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2024-11-04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13篇)

1.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篇一

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出发,具体探讨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新进展,以及项目管理在我国国情下的具体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关键词:项目管理;现状;趋势

1.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含义

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

工程项目管理有两个基本内涵:

(1)项目管理属于管理范畴,一是指按照建设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对建设项目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二是以建设项目管理喂研究对象,以探求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喂内容的理论总结。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建设项目既包括建设项目管理的客观实践活动,也包括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和总结。建设项目管理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根据客观情况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

(2)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建设全过程。建设项目管理是以项目建设全过程喂对象的管理活动,它涉及影响建设项目实施的四个基本要素:资源,目标,组织与环境。

2.工程管理现状

2.1近几年来我国在工程管理项目取得的进步

(1)建立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实行项目管理资格认证制度;

(2)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创新:Partnering模式、动态联盟模式、伙伴关系模式。

(3)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

项目风险管理技术、项目集成化和结构化管理技术、项目管理可视化技术、项目过程测评技术、项目回顾和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思想与方法、大型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方法。

2.2现阶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这十多年来我国的项目管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严重工程质量事故。工程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这些事故无一例外的都是与项目管理有关,都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善,管理不规范所造成的。这表明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企业性经济管理组织

2)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法律、法规不健全,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随处可见,随时可闻。有些工程没有实行招投标制,有些却采用议标或是假招标,大搞“人情工程”。

3)在项目的获取上还缺乏营销的概念

4)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范围有待扩展,目前项目管理的范围有:集成管理

2.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篇二

1 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造价管理部门政出多门

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现存在着多部门、多层次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所以也就造成造价管理政策政出多门。诸如目前的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就面临着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建设、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均有关于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的业务或资质的管理规定。不取得以上各部门的资质证书, 造价咨询机构均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1.2 工程造价缺乏竞争性

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建筑业自身特点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体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和下令定价色彩, 尽管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制订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调价政策, 但是都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造价行政主管部门多为直接式服务, 采用政府定价, 因而造价缺乏竞争性。以施工企业自主定价为特征的工程计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1.3 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

多年来, 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 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 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 从而形成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近些年来, 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是把造价控制重点放在施工阶段, 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后果。造价多为事后算账, 依附于建筑设计师, 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

1.4 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目前取得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不多, 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有的虽已经取得执业资格, 但无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 综合素质不高。在造价师从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在岗无证, 有证无岗”的现象。工作内容依然是单一的, 多在主管部门及领导的主观意志指令下工作, 因而工作服务领域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 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高素质综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1.5 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真, 导致工程造价虚增

新型建筑材料日新月异, 特别是装饰材料。由于信息不畅其价格异地差别极大。承包商利用部分业主的不知情, 导致造价失控。

2 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与对策

2.1 转变造价管理部门职能, 改变管理方式

工程造价管理主体应加以明确, 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能, 应该是全面的、专业的、深入到建筑市场造价范围内各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去, 它与主管合同立约前负责招投标的管理部门是相辅相成的, 台前台后协同管理的。招投标管理部门主要管市场、业主、设计、施工队伍的准入市场的行为, 而造价管理部门则管合同的计价方法、造价条款、市场价格信息、造价中介咨询机构和队伍等等。就目前状况看,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 市场运作机制发育还很不完善, 放开价格, 由市场定价还须相当一段时间。但我们必须从改革、发展的角度看定额, 它要变、要改、要符合建筑市场的发展。

2.2 以设计阶段为重点

由于业主希望建筑业提供形成建筑业产品全过程的服务, 因此受聘于业主的造价顾问或咨询公司便参与了从投资可行性研究直到竣工决算的全部工作。但在这些连续的全过程管理中, 不同阶段又有轻重之分, 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 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筑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 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却基本决定了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由此可见,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是何等重要。在设计阶段, 造价人员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协助业主按技术经济分析和价值工程原理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上。

2.3 加强造价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

目前我国造价的确定之所以出现静止、滞后的局面, 往往是信息工作管理方式落后, 资料精度不够、不及时、不全面, 不能为决策者提供可靠依据而造成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可由定额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造价估价系统和造价控制系统组成。为了实行对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 建立一套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是在使用计算机的条件下, 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搜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即可代替人工处理繁琐的各种日常业务, 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成为领导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

2.4 建立科学、完善的定额管理体系

随着招投标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施工企业必须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工程项目, 不论是国内招投标还是概预算的投资编制, 都要求“快”、“准”、“变”。随着市场的开放, 公开竞争的项目越来越多, 投资报价及概预算编制速度要求“快”;竞争不断加剧, 参与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多, 只有接近实际成本报价的工程, 中标的可能性才最大, 所以, 工程项目造价编制要求“准”;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 对投标报价的要求不同, 不同的工程项目所处的环境条件千变万化, 具体的计算方法难以统一, 计价方法也要求“变”。

2.5 建立一套完整的合同法律文件

造价顾问和咨询公司作为业主在合同和造价方面的专业代理, 在对合同条件的拟定、招标方式的选择、承包金额的协商过程中, 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 切实控制造价, 保证业主取得合理的最佳成本效益。

3 结语

总之,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抛弃原有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观念和做法, 不要抱残守缺, 一定要从如何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考虑问题、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丹, 胡春阳.工程造价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 2008, 2.

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篇三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能够在建筑工程价值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促进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建筑资源的节约,对于工程进度的保障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在避免工程事故,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现代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工程管理,但是管理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工程管理是一项多学科融合的技能,既要懂得技术,又要善于管理,还要了解法律、外语等专业。而在具体施工中,大多数的承包单位、施工单位施工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都比较低,这也给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困难。现在的建筑工程领域竞争激烈,一些设计、建立、承包、单位总体管理水平不高,竞争力也不强,很难适应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也限制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问题是现今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作为一 套健全的管理体制就应该有自己完整的管理机构和部门,并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工程各个环节中的管理工作进行管理。但是在现实中,存在着很多工程项目为了达到节约开支的目的,对于一些管理部门随便撤销,管理人员任意缩减。这种现象使得一些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出现分配不足或者身兼数职的现象。

(三)重进度忽视质量。市场化的竞争下带来的就是企业之间明枪暗战的竞争,为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要提高施工进度,保持市场占有率,追求速度的结果,必然是以降低建筑工程质量要求实现的,很多工程在质量验收过程中不合格,导致返工的现象很多,过度追求进度忽视质量,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一)人员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要受到“人”的很大影响。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督等各阶段都是由人完成的,所以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及工作责任感便决定了工作的质量。因此“人”不论岗位高低,都会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现场施工者更是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着直接影响,因为建筑的设计、管理、施工等都是由其完成的。

(二)材料的影响。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若材料采购工作不够科学,便会使建筑成本加高,还可能买到低质量的材料,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危害。此外,材料入场时的质检工作若不够严格,也可能使劣质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危害工程质量。

(三)设备的影响。现今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施工机器的性能好坏对施工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施工中越多的使用机器,便会使工期缩短,工程成本降低。在施工中适当的应用机器设备,还可以大大降低对施工人员的需求,并减少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性,所以必须要重视设备对工程的影响。

(四)施工现场的影响。在工程施工中,现场环境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是有很大影响的,若施工期间天气恶劣、地理状况不佳或供水供电不顺利等,均会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产生恶劣影响。所以,要实时关注施工现场的条件变化,以更顺利的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四、建筑工程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不断更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为了达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更新,首先,要做的就是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从而在经费上大力支持,使相应的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顺利进行,更新思维方式,从深层次上认识到管理理念改变的重要性;其次,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思路上来看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更新工作,从而使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更新工作充分得到落实;最后,建立一整套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案,这就要求在现实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并不是一味的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对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完善和更新。

(二)注重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才能够做好。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就要注重人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作用。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积极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拔和聘用管理,保证其综合素质是符合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特点的,否则不得将其纳入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岗位上去;给予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合理的待遇和酬薪,使得其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促进其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建筑工程管理培训,将职业精神培养,专业技能纳入其中,实现管理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管理技术上的创新。工程从竞标成功到最后的交工验收,除了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外,也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技术。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工程比较分散,涉及的人员也多,在工序上也比较复杂,是一个劳动力非常密集并且分工也较细的行业,要想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我们必须把一些新的"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建立管理系统。实践也證明,在建筑项目中使用计算机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这样一方面可以建筑行业里面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当施工中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迅速在系统中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促使其更好地发展。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加强管理不但能保障工程质量,而且能够很好的保证工程按时完成。所以,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对于一些工程中常见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解决,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4.土木工程的行业现状与发展 篇四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代土木工程

1 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

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

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

它的发展趋向具体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1建筑材料方面。

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

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

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

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1。2工程地质和地基方面。

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

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1。3工程规划方面。

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

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

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

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1。4工程设计方面。

人们努力使设计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目的。

为此,已开始采用概率统计来分析确定荷载值和材料强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风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与统计规律,积极发展反映材料非弹性、结构大变形、结构动态以及结构与岩土的共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理论;同时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1。5工程施工方面。

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

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以建造过去难以施工的工程。

2 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

2。1指导理论的继续发展。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理论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学,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值处理方法将是土木工程中力学的突破方向。

在对复杂结构、流体介质等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现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更加专门化的数学在将来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用以处理土木工程技术中复杂的数值问题。

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情况的模拟更有把握,更接近于现实。

力学也会突破宏观框架,向微观发展,控制论,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力学中加深影响。

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学科将向周围继续发散,与材料,环境,化学,电子信息,机械。

城市规划,建筑等相关学科进一步的交叉,融合,互相支持,互相服务。

土木工程内部的次级学科也同时会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产生出新的学科,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利用就使得新的地下规划学科有了产生和发展的必要。

不同次级学科的理论也会相互渗透,比如现在就有一些大型体育场馆采用了类似桥梁的悬索结构。

2。2工程实现的变化。

土木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出合乎设计要求的工程构造物,从设计到成果中间需要一个很长的工程实现的过程。

这也是土木工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甚至可以说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有了好的理论和设计,没有好的工程实践,一样不会产生一个优秀的作品。

信息时代正在迎面走来,其他学科和其他方面的.新观点新技术,必然的也会影响到土木工程。

并且为这一传统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包括控制理论,施工技术,新材料,环境工程,经济理论等等。

2。2。1全过程信息化。

信息化的特点将更深的渗透到未来的土木工程中,重点不仅仅限于CAD方面,也包含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运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建筑物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决策等。

这些也是主动控制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

全过程信息化对今后的土木建筑构造物的维护有很大的意义。

比如可以使用植入的传感器配合电子计算机实现对建筑全方位的实时的监控,及时掌握整个建筑物的状态。

我国现在正是基本建设的高潮,20~30年后,现在这些建筑物逐渐进入维护期。

如果能在现在建造过程中就做好各种信息化准备工作,对今后维护也大有帮助。

信息化也成为专家系统技术的基础。

程序的解题能力不仅取决于它所采用的形式化体系和推理模式,而且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知识。

要使一个程序具有智能,必须向它提供大量有关问题领域的高质量的信息输入。

2。2。2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

这两个要求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的发展要求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对土木建筑设施人性化的要求。

整个土木工程过程是建立在对资源和能源的不断消耗上的,在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主题的时候,土木工程也必然的要面对这个问题。

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包括在建设中的和使用过程中的,成为土木工程以后的一个方向,这要求有良好的设计和有效的运作管理机制,土木工程构筑物在它的整个寿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使用,维护,拆除都要尽量的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尽可能大发挥它的社会经济效应。

这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具体的要求包括,资源的保护,资源再利用,污染控制和全方位的质量。

我国正在施工中的青藏铁路较好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从设计环节开始就注意了对青藏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全路设计为封闭构造,杜绝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也严格的控制了噪音污染。

施工过程中也相当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3主动控制技术。

迄今,绝大部分的土木工程建筑都是被当作一个静态的,被动的物体。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风动,温度变化,突发事件等只能依靠自身的结构进行被动的抵御。

显得缺少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今后土木建筑设施的一个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主动控制技术在建筑构造物中的应用。

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以及一些预设的控制结构。

使得建筑物能够对各种环境因素做出适当的反应。

土木工程当今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土木工程是为了人类存在而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创新,土木工程定会走向新的高峰!

5.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篇五

建筑防水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科学,是建筑工程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改善生产、生活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防水技术在建设部发布两个文件以后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两个文件是“关于治理屋面渗漏的若干规定”(1991年)、“关于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若干规定”(1991年)。我省重点抓了防水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操作人员的培训,防水材料性能、施工操作工艺、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提高。随着新型防水材料的涌现,省建设厅认真抓了新型防水材料认证与市场准入,从源头上控制防水工程质量。省建设厅科技委组建了建筑防水专家委员会,为提高我省屋面及地下防水技术与质量水平开展工作。施工企业对防水工程质量意识不断增强,过去是不管理或没有认真管理,现在做到严格管理,防水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总体上看屋面、地下工程严重渗漏的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一、总的评价

我省的建筑防水技术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建筑防水技术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

防水材料的生产厂家逐渐增多,目前已有70余家。国内有销售的产品我省大都能够生产,产量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有的打入了省外、国外市场。

我省已能生产如下防水材料产品: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如三元乙丙、氯化聚乙烯、聚乙烯—丙纶复合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如聚氨酯、丙烯酸酯等;嵌缝材料也有生产。省外在我省销售的产品也不少,为常州、北京、盘锦、沈阳、长春等均有产品在我省销售。

建筑防水设计积累了一定经验,防水施工技术在提高,在治理渗漏方面有一定措施。

我省第一家贯彻实行了防水材料产品认证制度。

渗漏率从原来的30%降低到10%.严重渗漏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是我们还存在差距,我们的建筑防水设计水平还不高,防水厂家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质量差,市场无序竞争,施工操作不规范,非专业队伍施工较普遍,地下工程防水一次施工成功不漏的还不多,防水工程耐用年限短和渗漏隐患多。

二、当前我省建筑防水存在问题

1.设计方面

总体说防水设计质量在不断提高,防水设防引起重视,但尚有较多设计单位对建筑防水设计重视不够,设计图纸中没有明确防水等级标准,细部构造无图,对防水设计变更把关不严,如在地下工程中将卷材防水改为水泥砂浆防水,将迎水面铺贴卷材改到背水面,甚至卷材不封闭,卷材外防水的软保护设计及回填土的质量要求不明确。

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对大柱网无梁底板砼不做抗浮验算。

2.材料采购供应方面

新型防水剂、防水卷材、涂料、配套材料、止水带(条)等产品较多,业主采购或指定厂家采购不合格材料,为防水质量留下后遗症。

卷材配套材料如胶粘剂、嵌缝材料等认证检测工作尚未纳入日程,对防水的耐久性和抗渗漏留有漏洞。

3.防水专业施工队伍管理

防水砼施工,操作者都是普通砼工人,没有培训,不具备应有素质,防水砂浆施工操作都是普通抹灰工,也不掌握防水砂浆施工操作要点,卷材防水除厂家有部分专业施工人员外,企业和社会上的专业施工人员都很少,有大量不具备资质人员在施工防水卷材。

4.施工技术

(1)防水混凝土施工前一般都做原材料试验及配合比试配工作,砼组成材料掺有防水剂或微膨胀剂,对泵送砼多数掺有磨细粉煤灰,施工组织上有保证连续浇筑的措施,对防水砼底板表面除常规找平外增加压实抹光工序,注意了砼的养护浇水,但对防水砼细部构造目前看,仍没有解决好,如洞口管下砼不密实,施工缝后浇带施工粗糙。

防水砼施工不能连续进行,在浇筑过程中形成施工缝又没按施工缝去处理,砼施工工艺没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做,砼震捣不实等,墙板相接易出问题。

砼结构细部构造,尤其在伸缩缝、施工缝处的止水带位置固定,砼浇筑中施工不当,造成位置偏移及变形,影响薄弱环节止水效果。

UEA补偿收缩砼超长结构无缝设计施工在较多工程中得到应用,效果较好,既解决了砼抗裂抗渗问题,又可降低大体积砼的温差,有很广阔应用前景。

(2)卷材防水

卷材防水目前有满粘、条粘、点粘,卷材接缝粘接质量是防水关键,专业队伍也注意了,做的也较好,但无专业资质的.队伍质量失控时有发生,卷材防水质量与防水砼相比质量好控制而且很直观,对卷材防水这一道设防,如果认真管理和施工是可以保证质量的,与砼相比卷材防水施工后发生渗漏无法处理,且找不到渗漏处,卷材防水易产生渗漏就是接缝处与细部构造处,卷材本身质量目前控制的较好。柔性防水卷材接头密封不严,接头长、量大、数量多,这是柔性防水关键部位,一般是操作者不认真,检查验收不细,没有全面逐缝检查造成渗漏,这种渗漏一般工程使用后无法查找。柔性防水细部构造处理不认真,如砼底板下的大量桩头处理,底板卷材与立墙卷材分段施工的保护与接缝处理等。

(3)防水砂浆

国家最新颁布的质量验收规范,对防水砂浆做法仅限于天津刚性防水的多层做法,这种做法应该说防水效果很好,但我们目前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采用的是掺防水剂的防水砂浆抹二道,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是辅助防水层,因而防水砂浆施工质量与管理还应加大力度,重点抓好抹灰前基层处理。抹灰质量、串搓及细部构造认真处理。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层砼缺陷及细部构造不认真处置,砂浆层操作法等同于普通抹灰层而没有认真抹光压实。

(4)涂膜防水

涂膜防水总体上用量不大,目前应用的主要有聚氨酯涂膜和聚合物水泥二种方式,涂膜质量好控制,施工时主要控制基层处理、接槎、分层涂刷间隔时间、涂层厚度等,这种防水方式质量上较卷材好控制,特别是细部构造。

5.施工管理

(1)摆不正质量和进度的关系,工程施工中业主要求抢进度,施工单位不按程序施工,盲目抢进度,防水施工组织粗制滥造,隐蔽工程没有严格管理,施工漏洞多,留下隐患,造成屋面、地下室渗漏不能使用。

(2)地下室底板下卷材的保护不力,致使后期工程在其上部进行,破坏防水性能,造成渗漏。

(3)地下室外墙回填土质量不被重视,不能认真分层夯实,没有形成防水帷幕,造成工程周围汇水区,一旦结构和防水层出问题就渗漏水。

三、我省防水技术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新型建筑防水材料

大力发展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积极推广高分子防水卷材,努力发展环保型防水涂料,研究开发高档建筑密封材料、地下工程防水材料,限制发展和使用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聚乙烯一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和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淘汰焦油类防水材料和高碱玻璃纤维制成的复合胎基卷材。

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禁止使用高碱玻纤复合胎基,聚乙烯一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禁止采用二次加热复合成型生产工艺。

实行名牌策略,努力培育省内知名品牌,创造防水名牌产品。

建议对防水材料除以前的认证准入及发布制度外,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每年定期对防水材料厂家进行质量抽检,并公布抽检情况和政府的意见。

对防水材料的接缝材料与配套材料的认证与准入尚未形成制度,卷材接缝质量与其耐久性问题也是防水工程应引起重视的问题,现在也应纳入管理的日程。

在治理渗漏上加大新材料推广力度,如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2.加强建筑防水科技创新

重点研究屋面防水卷材机械固定工艺以及其他屋面应用技术和施工机具,总结各类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措施的实践经验,研发成套技术,制订施工工艺标准或工法,从总体上提高防水应用技术水平。研究外墙节能复合墙体防水技术。

3.提高建筑防水设计水平

防水设计要求认真贯彻执行防水技术规范,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多项规定,合理确定防水等级,周密制定防水方案,择优选用防水材料。选用的防水材料耐久性应保证在以上。

设计说明中对防水细部构造要求要详细,且提出严格要求,对地下室底板设计除考虑使用荷载作用外,尚应根据工程结构具体情况,考虑地下水浮力对防水结构的作用影响。

重要工程的防水工程施工图应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执行办法》审查,未通过审查的施工图不能作为施工依据。

图审工作中也应把地下防水工程设计作为审查重点,把设计中的问题解决在工程施工前。

4.加强建筑防水施工管理

防水施工工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企业承担,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招投标方式采购建筑防水材料。

防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具有生产企业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性能检测报告,防水卷材产品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各种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和性能等应符合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进场的防水材料应按《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抽样复验,并提出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目前防水专业队伍施工操作水平良莠不齐,较多的是材料生产厂家有专业队伍,对这些专业队伍管理也应经考核发放资质证后才允许参与防水施工,且应定期发布具有资质施工队伍名录,便于施工企业选择。

要将建筑防水质量与工程评优、企业评优挂钩。

转包与分包及质量的处罚,防水工程应明令禁止在材料采购、施工环节搞转包或无序分包,防水工程在工程质量验收上应按与主体工程同等重要程度来控制,对防水工程质量不合格者应规定予以惩罚,使施工企业自身也把建筑防水放到管理重要位置。

5.做好建筑防水技术培训工作

加强设计与施工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素质。通过培训,使从事防水设计的人员掌握屋面工程与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各类防水材料产品标准,使从事防水施工的管理人员掌握各类防水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施工技术,操作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防水材料施工的操作要领。

6.合理确定防水工程造价,规范计价行为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工程实际以及建材市场各类产品的价格变动,及时提供不同类别工程、不同防水等级工程的材料消耗量标准和有关价格信息,引导规范承发包双方的计价行为,防止使用假冒伪劣、质次价低防水材料和恶意压低工程造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避免造成渗漏隐患和质量事故。

6.土木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篇六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土木工程的特点、发展现状、土木工程创新技术以及发展趋势,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特点;现状;发展

一、前言

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土木工程都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从土木工程当前的发展来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

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是:为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施工设备的多样化、大型化、自动化,建筑施工也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组织管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工程设施的建设也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

三、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土木工程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天然材料、砖瓦材料、钢铁材料以及混凝土材料四个阶段。早期人们的土木工程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泥土、木材以及石料等天然材料。我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开始出现砖瓦的制造,这种就地取材进行加工的建筑材料在结构力学方面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泥土和木材,因此逐渐被广泛应用,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直到17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19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便是土木工程的发展第二次飞跃。19世纪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19世纪中叶以后,钢铁产量激增,随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力,发挥了各自的优点。20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从30年代开始,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而用途更为广阔。土木工程进入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

四、土木土程施工技术研究

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首要工序,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是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核心,是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主要的方法是桩基基础施工,桩基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

2、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技术是现代民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材料应用技术。由于炼钢技术与成型制造工艺日趋发展,民用建筑工程建设中钢结构工程建设不断增加。钢构件按照施工顺序运送到现场后,要注意用有足够支撑面的木枕进行垫底,并且存放在钢结构的起吊位置。在施工前要切实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基础准备、检查装备、场地清理、道路修筑、构件运输等。钢结构施工的主要工作是构件的吊装,吊装前应该保持构件摩擦面干燥清洁并核准构件位置、标号。另外施工过程中用到氧气、乙炔类焊接工具时要注意防火设备的购置。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7.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篇七

众所周知, 水利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性工程, 水是其施工过程中的必须要素。在水利工程施工时, 要先观察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状况, 以及环境气候等等, 因为以上条件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因素, 对其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 要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顺利实施, 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有效保障, 同时也是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条件。

1 目前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方法

1.1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制不活

就水利工程而言, 我国相关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 在管理人员工作时, 没有管理依据, 降低了水利工程管理质量, 从而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大多数水利工程均为综合性工程, 具有公益性以及经营开发两种功能。但是目前公益性与经营性的概念混淆, 没有明确的区分, 水利工程部门与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管理关系不顺, 岗位职责不明。此外, 水利管理部门的管理机制不活, 没有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出现问题时, 常发生无人承担责任, 互相推诿的现象, 在极大程度上致使相关单位经济效益下降。因此, 相关水利管理部门要掌握工程的运行情况,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明确岗位职责, 在工作中积极探索管理方式, 总结经验, 不断督促水利管理部门建立职能清晰, 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充分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及创造性。相关单位还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建立管理科学、经营完善的运行机制, 保障社会效益的同时, 也要确保市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

1.2 单位机构臃肿, 社会保障机制不全

现阶段, 我国水利部门的内部运行机制还不是很科学, 机构臃肿, 社会保障机制不全。水利部门的岗位设置不合理, 非工程管理职位较多, 而工程技术人员相对缺乏, 在施工时, 没有专业的技术施工人员, 无法满足工程管理的需求, 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 施工效率低。因此, 水利相关部门要不断进行革新, 在合理设定岗位的基础上,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为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作铺垫。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 制定完善健全的考核机制, 竞争上岗, 根据员工的自身优势和特长, 安排合适的工作内容, 使其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逐渐调整人员结构, 为水利部门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 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教育培训, 各部门之间积极交流, 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提高水利技术以及管理人员的自身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 从而有效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1.3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 影响水利工程正常投入

水利工程管理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工程运行管理以及维修养护经费不足, 给水利工程的正常有效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存在着很多客观因素, 导致水利工程缺少维修费用, 相关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老化现象十分严重, 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基于此, 相关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运行管理和设备养护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将各机构的可用资金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上来,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 从而为水利部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形成良性循环。

2 水利工程管理对策

要想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满足相关标准, 就要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基础地位的了解, 清晰地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以及国家的重要性, 引进专业管理人才, 组织教育管理培训学习, 培养高素质的水利工程管理人才, 全面提高水利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 (2) 水利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 明确岗位职责, 实行岗位责任制, 以免发生问题时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标准机制进行管理, 实行全面高效的水利管理, 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 从而实现全面高效的水利管理机制。 (3) 完善水利工程监管机制, 为水利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依据。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包括对施工质量、效率, 以及建设成本进行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贯穿于整个水利建设过程。因此, 管理人员要高效发挥监督作用, 对于不符合水利建设标准的施工过程, 必须重新施工, 防止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 出现返工现象, 给水利部门乃至国家带来麻烦, 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4) 加强水利投资成本的管理。水利工程投资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前提, 只有资金充足, 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水利工程, 为水利部门及相关机构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利润, 从而为开发会更多的水利工程奠定基金条件。

3 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3.1 转变观念, 适应形势的发展

水利工程具有极强的公益性, 利国利民, 相关水利部门扮演的是服务性角色。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要求水利部门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方式, 计算供水成本,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严格按照相关管理标准进行工作, 全面推广市场的价值规律、经济规律, 水利部门要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 优化配置资源, 使其适应时代形式的发展。

3.2 准确定位建立符合实际的发展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求, 水利部门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建立符合标准的发展策略, 将水利部门按照自身优势标准划分为不同性质的单位, 使其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展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活动, 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水利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 施工水平持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是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 占有主导性地位, 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因此, 相关人员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 保障水利施工质量的优质性。然而, 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而言,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管理水平相比, 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水利部门要定期组织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习, 使管理人员认识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全面掌握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 科技信息不断更新和完善,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迅速普及, 各行业的发展水平也随之提升。其中, 水利作为与人们密切相关的行业, 其发展日新月异, 所以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水利人的首要任务。然而, 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关管理人员要积极创新水利工程管理方式, 保障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同时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为水利管理人员提供理论帮助, 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目前现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卞正清, 李德.宏观指导如何应用于县级水利工程管理工作[J].治淮, 1995, 7.

[2]史艳梅, 逯钦华, 李同战.关于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思考[J].现代农业.

8.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篇八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工程管理;对策

0.引言

强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确保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在农田灌溉、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始终是水利部门的一项关键性的工作。目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着管理主体缺位、管护责任不明、缺乏统筹规划、建设资金缺位、农民筹资筹劳减少和建设组织形式不完善等问题。要最大程度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全面推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由于农村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修建和管理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政府投入力度不够、农业发展落后、权利责任划分不清、效益不高等,这些因素不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水利建设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我们水利经济事业的发展,因此,修建小型水利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1.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总的来说,农村主要的工程是小型水利工程,下文就详细阐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现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小型的沟、渠道、大坝、桥涵、水库和水井等。但是由于农村的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这些设施主要是靠当地农民集体投资或贷款兴建的,这就导致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主要有以下:

1.1工程管理不及时

(1)由于农民个体户的独立经济意识较强,不注重集体利益,导致在水利工程管理上盲目用水,结果就是圩堤上乱垦乱种现象屡禁不止。

(2)由于水利工程管理粗放,不注重工程维修,导致损失严重。不同领域的生产进度也不一样,各自领域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需要而随意截流,挖沟、放水,把水利建设原有的线路搞的支离破碎,从而削弱其自身的供水功能。

(3)农民在地里私自打井,大量开采地下水,这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

长期下去,不仅会影响到农业的发展,还有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

1.2对小型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力度不够

由于农村大部分地区的财政支出控制比较紧,当地政府对于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的资助不多。虽然国家近段时期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力度,可是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由于地方财政局的原因而无法启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以后,还需要请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大部分都用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而工程在完工后的管理和维修经费却没有得到保证,这不利于工程的正常运行。

1.3农村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

随着近年来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增多,水利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加,急需大批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前的很多水利单位人员冗杂,人力资源分配缺乏科学,工作效率低下,应当精简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财政开支。大力引进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加强水利工程的技术力量。另外,企业应该重视对水利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4工程建设缺乏规划,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1)由于很多地区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选项阶段,规划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往往注重形象表面工程,忽视水利工程建设的现实需求和社会、经济效益,形成重形象、轻效益的现象。

(2)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涉及水利、农业、开发、财政、国土等众多部门,从而形成了多头投资、各自规划的格局,没有形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统筹规划的系统性,也引发了规划无序、工程重复建设严重、管理责任主体缺位等问题。尤为明显的问题是工程的建后管理工作薄弱,使部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存在很多隐患。

2.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方向

2.1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

(1)在小型水利工程建成以后,可以把他们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采用专业维修或个人承包的方式来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行。

(2)为了使小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水利效益,我们还应该做好水利设施的配套工作。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水利的特点,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进行管理,使他们的工程效益达到最大。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小型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不影响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努力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2.2加大对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2.2.1发挥各部门作用

要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逐年增加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经费投入,提高补助标准。

2.2.2合理利用资金

(1)利用国家及省级财政的资金投入,积极引导企业、个人、民间组织等各类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2)协调水利、农业、财政、国土等部门,形成合力,做到财政资金打捆使用,向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倾斜。

(3)要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维护修理,还要增加新的水利工程项目。

(4)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还需要政府对其实现行政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5)需要项目主要负责单位及时向政府汇报资金支出情况和项目的进度,使政府下拨资金运用透明化。

2.3加大引进水利工程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针对各地普遍存在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老化、技术人员缺乏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各级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应把解决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弱化和加强基层水利队伍建设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加快完善机构、引进人才,充实基层水利技术人员,每个乡(镇)都要有懂水利方面的专门技术人员,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对农村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分类,有计划的安排人才去进一步深造,以更好的为水利单位工作。不断鼓励在职人员自主学习,提高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技术人员进行明确分工,每个人都有主攻方向,同时能顾全大局,承担相应的工作。

3.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我们要建立符合水利工程管理规律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工程运营体制。这个管理体制必须要有清晰的职能划分和明确的责任义务,还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水利单位的维修部门也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化。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白广科,祝丽群,谭相文等.关于对菏泽市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

[2]刘贤弘,孙红,孟玲.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

[3]曹光荣.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受益户共有制”改革探讨.中国水利,2006-06.

[4]丁海波.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9.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篇九

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的`电器设备不断增加,如果没有了电,人民的正常生活就会受到极大影响。想要保证用电的正常,就要依赖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所以输配电及用电T程标准化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发展输配电及电工程标准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的自动化技术得以实现。在发展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过程中,国家要在集成和发展的双向通信网络上打造智能电网,降低电能的消耗程度,使供电质量有所增强,不断提髙电网的运行效率。在发展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配电网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运用新的技术,使配电网实现自身监测、预防、优化的功能,进而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其次,电力企业要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人才基础,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新型配电技术,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推动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

第三,各个地区要根据区域内的电力分配情况,构建合理的政府信息平台,跟随时代的发展方向,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的发展落实到基层。电力企业要掌握最新的国家相关政策,通过政府的帮助,将各个配电项目落到实处,进而推动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的发展。

第四,要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在进行电网的铺设和施工时,相关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并按照相关的规定制定操作规范,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操作的规范性,保证电力系统拥有较高的供电质量,在施工时一定要搜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以便减少操作失误。另外一方面,一定要加强监督力度,对隐蔽工程验收部分的监督尤其如此,没有相关验收部分的签字绝对不可以开展下一项工作,详细准确地记载施工日志,对于材料的质量规格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杜绝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进入电力施工现场。此外,电力材料分很多种,应该依据他们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用途进行清晰分类,对于材料的名称一定要清晰明了的标注在明显位置。

最后,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资金上的支持,大力支持企业信贷,严格的对企业进行监管,电力企业要抓住机会,实现与国际技术的接轨,从而推动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

结论

10.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篇十

6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逐渐向着跨度非常大,强度高的角度发展,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技术来说,转体施工技术具有稳定性比较好,施工安全性能非常高,以及施工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在桥梁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桥梁施工技术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就包括球铰技术,转动体系布置技术,转体施工的准备,以及转体施工稳定性控制等等,但是现阶段我国桥梁转体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桥梁建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还需要桥梁转体施工具有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 周先雁,李旌豪,张仲凤.我国现代木结构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04):125-130.

[2] 童纪新,邵婷.风险矩阵法改进模型在桥梁转体施工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09):59-64.

11.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现状及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工程管理;学科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现阶段,我国工程管理水平相对较为低下,拥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故本文旨在探究其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基础上,对其教育现状和建设中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探讨其有效发展措施,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高质量工程管理人才,并促进学科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工程管理学科的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通过对我国工程专业的教学年限、内容等环节的分析,可将工程管理学科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属于经济类或管理类教学范畴;二是纳入建筑类与土木工程类教学范畴。此外,也有极少数院校将其单纯当作院系开展教学。而就办学层次来说,工程管理涉及在职培训、专本及研究生等各方面教学。不过,虽然各院校办学体系存在差异,但其均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为最终办学目的。同时从课程体系分析,大部分高校皆开设了经济、管理、法律与技术这四个课程,且在工程管理专业则设置了工程项目、国际工程、物业及透析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经营五门课程。

二、工程管理学科建设中暴露的问题

目前,工程管理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对我国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影响严重,而其最主要的问题即课程体系缺乏特色,结构生硬松散,实践教学环境不合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就课程体系设置来说过于一成不变,无论是学生采访或网络上的资料,土木工程专业较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具优势,这无疑背离其专业的核心特色,致使其处于尴尬局面。其次,就结构生硬松散来说,当前工程管理专业更侧重学生能力培养,却忽略其四门课程间的必然联系,这完全背离其专业需要综合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初衷,不利于工程管理專业建设和专业性人才培养。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没能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再加上缺少资金技术的支撑,无法提供给学生更好实践的环境和地点。即便部分高校具备实践教学的条件,然而因时间安排不合理同样缺乏对学生专业培养的帮助。

三、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措施

(一)优化课程配置,突出办学特色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缺乏办学特色,致使其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全无,也导致工程管理专业地位尴尬。因此,要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定位其特色。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构成包括四门课程:经济、法律、技术与管理。鉴于此高校建设学科之前应综合考虑院校办学宗旨、市场需求及学科优势等因素,通过合理调整课程比例与课时来定位其课程体系特色。例如,建筑类工科院校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是集中于管理学与土木工程学两者之间;财经类院校则以投资造价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为主要方向。但无论那种院校其最终都是在全面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整个学科建设具体配置进行明确的。

(二)重新确立四门课程间的关系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工程管理专业中最主要的四门课程研究整理相对浅层,造成该专业教学中生硬地组合经济、管理、法律及技术这四门课程的内容。由于缺乏对其内在关联性的深入探究,导致学生学习起来不明所以,这严重制约了对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从学科定位来分析工程管理属于跨学科专业范畴,其课程特征以交叉性为主,因此这就必须对课程进行重新的梳理,当然梳理期间还要注重课程间的横向联系,从整体角度出发进一步合理配置四门课程,使之形成合理有效且互补的课程模式,方可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的目的。但鉴于实践教学中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时间相对较短,故其大部分专业理论需要通过两个及上的学院教师共同完成,这也就会造成因教师间沟通乏力所致的自成系统问题,所以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重组,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充分有利的保障,以便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三)优化教学实践环节

上述分析中提高我国高校对工程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足,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具体来说有两方面,其一是缺乏必要的实践时间,以及缺少资金技术的有利支撑;其二是实践教学时间安排有失合理性。基于这种情况来说,应从这两方面着手:首先,对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通过各渠道筹措资金,并积极与各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以供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同时也要注意引进先进技术,确保教学中不会因资金技术的匮乏而忽略实践环节,甚至因此而无期限停滞,以此保证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专业知识,提高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其次,合理利用理论课程以外的时间,展开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结束语

工程管理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体系在可持续发展中明显不够完善,特别是学科建设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只有解决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弊端,比如对其主要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全新的认识,加强课程配置和教学实践环节优化等,才能从真正促进学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桑艳.浅析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财经界,2015,(23):349-350.

[2]郑子辉.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现状及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5939-5940.

[3]贺志豪.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现状及发展[J].工业B,2015,(27):12-12.

作者简介

12.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篇十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来说,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才能转变思想观念、才能确保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就需要工程造价咨询业的专门从事人员,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它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合理工程的造价就是在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面的经济权益而对建筑工程造价及建安工程价格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就是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研究比较,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在我们实际施工过程中、只有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来保证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实现,力求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体系管理体系,是提高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方式,使其更加制度化。从分利用其资源,降低成本、达到较好的成本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合理正确地编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今社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合理控制。如若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只注重砍价和压价而忽视了科学合理的定价,结果造价控制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工程造价在项目施工中有着较大的作用,其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2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现状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主要是服务于业主单位,为其做出工程的标底还有招标文件之类的,也可以为没有专门的造价部门的小型单位做投标报价,投标文件等。具体就是计算工程总体的预算价格,为业主控制好工程的投资范围,使其尽量经济合理。为委托单位精确计算工程报价,使之能顺利中标。其实并不是每个施工企业都有专门的造价部门的,所以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现在并不完善。一般来说小型的公司更加不会去设置专门的部门,因为其资金较高不划算,所以不少小型企业就把这方面的工作委托给造价咨询企业了。部分业主单位也是免得麻烦,干脆就把标底计算和招标的工作全部委托给代理公司。与外国造价咨询企业相比,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非常熟悉基本国情,对我国建筑经济技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内建筑资源的分布,以及建筑行业消费者都有一定深度的认知。同时,这是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由于人口独特优势,任何外国企业都没有我们得天这会使独厚的条件。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较多、相对来说劳动力较多。所以,在我国的工程施工中,相对来说会降低成本,我国幅员辽阔大中型工程和特殊工程相对较多,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这些工程的施工设计帮助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累积了对大中型工程和特殊工程设计和造价的实战经验,而相当一部分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是由原工程勘察设计事业单位转制而成,因此,我国工程造价单位的工程勘察设计能力比较强。

3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中出现的问题

在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很多,只有将现代化造价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造价行业咨询体系,才能逐渐提高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在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没有建立起系统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许多企业并不规范。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竞争和服务的实力较弱,大部分企业服务内容单一,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提供仅限于建设项目的某一个阶段,在我国工程造价过程中,许多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较全面的全程投资意识。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主要是在施工前对工程有所了解,并对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研究比较,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实现,力求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许多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按照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多次计价,按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精度,建立全过程的投资意识,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系统。建立系统化的工程造价系统会对工程造价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帮助。(2)专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是一个相对综合性的工程技术行业,其从业人员应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同时还需兼具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我国目前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从业人员基本都是建筑业的专业人士,缺乏经济、法律意识,管理能力也不是很强。所导致了在工程造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多半都是由于人员素质较低,只有加大对人员的培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的素质问题。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人员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建设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3)建立完善的咨询行业制度,进行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凡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实行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的工程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尚未实行这种制度。由于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咨询行业制度,更加方便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鼎,齐伟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河南交通科技,2000(2).

[2]谢日红.浅议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J].国外建材科技,2006(4).

13.管理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十三

摘要: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管理心理学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认为,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不断变革的情况下,组织变革、领导行为、激励机制和组织文化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新热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重视组织层面的变革研究,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标。并提出了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发展趋势、组织变革、人力资源开发

一、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管理心理学在国外心理学界称之为组织心理学,在工商管理界称之为组织行为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20世纪初,泰勒(F.Talor)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和闵斯特伯格(H.Muensterberg)开创的工业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形成的先驱,而真正推动管理心理学产生的是1927年由梅奥(Elton Mayo)领导的“霍桑实验”。直至本世纪60年代, 管理心理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并被人们广泛地应用。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等层面的人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它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环境中的作用。管理心理学一方面研究领导行为、管理决策、组织变革与发展、团队建设、沟通、激励和跨文化管理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从个体差异的角度,来研究职务分析、人员选拔、培训、绩效评价和薪酬分配等理论和方法[1]。

普遍认为,21世纪管理心理学研究将面对的三大课题:面向全球竞争的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带来的全球化。在这种新型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因素日益突出,如何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中均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院三院长于1997年发表的三院长联合声明“为21世纪做准备”,就把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管理决策的行为科学研究列入头等重要的研究课题。此外,管理科学本身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心理学家不断提供人们如何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变化的新知识,这显然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开展新型的管理系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管理心理学的兴盛也与国家的社会经济进步和改革成功息息相关。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已经告诫我们,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来缩短差距的“后发优势”已不复存在,国际竞争无非是在“天、地、人”三方面因素上的竞争,发展中国家在“天、地”两方面毫无优势可言,唯有充分调动“人”的因素,吸取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方可在新世纪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竞争中确立自己的地位,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在关注国有企业组织变革和经济转型等紧迫问题时,我国政府非常关注人、群体和组织在适应变革中的心理学问题,因此,今年国家科技部已把心理科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由于管理心理学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直接攸关,其理论研究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目前国家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 1

结构调整、住房制度改革、薪酬结构水平等重大管理决策,这些决策研究都有管理心理学者的参与和指导。因此,管理心理学作为基础心理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对于管理科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 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这方面研究主要探索组织变革的分析框架、理想的组织模式、干预理论以及变革代理人的角色。Karl E.Weick & Robert E.Quinn(1999)研究发现,Lewin提出的传统的阶段性变革程序(即冻结—变革—再冻结)已逐渐被连续性变革程序(即冻结—再平衡—解冻)所取代,这种新的理论强调变革应是连续性、发展的、渐进的变革,尽管这些变革所进行的调整可能较小,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结构和战略,保障变革的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目的[6]。已经发现,就业安全保障、招聘、团队自主性管理,授权,培训,信息沟通等是促进改革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干预因素。

与组织变革密切相关的是领导行为研究,由于受权变理论的影响,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多种领导理论,如通路-目标理论、领导-参与模式、生命周期理论。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Fieldler提出的认知资源利用理论,它强调决定领导成效的关键与其说是领导个人的智力和才能,不如说是使认知资源得以利用的条件[1]。在组织变革中,管理决策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组织结构调整总是在一定的风险情境下进行。目前,从个体研究水平上,比较注重于决策和判断中所采取的认知策略和判断决策问题;在组织水平上的决策研究主要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决策模式、权利结构和参与体制,并特别重视决策技能的开发和利用。

激励问题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过去曾产生了内容学派、过程学派和强化学派等有关激励的理论,目前,由于亚当斯(S.Adams)的公平理论对于薪酬设计的实际意义,仍受到普遍重视,此外,与激励问题密切相关的研究是有关工作承诺的研究,主要从工作价值观、职业发展、工作责任心、组织认同和对社会的态度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组织承诺对离职、工作满意感、工作安全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组织承诺的形成规律[3]。

组织文化研究将组织文化定义为特定群体发展的、应用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的基本假设形式,已成为教育员工以认知、思考和感知问题的实际方式, 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文化的特点、结构和运行机制上。团队主要研究团体的凝聚力、团队的构成,目标设定、团队内的关系、规范、角色、冲突和团队决策等[1]。还值得一提的是管理的跨文化研究, 这是适应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的研究方向, 最有影响的是关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国民特性对组织管理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更愿意遵循平等原则来分配奖金,强调了管理方式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文化。综上所述,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

第一、组织变革和发展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八十年代之前,管理心理学研究比较集中在个体理论的探讨,在激励理论、群体行为和领导行为理论的研究上产生了大量理论,进入八十年代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企业重组、战略管理、跨国公司或国际合资企业管理的研究已呈现强劲势头,文化因素成为这类比较研究的关注热点。宏观的经济行为研究更加受到重视。把经济信心和经济预期作为对国家经济景气的良好预测源。目前,由于管理环境研究的复杂程度增加,促使研究的注意力全面转向整个组织层面,因为如果不从整体的角度来考察问题,不论是企业的结构调整、管理者的决策、员工的适应,还是跨国公司管理中的组织文化的建设、各种激励政策的制定,均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第二、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技术创新已成为下一世纪各国企业拓展市场、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这个系统中,具有高水平胜任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关键,因此,目前更加注意探索管理者决策、技术创新和员工适应中必须具备的胜任素质,更加关注如何充分地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科技进步和管理的复杂度对于员工素质提出息的要求,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研究的又一热点,研究由局部的、分散的研究转向整体系统的研究。目前,有关胜任特征评价、个体对于组织的适应性和干预问题的研究等人力管理管理问题正向纵深发展。

第三、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标。

管理心理学在研究领域方面,更加重视突破传统框架,不断拓展研究的新领域。目前,管理心理学不同于其它心理学分支的特征是,在拓展研究新领域时,不仅有大量商业咨询机构处于市场经济利益的考虑,进行投入和资助,各国政府处于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安全和市场利益,也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决策的行为科学研究。可以认为,管理心理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总之,研究的新的热点在于:跨国公司和国际合资公司的比较研究、科技投入的行为研究、失业指导研究等,均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管理心理学家把组织作为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来看待和研究, 研究领域方面已突破传统框架, 涉及管理培训与发展、工作业绩评价、管理决策、组织气氛和组织文化、跨文化比较等新领域。

三、我国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分析

从1978年开始,我国管理心理学者开始系统地引入国外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相继完成了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本建设,在工作动机、领导行为、管理决策、价值观、员工培训、人员选拔和组织变革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与国外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的跨文化比较合作研究,不仅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丰富了国际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体系[3]。目前,我国管理心理学家在国际应用心理联合会担任领导职务,并主持或参与一些重要的管理心理学杂志的编辑工作,已在国际管理心理学界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管理心理学的应用方面,根据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近年来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干

部选拔、管理决策、科技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航天员的模拟培训等前沿问题上,完成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科研课题,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研究资源方面,我国管理心理学界已具备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管理心理学后备队伍的培养体系,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部分来源于企业横向合作的投入。目前,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第一、研究力量比较分散,在针对国际最新趋势和国家社会经济转型要求方面,缺乏较为系统的规划。

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国家科技部虽然对于心理科学、特别是管理心理学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上有迫切的要求,但是,经费投入较少,使得一些重要的、涉及管理心理学长远发展的重要领域得不到必要的支持。比如,管理科学部主要资助有直接应用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项目,至今尚无有关管理心理学理论前沿研究的重大项目资助。

第三、实验室设备急待改善。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人-团体-机器系统的综合学科,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于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新要求,急待组建现代化的管理心理学国家开放实验室,以缩短与国外管理心理学的差距。目前,国外很多管理决策实验、情境模拟评价和训练、大样本调查和数据处理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应通过启动重大项目,组建适应跨世纪要求的管理心理学开放实验室。

四、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设想与对策

根据国内外工业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我们建议,应力争在2015年之前,把我国的管理心理学建设成在国际工业与组织心理领域有重要影响、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学科。如果国家科技部和基金委能够资助3-5项重大项目,可以建立管理心理学国家级开放实验室,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培养和造就管理心理学高级科研人才的基地。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国管理心理学的整体学科优势,面向国际研究前沿和我国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做出有重大影响的贡献。我们认为,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是:、社会经济转型中的组织变革与发展

全球化(Globalization)带来的社会经济转型的新要求,将是世界各国在下世纪面对的最主要的组织变革和人的适应问题。就我国而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面对组织结构调整和发展带来的系列管理心理学问题,具体包括组织环境特点和趋势分析、企业重组、发展战略、管理决策、技术创新管理等问题。

2、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管理对策

根据高新技术发展和国际化竞争要求,探索新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形成从工作分析、选拔、培训、安置、激励、考核和流动的系统性机制。特别要研究职业企业家队伍的形成机制、激励机制、人的适应心理、职业发展与干预对策、巨复杂系统的管理控制等管理问题,形成一套从职务分析、胜任特征分析、培训需求评价、职业企业家选拔、智能模拟培训、组织学习到人员的安置和评价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3、组织文化与学习模式

为解决好转型期的组织管理问题,理顺各种关系,必须认识各个层次人员对新条件下的职业标准、人际关系、组织原则、分配原则等方面的接受与适应性,确立新的组织行为与文化的结构关系和影响因素。通过加强对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因素的研究, 揭示新型组织的文化特点、结构和运行机制,探索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通过开展管理的跨文化研究, 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探索新的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通过组织学习模式,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模式。

4、经济心理与国家金融安全

重点探索新形势下人们的消费行为、社会保险、投资心理、经济信心与期望,影响投资扩大的心理学因素、建立社会稳定性预测和监控系统。此外,开展企业形象战略研究,探索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管理问题,在与发达国家企业现象战略模式比较研究之基础上,建构我国企业形象建设战略模式。

我国的管理心理学在面临世纪之交的时刻,即有机遇,又有挑战。为了促进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建议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第一、政府应当加大对于管理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投入,通过重大项目的资助,可以稳定当前的科研队伍,同时吸引国外人才回国,采用多种方式为发展我国的管理心理学服务。目前,如果再不增加投入,大部分管理心理学专业人员,可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简单、重复的人事管理咨询服务,以解决生存问题。这对于学科发展,特别是基础学科建设,极为不利,应当避免。

第二、加强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基金委对于重大项目的投入的科学论证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特别要避免地方主义,各自为政。建议采用科学的项目投标、招标和过程管理方法,促进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上一篇:社会实践之中医院药学部实习报告下一篇:学生会组织部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