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2024-09-27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共12篇)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一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序言

我在《德法年鉴》上曾预告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在加工整理准备付印的时候发现,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起,十分不妥,这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的困难。此外,由于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彩,只有采用完全是格言式的叙述,才能把全部材料压缩在一本著作中,而这种格言式的叙述又会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观。因此,我打算用不同的、独立的小册子来相继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在以一本专门的著作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以及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由于这个原因,在本著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联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专门涉及这些题目的范围。

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不消说,除了法国和英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以外,我也利用了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但是,德国人在这门科学方面所写的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著作,出去魏特林的著作,就要算《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和《德法年鉴》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德法年鉴》上,我也十分概括地提到

过本著作的要点。

此外,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他打下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

我认为,本著作的最后一章,即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当代批判的神学家不仅没有完成这样的工作,甚至没有认识到它的必要性——这是一种必然的不彻底性,因为即使是批判的神学家,毕竟还是神学家,就是说,他或者不得不从作为权威的哲学的一定前提出发,或者当他在批判的过程中以及由于别人的发现而对这些哲学前提产生怀疑的时候,就怯懦地和不适当地抛弃、撇开这些前提,仅仅一种消极的、无意识的、诡辩的方式来表明他对这些前提的屈从和对这种屈从的恼恨。仔细考察起来,神学的批判——尽管在运动之初曾是一个真正的进步因素——归根结底不外是旧哲学的、特别是黑格尔的超验性的已被歪曲为神学漫画的顶点和结果。历史现在仍然指派神学这个历来的哲学的溃烂区本身来显示哲学的消极解体,即哲学的腐烂过程。关于这个饶有兴味的历史的判决,这个历史的涅墨西斯,我将在另一个场合加以介绍。

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二

关键词:美的规律,内在尺度,“人”的需要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 自20世纪30年代被发表至今, 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手稿》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以“劳动创造美”为核心命题, 以“人的全面自然发展”为主线, 论述了“人的内在尺度”、“美的规律”、“人和对象的关系”等观点, 从而阐述了他的美学思想。在《手稿》里, 马克思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些部分进行了大段的关于“美”的论述, 而在论述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这样的特定语境下, 马克思提出和阐述了“美的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视阀下的美的规律

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美的规律”不能直接理解为艺术活动中的美的创造和欣赏的规律, 而是指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的规律, 只能是人类物质生产的规律, 而人的劳动则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对象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活动。另外, 在笔者看来, “美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但并不属于与人无关的自然规律, 而是带有社会历史性质的人类社会的规律。人类在脱离了纯粹的动物特性之后组成新的社会群体时, 美的规律才得以发挥作用, 并且随人类的主观目的意图的转变而适应性地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对客观对象有审美意识是动物与人在实践活动中最根本的区别。在《手稿》中, 马克思早已经把审美看作是人的实践积极性的品质, 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造无机界构造人本身, 又由于劳动活动具有审美的性质, 所以, 这个创造过程并不是自然而为, 而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 能够追求效用和创造价值, 并且人在这个创造的对象性世界中能直观自身。可以说, 美的规律是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构建, 是关联于人的感性的历史实践。如果离开了主体, 离开了人, 离开了社会, 任何事物的内容和形式都与美的规律无关。美的规律不能单纯从事物的外在表现或内在特性的结合去解释, 也不能从人的心理历程去解释, 只能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去解释。

二.“美的规律”与“内在尺度”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蜜蜂筑巢, 海狸搭窝, 蚂蚁建穴, 都属于生物进化进程的一种本能行为, “它们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2]而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使自己的活动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识的对象。

(一) 内在尺度

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了“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和“内在尺度”, 对于这两个概念, 必须要给予清晰的概念定位, “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也就是“物种尺度”。马克思撰写《手稿》正是处于以费尔巴哈为首的旧唯物主义者清算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的美学哲学思想交织的时代, 马克思的思想也深受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影响。费尔巴哈认为:“理性、爱和意志力是完善的品质, 是最高的能力,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绝对本质, 以及人的存在目的。”[3]人以这种本质作为衡量对象的尺度, 这个尺度是类的尺度, 而“类的尺度就是人的绝对尺度、规律、标准”。[4]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和类的尺度的观点可以成为我们对马克思的内在尺度的参考。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内在尺度”是就人类物质生产来讲, 指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尺度, 具有人的主观意识, 我们或者可以称之为人的尺度, 这个尺度包含了人类的要求和目的, 审美理想和功利主义, 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二) 内在尺度与美的规律的关系

在对两个尺度进行论述之后, 马克思接着说, “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因此”二字逻辑上就直接体现出因果关系。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首先人无法脱离本身的动物特性, 所以先要按照各个物种的尺度去生产, 其次人懂得把握内在的尺度, 能按照自身的需要和目的进行生产活动, 只有把这两种尺度有机结合起来, 人类的生产才有“美的规律”。而在这两个尺度中, 最为重要的还是内在尺度。

比动物高明的人可以按照任何的尺度进行生产, 比如人能造蚁穴, 也能筑蜂房。但如果能达到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 这样的物种尺度还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是要按照人的尺度进行。马克思指出, “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6]那么“一切对象必然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7]。作为客观事物, 一切对象有其外在形态和内在规律, 而作为主体的人, 由于个人的生活背景和经历的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把握也有差异, 在审美活动中, 对象要成为有特点的人的对象化, 人的本质力量要得以实现, 离不开每个人对内在尺度的把握, 这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必须要掌握和运用的。

三.按照美的规律构造是“人”的一种需要

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实践生产活动应以“美的规律”为准绳, 同时他把“美的规律”的运用体现在人类生存的每一个领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就是按照人的需要、人的目的来进行创造。马克思是认为美的规律与人的生产活动有着内在的必然性联系。马克思“美的规律”的观点突出了人的主体性, 始终将人放在了首位。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美的规律的基础, 而按照美的规律构造则是“人”的一种需要。

在生产过程中, 人现实地改造着客观世界, 确保了人的对象化本质。一方面, 人的能动的类活动, 使得“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8]由于依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对象, 使得对象世界刻上了人的烙印。另一方面, 对象世界由于人的精神意志, 使得人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之所以能够从对象世界直观自身, 就是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而这个改造的基本方式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美的规律是人类物质生产的规律, 是人类感性的历史实践, 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而人又始终不懈追求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正是这种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都变成人的, 这是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体系, 也是人的理想劳动状态, 而美的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就是人的感性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

“美的规律”对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手稿》整体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劳动创造美, 而人类社会实践需要美的规律, 而“美的规律”作为人的生存所应遵循的尺度, 是人合目的性和自然界合规律性的统一, 具有明确的意识和目的, 可以说, 只要有人与自然存在, 实践生产活动存在, 美的规律就存在。

参考文献

[1][2][5][6][7][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58、58、86、86、58.

[3]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69.

3.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三

关键词:人的本质;共产主义;自由

收稿日期:2010-10-30

作者简介:唐世富(1983-),男,安徽宿州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陈权(1985-),男,广东广州人,华南师范大学09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体现

(一)马克思“自由思想”与“异化”的关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建立在对黑格尔的批判和对费尔巴哈的推崇之上。马克思继承吸收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认为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才是实证的,是其批判的基础。在序言中,马克思说到:“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他打下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费尔巴哈的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考是从“异化劳动”开始的。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的批判是从四个层次:劳动产品、劳动、人的类本质和人自身四个方面层层递进进行论述。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认识到“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大,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对象化是工人贫穷的原因,工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因此,工人无法把握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其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异己的关系。工人在劳动中消耗的劳动越多,劳动产品对于工人的反抗力量就越强大。

在分析劳动产品同工人相异化的同时,马克思认识到,“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对于工人来说,不是工人自身的东西,而是用来否定工人的东西。劳动不再属于人的本质。工人参加劳动不是感到幸福,而且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

异化劳动首先使人脱离外部世界,自然界不再为人类所把握。其次,异化又使人自身,使其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使人的本质与人相异化。最后,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进入社会的全面异化阶段,即人与人的相异化。马克思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向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1]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异化劳动导致工人生产出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工人生产出的与自身异化的人——资本家,控制整个劳动产品,工人的劳动。异化劳动产生了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更加导致了异化。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介意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1]因此,工人要得到解放,必须解除异化劳动,才能达到整个人类的解放。只有通过工人解放,才能将社会从私有财产中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进入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中,此时,整个人类才能解放。人才能重新获得其本质,才能有真正的自由。此时,劳动也不会成为痛苦折磨,而成为人们必须的实践活动。

(二)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体现

在探讨人的本质的时候,马克思首先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是,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理论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1],“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实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在此,马克思直接表明了人与自然的第一重关系。人是自然人。人的存在依赖于自然产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另一方面,马克思也认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是统一的。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自然界处于基础的地位。“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的生命也不能创造,他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同时,自然界一方面为工人提供了生存资料,另一方面为工人提供了生产资料。“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最后,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达到和谐统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实现自己的本质,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人改造自然界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本质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说,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人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的进行生产,只有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能够真正证明自己。自然界与人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达到统一?马克思在《手稿》中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三)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共产主义思想中的统一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的理想社会模型的终极形式。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及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作为自我异化的私有财产的扬弃。这种扬弃是一种积极的否定,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肯定(占有和复归);这种复归是一种保存,是对以往人的本质发展成果的完全保存和肯定,是连续性上的中断。同时共产主义作为对“历史之谜”的解答,是对以往历史之背离人的本质的一种反动和批判,因而它实质上是对人的存在状态问题的一种解答和回应。马克思认为“社会”就是“人的”社会,是人的本质的复归,是共产主义运动;这就为我们把握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提供了一种契机。

二、马克思“自由”思想对于黑格尔“自由”思想的超越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手稿》中主要体现在以上三个方面,但是,不同于黑格尔纯精神形式的自由的要求和思想活的解放的要求,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对于其的超越主要体现在自由思想的完成上。马克思完成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其自由思想的实现上:通过扬弃和自我异化的实践劳动来获得自由。

黑格尔所谓的自由只是一种思想上的自由,思想上的无约束状态,是思想成为自身的结果。黑格尔认为“理性乃是有目的的行动。”“精神的东西是本质或自在而存在着的东西——自身关系着和规定了的东西。他在和自为存在——并且它是在这种规定性中或在它的他在性中仍然停留于其自身的东西。——或者说,他是自在而自为。”从《精神现象学》可以看出,黑格尔的原意在于论述理性的目的就是通过自身而回到自身,回到经过“异化”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自身。而共产主义社会,在“异化”的过程来讲,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与其自身相异化,不断自为发展所达到的更高一个阶段,是马克思“自由”思想实现的终点。如何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有通过实践劳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手稿》中马克思强调了通过实践劳动来摆脱异化,实现人的本质。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事实,认为国民经济学“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非现实化,使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因此,工人要实现自己的本质,使自己真正成为人,只有重新掌握劳动,掌握劳动产品。使劳动真正称为自己的劳动,成为获得自身的手段,因为“劳动是为每个人设定的天职。”而另一方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自由只是一种狭隘意义上的思想自由,不能解决时代的现实问题,这正是马克思超越黑格尔的地方。

总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仅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批判,更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阐述与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发展,总体把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才能更清楚黑格尔思想对于马克思的影响和马克思自身的独创性发展,为理解马克思提供总体性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四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视角及其归宿

马克思没有单独论述美学,但在《手稿》中表露了他的“人的目的论”,而美学正是建构“人的目的论”的途径之一.对于马克思来说,审美是被当作人的本质力量来考察的,这对以往美学的迷失是一种矫正.人作为目的的.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单向度的人”和“新感性”建构中得到了传承.

作 者:王金胜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年,卷(期):27(6)分类号:B83-05关键词:本质力量 异化 马克思 目的 人

5.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五

人的实践本质的全面论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总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人的实践本质为主题,深入地论述了九个哲学观点:(1)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实践导致异化又克服异化;(3)实践最终促使人趋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自然界既是人生存的基础又是人作用的对象;(5)人在社会性的劳动中创造历史;(6)实践也是一种感性的布美的活动;(7)实践的本质力量必然酿成(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道主义;(8)哲学辩证法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践辩证法;(9)实践哲学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践唯物主义。

作 者:朱宝信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卫生学校,河南 驻马店 463000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4)分类号:A811关键词:实践 异化 全面发展 人道主义 实践辩证法

6.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六

摘要:1844年3月,马克思因受到恩格斯《德法年鉴》中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认为仅停留在哲学的研究上,还不是“针对原本,而是针对副本”的批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于是,马克思决定从经济事实出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经济学的著作。1844年3月到8月,马克思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书写于巴黎,因而又称巴黎手稿。原书名没有保留下来,现在的书名是1932年发表时苏联编者加的。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学、巴黎手稿

《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其内容极为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

当然,《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马克思在《手稿》时期,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大量使用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术语。但是,在内容上,马克思又大大超越了费尔巴哈。这就是说,尽管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同费尔巴哈的重大分歧,尽管《手稿》中充满了费尔巴哈式的概念、术语,具有人本主义的因素,出现了内容和形式的不一致,什么是矛盾,但是,《手稿》在内容上却力求向历史唯物主义接近,处处闪烁着新世界观思想的光辉。

一、主体结构

包含六部分:序言;第一手稿;第二手稿;第三手稿;附录;注释。

马克思在“序言”中主要阐述了写作的主旨,方法和《手稿》的哲学基础。在写作过程中由原先打算着重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后经过对国民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和批判,改为把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当做主要批判对象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剖析为主要内容,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同时着重揭露和批判了鲍威尔为首的黑格尔分子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坚持“自我意识”哲学。

“第一手稿”的主要内容是:1、揭露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首先,马克思肯定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但又揭示了它的缺陷。他认为古典经济学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它不理解这些规律,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1】(P37)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能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给自己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的任务。

2、论述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我第一次接触。从《手稿》中知道“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生产出了产品,而由于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本身,因此,产品生产越多,劳动者的价值就相对越低。这里似乎是一个相对的关系,劳动者和产品两者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而劳动产品是人的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2】(P50)

“第三手稿”主要讲:1,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

2、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在这个章节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马克思在此提到了五种共产主义的理论,即:普鲁东小资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以傅里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巴贝夫为代表的平均共产主义,议会的共产主义,无政府共产主义。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合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P80)

3、私有财产和需要,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在私有制范围内,则具有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指望是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以便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并且诱使他追求一种新的享受,从而陷入一种新的经济破产。”【4】(P90)这段话指出了在两种制度下,“需要”产生的不同原因和引起的不同结果,但他们同时都在强调着“新”。

4、货币。这里讲的货币是人与生活,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颠倒一切的手段。其实这些话语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货币是实现物质之间交换的媒介,也是万恶的”。

二、内容浅析

《1844年经济学手稿》由来: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曾预告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在加工整理准备复印的时候发现,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各种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起,十分不妥,那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的难度。此外,由于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样,只有采用完全是格言式的叙述,才能把全部材料压缩在一本书中,而这种格言式的叙述又会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表。因此,马克思打算连续用不同的单独小册子来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著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并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

《1844年经济学手稿》基础: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绝不是用“乌托邦的词句”,或“完全纯粹的、完全决定性的、完全批判的批判”、“不单单是法的,而且是社会的、完全社会的社会”、“密集的大批群众”,“代大批群众发言的发言人”等等一类空话,来非难实证的批判者的。

主要内容有六点:

1、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合理因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经济学的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工资、利润、地租问题,对阶级和阶级斗争作了经济学的理解。马克思继承了这一点,但没有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而是从中看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资本、地产、劳动三者的分离,从而揭示了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对立的经济根源。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工人工资的增长看作社会的繁荣的结果,从而必然要把工人的前途和命运寄托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上。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从整个工人阶级着眼,从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从过度劳动造成工伤事故和缩短工人的寿命,从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得出结论:在社会衰落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财富增进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达到繁荣的顶点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指出,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5】(P30)。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他的权力就是他的资本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购买的权力。也就是说,资本不仅仅是物或对物的占有,而是一种生产关系。此外,马克思还研究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等问题,从不同的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2、异化劳动学说

“异化”一词最早是由唯物主义者和契约论者提出的,表明财产的让渡。黑格尔把它作为哲学的范畴进行探讨,主要意思为“外化”、“对象化”等,后来,费尔巴哈也使用了“异化”,并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马克思批判吸收了上述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马克思是从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一般的商品生产劳动出发,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但他们只研究劳动而不研究劳动者、不研究劳动者的处境。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看不到劳动的消极方面,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者带来非人化的后果。马克思则相反,他在肯定劳动的伟大作用的同时,着重研究了雇佣劳动,揭示了异化劳动所包含的阶级对抗。马克思从“现有的经济事实出发”【6】(P57),即从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为资本家所掠夺、无产阶级处于贫困的地位这个现象入手,分析劳动异化问题,发现异化劳动表现为四个具体的方面:从人的类本质方面来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从生产的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从人际关系来看,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异化”和“对象化”区分开来。马克思认为:对象化劳动是劳动的肯定方面,它是人们在对自然界改造和占有的劳动过程中劳动的实现,说明了任何劳动都创造产品,而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劳动,所以,劳动的对象化是任何社会物质生产的共同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异化劳动是劳动的否定方面。对象化劳动不等于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却包含着对象化劳动,对象化和异化只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才联系在一起,即对象化在私有制下发生异化。异化劳动学说贯穿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各个部分,是马克思用来分析其他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理论武器。

3、人的本质学说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劳动出发,论述了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指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人又并非像动物一样与自然物具有直接的同一性。人的感性、对象性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实现的。另外,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不仅生产自身,而且还生产整个世界,因而人的生命活动即劳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使人的生产活动有别于动物的生产活动,使人不仅具有自然性,而且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因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把社会历史归结为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过程,从而把生产劳动看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的劳动是一种客观的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劳动具有社会性。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一般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在所有社会活动中,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物质生产支配。

4、共产主义学说

共产主义问题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心问题。马克思首先评析了四种共产主义学说,这四种学说是:圣西门、傅立叶的空想共产主义、粗陋的共产主义、民主的或专制的社会主义、无政府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把历史上各种共产主义学说与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结合起来作历史的考察,正确地分析了它们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并提出了他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历史运动,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而且,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7】(P73)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在这种社会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就是说:(1)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运动发展的结果;(2)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途径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3)实现共产主义的标志是人对自己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本身的解放。

5、唯物主义实践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实践的非系统的论述涉及了新世界观的一些重要问题。由于马克思把生产劳动看作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因而抓住了实践的最基本内容——生产活动。马克思还探索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认为理论来自实践,又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马克思说,“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8】(P79)难题的解决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共产主义理论只有从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中诞生,马克思认为,理论并不能实现什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消灭私有财产的思想,有共产主义思想就完全够了。而要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

6、分析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指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他揭露了黑格尔否定性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性质,并用唯物主义原则同它相对立。但是,费尔巴哈也有不足,如在揭露、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时,连同它所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要素也一并抛弃了,认为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仅仅是哲学同自身的矛盾。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没有完成克服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因而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分析仍然是完全必要的。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是以《精神现象学》为主要对象的。《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导言,马克思把它看成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批判黑格尔哲学必须从这里开始。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既揭露了其辩证法的唯心

主义实质,又肯定了他的积极成果,开始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马克思既指出了黑格尔的根本颠倒思维与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和把现实事物的异化归结为抽象的哲学思维的异化的双重错误,也指出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抓住了劳动的本质,从而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不仅深化了自己对黑格尔哲学的理解,也使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马克思全面制定新世界观找到了一个基本方向。

三、总结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第一个大纲,也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首次较全面的深刻批判,体现了马克思在巴黎时期把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的特征。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批判,通过对黑格尔的批判,马克思初步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世界观的基本特征,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与共产主义学说,把正在形成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结合了起来。

参考文献:

7.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七

关键词:人的本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惑人类的终极问题。古往今来, 无数思想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 为“人”下了无数个定义, 如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的“人是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各种观点虽然从某一角度看都具有一定的道理, 但不是停留于现象的描述, 就是不够全面准确。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 第一次对人的本质做出科学完整界定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曾经对人的本质进行过深入地详细地研究, 在不同的时期, 在三个不同的著作里, 马克思有三个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第一个论断便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的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马克思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这里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劳动或实践。因而意思就是说劳动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是劳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用哲学的批判方法, 对当时流行的国民经济学进行了研究和批判, 找到了私有制产生的真正根源, 从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出发, 作出了关于“人”的概念的论证。

马克思首先指出了国民经济学的缺陷, 它没有把人看作真正的人, 而是“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 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1]而且国民经济学“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 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 然后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1]所以国民经济学不懂得私有制是如何产生的, 也不懂得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站在人的现实社会生活的角度, 指出人在自己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 形成了人的独特的自由自觉的本质特性。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不同, “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1]于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那就是说, “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 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1]在《手稿》中马克思还用“类”的概念提出人所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独特个性。“人是类存在物, 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 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因此, 马克思明确提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1]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直接体现于他的现实实践活动中, 体现在人的感性活动对客观对象的全面占有和能动的改造中。人具有超自然性, 他能够主动地改造世界, 而动物不同,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也就是说, 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自由特性是在感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这种超越生物本能的自由主体性, 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

《手稿》中, 马克思是站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人本质概念的。这一时期, 马克思的认识正在向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过渡, 在概念的使用上难免带有传统哲学的痕迹。马克思从“类”学说推出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 人有别于动物仅仅是前者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 他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人的历史性方面, 这仍具有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色彩。同时, 马克思的思想还未能完全脱离传统本体论思维的模式, 他把人的本性归结为前定的预设的人性。由于劳动异化导致的现实生活中的工人 (人) 和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的类本性、人自身相异化, 人的本性被异化劳动所遮蔽束缚。由于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 只有消灭私有财产, 消灭异化劳动, 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才能得到解放与显露。于是, 从异化理论便合理地推论出了共产主义, 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A范围内生成的。”[1]就好像人的本质就是早已预定好的天生的, 只要人在现实生活中摆脱异化, 重新复归, 就能达到人的理想本质。这一论述和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有相当的差别, 这时期的马克思虽然把人的活动理解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但是没有解决人的社会性、历史性问题, 因为自由自觉的本性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就只能被解释成为一种“先天性”。

但马克思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他的前辈, 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引入了社会群体性。“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 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 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 是他自己的活动, 他自己的生活, 他自己的享受, 他自己的财富。”[2]这样,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纳入了社会生活领域, 从现实的感性活动的人出发, 开始探寻人的本质的秘密。后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 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本质作了科学界定:“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于是把个人的自由自觉的个性提升于社会性上, 从新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 对人的学说作出合乎逻辑的论断。说明马克思已经开始逐渐摆脱传统本体论哲学固有的方式, 从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出发, 从实践活动中寻找关于人的理论基点。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的那样:“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 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4]

但是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能动性的本性是如何实现的?其现实性是如何表征的?《手稿》中都未能予以解决, 人的本质的真正揭示是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以完成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233-297.

[2]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24.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G]//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0.

8.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需要;人本主义视角

一、人的需要反映理想的、抽象的人的本质,需要的满足以实现人的本质为前提

《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一切动物都有指向物质资料的肉体需要,反映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满足肉体需要的方式,表现为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 “首先,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活动。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①他进一步指出,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特性实际上是人以真正的需要为尺度指导活动过程,即需要触动人的意识,是人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深层因素。马克思还将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对接,从而对人的真正需要给予很高的地位:“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②马克思并没有对真正的人的需要作解释,而代以美来形容人的需要。在他眼中人的需要必然反映理想的、抽象的人的本质。

马克思说道:“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因此,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③即要以人的需要改造世界,需要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对“人化自然”——当时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认可,肯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质结果。“通过工业——不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④如前所述,马克思论需要的客體是人化自然中的物质资料,人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满足需要,这是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所以,需要、劳动、人的本质是理想的统一,三者互相表征。

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需要否定了人为之人的应然本质

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异化的现象。追逐利润的资本使工人只能维持生存的需要,与一般动物并无差别。这是对人的本质的否定。国民经济学则索性将工人的需要抽象化,倡导工人要节制生存以外的需要,“人不仅没有了人的需要,他甚至连动物的需要也不再有了。爱尔兰人只知道有吃的需要,……连野蛮人、动物都还有猎捕、运动等等的需要,有和同类交往的需要。”⑤异化需要一方面表现为整个社会新的需要不断产生,满足需要的资料日益精致,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者——工人的需要被彻底的、抽象的简单化。资本制造出工人与资本家需要的对立:有限的、简陋的需要与无节制的、奢侈的需要。总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人的、异化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⑥无论资本家还是工人,富人还是穷人,他们的需要都是异化需要。

马克思从批判社会经济现象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利用需要范畴触及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贫富分化,贬斥工人与资本家的异化需要。马克思始终把人为之人的应然需要与现实的异化需要作对比,以此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在他那里,人为之人的应然需要作为抽象不变的参照物,与抽象的人的本质观结合在一起。

三、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过程被看作是抽象的“异化——复归”史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化自然”的历史,体现人的本质。历史遵循着人的本质“占有——异化——复归”的顺序发展,而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也将经历与人的本质一致的过程,即扬弃异化需要,复归到终极状态:实现人作为人的、全面的需要。《手稿》下述论述中可看到这种一致性:“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⑦“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⑧马克思眼中人的需要的发生和满足如人的本质复归那样,要建立在人类改造世界的现实水平上,但当谈到需要的终极状态时,便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标准决定属人的需要,即人的需要是主观想象的、预先设定好的,它根源于人的抽象本质。

四、人本主义逻辑下需要范畴的论述意图

《手稿》中尽管马克思没有完全将人的需要架空在意识层面,从需要的客体满足主体的层面来说,是唯物的、现实的;但从需要的本体来说,则是唯心的。总体而言,马克思始终围绕抽象不变的人的本质来论述人的需要。《手稿》里人的本质观是形而上的,预先设定了抽象的人的本质作为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可见,马克思从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论述需要范畴,并通过对比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的批判,对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及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的批判。这正是《手稿》中马克思论人的需要的意图所在。(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4]冯文光.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5]姚顺良.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 东南学术, 2008(2).

[6]赵长太. 马克思需要理论形成路径初探[J]. 湖北社会科学, 2008(7).

[7]杨鲜兰. 论马克思的需要动力思想[J]. 哲学研究, 2011 (5).

注解

①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57.

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58.

③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6.

④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9.

⑤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122.

⑥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120.

⑦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1.

9.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九

1844年在历史长河中是不起眼的一年:中英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两年,美墨战争还有两年才会爆发;但这绝不是一个平凡的年代:法国大革命的余波未平,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民主与自由的思想在欧洲和世界蔓延。这一年,卡尔·马克思26岁,距离他与恩格斯发表众所周知的《共产党宣言》还有4年,他脑中对于经济、哲学、共产主义的设想还在激烈地酝酿之中。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年代,马克思在巴黎写成了这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这本《手稿》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而是由三个相对独立、有所联系的手稿部分组成的,其中第一手稿和第三手稿比较完整,而第二手稿的大部分已经佚失。在这部手稿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创新性的“异化劳动”理论,它指出了劳动产品、劳动者等多组对象之间的异化关系,以此试图揭开私有财产的本质,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萌芽。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并指出人类应该走上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此外,这部手稿也表达出了马克思的一些哲学观点,主要是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因为这些颠覆性的观点,这部手稿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的标志,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第一个关键点。

如前所述,“异化劳动”是这部手稿中最重要的观点,它具有划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理解了异化劳动理论,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半。

为了说明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首先用了“劳动的对象化”这个概念。马克思给出的定义是,“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第一手稿,XXII)然而,与这种理想模式相悖的是,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马克思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们反而越贫穷。马克思发现,工人创造的产品越多,则工人自身就越趋近于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第一手稿,XXII)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的价值被资本家不断压缩,成为一种资本生产的产品,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及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第一手稿,XXII)这种对立是一种畸形的劳动的对象化,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中让马克思感到十分担忧的缺陷所在。

这种畸形的对象化只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的缺陷之一。事实上,上述的这种异化只是最初级的一种,在这篇手稿中,马克思总共论述了四种类型的异化。上述的例子中,工人的价值被其产品支配和奴役,这种异化可以划归为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第二种异化紧随第一种异化而来,马克思将其归结为劳动活动对劳动者的异化。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第一手稿,XXIII)在理想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创造价值,应该感到快乐和幸福;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是被迫的、是对自己的否定,这种机制是对劳动本身的一种异化。相对于第一种异化,这一层次由劳动的结果推进到劳动的过程,更全面地展现出异化劳动的特性,是这套理论中的一个深入。

根据这两个异化,马克思进一步推出了他对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这段论证中,马克思首先提出了人的“类生活”概念,认为人的生产活动要靠“类生活”来证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天性中有他的“类本质”。顺着这个思路,如果异化劳动剥夺了人的生产对象,则人的“类本质”就被扭曲了:一方面,人再不能够依照自由意志改造自然,这是自然对人的一种异化;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异化也是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的体现。总之,人的“类本质”对人发生异化,导致人的价值被扭曲,人成为资本家的手段。

最后一个,也是最高意义上的异化是人对人的异化。马克思指出,“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它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第一手稿,XXIV)因此,人与人的异化是上述几种异化的统一表现和最高形式。而马克思在前文论述过人的类生活,这种本质使得“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个与他不同的人发生的关系上”。(第一手稿,XXV)具体来说,异化的劳动使得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诞生。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促进了这种异化劳动的模式,从而这个循环就这样进行下去。然而,马克思指出,这种循环是必然有其尽头的,当资本家不足以抑制工人因为异化劳动而造成的代价(即工资,马克思认为这是异化劳动的产物)时,这种循环会立即终止,资本和生产不再彼此支持,生产关系即被瓦解。

纵览这一套异化劳动理论,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逻辑演绎的纯熟和事实拿捏的精妙。在工业革命的年代,社会动荡极为剧烈,发现私有制生产弊端的理论家必定不止马克思一人;但是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并且相对成功地评价这种制度、预测这种制度的前景的学者,可谓屈指可数。我认为,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在于:他受了人本主义精神的影响,关注工人在生产背景下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发现了生产制度对人的能力的扼杀,以此为起点,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预测了它的失败。他的四个层次的异化中,第一个异化最为偏向经济分析,因为这是整套理论的事实基础和起点。第二个异化仍以生产现实为基础,但更加倾向关注人的价值。第三和第四个异化则更像哲学层次的论述,更加关注人的本性,从人的价值出发来做出经济学的判断。

在这套异化劳动理论中,我们已经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雏形。“劳动的对象化”理论认为劳动的产品固定在某个对象中,这与马克思之后的理论是吻合的,即劳动产品的价值是其凝结了的人的劳动,只不过马克思还未能把“劳动”这一人的本质特征之

10.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十

评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和改造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以及赫斯“金钱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却发生了异化,所以劳动异化即人的本质异化.异化劳动作为一个过程,有四个方面的规定: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与自己的劳动行为本身相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正确世界现的.发源地;体现着深刻的理论完成和系统的哲学确证;带有显著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辩色彩;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批判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我们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异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启迪.

作 者:迟成勇 Chi Chengyo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刊 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9(5)分类号:B0-0关键词:马克思 手稿 异化 异化劳动 评析 科学发展观

1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十一

关键词:异化;人的本质;人类解放;共产主义

什么是共产主义?在学术界有三种理解: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中提到,“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因此, 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归的一个现实的, 对历史发展现阶段说来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形式和能动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人的社会形式”P95可见,《手稿》中强调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人的本质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我们常常所理解的终极发展目标。

一、共产主义理论的提出

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基础下,通过对象化、异化向人的本质复归这样的逻辑推理,推论出共产主义这样一种理想境界。《手稿》中,马克思描述了共产主义的四个阶段: 一是粗陋的共产主义。社会出现私有财产的普遍化和平均化, 但劳资对立和劳动异化没改变,粗陋共产主义虽然要求否定私有财产,但它没有认识私有财产的本质,其不是消灭私有制,而是用普遍的私有财产来反对个别的私有财产,企图使个人都成为私有者,把对物质的占有看作是生活和存在的目标;二是政治上的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本质在于异化劳动或人的本质异化,这种共产主义把对私有财产的占有当作目标,并没有解决人本质的异化,人还没有达到对自己本质的占有,归根结底还受私有制的统治; 三是作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 解决了劳动与资本、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对立,实现了人的解放,这一阶段的共产主义只作为一种实现人的解放而存在,无法实现人的本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四是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即马克思在《手稿》中谈到的人类理想境界。下面从主客体两方面认识共产主义。

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由以上共产主义四个阶段不难看出共产主义的实现依赖于人本质回归和异化劳动的结束,“自然界, 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P56~57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但又不仅仅拘泥于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而是在自然界中从事有意识的人的自由的活动。同时,人不仅仅活动着,而且可以实现有意识的对象化活,并且在对象化活动中通过制造工具来改造对象世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还可以认为是人的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自然主义”相比较,“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更富有人的特征。在“完成的自然主义”中人与动物一样的是都进行着自己的生产,而与动物不同的是人在生产自己的同时也生产着整个自然界;动物生产的产品和对象只直接是它们自己,而人则是可以能动地面对自己的产品。这样,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则在人与自然同一的理论前提下凸显出人类本质的存在。

但是,在非公产主义的社会中,人似动物般只能展现自己的生物属性,而人的真正的类本质则被埋没在异化劳动之中,所以只有人的本质的复归和异化劳动的结束才能实现公产主义,也只有在实现公产主义时,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类本质,才能真正进行属于人本身 的对象化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生存境界。

三、人的本质的复归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P8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建立在他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批判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可见共产主义不是空穴来风,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不是人类发展的既定目标, 而是事物自身发展的内在趋势, 是合乎人类本质发展趋势的理想境界。

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就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这样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统一,这是共产主义作为扬弃私有财产、消除异化劳动、实现人的本质复归运动的必然体现,也是将来的必然形式和有效原则,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必然环节。而这一切都是马克思告诉我们,只有实现人的本质复归,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本质复归。

四、实现人类解放

通過对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以及此二者与工人解放关系的阐发,马克思明确指出,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扬弃与其产生一样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工人解放行动必会掀起一场共产主义运动,其根本目标在于人类解放。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两个范畴可以在相同的内涵上使用。因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就是为了人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生命、对象性的人以及人的产品的感性占有,而不是片面的享受。也就是说,人以一种全面总体的人占有自己本质的丰富性。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综上,马克思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扬弃的现实道路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以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发了实现人本质的复归与全面占有、全人类的解放的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1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哲 篇十二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感觉理论

《手稿》中的感觉不是心理学中所指的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不是指人的最简单的认识形式, 而是能够体现人的自由与发展程度的感觉, 是对感觉的哲学解读。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感觉是过去人类全部历史的产物,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 是一个由农业社会的感觉的受动性到工业社会的主动性, 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丰富性的过程。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 人的感觉是片面的和异己的, 因此, 只有通过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即异化劳动的扬弃, 人类进入到共产主义, 才能实现向自身的复归。对《手稿》中人的感觉理论, 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 感觉是社会的人的感觉

人是感觉的主体, 而人是社会存在物。“吃、喝、生殖等等, 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 如果加以抽象, 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 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1]因此, 人的感觉只有经过人改造自然界的实践, 才能成为真正人的感觉。随着社会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化, 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是人感觉的物质对象, 被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加以改造, 日益打上人类“意志的印记”。人的感觉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而产生, 伴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正是人的感觉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 人的感觉具有社会性, 并始终具有社会性。

(二) 感觉的发展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既然人的感觉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 那么不同的社会阶段, 人感觉的发展程度也不同。在目前人类社会各个阶段, 人的感觉的发展总是受到各种主客观的限制。感觉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主要受到私有制和阶级的制约, 人在不同性质和程度上失去了进行感觉、劳动生活的源泉, 人属于不同阶级的分化影响了人的感觉发展, 同时又被人的感觉反映出来。“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1]并且这种对感觉的限制不是对某部分人、某个阶级的, 而对全社会的人。一方面, “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另一方面, “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 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1]统治阶级或是被统治阶级、有产者或是无产者, 他们的感觉发展都因阶级的分化而受到了限制, 在许多方面对于对象性质的多样性是漠不关心的。

(三) 感觉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相一致

实现人的感觉的全面丰富是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解放相一致的。从感觉的客体方面, 自然界不再仅仅做为人获取资源的对象, 而成为人借以全面发展自己的创造和享受活动的对象。社会的人对自然界加以改造, 把自己的全部创造力与真善美的本质, 都倾注在自然界的对象上, 客体作为人和感觉的对象, 也就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本质。从感觉的主体方面来看, 人的全部感官———视觉、听觉、嗅觉等可以打破原来的束缚, 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当实现了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人的全面解放时, 人的各个器官所拥有的本质力量的独特性, 将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最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 人也不仅仅是通过个体的感官同客体发生关系, 而是通过社会的感官同感觉的客体发生关系。感觉失去了狭隘的利己主义性质, 消除了压迫人的性质, 是社会的人的总和的器官对于客体的感觉和占有, 其深度与广度空前扩大, 因而“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

二、感觉的全面丰富发展与我国现实的矛盾

要实现人的感觉的全面丰富发展, 就要实现人的解放, 实现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这也要求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这与我国现实显然存在多方面的矛盾。

首先,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能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尺度。”[2]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 发展不平衡。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方面, 市场经济在解放个人、唤醒个体主体意识、生成个体主体性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 非公有制经济虽然不占主体, 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剥削, 更不可能实现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人与人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人的价值以物的形式体现出来。物化的人、人的物化使物对人的支配不可以避免地发生, 那么人的异化就不可避免, 而这显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国现阶段人的感觉的发展。

其次, 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有待完善, 文化教育水平仍待提高。虽然我国一直以来都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可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相对较慢。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法规在不断地修改, 可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到很多的法规制定、改进与实施的用时太长。还有很多法规都是出现问题后才制定解决, 而没有建立一个有全面的预警和防范作用的法规体系。民主法制不健全, 人的权利就无法得到长久充分、全面有效的保障, 那么就不可能谈到人的解放与感觉的丰富问题。另外, 我国的教育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重“异化”, 学习不再是为自身发展而进行的有意义的创造活动, 而成为一种为获得高分而进行的苦役, 这严重地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 “高分低能”、“有智无德”、“脑聪体弱”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批量培养“工具的人”的思想引导下, 在僵化的人才评价体系中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 更不可能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和感觉的丰富。

最后, 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随着我国GDP数字的不断的增加, 我国的环境污染指数也在不断增大。曾经所谓地大物博的祖国正因庞大的人口而面临严峻的资源压力, 我国的壮丽山河、千年文明正被工业污染、乱砍滥伐乃至盲目拆建和旅游开发侵蚀得千疮百孔。如果天不再蓝、水不再清、物种消失殆尽, 我们将获得的不是解放, 而是灭亡, 更不用谈什么感觉的发展与丰富, 谈什么诗意地栖息在这颗星球上。

三、解析马克思感觉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启示一:坚持大力发展经济, 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虽然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 存在着对人的发展的限制, 也有着人的异化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 我们更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因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1]我国要实现的不是普遍贫穷的共产主义, 要想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 而我国现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是必经的过渡阶段, 是为实现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而做的积极准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清、理清并且为学生讲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让同学们真正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确立支持国家发展各项计划的坚定立场。同时, 我们也必须注意我们要实现的“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 这就要求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真正的发展要的不是千疮百孔的国土, 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因此, 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深入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去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并转化为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行动, 让我们一起把呼吸清新空气的感觉、濯足清清溪水的感觉、聆听丛林风吟的感觉真实地保留下去。

启示二: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离不开人民大众的参与与监督。想要制定更适应时代要求的法律法规, 想要建立更完善更行之有效的法治体系, 除了改进我国立法、司法、执法机关的工作以外, 更重要是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加大普法教育, 不论在伦理上还是法理上都要使学生对基本的对错、善恶、美丑之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但这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层面, 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能独善其身的君子, 还应当是胸怀家国、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大丈夫, 不仅仅是知法守法的顺民, 还应当是敢用法、会用法、有权力意识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 大力培养学生做为一名公民的权利意识、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 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 达到内修德行、外行监管的教育效果, 这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快推进, 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人的解放与发展将有极重要的意义。

启示三:坚持“以人为本”, 革新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 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 把个体价值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中去, 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而不是把学生当做被图画的白板、可制造设计的工具。“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是让学生在知大势、顾大局的基础上去实现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 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内化为指导行动的态度、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完善自身的养分。因此,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从教育内容到教学组织形式上都做出适时的调整, 在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的同时又具有前瞻性与启发性, 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解读的同时创新丰富实践模式, 变死板的说教为贴切的引导, 将理论的纷扰用实践看穿, 不仅仅做到“以理服人”, 更要“以情动人”。

摘要:通过全面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感觉理论, 剖析感觉的全面丰富发展与我国现实之间主要存在的三点矛盾, 归纳并详细阐述了理论分析与现实剖析对现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感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王海传, 于京珍.人的发展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哲学研究, 2003, (5) .

上一篇:逐梦计划工作感悟下一篇:税收执法案例精彩分析