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工作半年工作总结(精选6篇)
1.小康工作半年工作总结 篇一
同步小康工作半年述职报告
木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张凌
我是木岗镇政府派驻木岗镇小黄桶村驻村工作组组长张凌,作为六枝特区同步小康工作组成员有幸参与木岗镇小黄桶村同步小康工作,半年多来,我配合六枝组织部派驻小黄桶村同步小康工作组组长刘彪书记的工作中、认真学习了省、市、区的同步小康工作会议文件,并按照六枝特区同步小康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各家各户调查研究开展工作,积极摸索经验,积思广议使木岗镇小黄桶村同步小康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一、木岗镇小黄桶村基本情况
小黄桶村位于六枝特区木岗镇东部,距木岗镇政府5公里,有“贵昆”“珠六” 铁路穿境而过,所辖大黄桶、小黄桶2个自然村,全村5个村民组,236户,1027人,全村实有耕地面积865亩,未利用荒地2000余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西瓜、生姜等,村内水泥硬化达仅10%,未通自来水,通村公路未硬化,村级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人均纯收入1700元,属贵州省一类重点贫困村。村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当前,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指导,农民抢建抢占影响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上多年无人居住的老房没有撤除,整个村寨建设整体没有体现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二是村庄建设是以农民住房建设为主,环境建设滞后,“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内无路灯、公用厕所,牛粪大便等随处可
见,村庄的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着路面泥泞、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电线乱拉、管道乱铺等现象。
三是农民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转变滞后,文明素质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民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淡薄,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
四是基础设施落后,村与镇连接的通村公路为泥夹石路面,无相应的机耕道及灌溉沟渠,村民只能饮用河中的水生活。传统的手工农业和种植模式难以增收,村民只能依靠外出务工和手工农业增加收入,加上近年由于干旱和外出人员过多造成大多数农田荒废。
二、发展目标及工作开展情况
发展目标
根据六枝特区提出的“三步走”实现小康目标,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人均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二个核心指标分别达到1000美元、2000美元以上,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民居建设和公共福利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建设更加完善,环境面貌得到改变、生态环境及社会更加和谐。
工作开展情况
通过深入小黄桶村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前提下,帮助小黄桶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小黄桶村同步小康工作计划及近期和中长期工作发展规划,帮助村党组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克服“等、靠、要”思想和模糊认识,主动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引导该村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充分挖掘本村资源、产业、劳动力等方面的潜力,选准适合本村村情的发展路子加强基础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文化技术素质,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着力帮助解决班子建设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查找根源并对症下药,抓支书、抓主任、抓党员队伍,大力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帮助提高班子发展能力。注重引导党员干部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切实帮助健全完善党务公开、村务管理的工作,引导发展基层民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引领力和公信力。
2、着力帮助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紧紧围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根据村情实际和市场需求,想办法,积极主动地争取和提供政策、信息、资金、项目、技术等支持和服务。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企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帮助小黄桶村发展示范一批小、精、尖,收效快、长效好的种植项目,引领村民走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推动村民积极性,帮助农村脱贫致富。
3、着力帮助解决民生改善的问题。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大力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及同步小康工作并广泛开展农技知识培训,加快小黄桶村基设施及环境建设、引导农民增强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并积极争取上级的帮助加大对小黄桶村贫困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矿帮扶力度,最大程度的解决民生改善问题。
4、着力帮助解决和谐稳定的问题。认真开展群众走访、矛盾纠
纷排查等工作,配合帮助村级班子及时调处化解征地拆迁、劳动社保、邻里纠纷、涉法涉诉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有关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教育和思想疏导,引导群众合法合理的表达利益诉求,最大限度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及努力方向
同步小康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涉及到各项系统工作,一方面由于本人知识及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加上个人能力不足好多工作有些力不从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能不断加强学习并强化和各级领导与各部门的联系,增强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及工作能力,为实现“中国梦” “小康梦”作出最大的努力。
(附小黄桶村同步小康近期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表)
二〇一三年九月一日
2.小康工作半年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小康社会,档案管理,研究
党的十八大最重要的贡献, 是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列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并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 档案管理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 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的总体需求。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就要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经验, 不断探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式、新举措。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广泛应用先进技术, 树立超前的理念,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一、加强学习, 增强意识
档案管理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重视做好档案管理把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与时代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加强档案法规的学习、宣传, 增强依法立档意识, 特别是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 使各行各类档案人员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更好的支持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档案管理可有可无的认识, 并且由于受到人员、设施、经费等方面的限制, 档案管理工作很容易受到冷遇。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才能保证档案工作顺利开展。
二、更新观念,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思想更新, 观念转变是成就任何事情的关键。经济建设靠观念转变, 才能建成小康社会, 档案管理工作要有地位、要发展也同样需要转变观。长期以来,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有些旧观念确实需要重新清理和转变, 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更新一下思想认识。
1. 提高思想认识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 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加强对档案法规学习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要依法立档, 不断提高档案法律意识。
2.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首先, 对应归档的文件材料, 做好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对到期档案做好鉴定、销毁工作。其次, 要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 对档案资料从归档到移交、保管、借阅都要严格按制度执行。做到转入、转出、查阅、借阅档案有登记, 有效地减少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保证档案实体齐全、完整、安全。
三、不断创新,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工作是动态的, 不是静止的。需要保留旧的, 加入新的, 要不断补充完善新内容, 不可能一劳永逸, 要有长远的负责精神。要注重质量建设, 做好每一项工作, 把好每一份档案材料的质量关。要克服把眼光盯在完成一些例行的任务上, 对档案管理的长远建设及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思考不多的情况, 要克服仅仅局限于完成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 而对一些棘手的疑难问题束之高阁, 能拖则拖, 交给下任去解决的想法。从表面看这些做法可能不影响眼前的工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问题就会逐步显现出来。档案质量建设不是一日之功, 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必须通过档案管理管人员艰苦细致的工作, 靠长期打基础, 才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飞跃。
一是发挥能动性, 做好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对于档案收集归档, 应该坚持主动登门索要, 关键是畅通材料传递渠道, 把握收集时期。收集过早, 材料没有最后成形, 收集过晚, 时过境迁, 会增加收集难度。要做到保持材料传递有渠道畅通, 应该做到: 一靠宣传。档案宣传对促进档案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 也是保持归档材料传递渠道畅通的有效方法。在信息加速传递的今天, 要自我宣传, 自我推销, 踊跃融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潮流中。在不断丰富完善档案信息资源, 拓展档案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的基础上, 借助多种宣传形式, 提升档案质量。二靠制度。一方面, 我们要坚持收集归档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和时限, 随时装订档案材料。另一方面, 要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 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 使档案管理科学化、技术化, 管理手段更新、管理水平更高。三要有责任心。档案工作人员责任心的好坏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要切实抓好档案的收集、鉴别与归档这一关键性环节, 着力提高档案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杜绝虚假档案材料等现象, 使档案材料更加真实可信, 形成档案信息更有价值。
二是重视档案的利用。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利用。因此, 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 积极开展多种编研活动, 对信息进行开发、编写各种汇编, 为利用者提供多方面、有实效的信息。另外, 还要加强档案利用反馈信息的管理, 以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三是加强档案精细化管理。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综合的工作, 选准配好档案管理人员, 加强教育引导, 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政策意识、保密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多种形式下,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很重要, 无论忽视哪方面的工作同, 都会影响档案管理整体建设。只有在重点环节上有突破, 才能带动和促进工作质量提高。从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看, 档案的建立、档案材料的鉴别、档案的利用及档案信息化建设, 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
四是实现档案现代管理, 利用电子计算管理档案信息收集、传递、开发利用的主要功能。在目前, 最要、最基本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之一就是计算机管理, 将档案内容按党群工作、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科研管理、基本建设、仪器设备、财会等分门别类地输入计算机, 具有检索快捷、方便、高效等优点, 使查档案材料费时费力的原始劳动变成在几分钟甚至数十秒钟便可解决的问题。这既是人类劳动能力的解决, 更是工作质量的飞跃, 可以使档案信息在现代化机器设备中迅捷、准确、方便地再现, 使档案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得前所未有的积极效果。
五是要配备整套档案扫描系统, 改革单纯由人工录入资料的相对落后的做法, 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注重对现代化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多借鉴社会其它领域的各方面信息, 丰富自己的档案管理经验, 使档案管理更加现代化、规范化。
3.上半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述职报告 篇三
今年6月份以来,按照县委组织部工作安排部署,我认真围绕联盟村社会发展工作目标,恪尽职守,勤奋工作,现就本人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等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主要做法
1、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当前,村支委为潘时国、岑吉文、岑吉奎和王顺龙4人,村委为岑吉文、王顺忠、梁龙林、柏承东和刘瑜5人。联盟村已发展党员积极分子3个,预备党员1个(预备党员本来今年可以转正,但由于名额有限,现正在等上级组织审批)。制订了村支两委工作制度,并进行上墙,党务政务进行了公开。公开了低保、危房改造、粮种补贴和社会救助等相关内容。
2、开展调研走访。联盟村辖24个村民小组1436户6171人,其中布依族人口5911人,占总人口的95.8%,全村国土面积19.29平方公里,联盟村党支部共有党员97人。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水果、蔬菜为主,现有茶园2.6万亩、水果500亩、蔬菜3000亩、核桃1000亩。有大小茶叶加工厂20家(宏鑫茶厂、茶果场加工厂、富洪茶厂、新寨农场加工厂、大洼茶厂、金山农场加工厂等)、专业合作社3个(果蔬种植合作社、布依人家茶业合作社、金饲料加工合作社)。该村低保人数840人,全村一半户数以上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3、协助抓好征地拆迁工作,抓好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好低保申报核查工作及计划生育、安全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好精准扶贫户统计和留守儿童调查工作。
二、取得成效
到江西镇联盟村后,主要是加大申报项目的.申报力度,通过努力,现已获得如下项目。
1、江西坡镇幼儿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就在联盟村的工业园区内,建设规模为1890平方米,总投资为28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17万元,地方配套67万元。该项目现可研已编制完成,并已审批,投资计划已下达。
2、江西坡联盟小学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建设规划为路面工程、引水管及相关绿化工程,总投资20万元,投资计划已下达。
3、江西坡镇大田小学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为联盟村,建设内容为路面工程、引水管及相关绿化工程,总投资20万元,投资计划已下达。
4、联盟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25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200万元,地方配套50万元,建设内容为道路工程2.5公里,生态茶园种植100亩,布依小打音乐保护、布依服饰、风味小吃、茶叶等旅游产品的开发,该项目实施方案正在进行编制,现已和县文体旅广局进行申报,预计在10月底前下达投资计划。
5、已向省州发改委申报了联盟村大洼组至石头寨公路,总投资20万元,下南坡至石头寨引水渠道项目,总投资30万元。
三、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驻村工作组相关成员没有完全与原单位脱钩,工作要两边协调,难免顾此失彼。二是村级干部工资相对较低,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三是联盟村水泥、砂石采购点距离项目建设点较远,运输成本高。四是附属设施(环卫类)数量不足。五是外出务工人员多,劳动力投入不够。
四、下步工作打算
4.小康工作半年工作总结 篇四
×镇洛麦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
2014年3月,驻村工作组成员进驻洛麦村开展驻村工作。驻村半年来,各项工作×××镇人民政府以及村的大力支持。驻村期间,工作组严格执行驻村工作纪律,认真履行驻村干部职责,充分协调社会各界资源,全身心投入到同步小康驻村建设工作中。现将工作组上半年驻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查摸底、建档立卡,促进精准扶贫。
(一)深入调查摸底,摸清村情民意。
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村基本情况,工作组同志开展了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为契机,通过走村串户、访问村致富带头人、与村民在家或在田间地头谈话交流等多种方式在村开展调查摸底。近5个月的时间,足迹遍及村洛麦各村民组。走访村民360余户、1700余人,其中残疾人187人、退伍老军人3人、低保户20户63人(其中孤寡老人5人),并对村致富带头人杨永和、王芝学做了走访。
(二)帮助建档立卡、确保扶贫精准。
半年期间,工作组全程参与了村2014年低保户评审评定工作(20户),村2014年×××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281户),村2014年贵州省残疾人基础信息调查、统计、填报及数据录入工作(187人),村2014年房屋、土地确权工作、“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申报工作,这些工作为政府今后开展精准扶贫和做相关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数据。
(三)结合实际、制定规划、计划。
在了解村情民意具体情况后,结合村党建工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优势资源、具体困难和急需解决问题等,工作组同志制定了《洛麦村2014年-2016年发展规划》、《驻村工作组2014工作计划》、个人《驻村工作计划》,并将计划分解到月,逐步实施,每月总结。
二、帮助排忧解难,促进民生改善。
(一)依托驻村干部派出单位,解决村具体困难。
1、水井边组众安寨子地处水井边组和拉耐冲组之间,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村民出行极不方便,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因此,建设该段硬化路成了当地村民最大的愿望。工作组向县扶贫办争取了项目,并做好开工前的前期工作。
2、洛麦村有在读小学生一百多人,为给大家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节,工作组向县扶贫办及县自来水公司争取了2000余元助学物资发放给村在读小学生。
(二)开展农技培训,助村产业发展。
工作组进村后,积极协助村完成2014年核桃种植任务,现村核桃种植规模已达到700余亩,但由于该村核桃种植大部分以散户种植为主,因缺乏相关技术服务,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和村核桃产业发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工作组同志邀请了县农业局核桃种植技术方面的相关专家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服务,目前为止已开展相关培训两期,培训100余人次。
(三)排查安全隐患,保证村民安全。
今年6、7月份,一个多月的连续降雨给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村里也出现了村民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等险情。灾后,工作
组组员与村两委及时查看了村民受灾情况、做好村民受灾统计、排查各种险情,保障了村民灾后的基本生产生活。
三、倡导从德向善,促进乡风文明。
(一)开展感党恩教育,做好政策宣讲。
为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惠民政策、基层发展变化等在村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工作组成员将相关资料编辑成本,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宣传页、黑板报、拉家常等方式,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切实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又多又好、农村变化又大又快、农民得到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感党恩。
(二)开办道德讲堂,引导村民争做道德模范。
为了在村大力弘扬勤劳致富,孝敬老人、诚信友善、互帮互助等文明风尚。工作组在村开展了一场“重德修文”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并组织村民参加。通过这次活动,使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在村得到传承和弘扬,对村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提升村民的精神境界具有较大作用。
(三)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促进乡村和谐。
半年驻村期间,工作组参与村民各种矛盾纠纷调解8宗,达成调解6宗。其中土涉及土地租赁土地纠纷4宗,其他民事矛盾纠纷2宗。
四、指导村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指导村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县委对驻村工作组的一个要求,也是今年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省、市、县、镇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结合当地政府和村具体情况,驻村工作组参与了洛麦村教育实践活动。
(一)协助抓好学习教育,保证活动基础。
驻村工作组组员协助村支部采取了集中讨论、宣讲辅导、案例教育、主题实践、参加知识竞赛等方式,充分运用村远程教育平台,对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市、县、镇各级党代会精神和领导在党的群总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进行了深入学习,发放相关学习资料200余份。
(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期盼。
为了掌握指导村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手资料,了解群众期盼,工作组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采取以上门走访、拉家常、召开恳谈会等方式,在村里进行了一次大走访。期间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100余张、相关宣传资料300余份。
六、驻村工作不足之处
(一)走访不够深入
洛麦村合兴片区在村合并前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相对偏远,因此,上半年在该片区村民走访不够深入。
七、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加大走访,确保全村走访到户率达到100%。
5.小康工作半年工作总结 篇五
按照省委、州委、县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作为同步小康驻xx村工作组的组长于XX年3月16日开始进村驻村工作。半年来在县委组织部的亲切关怀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认真履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职责,贯彻落实县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文件精神,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到户“,真蹲实驻,真帮实促,在乌婆中心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确保驻村工作稳健有序开展,现将半年来的驻村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走访摸底、制定工作计划、完善村级发展规划。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为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和村居环境,积极深入全村6个自然寨开展贫困户基本信息、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活动并发放便民联系卡,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村组干部、村民代表认真座谈,分析全村发展状况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帮助村干部理清发展思路,完善村级发展规划,并结合实际制定驻村工作计划。
(二)利用多种形式,做好各种宣传工作。
积极利用会议、广播、宣传牌、群众自编自演等形式宣传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心中,让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并走村串寨发放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手册、宣讲法制、安全、卫生、计生等各方面的知识。
(三)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民生改善。
驻村以来,除积极协助村委落实医保、低保、新农保、退耕还林等各项惠农政策外,驻村工作组各位成员还积极挖掘各自的人脉和资为村里面寻找项目、资金、物资等。半年来,通过与州属企业协调为乌婆中心村争取得会议投影仪一台、台式电脑一台、打印机(带复印)一台;与县文广局协调为婆中心村争取得文化广播宣传器材两套;通过与县体训中心和县财政局协调,为乌婆中心村归布自然寨争取得农民体育健身项目1个价值3万元;通过与县水利局联系,为乌婆中心村争取得XX元的,活动场地的建设资金;与县政府和财政局领导协调,为乌婆中心村孖尧侗寨争取得该寨鼓楼维修经费7000元;通过与县财政局领导协调,为乌婆中心村归布苗寨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场地扩宽工程争取得水泥5吨;通过与县水利局领导协调,为乌婆中心村归布苗寨农田水沟维修争取得水泥5吨;与县财政局领导联系,为乌婆中心村垃圾焚烧池工程争取得水泥20吨;与县财政局领导联系,为乌婆中心村争取“双承诺、双诚信”开展工作经费3000元;与县财政局领导联系,为乌婆中心村下苗寨争取40公分水泥涵管15米;与县交通局领导协调为乌婆中心村养友自然寨争取得通组路防护栏60米;与县综改办领导协调申报,乌婆中心村归布苗寨被评为贵州省传统村落并为该寨配置太阳能路灯项目,路灯80盏,该项目资金30万以元,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之中;走访孤寡、空巢、贫困户和双女结扎户20余户,发放便民服务卡370余张;深入村寨进行强农惠农政策宣传5次,接受政策宣传4千余人次;深入乌婆中心村养友水族自然寨、下苗自然寨,现场指导群众实施民生项目20余次。
(四)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在村委会设立“一线接访制”接访室。制定接访值班表,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来访群众诉求,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及时解决,耐心调解,联合村支两委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做好台账登记、并积极参与信访维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做到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村。
(五)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驻村干部的良好形象。
驻村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州、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以及县委关于驻村工作的相关要求,严以律己,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以身作则、到群众家中走访、不混吃混喝,为群众服务,不推诿、不间断、不打折扣。认真参与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会议和学习中,广泛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自查“四风”问题,积极帮助基层组织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工作局面有待打开;
(二)走访群众力度不够,同群众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工作难度较大,部分老百姓思想认识不够,加上外出务工的人数多,村里剩下的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政策的理解有偏差,执行难。
(四)村支两委班子不齐,分工不清,不利于开展工作。
回顾半年来的驻村工作,自身在思想上得到提升,工作能力上得到提高,党性认识得到加强,更丰富了基层工作经验,受益匪浅。下半年我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调整工作方式方法,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上级组织部门及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6.小康工作半年工作总结 篇六
(一) 加强系统管理, 四大机制建设要有新进展。
推动标准化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发展, 必须继续加强系统管理,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提升标准化科学管理水平。
推进标准分类管理机制建设。分类管理关键是要按照标准的不同性质和类别,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是深化强制性标准管理机制改革。强制性标准应当突出强调政府作用。按照WTO/TBT的“五大正当目标”, 严格限定强制性标准范围。以规定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为核心, 优化强制性标准内容。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调整强制性标准体系结构和分类, 重点按领域和产品的大类制定通用强制性标准。改革制定程序, 逐步实现由部门和地方负责提出立项申请、组织起草、审查、进行风险评估;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管理规定, 组建审评委员会, 在立项和审批环节进行审评工作试点;实行网上公示, 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提高制定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选取部分领域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清理整合试点, 逐步压缩数量、实现“瘦身”。在清理整合过程中, 统筹协调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体系建设, 做好衔接配套。各行业、各地方也要根据情况开展强制性标准的清理整合。二是优化推荐性标准管理机制。推荐性标准应当强调市场作用。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产品标准需求、投入、研制和应用中的主体作用,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承担产品及产业相关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研制任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行业自律功能, 在立项、起草、审查等环节加强协调, 提高制修订效率。三是加强对企业标准化的指导。各地要研究改进企业标准备案、企业执行标准登记管理的措施, 研究企业产品标准水平评价工作方法。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引导联盟标准化发展, 制定管理办法和备案管理规定, 支持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定联盟标准, 促进自主创新技术研发、运用和市场推广, 鼓励将联盟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支持产业集群内中小微企业组成产业联盟或标准联盟, 运用标准化手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管理机制建设。一是突出把好立项关。立项是源头, 立项好, 标准质量才能好。要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 建立项目征集网络平台, 向社会公开征集标准立项建议。标准立项前要广泛调研, 充分论证必要性和可行性。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不同定位和侧重点, 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开展标准体系研究, 优先安排成体系的标准计划项目, 从源头解决标准重复、交叉、矛盾的问题。优化立项程序, 加大立项协调, 缩短立项周期, 提高立项效率。二是深化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及效益评价。完善标准化与计量、认证认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执法打假的信息反馈平台和会商机制, 逐步扩展到地方质检两局、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层面。进一步完善反馈信息处置工作体系。积极开展标准实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做好标准实施效益评价结果运用。三是规范试点示范建设。总结现有各类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经验, 做好项目统筹规划, 规范项目名称、分类、分级、内容、管理程序和考核评估以及推广工作, 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项目, 创建标准化试点示范品牌。四是全面加强技术委员会 (TC) 管理。TC是标准的生产车间, 车间管不好, 标准质量就没保障。建立日常巡视督查制度, 每年对一批TC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巡视督查并通报结果;落实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将其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组建跨TC的协调工作组, TC间互派联络员, 协调解决TC组建、管理以及标准制修订中的重大问题;制定考核评价办法, 完善考评机制, 组织开展考核评价, 表彰优秀TC, 通报批评、整顿取消一批不履职、乱作为的TC。对领域相近、范围交叉的TC开展整合试点。加快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与国家标准制修订系统对接, 实现对TC的动态管理和实时信息交流, 全面推进委员电子投票表决制度。
推进标准与科技紧密结合机制建设。一是与科技部紧密互动, 召开部际会商会议, 成立专项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及总体专家组, 加强专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 进一步明确专项规划落实的具体分工和工作措施, 制定科技计划统筹和分类支持技术标准研制、促进科技成果形成技术标准的政策措施。二是持续开展我国技术标准战略研究, 重点围绕提升我国技术标准创制和应用的能力水平, 研究制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技术标准战略和重要领域技术标准发展路线图。三是探索加强科技和标准项目立项协调、促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工作机制, 支持重大专项、863计划、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专家提出标准研制需求, 标准化技术组织、归口单位专家在科技项目研究、验收、评价等环节提供标准化支持;四是改革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管理机制, 建立区别于推荐性标准的制修订程序, 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推进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建设。从四个层面不断健全横向融合、纵向顺畅的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一是在部际层面, 探索建立标准化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继续发挥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现有部际联席会的协调作用, 建立与科技部会商机制, 加强与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科技部等部门的协作, 在物联网、三网融合、半导体照明、道路交通安全、化学纤维等重要领域成立标准化联合工作组或专家组, 协调推进重要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也要加强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的协作,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 共同推进地方标准化发展。二是在部省层面, 落实与浙江关于智慧城市建设、与山东全面战略合作等部省标准化合作协议,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进一步拓宽部省合作范围;支持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互动协作, 为地方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化工作搭建平台。三是在区域层面,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丰富区域合作内容和形式, 带动区域内标准化水平整体提升;深化与台港澳的标准化合作。四是在军民层面, 继续推动军民标准化通用工程建设, 制定军民标准相互转化的管理办法, 加快军用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步伐。
(二) 推动重点突破, 四大领域建设要加新力度。
推动标准化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发展, 必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外交外贸大局, 紧扣“五位一体”总布局, 制定重点领域标准化路线图, 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 着力重点领域新突破。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推进力度。一是完善顶层设计。组织研究和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战略、推进机制、发展措施、工作重点等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加强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二是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云计算、物联网、生物农业、先进设计制造、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膜材料等领域标准研制, 继续推进“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标准发展。三是多层面协调推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 结合国家重点工程、科技重大专项和应用示范工程, 统筹协调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各层面资源和力量,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 特别是在重点领域大力推进综合标准化试点示范,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加大现代农业标准化推进力度。一是抓好两个体系。以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农产品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以农业综合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和社会化服务标准化试点为平台, 提高标准信息化服务水平, 加强标准宣贯和培训, 健全现代农业标准化服务与推广体系。二是创新示范区建设。组织开展第八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 以实施农业综合标准化为抓手, 从区域性扩展和产业链延伸两个方面丰富示范区建设内容, 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升工程”, 探索示范区效益评价、品牌创建等工作。三是围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以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 探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化试点工作。
加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推进力度。一是研究制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十二五”行动纲要》实施方案, 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措施,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推动纲要落实。二是建立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重点开展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公共医疗、公共文化等领域重要标准研制, 加强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安全以及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消防等公共安全领域标准制修订, 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汽油标准, 在减灾防灾、应急处置、社区管理与服务等关乎民生的重点领域启动一批综合标准化试点。探索标准化在行政管理方式创新、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三是继续加强“两码”工作。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 推动国家法人库建设。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 充分发挥组织机构代码作为社会行为主体信用统一标识的基础作用。加强商品条码推广、应用和宣传, 完善商品信息数据库, 推动商品条码在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和产品质量追溯中的应用, 为政府监管和社会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进力度。一是充分发挥我国作为ISO、IEC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有效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管理决策。二是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 推进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中医药、家用电器、信息技术等领域国际标准提案工作, 推动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的国际化。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探索建立国际标准化创新示范基地。三是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 统筹双边多边和区域标准化合作, 巩固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合作机制, 探索与东盟、非洲国家的合作, 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工作, 推动我国特色产业和优势技术标准的海外应用。四是加强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管理, 研究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 继续在重点行业或地方开展国际标准化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试点研究。五是创新国际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 与商务、产业等相关部门及驻外机构合力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
(三) 促进整体提升, 四大体系建设要上新台阶。
推动标准化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发展, 必须全面加强标准化支持系统和发展环境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
进一步完善标准化政策法规体系。一要继续加快标准化法修改。在去年形成的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加快修法进程的共识基础上, 重点就强制性标准的范围、层级、分类、内容、程序、实施措施以及推荐性标准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 进一步完善修法草案, 力争修法工作取得实质进展。二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强制性标准管理、TC考核评价、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管理、联盟标准管理、标准涉及专利的管理等规范性文件。修改完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规则及评价指标体系, 提升评奖工作规范性和公正性。三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研究起草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建立完善标准化综合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 深化标准实施率统计试点工作, 推动将标准化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体系。部门、行业和地方要积极出台激励标准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一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支持国家级技术标准研究院所、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检验测试机构等技术标准综合平台建设, 鼓励以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化研究机构为骨干、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区域性技术标准联合创新基地建设, 不断完善现有全国标准化科技协作平台的运行机制。二要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对技术标准战略研究、新兴产业领域、基础性和公益性技术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研制的支持, 继续推进标准化理论、战略、体制、机制、制度、政策等软课题研究。完善公益科研项目选题立项机制, 建立公益科研项目咨询委员会, 加强项目规划、选题咨询和评议;完善项目推荐工作机制, 对项目选题进行公示, 采取定向委托和公开征集等方式遴选项目承担单位, 增强项目推荐过程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和项目承担单位诚信记录, 将在研项目实施情况与新项目遴选挂钩。组织做好标准化“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攻关。
进一步构建标准化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各级各类标准化技术机构、协会积极探索特色服务的新模式, 根据社会需求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信息咨询、技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评估、标准水平评价等服务。增强标准出版发行能力, 着力抓好标准的网络销售、远程印刷等技术改造升级, 加快出版发行速度, 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加强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 研究标准化信息化系统顶层架构, 建立信息化协调机制, 推动标准化信息资源整合, 探索分析、挖掘、利用标准化海量数据的方法, 不断改进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工作。推动标准实施信息反馈系统和TC管理信息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启动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完善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运行服务。三是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开展重要标准宣贯培训、新闻发布和世界标准日、标准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利用科普平台, 结合质量发展纲要宣贯和质量文化主题活动, 加大标准化宣传力度, 营造用标准、守标准的良好环境。组织开展打击标准侵权盗版行为。
进一步加强标准化技术机构和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一是在机构建设方面, 依托行业和地方标准化院所, 在若干区域设立国家级标准化技术支撑机构, 结合区域优势特色产业, 开展技术标准研究、评估与推广应用;各地标准化院所要高度重视改革与发展, 加强在标准研制、基础数据采集、标准效益评估、标准信息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建设和业务创新,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积极发挥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的智库作用;开展标准化人才工程建设专题研究, 系统规划标准化知识体系、教材体系和评估体系, 探索模块化、远程式教学;鼓励地方推进标准化职业资格制度;鼓励标准化学科建设和学历教育;采用培训和进修等方式, 定期对TC主任委员、秘书长、委员等开展针对性培训, 对TC秘书长进行能力考核试点;积极落实与ISO、欧盟、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合作培训计划, 加大对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高级人才、管理人员和师资力量的培训, 壮大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行业、地方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培训工作。
【小康工作半年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11-19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年度总结10-21
创建党员带头奔小康示范村工作汇报11-15
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报告07-15
同步小康驻村事迹08-18
农村奔小康进程分析06-27
百年追梦 全面小康07-28
身边的小康四年级作文07-0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08-11
202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