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精选8篇)
1.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 篇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二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01日 02 版)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着眼亿万农民福祉,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大任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7个方面的重大部署,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是振兴乡村的总纲领,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路线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我们必须按照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总要求,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必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原则,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走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七条道路”,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具体内涵。应当深刻认识到,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质量兴农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实现乡村善治才能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走出的成功道路,必须坚定走好。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我们就能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具体部署,就要重塑城乡关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使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就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就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就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就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就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就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把这些具体部署落到实处,才能激发振兴乡村的强大推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我们就一定能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担负好为亿万农民谋幸福的重要使命。
2.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 篇二
一、中国梦的内涵
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指出:民族伟大复兴,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它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相应地, “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 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 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要考虑物质因素, 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 从根本上讲, 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 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 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 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 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 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二、如何理解中国梦
(一) “振兴中华”这句话, 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
他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 专为振兴中华”。我们党成立以后, 承担起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改革开放初期, “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这个口号, 是最响亮的一句话。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为人们所熟知, 一直是青年学子奋发向上的励志警句。中国梦, 民族复兴, 为什么能够凝聚中国人民, 凝聚中华民族?
外国人往往不理解中国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中国人搞发展的劲头为什么这么大。这首先要看看中国的历史。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辉煌, 而近代以来又很悲惨, 受尽屈辱, 这个反差太大了。习近平同志说, 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 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 这是一种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 一个重要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国主义。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强盛息息相关。用中国梦来凝聚人民、激励人民, 非常准确, 非常有力量。
(二) 在很长一个时期, 中国人真是在做梦, 找不到出路。
毛泽东同志诗曰: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经过170多年的奋斗, 现在是到了快要梦想成真的时候。习近平同志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那么, 从“长夜难明”到“梦想成真”, 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 可以看得很清楚。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推翻了满清王朝, 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没有找到民族复兴的出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 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这个过程, 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两重任务”。所谓“两个百年”, 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百年,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百年, 是从无路可走, 到找到复兴之路, 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这是民族复兴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百年, 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这个世纪中叶, 在新中国建立100年的时候, 完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 我们就是处于完成第二个百年任务的阶段。“两个百年”说明, 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我们党一直是执着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就是按照这个“梦”设计的。
那么, “两重任务”指什么呢?就是说, 实现民族复兴是一个任务, 但对我们党来讲, 还有一个任务, 就是搞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同志在讲中国梦的时候强调,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这句话说明, 中国梦要落到中国道路上, 只有把这条路走好, 才能使这一梦想最终成为伟大而光辉的现实。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习近平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事实上, 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现代化是整体的社会变迁, 具有丰富内涵, 除经济现代化之外, 还包括政治民主化、文化现代化、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人的全面发展等。这也就是说, 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是全方位的,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 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吻合的, 只有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事业。
肩负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主体, 从整体而言是中华民族, 从个体而言是每一个民族成员。正如习近平所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变革、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没有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 尊重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 是人民主体地位、基本权益的充分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 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保障了人民基本权益的实现, 人民亲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和魅力。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
(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实现复兴并不是所有民族都面临的课题, 只有曾经繁荣兴盛过的民族, 在经历一段时期的衰落后, 才有可能提出民族复兴的问题。然而, 民族复兴不是简单地恢复昔日的辉煌、回归过去的兴盛, 提升国际地位、建构国际形象, 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是当今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外不少学者、政要力图探讨中国成功的奥秘、揭示中国发展的原因, 逐渐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改变了中国, 而且正在帮助和重塑世界, 给世界带来新的希望, 为世界注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利条件。
(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采取和平方式。
当今世界, 人类向往和平、追求和平,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依靠武力和霸权, 不能建立在损害其他国家、民族利益的基础上, 只能通过和平方式促进中国发展, 以和平方式实现中国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和平发展之路, 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 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理念既符合中国文化传统, 也反映了当今时代诉求, 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3.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 篇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既凝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又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规律,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理论,又体现了中国国情,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又借鉴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唯一正确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教育优先发展之路
当今世界,随着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面对更加激烈的挑战,我们只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先行开发,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我国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强国必先强教”的科学论断,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出了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工作部署,明确把是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检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十六大以来,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得到有效实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正在实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合力已逐步形成。学前教育加快发展,2011年全国幼儿园比2002年增加5.42万所,在园人数增加了1 388万人,学前教育“短板”状况大为改善。义务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中国领先于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实现“两基”意义重大,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标志性成果。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42.8%提高到2011年的84.0%。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1998年印度大学生数量是中国的两倍,2007年中国大学生数量是印度的两倍。2010年,我国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亿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 611人上升为2010年的8 930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实践表明,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育人为本之路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青少年要担负起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全面提高素质。当前,我国青少年的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青少年成長成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创新型国家,给青少年提出了新要求;互联网等传媒中传播的一些有害信息,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必须把育人为本放在首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十六大以来,中央专门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等下发文件,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创新型人才、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等作出专门部署。各级各类学校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引导学生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规范,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大学生入党踊跃,仅2010年一年就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人,占全国当年新发展党员总数的40.2%。
实践表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使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专业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担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改革创新之路
我国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渴望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要进一步解决好教育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还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还不尽合理等问题,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教育发展为了人民、教育发展依靠人民、教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教育改革创新作出总体部署,提出了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具体举措。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机制。明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协同创新,扩大教育开放,通过改革创新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
十六大以来,中央加强对教育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向纵深推进。逐步形成了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实施、以县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和规范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形成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教育投入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建立健全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强化政府对公共教育的保障责任;改革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形成了义务教育由政府负全责、非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同步发展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实践表明,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最根本原因,是教育发展的最鲜明标志,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促进教育公平之路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教育公平始终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但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愿望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矛盾比以往更加突出。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强调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确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总体要求,强调以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为关键,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根本措施,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为基本要求,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不断加大推进教育公平的力度。明确了基本思路,强调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以发展促公平,以改革促公平,以政策支持促公平,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提出了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强调要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着力完善国家助学体系,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的上学问题,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着力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全面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多适龄儿童。这一重大举措,与取消农业税、终结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一样,都是惠及民生、载入史册的巨大成就。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建立,每年资助近1.8亿学生,保证了每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26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益的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初步解决。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教育发展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正在缩小。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普通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取得明显效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实践表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促进教育公平,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懈的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目标。必须抓住机会公平这个关键,满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基本要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提高教育质量之路
追求规模、搞外延扩张而对教育质量重视不够,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顺应国际教育发展潮流,把提高教育质量确立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时代的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总体框架:树立科学教育質量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规模与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紧紧依靠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全面规划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测评估制度,推动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高中教育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学习方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把教师队伍作为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深入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全国农村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从2007年的63.4%、41.4%提高到2011年的78.6%、62.8%。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的国家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70%。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高校集中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研究人员和成果,在党的理论创新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中“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更加凸显。
实践表明,实现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规模是基础,质量是关键。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方针。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4.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 篇四
■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 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研究,汲取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西方法治理念和模式,确保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头脑十分清醒、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
■ 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公正司法,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从审判权、执行权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入手,努力破除影响司法公正、损害司法公信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 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建设,在巡回法庭建立全新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使巡回法庭成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
■ 做好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2015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人民法院党组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提出明确要求,为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领导,保障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应当切实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人民法院工作正确方向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总书记指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这充分表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才能确保人民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求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领工作、指导实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切实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研究,汲取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西方法治理念和模式,确保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头脑十分清醒、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
二、加强人民法院党组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人民法院的党组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派出机构,是实现党对人民法院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制度保证。人民法院的党组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工作能否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关系到审判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充分有效发挥。人民法院必须切实加强党组建设,健全相关制度机制,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切实担负起抓工作、带队伍的责任。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对各种危害法治、破坏法治、践踏法治的行为要挺身而出、坚决斗争。要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健全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各项制度,把各级法院党组建设成团结带领广大干警不断开拓奋进的坚强领导集体。正确处理党组和审判委员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党组决策机制对审判委员会改革的指导作用,从职能定位、工作机制、组织构成、监督保障等方面大力推进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确保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正确进行集中,提高审判委员会决议的质量,通过讨论决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司法解释、司法政策和重大案件,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促进法律统一适用。
三、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作,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人民法院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个全面”对审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做到观大势、掌全局、议大事、抓大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决策水平、审判水平和指导水平,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惩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犯罪,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促进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开展。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妥善审理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案件,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激发创新动力。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切实保障国家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高度关注教育、就业、分配、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民生诉求,妥善化解相关矛盾纠纷,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打击犯罪、化解矛盾、明辨是非、惩恶扬善,褒奖善行义举,遏止歪风邪气,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裁。
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党的领导是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坚强保障。只有加强党的领导,人民法院才能排除非法干扰,形成有利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司法环境;只有加强党的领导,人民法院才能彻底解决制约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提供坚强保障。同样,人民法院只有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才能在司法工作中体现党的意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党的执政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要求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等等,这为人民法院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提供了坚强保障。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公正司法,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从审判权、执行权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入手,努力破除影响司法公正、损害司法公信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始终坚持严格司法,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和制度,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认真听取律师的辩护和代理意见,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依法复查、及时纠正机制,确保案件的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始终坚持阳光司法,继续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改进审判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司法审判大数据促进科学决策,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同时,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制度,坚决克服各种非法干扰,推动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惩治拒不执行生效裁判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
五、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当前,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和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更多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将显现出来。通过改革,卓有成效地破解这些问题,人民法院工作就能把握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迎来崭新的发展空间。各级人民法院要在党中央和中央政法委领导下,以自我革新的胸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敢于担当、勇于进取,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贯彻落实。认真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等改革,进一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配合中央有关部门继续推进人财物省级统管等改革试点,加强对知识产权法院工作、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工作和深圳前海合作区、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大力推动制度创新。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建设,在巡回法庭建立全新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使巡回法庭成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深化涉诉信访改革,推进涉诉信访法治化、信息化。完善案件繁简分流,加强法官职业保障,实施法官职务序列改革,缓解案多人少、人才流失等问题。要通过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强化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严格司法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
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提高人民法院队伍素质
5.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 篇五
29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禁锢,一场思想解放大潮,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释放出无穷活力。
社会主义是大海。近30年来,无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共同富裕道路;无论发展是硬道理,还是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如同一条河流,在不同时期,不断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坚定不移地奔腾向大海。
近30年的成功实践,不断坚定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的信心。
走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逐步走向富裕。从1978年至XX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7%,这是前所未有的纪录。
走在这条道路上,国家走向富强。中国经济在近30年间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在XX年迈上了20万亿元的大台阶,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提高了国家影响力,为改善人民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为雄厚的国力基础。
走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释放出人民创造财富、共谋发展的激情与活力。近30年中,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所有制结构改革到分配制度改革,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到在实践中的深入推进,从经济建设到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我们的制度在不断完善,我们的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的目光更加远大。
走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日益展现出文明自信,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精神面貌。
这条道路,是一条解放思想的道路。为了人民富裕,祖国强大,必须继续发挥好、调动好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牢记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话语:“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
这条道路,是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继续深化,和谐世界理念的持续推广,都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地推进改革开放,在所有的领域朝向现代化目标不懈努力。
这条道路,是一条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道路。这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大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最新总结,必将激发出亿万人民的巨大热情和干劲。
这条道路,是一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这是亿万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
6.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 篇六
━━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之二
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 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深刻阐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根本问题,鲜明地指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道路,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生动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就必定产生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就必定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发展。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要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要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运用规律来指导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
7.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 篇七
1“自主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提到“自主创新”很容易使人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联系。然而,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首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不认识这一点就不能把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本质, 也难以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 内涵十分丰富, 其首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由中国共产党人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全面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时, 第一次把“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作为引领全局的首要任务,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精髓。自主创新的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 牢牢把握国家发展的主导权、主动权, 坚持独立自主地掌握中国前途和命运, 坚持按照中国国情选择并且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1 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次阐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国家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 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邓小平同志在设计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时, 始终没有忘记这个总体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那就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国家独立和自主发展, 中国人民必须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政治价值导向。
回顾30年的奋斗历程, 中国在改革与发展问题上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 依靠什么力量, 重点照顾谁的利益等方面始终存在着尖锐的原则性斗争和战略利益指导下的策略性妥协。我们党在“着眼大局, 突出重点, 兼顾各方, 照应阶段, 抓住机遇, 做好结合”的战略把握上充分体现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执政理念和高超的执政能力。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离开了这个出发点, 可能被全球化的现象模糊了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利益博弈的本质, 就丧失了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的核心价值导向。如果在这个关系全局、涉及根本利益的问题上丧失立场, 铸成大错, 那么中国就将“沦为外国的附庸”, 中国人民就将不得不吞下“损害中国利益的苦果”。循着这样的思路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才能够体会和理解党中央把“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作为阐述和部署各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关键”的深意。
1.2 坚持“自主创新”就是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时, 把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放在首位。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就曾提出:“努力把立足科学发展, 着力自主创新, 完善体制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落到实处。”作为新时期发展的一个总要求, 坚持自主创新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具有影响全局的特殊地位。通过研究人类的工业化进程, 我们看到, 经历了300年的时间, 世界上大约有10亿人口按照西方的传统方式实现了工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众多新兴国家追求民族独立, 竭尽全力试图走上工业化道路。然而, 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发展中大国能够真正完成工业现代化进程。认真研究这个事实可以发现, 尽管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 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关系有所不同, 但是生产力的发展方式本质上沿袭了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在中国, 无论是办工业、搞农业、发展民主政治, 还是进行各项社会事业, 一些人内心深处的模式和理念都是西方的。在这样的背景下, 邓小平同志铿锵有力地号召全体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自主创新提出的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总战略和总路线。正是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胡锦涛同志创造性地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摆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首位, 起到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精神引领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内外实践经验、准确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路的高度概括。
2 坚持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政治战略, 也是经济战略, 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总体战略, 这些战略思想集中到一点, 就是“坚持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作为一种发展理论, 首先集中于经济发展的研究, 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所引发的生产力革命是当代世界变革的基础。因此, 提高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2.1 从科学技术生产力学说到自主创新理论
100年前, 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963年, 毛泽东同志说:“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 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 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 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 还可以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全新事物;科学技术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就能大幅度提高工具的效能, 延伸人体机能, 创造新的劳动对象, 从而大大提高人们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附加值。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而且必将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生产力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语言所阐述的当代社会的一个理论共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科学技术逐渐上升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使得国际竞争的性质、形式和主导力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主导着新的生产力基础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和上层建筑的巨大变革。在经济、科技全球化体系中, 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大股东即使拥有绝对控股地位也难以完全掌握企业经营的主导权、发展的主动权、利益的分配权和未来前途的选择权。邓小平同志1988年就指出:“过去也好, 现在也好, 将来也好,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技术, 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的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独立自主地发展科学技术还主要是从政治和军事安全的角度考虑, 那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 随着我国学术界对于创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从经济发展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思考和阐述自主创新的问题, 就成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历史责任。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 总是要同世界各国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依靠技术引进, 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 我们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科技实力和基础, 具有相当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 坚持不懈地着力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技术, 要始终突出自主创新, 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才能减少对于技术引进的依赖, 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此后,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发展了自主创新理论, 系统地论述了自主创新的实质和实现形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 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自主创新理论。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生产力学说的再认识到自主创新理论的形成, 整整经过了30年, 伴随着改革开放全部进程的这一理论创新, 凝聚着领袖的心血和全国人民的实践经验与成果, 同时也付出了相当高昂的代价才获得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2.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任何理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认识真理的第一个飞跃, 更重要的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并且接受实践检验的第二个飞跃。从自主创新观点的提出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自主创新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正是第二个飞跃的起点。
胡锦涛同志指出:“从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实行两个转变以来, 我们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坦率地说, 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如果不抓紧转变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必然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一个现象, 我们很善于搞经济总量, 但是提高经济质量则异常困难。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中, 实际上已经注意到应当按照新的思路破解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难题, 这集中体现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表述上。分析这一组概念可以发现, 效益、节能、减排、就业都是系统的输出结果, 只有科技是纯粹的系统输入, 也就是说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是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这个第一生产力要素来解决工业化进程中一系列矛盾。这个道理邓小平在1978年就认识到了, 他说:“四个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没有现代科学技术, 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科学技术是引领现代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观点, 其创新在于找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引领经济的切入点和中心环节。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 从2003年—2005年, 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 由温家宝总理牵头, 组织数千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集中进行了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这次战略研究的大部分时间是研究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战略需求, 从而做出解决经济、能源、资源、环境和各个社会发展领域的战略判断, 并提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和怎样解决问题。正是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 国家对于科技自主创新的战略认识有了新的突破。胡锦涛同志指出:“从我国发展的战略全局看,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缓解能源和资源的瓶颈制约,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力气、做更大的努力, 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 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
2005年中央文件中出现了一些以往没有的新观点。胡锦涛同志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技术进步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益紧迫的国内发展需要, 我们必须切实改善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政策环境,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战略高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历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 我们对于自主创新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首先, 利用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制造系统进行生产和真正掌握先进技术, 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的创新;其次, 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成效不大的症结在于我们的经济系统内部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严重不足, 因此, 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动权、主导权和选择权并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正是这种战略博弈高端的失误, 导致我们尽管投入了大量的经济、政策和财政资源仍然难以真正实现两个转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进行国民经济发展总体部署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首位, 既体现了对科技生产力理论的坚定继承, 又体现出对自主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些方面主要包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以及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3 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特色
新中国成立时, 全国只有几十个研究机构, 几千名研究人员, 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经过50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拥有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的科技总体实力已处于发展中大国的前列。
3.1 科学技术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布局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围绕不同阶段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特色鲜明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 据此调整科技布局, 重点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 民族独立是国家战略的核心。这一时期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集中体现为“重点发展, 迎头赶上。”满足国防发展需要处于科学技术事业的核心地位, 举全国科技之力拿下“两弹一星”是最具代表性的战略举措。文革结束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最高原则。“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指导方针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国家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战略导向。进入21世纪,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新战略, 科学技术确立了“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并且按照新的思路加紧调整科技战略布局, 使科学技术完全纳入自主创新的轨道。积50多年之经验, 中国的科学技术从大局谋发展, 集中力量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应当是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3.2 科技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改革互相促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和科技体制处于快速转型时期,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高强度互动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所产生的创新动力为科技产业的兴起注入了活力,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出蕴藏于知识分子中间的科技创业和创造潜能, 新兴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对于体制改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这种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快行道, 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跃升期。
目前,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正在进入攻坚阶段, 完善体制环境仍然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重要手段。
3.3 人才资源是中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根本
中国与世界各国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强大的科技人力资源。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高等教育培训系统, 按照国际口径统计, 中国的R&D人员仅次于美国, 排名世界第二位, 按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统计, 中国名列世界第一。我国的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中国科技创新之所以能够取得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关键是依靠成千上万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低成本、高素质人才, 杰出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当然,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人才竞争正在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胡锦涛总书记针对我国当前科技人才政策时弊提出的发展思路, 为中国可持续的科技人才战略指明了方向。
3.4 坚持自主创新为主和国际合作为辅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 又是一个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 我国的R&D经费仅占世界的4%。“我们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 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 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我们讲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绝不是闭关锁国, 关起门来搞建设, 而是要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与20世纪50年代被迫实行“自力更生”的封闭环境不同, 改革开放是“自主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两者在坚持国家的根本利益和自主发展战略上保持了一脉相承的本质统一性, 但是在实践上具有适合两个时代国际、国内环境各不相同的丰富内涵。改革开放以来, 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先进生产和制造技术主要得益于技术引进, 而真正能够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基础则主要依靠自主创新, 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技术创新系统是在积极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严密的战略技术封锁相互交织的利益博弈中发展的, 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了国外核心技术转让与合作的边界, 中方技术的任何一次重大突破都成为新一轮技术转移和市场价格狂跌的起点, 而中国核心技术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领域, 外资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掌控着企业 (产业) 的经营主导权、产品定价权、利润分配权、市场划分权和未来发展的选择权。在产业技术和利益博弈十分激烈的中国有一种其他发展中国家并不常见的现象, 凡是外国技术封锁十分严密的产业技术领域, 我国的自主创新技术就能够发展起来;凡是国外向中国市场开放的产业技术领域, 我国的自主创新就发展缓慢, 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深思。
3.5 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科技发展原则
中国是一个拥有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大国, 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科技的需求旺盛、层次复杂, 然而有效的科技需求严重不足。这样的国情条件与科学技术要求自由探索的一般规律相矛盾。因此,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原则, 从实践的角度看, 贯彻这一原则“难在有所不为, 重在有所作为”。舍与得的辩证法说起来容易, 做到则十分困难。因为在中国这样科技资源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的条件下, 战略选择中舍掉的往往不是无关痛痒的局部, 而是可能影响全局的战略利益和重大项目, 这种选择的风险极大, 甚至在正确中包含着错误, 成功中蕴含着失败, 阶段转换与时机的拿捏决定着战略的性质。建国初期以国防科技为中心, 相对损失了科技支撑经济建设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强调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社会、民生领域的科技发展相对滞后;核武器投放的导弹发展战略, 强化了火箭与航天技术的发展, 相对损失了航空科技的发展机遇。科技投入的阈值规律决定了研究开发项目的效果具有零与无穷大两种截然不同的前景, 这就迫使中国的科技决策者只能从更高的战略利益出发,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科技发展方向中, 坚决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赶、有所不赶的方针, 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分出余力, 关照全面。这种根据中国国情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选择风险极大, 失败的教训很多, 但是总体上保证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资源总量极度匮乏的条件下, 实现了令全世界感到惊奇的快速发展。
3.6 选择符合国情的科技发展策略和技术路径
中国是一个人均GDP处于落后水平, 区域经济、科技和受教育程度差异极大, 科技需求层次超级复杂的社会主义大国。这就决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策略和路径选择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 不同领域之间的发展策略不拘一格, 各有特色。例如, 中国既要在世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又要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所作为, 还要开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所有这些战略方向都不能放弃, 但是在高性能与低成本的策略选择上, 中国的自主创新总体上是沿着绝对低成本与相对高性能的技术方向发展, CPU研究就是典型案例。
3.7 坚持党的领导以及发挥法制与管理创新优势
8.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篇八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框架下,如何认识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所处的安全环境?中国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维护国家安全,运用哪些手段?军队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就此,《瞭望东方周刊》近日专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孙建国。
在世界大变局下思考国家安全
《瞭望东方周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中国目前所处的安全环境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判断?
孙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国家利益需要,坚持把国家安全问题放在当今世界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加以思考,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运筹,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这一安全观准确判断了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安全环境。习主席纵观当今世界大变局,明确提出“三大趋势”、“三个前所未有”、“三个重大危险”等战略判断。
即,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当今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我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从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来看,主要存在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多发叠加,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
这些重大战略判断,科学回答了我们处于什么环境、站在什么方位、面临什么挑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体现了对国际战略格局和周边形势发展的深刻把握,为深入推进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不冲突不对抗”不意味着“不斗争”
《瞭望东方周刊》:中美关系一直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邓小平曾有精辟判断:中美关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现在还是这样吗?现在运筹与美国的关系,对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有什么意义?
孙建国: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运筹好大国关系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我们着力营造有利的战略安全环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3年6月,习主席在美国安纳伯格庄园提出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使中美关系站上新起点;2014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中南海瀛台夜话,在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下达成许多新共识。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明确了大国交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把不冲突不对抗作为前提,把相互尊重作为关键,把合作共赢作为核心,使我国占据了国际关系发展的道义制高点。14字原则符合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潮流,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我们坚持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鲜明旗帜。开创了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之道。倡导双方遵循共同的原则,跨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冲突对抗的所谓“修昔底德陷阱”。
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下,我们提出构建以“尊重、互信、合作、稳健”为内涵的新型军事关系,对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不冲突不对抗”并不意味着“不斗争”。中美关系一直在既合作又斗争中曲折发展,事实一再证明,不斗争就不可能使美国尊重我们的核心利益,不斗争就不可能实现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共赢,不斗争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良好局面。
打破日本对钓鱼岛海域的单方面排他性管控
《瞭望东方周刊》:自日本2012年9月宣布“购岛”以来,中日围绕钓鱼岛等问题展开了外交、军事、舆论等多领域的较量,如何评价经过多轮斗争后中国所处的地位?
孙建国:总的来说,我们坚决打破了日本对钓鱼岛海域的单方面排他性管控,进一步掌握了战略主动。
日本是与我国历史渊源最深厚、近代对我伤害最严重、当前双边关系最复杂的邻国。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之殇,日右翼势力是地区和平稳定之患,日本难以接受中国崛起是诱发冲突之源。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2012年9月,日政府罔顾历史事实,公然宣布“购岛”。中央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反制举措:派遣公务船坚决进入钓鱼岛12海里海域,持续保持有效常态化维权巡航;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首次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发表钓鱼岛问题白皮书,开通钓鱼岛专题网站,实现了钓鱼岛维权斗争重大历史性突破。
同时,中国还隆重举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中国驻各国大使纷纷发表批驳日本的文章,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我从根本上解决钓鱼岛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形成了对我更为主动有利的战略态势。
经略南海迈出历史性一步
《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南海问题逐步升温,因岛礁归属、油气开发等问题频频出现紧张,这不仅牵涉一些周边国家,还有域外国家的影子。我们在南海的斗争,迄今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孙建国:维护我国南海权益,关系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关系我国发展稳定大局。我们坚定开展南海维权斗争,经略南海迈出历史性一步。
长期以来,我国在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基本上是空白,周边一些国家却疯狂开采。2014年5月我们在自己长期实际管辖的西沙中建岛以南海域组织实施油气钻探作业,越方却出动包括武装船只在内的大批船只强力干扰,冲撞在现场执行护航安全保卫任务的我公务船,并派出“蛙人”等水下特工布放渔网、漂浮物等大型物体。越国内还发生打砸抢烧中资企业、伤害中国在越公民的恶性事件。
对此,中方向越方提出严正交涉,有力反驳其就中建南项目作业的无理指责。我方坚决派出公务船执行护航安全保卫任务,有效维护海上生产作业秩序和航行安全。同时,坚持维权斗争与法理、舆论斗争密切配合,有效增进国际社会对我立场主张的理解支持。
南海维权斗争彰显了我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在经略南海、建设海洋强国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积极经略周边塑造周边稳定周边
《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主席谈外交战略布局时,首先提到的就是周边外交。周边为何被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周边的安全形势如何?
孙建国:周边是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周边不靖,国将不宁。当前,我周边地区保持总体稳定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
2013年10月,中央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明确提出“亲、诚、惠、容”理念。习主席亲自倡导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大决策,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举措。
2014年5月,习主席在亚信峰会上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为维护亚洲乃至世界安全稳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大周边”外交战略指导和布局的日臻完善,对保障我国战略安全、拓展战略空间、突破遏制我国的战略包围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塑造了对我国更加有利的周边安全态势。
同时,中国坚定不移发展对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积极和向前看的态度管控和处理分歧,继续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边界问题,有效保持了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中国始终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避免半岛生乱生战、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有力维护了半岛局势总体稳定。
总体来说,我们积极经略、塑造、稳定周边,持续提升了对周边事务的影响力。
有力遏制“颜色革命”
《瞭望东方周刊》:去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占中”活动怎样危及了国家安全?
孙建国:敌对势力一直妄图使香港成为对中国内地进行颠覆、渗透的桥头堡。2014年发生的非法“占中”活动,就是香港少数激进团体在外部势力怂恿支持下,围绕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精心策动的一场香港版“颜色革命”。
中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支持特区政府及警队依法处置违法行为,开展清路清场行动,有力维护香港的社会秩序、经济民生、民主发展和法治根基,保持香港大局稳定,持续79天的非法“占中”活动以彻底失败告终。
习主席三次接见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充分肯定、全力支持其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彰显中央对特区政府依法推进行政长官普选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这场较量是捍卫“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斗争,也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严正警告。
2014年2月习主席会见连战时,明确提出“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重要理念,表明坚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信心和决心,确保了两岸关系大局稳定,引领了两岸关系发展,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创造了更好条件。
《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是否出现了针对整个中国的“颜色革命”苗头?如何防范?
孙建国:策动“颜色革命”是一些西方国家打着“民主化”旗号、颠覆他国政权的惯用伎俩。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其对我国的渗透破坏指向愈加明确,活动愈加猖獗,加紧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毁”根,较量更加激烈,成为我国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面临的重大现实危险。
防范“颜色革命”,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夯实社会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始终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严厉打击各种颠覆违法活动,粉碎敌对势力对我策动“颜色革命”图谋,全力打赢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硬仗。
同时,对国内暴恐势力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挫败恐怖分裂势力破坏图谋,牢牢掌握了反暴恐斗争主动权;加强互联网管理,综合治理网络生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净化了网络环境,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习主席亲自指挥重大演训活动
《瞭望东方周刊》: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中国军队提出了什么要求?军队打算如何实施?
孙建国:第一,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最大压舱石,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坚决听党指挥是我军的建军之魂、强军之魂,是保证我们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宝。我们应坚持对党绝对忠诚,打牢军队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
把落实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理论武装、思想教育、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习主席亲自决策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重申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明确回答怎么做好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这个重大问题,确立党在强国强军征程中政治建军的大方略,实现了新形势下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发展。中央近日转发《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决定》基本精神对于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适用。
坚决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强化对全军集中统一领导。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宪法明确规定的我国军事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根本制度的最高实现形式,必须始终把坚决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作为最高政治要求来遵循,作为最高政治纪律来严守,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权威。
第二,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充分发挥军事力量对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作用。
习主席准确把握世界大势、我国所处历史方位和战争形态深刻演变,科学回答战略筹划和战争指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认识筹划战争问题。着眼实现党和国家战略目标,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思考策划战争问题,始终扭住关系全局的战略枢纽管控危机,确保战略全局稳定。
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更加注重运用军事力量和军事手段营造有利战略态势,把备战和止战、威慑和实战、战争行动和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作为整体加以运筹,推动军队现代化战略转型。
提出现代战争作战指导新思想。要求把握体系作战这个本质,强化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确作战、联合制胜观念,创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全面提升在更加广阔空间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第三,按照能打仗打胜仗核心要求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着力提升军队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能力。
全军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紧紧扭住能打胜仗,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部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为海上维权执法提供支援掩护,实现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巡逻和有效管控,着力维护陆上边境安全稳定,加大海外救援、护航和维和等军事力量“走出去”力度,首次派出整建制步兵营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有效履行了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的使命任务。
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习主席强调要坚持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提高部队复杂困难条件下可靠遂行任务的能力,亲自指挥重大演训活动,为全军部队特别是高级干部谋打仗抓打仗作了表率。2014年全军共进行200余场师旅以上规模的实兵演习,练为战的导向更加鲜明,实战化氛围空前浓厚。
下大力提高实战和威慑能力。2014年我国国防费预算突破8000亿元,军队自主创新能力、新型作战力量、新式武器装备长足发展,作战训练保障条件明显改善。
第四,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强军兴军不竭动力,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这次改革由党的领袖和军队统帅亲自筹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改革势头、氛围、力度空前;首次把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国家改革总体布局,将其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首次由军委主席亲自担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加强集中统一领导;首次大范围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全军高级干部和各方面相关人员数千人踊跃建言献策;首次由军委主席亲自主持听取总部和大单位领导对军队改革的看法和意见,极大鼓舞了全军上下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这次改革的成功实施必将推动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水平实现重大飞跃。
第五,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个关系军队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持续用力,确保我军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
党中央、习主席把作风建设作为突破口,下大力正风肃纪,突出解决“四风”问题,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不封顶,以空前力度打老虎、拍苍蝇、逮狐狸。
两年多来,纠“四风”改作风取得显著成效,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问题,部队风气为之一新、军心士气为之大振。
【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推荐阅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08-12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09-28
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06-24
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08-02
教育支部关于开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搞好政治交接”教育活动总结10-31
中国特色社会简答题06-30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走中国特色金融改革发展之路1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06-15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07-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