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观后感初中生(共10篇)
1.花木兰观后感初中生 篇一
最近,电视剧《花木兰传奇》在央视一套热播。这是一个感动世界的传奇故事,一部传颂千年的英雄篇章,一幅书写大爱的历史画卷,一曲忠孝双全的巾帼壮歌。
电视剧讲述的是著名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虽遵照《木兰辞》演绎,却并非单纯“木兰从军”的军旅故事,而是加入青春偶像剧的诸多元素。郭品超扮演柔然王子,主角花木兰则起用新秀侯梦瑶。
该剧定位为历史偶像剧,郭品超饰演男主角柔然王子多伦,他和花木兰一个柔情蜜意,一个忠孝义勇,刚柔并济。花木兰是和自己的敌人谈恋爱。王子多伦化名为莫将,来到花木兰的故乡,原本是为了破坏织女们编制和亲图的,可是在与木兰的结识中,多伦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木兰。于是这份感情在一开始就凝聚了国家、和平、敌我之间的沉重。尽管木兰姐妹拼了命织好了和亲图,但是战争还是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于是,一对恋人要穿上不同的战服,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2.花木兰观后感 篇二
杨秀连
上周看了动画片《花木兰》,它是美国电影公司根据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花木兰》改编的动画片。因为选题比较独特,内容兼有美国的浪漫还有中国元素,就好比酒瓶插花,中国的故事由美国拍出来给人一种很高大上的感觉。
故事讲的是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战时,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军中的同僚发现,众家男子害怕木兰会被朝廷大官判以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幸好在这么艰难的时刻里,木须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时给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而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救了全国。
由迪斯尼制作的动画影片《花木兰》别出心裁,给了我们不一样视觉感受。影片对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但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影
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看起来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非常轻松。这样的风格是极受小孩子欢迎的。
但是由于影片由美国拍成动画片,所以对于中国和美国文化差异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人物造型、还有服饰配饰方面欠考究,最夸张的是画风,中国人的形象完全被颠覆了,个个绿眼狂魔,面目狰狞,像极了美国的吸血鬼。还有故事有一定的英雄主义色彩,影片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花木兰来开展,仿佛她一个人救了全世界一样,这点很明显沿袭了美国的《蜘蛛侠》、《钢铁侠》等影片的英雄主义。最让我受不了的是,那个时代哪里来的牙刷?哪里来的滑板运动?一根绳子可以承受一个妹子一个汉子还有一匹马的重量?太脱离实际了。只能给小孩子看着玩,学历史的看着都要吐槽烂片。最最不能忍得是,我是个四川人,那家伙居然把我大四川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当坐骑,你见过哪个网页游戏敢把大熊猫设定为坐骑的吗?简直是赤果果的侮辱,挑战我大四川人民的忍耐力!
总之,从故事体裁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上,动画影片花木兰都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但是仅供娱乐。但是由于很多地方美国人歪曲了一些中国的事实和不符合中古国式的模式。所以有点不完美,但看在它融入了美国人思维模式的表现,使得影片也是别出心裁,十分吸引人的份上,勉强我给个中评喽,谢谢老师提供平台,供我吐槽。
英语教育专业1班
杨秀连
3.花木兰观后感 篇三
木兰到集市中买了打仗的装备。离开了父母,很想念父母。
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征战。寒气倾巢而出,清冷的月光照着战衣。、战士们九死一生,过了很久才回来。
壮士回归,拜见天子。天子记下了木兰的大功,赏赐有很多。作文
可汗问:“木兰,这次的战争打得很好。你的功劳尤其大,你想要什么赏赐?”
木兰答道:“谢皇上,木兰自认为只是靠运气。如果您想要赏赐我的话,望您能够让我返回故乡。我很想念我的家人。”作文
“好,那朕就让你回故乡和家人团聚。毕竟你一个女孩家,在外奋斗了那么多年。也是时候回家,找个好人家嫁了。”
家人们听说木兰要回家,都很高兴。父母相互扶持着到城外迎接木兰;姐姐戴上了华丽的珠宝,画起了美丽的妆容;小弟准备了一桌好菜等待木兰吃着家的味道。
“爹,娘。我回来了。我为花家光宗耀祖了。您看,这是我打败匈奴的剑。”家人们抱成一团。
第二天,与木兰同行打仗的李来到家中提亲。一月后,两人成亲。
4.花木兰观后感 篇四
这部电影就是以花木兰为主角。花木兰是村庄中花家一个平凡的女儿。有一天,由于匈奴进攻中国,皇上下旨招兵,当旨意传到花木兰耳朵里后,因为父亲年事已高,她决定替父从军。
看到那里,我想起了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昨日见君帖,可汗大点兵,君书十二传,卷卷有爷名……”精彩的电影在继续,花木兰从军后,和匈奴人在战斗。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花木兰正在和匈奴的单于在屋顶上对战,花木兰的处境十分不利,就在这时她的保护神小火龙木须赶到了,小火龙用它背着的烟花炮,对准单于就是一炮,幸运的花木兰没被击中,不可一世的可恶单于化成了灰烬。
5.花木兰观后感 篇五
来到了前线,她认识了许多士兵,惊讶地发现匈奴很凶残,当匈奴冲下山来攻击他们,花木兰不怕危险,把一枚炮弹射向雪山,造成雪崩,匈奴大败。木兰立了大功,但是她被发现是个女的,军队就不要她了。可是,花木兰并不灰心,她没有回家,她识破了匈奴的阴谋,最后导致匈奴大败。
这部动画片真好看,我觉得最精彩的地方是匈奴追杀花木兰,花木兰不顾一切救出了李翔。她被追到房顶没有退路,聪明的她拿出扇子挡,匈奴的剑戳到了她的扇子,她一抖扇子,竟然把剑抖到了自己的手上。在小龙的帮助下,他们用烟花把匈奴炸死,狡猾的匈奴真是自作自受。
我觉得花木兰很有孝心,在北方匈奴侵犯,皇帝征兵时,伤心的花木兰害怕年纪大又残疾的父亲会一去不返,她不顾自己的安危,就趁着夜晚女扮男装,偷偷替父从军。
我还觉得她是一个坚强的女孩,遇到困难不害怕,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考验,不再笨手笨脚,成为军中一员勇敢的大将。她被赶出军队,被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边疆,她却还暗暗地帮助他们打败匈奴。
她更是个勇敢的人,在战场上,自己遇到了很大的危险,但是她不顾自己的生命,用炮弹打向雪山,引起雪崩,消灭了匈奴军队。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侵犯,救了全中国。
6.花木兰观后感 篇六
结果,在电影开始的那个镜头里,我的第一个矛盾就被解决了。vitas同学以和整个电影氛围十分不搭调的气质,一袭雪白站在西北荒漠上敬业的对着口型迎风流泪满嘴沙,然后镜头一转,这海豚音王子居然是传说中的男宠……大哥,难道你也是没钱了就跑到中国演演电影么!整个电影就这样莫名奇妙的开场了,简洁明快,开门见山,不到十分钟,花木兰已然“旦辞爷娘去”了(电影里没娘)。
说实话,电影的前半段我看的要比后半段舒服,因为那是典型的“马楚成作品”:节奏明快,剧情简单,台词简单,还有不少笑果。即使这个电影就这么进行下去,或许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无非是多一部《剑蝶》(当然水平要高一点……),只是会遗憾赵薇对花木兰投入的感情罢了。但是坏就坏在,所有人都明白这电影是必然要转型的。几次宣传场合,马楚成话里话外都是家国天下,怎样可能让花木兰就只是和费小虎比比眼睛大小呢。
于是在急转直下的半小时里,整个《木兰辞》基本被还原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原先诗中关于花木兰的军旅生涯就这么二十个字,而电影里也没费什么劲,几仗打下来,花木兰就成了将军。
能想到么,看到那里我真的很失望。花木兰已经走到了那里,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她还要有什么成长在看电影之前,我始终把它想象成一个女人的史诗,因为用脚趾头想想也明白,这样一个女人,她在军队里有多艰难,她在战争中有多么渺小和无助。花木兰之所以成为花木兰,我觉得,不是因为她能够在成千上万的士兵面前发号施令,不是因为她能够得道多助,而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并且她有勇气、毅力和气魄,在那样一个不属于她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在我看来,这种渺小的生存才是最伟大的。
所以对于电影后半段的剧情,说实话我真的是不喜欢。我不喜欢太宏大的家国情怀,不喜欢那么多符号一样的主题元素被堆积在电影中,也不喜欢那场潦草的高-潮戏。或者是马楚成太钟爱这个题材,也或者是他太不了解自己的特点。总之就是看的到导演的努力,却也看得到他的力不从心。大场面调度不好(估计也没钱……),室内戏又拍不出紧张激烈,倒是花木兰杀了门独后和文泰四目相对的时候,以及最后两个人相忘于江湖的时候,隐约让我想起了我每看必哭的《星愿》……
当然我以上这些,并不是说《花木兰》有多差。其实凭心而论,在最近的国产电影中,我想《花木兰》即使算不上多优秀,但也在平均水准之上,何况还加入了导演演员那么多的心血和诚意,为此我也愿意鼓掌。其实有《木兰辞》做基础,《花木兰》怎样也不会太差,只是如果要出彩,必定要在诗词之外找到一个闪光点。而《花木兰》令我失望的也正在于此,因为我实在不愿意看到这个“闪光点”居然是一段俗套而剩余的感情。诚然陈坤这一次确实演得很好,可我却觉得,假如把这个主角去掉,这电影会更加好看,也更有力量。难道花木兰就那么需要一段感情么,难道一个女人要成长要强大,必须需要一个男人告诉她这样那样吗难道她真的需要在过尽千帆还要来一句,谢谢你文泰吗花木兰敢于代父从军,已经是超出常人的魄力,怎样到了军队里,成长为一个统领千军的将军了,却反而连应对死亡的勇气都没有了呢即便真的要把花木兰成长中的障碍设置为她作为女人的软弱,那么我想,一个费小虎,足够让她长大和应对一切了。
所以我只能说,电影存在的问题是出自编剧的苍白和导演的力不从心。可能花木兰这个人物千百年来被赋予了太多的美德和期望,每个人又都对她有某种情结,于是她成了道德楷模或者圣女贞德。但在我心里,即使她在战场上总是躲在最后,她依然是个英雄。其实编剧中有一点我很喜欢,就是对花木兰她爹的改动,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而是仍然留恋战尝期望保家卫国的汉子。这一点对花木兰的性格铺垫很重要,让这个女孩的举动有了一脉相承的气质。
我想无论每个人对电影有什么评价,对赵薇的这一次表演,就应都会有目共睹吧。以前我总吝啬用赞美之词评价她的表演,《画皮》好评如潮我甚至还泼过冷水,但这一次我真是很激动的在看完之后就打电话传播她演的有多让我感动。当然我不会用那么多类似于有层次、有感情之类的词评价她,我只是真的在电影中,彻底的忘了她是赵薇……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后妈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其实最感动我的,是她和柔然公主对话那一段,虽然那句“对于你的xx(想不起来了,反正就是和平的愿望),我很尊重”让我差点笑常那一段她不漂亮,也没什么光彩,对手戏的那个貌似年纪还没有我大的小姑娘一脸青春洋溢,眨着无辜的大眼睛努力表演这个公主的深明大义,却不抵蓬头垢面的赵薇,一句历尽沧桑的“我也只是个女人”。
7.电影《花木兰》观后感 篇七
看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这几天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的主要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能做到的事,女子也同样能做的出色。不要因为自己是女儿身就妄自菲薄。在实际生活中,常听身边的人说:女孩子,就是比男孩子笨,不要要求太高,女孩子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等等,更为可气的是,上述言论还都是出自身边女性之口。且不说本片中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就连大魏天子也忍不住感慨:有你这样的女人,是国家的福气!即使是在现时生活中,和男子同样工作出色甚至超过男子的女同胞们也大有人在。有被誉为女包公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任长霞,;有服务千万旅客,并以自己名字命名了工作室的余瑞青,有见义勇为的女医生汤明,还有那些女企业家,科技战线上的女专家,试问,她们又比男同胞们差在哪里?
除此之外,我还在想,12年征战,多少人为国捐躯,变成了大漠里的一具尸骨,而木兰却能荣归故里,这仅仅凭的是运气吗?我想,这应该得益于她小时后勤于练武,苦学兵法,对如何打仗这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在战场上有勇有谋,屡建奇功。所以我们要想做成某件事情,也要注意平时各方面的积累。如:考试要想考的好,靠的是平时一点一滴知识的积累;工作要想干的好,靠的是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待任何事情都严谨认真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和态度,也非一日两日就能养成的。
8.花木兰观后感(精) 篇八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军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9.花木兰观后感初中生 篇九
2020《花木兰》真人版电影观后感【篇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在中国延期上映,档期未定。不过在美国,他们仍将按照原计划于3月27日上映。
当地时间3月9日晚,影片在好莱坞举行了盛大的首映礼,媒体口碑初步解禁。他们的观后感如何呢?
观察者网查询了多位美国业内人士的简评发现,整体评价很不错,从影片的动作场景、视觉效果到刘亦菲的表演,都得到了一定肯定。当然,也有人认为影片反派太弱,风格混乱,可能会流于中庸。然而,无一影评人提到了此前遭到中国网友吐槽的福建土楼等“穿越”元素。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记者的好评都具体说了些啥——
Insider记者克莉丝汀·阿库纳:
“《花木兰》是2020开年来第一部超棒的超级英雄电影吗?我觉得是,木兰能越过屋顶、飞檐走壁、弯弓射箭,是个厉害人物。电影提醒你要忠于真正的自我,小女孩们将会崇拜刘亦菲的。这部电影绝对很棒,有够与众不同——优秀的动作场景,但有原创电影的‘灵魂’,它不是音乐剧这点已经不重要了,如果你是动画版的影迷,片中有对许多歌曲的低调致敬,迫不及待想二刷。”
Fandango 影评人埃里克·戴维斯:
“《花木兰》激动人心、充满生气又富有情感,但与动画版很不同,是一次全新的再创作。而且,它相较其他迪士尼真人电影来说更成熟了,这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场景设计和打戏编排都令人叹为观止,导演和刘亦菲很棒!”
Slashfilm创办人彼得·希雷塔:
“我没想到自己会那么喜欢真人版《花木兰》。它的场景非常壮观,打戏扣人心弦,力求在深度和美感上,达到你意想不到的高度。”
Geeks Of Doom影评人迈克尔·李:
“最棒的迪士尼经典动画改编真人电影之一,将女性力量的主题和动画版经典场景做了当代化的改编,以此将动画版和《木兰辞》发扬光大。同时,摄影和战斗场景出挑,也颇有武侠遗风。”
The Geekly Show主持人塔尼亚·兰博:
“木兰是一名战士,也是传奇!很感谢这些优秀的女英雄角色,我将很自豪地把本片介绍给我女儿。”
Collider记者温蒂·索尼:
“《花木兰》的阵容太强大了!片中有一些与动画版的呼应,会让粉丝们觉得很贴心,摄影也非常出色、壮观,还有更多我没想到的魔幻元素。总体来说是一部成功的改编,看得很开心!”
Mashable娱乐记者安吉·汉:
“这是《灰姑娘》之后,最棒的迪士尼重制真人电影,我连片尾曲都没放过。在一个我们都熟悉的故事中寻找新的诠释,同时献上精彩的动作戏、有情感有幽默。刘亦菲太棒了!”
Mashable娱乐记者阿里森·福尔曼:
“新版《花木兰》舍弃了很多老版的东西,但也给了更多新的呈现。这是一个动作戏很棒、幽默、走心的故事,还有不少致敬1998年动画版的瞬间穿插其中。对了,片中那些浪漫的化学反应十分旖旎,就像在安静的电影院中让人喊‘快接吻’的那种旖旎。”
2020《花木兰》真人版电影观后感【篇2】
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3月27日才正式在院线上映,但是影评人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一晚在好莱坞首映式上观看了这部电影,并在社交媒体分享了他们的感受,他们称赞作品令人激动、充满活力、情感丰富。
SlashFilm的创办人彼得西雷塔(Peter Sciretta)在推特写道:“我自己都对如此喜欢《花木兰》感到惊讶,它很壮观,动作戏扣人心弦,力求在精致度和美感上达到超乎你预料的高度。(我并不是动画电影版的忠实粉丝,我想应该只是看过一次,所以没什么感情。)”
Fandango网的总编辑,知名影评人艾里克戴维斯(Erik Davis)写道:“《花木兰》令人激动,充满活力、情感丰富,与动画版不同,这是一部更加成熟的迪士尼电影,尤其制作和动作戏非常精彩。导演妮基卡罗(Niki Caro)和主演刘亦菲是最大的亮点。”
Mashable的娱乐记者艾丽森·福尔曼(Alison Foreman)写道:“迪士尼的《花木兰》翻拍舍弃了很多元素,却加入了更多。对1998年原版动画片的足够怀旧,使整个故事充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动作场面、幽默与丰富的内心。”
“浪漫的化学反应撩得人直想变身按头党。”
Common Sense Media的桑迪·安古洛·陈(Sandie Angulo Chen):“和原版动画片一样,真人电影《花木兰》深入刻画了中国悠久丰富的历史和传统,女主角花木兰也是孩子们坚强的模范。要做好心理建设迎接大量暴力、战争、刀剑格斗等等危险而激烈的场面。”
不过并非所有的评论都是赞美之词,Screen Rant的曼苏尔·米塔瓦拉(Mansoor Mithaiwala)则批评说:“《花木兰》很有取得伟大突破的意愿,但通过改编动画片影片却意外地陷入困境。它当然有出彩的地方,但弱鸡的反派和参差不齐的动作场面,令电影显得平庸。”
讽刺影评家本·梅克勒(Ben Mekler):“《花木兰》好看的要命??音乐真的不错,有一场动作戏可圈可点,应该够观众热聊好一阵子。不敢剧透,但我要说,这部电影超级浪费零食,而且如果影片使用了任何CG技术,我完全没看到。A+!”
推特上的其他评论:
“哇哦,迪士尼的《花木兰》不仅带给人视觉上的巨大冲击,而且神奇无比。我又是笑,又是哭,每一秒都不想错过,等不及等我的宝贝女儿去看,跟她谈谈女孩的力量。”
“《花木兰》是《灰姑娘》之后迪士尼最棒的一部动画片真人翻拍电影,每一首歌我都没拉下。老瓶灌进新酒,精彩的动作戏、内核和幽默一样不少,刘亦菲美得惊为天人。”
克斯汀 阿库纳(Kirsten Acuna)写道:“《花木兰》简直是太棒了,有着与原著动画完全不同的精彩动作戏场景,但又保留了原著动画的核心内容,我不在意它不是一部音乐片,如果你是原著动画的粉丝,音乐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再看一遍。”
凯蒂 威尔逊(Katie Wilson)写道:“哇哦!《花木兰》满足了我所希望的一切,甚至还给我更多,它带来了新的元素同时又保留怀旧的经典,简直不可思议!”
2020《花木兰》真人版电影观后感【篇3】
中国经典故事再次被好莱坞搬上荧幕,这次是迪士尼真人《花木兰》。
虽然距离 3 月 27 日正式上映还有段时间,不过片方邀请影评人们于本周一观看了首映,目前,第一波影评已经解禁。
《花木兰》由迪士尼耗资 2 亿美元投拍,主演为“神仙姐姐”刘亦菲,此外,巩俐、甄子丹、李连杰等等在片中均有精彩亮相。本片还创下了迪士尼真人改编电影新纪录,即第一次拿到PG-13 评级。
回到影评,总体来说好评居多。
Slash Film的Peter Sciretta、Fandango的Erk Davis、Mashable的Alison Foreman等都给《花木兰》电影给与A/A+或者极高评价,尤其是动作设计、舞美编排、配乐等,称赞这是一部视觉上带给人享受、且更加成熟的迪士尼动画改编电影。
不过,Screen Rant的Mansoor Mithaiwala则认为电影平庸,尽管有些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可可怜的反派、动作设计混乱打消了一切。
2020《花木兰》真人版电影观后感【篇4】
前一阵子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重新以电影形式上映,全国媒体群众叫好声一片。那个18年前的日本动画俨然已成为中国80/90后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彼时本手发文一篇讨论了有关中国文化传统何以出口转内销,何以自家种的树开花在墙外。受限于个人人微言轻,回应者寥寥。
而不几日,中国传统题材再次,再次地被迪士尼搬上荧幕,预告上映。一个中国故事,一票中国大牌明星,导演和出品方却是纯正的美国人,美国公司,实在是令人感慨。从美国梦工厂的功夫熊猫1/2/3,到迪士尼的花木兰动画版,真人版,美国电影何以放弃本国,他国故事题材,而频繁反复地选用中国故事?本手大概猜测下,一方面中国巨大的电影市场有其巨大的诱惑力,另一方面大概迪士尼也越来越感受到中国人越来越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越来越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另外,全球趋势下女性社会地位强势崛起,亦让花木兰的故事重新焕发出新时代的意义。
讨好也好迎合也好,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研究却一点不含糊。其中备受争议的妆容,亦能拿出十足的来由与出处,这真让人说不出的哪里不不对劲儿,但又无从说起。
我们总说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我们也乐意世界的目光关注着我们的传统,弘扬着我们的文化。
然而这感觉就像自家闺女被一个外人领了回来,虽打扮得漂漂亮亮,还洋气了不少,但若想要开口和她说点什么,总觉得隔着点什么。这感觉大概子女在国外长大的父母能理解。
是,文化不分国界,但文化的市场却是有国界的。文化与文化冲撞产生了新的文化,而文化产品与文化产品相冲撞却是市场的争夺,强势文化产品攻城掠地,弱势文化产品必然城池失守。传统文化,作为资源富矿,IP流量,也必是采一次,少一些。
关于中国故事,往大了说事关民族心理,文化自信。往小了说,是中国文化产业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是电影工业应该考虑的问题。从前我们讲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为人民服务。曾经我们太过于强调人民,而忽略了市场。而今市场开放了,创作自由度大大提高了,而人民所思所想,我们的考虑得太少。市场讲受众,而受众是谁,终归是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哪来市场。当外国电影工业生产者从事文化生产活动时都想着我们的人民群众的口味和需求时,何以我们自己却无视、舍弃一块诺大的蛋糕,转而将目光投向西方?怕是长期受人文化的侵蚀,养成了仰人鼻息的习惯,以至于世人将目光投向中国,我们自己却还没能回过神来,生生地失了主场的优势。
外国人讲了一个中国故事,卖给了中国人,中国的媒体及群众在叫好。但作为文化生产者,我们应该有适度的警醒。我们不搞民族主义,不搞妄自尊大与菲薄。我们只是希望我们中国人能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美学,讲讲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展现一点点中国趣味,表达一点点中国精神。
自尊者,方能受人尊敬。
中国经济已然崛起,令世人敬服。中国的文化生产者理应作出同样的努力,发出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中国声音。
2020《花木兰》真人版电影观后感【篇5】
花木兰这个形象,在中国古代许多民间故事中有独特之处。首先是故事中展现了家与国的价值观的鲜明矛盾,使得这一故事的命题背景格外宏大;其实,这一故事以女性为主人公,无疑在男性本位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显得格外亮眼。我想,这一民间故事之所以背迪士尼看中并被改编为电影,跟其以上两个特点不无关系。但是,这次改编仍然相当鲜明地展现出了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巨大矛盾。
电影对花木兰这一角色的定位,是一个不慎遵守传统女性“三从四德”礼法的调皮女性,这样的设计是带有女权主义色彩的。故事的推进则相当符合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套路——花木兰刚混进军队时体能差、人际关系一团糟,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融入集体,其个人的聪明才智也得到充分施展。这样的故事情节设计“印象感”太强,当然,不是说这样的故事设计就一概不可取(相反,被反反复复地运用正正说明构思有着能够被多次打磨的巧妙),而是,这样的情节和人物性格设计,无不是以个人主义为立足点的,这和花木兰这个角色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之冲突是很明显的。
其次,片中还有不少对于中国社会传统价值观的描写,纵然迪士尼已经把这些描写偏喜剧化处理,但是也不难从这看出西方思维的文化观念对东方价值观的抵触。首先是家族意识,木兰去相亲之时,家人反复强调要“光宗耀祖”,而得知木兰参军惹出麻烦之时,其祖先甚至还相互推卸责任、表示木兰并非出自他这自己一脉,而在得知木兰立大功之后,后争先恐后地认领功劳。其实,则是官场上大臣对皇帝的阿谀奉承。迪士尼把这些桥段作为喜剧化处理,也许在不少人看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蔑视,但我想,也多亏了这样处理,才掩盖了花木兰从军这一举动的背后,所包含的根治在中国传统观念背后的深层矛盾。
广电总局把这部电影视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体现,但我想,也许是碍于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度深入揭示故事背后所隐含的,对社会的启示意义。其间的情节推进,无不是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常用手段,而难以体现出这一题材的过多特色。
当然,影片对花木兰这一性格的挖掘确实是让我意外——片中的花木兰说道“我之所以选择参军,不仅仅是为了我父亲,而是想证明自己,自己真的有一件可以做成的事”。如果花木兰真实存在的话,不知道她在参军的时候,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想法?我想,这个改编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但是其中的情节设计之细致、精巧却是事实。我在想,电影的改编者如果读到诸如火烧邱少云这样的故事的时候,也许也会煞风景地问出一句诸如“”这难道不是违反生理常识吗?的话,不断地接近人的内心,还原合乎理性的想法,便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动人之处。只可惜,花木兰这个故事在时代的传播中,已经逐渐被固化,变成个体服从家庭这一社会观念的缩影、对“忠孝”价值观歌颂的样板戏了。影片的主题曲有这么一句“When will my reflection show, who I am inside.”只是这个“我”的倒影,也许从来就不会是自己
十年前看的这部电影,当时看的是港台的配音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部伴着我成长的动画片,我看了不下十遍,百看不厌。喜欢木兰的不服输,坚强与刚柔的一面;喜欢木须的幽默,小怂样;喜欢整个中国文化的体现。可能很多人看这部电影,会觉得太古老,情节上也有很多的瑕疵。但对于我来说,一部几乎让我把台词都背下来的电影,对我小小的心灵中留下的深深的影响。
10.《花木兰》观后感 篇十
从前,有个名叫花木兰的小姑娘,她有乌黑发亮的头发,红润润的嘴唇,圆溜溜的眼睛。她的个性大大咧咧,没人要娶她。
皇帝征兵,花家没有男丁,只好让木兰爸爸上战场,木兰不忍心,觉得爸爸年纪太大了,上战场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于是,木兰半夜三更割掉自己的长发,女扮男装上了战场。第二天,木兰爸妈发现木兰不见了,就让祖先保佑木兰。木兰在战场上第一次成功了,但第二次却被李翔打倒在地,木兰被送进了医院,这时李翔才发现木兰原来是一位女子,从此对她佩服不已。
木兰真勇敢,我要向她学习,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花木兰观后感初中生】推荐阅读:
迪士尼花木兰经典台词10-23
花木销售合同07-26
国外花木产业创新10-29
园林花木高峰论坛致辞08-01
《木兰诗》初中语文说课稿08-23
《木兰辞》读后感07-28
《木兰诗》的读后感高中07-13
初中语文木兰诗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