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评价原则(共11篇)
1.高考作文评价原则 篇一
古人云:“万物贵其真”我认为,万物之真的首要,便是做人要真诚。而一个人做人是否真诚,所映射的是他的道德与素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一个一个真实诚信的人。
但是不久事件便发生了翻转,罗某被曝出其家庭条件非常富裕,完全有能力承担女儿的治疗费用。
由此可见,虚伪与欺骗,不但害人,更且害己,是我们所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从前,有一个地方以大量出产假货、山寨货而“出名”。一个青年人来到当地经商。他买的都是真货,价格也自然要比假货要高。所以刚开始的几年,他的生意很不景气。一个朋友看不下去了,劝他道:“你何必如此呢?反正这儿都是卖假货的,你就是随大流,又会怎么样呢?”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年轻人真诚做人、诚信经营,终于取得了成功。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自己的公司因为诚信经营,在当地颇有口碑,人人称赞......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践行诚信,做一个真实真诚的人吧。不仅有益于自己,更是有益于这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信大家对的“罗一笑事件”深有印象。当事人罗某在互联网上发文称自己的女儿病重,希望社会各界能伸出援手。他的文章引起了极高关注度,并成功筹集到了数十万的善款。
罗某最终因为他虚伪的欺诈社会的行为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失去了人们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当然,既然有虚假,就必然有真诚。自然,真实诚信做人,将会带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下面我将分享另外一个故事。
年轻人听罢,摇了摇头:“如果我售卖假货,虽然暂时可以谋取利益,但是这样我的良心将必然受到伤害,生意也肯定不会长久。现在我做诚信生意,不随大流弄虚作假、蒙骗他人,虽然目前仍有很严重的亏损,但起码我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正如这个故事所反映的:虚伪与欺骗,也许可以谋取一时之利,却绝非长久之计。而真正的诚信,却可以使人受益终生,也为他人、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也就是所谓的“做人贵在真”了。
2.高考作文评价原则 篇二
一、应坚持的原则
(一) 坚持正面鼓励的评价原则
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在评价作文时, 不能用一把尺子量长短, 而应该用多种尺度去衡量, 坚持正面地、鼓励性地去评价、引导。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点燃学生希望的烛光。写作水平高的可考虑通篇进行评价;中等水平的作文, 可以从情感、认识、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择其突出点进行评价;低水平的作文可从开头、结尾、过渡、遣词造句、感情认识等局部做正面的评价。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 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只知道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评价学生的作文, 有肯定的, 有否定的, 更有甚者还要做讽刺挖苦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看似公平、公正, 而实际上是不公平也不公正的。因为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基础差异和兴趣爱好, 其结果必然使一些学生产生失败感、挫折感, 甚至厌恶写作文。这就和我们评价作文的目的相悖, 当然我们正面评价学生作文也不能千篇一律, 而应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可以用眉批, 可以用总批, 可以点评, 也可以用启发、鼓励的批注。总之, 评价要为指导作文服务, 要有益于激发学生练习写作的兴趣。
(二) 坚持自主评价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练习写作文, 还要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习作。学生评价自己的作文, 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方式。
1. 是自己评价自己的作文。
好作文都是在反复的修改中提炼成的。自我评价作文, 可以使学生养成斟字酌句、反复推敲修改的好习惯。自己修改一些错字、病句, 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客观地对自己的习作做出评价。
2. 是学习小组评价自己同学的习作。
一般的中学生鉴赏能力高于写作能力, 同学作文中的一般问题, 都可以找出来。同时同学的习作反映的生活、表达的情感认识都大致相近相同, 在评价的过程中便于互相取长补短。在学习小组轮读完习作、讨论交换意见后, 对每篇作文写出评价意见, 交老师批阅。
3. 是以班为单位评价同学的习作。
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后, 选择在思想内容、选择材料、组织结构及表达方面都比较成功但还存在本次练习中带普遍性毛病的学生习作, 打印分发给学生或抄写到黑板上, 让学生集体评价, 肯定成功的方面, 找出存在的毛病, 集体会诊、讨论确定修改的办法。在集体评价中, 让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 发现同学习作中的瑕疵, 领悟怎样才能写出成功的作文。
二、写作方法
写作文若没有那么好的文采, 就只有写那些最为熟悉、感触最深的事物, 那些最熟悉的事物最容易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更不会犯一些知识性的错误。
第一, 抓住人的眼球。题目、开头、结尾一定要创新出彩, 可以运用设悬、比喻、排比等修辞。结尾乃点睛之笔, 尽量写得意味深远、耐人寻味。
第二, 在素材较散时, 可采用分小标题的形式写作, 标题要能代表语段内容。在立作文总标题时, 新颖是我们所追求的, 但有时题目能表达中心却不新颖, 这时就可以用精彩的语言写一段题记, 来补充说明题目。
第三, 写作教学与听说训练相结合。写作技能与听说技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书面语言是从口语发展来的, 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在上课时, 我特别注重学生活动部分, 遇有小组活动调查时, 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 让学生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
第四, 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利用阅读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充词汇, 扩大知识面, 增强语感, 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 为写作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基于阅读的写作教学实践, 归纳出扩写、仿写、续写、改写及 (复述后) 缩写几种方式。
第五,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 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 因为“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以下几个习惯的培养特别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1) 仔细审题。写作时我就要求学生学会读题。如在平时练习时, 我甚至让学生大声读出来。这样学生慢慢就有了仔细读题的习惯。
(2) 粗列提纲。引导学生审题后, 可以指导学生围绕写作的主题和要点, 写出主题句、关键词, 为撰写初稿做好准备。
(3) 撰写初稿。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使用固定句式, 并注意使用关联词, 按时空或逻辑顺序连成一体, 形成语意基本连贯的初稿。
(4) 自我检查。让学生在检查中注意这几个要素:要点是否齐全, 布局是否合理, 格式是否正确, 内容是否连贯, 有无主谓不一致、人称、等方面的语法错误, 有无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
习惯培养犹如打持久战, 值得语文教师坚持, 再坚持。
另外, 一篇优秀的作文应当是以玲珑的语言作为基础的。而对于语言的雕饰方法真可谓千姿百态。例如:可在文首以气势恢弘的排比句引入自己的文题, 还可以在个别抽象性事物的描写上加以生动美丽的比喻句。不光如此, 比拟句的着重应用更能凸显文中的主人公或主要事物, 把它们写得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更加吸引老师的眼球, 让人倍感亲切。当然, 相关诗句或名言警句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离开了教师的指导评价, 学生就难以自由地、有目的地去选择材料表现思想情感和阐发思想认识。因此在中学作文评价和指导中, 坚持以上几个原则和掌握这些写作方法十分必要。
摘要: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许多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准确运用所学语言, 进而对此望而生畏, 同时写作也成了考试中失分较严重的部分, 可用多种评价原则和写作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高考作文评价原则 篇三
近年来受国外尤其是美国关于作文评价的作法影响,我国的高考作文评价体系经历这样的几个发展阶段:从整体上的模糊评价印象分,发展到分项分等评分,直到分“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进行作文评分。我们现在实行的作文评价标准还在实践和完善中。综观多年的高考作文评价,它的主要缺点有:
1.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活动以教师作为主宰,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例如在以往的考试评价中,只有教师进行试题设计、阅卷评分和试卷分析,致使评价过程变成只有教师参与的单项活动。在评价中总是教师说了算,教师说好就是好,教师说不好就不好,这样使评价结果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广大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的评价权利被剥夺了。
2.评价方式单一。本来评价有很多方式,但我们在评价实践中只注重他人评价、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系统测试。甚至把系统测试作为唯一的法宝,显然这片面强调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评价具体的课程方案优劣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换句话说就是把考试同评价等同起来了。
3.评价功能单一。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一项,它的主要功能是选拔、甄别。
4.命题限制严格。命题考试是写作训练效果测评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近几年来,无论是各地中考还是高考作文题开放度都比较大,但在命题上对学生还是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命题考试的实施时间也是有限的,由于受到考生紧张智力劳动可能持续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一般不能很长(如四十五分钟到三个小时);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般有不可能回答完从待测内容可能编出的所有全部问题。因此,不能把待测的所有内容都编成问题,用于同一次考试,只能从待测内容中选取部分内容,或从可能编制的全部问题中选取部分命题,令学生作答。这样就难免出现某些学生恰好只对这部分命题较熟悉而考分较高,某些学生恰好只对这部分命题较生疏而考分较低,这样,检测的结果与学生的真实水平便会出现差距。即使划等给分达到了客观、准确,分数本身也很难说明相差若干分(如5分)的明确含义。我们不能说获80分的学生所掌握的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恰是获40分学生的一倍,不能说得0分的学生一无所知与毫无写作能力,也不能说得满分的学生在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掌握上已是完美无缺了。一般地说,分数只是为约略的排次提供一份数据,不应将其绝对化。
体现在教师批改作文的具体实践中,就会产生以下一些问题:
1.过分批改。有的教师拿到作文本就从上至下的认真批改,错字病句统统不放过,长此以往不但教师受累,学生也失去了基本的主动性。
2.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常常是评价起点高,学生难达标准;评价模式单一,束缚学生思维。
3.过奖或过责。面对水平不一的学生,总是对水平高的学生在评语中或者课堂上大加赞扬,而对基础差的学生视而不见或者是专挑毛病。
4.信息反馈过慢。忽视了作文评价的时效性,影响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评改结果。与高考作文评价有所不同,个性化作文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它又被称之为“自由作文”,是近几年随着作文评价改革而出现的一种以张扬学生个性为主要特点的作文,老师对作文放宽要求限制,淡化文体训练,给学生作文题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写或者是让学生自己选自己感兴趣的写,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不再是作文束缚学生,而是学生主宰作文。建构个性化作文评价体系,有利于写作主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表现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建构个性化作文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品质。古人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勤于观察与积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与思维品质,坚持写日记、随笔之类的东西,才会获得进步。再次,建构个性化作文评价体系,有利于写作者表现童心、抒写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李贽也说,作文当“言语真切至到”,又说,“童心者,真心也”,认为作文者当“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第四,建构个性化作文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写作主体的创新能力,展示创新精神。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文评价,应该摒弃以往已经被发现的缺点,在改革的道路上继续摸索,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关注评价过程
⑴关注习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教师应该淡化习作结果的评价,关注材料获得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学会从生活中选取作文材料,逐渐学会捕捉生活中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人、事、物、景,提供学生交流所见、所思、所听、所感的时空。对积极地通过观察、实践、调查、体验等获得真实材料的学生给予好的评价。
⑵关注习作的修改过程
教师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时应注意学生的修改方法。对认真修改的学生加以表扬,对学生中涌现出的好的修改方法加以推广。学生改完后,教师要阅读改后习作,进行总结,好的适时表扬,对学生在修改中表现的态度、情感加以记录,为教师批改时酌情提高等作为依据。把修改后有进步的习作作为修改的范例和学生一起比较品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修改兴趣和自改作文的能力。
二.丰富评价内容,进行多元化的综合评价
⑴自我评价。引导学生都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教师有目的、分层次的创设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这不仅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而且是加强学生自我认识、肯定优点、找出差距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自己评价时如何更客观更公正。
⑵学生互评。让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⑶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写作水平好的学生和写作水平差的学生得的“优”应该是不一样的,但这渗透着教师的鼓励,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
⑷家长评价。家长的参与在客观上形成了家庭与学校的合力,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这种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方式,给学生多方面的反馈,可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文章的优缺点,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写作兴趣。
三.评语注重感情交流
我国当代的作文教学强调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但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限制,老师担心学生的真情实感容易出问题,学生也担心自己说了真话有时连及格都难保,所以双方都回避,显得很保守,至少能够求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感情上的交流在评语上就无法实现,教师的评价更多的是在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上下工夫,这种倾向下最经典的做法便是“精批细改”。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被剥夺了,激情兴趣都被抹杀了,只剩下令人头疼的写作了。因此教师在写评语时要满怀深情,尊重学生的不同语言表现,多一点鼓励和表扬。
四.重视作文的实用性
作文教学这一明确的“实用性”指归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视作文教学的使用价值观念的继承。老一辈教育家吕叔湘等都强调作文要切合实际,认为作文实用性的基本内涵是培养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形成和提高中学生适应生活的作文能力,而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因此反对进行个人抒情色彩浓厚的作文训练。作文教学的这一明确的“实用性”指归也是与国际作文教学接轨的。当前,重视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重视。日本规定学生除了写“表现自己的文章”外,还要写记录通讯报告等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为目的的文章。美国也非常强调语文能力的实用功能,在《提高作文技能》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写,是为了有效的交流。并在书中例举了一个美国高中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两周内的作文活动包括“写两份广告、填一张保险单、写两份说明书、一份抗议信、一份收款信、一份家书、一份申请书”。提倡学生将写作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对运用得好的加以表扬。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评价方式是否得当,评价效果的好坏,都关系到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写作水平的提高。在新课改全面进行的今天,我们对写作教学观念要有一个更为清晰地认识和把握。将个性化作文评价与高考作文评价融合,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一次尝试,也是我们在自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作文教学改革之路上的前进,但其成效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思考。
4.原则为主题的高考作文素材 篇四
萧伯纳的在《卖花女》中刻画了一个语言学疯子。他追求一切标准的发音和完美的音色,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录着伦敦大街小巷各语种各发音。贫民窟的人用包含敬仰的眼视望着他,因为钱,因为权,却不知这一个“学识渊博”的语言学家背后是待人毫无底线的冷漠与刻薄。他将对语言的严谨用在了生活上,偏执到冷酷的性格,那“高极线”原则的追求无一不显着他疯子的本质。这是对生活的偏见,是活在内心一隅身处井底对外面恶意的揣测,这种原则,失去了理智。
对高处的人,人们往往用敬仰的尊敬的心理去看待他们的一切——那是一种近乎于盲目的崇拜,好比是中世纪神对欧洲人民的精神控制。若有一个人苏醒,便会发现《圣经》的原则早已成了对世界的偏见,那变态对人欲的控制,不是原则,是原则之上的偏执与占有欲。
后退一步再去看待偏见,扫去了愤世嫉俗的狰狞,留下的理智,便是原则。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对“是”与“这”两字区别的描述让人为之惊叹。从郭_沫若的《屈原》写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从生活中“你这个没骨气的人”嚣张的“你是个好小子”,一个个例子信手拈来,趣味之中便是原则的闪现。这一字一句的斟酌,看似偏执,却是对文学谨慎之风最好的诠释。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炼了字,方使文章不落入“套板反应”,也不会落人下乘。
这便是原则上,对文章一字一斟酌不是过于追求原则与成事完美无缺的偏执,不是关于对方案不符心意的偏见,这恰恰是对文学的与热爱。惟有运思,方做得出好文章。有时,那字里行间细致入微的探索与发现对于处人是偏见,于内细细一想,是对文学的尊重啊。
有本书叫作《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在对人心理的剖析中,显而易见的是“左手原则,右手偏见”。看似天才般的原则,若如鲁迅笔下〈〈二十四孝〉〉般愚顿,那么“孝”便会成为老人从封建陈旧的世界看待世事的偏见;看似疯子般的偏执,若退后去以平常之心面对世界,DNA将是克里克眼中优美的双螺旋,而不是满纸枯燥的数学公式。
5.高考作文选材的四项基本原则 篇五
1、现实生活性原则
“文章合为时而著”。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因此,选材也应立足于现实、关注生活、与时俱进,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感受时代前进的最强音,发现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只有这样,作文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震撼力。
例如:2003年河南省满分作文《明天一定记着开窗》。文章选取房东大娘在“非典”的日子里,对“我”一片关爱,为“我”开窗这一材料,就有很强生活性、时代感。
当然,遵循现实生活性原则并不是意味着不可以使用历史材料。使用历史材料关键在于给它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从现实的意义来重新解读。
例如:2005年广东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选取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苏联斯大林格勒、中国东北某个村庄三个历史画面作为材料,其意义就在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2、准确典型性原则
作文的选材需要的是慧眼识珠,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所选取的材料应该紧扣文章中心,准确无误的表现主题,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不能搞同类材料的堆砌,坚决去除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从而使之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表现力、感染力、震撼力,能以一当
十、以少胜多,给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2004年江苏满分作文《稳中求胜》。作者选取宋江和刘备的“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来论述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可说是选材准确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独特新颖性原则
“文贵于新”,这“新”不仅指立意,也指选材。这里,新颖的材料并不是仅就时间而言,它有三层含义:①当今时代刚刚出现的材料;②一些鲜为人知的旧材料;③溶进自己独到见解的人所共知的材料。选取新颖的材料能使文章增色、引人入胜。
例如:2005年福建一考生的作文《人生的斗士》。选取当代科学界的泰斗史蒂芬·霍金与命运抗争的材料,就显得非常新颖独特。
4、文体特征性原则
不同的文体对选用材料有不同的要求。议论文要求列举引用材料简明扼要,不纠缠于个别事例,不陷入对具体人事的叙述和描写;记叙文要求形象生动,在表象和过程上多做详细刻画。需要指明的是,目前高考作文淡化了文体要求,但淡化不等于可以无视文体的区别,相反,我们还应加强文体特征。
6.评价他人的生活高考作文 篇六
当我们要做一些事时,总会有别人的干预。他们说的是为了我们,不想让我们受伤,怕我们失败,是为我们好。他们从自己的经历,从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我们应该怎样。没错,他们是为我们着想,为了我们好,怕我们失败。可是,这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来思考问题。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问题呢?
试想,如果我们听了他们的,按他们说的来做,我们也许是可以避免失败,可是我们能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呢?我们的生活不都是别人生活的复制品吗?我们有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吗?我们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吗?我们又怎么会有自己的生活呢?那么社会又怎么进步呢?创新又怎么出现呢?
我们有自己的生活背景,有自己的想法,没错,也许我们的看法是没有父母或者朋友的正确,也许没有他们看生活看得更深,但我们不经历怎么有自己的看法呢?又怎么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他们那时失败了,或者怎样,是否说明我们一定会失败呢?是否一定会错呢?是否一定会对自己不利呢?我们能用60岁的人们的思想,来对待我们20岁的生活吗?我们有的是热情,有的是勇气。我们应该去大胆的过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不应该失去自己的路,走他人的路。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来对待别人呢?
我们都是他人的朋友,将来我们也会成为父母成为长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做的就是只要我们给了我们的朋友或我们的晚辈建议,然后尊重他们的选择,支持他们就行了。这是我们所能做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亲身经历。有些事,必须自己经历后,才能明白的。是朋友就应该为他们祈祷,给他们敞开大门,万一他们失败了,就应该安慰他们给他们帮助,这是我们该做的。也许这样更好,更能帮助他们。人总是在失败和挫折中长大的。
7.高考作文评价原则 篇七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工学结合具有教学目标的综合、立体的特点, 同时, 工学结合的教学主体也不仅是专业教师, 而是企业导师与驻厂专任教师相结合,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但就目前工学结合评价情况来看, 在工学结合评价模式上存在如下缺陷:一、注重技能评价, 忽视工学结合中习得的综合能力。在企业和学校对学生的工学结合成果进行评价时, 往往关注学生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工作熟练程度、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等, 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敬业精神、协作能力、个人规划能力等往往被忽视。二、考核形式单一。主要采取企业导师评价表、驻厂教师评价表等形式开展, 而这些评价形式只能反映较为直观、笼统地成果, 而对如职业规划等更高层次的目标无法有效描述检验。三、工学结合开展实际状况导致工学结合成果评价难以找到科学的方法, 形成统一的标准。从目前来看, 工学结合存在如下问题:首先, 企业与学校合作进行工学结合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暂时的用功困难或做人力资源储备, 合作积极性不高, 具有随机性的特点, 导致学校难以找到固定的工学结合合作伙伴, 无法从同类型的企业中找到普适性标准。其次, 企业在进行工学结合时将企业利润放在首位, 不愿提供技术含量高, 培训过程长的岗位, 从而导致工学结合效果不理想。因此, 如何建立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成果评价的标准, 以此科学衡量工学结合开展的实际效果, 帮助高职院校总结经验教训, 拣择优秀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对象, 是目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合高职教育与工学结合教学的特点, 笔者认为, 工学结合的评价标准制定应遵循如下原则:首先, 应坚持与学生的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立足于专业或行业标准, 将企业生产标准引入评价机制, 企业导师与驻厂教师共同作为评价主体, 根据学生在企业从事的岗位要求以及学生的表现, 共同完成成果评价。其次, 评价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即工学结合的成果不同于学校教学, 理论知识可以用试卷衡量, 而工学结合的可见成果, 会根据学生从事工位、生产性质不同而不同, 因此, 工学结合的评价标准也不应是呆板的一成不变的, 而应该根据工学结合的实际作出适当调整。同样, 对于较为抽象的职业素养等成果, 无法在常规考核中体现出来, 也应设计科学的考评方法。再次, 评价标准应该全面立体。相比于单纯的课堂教学,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技能人才, 因此, 除评价学生在工学结合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外, 衡量学生在工学结合中获得的职业素养、规划能力、学习能力等显得更为重要。最后, 考评主体应该为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结合, 评价结果应该根据工学结合开展情况动态变化。具体来说, 除企业导师、管理人员参与评价外, 如驻厂专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也应该参与到评价中来, 同时, 也可以采用同学互评的形式。另外, 应立足于学生, 根据工学结合持续时间, 和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时间、熟练程度、适应度、工位变化情况等动态客观生动描述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成果。
具体来说, 工学结合的成果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技术成果评价。以SMT检验员工位为例, 在技术评价时, 企业导师及专任教师应从学生是否将不良品放置防静电框内、是否注意到有极性的元器件方向、是否将不同型号产品混装等具体操作规范、操作细节对学生的操作作出评价。另外, 由于工学结合是在企业现实生产环境下, 因此在考核学生技术时, 不仅要考核单个产品的生产质量, 还要考核例如生产速度、合格率、产量等指标, 通过生产技术、生产规范的掌握情况和产量、合格率的综合考察, 衡量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此项考核主要由企业导师、专任教师在产线完成。
二、职业素养评价。相比于技术成果评价, 职业素养评价除出勤、加班、缺勤天数等为硬性不可变数据外, 无明确指标可循。因此, 为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 进行职业素养评价时应客观、公正, 除企业导师、专任教师参与评价外, 企业管理人员、辅导员老师、学生都应参与评价。应设计合理的、既符合所从事的岗位要求、又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可量化评价表, 综合各方面评价结果, 给与总体评价。如从遵守学院及企业相关制度、工作态度及稳定性、爱岗敬业, 执行力强、遵守劳动纪律等方面设计可量化测评表格。同样, 评价也应该是过程评价而不是单纯结果, 应能动态反应学生的适应情况, 描述学生的进步。
三、规划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等可迁移能力评价。具体来说, 可以通过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撰写工学结合成长报告、进行工学结合成果答辩等形式开展, 通过这些形式, 促使学生思考在工学结合中的收获, 强化习得技能并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圣喜, 贺军, 李喜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教育与职业, 2009 (27)
[2]张晔.数控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初探叨.石油教育, 2011 (3) .
[3]李桂霞, 张一非.关于高职课程标准研制的思考.广东教育, 2011 (10)
8.高考作文评价原则 篇八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70分)
【命題解读】
2016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从熟悉的材料入手切入命题,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谁人背后不说人”,对于“评价他人的生活”,不同考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也就是倡导作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要能够抒发个人独到的体验,讲述自己独到的经历,谈论自己独有的看法。
1.热点素材
这道考题也是在倡导考生选择最新的时事热点进行评论,而历史素材则显得相对很难切中题目的立意所在。当今社会,智能手机、网络、微博、微信普及,人们对彼此生活的介入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随之而来的评价判断,也是前所未有的活跃。以今年为例,从开年上海女晒年夜饭逃离江西凤凰男,到包贝尔婚礼扔伴娘,再至魏则西命陨莆田系,如果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则思考就会深入且有料,否则容易流于空谈。
2.名言素材
引用名言,能使文章文采斐然或具有思想性。从面对他人评价所做出的态度,如杨绛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再如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从怎么评价别人的角度,如王安石《临川文集》中的“不以不善而废其善”,再如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说过的“奉承者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总是不够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所说的“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等等。
3.经典素材
选择一些经典素材,会使文章充满典型、深刻的感觉。那些作家、那些文化名人、那些为国家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只要符合主旨,就可拿来,如杨绛对他人的评价毫不在意,再如冯骥才对当前别人对传统文化作出不当行为的看法,再如韩春雨对那些热衷于发论文的做法的评判等,都可拿来入文,使文章充满思想性。
【高分作文】
口不遮拦,心在克守
上海一考生
现代社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私了与曝光,升温与扩大,每日都在上演。正如此,这也是一个充满评价的时代。面对社会,顺应潮流,我们应明白如何评价:评价,要追求开放不羁,也要懂得克己自律。
【素材运用亮点1】运用热点词语作为素材,巧妙结合材料展开,“私了”“曝光”这些词语,本身就具有时代气息。
开放言论,自由评价他人,并没有达到范仲淹那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高度,也不是那种“是与非而已”的博辩,而是真正地融入生活,站在社会角度自由发挥。
有一个词便特别符合这一点——接地气。正如美国幽默家哈伯德所说:“思维是无形的,但为了创造出有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就有必要将思想表达出来。”一名成功人士,就迎合了这一思想,他就是周立波。
周立波凭借一腔的珠圆玉润,其脱口秀大到世界政治、军事、经济,小到日常的点点滴滴,包罗甚广。要问为何他如此受大众欢迎,正是因为他有一种“接地气”的风格。广泛评论,不畏开口,这种自由与畅谈我们已经很少会见到了,而我们的内心正需要、向往这种自由。
【素材运用亮点2】分析当前娱乐界热点人物“周立波”,写他对别人的评价中肯到位,更能引起人共鸣。联系热点人物揭示出写作的中心,这是这篇文章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评论自由,不在于此,正如自称“只是一滴清水”的杨绛先生,她一生淡泊宁静,不愿别人来评价她,更不屑于评价他人,她只愿着一件隐身衣,在自己的桃花岛中回忆“我们仨”的点滴甜蜜。她的这种淡泊,源于她内心的充盈,源于她的自信从容。就像她所说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的确,评价他人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毕竟他人的生活是由他人决定的,我们无须去理会,而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也无须听别人的评价。朋友,何不停下来,不去理会别人的生活,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过一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素材运用亮点3】 经典人物素材能够彰显文章的文化气息。本文运用杨绛的例子展开剖析,写出她面对别人的评价,坦然做自己,语句锤炼,可谓文采和经典相结合。对“杨绛”这一素材的深入分析,可谓精彩。
评价社会,评价他人的生活,仅有自由是不够的。摆脱桎梏并不等同于可以恣意妄为。“人的灵魂有两个入口,一是理智,二是意志。”帕斯卡尔的话提醒我们,要凭理智来判断而不是以热血来评价。平静的双眸,溅到了鲜血,却无理性的思想给其降温,就可能使他人和自己受伤。
所以,不要像杰里米·拉克拉森一样喜欢挖苦、随意批判评价别人,口无遮拦,落得被BBC解雇的下场。要保持对评价的敬畏,如同男人对女人的敬畏,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你不要以为手中握着“自由评论”这柄枪就是勇敢,真正的勇敢是你知道如何评价才是正义,什么才是不该说的。言论漫天,如星与暖,如光与炬,不困于世,不囿于人,唯心为引,律以把关。星评影鉴,天地偕航,古皆为是,将也辉煌。
【素材运用亮点4】进一步引用帕斯卡尔的名言,首尾呼应,并运用外国素材杰里米·拉克拉森因随意评论被BBC解雇的下场,深入分析,主旨升华。
【阅卷总评】
这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有以下几点特色:
1.重点议论抓住热点人物展开。作者重点剖析周立波凭借脱口秀评价他人生活,而这种评论“接地气”,引人共鸣。这也体现了当前热点素材在高考作文中的魅力。
2.经典人物彰显时代气息。经典人物更具说服力和辩证色彩,考生正是选取了杨绛这一经典人物素材,突出她不轻易评价别人,面对别人的评价也保持坦然的风格。议论辩证,说理色彩浓重。
3.名言素材彰显理论深度。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多次引用名人名言,开头美国幽默家哈伯德的话语意在导入人物素材周立波;中间杨绛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意在结合杨绛素材展开深入分析;结尾帕斯卡尔的哲理名言意在从“怎么评价他人”的角度给人启迪。这些名言引用恰到好处,引人深思。
编辑/于智博
9.高考作文评价原则 篇九
看见开豪车的年轻女子,有人评价“傍大款的”;看见朋友圈里晒度假美景照片的,有人评价说“炫富的”;看见公交车上不让座的上班族,有人评价“没有公德心”……多少人在还没看清真相时便妄加评论,多少人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窥探乃至侵犯他人隐私,又有多少人因为众口铄金而百口莫辩,遭受道德“绑架”。
人们心中的偏见是这种评价的根源,而互联网的虚拟性则俨然成为了他们的“免死金牌”,让心胸狭隘者、嫌贫仇富者、爱管闲事者、唯恐天下不乱者得以肆无忌惮了困扰与痛苦。三人成虎,人言可畏,被评价者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有时只能无奈妥协,这样的评价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绑架”了吗?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面对肆意评价带来的种种乱象,我想,也许思齐与内省是比评价更有智慧的处理方式。不负责任地评价他人的生活,乃至肆意传播谣言、编造种种耸人听闻的“内幕”。这些都给被评价者带来很大的伤害。
杨绛先生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中回忆了“十年浩劫”中自己生活的改变,出人意料的是,她非但没有指责那些曾经迫害她的红卫兵们,反而说他们是“披着狼皮的羊”,更反思如果是自己会否也会做出如此疯狂的行径。在散文《老王》中,她没有去猜测老王为何瞎了一只眼,也不去评价他的生活,而是捕捉到了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更为自己的“多吃多占”感到愧怍。她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在冷眼观察他人生活之后将判断与评价留在心底。给他人的生活留出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尊重。
10.高考作文评价原则 篇十
《高考考试大纲》为我们指明了考试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先从最基础的基础等级开始抓起,再进一步提升,尽可能让学生达到发展等级的要求。下面来解读作文考试评价:
一、基础等级
要点1:符合题意
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应重点加强审题训练,立意要深刻,见解要力求新颖。
要点2:符合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对文体要求不是很高,除诗歌外的其他文体都是可以的,近两年来,陕西省的作文是任务驱动型的作文,这就要求学生写议论文,其他文体就不行了。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文体,文体一经选定,就要按所选定的文体要求去写。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不要写的四不像。
要点3:感情真挚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是文章的前提,一篇文章,没有真挚的情感如何打动读者,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吸引读者阅读下去。高考作文切记不要出现“无病呻吟“的情况。思想健康使作文不可或缺的,整套试卷都在弘扬积极向上的思想健康的东西,作文也不例外。内容不能低俗魅惑读者。
要点4: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材料的充实,一篇文章,不可能用一两个材料就行,材料的充实,使文章更加的饱满,中心明确的前提是认真审题,弄清材料中的重点意思,确定文章主旨以及写作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写作时,围绕中心选材、谋篇,决定详略取舍。
要点5:语句通顺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指的是语言要规范、准确、连贯、得体。就是说语言要合乎规范要依据文章内容来写,语言流畅,自然。用词准确,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要符合语法规范,不要出现语病现象。“结构完整”,就是作文思路的展开有步骤、有次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有头有尾,有过渡有照应,没有残缺不全、颠三倒
四、主次不分的毛病,合理安排段落字数,正确规范书写。
要点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不能出现错别字,网络用语,以及一些英语。
二、发展等级
要点1:深刻
看材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材料的真正含义,找出材料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分析,挖掘其内在的东西。材料之间不可能是单独出现的,相互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找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文章的立意,观点要关注现实,联系现实,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也要关注历史实例,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信息,也可以运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来剖析材料。
要点2:丰富
《考试大纲》对作文发展层级中“丰富”的解说是: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主要是对实用类文章而言的,内容要具体、充实,要旁征博引,用多种论证方法,博古通今,不能用一两个例子来写一篇文章,要选一些有典型意义的材料,材料要新颖,要能证明论点,材料要丰富,但不能过于丰富。“形象丰满”是就写人叙事类文章而言,写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可以通过外貌描写,心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等,也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样,我们能:见其人,闻其声,观其态,感其人。人物形象自然就丰满了。
“意境深远”是就写景抒情类文章而言,类似于诗歌鉴赏,这就要求,作者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通过特定的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能做到意境深远。
要点3:有文采
语言要讲求修辞,凸显文采,具有时代气息;有人说:“没有太阳,总该有月亮吧,没有月亮,总该有星星吧,没有星星,总该有萤火虫吧。“总而言之,文章在运用语言方面,只要有某一点闪光耀彩的地方,或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或句式灵活善于传递情感,或运用多种修辞表情达意文采飞扬,就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
要选用一些恰当精妙的、有形象性的的词语,来表词达意。这样,文章看起来生动,形象。也可以选用一些不同的句式。长短不一,错落有致。运用修辞手法来美化语言,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比喻生动形象,对比强调突出,排比增强气势等等,诗词的引用和化用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段落之间的衔接要连贯。
要点4:有创新
《考试大纲》对“有创新”的具体要求有五条: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高考作文的见解新颖,是说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不蹈袭他人的观点,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文章,能挖掘材料,通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甚至反面观点。选择的材料,最好不要从课本上选择,要找一些与当前的生活、社会、现实相联系的材料,力求给人以新鲜感、现实感与时代感。
构思新巧,可以采取很多方法,倒叙,插叙埋伏笔,出人意料等等。也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文体,有个性色彩的文章,要体现个性色彩,或淡雅婉约,或质朴自然,或诙谐幽默,或豪放壮美,各有各的风格,百花齐放,不失为一种好的文章,但对一般的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只要能表现自己独特的人性感悟,能抒发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不要千人一面,不要相互例子,观点相似就行。
11.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应试方法 篇十一
笔者认为针对这一变化,单纯做大量练习并不可取。翻译大量的文言文,若不加以方法的指导,费时费工,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实际能力究竟有多少帮助,实在很难说。以笔者愚见,今年高考的文言文翻译不会太难,因为高考的命题规律是“新题不难”,不管采用何种形式考查,只要掌握翻译的原则与方法,再辅以适当的强化练习,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翻译应遵循的两条原则。
1.译文“信、达、雅”。
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误解、不遗漏、不增添内容;达,就是无语病、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雅,就是译文的用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能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我国的古今语言十分熟悉,并有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较高的文学修养。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因此,考生只要有朝此目标努力的意识,在翻译时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有些同学翻译文言文,不像对待作文那样重视现代汉语的运用,以为大意差不多就行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应加以纠正。也有些同学平时翻译时以教学参考用书上的译文作为标准,这实际上也存在误区,因为专家指出,教参中的参考译文不完全作为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之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因此,高考中应尽可能用直译去翻译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的十字法。
1.留。即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必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加点的词语都不必翻译。
2.补。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例如: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则(其)束载、厉兵、秣马矣。(《崤之战》)
3.加。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可以译为: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办法来(诱惑敌人)。
4.选。即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此翻译时选用恰当的词义已成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有七条:a.回头看;b.看;c.探问;d.拜访;e.顾惜、顾念;f.但、只是;g.反而、却。在这个句子中用f项最恰当。
5.改。即将文言文中的习惯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如:又使学使俾入(邑庠)(县学)。再如《张衡传》中的“下车”、“视事”、“乞骸骨”等习用语,这些词语不好照字面直译为“下车子…‘看事情’,“乞求骸骨”之类,因为表达不出原意,甚至无法理解。所以只能按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找一个相应的说法来译。
6.调。即把文言文的倒装句(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译成非倒装句。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再如:“何施之为?”(《崤之战》)可译为“算是什么恩惠呢?”
7.换。即把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换成用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如:大阉之乱,缙绅(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而不能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再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中的“藩篱”,原意为篱笆墙,译起来就难保留比喻了,可译为“边防”。
8.扩。即对言简意丰的句子加以扩展。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可译为:自从丈夫离家外出经商后,我便独自一人守着空船在江口盼等,船儿常在明月照耀下的清澈的江上漂来泊去,可哪有丈夫的踪影!
9.缩。即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10.固。即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可译为:这(莫非)是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类似的还有“如……何”“奈……何”“孰与”“有以”“无以”等固定句式。
三、强化练习。
估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形式有两种:或是一文两考,即从第1卷的文言文中选取其中一段或句子放在第Ⅱ卷;或是两文两考,即另外再选一段文言文让考生翻译。高考选择第二种形式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历年高考的选文都是人物传记,而古代作品中不乏唐宋八大家那样的精品,因此平时训练选文的文体不必拘泥于人物传记,如浅显优美的散文,意蕴含蓄的小品,生动传神的小说,都可以列入选择范围。藉此,多领略一下古代的山川之美、人情之美、艺术之美,做题的同时,也来点“精神享受”,多好!
(一)将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之善否。然明谓子产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胡为?①(夫人朝夕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熔行之:其所恶者,吾将改之,是吾师也,如之何毁之?吾闻为国忠信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②譬之若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能救也,不如小决之使导,吾闻而药之也。)
(选自《新序》)
(二)将下面的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日矣,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天地万物)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选自《兰亭集序》)
参考译文:(一)①百姓早晚在那里游玩,而且议论当权者的好坏,那些(百姓认为)好的,我将(继续)实行它;那些(百姓认为)不好的,我将改正它,这是我的老师啊,怎么能毁掉乡校呢?②譬如像防止河水(决口),大规模决口所造成的灾害,被伤害的人必定很多,我没有办法挽救,不如让它有个小决口并且使它疏通,我听取(这些议论)并且把它当作治病的药石。
【高考作文评价原则】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答题原则和技巧简谈11-13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怎么写07-09
2018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总体评价11-09
高考英语作文高考倒计时07-13
高考语文关于车的高考满分作文07-23
高考语文 二轮专题突破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10-08
高考作文范例08-16
懂得高考作文08-23
坚强高考作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