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校管理的论文(8篇)
1.谈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校管理的论文 篇一
同济大学高层次女性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班学生管理条例参加“高层次女性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班”的学生原则上由所在院系和女子学院合作进行日常管理,学生在保证完成本专业课程学习和接受本学院管理的基础上,女子学院对在女性特色班注册的学生管理作如下补充规定:
1、参加女性特色班的学生必须在开学第一周的规定时间到女子学院报到注册。学生积极参加女子学院及女子学院团学联组织的各项活动,女性特色班的学生每月必须参加一次女子学院组织的活动(讲座、外出参观等)。
2、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选课及参加各种素质提升培训项目。女子学院以全校通识课的形式每学期为“高层次女性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班”的学生开设10多门特色课程(课号以16开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每学期选修2-3门,在三年中共选修7~8门课程,取得10.5个学分即完成特色课程培训要求,所取得的学分可以全部代替学校规定的通识教育任选课所要求的学分。
3、学生的权利:学生有权利选择参加女子学院提供的免费就业培训项目;有权利申请女子学院开设的符合自己条件的各项奖学金;有权利使用女子学院的各项教育资源。
4、女性特色班的学生一经确定,不得随意中途退出,如确有原因需退出者,需在本学期结束前写书面申请,经所在专业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同意后交女子学院经审核批准后在下一学期中止。
女性特色系列课程内容简介
女性特色系列课程自女子学院成立以来已开设32门,今后我院将陆续开设更多适合女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需要的课程。女性特色班的学生享有女性特色系列课程的优先选课权。女性特色系列课程主要包括:
1.哲学与法学系列:女性主义哲学专题、女性视角的国际关系学、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女性主义政治学专题
2.文学系列:女性主义与文学创作、西方女性文学赏析、历史女性的现代阐释、性别与文化
3.心理学系列:女性亲密关系、女性心理素质提升
4.管理学系列:人力资源管理与女性职业生涯规划、公关与女性攻略、社交礼仪、家政学、家庭理财学
5.艺术系列:女性演讲沟通艺术、日式花道—华道家元池坊主讲、性别社会与异性沟通艺术、女红手工与创作、声乐演唱与欣赏、形体训练、社交舞及作品编排、表演艺术实践、实用女性形象设计、艺术的意蕴—艺术概论篇、艺术的意蕴—艺术实践
2.谈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校管理的论文 篇二
1 我国物流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
中国物流市场目前的规模已达到了2 400亿元,据预测中国的物流产业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约为20万~30万,而中级、初级物流人才需求达600万左右,目前我国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约2万人左右,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人才供需严重失衡,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2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层次结构失衡
高等职业物流专业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人才”为目的,其毕业生主要是满足市场需要的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物流本科生教育主要培养中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以培养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为核心。这类人才需要熟悉物流企业运作流程,能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协调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战略决策能力。物流博士及物流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和高校师资。以培养物流科技创新、知识型和研究型物流人才为核心。但目前,物流教育正处在初级阶段,虽然不少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水平参差不齐,缺少特色,与发达国家的物流教育相比差距较大,研究生层次教育刚刚开始起步,而职业教育则难有成就,博士生教育更是凤毛麟角。另外,高校所开的课程多不适应物流业的需求方向,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尤其不能满足市场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同时,物流师资力量不足,难以保证教育质量。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操作型人才,然而,更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日前的物流人才培训却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2.2 理论和实践教育失衡
物流人才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行家,更应掌握企业供应链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外语知识、安全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由于高等院校受资金及场所的限制,只能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不能满足对实践教学的需要,使物流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岗位实践与实际上岗应用能力不足,往往需要一个过渡期来适应刚刚发展起来又更新很快的新行业,社会认可和评价尚不充分,造成市场需求不能满足,使得毕业生就业评价不高。
3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建议
针对上述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结合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我国今后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是广泛的和多层次的,而且需求量非常大。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状况,根据自身特点及未来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在人才培养结构、及培养方式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摸索出适合未来物流发展趋势开放的、多层次的物流人才。
3.1 人才培养结构系统化
在物流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迫切形势下,高等学校应担当起物流人才的培养大任,依托现有资源,创造条件,构建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多个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做好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良好链接。使物流人才多层次系统化培养。在下一层次人才向上一层次人才输送工作中,要做好优秀人才的挖掘工作,使他们得到进一步深造,从而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比如,要鼓励掌握系统物流理论知识、具有扎实功底的本科生继续深造,作为研究生生源的基础,从而继续进行高端培养。
另外高校要聘请物流专家开展物流教育的专题研究,保证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物流教育专题研究要围绕物流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物流人才对物流产业发展的贡献研究和世界各国物流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等专题进行。要支持和资助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在物流方面的研究和创新活动,提高我国物流理论和技术的整体水平,鼓励企业建立物流研究机构,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合作,以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物流领域的专家还应积极撰写培训教材,为我国高等学校开设物流专业提供充足的保障,也可以深入企业普及物流教育,为物流人才的培养展开专题研究。
3.2 理论教育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育首先要从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并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做相应的调整。各高校应该在物流专业目录的指引下,根据自己不同情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物流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因此,要培养合格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课程体系。其次校内实训要落实在模拟物流基本运作流程上。如有的高校建立的ERP实验室,就是集财务、人员配备、供应及销售为一体的仿真模拟,极大提高了实训效果,使实训更接近于实战;同时进行沙盘对抗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校外实践主要是与物流部门合作,在企业中建立实践基地。同时,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应开设专门进行社会实践的课时,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在培养方式上要做到以下儿点:一是制定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计划,构造学生网络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环境;二是改革专业教学方法,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造成大信息量、突出知识点渗入、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三是加强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建好物流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为培养物流管理及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开辟良好的实践环境。
3.3 推动物流的产学研结合
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和实践性极强的产业,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物流研究中心与物流研究所要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用于企业,真正做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要与物流企业合作,使学生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就业的“零距离”。
3.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高校物流专业建设时间短,师资一直是制约物流专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又由于物流专业是与实践结合最密切的专业,因此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一般的高等学校教师素质,又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工作经验。高校应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物流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增加在职教师的进修机会,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参加专业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二是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与企业建立横向联合、指导企业发展等活动,作为考核教师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师利用寒、署假及业余时间,积极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既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又及时地了解了行业发展新动态,充实了理论教学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三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四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外聘教师队伍,弥补该专业师资的不足。根据需要聘请一部分在企业管理第一线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上课、讲座的形式,将物流产业第一线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同学,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将对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又军.构建多层次物流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3):72.
[2]吕延昌.加入WTO与我国的物流发展[J].山东经济,2001(3):25-27.
[3]梁金萍,等.现代物流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丁爱美.物流专业人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之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63):25.
3.谈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校管理的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管理就是首先设定人才的培养目标,然后按照目标的要求对教学的各个部分和教学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全面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模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教学管理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高校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观念还相对落后
有什么样的教育管理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教学管理只是管理教学中的一些具体事务。在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作为教学管理者,習惯于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也无法得到发挥,个性不能得到发展。
2.教学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完成。但从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情况来看,还普遍缺少精干的教育管理人员。许多管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学管理教育,不懂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更不要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了。
3.教学管理方式和手段陈旧
虽然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在高校早已得到普及,但由于教学管理系统等方面还不完善的原因,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很难落到实处。即使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大部分管理人员更多地侧重于教学过程的管理,而对教学目标的管理重视不够,不仅浪费了教学管理资源,也难以科学地评价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国外高校的管理方式
1.完善的管理体系
美国高校的管理工作在高校所有的事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校的管理工作有着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健全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是围绕着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制订的,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必须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完成。
2.独特的校园文化和独特的教学方式
美国高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也注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校园文化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可以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自我。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由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非常有益,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很有帮助。
3.国外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服务
在美国,高校管理人员会非常认真地进入到服务角色中。对于高校的国际交流生,美国高校的管理者们对学生的入学教育相当热心,并且会免费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服务。对于师生遇到的问题,管理人员会给予耐心的回答,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
三、加强我国高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尽管国外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和国情不同,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我们要有选择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1.树立教育管理理念,处处以人为本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体。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广大师生是自己的服务对象,时时刻刻都要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在给广大师生提供完善服务的基础上完成对他们的管理。既要将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加以重视,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彰显他们的个性,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来。
2.建立具有专业管理水平的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密的组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展开,决定着高校的教学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决定着能不能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3.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不但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还可以提升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在改革过程中,首先,必须将教育和管理相结合,从教学秩序入手,促使课堂教学过程进一步规范;其次,要结合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完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最后,还要改革评价机制,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和反馈平台,完善学分制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和约束作用,引导教师和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律意识。
4.借鉴先进经验,创新管理方法
借鉴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是提升自我的捷径。教育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在借鉴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总之,建立和健全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使高校的教学管理朝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快速前进。
参考文献:
4.高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论文 篇四
物业管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文明、人居和谐的必需品,而物业管理蔓延恶化的纠纷,却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物业管理行业本身也因此陷入发展的困境之中。物业管理行业专业人才的匮乏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物业管理企业服务意识缺乏,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是引起物业管理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物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与能力的不足,是物业管理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更是担负培养物业管理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物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与人才能力的不足
物业管理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物业管理人员有这样几个来源:一类是随房管部门的企业化转制而来,一类是由房屋开发公司后续转化而来的,这两类人员虽然能担当基本的物业管理工作,但往往缺乏管理的思维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有一类是物业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向社会招聘的不具备任何物业管理知识的人员,在工作中处于边学边做的被动地位。另外,还有一类是经过物业管理培训的专业人员,但他们的数量有限,在实际管理中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即现有的物业管理企业人才也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传统型的房产管理人才多,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少;二是胜任单一普遍岗位工作的人才多,能胜任多个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少;三是初级管理人才多,高级管理人才少。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匮乏和人才能力不足并存的局面,已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
作为新兴行业的物业管理业正处于发展的加速期,对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企业和社会都期望拥有更多的技术型和经营型兼备的复合人才,也对高校培养高水平的物业管理人才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因此,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教育要主动适应行业的需求,深化专业建设和改革,办出职业特色,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与市场的需要,使物业管理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物业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也具有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二、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中的物业管理专业教育,是随着物业管理的普及而开始的,其时间经历并不长,专业建设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在物业管理理论的研究、物业管理理念的普及、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致使物业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在制定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往往只是笼统地定位为培养具有物业管理能力的高级物业管理专门人才,但对这种能力的构成缺少进一步的细化说明,致使培养的人才能力目标不清晰,造成专业能力的不足。
2、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分离,缺乏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表现为工作中的专业基础理论不扎实和专业技能不强,不能达到物业管理人员“一专多能”的要求。
3、物业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缺陷。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不够清晰,课程交叉重复,专业基本技能内涵不够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培养的学生缺乏专业竞争优势。
4、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落后。主要表现为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导致教学效果与目标偏离,加上教学质量保障不力,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5、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调。培养的人才既缺乏专业特色,也缺乏学校特色,更缺乏个人能力特色,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不足,与物业管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期望有很大差距。
三、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物业管理人才的客观需求,是进行物业管理教育的依据;物业管理行业及企业对人才及其技能的需要,是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在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指导下,结合行业用人实际和毕业生的社会定位,对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是进行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只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才能根据培养目标,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通常物业管理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服务社会和经济建设,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建筑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房地产、物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住宅及商业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和房地产市场管理等经营管理工作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物业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
在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中,更应培养学生的服务与管理理念,加强行业规范和物业管理服务意识教育,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与业主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对人才复合能力的培养上,强化围绕物业管理和维护各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物业的属性和特点有较多的了解,通过对物业的精心管理,实现服务业主的最终目标。
四、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通过对物业管理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解决物业管理人才短缺和专业素质不高问题,摆脱影响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人才瓶颈,是高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提出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复合型培养目标和强化专业特色的要求,构建培养具有管理理论和建筑工程知识的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使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明确,专业定位更准确,专业特色更突出。为此,需要重新设计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评估体系,使专业建设体现出物业管理的专业特色,保证教学质量;并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教学,注重技能训练,让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高端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样也可以通过探索物业管理专业教改的经验与教训,为也在摸索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同行提供启示和参考,共同促进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1、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物业管理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讲,既要有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要求有建筑、建筑设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物业管理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要兼顾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课程匹配序列化,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形成以管理学科为主干,以建筑工程学科为横梁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方面,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服务方向的要求,筑起现代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实务操作技术—定量分析方法”的知识结构体系。
为突出专业教学的特色,在专业课程上要大胆更新教学内容,提高高等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起点和水平。整合教学和课程内容,削减传统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增加与物业属性管理的相关课程;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自学能力、创造力的课程;培养运用现代经济定量分析方法,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强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的课程同时,更多的开设突出实务操作技能培养的课程。课程体系中设置着力加强学生强化专业课程多媒体和现场模拟教学,教学实习一般要求在校外有关单位建立的实习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现场教学占一定课时比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专多能”。
在物业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通过整合教学和课程内容,削减原有物业管理专业大而泛的课程,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突出现代管理技术运用的培养和建筑工程知识的强化培养,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突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达到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效果。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开放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学生从客体转变为主体,将传统的灌输方式转为培养创造力的启发方式,人才培养从简单的专业知识型转为综合型、复合型、创造型和开拓型。在加强物业管理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加大管理理论和建筑工程知识的教学力度,着重从物业管理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从事物业管理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方面进行综合性教学,解决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不足与不同步问题。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物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管理信息,接触最前沿的管理活动,教师应首先走入实践,深入生产第一线,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学以致用、开拓视野、反馈教学。同时,应有“能者为师”的胸怀,把成功企业的领导人、民营企业家请到大学讲台上,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才会真正发展成熟起来。
4、完善教材的系统性建设。教材建设应在知识的完整性、知识的拓展性、教材的易教性、教材的易学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优化,选用体现物业管理专业的有特色的教材。建立选用教材质量评价制度,每学年进行一次教材适用性问卷调查,全面掌握各门课程教材使用状况,及时调整不适用教材,保证教材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5、建立物业管理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检查、检验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第三方评价系统”,可以依据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情况以及应用单位的反馈信息,检查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促进物业管理专业的个性化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水平的必然产物,物业管理需要大量的合格的专业人才,高校物业管理教育的专业建设是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通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并重的教学,以及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光辉、侯章良:物业管理职位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黄永安:现代房地产物业管理体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3] 弯红地:高层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物业,2007(12)。
5.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篇五
摘要:旅游业发展极其迅速,人才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为满足社会需求,提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和就业率,需超越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走多渠道、全方位的培养模式之路。培养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以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体制的革新为重点,以全面塑造旅游管理职业能力体系为特色,突出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考评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为手段的系统革新。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素质,对于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Extremely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talent market more competit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 of the quality and the employment rate, need to go beyond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ideas and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take the multi-channel, omni-directional path of training model.Developing and enhancing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is based on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focusing on innovation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vocational ability tourism management features, highlighting the modular curriculum, evaluation approach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as a means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Travel talent strategy, vigorously develop tourism human resource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ourism, to promote sustained,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the World Tourism power is very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关键词: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现状分析
对策
Tourism Management、Personnel training mode、Analysis、Countermeasures
随着两会的召开,面对党的十七大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最根本的还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才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我国旅游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加快改革,加强创新,深化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进而推动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我国高等旅游教育是与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起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
直走的是外延扩张式的发展之路,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造成了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业发展的局面,很多高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型、复合型的旅游管理高级专门人才,适应了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第三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旅游服务业以其就业容量大、可持续发展、经济带动性强等特征而备受推崇。在这种形势下,欧、美国家早已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对旅游管理专业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与研发,同时,我国一些高校也就这一问题做了研究和探索,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但就总体而言仍存在着诸多空白领域。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不仅制约了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精神的塑造,而且也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严重地束缚了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的提升。
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方面
绝大多数高校把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课和通识课等六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从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相差十分悬殊,课程比例严重失调是导致学生操作能力不强、实践能力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新世纪,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严重滞后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教师教学方面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但不少高校在旅游管理教学中采取的是灌输的方式,并未采取其他灵活的方式,没有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学环节单一,使学生不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有些教师普通话差,板书不规范,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三)学生学习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知识面的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部分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说话、睡觉、玩手机、吃东西、看闲书的比比皆是,上晚自习的也不多,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只是一味地学习课本知识,对其他课外知识了解甚少。这样的学生是不能胜任未来的旅游业工作的。
二、高校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从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来看,已经不符合未来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了。只有进行教学方式创新,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坚持与时俱进,使旅游管理教育与旅游业发展同步进行,才能使我校的旅游管理教育得到不断壮大,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就业率。(一)课程改革
课程是高校实施教育的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重要工作。教学结果显示,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宽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只有掌握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本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工作。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我们应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使单个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之间表现出先后顺序的关系,课程内容应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组织,体现出知识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规律。
现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沿袭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形成了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专业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只是采用了本专科通用教学计划和理论教材,而且本该尊崇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也按照常规理论教学的逻辑
来讲授,最终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发生错位,从而造成了旅游管理学生高分低能、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最终必将影响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1、突出“四性”,做到“三个融合”。课程改革要整体设计,环环相扣。要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特点。力求做到“三个融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融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一体:融教学、科研和实践为一体。努力达到“学时少”、“内容新”、“水平高”、“效果好”的目的。
2、优化整合课程门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要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改变课程的内容过旧和简单拼凑的情况,避免课程布局脱节和重复,防止“因人设课”和“无师不设课”的情况,应该开设与旅游管理专业紧密相关的旅游会计学、旅游统计学、旅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努力形成结构全面、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3、注重专业课设置的灵活性,加强教学的实践性。专业选修课设置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体现职业岗位能力的配套课程。酒店管理方向应以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厅服务与管理、饭店营销、饭店公关、酒店英语口语等课程为重点。旅行社管理方向应以旅行社业务、旅游市场营销、导游实务、导游英语、旅游口才、旅游公共关系、旅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为重点。旅游管理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际操作技能。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一定课时的实践课(比如参观、考察、实习等)。至少每学期进行一周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掌握工作的本领,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旅游管理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突出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几个环节。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要在加深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抓好实践实习教学环节,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采用综合集成、面向对象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处理好灌输和引导,讲授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增加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尝试多种教学方式的交叉应用,如课堂讨论、网上论坛、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另一方面要探索其它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进一步完善导师制,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专业论文和旅游产品营销策划,进行实地考察等。
2、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对现代化教学要求较高。它需要教学内容做到“图文并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使用CAI课件。将课程理论、景区状况和企业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互动式教学。大力使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加强师生联系,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应该经常组织教学座谈会,倾听学生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学生参加旅游市场调研和各种专业讲座与报告。教师要密切关注旅游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掌握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并把这些最新情况告诉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三)加强学风建设,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学风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和学习精神的综合反映,也是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优良的学风可以促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明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在开放式的大学教学体系中,我们必须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以适应大学学习环境。
l、加强学风建设。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各班成立学风督察小组:学院对学风建设统一组织、统一领导,制定学风建设实施意见。各班辅导员为督察小组组长,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和纪检委员为组员,负责检查本班的学风建设和学习情况。严格上课纪律,保证正
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必须按时上课,保证出勤;学生会纪检部要经常对全院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抽查考勤,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每周定期)(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科研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是个要求理论素质较好,科研水平较高的专业。这就要求我们需进一步落实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科研工作,活跃学术科研氛围,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科研能力。可增设“旅游管理专业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课程,由学院科研成就突出的教师开设此课程,并将自己的科研经验、治学。方法和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和撰写论文。要鼓励学生组织学术兴趣小组和科研课题小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可创办院刊,(如《旅游论坛》),给学生发表论文创造有利条件。凡在重要刊物上发表优秀论文和文章的,应给以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五)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就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建立传授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四位一体的教育框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以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服务社会。使学生形成敬业爱岗、不断进取、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的品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行情,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素质和能力的自觉性,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率。
总之,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大多数高校旅游专业仍然困于统培养模式,进行的是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理论化教育模式。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造成了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偏少的不良局面。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现象严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著距,这迫使我们必须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教育将会改变目前这一局面。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保持课堂安静。不能在上课时说闲话,吃东西,玩手机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氛围:应充分利用各种班会、简报等形式讨论学风建设问题,宣传学风建设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把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推动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加强自主学习。调整学习策略,转变学习观念: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任务,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转变学习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态度,.坚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知识,完善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学生要在学习之前制定一份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中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每一个计划,实现自己的目标。要从事学生管理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结论
培养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以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体制的革新为重点,以全面塑造旅游管理职业能力体系为特色,突出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考 评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为手段的系统革新。它突破了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社会发展需要、企业经营活动、学生个性特质三个因素进行有机结合,克服了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缺乏关联的弊端。这一培养模式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真正发挥其功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专业型、复合型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l】李自维: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黑龙江史志.2008 【2】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研究.2005,(7). 【3】蒋莱.当前大学课程研究述评.现代教育科学.2005,(5)【4】龚怡祖,陈万明.大学课程体系构造与大学课程资源配置.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乐伶俐,吴希林.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现代大学教育2005,(4). 【6】戴跃侬.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大擘教育2005,(8). 【7】谷再秋,乔志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初探.现代教育科学.2005,(5).
6.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篇六
陈至立国务委员在长江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5-03-30
很高兴参加2004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和长江学者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国务院,向新受聘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在座的各位向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所有长江学者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听后很受感动和启发。我们为各位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各位的建议将认真研究和采纳,以改进我们的工作。下面我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与其拥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推进自主创新,大大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必须达到7%以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人口资源环境制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坚持依靠科技和人才,通过自主创新以强国力,促进科技发展以济民生,使科学和技术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决定性力量。
党中央在2003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精辟地论述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极端重要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集聚人才的战略高地,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神圣使命,担负着“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同时,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高校教师队伍是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和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和动力源,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从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和高校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中一次成功的制度创新,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得到了高教界、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已经成为知名的人才品牌和国家重点实施的高层次人才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于1998年启动实施以来,前五批聘任了537位长江学者,这一批又新聘190位长江学者。98%的长江学者具有博士学位,94%的长江学者具有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有296位长江学者直接从海外应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
这项计划不仅在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孕育创新研究群体和创新团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培养和造就活跃在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前五批的长江学者中,有6位优秀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12位当选为两院院士,31位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7位担任国家“863”计划专家;有18位长江学者取得了21项重大突破性科技成果,67位所主持的科研项目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三大奖,提高了我国在一些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推动我国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一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遴选机制和实施范围等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的方针,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实行长江学者岗位制度,这必将大力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实践表明,设立和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体现时代性、富有前瞻性的制度创新。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我国高校中优秀拔尖人才还相当缺乏,特别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学术大师还比较少。我们要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以开拓进取、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做好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二、加快建设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
今天上午,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自主创新,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他还强调,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要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做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
高校广大教职员工要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综合和人才众多的优势,以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着眼于高校高层次人才总量的增长和素质的提高,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更好地发挥国家基础研究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第一,要以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为战略抓手,努力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坚持自主创新,既是我国科技工作的方针,也是我国人才工作的目标。实践表明:只有坚持自主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才能健康成长,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有拥有高层次创新人才,才能实现自主创新。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队伍的创新能力上,要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并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瓶颈性约束,加强我国的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在关键领域和若干学科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
第二,要大力建设创新平台,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当代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越来越需要跨学科领域专家形成团队,合作攻关。我们要积极适应这种趋势,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团队建设。要积极推进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创新高校人才组织模式,着眼于承担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科学
技术前沿研究任务,以创新平台、重点研究基地为基础,以优秀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
第三,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家和优秀教师群体。要积极主动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建设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造就和培养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家和优秀教师群体。
第四,要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要坚持事业发展与人才发展紧密结合,在教学科研的创新实践中锻炼培养青年骨干教师。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导向,通过学术梯队建设、团队吸纳、项目资助或鼓励自由探索等方式,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加大选派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力度,进一步增强选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选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和实验室进行研修,促进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国际学术前沿工作。
我们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高校一定会出现国际水平的学术大师和一大批学科带头人,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三、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大力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
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需要各级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共同努力。
首先,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要鼓励自由的创造性探索,鼓励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逐步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要加强和改进舆论宣传工作,热情关心、支持高校人才工作。要完善机制、体制和政策,使资源能够共享,使高层次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使科技成果通过完善的创新链真正成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高校要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高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问题始终作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大事来抓,科学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营造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有开阔的眼界、有效的方法,放眼全球广纳贤才,真正培养、留住和吸引一大批拔尖人才。要努力加强学校创新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校园环境。要特事特办,提高支持创新工作的效率。还要促进人才的双向交流,使优秀人才进得来,使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也能向社会特别是企业扩散,并以此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双向交流和扩散。
第三,充分发挥高校知名专家、长江学者等领军人物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今天出席大会的各位长江学者,你们都是各自学科领域内的佼佼者,是我国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骨干力量。这里,我向在座的各位长江学者,并通过你们向全国高校教师和青年学者提几点希望:希望你们坚持自主创新,勇于开拓,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高新科技领域,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提高自己的科技发展能力,才可能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来加快自己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长江学者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力争在有条件的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实现跨越。希望你们高度关注企业的重大科技需求,为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
希望你们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人才只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大有作为。长江学者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紧紧围绕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严谨治学,抓紧攻关,开拓创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长江学者,要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产生一批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推动理论创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领军作用。
当前,科学技术重大突破,大多表现为群体突破的态势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新的科学发现和重大进展已越来越难以通过单兵作战来实现。团结协作是现代社会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希望大家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拼搏奉献,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共同创造“长江学者精神”,为中华民族贡献宝贵的精神财富。
希望你们作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教书育人的模范。长江学者作为高校学科带头人,担负着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希望你们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影响学生,在学术和思想各方面率先垂范,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同时,积极主动地培养人才、举荐人才,带动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加快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作出你们特殊的贡献。
7.谈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校管理的论文 篇七
虽然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实践探索阶段, 但是其仍存在许多理论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是高职本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其与普通本科教育、三年制专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有什么差别, 也就是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 这关系到高职本科教育下一步的发展。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科学、工程、技术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给高职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之前, 有必要先探讨一下“科学”、“工程”、“技术”这三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基本概念的定义
“科学”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1830年法国学者孔德在做学科分类时, 最早将“科学”用于专指把研究对象分为众多学科、需分项研究的学问, 与总揽众学科的哲学 (philosophy) 相对应。《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p769) 对“科学”的定义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技术”, 从广义上讲, 是指人类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 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 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工具、方法、技能、技巧以及经验、规则的总和。根据其来源的不同, 技术可分为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经验技术来自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 不需要懂得高深的科学原理, 其大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技能、技巧”。科学技术则是建立在科学知识基础上, 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 通过有意识的对科学理论的创造性运用而发明或发展出来的方法和手段。由于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 因此也被称为现代技术。两者之间的最大的一个不同就在于科学技术是可以像科学知识一样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传授, 而经验技术必须亲自学习, 并坚持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 是一种熟能生巧的体力活, 对眼手的协调能力要求很高。于职业教育而言, 中等职业教育一般以经验技术的传授为主, 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以科学技术 (或现代技术) 的传授为主。
“工程”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 “工程”指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 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 如“菜篮子工程”、“城市改建工程”等等。就狭义而言, “工程”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某种需求而应用科学知识, 将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集成”以后, 转化为生产力的实施阶段, 是复杂的、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组织的物质文明的创造活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的所涉及的“工程”一词通常为狭义概念上的。
2. 科学、工程、技术三者之间的区别
第一, 从基本属性来说, “科学”是一种纯粹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世界的各种物质手段、工具、方法、技能、技巧以及经验、规则等等;“工程”则是人类改造世界、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和活动。
第二, 从目的和任务来说, “科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 其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其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和创造世界, 其要综合解决“做什么”、“怎么做”、“做出来有什么用”等问题, 除了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还要考虑成本和质量, 做到经济、实用、美观, 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以避免污染等等。
第三, 从“成果”的性质和类型来看, 科学成果通常是以理论、概念、定律、学说等形式出现, 其内容具有较大的普遍适用性, 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一般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转化过程才能对社会生产起作用, 而且还不是所有的都一定能转化;技术成果一般则是以设计图型、工艺流程、操作手段、具体方法等形式出现, 具有时间性和应用性, 其一般经历一个较短的转化周期就可应用于社会生产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工程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物质产品、物质设施, 一般来说, 它就是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本身。
第四, 从评价标准来看, “科学”的评价标准是“真”、“准”、“深”, 即是否足够真实、准确、深入地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技术”的评价标准则是“用”、“行”、“效”, 即这个技术是否是有用的, 是否可行, 相比于原有方法操作起来是否更有效;“工程”的评价标准则是综合性的, 最基本的如是否合乎要求, 达到预期目的, 整个过程是否高效、经济、安全以及环保等等。
3. 科学、工程、技术三者之间的联系
虽然科学、工程和技术三者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别, 但它们彼此之间也不是孤立的, 而是互相作用、紧密联系的。
第一, 科学产生技术, 技术推动科学。现代技术都是建立在科学原理基础上的, 现在所说的技术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科学知识的应用”, 科学的突破可能带动技术上根本的创新和突破。同样,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 技术的需要往往成为科学研究的目的, 技术的发展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 从而最终促进科学的发展。
第二, 技术是工程的载体, 而工程是技术的表现形式。技术和工程都是以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为目的, 都具有实用性。技术是一个工程完成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个工程的实施与技术是分割不开的, 技术是工程的载体。技术要对物质生产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在工程中得到运用, 以工程的形式表现出来, 否则就仅仅只是一套规则体系或工艺流程。
第三, 工程是对科学原理和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 工程实践可以反哺科学与技术。一项工程从其策划到实施再到使用, 要综合运用到各种科学原理和技术知识,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创新有助于工程以更为优化的组合、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更为复杂的项目以及更为艰巨的任务。同时在工程实践中, 也会不断累计经验, 发展出更多、更高的需求, 反过来它们又可以促进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改进。
二、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探讨
了解以上几个基本概念后, 我们再来看高职本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1. 学术型与应用型
所谓学术型人才, 是指从事纯科学研究的人才, 而应用型人才则是指从事技术、工程等直接参与物质生产实践方面工作的人才。高职本科教育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职业教育, 其应用性要远远大于学术性, 因此高职本科所培养的一定是应用型人才, 即从事技术、工程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从这一点出发, 高职本科课程体系中所涉及的应主要是技术、工程方面的应用性较强的知识, 纯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是否纳入其之中要看其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技术、工程知识, 其标准当是够用就行。
2. 技术型与工程型
关于应用型人才, 还可以继续分为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那么高职本科培养的是技术型的还是工程型的人才?这是一个较难回答的问题。
从上文可知“技术”是单一的, 而“工程”是综合的, 也就是说“技术”只是“工程”的一个子集, 工程活动的主体除了技术工作人员外还包括顶层设计人员、管理人员、评估人员等等。从这个角度出发, 如果高职本科培养的人才仅仅只是从事纯技术工作的, 就可以算作是技术型;如果在从事技术工作以外, 也会担任顶层设计、管理、评估等其他工程类的工作, 那么定位为工程型则可能更为准确。
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该校开设的两个高职本科专业分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 和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技术应用) 。前者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的主要就业岗位为高端制造企业内高端数控机床操作、高端数控程序员、数控工艺设计及实施、数控工艺装备设计等岗位, 这些都是偏向于纯技术性的工作, 因此单从这一专业来看可以定位为技术型人才。后者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的设计制造人员、物联网应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人员和物联网应用工程项目售后服务、维保和管理人员。这里面就不仅有纯技术工作, 也有规划、管理等属于工程环节的工作, 因此若从这一专业来看, 又似乎定义为工程型更为合适。
由此, 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兼工程型人才。
3.“高技能”是否仍可作为其标志
“高技能”一直是职业教育人才的一个重要标签, 那么这个标签现在对于高职本科教育人才的培养还是否适用?答案是肯定的。高职本科教育必须要坚定地保持好自己职业教育的特色, 才能与普通本科形成差异化竞争, 从而能够更好地存在和发展下去。在学好工程、技术知识的同时巩固必备的技能正是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优势所在。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既然已经是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高技能”不宜再作为其所培养人才的主要标志, 但可作为一种附属的特性列出来, 否则就失去了设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了。
4.“服务于一线的”是否是其一贯的普遍属性
许多高职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明确提出其培养的是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人才, 那么“服务于一线的”是否是高职本科教育所培养人才的一贯的普遍属性?
笔者走访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两个高职本科专业的相关负责人, 其说法并不完全一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负责人明确提出其培养的就是在一线解决生产工艺等具体问题的现场工程师;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负责人则提出其既培养在生产第一线指挥工人干活的从事物联网系统集成相关工作的现场工程师, 也培养从事嵌入式产品的设计与研发等在非生产一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由此看来, “服务于一线的”也并非是绝对的, 但其可以作为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特点加以强调。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词有“应用型、技术、工程、高技能、服务于一线的”等等。将这些关键词加以适当的组合, 便可得出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既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 又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 并主要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摘要: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类型。文章在阐释“科学”、“工程”、“技术”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 探讨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得出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既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 又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 并主要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技术
参考文献
[1]李世新.从技术评估到工程的社会评价——兼论工程与技术的区别[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2]沈珠江.论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的关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 (3) .
[3]刘莹.试论工程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J].南方论刊, 2007, (6) .
8.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 篇八
【关键词】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科学发展观
自中国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办高校的教育在为一个国家提供具有高等知识技能的人才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先进思想的萌生地和人才的摇篮。现就高校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以下浅谈。
一、增进教学质量的培养意识,有利于民办高校的科学管理和发展
质量意识的培育一定要靠制度,这是关键所在。学校对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和特色项目的进一步明确制度化,同时对教学目标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包括课堂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专业教学目标等。增进教学质量的培养意识,有利于民办高校的科学管理和发展。意识决定行动,教学质量意识的培养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
二、以教学质量体系的建立为原则,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体系包括教学过程检查,教学效果反馈和控制等。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方面。在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的原则
教育活动是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有一套系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教学质量的基本原则,对保障的对象、实施的方法、实施的过程、等加以整体的分析综合,构成一个畅通无阻的回路,以保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2.全面性的原则
教学活动作为一个动态的流动过程,要达到人才培养的预定目标,必须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整合,从师生的教、学准备,到教学的开展,再到课程的考核等各个环节都必须纳入保障整合的范围。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民办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和办学条件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影响教学工作水平的因素不仅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且也包括与教学工作相关的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最后,学校的教学环境、实验设备、教材与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也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以“全面”为指导原则。
3.保障性的原則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作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需要引进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将理论用于实践中,必须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财力、人力、物力为基础,考虑学校的发展现状,构建出切实可行的、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教师勇于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创新,提高管理的水平。
三、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为方向,调整专业结构
我们都知道,大学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为手段,实现学生整体知识、技能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完成自我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培养具有现代社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积极面对社会生活,以至于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
现代民办高等教育就是要考虑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改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树立“经济增长点在哪里,就把专业办到哪里”的专业建设理念,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要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要深入研究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需求状况,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大力倡导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四、以实践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民办高等院校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要培养为企业所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民办高校教育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就是要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地办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开发融合职业标准、岗位需求、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的新型课程,每门课程都要明确其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开展厂校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确保学生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率。
同时,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职业技能的培养,重在训练,重在实践。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教学质量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这正是由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才能做到的。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大力吸收社会企业物质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相关问题。
五、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增强师资力量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尽快造就一支素质优良、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中的首要任务。优良的师资队伍不仅有利于学生求学欲望,更能增强高校的学术威望。但是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聘请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在开展教学讨论、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师德建设,注重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养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综上所述,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灵魂,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校的教学育人的保障。任何一方的不健全体系,都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民办高校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