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的现状

2024-07-29

心理问题的现状(共8篇)

1.心理问题的现状 篇一

高校治安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随着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拓展,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学生扩招,校园各类人员不断增多,治安环境日趋复杂。高校的治安管理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维护大学校园治安稳定,保证高校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安定的校园治安秩序,是保卫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作为职能部门如何去迎接新的挑战?又如何搞好校园治安稳定以适应高校的发展需要?现结合高校实际就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问题谈几点个人的认识和想法。

一、高校治安问题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在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以后,高校逐渐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对社会实现全方位开放,社会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不同程度地渗透到校园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偷盗、偷窃案件严重

此类案件是高校的常发案件,在各类案件中占很大比例,多为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或吸毒人员流窜作案,且多集中在学生上课、教职工上班或外出时间作案,采取翻窗、橇门等手段潜入寝室、办公室,偷盗手机、现金、金银首饰或是将用于办公、教学的电脑硬盘、主版拆下盗走,或是在运动场、办公室、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以提包等方式进行偷盗,有的混进宿舍、公寓,或进行推销时见房门没锁、同学熟睡之机而随手行窃,给同学特别是单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打架斗殴案件时有发生

近几年来,高校打架斗殴案件明显减少,但由于个别大学生性格粗暴、急躁、讲哥们儿义气、遇事不冷静,同学间往往因口角、矛盾等小事而大打出手;有的则是对自己要求不严而酒后闹事,干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蠢事;有的是因打球、吃饭时与人发生冲突,从而引起打架斗殴事件;还有因谈恋爱争风吃醋而引起的,这类案件在高校虽然不是主发、多发案件,然而一旦发生就将严重影响学校的治安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影响极坏。

3、抢劫、抢夺案件性质恶劣

此类案件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骚扰性,容易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犯罪分子往往对校园环境较为熟悉,为图金钱来得容易,或是筹集毒资,且利用学生胆小怕事的特点,在师生休息或校园内行人稀少夜深人静时,在树林、小山、远离宿舍区的教学楼附近或无灯的人行道等校内比较偏僻,人少的地带,针对单身行走女生,晚归无伴或少伴的,谈恋爱滞留于阴暗无人地带的,将其携带的手机等财物抢走,严重侵犯了学生的财产及人身权利,威胁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大学生生命及精神上的损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治安稳定,性质恶劣。

4、诈骗案件使学生财物损失严重

犯罪份子往往利用学生社会经验差,热心助人、防范意识不强等弱点,流窜至高校进行诈骗。他们以找同学未果,钱用光为由,找同学帮忙借其信用卡让家里汇钱,期间在同学查询卡上余额时记住密码,后骗取或是偷换银行卡,将卡上的存款取走;或是取得同学家中的电话或联系方式,给其家中打电话称自己是同学的老师,同学出了事,急需用钱以骗取其家长汇钱;或是通过编造手机中奖短信,骗取同学汇钱,达到目的后便溜之大吉,给同学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

5、群体性事件影响大

高校人员组成特殊,层次复杂,知识型、高层次人员居多,而大学生思想活跃、热情高、对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非常关注,对关系自身的生活条件、饮食条件都极为重视,敏感性强,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遇挑唆,极易引发集会、上访、游行等群体性事件,甚至采取过激行为。此类案件因其影响速度快、范围广,容易在学校甚至社会上造成极大影响。

二、高校治安问题的原因:

高校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发展科学的特殊部门,治安工作一向是高校管理、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原因如下:

1、大学生们普遍缺乏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可以说是大学生们的一大现象,其财物丢失和被盗大多发生在操场、饭堂、宿舍。一些学生一到操场就把书包丢在一边,书包里有钱包、手机、随身听,书包在操场被提走;到饭堂吃饭时书包往凳子上一丢就离位打饭,待打饭回来,发现书包里的钱包、手机、随身听不见了;在宿舍睡觉不关门待起床后,发现房内东西被盗;上课和回宿舍时,自行车甚至还有摩托车放在宿舍或教室楼下不上锁就离开。学生自己不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观念淡薄。

2、校园流动人员多,治安管理复杂。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学生扩招,校园各类人员也不断增多,造成学校教学、生活设施紧张。首先,建筑工地多,建筑高峰期校园施工队多达十几个,每个施工队有几十上百人的民工,民工来源复杂,常有一些不法人员混入伺机作案。其次,后勤服务人员多,服务人员五花八门,有各部门聘请的人员,有送货和进入校园小摊小贩等。

3、后勤管理与治安管理脱节。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潮流下,一些学生公寓已建在校园之外,学生宿舍管理归后勤处,不管是校内校外公寓后勤处只管打扫卫生,不负责宿舍的安全,对进出学生宿舍的人员很少过问,加之学生之间的人情淡薄对陌生人出入宿舍也不过问,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管理上的漏洞出入学生宿舍伺机作案,且大都屡能得手。

4、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混乱,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治安事故隐患较多。

随着校园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有形的围墙都难以发挥固守校园安全的作用,更不必说校园的围墙已经逐渐转向无形。校园周围无证摊点占道经营、出租房管理薄弱,网吧等娱乐服务场所超时甚至通宵营业等违规经营现象普遍,不仅侵害了青年学生身心健康,更滋生了学生酗洒、打架斗殴、被盗、被抢、被骗的严重后果。

5、查处不力

这些年来,由于高校的公安保卫部门的体制不顺。办案的经费困难,装备较差,加上待遇不高,工作难做,大部分公安保卫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其职能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发案较多而破案率不高,使一些犯罪分子没有得到应有的打击。对学生中的违法犯罪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行政处理多,刑事处罚少;免诉免刑多,判刑少,对学生震动不大,教育不深。

三、高校治安问题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高校改革与建设步伐的加快,严峻的高校治安形势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搞好治安防范成为各高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对高校经常发生的各类治安、刑事案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方针、策略,加大打击力度。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高校既是我们培养接班人的阵地,也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的场所,大学生对学校和政府的要求高,对治安问题承受力低,如果管理不严,疏导不力,措施不当,一些治安问题容易转化成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影响高校乃至社会稳定。因此,各高校要对学校的治安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针对突出的治安问题,进行认真的治理,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者。认真整改隐患漏洞,严密防范措施,加强校园管理,整顿校园秩序,严格校规校纪,层层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治安承包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各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治安保卫工作和治理整顿的领导,加大治理力度,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高校治安持续好转。

2、搞好校园外部与内部环境建设

环境对人具有熏陶、激励、改造等作用。为确保治安形势良好,高校应大力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营造安全的环境,对校园周边开办的歌舞厅、网吧、水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予以清查、取缔,对“黄、赌、毒”等违法经营活动予以严厉打击;取缔校门附近摊点;对学校与周边地方结合部、案件常发地,紧密依靠周边派出所,增强巡逻警力。在内部环境建设方面,高校除大力加强法制、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安全意识教育外,还应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加大育人环境建设,创造有利于师生员工优良品质和高尚人格的舆论环境;其次应以倡导文明之风为先导,创造有利于师生员工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习惯环境;第三应突出高校特点,结合大学生成才需要,创造有利于文明建设的校园文化环境。总之,高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确保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创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

3、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

加强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对维护高校稳定至关重要。首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作报告等形式,经常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理想情操、道德情操教育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做一个合格的革命接班人;其次,做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要经常化多样化,除课堂教育以外,可以举办学术讲座,专题报告、广播电视、校报橱窗、文艺节目,建立法制园地,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探讨案例,以案释法等活动,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闭路电视对校规校纪进行宣传,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再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总之,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风气,减少违法犯罪发生。

4、把校园治安综合治理与社会综合治理结合起来

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综合治理大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治安综合治理还必须依托社会环境的整体施治形成社会合力,否则,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就会停留于“抹墙缝,堵墙洞”的被动防治状态。因此,学校会同公安机关对当地影响学校治安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认真开展全面排查,摸清底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学校治安秩序的案件,组织精干力量协助快侦快破;对严重危害学校治安的犯罪分子,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加强校园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加强对在学生上、下课和晚自习期间等重点时间段、路段和易发案的重点部位进行巡逻控制,加强进出校园管理制度;禁止无证驾驶、非法营运、车况差的车辆禁止入校;对外来车辆发放临时出入证,对施工等临时务工人员的车辆实行限时入校、定点停放。

5、加强高校公安保卫队伍建设

高校公安保卫部门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当前,对高校保卫队伍健设,要一手抓教育培训,要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廉洁勤政教育,提倡奉献精神,严肃执法,从根本上提高政法素质和业务能力;另一手要认真解决办案经费问题,改善装备。还要解决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高校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强化对高校治安的指导和监督检查职能,共同维护高校的稳定。

四、结语

大学校园是一个人群集聚的场所,其治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因此,应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校园治安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大学生的安全和权益,确保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心理问题的现状 篇二

对于小学生来说, 学习成绩直接影响今后的升学和前途, 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 78%的学生都存在着“学习压力太大”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心理焦虑。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 而不是一种情绪, 已被列入心理疾病的行列。在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和浮躁的时代里, 人们很容易生活在焦虑当中。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居多, 常常因为学习成绩差, 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 而导致紧张不安, 甚至惶恐不安和敏感多虑。

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的焦虑症状是内在的症状, 外显性不强, 焦虑使人长期烦躁、急切、提心吊胆、紧张不安, 让人感到似乎大难临头或危险迫在眉睫, 但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危险或威胁, 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不安。当焦虑发作时, 其表现为焦虑不安、睡眠不好、做噩梦、讲梦话、食欲不振、心跳气促、出汗、尿频、头疼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心理焦虑的人就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 每时每刻都对周围环境的细微动静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 因此影响了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甚至影响了睡眠。这类心理疾病有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很强的性格特点, 容易紧张、多虑、少言寡语, 但这些症状很容易被人忽视, 被认为这只是心情不好。

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 教学过度地追求“高分数”与“高升学率”, 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不仅使学生负担过重, 也使学生易形成过度焦虑、心理压力大的心理反应。

教师的心理素质健康状况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心理素质不好或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多是消极的, 常常表现出态度生硬、没有耐心、总看学生的缺点、时不时就批评学生的行为。而心理素质健康的教师正好相反, 在日常生活中, 对学生和同事的态度温和, 积极向上, 看到光明的一面多, 总是表扬学生, 热爱本职工作, 有荣誉感, 能以教学为乐事, 对学生的说服教育有耐心, 在教学中有教育机智和教育责任感。

教师的心理素质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教师是重要的人, 是参照的榜样。特别是小学生, 由于认知水平有限, 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 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 很容易模仿别人, 尤其是教师和家长。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 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的爱好程度, 都会影响学生。若教师惩罚、报复学生, 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 形成心理障碍;若教师处理不公, 乱用权力, 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国内外的许多专家研究表明, 家庭有良好的心理气氛, 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有重要影响, 而家庭良好的心理气氛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紧密相联。父母要“善为子师”, 和睦相处, 力求给孩子留下一种安全的感觉和美好的印象。安全感是一种基本的心理素质需要, 孩子缺乏安全感, 成天担心父母争吵或离婚, 在这样的不安气氛中, 孩子的心理素质又怎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呢?许多研究表明, 子女看到父母不和, 甚至比父亲或母亲的亡故还痛心, 易产生轻生念头, 心理反应也更为复杂, 这说明在子女的心目中, 父母之间的感情非常重要!因此, 父母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想, 多一份关爱和责任感。或许那些因区区小事就吵架而闹离婚的父母, 会从中得到启发和醒悟。

父母要“善为子师”, 就应当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为子女做出榜样, 使子女学有目标、行有规范。例如, 要想子女形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父母在公共场合就要注意个人的一言一行, 在公共汽车上见了老弱病残要主动让座;当遇到他人有困难的时候, 要热情地给予帮助, 这样才能使子女耳濡目染, 逐渐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家庭方面。现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作为家里的“独苗”, 父母给予的爱太多, 期望也多且重。有一些家长溺爱子女, 使他们缺乏锻炼, 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挫折没有承受能力。来自家庭的原因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庭不关注孩子的教育, 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 子女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 生活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也得不到父母的指导, 容易走极端, 比如打工者子女出现的问题。另一种是过度保护, 什么都包揽, 也容易让学生心理脆弱, 经不起挫折。另外, 家庭残缺或父母关系紧张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脆弱的一个原因。在这样的家庭中, 家庭关系紧张导致的敏感孤单的心理使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容易一蹶不振, 从而使他们不能正视现实生活中的波动和挫折, 影响其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在家人和周围环境宠溺下长大的学生, 往往有着非比寻常的优越感。生活的一帆风顺让他们习惯了在平静的大海中航行, 以致稍有风波, 就会不知所措, 心理难以承受。有经历才会有成长, 人人都不喜欢挫折, 但挫折是助人成长的重要元素。学生在长期的传统管理方式下绝大多数处于被动地位, 逐渐丧失了主体意识, 依赖父母、依赖老师、依赖他人, 一旦失去依赖便无所适从, 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不会独立地处理问题, 喜欢否定自己, 害怕失败和挫折。

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一样的, 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 也会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以及内心差异。一般来说, 未成年的子女在家庭中都有一些相同的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 好奇心强烈;渴望交往, 喜欢活动;喜欢游乐, 兴趣广泛。对未成年子女的这些基本心理需求, 父母应当心中有数, 并积极采取措施, 适当加以满足, 及时地进行引导,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的心理素质提高了, 家庭中的气氛也随之得到改善, 这样会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现代家庭中父母要有养儿育女的正确动机, 要有稳定的教育情感和耐心细致的处事风格, 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开朗的性格等。只有心理健康的父母, 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充分理解小学生的需要、兴趣、情操, 就是要尽量理解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表现, 使他们学会调适心理, 增强应对能力, 有效地提高心理素质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学生心理现状因素的培养[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11.

3.教师的心理现状简述 篇三

关键词:教师;心理;自卑;嫉妒;焦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61-01

一、教师心理压力主要表现

近几年,教育提倡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其实,学生负担过重,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教师负担过重。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实现整体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重视“为教师减负”。

1、工作时间过长,身、心压力巨大

调查显示近七成的教师认为自己工作太累,超过一半的教师工作时间已超过8小时,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间为接近十个小时。每周授课时数过多,虽然国家规定了每周上课的额定标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每周课时远远超过这个标准,有的学科一周要上二十多节课,课时太多,与之有关的备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等工作也随之增加,再加上教师每天上课时数太多,身心疲惫致使教学效果无法保证。班级学生偏多,一般在60至70名之间,补习班甚至达百人以上。学校仍按各班的升学率来考核教师,决定评优晋级和奖金发放。非毕业班的教师,校领导也以各班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给他们打分。名目繁多的各级检查、考评也使教师们忙于应付。不难看出,当前社会教师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们的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广大的学生家长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重点中学、考上大学乃至名牌大学的动机驱动下,更是把学生的未来完全寄托在教师身上,希望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加大投入、给自己的孩子“开小灶”.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增强了心理压力。

2、多重角色转换疲惫不堪

教师在学校里扮演着多重角色,肩负着教育学生、接受校长领导、接受社会监督等多方面的重任。作为社会个体,他们生活在其他社会群体中,又扮演着其他各种社会角色。在家庭中,教师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这便决定了他们对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诸如琐碎繁重的家务劳动、家庭的管理和家庭的发展目标等等,成为他们精神负担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由于多重角色及角色间的冲突。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教师们常常是全力顾及工作而放弃家庭,顾及学生的前途而牺牲子女的未来。更导致他们的心理冲突的加剧和心理压力的加重。社会对于教师的高期望值和高标准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教师同什么人交往、怎样交往及交往过程中的行为,时时刻刻处在周围人的有形和无形的监视之中。因此,教师总是努力成为模范公民,为人表率,从而加重了心理压力。

3、“永无休止”的评职,难以实现的自我价值

晋升高一级职称能够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和价值认定。此外,职称与教师工资收入联系在一起,同时关系到教师的课时津贴、住房分配等许多切身的利益,因此,晋升高一级职称就成了教师一定时期内的第一需要,成为教师职业过程中的第一追求。但评职称困难,职称指标却又少的可怜。无疑使部分老师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学生在学识品德诸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是教师工作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否达到,不仅取决于教育自身的许多条件,还有许多外部因素,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成才上常常会有局部的失败,教师用心良苦的教导在家长及社会的不良影响下,迅速化为泡影。从而给教师带来成就挫折感和心理压力。

二、缓解教师心理压力措施

1、首先,心态轻松,承认差距

心态不好有时候来自于一种无谓的比较,教师会因为班级基础差、偶发事件多、班级形象差、工作无起色、无成就感,从而产生焦虑心理,心烦意乱,从而丧失工作热情,甚至迁怒于学生,进而恶性循环,这时就需要教师静下心来调节心态了。首先不能盲目地比较,要承认差距的存在,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有差距,十个手指尚不能一样长,其次要允许学生犯错,接受犯错,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悦纳,这时我们不妨给学生一段追赶的时间,给养的机会。这不是放弃,而是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帮助他看清自己的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相信学生,放手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学生既学会了自我管理,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

2、把心胸放宽,把位置放低

对于学生我们需要用比大海更宽广的胸怀去包容他们的过失,对于累教不改的学生,千万不要放弃他们,任何人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他们更需要指点,善意的劝告,真诚的指导,这将让他们受益终生,每天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评价他们,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肯定比批评更有效。作为老师,我们有时是向导,有时可能又是保育员,有时可能使心理咨询师,但无论是什么角色,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也许会收获更多。

3、精神胜利法

要坚信工作的荣誉感和对社会的贡献,我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一定能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的工作需要阿Q精神:教师的工作很累,有人戏言:“有一驴拉货,嫌重,卧于道不起,主人对其耳语:“不拉去当老师,驴起,奋蹄狂奔”,那么人生苦短,我们为何不做一个精神胜利的人呢!教师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只有教师乐观了,学生才能灿烂,只有教师豁达了,学生才能开朗,多一些理解和支持,而不是不切实际的期待,多一些体谅和宽容,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少一些不公和误解,我们就不会有那种“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困惑了。

总之,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政府部门的相互关怀、理解和支持,只有健康的教师才有健康的教育事业,才能培养健康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4.心理问题的现状 篇四

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在回顾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并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同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心理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和宗教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的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是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 者:陈永胜 陆丽青 梁恒豪 CHEN Yongsheng Lu Liqing Liang Henghao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金华,321004 刊 名:心理科学进展  PKU CSSCI英文刊名: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13(3) 分类号:B84-09 关键词:美国   宗教心理学   历史   现状   问题  

5.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篇五

摘要: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经济发展矛盾是就业问题,而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它是随市场经济产生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他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失业问题在我国将长期存在,依据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失业现象的存在逐年增高,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对社会的影响,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中国失业问题;现状;社会影响;对策

一、人力资源失业理论分析介绍

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按照失业原因,分为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等。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做岗位的社会现象。

二、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新增就业压力大,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

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明显供大于求,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主要表现为劳动力资源历史存量太大且迅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增长。实际劳动就业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增长快。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电子装置和自动化设备用于工业生产,操作越来越简单,广大妇女与儿童也参与了工业化的浪潮,此外,离退休人员再就业率居高不下,加大了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的趋势。

如此大的劳动力资源供给,成为中国最为丰富最有竞争力的经济资源,但同时也给中国就业造成巨大的压力。由于劳动力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的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且转移困难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指超过农村各产业部门所需要的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量。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有限的耕地必然导致农业排挤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冲击,因而造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然而从受教育程度上看:据统计,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仲,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占31.1%,初中程度的占49.3%,高中程度的占9.7%。我

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素质比较低。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屡屡闹“民工荒”现象。该现象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计划经济时遗留下来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十分不畅,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进城务工的农民缺乏身份认同,子女入学困难,常受到不平等待遇,而城市政策制定者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手段往往也是粗放式的,没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所以转移困难的原因。

(三)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这部分下岗人员大多是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劳动力的技能不能满足的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就业竞争能力差,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又由于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过分依赖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找出路。又有些人缺乏自我提高意识,不愿接受培训,而择业期望值过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加大其就业难度。

(四)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失业人群年轻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统计,2012年中国约有68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他们又将大部分面临就业困难。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是:

1、大学生自我定位不明确。很多大学毕业生总抱怨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太少,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却招不到能够安心工作的一线工人。很多毕业生非公务员不做、非白领不做。实际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与二十年前相比,每百人拥有大学生比例已大大提高。

2、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缺乏实践技能,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五)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明显下降 经济增长固然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国际和国内经验都表明,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而且一定的增长速度并不以相同的比例带动就业增长。就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的关系而言,相对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普通高校就业毕业生的增长速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再加上农民工失业人数、城镇下岗职工等,经济增长的有限空间无法容纳如此之大的失业队伍,这就必然会带来就业增长与经

济增长的不一致,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失业人数的增加会抑制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缓慢又反过来增加失业人数。

(六)科技进步与结构性失业矛盾

中国就业问题之所以日益严峻,还因为面临着结构性的就业矛盾。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科技发展创造了新的产业,同时也是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但是就在新的就业岗位产生的同时,传统产业不断用新技术进行改造,劳动力供给结构再次变动。当劳动者在知识结构和专有技能上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时,则造成劳动力供求总量均衡下的结构性失业。在城市,在总量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受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制约,再就业越来越困难,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越来越低,失业人员的失业周期也越来越长,逐渐形成一批基本生活难保、再就业十分困难的困难群体。

三、失业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一)失业直接影响经济

失业最大的影响就是影响了消费,从而影响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导致企业倒闭,又反过使失业率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恶行循环失业人员增多。失业率的上升,表明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并导致消费的萎缩和厂商利润的下降。从宏观经济来看,失业表明一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没有被用于生产和经济活动。同时大量的失业者没有工作,其他的就业者就得不得不为维持这些失业者及其家庭付出代价,增加了社会保障的支出与现存企业运行成本。

(二)失业加剧贫困

失业是城市贫困不容忽视的原因。数据显示,失业者陷于贫困的机会是一般人的6倍。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在基本没有社会保障准备的条件下开始大规模推行的,这就使失业与贫困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有资料显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4年的2610万。与此相比,城市贫困问题确有发展趋势。2004年我国城市人口贫困发生率为6%—8%,高于同期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过去20年来,城市贫困并没有因为经济高速发展而有所减轻,相反还表现出日益加重的迹象。更严重的是,失业导致的教育匮乏、人们生活水平下降、机会不平等,使失业者及其家庭陷入“贫困恶性循环”

(三)失业影响社会的稳定

失业也使地区及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失业严重的社区经济萧条,税收下降,公共服务与福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犯罪活动增加。失业对个人来说是一出悲剧,对社区来说是造成混乱和紧张的一个原因,对社会整体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长期的高失业率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政权乃至制度的安危。

四、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劳动供给

在中国,人口众多会降低收入水平,这首先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人太多、工作不好找”是人人皆知的事实。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每年的人口增加量还是相当庞大的,因此,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应常抓不懈。我们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率。尽快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门槛之一“人口零增长”。

(二)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拓宽就业渠道

通过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来促进就业,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来促进就业。保持适当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从而增加的就业机会也就越多;反之,经济增长速度越慢,则企业用工减少,失业率上升。因此,治理失业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刺激经济的有效需求,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多渠道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促进企业投资扩大就业,通过深化改革,充分挖掘潜力、确保每年经济增长速度在7%-8%,同时,实现产业空间布局的梯次转移,努力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三)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是影响我国失业的主要问题之一,所以加强劳动者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学习是刻不容缓的关键要务。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前提,劳动资源是经济发张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低素质的劳动力供给对先到经济而言是一种无效供给。我们必须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张对劳动力资源的要求,这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中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一般劳动力严重过剩,但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大多数失业人员文化科学素质较低,很难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出现一方面存在大量失业人员,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新的工作岗位找不到合格劳动力的尴尬局面。

提高劳动力素质就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加强职业发展和基础教育要双管齐下,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都要求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技能的劳动者与之相适应。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国家可实行免费培训的政策,提高我国享受免费培训的人员占全部失业人员的比例,提高对失业劳动者培训资金的投入。只有学强学习和职业培训,使失业者掌握先进的技能,提高主业和再就业的能力,缓解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以就学替代和延迟新增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适应降低劳动力资源的劳动参与率。

(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

以市场为导向,从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村和农产品实行产供销、供养加、共农贸一体化,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建立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话、现代化的发达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将使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发生质的飞跃,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同时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健全多样式的民间服务组织,为农业进行产前产后服务,从而进一步做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另外,开发荒地及其他资源,改造中低产田,优化农业资源利用结构,进行大型农田基础设施和完善,搞好大江、大湖的治理等,等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

(五)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

加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是国际上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趋势。失业保险如果仅限于保障生活,势必不利于减轻就业压力,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条例》制定地方性政策时,应进一步细化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两项补贴的使用办法,用好用活这笔资金。把享受待遇与是否积极寻找工作、接受职业介绍和培训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要加强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有机联系,一方面,通过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引导失业人员尽快实现重新就业,另一方面,及时掌握失业人员接受就业服务的情况,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好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有关政策。

结论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鉴于中国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资本短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未来我国应该选择就业增长优先的经济增长模式。各级政府应当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就业政策应该成为我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参考文献

6.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 篇六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还是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破坏公共秩序等损害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对策

一、当前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社会公德上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公众的生活质量,恶化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社会公德的现状不容乐观。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不互帮互助。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度被称为礼仪之邦。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周公提出了以礼治国,从而实现大治。后又有孔子将礼仪之道发扬光大,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其核心便是仁义、礼让。可见,中华民族具有文明礼貌的优良传统。但是,现代的公民在文明礼貌方面却屡屡出丑,损害了我国国民的形象。200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人民时评——“这样的提醒让人汗颜”,文章中谈到:“8月21日,外交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明确了驻外领事官员的职责,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指南》提醒我国公民出国时的注意事项,如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合参与他人的争吵等。文明礼仪本来是个人修养问题,现在却要由外交部门发文提醒,实在令人汗颜。近年来,诸如大声喧哗、不讲卫生、不守秩序、贪小便宜等陋习,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形象的问题。有些国家还将“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等中文警示牌摆放在公共场所,深深的刺痛了国人的自尊心。外交部的提醒,毫不留情的展示着我们国民素质的残缺,惭愧之余更让人反思,来自礼仪之邦的“国人”为何给人以“不文明”、“粗鲁”的印象? ① 曾革楠:这样的提醒让人汗颜(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07-8-2

3①

(二)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公民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普遍,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在中国从古至今人们的公共意识非常淡薄,公德观念非常缺乏。一方面表现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爱护公共财物,另一方面表现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据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2002年对北京市民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当问及对毁坏公物行为的反应时,只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上前制止。另外,在公共场所不讲秩序、大声喧哗、高声谩骂、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等现象不断在全社会蔓延开来,成为人们生活中时时难以避免、处处防不胜防的生活内容。如对北京市民公交秩序的调查中显示:“有43.3℅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有47.7℅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机动车抢道乱行;有42℅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行人、骑车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②

(三)在人与自然地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些地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无限制的开采自然资源,致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严重泛滥。有的地区滥砍滥伐,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流沙横飞,洪水泛滥;有的地区小工厂林立,废水、废气到处乱排,导致当地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致使人们没有干净的水饮用,严重疾病大量产生;有的地区小煤窖、小矿场随处可见,乱挖滥采,导致当地的地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已看不到当日的青山绿水,看到的是满面疮痍的荒山秃岭。这些都是污染、恶化自然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沉重代价。

二、社会公德为什么大面积缺失?

回顾我国社会公德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很多,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现代的,同时还有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封建传统对社会公德的影响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史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宝藏,令后人回味无穷。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就会发现,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于公共领域的分化和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严重的影响了当代社会公德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使我国的广大民众只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活动,公共领域道德的发展缺乏发展的土壤。我国传统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基层是一种差序结构,人与人之间靠世俗人情建立关系,传统的仁爱道德本质上是亲疏的狭隘的差等之爱,道德选择仅限于血缘的区域内。传统道德② 吴来苏:“调查——北京人的公德现状”。光明日报(京),1998-11-28

发达的实质是“私德”发达而“公德”薄弱,导致人们只讲自己小圈子里得到的——遵守家庭、朋友、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这种血缘或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中,就往往会对公共秩序中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熟视无睹。

(二)现代社会对社会公德的冲击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公德的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许多人“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搞得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乌烟瘴气。正派的人不得安宁,人际关系十分紧张。人们慎言慎行,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不离嘴。”③可见,“十年**”给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德建设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三)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存在的弊端

从教育宣传角度分析,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学校在公德建设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上存在着失衡问题。从教育目的看,道德教育偏重于灌输抽象的道德原则,过于强调“高尚”道德培养,忽视“低层次”的社会公德教育、人格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道德教育的内容设置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脱离,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理想,中学讲道德教育,大学讲社会公德”的倒置失衡状况。从教育形势来看,公德教育仍以课堂灌输为主,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训练。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死记硬背,目的是顺利地通过考试,道德内容抽象、空洞,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践履。因此,学生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非常严重,出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三、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对策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是势在必行的。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培育公民意识,提高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性。社会公德与公民素质有关,目前我国公民的公民素质还不成熟,这种不成熟首先体现在公民意识上面。而公民意识的缺乏又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太长和现代社会的历史太短有关。当前,在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的实践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公民意识:平等意识。平等的身份是每个公民的共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很难看到或意识到这种共性。人们往往看到的是角色差别和经济③ 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158-159

实力的差别,从而导致民众根据不同的角色和地位来划分权利、义务,然后按照自己的地位来认领自己的一份。因此,培养平等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础。主人意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加与否,则取决于对此事务与本身利益的关切程度。缺乏主人意识,会导致民众消极地应付社会公共生活的要求,把自身置于社会之外,不受社会公共生活规范的约束。因此,培养主人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意识。现阶段,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存在只强调义务而忽视权利的倾向,受教育者往往被告知要怎么做,却没有被告知能怎么做,或者被告知了能怎么做,并且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督促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义务,防止和减少不公正的事情发生。因此,培养权利和义务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保障。

(二)加强法制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迫切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定与执行来保障。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以法促德是一个基本的经验,社会公德的遵守需要严格的法律。例如在中国的香港地区,乱扔垃圾要被罚款1500港币,在电梯中吸烟要被罚款5000港币。这样严厉的处罚使乱扔垃圾和在电梯中吸烟的现象就几乎绝迹了。在新加坡也是采取严厉的法律来保障社会公德的遵守。因此,我们借鉴这些好的经验,充分利用法律的严谨性和严格性来确立社会公德的地位。

(三)进行耻感教育,促使公民努力践行道德准侧。耻感作为行为主体的自我心理体验,其独特性在于,它是行为主体对自我本性的一种自我感觉能力。只有耻感存在,人才会对自我行为进行谴责和拷问,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自讼”和“观过”。任何道德规范底线原则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行为主体耻感意识的确立。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通过涵育耻感,让“耻”上升成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坚定理念,成为公民力戒违反公德行为的坚强心理防线,以增强公民的公德意识,催生自觉的公德行为,实现社会公德的完善与发展,是新时期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7.心理问题的现状 篇七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第一, 背景。1985年9月, 上海交通大学益友服务中心成立;同年, 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对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这些工作成为国内早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记录。经过了最初阶段心理咨询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咨询与医疗卫生工作之间的关系及工作必要性等问题的争论, 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逐渐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 进而也逐渐确定了学校系统的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心理咨询, 而是有着更广泛的意义、形式和内容, 同时也逐步明确了在学校系统开展这项工作的教育性、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功能。在明确这一理念的前提下, 教育部的文件使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涵盖面更广的名称, 使这一工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第二, 体制。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体制最多见的是隶属学校的学生工作部或学生处。部分理工背景较强的学校也有将心理咨询机构隶属于学校的人文学院下面的;还有部分医学院校将心理咨询中心隶属于学校的卫生科之下 (但这多少给人一种来访学生是病态的感觉, 不太符合现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型和预防型模式, 随着医学院校相继被并入综合性大学, 这种体制安排越来越少见) 。比较特殊的是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尝试。这两所大学先后成立了学生发展服务联合机构, 将关系学生发展服务的机构从原来的学生管理部门中分离出, 比如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以及勤工助学等机构被归为一类, 在校级架构下为学生提供服务。这样的制度安排将这种联合机构设计成介于学生管理与学校后勤之间的第三类组织。

第三, 工作内容和形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常见内容和形式如下:1.心理咨询, 包括个别和团体的心理咨询服务,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等。2.心理健康教育, 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主题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朋辈咨询、电话或网上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3.心理测评, 包括大学新生入学心理普测、个别心理测试等。4.心理研究, 如大学生心理健康类的课题研究或主题调研等, 为学校管理提供相关建议或意见。

第四, 工作条件。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 现今的工作条件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但与实际工作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尚有差距:1.工作场所, 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工作场所的舒适性和私密性要求比较高, 同时需要根据工作要求配置不同用途的房间。理想的用房配置包括个别心理咨询室若干, 测评室、接待 (等候) 室、工作人员办公室、团体心理咨询 (或教育或训练) 室若干。2.经费,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按学生人数配备一定的经费, 但几乎所有学校都未能真正达标。在现今人员培训、外邀讲课等费用上升和咨询学生人数快速上升的局面下, 经费不足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3.硬件, 除了办公电子设备外, 就心理咨询的场所而言, 让人有良好的感觉是很重要的。4.师资队伍, 目前, 从事专业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相对比较短缺。许多学校用兼职人员来应对人手短缺的局面。绝大多数学校培训院系的辅导员作为兼职咨询师, 但由于辅导员相应的心理学专业能力不强、双重角色的伦理困境、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 工作质量并不尽如人意。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第一, 理论研究薄弱。我国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实际经验, 缺乏理论支撑。特别是整合思想在我国流行以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 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构建了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这种基于实践构建的模式由于缺少理论基础, 在实施中必然遇到一些问题而不能很好的解决。

第二, 实践操作推广性弱。科学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大范围普遍的推广价值。它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省市。而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就存在着操作性和推广性不强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一些发达地区的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相对落后地区很难实施。另外,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 构建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验总结来构建模式。而我国高校之间差异很大, 很多模式不具备推广价值、没有推广空间。

第三, 缺乏制度和规则保障。在制度保障方面, 没有很明确并得到严格执行的资源供给制度, 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不够理想;没有很好的人才激励制度, 使得人才得不到职称、职级、培训、待遇等各方面的肯定、发展和激励。在规则保障方面也发展滞后。比如, 按照行业伦理, 当咨询师发现一个当事人有可能自杀时, 是必须通知当事人的监护人的, 即使当事人不同意也必须这么做。但现实情况常是, 遇到当事人在咨询时透露有自杀可能但又不愿意让家人和老师知道, 于是, 咨询师就会陷入两难处境:告诉其监护人可以让自己免责, 但也会让当事人对咨询师不信任。如果当事人因此休学一段时间回到学校, 从而不信任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 从此拒绝求助, 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危险的、游离在系统之外的隐患。

第四, 整合理念模糊。整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固有的复杂性,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走一条整合的道路, 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前,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大部分都在尝试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但是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概念比较模糊, 整合的要素不尽相同, 整合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 整合的内容和途径单一缺乏创新。

第五, 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国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 其发展走在我国的前面, 有较成熟和稳定的工作模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在理论研究上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经验和方法。在我国当前比较流行的心理咨询模式, 咨询的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等都来自于国外, 至今仍没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深入研究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模式。在课堂教学模式中, 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几乎都来源于国外的理论成果。由于当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方面的积累较少, 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是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主要途径。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第一, 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一个有效的模式离不开理论的支撑, 面对我国当前模式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 加强理论基础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局限在心理学范围内, 要引入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 例如, 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 来探索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二, 开展高校现状和大学生现状的调查研究。2007年教育部公布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共742所, 分布于全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支持力度不同、学校建立历史长短等原因, 造成我国高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和研究这些差异的内容和表现, 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提供物质载体和构建空间, 是我国构建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大学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 一种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最终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和改善情况体现出来的。当前, 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有很多, “2000年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讨论会上, 有报告表明, 20世纪80年代中期, 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 90年代上升到了25%, 近年来已经达到30%左右。”但我们应该看到, 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仅仅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够的, 还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家庭、社会背景、思想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全面调查可以提高模式构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使构建的模式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大高校。然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三, 制度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现阶段必须加强工作保障和人才激励方面的制度建设。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通过配套的制度建设, 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在职称评定、职级堤升、工资待遇、精神和物质激励等多方面考虑特别的政策。制度建设还包括建立一些法规或规定, 来明确学生发生危机事件后的处理原则、方法和流程, 以便工作中有章可循, 避免随意主观。从更长远看, 还应该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做法。比如, 美国等一些国家, 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实施预算制, 按照上一年度的咨询人数和工作情况制订新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并向学校申请相应的经费。取得经费后, 向社会招聘有专业执照的咨询人员开展工作。如果因为学校削减工作经费而造成学生出现问题, 则学校管理层要承担相应责任。还有一些大学, 学费中就包括了医疗保险费用。学生咨询是要收费的, 而学生可以据此向保险公司报销或申请补贴。这种业务外包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咨询师不够专业、咨询工作人员缺乏激励机制、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人手不够等一系列问题, 将费用的问题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当然, 国内现阶段这么做还有一定的难度。但学校心理咨询业务外包的模式在未来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模式。

第四, 科学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趋势。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和地区, 都在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即把学校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起来, 形成一种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和环境, 使学生在这样一种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目前,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 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 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整合”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针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提出来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要走整合的道路, 这是国际普遍的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研究和讨论明确什么是整合、怎么整合等一系列问题, 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提供理论的指导。

第五, 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大力开展本土化研究。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 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 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模式, 而且影响人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的求助方式。例如, 西方人普遍比较重视和善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有心理问题会及时求助心理医生。而中国人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 认为有‘病’才去心理咨询, 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在心理问题上的讳疾忌医。”我国当前心理方面的理论实践基本上都来源于西方, 由于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差异很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正视中国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外来的理论和方法, 大力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 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包括了背景、体制、工作内容和形式、工作条件等。在此基础上, 其出现的问题有:理论研究薄弱、实践操作推广性弱、缺乏制度和规则保障、整合理念模糊以及本土化深入不够。针对这些问题, 又有五点策略, 它们分别是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开展高校现状和大学生现状的调查研究、制度建设、科学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趋势、科学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趋势。

8.依法治校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篇八

一、调研分析的基本思路

学者对依法治校的实质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笔者认为依法治校的实质在于用法律的思维模式来管理学校,其最高境界在于使管理活动最终达到法律精神所体现的公平与正义。将依法治校落实到学校管理中,我们就必须运用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相互制衡的学校管理体系,运用法律的基本思维理念来追求程序的公平与正义,通过提高主体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对依法治校进行铺垫和纠偏,从而追求学校管理的实质正义的实现,保障依法治校在学校管理中的正确实施。

基于此种考虑,我们的调研分析主要围绕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程序正义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实现、实质正义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实现等方面展开。在调研过程中,随机对119位中小学管理者进行了调研,其中市区学校30所,县城学校45所,农村学校44所。

二、学校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分析

1、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积极意义

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法人化,学校的法人化对学校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对学校管理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学校的法律关系,使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回复正常;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投资者、管理者、办学者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调动学校积极性,促进学校依法治校、健康发展;有利于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2、学校法人化的法律依据

我国法律对学校法人制度有明确的规定。《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九条规定: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应以法人名义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

3、学校法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

既然是法人,不管是事业单位法人,还是民办非企业法人,均要按照法人制度之相关规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根据笔者的调研,对于学校的法人资格,学校管理者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为:法人分类不合理,如公办学校要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民办学校要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法人的行政色彩浓厚,不同的学校要套用不同的行政级别;法人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学校的管理机构基本上是以校长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在校长负责制体系下,校长只对教育行政机关负责,在法人内部缺乏能够制约校长权力的机构,职代会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

当然,学校法人制度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与我国目前的立法有关系,我国目前民法将法人分为机关法人、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四类,学校法人属于事业单位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属于中国独有的一个法人类型。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划分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与挑战,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的事业单位法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实质上行使公权力的事业单位法人,如中国证监会等;基本上已经企业化的事业单位法人,如文化出版机构等;仍然属于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法人,如各级各类学校等。我国法人立法的不完善导致我国的事业单位法人性质不明、治理结构不完善。笔者认为,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立法应当先行,应当借鉴国外法学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的民事立法进行完善。

在大陆法系民法中,法人基本上区分为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财团法人与社团法人有不同的制度构建。二者有明显的区别:社团法人以人为基础,有自己的组织成员,财团法人以财产为基础,没有法人成员;社团法人设立人在法人成立时就成为其成员,并享有社员权,财团法人设立人于法人成立时与法人相脱离;社团法人有自己的意思机关,财团法人没有自己的意思机关;社团法人可以是为了营利,也可以是为了公益,因此,社团法人可分为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财团法人只能是为了公益,只能是公益法人。不管是社团法人还是财团法人,都有一套完整的、严谨的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在公司法人中,形成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监事会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监事会三者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股东虽然不直接参与公司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表达其意思的权力,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目前在我国不宜采用财团法人制度,其一,我国民众对财团法人比较陌生;其二,我国长期采用事业单位法人,如果贸然改变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所以,笔者认为,为了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我们可以对事业单位法人进行重塑,按照财团法人的治理结构来重塑财团法人。在财团法人里,执行财团法人设立人意思的重要机构是理事会。学校法人虽然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可以借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成功的经验,构建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并根据学校类型的不同、具体情况的不同采取各有侧重、创出特色的策略。如,我国学校法人的理事会可以考虑由地方政府代表(主要出资者)、地方知名人士、教育专家、学校教职工代表构成。监督机构可以考虑由改造后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担当。

三、程序正义的实现问题分析

程序正义是对依法治校的制度层面的理解,它要求我们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与实体正义相比,程序正义视为“看得见的正义”,它源于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障。在程序正义方面,章程、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是否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法治校在程序正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章程存在缺陷、规毒制度的制定与实现不符合法治理念。

1章程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制定学校章程是《教育法》的规定,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是学校依法规范管理和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它是学校规范管理和发展的需要,是依法治校的需要,是规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需要,是维护学校及学校中各法律主体合法权益的需要,是保障学校管理民主化的需要。

章程是法律规定的学校法人成立的必要条件。我国《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

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七条、《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四条对学校法人的章程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践中,章程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由调查情况可知,作为法人制度构建非常重要一环的学校章程,作为学校“宪法”的章程还很不完备,发挥的作用也极其有限,在很多学校形同虚设,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

2规章制度不符合法治理念

程序正义要求我们在依法治校时首先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公之于众,并严格按

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目前的依法治校在追求程序正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程序正义而言,距离依法治校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就静态的规章制度而言,仍然有9%的学校规章制度不完善,如果考虑受调查者的折衷思维(倾向于选择基本完备),规章制度不完善的比率可能会更高。就规章制度的制定而言,30%的学校是中层参与制定,10%的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由领导制定的,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教职工、学生的合法权益。至于在内部行政处分时,给受管理者以救济途径就更不理想了。由此可见,要实现依法治校,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实质正义的实现问题分析

程序正义是对实质正义的保障,但是实质正义的实现,最终要依靠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法律素养。特别是在我们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领导的封建特权思想还比较严重、我国的人治文化还很浓厚的情况下,学校管理者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对实质正义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主体法律意识存在欠缺

“法治的本质是‘民治而不是‘治民”,法治就是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法律至上”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要求学校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师生员工都树立依法、依制度办事,严格按程序办事,任何人任何行为在制度约束之下的观念。消灭“制度不管人”,“人不问制度”的法律虚无现象,摒弃“权大于法”的人治思想。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对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者规章制度存在缺陷时,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对问题的正确处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课题组进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管理者的依法治校意识存在偏差。

首先,在依法治校的核心理念方面,依法治校的实质在于运用法律思维的理念来管理学校,在学校管理中真正直接用到法律的地方很有限,但是有36%的受调查者选择“用法律来管理学校”。甚至还有5%的受调查者认为依法治校就是要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学校。

其次,在依法治校与学校管理的关系方面,依法治校只是学校管理的一个环节,选择这一答案的只有31%,甚至还有3%的管理者认为依法治校与学校管理没有关系。

第三,在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法律知识的学习方面,36%的受调查者“经常学习”,44%的受调查者“偶尔学习”,20%的受调查者“需要用时再去学习”。管理者在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方面不够主动。在组织教师学习方面(多选),经常组织的占33%,聘请专家讲座的占41%,自学的占70%,聘请专家讲座和自学是主要学习方式。但是聘请专家讲座受到讲座内容和次数的限制,采取自学的方式又容易放任自流,这也是我国普法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2普法教育重形式、轻实质

我们的教育普法已经进入到五五普法阶段,但是相当一部分学校在依法治校方面表面文章做得多,宣传多,真正落到实处的地方少,普法效果不够理想。在调查者反馈的问卷中,有许多校长建议普及法律常识,这说明我们教育普法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上述分析有可能是管中窥豹,不能全面反映依法治校的真实情况,但是调研中我们发现的问题对下一步的依法治校工作应当是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段茹宏,依法治校的实质与最高境界,教学与管理,2006(1)

[2]景朝阳,事业单位法人制度改革的五大法律问题,检察日报,2005-11-28

[3]王韧农,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思考,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2)

上一篇:牵动我的情思小学作文下一篇:中秋节的美丽传说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