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派出所文化建设的个人理解

2024-06-27

公安派出所文化建设的个人理解(共7篇)

1.公安派出所文化建设的个人理解 篇一

免费

分享

创新

公安分局派出所所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市城区公安分局派出所所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现任市城区派出所所长。1989年11月,我从部队退伍,分配到城区公安分局派出所,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这一干,就是整整二十一个春秋。20多年来,我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默默无闻地为群众办实事、献爱心。20多年来,党和政府也给予我诸多的荣誉:多次被评为省、市“三八”红旗手,市、区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党员、城区政法委“十佳干警标兵”、大同市“十行百优”先进个人。特别是今年3月26日,公安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了全国200名爱民模范,我也获得这一殊荣,并受到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面对鲜花和掌声,我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从警20多年,没有刀光剑影的殊死格斗,也没有惊心动魄的警匪对决,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只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不放过每一个事关群众冷暖的细节;我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一路走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在工作中的经历和体会,与同志们共勉。

一、做群众贴心人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民警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把群众的冷暖真正装到心里,把自己的生命与群众真正融为一体。这样,就能对群众的真情永远不变,就能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忧愁。秋季,我在辖区巡查的时候,偶然遇到年近八旬的孤寡老人王果。经了解得知老人无儿无女,仅靠着每月70元的抚恤金艰难度日。望着她羸弱的身躯和锅里捡来的菜叶,我不禁眼窝潮湿,掏出身上的二百元钱硬是塞到老人手里。从那天开始,我就把照顾老人的生活,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在我的帮助下,王果老人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保障。于是,我又积极为老人申请城镇“低保”。跑到有关部门后,却发现老人是农村户口,不属于城镇低保对象。我不甘心,决心为老人解决农转非问题!经过四处奔波、呼吁,终因老人不符合农转非条件事情搁浅好久。几番折腾,连王果老人都觉得没有希望了,她对我说:“你别再为大娘再奔波了,你已作了最大努力了„„”我却没有气馁,只要一有空就往市局跑,不厌其烦地打报告。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果老人的农转非问题终以特殊情况得到解决。领到低保金的那

免费

分享

创新

天,老人热泪纵横,泣不成声,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几天后,我带着慰问品去看老人时,发现自己的照片赫然被摆在佛龛上。老人说:“闺女,大娘没能力报答你,把你的相片摆在那儿,每天为你祈祷平安啊!”我眼睛湿润了:“大娘,这是我应该做的,您这么做我可担当不起呀!”老人想想也觉得把个大活人供起来不合适,于是又把我的相片装在镜框里,她说:“每天看到你的照片,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作为基层民警,为群众分忧解愁,并非一朝之功,而是贵在坚持。社区孤寡老人柴善保,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年老体弱,常常连买粮的钱都没有。我知道后,就经常从工资中拿出钱给老人补贴生活费用,数年如一日,直至如今。直到7月,柴善保老人给城区公安分局领导写了一封感谢信,人们才得知了这一内情。9月23日,贵州省凯里市退休老工人崔洪林来到北街派出所,打听多年失去联系、曾在北街居住过的亲戚下落。我热情接待他之后,多次下街道向老居民、老民警打听询问,经多方查找,终于使老人和久已搬迁的亲人取得了联系。崔洪林老人感动得泪如泉涌,当即请我为其签名留念,老人动情地说:“请您留下您的签名,人民警察就是我心中最闪亮的明星!”1月13日晚,22岁的广灵县女子谭丽琴来同探亲未遇,钱包被盗,求助无门。一位出租司机知情后,热心地说:“我送你到北街派出所,吴丽是个热心人,肯定会帮你!到了派出所后,我当即为她安排食宿,第二天早早地为”为她买票送上了回广灵的长途客车,并电话通知其家人接站,使其顺利返乡。中秋节,谭丽琴的家人专程从广灵送来了锦旗和自家种植的土豆、小米。小谭的父亲眼含热泪,动情地说: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二、做人民的保护神

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究竟有多深?为人民群众奉献和牺牲的决心究竟有多大?不是靠嘴头子和笔杆子讲出来、写出来的,而是面对危难和凶险的关键时刻,能否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既然选择了民警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就必须有这种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精神。唯如此,方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戴。——9月25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之日——中秋节。这一天,我正坚守在值班室。上午10点多,电话急促地响起。市公安局110指令:大有仓教工居民楼煤气严重泄漏!一旦遇到明火,极易引起爆炸,情况十万火急。接到指令,我马上带队赶到现场。当时,楼道里弥漫着浓烈刺鼻的煤气味,我与同事们,楼上楼下大声疾呼,免费

分享

创新

挨户敲门疏散居民,同时紧急通知煤气检修站。不一会儿,煤气公司检修工及时赶到。当我们撤离现场执行新的任

务时,又接到110指令:该楼4单元仍有煤气泄漏,立即出警!此时所里已再难以抽出警力,我当即带着一位巡逻队员赶到现场。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现场,我对巡逻队员说:“你在面外维持秩序,我是警察,我来!”随后快步冲进楼道,逐户检测,发现泄漏源在四单元二楼中门。敲门无人应答,经过多方打听,才与户主取得联系。户主赶到后,却无法打开门锁,门已经从里面插死了!门打不开,只能从窗户进入。窗户在二楼,要想上去,只能攀上一楼小房往上爬。面对依然不断泄漏的煤气,此刻我顾不得许多,从二楼纵身跳到小房的屋顶,用木棒果断地砸碎玻璃,爬进屋里,关掉了煤气。险情排除了,小区居民们又恢复了中秋节应有的欢乐气氛。而此时,距首次出警已经过5个多小时,饥肠辘辘的我,由于因吸入较多的煤气,头疼得厉害,返回所后,一头倒在床上。是啊!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付出与牺牲;走进派出所的那一天,就选择了责任与奉献。紧急关头,是对我们意志和精神的试金石;危难事件,是对我们责任和信念的最大考验。——8月9日下午4点多,我市突降暴雨,1米多深雨水冲进大北街钱居巷的旧民居里。我和所里的同志们得到消息后,雨具都没来得及带,立刻冲进大雨中。一会工夫,全身就湿透了。推开最近的2号院,院子成了湖泊,水上漂着许多杂物。我继续向里走去,咔嚓一声,脚踩进一个器皿中,扎的生疼。我使劲拔出脚,鞋底鞋帮已分离。推开住户李玉梅老人的家门,李奶奶站在齐膝深的水中,一脸的凄苦与无奈。我当即指挥随来的民警将老人背回自己的办公室。救出了李奶奶,我又趿拉着损坏的鞋,趟水进入3号院、4号院„„经过4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积水终于清理完毕,房子的危险解除了,小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群众们饱含深情地说:生活中有一把无形的大伞,始终为他们遮风挡雨、保护平安!这把伞,就是北街派出所民警们博大的爱民情怀!

三、做事业的开拓者

从警20年,我始终以对公安工作的无限挚爱,以对人民群众的无疆大爱,在同志们的帮助和支持下,注重探索积累,不断开拓创新,总结出了“五查、四管、三用”工作法。在“三基”工程建设中,受到了省公安厅的表彰,被城区政法委授予“三基”工程建设特别奖。“五查”即:复杂居民重点查、办证出租屋

免费

分享

创新

定期查、依托社区跟随查、错时工作突击查、固定住户预约查。通过“五查”,准确地核实了辖区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出租房屋、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学校、商业网点的实际情况。“四管”即:管好出租屋主、管实流动人口、管牢重点人口、管牢高危人群。我们坚持“以房管人”的工作思路,把过去“背人口底卡熟悉常住人口”模式转变为现在“入户调查掌握实有人口”的勤务方式。依托社区警务室这个平台,在7个社区间推广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同时,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采集图象、信息登记造册进行管理;对重点人员随时掌握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三用”即:用好治安积极分子、巧用耳目、勤用台帐。每年,我们依靠治安积极分子和治安耳目提供的线索,破获多起案件;为强化对各项人口信息的登记,我们还设计了多种专项记录本,用来记录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社区民警日常结合人口管理工作,台帐记录、使用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

四、做无私的奉献者

在辖区一线,我们被誉为扶危济困的“及时雨”;在群众眼里,我们是刚强无畏的保护神。然而,当我们卸去警服,回到家中,则是白发双亲心中牵挂的女儿,是丈夫眼里“不称职”的妻子,是儿女梦中似曾遥远的母亲。我上有年迈体弱的老母,下有正在小学的孩子,爱人在外地工作,家中有许多事需要我去做。然而,为了头顶的警徽,为了挚爱的事业,自家的事只能舍弃,就连孩子生了病,也只能托给妹妹去照顾;胃病犯了,吃几粒药抗过去了。然而,对同志们生活中的琐事,我总是牵挂在心上。大家都不容易!警察这个职业付出的太多,我不能让同志们流血流汗还流泪啊。每年,所里从紧张的经费中想尽办法挤出资金,坚持为民警安排体检,给老同志过生日;哪位同志在工作、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我都一一挂在心上,想方设法解决;对年老体弱的同志和女同志,从不安排她们值班和巡逻。打铁先得自身硬啊,每逢夜间巡逻、集中整治行动、警务值勤„„我总是身先士卒,奔走在第一线。这里,我非常感谢同事们的支持、协作,正是由于大家团结奋进,共同努力,使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北街派出所旧貌换新颜,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基础工作现代化、内务管理军事化,为民警值班、办公和群众来办事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刚刚跨入不惑之年的我,前方的道路将

免费

分享

创新

面对更多的挑战。此时,总书记的话语又回荡在脑海:要自觉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忠实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热情服务群众,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总书记的教诲,是我拼搏奋进的航帆;人民群众的满意,是我永远追求的目标!在未来的征程上,我将继续饱含满腔的爱民情怀,为使辖区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奉献自己的毕生!谢谢大家!

资料来源:http:///data/xianjinshiji/

2.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建设经验做法 篇二

(篇一)

枫桥式派出所

传承“枫桥经验”守护“万家灯火”

**市公安局道外分局**街派出所、**市公安局富拉尔基分局红岸派出所、**市林甸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三家单位,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如火如荼,我省各级公安机关突出本地特色、积极探索创新、着力抓好落实,各家都打出了自己的“特色牌”,不断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街派出所激活社会“平安细胞”民警用心传承“百家熟”

半个多世纪里,**市公安局道外分局**街派出所,先后荣获300余项荣誉称号,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百姓之家”。亲民、爱民、为民,**人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在不同历史时期诠释着不同的时代内涵。

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的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所紧扣服务创优、便民利民主题,推行了“五微警务”,采取“人工+智能”模式,网上网下、虚拟现实同步推进社区警务和窗口服务工作,实现了全天候服务群众、全方位回应需求。

为了真正让群众“办事不求人”,**所围绕程序最简、速度最快、服务最优,创新推出了高霞帮办、简化速办、平台代办、视频商办、民警捎办等“五办”措施,得到了辖区群众的称赞。

“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的“百家熟”是历代**人的传统,他们积极运用“传统+科技”的手段,形成的“出租房屋分等级切块管理法”、“蛛网式公寓管理法”等一批行之有效的人口熟悉和管理经验,激活了社会“平安细胞”。

在互联互通的E时代,**民警在入户走访中融入了科技元素,以楼宇单元为单位建立了“户户通”微信群,在辖区种子、鞋料、建材、大排档业户聚集的行业场所建立“企企助”微信群,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群防群治新模式。

为了扩大防范覆盖面,**街派出所专门开办“平安大讲堂”,组织平安志愿者参与平安宣讲,定期向辖区居民、在校学生传授安全防范知识,迄今已组织宣讲2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超过3000人。不仅如此,**所还重新打造了“安防体验馆”,通过一系列情景式模拟互动,传播安全理念,教群众掌握自我防护的本领。

他们牵头协调电力、物业、燃气等9家关乎民生的职能单位,组建“社会联动服务网络”,为群众求助事项提供对口服务。对漏水、噪音、采光等问题引起的邻里纠纷,快速到场、快速调解,筑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打通了公安机关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纳米”,**辖区的可防性案件数下降比例达32%,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多年走在全省前列。

红岸派出所“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辖区”

**市公安局富拉尔基分局红岸派出所辖区,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区,化解矛盾、调解纠纷工作就显得尤为艰巨。

近年来,红岸所始终坚持“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辖区,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原则,开辟了一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稳定的新路。

建立“三项机制”。信息收集机制,全天候、无盲区开展各类信息收集。依次汇总的《红岸派出所矛盾纠纷排查事项明细表》,将家庭类、邻里类、污染类、医患类、损害类等10类36项重点矛盾纠纷,全部纳入必查范围。节日节点,他们实行“日排查、日上报、日分析”,实现了排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全透明。分级管控机制,对排查出的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分析、评估,划分风险等级,明确管控化解责任,全面落实“一人一方案、一事一措施”,及时开展化解工作,预防和杜绝“民转治”、“民转刑”案件发生。源头化解机制,本着早发现、早化解、早稳定原则,由派出所和辖区相关单位、劳动仲裁、企改办等单位人员组成“矛盾纠纷化解小组”,实行捆绑式工作模式,定期召开小组例会,分析研究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实行“三化解法”。“民警+N”化解法,由派出所民警主导属事单位、社区、仲裁等部门,联合对辖区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纠纷、矛盾进行全面会诊答疑,逐人制定解决办法。帮扶救助化解法,由派出所对合理诉求和部分合理诉求,向分局党委汇报,协调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尽快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拿出办法和流程表明态度;对辖区群众符合司法救助的,全力以赴走流程,予以救助关怀。警群联动化解法则紧密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派出所牵头将委组干部、老党员、老干部等正能量群体组织起来,帮助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年以来,派出所搜集各类矛盾纠纷1147条,成功化解1065件,化解率92.85%。

采取“三项措施”。红岸派出所民警认真学习和掌握治安调解的条件、依据、程序,对因邻里、夫妻、同事纠纷等引发治安案件,迅速到场处置,特别对事态激化易发生“民转刑”、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警情,果断采取带离现场、疏导教育、分类规劝、跟进回访等措施,坚决把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年以来,该所有效预防“民转治”案件1104起、“民转刑”案件61起。

红旗派出所“五面红旗”是群众心中不倒的平安大旗

浸润于**精神、铁人精神的红色基因,**市林甸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载体、新路径、新方法,着力树立“五面红旗”,实现了“堡垒作用强、警力配置足、警民关系亲、社会治安好、矛盾化解早、服务举措优、基础工作实、创新思路活、管控手段新、社会评价高”的创建初衷。

这个所配备“一村一辅警”,实现了触角延伸、及时管控。按照“政府出资、本地选拔、公安管理、百姓受益”模式,辖区10个村配齐了10名辅警,统一服装、统一培训、统一工作职责、统一管理制度,并通过轮值轮训、远程视频管理等方式做好培训和管理工作,延伸了民警工作触角、提升了工作质效,有效解决了出警半径长、管控力量弱的问题。

红旗所将分类分流与警调衔接相结合,使化解配合工作更顺畅。投资20余万元成立了集综合治理、公安等10部门的联防联调中心,健全工作机制、细化标准流程。20余类非公安管辖事件归口承办,变公安一方“大包大揽”为联合各部门“组团服务”。**年以来,这个所共帮助群众解决问题800余件次。

一直以来,红旗所积极探索为民服务举措,高高树立起警民情深的一面红旗。遍访千家冷暖,心系百姓安康。从**年开始,红旗所持续开展入户工作,带着感情去问安、带着诚意去问意、带着问题去问计、带着热心去问难。民警黄登海的岳父、拘留所民警冯艳林利用上一休三的休息时间,翁婿共建“红光父子警务室”。他们推行的以“民警坐炕头共筑邻里和谐、转地头发现安全隐患、巡村头了解社情民意”为主要内容的“三头”工作法,接地气儿地深入到群众中,第一时间直面化解矛盾,实现了民警与群众的心贴心交流。

红旗所坚持“四民”警务,为民排忧解难。“亲近人民、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是他们开展警务工作的起点和终点,时刻督促他们把群众的难事记在本上、放在心上、落在行上。

这个所创建的全市首家“背包服务队”,将移动终端、指纹采集仪、照相机等设备放进背包,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将窗口服务前移到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和残疾群众家中。**年,该所深入偏远农户家中上门服务38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树立了百姓心中一面不倒的平安旗帜。

(篇二)

**年以来,**市公安局严格按照省公安厅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的安排部署,将创建活动作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作为筑牢公安基础工作根基、全面提升保平安、促发展能力水平的重点项目工程进行部署和推动。

高位推动强组织

**市委书记、市长高度重视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对学习发展枫桥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进行指导。市委政法委组织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赴**实地学习,在**大学开设“枫桥培训班”,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也多次组织培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切实让广大党员干部领会“枫桥经验”精髓,把握工作要义。**公安全力以赴,将长期以来坚持的“民意引领”工作导向与“枫桥经验”有机结合,全市公安局长会议明确指出,将**年作为**公安的“基层基础工作年”,在全市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施意见》,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实施意见》《活动方案》《考评细则》《奖惩办法》和《党委班子成员挂钩负责创建活动制度》,进一步完善创建活动体制机制。各县(市、区)公安局、直属分局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切实把创建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创建活动落实。

问计于民强思路

**公安以施策为民之心,行问计于民之举,前期,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以召开民情恳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征集群众对创建活动的意见建议和期盼要求,共收到意见建议1.5万余条,并以行业场所业主、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老党员、村组干部等为重点,聘请了1万名公安工作宣传员、监督员。切实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

7月23日,**组织召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民意征集座谈会,广泛征求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商会协会、街道社区等与会代表意见建议。结合群众意见建议和省厅安排部署,市公安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创建活动,深入基层派出所调查研究,并认真分析五县市区、园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状况、工作条件基础和边境治理特点等要素,明确**的创建活动要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和“党政认可、群众满意、民警幸福”的目标导向,明确创建活动要以党建统领为根本保证、以人民主体为价值核心、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治理格局、以平安和谐为目标追求。

整体推进强落实

**公安紧紧围绕党建显成效、群众工作好、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队伍过得硬六项工作,推出具有**历史和时代特色的“一二三四五六”**警务模式样本,即:坚定人民满意“第一目标”,确立民意领跑警务,警务保障民生“两大理念”,围绕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三项重点”,打造党建引领基地、平安类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互动型法制文化活动基地、公安机关服务群众创新实践基地的“四个基地”,实施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五小工程”,建立全方位服务群众、常态化警民沟通、立体化治安防控、深层次警民协作、多元化化解矛盾、精细化科学考核“六大机制”。切实做到让“枫桥经验”在传承血脉的同时落地**,在把握新时代脉搏的同时生根**。

市公安局决定,将所有派出所全部纳入培育范围,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全市80%以上的派出所达到“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命名标准,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别选取城区、坝区、山区不同类型的优秀派出所先行先试,率先探索。

5月28日,全市公安机关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现场会在腾冲召开,会议将创新“五民工作法”的腾冲五合派出所确定为全市标杆,同时,**青华派出所“365”工作法、施甸由旺派出所“4x3”机制、龙陵勐糯派出所“天网”集镇、昌宁田园派出所“基层党建+社区警务+N”模式等经验做法也相继涌现。会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等领导的充分肯定。6月,市局组建宣讲团,赴各县市区围绕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先进典型,开展巡回宣讲,并通过在**警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枫桥经验”在**专栏,在派出所宣传栏、窗口等位置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标语等多种方式,营造社会各界参与基层治理、参与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初见

全市派出所按照“共建是基础、共治是关键、共享是目标”的思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最大限度地整合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市场、公众等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真正让派出所民警从警务活动的执行者变为平安建设的组织者,截止目前,全市实体运行的73个派出所共组建300余个平安类社会组织。**辛街女子义务调解队、青华“艾大妈工作室”、施甸“常文青调解室”、五合的“乡贤乡警”成为维护社区稳定的“减压器”;腾冲“龙江义警”、**“青华管家”成为巡逻防范的中坚力量;近期,青华派出所“365”工作模式受到中央驻滇、省主流媒体关注报道,龙陵县公安局民警自主研发的“水下救援打捞器”荣获国家专利。

经过各级各部门统一行动、综合施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初见成效:226个标准化社区警务室前移至百姓家门口,行业场所全面落实保安派驻和服务社会化,触法未成年人、重症精神病人得到实时管护和教育矫治,5个城市“关爱醒酒中心”、28个乡镇“醒酒室”落地全市五县市区,全市命案发案降幅居全省第二,社会治安持续转好。

(篇三)

**市**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平安**为主线,着力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促进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曾经连续两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殊荣的张新昌是**市**派出所警务室的民警。可以说,他就是伴随**派出所自1985年成立以来践行“枫桥经验”的集中缩影。1986年,张新昌在派出所参加工作,他充分利用村组的广播和喇叭,几十年如一日地向群众宣讲政策法律、宣讲安全防范,和群众打成一片,并以曾经在一年内用坏几个喇叭而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张喇叭”。以张新昌同志为典型代表,30多年来,**派出所几代人将“枫桥经验”深植于心,不断丰富群众工作思路方法,尤其是创新实践以“情况早发现、矛盾早化解、信息早收集、服务不缺位”为主题架构和“把评判权交给群众”的工作评价体系,使派出所不仅收获了群众的肯定与赞誉,而且多次获得国家一级派出所、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等殊荣。

**市**派出所学习“枫桥经验”,努力以开放式架构吸纳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形成优势互补、无缝衔接的互动治理局面。**年,联合公安、综治、信访、司法、民团、民政、律师事务所等7个部门组建“治调工作室”,多方合力化解社会矛盾。至今已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4起,调处成功率达到98.5%。

**市**派出所还成立“滨河义警”工作站,在街道的统一领导下,整合优化警务室、便民警务站、社区干部、“访惠聚”工作队、小区物业、单位保安、联户长、志愿者等8支力量组建“滨河义警”,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服务措施,推动社会治理共治共享。

党建引领是**市**派出所全警始终保持干事创业激情的核心因素,更是传承“枫桥经验”的源头动力。派出所创新建立了“信息+VR”党建活动示范点,建成“时代脚步区”“入党宣誓区”“薪火相传区”“主题党日区”“VR展示区”五大主题功能区,持续创新优化队伍管理办法,定期开展入党和入警宣誓活动,定期重温党史、警史和派出所的发展变迁史,有效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派出所成立34年来,未发生一起民警违纪违法案件。

3.如何加强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 篇三

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是指以提高公安派出所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四统一,五规范”为基本内容,以建立完善条例条令为主体的制度体系为重点,实现公安派出所建设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将公安派出所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保障有力的综合性一线战斗实体的组织活动过程。

根据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

(一)组织机构正规化建设。组织机构正规化建设主要是健全理顺公安派出所的组织机构,首先规范机构编制,根据本地状况和工作需要对公安派出所的职能,规格,内设机构等情况进行设置;其次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最后强化班子建设,对所长及教导员的管理权限及任职资格进行限定。

(二)执法执勤正规化建设。执法执勤正规化建设要求规范执法主体,严密工作规范,强化执法管理,严格执法

考评。要求执法主体必须是取得执法资格的在职民警,并规范其执法执勤工作,明确执法责任。在此基础上落实派出所民警执法档案制度,并定期对派出所民警的执法工作进行考核。

(三)思想政治正规化建设。思想政治正规化建设做到加强政治教育,做好思想工作,活跃文化生活。经常组织

开展集中教育,分析民警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民警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四)教育训练正规化建设。突出岗位练兵,搞好集中训练,为完善训练机制。根据岗位职责的需要,组织民警

进行法律法规和公安业务学习,提高公安民警的工作本领水平,加强民警训练,提高民警整体素质。

(五)内务管理正规化建设。一要强化养成教育,规范内务秩序。派出所要组织民警认真学习《内务条令》等规

章秩序,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建立正规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二要管好武器警械,做好内部安全防范。

(六)监督制约正规化建设。深化警务公开,完善外部监督,严格内部监督。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

作为特约外部监督。县级及以上公安机关定期倒查,规范派出所工作。

(七)警务保障正规化建设。加强经费管理,配备必要好装备,搞好基础建设,加强信息建设,落实福利待遇,维护民警合法权益,保障民警身心健康。

4.公安派出所文化建设的个人理解 篇四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公安工作环境、公安体制、政策法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安机关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队伍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的问题却越来越凸显出来,值得我们思考。

一、制约公安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1、思想认识存在错位,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公安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转变观念。为人处事、执法办案还是以管理者自居,没有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四难”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态度生硬,办事推诿,伤害了群众感情,疏远了警民关系;二是不敬业爱业。缺乏“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在工作中不主动不积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甚至在岗不作为,过一天混一天;三是不学习创新。学习意识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的民警学习的目的就仅仅是混个文凭,不学习新知识更不接受新知识,甚至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也是敷衍了事,对本身的业务钻研也不深,满足于现有经验,对业务知识一知半解;四是不依法办事。法制观念淡薄,违反程序办案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甚至在履行职责时舍法取利,亵渎法律,徇私枉法。

2、警力严重不足,工作任务超负荷。从宏观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行业、新的治安问题不断出现,警察的职能始终呈不断扩张之势。然而警力的增长很难达到与社会需求同步增长。我派出所辖区总面积114.7平方公里,实有人口4.8万人。辖区村庄多、常住人口多、新迁入移民数量庞大,社会治安状况日趋复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警力严重不足,我所现仅有民警6人,平均每天接处警量11个以上,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既影响了工作效能,又影响了民警的身心健康。因而,警力不足将是一个长期的普遍性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公安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

3、从优待警、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从优待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公安工作的后勤保障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目前的实际需要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一方面,经费保障不足。当前,公安机关虽然都落实了最低经费保障标准,但与繁重的公安工作任务相比,公安经费依然显得捉襟见肘。如追逃工作,办案单位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发协查通报、有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工作中来,一旦有线索,就要南征北上,抓嫌犯,调证据,往往追捕一名逃犯都要花上好大一笔费用,大大超出预算,办案经费不足直接制约着民警的工作效率。警力不足、任务繁重导致部分民警无法按照规定落实年休假、年体检等工作。这些直接制约着从优待警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公安队伍建设隐患重重。

4、执法压力越来越大。当前,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进一步提高,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公安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民警执法素质的差异,每年因民警执法问题引起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与日增加。尤其是在倡导人性化执法的今天,各种围绕如何便民、利民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层出不穷,而针对民警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却少之又少,民警稍不注意,就会触动高压线,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及工作压力,使公安队伍建设的风险不断加大。

二、面对出现的种种新问题,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就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1、提高民警思想认识、务求实效狠抓思想教育 公安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一是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各基层单位的领导要充分认识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的辩证关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队伍建设作为搞好公安工作的根本来加强。二是要始终坚持立足民警抓思想教育。务必要克服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以正面教育为主,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把集中教育和单个教育结合起来,把专题教育和经常性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力求内容充实、方法灵活、措施多样,便于理解与接受,使队伍整体活力焕发出来,队伍建设整体效能也将得到极大提高。

2、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按照“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调、廉洁勤政”的要求,将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班子建成硬班子,以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带动公安队伍建设。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建设一个讲政治、讲大局的领导班子。围绕“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目标,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充分体现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建设一个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要改进领导作风,增强从严治警的政治责任,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挑战自我,敢于面对困难和阻力。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事业发展的带头人。三是建设一支廉洁勤政、克己奉公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要经常按照廉洁自律的要求,对照检查自己。工作圈内,坚持建功立业为人民;生活圈内,坚持一身正气拒腐蚀;交际圈内,要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努力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配套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

抓队伍建设,一要靠教育,二要靠制度。好的机制是实现从严治警,确保队伍不出问题的保证。在制度建设上,首先要解决脱离实际和流于形式的问题。脱离了实际的制度不可能贯彻实行,同样,制定好的制度如果不坚决执行,也是一纸空文。其次要解决管理、监督不力的问题。监督既要有内部的,也要有外部的,那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在制度建设上,必须严格管理和教育。要加强对民警的宗旨观念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从思想根源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警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严格监督,严肃法纪。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检查督促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及时解决;要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公安机关的内部监督部门的事后查处为主变为事先防范为主,把预防民警违法违纪的关口前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警务公开制度,不断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坚持把解决民警思想问题、作风问题、工作问题与解决民警政治、经济待遇和实际生活困难相结合,凝聚警心,调动广大民警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民警综合素质,科学使用警力 在当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只有力求在管理和提高民警素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协调机制,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才能真正缓解队伍建设的压力。首先,大力加强教育训练,提高民警的身体素质、知识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标准和业务工作能力。下大功夫做好民警“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通过集中培训、实践锻炼、轮训轮值等多种手段,将民警的理论素质转化为实战能力,使更多的人成为业务骨干、技术能手、专业尖子。为一肩挑多担、一人胜多岗奠定基础。其次,合理引进人才。在招考录用新警过程中,要本着“实用、实战”的原则,对当前紧缺的相关专业的人才,可以适当放宽条件,降低门槛,为整个公安队伍充实新鲜活力。只有盘活了现有警力资源,才能给队伍管理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5、以人为本加强保障、解决民警后顾之忧

首先,坚决把从优待警工作的各项措施贯彻落实到底,积极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如实反映公安机关存在的实际困难,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制订相关政策上向公安机关倾斜,为队伍建设提供强大的经费支持;严格落实民警休假制度、年体检制度,努力提高民警的政治经济待遇,切实关心民警身心健康,解决民警后顾之忧。其次,根据工作需要和社会治安特点,为民警增添必须的警务装备,科学调配和合理使用有限的财力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装备的使用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民警的基本保障水平。

6、缓解民警执法压力、保护民警合法权益 切实加大对民警的保护,针对一些群众的无理取闹与投诉,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要从保护民警的角度出发,不能片面认为“民警遭到投诉就是民警的错”,为了平息当事人的怨气和不满,不分青红皂白,动辄就对被投诉民警进行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使民警在辛苦付出的同时不仅得不到一丝安慰,还要在心理上承受更多的压力和委屈。因此,要坚决严厉打击无理取闹和投诉者,要彻底澄清事实,对那些无理取闹和上访者形成震慑作用,消除民警的后顾之忧,增强民警执法的信心和勇气。

7、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警察公共关系是近几年来提出的新课题,搞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加强公安机关内部公共关系建设,促进部门之间、民警之间的思想沟通,增进团结、步调一致、真诚合作,形成巨大的组织凝聚力;其次,要加强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争取各种组织、团体和公众的理解支持与协助。要通过联系会或者走访等多种形式,定期了解社会大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发动和组织公众参加队伍监督;第三,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工具,介绍公安工作情况,推行警务公开,促进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公安工作真正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抢险救灾等工作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效,主动引导社会舆论。

5.公安派出所文化建设的个人理解 篇五

[关键词]法治公安:公安派出所;执法规范化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是指公安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程办理各类案件,执行勤务所形成的基本体系,是公安执法者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与辐射效应,公安执法活动是否符合规范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加以关注和评论。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重要任务,公安派出所民警执法活动的规范性更是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具体体现。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省内其他城市起到示范性作用。在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中,南京市公安局所属公安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更是成为全省公安派出所的标靶和参照。近年来,南京市人民政府先后发布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重点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南京市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南京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从执法主体和执法监督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南京市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问题提出

为进一步调查与研究南京市公安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状,课题组研究开展了名为公安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问卷调查。问卷设计由两部分组成:基本信息6题和问卷内容10题。问卷内容包括9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9道客观题中有两题是多选题,其余是单选题。本问卷共发放了614份,全部回收。发放地点集中于南京市图书馆、珠江路的先锋书店以及安德门农民工市场,受访人群是现居住于南京市的居民。问卷由课题组成员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经检验,均为有效问卷。

问题一:您关注十八届四中全会并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吗?

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去没有关注且不了解以及其他所占的比重,南京市有近90%的居民都对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有所了解。这在定程度上说明,南京市的居民的法治意识普遍比较高。

问题二:您了解执法规范化的内涵吗?

南京市居民普遍对执法规范化的内容还是不很清楚,完全了解执法规范化内涵的居民仅占34.53%,这说明了基层社区等没有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大部分居民还游离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识之外。

问题三:您认为您身边的公安派出所存在执法不规范现象吗?

调查发现,南京市居民中59%的人认为公安派出所民警存在执法失范现象,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南京市公安派出所的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然而,不关心的比重也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近24%的居民不关心公安派出所是否存在执法不规范现象,表明这部分居民也没有行使好手中的监督权。

问题四:您觉得目前公安派出所存在执法不规范现象主要有哪些?

这是一道多选题,给出的选项包括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方式不文明、执法监督不到位以及开放式选项其他,供有其他想法的受访者填写。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给定选项的四项内容的比例不分上下,说明在南京市民居现有的认知范围内,其认为公安派出所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同时存在以下几项失范行为。经统计,在选择其他的受访者中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不清楚、服务不到位、不关心等。从开放式选项的调查情况来看,还是存在有群众不关心、不行使监督权的情况。

问题五:您能否准确地判断公安派出所的执法行为是否符合规范?

在问到是否可以准确判断出执法行为是否失范时,只有35.67%的受访者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跟题三和题四相呼应,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群众对规范执法的标准不清楚,导致少部分居民没有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问题六:面对执法不规范的现象,您一般会采取何种措施?

这是一道反映群众监督权行使情况的题目,据调查结果显示:约56%的群众遇见执法不规范现象时还是会采取措施予以干预的,不过依旧有42.83%的居民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放弃了自己的监督权,长此以往,这无疑会助长不正之风,执法行为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减慢提高的速度。

问题七:您认为公安派出所执法不规范对自己影响大吗?

参与问卷调查的受访者中,有39.58%认为对自己影响大,认为对自己影响不大或者据情况而定的占59%。这在定一程度上说明大部分群众还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没有意识到执法失范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这不利于监督权的行使,也不利于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问题八:您认为加强公安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可以依靠下列哪些途径?

从统计结果来看,希望执法公开透明,并提高群众监督权的呼声还是占最大比例的,这说明公众希望参与到监督中来,加强公安内部管理加强立法,严格追究执法不规范事件所占比例不分上下,这也说明群众肯定了这两者的重要性。只有极少比例的受访者选择群众示威抗议来加强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这说明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公民在参与时也懂得既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问题九:您是否曾是执法不规范事件的受害者

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28.18%的受访者遭遇过不规范执法,这说明南京市公安派出所的执法人员法律素养与执法水平总体还是比较高。但我们亦不能忽视28.18%这个数字,必须加快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问题十:您觉得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加强公安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这是道开放性题目,统计的结果显示,大多数作答的受访者不约而同的提到加强监督,包括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以及运用怎样的方式进行监督。

综上所述,从本次调查来看,目前南京市执法规范化建设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群众对执法规范化的内涵不清楚,2.群众的监督不到位,包括不积极行使监督权(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监督渠道不畅通;

3.民警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方式不文明、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可喜的是,从调研情况来看,南京市公安派出所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总体较高,这也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清除了部分障碍。

二、现状考量

根据调查结果看,公众对南京市公安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总体是肯定的,但也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公安民警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群众的监督不到位。

(一)公安民警自身方面的问题

1.执法方式不文明,执法者态度粗暴

有部分受访者在填写问卷时提到:民警服务不到位,执法态度不好。近年来,却有一些群众对公安民警尤其是基层派出所民警的意见较大,也为此进行投诉,但执法者的执法态度却屡不见改善。主要体现在出警时对相关人员的询问缺乏艺术,常常态度生硬,有的执法人员普通话水平较差,操着一口地方话。这不仅有损于公安民警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到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谐社会,我们提倡的就是讲文明、树新风,普通人之间的交往尚要文明,作为保卫一方和谐与稳定的公安派出所民警更需要文明执法、文明办案。

2.执法程序不规范

些公安派出所执法人员在开始执法时,既不向当事人表明身份,也不向当事人出示证件,对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也不进行告知和说明。执法过程中,对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置之不理。出现少废话,拿单交罚款去的现象。在南京的大小街头常常出现交警人办案,履行手续不规范,文书制作不规范,滥用强制措施等情况。我国的传统虽是重实体轻程序,但是,在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的当下,必须从重实体的观念转变为程序与实体并重。

3.执法行为不规范

执法行为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执法不公、办事不公,办人情案、关系案,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消极作为甚至不作为。有的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后出警不及时,或者自己认为情况不严重就不出警,在具体处理纠纷时,谁有关系谁有理,谁有关系谁先办。这些情况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便会损坏整个民警队伍的名声,这也无疑会造成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下降。

4.执法监督不到位

执法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部门,本即公安机关对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公安民警的各项执法活动实施的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是指来自国家权力机关、检察机关、人民群众以及新司媒体等的监督。本文将在下面的部分着重讨论来自群众的监督的确实,在此不做赘述。关于内部监督,一方面派出所领导接到举报,往往不会依法追究执法民警的责任,而是选择包庇掩护,敷衍群众,更有甚者,还对举报投诉者打击报复,严重打击了群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基层派出所民警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于继承民警存在的一些问题,领导层无法及时掌握,更不能做出相应的处理了。

(二)群众监督方面的问题

1.群众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内涵不清楚

当我们不清楚一个东西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准确地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怎么做是错误的,这样也就不能指出别人是不是做错了。在群众对派出所民警执法失范行为进行监督时,常常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仅有34.53%了解执法规范化的内涵,而能够准确判断执法人员的行为是否规范的仅有35.67%。这说明群众中有大部分人是无法判断执法人员的行为是否合乎法律法规,更谈不上监督了。

2.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高

群众没认识到执法失范对自己的影响,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司卷调查的受访者中,有39.58%认为对自己影响大,认为对自己影响不大或者据情况而定的占59%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群众还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没有意识到执法失范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这不利于监督权的行使,也不利于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同时,据调查结果显示约56%的群众遇见执法不规范现象时还是会采取措施予以干预的,不过依旧有42.83%的居民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放弃了自己的监督权,长此以往,这无疑会助长不正之风。

三、成因分析

(一)执法主体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南京市基层派出所民警主要是由本科毕业的警校学生构成,这部分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执法能力相对较强,然而其中还有部分资历较高的民警,例如转业军人,他们也许办案经验丰富,但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对于法治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在执法过程中,容易产生执法不规范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作为师傅带领刚毕业的民警时,往往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警力保障不足

6.公安派出所文化建设的个人理解 篇六

------------------

公安派出所是集防范、管理、打击、服务多种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战斗实体,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消防监督工作也是派出所防范、管理、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推进和规范起步较晚、基础较弱的派出所消防工作,既是消防监督改革的突破,也是“三基”工程建设的要求,符合公安部关于“‘基层基础建设’一抓三年”的战略部署,符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三基”工程建设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动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跨越发展,要在提高派出所在消防工作中的“基层”地位和作用上求突破

(一)派出所是三级消防监督体系的根基和关键环节。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职能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建国以后,甚至说在解放前,“防火防盗”就是警察的基本职能,“防火工作”通过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也就是今天的消防工作。从法定职责来讲,《消防法》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履行消防工作职能也是《消防法》规定的外延。《人民警察法》明确指出警察具有“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施消防监督”的职权。由此可见,加强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是三级消防监督体系真正健全的关键,也是消防安全网络完成堵漏实现全面覆盖的起点。

(二)派出所是消防监督警力拓展的末端和根本途径。重庆市共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17万余家和个体工商户40多万户,而全市只有消防监督干部253人,如果消防机构的监督干部要对这些单位全部进行监督,那么平均1个人就要监督2000多个大小单位,而且还有更大范围的居民住宅和农村也同样需要进行监督,仅靠消防机构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全市有派出所751个、民警近万人,遍及绝大多数乡镇和街道,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职能优势,责任区民警熟悉辖区内的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

(三)派出所是实现“三提升三降低”的重心和可靠保障。2005年,重庆市共发生火灾7904起,死57人、伤67人,直接财产损失1612多万元,其中发生在一、二级重点单位的共有42起,直接财产损失42万余元,无人员伤亡。从火灾形势分析,三级单位(含居、村民住宅)发生的火灾占到了总数的99%以上,反映出消防安全状况明显差于一、二级重点单位。今年,通过逐步规范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强化三级消防安全单位监督管理,积极督促整改火灾隐患,重庆市火灾形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第一季度火灾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分别下降3.3%%、53.6%%、63%%和25.3%%。由此可见,派出所是消防工作的薄弱环节,是提高社会综合防控能力的重心,是真正实现“三提升三降低”目标的可靠保障。

二、推动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跨越发展,要在加强“基础”建设上求突破

(一)统一思想认识,打牢意识基础。认识上的误区,是制约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发展的主观因素。推进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要在解决认识问题上下功夫。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证明,脱离公安机关的领导,仅靠消防部门自身力量很难实现“全警动员”的消防工作局面。公安部武汉现场会后,重庆市局党委高度重视,将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建设纳入了重要

议事日程,在短短4个月内分别召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加强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措施,连续出台《重庆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意见》两个规范性文件,首创消防监督干部下挂派出所任职机制,正式将消防监督工作纳入派出所等级评定和执法质量考核主要内容,专门增加投资在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中开发消防监督业务模块,重视程度开创了公安工作历史先河。

(二)明晰职责权限,打牢执法基础。推进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要在解决执法权限问题上下功夫。在《消防法》还没有修订的情况下,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地方立法、规范性文件等形式,明确派出所的消防监督业务工作范围、岗位职责、消防监督和行政执法的权限,突破执法主体的局限,积极规范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通过宏观政策机制的建立,解决独立执法、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等问题,为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奠定职责履行规范化发展的基础。

(三)整合警力资源,打牢人员基础。推进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要在解决人员落实上下功夫。为确保派出所消防监督岗位人员的落实,《重庆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明确规定:“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实行所长负责制,明确一名所领导分管消防监督工作,一名民警为专(兼)职消防监督员,各片区民警具体负责管辖片区的消防监督工作。”市公安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专兼职消防民警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变动。专兼职消防民警的确定,各派出所要报主管公安机关审定,并报主管公安消防机构备案。专兼职消防民警变动前,新到民警未经消防培训合格的,前任民警不得离岗。”同时,为有效弥补派出所警力不足,市局在派出所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构建基层警务新机制,将社区消防工作纳入社区警务工作中,阵地前移,警力下沉,依托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建立健全社区消防工作组织,全面提高社区消防工作水平。

三、推动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跨越发展,要在“基本功”上求突破

素质是绩效的保障,强化素质必须在基本功上下功夫,而基本功主要体现在人的管理、人的能力、人的考核三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直接介入,突破体制障碍。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全面提高,仅仅依靠建章立制、文件部署、会议要求是无法实现的,消防机构必须主动介入、积极参与。2005年底,重庆消防总队主动要求加入市局加强派出所建设领导小组,直接介入对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领导和参与派出所建设工作的讨论和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公安机关将派出所消防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实施、同考评、同奖惩。同时,把握参与派出所消防工作建设的直接途径,强化业务指导,消防支、大队将派出所作为消防工作的基层单位,明确分管领导、具体任务和人员责任,将派出所消防工作状况与工作绩效挂钩,建立与派出所互通信息的联动机制和定期指导制度,解决困难,纠正问题,规范执法。业务领导和指导体制的明确,为基本功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二)多策并举,强化培训,突破能力障碍。派出所民警消防监督业务能力不高是长期以来制约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开展的主要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消防总队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模式,多层面、多角度地对派出所民警开展消防业务素质培训。一是抓典范,首创消防监督干部下挂派出所担任专职副所长和派出所民警上挂消防机构脱产跟班培训“双挂”新机制(即:对消防监督工作任务较重的公安派出所,从消防支队、大队抽调营职以上干部到派

出所挂职,为期3个月,专职担任分管消防工作的副所长;有计划地选派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分期分批到消防部门脱产跟班培训),手把手学习,面对面指导,抓示范,推典型。二是抓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业务培训,对派出所分管消防工作的所领导、专(兼)职消防民警、社区民警进行全员培训,着重解决派出所民警执法资格和业务素质问题。三是抓全面,抓住全市公安机关“大学法”和公安机关的“三个必训”等途径,将消防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纳入“大学法”和“三个必训”的学习内容之中,对派出所民警进行全员培训。四是抓源头,协调警官职业学院开设消防业务知识课程,从源头上提高“准民警”的消防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

(三)细化目标,强化考评,突破制约障碍。一直以来,消防监督业务因为没有纳入对派出所业务工作的综合考评,导致了缺少对派出所工作绩效的制约。总队抓住了公安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的契机,立足于当前工作,着眼于远期规划,将基础设施的配备、业务工作、社区消防工作等具体目标纳入派出所工作建设三年规划的内容进行落实。同时,突破了《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内容局限,采取渗透、融合的形式,将重特大火灾控制、消防宣传、基础档案建立、社区消防工作、消防监督执法、职责明确、业务培训等方面工作渗透到《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实施细则》和《派出所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执法办案、队伍建设、内务管理、警务保障等细则中。抓住了考评,就等于找到了派出所消防工作的推动力,对派出所开展消防工作的随意性起到了强有力的制约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对公安派出所改革的认识 篇七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有地区进行公安派出所改革,随着经济社会大发展、人财物大流动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影响社会稳定的新问题、新矛盾多样多发,传统单一的社会管理手段存在着指挥层级过多,专业化不强,机关与基层警力倒挂等种种突出问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发展需要。警务机制改革通过精简机关,警力下沉,提升效能,激发活力,提高公安机关应对、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公安机关新形势下的打防控工作成效,改变机关化作风,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侦破跟着案件走的实战要求,有效解决了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符合公安工作形势发展的要求,符合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的要求,是形势所迫,是大势所趋。

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一些事情的发生,人们通常想不到公安机关的出现,但是出现问题时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拨打110报警。警察的职业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发生案件他们要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但是我们都发现现在报警后,警察到达现场的时间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般快,这也是现在很多人对警察抱怨的原因之一。还有许多的一些公安内部的丑闻也让警察系统公正的形象大打折扣,正因为如此公安派出所改革已经是成为迫在眉睫的需要。

实行综合警务改革创新,主要是把有限的警力压到路面,实行集约用警、快速出警、一警多能,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实现勤务工作全时覆盖,提升警务效能,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真正实现“做精机关、做专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的目标。

一,对传统社会中的公安派出所的认识

(一)《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第一条、第二条规定了公安派出所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拥有的职权。即公安派出所的特定目标是“加强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产,保障公民权利”,其所拥有的法律资源(即十项职权)(保障有关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的法律的实施;镇压反革命分子的现行破坏活动;预防和制止盗匪和其他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依照法律管制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管理户口;管理剧场、电影院、旅店、刻字、无线电器材等行业和爆炸物品、易燃物品及其他危险物品;保护发生重大刑事案件的现场,协助有关部门破案;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的工作;在居民中进行有关提高革命警惕、遵守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宣传工作;积极参加和协助进行有关居民福利的工作。)

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之一,它与110指挥中心、车管所、刑警队、巡警队、交警队、看守所等一起构成了基层警务网络系统;而且公安派出所在密切联系群众、维护法律秩序和及时搜集敌社情方面的功能是其他基层警务组织无法取代的。在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为了使公安派出所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当前不少地方对传统的公安派出所进行了改革。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二)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也具有普通组织的四个特征。

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为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职能(功能),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来设计和指导公安派出所的各项工作。

(1)目标特定性。目标决定了任何一个组织作为社会组成部分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如学校的目标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医院的目标是为了救死扶伤等。如果一个社会组织的目标不具备特定性,则该组织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就会遭遇挑战。公安派出所的目标,是设计公安派出所制度和设立公安派出所所期实现的目的;同时也是公安派出所开展各项警务工作的目的。根据《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第一条之规定,“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产,保障公民权利,市、县公安局可以在辖区内设立公安派出所。公安派出所是市、县公安局管理治安工作的派出机关。”公安派出所的目标,是为了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警务建设中去,并收集社会信息,维护该辖区的法律秩序和辖区内居民的合法权利。

(2)拥有必需资源。公安派出所为了实现其目标,也需要拥有必需的资源:1)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民警。民警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安派出所警务工作的开展,也对公安派出所特定目标的实现与否起到制约作用。2)拥有开展警务工作所必需的法律授权。公安派出所的各项警务工作必须有法律授权,如果授权太少或太多,都对公安派出所的目标产生影响。3)必须的警务装备和开展警务所需要的经费。如交通、通信器材,办公房屋,办案经费和办公费用等。

(3)合理的结构。公安派出所的结构,是指公安派出所在拥有一定数量的民警后,根据其为实现目标而必须承担职责进行划分,以将民警合理的组织起来。如将民警按职务分为所长与民警,按职责分为内勤民警与外勤民警,或分为治安民警与侦查民警等;让他们承担不同的职责,从执法执勤、办理案件、服务群众、内务管理等,以最终实现公安派出所的特定目标。

(4)同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是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根据工作需要而在辖区内设立的管理治安工作的派出机构,因此,公安派出所需要同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之间有一个协调良好的关系;另外,公安派出所作为基层警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为实现其特定目标还需要同110指挥中心、车管所、刑警队、巡警队、交警队、看守所等基层警务组织进行信息交换、警务协作等。

(三)传统公安派出所的一些问题。

(1)传统公安派出所的特定目标不太准确。从《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第一条规定来看,公安派出所的定位并不准确。上述公安派出所的目标过于宽泛,既不能将公安派出所同县(市)公安局的工作目标区分开来,也不能突出公安派出所贴近群众、地熟人熟的优势。(2)公安派出所所享有的法律资源(即职权)也过于简略,在公安派出所实际工作中不容易将其特定化;尤其是公安派出所所拥有的民警数量与质量同其工作需要的具有较大的差距,一些地方的公安派出所甚至出现了“一处警就借人,一开会就关门”的奇观;公安派出所在警务装备、办公经费方面也存在较多困难,容易滋生出“乱罚款乱收费”等问题。(3)公安派出所的内部结构不合理,派出所民警的积极性不高,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派出所民警机关化倾向突出,出现“街头见警率不高”等问题。(4)公安派出所同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及其他警务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换不够畅通,导致警令传递、警务指挥链过长,导致“出警速度慢”,增加了警务工作的成本。

因此,为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警务功能,需要对公安派出所加以改革;为实现公安派出所的工作目标,需要为公安派出所增加民警的数量,提高派出所民警的素质,保障公安派出所必要的装备和经费,设计好公安派出所同县市公安局及其他警务组织的关系。

二、目前已有的公安派出所改革的案例

(一)当前公安实践中关于公安派出所改革的几种模式

当前以公安派出所为对象的基层警务改革主要有黑龙江省大庆市、辽宁省、江西省萍乡市、江西新余市公安局、广东省与深圳市等六种模式:

1、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在2005年1月进行了撤消公安派出所、加强城市公安局对公安分局垂直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警务体制改革;

2、辽宁省在2003年进行的以加强公安派出所建设、在派出所内“成立社区警务队、刑事侦查队、治安巡防队、内勤综合室”以实现“三警联勤”为内容的警务体制改革;

3、江西省萍乡市公安局在2004年4月对城市公安分局机关大部分业务科室进行了撤并,以将精简的警力充实到公安派出所;

4、江西省新余市公安局在2004年实行警务体制改革,将4个城市公安分局和31个派出所全部撤销,设立11个警务局;

5、广东省公安厅在2007年初决定“明年底之前,广东将在广东省范围内基本撤销县公安局下属分局。今后2年内,省公安厅原则上将不再审批各类公安专业分局的设置”,“全力解决派出所设置过散、警力过少的问题”;

6、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在将2006年4月1日起在全市115个派出所全面推行勤务新模式实施,“打破派出所现有的四队一室(刑警队、治安队、社区防范队、巡警队、综合室)设置,整合目前的治安警、社区警、巡警和刑警等警种,全部实行战斗序列队建制。把现有的社区防范队、治安队和巡警队统一编成若干个社区巡逻队,将原来由各警种负责的业务工作,一揽子放到各社区巡逻队。将原来的综合室改为行动支援队,担负内勤、值班、户籍和民调等内部运作管理职能,为一线勤务提供保障。将刑警队调整为侦查办案队,负责办理一般刑事案件和所有需要调查的复杂治安案件”。

(二)对目前已改革的公安派出所的分析

传统的公安派出所在工作目标、拥有资源、组织结构和同外部环境的关系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当前信息电子化、经济市场化的动态社会形势下,传统公安派出所在实现其工作目标方面遇到许多困难。

当前公安实践中六种关于公安派出所改革的模式中,每一种都注意到了公安派出所在拥有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采取的方法各异,但都采取了“警力下沉”的策略(有的是精简分局机关,有的是撤消公安派出所),以满足基层警务组织对警力的需求;辽宁、深圳市等地还注意到了传统公安派出所在组织内部结构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公安派出所的工作机制和警务模式进行了调整。因此,这几种模式对于实现公安派出所的工作目标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要想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功能,实现“积小安为大安”以致最终构建和谐社会来看,公安派出所改革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人财物大流通公安派出所是重要的公安基层组织之一,在承担密切联系群众、严格控制社会面和及时收集社情民情方面能够发挥其他警务组织无法取代的作用。因而在近年来的警务体制改革中,无论是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的取消公安派出所、作强公安分局,还是江西省萍乡市公安的取消城市公安分局、作强公安派出所,这些针对公安派出所的警务改革始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关于公安派出所改革的几点思考

公安派出所是我国的基层警务组织,是县(市)、城市公安分局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产和保障公民权利,根据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治安状况而设立的派出机关。当前我国共有公安派出所5万多个,遍布各个城市与所有的乡村;这些公安派出所作为联系社会群众与公安机关的纽带与桥梁,在发动群众参与警务建设、收集社情与民报、维护当地法律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关于公安派出所工作目标的定位

首先,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具有贴近基层群众的优势。因此,公安派出所的工作目标中,应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其次,公安派出所只是基层警务网络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在制定公安派出所工作目标时,应注意区分公安派出所同刑警队、巡警队等其他基层警务组织的不同之处。既不能让公安派出所代替其他基层警务组织,也不同将公安派出所的工作目标转让给其他基层警务组织。

公安派出所的工作目标,应当包括1)通过人口管理来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取多种形式来发动群众参与警务建设;2)及时收集辖区内民情、社情和敌情,在维护辖区社会秩序、防范犯罪的同时为其他基层警务组织服务;3)就地处理一般违法犯罪案件,保障辖区内居民的合法权利,维护法律秩序。

(二)关于公安派出所的设立

采取什么原则设立公安派出所,对于配置公安派出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978年1月修订的《公安派出所工作细则(试行草案)》规定“公安派出所根据工作需要和便利群众的原则设置”。如果公安派出所管辖范围过大,虽然会减少公安派出所的数量从而降低了对警力装备经费等资源的需要量,但是在“便利群众”方面会有缺陷;反之,如果公安派出所管辖范围过小,则公安派出所的数量会相应增多,从而在警力及其他资源方面的需求会存在缺口。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相对于传统社会,可以降低管理者的数量、也即扩大管理者的管辖范围。因此,提高公安派出所工作的科技含量、特别是应用现代化的交通、通信与电子监控技术,一个公安派出所的管辖范围可以较传统社会的要扩大些,从而减少公安派出所的数量,以满足余下的公安派出所对警力、装备与经费等资源的需要。比如,农村的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地警务资源的情况,结合农村乡镇撤并,对有关公安派出所进行撤并;城市的公安机关在城市居民数量增多、城区面积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调整其原来公安派出所的管辖范围,以应对警务资源高度紧张的局面。

(三)关于公安派出所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公安派出所的内部结构,究竟是应该采取辽宁等改革模式建立“三队一室”,还是采取深圳模式打破“三队一室”模式、实现三警合一好呢?究竟是象大庆模式那样撤消撤消公安派出所、作强分局,还是象江西萍乡模式撤消分局、作强公安派出所?这些都涉及到公安派出所的内部结构、公安派出所同外部环境的关系。

上一篇:土建大清包劳务合同下一篇:社区党建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