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2024-08-14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共8篇)

1.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一

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突破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瓶颈

发布时间:2012年5月14日访问量:3473信息来源:山东省信息

公共基础课教学往何处走?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一直是公共基础课教师在不断思考的问题。滨州职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来带动整体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坚持“1235”教学改革思路,做好公共基础课改革顶层设计

这两年,滨州职业学院探索出了“1235”公共课教学改革工作思路,明确了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公共基础课提供了顶层设计。也就是坚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为专业建设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两大任务;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课堂的作用;形成适应骨干校建设的职业核心能力、外语、体育、语文、数学五个公共基础课课程群。在这个教学思路的指导下,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二、发挥引领作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经过近四年的建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群建设实现了以下突破。一是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在课堂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形式、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内外训相结合、项目化体验式教学等教学形式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中普遍采用并成熟运用。在考核评价方式上,更加注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和多元化评价机制的运用。

二是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不断挖掘新项目。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不论谁有了好的教法、好的案例、好的项目,都会与其他成员进行资源共享,促进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现在课程建设已积累大量项目和案例,准备汇编为校本教材。

三是将课程建设与社会培训相结合。对任何组织而言,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提高都是员工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为发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滨州职业学院基础部编制了企业员工职业核心能力培训项目,开发职业核心能力社会培训课程,陆续在企业开展培训。

四是积极探索合适的职业核心能力大赛方式。在今年的职业核心能力大赛中,引入了“校园定向”这一项目,大赛也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探索急速60秒、沙漠掘金等适宜大赛的项目,准备在今后的比赛中采用。

五是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测评相结合。引入教育部职业核心能力办公室的职业核心能力测评体系,在学生中开展测评工作。通过测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六是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基础部团队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团队合作运动会、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讲座、项目训练等方式,不断提高基础部的核心竞争力。

将以上建设成果进行梳理,滨州职业学院启动了职业核心能力精品课程群和资源库建设,将团队合作、职业沟通、解决问题等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正在逐步建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资源库。

三、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为龙头,深化其他课程群改革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影响和应用于其他公共课程建设,通过建设精品课程群和达标课程群,推动了其他公共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在全部实行项目化教学的基础上,在与专业和学生特点相结合进行选项和模块教学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如高职体育精品课程针对护理专业未来岗位工作特点分析,确定了课程性质及设计理念,构建了“一体两翼一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为两翼,改变单一狭隘的课堂教学模式。

外语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将教学目标分解成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具体的任务完成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将翻译、阅读理解、课后习题等内容融入,讲练结合,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为导向,结合学生专业和将来的岗位工作任务增加教学中实用性的内容。

语文课程根据中专生和高职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教学改革。中专语文侧重于学生基础语文素养的提升,高职语文课程侧重于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加强对有效教学方法的研讨,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对提高人文素养的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并将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建成品牌。如外语教研室举办英语角、俄语角等活动,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开展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体育教研室举办的各类学生体育比赛,语文教研室举办的经典诵读系列讲座等。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生源素质的不断变化,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如何深化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滨职人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滨州职业学院李燕)

2.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二

考试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 其目的是检查和评估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参加考试实际上是对其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检验。但是目前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式在评估学生的各项能力时存在诸多弊端, 如考试内容不能涵盖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考试方式单一、考试题型缺乏主观题目、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等等, 这样的考核无疑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不扎实和学生“眼高手低”、能力低下的罪魁祸首。本文以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科学、合理、公正的考核方式, 以期达到完善考试机制的目的。高校公共基础课是指以力学基础课程为首的, 包含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下面将探讨传统公共基础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及考试改革方案。

1 传统公共基础课考试存在的问题

考核方式单一。传统的基础课考试一般是在学期期末和期中进行, 最终的成绩总评是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但是在日趋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 更多课程进入课堂 (如电影欣赏、健美操、唐宋词欣赏等等) 导致了公共基础课程课时的压缩和削减。比如:《理论力学》课程70~80学时缩减为50~68学时。然而《理论力学》的教学内容对后继的力学课程及一些工科的专业课程至关重要,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内容丝毫不减。如何在少学时内讲完所有内容呢?只有通过减少习题课及期中考试来争取教学时间, 这样导致了总评成绩的评定只有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也就是大家所谓的“一考定乾坤”。

考核内容集中。一张考卷既要求符合教学大纲内容、又要覆盖课程的重点知识, 同时必须在两个小时内“完工”, 这些要求导致了试卷只能是填空、选择、判断及计算的组合, 且题量较小, 容易误导学生“考什么, 学什么”[1]。大概“课堂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是当下学生对付考试的真实写照。甚至有些学生考前两天搞“突击”, 将理解掌握的内容变成了“短暂的记忆”。这种“考完即忘、考完即扔、考完即还 (还给教师) ”的“三即”现象应是“考试内容集中”惹得祸。

教考评不分离。大学中普遍存在“谁上课、谁出题、谁评卷”的原则, 即教考评不分离的一条龙服务。有些不负责任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期末评师网上给的评价高些, 不惜采用各种有违师德的方式来讨好学生。比如有的教师奉行“难题不需讲”、“考前画重点”、“考前透真题”、“评卷留情面”等现象, 这样考试成绩呈现“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三好”局面。殊不知, 这样做高兴了学生的当下、欺骗了学生的未来。教考评不分离的另一重大弊端就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知识的侧重讲授是学生猜测考试内容的依据, 所以这种情况下的考试结果既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书水平, 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缺乏激励政策。最受欢迎的教学法是什么?教师和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回答:“启发式教学”。可是如今的大学课堂准确地来说大部分仍然是填鸭式教学。为什么?“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或者课堂上抛出几个过渡性的问题。启发式教学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内容的探讨、以问题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出现倦怠之时, 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其参与课堂, 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目前奖励机制的消失使课堂上普现“教师台上讲课, 学生台下手机睡觉”等怪象。

2 考试改革方案

适当增加段考。针对考核方式单一的考核弊端, 应适当增加段考来弥补那些相对于重点内容而言显得不太重要的被“冷落”的知识点。为了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扎实、不再为了期末考试而废寝忘食地“突击”,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紧密程度来进行分段考试。众所周知, 平时的大学生上课是清闲的, 课堂上他们仅带着课本和“耳朵”就来了;期末时学生夜以继日地复习, 他们是疲惫的。如果增加段考, 就扭转了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不合理, 并且学生获取和掌握的知识也更扎实。

考核内容知识点分散。针对期末一张试卷覆盖课程重点内容导致很多内容无法“露面”的现象, 段考是“良丹妙药”。在分阶段考试中, 相对于整个教材不是那么重要的知识点在段考中就成了重点, 它们在段考中的“崭露头角”迫使学生复习和掌握。当学生进入社会需要此知识点时, 便不会再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此外, 段考的增加使学生的课余生活由于参与学习和复习变得丰富起来, 这样“平时清闲、期末慌乱”的不规律的作息将会“烟消云散”。

教考评分离。为了真正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教考评分离是最公正、最合理的方式。因为教考评分离能够避免“教什么考什么”的问题。如何实现教考评分离呢?通过试题库实行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的方案。高考是国人最首肯的考试, 也是最公平的考试, 大学的考试也应参考高考的模式, 施行教考评分离来真正提高大学的考试质量。

增加奖励分数。奖励机制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奖励机制从未在大学生的考试成绩中给予体现。小学生的考卷上尚曾出现卷面分数“5”分的奖励, 尽管高校不需要卷面分, 但是平时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善于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参与科研课题、参与学科竞赛等都应列入奖励之列。可能很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你回答了某个学生的疑惑并且对他 (她) 进行了肯定, 他 (她) 的学习动力会更足, 甚至在他 (她) 的心目中, 你就是出众的、受人尊敬的教师。你奖励了他 (她) , 他 (她) 回报你了更好的学习动力和对你的肯定, 你也是受益者, 因为学生对你的鼓励增强了你在课堂上的使命感, 这样的“一举三得”必然是大家期盼的, 所以增加考核中的奖励分数也是非常必要的。

3 结论

高校课程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合理、公正、公平的考核方式必然是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教考评分离和增加奖励分数的综合。

参考文献

3.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三

[关键词]高职 公共法律基础课 案例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鲁建明(1967-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政治与法律课程教学与研究;郭红(1968-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政治与法律课程教学与研究;徐春阳,(1980-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高职政治与法律课程教学与研究。(江西 南昌 330099)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高校省级教改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公共法律课程案例教学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赣教高字[2005]95号)。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37-02

一、新教材中有关公共法律基础知识的范围

根据新教材、新大纲的要求与安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基础”部分构成了新形势下高职学院公共法律课的基本内容。通过这些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最终要使大学生认识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领会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因此,我们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及学生对我国的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制度的了解和熟悉方面。在教学中,要通过大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法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学习这部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高职公共法律基础课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新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基础”部分作为高职院校公共法律基础课程,我们认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三个方面的矛盾。第一,授课时间与授课内容之间的矛盾。在新教材中,法学基础理论与宪法,以及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刑法、劳动法、诉讼法等各主要部门法构成了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其授课时间仅为24课时。因此,造成了法律基础课授课时间与其授课内容之间的矛盾。第二,法律基础作为公共课与它作为非专业课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矛盾。法律基础课是必修课,学生必须要学,教师必须要教。但作为非专业课,学生不重视它,在他们看来,法律课可学可不学,教师有时也因此而心灰意冷。第三,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与教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无法兼顾之间的矛盾。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提问法,必然会造成由于课时少、学生多,教师教学“蜻蜓点水”、顾此失彼、有“启”无“发”的现象。由于存在着上述三个方面的矛盾,因此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法律基础课教学需要。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借助案例将许多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应用法学理论和法律法规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将成为实施法律基础课的有效途径。

“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郎得尔于1870年前后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之中。它是运用案例剖析其中蕴含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运用的、有着强烈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成为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具有如下优势:

(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模拟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决策,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所追求的不是急于要求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创造性思维,增强消化、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从讨论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而且能从讨论中学会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比较研究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训练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二)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不同,它采取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讨论方式,这就要求学生要参与讨论,最终发表见解,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述《刑法》中的犯罪和违法问题时,可分别展示犯罪和违法两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可使所学知识更牢固、清晰。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源于人的潜能和天赋的高度自主性、自由性的选择行为,是人的潜在能力的释放过程;学习必须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的个人价值和意义,体现“知觉”的个体性、主观性的情感。案例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教师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法律课教学理论性较强,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社会,有着广阔而丰富的社会内容,生动、逼真,没有那么多抽象、复杂的概念和理论。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心态下进行探讨,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拓展思考空间,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四)缩短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距离

教学中展示的书本世界和真实世界往往有着很大差距。现实生活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现实世界是问题式的,而不是概念式的。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通过展现真实、典型的案例,让学生进入案情,身临其境,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认识并处理大量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际间的距离。

三、案例教学的实践做法

案例教学的运作,可分为两种方式:主导型和辅助型。主导型是指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案例进行;辅助型则仅仅是作为常规教学的一个补充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一般来说,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是典型的案例教学。实践中我们全部采用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法,并通常采取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教师导向,出示案例

教师通过投影、录像、讲义以及其他多媒体形式把准备好的案例出示给学生。出示的案例应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新颖性,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如在学习《民法》的基本原理——“诚实、信用原则”时,我们就设计了有关大学生考试作弊、助学贷款不还贷等案例。在学习《劳动法》时,我们设计的案例是有关劳动合同的正确签订和劳动纠纷的处理等问题。在学习《婚姻法》时,我们又通过案例的形式让同学们就教育部允许大学生结婚的规定,从法律、道德价值目标比较的层面进行讨论。

(二)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4.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四

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js.offcn.com)为广大考生列出复习要点:

历代改革

明朝张居正改革: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治理黄河,实行“一条鞭法”,采取军事改革措施。明朝经济状况得以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国防实力增强。改革限制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最终失败。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公元8年王莽改制:王田私属,不许买卖;多次改变币制。改制激化了社会矛盾,以失败告终。

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后周周世宗改革:采取措施开垦荒田,取消苛捐杂税,重视兴修水利,整顿军队,严格纪律。后周力量增强,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北宋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政府的收入增加,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1.近代改革

近代历史上有三次新政,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天津条约》把侵略势力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戊戌变法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末新政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次新政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百日维新如同昙花一现,在封建顽固势力的反扑下,归于失败。清末新政没有给清朝统治者带来稳定,反而激化了国内矛盾。但三次新政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2.历代农业经济政策

春秋: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对公田征收其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税赋,对公田之外的份田、私田同样根据其实际亩数,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初税亩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农业税制的开端。

秦国: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

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

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

南北朝: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北宋:形成租佃制,确立劝农制度,对开垦荒地提供财政支

持,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组织兴修水利等政策措施,成功推动农业经济较快发展。

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明朝中期宰相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收取。

5.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五

远程教学是远程教育的下位概念,是远程教育的具体化。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授课的形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提供的前提环境下,使用机械或电子等通信手段代替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授课和交流。远程教育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更加灵活和自主的特点。

一、高校公共课远程教学的哲学基础

就其本质来说,远程教学是教与学的重组整合过程。是教师进行“指导性教学会谈”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交互距离”下实现“学生自治”的过程。

(一)远程教学是教与学的重组整合过程

远程教育在本质上是学的行为与教的行为在时空上的分离状态,对于接受远程教学的学生而言,要真正获得远程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必然要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实现功能的重组和整合。这种整合依赖于人际交流和沟通来实现,而所谓的人际交流也不只是停留在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等双向的通信技术来实现。远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在教师和学生交互过程中发生的,由于远程教学时空的限制,这种交互作用必须通过人为的方式实现重新地整合。正如著名远程教育家德斯蒙德基更所言:“远距离教育是教育致力开拓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学生和教师处于准永久分离状态,技术媒体代替了常规的、口头讲授的、以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的人际交流,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交流是可能的。它相当于一个工业化的教育过程。”①

(二)远程教学是教师进行“指导性教学会谈”的过程

首先将远程教学活动视为一种“指导性教学会谈”(GuidedDidacticConversation)活动的是瑞典远程教育方法论学者霍姆伯格。这一观点揭示了远程教学过程的本质,由于远程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处于时空上的分离状态,因此,建立师生间的人际交流关系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也是远程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远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通过一种非连续性的通信方式进行的。这种指导性的教学指导是通过教材、教师和各类服务辅助人员与学习者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无形和灵活性的教学会谈进行的。其中包括学习者与课程教材之间形成的模拟互动会谈,这种会谈是一种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事先认知,是一种间接的互动和会谈。

(三)远程教学是在“交互距离”下实现“学生自治”的过程

美国远程教育之父魏德迈(Wedmeyer)基于社会民主理论和自由教育哲学,将远程教育的思想精髓归结为独立学习和学生自治,把远程教学的过程概括为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交互距离”和“学生自治”是远程教学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其中“交互距离”既是一个物理学和地理学的概念,又是一个教育学的概念。学者将这一概念解释为一种对话与结构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对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进行交流相互影响的程度,结构则指的是教学计划设计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针对性程度。从这个函数关系中得出:一个高度结构化和固定化的教学计划适应不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条件,相反,结构灵活的教学计划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自治性较高的教学计划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治为前提的,自治性较少的教学计划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严格把控教学过程的开展。

二、高校公共课远程教学的主要实施模式

高校公共课即公共必修课,又称“共同课”,指高等学校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我国高等学校目前规定的公共课有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语课、体育课等。除此之外,不同性质和任务的高等学校一般还有特殊的公共课,如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①高校扩招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建设速度尚不能完全适应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远程教学在此方面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在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的.前提下,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教学条件实现公共课教学的现代化。

(一)突出创新性的网络课程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教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一种创新。其创新性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环节、教学策略运用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远程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传统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网络课程教学是实现这一创新性目标的首要途径。网络课程教学的操作条件相对容易,学生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便可以通过网络选择课程和自主学习。其教学和交流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可以通过E-mail、BBS或各类聊天工具进行教学和信息反馈、作业批改等环节。一学期开学前和行课期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材料以及考核要求等材料编写成HTML或其他文件格式传到课程相应的Web服务器上。学生可以从学期开始就对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有概略的了解。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就教学内容中的疑问通过电子邮件或BBS、QQ等方式对老师提出疑问。教师则在值机的过程中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与此同时,也可以建立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就一些问题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二)讲求实效性的实时多班教学

高校公共课远程教学的开展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如何讲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估等环节落到实处,体现出远程教学实实在在的优势,保证远程教育质量是远程教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实时多班教学主要指在一间主讲教室和其他几间远程教室同步进行课程讲授。教师在实体的主讲教师口头讲课,学生在远程教室内听课。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主讲教师配备有网络服务器、电脑、视频、投影仪、摄像机以及各种多媒体播放器,每个远程教室配备大型显示器对主讲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视频播放。与此同时,教师的课件也能实现同步播放,学生便能够在声像和文字穿插中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同时需要对授课教师的网络技术能力有较高要求。

(三)重视开放性的虚拟课堂与实验教学

6.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六

为深化XX区农村综合改革,切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XX区农村学校公共设施运行管护机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XX区农村学校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专项工作方案。

一、实施背景

根据“绿水青山就是XX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近几年,XX区教育局坚持公共服务的理念,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区学校公共基础设施、学校环境、生活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但在学校公共设施建设中,由于学校公共设施缺少管护机制,缺乏管护资金,一直以来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致使部分公共设施闲置或失管,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加强学校公共设施运行维护,达到以管促建、建管结合目的,确保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持续、有效、稳定的发挥服务功能,全区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创新工作机制,逐步建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到位、保障有力、师生满意”的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由局长XX任组长的XX区农村学校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工作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教育局学校教育后勤保障服务中心,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本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管护细则、工作方案、管护标准、资金筹措、人员落实等。各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处(室)负责各自领域的监督、检查、指导、考核职责。

三、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逐步建立“促进学校教学,方便师生学习”的公共设施长效运行管护体系;建立农村公共设施运行管护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建立学校民主参与、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管护管理制度。逐步建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到位、保障有力、师生满意”的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四、运行管护范围及标准

(一)公共服务设施管护

学校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管护主要是学校基础设施、学校办公设施、学校体育设施和学校绿化树木等的运行管护。主要指竣工验收后质保期外的学校校舍、运动场、路灯、生活饮用水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停车场、校内道路、围墙、堡坎、垃圾收集设施、文体设施等的修复和整改。

标准:

1.公共场所管护。主要指学校校舍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做好日常排查管护,区域范围保持干净、整洁,门窗、护栏无破损、缺失,及时做好维修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2.路灯维护。建立日常巡查机制,确定专业人员或委托专业机构做好日常维护,确保正常照明。

3.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按照学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运行要求,定期对污水处理工程(含污水管网和窨井)进行全方位检查,及时清理窨井、进出口和沉淀池内杂物(及时清运,不得任意丢弃);及时清除处理池上和绿化内杂草、杂物,并适时松土;定期对植物进行修枝、整形、补种等绿化养护工作,同时每季一次对植物喷洒杀虫药剂;及时补种枯萎的植物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4.校内道路管护。加强校内道路管护及巡查,做到路面基本平整,无大的坑洼,路面整洁,路肩整齐无垮塌,无堆积物。水渠边沟排水通畅无阻,雨水排放流畅。

5.厕所管理维护。有专人管理并保持地面、墙面、厕坑、洁具的整洁,自来水畅通、照明灯具完好,化粪池定期清理,设施有破损及时修复。

6.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维护。健身活动场地、器材有专人定期检查维护,有破损并及时修复。

(二)学校环境长效保洁

主要指学校范围内公共服务场所、道路沿线、房前屋后等垃圾清理和环境整治工作。

标准:

1.道路保洁。对校内道路和通道的卫生保洁工作,有专人维护,每天应普扫2次,并实行巡回动态保洁制度。道路两侧干净整洁,无暴露垃圾。

2.校园保洁。对学校公共活动场所等房前屋后进行打扫清理;落实各处(室)、班级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无垃圾无污物。

3.垃圾收集。学校生活垃圾实现按时收集,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每天至少收集一次,并对生活垃圾实行桶装化分类收集。

(三)绿化养护美化提升

主要指学校绿化区块苗木的补植、除草、除虫、修剪、施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需要改造提升的绿化带等绿化美化工作。

标准:

确定专人或委托专业机构做好除草(每年至少3次)、修剪整枝、治虫防病、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确保绿化植物生长良好,如有苗木、植被枯死及时进行补种。

(四)管护机制及管理办法

为完善学校公共设施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有效落实对学校公共服务设施、环境长效保洁、校园绿化养护等基础设施的管护,学校必须制定具体的管护措施和标准,落实专人管护,并对具体运行管护范围根据开展后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学校管护领导小组要制定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办法(附件2),每年要组织人员对各处(室)、班级管护工作进行督查和考核,并纳入学校对班级、教职工年终考核考评。

五、基础设施维保维护维修的实施流程

1.学校校务会对实施维修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形成会议记录。

2.学校向教育局学校后勤保障服务中心递交请示(需附校务会研究记录复印件、项目预算清单等资料)。

3.教育局学校后勤保障服务中心初核后报局党委会审议,并报区基建办审批同意后下达项目实施通知。

4.按规范流程的要求组织实施,实施完成后要严格进行验收、确保安全正常运转。

六、资金的监管和使用

(一)严格公示。

坚持运行管护项目资金公示制,资金使用结果严格按要求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7.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篇七

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在我国已经有了一段的时间, 最开始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扫盲,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性质也发生了转变, 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素质培养。当前阶段要想促使大学计算机教学基础课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以便于能全面的促进学生发展。下面将对文科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详细的讨论。

1《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设计理念

1.1 融合通识教育理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我国不断的深入发展, 计算机与其他的学科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交叉形式。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 一定要重视起对学生计算机教学中的通识教育理念培养。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位在未来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计算机基础素质的提升来为日后学生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同时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强调学科的智慧性和知识性。同时应当对计算机教学基础进行层次上的划分, 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和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手段等, 以便于能促进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中得到更高的提升, 促使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能得到发展。

1.2 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在对文科院校的学生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起对学生的分级教学案。而在分级教学中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体性等方面来进行实施。面对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需求, 应当积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并融合现代教育理念, 来实施分级教学[1]。此外,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于学习中的个性化发展,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3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在对文科院校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并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实践条件。例如采取多媒体制作方式或者综合性实验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促使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全面性提升。

2 文科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当前阶段我国的文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 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并不是重视, 因此, 在当前有必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 以便于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2.1 分级教学的开展基础

分级教学的开展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个性等方面来进行划分, 同时当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社会实际需求等方面的内容。之所以能在文科院校中实施分级方式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多数采取学分制方式来进行考察, 这就为计算机的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上的保障[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来进行灵活的选择, 可以自由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内容, 从而促使教学中以人为本概念得以展现。同时, 现代院校当中都有局域网,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能够提供大量的网络资源和视频教学内容,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好环境, 同时也为分级教学和合作学习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

2.2 分级教学的实施

(1) 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是一种比较适合计算机这种操作性强的技能学习方式。计算机教学不仅要求实践性, 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计算机来解决其他的相关问题, 以便于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质。在教学中采取传统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 对此, 教师应当积极的利用任务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 让他们通过任务方式来探寻新的学习内容, 并找到更加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2) 协作教学方式。对于文科院校来说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基础能力上得到提升, 而不是培养学生在软件方面成为专业的人才。例如我校的“Excel高级应用技巧”课程, 即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延伸和提高, 又是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在完成一个综合案例设计过程中, 教师首先按学生能力划分为多个工作小组, 并将综合案例切割成多个模块。然后根据各工作小组的层次来分配模块任务, 整个合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能与其他同学之间相互沟通, 同时也能对当中不明白的地方通过协作的方式来进行解决, 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协作学习方式,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能够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这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完善学生协作能力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实施分级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3 结语

文科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其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而不是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因此,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等来进行分级教学。在分级教学方式中, 教师还应当重视起学生的实践性和协作性提升, 促使学生在教学改革中得到全面提升, 真正的帮助学生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云, 韩存梅, 边宗, 达娃次仁.浅析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工程师, 2014 (01) :10—12.

[2]张艳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设计[J].现代计算机, 2013 (10) :60—63.

8.公共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八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理论的深刻变革,对教学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学习者利用所掌握的方法去获取知识;知识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认知主体构成的,学习的过程是把信息建构成知识再把知识转换为能力的过程。后现代主义则强调课程的生成性、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传统的教学思想强调知识的传承,把传授知识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探讨能力的培养。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0世纪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文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以后许多大学也提出了类似的办学思路。进入本世纪,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一些学校把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纳入了本科生教育计划中,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造性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建立研究型教学体系,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成为了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分析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以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为平台,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指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围绕某一科研问题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亲身体验与实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是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把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体现始于问题,基于发现,具有创造性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专业理论知识在该模式下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信息,更加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

(二)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意义

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品质的形成。研究型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进行认真、扎实的探讨,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同时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和自主性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型教学模式通常是围绕一个专门的课题或实际问题展开,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会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学习和实践,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提高实际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分享共同研究的成果,培养和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为今后走向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4.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探索、创新的欲望。研究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科学研究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渐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愿望。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

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根据研究型教学“教”的特点: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开放指导、过程教学和合作指导,“学”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可选性和复合性。研究型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

(一)教学科研结合模式

主讲教师在讲授某一课程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程的内容,确定学生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参与学科的科研的研究及某些领域的基礎研究或开发研究,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在科研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这种模式能使学生更有目的性地掌握公共基础课相关内容,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的机会,引领学生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工作方法,快速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在这种模式中,科研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教学及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优先选取既能满足教学目的,又能联系实际的题目,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掌握与课程相关的学科最新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课程竞赛参与模式

课程竞赛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培养、锻炼和展示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构建思路、选定方法及验证方案,进而完成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问题的跨越,达到研究型教学的目的,即: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公共基础课是属于工具类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便于开展课程竞赛,因此课程竞赛参与模式是公共基础课研究型教学常用的模式。

(三)实践调研切入模式

实践调研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和设计调研计划,通过教师和相关人员的参与,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分析和研究问题。通过社会实践调研方式,一方面可促使学生形成专业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分析、解决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调整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促进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统一,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各个阶段的知识结构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安排社会实践调研。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课程指导教师仅做必要的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进行科学研究,完善实践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学术社团活动模式

每个大学都成立了多个课外学术科技社团,这些社团定期开展学术和相关活动。学生作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通过讲座、表演、展示、竞技、讨论等方式开展各项活动,以此获取课堂外的相关知识以及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的学习、学术、科技、文体等活动。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其上进心和求知欲,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

三、研究型教学的组织形式

只有采取合适的组织形式,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型教学。综合考虑,主要有以下三种主要的组织形式:

(一)个人独立研究

个人独立研究常采取“开放式作业”的形式,在课程教师带动模式中,一般先由教师根据课程及项目需求提出一个整体性和研究专题,细分子课题,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和课题。在实践调研模式中,一般先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得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然后由学生自己选取定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进行探究。个人独立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各自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完成研究题目,这种形式对参与者要求较高,较适合于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高年级学生。

(二)小组合作研究

小组合作研究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组织形式。一般由3-6名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学生自己推选组长,并聘请课程教师和具备一定学科背景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这种形式有助于形成互助互学、彼此交流、互通情感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独立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由若干个学生或学术活动团体结合多门课程内容,围绕与课程相关的某一个研究主题或实际问题,个人独立或小组自行搜集资料,开展探究设计活动,各自取得结论、观点或形成作品,分享初步研究成果。由此互相推进,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深化研究。以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研究报告。这种方式往往适合问题涉及范围较大的研究。

四、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策略

为有效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发挥其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教育理念的重构

教育理念的重构包括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和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就教学目标而言,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備宽广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师生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了变化,应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强化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研究型教学“教”的特点是: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开放指导、过程教学和合作参与;“学”的特点是: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可选性和复合性。

(二)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的转换

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是在系统地介绍本课程的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将最新的、最前沿的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引发学生的讨论和质疑,建立新思维、形成新观点,培养学生知识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将学生引入由已知到未知并对未知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因此,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减少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紧密结合课程实践或课题研究,使学生从课堂和书本中解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综合性、合作性、开放性特征,打破了学科界限,需要学生围绕问题等进行主动学习、研究,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教学的学科化向综合化转变,进而实现个体化教学向合作化教学的转变。

(三)评价考核机制的优化

应根据研究型教学开展的模式,优化评价考核机制。对于学生,评价内容要体现研究型,可采取撰写论文、课题报告、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以考查;可采用平时作业与集中考试相结合,多次考核与多种考核结合,闭卷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教师的评价考核,重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情况、指导频率、指导学生数量的合理性、课堂的参与程度、课题或项目设计的实际关联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龙跃君.高校研究型教学的价值反思现内涵解读[J].中国大学教育,2006,(2).

[2]孙莱祥.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白淑英.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作者简介:王忠东,教授,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主任。

上一篇:综管部工作流程图下一篇:写我喜欢的物品600字作文:电动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