康教育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呼吁国家重视妇幼保健医院功能职责,强化保健功能,以保健带动临床。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妇女和儿童保健发展做贡献。

9.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培训试题 篇九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第1至5题为单选,其余为多选,每题4分,共40分)

1、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等基本健康信息。

A、既往史

B、家族史

C、既往史和家族史

2、首诊血压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岁以上常住居民。

A、3

5B、50

C、6D、18

3、预约65岁以上居民接受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的居民可提供服务()

A、家庭病床

B、住院治疗

C、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4、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服务对象()

A、老年人

B、辖区内居民

C、孕产妇

D、外来务工人员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岁以上常住居民

A、60

B、70

C、5

5D、656、建康档案管理规范的重点人群包括()

A、0-6岁儿童

B、孕产妇

C、老年人

D、慢性病患者

E、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7、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个人基本信息

B、健康体检

C、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D、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8、健康体检包括以下哪些项目()

A、一般健康检查

B、生活方式

C、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 D、健康评价

9、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哪种形式建立?()A、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为其建立。

B、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等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其建立。

C、通过健康体检等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其建立。

D、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由居民自主建立。

10、健康体检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内容应由()填写。

A、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医务人员

B、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过培训的其他医务人员 C、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 D、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参与体检的医务人员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体重指数=

/

的平方。

2、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

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

3、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

、和

等方式。

4、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

、和

等。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内居民从

的连续性服务过程。

6、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上一篇:第二部分质量保证及服务承诺下一篇:续编《卖火柴的小女孩》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