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由来和习俗(通用10篇)
1.冬至的由来和习俗 篇一
冬至是什么意思
南朝梁人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记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古人认为冬至为“阴阳”相争之日,是预测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时机,甚至可占卜来年的人间祸福。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陈志岁《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又谓,冬至,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预示否极泰来。
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以冬至为界点,古代节气开始新的轮回,《淮南子》记载:“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姜饭、冬至米团以及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在古代,民间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冬至节气在一月中的位置,来预测往后的天气。“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的意思则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是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阴天,甚至下雪 。
冬至传统习俗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很多地方对冬至很重视,甚至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有很多习俗,早的可以追溯到汉代,晚的也多见于唐宋,并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比如吃狗肉、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年糕、酿酒等。
吃饺子、馄饨或汤圆。冬至这一天,北方时兴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子,江浙一带则喜欢吃汤圆和麻松。冬至的汤圆又称“冬至团”,有粉团和粉圆两种,里面要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清嘉录》记载道:“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民间还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来馈赠亲朋好友,以前的上海很讲究吃汤圆,有一首古诗说:“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而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这有一个故事。相传汉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其中有两个部族首领分别姓浑和屯,十分凶残。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的音,把它们叫做“馄饨”,然后恨恨地全部吃掉。借此表达对他们的痛恨之情,希望早点把他们消灭。因为做馄饨最初是在冬至这一天,于是就流行冬至吃馄饨。这个故事不知是否可靠。在宋代时,当时的京城杭州也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一个叫周密的人说,杭州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扫祖先。
说到祭祖,就不得不说说广东一些地方,那里冬至祭祖的习俗很盛,甚至还有“冬节不回家无祖”的说法。因此冬至这一天,出门在外者,都要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一般的习俗是,冬至的早晨先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全家老少把甜丸汤做早餐。甜丸(米丸)就是《清嘉录》所说的“无馅而小者”,类似现在商场卖的小丸子。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在门上,俗称“敬门神”。比如泉州把元宵丸称为“头丸(圆)”,冬至丸称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一切圆满。中午也要祭祖,供品需要荤素五味;晚上还得祭祖,供品中必须有嫩饼菜。
饺子,相传起源于医圣张仲景。(可以参看前面“12.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现在北方的习俗,一般在冬至和春节都要吃饺子,有些人还把饺子称为“扁食”或“烫面饺”,并说吃了冬至的饺子就不怕冻了。
江南一带还有冬至晚上全家欢聚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这也有一个故事。相传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变成了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这样就可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此外一些地方还时兴吃年糕、荞麦面、九层糕等,“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年年如意。
很多地方时兴冬至吃狗肉。据说这从汉代就开始了。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啥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于是,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先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可靠,冬天吃一点狗肉,确实可以驱寒暖身。
客家人则喜欢在冬至时酿酒,认为冬至时的水味道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以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
2.冬至的由来和习俗 篇二
第一批“美国白人”是在1606年从英国来弗吉尼亚落户的, 那时, 他们的生活过得十分凄惨, 在不到5年时间里, 500个移民中只有50人生存了下来。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来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生活的移民, 第一个冬天就有一半人死于疾病。
然而, 实力和决心终于使美国在某一天向世人显示出强国的地位。一些移民在美国干得十分出色, 他们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移民加入这个行列。那引起在老家干惯了农活的弗吉尼亚人, 因为经营种植园, 种植大片的烟草和棉花, 收获颇丰, 生活也大有改善, 他们住上了宽敞气派的房子。人们不再根据他们的居住地域来判断一个人的地位, 而更注重的是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及其个人能力。在大获成功的移民中, 英国的清教徒尤为突出。这些清教徒们之所以离开英国, 是因为那时当地的教堂禁止他们按自己的宗教信仰进行礼拜活动, 然而坚定的宗教信仰给了他们勇气和力量, 他们决心到一个新的地方去开创未来。
在新英格兰地区, 他们与当地的印第安人建立了友谊, 相处地不错。而弗吉尼亚地区的情况不完全一样。一开始, 在弗吉尼亚的英国移民同当地的土著人并不和睦, 直到当地一个酋长的女儿嫁给了一个青年移民后, 情况才有所改变。那里他们也经营烟草棉花种植园, 移民的后裔也不断增加。不久, 印第安人意识到白人无条件地收购他们的土地, 是在打他们的主意, 侵吞他们的财产。从那以后, 相互间的矛盾又出现了。
1664年, 第一批非洲黑奴被卖到弗吉尼亚, 他们被迫在烟草种植园干活。以后, 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移民逐渐增多, 到18世纪中叶, 从马萨诸塞北部到乔治亚洲南部, 大约有十三个洲分布着来自各地的移民。当时的法国, 是英国的敌人, 早已入侵加拿大并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及俄亥俄洲的一些地区建立了要塞。1764年, 法国同英国交战, 英美联合并肩作战, 美国著名将领华盛顿在英国殖民军中担任军才司令, 以其出色的作战指挥经验, 给法军以沉重的打击, 并将法国人赶出了北美。
爆发于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在当时看来是场无为而愚蠢的战争, 其战火是由英国政府挑起的。英王乔治三世是个德国人, 他对移民情况了解甚少, 政府强迫移民交纳许多不合理的税款。为了对付移民的反抗, 政府又派出了大批军队并威胁他们的自治政府, 移民为此深感不安。在英政府内部有一些强硬的反对派, 他们竭力反对战争, 包括许多英国人和美国人也深知战争会导致互相残杀千方百计阻止战争, 然而, 战争最终还是爆发了。
统率英国侵略军的将领是个又懒又贪图荣华的家伙, 他携带夫人整天坐在马车里指挥作战。而美国人在华盛顿的统帅下, 加上当地印弟安人的友好帮助, 士气很高。这是一场不幸的战争, 英军不适应同当地军队和印弟安人打游击战, 他们在森林里经常遭到突然袭击, 法国政府也派兵支援美国, 美国人赢得了战争从而宣告独立。
不久以后, 十三个洲建立了联邦, 并称之为美利坚合众国, 在后来的八十年里, 英国、德国、爱尔兰人源源不断地越过大西洋移民到美国。第一代美国的拓荒者, 徒步进入了一片荒芜的平原区, 并翻过落基山脉, 来到了光秃秃的并严重缺水的内华达洲的沙漠地带。旧金山的淘金热吸引了大批大批的人群向西部进发, 他们越过一座座丛山峻岭加入了旧金山的淘金热。然而, 加利福尼亚一片片富绕肥沃的土地, 才是真正的“金子”, 山涧溪水给大片的庄稼和果树园带来了生命之泉, 移民们在落基山脚下建立了许多牧场, 在蒙大拿洲的大平原和南北达科他洲种植了稻谷和麦子。
美国南北战争以后 (1861~1865年) 解放了南部的非洲黑人奴隶, 为了避免南方从整个联邦中分裂出去, 美国开始了真正地自我发展、许多欧洲各地来的移民涌入纽约, 为那里众多的工厂解决了劳动力。1860年, 美国人口约三千万, 其中大部分是英国人, 包括三百多万非洲黑人奴隶。如今美国人口增加到二亿三千万, 其中至少有45%左右是英国人。
大约在1860年为止, 在美国的移民中绝大多数是英国人, 爱尔兰和德国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有近百万英国人落户美国, 其移民数超过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就目前来说, 在全世界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和地区中, 美国各方面的实力是最强的。然而, 大多数英语国家使用的仍是英国英语, 他们所用的书面语、口语, 包括美国人讲的英语都是将英语作为母语,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事实上, 大部分美国人也比较喜欢英国人的说话方式, 不少在美国的外埠人讲的英语甚至要比受过教育的苏格兰人的英语更接近标准英语。许多美国人包括那些没有英国血统的美国人在内, 把英国文化看作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美国人能毫不费力的阅读英国文学, 英国人也能相当自如地阅读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作品。但是, 在最近的五十年里, 美国人却创造了一系列新的 (美式) 英语词汇, 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还传到了英国, 乃至在整个英语世界被人们广泛使用。可以说, 现代美国英语的影响更大些。当然, 也确有一些词,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理解上会出现一些误会, 甚至也会闹些笑话。有些正统的英国作家, 并不太了解这些差别, 所以常用一些带有美国习惯的语言写作, 使得在英国常引起误会。在美国南方和北方人的口音也有较大的差别, 早期美国的弗吉尼亚, 佐治亚洲, 南北卡罗来几内州和其它南部殖民地与北方之间隔着广阔的河流, 险峻的高山、茂密的森林, 所以, 南方人有着自己特别的口音, 他们所发的元音, 辅音都按自己特殊的方式, 他们的词汇和语法同标准英语也有所不同, 南方人讲话特慢, 带有浓重的拖腔, 他们的语言不太容易被模仿, 以致美国的演员也不愿意使用南部语言。在美国也有其他语种被使用, 到目前为止, 在美国使用最广的要数西班牙语。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究竟有多少墨西哥人在二战期间非法越境到美国, 但有资料表明, 大约有450万墨西哥人居住在加利福尼亚, 三百万人住在得克萨斯州, 一百万人住在来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 还有一百万古巴人住在佛罗里达, (迈阿密市的50%人口是西班牙人) 有150万波多黎舍人住在纽约, 60万人住在芝加哥。有5%的美国人把西班牙语作为他们的第一语言, 这当中有不少人甚至连一句英语也不会讲。
加拿大的由来
意大利航海家约翰·卡博特 (1950~1499) , 曾服务于英国船队。事实上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前5年 (1497) 卡博特已经发现了加拿大。然而当他离开他所发现的这块土地时, 只是在海岸边树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当时有传闻, 卡博特还曾到过中国的东北部, 一块天朝皇帝的领地, 那里的渔业资源很丰富。
1534年, 法籍航海控险家雅克·卡蒂埃 (1491~1557) 沿着劳伦斯河航行, 直到不能再行驶为止, 在沿岸的大森林中, 他遇见了欢迎他们的印第安人, 但是, 雅克·卡蒂埃却绑架了他们的几个头领, 这也就使他们成为第一个如此野蛮地对待印第安人的欧洲人。大约在一百多年以后, 法国殖民者在圣劳伦斯河两岸落户, 并建立了魁北克省, 他们被派去为法国的毛皮商人提供食物, 建造住舍, 那些毛皮商在同印第安人的交易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到了18世纪中叶, 在北美的法国人意识到与英国及其在当地的殖民势力的流血冲突不可避免, 然而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正忙于同普鲁士交战, 无暇顾及在这块“冰天雪地”上所发生的争执, 所以这些法军在加拿大无法得到足够的援助, 处境极差, 仅有的几只法军想用来突围的船只也被英国的战舰截获。
是一次著名的战役为这场流血冲突划上了句号。英国人在某一天半夜翻过了魁北克省悬崖峭壁, 对法国人发动了奇袭, 并且彻底击败了他们。这以后法国人被迫交出了他们在北美的每一寸土地, 但英国人允许大约60000法国殖民者继续居住在那里, 也没有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这些法国人都是天主教徒, 但英国人告诫他们从此以后路易·十五已不再是他们的国王了, 他们都属于英国乔治·三世的臣民。
当时, 在加拿大只有少数的英国殖民者。最初到加拿大落户的是英国避难者, 这些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 拒绝同英军作战,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更应算作英国的一份子, 他们自称为王室的效忠者, 而他们的美国同伴则指责他们是叛逆者, 并掳走了他们的财产, 在独立战争期间, 有8万效忠者帮助英国抵御美军对加拿大的入侵。
十九世纪上半叶, 几乎有一百万英国移民在加拿大落户, 而同时期法国移民相对较少, 可他们的出生率很高, 以至于在短短的两个世纪中, 在加拿大的法国人口从6万增加到6百万。
“我们有两上民族, 两种语言, 两种宗教信仰, 两种司法制度……所有的一切都是两套体系。”
———一位加拿大报界人士如是说
乔·米勒, 一位来自伦敦的学者, 对法国文化在加拿大的地位颇感兴趣, 他曾就这一问题询问过他的魁北克朋友皮尔:“如果魁北克宣布独立, 那将会发生什么?”回答是:“虽然这是在加拿大的法国人所希望的, 但对整个加拿大来说是不幸的, 我认为这不可能发生”。魁比克的一切都是法国化的, 而就整个加拿大而言, 却有着掺和着英国风格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尽管曾受到过蒙特利尔这一问题的困扰, 但当地的法国人和英国人相处的还是不错。在雇佣工人的问题上, 英国老板更愿意接受那些讲英语的工人, 从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法国雇主也只招用讲法语的工人, 这样一来, 使得那些讲英语的人逐渐地迁居到了渥太华城, 那是一个较大的英国区。
当有人把加拿大人等同于美国人时, 他们会加以否认。加拿大幅员辽阔, 东起大西洋, 横穿大草原, 落基山脉, 西至太平洋沿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西北部是育空地区, 在北极圈周围, 有众多的被冰雪覆盖着的岛屿。加拿大的拓荒者在草原地区发现了一片辽阔的黑土地, 那里土质肥沃, 能种世界上最好的谷物。然而, 当贯穿加拿大的铁路修筑到这一地区时, 遭到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反对, 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印第安人同铁路修筑工人和拓荒者发生了冲突。
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 加拿大朝着独立自治的方向缓慢地发展, 从大西洋沿岸的新斯科舍省到遥远的落基山脉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都加入了联邦。加拿大、新西兰和南非等几个英联邦国家在1918年到1939年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英国的支持者。
加拿大英语
欧洲人经常会把美国人和加拿大人搞错, 连许多美国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要把他们同加拿大人区别开来, 并不容易。同样的情况, 也困扰着加拿大人, 他们不希望被别人误当作美国人, 他们希望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了解加拿大是一个拥有完全独立的国家。
美国英语大约是在1776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由英王的效忠者传入加拿大的, 到1813年在加拿大的英国人有80%来自于美国。
从一开始, 加拿大就拥有两种语言, 而这两种语言之间并没什么干扰, 因为英国人和法国人交往甚少, 因此, 加拿大英语始终是美国风格的。当然, 它也曾受到其他外来语言的影响, 不过当地的印第安语言和因纽特语言对它的影响却远不及法语。据考证, 有些重要的“英语”词汇还是起源于法国, 再由加拿大传入英国的。
起源法国的加拿大英语法语
如:prairies prairie, meadow (草原) rapids rapid (急流) canoe canoe (独木舟) portage porter (搬运) mush marche (走!)
加拿大航空公司的标记为“Air Canada”, 这也是受法国影响, 因为法航的标记就是“Air France”, 同样的情况还有印度航空公司“Air India”
还有印第安语演变成的加拿大英语, 如:印第安语加拿大英语moose, gopher animal (动物) tomahawk axe (石斧) wigwam tent (棚屋) mocassin shoe of soft leather (鹿皮)
(有些起源于印第安的词语是在效忠者落户加拿大之前就有的)
还有来自于因纽特的词汇, 如:
因纽特语加拿大英语kayak canoe (独木舟) anorak water proof jacket (带风帽的厚茄克) husky huskinani (爱斯基摩人)
据说还有一些起源于加拿大的英语, 如:
hooch走私的劣酒bobsled长撬Johnny Canuch加拿大的俗称 (如Uncle Sam是美国人的俗称) Jean Baptiste法裔加拿大人的俗称
加拿大的方言并不多。除英属哥伦比亚省以外, 加拿大沿海各省的人们所讲的英语要比其他任何地区的人更加英国化, 许多同政府有关的人和机构, 如:加拿大国会, 议院, 总理, 选民, 学生等他们讲的英语更英国化, 而不是美式的。不过也有些词, 加拿大人常按美国英语来讲, 如:
他们常用:shades不用:blinds (窗帘) counterpane bedspread (床罩) cupboard closet (食橱) holiday vocation (龙头) drain sewerage (排污系统) 译自:<
摘要:重点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由来及美国和加拿大语言的发展。
3.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篇三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进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疮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故形成“捏冻耳朵”的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4.七夕的由来和习俗 篇四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大致是说苦孩子牛郎幸运地和一个名叫织女的仙女结婚生子,后来织女被王母娘娘带回天庭,拆散了他们美好的婚姻。牛郎追上天庭,终被王母娘娘的天河所隔。后来,牛郎和织女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 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 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 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
5.端午的由来和习俗 篇五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6.大寒节气的由来和习俗 篇六
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几记录虽然表明,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我省盆地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大寒三侯
鸡乳:孵小鸡。
征鸟厉疾: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7.冬至将至话习俗 篇七
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很多,它与人的健康养生有很多关系。过节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朝称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仪式“贺冬”。《后汉书》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冬至这天,不但朝廷放假,军队、边塞、商旅闭关,停业休息,而且亲朋好友还要相赠礼物,聚会饮酒美食。清朝的《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冬至、夏至,是一年阴阳交替的一天。三十、初一,是一月阴阳交替的日子。子时、午时是一天阴阳交替的时刻,等等。体质虚弱的人在这个时间(刻)内容易患病或者老病复发,危重病人甚至可能“阴阳离决”而死亡。古人经过长期观察总结,认为冬至是个非常的日子,说不清这些异常,以过节的形式表示重视,祈求避祸。
◇吃饺子习俗 在一些地方,民间有“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的谚语。传说是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相传张仲景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看见乡亲们饥寒交迫、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冻烂了,顿生怜悯之心。于是,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与葱姜等具有驱寒作用的蔬菜做馅,包成像耳朵一样的食物,在胡椒面、辣椒面的汤锅里煮熟,名曰“驱寒娇耳汤”施舍,并让乡亲们饮食效仿,御寒防冻。后来,每逢冬至节令,人们便吃“冻耳朵”,渐成习俗。“冻耳朵”也称“扁食”、“烫面饺”、“饺子”。河南南阳一带至今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吃狗肉习俗 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狗肉味甘性温,具有温中驱寒之功效。《本草食疗》说羊肉温中益气,“凡与羊肉同煮,皆可补也。”
◇赤豆糯米饭习俗 江南冬至之夜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传说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作恶多端的儿子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赤豆又名红小豆,性平味甘,能健脾行气,醒脾化湿。糯米就是江米,《本草原始》称它能“温补脾胃。”
“药补不如食补” 冬至之后,宜多食羊肉、韭菜等温热食物,少食寒凉菜肴和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以上传说中的羊肉、狗肉都有咸温补阳的作用。
8.白露时节的由来和习俗 篇八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秋色渐浓的景致如水墨般渲染而开。
三候
白露后五日为初候,鸿雁来。秋重,鸿雁自北而南迁徙,大者为鸿,小的称雁。
再五日为二候,玄鸟归。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如今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再五日为三候,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之义。“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天气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是一年中早晚温差最大的季节,白天能达到二十九度、晚上只有十几度。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白天形成的湿热之气到晚上遇冷形成露珠结于草木,好像挂上了白色的珠子。
进入白露时节,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故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由此可见,“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
习俗
品龙眼
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当地习俗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这种说法固然比较夸张,但是白露节气吃龙眼确实对身体多有裨益。
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吃“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鸭子或猪肘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
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即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白茅根、白山药、百合、白茯苓、白晒参,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在浙江文成,人们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饮白露茶
江苏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爱喝茶的老茶客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啜米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江苏和浙江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祭禹王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养生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处暑还会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会着凉受寒。
防秋燥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等症状。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止咳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慎“秋冻”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
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添衣被
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
白露过后要注意哪些疾病复发
秋季是一年中由热向冷的过渡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空气湿度偏小,冷空气活动频繁,是许多疾病的诱发因素,要注意做好以下疾病的预防:
1、呼吸道疾病:
1)防感冒: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是伤风感冒的高发季节。特别老人、儿童等是感冒或流感的易感人群,应积极预防。主要措施为保持良好通风,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加衣物,适当多饮水,体质较差或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预防接种。
2)防哮喘:
秋季空气干燥,花粉等过敏源较多,常引发哮喘。因此哮喘患者应注意保暖,预防接触过敏原,防止复发。
3)防急、慢性支气管炎:
秋季是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好发季节,多在感冒后并发,预防主要是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要注意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戒烟少酒等。
另外,秋燥是指因空气干冷而引发的头疼、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应多饮水,适当服用养阴润肺的食物或药物。
2、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随着秋冬季节来临,气温骤降,会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本已狭窄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减缓,血量减少,引起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急性心机梗塞、中风等疾病。
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吸烟酗酒,不过度劳累。尤其是注意观察血压、心脏等病情变化,定期检查,按时服药。
3、胃肠道疾病:
秋季气候多变也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肠胃炎、便秘、小儿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可能发生腹泻。由于气候转凉,也会导致胃病的复发。
秋季腹泻也很常见,特别是小儿,预防秋季腹泻主要是防止疲劳后着凉,注意膳食合理,戒烟戒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过甜、过油腻的食品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
4、风湿与关节疾病:
秋季也是风湿与关节疾病的好发季节,应积极做好预防。
白露祝福语文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露“白”自洁出来,白露“露”自“藏”出来。白露节,愿你财富“深藏不露”,做人“清清白白”!
白露时节,养生有道,今日奉上,同品其妙。白露养生,首在除燥,脆梨生津,蜂蜜水调,银耳入粥,南瓜勿少,滋阴润肺,可得其要。
白露过一天,蚊子死一千,凉风切勿贪,加件外套穿,夜晚气温低,莫要把被踢,感冒流鼻涕,姜汤来治病!白露到了,祝你身体健康,事事顺利!
白露苍苍,我将甜蜜、好运全部送上;白露茫茫,我愿你一生平安、幸福如常;白露凉凉,我叮嘱你多添衣、莫要贪凉。愿你白露时时乐,心房暖洋洋!
白露一到天转凉,鸿雁南飞露满枝。朋友外出多保暖,莫让寒气把身伤。多吃蔬菜添营养,少饮米酒暖心神。身体健康生意好,早日还我短信钱。
时节至白露,秋起夜微凉,酷暑悄逝去,短信送祝福,忧虑烦恼离,快乐随处找,莫让伤心来,健康幸福归,白露又来临,关心时时在,常伴你左右,愿你想到我。祝:白露快乐!
温馨提示:亲爱的朋友,由于白露节气来临,近日气温下降,天气渐渐转凉。为避免你受寒流及感冒的侵袭,请适时添加衣裳,晚上睡觉盖好被子,避免着凉,并配合自己照顾好自己,谢谢合作!
白露到,天转凉,早晚记得添衣裳,多运动,多喝水,增强体质少生病,发短信,送问候,表关怀,传递祝福不可少,友情相守情意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点点不灭的星光里,望见季节深藏的容颜,深情、孤意、在眉睫、在唇靥,只想对君说一句,天凉啦,注意保暖!
白露时节更繁忙,硕果累累堆满仓,凉秋渐进天色变,请君及时添衣裳,望君时时保身体,心宽体胖笑常开,朋友日日心中想,温馨祝福请收藏。白露快乐!
秋月带着一丝凉风,送去了我的思念;白露带着一片寒霜,送去了我的祝愿;真情带着一份关怀,送去了一丝温暖;祝福带着一颗真心,送去了白露惦念。白露节气到了,天气渐凉了,多添衣裳,照顾好自己!
送你一瓶洗发“露”,洗去烦恼无忧愁,送你一头斑点“露”,乘风奔驰路处处,送你一箱核桃“露”,益智补脑才气高,祝你白露快乐!
秋月白露至,送你三滴白露水:首先送你知识露,大智若愚想法多;然后送你爱情露,浪漫甜蜜情感多;最后送你摇钱露,财源滚滚伴你来。白露时节雨纷纷,夜晚风吹身体爽,牵挂你等在心中,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到了,注意保暖加衣裳,祝白露快乐!
白露天气渐转凉,劝君适时添衣裳,早睡早起锻炼忙,多食果蔬享健康,时刻保持心情朗,吉祥如意幸福长。祝白露节气快乐!
白露节气到,贴心问候有必要,天气渐渐转凉,增减衣物要适当,再忙也要休息,劳逸结合身体棒,拥有好的心情,生活美满幸福长,愿你幸福每一天。
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白天身体勤锻炼,夜里勿要贪凉把被子掀;饮食要注意,贪吃不好易清淡。在这气候宜人的美好季节,诚祝亲爱的朋友身体安康,心情愉快,拥有幸福美满的简单日子!
白露时节明月光,思念朋友在心房,牵挂朋友在远方,白露祝福随风扬,发条短信是心意,天凉莫忘添衣裳,快乐幸福在身旁。
白鹿白露走白路,白路白露载白鹿,不管是白鹿走白路,还是白路载白鹿,白露肯定无误。绕晕了吧,白露节气来段绕口令,祝你白露幸福无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何为霜?呵呵不管霜是啥,啥是霜。白露节气。送你“双喜”。祝福你天天“喜上眉梢”、“喜气洋洋”!
白露随风悄悄至,秋高气爽精神朗,心情愉悦送关怀,财运家运双双来,门窗通风常打开,天凉添衣莫忘怀,万般叮咛心底埋,愿你白露时节乐开怀!
9.节气之冬至的由来和传说有哪些 篇九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冬至的传说:
冬至传说一:女娲与冬至饺子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 时,有位人头蛇身的女人叫女娲,看到天上有个窟窿,就用炼就的五彩石补天。她又用黄泥做人,一年到头不停地做。到了冬至那天,气候寒冷起来,黄土人的耳朵总被冻掉。她就在一个个黄土人的耳朵上都穿个小孔,用一条线通过,一头打个结扎住,一头塞进黄土人的嘴里,让黄土人咬住,这才保牢耳朵没被冻掉。以后就演变成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每年冬至节,人们就包耳朵形状的饺子,意思是让女娲做的黄土人咬住带线(馅)的耳朵,不致于冻掉。
冬至传说二:冬至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传说三:冬至饺子
河南南阳名医张仲景,医术十分高明,不管是什么样的疑难杂症,只要经过他的治疗,都可以迅速痊愈。人们都尊称他为医圣。
张仲景原本在长沙做官,告老还乡后回到河南老家。还乡的时候,正是酷寒的严冬。他走到白河岸边,发觉河面都冻成了冰。来来往往为生计奔忙的乡亲们,穿著单薄的衣服,面黄肌瘦,连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看了,心中感到相当不忍。
等他一回到家,登门求医的人接踵而至。门前车马杂沓,全是乡里官宦富豪人家。张仲景从早忙到晚,可是心中仍记挂着那些冻伤耳朵的穷乡亲们。到了冬至那一天,他就把家中的工作交给弟子们,自己到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给穷人舍药治疗冻伤。药方的名字叫做「祛寒娇耳汤」。
做法是先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等煮熟后,将羊肉及药材捞起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再下锅煮熟。来乞药的人们,每人都给一大碗汤,两双娇耳。大家吃了祛寒娇耳汤后,只觉得浑身温暖,两耳发热。张仲景一直舍药到年三十,终于把乡亲们的耳朵全治好了。
张仲景舍「祛寒娇耳汤」的事一直在民间流传着。为了纪念他为人们治病的恩德,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都要包娇耳吃。「娇耳」又称「饺儿」,也就是现在我们所吃的饺子。传说吃了冬至饺子,包管耳朵不会冻伤。
冬至传说四:冬节圆
很久以前的一年冬至,闽南的一个城里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是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女儿。在天寒地冻的严冬里,乞丐的妻子终于因体力不支而一病不起。为了筹钱埋葬妻子,老乞丐只得忍痛把女儿卖给人家作奴婢。一想到要离开相依为命的老父亲,女儿伤心得晕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了一碗米汤,一口一口的把女儿灌醒。老乞丐又讨来了几个糯米圆充饥。可是父女两个互相推让,谁也不肯先吃。老乞丐就对女儿说:「今日离别,就像这粒糯米圆分成两半,咱们团圆的时候再吃圆子好吗?」说完,两人含泪吃完了圆子,就依依不舍的分手了。
自父女两人分手后,又过了三年,老乞丐却毫无音讯。每年到了冬至,女儿就更加的思念父亲。她想,也许父亲现在仍穷困潦倒,不愿见面,那该如何相认呢?她就想了个办法,对主人说:「今天是冬至,家家都吃圆子,那门神也该敬敬他。」主人同意了。她就搓了两个又大又圆的.糯米圆粘在门环上,她想,这样一来,父亲回来,看到门环上的冬节圆,一定不会找错门。谁知道,老乞丐还是没有回来。第二年,女儿又把冬节圆黏在窗门、猪舍、牛舍、牛头上,寄托对父亲的思念。左邻右舍取其团圆、吉利的含义,也照样去做。这个习俗就这样传遍了闽南、潮汕一带。
冬至传说五:冬至汤圆
从前有个木匠叫墨斗公。在他所住的村子里,土壤十分肥沃。农夫们只要将稻籽撒在田里,就可以坐下来静待收成了。因此这些庄稼人整天闲着没事,就聚集在墨斗公的木匠店里聊天。墨斗公被他们吵得无法静下心来工作,就交待他的徒弟拿一包经他施过法的锯木屑,每天早上抓一小掫撒到农夫的田里去。这些锯木屑只要一洒到田里,就会变成杂草。墨斗公的原意是要农夫们养成勤劳的好习惯,天天下田锄草。没想到这个徒弟嫌天天撒太麻烦,就一口气将整包锯木屑都倒光了。于是,所有的田里都长了茂密的杂草,稻子反而枯萎殆尽,急得农夫们叫苦连天。
墨斗公眼看着他的徒弟闯下大祸,就罚他变成一头牛,来帮助农民耕田除草。为了使徒弟工作方便,墨斗公又设计了牛犁耙,碌碡等农具供牠使用。
墨斗公的徒弟变成牛后,惰性依然不变。主人要牠耕田,牠就想出许多推托之辞:「我今天我太累了」、「我生病了」或是说「你还不喂我吃东西,我怎么替你工作?」牠甚至和主人约定,耕田时每走一趟就要喂牠吃红龟粿或汤圆等食物,否则牠就罢耕。
10.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篇十
春雷惊蛰(杨柳青年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古***俗:扫墓、踏青、打马球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习俗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习俗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习俗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清明习俗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清明习俗蚕花会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清明习俗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清明习俗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 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赵之珩表示,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二月二为福建一带的踏青节,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月初五才开始踏青。由于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流传。
清明诗趣:
《清明》——(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风入松》——(元)吴文英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推荐阅读:
冬至的由来与习俗10-29
谷雨时节的由来和习俗知识09-13
冬至烧纸的习俗有哪些10-20
万圣节的由来与习俗作文10-02
冬至习俗内容07-13
冬至习俗吃饺子、吃汤圆 作文素材11-01
春分的由来和特点07-30
关于冬至的俗语和诗句10-23
元旦节的由来和风俗06-19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